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民俗文化的現狀范文

        民俗文化的現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俗文化的現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民俗文化的現狀

        第1篇:民俗文化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江西 民俗體育 現狀 發展措施

        一、江西民俗體育的現狀

        江西的民俗傳統體育內容十分豐富,主要集中在驅崇、禁忌和祈禱為活動目的的節慶中,這些節慶主要包括元宵節、春社、花朝節、寒食、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除夕和元旦等,主要內容有舞龍燈、放風箏、劃旱船、蕩秋千、踏春、競龍舟、登高和舞儺等,表現了其自給自足,依靠自然,感恩自然的農耕文化的根本特色。民俗傳統體育對于深入了解我省各地的自然地理環境、農耕生活習慣、家族宗教理念和文化心理內涵有重要意義。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漢族的民俗傳統體育項目,如龍舟、舞龍和風箏等幾個項目,并未完全挖掘出我省優秀的民俗體育活動的文化精髓。

        雖然江西的民俗體育文化資源豐富,歷史悠久,但是與齊魯文化、吳越文化和某些地區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相比,發展和建設的腳步相對緩慢,其在全國的影響力也不甚很大。以江西永新縣的盾牌舞為例,永新盾牌舞是永新縣傳統的集體性民俗體育活動項目,團隊合作精神豐富了其精神內涵,最原始最純粹的凝聚力、團隊精神和戰斗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當地向來就有“不練盾牌舞,不是男子漢”之說,可是當城市化腳步的加快、社會轉型期的到來以及老藝人的相繼去世,盾牌舞正在面臨失傳的危險,搶救工作危在旦夕。當下在對其傳承和整理的時候盲目地把其中的優秀內涵當作封建迷信的內容拋棄,就直接導致現在人們在表演盾牌舞的時候舍棄了習練前的儀式,直接從布陣開始表演,十分鐘左右便完成了布陣、對陣、搶陣、破陣和搶花牌。大部分人現在只是從湊熱鬧和例行公事的角度來旁觀或是參與這項活動,人們對于傳統的民俗體育活動也就失去了原本應由的虔誠與崇拜。

        從古代歷史來看,正統宗教的繁文縟節讓人們很難完全理解和接受,而民俗體育活動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帶有趣味性且簡單易行,比較能讓民眾接受和適應。隨著社會轉型的一步步深入,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播方式也呈現立體化的趨勢,雖然供人們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呈現多元化的狀態,但是民俗傳統體育中對宗族的崇拜正在削弱,其組織、協調和教育的功能也趨于弱化甚至是消失。現階段,大多數的民俗傳統體育項目都是采取面對面、手把手的傳承方式,由教學者把自己的技術要領和直觀經驗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來傳授給后輩,后輩則機械地模仿到熟練地操作之后就算是掌握了這一門民俗傳統體育項目。從總體的存在形式和發展來看,民俗傳統體育的發展仍處于一種自然的自生自滅的狀態。

        民俗傳統體育面臨的另一個發展的瓶頸就是整個民俗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十分不平衡,無論是理論研究、政策支持,還是傳承方式、民眾參與力度都較為集中在具有鮮明地域性的幾個強勢項目,如舞龍、龍燈、龍船和花燈等,小眾和弱勢的項目卻顯得十分冷僻和孤靜。紛繁多樣的民俗傳統體育項目中,能真正廣泛開展、吸引民眾注意和取得經濟效益的項目其實了了,表面繁榮的民俗傳統體育現在正不得不面臨發展青黃不接的尷尬境地。隨著西方體育的強勢擴張和侵入,以球類運動、田徑運動、游泳運動和拳擊運動為主體的西方體育項目不斷沖擊著我國的民俗體育,并不斷贏得各年齡層民眾的喜愛和參與,民俗體育在這樣艱難的生存夾縫中艱難地生存著,其發展也難免靠功利和噱頭來吸引民眾注意和參與。

        二、江西省民俗傳統體育發展建言

        1.加強民俗體育的理論研究

        眾所周知,文化自身具有兩面性,變與不變的兩個方面讓文化處于不停地向前發展之中的,民俗傳統體育文化作為文化的一種,也是一樣。我們應當認識到的是,民俗傳統體育文化現在所處的大環境是體育全球化,如果我們還是堅持僵化不變的固有環境便會禁錮住民俗傳統體育的發展。所以,我們要在堅持其原時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同時,加強理論研究,探討其正確的發展道路。

        首先從理論研究者的角度來說,建議一支高素質的研究隊伍迫在眉睫。我省民俗體育文化的愛好者眾多,但是專業的研究人員尚少,其中大部分是從事基層群眾文化事業的工作人員、從事編寫地方史志的工作人員和高校的學者,而高校學者的比例較少,這也就直接制約了整個研究隊伍的內在素質和質量。基層的研究人員受主客觀的條件限制,主要進行的是一些地方民俗體育活動的采錄和研究工作,或是利用當地民俗傳統體育文化的現有成果來為行政和宣傳服務,所以缺乏深層次研究的實力和動力。而大學里的在本領域的專家學者大多數來自于文學、社會學和民族學等其他學科,兼顧著研究民俗傳統體育,這也繼續導致著民俗傳統體育研究的不夠深入和具體。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發揮高校人才的科研作用,提高研究隊伍的質量和素質。高校師生是科研的一股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隨著近年來體育教育碩士點和博士點的增加,民俗體育文化的研究迎來了一股新鮮的力量,平時的學習中加強對我省民俗體育文化的鉆研,在論文選題中多關注我省的民俗傳統體育,這就加大了產出高質量理論研究的可能性,也能循序漸進地發展民俗體育的理論研究。另外,崗位培訓、帶薪培訓等方式的發展和普及能夠增加民俗研究領域的專業人才,并帶動發展民俗體育運動的愛好者。

        2.開發江西省民俗體育旅游娛樂項目

        我省民俗傳統體育文化底蘊豐富,均可以作為優秀的民俗體育旅游資源,而且形式豐富多彩,獨具贛地特色,如果能對它們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不僅是可行的,更是對江西的發展具有巨大意義的。所以我們必須從源頭上轉變思想觀念,加強對民俗體育旅游行業的產業化發展,深入實地去挖掘和整理江西民俗體育文化旅游資源。江西民俗體育文化資源的民俗性、觀賞性、娛樂性特點使其極具旅游潛力而江西各地民風習俗的奇異神秘,贛文化的深醇熏陶,優秀的革命傳統,導致了頗有特色的人文旅游景觀、歷史名勝和紀念地,而民俗體育文化就深蘊其中。民俗體育深刻融入老百姓的生活,通常在節慶時開展,集體進行,反映了江西的人民的生活、道德倫理、精神氣質、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對旅游產業而言,這些更添民俗色彩,更富內涵和情趣。江西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潛在的民俗體育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進行聯合開發,使人們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獲得高品位的民族體育文化熏陶。以民俗體育旅游為主線全省各城市加強包括游客互送在內的旅游合作以南昌為圓心以九江、上饒、景德鎮、吉安、宜春為外圓以井岡山、龍虎山、婺源為品牌打品牌戰略形成點、線、網結合的格局。把歷史文化旅游、自然生態旅游、人文景觀旅游和民俗體育旅游精密結合構建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俗體育旅游文化圈。其次,突出民俗體育特色、堅持市場導向。民俗體育旅游的開發要以民俗體育特色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堅持民俗體育項目的特色不動搖積極對民俗體育旅游產品進行新的開發和定位這是民俗體育旅游發展的根本而堅持市場導向是民俗體育旅游發展的動力和經濟基礎二者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統一規劃、協調開發精品與普通兼顧。

        3.開發和完善江西省民俗體育在學校中的課程設置

        全球一體化的進程讓西方體育在中國大地上如火如荼地瘋狂發展,對民俗傳統體育產生的沖擊很大,在各個大中小學的學校課程里,西方體育文化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而我們很少能夠看到以學校體育的形式出現的民俗體育課程。早在2004年就明文要求體育課要適當增加中國武術的內容,以身體教育來體驗民俗體育,并促進民俗體育文化的傳播和民俗體育精神的弘揚。可是單單是要求體育課增加武術這一項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正如劉三元先生所說:“弘揚民族文化的誤區,最核心的最根本的在于我們不是缺少優秀的傳統文化,而是缺少優秀文化的教育。”

        民俗傳統體育文化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教育意義,其包含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倫理道德都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模式。現階段學校在課程設置中要多利用好民俗傳統體育運動所帶來的正面的教育意義,用民俗事象里表現出來的物質需求和精神生活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這應該成為一種新的耶是不能被忽視的教育方式。學校如果能夠重視民俗傳統體育課程的建設并將其利用好,不僅能有助于德育教育的建設,也能夠促進學生思想的正確培養,對于整個學校的學風校風具有很好的正面引導作用。從另一個側面來說,在學校中開設民俗體育課程的意義更多時候會以一種隱性的表現形式出現,而這種隱性通過學生表現出來之后必定能夠改變當下我省教育相對落后的情況,甚至能推動我省教育教改乃至整個體育事業的向前推進。

