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宏觀調控的小故事范文

        宏觀調控的小故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宏觀調控的小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宏觀調控的小故事

        第1篇:宏觀調控的小故事范文

        記者了解到,豪宅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尤其是進入今年以來,因為通脹預期的加大,國內豪宅走出了一波強勁的上漲行情。誠然,國內樓市正在經歷一個“大牛市”,房價保持上漲趨勢,豪宅價格不斷推升的基礎牢固,但不可否認的是,豪宅的漲幅更為讓人側目。

        有專家預測,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國內富裕階層人數會不斷增加,由此而形成的巨大消費能力將會使得豪宅市場穩步向前。

        豪宅讓我賺得多

        在徐家匯附近一幢寫字樓的9樓,陳敏跟記者說起了她買豪宅的故事。

        陳敏現在經營自己的公司。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這位優雅的女性不但幫別人理財。自己的投資也做得風生水起,尤其是在房產投資方面。因為側重投資高檔公寓而收獲頗豐。

        “我就喜歡高檔公寓,就如我用化妝品一樣,也要選擇高檔品牌。”陳敏笑著告訴記者。這應該是她的一句玩笑話,因為房產跟化妝品畢竟是兩碼事。但她接著認真地說:“因為有品質作保證,高檔化妝品很少會出現降價的可能。同樣的道理,高檔公寓也是如此。”

        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她給記者講述了一個小故事。那是在2005年夏天,當時樓市因為房價上漲過快而正在經歷宏觀調控,上海有不少樓盤迫于資金壓力,開始降價促銷。在二手房市場上,也出現了降價拋盤的現象,整個市場人心惶惶,籠罩在一片愁云慘霧之中。雖然市場暫時處于低迷之中,但見多識廣的她認為房產投資還是有機會,只是應特別注意挑選物業。

        有一次去香港出差,跟那邊的朋友聊起了樓市。這位朋友在“亞洲金融風暴”肆虐期間也有過房價腰斬的慘痛經歷。但朋友告訴他。高檔公寓跌幅要比普通公寓小一些。她記住了這句話。

        回到上海之后,通過自己的考察,發現上海當時的情形跟朋友說的毫無二致。其時,當達安春之聲等樓盤降價15%的時候,靜安區附近幾個知名樓盤。如中凱城市之光等,價格依舊平穩,變化不大。于是她決定調整買房策略,將手上位于寶山區外環線附近的3套普通住房拋售出去,包括自住房,轉而主攻市中心高檔公寓。當時恰逢靜安楓景開盤,開盤價11000元/平方米。她毫不猶豫買了兩套,其中一套自住。4年后的今天,靜安楓景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金領階層”的認可,而價格也一路走高,目前市場價已達到42000元,平方米。漲了2.8倍。前幾天她經過寶山時,還特意考察了一下區域的房價,與4年前相比,房價也漲了不少,但跟靜安楓景相比還是差很多。

        三類豪宅值得關注

        從陳敏的買房故事中不難看出,豪宅的確能讓人做到“越花錢越多”。

        專家表示,目前市場上有三種類型的豪宅值得關注。其一是高檔公寓,其二是高品質的別墅,另外就是花園洋房。在此我們就這三種類型的物業逐一進行介紹。

        高檔公寓是近期的熱點,不管是北京、上海還是廣州等城市,高檔公寓市場銷售狀況均呈現量價齊升態勢。

        好地段的房子相較而言,更具抗跌性,這是樓市中的一條重要規律。所以很多有實力的投資客,更愿意購買市中心的高檔公寓。那么什么樣的房子才算是高檔公寓呢?目前國內外均找不到嚴格的量化指標,一般情況下指地段位置好、價位高、產品素質完善的住宅,如上海的翠湖天地、湯臣一品、中糧?海景壹號,北京的華遠九都匯等,都屬于高檔公寓。

        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對別墅和花園洋房來說,高檔公寓的市場供應量較為充足,其價格也受到市場整體走勢的影響。因此專家提醒,一定要選擇那些綜合品質高的項目作為投資首選,不管是交通、購物等配套設施,還是所占有的景觀資源,以及樓盤本身的品質,都應該是一流的。

        別墅作為富裕階層所鐘愛的產品,近年來價格也一直不斷走高,全國各地不斷有別墅售價超過億元的。專家表示,別墅用地限制尚未松動,因此這類產品市場供應量有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別墅價格不斷上漲,因此別墅的升值潛力不小。

        在此不得不提的是花園洋房,作為老上海建筑文化的象征,已經成為諸多企業主以及富豪們競相收藏的“古董”。尤其是一些名人故居,價格漲幅更是令人咋舌。6年前,一個生意人以5000萬元的價格買進嚴家花園,近期這棟別墅被上海某富豪看中,據傳成交價達1.8億元。

        第2篇:宏觀調控的小故事范文

        關鍵詞: 高中 政治 導入法

        英國教育學家羅素說過:"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啟迪開始,教學語言應當是引火線、沖擊波、興奮劑,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維的功效。"一名優秀的政治課教師,要想把課上得興味盎然,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那么課堂教學中"新課導入"這一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才能讓學生在課堂第一眼就看到一個精彩的舞臺,從教師第一句話就感受到動人的樂章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在傳統的直接導入、復習導入基礎上提出八種政治課課堂導入的方法,以供參考。

