•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地攤經濟建議范文

        地攤經濟建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攤經濟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地攤經濟建議

        第1篇:地攤經濟建議范文

        關鍵詞:低碳經濟;“宜居”重慶;構建;路徑探討

        一、問題的提出

        在我國古代哲學中就有“天人合一”的概念,考察其概念的歷史邏輯,發現:它本質上對和諧社會的構建,建立了一種樸素的內在規定性。構建和諧社會的提出,從經濟基礎的角度來看,正是對我國現在城市化以及工業化進程不斷拓展,所產生的一系列負面影響的否定。其中包括:人與自然進行能量交換時,所形成的非理性行為;人與人之間在一定生產關系的作用下,所形成的異化特征。因此,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導向,便是從整體上試圖糾正上述兩個方面的偏差。

        重慶作為我國最大的直轄市,受到自然條件與歷史沿革等因素的影響,在上述兩方面中,或多或少的均有表象。在人與自然的關系方面:重慶作為山城,客觀的地理環境,促使人們需要花費更大的努力與自然進行能量交換。而在資源稀缺的現狀下,在重慶城市化與工業化不斷推進的現實中,若無法合理把握二者之間的度,將無法實現重慶各項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在人與人的關系方面:在商品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化中,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也逐漸從以血親關系為紐帶,走向了以“市民”的形態為主體、以市場交換為形式的存在方式。這種不斷演化中的存在方式,此時,已經從另一面表現出了人與人關系的異化特征。由此可見,現階段在構建和諧重慶的實踐中,首先需要進行的工作則是構建起“宜居”重慶。或者說,“宜居”重慶的構建符合和諧重慶內在的要求之一。

        考察“宜居”重慶又能發現,其在具體的構建中體現為一項系統的工程。正如上文所闡述的那樣,關乎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合理構建。然而,就“宜居”重慶的構建而言,仍然存在著自身在實踐中的邏輯起點。即,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環境之中,從而實現上述構建的可能。因此,這里提出,構建“宜居”重慶的路徑,應建立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來完成。

        綜上所述,構建“宜居”重慶在實踐中,符合和諧重慶的內在要求;和諧重慶的構建,又成為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從低碳經濟的背景下,來實踐“宜居”重慶的形成,則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環境下的必然選擇。

        二、“宜居”重慶的內涵與要求

        在具體構建“宜居”重慶時,應充分把握其內涵與要求。二者作為“宜居”重慶的內在規定性,體現為在具體構建過程中本身的規律性。

        (一)“宜居”重慶的內涵

        所謂“宜居”可以被理解為:適合居住,或是對居住的各個方面感到滿意。然而,對居住感到滿意則體現為居民的一種主觀體驗。根據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可知:居民的主觀體驗,便是對現實存在的一種觀念上的反映。因此,在考察“宜居”重慶的內涵時,應植根于當地居民所處的現實物質生產與生活中。

        1.現實的物質生產。可以進一步被具體化為:就業與工資收入水平。重慶在推進城市化與工業化的發展中,一直走在西部省市的前列。在不斷深化城鄉統籌試點的基礎上,重慶市在勞動力就業與工資收入分配上獲得了長足進展。這些一并構成了“宜居”重慶的物質基礎。然而,在城市化與工業化不斷拓展的今天,重慶與其他省市一樣都共同面臨著,由于資源的不斷耗費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生態問題。如,空氣質量下降、酸雨的形成、城市交通環境的惡化等等。這些也作為客觀物質存在,在居民的觀念中得到反映;從而,在他們的主觀體驗下,就弱化了對重慶“宜居”的認可。因此,現實的物質生產,應建立在低碳經濟發展的要求之下。

        2.現實的物質生活。馬克思在論述物質生產與消費的關系時,明確指出:生產是主體,而消費又作為生產的規定性而存在。由此可知:居民在日常生活消費方面所形成的主觀體驗,直接影響著他們對城市居住環境的態度。目前,由于受到商品房價格虛高,以及生活日用品價格不斷上漲的影響,使得重慶市的居民生活成本不斷上升。這樣,就在居民的觀念中、在居民的主觀體驗中,弱化了重慶作為宜居城市的地位。

          (二)“宜居”重慶的要求

            正如上文所述,“宜居”可以被理解為:適合居住,或是對居住的各個方面感到滿意。居民的這種體驗,是他們在社會實踐中對客觀物質存在的一種主觀反映。因此,客觀存在的物質基礎是第一位的;同樣可以獲知:“宜居”重慶的內在要求,也只有從客觀存在的物質基礎上尋找根據。

            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在具體的物質生產領域體現為:生產資料的節約、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通過集約型的生產模式來進行生產。在具體的物質生活領域則體現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源的節約,以及養成綠色消費的習慣。因此,“宜居”重慶的內在要求,其根源就在于:對上述物質生產與生活要求的實現。只有這樣,作用于居民主觀體驗上的感受才能與重慶的“宜居”內涵吻合。

        三、低碳經濟與“宜居”重慶的內在機制分析

        上文已經闡述了,“宜居”重慶的內涵與要求。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視閾下,考察了二者所建立的物質基礎。同樣,在對低碳經濟與“宜居”重慶的內在機制進行分析時,也應在該邏輯起點上進行考察。

        馬克思在考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時,指出:由于資本的驅利性本質,使得資本的人格化替身—資本家,在組織生產時通過無節制的濫用自然資源,來實現剩余價值的最大化;在追求超額剩余價值的動力下,資本家不斷改進生產設備,試圖在競爭中,使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平均勞動時間;工廠生產設備的不斷改進,造成資本有機構成逐步提高,使得大量工人被機器所排斥;工人的大量失業,使得商品消費的絕對量受到極大限制,無法完全吸納由于資本驅利性而無限增長的產品生產量。最終,自然資源在大量耗費的同時;包括:工人生產、生活質量的不斷降低,以及市場商品被大量浪費的現實,便一并發生了。舍像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特殊性與歷史性,關乎上述商品的“生產一般”而言 ,仍然對我國具有警示作用。

        因此,采取低碳經濟發展方式規避上述風險,自然就成為“宜居”重慶的內在要求。

        (一)低碳經濟能改善人的物質生產

        基于馬克思經濟學傳統,來考察低碳經濟可知:建立在集約化生產方式上的現代工業,在自然資源的利用上由于技術的提升而被節約;同時,也應技術的提升而被替代。這樣一來,自然資源的代際傳承才成為可能。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引入了政府的宏觀調控。這樣,就實現了企業內部的有組織性與企業外部之間的和諧性相統一,有效避免了由于資本的驅利性而對自然資源的濫用。社會總勞動時間根據市場需要,合理的分配到不同的勞動部門。這樣,就能克服因產業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所帶來了“馬克思就業陷阱”。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的開展:首先,滿足了重慶成為“宜居”城市,在自然資源代際傳承上的內在規定性,從而,實現了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然后,又在社會總勞動時間的合理配置下,實現了就業環境的優化。

          (二)低碳經濟能優化人的物質生活

        同樣,基于馬克思經濟學傳統,可知: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卻是生產的內在規定。上文,論述了低碳經濟對于物質生產領域的要求;同時,該要求自然就決定著現實的物質消費。當然,物質消費對低碳的要求,又推動著生產的綠色演進。伴隨著清潔能源的使用,以及綠色生活理念的推廣。現實的生活狀態,必然從觀念上引起人們在內心世界的愉悅;內心世界的愉悅作為一種主觀體驗,有能通過群體間的互動,逐漸演化為總體的精神面貌。

        綜上所述,在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又規定生產的內部矛盾作用下,重慶成為“宜居”城市,就從人們的精神面貌上,得到了內在規定。

        四、低碳經濟背景下的具體構建途徑探討

        根據上述邏輯,就“宜居”重慶的構建而言,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環境之中。并且,本文也已從:人的物質生產與人的物質生活,這兩個方面分別進行了論述。因此,關于低碳經濟背景下的具體構建途徑探討,也就從上述兩個方面進行展開。

