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藥殘留檢驗報告范文

        農藥殘留檢驗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藥殘留檢驗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藥殘留檢驗報告

        第1篇:農藥殘留檢驗報告范文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6)09-0003-04

        日本是中國的鄰國,是最早引進中國茶葉的國家,擁有悠久的飲茶文化,是世界上主要的茶葉消費國之一。中日茶葉貿易往來已久,建立了良好的茶葉貿易伙伴關系,日本一直是中國主要的茶葉出口市場,多年來中國茶葉在日本茶葉進口中一直位于第一位。在2001年后,由于日本茶葉技術貿易壁壘增加,特別是2006年日本正式開始實施的《食品中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簡稱《肯定列表制度》),對中國茶葉出口日本造成了影響。

        本文采用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 Classification,簡稱:SITC)和聯合國貿易數據庫UN Comtrade數據。國際貿易標準分類中,茶葉被分為兩種:綠茶(未發酵)和紅茶(發酵或者部分發酵)。根據包裝情況,綠茶和紅茶又分為大包裝和小包裝(含量不超過3公斤)。本文中中國指中國大陸,不包含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

        一、日本歷年對茶葉進口實施的技術性貿易保護措施的概況

        1992年10月日本法令,茶葉中農藥殘留量限量標準數為15項。1993年日本實施的有關茶葉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數在上年基礎上新增9項。2001年5月日本頒布新標準,茶葉中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已達76項。2002年初日本采取了類似原產地的保護措施,提高對出口到日本茶葉中農藥殘留的指標要求。2003年5月日本通過新的《食品衛生法》,設限農藥增加到121種。2005年6月日本正式《食品中農藥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涉及茶葉農藥共251種。2006年3月日本公布《肯定列表》標準,把檢驗項目增加到279項,實行“暫定標準”和“一律標準”。2007年6月日本厚生勞動省根據食品衛生法,修訂了殺蟲技術及獸藥的殘留標準,用“全茶”檢測法代替過去一直采用的“茶湯法”,同時在進口茶飲料時,實施茶飲料原產地標識制,以苛刻的條約嚴格限制日本向中國茶葉的進口。2012年3月0329第2號通報,對茶葉農藥殘留標準進行更高的要求。2012年12月日本突然對中國出口茶葉進行了兩項極為嚴苛的農藥殘留標準檢測,而這兩項標準在日本并沒有相應標準,甚至都沒有列入年度檢測計劃。

        二、日本對茶葉進口實施的技術性貿易保護的法規

        (一)《食品衛生法》的規定

        《食品衛生法》是日本確保食品安全與健康的基礎法律,涉及食品生產、加工、運輸、出售以及進口產品申報等各項內容,對食品容器、添加劑、加工設備乃至包裝都有明確的規定。《食品衛生法》為日本對于茶葉實施技術性貿易保護措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據。《食品衛生法》制定了“暫定標準”(也就是食品中臨時最大允許殘留限量標準)、“一律標準”(在該標準水平下殘留物不太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和制定豁免物質名單(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的物質)。

        《食品衛生法》第11條第三款的內容為:“任何食品,只要含有‘農藥取締法’中規定的農藥活性原料,或含有‘確保飼料安全及品質改善法律’中規定的飼料添加劑,或含有‘藥事法’中規定的獸藥(包括由活性成分發生化學變化而產生物質,但不包括經厚生勞動省確定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任何物質(豁免物質)),并且其含量超過厚生勞動省在聽取藥事和食品安全委員會的意見后確定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水平(一律標準),就不得生產、進口、加工、使用、制備或者為銷售而存儲,但食品中已建立最高殘留限量標準的化學物質除外”。

        (二)《食品中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的規定

        《食品中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其中涉及茶葉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分為茶、未發酵和發酵茶三類,其限量標準分別為茶42項、未發酵茶218項和發酵茶217項,共有276項。肯定列表制度要求食品中農業化學品含量不得超過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對于未制定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的農業化學品,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得超過“一律標準”(Uniform Limitl,即0.01 mg/kg。“一律標準”是“肯定列表制度”的核心,也是其與原有管理制度的根本差別所在。

        《肯定列表制度》與茶葉有關的266種化學品中,包括殺蟲劑122種,殺螨劑14種,殺菌劑51種,除草劑50種,植物生長調節劑8種,殺線蟲劑3種,殺鼠劑3種和15種禁用化學品;其中采用CAC標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的3種,Fc標準(國際標準)81種,MRLs標準(最大殘留限量標準)71種,OTR標準(基于其他信息制定的標準)57種,TRY標準(根據提供的殘留數據制定的標準)1種以及WHL標準(日本國家登記許可標準)38種。

