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規則的作用和意義范文

        規則的作用和意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規則的作用和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規則的作用和意義

        第1篇:規則的作用和意義范文

        內容提要: 尤根.哈貝馬斯的規則觀涉及三個理論問題:遵守規則的條件、規則意識的產生和規則正當性的辯護。他把主體間性看作是解決這三個問題的關鍵:離開了主體間性,就無法知道某人是不是在遵守一條規則;離開了主體間性,就既不能形成“規則意識”,也不能從“規則意識”中發展出“原則意識”、分化出“價值意識”。離開了主體間性,更無法為規則的正當性提供辯護。哈貝馬斯之所以關注規則概念,是因為他關注這樣三個實踐問題:“區別于自然現象的社會現象的研究何以可能?”、“現代社會中真正自由的人格何以可能?”、“現代社會制度的合法性辯護何以可能?”。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哈貝馬斯用他的交往理性概念來揚棄康德的實踐理性概念。把康德關于“無規則即是無理性”的觀點和哈貝馬斯的“沒有主體間性就沒有規則”的觀點綜合起來,可以得出“沒有主體間性就沒有理性”的結論。

        康德(I.Kant)說:“無規則即是無理性”。[1—p129]哈貝馬斯(J.Habermas)則強調,沒有主體間性就沒有規則。討論哈貝馬斯的規則觀,不僅有助于我們理解規則這個社會現象本身,而且有助于我們理解“主體間性”概念的意義——理解它包含什么內容、它為什么是重要的。進而,如果我們把康德的觀點與哈貝馬斯的觀點結合起來的話,我們還可以對“理性”和“主體間性”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有更好的理解。

        1.沒有主體間性,就不知道某人是不是在“遵守一條規則”

        哈貝馬斯對于“規則”概念的重視,除了受到韋伯(M.Weber)和涂爾干(E.Durkheim)等社會學家的觀點的影響之外,在哲學上主要受到康德哲學和分析哲學的影響。分析哲學——尤其是后期維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影響之下的日常語言哲學——對規則的研究,使哈貝馬斯獲得了用來界定其理論的核心概念——“交往行動”。在以行為主義為代表的客觀主義進路影響極大的二十世紀西方社會理論界,哈貝馬斯對“行動”的理解,對于他的社會研究具有一種“元理論選擇”①的意義。從這個角度來說,在討論康德哲學對哈貝馬斯的規則觀的影響之前,有必要先討論分析哲學對他的規則觀的影響。

        在哈貝馬斯作出的諸多概念區分中,“行動”(Handeln或action)和“行為”(Verhalten或behavior)的區別是最基本的一個。在哈貝馬斯看來,“行動”和“行為”之間的關鍵性區別,在于前者一定是意向性的,而后者可以是非意向性的;而行動之所以是意向性的,是因為行動是受規則支配的。

        哈貝馬斯寫道:“行為如果是由規范支配的、或者說是取向于規則的話,我就把它稱為意向性的。規則或規范不像事件那樣發生,而是根據一種主體間承認的意義[Bedeutung]而有效的。規范具有這樣一種語義內容,也就是意義[Sinn],一旦進行意義理解的主體遵守了這些規范,它就成為他的行為的理由或動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談論的是行動。其行動取向于規則的行動者的意向,與該規則的這種意義相符合。只有這種取向于規則的行為,我們才稱為行動;只有行動我們才稱作意向性的。”②

        這里,哈貝馬斯把行動的“意向性”和行動的“遵守規則性”聯系起來,但沒有對兩者之間的聯系作出具體說明。在其它一些著作中,尤其是在1981年出版的《交往行動理論》中,哈貝馬斯借助于維特根斯坦有關“遵守規則”的論述對這種聯系進行了說明。在哈貝馬斯看來,這種聯系的關鍵在于行為的意向性取決于“意義的同一性”,而意義的同一性則依賴于規則的主體間有效性。行為作為一種意向表達所具有的意義是無法僅僅依靠客觀的觀察來把握的,因為從觀察者的視角出發,我們只能看到符號的“意義的持續性”(KonstanzderBedeutungen),即在什么情況下出現了同樣意義的行為;但這種意義的持續性不等于“意義的同一性”(IdentitaetderBedeutungen):重要的不是僅僅知道在哪些情況下出現了哪些同樣的行為,而是知道哪些行動被當作是同樣的行為——也就是具有相同意義的行為。“對同樣符號的具有持續意義的使用,決不僅僅是現成地給與的,而是要能夠為符號使用者自己所知道的。而能確保意義的這種同一性的,只能是‘約定地’確定一符號之意義的一條規則的有效性[Geltung]。”③

        說得具體些:當我們從客觀的觀察者的角度談論某種特定類型的意向性行為或具有某個特定意義的行動的出現頻率的時候,我們假定了我們已經理解了這種行動的意義是什么,而這種意義不能僅僅是客觀觀察者所強加的,而也應該是為行動者自己所理解的。但問題是,某種類型的行動總是發生于不同的具體情境的,我們有什么依據來確定在這些不同情境中發生的行為是具有相同意義的行動呢?哈貝馬斯強調,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固然不能僅僅依據客觀的觀察,但也不能僅僅依據行動者自己的理解;因為,否則的話,一個人以為自己在實施同樣的行動,就會等同于他實際上是在實施同樣的行動了。在這里,哈貝馬斯引用維特根斯坦在《哲學研究》中的一條著名論證,即關于人們不可能獨自地遵守規則的論證:“一個人以為在遵守一條規則,并不就是在遵守一條規則。因此,規則是不可能‘私下地’遵守的:否則的話,以為自己在遵守一條規則,就會與遵守規則是同一回事了。”[2—p82]按照哈貝馬斯的解釋,維特根斯坦在“以為自己在遵守一條規則”和“確實在遵守一條規則”之間作出的區別,關鍵在于對一個主體(甲)來說,如果他的行為無法受到另一個主體(乙)的批評的話,他是無法確切地知道他是不是在遵守一條規則的。規則的同一性取決于規則的主體間的有效性,而規則的主體間的有效性,是指只有通過一個主體(甲)在另一個主體(乙)的批評面前成功地捍衛了說自己是遵守了一條規則的立場之后,才能說他不僅僅是認為他在遵守規則,而確實也有理由說他在遵守規則。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存在著一條適用于甲和乙的行為的規則。

        2.沒有主體間性,就無法形成“規則意識”

        在上面所闡述的維特根斯坦的觀點中,有兩個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討論。

        第一,根據維特根斯坦的觀點,只有當行動者甲和乙能夠彼此對對方是否遵守著一條規則作出判斷的時候,他們才有可能遵守這條規則。當我們追隨維特根斯坦這樣說的時候,我們已經假定了甲和乙是具有規則意識的和遵守規則的能力的——成問題的是他們能否知道遵守一條特定規則意味著什么,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遵守規則意味著什么。一般意義上的遵守規則意味著什么,是一個有關規則意識或遵守規則的能力之形成的問題的重要方面。對這個問題,維特根斯坦并沒有回答。

        第二,規則意識不僅僅是一個對規則之內容的了解的問題,也不僅僅是懂得“遵守規則”意味著什么的問題,而是把規則當作自己行動的理由和動機的問題。主體如何能夠形成一種把規則當作行動理由和動機的意識或能力,這個問題維特根斯坦也沒有回答。

        上述兩個方面同屬于甲和乙“雙方的規則意識的產生”這個“發生學的問題”;對這個問題,哈貝馬斯借助于對米德(G.H.Mead)的社會行為主義的分析來加以回答。④哈貝馬斯所說的“規則意識”或“規則能力”,米德稱為在“主我”(I)之中的“賓我”(me),而這種“賓我”,實際上是我這個主體在與其他主體發生互動的過程中,把他們對我的期望內在化的結果。主體或自我(ego)可以在兩種意義上發生主我(I)和賓我(me)的關系。一種情況是在記憶中:“我與自己講話,我記得我先前所說的話,或許還有與之伴隨的情感內容。這一時刻的‘主我’(I)出現在下一時刻的賓我(me)之中。”[3—p229]在這里,主我僅僅是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出現的;我在意識中能夠把握到的僅僅是過去的我。但主體還可以在另一種意義上發生主我和賓我的關系,而這兩者同時構成了自我的不可缺少的環節:米德把“賓我”稱為“一個人自己采取的諸多他人的態度的系統組合”,而把“主我”稱為有機體對他人的態度的反應。規則意識的形成,可以理解為米德所說的這種“賓我”的形成過程。

        哈貝馬斯在規則觀方面對米德觀點的討論,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主體的語言規則的意識的產生。假定一個部落成員甲對部落的其他成員(如乙、丙、丁)呼叫:“有襲擊!”現在的問題是:甲如果要獲得一種規則意識、因而有可能根據一條規則來產生一個呼叫“q”,他應該采納的態度具有什么性質。假如甲發出q以后,乙、丙、丁卻沒有來救他。假如沒有客觀的情況可以解釋他們為什么沒有來,那就不存在救援未能出現的問題,而是乙、丙、丁等拒絕來救援的問題。乙、丙、丁使甲的期待失望了,表明一種交往的失敗,而對這種失敗,甲是負有責任的。那些聽到呼叫的人對這種失敗用拒絕救援的方式來作出不予理會的反應。現在,決定性的步驟是甲要把乙、丙、丁的這種不理會的反應當作對q的運用不當而內在化。“一種聲音姿態只有當它是在特定情境條件下發出時,才會被理解為‘q’。這樣,我們就達到了經由符合中介的互動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中,符號的運用是由意義約定所確定的。對互動的參與產生出受規則指導的符號表達,也就是說,伴隨著這樣的默會期待:它們會被別人承認為是符合一條規則的表達。”哈貝馬斯說,如果對米德的命題作上述闡述,它“就可以被理解為對維特根斯坦的規則概念——首先是支配符號使用的規則,對意義做約定的確定、因而確保意義的同一性的規則的概念——所做的發生學說明。”[4—p22]

        第二個層次,是主體的行動規則的意識的產生。行動規則不等于語言規則。語言規則的基礎是約定,而行動規則的基礎不僅僅是約定。對這一點我們下一節再討論。這里要指出的是行動規則和語言規則的這樣一個區別:不同主體遵守同樣的行動規則的結果是這些主體的行動之間的協調,而不同主體遵守同樣的語言規則的結果是他們之間進行成功的交往。米德對主體之間的語言交往沒有給與充分的關注,就匆匆過渡到對不同主體之間行動的協調的問題,哈貝馬斯對此表示不滿,因為他認為只有對語言交往的各種向度(分別對應于真實、正當和真誠等“有效性主張”)進行了充分的研究,才會對行動規則的協調行動作出合理的解釋。盡管如此,哈貝馬斯對米德通過對不同主體之間行動協調問題的研究所提出的“通過社會化的個體化”的思想,給與高度評價。

        哈貝馬斯把米德的思想看作是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對個體化(individuation)問題的回答。對這個問題,西方哲學家的探索已經有了長久的歷史。與把空間和時間當作個體化原則的經驗主義傳統相比,哈貝馬斯認為那種從質的規定出發來表示個體性的哲學努力更值得重視。在這方面成就最高的是費希特,他不僅把個體性與主體性相聯系,而且把主體的個體性看作是通過自我(ego)與他我(alterego)之間的主體間關系而產生的。

        哈貝馬斯認為費希特盡管沒有解決、但確實提出了兩個重要問題:一是個體性和語言主體間性的關系問題,二是個體性和生活史認同的關系問題。洪堡(W.vonHumboldt)和克爾凱郭爾(S.Kierkegaard)從一個已經經過歷史思維模式改造的視角出發分別著重討論這兩個問題,而米德的社會心理學則把這兩條線索統一在一起,其辦法是表明以下這一點:他人或其他主體對于自我的要求或期望,對于在賓我當中喚醒主我的自發活動的意識——也就是形成獨一無二的自由而負責的個體——是必不可少的。米德要解開的是這樣一個循環:主格的我要能夠揭示自己,就必須把自己變成賓格的我。米德不是在意識哲學的框架內把這個賓格的我歸結為意識的對象,而是過渡到以符號為媒介的互動的范式,真正把它當作另一個自我。

        哈貝馬斯寫道:“一旦主體性被設想為一個人自己的表象的內在空間,一個當表象客體的主體折返—就像在一面鏡子中那樣—到它的表象活動上來的時候所揭示出來的空間,任何主觀的東西就都將只能以自我觀察或反思之對象的形式而被接近—而主體本身則只能被當作一個在這種凝視之下被‘客觀化’的‘賓我’。但是,這個‘賓我’一旦拋開這種具有物化作用的凝視,一旦主體不是以一個觀察者的身份,而是以一個說話者的身份出現,并且從一個聽話者的社會視角出發與他在對話中面對,它就學會把自己看成、理解成另一個自我的他我(alterego)…”。[5—p171~172]

        哈貝馬斯強調必須把認識主體的認知性自我關系(selfrelation/Selbstbeziehung)和行動主體的實踐性自我關聯(relationtoself/Selbstverhaeltinis)區分開來。米德未能明確區分這兩種關系,因為他把認識看作是解題,把認知性自我關系看作是行動的功能(函數)。但是,哈貝馬斯說,一旦實踐性自我關聯的動機向度發揮作用,“主我”和“賓我”這對核心的概念對子的意義就悄悄地改變了。原先統一于本能性反應模式中的行動反應和認知反應這兩個方面,現在分化開來了。符號媒介互動階段上的自我行動控制,現在上升到不同主體之間的行為協調;生物體的共同的本能和彼此適應的行為方式,現在代之以“規范地一般化了的行為期待”。這些規范必須通過或多或少被內在化了的社會控制而扎根于進行行動的主體之中。由此而達到的社會建制與人格系統中行為控制之間的這種對應,米德也借助于采納一個他者——這個他者在一種互動的關系中對自我采納一種施為性態度——的視角這個熟悉的機制來解釋。但是,哈貝馬斯強調“采納他者視角”與“采納他人角色”之間的區別,后者意味著自我采納了他者的規范性期待而不僅僅是認知性期待。與這些期待的規范性質相對應的是這第二個“賓我”的改變了的結構,以及自我關系的不同功能:“實踐性自我關聯的這個‘賓我’不再是一個原初性的或被反思的自我意識的所在,而是一種自我控制的力量。自我反思在這里履行的是動員行動動機的特殊任務,是內部控制一個人自己的行為模式的任務。”[5—p179]