        (一)集約化的生產模式

        集約化生產模式,可以通過產業的集聚以及生產技術的改進而實現。根據《資本論》第一卷所論述的:將產品生產流程中的不同部分進行劃分,將其集中在一定的工作范圍進行分工、協作。此時,由于集中使用統一的生產資料,而促進了生產資料的節約。生產技術得到改進,可以實現在生產過程中對于原材料加工過程中的節約。

        因此,重慶在建構“宜居”城市時,就需要通過產業政策在關聯產業間,形成有效的分工與協作。同時,在產業布局方面,也應充分考慮產業集聚的內在需要。重慶市擁有諸如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在內的眾多知名院校。由此,可以充分發揮產、學、研相結合的優勢,促進產業部門在生產技術方面的改進與優化。最終,實現生產資料的節約。

          (二)積極的就業引導

        隨著重慶城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必然造成產業資本有機構成的逐步提高。一方面,通過單位勞動力推動更多的機器設備,而實現了生產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馬克思就業陷阱”逐漸顯現。因此,重慶市有關部門應通過“城鄉統籌”試點的契機,大力拓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形成,即,服務業。由馬克思經濟學原理可知:失業所造成消費能力的限制,將極大的影響重慶市居民在觀念上對“宜居”的體驗;并且,消費的限制又作為生產的內在規定性,制約著重慶市各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

        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告訴我們:生產力發展的一定水平,決定著一定的物質生活水平,并從觀念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因此,重慶市在推動集約化生產模式,以及積極的就業引導的結果,也將極大的推進居民在生活質量提升上的努力。然而,只是依賴上述自然的邏輯過程,時間將會漫長。因此,重慶市政府應合理運用公權利,在引導居民形成低碳生活的方式上發揮積極的作用。

        五、小結

        在對低碳經濟背景下,構建“宜居”重慶的路徑進行探討,首先應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要求,從現實的經濟環境尋找問題探討的邏輯起點。通過對物質層面邏輯起點的深入分析,才能在觀念上形成重慶市居民“宜居”的主觀體驗。

        本文抽象出:物質生產與物質生活,這兩個要素來展開論述。基于馬克思經濟學傳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決定商品的消費;同時,商品消費作為商品生產的內在規定性,而影響生產。在商品生產方面,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提出了:集約化生產模式的構建,以及積極的就業引導的開展。通過這一系列在生產領域的優化,最終就促進了重慶市居民對實現低碳生活的要求。并且,通過重慶市政府,在公權利上對實現上述生活的合理引導,最終形成低碳生活方式。

        最后,在物質生產與生活領域的和諧發展,便在客觀上形成了“宜居”重慶的物質基礎;物質基礎在居民觀念上的反映,自然也就形成了“宜居”重慶的主觀體驗。

        參考文獻:

        [1]趙奕凌. 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物流綠色演進的路徑思考[J].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

        [2]張凱蘭.積累和培育社會資本:宜居城市建設新視角[J].?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1(2).

        第2篇:地攤經濟建議范文

            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并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匯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儲存了大量的碳。作為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森林被公認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時又是最經濟的吸碳器。與工業減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資少、代價低、綜合效益大、更具經濟可行性和現實操作性。森林的碳匯功能和其他許多重要的生態功能一樣,對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和氣候安全一直起著重要的杠桿作用。

            2.森林銳減造成大量溫室氣體排放

            毀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災害導致森林遭受破壞后,儲存在森林生態系統中的碳被重新釋放到大氣中。聯合國《2000年全球生態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從人類文明初期的約76億hm2減少到38億hm2,減少了50%,難以支撐人類文明的大廈,對全球氣候變暖造成了嚴重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2000~2005年,全球年均毀林面積為730萬hm2。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7.4%,僅次于能源和工業部門,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全球森林減少的趨勢仍在繼續。圍繞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國際談判,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在積極倡導通過恢復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以推動“減少毀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暖。

            3.森林是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規模植樹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的作用;建設農田林網,起到了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產量的作用;建設沿海防護林、恢復紅樹林生態系統,對抗御海洋災害,保護沿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價值。而采用抗旱抗澇作物品種、加固海岸提防、減少森林火災和病蟲災害、加快優良林木品種選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森林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的增強,反過來又會提高森林減緩氣候變化的能力。

            4.林業在發展低碳經濟中的獨特地位與作用

            低碳經濟的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通過碳匯功能,在地球陸地生態系統中貯存了巨量的碳,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林業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基礎。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愈益認識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護自然的重要性。生態文明是以生態產業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態,林業既是產業建設的載體,也是生態建設的載體。現代林業的發展就是按照林業的基本屬性和內在規律,致力于構建完善的林業生態系統和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實現生態中有產業、產業中有生態的雙贏目標。通過發展現代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就有了充裕的物質基礎條件;林業產業的生態化,又促進林業潛能的循環釋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有了強有力的依托和保障。森林是實施新能源替代戰略的重要資源。

            發展林業,增加林業生物質能源供給,對于維護我國能源安全、修復生態系統、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開發利用新能源和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調整能源結構、解決生態問題的國家戰略。

            5.林業低碳經濟的基礎理論

            所謂林業低碳經濟,是指在林業經濟活動過程中, 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 增加森林碳匯,減少林業碳源,從而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的林業經濟發展模式。

            森林碳匯功能: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有機碳庫, 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估計,陸地生態系統中儲存了2.48 萬億t的CO2,其中1.15 萬億t 儲存在森林生態系統當中。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大量的CO2形成生物量, 從而減緩溫室效應。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碳素而成為碳匯,這就是森林的碳匯功能。森林具有以最小成本、實現最大固碳效益的潛力。造林就是固碳,綠化等同減排,森林的碳匯功能是林業低碳經濟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

            6.低碳經濟背景下林業發展的建議

            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調整優化林業經濟結構,促進林業產業的發展,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物質保證。在第一產業方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設;在第二產業方面,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促進以低層次原料加工向高層次綜合精深加工轉變的步伐;在第三產業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業、花卉業的發展。調整林產工業產品結構,大力發展精深加工、發展優勢產品,努力開拓木材林產品的新用途,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解決林產品結構不合理和產品缺乏競爭力的問題。調整企業布局和資產結構,實施大集團、大公司發展戰略,共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市場,提高企業專業化程度和產品技術含量,提高市場的競爭力。加大科學研究,提供科技支撐。

            深入開展森林對氣候變化響應的基礎研究。加強林業減排增匯的技術潛力與成本效益分析;繼續加強森林災害發生機理和防控對策研究;加強氣候變化情景下森林、濕地、荒漠、城市綠地等生態系統的適應性問題研究并提出適應技術對策;加強森林作為重要可再生能源庫的研究和開發利用。通過科研,推進科技興林、科技富林、科技強林的進程,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積極貢獻。加強宣傳,引導全社會參與低碳發展。

        第3篇:地攤經濟建議范文

        1.森林是最大的儲碳庫和吸碳器

        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并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匯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儲存了大量的碳。作為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森林被公認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時又是最經濟的吸碳器。與工業減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資少、代價低、綜合效益大、更具經濟可行性和現實操作性。森林的碳匯功能和其他許多重要的生態功能一樣,對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和氣候安全一直起著重要的杠桿作用。

        2.森林銳減造成大量溫室氣體排放

        毀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災害導致森林遭受破壞后,儲存在森林生態系統中的碳被重新釋放到大氣中。聯合國《2000年全球生態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從人類文明初期的約76億hm2減少到38億hm2,減少了50%,本文由收集整理難以支撐人類文明的大廈,對全球氣候變暖造成了嚴重影響。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2000~2005年,全球年均毀林面積為730萬hm2。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2004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7.4%,僅次于能源和工業部門,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全球森林減少的趨勢仍在繼續。圍繞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國際談判,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在積極倡導通過恢復和保護森林生態系統,以推動“減少毀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暖。

        3.森林是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規模植樹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的作用;建設農田林網,起到了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產量的作用;建設沿海防護林、恢復紅樹林生態系統,對抗御海洋災害,保護沿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價值。而采用抗旱抗澇作物品種、加固海岸提防、減少森林火災和病蟲災害、加快優良林木品種選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森林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的增強,反過來又會提高森林減緩氣候變化的能力。

