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命科學知識范文

        生命科學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命科學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命科學知識

        第1篇:生命科學知識范文

        課堂,作為學校實施教育的主陣地,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一定程度上偏離了它應有的軌跡。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如何從生命層次上重新審視課堂、關注課改、問尋課堂的生命價值,重建真實、平等、靈動的課堂,已成為一線教師迫在眉睫的責任!作為200名新市民子女的英語教師,只有關注課改、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與進步,才能讓課堂更多地放射出生命的光彩,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一、還原真實,別讓掌聲掩蓋了嘆息

        “知識課堂”往往習慣將學生鮮活的生命,僅僅肢解為某種特殊認識活動。忽略了學生在步入課堂的時候,不僅帶來了認識,也帶來了興趣、動機、情感、意志、價值信念等。這些都需要在課堂上得到滿足,然而,學生在如此重要的生命歷程中,竟沒有興趣、動機、情感、意志的參與,具體表現為:隨堂課的“填鴨式”教學、公開課的“表演化”程序……這樣的課堂,造成了教學內容的教條化、教學結構的模式化、教學手段的單一化、教學方式的靜態化、教學成果的不真實等一系列問題。學生在隨堂課或公開課中所學習的內容、程序、時間,甚至是回答,大多都是事先被計劃、安排好的。一堂課過后,我們聽到了陣陣掌聲,卻往往忽略了孩子們的嘆息聲。熱鬧過后,鈴聲過后,到底我們留給了孩子什么?

        反之,新課改下的“生命課堂”則不然。評判一堂好課的標準,不再看課堂氣氛有多活躍,游戲有多好玩,掌聲有多熱烈。而是從細節入手,更多地關注學生:關注學生到底學會了什么?關注學生在學習中還存在哪些困難與疑問?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生命價值與點滴進步。關注課堂中回答問題學生的人次,是否做到人人參與。筆者認為,“生命課堂”理應關注學生的生命。讓每一個個體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意義,讓其熱愛生活,學會生成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唯有讓迷失的教育回歸原點,回歸本質,還原真實,才是新課改的真正目的!

        二、力求平等,別讓學生遠離了課堂

        “生命課堂”里,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存在價值,每一個生命都是唯一、獨特的。因此在教學中,不必存在中心與邊緣的預設,也不可能用某種生命的活動去取代另一種生命的活動。課堂中,我們不能用教師的生命經歷代替學生的生命經歷,即便都是學生,生命經歷也是千差萬別的,但生命之間卻可以相互促進、相互補償、相得益彰。因此,“生命課堂”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構師生關系。而重構師生關系的一個基本環節就是將“知識課堂”中師生間的單項溝通轉化成為雙向的或敞開式交流,從而建構師生間平等、自由、民主、互動的和諧關系。力求平等,除了師生間的平等,還需要做到生生間的平等。英語課堂是學生與教師進行對話的重要場所,在日常的英語課堂中,不少學生卻經常不在課堂,即“不在場”。英語課堂中的“不在場”,不能理解為簡單的開小差,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漠視與阻隔。

        筆者認為,為了讓課堂上的每一位學生都“在場”,教師應讓課堂呈現敞開而非封閉的狀態。有時候,教師不必講得太多,有時,過強的預設性會增強學生的抵觸情緒。“教師更多時候扮演先行者的角色——給學生指出一條路,這條路上既有熟悉的樹木,更有陌生的景色,學生經由此路,能夠理解并進入活著的、流動的文本中去。”同時,要讓課堂里的每一位學生有事可做:或讀課文、或發言、或思考。總之,“生命課堂”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當教師俯下身來,從學生實際出發,英語課堂褪去了浮華的外表,簡單而樸實地接近學生的心靈,學生怎會“不在場”?

        三、啟迪智慧,別讓學生迷失了自我

        “知識課堂”往往會呈現這樣的景象:教師站在講臺上聲嘶力竭,臺下學生昏昏欲睡。因為整天忙著“講解”,導致整個校園充斥著教師的“課堂激情”,教學效果卻一般。這種現象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中更是數不勝數,滿堂灌的英語教學模式,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使英語的課堂教學變得機械、乏味,不適合語言學習的規律,嚴重影響著學生英語語言技能的形成和發展,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限制了學生能力和個性的發展。

        課堂給了師生最美麗的邂逅,在相遇的世界里,教師只有真正把學生當作完整的、鮮活的生命來看待,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與自主意識,相信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力,才能啟迪學生的智慧,打開學生的思維之門。在“生命課堂”里,學生有充分的話語權,他們可以堅持自己的立場與態度,可以不同意教師的觀點并與之探討。在這種關系中,沒有虛假,沒有不平等,沒有與眾不同,只有靈動的思維與無限的創造。唯有在如此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師生雙方才能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從而呈現出一個充滿活力、充滿智慧、充滿思考、動態生成的“生命課堂”!

        第2篇:生命科學知識范文

        ——知識守護生命

        作者:譚可欣

        叮鈴鈴……

        清脆的鈴聲劃破了校園的沉寂

        ——這是開學第一堂課。

        你看,你看,

        那不是春紅、燮霞姐姐和他們的舉重隊嗎?

