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

        第1篇: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范文

        近年市場實際顯示,業績變臉公司的增加與粉飾業績的財務問題異常突出,比如通過市場近年財務報告研究發現,一些公司業績突上突下,上市前及上市后業績變化極大,一會巨額收益較好,一會又虧損有加,忽兒年報出現巨增利潤保殼成功,隨之季報虧損等,這些部分公司異常的財務信號都需要管理層從保護投資者利益、打擊財務造假的角度進行重點跟蹤與調查。

        日前商務部研究院2012年中國非金融上市公司財務安全分析報告,報告顯示:上市公司財務問題異常嚴重,中國非金融上市公司總體財務安全快速下降趨勢明顯,其下降量級和呈現的風險程度前所未見。截止2012年10月,上市公司財務安全總指數為4776.67,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56個基點,同比下降幅度為13.7%。通過Themis純定量異常值評級分析看,截止2012年第三季度,在1689家樣本中,有823家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財務報表粉飾嫌疑,占全部樣本上市公司的48.73%。對于投資者而言這樣的公司無疑是非常危險的,這一數據已充分顯示A股已上市公司財務問題異常嚴峻的事實。

        從相關機構研究報告來看,其顯然沒有將金融類公司納入其中,但從相關指標如資產負債率、毛利率、凈利潤與回報、債務規模等方面來看,其部分公司同樣存在相關財務風險,因此筆者研究認為,在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公布期,證監會及相關監管部門需要對市場異常信息與上市公司動態進行嚴密監查,及時將存在重大財務問題和粉飾財務報表嫌疑的公司進行密切跟蹤與及時查處或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

        第2篇: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范文

        關鍵詞 上市公司 財務造假 治理對策

        隨著全國上市公司的蓬勃崛起,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越來越多的公司謀求上市發展,融資發展成為上市公司創新發展的新出路。可是,公司在經歷嚴格審核謀劃上市的過程中,不斷地運用財務及非財務手段進行各種公關、造假,導致上市公司泡沫化經營。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是企業管理當局采用編造、變造、偽造等手法提供虛假會計信息,掩蓋公司真實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與現金流量情況的行為。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是懸在投資者頭上的一把鋒利的劍,投資者因此造成的損失很難獲得賠償。因此,對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是很有必要的。

        1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手段

        1.1虛構或提前確認收入

        虛構收入是最嚴重的財務造假行為。有三種做法,一是白條出庫,作銷售入賬;二是對開發票,確認收入;三是虛開發票,確認收入。

        提前確認收入有以下四種情況:一是在存有重大不確定性時確定收入。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適當運用。三是在仍需提供未來服務時確認收入。四是提前開具銷售發票,以美化業績。在房地產和高新技術行業,提前確認收入的現象非常普遍,如房地產企業,往往將預收賬款作銷售收入,濫用完工百分比法等。

        1.2轉移費用

        一些企業往往通過計提折舊、存貨計價、待處理掛帳等跨期攤銷項目來調節利潤。少提或不提固定資產折舊、將應列入成本或費用的項目列入遞延資產或待攤費用。目前通常的做法是,當上市公司經營不理想時,或者調低上市公司應交納的費用標準,或者承擔上市公司的相關費用,甚至將以前年度已交納的費用退回,從而達到轉移費用、增加利潤的目的。

        1.3多提或少提資產減值準備以調控利潤

        由于資產減值會計內涵復雜性,決定了同樣一項資產有不確定性的價值,因為資產減值實際上是摻雜企業管理當局主觀估計的一種市場模擬價格,資產減值的不確定性為企業管理當局實施利潤操縱提供了極大的空間。

        2上市公司造假的動因分析

        2.1利益驅動

        利益驅動是財務報告造假產生的根源。盡管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逐步完善, 但財務報告造假問題依然沒有根本改變。究其原因, 是上市公司管理當局由于受利益驅動而采用一系列會計手段對財務報告進行造假, 如利用關聯方交易,虛構經濟事項, 虛增經營業績等屢見不鮮, 隨心所欲地任意調節會計事項對財務報告進行粉飾。

        2.2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缺乏獨立性

        注冊會計師審計缺乏獨立性是助長造假行為的添加劑。在會計市場上,來自于發起人或控股股東的經營者,集公司決策權、管理權、監督權于一身,使其由被審計人變成了審計委托人,決定著審計人的聘用、續聘、收費等,成了會計師事務所的“衣食父母”。因此,會計市場上出現了委托者出錢委托中介機構審計自己財務報告的怪現象,其審計結果必然是委托人意志的體現,虛假行為不可避免。這種扭曲了的聘任制度,助長了“拿人錢財, 替人消災”的心態,危及了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獨立性,使他們無法以獨立、客觀、公正的態度履行股東和社會公眾的責任。

        2.3法律、法規制度的不完善為造假提供可乘之機

        有關法律法規缺位,影響了對會計信息等相關財務信息質量的審查,使財務會計的透明度不高。法律制裁乏力的現象在我國普遍存在。首先,我國法律對于政府監管者的約束力不強。例如《會計法》中對于監管失敗基本上沒有什么法律責任涉及,即使有涉及,其操作性也很差。因此執法時對于查出的造假事件的處罰就有很大的彈性,往往以經濟處罰代替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其次,我國《會計法》中只有行政與刑事責任的安排,并沒有涉及民事責任的安排,這使得造假收益遠遠大于隱性的“敗露成本”。

        3 針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治理建議

        3.1加強財會監督

        我國對上市公司執行的是“三位一體”的財會監督機制,即財會監督由政府監督、社會監督和公司內部監督組成,這三個方面監督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即通過規范上市公司的財會行為,以保證其財會資料的真實完整。但是,目前我國這三個方面的監督都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3.1.1加強政府監督