        4.林業在發展低碳經濟中的獨特地位與作用

        低碳經濟的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通過碳匯功能,在地球陸地生態系統中貯存了巨量的碳,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林業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基礎。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愈益認識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護自然的重要性。生態文明是以生態產業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態,林業既是產業建設的載體,也是生態建設的載體。現代林業的發展就是按照林業的基本屬性和內在規律,致力于構建完善的林業生態系統和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實現生態中有產業、產業中有生態的雙贏目標。通過發展現代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就有了充裕的物質基礎條件;林業產業的生態化,又促進林業潛能的循環釋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有了強有力的依托和保障。森林是實施新能源替代戰略的重要資源。

        發展林業,增加林業生物質能源供給,對于維護我國能源安全、修復生態系統、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開發利用新能源和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調整能源結構、解決生態問題的國家戰略。

        5.林業低碳經濟的基礎理論

        所謂林業低碳經濟,是指在林業經濟活動過程中, 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 增加森林碳匯,減少林業碳源,從而以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的林業經濟發展模式。

        森林碳匯功能: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有機碳庫, 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估計,陸地生態系統中儲存了2.48 萬億t的co2,其中1.15 萬億t 儲存在森林生態系統當中。森林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大量的co2形成生物量, 從而減緩溫室效應。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碳素而成為碳匯,這就是森林的碳匯功能。森林具有以最小成本、實現最大固碳效益的潛力。造林就是固碳,綠化等同減排,森林的碳匯功能是林業低碳經濟的一個重要理論基礎。

        6.低碳經濟背景下林業發展的建議

        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調整優化林業經濟結構,促進

        林業產業的發展,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物質保證。在第一產業方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短周期工業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設;在第二產業方面,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促進以低層次原料加工向高層次綜合精深加工轉變的步伐;在第三產業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業、花卉業的發展。調整林產工業產品結構,大力發展精深加工、發展優勢產品,努力開拓木材林產品的新用途,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解決林產品結構不合理和產品缺乏競爭力的問題。調整企業布局和資產結構,實施大集團、大公司發展戰略,共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和新市場,提高企業專業化程度和產品技術含量,提高市場的競爭力。加大科學研究,提供科技支撐。

        深入開展森林對氣候變化響應的基礎研究。加強林業減排增匯的技術潛力與成本效益分析;繼續加強森林災害發生機理和防控對策研究;加強氣候變化情景下森林、濕地、荒漠、城市綠地等生態系統的適應性問題研究并提出適應技術對策;加強森林作為重要可再生能源庫的研究和開發利用。通過科研,推進科技興林、科技富林、科技強林的進程,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積極貢獻。加強宣傳,引導全社會參與低碳發展。

        第4篇:地攤經濟建議范文

        目前,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的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且逐漸成為繼工業、農業、商業之后新的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然而傳統建筑業的發展大多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難循環為代價的粗放式發展。從某種意義上建筑業在增加GDP的同時。烙上能源消耗量大、利用率低、污染嚴重等印記。這種傳統的建筑業某種意義上代表一種高碳的經濟增長方式。是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急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全國建設科技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目前我國建筑能源已占到全社會終端能耗的27.5%。我國現有城鄉建筑面積近500多億m2左右。都是高能耗建筑。據測算。大氣中SO2濃度值采暖期平均為非采暖期的6倍。預計到2020年。建筑面積將達到800~1000m2,如果不采取有力的節能措施。每年建筑耗能將達1.2萬億度電、4.1億煤、水、油等。接近目前全國建筑能耗的3倍。”可見。我們亟需發展適合人居環境的建筑。而綠色建筑正是遵循這個理念應運而生。據我國2006年6月起實施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定義。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塵的建筑。而低碳理念是在全球氣候變暖。冰川積雪減少。海平面上升等威脅到人類生存的氣候現象背景下產生的。它強調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都盡可能減少溫室氣體產生。而綠色建筑本質上也遵循了低碳理念因為節約能源從某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這樣的背景下。勢必將在中國各個城市掀起建設低碳城市。倡導低碳生活和發展低碳經濟的熱潮,也將會為綠色建筑的發展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平臺。因此在低碳理念下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的衡量就顯得意義重大,而低碳經濟中的碳排放交易思想為衡量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提供了一個平臺。因為碳排放交易能夠為CO2的減排價值的衡量提供依據。

        2、碳排放交易下CO2的減排價值

        碳排放交易是在低碳理念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它源于經濟學家提出的排污權交易概念。其一般做法是:政府機構評估出一定區域內滿足低碳要求的CO2最大排放量。并將其分成若干排放份額。每個份額為一份碳排放權。政府在碳排放權一級市場上。采取招標、拍賣等方式將碳排放權有償出讓給碳排放者。碳排放者購買到碳排放權后。可在二級市場上進行碳排放權出交易。碳排放交易能夠使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目標與經濟利益達到有機結合。進而更有效地對企業產生激勵。它是一種雙贏的交易方式。其中清潔發展機制(CDM)是目前國際碳交易機制的一種。對于綠色建筑實現的CO2減排價值的計算,可以參考目前CDM項目用于交易的“核證的減排量”(CERs)的參考合同價格。一般情況下當CDM項目參與實現CDM交易時。其CO2減排價值為8~12歐元/L,當然減排價值會隨市場環境變化、項目差異、買賣雙方談判能力等而不同。綠色建筑項目都具有一定的環境價值。但是如果能夠將CO2的減排價值內在化。從財務評價的角度去考慮的話。把CO2的減排價值通過碳排放交易機制作為綠色建筑項目的收益。能夠真正體現綠色建筑在低碳背景下的實際收益情況。因此,該文借鑒碳排放交易的理念。試圖從企業自身角度出發。將其中碳排放量的計算和價值計算引入到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評價中。從而使得綠色建筑的一些隱性收益價值化,計算投資效益比,使得建筑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更為清晰明確。

        3、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分析

        3.1傳統的經濟效益分析

        傳統的建筑經濟效益分析中并未考慮到綠色建筑的碳排放減少的收益。其主要計算思路是把未來的現金收益以一個合適的收益率折現,以考慮收益與成本之間的關系。典型的就是對財務掙現值(NPV)的計算。

        3.2基于CO2減排價值計算的經濟效益分析

        綠色建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概念,“綠色”的觀念是貫穿于材料的開采、加工、運輸,建筑物的規劃、設計、建造、使用以至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的全過程,覆蓋建筑物的整個生命周期;其次,“綠色建筑’注重與地區生態環境及自身室內外環境的和諧,包括對日光利用、空氣流通、景觀環境等方面的綜合考慮,以期為居住者提供一個各方面條件俱佳的建筑生活空間。并對周邊環境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再次“綠色建筑”強調建筑材料與能源的有限性及其節約。因而在“綠色建筑”的設計階段、施工階段。以至于建筑物建成后使用過程的各個環節中部存在影響碳排放的因素。當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分析中引入碳排放交易的時候。

        4、案例分析

        在案例中,主要考察公用建筑,也就是民用建筑中的非住宅建筑。其建筑耗能一般分為建筑建材和建設能耗、建筑運行能源消耗兩類。從總體來看,在建筑50~70年的生命周期中,建筑材料和建筑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一般只占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20%左右,其能耗伴生于工業生產過程,其節能主要依靠技術水平的更新和發展;而大部分能源消耗發生在建筑物的運行過程中,建筑運行能耗主要分為采暖能耗和非采暖能耗。建筑物的采暖能耗往往同地區分布和城鄉分布有關系,例如北方建筑能耗同夏熱冬冷地區的采暖能耗是不同的,城市和農村之間采暖能耗也是不相同的。大量調查研究表明,與采暖能耗不同,公用建筑除采暖外的單位面積能耗隨地域的變化不大,而與公用建筑的體量和規模成正比。當單棟面積超過2萬m2,并采用中央空調時。其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是普通規模的不采用中央空調的公共建筑面積能耗的3~8倍,并且用能的特點與普通規模的公用建筑不盡相同。一旦公共建筑采用“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也就是從整個生命周期里面皆注重節約能源,其帶來的能耗減少是值得去研究和深思的。如武漢建筑設計院科技大樓是武漢市第一個有資格獲得綠色建筑授牌的區級公共建筑,屬于民用建筑中的大型公共建筑范疇,其建筑面積為28763.4m2。該大樓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遵循了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其外墻采用復合保溫板,還安裝有隔熱窗等,而且在這棟智能化大樓里,能夠充分利用自然光,辦公室白天一般可不用開燈,而且還能確保室溫恒定。在案例分析中。建材和建設能耗參考平均水平20%,又查閱資料可知,武漢市附近地區公用建筑取暖能耗一般平均為1Qkg標準煤/(每平方*年)。而一般大型寫字樓非采暖能耗分布如圖1所示。整理所得,在上述綠色建筑項目中影響碳排放減少的因素。據悉,該樓建筑能源消耗比一般寫字樓少56%,同樣規模的傳統辦公建筑的能量消耗包括取暖、生活熱水空調、照明等,約為121kwh/(m2a),可折合成41.26kg標準煤/(m2a)。數據皆來源于對2009年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報告的分析[8]。

