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垃圾填埋過程范文

        垃圾填埋過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垃圾填埋過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垃圾填埋過程

        第1篇:垃圾填埋過程范文

        【關鍵詞】碳氮比;氮循環;垃圾填埋單元

        【Abstract】Landfill unit microbial carbon metabolism is not only organically influenced by the impact of landfill unit,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evels of landfill unit nitrogen. This work was undertaken with the aim of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carbon and nitrogen ratio on the quantity of landfill leachate microbial communities such as ammoniation,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bacteria, and to provide a basic data for leachate treatment.In this paper, Black soil was used as the layer of landfill and we use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o comparative and study four kinds of nitrogen treatment which are used to collect samples periodically. Using MPN measured the number of microorganisms of the unit of landfill.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1)The number of ammonifiers, nitrobacteria and denitrifying bacteria is large in the low carbon nitrogen ratio landfill,but high carbon nitrogen ratio is opposite.(2)Over time, different carbon nitrogen ratio changed the number of nitrogen cycling bacteria of the landfill unit and they are presented to increase after the decrease trend..From this, we know the number of nitrogen cycling bacteria in the landfill unit is related to the ratio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n the landfill unit.

        【Key words】Carbon nitrogen ratio; Nitrogen cycle; The unit of landfill

        目前,我國主要以衛生填埋作為垃圾的主要處理方式。垃圾滲濾液是在垃圾填埋過程中產生并存在于垃圾填埋單元的一種高濃度廢水,其中的氨氮是較為難處理的最主要的有害物質之一。本實驗模擬垃圾填埋過程,通過調節不同碳氮比影響微生物代謝,進而影響微生物數量變化。將垃圾填埋單元調節成不同碳氮比的垃圾填埋單元,定期測定垃圾填埋單元中氮循環細菌數量,以探究不同碳氮比對垃圾填埋單元中氮循環細菌數量的影響及其規律,以及隨著時間推移,不同碳氮比填埋單元中氮循環細菌數量的變化。為避免垃圾填埋過程中滲濾液造成土壤,水體污染和生物除氮提供依據。

        1 材料及方法

        1.1 實驗材料

        實驗在吉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實驗室內進行,供試土壤采自于吉林農業大學周邊黑土。供試土壤有機碳含量為0.6573%,全氮含量為1.725g/kg,填埋單元有機碳含量為14.11g/kg,全氮含量為5.364g/kg。供試的垃圾為白菜,土豆,采購于吉林農業大學旁農貿市場。

        1.2 實驗設計

        用塑料瓶進行垃圾填埋(垃圾采用白菜、土豆)培養2個月后調節填埋單元的碳氮比,分別為調節自然條件下的垃圾填埋單元和碳氮比5:1,20:1;50:1的垃圾填埋單元。在溫度為25℃的恒溫箱內培養,每28T進行一次氮循環細菌數量測定,觀察其數量變化。

        1.3 填埋單元氮循環細菌數量測定

        用MPN法測定垃圾填埋單元中氮循環細菌數量,分別配置氮循環細菌培養基。

        每個填埋單元土樣做5個10倍稀釋,每個稀釋度做三個平行,取垃圾填埋單元土樣10g于90ml的無菌水中,然后用移液管依次稀釋,每個試管中接種稀釋土樣1ml。

        在28℃條件下,氨化細菌培養7d,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培養14d,用納氏試劑,格利斯試劑,二苯胺試劑等檢測各種形態氮的產生和消失情況,最后查MPN表,得出1ml樣品中的細菌數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碳氮比的垃圾填埋單元中氨化細菌的數量變化

        氮素礦化的第一步是氨化作用。從表1中可以看出,調節碳氮比后28T,測得所有處理的填埋單元中氨化細菌數量均有大幅增長,而其中未調碳氮比的自然對照增幅較小。在第二個周期各處理的垃圾填埋單元中氨化細菌數量達到峰值且氨化細菌數量大小為碳氮比5:1>20:1>50:1>自然對照。在第三個周期時氨化細菌數量均有所下降。從時間變化規律看,不同碳氮比處理均出現了氨化細菌先增高后降低的趨勢。

        2.2 不同碳氮比的垃圾填埋單元中硝化細菌的數量變化

        硝化作用是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為硝酸根的的過程,微生物將銨態氮轉化為硝態氮。如表2所示調節碳氮比后第一個周期各碳氮比填埋單元中硝化細菌數量均有所增長。在第二周期時硝化細菌數量大幅度下降,與同在第二周期個填埋單元中氨化,反硝化細菌數量增減情況相反。各周期硝化細菌數量出現先增加后減少再增加的趨勢。在同一周期不同碳氮比填埋單元中硝化細菌基本呈現為5:1>20:1>50:1,但在第一周期時垃圾填埋單元50:1垃圾填埋單元中硝化細菌數量大于了20:1硝化細菌數量。

        2.3 不同碳氮比的垃圾填埋單元中反硝化細菌的數量變化

        反硝化反應在自然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轉第84頁)(上接第80頁)第一個周期后,調節碳氮比實驗組的反硝化細菌數量均有所增長,其中碳氮比為5:1的垃圾填埋單元中反硝化細菌數量增長幅度最大。在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中垃圾填埋單元中反硝化細菌數量呈上升趨勢并且在第二周期各處理的垃圾填埋單元中反硝化細菌數量達到最大值,其中第二周期中碳氮比為5:1的垃圾填埋單元的反硝化細菌數量較第一周期增長近10倍。在第三周期中各處理的垃圾填埋單元的反硝化細菌數量均開始下降。其數量變化趨勢與氨化細菌數量變化趨勢基本一致(表3)。

        3 討論與結論

        不同碳氮比可以影響垃圾填埋單元中有機物質的組成,從而影響垃圾填埋單元中微生物數量的變化。本研究發現:在不同碳氮比填埋單元同一時期時,隨著碳氮比的升高,氨化細菌,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數量有降低的趨勢。從時間變化規律看,不同碳氮比處理均出現了氨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先增高后降低的趨勢,并且趨勢趨于一致。而硝化細菌數量呈現先增高后減少再增高的現象。其可能的原因:(1)碳氮比低的垃圾填埋單元即本實驗中碳氮比為5:1的垃圾填埋單元有利于微生物在有機質分解過程中的養分釋放,垃圾填埋單元中有效氮增加;碳氮比高的垃圾填埋單元即本實驗中碳氮比為50:1的垃圾填埋單元微生物在分解有機質的過程中會出現氮受限,微生物數量降低。因此低碳氮比的垃圾填埋單元微生物數量多于高碳氮比垃圾填埋單元微生物數量。(2)在第而周期時產生較多滲濾液,使垃圾填埋單元形成厭氧條件,而硝化細菌為好氧細菌,因此硝化細菌數量下降。

        【參考文獻】

        [1]王利利,董民,張璐,等.不同碳氮比有機肥對有機農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3,21(9):1073-1077.

        [2]蘇丹,張凱,陳法霖,李睿達,鄭華.施氮對不同有機碳水平桉樹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謝功能的影響[J].生態學報,2014,35(18).

        [3]趙彤,蔣躍利,閆浩,黃懿梅.土壤氨化過程中微生物作用研究進展[J].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14(20)2:315-321.

        [4]張春霞,郝明德,魏孝榮,等.不同農田生態系統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變化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6,14(1):81-83.

        [5]唐莉娜,張秋芳,陳順輝.不同有機肥與化肥配施對植煙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s和烤煙品質的影響[J].中國煙草學報,2010,16(1):36-40.

        [6]張蘭英.垃圾滲濾液中有機污染物的污染及去除[J].中國環境科學,1998,18(2):184-188.

        第2篇:垃圾填埋過程范文

        關鍵詞:垃圾填埋場 安全運行設計理念 滲濾液處理

        Abstract: landfill treatment history, due to transportation convenient management, low treatment cost, the technology is mature, and become the main way of garbage disposal. But the leachate in the landfill process is a kind of high concentration organic wastewater of larger,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he substrate of the landfill soil pollution is serious, and the pollution is of long duration, two times pollution. Therefore, the effective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on the leachate has become urg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ity environment.