        開設了民俗體育課程的學校要進行科學的管理,更要注重高效率地利用這樣的課程,對紛繁的民俗傳統體育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梳理和分類,在教學方式上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利用先進的教學設施和方法進行備課和教學。而且不能流于表面,要在教學中向學生教授民俗傳統體育文化的內在和精髓,讓其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了解到民俗傳統體育的技術原理和悠久歷史,讓其在陶冶性情的同時感悟到民俗傳統體育的文化精神和獨特魅力,讓學校民俗體育課程合理發展的同時擴大民俗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隊伍。

        5.結論

        只有加強對我省民俗體育的理論研究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研究隊伍,才能用正確的理論來指引民俗傳統體育的發展,才能讓民俗體育的形式與精神更好地傳承;而重點扶持開發我省民俗傳統體育旅游娛樂項目能夠讓擁有民俗傳統體育項目的地區的群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并壯大民俗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授和傳承隊伍,其次也能形成以民俗傳統體育資源為核心的體育旅游產業,為其長久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而開發和完善江西省民俗體育在學校中的課程設置才能為民俗傳統體育的研究提供和壯大更完善的科研隊伍,為其技藝的傳承和精神的弘揚提供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張魯雅.論民間體育的內涵、外延與作用[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1

        [2]郎勇春等.江西民俗體育文化的現代流變—以江西永新盾牌舞為例[J].體育學刊,2009

        第2篇:民俗文化的現狀范文

        一、引言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人們離開慣常住地,到異地去體驗當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為一個地區、一個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發展的結晶,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社會內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資源開發的靈魂,具有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因而,從某種意思上來講,民俗旅游屬于高層次的旅游。天津作為一座擁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古城,其民俗文化非常繁榮興盛,有著非常良好的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礎。因此,了解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現狀,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探討促進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就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現狀

        天津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縱貫南北,自古就有魚鹽之利。有利的自然環境促使了天津漁業和鹽業的發展,逐漸形成一些本土民俗。而隨著漕運和軍事建制的發展,大量外來人口涌入天津,帶來許多外地的民俗。此外近代史上的獨特地位又使天津民俗文化中出現了西方風情。各種民俗事像相互融合就逐漸形成了復雜多樣的民俗文化,奠定了天津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礎。天津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這些資源得到整合之后就成為眾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區。另外,天津依靠獨特的區位優勢,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配套設施不斷完備,產業體系日趨完善。據統計:從2005到2010年間,天津旅游業收入年均增長率為16.8%,到2010年天津旅游業總收入為1248億元;入境游客為166萬人次,年均增長率為17.5%;外匯收入為14.2億美元,年均增長為22.8%;接待中外游客9372萬人次,年均增長率為13.5%;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8%,相對2005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旅游業直接從業人員發展到20萬人,間接從業人員發展到100萬人,這些數據表明,旅游業已逐步成為天津發展較快的產業和天津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另外,截止到2011年,天津共有A級景區59個,其中5A級2個,4A級13個,3A級29個,2A級15個。

        三、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雖然,近些年天津的民俗文化旅游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在民俗文化旅游發展的同時,其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影響著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具體有:

        (一)天津民俗文化品牌不夠突出

        天津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以及很高的現代化成就,但是與其在國內外的擁有的知名度及吸引力是不相稱的。其與北京只有120km,但是與北京的民俗文化品牌相比無論是知名度還是規模都相差太遠,造成旅游形象遮蔽,嚴重制約了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

        (二)城市環境較差影響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人們對于旅游資源的認識已經更加深化,城市環境的好壞、知名度以及魅力的大小,對于區域旅游業的興衰有著重要的影響。天津的人口已經超過1000萬,世界人口排名是第16位,市區人口密度非常大,交通擁擠、住房緊張、污染嚴重以及城市綠化面積不足也嚴重困擾著天津城的發展,其城市環境亟需改善,居民素質也有待提高,這些對于天津的旅游產業的發展有著不小的影響。

        (三)天津優勢民俗文化資源未能得到開發

        天津有著悠久的文化和歷史,其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幾十年來,天津在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同時并沒有把這些獨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充分合理的開發利用起來,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還不利于民俗文化旅游業的發展。

        四、促進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對策

        針對以上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存在問題,下面是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提出的幾點應對措施,具體有:

        (一)整合民俗文化資源,準確定位

        作為四大直轄市之一以及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大都市,天津有著獨特的區域優勢,而且加上悠久的歷史文化遺存,多元文化的匯聚地,這就是天津市最好的總體旅游形象。這不僅體現了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特色,又突出了都市景觀與人文魅力。

        (二)加強城市改造與精神文明建設

        確立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與城市改造建設相統一,提高市民文化素質,保持市容市貌整潔,展示天津獨有的精神風貌,確立硬件建設一體化的意識,突出特色旅游文化意識,以及環境保護意識,加強城市交通管理,培育地區信用,開展提升城市品位的文化活動。

        (三)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旅游內涵

        針對天津優勢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不足的情況,應該成立專門的研究調查小組,有針對性的研究開發這些資源,以促進優勢資源的開發,大力提升民俗文化旅游的附加值,提高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促進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

        五、結束語

        第3篇:民俗文化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廣州民俗;翻譯群落;動態平衡;沙灣古鎮

        一、 引言

              “翻譯群落”由“譯者、讀者、作者、資助者、出版者、評論者”組成,各組成元素在翻譯生態系統內代表各自相關的利益,它們“存在著內在雙向關聯互動和重疊交叉現象”(胡庚申,2011)。翻譯群落各成員之間需要遵循生態理性的指導,以譯者為代表進行“動態地調整,以適應整體翻譯生態環境,以便能有效地互動共進。”對整體的翻譯生態環境做出分析和判斷,是翻譯群落各成員有效參與翻譯活動的基礎和前提。

              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傳承和傳播的意義和價值各不相同。進行民俗文化翻譯時,是孤芳自賞還是致力于海外傳播,其最初的翻譯定位和目標決定了民俗文化翻譯的優劣和特點。因此民俗文化的翻譯勢必要全面結合“文化發展的戰略”,將歷史、政策、市場、創新、接受度等元素融入翻譯的考慮;民俗翻譯生態系統的復雜性決定了要特別考慮翻譯傳播的途徑、媒介、對象的差異,尤其要關注“翻譯活動主體與其外部生態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從而“形成翻譯生態相互依賴的動態平衡系統”。

              本文將以廣州著名的民俗文化景點“沙灣古鎮”為切入點,研究翻譯群落的動態平衡對民俗翻譯的啟發。

        二、 沙灣古鎮翻譯現狀

              沙灣古鎮是嶺南傳統歷史文化和民間文化的代表,至今有800多年歷史,大量祠堂、廟宇等古建筑和商業、民居遺址遍布其中;它是廣東音樂的發祥地;飄色、龍獅、蘭花及特色飲食等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經久不衰。古鎮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國時期的古建筑,以“留耕堂”為典型代表的古祠堂約100多座;作為“民間雕塑之鄉”沙灣古鎮保存了大量磚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畫等藝術精品。此外,北帝誕、鰲魚舞、扒龍舟、養蘭、私伙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獨具特色;飲食文化方面,沙灣姜埋奶、雞絲釀芽菜、沙灣別茨鵝、豉椒碌鵝、狗仔粥、牛奶宴等也極富盛譽。

              雖然沙灣古鎮擁有如此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但其目前的發展現狀卻并不樂觀。筆者于2012年1月龍年春節之際走訪了沙灣古鎮,當時正值古鎮一年一度的“開墟日”,即正月里集市開張、開門迎客的日子。各種獨具嶺南特色的民俗飲食和活動吸引了大量游人。

              筆者在感嘆“三稔廳”的先賢們對廣東音樂的貢獻,“留耕堂”的何氏先人們對后代的激勵和鞭策,朗朗上口的廣州民謠對民間生活精妙的刻畫時,卻不得不遺憾地說,如此精妙地體現嶺南民間文化的地方,卻極少見到對應的英文翻譯。踏遍古鎮的角角落落,筆者僅在“中華神木館”見到了關于“神木”的英文介紹。

              其實,沙灣古鎮的翻譯現狀并不是個案。筆者在距離沙灣古鎮10分鐘車程的紫坭村,走訪了建于清末的嶺南特色文化園林“寶墨園”,其中華文化藏品可謂是琳瑯滿目,嘆為觀止。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整個園林、展覽廳以及所謂的中英文導游器,都并無任何英文介紹和翻譯。同時,筆者發現有些慕名而來的外國朋友,興趣盎然的購票入場,但很快便離開了這座號稱占地130畝的園林建筑。筆者認為,景點翻譯配套服務的缺失,將直接影響海外游客的興致,從而影響到民俗文化的傳播。