        哈貝馬斯結合科爾貝格(L.Kohlberg)的道德心理學和涂爾干的社會學理論,對米德有關自我的個體化與自我的社會化之間的內在關系的觀點進一步作了不少闡述和發揮。從哈貝馬斯表明的這三個理論之間的“反思平衡”中,我們可以對主體間性和規則意識形成之間的關系有更多的了解。

        科爾貝格的道德心理學研究的重點是個體的道德意識的發展過程。在他看來,在實質內容上互相區別的那些道德判斷的表層下面,存在著這樣一些普遍形式,它們可以被排序為個體的道德判斷能力之發展的不同階段:前俗成的(preconventional)、俗成的(conventional)和后俗成的(postconventional)。在哈貝馬斯看來,這三個階段上道德意識的特點,可以用相應的主體間互動類型和主體間期待類型加以解釋。對應于前俗成階段的,是關于特定行動及其結果的具體的行為期待;對應于俗成階段的,是彼此相互聯系的一般化了的行為期待,亦即規導行動的社會角色和社會規范。本文所說的“規則意識”,首先就是這樣一種理解為社會角色和社會規范的行為期待。在這個階段上,主體不再僅僅把某個權威(家長、老師)的特定命令和與之伴隨的獎賞懲罰當作其行動的指導,而學會了一些一般規則。根據米德的“通過社會化而個體化”的命題,這個過程同時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主體的自主活動能力的提高(也就是個體化程度的提高),二是主體對于體現在(涂爾干尤其重視的)社會分工的各個角色中的規則的學習(也就是社會化程度的提高)。

        但哈貝馬斯注意到,米德并沒有把這種意義上的規則意識或“賓我”與主我等同起來,也就是說,米德實際上看到了僅僅在這個階段,自我還沒有完全取得它的中討論休謨(D.Hume)有關“約定”觀念的時候,一連用了好幾個“重要”,可能與他本人對約定的重視有關。個體性。在哈貝馬斯看來,米德之所以沒有把這種“賓我”與“主我”等同,是因為這種“賓我”所承擔的道德意識,還只是一種堅持一特定群體之常規和慣例的道德意識:“它代表的是一個特定的集體意志高于一個還沒有取得自主形態的個體意志的力量。”[5—p182]在這個階段,自我之有可能進行有責任的行動,是以盲目服從外在社會控制作為代價的。超越這個階段的是科爾貝克的所謂“后俗成”階段的自我認同。形成這種后俗成的自我認同的關鍵,是隨著社會分化的壓力和各種相互沖突的角色期待的多樣化,包含在“賓我”之中兩個向度彼此分化開來。一個是道德向度,它使得主體能夠用普遍的道德原則來評價那些常常相互矛盾的特定規則;一個是倫理向度,它使得主體能夠根據他認為對于他這個個體是“好”的價值來籌劃唯有他自己才能加以籌劃的他的生活。關于前者,我們可以說是從“規則意識”向“原則意識”的發展;關于后者,我們可以說是從“規則意識”分化出“價值意識”。當然,哈貝馬斯本人并沒有使用“原則意識”、“價值意識”這樣的說法。

        規則(或規范)、價值和原則都具有規范力(normativeforce),也就是說對于人們的行動和選擇有指導作用,但它們所起的指導作用的方式、它們本身之受到辯護的方式,都是不同的。關于規范和原則之間的區別,哈貝馬斯認為如果可以把規范看作是“普遍化了的行為期待”的話,那么也可以把原則看作是“較高層次的規則”或“規范的規范”。在道德意識的“俗成階段”,行為是根據對于規范的取向和對規范的有意的違反來判斷的;在道德意識的“后俗成階段”,這些“規范本身也要根據原則來加以判斷”。[4—p174]從邏輯上說,“規則總是帶著一個‘如果’從句,明確說明構成其運用條件的那些典型的情境特征,而原則,要么其出現時帶著未加明確說明的有效性主張,要么其運用僅僅受一些有待詮釋的一般條件的限制。”[6—p255]關于規范(尤其是用來辯護規范的原則)與價值的區別,哈貝馬斯作過這樣一個概括:“規范和價值的區別首先在于它們所指向的行動一個是義務性的,一個是目的性的;其次在于它們的有效性主張的編碼一個是二元的,一個是逐級的;第三在于它們的約束力一個是絕對的,一個是相對的;第四在于它們各自內部的連貫性所必須滿足的標準是各不相同的。”[6—p311]這里我們不對這些區別作進一步解釋,而只想指出以下三點。

        第一,在哈貝馬斯的規則(規范)/原則/價值的三分法(也可以說規范/價值的二分法,因為原則也是一種規范)當中,似乎沒有通常所謂“游戲規則”的地位。當然,哈貝馬斯所重視的語言規則,用維特根斯坦的話來說也是游戲規則。但從協調行動而不是達成理解的角度來看,更重要的是實際協調人們行動的那些游戲規則。羅爾斯(JohnRawls)對這個問題更重視一些。在羅爾斯那里,個人行動所要遵守的社會規則(作為“規則”,它們都區別于“準則”和“建議”)可分為三類:自然義務(naturalduties)、建制性要求(institutionalrequirements)和職責(obligations)。它們之間的區別可以概括為:自然義務具有道德意義,但不與社會建制發生必然聯系;建制性要求與社會建制具有必然聯系,但不具有道德意義;職責可以說是介于自然義務和建制性要求之間的:它們一方面與社會建制具有內在聯系,另一方面又具有道德意義。羅爾斯尤其強調不能把建制性要求與職責混淆起來:“建制性要求,以及那些從一般來說全部社會實踐方式引出來的建制性要求,可以從既成的規則及其詮釋當中加以確定。比如,作為公民,我們的法律義務和職責—就其能確定的而言—是由法律的內容所確定的。適用于作為游戲選手的人們的那些規范,取決于該游戲的規則。這些要求是否與道德義務和職責相聯系,是另外一個問題。”[7—p306~307]這種建制性要求可以說是純粹的約定(convention),①它們不同于道德義務和職責,但并不因此就等同于對應于“俗成的道德意識”或本文所說的“規則意識”的那種被盲目遵守的規則。換句話說,在人們盲目服從的規則和有必要考慮是否“值得遵守”的規則之間,還存在著一類這樣的規則:對它的遵守與否確實是取決于我們的選擇的,但我們之所以選擇遵守這種規則,卻首先并非因為這種規則是符合原則或者價值的。在許多情況下,重要的并不是在這一條規則還是另一條規則之間進行選擇,而是在選擇其中之一還是兩條都不選擇之間進行選擇。也就是說,常常有這種情況:選擇兩條規則的理由同樣充分,但我們不能同時選擇二者,而必須選擇其中之一,也不是兩者都不選擇。比方說,在制定交通規則的時候,車輛應該靠左側行駛還是靠右側行駛,就它們與“原則”和“價值”的關系而言這兩種方案沒有什么區別。但我們必須在兩種方案之中做一種選擇,而不是讓車輛在左右兩側任意行駛。這種意義上的游戲規則,在哈貝馬斯的理論框架(下文還會有進一步討論)中,似乎無法找到非常合適的地位。

        第二,從“規則意識”發展出來的“原則意識”和與“規則意識”分化開來的“價值意識”,在哈貝馬斯看來是用來回答兩類不同問題的。一類是“道德問題”或“正義問題”,它們原則上可以依據正義的標準或利益的可普遍化而加以合理的決定;一類是“評價問題”或“倫理的問題”,它們屬于有關“好的生活”的問題這個大類,并且只有在一個具體的歷史的生活形式之中或在一個個體的生活形式之中才可能進行合理的討論。道德問題的形式是:“什么是對所有人同等地好的?”倫理問題(就一個特定個人而不是一個特定團體而言)的形式是:“我是誰?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哈貝馬斯曾經用這樣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兩類問題之間的區別:“有人在急需時會愿意僅此一次下不為例地欺騙不管其名稱是什么的哪家保險公司——我是否想要成為這樣一個人,這不是一個道德問題,因為它只涉及我的自尊,或許也涉及他人對我的尊重,而不涉及我對所有人的同等尊重,因而也不涉及每個人都應該給與所有其它人的人格完整的對等尊重。”[8—p6]

        第三,在“后俗成”的階段上,無論是“原則意識”的形成,還是“價值意識”的形成,都是與主體間交往密切相連的。隨著對社會所強加的僵化的約定的拋棄,個人一方面必須承擔起作出他自己的涉及他人利益的道德決定的責任,另一方面必須靠自己來形成一種產生于他自己的倫理自我理解的個人生活方案。哈貝馬斯強調,作出這兩方面獨立成就的個人,仍然完全是由社會所構成的:“通過擺脫特定生活情境而完全跳出社會之外、而落腳于一個抽象的孤立和自由的空間,是不可能的。相反,要求這個個人做出的那種抽象,就處于文明過程已經指向的那個方向之中。”[5—P183]這個方向,就是社會的現代化的過程,是人們之間的交往范圍越來越擴大的過程。這個范圍,從時間上說包括我們的后代;從空間上說包括我們自己的文化和團體之外的他人。歸根結底,文明發展的方向指向的是一個無限制的普遍商談論域。具有“后俗成”階段道德意識的人們,不論是作基于原則的道德判斷,還是作基于價值的倫理決定,都在獨自承擔起作出這種判斷和決定的責任的同時,訴諸一個交往共同體(道德的交往共同體原則上包括全人類,而倫理的交往共同體則只包括分享某些價值的人們),作為要求承認其為有能力做出獨立判斷和決定的個體、承認其判斷和決定之為合理的“上訴法庭”。用哈貝馬斯的話來說:“道德判斷的形成(就像倫理自我理解的達到一樣)被引向這樣一個理性論壇,它同時把實踐理性加以社會化和時間化。盧梭的‘普遍化公眾’和康德的‘本體世界’,在米德那里具有了社會方面的具體形式和時間方面的動態性質;這樣一來,對一種理想化交往形式的預期,應該是保存了意志形成的商談程序的一個無條件性環節的。”5—p184換句話說,后俗成自我認同的形成仍然是從自我出發經過他我回到自我,但是,最后回到的這個我——“賓我”,已經不僅僅是作為其他他我的他我,而是作為每個共同體中所有他者的他我。這個“賓我”之所以可能,現在不是通過一個“先在”的互動關系,而是作為“主我”之“投射”的那個理想化互動情境的結果,只有依靠這個互動情境,才有可能在高一層次上對崩潰了的俗成階段自我認同加以重構。哈貝馬斯一方面強調這種重新構成的自我認同即后俗成自我認同必須被設想為一種由社會而構成的東西,另一方面又承認這種意義上的“社會”——一個理想的交往共同體—的烏托邦性質:“一種后俗成的自我認同只能將自己落腳在對于非強制的相互承認的對稱關系的預期之中。”[5—p188]

        但這種“預期”又不僅僅具有烏托邦性質。為了說明這種預期的特點,哈貝馬斯借用了分析哲學的規則論所做的一個經典區分——“范導性規則”和“構成性規則”的區分。①哈貝馬斯說他不愿意把交往共同體當作康德式的“范導性理念”,因為那些“不可避免的理想化語用預設”,同時又具有康德所說的“純粹理性的事實”[9—p161]的地位。這些預設無論在何處都沒有充分實現,因為現實的交往行動過程或多或少是受到強制和扭曲的—就此而言,這些預設確實是范導性的。但重要的是,離開了這些預設,交往行動就不再可能—就此而言,這些預設又是具有構成性意義的。用哈貝馬斯自己的話來說,“如果我們希望參加論辯,我們必須作為一種事實而做出這些交往預設,盡管它們具有一種我們實際上只能接近的理想內容。”[8—p164]

        3.沒有主體間性,就無法確定規則的正當性

        我們在前面談到從狹義的“規則意識”到“原則意識”的過渡、從俗成的自我認同向后俗成的自我認同的發展的時候,已經提出了規則的正當性的問題。規則的正當性問題與主體間性的關系,可以說是哈貝馬斯之所以大力倡導從“主體性”范式向“主體間性”范式過渡的最重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哈貝馬斯之所以論證主體間性與“遵守規則”的聯系、主體間性與“規則意識”的聯系,就是為了論證主體間性與規則的正當性問題的聯系。哈貝馬斯之所以重視規則的正當性問題,是因為這個問題實際上也就是由規則而構成、由規則所指導的社會建制和社會生活的公正性問題。哈貝馬斯的“新法蘭克福學派”與其前輩的最重要區別之一,就在于他不僅要揭示所批判的現代社會的不公正,而且要在現代社會本身之內來尋找用來判斷這種不公正、用來追求一個公正社會的標準。

        說規則的正當性問題與主體間性問題有關,這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哈貝馬斯指出規則有不同類型,它們的正當性問題與主體間性的聯系因此也有不同的情況。哈貝馬斯把規則區分為三類,這三類分別是對于三種類型的有關“應當”的問題的回答。除了前面提到的“道德問題”和“倫理問題”之外,還有所謂“實用的問題”。與此相應的有道德規則(原則)、倫理規則(準則)和技術(策略)規則。

        哈貝馬斯的這些思想直接來源于康德。康德把“命令式”分成三種:技術的、實用的、道德的。[9—p46~51]技術規則實際上是關于目的和手段之間的關系:為了實現給定的目的,要使用什么樣的手段。這種目的和手段的關系的基礎是一種結果和原因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是非常確定的,所以康德說表述技術規則的命題是“分析的”。在技術規則那里,要實現什么樣的目的有各種各樣,而在實用的規則那里,要實現的目的就是幸福。從這個意義上講,實用的規則像技術的規則一樣也是一種關于目的和手段關系的規則。但區別在于,幸福常常是因人而異的:甲認為是幸福的東西乙未必認為是幸福,因而幸福和達到幸福的手段之間的關系是不確定的。這與技術規則不一樣。但技術規則和實用規則都是有條件的規則—如果你要實現什么樣的目的,你就應當怎么行動,在這點上它們都區別于道德規則。道德規則是無條件的規則;它所規定的是作為有限理性主體的人無條件地應當做的事情。這就是康德著名的“絕對命令”。哈貝馬斯所講的“實用的問題”,相當于康德的技術規則所涉及的問題。哈貝馬斯所講的“倫理的問題”,雖不能與康德的實用規則完全對應,但也是關于人們對“幸福”或者“好”的生活的理解的。哈貝馬斯的“道德的問題”,則基本上對應于康德的絕對命令所回答的問題。[8—p2~6]