        春紅姐姐五次刷新記錄

        ——實現了自我的超越。

        我懂了,我懂了,

        與其試圖超越別人,不如首先超越自己。

        你看,你看,

        是殷劍姐姐正微笑著向我們走來,

        本不適合帆板運動的她

        ——奪金來自于堅持不懈的信念,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堅持也能創造生命的奇跡。

        你看,你看,

        我們心中的巨人——

        姚明、易建聯叔叔和他們的球隊,

        他們向我們展示了團隊精神的魅力,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團隊就是勝利的保障。

        開學第一堂課

        ——多么生動的一課。

        無論學習或面對災難,

        挖掘潛力,學會超越,

        戰勝困難,學習堅持,

        第3篇:生命科學知識范文

        一、中職生物課堂生命教育的教學原則

        在中職學校生物課堂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夠使得生命教育開展的更加的順利。生命教育對中職學生的發展非常的重要,只有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到生命的價值,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進行生命教育教學時,遵循的第一個就是淺顯性和廣泛性原則。淺顯性就是所進行的教學內容不能夠過深、過難,學生能夠了解知識的意思即可,不需要進行知識學理淵源的探究。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如果太難的教學內容則容易讓他們感到煩躁,不利于教學的進行。雖然教學內容不宜過難,但是卻也不能夠只局限在教材范圍內,應該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第二個就是生活性和開放性原則。將生命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使用比較通俗鮮活的語言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這就是生活性原則。以往的生命教學內容沒有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課堂教學中專業術語過多,使得學生厭煩學習。只有將生命教學生活化,才能夠讓學生感到樂趣。在進行生命教育時,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全面的對學生進行培養。第三個就是適度性和需求性原則。在進行生命教育的教學時,教師應該合理的安排學生的學習時間,讓學生能夠張弛有度進行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同時還應該考慮到學生的需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內容的增減。

        二、中職生物課堂生命教育的教學設計

        在中職學校生物課堂生命教育的實踐過程中,為了更好的將生命教育的理念貫徹到教學中來,就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設計,以生命教育為基礎進行設計。生命教育的教學設計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方面就是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目標,在生物課堂生命教育過程中,必須體現以人為本,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對生命有一個明確的追求。生命教育應該體現出對學生的關懷和重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變得更加充實有意義,懂得珍惜生命。第二方面就是實施動態生成的教學內容,在中職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對探究活動進行研究,通過合作不斷的進行總結和發展,生命教育應該具有靈活性,使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第三方面就是巧用鮮活生動的教學資源,生命教育的教學資源比較的豐富,教師可以巧用生物之材、展示生物之美、揭示生命之道、引導自我之愛和實施生命之教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能夠領悟到生命的價值,懂得珍惜生命。生命教育的設計是開展生命教育的保障,只有合理的進行教學設計,才能夠使得教學效果更加的明顯。

        三、在中職生物課中開展生命教育的策略

        1.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偉大,尊重、熱愛生命。人類的生命誕生歷經了非常漫長的一個階段,從一個沒有生機的塵埃發展到原核生物,在進行長期的發展進化到真核單細胞生物,經過非常漫長的進化才形成了結構復雜的人類。人類的生命是非常的偉大的,這不僅能夠從新生命的誕生過程能夠看出,也能給從人體的一些列動作和調控中看出來。因此,在中職生物課堂的生命教育過程中,生物教師應該給學生灌輸生命偉大的意識,通過先進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生命,懂得尊重生命、熱愛生命。

        2.激發學生欣賞、善待生命。人的生命是非常的短暫的,在進行生命教育的過程中,生物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識個體生命短暫,珍惜生命,激發學生欣賞生命、善待生命。生物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一些個體的生長發育受外界因素影響的例子,如霧霾,讓學生感受到環境破壞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脆弱,從而懂得珍惜生命。環境是生命的保障,每一個生命在生長過程中都需要養料的供給,這就需要在自然環境中獲取。生物課程不同于其他的科目,該課程能夠讓學生近距離的接觸到自然,接觸到更多的生物。為了開展好生命教育,生物教師應該定期的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自然環境中領悟到生命的可貴,感受到生命的價值所在。

        第4篇:生命科學知識范文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生命化教育視域;教學改革

        生命化教育理念是由葉瀾教授提出的,他主張在教學的課堂上,創新教學工作來提高課堂上的生命力,轉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對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而言,深入貫徹生命化教育理念也是一項必要的措施,迎合了當前教育工作的改革與發展,下面我們就對此展開深入的探究工作。

        一、當前生命化教育視域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傳統的教學理念中忽視了對學生生命健康的關注

        就當前高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來看,停留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上,對學生的評價標準還只是基于學生的成績,這種單一的知識性評價使得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另外,政治教育工作伴隨著學生的成長,但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投入到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這樣就導致了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缺少對學生生命的關懷,沒有站在生命健康的角度去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從而影響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性。

        2.高中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就當前高中政治工作的現狀來看,忽視了對學生生命多方面發展的培養工作也是其存在的問題之一。在高中政治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教給學生的都是思想認識方面的知識,希望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但是這種教育理念局限了對學生的培養目標,對學生的生命全面性發展有阻礙作用。

        3.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缺少生命力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工作中,由于傳統的課堂模式單一,沒有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導致教學課堂中的氣氛不活躍,另外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缺少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影響了學生生命主動和完整的發展,忽視了學生智慧生命的生成,這是生命化教育視域下高中政治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表現之一。

        二、生命教育視域下高中政治課堂教育的有效措施

        1.教師要樹立正確的生命教育方式

        首先,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生命教育方式,對于高中而言,他們正處于思想的叛逆期,同時也是性格的養成期,做好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高中政治教師要積極地樹立正確的生命教育方式,可以采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生命教育方式,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向學生傳達知識內容;另外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工作中還要善于應用生動性的直觀的真實性材料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帶給學生生動化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體會到生命的美好,從而在心底產生對生命的熱愛。