        1 謎語導入

        謎語雖少,但具有很強的魅力,恰當地引用謎語,能起到興奮劑的作用,運用猜謎語的方式導入新課,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盡快參與到教學中來。如在講授《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一框時,筆者就用了一條謎語"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為謎面,打我國的一條基本國策"。在學生饒有興趣地回答"對外開放"中順勢導入新課,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開啟了學生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

        2 對聯導入

        對聯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學生喜歡,但了解不多。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求知欲,進行適當的引導,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學習《我國稅收的性質和作用》一課時,筆者先在黑板上寫下這樣一副對聯:"民國萬歲;天下太平"。然后指出:四川有一文人劉師亮只在每句對聯中改動了一個字,對聯的意識就大相徑庭。學生一聽,興趣倍增,看著對聯邊讀邊改。筆者隨后給出正確答案:"民國萬稅,天下太貧"。"當時為什么要作這樣的改動呢?"筆者再次激起同學們的好奇心,從而引入新課--不同時代的稅收性質不同。

        3 音樂導入

        冼星海先生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 歌曲是最富感染力的一種藝術手段,用歌曲實現課堂導入,往往能使課堂營造很好的氛圍,實現情景教學。因此,筆者在在講授《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一框時,筆者先請班上一位男生和筆者一起合唱由劉歡和莎拉布萊曼合唱的北京奧運會主題歌《我和你》:"我和你,心連心,共住地球村……這是一首學生耳熟能詳的歌曲,學生們邊聽邊附和著唱,情緒高漲,筆者也就順勢指出這首簡單歌名里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從而引入新課。 轉貼于

        4 多媒體導入

        隨著科技的進步,課堂教學早已不僅僅是簡單的粉筆加黑板了。多媒體作為一種輔佐手段在教學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高二哲學教學中,運用現代化的電教手段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使其在大腦中形成鮮明的形象,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創設學習情境。如在教授《集體主義是正確的價值取向》一框時,筆者直接先播放了一段5.12地震中廣大武警官兵抗震救災的片段,伴著如泣如訴的音樂,看著一幅幅生死相依、魚水情深的感人場面,許多學生眼睛都濕潤了,集體主義這個枯燥而抽象的內容一下子就變的生動而具體起來,無需太多語言就達到了優化教學過程的目的。

        5 懸念導入

        懸念,一般是指對那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和現象的關切心情。在教學中,精心構思,巧布懸念,也是有效導入新課的方法。俗語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懸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在講授《國家宏觀調控》一課時,筆者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面對金融危機,中、美兩國政府均提出了數額巨大的救市方案。可是美國政府的天價救市方案卻一波三折,反反復復;而我國政府卻在一夜之間就出臺了三大利好政策,為什么我國政府行動能如此快捷?這是當前的時事熱點,既激發了學生興趣,又開啟了學生思維,造成學生心理上的焦慮、渴望和興奮,只想打破砂鍋問到底,盡快知道究竟,而這種心態正是教學所需要的"憤"和"悱"的狀態。

        6 故事導入

        洛克說過:"教師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且保持他們的注意"。故事導入法的魅力正在于此。故事對學生而言總是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這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歷史名人的故事。在講授《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一框的教學中,筆者首先向學生展示了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照片,緊接著向學生介紹了幾則俞敏洪成功背后不為人知的小故事,這不僅有利于課文學習,而且使學生增長了多種背景知識,提高了綜合素質。學生由此對俞敏洪本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起來便水到渠成。

        7 風土人情導入

        各地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往往由該地的歷史地理條件決定。因此在課堂導入中,適當引入風土人情的介紹,往往會使課堂氣氛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框時,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課堂導入,以"誰不說俺家鄉好"為題,要求學生分別介紹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在學生熱熱鬧鬧的活動過程中就引入了新課所講授的內容"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點"。

        參考文獻:

        [1]尉世明. 政治課堂導入的八個原則[J].中國教育發展研究雜志,2009.3.

        第3篇:宏觀調控的小故事范文

        【關鍵詞】初中歷史;內外結合教學法

        1.內外結合教學法的過程

        對于這個內外結合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我具體的做法是這樣的:

        首先,根據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將每個班級的學生,按三至五人一個小組的標準,分成若干個合適的小組,由小組內同學民主選定小組長。

        然后,分別把各班的小組長召集起來,將本學期所學的各個課題內容,以自選或抽簽的方式,安排給各個小組,告知小組長每個課題教學上課的大致時間,要求每個小組在這個時間之前,對自己所選取的課題內容進行全面的探究----包括課題重點、難點、課標要求、必要補充知識、小故事、前后知識的聯系點等部分或全部,安排的內容和完成的時間整理成表格----《歷史課題探究任務單》,貼在教室的墻上,公示給大家。

        第三,課堂教學時,先由相關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對本課知識進行講解,再由小組其他成員進行知識補充或穿插故事,時間大致在15至20分鐘之間。之后,由老師對小組研究成果進行一兩句話的評價,對本課知識進行補充性講解和強調,重點對前后知識的聯系進行揭示和說明。

        第四,由小組長布置本課的作業,進行課外學習輔導,并對本節課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教師在必要時進行宏觀調控。