        按照《會計法》的規定,財政、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政府部門均可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對有關上市公司的財會資料實施監督檢查。但是,我國在進行機構改革后,這些政府部門的人員減少很多,沒有足夠的人手對各公司的財會資料進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另外,有的政府部門沒有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監督職責,從而使政府監督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門應樹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充分利用行政資源,切實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監督職責。

        3.1.2加強社會監督

        社會監督是以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為主進行的監督。上市公司的年報必須經過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而且,審計報告須隨同財務會計報告一并對外提供。如果注冊會計師按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很多財務造假行為應該能夠被發現。但是,由于受到利益驅動,會計師事務所為了獲取高額回報,遷就于上市公司的造假行為,甚至與被審上市公司勾結,為其做假出謀劃策,從而使社會監督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應按獨立審計準則的規定進行審計,并嚴格遵守職業道德準則和質量控制準則。

        3.1.3加強公司內部財會監督

        公司內部財會監督主要是由內部審計機構及其人員進行的。外部監督一般是采用抽樣方法進行監督的,這就要求內部監督必須履行監督職責,保證財會資料中不出現太多的錯漏、假賬。但是,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內部監督機構和人員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不夠,很難發揮有效的監督作用。因此,應加強公司內部監督

        3.2加強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建設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不是由于財會人員不懂財會知識造成,而是有目的、有意識做出來的。他們利用關聯方交易、會計政策變更、或有事項等較為復雜的交易和會計處理方法,故意做出假賬。故意做假賬是財會人員職業道德素質低下的表現,因此,應加強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素質。首先,應加強對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其次,應建立獎懲制度,對遵守職業道德的財會人員進行獎勵,對違反者進行懲罰。

        3.3完善法規體系

        在目前我國已經發現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案件中,對責任人法律責任的追究不夠全面。在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時,應加大對主要責任人的處罰。例如,董事長、總經理、總會計師、財會機構負責人應作為主要責任人,承擔主要法律責任;其他責任人應根據其在財務造假過程中的作用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所起的作用較小,責任較輕,可以減輕法律責任,但不應該免除責任。只有全面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才能更好地抑制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行為。

        參考文獻

        [1]鄭朝暉.上市公司十大管理舞弊案分析及偵察研究[J]審計研究,2004,(4):54-59.

        [2]孫健.上市公司審計風險分析[N]. 中國財經報,2001-03-21(10).

        [3]郭偉.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幾點思考[J]. 山東煤炭科技,2004,(3):34-40.

        第3篇: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范文

        論文的參考文獻可以看出作者的學術起點和學術基礎,同時可以看出作者在撰寫論文的時候都參考引用了哪些資料,也方便讀者在同一研究指引方向。以下是千里馬小編整理的關于會計造假論文參考文獻,給大家在寫作時做個借鑒。

        會計造假論文參考文獻:

        [1]張麗.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J].會計之友,1994,(05):23.

        [2]陳紅.治理經濟犯罪首先要治理會計犯罪[J].廣西會計,2003,(05):1617.

        [3]劉琪瑤,趙敬.會計違法與會計犯罪的界定[J].遼寧財稅,2002,(12):43.

        [4]羅韻軒,彭志軍.從安然公司破產看根治上市公司會計造假[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2,(04):3235.

        [5]程安林,梁芬蓮.會計造假的博弈分析與監管的政策建議[J].生產力研究,2005,(02):223224.

        [6]甘群.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手法與治理[J].財會研究,2006,(12):5152.

        [7]馮述娜.會計造假手段揭底[J].現代商業,2008,(09):41.

        [8]程安林,梁芬蓮,黎軍.會計造假與會計監管的博弈分析[J].商業研究,2009,(06):142144.

        [9]楊欣.會計違法與犯罪芻議[J].會計之友(中旬刊),2010,(07):126128.

        [10]彭海紅,汪忠華,鄧文娟.有關會計犯罪問題的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3,(07):168169.

        [11]程安林,梁芬蓮,季潔.基于會計舞弊的內部控制形式有效性研究[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3,(02):7787.

        [12]陳周.會計信息失真的倫理學分析——從猴王集團破產案談起[J].四川會計,2001,(10):79.

        [13]中國證監會.關于紅光實業公司違反證券法規行為的處罰決定(證監罰字[1998]75號)[Z].

        [14]清怡.銀廣廈重組似蜀道難[N].西安晚報,20010910

        [15]中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相關處罰決定[Z].

        會計造假論文參考文獻:

        [1]林中喬.從綠大地案看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治理與防范[J].金融經濟,2012.

        [2]張蘭瀾.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財會研究,2012.

        [3]劉婷.透視綠大地財務違規事件[J].財務與會計.2013.

        [4]張慧.論會計造假與會計犯罪[J].現代商貿工業,2014.10.163-164.

        [5]唐漪喬.關于創造性會計在財務報表中的運用的探討——安然公司案例分析[J].現代商業,2012.33.267-268.

        [6]趙立忠.終極控股股東、兩權分離與企業價值關系實證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3.

        [7]王彥明,呂楠楠.我國上市公司外部監督論略——以“看門人”機制為分析進路[J].社會科學戰線,2013.12.165-171.

        會計造假論文參考文獻:

        [1]楊萍萍.ZXYY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4(05).

        [2]劉飛.淺析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及其防范[J].現代經濟信息,2014(11).

        [3]孫玉鑫.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造假問題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4(09).

        [4]熊薇.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現象分析及其審計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4(11).