        Keywords: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operation safety design concept

        中圖分類號: R1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前言;隨著我國垃圾填埋場建設數量及建設規模的不斷增加,在積極吸取國外建設經驗的前提下,并結合國內建設項目的具體情況,國家有關部門在逐步加強生活垃圾填埋場設計規范及建設標準的編制和推廣。隨著垃圾填埋場建設的不斷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理念不斷推廣,必將極大提高垃圾填埋場的安全性能。如何抓好垃圾填埋場的建設安全運行工作,以保證填埋場的正常運轉,防止二次環境污染和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 高標準科學建設是確保填埋場安全運行的重要前提

        衛生填埋場工程建設是涉及環境衛生、巖土、材料、土建、水力學等多學科的一類項目,故而在立項、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各專業通力合作,在確保填埋場容積(使用年限)的前提下,主要應完成以下內容的安全設計及分析:①根據建設場地巖土地質報告,合理確定場地邊坡,確保主體結構在運行情況下的邊坡穩定。②加強生活垃圾成分及物理力學分析,優化垃圾堆體穩定計算。③根據場地土質情況,科學選擇水平防滲結構型式,防止滲漏。建設方應組織專業管理人員貫穿項目的整個建設過程,深入理解設計理念,掌握安全運行的基本專業知識,提高項目的建設標準,為衛生填埋場的安全運行打下良好的技術基礎。

        二、城市垃圾的衛生填埋技術

        我國城市垃圾填埋多采用厭氧填埋法,利用天然的地形地貌進行適當的整治,并建有防滲層。在防滲層中,為提高防滲能力,一般還采用了人工合成的化學合成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板等。在垃圾填埋系統中設有滲出液收集系統及沼氣收集系統等。填埋層中采用垃圾,黏土交替壓實鋪砌的填埋方法,上部設有防水的覆土層,覆土上部還可以進行綠化處理。這一技術可回收沼氣作為能源,但是,垃圾滲濾液必須處理。

        好氧填埋技術也是一項重要的垃圾填埋技術,它具有對有機物分解徹底、迅速的優點,但是,其工程的成本高,構造復雜,運行費用也高,故在我國尚少應用。

        三、垃圾填埋場設計內容及設計理念

        城市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處理一直是填埋場設計、運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問題。滲濾液是液體在填埋場重力流動的產物,主要來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內含水。由于液體在流動過程中有許多因素可能影響到滲濾液的性質,包括物理因素、化學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所以滲濾液的性質在一個相當大的范圍內變動。因此,城市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是一種成分復雜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若不加處理而直接排入環境,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3.1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包括庫區防滲系統(臨時道路、永久道路、截洪溝、錨固溝、地下水導排系統、滲濾液收集系統、導氣石籠和防滲膜)、大壩、調節池、滲濾液處理站及地表水導流明渠和配套設施等。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中的滲濾液處理系統和HDPE防滲膜的施工質量是決定垃圾填埋場技術成功的關鍵,其直接關系到對附近地表水的污染程度。其中保證庫區滲濾液不滲入地表污染地下水是整個工程的關鍵,滲濾液經處理站處理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是目的。

        3.2按照《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防滲系統工程技術規范》JJ113-2007和《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物控制標準》( GB 16889-2008)的要求,垃圾填埋場一般采用分層覆土填埋對垃圾進行處理,容易降低垃圾的污染,對促進我國的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生活垃圾填埋場應建有較完備的污水處理設施,滲濾液需經過處理達到標準規定的排放限值后才能排放。對填埋場產生的惡臭氣體要嚴格監控,甲烷氣體須綜合利用或處置,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節能減排和建設循環型社會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四、影響調節池容量確定的主要因素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中垃圾滲濾液的產生隨季節呈現較大的變化,建設者們通常在垃圾壩的下游設置滲濾液調節池,以調節、儲存來自垃圾庫區的滲濾液,從而有效的防止雨季垃圾滲濾液溢出,污染周圍的環境。調節池容量的確定是衛生填埋場設計的難點之一,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的因素較多,準確的設計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4.1調節池主要用來調節填埋場中的水力負荷和有機負荷,減輕沖擊負荷對滲濾液處理設施的影響,最大限度的降低滲濾液溢出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其中滲濾液產量和處理設施的規模影響尤為重要。

        4.2影響滲濾液產量的因素比較復雜,主要有:降水、地表條件、氣候、填埋操作和氣候等因素,其中自然降雨量是影響滲濾液產量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在設計調節池容量時,也常以降雨量為主要的計算依據。降雨量的季節性特征決定了垃圾滲濾液年內分配的不均勻,通常雨季的滲濾液產量較大,占全年的絕大多數,而平常滲濾液產量則很少,甚至沒有。這種滲濾液分布不均的狀況決定了調節池容納滲濾液在雨季多而平時少的特性,也使得調節池容量的設計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4.3應對措施

        ①降雨量與垃圾滲濾液產生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它是產生垃圾滲濾液的重要因素,因此,以降雨量為基礎來計算滲濾液產生量和確定調節池容量是可行的。

        ②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中所采用的計算滲濾液調節池容量的方法,計算簡單,所需數據少,但該法設計的處理設施規模和調節池容量偏小。

        ③《按廢棄物最終處置場指南解說》中推薦的計算滲濾液調節池容量的方法,計算科學,推理嚴密,結果準確,能適應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值得在衛生填埋場設計中推廣應用。

        隨著我國垃圾填埋場建設數量及建設規模的不斷增加,在積極吸取國內外建設經驗的前提下,并結合國內建設項目的具體情況,國家有關部門逐步在加強生活垃圾填埋場設計規范及建設標準的編制和推廣。現行的有關標準和規范主要有《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監測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場無害化評價標準》等,涵蓋了垃圾填埋場立項、設計、建設、運行管理的各個階段,有效地提高了垃圾填埋場的建設標準,為逐步實現垃圾處理的無害化、資源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五、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防滲系統的施工

        生活垃圾填埋場防滲系統的工程質量應在建設過程中做好控制,從設計、材料選用、施工、監理等環節嚴格把關。填埋場建設業主應執行質量監督制、工程監理制等管理制度,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做好施工圖審查和施工過程監理等工作,按照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加強對材料質量和工程質量的控制。選用符合設計要求的防滲材料,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焊縫的質檢控制;防滲膜及土工布鋪設完成后,排除機械施工造成的防滲層破損。鋪設導流層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機械直接接觸防滲層造成破損。

        六、防滲系統工程驗收

        HDPE膜施工工序是防滲系統工程最重要的工程之一,規范規定驗收資料應包括:HDPE膜的鋪設、焊接和檢測方面的施工記錄,真實記載每片HDPE膜的卷材信息,每條焊縫的施工人員、設備和焊接參數信息,每條焊縫的檢測人員、設備、檢測結果和不合格處理意見。規定了防滲系統工程施工質量觀感檢驗的要求及防滲系統工程施工質量抽樣檢測及焊接質量檢測方法的要求,但無工程檢驗評定標準。目前我國能夠對HDPE防滲膜作全面防滲漏無漏點檢測的檢測機構僅有幾家,但都沒有檢測資質,也就說他們出具的檢測報告不具備法律效力,如何對垃圾填埋場工程進行質量認定為合格。

        我國目前只有行業標準而沒有驗收規范,工程施工結束后無法評定該工程是否合格,這是導致我國目前建設的垃圾填埋場普遍存在滲漏并污染水源的根本原因。

        七、 加強現場監測和場地檢查是安全運行的必要保障

        按照有關規范要求,在填埋場周圍布設監測井點和大氣檢測點,定期對填埋場周圍進行觀測,及時發現不利影響,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事故的發生。應加強對周圍山體和垃圾堆體穩定性的監測,一般采用水準儀定點定期觀察垃圾堆體和山體的位移變化。在填埋區選擇有代表性的點,每周進行檢查與測量,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

        應加強對填埋氣體濃度的檢測。現場監測一年期間,雖然填埋區域甲烷濃度一般在1%~2%之間,但不排除在特定的地點和特定的氣候條件下,甲烷濃度會超過5%。因此加強對填埋區甲烷濃度的監測和對庫區禁火工作的檢查顯得尤為重要。

        第3篇:垃圾填埋過程范文

        關鍵詞:生活垃圾 垃圾填埋場 發展

        一、我國垃圾填埋場總述

        在對城市發展所造成的各種垃圾的處理中,一般是采用填埋、焚燒或者堆肥的方式,而在以上幾種處理方式中,將垃圾運到城市進行填埋是一種較為可取的方法,因此,垃圾填埋場便應運而生了。我國經濟在近三十年來得到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后來垃圾填埋場的出現減輕了垃圾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制約。這不得不得益于我國政府在對處理生活垃圾上的重視,特別是從1998年以來,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平均以8.98%的速度持續增長,產生垃圾堆存量已達66億噸,來源于668座城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成分也在變化,其垃圾熱量不斷上升、容重繼續下降、有機物比例增大、可回收利用物增加等特征。

        垃圾填埋場的主要原理是將一個城市的垃圾運到城市近郊的空地上將垃圾用土地掩埋,從而使這些垃圾能夠和空氣以及地下水隔離起來,這樣在不污染空氣和地下水的基礎上利用土壤的分解能力將掩埋的垃圾分解成有機肥料。

        二、國外垃圾填埋場經驗

        (一)國外垃圾填埋場的現狀

        國外的發達國家將垃圾進行填埋的方法大概是從1980年后開始的,而此類想法的產生時間從70年代就有了。特別是在美國,現在對生活垃圾已經不僅僅是局限于對垃圾的填埋和處理掉,而是考慮到如何能夠把現有的垃圾綜合利用起來,以此將垃圾填埋場轉型為垃圾能源再生處置場。而且這在美國已經初具規模,并且通過確定垃圾場的再生標準,成立了北美廢棄物協會,在進行垃圾處理的同時,將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整理出來,采用先進的消毒技術,重新回到市場上,賣給相關的需求者。而德國對于垃圾填埋場則更加嚴格,為了安全考慮,德國在對垃圾進行處理中,更加考慮垃圾填埋的兼容效果,例如,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理的同時,也關注垃圾填埋場操作員工的安全性;對周圍居民的影響,不定期對垃圾填埋的影響作用進行總結評價;以及對垃圾處理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減容性,從垃圾中挑選出可以回收利用資源后,將垃圾進行壓縮,再進行回填。