        2.確立尊重與關懷學生生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建立一個尊重與關懷學生生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對高中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了阻礙作用,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創新新理念――尊重與關懷學生生命的思想政治教學理念。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重視程度,真正地站在學生的立場,表達對學生的關心與關愛,從而提高學生對政治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度,提高學生的政治成績。

        3.積極培養學生的生命情感

        在生命化教育視域下,積極地培養學生的生命情感也是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重要舉措。對學生而言,政治課堂教學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學生對思想政治的學習,不僅停留在課內的教學工作中,更重要是學生要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從課內教學延伸到課外教學中,從而培養學生的生命情感。可以通過開展實踐活動的形式來實現,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對生命有一定的感悟,樹立正確的生命情感。

        4.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要積極轉變教學方法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轉變以往的教學方法也是一項有效的舉措。就高中政治課本的內容來看,沒有獨立的章節和內容是針對生命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但是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仍然要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有效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舉個例子說,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關于“人生價值實現”的內容,教師可以向學生們講述一個實例,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一個年近70的老人由于失足掉進河中,一個年輕的小伙子為了救老人失去了自己的生命。這樣的事例讓學生從中探討年輕人這么做到底值不值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問題探究內容,學生能夠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同時對實現人生價值有一定的感悟,雷鋒精神就是這樣,將有效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當今的學生雖然做不到這一點,但是可以在高中政治教師的啟發下,自由地發揮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

        第5篇:生命科學知識范文

        4月20日上午,丹尼爾?哈丁率領倫敦交響樂團亮相保利劇院,不過這一次站在指揮臺上的不是哈丁,而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倫敦交響樂團指揮大師班是樂團中國之行的重要內容,也是第一次在倫敦以外的地區舉辦。

        對于年輕的學生來說,能夠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并且得到哈丁的現場指導,無疑是非常幸運的。本次參加大師班的三位幸運兒分別是23歲的羅振華、25歲的朱曼和22歲的焦陽,他們都來自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是從10名候選者當中選拔而來。

        大師班在上午9點半舉行,百余人聞訊前來,大部分是音樂學院的師生、音樂愛好者以及媒體記者。3名學生依次登場,指揮的曲目是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盡管指揮者只是未出校門的學生,但樂團訓練有素,在青澀的指揮手下發出的聲音依然完美。看著別人指揮自己的樂隊,哈丁在一旁顯得很隨意,時而溜達,時而蹲著,甚至四仰八叉席地而坐,好像是在海邊的沙灘上享受陽光。不過估計他沒有享受陽光時的好心情,三位學子指揮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著實夠他忙活一陣子。哈丁的指導很認真,他不時打斷樂隊的演奏,針對每個人的問題進行糾正,并且經常親自上陣示范。但不知是哈丁表述的原因還是翻譯的問題,幾位學生對哈丁的意見領悟起來顯得并不是很順暢,一個問題總是反復幾次才見起色。對此哈丁表現的很有耐心,不厭其煩啟發引導,樂團也體現了極高的素養,樂手們都很配合,一百多人的大樂團對于指揮意圖的貫徹及時而到位,就像一個人一樣。盡管出現了許多問題,但是對于三位學生的表現,哈丁還是給予了肯定:“中國學生表現出的專業水準以及對指揮學習的熱情和追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珍惜與這些才華橫溢的學生一起合作的機會,希望這次大師班對他們的將來產生積極的影響”。

        能夠參加這樣的大師課,對于3名學生以及在場的觀眾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羅振華表示,自己第一次指揮大樂隊居然就是這樣的世界名團,這種經歷非常寶貴。樂團的反饋都很敏感,對于自己的每一個動作都能很好貫徹。哈丁的點評很有針對性,對自己今后的學習會產生許多啟發。朱曼則表示,這次經歷非常美妙,站在臺上感覺時間過的飛快,下臺之后就覺得自己能夠做的更好。中國音樂學院楊又青教授也專程帶著學生來觀摩大師班,楊教授表示,樂團的素養非常高,哈丁對學生灌輸的許多理念都很好,他重視音樂,重視對樂曲的理解,這些都是我們教學當中應當加強的地方。

        一次大師班也許改變不了太多東西,但現場一位音樂愛好者的話讓人感觸頗多,他說:“一個百人樂團演奏一分鐘的花費要以萬元來計算,這樣的世界名團可以這樣不計代價為中國學生當陪練,著實令人敬佩!盡管3名學生的水平與這樣世界頂級樂團并不相稱,但希望今后能夠多舉辦類似活動,以利中國能夠出現更多世界頂級的音樂人才”。

        第6篇:生命科學知識范文

        關鍵詞: 高中學段 生態文明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校本化開發與實施

        福建教育學院基礎教育研究課題――《生態文明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本化開發與實施之研究》(項目編號:JYZD-2013067)課題組,按照研究規劃選擇建甌第一中學、吉陽中學、建安中心小學為研究樣本校,分別同步開展高中、初中、小學三個學段的生態文明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本化開發與實施研究。本研究選擇建甌第一中學、吉陽中學、建安中心小學為研究樣本學校,是因為這三所學校均為南平市青少年水土保持普及教育基點校,具有至少十年持續規范開展以水土保持為突破口的生態文明普及教育的歷史積淀。

        本報告是福建教育學院基礎教育研究課題――《生態文明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本化開發與實施之研究》(項目編號:JYZD-2013067)結題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暨高中學段的生態文明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本化開發與實施之研究結題報告。