        與茶葉有關251種可用化學品中,化學品殘留限量標準值:~10mg/kg:41個;最大的殘留限量值為50mg/kg。

        《肯定列表制度》中限量標準劇增,而“一律標準”即日本政府確定的對身體健康不會產生負面影響的限值,0.01ppm實際上就是目前使用的一些檢測方法的最低檢出限值,也就等于要求這些項目不得檢出,因此一律標準大大增加了檢測項目,增加了茶葉廠商出口茶葉到日本的成本,如果茶葉不符合限量標準,就無法進入日本市場。

        三、日本對茶葉進口實施的技術性貿易保護的措施

        (一)行政性檢查制度

        日本對進口食品的行政性檢查分為自主檢查、監視檢查和命令檢查三種形式。命令檢查是日本厚生勞動省對進口食品的最為嚴厲苛刻的檢查措施。被實施命令檢查的貨物需批批檢驗,命令檢查的費用由企業自主承擔,在檢測合格之前不允許辦理通關手續。自主檢查最為寬松,它是由進口商自己選擇送檢的產品至日本官方規定的檢驗機構。監控檢查是一種抽查措施,根據上年監控結果制定,實施監控檢查會影響貨物的通關速度,隨著抽查比例的加大,貨物所需要的通關時間會成倍增加,出口商面臨的風險就會加劇。同時日本政府還規定對重復檢查出違規貨物的某類產品上升到命令檢查。命令檢查會對出口產品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一旦對某種貨物實施命令檢查,這種貨物必須經過逐批檢查后獲得檢驗報告后才能人關。日本政府進一步規定對于命令檢查類貨物一旦在檢查出違規貨物后的60批次中又查出超過5%的違規貨物,此類貨物就上升到“禁止進口”,這對于出口國和出口商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

        (二)食品認證制度

        日本食品認證體系最重要的是日本有機農業標準(Japanese Agriculture Standard,簡稱JAS),是日本農林水產省對食品農產品最高級別的認證。JAS認證采用第三者認證制度貫穿認證全程,2002年日本實施的《日本農業標準》規定所有出口到日本的有機產品和原料必須遵從日本農業標準,取得JAS認證。這種認證對于出口有機茶的企業來說,意味著必須符合日本的標準,才能獲得認證,才能進入日本市場,為了獲得認證,必須改進技術、更換設備等,增加了出口企業的成本,如果不能取得認證,就無法進入日本市場。

        (三)改變檢測方法

        2007年6月日本厚生勞動省根據食品衛生法,修訂了殺蟲技術及獸藥的殘留標準,用“全茶”檢測法代替過去一直采用的“茶湯法”。由于相當部分農藥不溶于水所以茶湯檢測法檢出的農殘含量遠小于實際茶葉中的農殘含量。

        《肯定列表制度》規定茶的浸取方法分為兩種:一種是使用熱水,一種是使用有機溶液。由于農業化學品在有機溶劑的溶解度要遠遠大于在熱水中的溶解度所以有機溶劑方法檢測結果中農藥的殘留值遠遠高于熱水方法。日本可以靈活采用對于自己實施貿易保護有利的檢測方法,禁止進口被判定為不符合農藥殘留標準的茶葉。

        四、日本針對中國茶葉進口實施的特定的技術性貿易保護

        日本厚生勞動省自2006年8月9日起陸續對中國產烏龍茶、綠茶開始實施命令檢查(批批檢查),檢查項目為三唑磷,超過0.05mg/kg即為超標。

        2012年6月2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根據進口監測結果,決定解除對中國產烏龍茶中三唑磷項目的命令檢查,改為實施進口抽檢比例為30%的強化監控檢查。

        2012年8月20日,日本厚生勞動省醫藥食品局食品安全部對食品、添加劑等規格標準進行補充修訂,其中茶葉中除草劑芐嘧磺隆的限量由0.02ppm修訂為一律基準(0.01ppm),殺蟲劑三唑磷的限量由0.05ppm修訂為一律基準(0.01ppm),自2013年2月20日起實施。

        2012年12月日本突然對中國出口茶葉進行了兩項極為嚴苛的農藥殘留標準檢測,而這兩項標準在日本并沒有相應標準,甚至都沒有列入年度檢測計劃。根據中國TBT研究中心的數據,2013年被日本扣留的24批茶葉中18批是因為被檢測出氟蟲腈超標,4批是因為被檢測出苯胺靈超標。