        (二)國外垃圾填埋場的再生概念

        從對垃圾填埋場進行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國外的垃圾填埋場在處理生活垃圾時,不僅僅只是對垃圾的簡單處理,而且特別注重對垃圾的再生。垃圾填埋場的再生,也就是指把過去掩埋在填埋場的垃圾重新挖掘出來,選擇出能夠產生價值再利用的物品,再將剩下的垃圾進行填埋再利用的流程。

        垃圾填埋場的處理再生利用前期要經過一個較長時間的可行性論證,確保垃圾填埋場的建立要有一個很好的經濟效益。

        (三)我國垃圾填埋場的發展歷程

        我國垃圾填埋場開始之初主要是為了處理城市所產生的一些生活垃圾。起初是在城市近郊處購買專門的土地進行垃圾的堆放,任其分解。后來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以及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普及,人們漸漸開始利用技術手段進行垃圾的處理,再加上人們環保觀念的日益增長,環保部門開始注重對生活垃圾的合理處理,通過各方面的實踐,已經漸漸采用填埋的方式處理生活垃圾。1998年,我國產生的1.2億噸的生活垃圾來源于668座城市,對垃圾的處理中約投資了8.6億元,到了2009年,對垃圾填埋場的投資已經增加到了100億。目前,在我國的大多數城市都有了自己的垃圾填埋場,并且已經采用了先進的填埋技術進行垃圾的集中處理。

        (四)我國垃圾填埋場發展的問題

        目前我國垃圾填埋場在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有:

        1、選址不合理,后續發展難度加大

        由于垃圾填埋場涉及到環境污染問題,一般設在城市的郊區,但是這也預示著相當一部分的矛盾。由于填埋場項目需要進行詳細而嚴密的規劃和論證,并且要綜合考慮到該城市的整體布局問題。但是我國的垃圾填埋場基本是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設立了,而當時欠缺論證,城市化規模也不大,所以一般設置在城市以外15公里左右內的地方。但是,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強,城市主體逐漸向擴張,這就使得城市用地和垃圾填埋場出現矛盾,而如果將垃圾填埋場遷移,又增加了垃圾的運輸成本。

        2、設計不合理,無法滿足實際需要

        在垃圾填埋場的前期設計中,只是簡單的選擇一塊空地,設計一個導氣管,但是卻沒有考慮設計出一個能夠主動收集和利用填埋所產生的氣體的沼氣收集的導管,不僅在垃圾處理中并沒有兼顧環境保護的作用,垃圾堆放產生的臭氣嚴重影響周邊環境的空氣質量,大多數垃圾填埋場產生的填埋氣體直接排入大氣,即污染環境、浪費資源,又造成安全隱患,對填埋場氣體資源化利用嚴重欠缺、不僅如此,因垃圾仍然未實行分類管理,填埋垃圾大部分為混合垃圾,混合垃圾滲濾液處理成本高。

        3、運營管理欠缺周全

        ①對城市垃圾的處理是一項很嚴格的事物,不能忽視其各個環節的作用。例如,進場垃圾不按要求進行檢驗稱重登記管理、場內垃圾不分區分單元填埋隨意傾倒、進場道路和環境出現二次污染、安全管理存在隱患、環境監測工作未開展等突出問題,使得填埋場運營無管理、無制度。

        ②在人員配置、專業業務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直接影響了垃圾無害化水平的提高,也就無法達到良好的運營效果。

        ③只注重垃圾的處理,不重視后續的利用。我國垃圾處理僅僅實現處理掉現有的垃圾,但是沒有注重后期對有效資源的合理利用,更加沒有在垃圾堆的周圍進行綠化建設,從而使得垃圾填埋場的周圍環境惡劣,無法達到環保標準。

        三、國外垃圾填埋場對我國垃圾填埋場發展的借鑒

        (一)國外垃圾填埋處理方法的優勢

        國外對垃圾填埋場的處理中我們可以得出,其有幾大優勢

        (1)增加了現有垃圾處理場地的面積

        (2)循環利用有效資源,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3)減少管理成本

        (4)對垃圾氣體的處理能夠使得有效氣體得到利用,減少污染,增加收益

        (5)減少地下水的污染。

        (二)我國垃圾填埋場的發展方向

        1、注重垃圾的滲透濾液

        在垃圾處理過程中,垃圾的“繼生污染”已經成為垃圾的主要外滲污染源。假如一個垃圾填埋場從1970年開始到1987年間都不停地接受各種廢棄物,并且底部沒有沒有一個較好的沼氣回收設備,則其產生的COD、硝態氮以及氨態氮都能夠污染地下水。因此要通過工程措施將浸出液進行有效的監測,在衛生垃圾填埋場內運用粘土的強化防滲透方式在垃圾填埋的底部進行防滲處理。同時,還需要加強開發出經濟并且有效的滲濾液的防滲漏體系,重視對收集系統和監測技術的運用。

        2、重視對垃圾再生利用

        通過國外較為廣泛運用的垃圾再生利用的成功例子,我們可以得出:重視對垃圾填埋場的再生利用,能夠有效利用現有的垃圾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時,我國城市化的進程中,土地占用矛盾日益增加,而生活垃圾日益增多,能夠借鑒國外的先進再生技術,對垃圾進行填埋的同時能夠回收有效的資源,有利于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3、重視利用沼氣資源

        在我國現有的垃圾填埋場中,導氣管的設計都只是以排放氣體出來為主要目的,而沒有重視對沼氣的收集再利用。而在國外的一些設計較好的先進的垃圾填埋場,都設計有較好的沼氣收集系統。所以我國的垃圾填埋場要重視對沼氣的收集處理,將其儲存,這樣既能夠減少污染,又能合理利用有效資源。

        圖2 垃圾填埋場的氣體隨時間變化規律

        由此可知,需要充分利用垃圾填埋場的沼氣,避免其對環境造成破壞。

        總結

        目前我國垃圾填埋場發展過程還存在不少問題,對垃圾填埋場的選址、立項、可行性研究、環境影響評價、工程設計、施工、竣工驗收、運行以及設備選型等階段工作都應該值得重視,合理規劃垃圾填埋場、規范建設、標準化運營,使得我國的垃圾填埋場能夠成為一個能源回收利用的中心,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參考文獻:

        [1]石 磊.垃圾填埋沼氣的收集、凈化與利用綜述[J].中國沼氣,2004(22):14-17.

        第4篇:垃圾填埋過程范文

        垃圾填埋處理技術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綜合利用技術。因為垃圾填埋后的無害化過程實質上就是生化處理過程,由于垃圾填埋場主要存在占地面積大,選址困難,因此填埋場滲濾液的生產及其避免對環境造成危害,則是填埋場設計、設計和運行中必須加以重點的問題。在此,針對吳忠市城市生活廢氣物無害化綜合垃圾處理場運行中有可能出現的以下問題加以重視。

        1.滲濾液滲入地下問題

        由于高濃度的滲濾液較難處理,加之滲濾液收集量不大,而我市的垃圾處理場與污水場有甚遠,不能借用污水處理場進行處理,所以防止滲濾液滲入地下。由于填埋場添埋垃圾年限較長,加上填埋后垃圾在場內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分解,所產生的滲濾液全部將流出場內,而且吳忠市垃圾填埋場因為投資受限而無法按要求建造滲濾液最終處理系統,所以滲濾液的處理上要自始至終進行監測,防止污染地下環境。

        2.廢氣排不暢

        填埋場內封閉后,氣體的導出采取燃燒處理,隨時監測,不能出現垃圾場內由于溫度過高,場內產生的氣體不能即時導出,有可能發生爆炸的事故。由于垃圾處理與市區較遠,所生產的氣體不能利用,即時導出是直接安全的方法。

        3.修建排水問題

        垃圾填埋場位于牛首山下,下雨時形成山上洪水沖下來,對填埋場造成毀壞,如果洪水不能及時排出,雨水滲入垃圾填埋場中對防滲成造成負擔。所以必須在填埋場外修建排水溝,將洪水及時排出場外。

        4.解決處理中的技術問題

        由于吳忠市垃圾和技術選擇受到垃圾成份、經濟發展水平、自然條件及傳統習慣因素的影響,垃圾填埋是吳中市垃圾處理未來8-10年的固定模式。目前吳忠市垃圾處理年限為8年,8年后,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提高,對其他填埋場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才能造福吳忠人民,解決垃圾填埋技術中垃圾焚燒和生化處理帶來得好處。