        第4篇: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范文

        關鍵詞:上市公司 財務預警系統 公司治理結構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0)05-086-02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我國企業與世界經濟的依存度越來越高。世界經濟的變化對國內企業的生存、發展都會產生直接而快速的影響。上市公司作為領軍企業,有著相對完善的財務制度,面對紛繁復雜的經濟形勢,建立一套適合上市公司的財務預警系統,能幫助上市公司及時發現財務狀況中的異常情況,有利于上市公司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扭轉財務狀況惡化的勢頭。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財務預警系統在我國上市公司中卻得不到廣泛應用。

        一、對我國證券市場及上市公司發展的回顧

        作為資本市場的核心,證券市場在我國的建立和發展始于改革開放初期。我國上市公司經過十數年的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力軍,據2009年財經年會數據統計,截至2009年12月底,境內上市公司有1700家,發行總股本2.6萬億股,市價總值24.25萬億元(流通市值14.93萬億元),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總收入8.43萬億元,占同期GDPD的38.7%。

        我國證券市場和上市公司在迅猛發展的同時,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一股獨大”現象盛行。上市公司控股大股東往往支配了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在日常經營中一手遮天。(2)內部人控股較為普遍。在我國上市公司中,比較普遍存在第一大股東控股、代表國有股或法人股的“關鍵人”控股、企業管理者控股的現象。(3)國有股與法人股不流通。中國股票市場的一個特殊現象就是國有股與法人股不流通。由于上市公司大部分股份不流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供給,造成股價暴漲,即所謂的“流通股溢價”。再加上莊家造市、政策托市,導致股票二級市場股價虛高,泡沫現象較為嚴重,影響了證券市場的正常運行。(4)關聯方交易嚴重。關聯企業與上市公司間的“人、財、物”關系密切。(5)盈余管理問題突出。“業績造假”成為一些公司上市的捷徑,配股成為上市公司融資渠道的最佳選擇,甚至虧損的上市公司也通過采取盈余管理辦法進行“圈錢”。

        總的來說,目前我國的股票市場處于或接近于弱型有效性,市場運行的規律被模糊化,加之市場培育初期的監管不力及制度不全更加扭曲了市場的正常運行,如券商違規炒作甚至與某些上市公司惡意串謀,聯手操縱會計利潤,從而導致二級市場股價大幅度波動,嚴重影響了證券市揚的有效運行。

        二、國內上市公司財務預警系統應用現狀

        我國有關上市公司財務預警系統的研究成果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到農業、林業、工業、交通等不同領域。而作為微觀經濟預警系統,上市公司財務預警系統的應用還遠遠不夠。

        在國外財務預警研究和我國上市公司經濟預警系統研究、應用的影響和推動下,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預警系統不僅備受理論界許多研究人員的關注,而且得到了其他一些社會群體的認同。最早在2002年4月19日,由中國證券報社和亞商企業咨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證?亞商中國上市公司最具發展潛力50強”評選指標體系專題研討會上,專家們就曾建議,為了使評價指標體系更加合理,在原有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增加財務預警指標體系,以深度分析公開披露的財務信息,發現在一些重要財務指標上與行業均值嚴重偏離的公司,科學公正地評選出真正具有發展潛力的上市公司。這表明,他們認為財務預警指標與財務狀況密切相關,財務預警系統能有效判斷上市公司的潛在發展能力。

        此外,不少學者有關建議上市公司運用財務預警系統建議的文章屢屢見于各類報刊,例如,陜西財經學院的楊宗昌、趙紅以藍田股份為例,運用國外財務預警模型對其進行財務預警分析。他們借助Z分數模型等比較有影響的財務預警模型,評價上市公司風險,判斷上市公司財務危機的潛在程度,強調財務預警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以提醒上市公司相關利益方注意,并建議上市公司主動運用財務預警模型進行財務風險的預測、分析和防范。

        然而,由于財務預警系統還是一個比較年輕的研究領域,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監管部門尚未就上市公司運用財務預警系統作出相應的規定,再加之我國上市公司本身的一些特有現象,使得上市公司缺乏運用財務預警系統進行財務風險預警的主動性。

        三、我國上市公司預警模型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剖析

        如前所述,上市公司財務預警系統能幫助上市公司及時發現財務狀況的惡化,有利于上市公司調整經營策略,扭轉財務狀況惡化的勢頭。然而,為什么財務預警系統在上市公司中得不到廣泛應用呢?造成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預警系統在實踐中未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會計信息失真影響財務預警系統的有效性。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模型的設計運用了大量的財務數據,真實及時的財務會計信息是建立有效可行的財務預警系統的基礎。隨著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委托關系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由于在委托人和人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從而引發了道德風險,上市公司管理層由此萌發了操縱會計信息,甚至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動機。在我國上市公司中,投資者與管理層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更加突出,管理層在會計信息編報方面擁有過大的權力,而且現行的監督機制和獨立審計機制難以確保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質量。當前我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勢必影響財務預警系統的有效性,從而進一步影響了有關利益各方運用財務預警系統的積極性。

        2.上市公司決策層缺乏主動運用財務預警系統的意識。現階段,我國證券市場還不夠成熟、完善,上市公司行為也不夠規范。由于“一股獨大”和“內部人控股”現象的普遍存在,上市公司有關決策層往往受到“第一大股東”、代表國有股或法人股的“關鍵人”的控制,甚至作為控制方,通過盈余管理手段“圈錢”,利用關聯方交易惡意造假,肆意侵吞上市公司利益,導致大量特權消費甚至腐敗現象。在上述不良但又比較普遍的行為當中,一般的投資者是利益受損方,而上市公司決策層是既得利益方。顯然,作為受益者,上市公司決策層缺乏主動運用財務預警系統的意識便屬正常現象。