        第五,復習備考的時候,如果有學生對相關課題的知識產生了遺忘、疑問、混淆等,都可以對照公示在教室墻上的《歷史課題探究任務單》,找相關小組的同學學習請教,也可以找老師進行個別輔導。

        2.內外結合教學法的意義

        教育部副部長王湛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是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影響,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要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偏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還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②。上述內外結合教學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能充分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對于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大有裨益。

        過去,我的教學過程基本上是滿堂灌,知識點面面俱到,自己一節課下來,感到很辛苦、疲憊,學生聽呀記呀也感到很累。最后考試測評的時候,發現學生多數知識只是一個模棱兩可的初步印象,記的不牢,探究不深。運用內外結合教學法以后,由學生輪流充當老師,其他學生上課興趣大增,對于“小老師”的發言和講解也是饒有興趣,“小老師”講課二十分鐘后,再轉換教學形式,由教師引導學習。這樣,單一沉悶的課堂模式就變得形式多樣,比較活躍,效果顯著。至于擔當本節課課題研究的小組的成員,通過課外的探究學習和課內的講解鞏固,其知識掌握的牢固程度自然就不容置疑了。

        內外結合教學法的核心觀點,其實就是學生學習方式的一種探索性轉變。學習方式轉變普遍被看成是本次國家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和核心任務。現代學生觀認為:學校的一切,都要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也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首先,學生是發展的人,其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老師應該相信學生的確是潛藏著巨大發展能量的,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積極成長的,是有培養前途的,是可以獲得成功的,對每一位學生應充滿信心;其次,學生是獨特完整的人。他并不是單純的抽象的學習者,而是有著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動中,作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學生,不僅具備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體驗著全部的教育生活,適時適當給予學生全面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再者,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決不是教師想讓學生怎么樣,學生就會怎么樣。教師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而且,連自己的知識也是不能強加給學生的。強加,不但加不進去,而且會挫傷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扼殺他們的學習興趣,窒息他們的思想,引起他們自覺或不自覺的抵制或抗拒。教師只能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從而使他們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同時,學生是責權主體,內外結合教學法就是要植入“視學生為責權主體”的觀念,讓學生自主參加到屬于他們自己的學習活動中,相互指導,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輔導,相互檢測,相互提高。

        3.內外結合教學法的效果及簡單評價

        內外結合教學法,其實也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學習方法,變以往學生聽命于老師的被動學習,為相互指導的主動性學習。學習小組內的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這對學生的合作精神是一種很好的培養和鍛煉;各小組之間就探究結果在課堂上相互交流,相互指導,這對于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交際能力也有益處。內外結合教學法與現在包括“三學一導”在內的許多教學法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只是各自的側重點和形式略有不同。

        第4篇:宏觀調控的小故事范文

            例如,在高二哲學課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運動和靜止的關系,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反對形而上學和相對主義的詭辯論,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聽故事,析哲理”。首先我給學生講了一個哲理小故事:古希臘詭辯家歐不里德借錢不還,還振振有詞地說:“萬物皆變,萬物皆流。過去借錢的我已經不是現在的我了,你想討就向過去的我討去吧!”緊接著用多媒體呈現了歐不里德詭辯的理論依據:一是赫拉克里特的“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萬物皆變,萬物皆流”;一是赫拉克里特的學生克拉底魯的觀點“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其次提出問題:歐不里德對這兩個著名命題進行惡意嫁接,作為自己不想還錢的理論依據。你認為這一理論依據成立嗎?提出觀點,并陳述理由。學生迅速展開了討論。我的預設是:小組內部形成統一認識,組間互評,教師歸納,形成關于運動和靜止關系的正確認識。可是,我發現學生在展示討論結果的過程中,小組內部觀點不統一,爭論不休。于是我迅速把全班學生分成兩派,兩派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辯論,論證之深刻讓我驚嘆不已。不知不覺,下課鈴響了,學生們表現出意猶未盡的樣子,還有許多學生喊:“謝謝老師!”好像很感謝我讓他們有了思考和展示的機會。學生在這節課中生成了許多認識,哲學思維能力也進一步得到了鍛煉。但是這些認識和預設的基本不一致,教學目標基本沒實現。高效課堂應該是預設和生成高度統一的課堂。那么,在活動教學中怎樣實現預設和生成的有機統一呢?

            一、圍繞教學目標,提高生成質量

            備課過程就是預設過程,有經驗的教師一般都會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針對課堂可能出現的諸多情況提前預設,但實際上課堂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有許多情況肯定是無法預設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圍繞教學目標,推進學生現有認識向著既定的方向發展,以提高學生生成認識的質量。

            例如我在“世界的物質性”一課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的世界本原論,調動學生思維,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了關于世界本原論的諸多觀點:包括佛教的“六道輪回”說,基督教的上帝創世說,科學上的進化說,現代物理學上的星云說、黑洞說等,然后讓學生對這些學說進行簡單評價。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非常興奮,紛紛舉手發言,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生成了許多認識。最后基本分成兩派,一派支持佛教或基督教,一派支持現代物理學上的觀點,還有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多維空間說等。很顯然,學生的認識遠離了教師預設的方向。此時我迅速對學生的觀點進行了簡單點評,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給予了積極的認可和肯定,及時拋出了的世界本原論,把教學重新導向了預設的軌道。