        國外發達國家的城市生活垃圾從收集、運輸到處理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完善已非常成功,并積累了許多經驗。在收集方面,國外發達國家已經全面采用垃圾分類收集方式,有效地實現廢物的最大程度回收和再生利用。為衛生填埋、垃圾堆肥、焚燒發電、資源綜合利用等垃圾處理方式應用奠定了基礎,為實現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的處理目標,提供了有力保障,并且推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處理方面,廣泛采用的城市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衛生填埋、焚燒、堆肥和綜合利用四種處理方式;在投資方面,國外發達國家對垃圾處理的投資力度很大,資金來源多樣化,使得垃圾處理技術和垃圾處理設備的研究工作蓬勃發展。吳忠市城市垃圾處理的目標是實現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統一,也就是說保證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各類有用物質得到直接回收利用及轉換利用。

        二、吳忠市城市垃圾處理三種方法的運用

        解決垃圾問題的目標是將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目前主要有三種方法:衛生填埋、焚燒及高溫堆肥,以下對這三種技術在吳忠市城市垃圾處理過程中的運用作一比較。

        1.垃圾衛生填埋

        垃圾衛生填埋是一種保護環境質量,防治垃圾二次污染的最終處理技術,處理垃圾的比重最大,被認為是必備的首選技術。其主要表現在:衛生填埋場的選址及工程設計日益嚴格和規范;基礎防滲技術、襯層鋪設、填埋作業、滲濾液疏導和循環利用及填埋氣體回收后再利用技術日趨成熟,滲濾液和填埋氣體的二次污染防治技術及資源開發的迅速發展以及填埋操作所使用的多種機械都帶來了較大的發展,由于無論采用何種垃圾處理方法,最終都會產生一些殘渣需要處理,所以垃圾衛生填埋場是垃圾處理方案中必不可少的,垃圾衛生填埋最大的優點是投資費用較低,對垃圾的產量變化適應能力加強,可選用非耕地作場址。缺點是大量占用土地,資源回收率低。目前,吳忠市選擇垃圾衛生填埋就是基于上述考慮,并且吳忠城市大多垃圾混裝,無機物含量高,收集方法落后,以及垃圾處理所需的大量資金難以落實。因此目前采用單一的垃圾填埋技術。相信隨著城市的發展擴大,對填埋場的技術標準越來越高,垃圾填埋技術將逐步與其他垃圾處理技術方式綜合利用,取長補短,使垃圾填埋技術上一個新的臺階。

        2.垃圾焚燒

        焚燒是一種城市垃圾的高溫焚燒處理工藝。垃圾焚燒則有使垃圾高度減量化、無害化和可供熱、發電等優點,但垃圾焚燒需要一次性投資,處理成本較高,同時焚燒處理工藝復雜。針對吳忠是經濟不發達地區,而且垃圾的可燃物比較少,熱值低,不適于目前的吳忠城市垃圾處理,在以后城市經濟迅速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垃圾焚燒技術的應用和建設運營會得到普遍公認。

        3.垃圾高溫堆肥

        垃圾高溫堆肥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對垃圾進行發酵、生物分解,使垃圾達到無害化的方法。這種方法,比較簡單,投資比焚燒法低,較衛生填埋高,并且可以做到垃圾資源化利用。但垃圾堆肥的進場成分需要控制,否則堆肥產品質量將非常難以把控。堆肥產品銷售也需要有較好的市場機制配合。采取這種方法,最主要的是對進場垃圾成分進行控制。國內外的垃圾堆肥實踐充分證明,混合垃圾堆肥處理技術復雜,成本高,產品質量差,缺乏生命力,沒有分類收集、堆肥處理是沒有出路的。由于吳忠經濟落后,垃圾混裝,無機物與有機物的成分難以控制,甚至無機物增多,并且目前的吳忠市場對堆肥產品的質量不能確定,產品銷售是一大難題。最終產生的不可用物仍需要處理。針對這種情況,也不能采用這種方法。

        我市的垃圾處理技術有較高的水平,但是垃圾填埋場是一種比較保守的方法,從國外資料來看,垃圾處理發展的形式是:(1)分類收集垃圾越來越受到重視。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提高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物的利用率,潛力很大。同時通過分類收集,還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節約能源和土地資源,避免危險廢物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是一項利國利民的事業。(2)垃圾填埋的標準越來越高,填埋比例逐步下降。(3)垃圾焚燒將穩步發展。但是吳忠城市垃圾處理符合國家規定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原則。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任何單一的處理措施都無法滿足。這樣,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垃圾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提高城市的人居環境質量,造福吳忠人民。

        我國對垃圾處理方案選擇提出了指導性原則:衛生填埋、焚燒、堆肥等垃圾處理技術及設備都有相應的適用條件,在堅持因地制宜、技術可行、設備可靠、適度規模、綜合治理和利用的原則下,可以合理選擇其中一種或適當組合。從吳忠市城市垃圾處理技術來看,隨著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技術水平、社會環境的變化,城市垃圾處理技術應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向系統處理方向發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第5篇:垃圾填埋過程范文

        填埋和焚燒是我國目前生活垃圾的主要處置方法,它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本文利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提供的生命周期評價(LCA)方法,評估蘇州市現存的兩種生活垃圾處置方法對環境的影響。

        楊建新、王如松等人指出產品生命周期評價將成為21世紀最有效的環境管理工具之一。目前發達國家已把LCA用于產品設計,成了CAD的一個組成部分,還用于環境標志,用于衡量一個公司的環境表現(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LCA應用上還存在較大差距,但是這些年來已經出現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文獻[2]主要依據IS014041的規定,對產品進行了清單分析;文獻[3~6]對不同的產品進行了生命周期評價。

        本文收集了蘇州市在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燒過程中的有關數據,依據IS014041的規定,建立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燒的生命周期清單。我們使用日本產業技術研究所LCA研究中心開發的生命周期評價軟件AIST-LCA Ver.4,對上述兩種處置方法的環境影響做出了評價。

        1 蘇州市垃圾填埋的生命周期清單分析

        蘇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場于1993年建成一直運行至今,是蘇州市唯一的垃圾填埋設施。蘇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場最近又建成了二期工程,并將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沼氣引往沼氣發電裝置,自2006年7月起已經開始發電。

        1.1研究對象的功能單位與系統邊界

        本節以蘇州城市生活垃圾填埋為研究對象。垃圾填埋功能單位為填埋1t城市生活垃圾。本研究系統主要包括垃圾收集、垃圾運輸、垃圾填埋以及利用垃圾產生的沼氣發電等幾部分,系統中不包括垃圾填埋場的建造階段。

        1.2蘇州市垃圾填埋的生命周期清單

        蘇州居民每天的生活垃圾通常由專門的人員使用人力車、部分使用小型動力車運送到垃圾中轉站。蘇州各區有專門的機構,負責用汽車把垃圾從中轉站運送到七子山垃圾填埋場。

        根據對蘇州市金閶區垃圾運輸能耗數據的分析,我們得到,蘇州市目前每噸垃圾運輸油耗為2.23L。垃圾填埋需要推土機等機械作業,為了防止滲漏,還需要HDPE等材料。為了消滅害蟲,垃圾填埋場普遍使用農藥。表1列出了蘇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場填埋每噸垃圾所需要消耗的物品及其數量。

        垃圾填埋后,排放的氣體污染物主要有CO2和甲烷等;水污染物主要有滲濾液和洗車水中的COD、SS、NH3-N以及一些重金屬等。

        大氣污染物CO2和甲烷等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排放量無法測量,只能采用計算數據。我們采用收集的蘇州市垃圾組分數據,計算獲得垃圾中DOC,采用IPCC推薦模型,計算CO2和甲烷的排放量。

        式中,ECH1一垃圾填理場的甲烷總排放量,t;MSW-城市垃圾量,t;η-城市垃圾填埋率,%;DOC-采用上述計算結果;r-垃圾中可降解有機碳的分解百分率(IPCC推薦為77%)。取上述計算結果最近三年的平均值,CH4和c02的排放量如表2所列。其中H2s的含量按0.2%計算。

        蘇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場的沼氣收集后用于發電。沼氣發電項目配備兩臺1250kW內燃發電機組,于2006年7月開始正式發電。發電以后,一部分甲烷被燃燒,生成CO2,并產生了微量的Nox和VOC。垃圾填埋場填埋每噸垃圾產生的大氣污染物量列于表2。

        垃圾滲瀝液水量和污染物的濃度變化很大,主要取決于所填埋廢棄物的種類、污染物的溶出速度和化學作用、降雨狀況、填埋場齡以及填埋結構等,其中填埋場齡最為重要。隨著垃圾填埋場場齡的增加,滲瀝液的可生化降解性不斷下降。對于新的填埋場(一般小于5a),其滲瀝液的性質屬于低pH、BOD5、COD和BOD5/COD值,較高的氨氮和重金屬離子濃度;對于中、老齡的填埋場(一般大于10a),其滲瀝液pH呈中性或弱堿性,低BOD5和COD,低BOD5/COD值,較低重金屬離子濃度,更高的氨氮濃度。