        第5篇:地攤經濟建議范文

        關鍵詞:低碳經濟 低碳城市 環境污染

        遏制全球氣候暖化,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己經成為21世紀世界各國的共識,從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到2007年的《巴厘島路線圖》,再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議定書》,各國都在積極為碳減排的責任和目標尋求途徑和方法。盡管碳減排責任的分擔會觸及國家利益、發展權利等一系列復雜和敏感問題,但它從各方面為人類經濟發展方式的變革注入了活力。在此大背景下,低碳發展已從一個生態問題轉變成為影響人類發展的全局性問題,并成為國際政治、經濟、外交和主流媒體關注的熱門話題,低碳城市也因此成為城市建設研究的熱點。

        一、低碳經濟與低碳城市

        (一)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我國國內較早研究低碳經濟的學者莊貴陽認為,“低碳經濟”是指依靠技術創新和政策措施,實施一場能源革命,建立一種較少排放溫室氣體的經濟發展模式,從而減緩氣候變化。低碳經濟的實質是能源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目標是減緩氣候變化和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后來付允、鮑健強、劉細良、金樂琴、潘家華等學者分別從低碳經濟的特征、碳排放量、社會性、戰略高度等方面入手對低碳經濟概念加以論述。

        總之,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二)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處于較低水平、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目前發展低碳城市已成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國際大都市以建設發展低碳城市為榮,關注和重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代價最小化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性的舒緩包容。

        低碳城市的建設應包括新能源的利用、清潔技術的使用、城市的科學規劃、綠色建筑的建設以及倡導綠色消費等。

        總之,低碳經濟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實行低碳經濟,包括低碳生產和低碳消費 ,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一個良性的可持續的能源生態體系。

        二、蘭州在城市建設中走低碳之路的必要性

        (一)環境污染嚴重

        蘭州由于長期以來,工業結構和城市發展方面形成的原因,以及受特殊地理氣象條件和惡劣的自然環境的影響,導致大氣污染和黃河過境段的水污染成為蘭州突出的環境問題。由于煤煙、揚塵和機動車尾氣的污染,加之蘭州靜風天氣多、風速小、逆溫層厚的氣象條件,形成了嚴重的混合型大氣環境,其綜合指數在全國113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排名倒數19位之后。蘭州位于黃河中上游,黃河流經境內全長152公里,其中有45公里屬于工業集中、人口稠密地段,沿途接納了大量的生活及生產廢水。

        (二)產業結構不合理

        蘭州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條短、資源利用率低、發展效益不高、部分企業和地區面臨資源枯竭等問題相當突出。特別是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的工業結構對資源和環境造成巨大壓力。從長遠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要實現工業強市和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發展目標,就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科學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三)豐富的低碳資源

        目前蘭州境內已探明各類礦床、礦點156處,35個礦種。非金屬礦相對豐富,此外,蘭州水能、風能、太陽能等低碳資源十分豐富。蘭州特定的地理條件使水能和太陽能資源得天獨厚,大力發展低碳能源具有很大的潛力。

        三、蘭州建設低碳城市的對策措施

        (一)將“低碳”理念導入未來的城市發展規劃

        以建設國家生態文明城市和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為目標,建立健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制度,從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節能減排的戰略高度出發,轉變經濟向低碳化方向發展,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根據這一要求,建議在未來的城市規劃當中全面導入“低碳”理念,城市規劃過程中應堅持集約化建設理念,借鑒發達城市發展的成功經驗,最大限度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二)調整能源結構,加大新能源開發利用度

        能源結構清潔化是發展低碳經濟的本質要求,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對緩解現階段的資源環境壓力不無好處 按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產出、高效率、高效益、可循環、可持續、可再生的原則發展低碳經濟。要充分利用低碳資源大力發展低碳能源,加強技術創新,開發利用風能、水能、太陽能、地熱能、核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降低碳素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真正實現能源結構低碳化。

        (三)打造特色優勢產業基地,發展低碳產業,逐步建立低碳經濟結構

        蘭州市要堅持“高科技、低能耗、零排放”的產業發展導向,建設一批特色優勢產業基地,把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發展思路納入中長期發展戰略視野中,摒棄“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老路。要大力進行低碳發展綜合實踐,建立一批低碳社區、低碳商業區和低碳產業園區,促進低碳技術的應用,帶動低碳經濟的發展。發展低碳產業,尤其是在電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行業先行試點,作為探索低碳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加快建立以低碳農業、低碳工業、低碳服務業為核心的新型經濟體系

        (四)完善市場機制,倡導低碳生活方式

        大力開展低碳宣傳,引導低碳社會生活方式,倡導公眾節能減排、低碳消費 低碳經營理念,引導公眾選擇低碳生活方式。在私人消費中要大力倡導使用節能型、低碳型的產品和服務,以公共服務來替代過多的私人消費,提倡消費小型汽車、小排量汽車,以便用較少的能源消耗和碳基排放達到較高的生活滿足。對于企業,則要推行低碳經營的理念,強化企業環境責任,建立清潔生產機制和精益生產方式,開展環境公益項目,提升企業形象。同時,健全發展各種環保組織與協會、低碳經濟協會,營造低碳消費的良好社會風尚。

        (五)大力發展培育城市森林

        要把培育城市森林作為城市“氧補償”和氣候“降溫” 的重要措施,全面實施生態風景林建設工程,多渠道拓展綠化空間,提高城市森林覆蓋率和碳匯能力。從蘭州的具體情況看,要建設蘭州城市綠地系統首先要加大資金與科技投入,搞好南北兩山的綠化,在兩山范圍內建成城市森林,同時還應在城市周邊地區建設綠化林帶,從而使南北兩山的森林與城市連成一體。在城市中盡可能的增加綠化面積,讓森林來改善自然生態環境,減少城市污染。

        參考文獻

        [1]金樂琴,劉瑞.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J].經濟問題探索,2009,(1).

        [2]付允等.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3).

        [3]任力.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J].社會科學家,2009,(2).

        第6篇:地攤經濟建議范文

        關鍵詞:節能減排;演化博弈;復制動態

        中圖分類號:F206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2.011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 第26卷 第2期 呂榮勝等:低碳經濟背景下節能減排管理政企博弈分析

        一、引 言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的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消費等經濟形態的總稱,是高碳能源時代向低碳能源時代演進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1\]。2011年11月,在南非德班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意味著我國的節能減排工作進入了新階段。企業作為低碳經濟中的一個重要主體,其節能減排工作的實施是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客觀需要。

        目前,國內外學者在促進節能減排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運用市場手段,主要通過征收能源稅或碳稅等價格調控方式,逐步形成以市場價格為主導的新機制;通過行政手段或制定相應的節能減排政策,實現能源消費結構、經濟結構以及進出口貿易結構調整。如Christopher J. Cowton和Paul Thompson\[2\]提出的綠色信貸政策,賈敬全\[3\]、許景婷\[4\]及周波\[5\]等對我國節能減排稅收制度的研究。其次,對實施節能減排項目進行評價研究,如安金朝\[6\]、吳耀武等\[7\]及儲莎等\[8\]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建立了節能減排評價指標體系。第三,通過發展節能服務產業來推進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如姚偉\[9\]和黃建歡等\[10\]通過分析節能服務產業的運營模式,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提出了從供需兩方面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相關建議。