        相比之下,廣州陳氏書院(陳家祠堂)的翻譯配套服務非常到位,不僅有詳細的英文翻譯,而且還專門出版了叢書《陳氏書院建筑裝飾中的故事和傳說》(英文版)(李卓祺,2010),并且展示在景點顯眼的位置。絡繹不絕的外國游客,可以通過對文字和書籍的品評,理解陳氏祠堂所體現的嶺南民間尚學的文化。正像當年《馬可波羅游記》掀起的中國熱,嶺南文化在海外的有效傳播歸根到底還是讀者和接受者。由此可見,翻譯在文化傳播中的意義和作用遠遠超出文字的層面。

        三、 翻譯群落動態平衡及啟示

              鑒于沙灣古鎮等景點的翻譯狀況,筆者走訪了民俗文化領域的相關人士。她坦誠民俗文化海外傳播工作一直都在進行中,但其真正的推進和傳承還存在諸多問題。曾經有專業人士致力于民俗文化的翻譯,但其工作龐雜、任務艱巨,更主要是資金短缺,又得不到贊助和支持,最終只能無疾而終。

              在翻譯群落中,雖然翻譯工作主要由譯者承擔,但其影響力是微乎其微的。譯者的工作只有得到作者的首肯、贊助者提供的經濟支持、出版者提供傳播途徑、評論者給予足夠重視,最終才能到達讀者的視野,完整的翻譯生態鏈條才得以實現。各組成成員之間的鼎力合作,贊助者根據讀者的需求選擇合適的譯者,譯者結合市場調整翻譯的策略和節奏,一系列的活動有賴于成員之間動態地自我調整和適應。目前在廣州民俗文化翻譯中存在的問題,歸根于贊助者未能有計劃地提供評估和支持,最終導致民俗文化的翻譯尚停留在零散、無體系的運作中,從而直接影響了民俗文化的海外傳播。

        參考文獻:

        胡庚申.生態翻譯學的研究焦點與理論視角.中國翻譯,2011(2):5-9.

        第4篇:民俗文化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民俗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內涵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04-0094-02

        1 引言

        隨著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豐富,生活壓力的增大,人們開始厭煩喧囂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閑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鄉村空氣和恬靜特異的民族風情,這種對大自然和原始生態的回歸動力,驅使著廣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尋求內心的渴望和滿足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渴求,這體現了游客的休閑需求,也說明當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這種呼之欲出情況下逐漸呈現在廣大民眾視線之內。正是基于此,我國的民俗文化成為旅游發展的重要戰略性資源。近年來我國民俗旅游的開發及其發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如何合理科學可持續地發展民俗旅游,在旅游發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發揚光大,避免庸俗化、導致畸形發展,使其走上持續健康發展道路成為當前一個值的研究的熱點。

        2 民俗旅游文化的內涵

        2.1 民俗文化的內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廣大中下層勞動人民所創造和傳承的民間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歷史作用下形成的積久成習的文化傳統。其內涵包括飲食、服飾、家居等物質民俗}組織制度、人生禮俗等社會民俗;民間信仰、巫術禁忌、娛樂游藝、民間工藝等精神民俗;神話、傳說、故事、民謠、諺語等語言民俗。這種民族的,時代的文化既有物質的標識,制度的規范,又有具體社會行為,風尚習俗的鮮活體現。由此可見優良的民俗文化是對傳統民俗事物和現象的梳理和檢驗后形成的。其表現形式多樣,如今年開始實行的法定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活躍的旅游資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購、娛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對異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發民眾的奇心,娛樂性、參與性也很強,對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為能親身體驗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香格里拉,云南西雙版納、云南大理麗江瀘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風情村及少數民族習俗才聞名于世,吸引了廣大國內外游客。

        2.2 民俗旅游的內涵

        民俗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賞的對象為人文景觀,而非自然景觀,任何一個國家、地區和民族的傳統節日、建筑風格、民間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貴資源與欣賞對象。溫錦英定義: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來開展的旅游項目,它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民俗事項和民俗活動為旅游資源,在內容和形式上具有鮮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獨特性,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新鮮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異域或異族獨具個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設施為條件,離開自己韻居所,前往旅游地(某個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區域),進行民俗文化消費的一個動態過程的復合體,是人類文明進步所形成的一種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旅游的主要類型包括與山水風光相結合的民俗風情旅游、與民居及其他建筑結合的民俗風情旅游,與飲食結合的民俗風情旅游、與禮儀結合的民俗風情游、與喜慶結合的民俗風情旅游、與大型民族風情園景為產品的民俗風情游等六大種類。圍繞以上不同類型,民俗旅游可以通過再現各個歷史時期、各個民族的古老文、傳統習俗,滿足現代社會人們求新、求異、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簡單地說,民俗旅游就是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為載體開展的旅游活動。

        作為以民俗文化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關注的是精神層次的消費,這和觀光型景區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對旅游目的地來說,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種極其有價值的旅游資源,具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從而擴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場需求,增加了經濟收入,提高了社會收益。

        3 我國旅游民俗文化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 我國旅游民俗文化的發展現狀

        這些年來,我國民俗文化旅游發展極為迅速。已經成為旅游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很多地區都紛紛投資興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專業村、農業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題公園等,承辦民俗旅游節日,舉辦大型民俗旅游活動。

        如山西民居以及喬家民俗博物館,贛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云南大理麗江瀘沽湖、山東日照的漁家樂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動內容和民族風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區將旅游業看作扶貧行業,民俗旅游開發也作為發展地區經濟的手段被濫用。不可否認民俗旅游作為旅游業中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促進了一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激活了一些地區其他的行業,解決了社會就業問題。正是這個原因,有些不具備開發觀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發展經濟為目的,盲目投資建立形式各樣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3.2 民俗旅游存在的問題

        (1)民俗旅游資源開發力度過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發展,帶動了各地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使得很多地方不顧自身環境條件的限制,盲目開發民俗旅游資源,致使當地民旅游文化資源開發無序,特別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受到嚴重破壞,長此以往,將損害整個民族旅游資源乃至文化傳統傳承。

        (2)部分優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經濟效應較大,許多旅游景區片面注重對旅游景點的外觀和形式的建造,不考慮當地的特色,只是想通過美觀的造型來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經理利益,導致民俗旅游被機械地舞臺化,民俗文化被隨意地庸俗化,從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鮮明。

        鮮明的地區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黃金周剛興起時,國內許多城市對旅游業還不是很重視,有的地方甚至連像樣的景點也沒幾家。近幾年,各地都把旅游產業作為重要產業甚至支柱產業來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動逐漸趨向同化。你敲鑼打鼓,我也敲鑼打鼓,你舞龍舞獅,我也舞龍舞獅。項目雷同,風格雷同,缺乏新意、創意與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們務必要保留各

        地民風質樸淳厚的特點,才能使民俗旅游項目持續吸引旅游者。

        (4)內容膚淺,缺乏內涵。

        由于經濟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區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錯的地方,別人有的全部照搬過來,這樣,形式上完全一樣,再沒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風俗的內容,過多地附和旅游者的心理,甚至為了獵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內涵。孰不知,來參加民俗旅游的游客關注更多的是這種文化的內涵,這種深層的東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文章對文化的傳播和本地景點的長遠發展很難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學、合理、系統的規劃。

        一些民俗旅游景區開發在實施過程中操之過急,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出現了很多問題。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資均在1億元左右,開業時間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資,后者則連投資的利息都難以償還,除了經營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族村的建設選址過于匆忙,沒有統籌分析,前者處于口岸城市,經濟發達,項目內容與現代化城市形成鮮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項目地處少數民族實際分布區,具有原地濃縮式開發模式的弊端。對當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損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實感和親身體會身臨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這些原因造成了兩個同質景點的不同結局,可見科學、合理、系統的規劃在開發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場運作手段。

        如果說文化是民俗旅游發展的根本,科學有效的市場化的運作手段則是民俗旅游發展的保障。民俗旅游的發展不能單單從形式上考慮如何去作,去延續,還要從經濟效益上去統籌,沒有了收入作支撐,民俗的發展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證。我國有很多優秀的民間藝術到今天都流失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們不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致使那些擁有這些技藝的民間藝人為求生存而改從其他行業。民俗文化的發展如果不能很好的運用市場的手段運作,只是作為一個純藝術形式也不可能長久存活。我們知道,旅游剛剛起步的時候,民俗旅游并沒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那時的民旅風情只是旅游中的一個小小點綴。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民族風情村成長起來,越來越多的異地民俗發展開來,最根本的原因是旅游的帶動,從而使其找到了一個生存發展的基本裁體。但今天旅游中的到處泛濫的民俗村要求它自身的發展必須有一個有效的市運作手段作保障。張藝謀的《英雄》開創了我國影視市場成功商業化運作的典范。其“印象劉三姐”,“印象桂林”等系列,讓桂林更是馳名中外,也讓人們看到了民俗文化同樣可以包裝,而且精美的包裝會帶來更大的收益,科學正確的商業化會使傳統的民俗文化發展更好。

