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

        第1篇: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旅游+”;民俗文化;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4月19日

        一、引言

        旅游產業,是實現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通過“旅游+”把旅游業的要素滲入、融進其他相關產業和領域,帶動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環境等的共同進步,并因此形成更加符合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理念的新型業態、新型發展模式和新型產業結構體系。總之,“旅游+”成為現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模式。2015年8月19日召開的全國鄉村旅游提升與旅游扶貧推進會議上,國家旅游局李金早在《開明開放開拓迎接中國“旅游+”新時代》中明確指出“旅游+”的概念,呼吁旅游工作者以融合的理念重新構建中國旅游的發展格局。即把旅游作為一個平臺,來整合其他社會資源,把旅游產業作為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主體;把“旅游+”作為工具來構建新業態下旅游新路徑;將“旅游+”作為手段用來推動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模式。

        民俗事物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作為一種現代的旅游活動發展起來。30多年來,學者們相繼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對民俗文化的見解和認識。在《中國旅游百科全書》中,認為民俗文化旅游是集觀賞、考察各個民族的傳統文化于一體的活動。當然,這里所說的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的融合,是民俗文化與“旅游”的融合,也是民俗與文化旅游的一體化發展。將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共同作為旅游吸引物,有助于從不同方面激發旅游者的動機,從而使旅游者產生想要旅游的沖動。當前,文化旅游已成為新業態下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民俗文化作為一個民族悠久文化的沉淀,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內容,由于具有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的特色是旅游資源開發的靈魂。因而,從某種意思上來講,民俗旅游屬于高層次的旅游。在“旅游+”的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逐漸成為實現“旅游+文化”、“旅游+民俗”的重要旅游形式。從目前旅游業的發展來看,民俗旅游的民族性、區域性、神秘性、文化性與傳承性,日益成為現代旅游獨具魅力的項目;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來看,將民俗文化與“旅游+”相結合,將各個民族特有的文化內涵悉數呈獻給游客,能夠有效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我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發展面臨的問題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游,不僅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還能有效弘揚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對實現經濟和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現階段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旅游規劃欠科學。民俗文化旅游的整體規劃不夠科學。一個科學完善的旅游開發規劃是各種旅游建設成功進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民族聚居地區的民俗文化旅游開發上也要有一個科學完善的規劃。但是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起步晚,部分民族地區的民俗文化開發,本質上并沒有立足于當地文化資源的實際水平,加上對民俗旅游資源的保護不到位、利用不合理、市場開拓不完善,致使當前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處于低水平的初級階段。

        (二)旅游設施不完善。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夠完善是有很多原因的。一是在于民族地形的復雜性,景區的道路設置不夠暢通,增大了游客進入的困難性,嚴重抑制了游客的整體數量,這就對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充分開發造成了極大的困難;二是在于后備資源供應滯后化,當前民族地區除較早開發的個別資源突出地區,具備較好的基礎供應條件外,許多一般資源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區都存在供應不充足的情況;三是信息傳播閉塞化,當今社會是智慧旅游的時代,信息的獲取和傳遞是發展旅游的關鍵。但是部分民族地區仍存在網絡通訊設施落后的問題,導致手機等移動客戶端出現無信號無網絡的現象,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發展。除此以外,景區排污設施、生態環境保護設施的缺失,不僅對旅游資源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還明顯抑制了整個民族地區旅游的快速發展,不能很好地發揮旅游的經濟效益和聯動作用。

        (三)產品創意缺亮點。當前民俗文化旅游產品在開發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是缺乏創新點,尤其是對體驗型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較少,大部分景區是吃吃特色的飯菜,簡單參觀少數民族的建筑、服飾和生活環境,而對當地真正的生活缺少體驗。當下正是體驗經濟時代,體驗作為最有效的營銷手段之一應當被我們應用在產品開發中。很多民族地區在搞民族聚居的微縮型生活景區建設,意在完整展示少數民族的生活特色,但是很多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相互模仿和復制,既沒有體現原有的民族特色,還造成了服務產品的嚴重同質化。當然,體驗經濟下少不了對民俗表演節目的展示,但是有的景區過分熱衷于制造偽民俗,采取杜撰與附會等方式,給游客造成了錯覺,這對特有的民俗與風情的傳承是不利的。然而,當下的旅游者尤其是民俗愛好旅游者,他們懷著對少數民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在意、更關注的不僅僅是作為一名游客停留在觀賞的層面上,而恰恰是體驗型、參與型的旅游活動。

        (四)服務水平不夠高。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產業的一部分,旅游業所提供的產品是一種無形的直接服務,同樣民俗文化旅游業提供的也是這種無形的服務。如果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不高,微觀上會直接影響到旅游的服務水平,從宏觀上說會影響整個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導游作為游客參觀游覽的伙伴,要充分體現作為游客的另一雙眼睛的作用,在導游過程中講解景點不能只是簡單的照本宣科,還要和游客互動,激發游客的興趣,提高游客對民俗文化旅游景區的整體印象;除此以外,民俗文化旅游地的酒店大多數都是私人經營的家庭式旅社,這些經營者由于未經過系統的培訓,存在著經營管理不善、服務不到位等這樣那樣的問題,降低了游客對民俗文化旅游地的滿意度。所以為了更好地適應“旅游+”的新時代下民俗文化旅游業持續發展,提高旅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已迫在眉睫。

        (五)保護力度不健全。20世紀80年代時,我們普遍認為旅游是無煙產業,但是隨著旅游活動的開展,慢慢發現旅游并不是無煙的,相反旅游過程中的交通廢氣、景區污染已然成為大氣污染、環境破壞的重要來源。所以,我們在討論民俗文化旅游創新發展時不可避免要討論到保護問題。首先是環境的保護問題。隨著大眾度假時代的到來,游客的規模越來越大,旅游的超負荷接待增大了保護的難度。現階段地區的民俗文化旅游發展更多是追求經濟效益,進行掠奪式開發,并不重視民俗文化得以繁衍生存的生態環境,如景區的違章建筑問題、污染排放問題;其次是文化的保護問題,包括外來文化的入侵和民俗文化的商業化問題。旅游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文化相互交流的過程,在旅游中五湖四海的游客匯聚一堂,各種文化相互融合。在這一過程中,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受到了外來旅游者所帶來的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沖擊,其特有的風俗習慣等隨著外來文化而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長此以往,旅游地民俗文化可能被外來文化所異化甚至同化,民族特有的神秘感也會隨之降低甚至消失。然而,民俗文化旅游地,本就是以民族獨特的文化來吸引各地游客的,如果這種特有的民俗文化被現代文明所改變,那么對游客的吸引力也會隨之降低。從利益相關者角度來看,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與經營者大多是追求經濟利益的商人,過分的商業化嚴重破壞了民族地區的生態平衡,使民俗文化旅游趨向于商品化、庸俗化,扭曲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目的。

        (六)投資方式范圍小。旅游業的良好發展,既要有政府的支持,也離不開良好的投資環境。雖然國家每年都安排有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增加了對旅游、特別是民俗文化旅游開發方面的投入,然而隨著旅游熱的持續升溫,現有的基礎設施承載負擔過重,資金投入不足嚴重制約了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在“旅游+”背景下眾籌逐漸成為旅游投資的重要方式。眾籌翻譯自國外crowdfunding一詞,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包括發起人、跟投人、平臺等,是指一種向大眾募資,來支持發起人或組織的一種投資形式,由于眾籌的投資來源比較多,未來眾籌將會是旅游發展的主要動力。

        三、“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發展戰略

        在“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想獲得更大的發展就要創新理念、創新思維,樹立起創新的意識,具體來講就是從區域規劃、文化創意、信息平臺、人才培育、產品開發、品牌塑造以及生態發展七個方面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創新性的發展戰略。

        (一)整合區域化資源。“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規劃應該是在資源整合驅動下的民俗文化產業資源的整合。民俗文化產業資源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和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對于整合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借助電視、雜志、網絡等媒體,一方面通過廣告電視作品或專題紀錄片、多語種旅游網站,來展示旅游;另一方面通過影視節目或節日會展等重大事件來整合現有民俗文化旅游資源或已經轉化為旅游資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影視節目可以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內涵,提升文化旅游品位。同時,影視節目對旅游目的地的展示時間相對較長,有利于對潛在旅游者形成有效持久的刺激,這對轉化為現實旅游者是非常有作用的。《花樣姐姐》、《爸爸去哪兒》等影視節目火爆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旅游的繁榮發展。因此,制作有內涵的、豐富的民俗文化節目對擴大旅游地民俗文化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意義。“旅游+”下的民俗文化的融合不僅僅是民俗文化資源小范圍內的簡單組合,而應是在全省文化旅游整體發展規劃下進行的整合。具體是在省內已有成熟景區基礎上,達成“大帶小,強帶弱,先帶后”的規劃思路,即以大景點帶動小景點,以競爭強資源帶動弱勢資源,以先發展起來地區帶動后發展地區的規劃思路,如以精品景區中的大景點帶動地域性的小景點;以處于強發展階段的景點帶動發展弱的旅游景點;以先發展起來的成熟景區帶動后發展的景區。

        (二)打造創意化產品。“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規劃的重點應是加強旅游產品及項目的開發規劃,根據不同的地區分布以及經濟發展水平情況,結合具體區位特征、資源稟賦等針對性地開發旅游新產品和旅游新項目,這是實現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的關鍵。我國五千年文化積淀,56個民族集聚發展,因而大力推動旅游與民俗文化資源的融合發展,不僅傳播了民族文明,還豐富了旅游產品內涵。

        (三)搭建信息化平臺。在技術力量的作用下,“互聯網+”正在全面地改變著各個行業,同樣擁有強大的市場開拓力量、旨在追求愉悅生活、飽含人文交流優勢的旅游,也正通過“旅游+”給旅游行業帶來深刻影響。由于不同地區存在的差異很明顯,加上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導致旅游發展整體水平參差不齊,地區聯動發展的意識薄弱,各個地區內部的行政管理部門缺少有效的平臺進行旅游資源的交流與分享,不僅使地區的旅游發展差異日趨擴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旅游+”下民俗文化旅游的整體發展進程,因而盡快搭建跨界的信息交流平臺,對于不同地區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當然,除了加強在線上的定期溝通以外,積極促成線下旅游相關會議的召開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培育優質化人才。民俗文化旅游產業屬于知識及資源雙密集型的產業,其發展的速度、競爭力的強弱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人才的影響,優質的人才是旅游產業實現創新的關鍵。為此,在民俗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實際的基礎上,政府部門一是要根據市場需求培養旅游專業人才。具體來講,就是在高等院校確定與旅游相關的專業合作,構建科學完善的旅游人才培養方案,或者考慮成立職業性學校,培養旅游專門人才。最重要的是組織旅游從業人員定期參加必要的培訓,以及開設模擬導游和講解員課程,實地強化基層人員素質;二是是擴大從業人員的來源,吸納社會未就業人員,組織旅游專業培訓,引進從事旅游研究、規劃、營銷、策劃、紀念品開發等專業人才;三是激勵機制,首先要提高從業人員的歸宿感和成就感,給予員工更多的鍛煉機會,讓員工親身的參與進來,既能鍛煉自身的能力,拓寬職業生涯的通道,同時可使自身價值得到體現。還要保持公平、平等的薪酬待遇,同時為一些緊缺人才、高素質的管理人員設立高職高薪的回報體系,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外流。