        由于七子山填埋場已經工作十幾年了,因此包含了處于各個階段的垃圾,其析出的污染物量能夠較好地代表垃圾各個階段的平均析出情況。

        滲濾液和洗車水中的污染物COD、SS、和NH3-N。滲濾液排放的污染物由2004年和2005年的月平均值再求平均計算獲得。洗車水根據2005年的平均值獲得。為了分析通過滲濾液排放的重金屬數量,我們對滲濾液中的重金屬含量進行了7天的采樣分析。表3列出了填埋It垃圾所排放的水污染物的量。

        2 蘇州市垃圾焚燒的生命周期清單分析

        蘇州垃圾焚燒發電廠在蘇州市光大環保靜脈產業園內,位于七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場西北側,一期工程建設規模為日處理垃圾1000t,年焚燒處理生活垃圾33.3萬t。焚燒爐、煙氣處理、自動化控制和在線監測等核心設備全部進口國外知名公司產品,2006年6月20日正式建成投產發電。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建成后,處理規模可達1500t/日。

        2.1垃圾焚燒排放清單的功能單位和邊界條件

        功能單位:此排放清單的功能單位定義為焚燒的每噸垃圾。

        邊界條件:垃圾焚燒排放清單的邊界包括垃圾收集、垃圾運輸以及垃圾焚燒、垃圾灰填埋四個過程。垃圾焚燒設施的建設過程不包括在邊界之內。

        2.2蘇州市垃圾焚燒的生命周期清單

        垃圾焚燒的主要物耗包括:垃圾運輸的油耗、以及焚燒中點火的柴油,焚燒過程中為了處理廢氣的石灰和活性炭,還有部分水的消耗。我們把收集的一年數據取平均后,每噸垃圾焚燒的物耗如表4所列。

        垃圾焚燒時排放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有CO2、CO、SO2和極微量的PCDDs。垃圾焚燒CO2的排放量根據垃圾的含碳量計算獲得,其他大氣污染物利用現場監測數據,結果列于表5。垃圾焚燒前需要在垃圾貯坑內發酵,并析出垃圾中的滲濾液。滲濾液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機物以及一些重金屬。根據收集和監測的數據,我們得到每噸垃圾通過滲濾液排放的污染物如表6所列。根據現場統計資料,每噸垃圾焚燒后可發電287KWh。另外產生廢渣200kg,送七子山填埋;灰6kg,送危險品填埋場填埋。

        3 蘇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兩種處置方法的生命周期評價

        蘇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的兩種處置方法,會對環境造成不同的影響。我們利用上述得到的污染清單數據,采用日本產業技術研究所IEA研究中心開發的生命周期影響評價軟件進行評價。

        3.1生命周期環境影響評價方法

        我國最早討論生命周期影響評價的是楊建新等。他們提出的評價類別主要包括能源耗竭、資源耗竭、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化、富營養化、光化學臭氧、固體廢棄物、危險廢棄物、煙塵及粉塵等,通過加權,最終獲得影響指數。顧道金等在對中國建筑的生命周期評價中使用的評價類別與上述類別基本相同,最后加權也得到環境影響綜合指標。胡志遠等在燃料乙醇的評價時除了能源資源外,采用人體毒性、氣溶膠、光化學污染、酸化和全球變暖等類型進行評價,并由此得到乙醇生命周期對環境的綜合影響。任輝、董進寧等也根據自己建立的評價類別分別進行了生命周期影響評價。

        總的來看,我國生命周期影響評價的成果還非常有限,各自采用了自己建立的評價體系。主要的原因是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未推出較有影響力的生命周期影響評價體系。

        從國際上看,生命周期影響評價體系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但建成了龐大的評價數據庫,還開發了專門的計算機軟件。目前非常有影響的評價體系主要有瑞典的EPS和荷蘭的Eeo_indicator。

        瑞典的EPS是由瑞典查爾莫斯理工大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teen教授為首的研究小組開發的。這一系統的開發過程中,政府和學術界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非常有特色的是獲得了瑞典大型企業,例如Volvo汽車等主要產業部門的大力支持。他們開發的系統首先在這些產業部門中得到了應用,并在以后的各種國際合作中獲得傳播和擴散。文獻[7]介紹了EPS系統的一般原理和評價方法,文獻[8]介紹了污染物環境影響潛值的計算。EPS系統最終得到的是損失的生態幣值,結果易于理解。

        Eco-indicator是由荷蘭的PRe Consultants開發的,在國際上具有較大影響的有兩個版本:Eco-indicator5和Eco-indicator99。文獻[9]詳細介紹了后一個版本的評價方法。

        本文采用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IGA研究中心開發的評價系統AIST-IEA Ver4,軟件中影響評價采用的方法是LIME(Life-cycle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Endpoint Modeling)。采用的原因是這一評價體系在國際上已經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具有較為完整的數據庫,而且還有計算機軟件;另一方面,日本與我國一衣帶水,距離較近。

        3.2 LIME影響評價方法

        由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LCA研究中心開發的生命周期影響評價系統LIME是為日本整個國家推出的影響評價方法。

        LIME評價方法的框架如圖1所示。在進行影響評價時,首先根據獲得的污染清單,計算它們對城市空氣污染、全球變暖等11種類型的影響,由這11種影響類型評價對我們需要保護的人類健康、社會財富、物種多樣化和初級生產力等4個保護目標的危害,根據4個保護目標相應的權重,最終求得單一的生態指標:生態化的幣值Yen。評價對象的損害大小,可以通過生態化的幣值Yen直接表示。

        3.3評價結果

        利用AIST-LCA Vet4進行評價,首先需按照一定格式輸入上述已經分析得到的污染清單。例如垃圾填埋處理需首先選定系統包括運輸、填埋和發電,從而輸入的清單也會自動生成三列。AIST-LEA Vet4評價軟件,根據輸入的污染清單和每種污染物對環境影響的潛值,計算對4個保護目標的影響。表7列出的是蘇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場對4個保護目標的危害評價數據。表7各列具有不同的單位,相互之間不能互相比較。不過,同一列間的比較也很有意義,比如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我們可以發現,主要來自全球變暖和城市空氣污染,等等。

        表8列出了兩種垃圾處置方法對環境的影響程度。表8將表7中各列的數據賦給一個權重,使得兩種處置方法對4個環境保護目標的影響折算成共同的單位:生態貨幣值Yen。由表可見,對垃圾填埋而言,生態貨幣值較大的主要有全球變暖和城市空氣污染;而對垃圾焚燒而言,放在第一位的也是全球氣候變暖,其次是對人體和生態的毒害等。總體評價,垃圾填埋的生態幣值要大得多。由此可見,LEA評價的結果認為,垃圾焚燒對環境的影響比垃圾填埋的影響要小。

        4 結論與分析

        本文針對蘇州垃圾處置的兩種方法,首先按照國際標準的規定,對它們進行了清單分析,利用AIST-IEA Vet4計算機軟件,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評價的結論表明:

        (1)兩種處置方法中,垃圾填埋的生態幣值要大得多,由此可見,垃圾焚燒對環境的影響比垃圾填埋的影響要小;

        第6篇:垃圾填埋過程范文

        關鍵詞:城市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G202文獻標識碼: A

        在我國,垃圾填埋法是目前廣泛使用的處理生活垃圾、工業垃圾的方法 。而且隨著城市填埋技術二次污染相關問題的深入研究,作為防治二次污染問題的滲濾液處理技術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和相關部門的重視。今后,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經濟的、具有針對性的并切實可行的垃圾填埋工藝和滲濾液處理技術的研究,將是我國研究的重點課題。

        1垃圾滲濾液的特點

        垃圾填埋場中重力流動的產物液體即是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滲濾液主要包括外來水(如地下水滲入、地表水、大氣降水)和垃圾分解產生的源水。能夠影響垃圾場滲濾液性質的主要原因包括:填埋場條件、填埋地點的水文地質條件、填埋地點的氣候條件、垃圾的主要成分、垃圾填埋的條件等。在以上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形成的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以下特點:

        1.1滲濾液水質復雜

        影響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水質的主要因素是垃圾的組成成分。滲濾液是高濃度的有機廢水,且不同地方垃圾的組成不同,滲濾液的水質也可能相差很大。據我國相關部門測定,國內幾大城市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水質的調查顯示,滲濾液中含有94種有機化合物,其中5種可誘導致癌,1種可致癌,20余種進入美國和我國EPA環境優先控制的污染物黑名單。其次,填埋的時間也會影響垃圾滲濾液的水質。一般情況下,垃圾填埋時間越長,滲濾液水質的可生化性就越差。同時隨著垃圾填埋時間的增長,滲濾液中金屬離子的含量降低,氨氮含量、PH值增加。除以上原因影響滲濾液水質外,填埋場的降水量、土質等也是其影響原因。由此可見滲濾液水質的變化規律是極其復雜的。