        第5篇:民俗文化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影像化傳播;民眾知識;影視民俗;大眾文化傳播

        有關民俗學的發展前景,是今年我國民俗學界頗為關注的熱門話題,為此對中國民俗學的發展歷程做出評價、把握是重要的。仲富蘭在《中國民俗文化導論》一書中指出中國民俗學存在著“先天不足,后天失調”的缺陷:第一,理論準備不足。我國民俗學的孕育是在本世紀初,面對亡國滅種的危機,因此就使得先驅者缺乏長期完善的理論準備。第二,肇始于文學卻又未能跨出文學的視野,民間文藝的研究代替了民俗學的研究。第三,解放以后,民俗學長期備受冷落,同時又受到前蘇聯民俗學體系的深刻影響,長期徘徊不前。第四,從世界范圍民俗學理論產生的背景來考察,中國傳統的民俗學,無論是研究主體和客體諸層次,都顯得捉襟見肘,力不從心[1]任騁文在《民俗研究》中提出了民俗學研究要有“從‘民俗’到‘民識’”思想轉變。他提到中國民俗學界一直停留在“民間古俗”的學術取向上而沒有真正意義的“民眾知識”的學術取向上來,所以倡導民俗文化研究者應當正確認識民俗文化內涵的理解,加深對“民間的知識”即“民俗”的理解[2]。

        一、影視傳媒與民俗文化的現狀與問題

        (一)“民俗學影視”與影視民俗

        最早對“民俗電影”(folklore film)作為民俗研究題目的應用可追溯到1934年在英國電影研究所在《民俗》學刊上所發的征稿啟示,其定義是“有關民俗的非商業電影”。在美國,最早的民俗紀錄片可溯源到1935年,但直到1970年代,“民俗電影”作品才得到民俗學界的認可。謝爾曼(S.Sherman)在1977年提出了“民俗電影”這一概念,在其《記錄我們自己:電影、錄像與文化》(1988)一書中進一步論述了“民俗學電影”的概念,并兼用了folkloristic film(瓊斯1988)一詞。

        在中國民間文藝協會研究部副主任黃鳳蘭女士的第一本專著《中國民俗影視》一書中,提出了影視民俗學的概念[3]。她認為,影視民俗學是指以影視為手段,對民俗事項進行客

        觀記錄的一門科學。在張舉文博士的《邁向民俗學的影視與民俗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要為民俗學影視與影視民俗正名的觀點。他認為“民俗電影”應理解為“民俗學電影”的簡化,提出影視民俗指只存在于影視作品中的想象的民俗,是被制作人創造或改造的模仿民俗的表演[4]。湯擁華在《民俗影視何以為學?——評黃鳳蘭著》一文中對“影視民俗學”這一理論概念的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從一大堆以民俗為主題的影視片中,我們只能歸納出民俗學的問題和影視學的問題,怎樣用影視的手段表現民俗文化的問題[5]。透過這些論著,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民俗事象與影視結合已成為必然。藝術地表現民俗事象已經成為民族與民俗的不可或缺的文化現象,同時,公眾的接受與實踐又體現了民俗的最基本的娛樂功能。

        (二)表現方式

        用鏡頭來記錄民俗文化,這決不是簡單的機械復制,而是影視工作者通過動態的富有表現力的影像,再現民俗的原態以及民俗文化、民俗心理支持下的民俗事象的文化意義。

        在黃鳳蘭女士的《從民俗影視片的特點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論文中,著重強調了民俗影視片對于民俗文化的表現力——真實地記錄與再現[6]客觀自然的影像紀實,能真實地體現民眾作為文化主體,對自身民俗文化的闡釋和解讀。

        此外,在羅未瑋的《影視作品中的民俗“在場”》文章中,依據民俗的兩種存在形態——文化的和生活的,探討了民俗在影視作品中“在場”的兩種形態,即民俗作為文化符號在場與民俗作為記憶因子在場[7]。

        (三)存在問題

        第一,本體論危機。這一問題。有相當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質的形式存在,屬于無形的思想、觀念等內容,比如說“龍牌會”這種屬于民間信仰之類的民俗活動,由于技術手段的限制,和對民俗文化理解的偏差,很難通過影像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而成為一種“機械復制”。第二,缺乏語境關注和“兩張皮”現象。黃鳳蘭女士在《新時期中國影視民俗學的現狀與問題》中著重對當今的民俗影視制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析。第三,闡釋的理論導向。張文舉在《邁向民俗學的影視與民俗研究》中提出在探索理論和方法時,要思考認識論和反思人文本質。

        二、民俗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在國際合作日益加強、范圍日益擴大、節奏日益頻繁的形式下,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及不同領域的多種力量交流、互動、協商或妥協的結果。

        1.民俗學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學科基礎。安德明博士根據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89年和2003年通過的《保護民間創作建議案》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約》兩份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并最終確立取代了“民俗”的定義[8]。

        2.經過近幾年國際、國內多方面的努力,從政府到民間在搶救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目前的保護工作依然存在著明顯的缺欠。

        3.近年已有不少民俗學者的文章討論非遺保護理論,但非物質文化遺產整理保護理論,還應該是能給政府和民間提供操作細則的實踐方案,它的實踐性決定它的生命力,這則是它區別于以往民俗學研究之處[9]。在取得諸多成績、呈現出一派熱鬧景象的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也表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使得這項工作成了一個充滿爭議和張力關系的復雜的動態過程。

        三、民俗文化與大眾傳播

        民俗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民間傳承,而民間傳承恰恰是前大眾傳播的文化傳遞形式,周福巖博士在他的《民間傳承與大眾傳播》一文中表明了民間傳承主要體現為一種人際傳播方式的立場,并試圖通過對兩種傳播方式或系統從能量、力量及方向等角度所作的功能比較分析達成對民間傳承和大眾傳播在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認識。

        (一)區別的意義

        在民間傳承中,需要傳遞的信號在編碼一經結束,就通過人的發音器官或非語言形式的肌肉動作面對面地訴諸于譯碼者的聽覺和視覺。而大眾傳播則在編碼完成之后,經過了一系列對信息進行的技術轉化,最后通過媒介完成這一過程的。因而媒介傳達的信息(大眾傳媒)與我們在日常生活實踐中通過人際聯系得到的信息(民間傳承)的區別就存在于接收效果上的迥異[10]。

        (二)大眾傳媒在民俗傳播中的功能

        任何文化都離不開傳播,民俗文化也不例外。[11]大眾傳媒在民俗傳播中的積極功能包括:第一,大眾傳媒表述民俗生活,其媒介特性促進了優秀民俗的傳承。第二,大眾傳媒通過報道民俗活動,引起了社會公眾和政府職能部門對優秀民俗傳統的關注和重視。大眾傳媒在民俗文化傳播中的缺失包括:第一,有相當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質的形式存在,由于技術手段的限制,很難通過大眾傳媒完整地保存全部信息。第二,大眾傳媒會由于政策、資金、技術、傳播渠道等方面的原因,片面或者歪曲報道民俗文化事象。第三,為了追求畫面的效果或敘事的完整,大眾傳媒有時會導演民俗。

        (三)大眾傳播對民俗文化傳承的影響

        現代傳媒對于民俗傳承的積極影響:一、現代傳媒為民俗傳承提供了革命性的技術手段。二、現代傳媒推動了民俗文化的發展、融合和演化。三、現代傳媒早就新的民俗。現代傳媒民俗傳承的沖擊與負面影響:一、現代傳媒對于民俗的保留大于傳承。二、現代傳媒以虛幻的民俗替代了現實民俗行為,以文化快餐代替了民俗藝術。三、媒介霸權加速弱勢民俗消亡。四、現代傳媒的商業化加速民俗的商業化。

        (四)展望與對策

        在即將邁入數字化的社會的今天,想擺脫現代傳媒的影響,保持牧歌式的原生態民俗已經是一種奢望,我們目前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如何發揮現代傳媒在民俗文化傳承中的積極作用,盡可能地減少其消極負面影響[12]。首先,從傳播者的角度來看,傳播人要了解民俗知識,加強自身的民俗理論修養,合理運用傳播技術,盡可能地減小商業化對民俗傳承的負面影響。其次,作為“民俗人”要主動學習傳播知識,掌握了解現代傳播的規律,熟練運用各種現代傳播技術手段,為民俗傳承做貢獻。第三,在理論上要加強民俗學與傳播學、新聞學等學科的融合,在高校開設民俗傳播學、影視民俗學等,加強民俗傳播規律的研究與人才的培養。最后,呼吁國家有關部門在覆蓋面廣泛的媒體上建立公共頻道或民俗頻道,以生動活潑、雅俗共賞的節目內容和形式在全社會普及民俗知識。

        四、結 語

        在現代社會里,離開了大眾傳媒,民俗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很難開展。今天,要做好民俗文化的傳承和擴布、保護和開發,離不開大眾傳媒的介入和作用,而大眾傳媒要達到“傳通”,實現自己的價值,需要對內容、角度方式進行選擇,需要充分考慮并努力適合受眾的心里思維習慣,大眾傳播和民俗文化關系密切。因此,我們要強調文化遺產的全面保護,留住民族文化的靈魂,充分調動并利用大眾傳媒的力量,從民俗文化環境中去開展大眾傳播活動,從大眾傳播角度去思考民俗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仲富蘭.中國民俗文化導論[M].江蘇: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 任騁.從“民俗”到“民識”──略論民俗研究學術取向的轉換[J].民俗研究,1999(1).