        一、高中學段研究完成的內容、取得的成果及達到的目的和水平。

        (一)本學段研究完成的內容、取得的成果

        1.開發了《我與生態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基礎級課課程(必修)和升華級課程(選修)。

        基礎級課程(必修)的課程對象為全體學生。本課程倡導責任使然、人人可為、人人應為的理念。該課程設18課時。學生修滿18課時并經過考評合格者獲得1學分。

        升華級課程(選修)的課程對象為部分學生。本課程倡導責任使然、興趣所至、特長展示的理念。學生可自主選擇參加其中的一項或者若干項活動,若經過考評合格者可獲得相應的學分。

        2.實現了《我與生態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開設。

        基礎級課程(必修)已在2013―2014學年、2014―2015學年、2015―2016學年的建甌一中高一年段分別開設,有2900多位學生完成了該課程學習并獲得了一個綜合實踐活動學分。

        升華級課程(選修)已在2013―2014學年、2014―2015學年、2015―2016學年的建甌一中高一年段分別開設,有2900多位同學自主選擇參加其中的1項或者若干項活動,并獲得相應的綜合實踐活動學分。

        3.建構了《我與生態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施教機制。

        為了保證《我與生態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同時為了更有效地促進學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優化自己的生態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學生踐行生態文明的能力,特別創建或者建構八方面的制度(機制)。

        (1)課程導師制。《我與生態文明攜手同行》基礎級課程(必修)所有活動和升華級課程(選修)序號為1―6號的活動實現學校指定課程導師制,即這些課程活動必須接受學生所在班級的班主任或者任課教師的指導。升華級課程(選修)序號為7―19號的活動實現學生聘請課程導師制,即序號為7―19號課程活動的指導教師由學生自主聘請。

        (2)課程代表制。在開設《我與生態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高一各班級設置課程代表,各班課程代表分別由高一各班班主任各自指定。各班課程代表負責指導各自班級學生完成《我與生態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修行記錄卡填寫等相關事項。2013―2014學年、2014―2015學年、2015―2016學年總計完成5700份《我與生態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修行記錄卡填寫(注:各班課程代表須與《我與生態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組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簽訂有償勞務合同。各班課程代表只要完成合同中約定的工作,就有權獲得相應的勤工助學金)。

        (3)方案征集制。基于升華級課程(選修)序號為19號的活動要求,每學年向高一或者高二學生征集生態文明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2014―2015和2015―2016學年共征集40個生態文明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4)資金資助制。為了激勵學生踴躍參與生態文明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的設計,每學年從征集到生態文明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中選擇五項作為資金資助的活動項目。

        (5)課程評鑒制。在每學年的6月上旬,召開《我與生態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鑒會,該會由高一各班級《我與生態文明攜手同行》課程代表和部分指導教師⒓櫻共同完成生態文明學分認定。2013―2014學年、2014―2015學年、2015―2016學年總計完成5700人次的生態文明學分認定(注:生態文明學分證書見附件1和附件2)。

        (6)骨干培訓制。在每學年的10月上旬,對包括各班課程代表在內的水土保持志愿者進行生態文明素質提升培訓。2013―2014學年、2014―2015學年、2015―2016學年共培訓100位學生。

        (7)分享引領制。要求學生在參與《我與生態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與同伴分享參與活動的收獲,以此引領同伴更有效地參與課程活動。例如:在每學年的“三節”期間開展“水保綠網杯”裝置藝術作品競賽獲獎品展示活動;在每年中國水周期間舉辦“水保綠網杯”美麗鄉村寒假環保行手機微拍作品展示分享活動;在每學年的10月和3月期間分別舉辦資金資助活動項目的設計說明課、成果匯報課;在每學年的上下學期各舉辦1期感悟展評活動。

        (8)評優準入制。把學生參與生態文明綜合實踐課程所得學分作為評優(先)的準入條件之一。

        (二)高中學段研究達到的目的和水平

        1.達到的目的。

        第一,促進了學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優化自己的生態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了學生踐行的生態文明能力。

        第二,實現了《〈我與生態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被納入建甌一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

        2.達到的水平

        本學段研究不僅填補了建甌一中在生態文明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實施方面的空白,而且為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的實施提供了有借鑒價值(在實踐層面上)的范本。

        二、比照原申請書制訂的研究工作計劃,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自評與原因分析。

        高中學段研究嚴格按照課題組設計的研究路線圖和研究步驟,開展課程開發研究子方向、課程設置研究子方向、課程指導研究子方向、學業評估與管理研究子方向、課程激勵研究子方向五個子方向研究,且高質量地完成了課程開發研究子方向、課程設置研究子方向、課程指導研究子方向、課程激勵研究子方向四個子方向研究。之所以能完成這些研究任務,最主要的原因是契合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改革試點實驗項目――建甌一中《完善立人課程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實驗研究之需要。

        學業評估與管理研究子方向特別是學業評估沒有完全達到預定目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各項綜合實踐活動學業評估細則制定得較粗放(客觀上評估細則的制定是很難的),再加上活動過程的記錄有失周詳和縝密。

        三、同期國內外同類研究工作的進展情況,以及對本項目后續研究工作的設想和建議。

        (一)同期國內外同類研究工作的進展情況

        目前,國內外開展高中學段的生態文明主題綜合實踐課程的校本化開發與實施方面的研究較少。在開展研究過程中,對養成化原則、趣味化原則、精細化原則、鄉土化原則、校本(課程)化原則疏于恪守,存在五方面的缺陷或者不足。具體表現:

        第一,由于疏于養成化原則的恪守,開發出的高中學段生態文明主題綜合實踐課程不能發揮較好的養成教育作用,即沒有較強的養成性。

        第二,由于疏于趣味化原則的恪守,開發出的高中學段生態文明主題綜合實踐課程不易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即沒有較強的趣味性。

        第三,由于疏于精細化原則的恪守,開發出的高中學段生態文明主題綜合實踐課程,即沒有較強的操作性。

        第四,由于疏于鄉土化原則的恪守,開發出的高中學段生態文明主題綜合實踐課程不會較好地貼近學生家鄉的生活生產實踐,即沒有較強的針對性。

        第五,由于疏于校本(課程)化原則的恪守,開發出的高中學段生態文明主題綜合實踐課程不會較好地融入學校的課程體系,即沒有較強的持續性。

        (二)高中學段研究后續研究工作的設想與建議

        1.開展課程目錄優化研究。

        2.開展課程學業評估優(細)化研究。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教基二司〔2014〕4號,2014.

        [2][美]阿姆斯特朗.當代課程論[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3]余文森.有效教學的理論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4]馬桂新.環境教育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5]董奇.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6]洪明,張俊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導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7]肖成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施指南[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8]李臣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葉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的問題與途徑[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1(6A).

        [10]賈艷秋.挖掘綜合實踐活動資源,提高學生實踐能力[J].中國民族教育,2011(2).

        [11]錢維菊.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資源的幾點思考[J].現代閱讀,2011(5).

        [12]余謀昌.生態文化的理論闡釋[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1996.

        [13]余\昌.生態哲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

        [14]李銳鋒,羅天強.論和諧社會的生態支撐[J].與現實,2007(3).

        [15]張德昭,徐小欽.重建人和自然界的價值論地位[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3).

        [16]金涌.工業生態:原理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17]盧風,劉湘溶.現展觀與環境倫理[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

        [18]彭慧芳.生態文明與工業文明的關系研究[D].武漢:武漢科技大學,2008.

        [19][美]卡遜(Carson,R.).寂靜的春天[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第7篇:生命科學知識范文

        關鍵詞:科學教育;生命教育;研究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238-01

        本文就是對生命科學的特點進行探索,從而在生命科學教育活動中進行相應的設計,讓幼兒在感受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同時,促使兒童熱愛自然的情感。同時讓兒童意識到探究生命科學奧秘的科學方法,從而培養起熱愛科學,相信科學的態度。

        1.生命科學教育的具體內涵

        生命科學教育的目標就是要讓公民有著良好的科學素養。這里所說的科學素養,指的是對事物進行仔細的觀察、分析,從中發現事物存在的各種問題,能夠較好地參與到公眾活動中,具備解決這些問題所需的能力。通過具體的教學活動,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知識的傳授,從而讓幼兒對生命進行了解,進而發現生命,親近大自然。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對大自然中生命生存與發展的艱辛,最終體會到生命的珍貴。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富有生命特色的模擬活動,從而激發幼兒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同時,讓幼兒積極參與到相應的探究活動中。比如,可以在幼兒園教室或者在校園內開辟出"自然角",進行植物的種植或者動物的飼養,從而讓幼兒對生命的誕生、成長衰老以及死亡等過程。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對幼兒進行積極引導,從而培養起對對生命的熱愛。比如,不要踐踏花草,不摘花朵花枝,不要欺負小動物,不要隨意浪費作為實驗的植物標本等等。通過這些方式,可以讓幼兒產生對生命的珍惜。另外,學校在活動室內還定期開展圖文并茂的生命知識宣傳,全面加強幼兒的生命教育。

        2.培養幼兒生命科學教育能力的相應策略

        2.1引導幼兒借助眼睛進行生命科學性觀察。對幼兒來說,眼睛是比較敏銳的,有著良好的觀察天才。幼兒都是借助眼睛去觀察,從而去認識大自然。教師要對孩子的觀察興趣進行充分的引導,讓幼兒對大自然進行系統的觀察,最終達到生命教育的目的。比如,可以將幼兒帶到大自然中去,引導兒童進行充分的觀察。當幼兒看到大自然的事物的時候,比如看到蝸牛的時候,會對這種事物進行仔細的觀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蝸牛的五官,再觀察蝸牛的爬行,繼續觀察尋找蝸牛的食物等等。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帶一些蝸牛回家,觀察蝸牛在木棒、紙片等等這些不同地方的爬行狀況。讓幼兒觀察這些細小動物的生存狀態,從而培養起對生命的珍愛。教師引導幼兒對大自然中的動植物進行觀察,從而了解這些動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狀態。培養幼兒關愛生命,親近大自然的興趣。

        2.2讓幼兒動腦進行生命科學性思考。幼兒有著非常豐富的想象力,總是想象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比如:"人為什么要天天吃東西?""魚兒為什么離開水就無法生存?""小雞為什么總是在進食的時候會選擇一些細小的石子?"這些在成人看來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顯得幼稚可笑。但是,對幼兒來說,這些都是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迫切想知曉答案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中包含著幼兒對生命的理解。比如,人想要較好地生存下去,就應該要有健康的身體,這樣就必須要天天吃東西,才能保證人們活動所需的養分。對于幼兒詢問的這些問題,教師不能立馬向幼兒講解答案,要讓幼兒動腦去思考,自主尋找科學的答案。當幼兒心中有了一些問題的時候,要鼓勵幼兒動用自己的腦袋,借助書本等相關資料,進行積極探索。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可以讓幼兒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熱情。