            課堂教學過程就是師生、生生思想碰撞的過程,智慧的火花必然會不斷生發。教師剝奪學生話語權和表達權,無異于扼殺新的生命,因為生命的意義更在于其能思考。但是每一節課都有特定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教師尊重生成、鼓勵思考的同時,一定要牢記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學生的現有認識為起點,在幫助學生提升和建構完整知識的過程中,在澄清各種認識的過程中把教學導向預設的目標。所以,要實現預設與生成的有機統一,課堂的處理就一定要牢記教學三維目標,避免兩種極端:一是對學生課堂的生成放任自流,不加引導和管理;二是以教師的思想代替學生的思想,忽視學生認識的發展過程。

            二、依據教學實際,強化主導作用

            活動教學的實質在于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去合作、體驗、感悟、發現,以生成新的認識和情感,提倡“在做中學”,這一提法始于杜威,曾風靡于西方教育界。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運用這一方法,課堂教學失控,背離預設是常見的事。主要表現為有的教師上課前松后緊;有的教師嚴肅上場,結果草草結課;更有甚者教學任務都未完成;等等。究其原因很多,其一就在于教師缺乏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宏觀調控,對學生的活動引導不力,使整個教學過程跟著自己的感覺走或跟著學生的思路走。所以活動教學,需要發揮師生的雙主體作用,特別是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高課堂駕馭能力,充分發揮并強化對教學的主導作用。

            例如我在高一“民主決策”這一課的教學中,有一個教學環節就是幫助學生理解和認同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我設計了一場10分鐘左右的模擬聽證會:“文理分科,當廢當立?”預設時考慮到學生在活動中非常有可能偏離方向,所以不斷地通過多媒體反復呈現預設的問題:(1)參加聽證會的人主要來自哪些方面?他們的意見有何不同?為什么?(2)你比較傾向于支持哪方面的意見?為什么?(3)假如你是決策者,你準備怎樣對待這些不同的意見?提出你的觀點并陳述理由。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提醒學生,把學生關注的焦點引向預設的方向。在實際模擬過程中,新觀點層出不窮,我抓住時機及時引導學生圍繞預設的三個問題進行思考,同時對學生認識進行了歸納、整理和提升,這樣幫助學生從國家、公民和決策機關等角度形成了對民主決策意義的完整認識,有效地實現了模擬聽證會的意圖。

            活動教學中意外情況的出現是常態的,問題的解決關鍵在于強化教師對課堂的調控以及對學生的正確引導。

            三、提高教學素養,幫助建構新知

            “意識的本質”是《生活與哲學》的教學難點之一,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引入了一段4分鐘的視頻《最聰明的十種動物》,并用多媒體呈現:(1)說說你所熟悉的動物有哪些復雜心理?(2)你認為這些動物的復雜心理能否直接發展成人的思想意識?為什么?視頻中聰明而可愛的動物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紛紛舉手迫不及待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一位學生說:“動物的復雜心理可以發展成人的意識。因為動物在進化過程中需要適應環境,被環境和生存所迫,需要不斷發展,這種發展不僅包括身體機能,而且包括智力水平。到了一定時候動物心理就可以發展成為人的意識。”立即有一學生反駁:“不可能。動物心理要發展成人的意識是需要有一定條件的。動物有人聰明嗎?”“我反對你的觀點。我認為動物心理和人的思想意識有許多是相同的,不過人沒有發現而已,比如剛才視頻中的蜜蜂,有情感、有自己和同伴溝通的方式也許就是‘語言’,不過人不理解,但是人不理解不等于它沒有自己思維的外殼。”總之觀點五花八門,而最后一個觀點不僅引起了學生的共鳴,而且讓我忽然想起了科教頻道曾經播出過的“懂鳥語的奇人”。很顯然,學生的觀點已經和我的預設背道而馳了,但很有影響力。我立即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予以鼓勵,然后提醒學生:“動物是否有自己的語言,需要科學來驗證,也許有一天我們人類可以讀懂在同一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實現所有生命間的相互溝通和理解。但動物用自己的所謂‘語言’表達內心活動與人的意識是一回事嗎?”學生開始凝神靜思。我又不失時機針對前兩個觀點拋出了一個問題:“有同學認為,動物的心理活動可以發展成人的意識,但需要條件,那么你認為這個條件是什么?”從而把兩個對立的觀點,一個偏離預設方向的觀點導向了同一方向。水到渠成,學生于潛移默化中形成、理解和認同了的意識觀: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生物的反應形式是意識產生的前提和條件;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成長起來的學生,知識面廣闊和深刻,有時令教師嘆為觀止,而且思維活躍,對許多問題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學科教師唯一的優勢就是本專業鉆研較深,知識結構完整。而學生卻是全方位接受信息的。在課堂上教師要引領學生朝著預設的方向發展,而不被學生生成的觀點牽著鼻子走,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專業能力素養,教學技術素養。這樣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對學生生成的認識迅速而準確地作出判斷,嚴謹地進行分析和引導,才能幫助學生獲得新的知識,形成新的能力,建構更加完整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避免兩個極端:一是讓學生在自己已有認識上徘徊,教師未推進和提升;二是教師的推進和提升基于自己已有認識和想當然,學生無法理解和接受。有效的教學一定基于學生現有的個性、認識、情感、態度、價值觀,并使之有所發展,給每個生命提供成長的空間和過程,并有能力推進其成長到一定的高度。