        (五)開發多元化產品。新常態下旅游產業是商養學閑情奇六要素俱全的產業體系,在旅游產品的開發方面空間很大。然而目前很多景區存在特色性和體驗性較低的娛樂項目的問題,因此要將民俗文化中的娛樂活動設置與“旅游+”深度融合,用民俗文化要素豐富旅游的體驗項目。首先,應把普通的觀光型旅游轉變為豐富的體驗性旅游,調動游客的參與積極性;其次,要積極借鑒經驗,尤其是國內外成熟民俗景區與“旅游+”融合實踐的經驗,建設融合休閑、文化、購物、體驗、觀光的現代性民俗文化旅游區。在完善旅游基礎配套的同時,嚴肅整頓不恰當文化,主動融入時尚元素,合理開發以體驗性為基礎的娛樂休閑旅游產品,有機結合民俗文化與現代文明,創新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產品設計,構建完善的民俗文化旅游產業鏈,進而促進民族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從游客的需求角度來看,要開發特色化、專一化旅游線路,如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如對中小學生推出“教育游”、“少數民族風情游”,重點培養中小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和體驗不同文化;針對大學生推出“民俗探險游”、“文化體驗游”,以此來滿足90后大學生求新求奇的需要;針對情侶推出“浪漫蜜月游”,可體驗少數民族的婚慶事宜;針對銀發市場推出“休閑保健游”來滿足老年人特殊的需求;針對短途游客推出“一兩日游”;對國外游客主推“民族歷史文化游”以及“民族建筑文化游”等。

        (六)塑造一體化品牌。營銷的概念源于管理學。現將營銷中的整合概念引入到民俗文化旅游產品設計上,則是指以游客為中心,對不同區域、不同資源進行融合,統一發展的目標,從而達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就單個民俗景點來說,要從景區內部提高民俗文化內涵。具體來說,就是根據不同民族區域的特色資源有針對性的采用不同的營銷手段。對于知名度相對較高的民俗旅游產品,可以采取“大帶小”的理念,在具體發展時,直接把有知名度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發展成旅游產品,在原真性基礎上打造精品旅游區,構建民俗文化旅游體系中的高端旅游產品;對即將失傳或者已失傳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查找歷史書籍記載,挖掘歷史面貌,以人造微縮景觀的方式再現出來。從游客角度來講,基于游客對民俗特色文化的興趣,應進行不同開發層次及營銷整合。如調查游客群中男女比例、年齡比例、職業構成、旅游方式等,做到在資源的開發和項目的設置上男女游客的比例恰當;在旅游路線的設計上有針對性的分層次分群體進行營銷。在旅游方式上,自由行、自助游、自駕游等,逐漸成為旅游中的主流,因此應該加大對道路、宿營地等基礎旅游設施的建設。總之,從游客的需求和特點出發,進行針對性的營銷是有重要意義的。

        (七)持續生態化發展。從長遠發展來看,加強對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不僅有利于旅游業發展的持續性,也保證了文化的傳承性。在黃金周、小長假等時期,通過信息平臺及時游客數量信息,實現對游客人數的合理控制;在景區,設置節能型、環保型車輛。著重聽取民俗文化的傳承者意見,尊重當地居民意愿,對民俗文化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適度的利用,使得民俗文化在人們日常生活當中自然地進行傳承。地方政府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必須結合當地實際發展水平,研究制定民俗旅游的整體生態發展規劃,發揮政府部門在旅游中的的宏觀調控職能,協調各級分管部門的力量,加強民俗旅游景點的可行性論證與生態建設;積極鼓勵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嚴厲制止濫用民俗文化資源的商業,營造民俗旅游持續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

        總之,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民俗又是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文化已經融入到旅游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中,而民俗文化作為文化的特殊成分,在大眾度假時代到來之前,研究其與“旅游+”的深度結合,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創新型生態發展顯得格外重要。(圖1)

        四、結語

        旅游活動是一種涉及面非常復雜的活動內容,其旅游資源要素、旅游產品形態、旅游產業邊界都是不斷擴展的,隨著“旅游+”的提出,旅游活動更加廣泛、更加深入地融合到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生態、心理等多個領域,同時也帶動了工業、農業、教育、物流、養老養生、婚俗等多個行業的發展。因此,本文研究“旅游+”下的民俗文化旅游就顯得意義重大。

        本文基于“旅游+”的背景,以旅游中的各種融合為研究基礎,分析了民俗文化這種民族特殊的旅游形式,在實際旅游發展中需要關注的一些問題,包括觀念認識不足、產品創意、旅游服務、保護力度、投資主體、品牌營銷等,并在此基礎上從區域規劃、文化創意、信息平臺、人才培育、產品開發、品牌塑造以及生態發展等七個方面提出了民俗文化旅游創新發展的戰略。當然,推動“旅游+”還需要市場的配合和政府監督,既然研究的是“旅游+”,就不妨稱之為“旅游+市場”和“旅游+政府”。我們知道,在經濟學中市場總是被稱為無形的手,這只無形的手在旅游市場中為旅游資源配置、旅游基礎建設、旅游需求的滿足、旅游景區的規劃等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是旅游市場蓬勃發展的動力系統;那么從這個意義上說,“旅游+政府”相對來說就是實物形態存在,不妨稱之為有形的手,政府可以通過行政力量和法律條例保證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同時政府的公報、政策也會對旅游經濟的發展起到很大的導向性,正如我們所研究的“旅游+”,就是在政府的號召下新興的研究方向。同需求與供給的平衡一樣,既要通過市場的力量,不斷豐富旅游的內容,拓展旅游的邊界,擴大旅游的影響;也需要依靠行政資源和行政權力的進行資源配置,在“旅游+市場”和“旅游+政府”的平衡中也需要有這樣的匹配性,同時也要融合區域規劃、文化創意、信息平臺、人才培育、產品開發、品牌塑造以及生態發展,這樣對“旅游+”的融合、對民俗文化旅游發展的相互匹配、相互滲透、相互配合就會有很重大的作用。

        “旅游+”與“互聯網+”一樣,具有平臺的功能,在這樣一個平臺上,不僅要實現“旅游+互聯網”,也要實現“旅游+產業”、比如農業、工業、文化、物流等,互聯網毋庸置疑,正在以其強大的技術力量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就十分需要關注在“旅游+”下旅游發展各個面的研究。可以想象“未來景區”可以實現“旅游+技術”,也就是發展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是“旅游+”的有效實現形式,就體來講就是通過整合優勢旅游資源和技術手段,為景區打造集電子智能服務、數據分析能力、網絡營銷平臺的于一體的旅游科技信息融合方案,同時也是踐行旅游行業“互聯網+”和實現從供給側改革,來推進旅游行業全新發展的有益嘗試,標志著“互聯網+旅游”新模式的正式開啟。作為“旅游+”帶領下的未來景區,將會以更美好的姿態迎接訪客的到來,如掃碼支付景區門票、景區地圖電子導覽和解說系統等在內的全線產品。

        主要參考文獻:

        [1]李金早.開明開放開拓迎接中國“旅游+”新時代[N].中國旅游報,2015.8.21.

        [2]宋子千.“旅游+”提出經濟社會發展新思路[N].中國旅游報,2015.9.18.1.

        [3]馬勇,周霄.旅游學概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4]劉敏,潘貴渝.民俗生態旅游新模式研究[J].新經濟,2015.17.

        第2篇: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存壓力也逐漸加大,對身心得以放松的需要程度是過去所有時代所達不到的。基于此,旅游業迅速發展起來,而以民俗旅游的發展速度最快。但是產品化和商業化卻對我國民俗旅游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強勢文化的入侵使民俗旅游的原真性受到了削減。本文對我國民俗旅游的本真性從多維度進行了探究,以求尋找我國民俗文化與旅游經濟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

        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多維度;探究

        如今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們繁重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人們急切需要尋找一個有效的途徑使自己放松壓力,愉悅身心,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戶外旅游。如今僅僅是優美的自然風景已經滿足不了旅游的需求,他們更傾向于風景中蘊含深厚的人文涵養的景區,于是民俗文化旅游越來越受到游客的喜愛。可隨著國內外游客的增多,旅游業商品化和產業化的傾向越來越嚴重,民俗旅游的本真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因此,對民俗旅游的本真性進行多維度的研究,加深對民俗文化的認識,對在旅游業的發展中做好本真性的保護是十分有必要的。

        1.民俗旅游與民俗旅游本真性的具體含義

        1.1 民俗旅游概念的解析

        目前對民俗旅游的定義主要是出于旅游產品和旅游活動兩個方面。從旅游產品角度上講,民俗旅游指的是通過景點實物和為了使游客“入鄉隨俗”而開展的項目活動中所展示的帶有民俗文化氣息的旅游產品。從旅游活動角度上講,民俗旅游指的是人們為了參觀、欣賞、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而進行的旅行,是旅行途中一切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的總和。

        1.2 民俗旅游本真性含義的解析

        某一個地區將當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利用于旅游業的發展之中,通過旅游來宣傳民俗文化的做法其實就是民俗旅游本真性的體現。對民俗旅游本真性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其還原性和真實性以及在以后的旅游發展中民俗文化的傳承性與發展方向。在對民俗旅游的本真性進行研究時,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判斷依據,因此也就有著不同的認知結果,例如當地的居民、游客和專家學者們對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認知就是不一樣的,當地的居民關注最多的是當地的經濟發展對自己生活上會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因此主要是從當地的經濟變動和自己的生活習性入手來體會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游客關注最多的是景點的風景、人文內涵以及自己在旅游途中的感受,因此主要是從自己的生活習性來對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有一個認識。而專家學者關注更多的是當地民俗旅游文化的“本體真實”的保存,他們考察最多的是當地民俗文化的動態發展過程,因此他們對民俗旅游的本真性的認識也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