        2.3引導幼兒通過動手進行生命科學性探究。幼兒的天性就是玩耍。所以,在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時候,要充分將"玩"同幼兒的學習結合起來。在幼兒進行的實際活動中,讓幼兒充分體驗科學探究。從而將幼兒探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發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占據教學舞臺,而是要作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和引導者。教師通過相應的教學策略,對學生探究動手操作進行支持,教師要積極引導,將多種教育提供給幼兒,讓幼兒依據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操作。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出各種操作活動,讓孩子在不斷實踐探索過程中對問題進行解決。比如,教師在引導孩子對筆進行認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一些筆的零散部件,讓孩子根據圖紙進行裝配。通過孩子動手操作,可以讓孩子感知到筆的組成情況,通過操作來知道和了解筆這種物質。同樣,在其他的動手操作活動中,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多提供給孩子更多的操作機會,從而有效提高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

        3.教師應注重培養幼兒生命科學教育學習能力

        幼兒的科學教育主要是以幼兒園為中心展開的,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對幼兒進行積極引導,激發幼兒在活動中的探索精神。教師要對幼兒提出的問題進行多方面的引導,讓幼兒彼此間進行交流。通過這些特定的活動,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從而培養幼兒對生命的關注。

        幼兒天生有著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兒內在生命本質的展現就是好奇心,幼兒就是借助好奇心對未知科學知識進行探索。幼兒在進行科學探索和學習的時候,就是內在的好奇心和興趣。若想要有效培養幼兒熱愛科學的興趣,從而達到熱愛生命的教育。教師要開展多種形式的科學活動,以此來讓幼兒探索科學活動的興趣得到激發,繼而讓幼兒充分對生命進行關注。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對自然界中的動植物生命進行觀察,從中了解生命的生存方式,以及探究生命的生存價值,從而培養起關注生命的良好習慣。

        總之,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對孩子多進行觀察,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需要。對幼兒進行良好的生命科學化教育,以此有效提高幼兒的生活能力,培養幼兒長足健康的良性發展態勢。

        作者:張健

        第8篇:生命科學知識范文

        《生命科學導論》相關的教材種類繁多,所涉及的內容也十分寬廣。本著錢偉長校長“培養學生們自我教育、自主學習、自我選擇和實踐教育能力”教學目標[3],結合上海大學自身的教學管理特色,我們對課程的相關教學內容作了重新的整理和調整。首先,從學校短學期制對教學進度的要求出發,綜合國內有關生命科學導論課程的相關教材內容,同時結合教學團隊成員自身專業背景的分類,我們將課程的內容劃分為十個專題:分別為緒論、生物化學、細胞、微生物、植物、動物、生態、遺傳、基因工程和食品。每個專題由2-3位相關研究領域具有8-10年教學或研究經歷的教師共同承擔教學課件的制作;并對提交教學團隊的教學PPT進行集體討論、修改和模擬講授,最終形成課程講授的統一課件內容標準;其次,根據每個教師的個人特點,開展多人合作授課和一人單獨授課的模式相結合;最后,在上課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基礎和興趣點,給予授課教師一定的自由度,允許其在標準課件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課程內容、講授順序和授課形式的變通,以更好的適應學生的需求。

        2結合實際教學需求編寫新教材

        鑒于學教學管理模式和制度的特點,國內已有的教材很難完全與之配套;因此,在多年教學積累的基礎上,通過調研學生的課堂反應,學習體會以及他們對學校其他公共基礎課教學的建議,我們開展了新教材的編寫工作。通過學校的教學沙龍的交流,汲取其他院系在開設公共基礎課過程中的經驗為我所用,組織團隊教師和校內外優秀教師進行交流和學習,并邀請知名學者親身授課,從中把握和提煉出現代生命科學在社會發展和生活中最吸引人的內容,同時,結合生命科學的知識體系,遵循錢偉長校長“大學教育要服務社會發展、面向實際,突出應用性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思想[4-5],在生命科學導論的新教材編寫中突出了應用性強,與生活密切相關,對人類社會發展影響重大的知識點的地位,同時結合生命科學自身所具有的系統性和基礎性特征,力求形成一套內容豐富,知識性和應用性兼顧,適合學校4學期制教學模式的新教材。

        3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拓展教學渠道

        上海大學作為上海地區一所211院校,學校的硬件設施配備完善,因此我們充分利用了這一優勢,將我們的課堂同傳統的教室,延伸到了整個校園甚至是學生的整個生活中。上課內容和課件全部上傳至學校網絡教學平臺,同時,利用學校的校內交流平臺“樂乎社區”開辟各任課教師的專屬在線交流空間,由任課教師每周2次和學生進行在線交流,解決學生在課堂和課外所提出的相關問題;此外,利用公共網絡資源中如QQ、MSN、微博等深受學生喜愛的現代網絡交流工具,使學生通過手機,電腦能隨時隨地將他們的問題和教師進行及時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對生命科學知識的學習和了解不再局限于課堂,而延伸到了他們的寢室、餐桌、運動場以及他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時段,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生命科學知識就在身邊的日常活動中;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課堂知識灌輸,轉變為主動根據需要去查找、學習、了解和掌握所需的知識;引導學生更好的利用零碎時間進行知識的挖掘和學習。另外,加強本科教學和研究生培養相結合,合理安排本學院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參與本科教學的教輔工作。公共基礎課最大的特點就是上課人數覆蓋全校本科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每一次的作業布置、課堂測試或討論都會給任課教師帶來十分繁重的課后批改和評閱工作,而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加入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生力軍,他們平日就活躍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線,對生命科學的前沿和熱點問題把握十分敏銳,由他們協助任課教師進行作業批改、評閱以及與學生互動探討和交流,不僅能減輕教師的負擔,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課程建設中去,而且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更生動、更具體地和學生進行詳細交流,這也有利于建立學生高年級與低年級之間互幫互助,言傳身教的幫帶互動學習模式。與此同時,對研究生和博士生本身而言,這也是一次十分難得的教學實踐環節,對其自身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對學校的研究生培養也是一個很好的互利互補的實踐。生命科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如何在生命科學導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體現這一特點,這是對我們的又一重大挑戰。我們嘗試利用學院生命科學中心的公共實驗平臺,通過學生申請,任課老師協調,以及中心平臺老師配合的方式,在不影響實驗中心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努力為學生提供參觀,學習以及觀摩實驗的機會,通過開展“學院開放日”等活動讓他們從課堂走進實驗室,將他們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帶到實驗室中去體會和揣摩。同時,我們還計劃結合上海大學夏季短學期實踐教育環節,在選課的學生中擇優選拔部分人員進行獨立創新實驗的嘗試,讓他們能更加深入了解生命的奧秘,以激發他們對生命科學的學習興趣。