            四、依據課程內容,整合活動設計

        第5篇:宏觀調控的小故事范文

        教育教學過程就是師生間的雙邊活動過程。要使這一過程優質高效,就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師范院校是教師的搖籃,“兩代師表”共同發展,這種“雙主”關系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師范院校的教師,必須樹立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根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在實踐活動中全方位地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師生互動的形式,從組織教學、內容設計、評價方式到師德建設等各方面作全面系統的探索,讓學生通過主動體驗,發揮自己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做人,從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并為未來的人民教師提供行之有效的操作范式和理論體系。那么,要如何發揮師生的“雙主”作用呢?筆者認為,可從如下“五導”入手。

        一、演好導師角色,讓生樂于主動體驗

        傳統的教育,教師是傳遞者,只重視對“經”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發展,把學生當成容器,當成無血無肉的物品。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就是導師。這就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各種方式和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育人環境中樂于主動體驗,獨立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個性。教師要扮演好一個導師的角色,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

        (一)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一個優秀的教師留給學生的印象將是終生難忘的。教師的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甚至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痕,對他們的精神世界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可以說,學校無大事,時時是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筆者從教28年來,一直擔任大中專中文課程的教學工作,并兼任了18年的班主任工作,也干了7年的行政工作,不管是教學方面還是教育方面都十分注意言傳身教的榜樣作用。筆者嚴于律己,時時處處不忘做學生的表率。經常跟學生一起分享個人經驗;也經常以個人經驗讓學生知道自己對別人或社會可以有所貢獻;另外,還經常問自己三個問題:我為什么來這所師范學校任教?我在這里要教給學生什么?我要引導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筆者不斷進取,完成了從專科到本科到研究生課程班的學習,從普通教師到茂名市優秀專家和拔尖人才到茂名市首批名教師到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一步一個腳印地為學生做表率。學生在筆者的影響下,大部分為人謙遜,志存高遠,勤奮好學,畢業后遵紀守法,銳意創新,奮發有為,在各自戰線上成了行家里手。這就是潤物無聲之功效。

        (二)關心呵護,融洽無間

        教師作為教育的主導,同樣是師生情感交流的主導。他既是一位交流者,又是這種交流的培養者。要培養融洽的師生情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就必須對學生付出由衷的關愛。德蕾莎修女曾說過:“我們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是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每一件小事。”教師對學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作為導師,我們應該不斷地提醒自己:學生的煩惱憂愁我知道多少?學生的家庭境況我了解多少?學生的興趣愛好我又是否知曉?只有設身處地地想想學生,推心置腹地做做工作,并常常參加學生的活動,才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教師的用心良苦。

        (三)更新理念,營造氛圍

        馬克思說:“人創造環境,環境也創造人。”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有益于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學生的成長與環境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師必須營造一個可激發潛能、培養創新意識的氛圍。要做到這樣,導師就必須從師道權威的傳統觀念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正確認識和處理與學生的關系,將教師的角色定位于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協作者和參與者。在課堂上,傾聽每一位學生的見解,觀察全體同學的表現,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學會欣賞學生,充分肯定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當學生有不同的意見時,絕不能立即否定,而應耐心引導,鼓勵他們對自己的觀點自圓其說,讓其愉快體驗,樂在其中。

        (四)培養興趣,激發熱情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的課程、所接觸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生活中,才會有積極的探索、敏銳的觀察、牢固的記憶,才會有“標新立異”、“異想天開”。達芬奇就是對畫畫感興趣,后來才成為畫壇的一名巨星的;居里夫人也是因為對科學感興趣,所以她堅持不懈,最后發現了鐳。如果學生沒有了興趣,就根本談不上主動地體驗、靈活地學習、快樂地求知。要培養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每一活動,讓學生覺得每一節課、每一活動都有新鮮的感覺和未曾的發現,從而保持濃厚的興趣及活躍的思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不斷增強學習熱情。

        (五)挖掘潛能,鼓勵質疑

        作為導師,我們必須充分調動學生主觀努力的積極性,讓學生的興奮狀態長久地維持。這就要做到幾點:一是盡力讓學生充滿自信,以己之長比人之短;二是永遠不要吝嗇對學生的鼓勵、表揚,要及時準確地向學生提出希望和要求;三是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得失,勇敢地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四是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約束力,培養其自我管理能力。

        同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質疑問難這個環節,鼓勵學生大膽向老師提問,不盲從老師和書本,用自己的觀點和方法來看待分析問題。教師還要啟發學生把握質疑的技巧,如誘導學生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質疑,在教學的重難點處質疑,在作品賞析中質疑,在日常生活、自然現象探索中質疑等,誘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使他們真正樂于主動體驗,更好地激發創造潛能。

        二、演好導演角色,讓生善于主動體驗

        教育家布魯納指出:“教學不應該奉送真理,而應該教人發現真理。”教師尤其是師范院校的教師應該練就“導”的藝術,把“演”的任務“派”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創”的使命賦予學生,把“玩”的權利還給學生,使學生在主動體驗中善于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創設情境,進入角色