        1.2滲濾液金屬含量高

        在垃圾的降解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溶入垃圾滲濾液中,極易造成滲濾液水質呈微酸性,即加劇了垃圾中金屬、金屬氧化物和不溶于水的碳酸鹽發生溶解,最終造成滲濾液中金屬含量升高。垃圾填埋場滲濾液中主要金屬離子包括:鈣離子、鋁離子、鋅離子和鐵離子等。

        1.3滲濾液中氨氮含量高

        垃圾填埋場滲濾液中垃圾的組成成分和垃圾的填埋方式的不同,造成滲濾液中氨氮質量濃度從數千毫克每升到幾千毫克每升的變化。并且,隨著垃圾的填埋時間的增長,垃圾中的有機氮不斷轉換為無機氮,使得氨氮的含量不斷的升高。

        2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處理建議

        2.1運用合并處理法

        合并處理法是指垃圾滲濾液和一定規模的城市污水廠的污水合并處理,合并處理法是一種最為簡便的處理方法。合并處理法的優點是:其一,節省大量單獨建立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的費用,降低滲濾液處理成本。其二,能夠利用污水處理廠污水對垃圾滲濾液達到稀釋、緩沖的作用,實現城市污水和垃圾滲濾液同時處理的目的。合并處理法也有其缺點,包括:第一,因城市污水廠與垃圾填埋場間距離的問題,造成滲濾液的輸送成為巨大的經濟問題。第二,滲濾液水質復雜、組成多變容易對城市污水處理廠造成沖擊負荷,甚至影響到城市污水廠的正常運行。綜合合并處理法的優缺點,想在利用合并處理方法時得到效益最大化,那么必須考察其工藝的可行性。

        2.2場內循環噴灑處理法

        場內循環噴灑處理法是一種比較簡單有效的處理方法。場內循環噴灑處理法優點包括:第一,通過回噴將垃圾的含水率由20%-25%提高到60%-70%,明顯增加垃圾的濕度,提高垃圾中微生物的活性,使甲烷產生增加,以達到加速有機物的分解和污染物溶出的目的。第二,循環噴灑處理可降低滲濾液的濃度。第三,噴灑過程的揮發作用可減少垃圾滲濾液的產生,對水質及組成起到穩定作用,便于廢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及節省費用。第四,加速垃圾中有機物的分解,使垃圾場的穩定化進程由原需的15-20a縮短到2-3a。循環噴灑法存在的問題:(1)不能夠完全消除滲濾液。(2)循環噴灑后的滲濾液仍需處理才可排放。

        2.3滲濾液的預處理法

        滲濾液中的SS污染物、色度、氨氮和金屬離子通過設定在垃圾填埋場的預處理設備進行首處理,則可以得到有效的減少。又或者首先通過厭氧處理,使其生化性得到改善,降低處理負荷。滲濾液的預處理可為垃圾滲濾液的再次處理創造良好的運行條件。

        滲濾液有著不同的處理方法,就方法的選則來說,應符合我國基本經濟國情且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另外,為了更好的研究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技術應全面考察垃圾填埋場周邊的有關因素及相應的處理技術的支持,使得垃圾滲濾液得到有效可行的處理。

        參考文獻

        [1]常有鋒,唐杰.人工濕地在城市垃圾滲濾液處理中的應用.《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3期

        第7篇:垃圾填埋過程范文

        【關鍵詞】垃圾滲濾液 垃圾危害 地下水污染

        1.垃圾滲濾液的產生來源及危害

        垃圾滲濾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過程中由于發酵和降水的淋濾、沖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濾出來的有機污水。

        滲濾液的來源主要是由以下幾方面產生:①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直接落入填埋場;②地表水進入填埋場;③地下水進入填埋場;④填埋場垃圾廢物中含有部分水。

        滲濾液是一種高濃度毒性大的有機廢水,由于其濃度高,流動緩慢,滲漏持續時間長,對周圍地下水和地表水均會造成嚴重的污染。一個不合格的垃圾填埋場就是一個大的再生污染源,其污染延續時間可以長達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一旦地下水源和周圍土壤被其污染,與地下水連通后向周圍擴散,有的地區每年可達1km的速度向外擴散,10年后將有300km2的區域遭到污染。污染一旦產生,想用人工方法修復,技術上將十分困難,其費用也是極其昂貴。國內外有關垃圾滲濾液污染地下水和飲用水源的事故屢有發生,給人民生活生產帶來了非常大的危害和損失。

        2.垃圾滲濾液的產生量及滲漏量

        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對地下水的影響,一般需要大量的資料外還需要通過復雜的數學模型進行分析計算。這里主要根據降雨入滲量和填埋場垃圾含水量估算滲濾液的產生量。從土壤的自凈、吸附、彌散能力以及有機物自身降解能力等方面,定性和定量的預測填埋場滲濾液可能對地下水產生的影響。

        (1)滲濾液的產生量受垃圾含水量、填埋場區降水情況以及填埋作業區大小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場區蒸發量、風力的影響和場地地面情況、種植情況等因素的影響。最簡單的估算方法是假設整個填埋場的剖面含水率在所考慮的周期內等于或超過相應田間持水率,用水量平衡法進行計算:

        Q=(Wp-R-E)Aa+QL

        式中:Q―滲濾液的年產生量,m3/a;Wp―年降水量;R―年地表徑流量,R=C×Wp;C―地表徑流系數;E―年蒸發量;Aa―填埋場地表面積;QL―垃圾產水量。

        (2)滲濾液滲漏量對于一般的廢物堆放場、未設置襯層的填埋場,或者雖然底部為粘土層,滲透系數和厚度滿足標準但無滲濾液收排系統的簡單填埋場,滲濾液的產生量就是滲濾液通過包氣帶土層進入地下水的滲漏量。對于設有襯層、排水系統的填埋場,通過填埋場底部下滲的滲濾液滲漏量Q為:Q滲濾液=AKs

        式中:Q滲濾液―通過填埋場底部下滲的滲濾液滲漏量,cm3/s;d―稱層的厚度,cm;Ks―襯層的滲透系數,cm/s;A―填埋場底部襯層面積,cm2;hmax―填埋場底部最大積水深度,cm。

        3.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人類對固體垃圾的處理最初是簡單的堆放,認識到其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危害后,采取了衛生填埋方法,這是垃圾最終處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衛生填埋中比較重要的一環是防止滲濾液對地下水的污染,其防滲措施和防滲材料是關鍵環節。目前填埋場的防滲措施主要有:底層收集和排泄系統、底部襯墊層、封頂覆蓋層。最終處置的基本原則是合理地、最大限度地使其與自然和人類環境隔離,減少有毒有害物質釋放進入地下水的速率和總量,將其在長期處置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減至最低程度。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的安全處置期在30~40年。為了防止滲濾液對地下水造成污染,應從填埋場選址的天然環境地質條件和工程措施等方面考慮。

        (1)工程防滲措施:填埋場襯層系統是防止垃圾填埋處置污染環境的關鍵工程屏障。根據滲濾液收集系統、防滲系統和保護層、過濾層的不同組合,填埋場的襯層系統有不同的結構,如單層襯層系統、復合襯層系統、雙層襯層系統和多層襯層系統等。

        底層收集和排泄系統是填埋場的底層設置收集和排出滲濾液的裝置。一方面收集系統將收集的滲濾液稀釋后送入污水處理廠處理或回灌進填埋場讓其進行生物降解自凈,另一方面排出系統使滲濾液按照設計路徑可控制排出,對防止和減少滲濾液對地下水的污染起著重要的作用。排出管道一般采用耐腐蝕、抗老化、光滑阻力系數小的材料。底部襯墊層的作用是防止未及時排走的滲濾液的滲漏,這是防止滲濾液污染地下水的關鍵。頂部覆蓋層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大氣降水或地表徑流入滲,同時也可以阻止填埋場中有害氣體的釋放。要求的安全處置時間越長,所選用的襯層就應該越好。重點是填埋場所選用的襯層(類型、材料、結構)防滲性能及其在垃圾填埋需要的安全處置期內可靠性是否滿足;把滲濾液封閉于填埋場中,使其進入滲濾液收集系統;防止地下水進入填埋場中,增加滲濾液的產生量。

        滲濾液穿透襯層所需時間一般要求應大于30年。采用下述簡單公式計算:t=

        式中:d―襯層厚度,m;v―地下水運移速度,m/a。

        (2)填埋場場址地質屏障措施:一般來說,在含水層中的強滲透性砂、礫、裂隙巖層等地質介質對有害物質具有一定的阻滯作用,但由于@些礦物質的表面吸附能力一再因吸附量的增大而減弱。此外,地下水徑流量的變化,對有害物質的阻滯作用不可能長時間存在,因而含水層介質不能被看做是良好的地質屏障。