        從現有研究可以看出,首先,企業之所以實施節能減排策略,一方面是為應對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的局面,降低企業生產運營成本;另一方面是為減少向政府繳納的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稅收額度,增加經濟效益的同時在公眾心目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其次,政府代表公眾的利益,有必要對企業的節能減排管理進行適當干預,以提高單位能源的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緩解能源供給壓力。因此,本文將演化博弈理論應用于節能減排管理的研究,引入復制動態方法,構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博弈模型,并分析雙方在不同情況下的策略選擇問題。

        二、政企博弈研究的基本前提與假設

        企業的首要目標是謀求收益最大化。在市場競爭條件下,企業的節能減排行為并不能夠完全達到政策法規的要求,政府有必要對其實施監管。政府和企業相互博弈的結果決定企業是否開展節能減排管理。由于博弈雙方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不對稱性,政府和企業在作出策略選擇時,要確定自己的最大化收益。因此,在不改變問題本質的前提下,本文作出如下假設。

        假設一:政府作為監管主體,代表公眾的利益,其監管部門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各監管機構。對于市場上實施節能減排管理水平不同的企業,政府對其行使監督職責,有兩種策略可供選擇,一是檢查企業是否實施節能減排管理工作(考察企業的單位資源能源消耗,與行業內的節能降耗標準進行比較,是否標注能源效率標識,以及是否符合環境排污標準等)。二是不檢查企業的節能減排管理工作。

        假設二:由于節能減排管理水平不同,企業的節能減排管理力度不能詳細劃分,因此只考慮其是否達到政府規定的標準。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有兩種策略可供選擇,一是實施節能減排管理策略,如采購節能裝備,改善原有設備以促進節能降耗,積極開展節能管理培訓,對員工進行節能管理績效考核,與節能服務公司合作開展節能工作,重視清潔生產,廢物回收再利用,排污符合標準等。二是不實施節能減排管理策略。

        假設三:若政府檢查企業后,確認企業開展節能減排管理,將會給予企業財政補貼、減免稅收、優先采購、推薦貸款及其他方面的優惠政策支持等。若政府檢查發現企業未實施節能減排,則會對其施行一定的懲罰措施,如向企業收取罰金、增加賦稅等。

        其中,在政府的成本與收益方面,設假定政府檢查企業節能減排管理所付出的成本為Cg,包括進行調查工作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等。當政府檢查發現企業實施節能減排管理策略時,會給予獎勵性財政補貼或轉移支付S;反之,當政府檢查發現企業沒有實施節能減排管理策略時,政府可以強制其繳納罰金F。此外,由于政府代表公眾利益,還承擔著企業不節能的負面影響,將此成本設為Ec。在企業的成本與收益方面,設企業選擇實施節能減排管理策略所付出的成本為Cs,包括采購節能設備,改善原有裝備,對員工的節能培訓,清潔生產以及為環境保護所承擔的費用;增加的收益為Rs,包括降低能源消耗費用、材料采購費用、廢物回收費用以及政府給予的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等。模型的主要參數及含義,

        根據以上假設,共存在以下四種策略組合:一是檢查,不實施。即政府采取檢查企業是否實施節能減排管理的策略,但是企業選擇不實施節能減排管理的策略。二是檢查,實施。即政府選擇檢查企業的策略,企業也采取實施節能減排管理的策略。三是不檢查,不實施。即政府采取不檢查企業的策略,企業也選擇不實施的策略。四是不檢查,實施。即政府選擇不檢查企業的策略,而企業選擇實施的策略。根據上述情況構造政企博弈的收益矩陣,

        三、節能減排管理中政企演化博弈之分析

        演化博弈起源于行為生態學和生物進化論,是把博弈論和動態演化過程分析結合起來的一種理論。Smith與Price\[11\]在1973年發表的論文中首次提出演化穩定策略(ESS)概念,這標志著演化博弈理論的誕生。該理論的基本思路是:在具有一定規模的博弈群體中,博弈方進行反復的博弈活動。由于有限理性,博弈方不可能在每一次博弈中都能找到最優均衡點。于是,其最佳策略就是模仿和改進過去自己和別人的最有利策略。通過這種長期的模仿和改進,所有的博弈方都會趨于某個穩定的策略。

        假設政府檢查企業是否實施的概率為α,不檢查的概率為1-α;企業選擇實施節能減排管理策略的概率為β,不實施節能減排管理策略的概率為1-β。則政企雙方的博弈過程見圖1。

        節能減排管理中的政企博弈過程

        根據政企博弈的收益矩陣,對于政府而言,其選擇“檢查”策略的期望收益為:U11=β(-Cg-S)+)1-β)(-Cg+F-Ec)=

        β(Ec-F-S)+F-Ec-Cg選擇“不檢查”策略的期望收益為:U12=(1-β)(-Ec)=βEc-Ec 政府的平均收益為:U1=αU11+(1-α)U12=

        αβ(Ec-F-S)-α(Ec-F+Cg)+

        (1-α)(βEc-Ec)=α(F-Ec)-

        αβ(F+S)+(α-1)Ec構造政府“檢查”策略的復制動態方程:F(α)=dαdt=α(U11-U1)=

        α(α-1)(βS+βF-F+Cg)復制動態方程反映了博弈方學習的速度和方向,當其為0時,表示博弈在此時已達到一種相對穩定的均衡狀態\[12\]。

        當β=F-CgS+F時,F(α)=0,即所有水平均是穩定狀態。當β≠F-CgS+F時,令F(α)=0,得:α=0和α=1是α的兩個穩定狀態。

        對F(α)求導,得:F'(α)=(2α-1)(βS+βF-F+Cg) 第一,當F-Cg

        第二,當0

        當 β>F-CgS+F時,F'(α=0)

        當β

        因此,政府復制動態演化軌道如圖2所示。

        政府的復制動態演化軌跡

        對于企業而言,其選擇“實施”策略的期望收益為:U21=α(-Cs+Rs+S)+

        (1-α)(-Cs+Rs)=αS-Cs+Rs選擇“不實施”策略的期望收益為:U22=α(-F)=-αF企業的平均收益為:U2=βU21+(1-β)U22=

        β(αS-Cs+Rs)+(1-β)(-αF)=

        αβ(F+S)+β(Rs-Cs)-αF構造企業“實施”策略的復制動態方程:F(β)=dβdt=β(U21-U2)=

        β(1-β)[Rs-Cs+α(F+S)]當α=Cs-RsF+S時,F(β)=0,即所有水平均是穩定狀態。當α≠Cs-RsF+S時,令f(Β)=0,得:β=0和β=1是β的兩個穩定狀態。

        對F(β)求導,得:F'(β)=(1-2β)[Rs-Cs+α(F+S)] 第一,當Cs-Rs

        第二,當Cs-Rs>F+S時,Cs-RsF+S>1,α

        第三,當0

        當α>Cs-RsF+S時,F'(β=1)

        當α0,所以β*=0是ESS。

        因此,企業復制動態演化軌道,

        政府群體與企業群體的演化博弈軌跡

        在此復制動態演化博弈中,(α,β)=(0,0),(α,β)=(1,1),(α,β)=(0,1),(α,β)=(1,0),無演化穩定策略。當初始狀態落在A區域時,該博弈將收斂于ESS:α*=1,β*=1,即(檢查,實施)成為兩個博弈群體中所有參與者的必然選擇;當初始狀態落在B區域時,該博弈收斂于ESS:α*=0,β*=1,即(不檢查,實施)成為博弈群體中所有參與者的必然選擇;當落在C區域時,該博弈收斂于ESS:α*=0,β*=0,即(不檢查,不實施)成為兩個博弈群體中所有參與者的必然選擇;當落在D區域時,該博弈收斂于ESS:α*=1,β*=0,即(檢查,不實施)成為政府和企業群體的必然選擇。

        通過該演化博弈模型,比較不同的均衡結果,可知:若F-CgF+S+Rs,則β=0是演化穩定策略,即企業實施節能減排的成本大于企業實施所增加的收益,加上政府給予的補貼再加上企業不實施節能減排時向政府繳納的罰金的三者之和時,最終企業群體會采取“不實施”的策略。