        四、在應用財務預警模型時,還應充分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必須充分重視表外信息的披露。現代財務報告的一個特點是,表外信息越來越多。對表外信息迅速增長這一現象,一般的解釋是:現代會計理論難以對新的經濟業務計量或解釋,從而難以將其納入財務報表體系內。衍生金融工具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自身有創造表外業務的動機。企業表外業務創新的動機主要有二:一是粉飾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表外業務包括表外籌資和表外投資活動。企業不將這些業務納入財務報告,無疑會降低資產負債率,提高資產回報率及權益回報率。由于通過財務報告計算的一系列指標是外界評價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重要參數,企業客觀上存在美化這些指標,以改變報表使用者對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評價的動機。二是突破債務協定的限制。企業和債權人訂立的長期債務協定,往往會對企業形成多方面的財務制約,比如,不得再擴大長期債務等。這些限定往往以一系列會計指標作為考核依據。企業經營上需要突破這些限制,客觀上會導致融資投資創新,達到既能保證會計指標符合要求,又能滿足企業經營需要的目的。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客觀上面對著更多的“觀眾”,其美化財務報表的動機將更加強烈。資本的跨國界流動必然促使我國更多的上市公司逐步認識、操作各項衍生金融工具進行投機和風險規避活動。然而,必須意識到衍生金融工具的操作就象是一把“雙刃劍”,可能因其而規避風險,也可能因其帶來的風險而導致企業破產。企業如若不進行恰當的風險披露,隱匿風險,那么最終將會重蹈安然公司的覆轍。表外業務的迅速增長給投資者帶來的是信息更加不透明,這必然使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受到損害,那么他們將以“用腳投票”的方式退出資本市場,最終導致企業價值急劇下降。

        2.由于我國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結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而又不正常的現象,使得上市公司作為既得利益方,本身缺乏實施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作為上市公司監管機構的證監會,是否可以制定相關的制度對上市公司加以約束,以增強上市公司進行財務風險預警的自覺性,這樣才能使投資者的正當利益得到合法保護。

        3.現階段,我國證券市場還不夠成熟、完善,上市公司行為也不夠規范。由于“一股獨大”和“內部人控股”現象的普遍存在,上市公司有關決策層往往受到“第一大股東”、代表國有股或法人股的“關鍵人”的控制,甚至作為控制方,通過盈余管理手段“圈錢”,利用關聯方交易惡意造假,肆意侵吞上市公司利益,導致大量特權消費甚至腐敗現象。在上述不良但又比較普遍的行為當中,一般的投資者是利益受損方,而上市公司決策層是既得利益方。顯然,作為受益者,上市公司決策層缺乏主動運用財務預警系統的意識便屬正常現象。因此,提高上市公司的風險意識,增強、培養和激發上市公司主動應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能力和水平就成為今后財務預警系統研究和應用不斷發展的推動力。

        4.實施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引起預警的各種原因,詳細進行分析,抓住關鍵問題,對癥下藥。由于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并非所有的問題都能通過企業自身的調節措施達到化解財務危機的目的;另一方面,企業在化解現時存在的危機的同時,可能會帶來新的風險和問題。因此,企業應全盤統籌考慮,分析多種不同措施可能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并進行比較,從中選取最經濟的可行方案。

        參考文獻:

        1.黃善東.我國上市公司亟待建立財務預警系統[J].財會研究,2003(10)

        2.韓慶蘭,吳長強.芻探財務預警系統[J].財會月刊,2004(4)

        3.王婷,何學忠,宋夏云.我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01)

        第5篇: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范文

        關鍵詞:信息披露;中國概念股;做空

        1996年A公司成立于廈門,以規劃咨詢和軟件開發為先導為金融行業企業提供業務整體解決方案和軟件、服務產品,協助其運用信息技術提高競爭力,業務范圍涵蓋規劃咨詢、軟件開發實施、技術服務、IT 外包與運營服務、系統集成及系統維護服務等。2007 年10 月A公司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10 年3 月31 日的上一財年,公司收入為169 億美元,毛利率高達626%,其中軟件開發業務產生的收入占比近859%。從2011年4月受到香櫞機構的質疑,到2011年8月31日解散,歷時不到半年。

        一、A公司違規表現

        (一)畸高的利潤率

        當時,同行業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其他幾家中國軟件企業利潤率均在30%左右,按照A公司披露的信息,2007~2010年的毛利率均遠遠超過同行業其他公司,甚至達到兩倍。軟件行業在國內已經是比較成熟的行業,A公司與其他幾軟件公司競爭程度比較激烈,并沒有形成壟斷。盡管A公司的客戶群較為穩定,市場份額較大,但該公司與同類企業盈利模式相同,且并不具有明顯的規模優勢,差距如此之大的毛利率,利潤可能被夸大。

        并且,2007~2010年的毛利率均在60%-65%之間,如此步調一致的造假嫌疑更是引起了投資者的懷疑。香櫞公司從這里下手,發現了A公司的造假痕跡,對A公司進行了做空。

        (二)高管背景未得到披露

        A公司董事長賈曉工和總經理連偉舟在任職A公司高管職務之前,曾經擔任過廈門信達計算機有限公司的高管。并發生了嚴重的行業不正當競爭,在1997年時被廈門信達計算機有限公司,受到了法院裁決。這一事件沒有披露,嚴重損害了A公司的聲譽。

        賈曉工是信達股份公司的原副總經理,連偉舟是原總經理。賈曉工、連偉舟在信達股份公司及原告公司任職期間,就與廈門新鷺源數據設備有限公司及廈門奔騰電子貿易有限公司合謀策劃,設立了信達計算機有限公司,其經營范圍與原公司相一致。二人在離開信達股份公司之前,就私自擔任信達計算機有限公司的高管,占有使用并利用了原公司的客戶、技術資料以及非法截取的原告郵件,從而將原公司的技術信息、經營信息及經營渠道占為已有,牟取非法利益。其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及《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已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而這一事件并未在A公司的財務報告中進行披露,也是對公司高管信譽的重大損害。