        在哈貝馬斯看來,上述三類規則的有效性與主體間性的關系是遞增的。也就是說,技術-策略規則的有效性與主體間性的關系最小,道德規則的有效性與主體間性的關系最大。技術規則的有效性基礎是“一些經驗上為真、從分析的角度來看正確的陳述的有效性”,而道德規則和倫理規則—以及所有“社會規范”—的有效性的基礎則是“基于有關價值的共識或基于相互理解的一種主體間承認”。[10—p12]在道德規則和倫理規則之間,也存在著區別;正如前面已經提到過的,倫理規則的有效性基礎是一個特定的倫理共同體的主體間承認,而道德規則的有效性基礎則是一個原則上無限制的交往共同體的主體間承認。在個體道德意識的“后俗成”階段,以及與之對應的社會建制發展的“后傳統”階段,這種主體間承認都不僅僅是主體之間的準事實的“約定”,而是主體之間的基于理由的“共識”。共識和約定一樣都是可以由人改變的,但共識比約定多了理由的限制—只有當新的理由出現的時候、只有當一個共同體的成員在所提交的理由面前“心悅誠服”的時候,才會用新的共識來取代舊的共識。

        對一種社會理論、尤其是關于現代社會的理論來說,尤其重要的是法律規則的有效性基礎問題。哈貝馬斯和康德一樣都沒有把法律規則當作與上述規則并列的一種規則來加以討論,他們也都強調道德規則與法律規則之間的特殊聯系。但是,哈貝馬斯在以下兩點上不同意康德的觀點。

        第一,哈貝馬斯不同意康德把他的法律理論僅僅建立在他的道德理論基礎上,而主張在現代社會中法律規則也需要通過訴諸道德之外的考慮而得到辯護。哈貝馬斯把康德與霍布斯(T.Hobbes)進行比較,說霍布斯“把實證法和政治權力的道德含義都抽象掉,并認為在君主所制定的法律產生的同時,并不需要一種理性等價物來代替經過解魅的宗教法”,而“在康德那里,從實踐理性中先天地引出來的自然法則或道德法則,則居于太高的地位,使法律有融化進道德的危險:法律幾乎被還原為道德的一種有缺陷模態。”[6—p590]

        在哈貝馬斯看來,現代社會是一個高度復雜的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中,諸多行動者的行動的協調或整合需要采取兩種方式:一是協調社會中人們的行動取向,一是通過控制行動的結果來協調人們的行動。把法律歸結為道德,是把法律僅僅當作前一種整合方式——所謂“社會性整合”——的手段,而沒有看到,法律不僅僅告訴人們什么樣的行動是道德上正當的,而常常也撇開人們的道德意識而用違反規則的利害后果來強制其采取某種行動;也沒有看到,在現代社會中,法律的這種作用對于社會系統的功能實現—尤其是現代經濟系統和現代行政系統的高效運作—是非常重要的。哈貝馬斯把這種整合稱為“系統性整合”。換句話說,哈貝馬斯強調法律不僅僅具有道德規則的向度,同時也具有技術規則的向度。與違反道德規則不同,違反技術性規則的結果是導致一種懲罰作為一個因果性事件隨之而來。一個法律規則系統的存在,就是要使得一個違反規則的行動一定會帶來懲罰性的后果,就像違反技術性規則一樣。法律的這個技術性的向度,并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它的道德向度。換句話說,現代社會的法律的合法性不僅僅在于它具有道德的正當性,而且也具有技術的功效性。

        現代社會的復雜性不僅僅表現為技術上或功能上,而且也表現為價值上或文化上。盡管在我們的世界上,真正由單一民族、單一文化所構成的民族國家已經不多,但文化差異不僅僅存在于主權國家的范圍之內(這要求民族國家內部的法律規則盡可能超越特定的世界觀),更存在于主權國家之間—它們之間的諸多差異使它們還不能被歸結為一個天下大同的道德共同體。也就是說,特定法律規則體系所適用的并不是普遍主義的“道德共同體”,而是具有各自歷史經歷(包括建立自由民主制度的歷史經歷)、價值觀念和集體認同的“法律共同體”。這意味著法律規則之所以不能被歸結為道德規則,不僅是因為它具有技術規則的向度,而且是因為它也具有倫理規則的向度,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區別于“規范”的“價值”的向度。

        第二,即使就道德這一向度本身而言,哈貝馬斯也與康德有不完全相同的看法。哈貝馬斯關于主體間性與規則之間內在聯系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在這里提出的。

        哈貝馬斯承認,康德雖然把法律的合法性基礎建立在道德的基礎上,但實際上他已經超越了在他之前的自然法理論的傳統:他不再把兩者之間的聯系看作是一種內容上的聯系,而很大程度上看作是一種形式上的聯系。康德看上去似乎仍然從“道德形而上學”中引出法律規則的有效性,但構成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學”的,已經不再是改頭換面的宗教律令,而是對人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也就是人作為目的自身和自我立法者的地位—的強調。在哈貝馬斯看來,這意味著,康德作為法律之合法性基礎的,并不是一個實質性的道德律令體系,而實際上是前面提到的科爾貝格所講的“后俗成階段的道德意識”。事實上,科爾貝格就是用康德哲學來解釋這種道德意識的。康德的“自我立法”觀念包括兩個方面:強調立法者是人們自己、強調人們訂立的是普遍的法律或規律。當康德說“無規則即是無理性”的時候,他的直接含義雖然是強調科學“要求一種系統的、按照深思熟慮的規則變成的知識”[6—p590],但他不僅在這種主觀的意義上、而且也在客觀的意義上談論“規則”:“規則,就其為客觀的而言…,被稱為規律。”[11—p172]康德把規律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然規律,一類是自由規律,而兩者的最重要共同之處,就是它們的普遍性:“自然規律是萬物循以產生的規律,道德規律是萬物應該循以產生的規律”。①但哈貝馬斯要指出的是,規則所適用的對象的普遍性,僅僅是規則的普遍性的兩種含義之一。哈貝馬斯把這種意義上的普遍性稱作規則的語義的普遍性:它是用全稱命題形式表述的規范性語句。但規則的普遍性還可以做另外一種理解,即從規則的產生、運用和實施過程來看規則的特征。哈貝馬斯把這種意義上的普遍性稱作“程序的普遍性”,并主張要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現代法律的合法性問題。哈貝馬斯肯定這個觀點可以追溯到盧梭(J.Rousseau)和康德的“公民自主”或“自我立法”的觀念,[6—p153]認為他們已經看到法律的合法性取決于是否滿足“對法律進行程序性論證這個方法論要求”,[6—p550]但又指出他們總體上仍然用“抽象而普遍的法規的語義普遍性,代替了那種程序普遍性,也就是作為‘統一的人民意志’而民主地產生的法規所特有的那種普遍性。”[6—p596]也就是說,哈貝馬斯認為盧梭和康德沒有足夠清楚地看到,法律如果是有正當性的話,“并不是普遍法規的形式所已經確保了的,而只有通過商談性意見形成和意志形成過程的交往形式才能得到確保。”[6—p133]但在哈貝馬斯看來,只有對法律的有效性作后一種理解,人們才可能把自己不僅僅理解為法律的“承受者”,而也可以把自己理解為法律的“創制者”,也就是康德所說的自我立法者。

        對法律的普遍性的這種看法,是哈貝馬斯從其交往行動理論和商談倫理學出發提出的“商談的法律理論和民主理論”的核心內容。根據他的交往行動理論和商談倫理學,“有效[g櫣ltig]的只是所有可能的相關者作為合理商談的參與者有可能同意的那些行動規范。”[6—p138]哈貝馬斯把這條原則稱為“商談原則”。“商談原則”所提到的是任何行動規范,而商談的參與者在不同情況下是有不同范圍的。這條商談規則也適用于對于法律規則的“有效性”或者“合法性”的論證,由此哈貝馬斯從“商談原則”引出他所謂“民主原則”:“民主原則應當確定,合法的立法過程的程序是什么。也就是說,這個原則規定:具有合法的[legitim]有效性的只是這樣一些法律規則,它們在各自的以法律形式構成的商談性立法過程中是能夠得到所有法律同伴的同意的。”[6—p141]“民主原則”像“商談原則”一樣把規則的有效性建立在規則支配其行動的那些人們的合理的同意或者說基于理由的同意基礎之上,但民主原則具有這樣一些自己的特點:把規則的種類僅限于法律規則;把商談的參與者僅限于一個特定的法律共同體的成員;在商談中所訴諸之理由的范圍中包括實用的、倫理的和道德的三種類型,但以道德的理由為主;并且,除了所謂“論證性商談”(主要適用于立法領域)之外,還有所謂“運用性商談”(主要適用于司法領域),等等。

        4.從主體間性角度研究規則問題的現實意義

        現在的問題是,哈貝馬斯從主體間性的角度對規則問題的上述三個方面進行的研究,除了這些問題本身所具有的理論意義之外,還有什么別的意義?更明確些說,哈貝馬斯的規則論有哪些現實意義?對應于上面三個部分,哈貝馬斯的建立在主體間性概念基礎上的規則論,可以認為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現實意義。

        首先,自從英國哲學家彼得?文奇(PeterWinch)發表《社會科學這個觀念》(1958)以來,遵守規則的問題就成為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本問題。文奇認為,社會現象區別于自然現象之處就在于構成社會現象的人的行動的特點是遵守規則而不僅僅是表現出規則性(regularities),而要了解規則的意義,進而了解行動的意義,就不能采取認識自然運動那樣的客觀觀察的態度,而要采取主體間交往參與者的意義理解的態度。哈貝馬斯從1967年出版的《論社會科學的邏輯》到1981年出版的《交往行動的理論》中對“遵守規則”問題的研究,就是設法把日常語言哲學傳統的這種觀點與詮釋學的觀點溝通起來,用以回答社會科學方法論的這樣一個基本問題:區別于自然現象的社會現象的研究何以可能?

        第二,對于研究現代社會的人們來說,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基本的問題。帕森斯(T.Parsons)所說的“建制化個人主義”體現了社會現代化過程中這種關系的矛盾性質:“一方面,個人應該與其個體化程度而成比例地獲取更大的選擇自由和自主性,另一方面,自由程度的這種提高,又被作了決定論的描繪:即使是對于建制化行為期待的刻板指令中解放出來,也被描述為一種新的行為期待——描述為一種建制。”[5—p149]這種“建制”也就是規則系統,它首先是指哈貝馬斯常常講的“系統”——包括經濟子系統和行政子系統。擺脫傳統社會的規則的強制之后,個體如果僅僅是在成為原子化個體的同時成為雇員、消費者、當事人等承擔系統功能的“角色人”,那么,雖然看上去他面前有許多選擇,但實際上這些選擇都是被貨幣和權力這樣的媒介所控制的。“這些媒介行使一種行為控制,這種控制一方面起個體化的作用,因為它針對的是由偏好導控的個人的選擇,但另一方面它也起標準化的作用,因為它允許的只是在實現給定結構的向度中的選擇可能(擁有還是不擁有,命令還是服從)。而且,個人的第一個選擇就使他陷入進一步依賴的網絡之中。”[5—p196]哈貝馬斯之所以要從主體間性的角度來研究行動者的規則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分化,一方面是為了從概念上把握現代社會的這種現象,另一方面是為了在理解這種現象的基礎上克服這種現象。在他看來,那種被理解為在諸多已經被系統所事先構成的選擇項當中進行明智的、自我中心的挑選的自我,仍然處于“俗成的認同”的階段,也就是說仍然處于受到外在規則盲目支配的階段。只有那種以超越特定界限的理想交往共同體作為參照系的“后俗成的認同”,才能自主地做出經得起交往同伴檢驗的基于原則的道德判斷和基于價值的倫理決定。換句話說,哈貝馬斯從主體間性的角度討論規則意識或自我認同的形成和發展,是為了回答批判理論的這樣一個問題:現代社會中真正自由的人格何以可能?