        四、政策啟示

        通過對節能減排管理的政企演化博弈分析,政府對實施節能減排管理的企業給予的財政補貼,應當高于企業采取節能管理或治理污染措施的費用,同時政府對企業不實施節能減排的罰金應當遠遠高于其不實施節能減排管理的收益。通過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健全完善相關節能減排法律法規

        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能源測評、用能設備技術監察、重點耗能企業的限批政策等工作。加強節能減排環境立法機制,強化執法力度,健全節能減排技術和管理標準體系。利用環境管制來激勵企業進行節能減排管理的積極性,引入并鼓勵節能減排先進技術的應用,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引導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實現既降低生產管理成本,又有效治理污染的經濟和社會目標。

        (二)完善節能減排相關財政政策

        靈活運用經濟激勵措施,建立完善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政府應當加大節能減排的財政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財政扶持政策,對先進節能減排技術和新能源環保項目進行重點推廣。充分發揮稅收的杠桿作用,制定并落實節能減排稅收優惠政策,對使用節能環保設備,實行節能服務建設項目的企業,給予適當的財政稅收減免,放寬征稅標準,并對存在嚴重能源浪費和排污超標的企業實行高額征稅的懲罰性措施。

        (三)加強市場機制建設和政府監督管理

        首先,以激勵型環境經濟政策對企業實施節能減排進行有效引導,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其次,借鑒德國節能減排管理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自身特點,采用第三方檢查的先進經驗,建立第三方檢測機構,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政府的檢查成本,而且能夠保證檢測的普遍性和權威性,從而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節能減排工作。

        (四)完善服務體系,促進節能服務產業健康發展

        繼續加大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高水平的節能減排專業服務機構,鼓勵重點耗能企業與節能服務公司合作,充分發揮其先進的管理經驗和資源優勢。通過推行清潔生產方式,節能產品認證,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建立完善的節能減排新機制,對于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的企業和節能服務公司給予稅收減免和財政補貼。促進結構調整,鼓勵產業聚集,突出區域優勢,改善產品結構,促進節能服務產業健康發展。

        五、結 語

        本文認為,現有的關于節能減排管理的研究在創新方法與工具方面較為缺乏,通過引入演化博弈理論的復制動態方法,構建政府和企業的群體演化博弈模型,最終得到博弈雙方的群體演化穩定策略,從而為政府制定相應的促進節能減排管理政策,提供依據和方法支持。

        在本文的研究基礎上,以后的研究方向將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演化博弈理論是一種以定性分析為主的理論,如何將這一理論與節能減排管理已有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效結合,有待于進一步研究;二是節能減排管理的實施需要結合綠色供應鏈管理和企業戰略因素,如何實現企業的戰略先導機制,是接下來的研究重點。

        \[參考文獻\]

        \[1\] 楊 俊,鮑泳宏,劉 芊.我國“低碳經濟”現狀及策略選擇\[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15):1114.

        \[2\] Christopher J.Cowton,Paul Thompson.Do Codes Make a Difference? The Case of Bank Lending and the Environ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0:165178.

        \[3\] 賈敬全.促進節能減排目標實現的財稅政策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0(6):174178.

        \[4\] 許景婷,張 兵.我國節能減排稅收制度研究:基于循環經濟視角\[J\].生產力研究,2011(7):93132.

        \[5\] 周 波.中國的節能減排困境和財稅政策選擇\[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6):7982.

        \[6\] 安金朝.企業節能減排執行能力綜合評價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15):138140.

        \[7\] 吳耀武,陳 瑞,婁素華,陳 偉.基于熵權的電網節能減排潛力多級模糊評價\[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1):115118.

        \[8\] 儲 莎,陳 來.基于變異系數法的安徽省節能減排評價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3):512516.

        \[9\] 姚 偉.合同能源管理催生節能服務產業\[J\].資源與發展,2010(1):3943.

        \[10\] 黃建歡,杜靜誼.發展能源服務業推進節能減排:國外的經驗與借鑒\[J\].統計與決策,2011(5):130133.

        第7篇:地攤經濟建議范文

            一、國際貿易新壁壘的形成

            1.國際貿易新壁壘的解釋。在國際貿易活動中,貿易壁壘阻礙和制約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傳統的貿易壁壘主要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兩種。國際貿易新壁壘,它主要是針對傳統的貿易壁壘而言,與傳統的貿易壁壘相比,新貿易壁壘所包含的壁壘類型更多,不僅是指技術方面,還包括環境、社會等多個方面。隨著環保、節能減排意識在世界范圍內的不斷普及,當低碳經濟成為主流的經濟發展模式,并得到國際廣泛認可時,位于低碳經濟背景下的國際貿易規則必然會有所調整,而在這調整過程中,新的貿易壁壘的產生概率將大大增大,進一步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2.低碳經濟背景下國際貿易新壁壘的形成原因。在最近幾年中,低碳經濟背景下國際貿易中還出現了新的壁壘形式,即碳足跡、碳關稅。碳足跡和碳關稅等新貿易壁壘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全球低碳經濟的倡導和發展。

            碳足跡,是指企業機構、活動、產品或個人通過交通運輸、食品生產和消費以及各類生產過程等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它標示一個人或者團體的“碳耗用量”。 “碳足跡”越大,碳耗用量就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越多。

            碳關稅,是指主權國家或地區對高耗能產品進口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別關稅。目前主要是發達國家對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排放密集型產品征收的一種進口關稅。碳關稅的提出,與不容樂觀的國際氣候變化形勢密不可分。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為了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在商品貿易格局中,高能耗、高污染逐漸被低能耗、新能源產品淘汰;低碳技術、低碳制度、低碳標準應運而生,并在全球范圍內應用到國際貿易中,推動國際生產力發展。對于達不到低碳標準的商品進口時則征收碳關稅。

            然而,從全球范圍來看,低碳經濟盡管為各經濟體帶來了發展的巨大機遇,但其對國際貿易新壁壘的形成和推動,也尤其明顯。英國是率先提出低碳經濟的國家,美國和日本在低碳經濟中也是投入巨大資金,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也希望通過本次變革獲得該領域的發言權。目前,由于低碳經濟發展時間不長,低碳經濟的觀念還比較淡薄,低碳經濟存在不同的發展模式,各國均希望自身模式能成為全球模式,經濟角力從而演變為政治博弈。另外,各個國家的低碳標準因各國生產技術的不同而存在不同水平的差異。低碳制度、低碳標準的不同導致國際貿易商品在世界范圍內交易時,引發各國在貿易領域的爭端和沖突,阻礙國際貿易的正常發展。特別是發達國家引入了碳稅排放總量控制和配額交易制度等控制碳排放,這種單邊主義的國際貿易壁壘行為極易造成貿易摩擦和貿易戰,引起國家間的經濟甚至政治問題。

            此外,碳關稅容易變相成為各國國內的貿易保護主義手段,不利于低碳經濟與國際貿易的有機融合。從國際貿易發展趨勢來看,碳足跡也將是長期存在,且可能引發技術革命和營銷革新的非關稅壁壘。

            二、我國對國際貿易低碳壁壘的應對策略分析

            通過對上述內容的分析,得知低碳經濟背景下所形成的國際貿易新壁壘主要是碳足跡和碳關稅,也就是低碳壁壘。就我國而言,我國想要獲得更多的對外貿易機會,以及更好的國際貿易發展,就必須排除萬難,努力克服低碳壁壘對貿易行為制約,領導低碳經濟。下面針對我國國情,提出四點當前可采取的國際貿易低碳壁壘應對策略。

            1.優化產業結構,開發新能源。我國作為能源消耗大國,更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世界第一大國,不管是在國際上樹立負責任大國的正面形象,還是在國內完成降耗減排的重要歷史使命,均具有極大意義。當前,節能減排降耗的同時實現經濟快速平穩增長已經進入全國“十二五”規劃,其分解出的具體定量指標也進入各省“十二五”規劃,成為指導我國及各省未來五年發展的關鍵目標。我們應借此政策優勢和歷史機遇,加快產業結構的轉型、調整和優化,把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并加強對新能源的研究、開發與利用。

            2.制定相應的開發。我國應在國家層面對于碳足跡核查、權威認證機構的設置、咨詢服務行業的建設與發展、碳標簽的核證與頒發等進行相關指導,通過建立國家標準實施約束,并通過建立碳標簽計算機構、結果核證機構和頒發機構來執行。