        2.對民俗旅游本真性的多維度思考

        2.1 專家和決策者對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研究歷程

        專家學者對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關注點在于民俗旅游文化“本體真實”的保存,他們的認知研究是通過對文本史料的查閱以及的自身的實地考察等方式來進行的,他們對本真性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靜態到動態、由局部到全面的過程。早些年,專家與學者對民俗旅游的本真性研究是有局限性的,他們對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認識只是停留在文化的根上,對文化的描述也只是一種向后看的、靜止的文化觀念。而且對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保護也只是在民俗環境中的較封閉的保護,只是對有形民俗實體的保護。專家學者這些認知研究的局限,使得過去我們對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認識都是在假設的基礎上進行的,將鮮活的民俗文化與它的發展環境都放置在了封閉的、靜止的環境之中。但是隨著近幾年我國旅游業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將愛好傾向于蘊含深厚的民族人文內涵的景點,因此有越來越多的旅游業與旅游方面的專家學者都將視線投到了民俗旅游之上,對民俗旅游本真性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開始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來對待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在歷史的角度上,民俗文化的真實性帶有鮮明的歷史印記,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對真實性的認識也會發生變化,因此真實性只是一個相對的標準。如今人們對民俗文化的保護已經不單單局限在對實物的保護,而是擴展到了對文化環境的保護和文化的傳承上。如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將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從之前的對有形文化的保護擴展到了對無形文化的保護上,而且對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標準也進行了擴展和引申,由此可見對民俗旅游文化真實性的研究不能只靠單一的標準,要因時、因地而已。

        2.2 當地居民對當地傳統文化本真性的認知

        當地居民受當地傳統文化的影響是最大的,是民俗文化的直接承載者,他們對民俗文化的認識直接影響著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當地居民對當地民俗文化本真性的認知主要是指他們對當地的文化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對當地發展民俗旅游業是什么樣的態度,以及他們的實際參與程度。對于當地居民來說,本真性是指他們平時的生活狀態,這種狀態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民俗文化包含著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其中屬于精神文化的價值觀、民族性格、宗教情緒等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比較牢固的,只會在潛移默化中被改變,或者根本不會改變。物質文化中的帶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也是處于一種漸變的狀態。而行為文化層面的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卻是無法保留的,一直是在變化著的。當民俗文化與當地人的自然生活狀態下個矛盾時,通過犧牲當地人的意義去保護民俗文化,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對于一些民族文化深厚經濟卻發展落后的地區,當地居民最關注的是如何利用的民俗文化資源能更多的促進經濟發展,所以那些為了保護文化而限制旅游業發展的做法同樣是不可取的。因此,對于民俗文化的保護必須以當地的經濟發展為前提,只有保障了他們的生存和發展,他們才會對民俗旅游的發展采取積極的態度。

        參考文獻:

        [1]林移剛.論民俗旅游的本真性與商品化的調和[J].商場現代化.2007(20)

        [2]李彬,包磊.旅游商品化對民俗旅游本真性影響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8(09)

        第3篇: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論文關鍵:詞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旅游規劃;主題策劃;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題公園始于1955年,誕生在美國。在我國經歷了“人造微縮景觀”、“人造景觀”、“人工景觀’、“主題公園”等階段。國內主題公園誕生伊始,對于它的定義,學術界、輿論界就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和興趣。一直試圖給出準確、統一的定義:保繼剛認為主題公園是一種人造旅游資源,它著重于特別的構想,圍繞著一個或幾個主題創造~系列有特別的環境和氣氛的項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則認為主題公園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內容為主題,以現代科技和文化手段為表現,以市場創新為導向的現代人工景區;董觀志把主題公園稱為旅游主體公園rI01urismPark),他認為旅游主題公園是為了滿足旅游者多樣化休閑娛樂需求和選擇而建造的一種具有創意性游園線索和策劃性活動方式的現代旅游目的地形態。

        民俗文化主題公園作為主題公園的一個分支,目前尚無明確的定義,但從眾多學者對主題公園的定義中,我們不難發現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是以民俗文化為主題,具有多種吸引物(包括餐飲、購物等服務設施)、開展多種有吸引力的活動而為旅游者的消遣、娛樂而設計和經營的場所。

        1.研究目的及意義

        旅游規劃的任務不僅僅在于發現、認識區域的特色,而且要在開發實踐中將其突出出來,形成鮮明的風格,具有一定的壟斷性,有著強勁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面對國內競爭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場.眾多旅游景區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旅游景區開發實踐中,設置哪些旅游項目、規劃什么旅游產品、如何將景區無序的空間通過旅游項目安排變成有序的空間、怎樣進行游客游覽線路的安排,這些問題都和景區的規劃主題息息相關。

        在對景區進行規劃設計時。鮮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題是成功開發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基礎和重中之重。因為主題策劃是成功策劃的靈魂,只有將產品概念進一步提煉、升華成為形象化、情節化、甚至戲劇化的主題,才能對消費者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題策劃方法

        2.1主題選擇原則

        2.1.1與時俱進: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題應注意跟上時代的步伐,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選擇那些與時代息息相關的主題。并在主題選擇上應有較大的擴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題公園具有較大的彈性,能延展開發相關聯的旅游產品。

        2.1.2注重地方文脈:任何一個成功的旅游規劃,都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以本土山川靈氣和地方歷史文化為根基,才能找到正確的旅游規劃指導思想,山川靈氣與人文歷史文化精髓的結合體是主題思想確立的根本。

        2.1.3差異性:主題應具有鮮明的個性魅力,在能夠滿足現代旅游的時尚需求的基礎上,還要與周圍相類似的旅游景區形成區別,差異性競爭.滿足游客和當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場需求:旅游主題應具有個性、創意,并從旅游者的角度出發,反映旅游者的態度、愛好和動機,能貼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興趣取向,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體現“人文關懷”原則。

        2.2構建主題框架

        董觀志探討了主題公園主題選擇的框架,時問、空間和文明是主題選擇的基本軸線,三個軸線有機組合構成了旅游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框架。主題公園主題選擇策略:

        2.2.1沿單一軸線方向的選擇策略:

        2.2.2沿兩個軸線構成的平面型選擇策略:

        2.2.3沿三個軸線構成的立體型選擇策略。

        根據董觀志的旅游主題三軸線(時間、空間、文明1選擇框架,民俗文化主題公園主題選擇的三框架為時間、空間和文化。時間軸是由紀年決定的過去、現在,可包括古代、近代和現代,期限為中期。在時間軸上選擇主題時,應通過特定的時間隧道縮短與旅游者認知的距離,形成旅游者容易辯識的民俗文化特質和旅游主題公園線索;空間軸應是現實可及的、大中系統的真實空間。在空間軸線上選擇主題時,要處理好空間尺度和旅游者的相互關系.應通過特定的空間轉換縮小與旅游者認知間的距離,形成旅游者容易辯識的空間特質旅游線索;文明軸也即文化軸,在該軸上,民俗文化主題公園主題定位座標只有傳統文化(具體為民俗文化)主題選擇應遵循文化差異原則進行,形成旅游者容易辯識的文化特質和旅游線索。

        2.3主題的甄選

        2-3.1靜態類民俗旅游:指以民俗物品的觀覽、品嘗、選購為主.包括民居、民具、衣飾、民間食品、民間工藝品等.它借助靜態的民俗物品展現一時一地的民間風俗。靜態類民俗旅游的最典型代表即是當今各地的民俗博物館,以陳列展覽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標志性器物為主,呈獻給游客的是靜態的民俗畫面。

        2.3.2動態類民俗旅游:即以活動的安排為主,游客通過參與或半參與進人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圍的主題公園內,并從中得到愉悅和陶冶。

        2-3-3精神類民俗旅游:即挖掘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并轉化為旅游產品,它涉及敬神、祭祖及其他信仰性活動。

        2-3.4語言類民俗旅游:指對聲音、語言而傳承的民俗內容加以開發和應用.包括戲曲、山歌、曲藝、方言等。如廣西的三月三歌會。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題選擇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上幾類,但隨著游客旅游需求的迅猛增長以及整體旅游開發的實際需要,單純的選擇某一類主題已遠遠跟不上當今的旅游發展趨勢.這就要求在開發民俗文化主題公園時,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時,注重主題的多樣化。例如韓國民俗村,在建成早期僅是一個純觀光型的戶外民俗博物館,經過一系列的調整改革之后,融人了動態類的民俗旅游產品如手工制作、傳統體育活動等;精神類的民俗旅游產品如祭祀活動等;語言類民俗旅游產品如傳統歌舞表演等,最終成為一個年游客量達到18O萬人次的國際著名民俗旅游景區。

        3.主題策劃模式

        首先.根據規劃地的旅游資源特征和類型以及區域系統中地域分工確定主題公園的性質,其次,由主題公園的性質限定可供選擇的主題類型范圍;最后,通過是否突出了該地旅游資源特色和是否適應旅游市場需求的原則從主題類型范圍內確定該主題公園的主題類型。在上面的主題策劃模式當中,檢驗主題可選類型是否符合旅游市場需求顯得尤為重要。如在對體現少數民族民俗風情的主題公園開發過程中.通過相關問卷調查顯示,人們對于少數民族獨特的歌舞表演、飲食習俗以及生活習俗等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而對該少數民族的精神信仰、文藝作品等的關注度略低,這就要求規劃人員在策劃少數民族民俗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題時,注重迎合人民大眾的消費口味和適應旅游市場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把握好主題的定位,為下一步的開發建設提供正確的指導方向。

        第4篇: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1現有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經營模式的優點

        1.1能較集中展現出部分民俗的優秀成果以時間類的開發模式為例,這類模式對民俗進行開發時,或者跨越歷史年代順序開發,或者選取一個有代表的時間段進行民俗旅游開發,或者選取某一個時間點的民俗進行開發。都能集中體現出某些民俗內容在歷史上的優秀成果。如江西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古村落。白墻黑瓦的徽派建筑,在漫山油菜花的映襯下更顯出獨特的古韻。婺源也完美的保存了明清徽派建筑的風格,又如江西流坑村,被稱為江西第一狀元村流坑以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筑,風格獨特的村落布局而聞名遐邇。明代中葉,村子在族人的規劃、營造下,形成了七橫(東西向)一豎(南北向)八條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設置門樓,門樓之間以村墻連接圍合的格局。巷道內鵝卵石鋪地,并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統。現今,村中居民的住房雖有變化,但裝飾講究,體現出濃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贛式居民的典型風格和特點。