        第三,在世俗化、價值多元化、同時權利體系又逐步普遍化的現代社會,集體生活之規則的合法性和正當性既不能建立在宗教-形而上學的基礎上,也不能被歸結為規則系統的語義形式上的合理性和工具效率上的合理性。一方面,法律的統治要被公民認為是值得承認的(也就是說是具有合法性的),而不僅僅是被迫承認的,僅僅具有工具性效率是不夠的。“在沒有了宗教的或形而上學的后盾的情況下,只問行動合乎法律與否的強制性法律要獲得社會整合力,法律規范的承受者應當同時作為一個整體把自己理解為這些規范的理性創制者。”[5—p51~52]另一方面,在福利國家的條件下,古典的資產階級法律的一些形式特征也已經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東西了。根據自由主義的法律范式,現代法律系統已經與宗教和形而上學相分離,同時也與不成文的、訴諸人們動機與態度的、常常與宗教和形而上學難分難解的道德相分離。在這種情況下,現代法律的合法性基礎只能在于其所謂“形式合理性”—哈貝馬斯通過對韋伯的法律觀的討論概括為三條:抽象而普遍的法規形式;在抽象-普遍法規的基礎上通過嚴格的司法程序和行政程序而得到確保的法律確定性;對法律系統用科學方法進行建構,以確保其意義是精確的、其概念是明確的、其自洽性是經過檢驗的、其原則是統一的。但是,在福利國家條件下,“權利”從古典的民事權利和公民權利擴展到現代的經濟權利和社會權利,承認每個人都有勞動、醫療、教育、救濟等等方面的平等權利。這不僅要求政府允許人們自由行動、保障這種自由不受他人(包括政府)的侵犯,而且要求政府為公民提供實際條件、保障實際條件去實現這些權利和自由。這樣,法律的形式從“如果-那么”的條件句形式(“如果這樣行動,那么就處以怎樣的處罰”)變成“符合某某條件的人將享有怎樣的補償”這樣的調節性、目的性語句的形式;政府從維持市場運行秩序的公正無私的裁判者,變成通過干預市場運行過程、矯正市場運行結果而維護弱者利益的看護者。相應地,司法和行政部門也擴大了自由裁量空間,而不僅僅限于對意義明確、范圍確定的普遍規則的運用和實施。在這種情況下,法律的合法性依據就必須在法律的形式之外去尋找。康德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看到了這一點;他對于主體性的強調,意味著他看到在現代社會中,法律要對人們具有正當的約束力,只能是當這種約束也就是人們的自我約束的時候。但是,康德還沒有實現從“主體性哲學”向“主體間性哲學”的“范式轉換”。當所考慮的不是個體行動規則而是集體行動規則——尤其是法律——的時候,局限于主體性范式來思考主體的自主性或自我立法性,就可能把規則的約束力要么是歸結為眾多“小我”的多數意見(眾意)的力量,要么是歸結為一個“大我”(“人民”)的總體意見(公意)的力量。在前一種情況下,法律的基礎是只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多數人的當下意見,這樣的多數人意見不僅很容易排斥少數人的正當權益,而且也容易違反多數人自己的真實利益。在后一種情況下,也就是用共同體主義的“大我”來超越自由主義的“小我”,則在哲學的層面意味著倒退到形而上學的思維,在社會學的層面意味著求助于自認為或者被認為是“大我”之代表的某個個人或某個群體。在這方面,歷史已經提供了深刻的教訓。因此,在哈貝馬斯看來,重要的不是在“小我”和“大我”之間進行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要跳出這種執著于“我”或主體性的思路,把目光轉向“我們”或者“主體間性”,轉向具體的主體間交往網絡或者社會建制。

        換句話說,哈貝馬斯之所以從主體間性的角度研究規則的正當性基礎的問題,是為了回答“現代社會制度的合法性辯護何以可能?”這個問題;而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哈貝馬斯用他的“交往理性”概念來揚棄康德的“實踐理性”概念:“交往理性之區別于實踐理性,首先是因為它不再被歸諸單個主體或國家-社會層次上的宏觀主體。相反,使交往理性成為可能的,是把諸多互動連成一體、為生活形式賦予結構的語言媒介。這種合理性是銘刻在達成理解這個語言目的之上的,形成了一組既提供可能又施加約束的條件。”[6—p17—18]

        這樣,經過以上幾節的討論之后,我們可以在本文結束的時候把本文開頭引用的那兩句話綜合起來了:一方面,沒有規則就沒有理性;另一方面,沒有主體間性就沒有規則。兩者結合起來,結論是:沒有主體間性就沒有理性。

        注釋:

        [1]康德.邏輯學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2]LudwigWittgenstein:PhilosophicalInvestigations,translatedbyG.E.M.AnscombeTheMacmillamCompany,1964

        [3]GeorgeHerbert1VEad:OnsocialPsychology:SelectedPapers,editedandwithanIntroductionbyAnselmStranss,TheUni-versityofChicagoandLondon,1956

        [4]UrgenHabermass:TheTheoryofCommunicativeAction,volume2.

        [5]JUrgenHabermas:PostrretaphysicalThinking:PhilosophicalEssays,translatedbywillianamarkHohengarten,PolityPress,1992

        [6]JUirgenHabermas:FaktizitatandGeltung:BeitraigezurDiskurstheoriedesRechtsanddesdenrokratischenRechtsstaats,SuhrkampUerlag,FrankfurtamMain,1997

        [7]JohnRawls:ATheoryofJusticerevisededition,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Mass,2000

        [8]JUirgenHabermass:justificationandApplication:RemarksonPiscourseEthics,translatedbyCiaranCronin,theMITPress,Cambridge,MassandLondon,England,1993

        [9]I.Kant:KritikderpraktischenVemunuftGrudnlegungzurMetaphysikderSitten

        第2篇:規則的作用和意義范文

        關鍵詞:不規則結構,扭轉效應,扭轉不規則

        前言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平面布置規則性是必須仔細考慮的因素,由于不規則平面布置結構使其平面質量中心同剛度中心不重合,使結構繞剛心發生扭轉,導致同層構件同一方向上產生不同位移,嚴重時導致結構整體破壞,所以在結構設計中,必須對結構平面布置不規則扭轉問題提起足夠重視。

        一、關于平面不規則結構的定義

        1、若干規范關于平面不規則結構的定義

        關于結構規則與否的定義及規定,不同國家的標準出發點是不相同的。歐洲規范比較定量地規定了規則結構的指標,如表1所示[3]。美國規范和澳大利亞規范卻從相反的角度定義了結構的規則性,即不規則結構的量化指標,如表2所示。

        類型 定義

        平面

        規則

        準則 建筑結構在平面內沿兩正交方向上側向剛度和質量分布接近對稱

        平面輪廓簡潔緊湊,即無諸如H,L,X等形狀,總的凹角或單一方向凹

        入尺寸不超過對應方向建筑總外部平面尺寸的25%

        樓板平面內剛度同豎向結構的側向剛度相比足夠大,以致于樓板變形

        對豎向結構構件間力的分配影響很小

        在采用基底剪力法給出地震力的情況下,加上偶然偏心,任一樓層沿

        地震作用方向的位移不超過平均樓層位移的20%

        表1規則結構的準則

        2、不對稱與不規則之間的關系

        如前所述,關于不規則結構的定義,目前為止尚無明確嚴格的定義。但不對稱結構較為嚴格意義上的定義為,結構自由振動的某一振型同時出現平動與扭轉振型,即平動與扭轉振型耦聯,對應的平動振型方向因子及扭轉振型方向因子均不為零時,即為不對稱結構。從結構分析和設計的要求出發,以對稱與不對稱結構分類,實際的工程意義似乎不大,因為客觀上存在的大量不對稱但經過結構布置調整的建筑,其振動特性仍與對稱結構類似,可以歸入規則結構,而其余的則歸入不規則結構。我國規范規定了平面不規則的三種類型,凡符合至少其中任意一條的結構均為不規則結構的范疇。需要指出的是,扭轉不規則的定義是在剛性樓蓋假定的前提條件下得出的。換句話說,即便是不對稱結構, 但由于其不對稱性較弱,算得的扭轉位移比小于規定值1.2時,仍可歸為規則結構。由此可見,不對稱結構規則與否,不僅與其形狀的對稱性強弱有關,而且與其質量分布和剛度分布密切相關。也就是說,結構的對稱性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包含平面形狀的對稱,質量、剛度的對稱等,這些因素決定了結構的規則性問題。而這正好與前述若干規范關于不規則結構的定義實質是一致的。更為嚴格或更為科學的說法應該采用規則與不規則的說法,而不是對稱、不對稱的概念。

        非規則類

        型和定義 美國規范 澳大利亞規范

        扭轉非規

        則性―――當

        橫隔板為

        非柔性時 當垂直于某軸線結構物一端的最

        大層偏移大于結構物二端層偏移

        平均的1.2倍時,則應考慮扭轉的

        非規則性。在計算端最大層偏移

        時,要考慮偶然扭矩的影響 當結構的重心與剛心之間

        的距離大于沿地震力作用

        方向結構尺寸的10%時

        則應考慮扭轉的非規則性

        凹角 結構物的平面外形及其抗倒向力

        體系具有凹角,且凹角兩邊的突出

        部分均大于該方向結構物平面尺

        寸的15% 同上

        橫隔板

        不連續 橫隔板突然不連續或剛度變化,包

        括挖去的或開口的面積大于橫隔

        板毛面積50%或某樓層到相鄰層

        的橫隔板有效剛度的變化大于50% 同上

        平面

        外分支 側向力路線不連續,例如,垂直單

        元的平面外分支 同上

        不平

        行的體系 垂直抗側力單元與抗側力體系的

        主正交軸不平行也不對稱 同上

        表2結構的平面非規則性

        二、關于扭轉效應產生的原因分析

        1、外來干擾。地震波通過地面時的運動是極其復雜的,各點的周期和相位是不同的。由于地面質點間運動的差別,可使地面的每一部分不僅產生平動分量,而且也產生轉動分量,這種轉動分量迫使結構產生扭轉振動和扭轉效應,而不論結構對稱與否。

        2、建筑結構自身的特性。在一般的結構抗震分析中,通常是將建筑結構簡化成平面模型,分別在其兩個主軸方向進行計算嚴格來說,這樣的分析方法只適用于質量中心和剛度中心相重合且在一條直線上的四平八穩、莊重對稱的建筑結構。而對體型多樣化、質量中心和剛度中心不重合的不規則結構顯然是不適用的。這主要是因為地震時作用在質量中心的慣性力將對剛度中心產生扭轉力矩,迫使結構產生扭轉耦聯的空間振動。

        三、關于扭轉效應的控制

        1、有關扭轉不規則的相關討論

        為了控制結構的扭轉效應,我國《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和《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均規定了結構的位移比限值后者同時還給出了周期比的控制指標。文獻[4]指出了規范判別結構扭轉不規則的位移比計算方法―――完全平方和的不盡合理之處,相應給出了三種補充計算方法,并通過實例驗證了補充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文獻[5]詳細分析了耦聯反應及相對偏心距、平動周期與扭振周期的比值對扭轉效應的影響,但它采用的是一階振型,沒有考慮高階振型的影響。文獻[6]指出:國內外有關抗震規范均未提到結構各樓層在地震作用下產生的樓層(構件)扭轉角度對豎向構件造成扭轉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也沒有提出層間扭轉角的限值及如何控制的措施。文中給出了扭轉位移比與層間扭轉角的關系、樓層扭轉角的計算方法、豎向構件的扭矩計算方法以及抗扭計算。文獻[7]指出了《規范》及《規程》中關于扭轉不規則判別界限存在的問題,提出用樓層轉角來反映框架結構及框剪、剪力墻結構的扭轉不規則實際狀況,并給出了各自作為判別扭轉不規則界限的樓層轉角值。需要指出的是,文中給出樓層轉角界限值時沒有考慮樓層層高的變化及剪力墻厚度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2、扭轉效應的控制方法及措施

        歸結起來,有關扭轉不規則的相關條款和控制指標為位移比和周期比及偶然偏心距的考慮。周期比的控制,是從結構的自身性能來考慮,以確保結構具有相當的抗扭剛度。而位移比的規定,是從另一個側面來反映結構是否規則、對稱,結構中的質量剛度是否均勻。規范與規程之所以采用位移比控制指標,主要是由于結構的剛心和質心位置都無法直接定量計算。需要明確的是,單單從位移比來判斷結構為扭轉規則或扭轉不規則是不太合理的,規范規定的控制指標是否合理也的確值得商討,該結論也從相關文獻中可以得出。

        第3篇:規則的作用和意義范文

        關鍵詞:維特根斯坦;規則悖論;SSK;后SSK;爭論

        Abstract:Paradox rule is No.201 item of Wittgenstein's Philosophical Research which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e and the action. Represented by Bloor who takes Paradox rules on the conduct of the suspected interpretation,SSK in a suspected interpretation thinks that the community assumpsit and benefits decide the consistency of action and rules. While represented by Lynch who takes Paradox rules on the conduct of the anti-interpretation of Skepticism,post-SSK thinks that the rule is inherent of practice. This two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sho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eories of SSK and post-SSK. By analyzing this,we believed that “the rule is inherent of practice” is the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Wittgenstein.

        Key words:Wittgenstein;Paradox rule;SSK;post-SSK;dispute

        規則悖論主要是指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的第二百零一條,“沒有任何行動過程能夠由一條規則來確定,因為我們可以使每一行動過程都與這一規則相符合。答案是,如果我們可以使每一事物與規則相符合,那么我們也可以使其與之相悖。因此,符合或者沖突并不存在。”[1]121 這就是說,我們的一切行動都是按照規則的要求進行的。但我們又只有在行動中才能理解或 “體驗”到規則。這樣,遵守規則似乎就成了一個進退維谷的問題:行動是在我們不知道規則的前提下進行的,而我們又只能在遵守規則的條件下才能進行行動。

        自從克里普克的論文《維特根斯坦的規則與個人語言》對規則悖論展開研究之后,規則悖論的問題成為學術界熱點討論的話題,不少哲學家和社會學家對規則悖論和維特根斯坦思想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按時間看,早期,以克里普克、貝克和哈克等哲學家的爭論最具代表性;近期,SSK的代表者布魯爾和后SSK的代表者林奇也從各自的立場和角度對規則悖論展開了解讀,并且認為他們各自的解讀都符合維特根斯坦原意。按學派看,克里普克和布魯爾對規則悖論進行了懷疑式外在主義的解讀,而貝克、哈克和林奇則提出了反對懷疑論的思想,認為規則內在于實踐。本文的布局以SSK和后SSK的規則悖論之爭為主線,克里普克、貝克和哈克等人的爭論為輔線。重點展示SSK和后SSK各自理論的不同,并進一步分析誰才是對維特根斯坦的正確解讀。

        一、SSK的外在主義解讀

        克里普克認為維特根斯坦的規則悖論是一種新型的懷疑主義的悖論。在《維特根斯坦論規則和私人語言》一書中,他以一個加法為例來說明這一悖論。他說:“我們都會加法并用其運算,算68+57可得出125這一結果。假定我以前在運用加法規則時遇到的最大數是56,那么現在我可能就會算得68+57=5。因我可能用‘quus’規則來運算,‘quus’規則可理解為:如果x和y小于57的話,那么x和y運算等同于x和y的加法運算,否則就等于5。也就是說,或許我一直以為我做的是加法,而實際上做的是另一種運算。”[2]按照上述悖論,似乎在任何情況下提出另外一種規則總是可能的,這是一種典型的懷疑論。進一步,克里普克通過這種新懷疑論所提出的困難——沒有按行動者的意圖遵行規則的事實,表明遵行規則的行動不過是捉黑摸瞎。規則并不能為行動提供充分的說明,或者說,規則不能決定行動。但問題是,為什么我們會如此毫無疑問的試圖擴展一個規則把它應用到我們先前沒有應用過的例子中?克里普克引入“共同體”來談遵行規則,主張遵行規則依賴于“同意”,這樣便把規則建立于約定論的基礎之上。