        演員演戲首先要體驗生活,只有身臨其境地去感受,才能自然進入角色。學習也是這樣。在眾多的學科中,文學課程是最貼近生活、最具人文性的學科,比起其它學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只要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平等、寬松的教學氛圍,建立一種平等信任、相互尊重的關系,師生就可輕松地分別進入導演和演員的角色。筆者在外國文學教學實踐中,就通過實施“導學式探究法五階段十環節多維立體教學模式”,讓師生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雙主”作用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思維啟動階段:身心放松(每節課預備鈴一響,筆者就讓學生邊聽輕音樂,邊深呼吸,使學生的心情趨于平靜);課前演講;激趣導入。

        思維漸佳階段:出示目標;啟導發現;討論辨析。

        思維調整階段:導事明理;精講巧結。

        思維活躍階段:拓展應用。

        思維檢測階段:測練結合。

        (二)鋪路搭橋,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當今教育理念所提倡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筆者的每一節課都注重這種方式的運用,尤其是在思維漸佳階段的啟導發現環節。通過采用啟發誘導或搭橋引路法,讓學生在從“扶”到“放”的過程中學會靈活自主地學習。筆者的做法是:教師圍繞教學目標,緊扣重點,提出自主體驗的具體要求,出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動眼看(看教材、看電影、看錄像等)、動耳聽、動腦想、動口說、動手記,獨立思考,質疑問難,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方法進行自悟,從而發現新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設想。如在文學名詞解釋教學中,筆者點明可從時間、地點、性質、主要內容、主要體裁、代表作家作品、藝術特色及其地位影響等8個方面進行歸納總結后,即舉一個范例,并試著讓學生獨立解釋其它文學名詞,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而在教材中,沒有一個名詞是完全具備8個要素的。學生就得翻閱其他書籍或上網查找資料,這樣就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但學生卻非常樂意為之。

        又如,教學《荷馬史詩》一節,筆者首先引入課題,出示教學目標,接著讓學生帶著問題快速瀏覽課文,復述特洛亞戰爭故事和戰爭結束后伊大嘉國王奧德修回國途中在海上漂流了10年的故事,然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荷馬時代的人們對戰爭的態度、對人生的看法、對敵人的立場和自己對首部歐洲名著藝術價值的認識。通過這些教學活動,學生們不僅了解了荷馬史詩的形成及其基本內容,而且理解了古代的戰爭觀念、英雄觀念和道德觀念,為了解人類童年的風俗人情、思想觀念、理想情操打開了一扇窗口,也認識了史詩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更為重要的是,同學們都紛紛感悟到了作者和文本中英雄人物對困難的態度、對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對生存的強烈渴望,懂得了應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不幸,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養,升華了自己的情感,獲得了求知的動力。

        (三)總結交流,學會自賞

        有句名言說:“人類只有不斷地總結經驗,才會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可見總結對人類是多么重要。要培養學生的開拓能力、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教會學生總結交流是一個好辦法。一般來說,每節課下來,學生在進行自主探究之后,要做好課時小結交流。每章書教學完后,要引導學生梳理一下自己在這章書里探究了什么,發現了什么,體驗了什么,用了什么樣的方法學習等等。期中和期末,更要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交流。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不斷鞏固所學知識,不斷體驗學習的樂趣,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作為導演,教師還要善于通過層次性評價,鼓勵學生學會贊賞自我,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具體來說,對于學生取得的進步,尤其是在探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興趣,與同學合作的表現,要及時給予表揚,以鼓勵學生學會贊賞自我。當然,對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出現的不足之處,也要適時適當予以糾正,并對學習結果作出恰當評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成就感。無數實踐經驗告訴我們,表揚是評價,糾錯同樣也是評價,但殊途同歸;我們只要綜合運用表揚與糾錯的方法,就可使學生進一步學會贊賞自我,享受成功的快樂。

        三、演好導游角色,讓生敢于主動體驗

        教師,其主要任務是要引領學生暢游“知識花園”;文學課程教師更應是一位出色的導游者。因為文學鑒賞的過程實際上是美育的過程,文學課程教師要像高明的導游一樣,善于引導學生輕松自由地進入作品的境界,像鑒賞一樣去感受美、體驗美、認識美、豐富美,還要啟發學生思索各個形象的深意,了解各個形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并由形象生發開去,與現實的社會人生聯系起來,展開想象的翅膀,通過聯想、品味,找出藝術與生活的契合點,領悟生活的哲理、人生的真諦。為了當好“導游”,不斷創造“游”的機會,讓學生敢于主動體驗,筆者在外國文學課堂上特別注意了如下幾個環節。

        (一)課前演講,解放嘴巴

        演講是情感傾訴、才識展示的重要途徑。每一節課,在課前3分鐘,筆者都按學號順序由一名學生進行演講。曾先后以尊重、平等、民主、寬容、挫折、樂觀、競爭、合作、團結、自信、自卑、自責、成長、成才、發展等話題讓學生輪流登臺演講。這既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又促使其通過主動體驗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質。

        (二)激趣導入,調整情緒

        有人形象地把一堂課的開頭說成是教師送給學生的第一束鮮花,視為教學的“基調”。為了送好這束“鮮花”,每節課在學生3分鐘演講之后,筆者就根據所教文本的情感因素,或談話,或質疑,或講小故事,或誦讀詩詞,引導學生進入教材所蘊含的情感之中。