        五、日本技術性貿易保護措施對中日茶葉貿易的影響

        日本對于茶葉實施的技術性貿易保護措施對于中日茶葉貿易在短期內負面影響效果顯著:一方面,日本方面實施的農藥殘留最高標準越來越嚴苛,中國出口的茶葉如果不符合規定,商品將被扣留或者直接禁止進口進入日本,日本從中國進口的茶葉數量明顯減少;另一方面,日本審查增加意味著中國茶葉廠商要增加檢驗成本以及相關的其他費用,同時中國茶葉廠商必須改進產品、提高技術水平,從而達到日本的茶葉標準,這就增加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中國茶葉的銷售價格,削弱了中國茶葉的價格優勢。從長期來看,隨著中國國家茶葉標準的不斷提高和中國茶葉廠商生產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日本技術貿易壁壘對中日茶葉貿易的負面影響將逐漸減弱。

        (一)日本從中國進口茶葉的數量減少

        日本進口中國茶葉的數量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2005年日本進口中國茶葉的數量為3.52萬噸,2014年只有1.67萬噸,還不到2005年的一半。從數量上看,中國茶葉在日本的市場份額也呈下降趨勢。日本從中國進口的數量占日本茶葉進口數量的百分比從2005年的68.47%降到2014年的50.62%,下降了17.85%。

        日本進口中國小包裝綠茶的數量呈現下降趨勢。從數量上看,中國小包裝綠茶在日本的市場份額也呈下降趨勢。2005年日本進口中國小包裝綠茶的數量為0.11萬噸,2014年只有0.037萬噸,只占2005年的35%。

        日本進口中國大包裝綠茶的數量呈現下降趨勢。2005年日本進口中國大包裝綠茶的數量為1.36萬噸,2014年只有0.31萬噸,只占2005年的23%。從數量上看,中國大包裝綠茶在日本的市場份額也呈下降趨勢。2005年日本從中國進口大包裝綠茶的數量占日本大包裝綠茶進口數量的百分比從2005年的9~07%降到2014年的81.76%,下降了1~31%。

        日本進口中國小包裝紅茶的數量呈現下降趨勢。2005年日本進口中國小包裝紅茶的數量為2611噸,2014年只有875噸,只占2005年的34%。從數量上看,中國小包裝紅茶在日本的市場份額也呈下降趨勢。2005年日本從中國進口小包裝紅茶的數量占日本小包裝紅茶進口數量的百分比從2005年的55.04%降到2014年的36.07%,下降了18.97%。

        日本進口中國大包紅茶的數量呈現下降趨勢。2005年日本進口中國大包裝紅茶的數量為1.79萬噸,2014年只有1.24萬噸,占2005年的69%。從數量上看,中國大包裝紅茶在日本的市場份額也呈下降趨勢。2005年日本從中國進口大包裝紅茶的數量占日本大包裝紅茶進口數量的百分比從2005年的57.07%降到2014年的47.54%,下降了9.53%。

        根據中國TBT研究中心的數據,僅2013年就有24批中國茶葉因為農藥殘留超標被日本扣留,其中烏龍茶為22批,綠茶為2批。

        (二)日本從中國進口茶葉的金額減少

        日本進口中國茶葉的金額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2005年日本進口中國茶葉的金額為9901萬美元,2014年為7860萬美元,比2005年減少了21%。從金額上看,中國茶葉在日本的市場份額也呈下降趨勢。日本從中國進口的金額占日本茶葉進口金額的百分比從2005年的54.62%降到2014年的4143%,下降了13.19%。

        日本進口中國小包裝綠茶的數量呈現下降趨勢。2005年日本進口中國小包裝綠茶的金額為243.8萬美元,2014年為170.7萬美元,比2005年減少了近30%。

        日本進口中國大包裝綠茶的金額呈現下降趨勢。2005年日本進口中國大包裝綠茶的金額為3450.2萬美元,2014年為1392.2萬美元,比2005年減少了近60%。從金額上看,中國大包裝綠茶在日本的市場份額也呈下降趨勢。日本從中國進口大包裝綠茶的金額占日本大包裝綠茶進口金額的百分比從2005年的93.28%降到2014年的72.04%,下降了21.24%。