        1.2能較好的讓游客體驗旅游地民俗風情以體驗參與程度類的開發模式為例,這類模式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讓游客不同程度的參與其中,體會旅游地民俗的獨特魅力。旅游者可以通過歌舞、競技、飲食等等方式參與其中。由此興起的采摘節、農家樂等很受歡迎。如各地的葡萄采摘節、草莓采摘節等。在江西,參與采摘大多是全家總動員,既可以放松身心又能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一邊體驗采摘的樂趣,一邊直接品嘗綠色無污染果品。又如彝族火把節,旅游者可以參與火把節的活動體會彝族同胞對火神的敬畏,及祭祀火神的神圣與熱烈。

        1.3能較全面的體現旅游地民俗的風貌以產品形態類的開發模式為例,這類模式下,目前有民俗村落、博物館、街區、品牌、主題公園、節慶、滲入民俗內容、線路等模式。各種模式都較好的展現了本模式的民俗風貌。如江西各地區的漁家樂,江西有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又有聞名全國的軍山湖大閘蟹。多湖泊、多江河造就了江西淡水漁業發達。江西各地的漁家樂,本著“吃漁家飯、住漁家房、乘漁家船、玩漁家網、賞漁家藝、交漁民朋友”等內容為主的漁俗旅游,充分發揮地方優勢,旅游者可以通過垂釣、捕撈、喂養的方式直接參與其中,品嘗自己的戰果。

        2現有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經營模式的不足處

        2.1不能充分體現民俗內容的傳承性在現有開發模式中,出于多種因素的考量,在對民俗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集中開發部分歷史時期的成果。如山東龍口南山旅游區內的中華歷史文化園,就是選取唐、宋、元三個歷史年代,對其宮廷建筑樣式習慣,進行展示和開發。能使游客獲得較多民俗知識,非常直觀的進行比較和鑒別,并從中獲得審美和愉悅。但也會出現只是斷裂,了解不全面的問題。只知道唐、宋、元三個時代的較多知識,而之前和之后的宮廷建筑只是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沒有豐富的實物讓旅游者有直觀的認識。

        2.2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感受不充分旅游大多是旅游者從生活地出發到旅游目的地短暫停留,感受當地的風情民俗、領略山川美景、瞻仰文物古建。民俗文化旅游很重要的內容之一便是感受當地的風情民俗,而逐步商業化、經濟化,旅游開發者在開發過程中使一些民俗文化逐步流于形式缺少內涵,讓旅游者覺得只是為了錢。如個別民俗文化村組織游客體驗少數民族婚禮,入村時少女們把花環送給看得上眼的男游客,然后感受婚禮過程,可很多游客在結束后會說“都是為了錢”,婚禮本來的意義蕩然無存,忽略了旅游者本身想對旅游目的地文化的感受的目的。

        2.3民俗風情旅游還沒有形成良好的領導環境由于旅游產業是開放性行業,其生產要素分散到各個行業,其收入也分散到各個行業,特別是民俗旅游,“富農不富政府”,基本都散落到千家萬戶,農民實實在在地受了益,政府的財政卻沒有得到很大的收益,所以,在全國新一輪的經濟發展中,招商引資、建設現代化工業商業城市是主要目標,大部分地區多走“工業興市”、“工業立縣”之路,第三產業發展則自生自滅,或者無暇顧及。對于旅游發展問題上,有些領導、有些部門行業領域還沒有真正確立旅游主導產業的地位,沒有真正樹立大旅游、大產業、大市場的觀念,沒有認識到旅游產業的相關帶動、拉動作用,沒有認識到它與社會形象、經濟發展、群眾收益和生活水平、當地發展大局的關系而將其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盤子中。真正把旅游當作主導產業、像抓工業抓招商引資那樣抓旅游的寥寥無幾,“說起來重要,干起來不重要,忙起來不要”。觀念、認識、政績觀、發展觀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2.4現有開發經營模式造成價值體系的缺失普遍認為一個系統都要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價值體系,完整意義上的價值體系要有社會、經濟、生態等方面的標準共同組成。但在民俗文化旅游開發過程中,對經濟效益倚重較大。一些經濟且發達地區把旅游看成經濟發展的“救生圈”,而忽略了社會和生態,可正是這兩者,才更能體現“和諧、可持續”的標準。造成價值體系的失衡,在這樣的體系指導下的模式缺乏對長遠利益的考慮,從而造成短視、盲目開發。

        第5篇: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大興安嶺;生態旅游;民俗文化;鄂倫春族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34-0210-02

        “文化研究”源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英國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學術成果,其代表人物有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與斯圖亞特·霍爾,“伯明翰學派”的文化研究方法與人類學方法打破了英國文化的嚴肅正統。由此,民俗文化研究包含了日常生活意義的符號系統研究,仲富蘭在《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中提出,“民俗文化,我們將它譯為Folk-Culture。它是溝通民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間社區的和集體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過人作為載體進行世代相習和傳承的生生不息的現象。”[1]當下,民俗文化直接關聯著西方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啟蒙辯證法》提出的“文化產業”。2012年,國家統計局設管司制定了《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將文化及相關產業概念界定為:“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產品和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活動的集合。”[2]近年來,受西方學術的影響,民俗文化作為文化產業的一個分支,應用層面的研究傾向于與中醫學、旅游目的地的優化整合研究。就大興安嶺地區而言,生態旅游開發要以冷文化、夜文化與鄂倫春民俗文化的研究為基點與策略。

        一、冷文化

        所謂“冷”,不僅是地理問題與生態問題,也是個文化問題。大興安嶺的冷就是大興安嶺文化的本質內涵,大興安嶺地區冷文化的內涵即為大興安嶺精神,這是大興安嶺人思想中流淌著的文化的血脈,是大興安嶺人不怕寒冷的文化傳承。其實,無論是閱讀大興安嶺古典文獻、當代小說,還是欣賞大興安嶺版畫,總有一股“冷文化”存在,具體說起來,大興安嶺地區的冷文化生活猶如一曲如歌的行板,回響著大興安嶺人的生命的自由自在與自然而然。

        什么是“冷文化”?在人類文明史中,冷文化是地理式的文化即白色文化或冰雪文化,是人類適應惡劣寒冷的自然環境的結果,以生活在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與拉普人的文化為代表,具體表現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關系到自然環境的地貌、氣候、動物與植物的獨特性,標志人類的適應能力與生存能力,人類文明基本上是走出熱帶非洲,不斷向更冷的世界發展的過程。冷文化是人類文化發展史中的一朵雪蓮,給予審美主體以深沉、悲壯與剛強。冷文化強調人本,彰顯出人是生命王國里至高無上的代表,與之相對應的“熱文化”——人們在那種高溫炎熱下形成的文化——與在寒帶地區人類形成的文化就截然不同。在中國藝術史中,冰雪山水畫創始人于志學在理論上提出“冷文化”,他將冷文化當作一種創作理念與哲學觀念,他認為冷文化的核心是“冷逸”,“冷文化的特點是粗獷、洪荒、奔放、凝重,有排山倒海的氣勢,有雷霆萬鈞的威猛,有風卷殘云的力量。”[3]

        大興安嶺地區的冷文化包括北方文化、山林文化、生態文化、冰雪文化、信仰文化、狩獵文化、醫藥文化、知青文化與節日文化,多元的文化中孕育著獨特的大興安嶺精神——熱愛自然的精神、追求自由的精神、抗寒的頑強精神、百折不撓的精神、海納百川的精神、崇高精神、艱苦創業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樂觀向上的精神。大興安嶺地區冷文化的滄桑不僅是冬季的嚴寒與漫長,而且是人類歷史的滄桑。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主峰大白山上的雪終年不化,故名大白山;大興安嶺的松樹蒼翠挺拔;大興安嶺地區的雪自由高潔;大興安嶺地區的凍土層深厚穩重;大興安嶺地區的人樂觀堅忍。面對這些冷文化元素,還有誰會說那些游人來此是為了找北的?從地理區域看,由于大興安嶺地區地理的“邊緣”、“寒冷”與“原始”,現代文明沒有讓它遭受到污染,使之成為海內外游人休閑度假的勝地。

        二、夜文化

        大興安嶺地區受地理位置及城市規模所限,夜文化主要表現為飲食文化、K歌文化等,未形成獨特的夜文化品牌,處于比較低級的發展階段,無法滿足旅游者的文化品位需求,嚴重制約著大興安嶺地區旅游業的發展。當下,都市將各種類型的歌舞廳、游藝廳、錄像廳、咖啡廳、影劇院、酒吧間、茶館等作為夜文化的活動場所,將夜文化當作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然而,大興安嶺地區的夜文化應該與燈紅酒綠關系不大,它應該是生態的、靜謐的、與自然一體的。

        什么是夜文化?“夜文化是夜景觀融合了當地文化,產生的一種展示當地獨特風俗習慣的夜景觀。”[4]夜文化無疑是大眾文化、通俗文化、休閑文化,因為“夜文化的興起,拓寬了人們的生活空間、延長了人們業余生活的時間,人們從簡單、枯燥、乏味的小天地走出來,面對他們的是一個絢麗多姿的新世界。”[5]由此,大興安嶺地區的夜文化應該是狂歡的節日文化的展現,是生態旅游的一個組成部分。大興安嶺地區的夜文化應該是生態文化與夜景觀的相互融合,處處滲透著人文氣息,表現大興安嶺的文化底蘊與文化沉淀的載體。

        大興安嶺地區的自然夜晚生態環境屬于日常生活,不管是否有燈光照明,都表現了當地的一種夜晚環境狀態。大興安嶺地區夜文化建設的重點是確立生態文化為核心,既要對大興安嶺文化傳統和文化成果有所繼承,又要汲取當代主流文化和域外文化。大興安嶺地區有多個林區小鎮,兩個鄂倫春族民族鄉、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如果將其建設成獨具特色的生態夜文化之都,不僅能讓大興安嶺地區的人民享受到更高品位、更休閑的夜文化生活,也完全有可能成為旅游者的“星光生態園”。

        另外,大興安嶺地區的夜文化建設作為一個夜景觀的高級階段,其目標就是服務于人,創建一個健康和諧的夜景觀環境,彰顯綠色與生態的夜景觀,達到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力求燈光與自然環境達成中國傳統美學上的虛實融合的效果,避免那些大都市的夜文化景觀類同,進而成為生態旅游良性循環的開端。唯有如此,才能全方位、無時無刻地集中體現大興安嶺區域歷史文化和民族風俗風情,體現流動的生態空間、充滿生命力的自然環境以及獨具風格的民族藝術內容等,形成一種特有的風俗文化氛圍,體現現代文明、生態環境與古老風俗文化的并立與融合。