        [3] 黃鳳蘭.新時期中國影視民俗學的現狀與問題[J].西北民族研究,2002(2).

        [4] 張舉文.邁向民俗學的影視與民俗研究[J].民俗研究,2007(1).

        [5] 湯擁華.民俗影視何以為學?——評黃鳳蘭著《中國民俗影視》[J].中文自學指導,2005(2).

        [6] 黃鳳蘭.從民俗影視片的特點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江西社會科學,2005(12).

        [7] 安德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俗學的兩難選擇[J].河南社會科學,2008(1).

        [8] 烏丙安.民俗文化空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中之重[J].民間文化論壇,2007(2).

        [9] 周福巖.民間傳承與大眾傳播[J].民俗研究,1998(3).

        第6篇:民俗文化的現狀范文

        [關鍵詞]金華民俗文化;對外漢語;教學;可行性

        文化的傳播從來就不是一個獨立的過程,而是必須依靠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推動。文章結合金華市委提出的“走在前列,共建金華”的目標要求和戰略部署,深刻探討金華如何在將民俗文化融入對外漢語教學方面走在浙江省前列,從理論上與實踐上論證金華民俗文化融入對外漢語教學的可行性,以構建具有金華特色的對外漢語教學模式。

        一、金華民俗文化以及金華地區對外漢語教學現狀介紹

        (一)金華民俗文化

        《禮記》記載:“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由此可知,不同地域有著各自獨具特色的民俗,并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民俗是人類群體中形成的一種不成文的文化心理和行為規范,是約定俗成的。民俗文化是人們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種類繁多,主要包括民俗工藝文化、民俗飲食文化、民俗建筑文化、民俗節慶文化、民俗戲曲文化等。金華地處浙江中部,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如民俗工藝文化有威名遠播的東陽木雕、浦江剪紙;民俗飲食文化有金華火腿、金華酥餅、義烏紅糖等;民俗建筑文化有蘭溪諸葛八卦村、東陽盧宅等;民俗戲曲文化有金華婺劇、浦江亂彈……繼承和弘揚傳統民俗文化的精髓,既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是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動力和文化軟環境。

        (二)金華地區對外漢語教學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學主要是圍繞著語音、詞匯、語法三方面的語言教學,而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很多,形成了百家齊放、百舸爭流的景象。但是,對如何將文化教學尤其是民俗文化教學融入對外漢語教學的研究相對較少。以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對外漢語教學為例。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自2007年招生以來,留學生招生人數多年來穩居省內同類高校第一。在學校的日常語言教學中,主要開設精讀、聽力、口語、讀寫等課程,而較少涉及文化教學尤其是當地民俗文化教學,即便涉及也多以課外活動的形式開展,面較窄,僅能面向部分學生。因此,文化教學融入課堂教學仍有待重視與提高。此外,該校對外漢語教材長期使用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發展漢語》系列,缺乏文化教材尤其是民俗文化教材讀本。

        二、對外漢語教學中融入金華民俗文化教育的原因與意義

        (一)對外漢語教學與文化教學的關系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文化的導入,對外漢語教學也離不開文化的教學,二者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相互推動發展。語言的學習與使用總是與社會風俗、宗教、歷史、人文等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的,人們在使用某種語言進行交際時,無形中總會透露出語言背后所蘊含的相應的社會文化因素。漢語學習者在學習漢語時,唯有把學到的語言知識結合所學語言蘊含的特定的文化內涵,并且轉化成自己的思維方式,才可以更快更好地學習、理解并運用所學語言。著名語言學家羅立言(JohnA.Rassias)談到語言教學時曾說過:“你不是在教語言,而是教這種語言的文化。”對于來到中國的國際友人,無論來華時間長短,在他們學習漢語的同時,無形中都會接觸到很多含有當地文化元素的風土人情、節日慶典、繪畫書法、音樂舞蹈、文學藝術、歌曲電影、禮儀服飾、茶藝烹飪等。語言同文化的結合,讓學習者切身體驗,可以促使他們對漢語產生更濃厚的興趣,漢語學習動機也因此增強。學習漢語不單單是為了獲得一種謀生的手段,更是為了與中國人交流來往,并最終融入當地的社會文化習俗中。語言教學同民俗文化教學密不可分、相影隨行。

        (二)金華民俗文化為對外漢語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金華地處浙中地帶,其傳承和發展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無論是衣食住行、節慶文化、買賣交易等傳統民俗事項,還是深層次的民俗文化心理,都對整個浙江的民間傳統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與價值。作為從事文化交流與傳播工作的對外漢語教師,應當立足于金華民俗文化資源,促使我們的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能夠成為跨文化交際的橋梁。1.獨具特色的飲食民俗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有一方飲食,金華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文化環境,孕育出了金華地區獨特的飲食民俗文化。金華火腿是浙江傳統名產之一,火腿具有俏麗的外形、獨特的芳香、悅人的風味,色香味形俱全,是我國腌臘肉制品中的精華。勤勞智慧的金華人不僅火腿加工工藝技術精湛,而且在總結傳統經驗的基礎上,精益求精,不斷創新,所以造就了具有獨特風味的金華火腿。義烏素有“紅糖之鄉”的美名,其紅糖制作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雞毛換糖”最早形成于這里,義烏小商品的發展淵源也可追溯到紅糖。金華火腿、義烏紅糖都是生于鄉土親于鄉土的,在這片土地上傳承著傳統習俗的力量。2.富麗別致的民間藝術金華戲曲以婺劇為代表,婺劇起源于農村,具有取材范圍廣泛、表演形式生動、注重手頭功夫等特點,不但表現了浙中人民獨特的藝術追求和審美情趣,更蘊含了濃郁的婺州文化,是婺州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金華源遠流長的文化發展歷史中,民間技藝文化也是一顆耀眼的明珠,如木雕、剪紙等經過歷代傳承、師徒相授,在民間發揚光大,成為一張張金華的名片。金華民間技藝以東陽木雕最具盛名,它歷史悠久、種類豐富、雕飾精美、技藝精湛,蘊含了我們金華人民的智慧,融匯了當地特有的氣質和文化素養。當然,金華民俗文化遠不止這兩個方面,金華宗教文化、建筑文化、節慶文化等,經過長期積淀,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置身于這樣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更可以激發漢語學習者的興趣。積極開展對外漢語教育事業,不但可以有效地向外籍人士推廣漢語,繼而傳播經典文化,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中華民族同世界各民族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增進我國和其他國家人民之間的友誼。

        三、如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融入金華民俗文化教育

        (一)師資培養方面,對外漢語教師應樹立本土民俗文化理念

        文化的對外傳播,對外漢語教師是關鍵。金華民俗文化資源豐厚,身處這種文化環境下的對外漢語教師應當重視本地區民俗文化教學。然而,在目前的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民俗文化并未得到相應的傳播,究其原因,首先是多數對外漢語教師并非金華本地人,對金華民俗文化了解不夠且對民俗文化敏感度不高,其次是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多強調語言知識的講授教學,而忽視了語言教學與民俗文化教學的融合。為此,相關高校或機構應對對外漢語教師進行適當的民俗文化培訓,促使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對外漢語教師對本地民俗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此外對外漢語教師自身也應樹立起語言教學與民俗文化教學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將漢語語言教學放置在當地民俗文化的背景環境之下,引導留學生親自體驗當地民俗文化,從而激發他們語言表達的興趣。

        (二)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社會實踐,融入本地風俗

        對外漢語教師和教學管理者在教育過程中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使教學活動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漢語學習者的漢語學習動機。除了進行常規語言教學外,適時開設一定的文化課程,幫助學生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對當地民俗文化的傳播應當采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即對外漢語教師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不能為傳播而傳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除了在課堂上補充拓展文化知識,還可以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在社會實踐中漢語學習者更可以直觀體會當地民俗文化的魅力,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這樣也更加有利于激發他們學習漢語的興趣,并使其融入當地生活。

        (三)可編寫適宜本地對外漢語教學的民俗文化讀本

        當前,對外漢語教學中關于語言教學的教材很多,但文化教材尤其是民俗文化教材則顯得稀缺,目前市面上專門為留學生編寫的民俗文化教材有舒燕的《中國民俗》、祝健的《中國的節日與民俗》、王衍軍的《中國民俗文化》。對于金華民俗文化的研究,目前成果也較少,高燕(2016)在專著《金華民俗文化讀本》中,從傳統工藝、節慶、戲曲、建筑、飲食等五個方面較為全面地介紹了金華的民俗文化。為繼承弘揚金華民俗傳統文化,為振興金華文化產業,對于對外漢語教學者而言,我認為,可以專門為漢語學習者編寫金華民俗文化讀本,將金華民俗文化最經典的代表匯編成冊,并結合金華漢語學習者的國際特點,出版漢語、英語、阿拉伯語、韓語等多種語言譯本,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現。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更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我們要切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統籌協調各方資源,推動我們的民俗文化走出國門、傳播普及。相關機構及學校要支持鼓勵開設更多中華文化課程尤其是民俗文化課程,舉辦更多社區推廣活動,要面向漢語學習者大力開展相關民俗文化的教學和推廣。此外更要加強對外漢語師資的培養、培訓和派出力度,研發、翻譯、出版更多語種的教學資源,充分調動政府、學校、組織、企業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做好金華民俗文化融入對外漢語教學這項工作,為振興浙中文化產業做貢獻。

        參考文獻:

        [1]柯玲.對外漢語教學的民俗文化思考[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6(4).