        日本進口中國小包裝紅茶的金額呈現下降趨勢。2005年日本進口中國小包裝紅茶的金額為902.4萬美元,2014年為765.7萬美元,比2005年減少了15%。從金額上看,中國小包裝紅茶在日本的市場份額也呈下降趨勢。日本從中國進口小包裝紅茶的金額占日本小包裝紅茶進口金額的百分比從2005年的20.03%降到2014年的17.11%,下降了2.92%。

        從金額上看,中國大包裝紅茶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呈下降趨勢。日本從中國進口大包裝紅茶的金額占日本大包裝紅茶進口金額的百分比從2005年的53.99%降到2014年的44.75%,下降了9.24%。

        (三)中國茶葉的價格優勢降低

        中國的茶葉廠商要突破日本對茶葉實施的技術貿易壁壘,只能增加人力、設備和研發先進技術從而提高茶葉質量,并且為了符合日本的標準法規,對產品進行更為嚴格的出口檢驗。因此生產成本、檢驗成本及相關的其他費用的增加導致中國茶葉被迫在日本市場提高銷售價格,這樣中國茶葉的價格優勢就降低了。

        從2005年到2014年,無論是日本從中國進口茶葉平均單價還是日本從中國進口小包裝綠茶單價、日本從中國進口大包裝綠茶單價、日本從中國進口小包裝紅茶單價、日本從中國進口大包裝紅茶單價都不斷上漲。雖然價格上漲是多個因素的綜合結果,但是日本實施的茶葉技術貿易壁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日本從中國進口茶葉平均單價2005年為每公斤2.81美元,2014年為每公斤4.71美元,上漲了67.62%。日本從中國進口小包裝綠茶單價2005年為每公斤2.33美元,2014年為每公斤4.63美元,上漲了98.71%。日本從中國進口大包裝綠茶單價2005年為每公斤2.54美元,2014年為每公斤4.47美元,上漲了75.98%。日本從中國進口小包裝紅茶單價2005年為每公斤3.46美元,2014年為每公斤8.74美元,上漲了152.60%。日本從中國進口大包裝紅茶單價2005年為每公斤2.96美元,2014年為每公斤4.49美元,上漲了51.69%。

        (四)中國茶葉出口安全標準和出口質量進一步提升

        不僅僅是日本對于中國茶葉實施技術貿易壁壘,歐盟、美國等也對中國茶葉實施技術貿易壁壘。為了突破這些技術貿易壁壘,中國政府和茶葉廠商都在不斷努力。從長期效果來看,進口國實施的技術性貿易保護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茶葉產品質量的提高、茶葉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茶葉行業標準體系的健全。

        2014年,中國無公害茶園面積2638萬畝,同比增加141萬畝,增長了5.68%;有機茶茶園面積239萬畝,增加18.6萬畝,增長了8.41%;優質高產的無性系茶樹良種面積2449萬畝,增加290萬畝,增長了13A6%,占茶園總面積的比重由2013年的55.2%上升到59.5%。

        第2篇:農藥殘留檢驗報告范文

        關鍵詞:樣品的采集與制備 重要性 質量控制

        通過對樣品的分析檢驗、測試,從而對被檢對象的特性值的質量水平做出客觀真實地評價,是檢驗機構的職能要求。因此,正確地進行樣品的采集與制備工作,加強質量控制,保證被檢樣品具有客觀性、均勻性、代表性是檢驗報告具有科學客觀、正確性體現的重要基礎。

        一、樣品的采集與制備是保證檢驗工作質量的重要基礎。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是客觀評價檢驗對象的需要。首先準確可靠的分析檢驗結果,源于分析樣本的代表性、均勻性。在日常工作中對于批量產品通常無法進行全數檢驗,因為全檢將造成人力、物力極大浪費,特別是破壞性、壽命等試驗,全數檢驗將毫無意義。如不可能將建材產品全部壓碎測量抗壓強度值,也不可能將照明燈具全部使用至損壞測量壽命時間,顯而易見絕大部分檢驗項目只能采用抽檢方式。因此,確定合理的抽樣方案,運用正確的操作方法采集出具有代表性樣品就顯得尤為重要,否則,即使儀器設備再精良、檢驗操作再精細都將毫無意義。