        地質介質的屏障作用可分為三種類型:①隔斷作用。在不透水的深地層巖石層內處置的廢物,地質介質的屏障作用可以將所處置廢物與環境隔斷。②阻滯作用。對于在地質介質中只被吸附的污染物質,雖然其在此地質介質中的遷移速度小于地下水的運移速度,所需的遷移時間比地下水的運移時間長,但此地質介質層的作用僅是使該污染物進入環境的時間延長,所處置廢物中的污染物質,最終會大量進入到環境中來。③去除作用。對于在地質介質中既被吸附又會發生衰變或降解的污染物質,只要該污染物在此地質介質層內有足夠的停留時間,就可以使其穿透此介質后的濃度達到所要求的低濃度。

        第8篇:垃圾填埋過程范文

        【關鍵詞】垃圾滲濾液;處理方法

        一、垃圾滲濾液的基本性質和危害

        (一)垃圾滲濾液的產生特點

        當進入填埋場的水大于蒸發和提供給垃圾本身一定的濕度時,多余部分的水即從垃圾場中滲濾出來,即形成垃圾滲濾液。進入填埋場的水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垃圾本身所含水量;它包括垃圾本身所含的顯水和垃圾在長期的厭氧發酵過程中產生出來的化合水。二是有效降水量;其主要受降水量、蒸發量、氣溫和徑流量等因素的影響。眾多實踐表明,垃圾滲濾液的產生量主要受當地的降水量影響,降水量的大小又直接影響垃圾滲濾液的多少。而降水量受季節性的影響很大,因此滲濾液的產生量又與季節的變化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在我國冬季和春季的降水量較小,夏季和秋季的降水量多而大,故冬季和春季內的滲濾液產生量相對較小,夏季和秋季內的滲濾液產生量大而多,在我國北方尤顯突出。由此看來,全年內的滲濾液產生量很不平衡,繼而又對水質的變化產生影響。這一特點為滲濾液的處理帶來了一定難度。

        (二)垃圾滲濾液的水質特點

        垃圾滲濾液的水質除與降水量的多少直接相關外,還與填埋場的垃圾填埋時間有關,處于酸性發酵階段的較“年輕”的填埋場產生出來的滲濾液,PH5.5~6.5,CODcr15,000~40000mg/l或更高,CODcr/BOD5值為1.5~3.0,由于PH較低,故其中的重金屬含量較高,往往可達3~30mg/l。而處于堿性發酵階段的較“老”填埋場產生出來的滲濾液,PH為7~8,CODcr1,500~5,000mg/l,CODcr/BOD5值大于10,重金屬含量往往小于5mg/l。滲濾液的另一特點是含氮量和含鹽量高,氮多以氨氮的形式存在,其主要是在廢物的厭氧分解過程中,由各種蛋白質和其它含氮化合物的分解而產生出來的,約占TKN的80~90%。鹽主要為氯化物(2000~4000mg/l)和硫酸鹽(100~500mg/l)。滲濾液的水質特點也給其處理工藝的選擇帶來一定的難度。

        (三)垃圾滲濾液的危害

        垃圾滲濾液中除含有高濃度的有機物和氨氮外,還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質如重金屬等。如果處理不好,將嚴重污染周圍環境和水體,尤其是對地下水的污染。據對7600個垃圾填埋場的調查發現,有2000個填埋場對人體健康產生了直接威脅,所以必須對其進行有效處理。

        二、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方法及應用

        眾多研究結果表明,垃圾滲濾液可用生物法、化學絮凝、炭吸附、膜過濾、脂吸附、氣提等方法單獨或聯合處理,而其中生物法因其費用低,效率高而得到最廣泛的應用。目前國內外最普遍使用的滲濾液處理方法是好氧生物法,此法可有效地降低BOD5、CODcr和氨氮,還可去除其它污染物,如鐵、錳等金屬。在好氧法中又以延時曝氣法用得最多,另外還有曝氣穩定塘和生物轉盤等。對于BOD5含量低,氨氮含量高,一般BOD5/NH3-N

        (一)與城市污水合并處理法

        如果能將垃圾滲濾液直接送到城市污水處理廠或與城市污水相類似的污水處理廠與這些污水合并處理,是最簡單最經濟的處理方法。由于滲濾液中所含成份與城市污水基本相同,所不同之處則是滲濾液中的BOD5、CODcr及氨氮含量高于城市污水中的含量。但由于城市污水量較大,可將滲濾液中的有機物及氨氮加以稀釋,同時又可彌補滲濾液中磷含量的不足,而對于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轉來說又不產生任何影響。據國外資料介紹,當滲濾液的CODcr濃度在24000mg/l時,其體積占城市污水處理總體積的2%時,對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果不產生影響,如CODcr濃度為3500mg/l,其滲濾液體積占城市污水處理總體積的40%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果也不受影響。因此,將滲濾液送到城市污水處理廠共同處理是可行的,并且污水處理廠中的剩余污泥又可作為垃圾回填到垃圾填埋場。由于剩余污泥中的微生物含量很高,可加速垃圾中有機物的分解穩定,縮短垃圾的發酵期,從而縮短垃圾填埋場的穩定過程。將滲濾液與城市污水共同處理的綜合處理工藝,可減少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部分,又可減少垃圾填埋場的污水處理部分,因此可使整個工程造價和運行費用大大降低,是改善投資效果,提高環境效益的最佳選擇。但采用該處理工藝時,需要考慮如下幾個因素:(1)城市污水處理廠或與其相類似的污水處

        理廠必須具有二級以上的污水處理設施;(2)城市污水處理廠

        二級污水處理設施或與其相類似的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規模和遠景規劃;(3)垃圾填埋場與城市污水處理廠或與其相類似的

        污水處理廠的距離等。

        (二)滲濾液單獨處理法

        對于大多數目前現已存在的城市來說,情況往往是不盡人意的。很多城市的污水處理已先行,而垃圾處理只是近幾年來才實施的項目,并且垃圾填埋場往往又遠離城市,其滲濾液與城市污水合并處理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對滲濾液進行單獨處理。

        1.滲濾液循環回流處理法。滲濾液循環回流處理就是將垃圾滲濾液收集后,經調節池預沉淀處理后,噴灌回流至填埋場。一則通過噴灌,在太陽的照射下,可蒸發掉部分水量以減少后續處理的水量。二則可將垃圾填埋場當作一個巨大的不加控制的生物濾池,上層垃圾可作為好氧生物濾池,下層垃圾可作為厭氧生物濾池。噴灌回流又可增加污水中的氧量以加速微生物對滲濾液中有機污染物的降解。滲濾液在經過多次回流蒸發及垃圾滲濾過程中的生物降解和吸附之后,其流量和有機物的含量會越來越少。同時在這一工藝處理過程中,由于滲濾液的回流作用,又可加速垃圾中有機物的分解穩定,可以起到縮短填埋場穩定過程的作用。對有沼氣回收系統的填埋場來說,又可增加沼氣的產量。但在選擇該工藝處理垃圾滲濾液時,應首先在垃圾填埋場設計時,就要考慮滲濾液的收集與導出措施。

        第9篇:垃圾填埋過程范文

        關鍵詞:飛灰處置;衛生填埋;工程改造

        中圖分類號:X79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12019103

        1引言

        垃圾焚燒處理是實現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是當前國際上生活垃圾處理較先進的技術,也是目前我國發達地區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處置方式。生活垃圾焚燒處置后會產生一定量的飛灰,由灰富集了生活垃圾焚燒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重金屬以及有機有毒物,世界各國均將其列為危險廢棄物范圍,我國相應的技術政策也將飛灰作為危險廢棄物予以管理和處理\[2\]。以往,在具體的處理方式上,主要按照《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8-2001)要求,將飛灰經過穩定化處置后進入危險廢物填埋庫的方法。2008年4月,我國了《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代替原有的垃圾填埋場的建設標準,提出了經過一定處理、符合標準要求的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等廢物可以進入生活垃圾填埋場,這對我國的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對飛灰的穩定化處置及垃圾填埋庫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目前我國各城市普遍存在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缺失和固體廢物填埋場難以建設的困難,生活垃圾焚燒產生的飛灰量又較大,因此各地區均需要采用合適的工程手段解決飛灰的填埋問題。如何利用現有條件進行工程改造,使其符合飛灰衛生填埋標準,是我們面臨的緊迫和現實的問題。

        2工程概況

        常熟市南湖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2006年建成投產,其產生的飛灰均按《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8-2001)要求,經過穩定化處置后進入危險廢物填埋庫。后因庫滿,新(擴)建危險廢物填埋庫有難度,常熟市又按《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4)標準建成了南湖生活垃圾填埋場三期工程。要實施(GB16889-2008)標準,達到對飛灰穩定化處置后單獨分區填埋的要求,必須對各相關標準予以研究,找出異同,然后進行工程改造,以適應新標準的要求。

        2.1新舊標準對填埋場建設的要求差異

        南湖生活垃圾填埋場三期擴建工程是按照《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4)標準予以設計、施工,項目已于2008年底竣工驗收。要將已建好的常熟南湖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三期作為飛灰的衛生填埋場,必須使其符合新標準的各項要求。對照《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4)標準與《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找出并分析二者之間的差異,按新標準要求做好改造,是解決常熟飛灰改由原實施的安全填埋轉為衛生填埋的重要工作。