        在尋找規則悖論的結束機制的過程中,布魯爾追隨了克里普克,對維特根斯坦進行了懷疑主義的解讀。作為SSK的代表者,布魯爾在面對規則對行動的不充分性、秩序化行為是如何可能的難題時,借助了社會學 。他認為:“社會約定和利益填補了理性強制所騰出的空間。”[3]227布魯爾注意到維特根斯坦把遵從一個規則類似于聽從一個命令,規則、命令與規律只能夠在一個“共同行為”中才有其地位。這樣秩序化行動是如何被確立的?答案是通過例子、指導、共識的表達、反復練習、甚至于脅迫。由此布魯爾稱,秩序化的計算依賴我們通過反復練習而把握的社會約定;是通過在我們周圍的社會世界中的規范性實踐諄諄勸導并不斷強化在我們身上的約定。所以,而那種限制我們的實踐,并最終被我們所把握的并不僅僅是規則自身,而且還是在某一方面需要遵從規則的社會約定。而這種社會約定的根據就是利益。“關鍵的思想是,規則的社會學解釋的重要性在于,其共有的實踐是靠利益來維系的。”“原則上一個規則的每一次應運是可以通過談判解決的,根據規則遵從者的傾向和利益,這種談判(或缺乏它)是可以理解的:這就是力量真實存在之處”[3]227。

        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這樣社會約定論和利益就成了遵循規則的終結機制,主張遵行規則要通過社會化、訓練、傾向、習慣、共識、利益來達到,社會約定和利益成了遵循規則的終極原因。這種社會學解釋的規則觀也可以運用到對科學知識的理解中,如布魯爾說的“同樣,社會學家能夠欣然接受波普爾的下列主張,把知識變成科學知識的并不是知識的那些結論所具有的真理。而是知識所服從的各種程序規則、標準以及理智方面的常規。說知識是一個有關各種標準和常規性問題,也就是說他是一個有關各種規范的問題。”[4]253所以理論是不能夠由事實來決定的,因為理論不可能由一組有限的實驗結果來得到明確支持。因此,如果人們對一種理論的看法達成共識,這并不僅是單獨事實解釋的結果,而應由社會約定和一個科學共同體成員所共同的制度和利益來解釋。

        米歇爾·海克認為,“只要我們將維特根斯坦說的‘規則’與‘遵守規則’之間的關系看成是外在的,我們就會去尋找一個‘第三者’去填補這兩者之間的空隙”[5]。有鑒于此,我們可以認為,克里普克和布魯爾用社會約定(利益)去消解規則和規則遵守之間關系的不確定,把規則和遵守規則的關系看成是外在的,是一種外在主義的解讀方式。這種外在主義社會學式的解讀方式認為規則與經驗意義上的社會共同體有關,因此,規則是被后天約定出來的,而非絕對有效的;在遵守規則的活動中,“實在”與“對象”是不扮演任何角色的,比如:關于“紅”的語言游戲的有效性的標準,僅僅就在于我們如何去投身于“紅”這個語詞所代表的社會建制,卻根本無關于我是否真看到了紅。

        二、后SSK的內在解讀

        這種規則悖論的“懷疑主義式的解讀”,把遵守規則如何可能建立在“共同體”和“社會約定”基礎上的觀點,遭到了貝克、哈克等的強烈批評。貝克和哈克反對對規則悖論進行懷疑論式的解讀。“維特根斯坦對遵循規則論述的核心是規則和與其一致的行為有著內在的聯系。正確與否由規則唯一的確定,這種觀點是與根據共同體內的規范實踐定義正確性不相容的。把大多數人的行為作為正確運用規則的標準的這種做法抹殺了規則與其一致性行為之間的內在聯系。企圖以以上行為的一致性來解釋正確性是不可能的,除非犧牲規則和與其一致的行為之間有著內在聯系這一洞見。”[6]可見貝克和哈克認為規則和行動的關系是一種內在的關系,反對在規則和行動之外去尋找解釋的原因。在他們看來,問題就出在最初提出的懷疑主義短語—— 一個規則如何決定與它相符的無窮行動?這一問題預設了規則與其擴展的獨立性,仿佛規則是先于依照它而進行的行動。貝克和哈克指出,懷疑主義的解釋是一種外在主義的解讀方式,保留了遵從規則的假因果圖景,因為它從來沒有放棄尋求超越或隱藏在遵從規則實踐之下解釋因素的努力。

        與貝克和哈克一致,林奇也反對對規則悖論進行懷疑式的解讀。在林奇看來,克里普克、布魯爾與其他的SSK倡導者首先在規則和行動之間預設了一種斷裂,“預設了一個東立于規則和規則擴展之間的關系,好像是規則外在于符合規則的行動似的”[7]173,然后又聲稱需要一種社會建構論的解決方法來解決規則和行動的關系。他們懷疑和拒斥科學家的觀點,將自己的理論興趣強加于自己所研究的實踐,從而使科學家成為社會學的“傀儡”。林奇認為,SSK對維特根斯坦的外在主義的解讀,導致了布魯爾、巴恩斯的“二元論”立場,即社會學具有一種認識論的權威地位,成為表述科學這種社會顯現的本體論實在,而科學家本身則沒有這種表述科學的認識論的權威地位。這本身就違反了他們提出來的對稱性原則。

        林奇認為,在SSK給予維特根斯坦懷疑性解讀的地方,常人方法論則發展出一種非懷疑和非實在論的對維特根斯坦的擴展。按照這種擴張,“對于所涉及的問題,維特根斯坦的解決方式絕不是跳出哲學走向社會學,而是給出了認識論問題的一般社會性解釋的可能性”[7]163。按照這種擴展,“規則遵守的悖論”本身就是一個偽問題。規則和行動之間沒有本體論的斷裂。相反,規則首先是與其指涉的行動“反身性”地聯系在一起的,或者說規則的形成與所運用于其中的具體實踐是內在相關的。無論規則還是行動,一旦相互分離就沒有意義。“規則的表達只是一個符號,其意義只能作為語言游戲中逐漸展開的行動與其他表達。不存在等待著依附它的意義,從符號到實踐沒有什么距離。相反,符號總是體現在實踐之中,意義是通過與實踐規則相符合的符號的活動而出現的”[3]289。所以,社會學因素的角色僅僅是描述這樣一種社會化訓練的真實過程,而并不能對遵從規則的活動進行原因的決定性分析。如果在實踐之外、之后尋找一種因果解釋,那么這僅僅是一種假因果圖景,將難以擺脫一種心理主義的論證,而心理主義正是維特根斯坦所極力反對的。除此之外,林奇認為,布魯爾討論的共識與約定以及克里普克的共同體觀念是一種“意見的共識”;而維特根斯坦所討論的共識和林奇自己討論的默認共識是一種生活形式的共識,兩者之間有本質的區別。“在實踐中,存在著一致與共識,它們當然也是一種社會的產物,但它們只能是與實踐同在,而不能超越于實踐。克里普克和布魯爾等懷疑論者將共識、約定從實踐中抽離出來,并作為一種致因因素,這就違背了維特根斯坦生活哲學的主旨”[8]。

        通過對規則懷疑論者批判,林奇的觀點慢慢浮現:規則的意義必須在實踐中體現,規則的生命在于實踐;規則的意義只能在實踐中體現,不存在一個決定性的致因機制。同時,科學知識作為一種更為嚴密的知識,同樣適用于他們的分析。因此,第一,科學理論與科學實踐密不可分;第二,科學理論的產生和性質只能從實踐角度展開,不存在一個外在的絕對根基。

        三、兩種解讀的對比和評價

        雖然布魯爾等懷疑主義者和林奇等反懷疑主義者各自聲稱自己與維特根斯坦思想的一致性,但是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維特根斯坦主義者?這有賴于我們厘清維特根斯坦規則與行動的關系。

        維特根斯坦說,這就是我們的悖論,沒有任何行動過程能夠由一條規則來確定,因為我們可以使每一行動過程都與這一規則相符合,維特根斯坦是在考量了大量的使用語言的實際情行后才提出這個悖論的。他的目的在于表明,一旦我們脫離了具體的語言游戲而抽象地談論規則問題,就會遇到沒有辦法克服的悖論。

        在維特根斯坦看來,提出規則和實踐誰先誰后的問題,這本身是脫離了實踐而靜觀規則的結果。因為,在實踐中,我們總是以遵守規則為正確進行實踐的先決條件,但我們不是先學會規則再開始游戲,正如我們不是在岸邊學會游泳規則再下水,相反,我們只有在下水后方能懂得如何遵守規則,因為違反規則,我們就會身不由己地沉入水底。同樣,任何實踐都只有在參加者共同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才能進行,而參加者又只能在實踐中學會如何遵守規則。從邏輯上推論,這似乎是一個相互矛盾的悖論。但是從實際的實踐來說,是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然而,由此引出的另一個問題是,我們如何能夠順利地實踐而事先卻不知道規則?維特根斯坦認為是憑借我們的自然本性和社會環境,“我們就生活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這是一種生活形式”[9]。就維特根斯坦對“生活形式”的使用而言,它既包括語言活動或語言游戲、生存環境,又包括人們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風俗、慣例、制度等。這也就涉及我們解決規則悖論的關鍵。

        如果說規則悖論的出現是一種脫離實踐而靜觀規則的結果,那么,要解決這個悖論,就只能放棄靜觀的態度,直接投入到實踐之中。一切的意義都在于我們使用語言的活動,只有在實踐中,我們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意義。“想像一種語言就意味著想像一種生活形式”[1]12。因此,憑借將語言植根于生活形式,維特根斯坦將哲學從象牙塔式的理論世界拉回到了現實的生活之中,完成了研究視角從“事物應該怎樣”到事物“實際怎樣”[10]的轉變。所以我們無需對規則做任何的解釋或者說明,只要參加到實踐中,在實踐中體會意義和生活的快樂。如果我們把規則與實踐分離開來,在時間之外詢問什么叫遵守規則,就會陷入悖論的謬誤。所以,維特根斯坦說,我們的行動本身就是對規則的最好回答,換言之,對規則問題無需解釋,只需要行動。因而這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悖論的出現正是糾纏于理論解釋而不顧實踐的結果。分析到此,我們很容易就能夠看出林奇的規則內在于實踐的思想才是對維特根斯坦的正確解讀。

        進一步,SSK和后SSK關于規則悖論的不同解讀的爭論,從認識論領域集中反映了兩派之間學術旨趣的差異,即布魯爾和林奇的爭論主要是從認識論的角度分析規則與實踐之間的關系,根本目的在于想通過“規則悖論”的闡發來達到論證他們各自綱領的合理性,所以包含著不同的認識論內涵。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SSK在解讀規則和實踐的關系過程中,規則與經驗意義上的社會共同體有關,因此,規則是被后天地約定出來的,把建構論和經驗主義聯系起來,其真正的目的就是強調社會學解釋的“強綱領”之“強”的力量。即知識純粹是社會學或完全是社會性的,“所有知識都包含著社會維度,而且這種社會學維度是永遠無法消除或者超越的”[4]2。應該說,SSK從社會學角度揭示出科學研究中許多富有成效的方向,在一定的意義上意味著科學研究開始真正從邏輯實證主義的象牙塔走向了生活實踐。然而他在向科學是純粹的理性的活動這一見解提出挑戰時,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過分強調社會維度,圍繞單一的社會利益對科學理論進行說明,其最終結果是用社會實在論取代自然實在論。導致了與其批判的科學哲學一樣,只關注對科學理論的分析,成為后繼理論批判的對象。從哲學的認識論角度看,SSK雖然強調研究科學實踐,即使他們自稱已經從科學史的案例研究注意到科學研究的實際過程,但其最終的關注點還是社會因素如何在實踐過程中決定科學理論,而不是關注真實的科學實踐過程。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認為他們和邏輯實證主義一樣是一種“理論優位”[11]的認識論策略。理論優位的認識論一個根本的錯誤就是忽視了科學實踐的作用和意義,在很大程度上忘記了科學實際上是一種實踐活動。而且是一種表征主義的認識論,主張科學是一種表征體系,目的在于精確地描述世界,而世界與我們如何進行表征無關。

        與SSK相反,后SSK所關注的是僅僅可見的東西,關注科學的實際運行過程,并不去尋找表象背后的隱藏秩序,各種因素包括被邏輯實證主義絕對化的物質力量、被SSK絕對化的社會學因素,都內在于科學實踐,不存在具有主導地位的單一要素。因此,他們對科學的一種充分的理解應該是實踐優位的認識論。科學首先不是表征和觀察世界的方式,而是操作、介入世界的方式,即是一種作用于世界的方式,而不是觀察和描述世界的方式。“科學研究是一種審慎的活動,它發生于技巧、實踐和工具的實踐性的背景下,而不是在系統化的理論背景下。”[12]因此,在實踐優位的認識論把科學認識的最終基礎建立在生活世界經驗上時,科學理解的預設前提是實踐背景,而不是理論背景;科學研究是一種社會的活動而不是抽象的邏輯推演;科學研究的背景預設不是可以明確表達的信念,而是難以言說的實踐要素,它像維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和維特根斯塔倡導的規則內在于實踐的視角是一致的。

        四、結論

        規則悖論之爭中,SSK代表了對維特根斯坦的懷疑式的外在主義解讀,認為社會約定和利益決定了規則和行動的一致性;后SSK代表了對維特根斯坦的反懷疑主義解讀,認為規則內在于實踐。正如皮克林所說的“圍繞遵從規則問題的爭論有兩個并行的問題,一個涉及遵從規則,另一個涉及我早些時候提及的文化擴展的開放性。實際上,前一個問題不過是后一個問題的一個特例”[3]16。事實上,規則問題的爭論代表著SSK和后SSK之間的認識論策略的不同,我們認為后SSK即規則內在于實踐才是對維特根斯坦思想的合理闡釋。

        參考文獻

        [1]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M].李步樓,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SAUL A,KRIPKE.Wittgenstein on rules and private language:an elementary exposition[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21.