        4加強學習,及時總結不斷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每門課程的教學所面對的教學對象都是不同的,學生既有的基礎知識,文化背景,學習習慣,接受能力等都會存在差異,所以必須要對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反應和解決。在我們生命科學導論課程開設的過程中,除了通過上述的各種日常交流手段收集學生反應的問題外,每學期結束時還實行學生對課程教學進行評價,通過學生對各任課教師課程教學給出的評分和所提出的意見,我們進行匯總,并通過集體討論,交流以及會同學生和其他學院教師共同座談的形式,對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總結,并對下一次課程的開設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進,此外,選拔若干優秀的教師,通過參加校內的教學競賽交流以及校外的學習和進修,不斷提高教學團隊的教學水平,以期更好的適應學生的需求,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5教學效果與待解決問題

        第9篇:生命科學知識范文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0A-0028-02

        生命科學對人類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從小培養學生對生命世界的熱愛和對生命科學的關注尤為重要。在整個小學科學課的教學內容中,“生命科學”這部分內容占了約三分之一的比例。“生命科學”的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的情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意識,建立保護環境的責任感,能引導他們關注生命、關注環境,關注生命科學的發展、關注與人類生存有關的重大問題,并能參與相關社會問題的討論。在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策略、方法。

        一、緊扣課標,根據教學要求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新課程標準對“生命科學”部分的內容編寫,采用核心概念螺旋建構的方式,由簡單到復雜分級設計,即將每一個核心概念分解成若干具體概念,并對具體概念進行分級。課程目標分三級,對科學知識、科學能力、科學態度的要求逐級遞進;對科學探究這一科學學習的中心環節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容標準都有詳細具體的要求;對生命世界的每課內容都有具體內容標準和活動建議。教師要緊扣課標,根據教學內容要求,精心設計教學環節。

        (一)經常學習課程標準

        教師要經常學習課程標準,明確整個科學課有關生命科學的內容有哪些,每個學年、學期的內容是什么,每個單元、每節課的要求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把課標落實到教學上。

        (二)關于“生命科學”的教學環節設計的策略

        1.把握學習起點,關注學生的前概念。

        所謂的前概念,就是小學生在課前對所學知識已有的認識和了解。小學生的前概念有的與科學概念相似,有的與科學概念相悖。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提前了解小學生的前概念,就能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前,教師首先要獲悉學生前概念,這可以利用訪談、調查、繪圖、解釋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例如,對《種子發芽實驗》,教師通過談話的形式,可以知道學生的基礎,了解學生對“種子發芽條件”的前概念。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前概念,都將成為教學的起始點。學生的前概念中把種子發芽和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相互關聯,教師在后續的教學中,要著重更正學生錯誤的前概念。

        2.圍繞建構科學概念,進行以探究式學習為主的教學。

        科學概念的發展來源于科學探究活動的全過程,要讓每個活動或環節為達成相應的科學概念奠定基礎。教學中問題的設計應導向概念本質的形成。例如,《大樹和小草》一課設計了三個活動,哪個活動揭示大樹和小草的共同特點,指向生命體的特征?我們認識了狗尾草,也認識了其它一些草,為什么我們把這些植物都稱為草?你認為,草有哪些共同的地方?這些問題顯得精煉而集中,舍棄了教材中尋找草不同點的要求,因為尋找共同點,更能夠發現草的本質特征。

        教學材料的設計應體現科學性和結構性。在科學課中非常強調的一點就是材料的準備,可以說沒有“材料”就沒有“經歷”。例如:《種子里面有什么》一課教師應準備常見的蠶豆、黃豆、菜豆、綠豆、芝麻、葵花籽等各種種子,讓學生了解種子外形的多樣性,還要挑選較大的蠶豆、花生、菜豆種子用水泡漲,讓學生容易解剖,更好地觀察種子內部構造。

        3.培養學生的推測能力,以及持續、細致觀察,如實記錄的科學素養。

        例如,《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的教學設計中,關于種子萌發先長哪部分,再長哪部分的問題,以及《我們的身體》單元中的《運動起來會怎樣》的關于自己身體運動后可能出現的變化等問題,有利于培養、鍛煉學生的推測能力。而種植鳳仙花的實驗活動,教師要引領學生觀察綠色開花植物,鳳仙花生命周期的觀察歷程至少三個月,這三個月中不但要培養學生的細致觀察、如實記錄的科學素養,同時還有學生信心與恒心的培養。科學課中這樣的體驗活動還有很多,例如飼養蠶寶寶、蝸牛、蚯蚓、螞蟻等,教師都可以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結合實際,靈活運用教材