        (三)分角表演,自省自悟

        外國文學作品浩如煙海,所塑造的形象數不勝數,堪稱藝術典型的也數以百計,而且各個作品中的人際關系也是錯綜復雜。要真正領略人物的風采,走進典型的內心世界,把握形象的特點、作用和意義,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引導學生扮演人物形象。筆者在戲劇劇本的課堂教學中,就把研究性學習法、問題發現法、情景教學法和分角色表演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細讀文本、熟記臺詞之后,揣摸人物的心理變化,分角色表演其中的片段或某一場戲。如教學《俄狄浦斯王》的第一場、《威尼斯商人》的第四幕、《偽君子》的第四幕第一場等等,筆者都綜合運用了這些方法引導學生邊讀邊思、邊演邊悟。學生們知難而進,就算表演得不太成功,也流露出了戰勝困難的喜悅。

        (四)討論辨析,形成己見

        外國文學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問題,如荷馬及其史詩的真偽、騎士文學的實質、但丁的宗教觀、莎士比亞化、福斯塔夫背景說、歌德的流派論、巴爾扎克的雙重人格、雨果的人道主義等等問題長期爭論不休,學生更是疑惑不解。筆者在簡要解說其來龍去脈之后,就讓他們分成兩大組進行正反辯論。學生們思如泉涌,激情澎湃,爭先恐后,各抒己見。這一方面訓練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論辯能力,另一方面又讓他們獲得了一吐為快的獨特體驗。

        四、演好導播角色,讓生勤于主動體驗

        作為未來的人民教師,師范院校的學生思維敏捷、思想活躍,有自己獨特的視覺和觀點。教師要引導他們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鼓勵他們敢于挑戰傳統、挑戰權威、挑戰老師、挑戰自我,并暢所欲言,敢于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養成勤于體驗、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從而培養他們的開拓創新精神。當然,這不能丟開教學目標,脫離教學內容,讓學生漫無目的地胡思亂想、胡言亂語。作為未來教師的老師,教師要像電視臺的導播那樣,既要使學生的言論能夠自圓其說,又要讓他們的觀點符合實際。一旦發現他們的言行出現偏差,甚至違背客觀規律,“導播”就要適時點撥、及時引導、即時糾正,使之不偏離主旨、正題。

        (一)扶放結合,分析形象

        文學作品描寫的主要對象是人,因而分析人物形象是分析文學作品尤其是分析小說的中心環節,但這又是學生最為頭疼的環節。一些教師認為,許多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摸不著頭腦,甚至越俎代庖。這對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非常不利。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通過扶放結合運用四步分析法引導學生對典型形象進行分析。這就是:第一步,從總體特征上指出人物屬于什么典型;第二步,通過人物的活動、語言、心態、個性、經歷等方面說明他為什么是這樣的典型;第三步,分析人物活動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發展進程;第四步,聯系作家本人的思想觀念,揭示作家與作品人物之間的關系。教師做出示范后,就讓學生登上講臺運用這四步分析法由半獨立到獨立分析人物形象,以逐步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磨練其意志和毅力,獲得戰勝困難的親身體驗。許多同學在分析的過程中提出了新觀點,教師應馬上給予充分肯定;也有部分同學東拉西扯,不著邊際,筆者則循循誘導,讓其找到信心。一些平時較為文弱的同學,通過分析典型形象后就像其分析的人物一樣逐漸堅強了起來,而原先堅強者則更堅強。

        (二)張弛有度,放飛想象

        “人類只要有想象,就可如虎添翼。”事實正是如此,牛頓看到蘋果落地產生想象,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萊特兄弟根據小鳥飛翔產生想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貝爾想象兩處的人能傳遞信息,便發明了電話。可見,想象可以激發人的創造力。大學生富于想象,但其想象力主要依賴于教師的啟發誘導。我們要放飛他們想象的翅膀,但又不能讓其想入非非,而應做到張弛有度、收放自如。在外國文學課堂教學中,筆者通過抽簽的辦法先讓每個學生精讀一部世界名著,待到分析該作品時,就讓其充當主持人簡介故事開頭或最精彩的片斷,接著讓全班同學大膽設想情節的發展和故事的結局,然后開“成果會”。在大家紛紛匯報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之后,再由主持人講出原著的故事發展線索和結局,教師則不失時機地點撥同學的答案與作家既定的情節的優劣,既要肯定學生的創意,又要指出其不足,讓其思維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三)宏觀調控,合作研究

        研究性學習是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學習活動,它強調的是參與者的自主探究。為了保證學習的有效性,筆者非常注重“干預”和“參與”的尺度,做到既不過細轄制,也不形同放羊。筆者可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主選擇研究課題,從選題、分組、制訂研究方案到開題、收集素材、處理資料到提出假說、撰寫報告、小組討論、輪流答辯、成果展示的全過程,都由學生自主決斷。筆者的任務主要是當好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近年來,筆者指導學生研究的課題有《浮士德精神與小康社會的構建》、《安娜與娜拉形象之異同》、《腐敗現象的現狀與對策》、《就業的策略研究》、《廢舊電池對人畜的危害》、《酸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問題的解決》等20多個。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生們常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筆者則因勢利導進行“宏觀調控”,時而集體點撥,時而個別誘導。經過長期的訓練,終于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性、獨立性、創造性和合作精神,也明顯地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運用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演好導航角色,讓生慣于主動體驗