        [3]安德魯·皮克林.作為實踐和文化的科學[M].柯文,伊梅,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4]大衛·布魯爾.知識和社會意象[M].艾彥,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5]HARK M.Beyond the Inner and the Outer[M].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ishers,1990:46.

        [6]BAKER G P,HACKER P M S.Scepticism rules and Language[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4:171-172.

        [7]MICHAEL,LYNCH.Scientific practice and ordinary action:ethnomethodology and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8]劉鵬,蔡仲.從規則悖論之爭看建構主義研究進路的轉向[J].科學文化評論,2007,4(5):27-36.

        [9]江怡.維特根斯坦:一種后哲學的文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66.

        [10]張志林,陳少明.反本質主義與知識問題:維特根斯坦后期哲學的擴展研究[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72.

        第4篇:規則的作用和意義范文

        關鍵詞:認知法 外語教學 優點 缺陷

        一.認知法理論基礎

        認知法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把語言學習和人類認知過程聯系起來,將語言習得看做一種認知過程。認知法強調人類理解和學習中的組織原則,認為重復和練習是人類學習的特點。在認知法中學習是一種思維活動,學習者被視為是學習活動積極的參與者。(舒白梅、陳幼林,1999)因此,語言的習得即掌握該語言的認知策略,這種認知策略包含規劃和指導語言行為的內在表現形式。基于語言系統,這些表現形式還包括挑選合適的詞匯、語法規則和語言使用中的語用習慣。

        皮亞杰認為學習是認知發展的過程,知識的獲取取決于學習者大腦內部對知識的同化和適應。這對外語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第一,外語學習者對所學語言有自己獨特進行加工方式,是教學活動積極的參與者。第二,外語教學中教學任務都應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匹配,教學任務太過抽象或太過具體都不能使教學活動有效地進行;第三,學習一門新語言時可以應用同化和順應理論。

        布魯納提出“發現法”和“學生為中心”,主張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自己發現,因此“發現學習”能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善于探索和進取的精神。

        奧蘇貝爾提出了“有意義的學習”策略,即新的知識必須與已有知識相聯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找到一種方法將新舊知識相聯系。而建立聯系的原因就在于他認為其他條件相同,記憶的效果取決于建立聯系的系統,建立的聯系越多,記憶效果越好。

        二.認知法的特點

        認知法認為語言是受規則支配的創造性活動,語言的習慣是掌握規則,而非形成習慣。認知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認知法主張以學生為中心。認知法主張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課堂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索和交流等自主發現語言規則,并有意義的學習和操練這些規則,并將這些規則運用到實際話語中,促使語言成為一種創造性活動。

        第二,認知法主張聽說讀寫并舉,綜合發展。認知法認為聽說讀寫四種技能在外語教學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四種技能相互影響,共同促進外語能力的發展,因此這應該同時培養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

        第三,重視本族語的作用。認知法主張適當的利用本族語進行教學,發揮本族語優勢,從高智力水平上促使發達的本族語機制向外語思維遷移和過度。并且,認知法主張錯誤在學習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提倡系統地學習口述和適當的矯正錯誤更有利于提升語言能力。認知法還強調理解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主張在理解新學語言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交際聯系。

        三.認知法的不足

        雖然認知法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其理論更具有科學性。但是,認知法仍然有不足。首先,認知法在情感因素和課堂實際性活動方面還有待加強。認知法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但僅從認知過程層面加以重視,重視程度不高。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包括情感因素、認知因素和學習者的能力水平,認知法重視認知活動,如但對于學習過程中產生的這些情感因素認知法并未予以重視。另外,從任務制定的角度來看,“有意義的學習”并沒有涉及真實環境語言教學和合作學習活動的教學理念。認知法強調語法和詞匯分析,有意義地操練新知識,但是忽略學生的學習理念和興趣愛好。

        其次,認知法是語法翻譯法的現代版本。認知法強調認知過程在語法規則的重要作用,即認知過程對語言能力的重要作用。然而,認知法卻忽略了社會文化因素對語言的影響,以及語用因素有關的語言使用能力的發展。

        最后,認知法主張語將母語運用到外語教學中,以促進知識的遷移。但是知識的遷移有很多種,怎樣才能避免負遷移的出現是認知法需解決的問題。再者,生成語法應如何應用到外語教學中切盡量避免負遷移?以上問題都是認知法的缺陷所在。

        第5篇:規則的作用和意義范文

        關鍵詞:幼兒;規則意識;執行規則能力;培養

        幼兒時期是學習的最佳時期,幼兒年齡小,接受能力強,要想引導幼兒全面發展,就必須重視幼兒時期的教育。對于幼兒而言,規則意識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對事物缺乏正確的判斷,很容易受他們的影響,從而不利于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從而不利于幼兒今后的發展。而規則意識的高低對幼兒的成長有著重大影響,面對現行社會發展形式,積極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越來越重要,要想為我國現代社會培養更多懂規則、守規則的人才,就必須中小加強規則意識的培養。

        一、幼兒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規則對人的行為有著一定的約束和規范作用,按照一定的規則來從事活動,可以保障該項活動有序、高效開展。對于幼兒而言,由于幼兒年齡較小,處于這個年齡階段的他們天真、無知,要想引導他們健康、全面成長,就必須注重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能力的培養。從社會學角度出發,幼兒作為社會人,會受到社會規則的影響,而幼兒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能力的強烈、高低與其今后的發展有著必然的聯系,只有加強與而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能力的培養,才能引導幼兒愉快學習、交往,才能提升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從而引導幼兒真正地成為社會人,提高幼兒的責任意識和責任感[1]。

        二、幼兒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觀念的轉變

        現行社會形勢下,幼兒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能力的培養已成為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幼兒的成長有著重大影響。目前來看,幼兒教育還沒有認識到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幼兒大多時處于被接受、被安排、被命令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幼兒難以形成規則意識,很容易讓幼兒養成懶惰心理。而規則是幼兒愉快生活、學習的前提,作為幼兒成長道路上的導師,要重視幼兒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能力的培養,要從觀念上作出轉變。家庭和幼兒園要攜手共同引導幼兒[2]。作為父母,要積極引導幼兒理解規則,只有讓幼兒理解了規則,才能更好地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如在過馬路的時候,出現紅燈的時候,問幼兒:為什么不能過馬路?此時,父母要將交通規則告知幼兒,讓幼兒意識到紅燈不能橫穿馬路,從而潛意識的培養幼兒遵循規則的意識。作為幼兒園教師,要重視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要從小提高幼兒執行規則的能力,如在幼兒進園后,要告知幼兒以及幼兒父母,幼兒園規定:每天上課時間是8:30,遲到了要接受懲罰。通過這一規則,來提高幼兒執行規則的能力,促使幼兒每天準時到園。

        (二)讓幼兒參與規則的制訂過程

        在幼兒規則意識與執行規則能力培養過程中,讓幼兒參與規則的制定過程有著重大作用。參與規則的制定不僅可以加深幼兒對規則的理解,同時還能提高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激發幼兒的主人翁意識,促使幼兒更好地執行和遵守規則[3]。如,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我組織了幼兒開展了一場動物識別比賽,在識別的過程中,有的幼兒會與其他幼兒發生爭蹋從而影響幼兒之間的關系。針對此類情況,我讓幼兒自己來制定此次活動比賽規則,并將比賽規則通過手繪的方式畫在黑板上。由于規則是幼兒自己制定的,他們非常樂意遵守,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也非常高,比賽活動也取得了圓滿成功。

        (三)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在幼兒規則意識與執行規則能力培養中,教師和父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和父母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同樣也是幼兒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能力培養的指導者,如果教師和父母不遵守規則,必然會影響到幼兒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和父母必須以身作則,樹立榜樣作用,積極引導幼兒重視規則[4]。如,在家庭中,父母可以與孩子之間建立一套規則,父母和幼兒都必須遵守這一規則,無論是誰違反了規則,都必須受到懲罰。再如,在幼兒園中,如有一次吃午飯時,我要求孩子們吃飯保持安靜,不講話。可我和何老師在進餐的時候卻談論班上的事情,結果孩子們也跟著說起來,提醒了幾遍都沒用。后來,我們注意同孩子們一起遵守所有的規則,樹立起了榜樣,產生了較好的效果。

        三、結語

        綜上,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能力對幼兒今后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家庭和幼兒園又必須引起重視,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成長的基地,只有培養好幼兒的規則意識,才能夠提高幼兒執行規則的能力,從而為幼兒今后的發展打好基礎,為我國現代社會培養更多出色、專業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建芳.幼兒規則意識與執行規則能力的培養[J]. 新課程學習(下),2012(07):170-171.

        [2]譚宇.幼兒規則意識與執行規則能力的培養[J]. 課程教育研究,2015(23):46-47.

        第6篇:規則的作用和意義范文

        論文摘要:言語行為的概念提出以后,受到了語言研究學界的廣泛關注。后經塞爾等人的完善和發展,成為哲學、語言學的重要研究課題,也成為現代語用學的核心內容之一。

        言語行為(speech act)指人們為實現交際目的而在具體的語境中使用語言的行為。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M. Malinovski)于1923年首先提出這一概念。馬林諾夫斯基從人類學的角度,通過觀察一個民族的文化生活和風俗習慣來研究語言的功能,認為與其把語言看成“思想的信號”,不如說它是“行為的方式”。在語用學興起后,這一術語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言語行為被理解為人類實現目的的一種活動,構成人類總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人們的行為總要受到社會規約的支配,言語行為也就被看成受各種社會規約支配的一種行為。英國哲學家奧斯汀(J . L . Austin)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言語行為理論”(speech act theory),后經塞爾(Searle)的完善和發展,成為哲學、語言學的重要研究課題,也成為現代語用學核心內容之一。它為哲學、語義學、語用學的研究開辟了一個新領域。

        一、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

        過去人們一般認為行為是動作,言語只是說話,算不得行為。但奧斯汀指出,說話本身就是行為。言語行為是人們在進行交際時的語句( utterance ),一個語句可能是語法上的一個或幾個句子。奧斯汀認為,語句有兩種意義:

        (一)命題意義(prepositional meaning)或表述意義,這是語句的字面意義,由語句里的特定的詞匯和結構來表達;

        (二)施為意義(illocutionary meaning),又叫施為作用(illocutionary force ),是指語句在聽者方面產生的效果。

        例如,It’s cold here這句話,其字面意義或命題意義是指說話者的生理感受,而其施為作用則指說話者所希望產生的效果。表面上這句話是陳述句,但真正的目的也許是要求別人關上門窗或打開空調。

        奧斯汀認為,人類交際的基本因素不是單個的詞或句,而是人們在說出詞或句時的特定的言語行為,也就是以言行事行為(illocutionaryacts或illocution )。在這個意義上,言語行為理論把語言理論看成語言行為總的語用理論的一部分。提出言語行為理論是源于對三個哲學問題的探索:日常語言與哲學研究的關系、行為研究的方法論,以及述謂句與施為句的劃分,其根本目的不是為了解決語言使用問題,而是為了解決當時困擾哲學界的“意義”問題,并為他本人的行為研究建立理論根據。在哲學研究轉向之前,哲學家們一直認為陳述之言或描述事物的狀態,或陳述某個事實,二者必居其一,而且陳述句必須具有真假值(truth value)和可驗證性( verifiability )。但奧斯汀認為許多陳述之言只不過是些偽陳述(pseudo-statement ),人們所說的某些話貌似陳述,但它們卻不是以記敘或傳遞有關事實的信息為目的,或僅僅是部分地以此為目的。語言除了表述作用之外,還有許多非表述作用,說出的話語不只是表述,同時也實施一種言語行為,而言語行為并不總是要區分真假。奧斯汀的理論思想集中體現在“施為句”( performatives)和“指陳句”( constatives)的區分以及“言語行為三分說”理論之中。奧斯汀認為它們的關系是個別與一般的關系。他認為施為句有以下的特征:說話本身就是做某事;不使用語言說出來就不能做某事;施為句是一個肯定陳述句,句子以施為動詞作為主要動詞、第一人稱、現在時、主動語態。

        奧斯汀把詞典中的施為動詞檢索出來,并歸出五大類:裁決型( ve記ictives、行使型( exer-citives}、承諾型( commissives、表態型( behabi-tives、闡述型(expositives。

        以言行事三分說包括以言指事(locution ) ,以言行事(illocution)和以言成事(perlocution ) 。在奧斯汀看來,說話人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圖,聽話人如何正確地理解說話人的意圖,是研究語言交際的中心問題。

        二、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

        塞爾完善和發展了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但在這一過程中,他放大了奧斯汀的“語言乃是人類用概念認識世界的媒介”這一思想基點,并把它作為自己語言哲學的構架。他全方位地從心智(mind )、語言(language)和世界( world )三方面多維度地進行語言哲學研究,致力于探索心智怎樣通過語言將人類與世界相關聯。語言分析由哲學研究的一種方法成為了語言哲學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塞爾不是簡單地繼承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他把言語行為理論對孤立的話語意義的研究提升到對人類交際的研究。他認為使用語言就像人類許多別的活動一樣是一種受到規則制約的有意圖的行為。這些規則區分為調節規則( regulative rules)和構成規則(consitive rules)。調節規則調節先前存在的行為形式,這種活動的存在邏輯上獨立于規則的存在;構成規則不僅調節而且創造或規定新的行為方式,這種活動在邏輯上是依賴于規則的存在而存在的。奧斯汀試圖論證這樣一個假設:一種語言的語義學被視為一系列構成規則的系統,并且以言行事的行為就是按照這種構成規則完成的行為。塞爾繼承了奧斯汀和格賴斯(Grice )的“意圖”論,認為說一種語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言語活動,每一個言語行為都體現了說話人的意圖。為了闡明這個語言哲學的中心問題,他偏激地認為,表達和理解話語的意圖是格萊斯會話含義理論的全部內容。

        塞爾在研究和繼承的基礎上,將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修正為以言行事理論和間接言語行為理論。他把奧斯汀的言語行為三分說改造為命題內容和以言行事。他認為,要成功地實施某一言語行為,除了一般的輸人和輸出條件外,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第一、本條件(essential conditions ):說話者打算通過說出一個語句,使他承擔實施某一行為的義務;