        三、鄂倫春族民俗文化

        鄂倫春族作為大興安嶺地區的原住民族與主體民族,鄂倫春族民俗文化是鄂倫春民間民眾的風俗與生活文化的統稱,是鄂倫春族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具有普遍性、傳承性和變異性。鄂倫春族民俗文化旅游開發要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辯證關系,即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前提是保護,但如果僅保護不開發,不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鄂倫春族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保護的意義。反之,要充分考慮到旅游對鄂倫春族民俗文化的負面影響,在有效控制、因勢利導的基礎上,促進鄂倫春族民俗文化健康地發展,可以通過建立“鄂倫春族民俗文化村”、“鄂倫春族生態博物館”等,以保持傳統民俗文化氛圍濃郁村落的相對封閉性,達到延緩傳統民俗變異的作用。

        鄂倫春族民俗文化不僅是一種可供開發和挖掘的傳統文化資源,還可以為區域旅游文化發展提供文化認同的基礎,減緩社會轉型帶來的風險、震蕩和不確定性。更為重要的是,以生態文明和勇敢精神為代表的鄂倫春族民俗文化特質,為區域生態文化建構提供了精神文化支撐,“從原住民的角度看,移民文化還包含有另一層次的文化特質,即包容精神。”[6]鄂倫春族的文化包容精神,整合了來自不同地域的移民文化,促進了大興安嶺地域文化濡化與民族融合。

        全球化語境中,本土文化的“經濟搭臺表演文”已不能滿足旅游者的文化需求,許多旅游者更希望體驗原汁原味的民俗風情,因此,開發鄂倫春族民俗文化要從民族節日入手,挖掘其歷史性、多樣性與神秘性,將其作為吸引旅游者開展生態旅游活動的最佳載體,尤其是鄂倫春族篝火節,它既是冷文化、夜文化又是民俗文化的代表,這樣的少數民族節日也是吸引生態旅游者旅游的最佳時期。同時,開發大興安嶺地區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建設民俗文化旅游項目時,要高度重視鄂倫春族民俗文化內涵,加強民族區域間的文化合作與經濟共贏。

        綜上所述,大興安嶺地區絕不是一片“文化荒漠”,而是一座“文化冰山”,正是這片寒冷卓絕的山嶺造就了大興安嶺地域文化的多元與輝煌,浮出水面的總是海明威所說的“一小角”。大興安嶺地區生態旅游開發要將民俗文化資源與生態環境結合起來,重視民俗文化資源在區域旅游開發中的應用與指導作用,關注民俗文化在旅游開發過程中的傳承與保護問題,通過兩者的有機結合達到雙贏的目的,從而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旅游價值、文化價值與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仲富蘭.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0.

        [2]國家統計局設管司.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EB/OL]http://

        /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CE%C4

        %BB%AF%B2%FA%D2%B5&channelid=6697&record=7.

        [3]于志學.素染黃山仙韻開——我對黃山冰雪山水及冷文化的研究[J].文化時空,2003,(10):57.

        [4]曹興.夜環境到夜文化——武漢城中村夜景觀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11:35.

        第6篇: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1.有利于地方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傳播

        民俗文化是地域文化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發展、人口流動和環境變遷,地域性民俗文化逐漸消失,出版作為文化積累的一種有效形式,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走進書店,有關民間藝術、民間文學、民俗風情旅游類的圖書琳瑯滿目,這是一些地方出版社重視民俗文化出版資源開發的結果。湖北擁有燦爛輝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獨具風格的民俗文化,將此類文化資源變為出版資源,可以讓更多的讀者了解湖北民俗的方方面面。以孝感的孝文化為例,先后出版的圖書包括《董永傳說》“孝感(孝南)民俗文化叢書”等。這些圖書的出版被著名劇作家沈虹光認為是“搶救民俗文化遺產,功德無量!”可見,開發民俗文化出版資源,就是以編輯出版為手段,以圖書為載體,挖掘地方文化的精髓,實現對地方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擴大其傳播影響力。

        2.增強出版產業內容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早在20世紀初,中國民俗文化就成為文化出版的一個重要源頭,為出版產業提供豐富的內容資源。民俗文化種類繁多,形式多樣,既有樸實的物質民俗,也有豐富的精神民俗。以《湖北民俗志》為例,它分為勞動生產、經紀商賈、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歲時節令、、醫藥衛生、民間文學、民間語言、音樂舞蹈、戲曲曲藝、民俗工藝、名勝古跡,共13編,每一編下面又分為若干個大目和子目。對出版業來說,這些類目蘊含著豐富的選題資源,搜集、整理和出版這些資源,可以增加圖書選題的多樣性,繁榮文化出版市場。另外,即使是相同的出版內容,變換一下出版形式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推出“中國民俗文化叢書”,該套叢書以內容廣、價格低而受到讀者的歡迎。隨后,2014年吉林出版集團又推出“流光溢彩的中華民俗文化(彩圖版)”系列叢書,將我國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圖文并茂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3.推動“中國元素”走向世界文化市場

        在全球化的今天,具有地方色彩的民俗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場中具有突出的價值。縱觀這幾年的圖書版權貿易,中醫、保健類傳統文化圖書一直是版權輸出的主打品種。例如,在2014年第21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上,鄂版圖書《禪意東方》《新編家庭中醫療法大全》等傳統優勢類圖書與反映現當代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況的圖書并駕齊驅,成為輸出內容題材的主力軍。我國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條件,各地區各民族都擁有自己獨特的民俗文化元素。在全球經濟、文化一體化的進程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不再局限于某地某人,而是能轉化為文化資本進入全球的文化市場[1]。因此,對民俗文化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打造有中國特色的民俗文化產品,有助于推動“中國元素”走向世界文化市場。

        二、大數據對民俗文化出版資源開發的影響

        1.大數據理念的力量

        民俗文化出版利用大數據的關鍵,是如何從海量的民俗文化資料庫中發現價值,尋找隱藏于其中的市場前景,將大數據轉化為可向受眾傳播的知識信息產品。基于大數據的民俗文化出版,不僅可將某些“小眾需求”的民俗文化內容推送給特定讀者,還可以根據讀者需求定制某些特定內容,更好地實現營銷與內容相關聯。長久以來,我們對待民俗文化的態度重在保護,比如搶救民俗文化遺產、保護本土民俗事象等。然而從長遠來看,只有將保護與創新相結合,文化與科技相融合,才能真正實現民俗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大數據改變了信息的搜集、儲存和傳播方式,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市場轉化率,因而能夠最大限度地傳播信息和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一方面,出版機構可根據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市場預測、選題策劃和營銷,將大數據轉化為出版生產力,從而實現按需出版;另一方面,對民俗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來說,大數據為其提供了了解用戶的機會,可以幫助他們更精準的為公眾傳遞信息和提供服務。

        2.大數據技術的支撐

        眾所周知,大數據的價值在于通過數據采集與分析獲取有用的信息。因此,大數據的分析方法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支撐對獲取最終信息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我國很多省市都開始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信息化存儲與開發,建立了很多特色文化信息資源庫。無論是出版者還是民俗文化擁有者,都必須明確原始數據的采集與存儲是開發民俗文化出版資源的基礎,如何對數據進行分析和利用才是資源開發的關鍵。大數據分析技術包括數據挖掘、可視化處理、預測性分析、語義搜索和數據管理等,除大數據分析專家以外,普通人一般會選擇借助第三方數據分析系統來完成分析任務。例如,“開卷在線(B/S)全渠道數據查詢分析系統”,用戶通過瀏覽圖書信息及銷售數據,即可一站式完成市場信息的調研。該系統為編輯的前期市場調研與選題策劃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參考信息,可以啟發編輯的選題思路、印證選題的合理性、指導選題的后期策劃,還可以通過查看各渠道榜單及不同渠道之間的對比數據,來了解不同渠道的銷售特點、消費者的接受態度等[2]。

        三、大數據視角下民俗文化出版資源開發的內容

        出版資源是出版產品形成過程中可利用的各種社會資源,包括人才、信息和物質資源[3]。本文所探討的出版資源主要是指信息資源。由于民俗文化范圍廣泛、種類繁多,有關民俗文化的信息資源非常可觀,這里根據湖北省民俗文化的特點和優勢,選擇了四種類型的出版資源來展開論述。

        1.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

        湖北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豐饒的荊楚大地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這些民俗遺產是當今社會文化發展的一筆寶貴財富。近年來,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名錄體系日益完善,理論研究和數據庫建設初見成效。目前,湖北省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4項、國家級名錄80項(106個項目保護單位)、省級名錄312項(466個項目保護單位)、市(州)級名錄903項、縣級名錄2815個項目,涉及民間文學、民間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技藝、美術、醫藥等。較有代表性的有秭歸端午節、鄂州雕花剪紙、云夢皮影戲、恩施擺手舞、荊州花鼓戲、大冶石雕、天門糖塑、武當山廟會、嫘祖信俗、潛江草把龍燈、巴東民間歷法、松滋煙茶禮俗等,這些非遺資源為文化出版提供了豐富的圖文音像素材。無論是荊楚文化、三國文化,還是屈原、諸葛亮等名人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每一項都蘊含著巨大的開發潛力,都可能成為圖書選題的對象。然而目前,出版市場上選題雷同、內容重復的現象比比皆是,這說明文化資源開發能力不足,文化活力未得到充分發揮,文化市場還有待進一步優化。尤其對地方出版社來說,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資源是其重要的選題資源,應該用富有創意的內容和形式來展現其獨特之美。比如,吉林出版集團就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匯集起來,對其深入挖掘和邊緣探索,編排出34本“流光溢彩的中華民俗文化(彩圖版)系列叢書”,內容涵蓋民間節日、飲食、民居、技藝、美術、禮儀、傳說、音樂、武術等。

        2.民俗文化旅游類出版資源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與旅游熱相對應,旅游類圖書也出版市場上大放異彩。根據亞馬遜中國2014年11月的數據顯示,游記圖書是近三年旅游類圖書排行榜的榜首。可見,一個地區的旅游升溫往往能成為旅游類圖書的新寵,比如的騎行熱就帶動了以為主題的旅游類圖書大量問世,出現《慢騎中國》《飛行騎:笨雞走川藏》等[4]。現在有很多地區將民俗文化與旅游結合起來,形成獨具特色的風情旅游。此類旅游需要對當地的民俗文化有一定了解,這在某種程度上刺激了大眾對民俗文化信息的需求,出版社在這塊領域是可以深入挖掘并有所作為的。湖北被稱為“千湖之省”,既有美不勝收的山水風光,也有深厚獨特的人文韻味。近十年,湖北103個縣市區共誕生了136個文化品牌,包括以“中國書法名城”“中國孝文化之鄉”“中國編鐘之鄉”為代表的20多個國字號文化名城和文化之鄉。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更是將8個市(州、林區)的多種自然景觀與人文資源融為一體,誕生了十大核心景區,包含武當山、明顯陵、長江三峽、古隆中、荊州古城、昭君故里、曾侯乙墓編鐘、龍船調等諸多令人心動的文化旅游符號[5]。這些傳統符號或品牌在現代化環境下可以轉化為資源優勢,以新的載體形態在文化市場發揮新的魅力。