        (三)員工組成存疑,疑似發生關聯交易

        2010年3月31日年報顯示,A公司員工數為4258人,由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聘用的員工數為3413,自身聘用的員工數為845人。在3413名優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聘用的員工中,有3235名來自廈門融通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下稱XLHRS),比例超過了95%,僅有178人來自其他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

        事實上,XLHRS可以視作A公司的一家子公司,但是A公司卻否認這一點,這就使A公司產生了關聯方交易的嫌疑。XLHRS的存在為A公司財務報表的調節創造了巨大的空間,A公司應該將它作為自己的子公司,編制合并報表。而A公司對于這個事件的避而不談這也是導致A公司猝死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A公司舞弊的曝光及市場反應

        2011年4月中上旬,2010年第四季度報表還未發出,市場就開始有了反應,認為在經濟情況不樂觀的整體態勢下,A公司財務情況依舊強勢,十分反常。4月26日,美國研究機構香櫞發出了一份調查報告,質疑A公司涉嫌財務造假。這一報告的,一石激起千層浪,A公司股票價格一路下跌。

        兩周后,香櫞直擊要害,再次對A公司調查,證實了其未披露的關聯方交易。香櫞找到了廈門融通人力資源公司與A公司之間的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人的證明,執照領取記錄,證明二者的確是關聯方。5月23日,A公司沒有如約2010-2011年度第四季度財務報表,更加傷害了市場對其信心。5月16日停牌時,A公司股價僅為$1893。而其發行價格為$175,最高價格曾經達到$4286。8月17日,A公司正式退入粉單市場交易,市值一夜之間蒸發94億美元。在粉單市場,第一天股價開盤價格為$295,一天內下跌959%,跌至$078收盤,遠遠低于其退市價格$1893。

        三、研究結論與啟示

        (一)研究結論

        A公司的這次造假是為了使自己報表更好看,從而順利融資進行合并收購行業中更多的小公司,但是這種收購并不是越快越好。出現問題時,被美國研究機構抓住,造成了嚴重后果。在國內看來,這些問題可能都不致命,但是在美國市場監管嚴格,違法的機會成本很高,加上A公司管理層在問題曝光后沒有第一時間表態說明,而是采取不予回應的態度,更加速了A公司的死亡。

        (二)研究啟示

        1、公司層面

        中概股遭遇質疑的首要原因就是缺乏誠信理念,在較為嚴格的監管環境下,舞弊行為往往會使投資者和監管方對公司徹底失去信任。所以,在信息披露上做到誠實守信,真實、準確地進行會計信息披露工作,是境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首要原則。

        由于中國與境外成熟資本市場在信息披露體系和法規上存在差異,境外資本市場信息披露要求相對嚴密和靈活,監督執行機制也較為完善和嚴格。中概股企業必須加強對境外資本市場法律法規的學習,避免因披露制度差異導致信息披露的違規。同時,境外上市中國公司應加強對股權比例的合理安排,應避免一股獨大的不合理現象,按照國際上通用認可的標準來構建內控體系。

        2、中介機構層面

        專業的中介機構可以說是信息披露的“第一道防線”,但在協助上市公司進行信息披露工作時,中介機構自身也存在道德風險的潛在可能,很容易在雙重角色和內外環境的作用下失去平衡。因此,要使中介機構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過程中保持中立態度,就要建立監督和激相結合的機制,針對中介機構設定相應的責任標準,對中介機構的行為作出統一的監督和評判標準。

        3、監管層面

        中國證監會作為我國證券市場的主要監管機構,應主動加強對境外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的引導,建立健全境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體制,加強與境外國家監管機構的溝通協調,建立健全國內外聯合監管機制,以減少境外上市公司因會計信息的違規披露遭受損失或喪失融資機會。(作者單位:上海大學)

        參考文獻:

        [1]徐颯,許云.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行為及審計對策研究――基于證監會處罰公告的分析[J]. 商業會計,2014,15:101-103.

        [2]顧夢苑. 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識別與治理[J]. 中外企業家,2014,25:145+147.

        第6篇: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范文

        關鍵詞:創業板;財務報告舞弊;識別模型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證券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不少企業為了競爭上市,采取財務報告舞弊行為,蒙蔽廣大投資者騙取各利益相關者的信任。萬福生科、勝景山河、綠大地等諸多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案相繼浮出水面,尤其是萬福生科財務造假案舉世震驚。2008年至2012年因財務造假被證監會調查的上市公司有169家。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行為的泛濫,不僅動搖并挫傷了投資者的信心,給投資者帶來重大損失,更為嚴重的是阻礙了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的發展,嚴厲打擊和治理財務報告舞弊行為已刻不容緩。而首要的問題是,如何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行為進行識別。

        二、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問題

        (一)財務收益造假

        虛假的收益數據反映了企業的作假行為,也就是虛構企業經營活動行為以粉飾財務數據。為了迎合股東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上市公司在公布半年報或年報之前,往往會采取多種技術措施進行利潤“注水”。比如,無視報告期年度差異事前確定營業收入:將應收預收款提前確定為營業收入:故意設立經營交易行為、肆意開設銷售發票,虛構報告期銷售收入:對于經營費用,根據業績披露需要而進行掩飾。凡此種種,很容易虛增當年利潤。2013年萬福生科的自查公告顯示,2008年至2011年公司虛增7.4億元營業收入,虛增營業利潤1.8億元,虛增凈利潤1.6億元。

        (二)選擇性執行會計政策

        國家會計政策是通過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而執行的,但是會計工作人員往往具有主觀能動性,而對政策與會計法規進行選擇性執行。并且會計從業人員還會受到企業管理層的干擾,為了企業的自身利益而對會計行為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正。比如,創業板上市公司為了自身的財務利益,會有意識的要求會計人員選擇性的利用會計準則,對會計分錄、會計賬務處理進行靈活變更,從而使得當期的財務數據迎合公司財務利益訴求。再如,有的故意請評估機構高價估算企業資產,從而虛增業績:有的對壞賬計提方法與比例進行任意的調節,甚至進行長短期資產的調換進行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和轉回,故意造成重大會計“差錯”,然后在下期進行更正,達到調整盈余需要的目的。例如從海王生物2002年至2004年年報中可以看出其利用壞賬調節利潤的手段。