        第二、命題內容條件(content conditions ):說話者在說出一個語句時表達了一個命題;在表達命題時,說話者斷定了自己將來的行為;

        第三、預備條件(preparatory conditions ) : A ,聽話者愿意說話者實施某一行為,并且說話者相信他所要做的事是符合聽話人的利益的,但這件事并非是他經常做的;B、講話者在事情的正常進程中將去實施某一行為,這對講話者和聽話者來說都是不明顯的。以言行事要有一定的要旨( point。語言中有一種最小努力原則在起作用,體現為以最小的語言努力去獲得最大的以言行事結果的原則;

        第四,真誠條件(sincerity conditions ):說話者打算從事某一行為。

        在這四個條件中,第四個條件具有構成規則的范式,而第一到第三條件則與調節規則相對應。

        在將“合適條件”( felicity conditions )(保證言語行為得以成功實施的條件)作為使用恰當的以言行事指示語的規則的過程中,塞爾還提到“表達原則”,認為它可以單獨地使基本上是語用上的言語行為的分析與字面意義的語義分析相一致,這樣就可以把言語行為理論分為兩類:一類為偏重于語義的言語行為理論(seman-tically-oriented ),另一類為偏重于語用的言語行為理論(pragmatically-oriented ),前者關注顯示言語行為特征的表達式的分析,而后者將交際過程作為其出發點。

        塞爾將言語行為重新分為五類,他把他的分類建立在以言行事(( illocutionary)與語法( grammatical )指示詞和不同的言語行為所確定的不同的“詞語”與“世界”的關系上。這五類言語行為是:

        A、斷言類(assertive),以前也稱描述類(rep-resentatives ),指描述世界上的狀況或事件的言語行為,如斷言、主張、報告等;

        B、指示類(directives ),說話者想使聽話者做某事,如建議、請求、命令等;

        C、承諾類(commissives ),指說話人表示將要做某事的言語行為,如許諾、恐嚇等;

        D、表達類(expressives ),在這種言語行為中,說話者表達自己對某事的情感和態度,如道歉、抱怨、感謝、祝賀等;

        E、宣告類(declaratives ),指能改變世界上某種事態的言語行為,例如法庭上法官說:"Guil州”,被告便成了罪人。

        塞爾對言語行為理論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提出了“間接言語行為理論”(indirect speech acttheory)。在“間接言語行為”一文中,塞爾一開始就指出:“意義最簡單的情況是說話者說出的東西。在這樣的情況下,說話者打算在聽話者那里產生某種以言行事的效果,他打算通過讓聽話者領會產生該效果的這種意向來產生這種效果,他打算憑借聽話者所具有的有關語句表達規則的知識來使聽話者領會這種意向。”然而,不是所有意義的情況都這么簡單。例如暗示、暗諷、反語和隱喻中,說話者的表述意義和語句意義是以各種形式分離的。其中一類很重要的情況是,說話者說出一個語句,意指他所說的東西,同時還意指其它更多的東西。這里有兩種情況:

        其一,當一個包含著一個用于以言行事為語力指示者的語句被說出時,它能夠另外完成另一類型的以言行事行為;

        其二,說話者說出一個語句且意指他所說出的東西,但同時還意指具有一種不同命題內容的另一種以言行事。這第二種情況就是間接言語行為。

        這里的難題是,聽話者是如何判斷出這樣一種另外的以言行事行為的?塞爾認為,在間接言語行為中,說話者依賴他們彼此分享的語言和非語言的背景知識,加上聽話者一方的一般推理和推斷能力,說話者和聽話者所交流的要比說話者實際所說出的多。因此,說明間接言語行為的間接部分所必須的條件包括:一種言語行為理論、合作會話的某些一般原則、說話者和聽話者彼此分享的事實背景信息以及聽話者一方的推理能力,而約定俗成則在某些情況下扮演了一個極為特殊的角色。

        另外,塞爾還認為,間接言語行為除了關系到意義和言語行為理論外,它也具有哲學上的重要性。

        第7篇:規則的作用和意義范文

         

        關鍵詞:后期維特根斯坦 意義用法論 語言規則說 語言教學

        自20世紀哲學的語言學轉向之后,許多哲學家都對語言和意義的問題作了深入探討。從弗雷格、羅素,到維特根斯坦,再到奧斯汀、喬姆斯基,哲學家們從不同角度提出了種種具有合理性的理論和假說。維特根斯坦作為一名偉大的哲學家,對語言更是有獨特的思考。尤其是他思想的后期,被認為是其觀點走向成熟的階段,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本文從后期維特根斯坦的意義用法論和語言游戲規則入手,分析其觀點對語言教學的啟示,從而深入領悟其語言觀的內涵。

        一、后期維特根斯坦語言觀簡介

        后期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思想集中體現在其著作《哲學研究》(1958)一書中。他批判了之前的意義指稱論,并引入“語言游戲”(language game)的概念。他認為,語言好比是象棋之類的游戲,正是由于人們制定了一系列語言使用的規則,才使得原本了無生氣的語言符號有了意義。因此,對于意義的理解要從用法中去把握,從豐富的日常交際場景中去把握。“For a large class of cases—though not for all—in which we employ the word ‘meaning’,it can be defined thus: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its use in the language.”(§43:106)

        概括來說,后期維特根斯坦語言觀的核心有二:一是詞語的意義就是其用法;二是語言是一項受規則制約的生活形式。本文重點在于分析這兩種觀點對語言教學的啟示,因此對觀點的具體闡釋將不再贅述。

        二、“意義用法論”和“語言規則說”與語言教學

        (一)從“意義用法論”出發

        詞語的意義就是其在語言中的用法,這一觀點對于語言習得和教學有最直接的啟示。也就是說,是學習和教授語言要著眼于用法。“意義用法論”是在批判指稱論的基礎上提出的。指稱論認為,詞語的意義就是它所指稱的對象。指稱論在語言教學中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如成人在教兒童習得語言時,經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指著某一事物(如一條狗),告訴兒童這是“dog”。無可否認,這是教兒童習得語言時不論地域、不分國家而廣泛運用的一種方式。維特根斯坦也承認,“the meaning of a name is sometimes explained by pointing to its bearer.”(§43:106)

        但是,這種“指物言物”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常常奏效的。事實上,很多詞匯并不作為事物的名稱,對于這類詞的習得就無法用指稱對象來說明了。例如對于“but”這個詞,我們不可能指著某一事物告訴別人“這就是‘but’”,而只能提供例子說明它的用法,使學習者明白意義。我們可以舉例如“He is very young,but he can do the job very well”,并解釋說,“but”用來連接兩個簡單句,而且后句是對前句意思的轉折。

        有段相聲,說的是父親用一種特別的方法向兒子解釋“生氣”“憤怒”“發瘋”和“哭笑不得”四個詞的意思。他連續四次撥打同一個電話,不斷激怒對方,從而讓兒子體會到對方情緒的變化,明白這四個詞的含義(陳中原,2001)。盡管這個父親的教育方式不免極端,但卻是通過具體的實例使別人明白詞的用法和意義,這樣的教學方式生動實際,更能幫助學習者準確把握詞義,從而進一步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既然用法即意義,那么不同的用法當然會導致不同意義的產生。因此,我們不能把意義看成是孤立的、靜止的,而必須結合具體的語境和上下文,從豐富的生活形式中理解意義、習得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善于引導學習者去引申出詞的新義,使之與具體的語境相符。例如,對“You’d better use your head”,學習者可能了解“head”一詞的基本意義是“頭,頭部”,從而把整句話理解為“你最好用你的頭”。但這顯然并不恰當。此時,教師應當指出,“head”在此句中的用法或意義不再是“頭”,根據日常表達習慣和上下文,能夠引申出“head”的另一個意義,即“智力,頭腦”。因此這句話可以譯為“你最好動動你的腦子”。再如講解“What a good friend you are!”時,教師

        [1] [2] [3] 

        可以安排兩種用法,一種情況是在得到了朋友的幫助后所說,第二種是在遭到了朋友的拒絕幫忙或冷嘲熱諷之后說。這樣一來,學生從不同的語境出發,很容易體會這句話的兩種截然不同的含義:第一種情況表示褒揚和贊賞,第二種則意味著“你真不夠朋友!”,有挖苦和反諷意味。

        (二)從“語言規則說”出發

        維特根斯坦指出,語言同象棋一樣,是一種受規則支配的游戲。“Language is a rule-governed public activity.”(§:)正是人們約定俗成的一系列規則,使語言中詞語的一定排序變得饒有意義。如yī,èr,sān等聲音本身并不具有意義,中國人自古給這些音規定了特殊的用法規則,在生活中用它們表達數量概念,這樣它們才成為了數詞,獲得了意義。因此,習得語言的目標,就是要學習詞語和句子的使用規則。“語言教師的任務,就是教學生掌握規則。”(徐烈炯,:)

        小學時我們都做過組詞造句的練習,老師評判的標準就是人們日常運用語言的情況。如果符合常用詞的規則,就認為是對的,反之則是錯誤的。如下面兩句:

        ()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他實現了自己的計劃。

        一般來說,人們認為句()是正確的,句()則是錯誤的。為什么呢?因為根據日常的表達規范,“實現”的賓語常是“理想、愿望”一類的詞,而“計劃”雖也表示主觀的設想,其謂語常由“實施、完成”等詞充當。正是不同的使用規則造成了其用法和意義的差別。

        著名的語言學家Noam Chomsky在世紀年代提出了“competence”(能力)和“performance”(行為)的區分。他把“competence”定義為“理想的說話者對母語規則的知識”(戴煒棟,:)。他還指出,語言學家應以“competence”為研究對象,即研究語言使用者所內化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盡管喬姆斯基的觀點被認為是心靈主義的,難以驗證,但卻也能說明語言規則的重要性,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維特根斯坦“規則說”的一個照應。

        當前,語言習得領域廣為接受的理論是在認知主義基礎上的先天后天相互作用論(interactionist view)。這一理論在承認人腦有先天認知機制的同時,也重視環境因素和后天學習在語言習得中的作用。“兒童語言習得的過程,是從周圍環境的可接觸的語言輸入中不斷歸納、提煉語言規則的過程。”(齊滬揚,:)。維特根斯坦的意義即“用法”,習得語言就是掌握規則的觀點,這同當前普遍認同的語言習得理論也是相輔相成的。

        我們認為,對維特根斯坦所說的“語言規則”,不能狹義地理解為語法規則。語言是一個豐富復雜的系統,僅僅掌握時態、搭配等語法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拿象棋來說,一個人可以每一步都遵守棋規卻并不一定會下棋。語言同樣如此,“喬姆斯基和無數學者都不斷指出,一個合乎語法的句子可以是無意義的”(陳嘉映,:)。例如“我妹妹是女的”這句話,從語法上說無疑是合乎規范的,但卻讓人覺得荒唐可笑,毫無意義。可見,掌握語法規則并不是語言教學的唯一目的。

        由此,筆者認為,必須從廣義上去理解維特根斯坦“規則”一詞的含義。語言規則不僅依賴于語法,而且依賴于語用規則、人際交往規則等等。語言教學的目標,一方面是培養學習者規范使用語言的能力,即符合語法規范;另一方面要使學習者準確地切合交際主旨,在不同場景下有效地進行言語交際,即提高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第8篇:規則的作用和意義范文

        【關鍵詞】國際貿易新規則 外貿

        一、國際貿易新規則對我國外貿的影響

        (一)以 WTO環境規則對我國外貿的影響為例

        WTO環境規致力于阻止環境惡化,促進全球環保貿易的發展,但統一的高標準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有不合理之處。WTO環境規則重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對環境的不利影響,發達國家聲稱為實現可持續發展而制定高標準,但是客觀上卻為發展中國家低端產品的出口貿易帶來壁壘,造成巨大的經濟利益損失。

        影響我國外貿國際市場的占有和擴展。發達國家依靠其高新科技,保有一貫的嚴格標準和繁雜檢驗,這使得我國多集中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出口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不斷下降,更不要說進一步拓展了。

        影響我國對外貿易關系,引起貿易磨擦。明知貿易規則重塑所規定的標準過高,發達國家仍利用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借可持續發展之名,加深南北貿易壁壘,來限制我國產品的進口。對于我國來說,由于國際市場縮小,將不可避免地要與其他發達國家或區域性經濟組織因環境問題而引發雙邊或多邊貿易磨擦。

        影響我國出口產品的結構。發達國家利用WTO環境新規則,制定過高的標準,大都是我國在短期很難達到的,產品外銷受影響的局面一度無法改善,就會進一步引發出口結構的變動,一旦產品出口長期不均衡,我國的經濟利益將會受到巨大牽制。

        (二)以低碳規則對我國外貿的影響為例

        長期碳排放量超標讓全球飽受環境污染之苦,于是新世紀以來,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越來越受關注的問題,也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秉承低碳原則將成為一種新型的國際貿易制度。

        影響我國的貿易規模。低碳規則下出口產品要遵循低碳原則,而非以量取勝,然而我國雖卻是以低附加值、高能耗產品為主的世界出口大國,在這些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碳排放量相對較高。所以一旦低碳規則普遍開始實施,中國的出口規模將會大幅下降。

        影響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出口商品結構影響最大的要屬工業領域,在各行業的能源消耗中,工業的能源消耗量為最大,約占能源消耗總量的70%,我國的重型化工企業發展和跨國公司轉移的高能耗產業,都是低碳原則下所不容忍的存在。

        影響我國出口商品競爭力。短期來看,我國高能耗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不受新規則保護,會導致出口結構難以優化升級,國際市場競爭力大大下降。不過從長期來看,在低碳經濟的推動下,中國的企業將會優化自身管理,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并且國家推動的高科技人才發展,也會利于出口商品競爭力的提高。

        二、新規則下我國外貿發展的策略調整

        (一)進一步加快和加強區域經貿合作

        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并爭取在此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加強與周邊各個國家的貿易聯系,逐步建立多個自由貿易區,形成與外界貿易溝通的橋梁。在適應國際新規則的時候,我國應符合本國國情,并發揮主導作用,建立起平衡南北國際貿易新規則范本。