        [2]史笑非.山西民俗文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

        [3]高燕.金華民俗文化讀本[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6.

        第7篇:民俗文化的現狀范文

        論文關鍵詞:民俗文化 保護 旅游開發 辯證關系

        論文摘要:本文闡述了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存在矛盾統一的辯證關系,重點說明兩者之間辯證地存在著統一關系。

        旅游開發作為提升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實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本質上體現為一種辯證的矛盾統一關系。

        一、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矛盾關系

        我國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實踐與理論探討中,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矛盾關系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旅游開發帶來的濃厚商業文化侵蝕著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帶來的強勢現代流行文化沖擊著民俗文化。受到侵蝕、沖擊的民俗文化,改變著擁有這類民俗文化的地域群體的整個價值取向,改變著群體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與精神追求。這種改變體現在物質、精神及行為規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變遷歷史進程中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突變特征。

        與主流的漢文化相比,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屬于稀缺的文化資源,彌足珍貴,突顯出巨大的文化價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適當的方式極易轉換為經濟價值。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各地普遍將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以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以擺脫貧困為單一戰略目標或者為主導性目標,忽視了這樣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旅游開發必然會把強勢主流文化引到當地,使當地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完全暴露在外來文化環境中,當地以落后經濟為基礎的弱勢民俗文化必然會受到經濟實力較強的異文化的強烈沖擊、以及旅游開發所具有的濃厚商業文化對傳統的樸實的民俗文化的沖擊,在僅以追求經濟利益導向的旅游開發背景下,導致寶貴的民俗文化資源的流失、甚至喪失。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似乎不可調和的矛盾:少數民族地區旅游開發的優勢核心資源在于獨特的、稀缺的、原生態的民俗文化,通過旅游開發,將寶貴的民俗文化資源轉化為豐厚的經濟收益,改善貧困的生活條件,但旅游開發過程中原生態的民俗文化卻隨之削弱,被強勢文化逐漸同化,寶貴的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資源逐漸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將隨之消失,旅游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設想終將成為泡影,依靠旅游產業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也成為不切實際的設想。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構成了似乎難以調和的矛盾對立關系。

        二、民俗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之間的統一關系

        實際上,旅游開發在科學合理的政策指導下,對于民俗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會起到積極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喚醒民俗文化主體的文化自覺性、增加民俗文化價值、提高民俗文化主體的文化自豪感等。開發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被價值化的過程”。

        因此,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兩者之間并非單純的矛盾對立關系,應從民俗文化所處的客觀現狀來看待旅游開發對民俗地區文化的正面效應。旅游開發作為民俗文化經濟價值的轉換器,在轉化價值的同時,也承擔著宣揚民俗文化、挖掘文化價值的角色。在宣揚文化與挖掘文化價值的過程中出現的偽造現象,并非僅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過程中的個別現象,因此,對于惡意偽造行為,應以政策法規手段進行有效管治。在宣揚文化、利用文化獲取經濟價值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過度商業化現象,也并非是僅僅存在于我國民俗文化的旅游開發過程中的獨特現象。旅游開發過程中出現的與民俗文化保護相背離的一些現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開發本身,而是在于旅游開發目的導向設置出現偏頗。根據民俗文化旅游開發依托的文化資源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因果與依存關系,一個民俗地區的旅游開發首先應是保護民俗文化、其次才是發展旅游經濟。在沒有保護好民俗文化資源的前提下,實現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只能是“殺雞取卵”、難以實現長期發展。因此,旅游開發的首要任務應是保護、挖掘民俗文化資源,圍繞著首要任務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務才是轉化民俗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獲得經濟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項目保護、傳承、挖掘某一個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項,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現給游客,在保護、傳承、挖掘、呈現獨特文化的同時,可以自組織地實現文化價值向經濟收益的順勢轉化。現實中,在策劃旅游開發項目時,往往首先考慮這個項目能獲得多高的經濟收益、能對當地經濟發展起到多大的帶動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護好一個或幾個文化民俗事項為首先考慮的問題。正因為這樣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開發理念,導致了與民俗文化保護不和諧的現象及文化破壞大量出現并難以扼制。

        民俗地區的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之間存在內在的統一性、關聯性。一旦某個民俗地區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經濟價值也會隨之消減。因此,民俗文化保護是根本,無論是政府的政策、旅游開發項目、還是來自各方的力量,都應以民俗文化資源保護為核心,這樣文化價值可持續轉化為經濟價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護為核心導向的地方政策指導方針的確立、旅游開發的角色定位與開發理念的重新審視,成為加強旅游開發與民俗文化保護之間統一關系的重要前提。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政策引導將旅游開發統一到文化保護的大系統內,協調文化保護與經濟收益的矛盾性,通過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經營理念的創新提高兩者的內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機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與變遷速度。

        參考文獻:

        [1]鐘敬文,董曉萍.民俗文化學:梗概與興起[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6.(11):11-17.

        [2]李援朝.中國民俗文化知識讀本[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1):3.

        第8篇:民俗文化的現狀范文

        民俗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傳承的主要內容與載體;現階段民俗文化開發利用有了前所未有良好勢頭,尤其是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保護為主的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實施,以及各種民俗文化藝術節為主的一系列文化活動,為民俗文化提供了展示的平臺。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應突出幾個方面;制定民俗文化發展規劃;加強挖掘與研究的力度,加強創新;保護與開發并重,突出民俗原生態;努力營造民間民俗文化氛圍,不斷拓展平臺;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加大民俗文化投入,以投入來促進產出,逐步形成產業,形成產業鏈。要合理開發利用民俗文化,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了解我區民俗文化現狀

        總體上講,民俗文化開發利用尚處于起步階段,開發程度淺,利用效果低,傳播范圍小,大部分民俗文化處在自生自滅狀態。我區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現為婚嫁文化、喪葬文化、禮儀文化、體育文化、民間手工藝等等,還有其它一些獨特的習俗與制作工藝。目前,開發利用民俗文化上呈現出良好勢頭。

        1、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近年,我區非常重視民俗文化工作,至目前為止,已進行了多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全區充分珍視機遇,組織專班,集中力量進行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現在,第一批確定的與第二批國家公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達17項,建立了非物質文化保護機構,完善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國家、省、市、縣(區)四級保護體系正在形成,這對民俗文化的弘揚和開發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與旅游結合、確立地域文化名片

        民俗文化與旅游、經濟活動等要有機的結合,在國內各地區、旅游風景區舉行的文藝展演,休閑游、觀光游中充分發揮民俗文化的包裝與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經濟活動中,豐富旅游內涵,增加地域文化魅力,如西安的長恨歌、蘇州的評彈、傣族的潑水節、揚州的青曲、四川的變臉、東北的二人轉等等已成為一個地方的文化標識。

        3、民俗文化傳承活動蓬勃開展

        為了加速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實現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全國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舉辦民俗文化展演活動,開展原生態歌曲大賽,影響巨大的“青歌賽”也加入原生態組別,在各級各類演出中也突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我區在連云港之春、白虎山文化旅游廟會等大型活動上,也積極開展地域性民俗文化的節目演出,讓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為區域性的民俗文化提供展示平臺,在錦屏鎮農村相繼組建了兩支龍獅民俗文化表演團,意在培養新人和挖掘民俗精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民俗表演團與市場掛鉤,年收入近50萬元,這樣的表演形式越來越受到眾多人的喜愛,這也充分顯現出民俗文化獨特的藝術魅力。