        新課程標準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要對教材知識進行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對教材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個性的教材知識。

        (一)充分利用教材開創自由空間

        教學內容的范圍是靈活的,是廣泛的,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只要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材料都可作為學習內容。教材中每個單元后面的資料庫,為學生提供了自由閱讀的內容。對于這些知識,學生可以課外學習研究材料,通過詢問、調查、閱讀有關書籍和上網查閱等多種渠道,搜集有關這些知識的資料,并通過科技小報的形式展出,供全班同學閱讀。這樣做既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極大地豐富他們的課外知識。

        (二)依據教學實際,靈活調整教學順序

        例如,在南方,春季剛開學,正好是桃花盛開的時節。而四年級下冊《新的生命》單元的《油菜花開了》、《各種各樣的花》、《花、果實和種子》這幾課的教學都跟花有關,雖然教材以油菜花為例來介紹花的知識,但筆者所在學校植種了很多桃花,身邊有這么好的觀察材料,不充分利用真是太可惜了。因此春季學期四年級的科學課就把第二單元《新的生命》調到前面來上,利用桃花和油菜花共同完成第一課的教學,教學效果很好。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觀察從花到果實的變化過程,上完《油菜花開了》、《各種各樣的花》這兩課后,穿插其他單元的內容上,期間布置學生觀察桃花的變化,一星期后再上《花、果實和種子》這課。學生們親歷了桃花的變化過程,對植物的花和果實有了直接認識,同時通過認真記錄和對記錄進行分析、整理,在頭腦中建立一個認識植物的“范例”,并運用這個“范例”去認識其他的植物,從而獲得對植物生長過程的科學了解,增加了對科學課的興趣。

        在教學中,我們要把握好每一個活動的教學目標,認真閱讀課標和教師用書中的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按照培養科學素養這個宗旨來認識和使用教材。“用教材教”首先是“用”,而不是拋開教材另搞一套。

        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為教學服務

        在科學課“生命世界”內容的教學中,通過各種方式,利用各種資源,增加學生探究體驗學習的機會,同樣是非常必要的。

        (一)建立校園植物園地

        科學課“生命世界”的內容中,有關植物的觀察和實驗內容很多,如果建立了“植物園地”,學生進行觀察和實驗就方便多了。

        例如:

        ①觀察植物的生長全過程。可種植綠豆或鳳仙花等生長周期在三、四個月之內的植物。

        ②進行植物葉的形態觀察。可種植一些葉子有特點的植物:香蕉、松樹、銀杏等。

        ③觀察植物的各組成部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④觀察花的構造。可種植牽牛花、南瓜或黃瓜,等開花時進行教學。

        ⑤植物的繁殖實驗。可以進行扦插、嫁接的實驗。

        ⑥進行根的向水性、葉的向光性實驗。

        (二)開展科技活動

        筆者所在學校與區科技館、金花茶公園、區農科院、亞熱帶植物研究所、桑蠶研究所、環保局建立了聯系,充分利用他們的技術力量和場館、場所,在他們的專業指導下,引導學生們開展科技活動。

        例如,三年級下冊《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要讓學生親歷體驗蠶的生長、發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全過程。最初,蠶種的來源成問題,在和桑蠶研究所聯系后,學校請桑蠶研究所的專家到學校給全校師生作了專題報告,桑蠶研究所不但給我們解決了蠶種問題,提供了產彩色繭的蠶種,還提供了優良品種的桑樹苗給我們種植,全校掀起了一陣養蠶熱。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寫了很多有關養蠶、種植桑樹的觀察日記、科學小論文,有不少還獲了獎。

        我校還與區科技館聯系,每星期帶不同的班級到科技館的各個功能室開展科技活動。科技館的生物實驗室組裝了一套組織培養設備,這在絕大部分學校都是沒有的,同學們利用組培室,用百合、芋頭做實驗,了解植物的另一種繁殖方式。

        金花茶公園是我們的校外科普基地,同學們通過參觀金花茶基因庫,聽取工程師的介紹,在工程師的指導下親自動手給金花茶和茶花進行嫁接等活動,對原產地在自己家鄉的植物界中的“大熊貓”——金花茶有所了解,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保護環境、保護珍稀動植物的情感。

        四、教師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學素養

        教師科學素養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科學素養的水平,不管是生物專業出身的科學教師,還是非生物專業出身的科學教師,都需要不斷加強生物專業知識的學習,都需要參加生物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

        (一)教師要全面掌握生命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

        近幾十年來生命科學發展迅速,成為當代科學的前沿學科,糧食、人口、環境、資源等世界性重大問題的解決,無一不與生命科學密切相關。科學教師在掌握全面的生命科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生命科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探究式學習過程中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新問題,才能真正起到引領學生在生命科學方面深入發展的作用。教師要掌握的生命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人體、生物與環境等知識。

        教師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注意具備多層次、多元的知識結構,做到專業知識深厚,基礎知識廣博,“博專結合,博中求專”。例如,在掌握了動物、植物的理論知識后,要熟悉當地常見的動植物名稱和分類情況,特別是校園內的動植物名稱和分類情況。學生們對科學課感興趣,常會拿他們見到的動植物請教老師,如果老師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學生們的興趣和求知欲就會受到打擊,老師的水平也會受到質疑,進而影響到課堂教學。

        (二)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 |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 天天爽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久久A精品一合区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潮潮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