            3.提倡全民低碳消費。樹立低碳意識、提倡低碳消費。要營造社會參與低碳發展的政策氛圍,加大了低碳消費理念的推廣和宣傳力度。培訓企業進行有效的能源消耗管理,培訓企業進行有效的排污控制管理,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并結合政策激勵,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提高大家的低碳意識,逐步形成低碳消費理念和低碳行為的共識。截至目前,我國部分沿海城市已經開始著手研究低碳生活社區,提倡建設低碳建筑,將低碳消費觀念貫徹并落實到了實際生活與實踐活動中。

            4.政府轉變職能,企業自力更生。政府轉變職能,通過財政政策投資建設設備,投資研究和開發有效的技術,幫助企業充分降低生產、運輸、存儲、消費等各個過程中的碳排放量。企業自身也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熟悉低碳標準,通過對能源、原材料和制造工藝的選擇,減少產品的碳排放;實行“走出去”戰略,到外國直接投資,產品就地銷售,回避碳關稅問題。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球提倡發展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各種國際貿易新壁壘層出不窮,碳關稅和碳足跡為低碳經濟下主要的國際貿易新壁壘。為了緩解低碳經濟所帶來的貿易壓力,減少貿易沖突,我國必須縱觀全局,提早做好應對準備,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國際貿易新壁壘帶來的貿易壓力,切實避免由低碳經濟帶來的貿易風險,實現我國對外貿易的穩定、積極發展,并對世界公平貿易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第8篇:地攤經濟建議范文

        摘要:本文將以實際的研究為例,具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實踐方法下土地利用的經濟效益響應的差異。

        關鍵詞 :土地利用模式;管理實踐方法;土地經濟效益;不同與差異

        土地利用指的就是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目的的使用各種方法和行為針對土地資源的長期或者周期性的經營活動,是人類在勞動過程中通過對土地資源進行有效利用以獲得相應的產品收益和經濟收益的活動內容。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實踐方法必然會帶給土地資源不同的產品收益和經濟收益,其甚至對土地資源自身的結構和化學性質也會造成相應的改變,通過相關實驗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并且能夠幫助人們找到土地資源的最優化利用模式和管理實踐方法。

        一、具體的實驗內容

        針對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以及管理實踐方法對土地資源經濟效益造成的影響進行試驗,首先應該選取土地資源性質相同的土地范圍作為試驗田,同時選擇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實踐方式對其進行試驗、查看、采樣以及分析并且最終得出相應的結論。具體來講,本次實驗中選取了某一丘陵地區的某一范圍內的土地作為試驗田,其中試驗田所在范圍的每年平均溫度在18 度、日照時間在12 個小時左右、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春天、夏天以及秋天三個季節,同時具有明顯的氣候特征。同時結合試驗田范圍中的以往種植習慣和區域范圍內的社會經濟條件,本次試驗在試驗田中分別采取了五種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實踐方法,其分別是

        糧食、豆子、糧間、套作,其簡稱為FBF;

        蔬菜、經、菜間、套作,其簡稱為VEV;

        糧食、經、菜間、套作,其簡稱為FEV;

        單一的糧食、經,其簡稱為MONO;

        果樹、糧食、菜間、套作,其簡稱為FFV。

        此外,在本次試驗的進行過程中首先會針對馬鈴薯、蠶豆、小麥、榨菜、油菜、玉米等相關類型的蔬果進行不同種植田的分配,在分配結束以后才會投入到實驗的過程中。在這一過程中上述蔬果種子使用的實驗肥料類型都是基本相同的,只是針對其生長過程中的不同需求控制了施肥的比例。在相關農作物成熟以后,本次試驗采取了多點混合采樣的方法對已經成熟的果蔬物品進行采樣,同時使用水土比方法測定相應種植田的pH值范圍、使用重絡酸鉀滴定方法完成對種植田有機物質含量的測量、使用半微量開氏方法完成對種植田全氮含量的測定以及使用堿解擴散方法完成對種植田中堿解氮的測量工作。

        二、實驗結果的分析

        針對本次實驗結果的分析方法采用了spss 軟件對相關蔬果的成熟數據進行采集并且配對分析,同時有效的結合土地利用環節結束后土地資源的有機物質含量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本次試驗成果中糧食、經、菜間、套(FEV)的土地利用模式對土壤中有機物質含量的影響是最大的,而果實、糧食、菜間、套(FFV)的土地利用模式對于土壤中有機物質含量的影響居于第二位,蔬菜、經、菜間、套(VEV)的土地利用模式居于第三位,糧食、豆、糧間、套(FBF)的土地利用模式則居于第四位,單一的土地利用模式則位列最后一位。因此本次實驗結構可以有效的證明,針對土地李元的不同利用模式以及管理實踐方法會造成土地資源中土壤有機物質含量產生非常大的變化。

        同時本次試驗結果中針對土地經濟效益的響應參數進行計算,采用了的公式完成了對土地經濟效益響應系數的計算。其中代表的是第種指定產物的產量與成本的經濟效益之差、代表的是第種指定產物的單產產量經濟效益、代表的是第種制定作物的實際綜合種植成本、A 代表的則是當地以往種植的農作物的產量與成本之差的最大參數值。

        通過計算結果的分析可以清晰明確的得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對土地造成的經濟效益參數有著非常明顯的影響,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土地經濟效益的參數海域土地資源中土壤性質的參數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其相互之間呈現出互相遞進的關系。因此本次試驗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內容:

        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實踐方法中,單一的土地利用模式投入的成本較小、管理方式較為粗放,其最終產生的土地經濟效益參數值也較小。而在復雜的土地利用模式中,在同樣的土地管理實踐方法作用下,土地資源中的土壤施肥情況和土地經濟效益的參數差別是比較大的,在上述結果中的VEV土地利用模式獲得的經濟效益系數最好的,其土壤的肥力條件也是最好的。

        三、實驗結論的分析

        經過對本次試驗中相關結論的分析,本次試驗可以針對實驗結論得出以下結果:

        首先是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必然會對土地資源中的土壤性質產生相應的影響,其在土地利用模式的過程中會使土地資源中的土壤肥力產生一系列的變化情況。

        而如果想要使土地資源中的土壤肥力始終保持在一個較為豐富的程度上,相關人員需要有效的加強對土地資源利用的強度,同時有效的配合科學合理的管理實踐方法以達到這一目的。在土地利用模式中,單一的土地利用模式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強度是最低的、粗放式的管理實踐方法則會使外界環境對于土地資源中的土壤肥力的影響情況減少到最小,同時間、套類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和與其相匹配的管理實踐方法則能夠有效的增加土地資源的利用強度,同時增加外界環境對于土地資源中的土壤肥力的影響,使土壤肥力始終保持在一個較為健康和充足的狀態。因此在土地資源的利用模式中選擇合理的耕作方式以及管理實踐方法,是保持土壤肥力并且實現土地資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方法。

        其次是土地經濟效益的參數與土地利用模式的變化也有著非常明顯的關系,在本次試驗結果中上述土地利用模式都能夠對土壤肥力產生相應的變化,但是在土地經濟效益參數上的變化卻是不同的。綜合來講,單一的土地利用模式所獲得的土地經濟效益響應參數的數值是最低的,而菜、經、菜間、套的土地利用模式所取得的土地經濟效益響應參數的數值則是最高的,也是最適宜于當前試驗田的種植方法,同時其對于土地資源中的土壤性質的影響也是最有利的。

        綜上所述,本文對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以及管理實踐方法下的土地經濟效益效應情況進行了具體的探究和分析,加強對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實踐方法的實驗并合理的分析相應的實驗結果能夠有效的幫助農戶選擇最優化的土地利用模式以及管理實踐方法,有效的提高農戶經濟收益的同時提高農戶土地資源中的土壤肥力,使土地資源始終保持在較為健康的狀態中以更好的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土地利用過程中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第9篇:地攤經濟建議范文

        關鍵詞:校園文化;辦學特色;研究報告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3)06-0001-01