        (三)進行關聯交易

        創業板上市公司與關聯企業之間的關聯交易已經是很常見的企業行為,其中蘊含多種通過關聯交易進行操縱利潤以達到企業目的。2012年創業板市場首單被公開譴責案例誕生,振東制藥及董事長因“存在關聯方資金占用嚴重違規行為”而被深交所處以公開譴責處分。根據公告,2011年,股票代碼為300158振東制藥及旗下全資子公司山西振東泰盛制藥有限公司在執行與其控股股東山西振東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山西振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承建承包合同進行環節,總支付振東建筑款項一千多萬,這其中么有按照經濟臺約約定超過付款項三千萬元,這在事實上構成關聯交易非法占有資金。而關聯公司指導第二年四月才將資金償還。

        (四)利用公允價值計量進行舞弊

        會計行為準則要求以公允價值反映企業財務活動,利用公允價值進行利潤操縱的形式,顯而易見是不公正公平的。例如,創業板上市公司在進行“增持”、“送股”、“配股”等情形時,為了托生選擇空間企業常常使用公允價值來進行利潤操縱,使用虛構的財務信息來明示經營業績。再如,在不完善的經營制度與經營環境下,關聯方為了獲得利潤最大化,選擇性使用會計處理技術,故意扭曲公允價值而虛增利潤。

        三、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識別方法

        (一)樣本選擇

        在會計活動中,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具有權威性,我們所選擇的樣本是依據2013年年報審計中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以注冊會計師所對創業板公司所出具的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的作為財務報告舞弊可能性樣本,據此選取財務報告舞弊可能性的10家樣本。比較的原則是同時、同行,為此我們從證監會的處理意見中選擇沒有處罰的,而且經過注冊會計師提供標準審計的非財務報告舞弊可能性樣本,這樣,形成了十家沒有進行財務舞弊的公司樣本。

        (二)指標設計及統計分析

        研究發現,舞弊公司可能會采取操縱應收賬款、主營業務收入和存貨的手段來維持公司持續增長的需要,本文使用了應收賬款增長率、存貨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毛利增長率等指標反映公司增長。舞弊公司可能采取操縱利潤的手段,本文選取凈利潤/資產總額(總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固定資產(固定資產收益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凈利率)等指標檢驗盈利情況。此外,舞弊公司的非財務指標也有可能異常,如獨立董事規模、監事會規模等。

        從表1可以看出,非財務報告舞弊可能性樣本與財務報告舞弊可能性樣本之間存在顯著的統計差異,非財務報告舞弊可能性樣本組比財務報告舞弊可能性樣本組有更低的負債水平,比如比較低的資產負債率、比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比較高的流動比率,這反映了良好的償還債務的能力:在市場中反映企業營業收入較快的應收賬款比率,以及更高的獲取利潤的能力,比如資產收益率。這些指標反映了一個公司的經營管理道德水平與其業務拓展能力之間的一種非線性關系。

        為了從統計上檢驗本文選取的變量在財務報告舞弊可能性樣本組和非財務報告舞弊可能性樣本組之間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我們應用非參數Wilcoxon MarelWhitney檢驗法對兩組樣本的10個變量進行統計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對于上面的數字,我們可以做出如下解讀:在本文的12個變量中,其中9個變量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表現為:創業板舞弊可能性公司的財務報告均值是非舞弊可能性公司均值的3.77倍,這反映了相對于正常的非舞弊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可能性公司具有更高的負債水平。表2中非財務報告舞弊可能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在增長(14.34%),而財務報告舞弊可能性公司的相同指標在下降約(-32.00%)。雖然兩者都表現為弱勢,但是這兩類公司的弱勢程度卻是明顯不同的。舞弊性的公司各項財務數據惡化的可能性更大。這足夠引起市場投資的關注與警覺。

        第7篇: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范文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36×(2012)05-0057-03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是投資者、債權人、監管者等各方利益相關者了解上市公司資產負債和經營狀況的主要渠道。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質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政府的宏觀調控力、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投資者及債權人利益。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傳統財務報告凸顯出不少問題,已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質量更高、內容更豐富的財務報告成為導向。

        一、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出現的問題

        (一)財務報告不能體現完整性與充分性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高度濃縮,披露的信息不完整、不充分的現象十分嚴重。一是財務報告重成本而輕價值,一些不直接與企業交易活動相關的競爭優勢、企業形象、商譽等無形資產未在財務報表上得到反映,真實的企業經濟價值不能直接在現行財務報告中反應出來。二是缺乏預測性信息的披露,忽視了揭示未來可能的經濟活動。財務報告使用者無法了解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三是上市公司對于報表附注和表外信息的披露過于簡單,如財務狀況說明書等的內容過于簡單,缺乏非財務信息及企業社會責任等信息的披露。

        (二)財務報告缺乏真實性和準確性

        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信息披露缺乏真實性和準確性是目前最為嚴重和危害最大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多報或少報的虛假記載;未將應記載的重大事項做出記載和反映的漏報;使報告使用者發生錯誤判斷的誤導性披露;故意或非故意的錯報;使用欺騙手段獲取不當或非法利益的舞弊等。

        (三)財務報告信息披露不夠及時

        信息披露不及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年度報告的編制周期過長,有滯后性,而周期越長,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越低;上市公司經常受利益驅使選擇披露重大事件的時機,使得信息使用者無法準確掌握一些重大事件的發生時間;由于一些客觀原因如技術手段、信息生產成本、傳遞成本的嚴格限制,會計信息的披露只能是間斷的,會計信息披露的及時性難以保證。