        《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4)與《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對填埋場要求的不同點列于表1。

        2.2原填埋庫(三期)概況及特點

        常熟南湖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三期擴建工程位于垃圾焚燒廠西側,工程已于2008年底竣工驗收,并投入運行,主要作為垃圾焚燒廠的備用場。工程總庫容量為43.7萬m3,共分5個填埋庫區,每個庫區底標高(黃海高程系)和庫容如表2所示。

        庫區采用垂直防滲+水平防滲結構。垂直防滲采用深層水泥攪拌樁,樁底深入庫區底部隔水層以下,水平防滲采用單層復合防滲結構。防滲結構層如圖1所示。

        三期工程具有以下特點。

        (1)填埋庫區底部基礎層為4層粉質粘土夾粉土層,部分為5層粉細砂層,其滲透系數均大于10-5cm/s。

        (2)采用深層攪拌樁施工后,庫區地下水位降低在-7.0m以下。

        三期擴建工程實施前,地勘資料表明,場址位于常熟市西南的南湖蕩南岸,為磚瓦廠取土坑區和南湖河道圍填而成。場地主要由大、小不等魚塘及取土坑構成,魚塘水深1.5~2.5m,地形稍有起伏,地面高程0.5~1.4m,地下水流向為S10°W向。工程地質條件及評價根據勘察資料,場地內在20.50m深度范圍內共分布有8個工程地質層,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②淤泥質粉質粘土;③粉質粘土;④粉質粘土;⑤粉質粘土夾粉土:平均厚度1.43m;中壓縮性土;⑥粉細砂;⑦粉質粘土;⑧粉質粘土。

        三期擴建工程場地地基土層分為8個工程地質層,其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評價如下:1層素填土:以粘性土為主,屬透水層,平均厚度0.82m;2層淤泥質粉質粘土:平均厚度4.21m,高壓縮性土,工程特性差,Kv=3.26×10-7cm/s,KH=3.46×10-7cm/s,屬相對隔水層;3層粉質粘土:平均厚度0.78m,工程性能較好,Kv=5.20×10-7cm/s,KH=7.54×10-7cm/s,屬相對隔水層;4層粉質粘土:平均厚度2.68m,中壓縮性土,工程特性良好,Kv=6.98×10-7cm/s,KH=8.40×10-7cm/s,屬相對隔水層;5層粉質粘土夾粉土:平均厚度1.43m;中壓縮性土,Kv=1.37×10-5cm/s,KH=2.01×10-5cm/s,屬弱承壓含水層;6層粉細砂:灰黃—黃色,飽和,中密,含云母碎屑,分選性中等,工程性能中等,Kv=4.15×10-3cm/s,KH=5.86×10-3cm/s,屬承壓含水層;7層粉質粘土:厚度平均6.95m,局部為粉土層,工程特性較差,屬相對隔水層;8層粉質粘土:厚度大于1.40 m,工程特性較好,屬相對隔水層。

        根據以上地質條件,制定相應的工程改造方案。

        3填埋庫的工程改造

        以上對已建的垃圾填埋場與新標準要求所作的差異分析得知,二者之間主要體現在對防滲系統、分區壩、滲濾液導排系統等方面要求的差異,本次改建即圍繞上述幾方面為重點對其中的4號庫區予以展開。

        3.1防滲系統改造

        防滲系統填埋場防滲處理在三期中防滲系統工程按《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CJJ17-2004)設計,防滲采用單層復合防滲結構。本次技改,4#庫區需同時滿足《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原設計中,4#庫區基礎層為(4)層粉質粘土夾粉土層和(5)層粉細砂層,其飽和滲透系數均大于10-5cm/s,按《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要求,需采用雙層人工合成材料襯層。飛灰填理場處理的首要問題,是防止填埋場附近地下水及地表水受到滲瀝液的污染,在合理選址的基礎上必須考慮防滲系統的設計。根據場址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對填埋場底部進行防滲處理,其目的一方面是防止滲瀝液浸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另一方面是防止地下水浸入填埋場,造成滲瀝液水量的大幅度上升。防滲處理要因地制宜選擇不同的防滲方式,其中水平防滲為填埋場設計需主要考慮的問題之一。水平防滲方式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方法:①天然防滲:天然防滲系統主要在場地的土壤、水文地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才能采用;②天然和人工防滲相結合防滲:如果場地部分滿足天然防滲條件,可采用以上兩種方式相結合。防滲襯里是由土工布、無紡布、過濾層、高密度聚乙烯等多種材料復合而成,具有很好的防滲性、耐腐性、(繞)曲性。

        根據規范要求,結合三期擴建工程實施的4#單元坑防滲結構特點,本技改工程防滲系統采用人工雙層復合防滲結構。防滲結構層(從上到下)如下。

        (1)緩沖層:采用 300mm厚的袋裝飛灰。

        (2)滲瀝液收集導排系統:底部采用300mm厚碎石導滲層,反濾層采用160g/m2機織土工布。

        (3)膜上保護層:為800g/m2長絲聚酯無紡土工布。

        (4)主防滲層:坡面選用平模擠出工藝生產的1.5mm厚單糙面HDPE土工膜,糙面朝下鋪設。平面選用平模擠出工藝生產的1.5mm厚光面HDPE土工膜。

        (5)膜下保護層:為600g/m2長絲聚酯無紡土工布+200g/m2長絲聚酯無紡土工布,200g/m2長絲聚酯無紡土工布已鋪設。

        (6)滲瀝液檢測層:底部為300mm厚碎石層,坡面為復合土工排水網,三期擴建工程已鋪設。

        (7)次防滲層:選用平模擠出工藝生產的1.5mm厚HDPE土工膜,三期擴建工程已鋪設。

        (8)防滲保護層:>0.75m厚粘土層,飽和滲透系數不大于10-7cm/s。三期擴建工程已建設。

        (9)地下水導排:為間隔20m的碎石盲溝。三期擴建工程已建設。

        (10)基礎層:為4層粉質粘土夾粉土層和5層粉細砂層。構造如圖2所示。

        3.2分區壩結構

        根據規范要求,飛灰進入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需分區填埋處置。三期擴建工程共分5個填埋庫區,庫區采用1m高的粘土壩分隔,以減少滲瀝液產量。本改造工程需建設高度為3m,頂標高為-0.8m(黃海高程)的分區結構物,以分隔飛灰填埋坑和生活垃圾填埋坑。

        分區結構物采用擋土墻。擋土墻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重力式擋土墻、懸臂式擋土墻、扶壁式擋土墻、錨桿式擋土墻等。本工程的適用方案選擇如表3所示。

        由以上對比可知:重力式擋土墻技術簡單、應用廣泛、造價低,但其體積較大,占用庫容大;懸臂式和扶壁式擋土墻雖占用庫容小,但其施工復雜,需將原工程鋪設的防滲系統切割出工作面后,方可施工,且造價較高。錨桿式擋土墻技術復雜,適用于高度較大的擋土墻。

        本次改造工程中,飛灰填埋區分區擋土墻高度約為3m,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推薦采用重力式擋土墻作為分區結構物的形式,重力式擋土墻材質采用粘土。

        3.3滲濾液導排系統

        在填埋單元坑填埋過程中,難以阻止雨水進入飛灰堆層,當降水使飛灰完全飽和后,繼續降雨必然會產生滲瀝液,這是場區滲瀝液的主要來源。

        本工程排水系統分地下水排水系統、膜下水排水系統和滲瀝液排水系統。設計情況如下:地下水排水系統主要為庫區底部的地下水導排盲溝;膜下水排水系統可利用三期擴建工程建設的滲瀝液導流層改造成膜下水導流層,滲瀝液泵井改造成膜下水滲漏檢測井;滲瀝液排水系統在坑底主防滲層上鋪設碎石導水層,頂面鋪蓋一層土工布作為過濾層,滲瀝液最終通過穿孔HDPE管排至滲瀝液收集井;在滲瀝液收集井中設有移動式潛污泵,提升送至污水儲存罐。

        4結語

        整個常熟三期垃圾填埋庫4號坑的改造工程歷時4個月,投入改造資金400萬元,工程經有關部門檢驗合格通過驗收,現已投入正常使用。

        《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為飛灰的處置開辟了新的出路,同時也對飛灰的處置及垃圾填埋庫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按原標準建設的垃圾填埋場基礎上進行工程改造,能夠解決目前我國各城市對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和一般固體廢物填埋場都面臨難以建設,又必須面對大量飛灰需處理的現實問題。常熟市按照(GB16889—2008)標準的要求,改造原有的填埋場的滲濾系統,設置分區壩結構和滲濾液導排系統,有效解決了當地飛灰處置的問題,可為其他各地類似情況的解決提供有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時璟麗,張成.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在我國的應用及發展趨勢[J].可再生能源,2005(2):63~65.

        [2]趙光杰,李海濱,趙增立.垃圾焚燒飛灰基本特性研究[J].燃料化學學報,2005(4):184~18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久久精品最新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视频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人物在线观看 | 天天看片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国产午夜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