        在師范院校里,“兩代師表”都應是知識和技能的“探索者”,教師更應成為一個出色的“導航者”。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認知障礙時、在生活中遇到困惑不解時、在工作中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都要及時進行疏導,悉心點撥,全力引航,讓學生沿著正確的航向奮勇直前。作為新一代的準師表,學生要在教師的保駕護航下,在知識和技能的海洋里不畏艱辛,排除萬難,奮力游向理想的彼岸,從而養成積極進取、主動體驗的行為習慣,健康快樂地成長為新型的人民教師。

        (一)目標導航,激活課堂

        課堂教學始終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為使課堂教學優質高效,筆者又嘗試了“學習目標導航自學模式”。這個模式的操作過程是:(1)課前導航:目標導學、先學后教。①提前下發章節目標導航菜單,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研究學案;②劃分學習小組,分解學習任務,充分發揮集體智慧;③教師通過組長匯報,了解學生自主學習情況。(2)課中導航:學為主體、以學論教。①課題導入;②檢查反饋自學成果;③教師投影學習指導方案,學生以此為指導,結合學案,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探討;④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解答學生自學中的疑難;⑤學生合作探究(拓展、拔高、變式)――教師精講點撥;⑥梳理總結――反饋練習,拓展訓練。(3)課后導航:練習鞏固,章節檢測。這個模式是學生學習活動的路線圖,指示著學生學習的路線、方向和基本要求,學生必須按照這個路線圖進行實踐和探究。

        (二)快樂說課,高效試教

        說課、試教是師范院校特有的極其重要的實踐活動,是師范生下鄉進行教育實習之前的必備工作,也是師范生最重要的自我體驗環節。學生只有積極主動參與其中,才能較快地培養其從教的能力。但一般的學生對說課、試教都會產生恐懼心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首先從調整心態入手,想方設法讓學生消除緊張情緒,輕松愉快地登上講臺;接著引導學生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對象、訓練反饋等方面進行說課練習;然后讓學生自行反復演練,達到自然流暢、激情澎湃、抑揚頓挫的演講效果,同時啟發他們針對教材說出如何調動中小學生的參與意識、如何開拓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如何激發中小學生的競爭意識的設想。至于試教,本人則結合實際情況,從教學理論研究、課前準備、心態調整、教材處理、方法運用、教具配備等方面啟導學生探討如何搞好試教的具體問題,讓學生在教海試航上能夠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三)網上切磋,同勉共進

        基于網絡的研究性自主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網絡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行發展。教師應該始終是學生知識建構的組織者、導引者、協作者和共同進步者。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合理的網絡學習環境:一要建立一個突破時間、地域限制,由以教為主變為以學為主的教學平臺,探索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的途徑與模式;二要以聊天室、BBS論壇形式,提供即時性與錯時性兩種交互學習的界面;三要運用搜索引擎,讓學生獲得研究參考資料,并對信息進行收集加工;四要引導學生分享學習成果,獲得成功喜悅。其次,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導航作用:一要設計好學習任務的驅動;二要適時點撥,積極協作,防止迷航;三要把握好網絡教學中的學生心理變化,防止學生因盲目依賴虛幻的網絡世界而產生心理障礙;四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汲取出適合學生的“一桶水”,保證學生能從中獲得“一碗水”。

        (四)啟導糾錯,引領評價

        評價對于促進師生的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善于啟發學生主動糾錯,及時贊賞學生的進步,并善于經常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以建立個人檔案、成長病歷為主要形式的評價活動,并讓情感因素的發揮成為改進教學評價環節的著力點,形成情知平衡、和諧、互相促進的格局,讓學生在學會評價自我的過程中感悟人生真諦,體驗生命的存在、跳動、自強、美好、偉大與幸福;要適時誘導學生學會聽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用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從而改進自己,以適應團體,融入社會;還要經常提醒學生在學會評價自己的基礎上再學習評價他人。要讓學生懂得評價他人的過程也是矯正自己、完善自我的過程;更要讓學生積極客觀地用欣賞的目光去評價他人,進而廣泛開展互相評價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評價,使學生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總之,上述“五導”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它對于師生“雙主”作用的充分發揮舉足輕重。由于演好了這“五導”的角色,筆者的教育教學活動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實踐證明,只要師范院校的教師(其他學校的教師亦然)真正成為學生的導師、導演、導游、導播和導航者,給學生主動體驗、主動探索、主動完善的空間,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學生就會逐漸養成自主意識、自主能力及自主習慣,并在學習生活過程中自我實現、自我創新和自我發展。

        本文是廣東省教育教學“十一五”規劃研究項目《師范院校教師主導地位與教學實效的探究》(項目批準號:08JT048)和茂名市哲學社會科學2011年度一般項目《關于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項目批準號:2011014)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余信河.回歸學生主體地位 彰顯新課程數學教學理念[J].小學時代(教師),2011,(02).

        [2]吳藻異.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模式探討[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

        [3]李磊.大學本科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

        [4]呂文樂.啟發誘導策略在新課程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1,(24).

        [5]譚六三.建構意義下的“交往―互動―合作”教學模式[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11).

        [6]王璐.老師做導游 學生自助游[J].教育教學論壇,2011,(12).

        [7]呂萍.構建“全面、和諧、主動、創新”教學模式[A].探索 創新 發展[C].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二区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欧美专区亚洲专区日韩专区 | 曰本AV在线电影精品 | 亚洲香蕉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