        3.少數民族出版資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湖北有53個少數民族,人口達283萬,占全省總人口的4.68%。全省過萬人的少數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滿族和蒙古族6個。湖北有1個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個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土家族是湖北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恩施土家苗族是土家族的重要聚居地和巴土民族文化的誕生地,這里有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歌謠,有吊腳樓、風雨橋等民族建筑,有哭嫁歌、擺手舞等民族歌舞;有南戲、儺戲等地方戲曲以及牛王節、女兒會等民俗事象,這些具有鮮明特色的巴土文化資源,不僅是湖北少數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出版文化體系中不可缺少的構成元素。不少出版社以此為選題,打造出多個圖書品牌。例如,湖北人民出版社和云南人民出版社先后推出“巴土文化叢書”第一輯和第二輯,內容包括巴人源流研究、巴地域研究、長陽名人傳略、長陽土司源流研究、土家族撒葉兒嗬等,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除學術研究性質的出版,少數民族教育出版和大眾出版也有一定的市場。目前,恩施不少學校已把民族民間文化納入教學內容。如百福司民族小學,每周有一個下午是土家語課程,幫助當地青少年了解土家族的歷史文化[6]。作為教育的配套,少數民族語言類教材和教輔資料是出版社的又一突破口。

        4.數字化出版資源

        第7篇: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品牌定位;天山天池;新疆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1-0133-02

        一、定位和品牌定位的概念

        在特勞特所著的《定位》一書中,可以找到這樣的定義與理解:定位是對預期客戶頭腦中要做的事,這件事大意是指要確保在預期客戶的頭腦里占據一個顯著的位置。所以“定位”這個概念,本身是針對所面對的對象心理層面而言的,并不是針對實施定位的主體。品牌定位是指企業的產品及其品牌基于顧客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尋求獨特的個性和良好的形象,從而凝固于消費者的心目中,占據有價值的位置。品牌定位是基于消費者的需求針對產品品牌的,其核心是要打造品牌價值,其承諾最終通過產品兌現,因此它已經包含了產品定位。品牌定位和細分消費市場研究緊密聯系在一起。今天,品牌定位從“產品功能訴求”、“品牌感性訴求”已經過渡到“品牌文化訴求”。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注意力”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品牌(尤其是名牌)普遍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整個社會效率,而一個準確的品牌定位是品牌成為名牌的基礎。旅游業成為了世界三大產業之一,同類旅游產品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為了避免旅游品牌運作幼稚、景區建設雷同、服務和質量無差別,旅游品牌更需要一個準確的品牌定位。

        二、新疆天山天池品牌定位現狀分析

        天山天池屬于高山湖泊,在中國東部,像長白山天池、太白山天池、浙西千頃山天池、四川華鎣山天池等都屬于典型的高山湖泊。目前天池中僅有天山天池和長白山天池運用文化營銷給自己定位,天山天池用五大文化,長白山天池用《紅樓夢》和薩滿教文化,但都沒有明確清晰地定位,使得文化營銷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乘數效應。

        目前,《天山天池國際度假旅游區服務接待基地市場營銷策劃與招商引資研究》中通過對天山天池客源市場特征、橫向競爭對手市場進行分析,提出天山天池轉型重塑階段的定位目標是:新疆游客集散中心;內涵擴展階段的定位目標是:旅游商品集散中心;品牌建設階段定位目標是:國際休閑度假中心。

        三、新疆天山天池品牌定位的對策分析

        1.天山天池品牌定位與阜康城市品牌定位的互動

        每個著名旅游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名片”,所謂的城市名片其實是城市品牌,城市名片的形象口號概括的是城市品牌形象,例如“浪漫之都,大連”、“帆船之都,品牌之城”、“精彩深圳,歡樂之都”、“東方古城,長城故鄉”、“北國春城,世界雕塑之都”等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品牌,它們的定位精準到讓游人們嘆為觀止,讓本市市民頓生自豪感,讓未見過的人們無不向往。阜康在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設縣,取意“物阜民康”。乾隆年間,新疆都統明亮曾登博格達峰和天池一帶,開山引水,并在天池渠口附近立石碑紀念此舉,據說“天池”一詞就是明亮上奏朝廷首次所用,此后200多年人們廣為使用。關于天池的神話、傳說不勝枚舉,在此我們何不用“物阜民康,祥瑞之都”、“天鏡神池,蟠桃納福”來分別給阜康市和天山天池定位,天山天池的品牌定位能夠成為阜康市城市定位之一,阜康市的城市品牌定位烘托和映襯天山天池的品牌定位。祥瑞之都說法和天山天池管理委員會即將打造的“福文化”如出一轍,天山天池若干次驚現佛光、海市蜃樓的奇景也為“福文化”的打造添了濃墨重彩一筆。

        天山天池管理委員會和阜康市電視臺曾經推出過一個宣傳短片,主題是“有一種境界叫天池,有一種生活叫阜康”。這種主題不符合品牌定位的要求,因為太抽象,消費者很難想象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境界、什么樣的生活。韓國旅游宣傳原是“DynamicKorea”,2008年為KoreaSparkling“(韓國炫動之旅)。定位大師特勞特如此評價:“韓國沒有鮮明的形象定位。從商業角度而言,兩個創意都不太好。意思不明確。Sparkling?Dynamic?中國、日本都Dynamic(有生氣),如何區別?”我們發現,天山天池的品牌由于定位不清晰不鮮明才造成了它形象宣傳上的失誤,這和韓國“炫動之旅”形象定位犯了同樣的錯。

        2.天山天池品牌定位的基因是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旅游業無論是其外形還是內涵,只有突出各種不同的文化特點,才能吸引廣大旅游者,才會產生旅游消費和經濟活動。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消費,很大程度是進行一種文化產品的消費。沒有文化特點,就沒有旅游業。文化必須有載體,一個景區、一座文物、一個游覽點就是一個載體。

        3.天山天池品牌定位的主題是福文化

        圍繞著“祈福、造福、享福、納福、惜福”這樣的線索連接起來的福文化,建議天池管理委員會可以開展一系列的緊密結合的商業活動和公益活動,凸顯新的天山天池品牌形象――靈山圣水、自然福地。在一年四季中不斷創新旅游活動:從辭舊迎新的祈福廟會、百對新人集體婚禮、元宵民俗文化節到春季的公益活動主題“造福社會,造福后代”(植樹造林、認領養護樹木活動),從夏季的“新疆民俗文化博覽會”、“新疆美食文化節”、“西王母蟠桃盛會”、“新疆文化藝術節”、上海世博會新疆館展覽活動的舉辦,到對“世界小姐”、“亞洲小姐”、“中國小姐”選美大賽分賽區舉辦權的爭取,從“天山天池征文大賽”到“新疆少數民族民俗文化藝術節”、“新疆旅游商品博覽會”、“新疆旅游環保大賽”、“新疆攝影展”、“新疆書畫展”、“新疆婚慶博物館”開館等系列活動的舉辦;在品牌定位的細節方面要形象設計鮮明、宣傳口號統一、廣告特制品實用精致、形象傳播投顧客所好,做到鮮明而統一、以顧客需求為中心,這樣的品牌定位一定可以成功。

        4.西王母文化、武俠文化、民族民俗文化都烙“福”印

        西王母文化歷史久遠,關于西王母和周穆王的愛情神話、西王母舉辦蟠桃盛會大宴群仙的神話(見《西游記》)都滲透進了福文化,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人們向往愛情、向往神仙境界的象征。武俠文化中的愛恨情仇、正邪較量等情節無不包含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善惡報應、《周易》的辯證思想,這和我們主題中的“造福在前,享福在后”、傳統文化的“福禍相倚”是同源的。民族民俗文化無論是生產勞動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會組織民俗、歲時節日民俗、人生禮儀、游藝民俗、民間觀念、民間文學都在向往著福祿壽。景區邊緣若能建成“西北第一民俗風情園”,那么將來品牌集群效應一定會很明顯地凸顯出來。

        三、天山天池地格分析和品牌定位

        地格分析就是地脈與文脈組成區域的地方特性,地脈是指該區域的地理背景,文脈是指該區域的社會文化氛圍和社會文化脈承,就是社會人文脈絡和文化特質。旅游品牌定位不是簡單的一句話,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不僅包括整體形象概況,還涉及形象理念系統、宣傳口號設計、視覺識別系統、行為識別系統、形象傳播策略的內容。

        參考文獻:

        [1] 艾?里斯,特勞特.定位[M].王恩冕,等,譯.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2:15.

        [2] 侍曉雅,宋楊.淺議文化營銷對新疆天山天池的品牌運營對策分析[J].經濟視角,2010:35.