        4、民俗文化的推廣與宣傳

        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我們文化部門的作用,對民俗文化活動進行深度挖掘、收集與整理,并編輯出版相關刊物,拍攝專題片,在電臺、電視臺相應欄目播出等。同時,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來推動民俗文化的發展,開展民俗文化的研究,召開座談會,征求意見會、討論會等。積極開展各級各類民俗文化項目賽事,意在擴大了民俗文化本身的輻射力。今年4月“江蘇省首屆舞龍比賽”在我區順利舉行,全省13個市代表隊同臺競技,各大媒體均有報道,民俗文化的知曉率與吸引力大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傳及推廣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開發利用前景不容樂觀

        1、民俗文化開發利用的整體影響力不足

        在本區雖然民俗文化現象中有個別項目有了一定的聲勢及文化輻射,但是就整體而言,還沒有形成合力,各種民俗文化門類不僅各自為陣,而且又均勢單力薄,民俗文化的整體影響力不足,對旅游的補充和豐富作用不夠。雖然申報項目多,而且也成功申報,但并沒有形成地方民俗文化標識,影響力弱小,影響范圍局限,開發利用還處于空白狀態。就目前“海州五大宮調”的運作情況來看,影響立還是不夠寬泛。

        2、基層文化活動氛圍不濃

        民俗文化植根民間,在民間的氛圍不濃。鄉鎮一級受人員、經費、場所等因素影響,更兼內容陳舊,表演形式俗套,群眾參與率不高等等,民俗文化的傳承受到很大的威脅,尤其是離開了政府的主導,幾乎就無法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在現代交通便捷、傳媒發達,信息高速、文化多元的沖擊下,民間對民俗文化依戀減少,有的民俗項目已經到岌岌可危的程度。很多民俗文化表演時,除了表演者,幾乎無人觀看,形成“自演自看”,形單影只的局面。

        3、指導機構不健全

        雖然有眾多的民俗文化項目存在,但是無專業性較強的指導機構,很多民間民俗文化文藝表演團體都處于松散式、放任式的管理狀態,缺少有效的組織,活動不多,民俗文化的氛圍不濃,影響力自然也難以形成,傳播力更談不上。民俗文化停留在無總結、無提煉、無規范性文字記錄的狀態,在操作、對外宣傳、開發與利用上也無“藍本”可循,從而沒有形成民俗文化的基礎數據。

        三、影響民俗文化開發利用的因素

        1、民間文化人才影響民俗文化的傳承

        民間文化人才斷代現象嚴重,民俗文化后繼無人。民俗文化藝術需要一定的藝術積累,幾乎沒有年輕人愿意學習,一方面是年輕人忙于生計,一方面是因現代交通、通訊、生產、生活,民俗文化自身吸引力減弱,同時,農村文化、經濟整體性提高,民俗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流行文化的沖擊,風俗不盛,后繼乏人。

        2、挖掘、創新、研究薄弱

        大多數民俗文化尤其是民間文藝多年停滯不前,創新不夠,就拿“五大宮調”來說,所有唱詞都是一輩輩傳下來的,沒有或較少有新創作的唱詞,表演方式老套,表演內容陳舊,道具寒傖,有的內容距現在最近的唱詞還是清末民初時創作的。民俗文化的創新迫在眉捷。另外,民俗文化研究不夠,開發利用指導性不強。現在,除了正常的文化部門外,還沒有從事民俗文化研究的專門機構,民間的組織也沒有,從而在民俗文化研究上,也沒有形成一定影響的研究成果,大多數只是從愛好出發進行探討,而又因為沒有整合力量,各自為陣,無法形成整體推動。民俗文化還沒有系統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沒有成體系的叢書來記載、推廣、傳承。民俗文化的開發沒有動力和方向,沒有指導性。

        3、政府投入與社會發展不成比例

        現階段,政府尚未在民俗文化上進行大的投入,即使申遺成功,也沒有相關的資金投入,投入也遠遠不夠,同時也沒有納入地方財政沒有進行單獨預算,而各鄉鎮更是沒有。民俗文化是公共文化體系中的內容,必須有投入才有產出,而且很多產出只是社會效益。而在現階段,要打造一個民俗文化的品牌,單靠民間自發已經是不可能的了,至少,政府需要營造大的氛圍,設定組織機構,指導并幫扶形成文化循環或產業鏈。

        四、如何開發利用民俗文化

        (一)制定民俗文化開發利用規劃

        要真正達到開發、利用民俗文化的留存,避免漫無頭緒,使保護與開發、整體與重點實現很好的結合,必須首先制定出地區、地方性的民俗文化開發利用規劃,一是廣集民智,邀請相關專家、教授、學者及文化策劃、經營機構進行座談,還可以與相關文化科研機構等合作進行。二是搞好結合,在規劃中,要達到四個結合:整體與重點的結合、理論與現實的結合、原生態保護與創新的結合、長遠與短期的結合。三是突出重點,明確民俗文化開發利用的重點,力爭形成“全區一品牌”。在民俗文化品牌的基礎上,形成整體效應與拉動效應。

        (二)加強民俗文化挖掘與研究力度

        一是整合研究資源,設立研究機構,在研究機構上,要注重建立長效機構,注重形成民俗文化研究的體系,注重充分借鑒,整合社會資源,并實現與市場的對接。二是大力開展民俗文化普查,由政府安排經費并形成每年的預算,由面到點,由淺入深開發民俗文化普查活動。三是建立民俗文化數據庫,在普查的基礎上,以民俗文化存量、民俗文化人才、民俗文化研究動態為主建立民俗文化數據庫,四是著力引進、培養民俗文化研究人才,在隊伍建設上要打破人事、編制的桎錮,吸納民俗文化人才,充實隊伍。五是推出成果,并在此基礎上,強化穩定現有的鄉鎮文化工作隊伍,打好基礎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在研究中,要著重解決民俗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問題,要讓歷史性、現實性、文化性、生活性充分結合,保證原意又易于推廣。在形成成果方面,可以編印叢書,可以錄制光碟,可以開發旅游紀念品,充分發揮傳播功能,讓研究成果能迅速進入市場與生活。

        (三)加強保護、包裝與宣傳力度,突出原生態

        一是加強保障,除了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要以政府的引導入手,規范民俗文化的傳播行為,不能過濫地開發,促成民俗文化失去原意,造成湮滅,一定要在開發利用中突出原生態,打原生態牌,保持其民族、地域文化獨特魅力。二是強化包裝,民俗文化相沿成習,尤其是一些表演藝術上,在道具的運用,造型的設計,道具的添加,地點及時間的選擇上,依據旅游文化活動的要求進行包裝,以不破壞原生態為前提。不能停滯不前,要依據民俗文化的流動性原則進行創新,要不斷創新內容,使民俗文化能貼近現實與生活。

        (四)加強民俗文化氛圍的營造,提供展示平臺

        一是必須經常性組織活動。開展民俗文化展演活動,舉辦各種民間文藝賽事。二是進行民間藝術大師(師、家、傳承人等)的評比表彰,適當經費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出臺評比辦法。三是指導組建各類民俗文化社團活躍氛圍,加強交流,挖掘。四是加強民俗文化公益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打造民俗文化發展利用的平臺,更新、改造相關表演隊伍的道具、服裝等,將設施完善到城區、鄉鎮、村、組及民間文藝組織團體中,夯實民俗文化重新“流行”的基礎。

        (五)整合資源,拓展民俗文化開發利用的銜接點

        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并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應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形成合力,整體推進。一是要與旅游搞好結合,讓民俗文化成為旅游的重要賣點與“軟風景”,相互映襯,要把文化成為旅游的終極目的與包裝手段,由政府出臺一定的聯系機制。二是與教育相結合,強化民俗文化的傳承效果,達到宣傳與培育民俗文化人才的目的。三是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讓民俗文化成為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成為“鄉風文明”的重要載體。四是與“送戲下鄉”工程相結合,拓寬層面,服務群眾,使民俗文化的開發利用能與當前工作實現有機的銜接,相互補充。

        (六)加大對民俗文化資金的投入

        第9篇:民俗文化的現狀范文

        引言

        “民俗”一詞在古代早已出現,其意相當于風土人情,民情民風。張健指出民俗旅游屬于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至少應該包括兩大類:歷史文物古跡、古代建筑、歷史人物、文學遺產等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就是民俗文化旅游。同時張健指出了陜西民俗旅游的現狀,主要有兩點:一是民俗文化豐富多彩,但開發層次不高;二是民俗文化區域明顯,整合力不強。韓曉時指出了民俗旅游的重要性:民俗旅游的開發可以改變傳統經濟的產業結構,帶動飲食、住宿、購物、交通等第三項產業的發展,產生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促進地區經濟融入現代化的全國性乃至世界的市場體系。郭艷娜指出了民俗文化應該與旅游業結合,對陜西民俗文化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增強旅游的體驗性和娛樂性,建立民俗旅游文化品牌。民俗旅游無論是文化上,還是經濟上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要利用好當地民俗文化資源,科學開發,發展“民俗旅游”。本文圍繞發展陜西民俗旅游,提出了相應的發展路徑及解決對策。