        二、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內部成因分析

        1.公司治理機制與內部控制制度脫節。股權結構的失衡導致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當上市公司內部缺乏自我約束與監督機制,管理層凌駕于內部控制制度之上,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就會失效,公司管理層利用信息不對稱和公司內部治理弱化的機會,頻繁出具虛假財務報告。如果中介機構缺乏獨立性、獨立審計無效,舞弊成本和舞弊收益失衡,上市公司報道權與媒體輿論自由權存在法律困境,市場外部約束機制和信用評價機制則進一步弱化。

        2.上市后的業績壓力與再融資壓力。外部業績壓力主要來自于資本市場,投資者往往重視短期的獲利能力和營業收入的增長,這就使得管理層不得不明哲保身,投其所好。管理層還必須對董事會及股東負責,董事會或控股股東也常常施加壓力要求管理層完成財務及其他目標,為激勵管理層,公司經常采取一些激勵措施,如將個人的績效及薪酬與經營或財務目標相連接。此外,上市公司都迫切希望通過配股、增發等再融資方式籌集到更多的資金,而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的配股和增發行為均有較為嚴厲的政策約束,在這種環境下財務報告失真也不可避免。

        3.獲取銀行融資、降低稅收等成本、獲取高額報酬等其他動機。除股權融資外,上市公司還會通過債務融資的方式籌集資金。公司管理層通常會與債權人簽訂具有保護性的限制條款,在突破這些條款時,為了避免違約所付出的巨大代價,便有可能進行會計舞弊以將突破因素控制在限制性條款的范圍之內。此外,會計信息不僅在經濟行為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亦在如稅收、管制、關稅壁壘、不信任、游說、特殊行業補貼等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財務報告舞弊的動因更為明顯。上市公司經營者的業績與其待遇有密切聯系,對高管人員業績的評價多以財務指標為基礎,如資本保值增值率、利潤和投資收益率等,這種評價常常與高管人員的續聘、工資及福利掛鉤。為了取得上級的信任和提拔,或獲取高額的報酬,高管人員會利用各種手段實施財務舞弊,以滿足其自身的需求。

        (二)外部成因分析

        1.監管體系不夠完善,監管與處罰力度不夠。交易所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披露的監管主要是在持續披露階段,對于持續財務信息披露的載體——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的審查在相當一段時間里采取事前審核的辦法,由于時間和人力的制約造成了事實上的審查不嚴,不能及時發現問題。證監會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監管體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目前證監會一般只在上市公司出現了一些異常現象后才開始組建調查組進駐公司進行追查,監管能力和手段不夠。從一些已經查處的案件來看,不少在招股說明書中作假的不法行為監管機構沒有及時發現。而且,在實踐中,對一些違法違規行為通常采用行政處罰的辦法解決,無法起到有效的威懾作用。

        第8篇: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范文

        現在,幾只中概股終于走上了退市之路。傅氏科普威、安防科技、泰富電器、樂語中國、中消安5家中概股宣布了私有化退市計劃。

        顯然,我們不得不承認,通過反向收購借殼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因為前期財務報告問題的負面影響,在美國市場遭到機構大肆做空,眾多投資者也失去信心紛紛拋售手中的中概股股票。在此市場前提下,通過私有化退市并考慮轉向其他股票市場,可說不失為是一個擺脫市場困境的嘗試。

        不過在筆者看來,退市及考慮轉向在其他股票市場上市,最后能否擺脫市場陰影,關鍵還在于中國概念股的自身作為。

        首先,從市場公信力要求看,不用懷疑,中國概念股股價在美股市之所以萎靡不振,除有美國股市本身低迷影響外,還有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受了有關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造假的影響。所以,只要有關受質疑的中概股上市公司不能對相關市場的做假質疑作出有效反擊,并進而由此取得美國市場投資者的認同,那中國概念股股價的長期低迷現象就是一種正常的市場反映,并非所說的是美國做空機構陰謀的“犧牲品”。所以,有關中國概念股以私有化方式在美退市,并考慮轉向香港或內地A股市場上市,雖不失為是一條出路,然若即便日后真的能如愿在其他股市上市,最后結果也會被財務造假的陰影所籠罩,并進而同樣遭到市場投資者的唾棄。

        其次,從投資者選擇角度看,雖然與成熟的美國股市相比,由于市場制度機制不同,尤其在內地股市,上市公司即便是真的存在財務問題,也不會遭到類似美國股市這樣的做空市場機制的叫板。但事實也早已告訴人們,內地股市并非是有財務問題上市公司的“避風港”。而且,如果有關的中國概念股不能打消市場對其財務報告的懷疑,那內地市場的質疑,監管部門的監管,乃至投資者用腳投票,甚至訴訟也會接踵而來。所以不論是在美國股市還是其他股市,也不盡只是針對中國概念股的回歸,可以說,只要相關上市公司企圖以投機取巧方式融資,其最終結果不僅不能獲取市場公信,并且或遲或早也會被市場投資者所拋棄。

        所以筆者認為,如果有關的中國概念股只退市而不能有效解決市場對財務問題的懷疑,那結果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黃戈平(上海)

        第9篇: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范文

        【關鍵詞】上市公司 財務舞弊 會計政策

        由于上市公司管理者與投資者的利益目標并不完全一致,并且兩者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公司管理者比投資者更具有信息優勢,理性的管理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過程中,并不一定能實現投資者的利益最大化。上市公司管理者與投資者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沖突,管理者憑借信息優勢在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過程中往往會進行財務舞弊和虛構會計信息,結果投資者利益受到損害。我國的黎明股份、銀廣廈、鄭百文等系列財務舞弊事件嚴重影響了我國資本市場的順利發展和信用體系的建立,投資者的信心受到打擊,財務信息的公信力出現危機。