        第8篇: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關鍵詞:民俗;民俗文化;對策

        我國民俗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國家軟實力和文化國際影響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在我國民俗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民族的融合、民族戰爭、民族遷徙、自然災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斷發生變化,同時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現代化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民俗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人文條件也已經發生了變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遺失和沒落。我國民俗文化發展的現狀不容樂觀,我們必須在充分認識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礎上,制定積極對策,大力推動我國民俗文化的復興和發展。

        一、民俗的定義

        民俗文化,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類社會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布和演變,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民俗文化一旦形成,就成為規范人們行為、語言和心理的一種基本力量,同時也是民眾習得、傳承和積累文化創造成果的一種重要方式。民俗既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早在《漢書?王吉傳》一書中就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記載。《禮記?王制》云:“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覲諸侯,問百年者就見之。命太師陳詩,以觀民風”。這里說的王者巡守之禮,就是國君深入民間,對鄉村社會的民情風俗進行一番調查研究。太師是掌管音樂及負責搜集民間歌謠的官吏,他把民間傳承的民歌(國風)呈遞給國君。國君通過這些民歌,“觀風俗,知得失”,制定或調整國家的方針政策。我國古代詩歌總集《詩經》中的《風》,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間流傳的民歌。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風俗習慣,包含著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對研究我國古民俗具有重大價值。就比如《水滸傳》中的江湖文化、俠義文化都屬于民俗文化意識范疇。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指我們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間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俗”,“民間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換的。

        二、民俗的形成

        任何一個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內的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產物,并具有很深的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中,民俗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由簡到繁的發展過程。隨著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各具特色的物質生活和與物質生活密切相關的人類社會生活的組織形式以及婚、喪、禮俗等也日益形成,久而久之,就逐漸形成為民族的風俗習慣,即民俗。民俗是在長期社會歷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種社會現象,是歷史的產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處的社會歷史階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著不同社會歷史的階段性。

        許多民俗則與自然地理環境有密切關系。人類生產活動的原始階段,生產工具簡單,生產力水平低下,這時表現了對自然環境條件明顯的直接的依賴關系。民族之間由于地域的不同,條件的不同,生產活動或經濟生活方式也有明顯差異。如我國的鄂倫春族,過去只是單一的狩獵生產,現在已開始走向以林業為主,護養獵并舉的多種經營發展經濟的道路。但是,民族的經濟生活特點將長期存在,不易改變。有些民俗則是由而產生的,具有非常濃厚的宗教色彩。如有些宗教對教徒的婚喪、嫁聚、飲食等方面的規定,慢慢地形成為民族的風俗習慣。

        總之,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復雜的,它從各個方面反映著一個民族的特點,并經過長期歷史的發展,逐步形成為一個民族的共同心理感情,它對民族的發展起著重要影響。民俗形成后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一個民族的社會歷史進程而變化的。因為在一個民族的發展過程中,有的民俗有利于生產和民族的繁榮,有的則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和民族的繁榮。所以,有的民俗不斷地被改革或淘汰,而新的民俗又會逐漸形成發展起來。

        三、民俗的特點

        民俗作為民族社會心理的表現形式,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直接反映并影響著一個時代的民族精神和社會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具有在內涵和外延兩個方面的一些特征。

        內涵的特征包括民族性,即各民族有自己的獨特的區別于其它民族的風俗習慣;地方性,由于地理環境對民族的經濟和生活影響,民族具有明顯的地方性;集團性。不同的社會階層、階級等形成的社會集團之間風俗習慣也可能不盡相同。例如,俄國在沙俄時代,上層社會中以講法語為榮,而平民大眾則沒有這種習慣;約束性。某種習俗可能成為全體民族成員的行為規范,具有某種不成為法的約束力。西方國家流行的狂歡節即是在這種約束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成為消除緊張的一種方式,同時也形成為一種民俗。

        外延的特征包括承傳性,每一種民俗都是歷史遺傳的結果,有一種自然的承傳性;變異性,民俗并非一成不變,隨著社會經濟方式的發展與變化,舊有的一些民俗會發生變化,同時形成新的民俗。可以說,沒有承傳性與變異性,民俗就不可能形成并發展。

        四、民俗的功能

        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應充分尊重和肯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價值,堅持保護利用、普及弘揚并重,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大力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使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新時代鼓舞人們前進的精神力量。而我國的民俗文化是中國特色的文化之一,民俗文化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維系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紐帶。具體而言,我國的民俗文化有以下四大社會功能:

        第一,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人是文化的產物,民俗是一種文化現象,在每個人社會化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從一出生就進入了民俗的規范:他從周圍人群中學習語言,在生活中模仿人們生活,從交往中逐漸了解人際關系,然后按照特定的風俗生活一輩子。

        第二,民俗文化的規范功能。民俗是起源最早的一種社會規范,而且是一種約束面最廣的行為規范。在日常生活中,民俗不同于法律,它不是強制實施的,而是一種不成文的,自覺的行為準則。它在無形中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各種行為,包括衣食住行,婚喪嫁娶。這是一種無形的控制,卻是一種最有力的精神的控制。

        第三,民俗文化的維系功能。民俗文化是長期以來,一定區域內的人們在無形之中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認同感。所以在這個特定的區域內,該民俗文化就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而且,在社會生活的世代繁衍中,民俗文化一直被無意識的傳承下來,不斷被后代所復制,從而保持著社會的持續性。就算社會有大的變革,民俗文化發生的變化也只是局部的、緩慢的,這樣就維護的文化的持續和穩定,從而也維系了社會生活的穩定。進一步講,民俗文化是一種群體的、民族的習俗和文化,是特定的民族心理,因而民俗文化是人們認同自己所屬集體的標志。

        第四,民俗文化的調節功能。人類創造民俗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娛樂,為了能在勞作之余,適當的進行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有時也為了慶祝或者婚配等活動。而且,人類在社會生活中,往往受到自然的或者社會的約束,民俗活動有時就是為了能宣泄這種心理壓力。比如葬禮中的哭喪。同時,民俗活動也是為了補償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苦難與壓抑,從而使生活充滿希望。所以民俗文化通過娛樂、宣泄、補償等方式調節著人們的心理。

        總之,民俗文化有以上四種社會功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然,這并不是民俗文化的全部功能,由此可充分證明我國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五、我國民俗文化的發展現狀

        在我國民俗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民族的融合、民族戰爭、民族遷徙、自然災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斷發生變化,同時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現代化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民俗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人文條件也已經發生了變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遺失和沒落。具體表現為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民俗文化的同化。原本我國的少數民族大多分布在祖國的邊陲地區,與外界交流甚少,各民族的習俗文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但是隨著民族風情旅游的大力開發,我們的民俗文化和傳統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逐漸消失,被別的民族和地區的文化所取代。在一些落后的和文化缺乏穩定性的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就很可能被逐漸淡化,甚至消亡。

        第二,民俗文化的商品化。由于我國某些地區民俗文化別具特色,這就成了旅游開發的巨大商機。就是把我國的民俗文化作為一種旅游資源,加以開發利用,然后出售給游客。這樣,我國的民俗文化就變成了一種商品,變成了賺錢的手段,也就失去了民俗文化原本的意義,也阻礙了民俗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第三,民俗文化的庸俗化。在民俗文化被當作旅游資源開發時,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往往夸大其詞、大肆渲染,甚至為迎合一些低級趣味的游客,不尊重少數民族的自尊和宗教感情。而且,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缺乏科學把握,表現形式簡單化,生搬硬套,不能真正表現民俗文化的淳樸性和民族性,進而導致我國民俗文化的庸俗化。

        第四,民俗文化傳承的斷層。我國的民俗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世代相傳得以發展的。而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對民俗文化的生搬硬套,必然失去民俗文化原本的淳樸性。而且,在旅游開發時,原著居民往往需要大規模的搬遷,導致民俗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原生土壤”遭到破壞,從而使得民俗文化的傳承出現斷層,甚至消失。

        第五,民俗文化認同感的弱化。民俗文化的發展依賴于人們對該文化的認同,而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一些民眾受外來風氣的影響,加上商品意識和貨幣觀念的深入人心,民俗文化的認同感弱化,甚至消失。這就必然導致民俗文化的意識和沒落,必然嚴重影響我國民俗文化的繼續發展。

        由此可見,我國民俗文化發展的現狀不容樂觀,我們必須在充分認識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礎上,制定積極對策,大力推動我國民俗文化的復興和發展。

        六、推動我國民俗文化發展的對策

        十七屆六中全會在宏觀上對我國文化發展作出了重大的戰略部署,這就為我們民俗文化的復興和發展提供的重要的理論來源。我們在復興、保護、發展、繁榮我國民俗文化的過程中,一定要緊跟黨的戰略部署,把握好民俗文化的發展方向,制定出既符合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要求又符合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方針的對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大力推動我國民俗文化的復興和發展,大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1.黨和國家要制定有利于民俗文化發展的政策。全會指出,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有利于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完善政策保障機制。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決定就是黨和國家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這讓全國人民都把對文化、對民族文化、對民俗文化的重視和認識又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次全會引起了學界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這樣就引導了大眾的輿論,引領大眾重視維護和發展我國的民族文化、我國的民俗文化。同時,我認為黨和國家要制定和完善保護我國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法律法規,比如關于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法律法規。只有這樣才能規范我國文化發展的行為和途徑,使我國民俗文化的發展走上法制的軌道。而且,我國民俗文化的維護和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我們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同時還應加大國家財政的支持力度,需要國家的引導和監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國民俗文化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

        2.大眾要樹立保護、弘揚民俗文化的價值觀。全會指出,我們要充分認識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而目前,我國民俗文化逐漸被遺失和沒落,現狀堪憂。而且,人民大眾對于保護和發展我國的民俗文化的責任感還有所欠缺,甚至是漠不關心,尤其是青少年群體。所以,我們要首先對人民大眾進行各種形式的輿論引導和宣傳,摒棄一些西方腐朽文化的腐蝕,深刻認識到我國民俗文化的歷史淵源和重大意義。這樣我們才能在精神上保持凝聚力,才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保護、捍衛、發展、繁榮我國的民俗文化。

        3.社會各界要大力扶持民俗文化產業。全會指出,發展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毫不動搖地支持和壯大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毫不動搖地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的健康發展。而目前,我國的民俗文化產業還很有限,除了國有的民俗文化產業,大部分是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產業,我們應該在壯大國有民俗文化產業、規范民俗旅游資源開發的同時,注重多種文化產業的發展。鼓勵個人、企業、社會以各種形式創辦國家政策許可的民俗文化產業,對其在規劃建設、土地使用、稅費政策、從業人員職稱等方面與國有民俗文化單位同等的政策。這樣就有利于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民俗文化發展氛圍。

        4.國家教育部門要大力培養民俗文化傳承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全會指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伍是基礎,人才是關鍵。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思想,全面貫徹黨管人才原則,加快培養造就德才兼備、銳意創新、結構合理、規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隊伍。在目前,我國民俗文化不斷遺失和沒落,來傳承民俗文化的人才也逐漸減少,甚至出現斷層。比如我國的皮影,皮影藝術堪稱當今影視藝術的鼻祖,起源于中國,是我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于先秦,興于漢朝,盛于宋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

        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但由于歷史和政治的原因,廣藏于民間的皮影家底毀失殆盡,傳藝斷代,皮影戲面臨瀕危。所以,我們應該大力進行民俗文化傳承人才的培養,鼓勵民俗文化產業單位與高校聯合,發展和民俗文化相關的高等教育,特別是在高等院校中培養民俗文化高級專門人才,為民俗文化事業持續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證。同時,我們還應該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我們應該保護民間藝人,發揮他們傳承民俗文化和培養民俗文化傳承者的重要作用。

        總之,民俗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于民俗文化發展現狀,我們應該站在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新起點上,制定各種對策,復興、保護、傳承、發展、繁榮我國的民俗文化。這樣,才能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步伐,才能不斷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