        一、文獻綜述及問題提出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消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涌出了大量的旅游愛好者。對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地區來說,這是發展當地經濟的好機會,相關部門極力開發當地的各種旅游資源,民俗文化旅游也逐漸成為了旅游業新的發展方向。王麗娜提出了民俗旅游開發和保護的建議:首先,宣傳陜西民俗文化價值;第二,完善陜西省的旅游規劃;第三,建立一批原始型民俗村、民俗博物館;第四,舉辦陜西傳統的民俗活動。她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開發項目,比如:飲食文化、民建筑、俗節日和慶典活動的開發和利用,民俗文化旅游商品的開發和利用,民俗文化娛樂活動的開發和利用等等。她的大多數觀點都是在傳統模式基礎上提出,主要傾向于民俗文化保護和引起民眾的關心方面。在陸發煥、袁萍、張文鋒針對桂東南地區民俗旅游方面的研究中,指出民俗文化傳播必須保證傳播內容的真實性,加強多方合作,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傳播內容的質量,充分發揮民眾的力量,利用多種手段進行傳播等。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和數據資料,陜西民俗旅游所存在的幾點比較主要的問題是:信息零散、沒有權威品牌、傳播手段單一。現在人們都處于一種快節奏生活狀態,旅游成為主要的放松方式,而各個旅游勝地成為了大家的首要選擇,造成了各種擁堵現象,游客往往不是觀景而成了觀人,這樣就違背了旅游的初衷。因此一些具有民俗風情的村落或小鎮成了旅游者的最佳選擇。要發展陜西民俗旅游,僅僅依靠傳統模式推廣力度顯然不夠,這就需要借助網絡技術的力量,用新技術、新模式將“舊”風景玩出新花樣、新高度。任何知名度高的事物都有其權威品牌,民俗旅游當然也不能例外。因此陜西民俗旅游首先要做的事是整合資源,歸納創新,打造民俗旅游權威品牌,再借助網絡路徑進行傳播。陜西民俗旅游要想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傳承,就必須實現民俗旅游的品牌化、網絡化。

        二、陜西民俗旅游品牌發展現狀與問題

        旅游品牌與一般的品牌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這種特殊性是由旅游產品自身的特殊性造成的,旅游產品不僅是一種實物的產品,還是一種服務產品。旅游品牌的競爭力主要集中于旅游地,依托于當地的文化背景和歷史背景。陜西悠久的文化底蘊使越來越多的民俗文化元素都呈現在旅游上。陜西民俗文化主要分為四類,一是戲曲文化景觀,包括秦腔、西安鼓樂、陜北民歌、秧歌、皮影等等。二是工藝美術景觀,包括剪紙、戶縣農民畫、鳳翔泥塑等等。三是節慶習俗景觀,包括歲時民俗、婚俗、喪俗等等。第四個是起居飲食習俗、民俗建筑等。陜西民俗旅游目前主要有這幾種類型:以回民街為代表的美食街區,以袁家村為代表的民俗村,以體驗式旅游消費為主的農家樂。

        陜西民俗旅游現主要以旅游地品牌為主,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整合力度不強,缺乏創新,傳播手段單一,未形成網絡品牌,同時缺乏資金、人才以及政策支持。

        三、陜西民俗旅游品牌網絡傳播路徑

        (一)建設主題網站,占領旅游品牌傳播的主陣地

        陜西民俗文化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資源零散,不成體系。因此,收集、整合陜西的民俗文化資源,建立完整的信息資源體系,這不僅是建設主題網站的首要任務,也是打造民俗旅游品牌的前提。陜西現有的民俗文化的網站有:三秦游網、陜西文化網、陜西旅游資源網等。陜西旅游資源網站內容主要圍繞陜西的旅游景點,提供與旅游景點相關的知識、旅游攻略、旅游路線等信息資訊,雖然其中也有民俗文化的版塊,但信息過于單一,網站設計過于簡單,民俗版塊內容過少。本文主要側重于建設以陜西民俗旅游為主題的主題網站,建設陜西民俗旅游的主題網站,主要是以民俗旅游為主,收集民俗旅游類網站資源,將民俗類網站資源、相關的網站資源以及調研獲得的數據、信息、資源予以整合,盡快實施網站建設、策劃、設計、相關鏈接等操作流程,同時提供一些附加功能,如民俗產品的銷售平臺、定制出行計劃、安排旅游路線等等,打造出一個覆蓋面廣、信息全面、服務周到,將民俗文化與旅游資源相融合的網絡資訊平臺。建設主題網站加大了對品牌傳播的宣傳力度,也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二)運用主流微平臺,加強旅游品牌網絡宣傳

        2016年,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機在上網設備中占據主導地位。同時,僅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達到1.73億,占整體網民規模的24.5%。幾乎每個移動網民都會使用微信, 微博、微信是當下比較流行的社交工具,可以利用其來對民俗旅游進行宣傳,建立官方微博以及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專門以民俗旅游為中心,相關資訊、信息。比如可以在節假日推薦一些民俗旅游地、介紹一些相關民俗歷史文化以及推送一些旅游路線等等。既可以增加大眾對民俗旅游的了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民俗文化得到韃ィ提高知名度,進一步拓寬民俗旅游的網絡傳播面。這對建設主題網站是進一步的補充,也可以將主題網站的相關資訊在主流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上再次、推送,盡可能擴大信息的覆蓋面。

        (三)借助網絡,將傳統民俗與現代流行元素融合

        2015年春晚歌手譚維維將流行音樂和華陰老腔相結合可謂是別出心裁,使人們對傳統文化有了不同的認識。經過查閱相關資料和實地調查,發現民俗文化種類不斷減少的一個主要原因: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傳統民俗產物與現代審美有所出入。彼得?托馬斯說:距離已經消失,要么創新,要么死亡。如今,幾乎所有人都在追求新穎獨特,追趕潮流,很難靜下心來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華陰老腔之所以名氣大增,在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它的大膽創新。將傳統民俗和現代流行元素結合,既能傳承陜西民俗文化,又能迎合現代人的審美,增加其吸引力。比如用皮影來表演芭蕾劇,僅僅是這個名字就已經非常吸睛。將這些經過創新的表演藝術制作成視頻,上傳到一些網站、博客等互聯網平臺上,進行宣傳推廣。傳統民俗本身就具有獨特的魅力,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定能大放異彩。

        (四)發展陜西民俗旅游大數據

        大數據一詞現在經常出現在各種產業領域,而旅游大數據是指旅游者通過互聯網、移動客戶端和其他平臺來進行旅游信息搜索、旅游經驗交流、旅游評論、旅游訴求、旅游消費、分享旅游體驗等等與旅游相關的海量旅游數據印記。由于互聯網的出現,加速了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信息不對稱、地域限制等產生的影響,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大數據使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聯系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數據對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數據、信息,以及旅游企業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各種信息進行整合,并對陜西民俗旅游數據庫,進行分析,為發展民俗旅游提供有力可靠的支持和依據,及時發現問題,提高效率,增加經濟收益。

        四、陜西民俗旅游品牌網絡傳播對策

        (一)人才培養

        德拉克羅瓦說過,無論哪一行,都需要職業的技能。一個產業能不斷傳承,不斷發展,除了自身條件外,更多的是有很多人為它付出了汗水和智慧。在信息時代,第一資源是人力資源。要培養人才,就要做到人盡其才,知人善任,留人為用。民俗旅游涉及到當地的民俗風情、民族政策等方面,而且需要一些專業的技術,培養與民俗旅游相關方面的專業人才,人才不僅要具備專業技能,還應對民俗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這方面,相關部門可以采取一些政策吸引人才。另外,對在職人員進行規范的專業培訓,旅游、營銷、計算機等專業大學生業具有很大的培養潛力,培養對民俗文化的興趣,給予足夠的發揮空間,遵守以人為本的原則。比如網站的維護人員,民俗文化館的管理人員,創新性人才等,根據實際需要,以需求為導向,進行人才培養。

        (二)政策支持

        要使陜西民俗旅游持續、協調、健康的發展,必須要發揮政府以及主管部門的主導作用。相關部門應加大對民俗村、農家樂、民俗博物館等民俗旅游資源的監管和保護,規范管理制度,完善其服務體系,保護其文化資源,支持民俗博物館的網絡推廣等。另外,還應對其周邊的基礎設施進行修建和完善,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避免造成資源浪費。政府部門應該制定具體的規章制度,并推出一些有益于發展民俗旅游的相關政策。針對相關的工作人員也應制定規范的崗位制度,明確崗位職責,使旅游活動能順利開展。民俗旅游最大的優點是在開展旅游活動的同時,既能為當地帶來經濟收益,又能保護和傳承民俗文化,因而政府應當利用好這一資源,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調控,但又不能過度使用職權,保證陜西民俗旅游的發展方向。

        (三)資金支持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性色AⅤ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字幕高清 | 午夜福利在线91 | 亚洲图色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