        (二)加強對貿易新規則的研究和運用

        要熟悉國際貿易各個新規則的法律意義和經濟意義,并與我國國情實際相結合。深刻了解國際規則制定過程,對每一步都要把握好分寸,尤其重視法律部分。發達國家重塑國貿規則最本質的原因是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所以,我國在適應規則時也要更加注重經濟發展。

        新規則作用要符合經濟發展趨勢的大潮流,比如越發趨向于高標準,越發重視除經濟外的其他因素,辯證對待國際新規則,吸收適合我國國情的規則,努力改革不符合國情的規則,發揮主動性爭取自身權益,保證我國的政治和經濟安全。

        (三)加快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是向高新科技和知識密集型產業轉變。在三大談判背景下,我國要加快改革進程,將傳統產業比重進一步下降,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承擔我國作為大國的義務,不斷改進均衡產品出口結構。我國應從優化能源結構入手,一方面,利用高新技術尋找更加清潔的能源,提高低碳能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對現有能源的利用要更加節約,優化提煉技術,多次加工,多次利用。并且要不斷降低對傳統化工能源的依賴性,這也是中國在鞏固傳統工業出口的重要途徑。

        (四)切實重視經貿人才的培養和技術研發

        重視優秀人才培養與吸收,加強技術研發,不斷提高出口商品競爭力。中國應盡快建立起優秀人才的培養機制,應對國際貿易規則重塑需要一批精通國貿規則的歷史與發展趨勢的人才,只有專業人才才能攻克專業領域,各個專業的人才聚集有利于技術研發活動的開展。此后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我國可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從而有先機搶占國際市場的制高點。

        (五)主動參與國貿新規則的制定

        一味只懂適應規則未免太被動,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使我們背負的義務增加,那么我們所享有的權利也應該更大。我國不但要做規則的適應者,更要做規則的制定者,在靈活運用國際新規則的同時,也要通過主動出擊為本國爭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在三大談判中,我國可以在聽取各國意見的同時提出利于自身和國際發展的良好意見。

        參考文獻:

        [1]晁根芳.WTO環境規則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及我國的法律對策[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4(3).

        第9篇:規則的作用和意義范文

        關鍵詞:不可抗辯規則;適用范圍;除外情形

        一、概述

        (一)不可抗辯規則的含義:

        不可抗辯規則,亦稱"不可抗辯條款"(Incontestable Clause)、爭議條款、不可爭議條款, 是指保險合同自生效之日起經過一段時間(一般為 2 年)后,就成為無可爭辯的文件,保險人不得再以投保人在投保時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沒有履行告知義務為理由而解除合同或主張合同無效以免除自身的保險賠付責任。①依大陸法系民法理論,就其法律性質而言,不可抗辯規則屬于除斥期間的規定,經過一定的期間,保險人基于最大誠信原則而享有的合同解除權或拒絕賠償權消滅。

        (二)不可抗辯規則的源起與發展

        不可抗辯制度初現于英美,最初在人身保險合同中以不可抗辯條款的形式出現,見于人壽保險中。依最大誠信原則,投保人在訂立合同時負有如實告知義務,如有任何不實告知,保險人均有權解除保險合同。但在實務中,由于過多強調此義務往往導致保險人的"逆選擇"②:保險事故發生前,保險人主動解除合同的情形極為罕見,往往是在保險事故發生后,權利人請求保險金賠付時,保險人才會積極進行風險調查與核實,進而援引告知義務規則主張解除合同或提出拒賠抗辯。投保人告知義務成為保險人逃避保險賠付責任的借口與避風塘,損害了被保險人的合理期待與信賴利益,對欲依靠保險金維持生計的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造成生活困頓,影響了社會對保險業的信用評價,繼而有損于保險業發展。為了挽回行業信用,1848 年英國倫敦信用人壽保險公司在其保單中添加了一項條款,規定公司主動放棄任何保單抗辯權利。1906 年美國紐約州Armstrong法案中則將這種條款上升為強制性的法定規則,其后為美國各州所參考、采用,不可抗辯規則逐漸成為人壽保險中的普遍規則,隨著保險市場的發展及各國立法的完善,其適用范圍也漸漸放寬。

        (三)不可抗辯規則的意義

        依大陸法系民法理論,合同解除權為形成權,解除權的行使期限,稱之為"除斥期間"。所謂除斥期間,是指法律直接規定或當事兒依法確定的某些形成權的預訂存續期間,該預定期間經過,該權利當然消滅。其"制度價值在于盡早消除形成權帶給當事人發了利益的不確定狀態,穩定彼此的法律關系。"除斥期間主要適用于形成權,如解除權、撤銷權和終止權等。合同解除權屬于典型的形成權。《保險法》第十六條對保險人解除權設定除斥期間,意在督促保險人行使權利,懲治懈怠以期形成并維護穩定的保險關系。其意義更在于維護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期待利益。正如民法學者指出,權利失效問題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不是時間的經過,也不僅是權利人的不作為,而是權利人的不作為所引起的權利相對方的信賴,即相信權利人不再行使自己的權利。對保險關系而言,此意義尤為重大。

        (四)不可抗辯規則在我國的適用

        我國2009年對保險法進行了全面修改。針對實踐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此次修改著重加強了對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權益的保護。全面引入了不可抗辯規則。修訂前的保險法中,只有第五十四條有規定,人身保險中保險人對投保人年齡申報不實的情形自合同成立起超過兩年則不得解除合同。該條規定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不可抗辯規則,但其適用范圍過窄,對投保人的主觀狀態等規定亦未加以詳述。新修訂的《保險法》第 十六條第三款規定: "前款規定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這一條款便明確設定了投保人在訂立合同時存在故意和重大過失的不實告知行為時,保險人合同解除權行使之期限。依此,我國《保險法》確認了不可抗辯規則之余,且從字面表述來看也并未局限該規則僅適用于人身保險。

        二、我國不可抗辯規則的適用范圍

        如本文第一部分中所提及,不可抗辯規則在我國修訂前的保險法中的適用范圍,即只適用于人身保險中保險人對投保人年齡申報不實的情形,規定自合同成立起超過兩年則不得解除合同。據前文所引2009年修訂后的《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三款之規定,結合法條完整原文可以推知不可抗辯規則在《保險法》全面修訂之后在我國的適用范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保險合同適用的基本條件

        依據《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三款之規定,不可抗辯規則適用的保險合同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即一是有效成立的保險合同,二是合同期限在兩年以上。首先,不可抗辯規則限制的是保險人合同解除權,而解除合同的前提是合同關系的存在,"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當具備合同解除條件時,因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關系自始消滅或向將來消滅的一種行為。如保險合同自始無效,保險人可要求確認合同無效,無行使合同解除權之余地,故不可抗辯規則適用前提之一為存在有效成立的保險合同。其次,若是保險合同期限本身短于兩年,則在兩年以內保險關系已然結束,再牽涉到理賠糾紛的話,也談不上合同解除與否,更是無所謂本規則的適用。此外,不可抗辯規則旨在保護被保險人的合理期待和信賴利益,同時減少當事人因相隔時間過長經年累月的舉證困難,此目的應以保險關系穩定存續相當合理期限為必要。另,不可抗辯規則的適用往往是被保險人因保險事故索賠,保險人發現投保人未履行告知義務將事實告知并以此抗辯,若是允許期限不足兩年的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不可抗辯規則,則將極大地誘使每個保險案例中的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利用此規則,隱瞞事故發生等待兩年期限經過后再索賠,此類到的危險正是不可抗辯規則所面臨的挑戰之一,因此,首先設定一個明確的邊界實屬必要。

        (二)不可抗辯規則涵蓋的險種

        從第十六條第三款所處的位置看來,該條位于"第二章 保險合同"的"第一節 一般規定",既是一般規定,表明立法者所持觀點是認為不可抗辯條款不僅僅適用于人身保險,也應適用于財產保險。

        首先,保險人解除權的行使期限屬于民法上形成權之除斥期間制度的范疇,因此,大陸法系保險法基本上并不以險種類別不同而對保險人的解除權限制做不同處理。就不可抗辯規則本身而言,在英美法中最初為保險業自發的行為,先以不可抗辯條款的形式加之于人身險的保單中,之后為法律所明定,雖然美國大多數州的立法下不可抗辯規則并不適用于財產保險和責任保險,但在康涅狄格州、密西西比州和北卡羅萊州則規定不可抗辯規則適用于各種保險合同。③大陸法系事實上采納不可抗辯制度,且如德、日、我國臺灣地區等多數大陸法系國家的立法就將不可抗辯規則規定在保險合同總則中,從立法體例上來說,這些國家的不可抗辯規則適用于所有類型的合同。《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三款明定于保險合同"一般部分",與此立法模式一致。不可抗辯規則的適用范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保險市場的發展情況而發展變化的。我國新保險法規定不可抗辯規則適用于所有類型保險的修改是順應市場之發展,并無不當。如前所述,適用不可抗辯規則的基本條件是保險合同期限為兩年以上。只要滿足這個條件,即使是財產保險合同,也有不可抗辯規則適用的余地。長期財產保險合同同樣產生信賴利益保護、權利盡快行使、法律關系穩定和舉證責任減輕等不可抗辯規則要解決的問題。

        三、不可抗辯規則的除外情形

        依據我國新《保險法》的規定之原文可見,我國現行保險立法并未對不可抗辯條款在現實中的應用提供任何例外的規定,而這會造成實踐中某些投保人、被保險人在不具備保險金給付請求權的條件下,利用可抗辯期間的經過而取得保險金,會對保險人的利益造成重大的威脅。因此,以保護保險人利益和鼓勵投保人如實告知為出發點,在我國保險立法與實務中均應考慮到不可抗辯條款的例外情形。

        (一)未告知事項影響合同的效力

        不可抗辯規則限制的是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及其相應的拒賠主張,其前提是有效存續的保險合同。因欠缺法定要件自始不成立和無效的保險合同,可依法以合同無效或不成立處理,與不可抗辯規則一般不存在沖突。

        理論和實務中探討的較多的是保險利益欠缺對不可抗辯規則的影響。如果投保人在訂立合同時隱瞞欠缺保險利益的事實,使得保險人誤以為保險合同具有保險利益要件,那么,在兩年可抗辯期滿,保險人發現未如實告知的情況,能否以解除合同為保險金請求權之抗辯呢?英美法上對此討論較多,通說觀點認為,保險利益對保險合同是強制性要件,保險利益與不可抗辯條款沖突時,不可抗辯條款排除適用。也就是說,不可抗辯條款所能阻止的僅僅是使得合同可撤銷的情形,對于自始無效的合同則不產生作用。而我國《保險法》第三十一條三款規定:"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投保人對被保險人不具有保險利益的,合同無效"。第四十八條規定:"財產保險合同中,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的,不得向保險人請求賠償金"。這兩個條款分別作為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特殊規定,理應優先于保險合同"一般規定"中的不可抗辯規則。此外,與各國無異,保險利益亦是我國保險法的基本原則。因此,對投保人無保險利益而虛假告知有保險利益的不實告知,應作為不可抗辯規則的適用例外。

        (二)在可抗辯期間內發生保險事故

        在可抗辯期間內未發生保險事故是各國保險法對不可抗辯條款在適用上的普遍要求。按照對我國《保險法》第十六條第三款的理解,只要保險合同自成立之日起滿兩年,不管保險事故在兩年期限內是否發生,保險人都不能解除合同,而必須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那么,如果保險事故在合同成立之后兩年之內發生,投保人或受益人很有可能會將報案及申請理賠的時間點拖延至合同成立之日起兩年后。此時,即使保險人在調查后發現投保人在訂立合同時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未如實告知的情形,其也無法解除合同。這顯然構成了對保險人在兩年內調查告知事項的機會的剝奪,違背了保險法在不可抗辯條款中給予保險人"自合同成立之日起兩年"的期限利益的初衷。不區分保險事故是否在可抗辯期間發生則會給保險實務中的事故受理、理賠及合同效力的認定帶來眾多的糾紛。因此,應在我國保險立法中增加在可抗辯期間發生保險事故的例外規定,即如果保險事故在可抗辯期間內發生,即使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在合同成立之日起兩年以后報案索賠,保險人依然可依其此時發現的投保人對如實告知義務的違反而解除合同,解除權不因不可抗辯期間的屆滿而消滅。

        四、結語

        我國保險法上不可抗辯規則以民法除斥期間為法理基礎,制度上借鑒英美保險法不可抗辯條款,其意義不僅在于督促保險人權利行使,更在于被保險人、受益人信賴利益保護。我國新《保險法》首次全面引入不可抗辯規則是我國保險理論與實踐的一大進步,同時也順應了國際保險業發展大趨勢的要求。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盡管我國保險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但是仍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行業誠信有待提高。對于不可抗辯規則的適用仍面臨很多具體亟待解決的問題,研究并理清不可抗辯規則的相關理論,對實踐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注釋:

        ①范建,王建文著:《商法學》,法律出版社2012年10月第3版,第513頁。

        ②謝憲主編:《保險法評論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159-160頁。

        ③梁鵬著:《保險人抗辯限制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320 頁。

        參考文獻:

        [1] 范建,王建文著:《商法學》,法律出版社2012年10月第3版。

        [2] 謝憲主編:《保險法評論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3] 梁鵬著:《保險人抗辯限制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2008 年版。

        [4] 徐振增. 新《保險法》不可抗辯規則的解讀與適用[J]. 中國經貿導刊. 2009(24)。

        [5] 王冠華. 保險法上不可抗辯條款適用問題三論--對《保險法》第16條的目的限縮解釋和文義解釋[J].暨南學報. 2013(3)。

        [6] 邱華睿. 保險法不可抗辯規則的適用研究[J].華東政法大學. 2013。

        [7] 羅秀蘭.論保險法上的不可抗辯條款及其修訂[J]. 法學雜志. 2009(12)。

        [8] 劉雨竺.保險法不可抗辯條款研究[D]. 吉林大學 201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观看每日更新AV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伊人久久男人的天堂 | 香蕉影视在线观看播放 | 综合亚洲AV图片区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