        [2]烏丙安.中國民俗學[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5年

        第9篇: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范文

        一、影響旅游資源空間布局合理化的因素

        旅游區域布局是從總體上對旅游生產力體系的地域空間配置,因此要實現旅游區域布局的合理化,就必須分析和考慮影響旅游區域布局的主要因素,這些因素有資源因素、區位因素、市場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及政策、法規因素等。

        1.資源因素

        任何產業部門的區域布局都必須以可靠的資源為保證,否則就會使該產業的發展陷入盲目性。旅游資源是旅游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其所具有的數量和質量不僅決定著旅游經濟的發展規模及水平,而且決定著旅游產業的合理布局。通常,具有“壟斷性”的旅游資源,有較高的開發價值并往往發展成旅游業的“增長點”。因此,正確認識和分析不同地區的旅游資源品位、特點、分類及規模,是建立合理的旅游產業布局,確定旅游投資規模及資源開發時序,提高旅游區域布局效益的重要途徑之一。

        2.區位因素

        區位因素是影響各經濟產業合理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優越的區位優勢不僅為旅游經濟活動提供有利條件(如通達性、便捷性等),而且對旅游產品的形成及旅游產業的布局都具有重要影響。

        3.市場因素

        市場經濟作為社會經濟運行方式和社會資源配置機制,要求一切經濟活動都以市場為軸心,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旅游經濟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因而其整個經濟運行都必須圍繞市場來進行。

        首先,從需求角度看,一個地區旅游業發展的規模和水平表現在其對旅游客源市場擁有程度,而客源地的數量、客源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客源地游客出游人數等,都決定著一個地區旅游經濟的發展速度和規模。

        其次,從供給角度看,一個地區旅游市場的大小還取決于其旅游產品供給及旅游服務水平,它不僅決定著該地區旅游市場接待規模,也決定著旅游市場的發育及旅游經濟效益的提高。

        因此,在考慮旅游區域布局時,一方面要考慮不同地區、不同發展階段的旅游客源市場的對象、范圍及變化趨勢,從而把握旅游市場的容量大小。另一方面又要根據旅游需求,合理布局旅游資源的開發及旅游產品的供給,從而形成合理的旅游區域市場定位,為合理的旅游區域布局提供依據。

        4.社會經濟因素

        一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及其為旅游業發展所提供的有利條件或限制因素,直接影響到該地區旅游產業布局及旅游經濟的發展。通常,發達的經濟條件更容易為旅游業提供各種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手段及財力資源,并且往往具有較高的旅游服務和管理水平,從而增強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促進旅游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

        5.政策、法律因素

        經濟政策和法律、法規是政策部門的重要調控手段之一。運用經濟政策和法律、法規,不僅能加快旅游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旅游經濟在數量擴張、結構轉換和水平提高等方面同時發展,實現旅游經濟的良性循環;而且有利于促進旅游經濟布局的合理化,減少地區間經濟差異,實現總體效率與空間平等的統一。旅游業是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產業,如果沒有國家從政策和法律、法規等方面給予宏觀的指導和調控,旅游業不僅不能快速地發展,而且也不可能得到健康的發展。因此,在考慮旅游區域布局時,一方面,從旅游經濟總體發展的需要來制定有利于旅游區域布局合理化的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引導旅游區域布局的合理化;另一方面,又要根據已有的產業政策及法律、法規要求,合理地進行旅游產業的區域布局,從而促進旅游經濟健康、持續地發展。

        二、民俗旅游社區文化表達空間中的場景布置

        1.場地、場所、場景的關系

        場地是建筑設計構思的基礎平臺,場地分析的重點是物質屬性和意義內涵的分析——設計基點和建筑幾何性構思的確立。

        場所表達了場地所蘊含的社會、文化、歷史、自然及風土的內涵,場所內涵的挖掘和揭示表達設計者的價值傾向及所創造的建筑空間秩序的應對和承載方式。

        場景有機融合了場地和場所概念內涵的建筑意象,是在空間基礎的場所的營造,然后創造一種具有獨特場所形象的建筑并能撫慰人身心的空間。

        2.展俗旅游社區文化公共空間設計的重要性

        民俗旅游社區文化公共空間設計的目的就是以極強的空間表現讓游客獲得一定的感官感受,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我們這里所說的民俗旅游社區文化公共空間概念不同于哲學時空觀中的空間范疇,它不僅是一種物質的客觀范疇,而且是一種文化社會關系。任何時代的人們,都無法脫離具體的物質空間和文化空間而生存。

        這里要特別強調公共領域(publicsphere)與公共空間(publicspace)的區別。所謂“公共領域”是指從市民社會中產生的、在國家與社會之間的公共空間。所謂“公共空間”主要是指在社會與國家之間人們實現社會交往和文化互動的場所。現代游客不停在各個民俗旅游區里面游走,以尋求一個適合自己生存方式和文化氣質的民俗旅游空間。不同的民俗旅游空間,文化生態差異是很大的,以我省的安康和榆林為例,安康集中了我省最一流的南派民俗旅游風情,具有適合浪漫主義主義情懷的小資情調的民俗旅游者的文化表達空間。而榆林擁有省內最美麗的塞上風情,借助這一元素使那些喜歡大漠風情的民俗旅游者同樣獲得了自己的文化表達空間。

        因此,民俗旅游社區文化空間的場景布置一旦失去其應該具有的場景時,民俗旅游地的色彩中就會失去最美麗的亮色。

        三、陜西民俗旅游空間的文化定位

        1.民俗文化定位

        保持民俗旅游空間生活場景的真實性,就是保持一種真實的民間生活習慣。因此,民俗文化的定位。就是在具有真實生活環境的中透視出五彩繽紛的各種文化生活習慣。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本課題組提出保護的歷史街區,地方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護好這些歷史街區的真實的民俗文化生態環境。北京市平安大街改造的失敗就是一個隆痛的教訓。改造后的平安大街被人稱為北京的“第二條長安街”。但是,因種種原因,開埠后的平安大街非常蕭條,分析其中原因,有一點是致命的硬傷,就是其民俗文化的空間定位出了問題。原本的平安街就是以幽靜、典雅的風貌、氛圍著稱的,改為“大街”,讓高密集度的文物古跡暴露出來,還能得到怎樣的保護?發達國家的大都會城市中有許多小胡同、老房子。保護得非常好的。在那里,現代與傳統的沖突也是非常突出,但是,這些國家始終把保護傳統放在首位。

        對此,著名城市規劃專家袁家方教授說:“平安大街來得太突然。北京城不應該忘掉歷史,割掉建筑語言。寫在石頭上的歷史若真被后人遺棄,那真是一種悲哀,若有一天中國發展到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時,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文化上的墮落。”

        2.地理區域文化定位

        地理區域文化定位,就是將各種可以表現區域民俗特征的文化現象以整體的形式完整地體現出來。例如,通過青草、大漠,與氈帳、戰馬、勇士、歌舞、美酒、奶茶等文化形式,表現草原地理環境所體現出的地域文化氣息。在這個環節上,就是要做到文化與地理環境的匹配。在這一點上,山西省的平遙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在平遙,游客可以堂而皇之地走入一戶人家,闖入別人的私密空間,滿足視覺的欲望,再加上打探些道聽途說的故事,更會獲得雙重的滿足。有的游客還會身體驗一下當地人樸素的生活,享受一下異趣。一般的旅行者帶回來的信息,都是只屬于平遙古城才擁有的異文化場景。在旅行者攝取的平遙場景中,沒有濫情的平遙,拍攝者沒有刻意尋找基本上都是代表古城符號的場景,以達到一種思古與懷舊的幽情。這樣的地理環境所展示的文化行為是游客到平遙旅游最需要的地理文化氣氛。

        從中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就是一個沒有地域特色的區域,是一個沒有前途的旅游區。因此,陜西的地理區域文化定位就是一定要突出秦風秦韻。具體到市、縣、鄉、村都應該體現出具有地域風情的文化氣息。

        四、陜西民俗旅游文化空間區域劃分

        1.陜西民間文化生態保護區

        保護民間原生態文化是開展民俗旅游的基本前提,本課題組通過實地調查,篩選出九個具有生態文化形態的區域,作為重點保護對象,它們是:

        (1)風翔“民間工藝品”文化生態保護區;(2)寶雞縣——隴縣“民間社火”民間社火文化生態保護區;(3)紫陽“民間茶藝、民歌”文化生態保護區;(4)安塞“民間腰鼓、剪紙、秧歌、窯洞”文化生態保護區;(5)韓城“民間建筑、民謠、方言”文化生態保護區;(6)銅川“民間制瓷”文化生態保護區;(7)佳縣“民間廟會”文化生態保護區;(8)丹鳳“民間建筑、酒文化”文化生態保護區;(9)寧(強)——略(陽)“羌文化”文化生態保護區。

        2.陜西“民間原生態文化”文化區分布狀況

        (1)按所屬文化圈劃分。陜西所處的地理環境涵蓋了中國文化圈中的四大文化內容,表現之豐富,無疑是中國文化的心臟。1)黃河流域風俗文化圈(陜西關中地區以及延安地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發祥地)。2)長江流域風俗文化圈(陜南地區)。3)游牧風俗文化圈(陜西榆林地區,特點是強悍勇武的民風)。4)“關隴文化”區域文化圈(陜西關中地區,特點是多民族共生,異域風情濃郁)。

        (2)按陜西地理地貌可分。1)陜北為代表的黃土窯洞文化,具有典型的黃河文化特征。2)陜南為代表的巴楚文化。含有長江文化的豐富元素。3)關中平原為代表的則是南北文化融合區域。

        (3)按農業元素劃分。1)陜北半農半牧文化區。2)關中麥黍文化區。3)陜南稻作文化區。

        (4)按照氣候特征劃分。1)陜北大陸性溫帶氣候帶自然文化區。2)關中半濕潤性暖溫帶氣候帶自然文化區。3)陜南濕潤性北亞熱帶氣候帶自然文化區

        陜西地域南北狹長,縱跨北亞熱帶、暖溫帶、溫帶三大氣候帶和黃河、長江兩大水系,既有牛羊成群、大漠孤煙的塞上風光,又有五千年農耕文明的“八百里秦川”,還有被譽為“天然藥庫”和“植物王國”的秦巴山地。南北迥異的地理地貌和,豐富多樣的氣候特點,孕育出種類繁多的民俗資源,所謂的“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說法在陜西體現的尤為突出。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自拍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一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网站 | 日韩国产欧美综合在线 |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 夜夜精品一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