        1.課題的提出

        《教育部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通知》指出:"中小學校園文化通過校風教風學風、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人文和自然的校園環境等給學生潛移默化而深刻的影響,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辦出各自的特色。"因此,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辦學特色形成,是新時期學校教育改革的重大課題。

        我校是一所由原靖江市第一中學、第二中學、季市中學合并成的全日制高級中學。全校3000多名學生, 300多名老師。要構建特色鮮明的學校,需要融合三校的文化優勢,需要共同的校園文化凝注人心、規范人的行為,于是便提出了校園文化建設課題。

        國內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的現狀呈現兩大特點:一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較多,針對中小學的研究很少。在中國知網"學術文獻總庫"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主題檢索,共有文獻17000多條,主要集中在高校。以"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為主題檢索,只有86條;二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問題與對策的研究,對校園文化形成的機制與規律、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與方法的深層次研究較少,對校園文化建設如何如何促進辦學特色的研究更少。

        本課題的切入點是,在實踐中探索中學校園文化形成的機制、過程,以及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探討校園文化促進辦學特色形成的內在機制。這對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的規律性研究具有理論與實踐意義。

        2.課題界定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師生員工在其教育、教學、學習、交往、生活實踐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價值體系、情感風貌和行為規范系統的凝注和外化。我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定位是:形成"尚德、博、雅"的校園文化。

        辦學特色是指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有別于其他學校的辦學突出特點和風格。我校辦學特色的定位是:"德能雙馨、和諧發展"。"德能雙馨"是指教師職業道德高尚,教學能力突出,有口皆碑;學生道德品質好,文明程度高,基礎扎實,基本能力強、特長突出,譽滿三湘。"和諧發展"是指學校人際關系和諧,學生身心發展和諧,學生全面、和諧、自主發展,學校科學發展、可持續性發展。

        3.研究目標

        (1)形成"尚德、博、雅"的校園文化。

        (2)通過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德能雙馨、和諧發展"的辦學特色的形成。

        (3)探討校園文化形成的過程及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

        (4)探討校園文化建設促進辦學特色形成的內在機制

        4.研究內容

        (1)制度文化建設促進辦學特色形成研究。

        (2)物質文化建設促進辦學特色形成研究。

        (3)精神文化建設促進辦學特色形成研究。

        (4)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研究。

        (5)校園文化建設促進辦學特色形成的內在機制研究。

        5.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我校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在校師生。

        (2)研究方法。以教育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之以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經驗總結法。

        6.研究實踐

        6.1加強制度文化建設。

        (1)開展原三校校園文化調研,引發校園文化建設需求。查閱三校管理資料,調查走訪三校的管理人員,對三校合并到我校的老師以及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各自的校園文化特色。

        (2)開展制度文化建設交流,引導啟發制度文化定位。先后與桃源縣九溪中學等七所中學進行了制度文化建設的交流與探討,到常德市幾所中學進行了校園文化建設參觀學習和制度文化建設交流。在全省名優校長論壇上,就"如何喚起老師的工作熱情,創建和諧的校園制度文化"進行了交流。

        (3)管理制度的修訂、宣傳、學習與實施,實現制度文化的引導、體驗與認同。讓師生參與管理制度的修訂和制定,制度體現"美德"、"才能"、"和諧"、"發展"四大理念。

        6.2加強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1)校園景觀彰顯"和諧"之美和"發展"的生機。如富有"萬眾一心,遠航"詩意的中心花壇,文化氛圍濃郁的勤思園、篤行園、修身園,100余盆高品位的盆景,色彩搭配和諧,高低層次和諧,布局疏密得體的樹木花草,整個校園顯得優美和諧、生機盎然。

        (2)校園宣傳展現"美德"、"才能"、"和諧"、"發展"四大主題。

        6.3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建設。

        (1)加強教師德能文化建設。學校圍繞教師的師德、教風和專業技能開展教師德能文化建設。通過師德標兵評選、獎勵與宣傳、教師教學技能培訓、校內外優質課觀摩、參加校內外教學比武、承辦教學研討會、評選教學能手、評選德能雙馨教師、教學骨干的獎勵宣傳等,營造重師德、重教學能力、重教風、重教師自我發展的文化氛圍,讓"德能雙馨"成為教師的追求,成為我校的師風。

        (2)加強學生道德與學風建設。

        首先,以規范引領學生文化。制定《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學生行為規范》等多項規范,規范體現"美德"、"才能"、"和諧"、"發展"四大主題。

        其次,開展"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遵紀守法法制教育,珍愛生命安全教育,八榮八恥榮辱觀教育,誠實守信做人教育,健全心理品質心理健康教育"等六大主題教育。對七年級新生進行為期一周的入學教育與訓練。運用榜樣激勵,開展周送喜報、月評小明星、期末評"三好"、班風評比等活動。利用校主題活動、班團活動等多種形式進行正面教育與訓練。

        再次,開展心理輔導。學校建立了高標準的心理咨詢室,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并建立心理檔案。學校還在各班設立了一名心理委員。

        (3)校園文學活動促進校園文化建設。首先是指導學生走進名家,品味經典,提升文化品味;其次是以校刊為陣地,開辟校園文化專欄、出版校園文化專刊,弘揚以四大主題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再次是開展以校園文化為主題的班級演講比賽;最后是在校園網上開辟"校園文化"欄目,進行校園文化的宣傳。

        (4)校本課程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首先,將校內課程資源轉化為校本課程。

        其次。將我校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為校本課程。我校將具有學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進行系統開發,編成校本教材。

        再次,優化藝術節,體育節,大課間活動等傳統活動。校藝術節,我們力求學生以班為單位自編自演節目。

        (5)家校協作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家長學校每年對家長進行2次面授,創辦2期家長學校簡報,組織學習心得體會交流,家長完成2次面授作業。評出優秀家長、優秀教育理念。家長還可以通過網上聊天、寫信等交流方式與教師交流,參與校園文化建設。

        7.研究結果與分析

        7.1"尚德、博、雅"的校園文化初步形成。"尚德、博、雅",成為了我校的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師生崇尚美德,十分注重道德品質修養;師生器重能力和特長的發展,才能突出;師生追求可持續發展和和諧發展。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班風突顯的文化氛圍。

        7.2辦學特色正在形成。教師職業道德高尚,教學能力突出;學生道德品質好,基本能力強、特長突出。學校人際關系和諧,學生身心發展和諧,學生全面、和諧、自主發展,學校科學發展、可持續性發展,在全省有一定的知名度,全省名優校長論壇在本校召開。

        7.3探明了校園文化形成的機制與基本過程。

        (1)校園文化的形成機制。

        (2)校園文化形成的基本過程。

        7.4探明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1)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

        (2)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

        7.5探明了校園文化促進辦學特色形成的內在機制。校園文化是如何促進辦學特色形成的?我們認為其內在機制主要是結構--功能機制、同化--順應機制和文化引領機制。

        (1)結構——功能機制。

        (2)同化——順應機制。

        (3)文化引領機制。

        7.6形成了"375"發展型校園文化建設模式。"375"發展型校園文化建設模式是指,以制度文化、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三個維度七個要素為內容,以"需求引發——引導啟發——實踐體驗——認同內化——傳承創新"五個基本環節為工作流程,實施校園文化建設,促進校園文化和辦學特色的形成。這一模式遵循了文化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和規律,突出了發展性。實踐表明,這一模式具有科學性和實效性。

        8.研究結論

        8.1校園文化的形成一般要經歷"需求引發——引導啟發——實踐體驗——認同內化——傳承創新"五個基本階段。

        8.2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可確定為三個維度七個要素,即制度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教師德能文化建設、學生道德與學風建設、校園文學活動、校本課程、家校協作)。

        8.3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應以制度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為基本內容,以"需求引發——引導啟發——實踐體驗——認同內化——傳承創新"五個基本環節為工作流程,推行"375"發展型校園文化建設模式。

        8.4文化引領機制。

        8.5"375"發展型校園文化建設模式具有實效性,明顯促進了校園文化和辦學特色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高韋芳.論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基于蘇州市金閶區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D].蘇州大學,201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好屌妞蕉国产视频 | 亚洲男女精品天堂 | 亚洲第一网址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观看 | 伊人色综合网久久天天 | 色综合久久综合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