        一、對財務舞弊的界定

        根據美國注冊舞弊審核師協會的定義:“財務報告舞弊是有目的的錯報或遺漏重要事實,或誤導性會計數據,或與其他所有可獲得的信息一起考慮時,可能導致閱讀者改變或調整其判斷和決定的會計數據”。我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將舞弊界定為:“舞弊是指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治理層、員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騙手段獲取不當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為。”

        財務舞弊是企業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使用欺騙、虛構、誤導等方法使相關利益者受到損害。財務舞弊是一種主觀故意行為,它可以是一個組織中的個體對組織實施財務舞弊,如公司會計人員舞弊、投資者舞弊、管理者舞弊等;也可以是一個組織對相關利益者實施的舞弊,如提供虛假財務報告等。本文所指的財務舞弊主要是指財務報告舞弊,它具有以下特點:(1)由組織實施,主要是由組織的管理者操作;(2)存在主觀故意性,是一種有意為之的行為;(3)采用的手段是欺騙、誤導等;(4)給相關組織或個人造成損害。

        二、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方式

        (一)選擇不適當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方法舞弊

        其一是股權投資核算方法。股權投資是一種長期投資,對股權投資進行核算主要采用兩種方法,即權益法和成本法。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對兩種方法的適用情形做出了明確規定:僅當該項投資能夠對被投資這產生重大影響或共同控制時,才采用權益法,其他情況采用成本法核算。在實際核算中,上市公司對兩種方法的采用具有很大的隨意性。

        其二是存貨的計價方法。存貨可以依據其性質選擇多種計價方法,但在同一個會計期間內,存貨計價方法應該保持一致。上市公司對存貨的計價方法選擇較為隨意且變更頻繁,目的是通過存貨價值調整來影響銷售成本、當期利潤等。

        (二)虛構經濟業務舞弊

        對經濟業務的虛構主要包括兩類,一是虛構資產業務;二是虛構銷售業務。企業資產業務涉及內容較多,給財務舞弊的實施提供了空間。如存貨是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存貨包括的名目眾多而且流動性強,對存貨的管理核算難度很大,虛構存貨資料和虛增虛減存貨數量也就成為財務舞弊的主要方式之一;銷售業務也是企業會計核算難度較大并且難以審查。銷售業務涉及環節和人員很多,可以通過虛構多種形式的原始會計資料進行舞弊,審查人員對有些原始憑證的真實性也很難做出判斷。

        (三)通過關聯交易舞弊

        公司通過關聯交易進行財務舞弊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方式:其一是調節公司利潤。上市公司通過調整關聯交易中的價格政策來實現調節上市公司利潤的目的。我國現行會計準則對關聯交易中的價格披露并未作出明確規定。其二是轉移費用。上市公司通過選擇費用分攤方法和分攤標準來調節費用在上市公司與其關聯公司之間的分配,進而影響公司利潤。例如,通過改變分攤方法可以把上市公司當期發生的費用轉移到其關聯公司,上市公司的當期經營成本下降,當期利潤增加。

        其三是委托經營調節利潤。上市公司可以將劣質資產剝離出來委托關聯公司來管理經營,而關聯公司則將優質資產剝離出來委托上市公司經營代管,通過這種委托經營實現資產的重新組合,結果使得具有較強獲利能力的優質資產集中于上市公司從而提高其利潤。

        (四)通過隱瞞重大事項或滯后披露舞弊

        上市公司對有些重大事項不在財務報告或財務附注中加以反映,或對重大經濟交易事實不及時披露。對于委托理財和擔保等重大不確定事項不在財務報告或其附注中披露;上市公司對法律訴訟中的重大事項往往不及時進行披露。這些事項具有重大不確定性,很可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巨額損失,直接影響投資者的利益;上市公司往往對局限性資金不進行披露,這些現金體現在公司的賬面資料上,給會計信息使用者造成公司現金充足、流動性高的假象。

        三、應對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機制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違規現象較多,同時存在準確性差、信息之后嚴重的問題,會計信息披露效率的提高有賴于一套有效的披露機制,有效披露機制的建立和完善能夠有效防范財務舞弊行為。提高會計信息披露效率,建立有效的披露機制要著重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投資者與公司管理者之間之所以形成委托問題,其關鍵因素是存在信息不對稱,要采取有效措施在最大限度上滿足投資者對公司信息的需求,保障投資者公平和完整的知情權;其次要遵循誠信準則,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會計信息,防范財務舞弊行為。

        (二)強化會計審計等中介機構的作用

        要健全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機制,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提高審計違約成本,促使其獨立、客觀地完成審計工作,對于主觀故意欺騙投資者出具虛假審計報告的會計師要從嚴懲處;保障會計師事務所的客觀獨立性,消除上市公司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的獨立性的影響。

        (三)強化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能

        一是加強證券監督委員會的監督管理職能。證券監督委員會在治理財務舞弊過程中發揮不可缺失的作用,主要是監督管理資本市場和保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所以非常有必要進一步強化證券監督委員會的基本職能,保證資本市場的真實性和公平性,從而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二是加強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能。在治理財務舞弊問題過程中,政府干預的程度及其效果直接影響到財務信息的質量,重視政府監管對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應該加強審計機關、財政機關和證券監督管理機關對于不實會計信息的監管和處罰力度,以此增加企業所有者、管理者及財務人員的違規成本。

        參考文獻

        [1]孫紅俠.淺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成因及對策.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9).

        [2]楊清香,俞麟,陳娜.董事會特征與財務舞弊――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會計研究,2009,(7).

        [3]楊藏.公司治理與財務舞弊:理論和實證.現代商業,2010,(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最新国自产拍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经典在线播放 | 亚洲乱码中文字字幕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性色在线精品视频 | 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