        其次用于成分檢驗分析的項目往往其稱樣量僅有幾克甚至幾毫克。由于原料成分、生產工藝條件的波動以及水分、粒度、硬度等因素影響往往會造成產品成分含量和組成結構波動變化且不均勻。為此制備出成分均勻的分析試樣,使任一部位稱取的樣品與被評價對象的品質特征具有符合性,是樣品制備過程中加強質量控制的目的要求。因為在質量檢驗過程中唯有樣本的不正確既不能用標準樣品來控制,也無法用空白試樣來消除。由此可見,加強樣品的采集和制備工作,保證樣品具有代表性、均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是保證檢驗報告科學客觀、正確性的基本要求。通常一個完整的檢驗工作由四個部分組成,即采樣制樣、檢驗測試、數據處理、編制報告,每一部分都會影響到報告值的正確性。通常采用總精密度作為評定報告值正確性的重要指標,用βS D M表示,其含義是取樣、縮分(制樣)、測定三個分項精密度的合成。當采樣、縮分、測定三個環節均符合規定的精密度要求(概率為95%)時,依據國家標準GB 2007.4-2008(偏差、精密度校核試驗方法)中計算公式βS D M=2SS D M=2 。大量實驗數據統計證明測定引入的偏差占總精密度的四分之一,采樣和縮分引入的偏差占總精密度的四分之三,即檢驗的報告值與批質量估計真值的偏差值的75%是由采樣和縮分(制樣)環節產生,而且是在正確方法和操作條件下的統計結果。可見,如果在實際采制樣工作中存在缺陷,導致的偏差將會嚴重的影響我們對檢驗批產品的評價,也將極大的削弱和降低檢驗報告的權威性、公正性、科學性。

        3.是保證被檢對象具有時效性、溯源性的重要前提。采制樣工作具有時效性,主要體現在取樣的環境、客觀條件、產品性狀隨時間的推移都將發生變化,甚至某些理化性能檢測值隨時間的變化是不可逆轉的,如水泥熟料中f-CaO的測定,冶金石灰中活性度的測定,蔬菜中農藥殘留量的測定等。因此在實際質量檢驗工作中對同一檢驗批產品由于多種因素影響會導致采樣制樣工作溯源困難,不可能完整復原第一次采樣制樣工作過程。既是對檢驗報告有異議,按照貫例也只能用封存樣做為檢驗對象進行復檢,而復檢只能排除和確認在檢驗和數據處理環節中是否有失誤、缺陷存在,而不具有真正意義的溯源性,同時也不可能通過空白試驗、對照試驗、增加平行試驗次數等技術手段來降低和消除由采制樣環節帶來的誤差或缺陷。因此從時效性、溯源性角度講,嚴格按照標準、規程、程序要求進行正確地采樣、制樣,是降低生產方、使用方風險,預防或減少發生爭議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加強過程質量控制。首先,建立正確完善的作業制度是保證采制樣方式方法正確有效的重要措施,對采、制樣工作整個過程質量加強控制,是保證和實現被檢樣品其來源具有客觀性、均勻性、代表性的根本途徑。

        1.主要程序:(1)確定采樣方案。考慮的主要因素有:采樣目的、總體物料特性值的差異性、允許的采樣誤差、物料的包裝及運輸存放方式。根據批量、檢驗批質量水平及達到規定取樣精密度所需份樣數,確定具體采樣方案。(2)確定樣品用途及其所要檢驗的品質特性。(3)根據最大標稱粒度計算或查表確定份樣量及所需取樣工具的容量。(4)計算或查表確定達到規定取樣精密度所需份樣個數。(5)確定取樣部位和取份樣的方法。(6)確定份樣組合方式。

        2.采樣過程質量控制。采樣是指針對具體分析對象的特征以及對分析結果精密度的要求,依照方案從被檢對象中抽取出具有代表性樣品的活動過程。其過程質量控制主要有:(1)子樣點的分布按照使批中的每個單位產品都有同等機會被抽取的原則,視物料的包裝、運輸及存放方式參照相應標準、規程,隨機確定。(2)采樣時必須保證每個子樣的質量大致均勻相等,在皮帶上采樣除質量大致相等外,還要按照相等的時間間隔截取長度大于三倍粒度及整個寬度和厚度的物料。(3)采樣工具的最大容量、幾何尺寸要符合要求,所用工具、設備、盛樣容器必須保持清潔,堅固耐用,另有規定時按要求執行。(4)品質極不均勻或混入外來雜質,必須加工整理后再采樣。

        3.樣品制備過程質量控制。抽取到的樣品,經過破碎、過篩、混合、縮分等步驟,對分析試驗前的樣品進行制備,其過程質量控制主要有:(1)用于制備樣品的場所其環境條件要符合規定要求。(2)要定期對制樣設備進行精密度校核、試驗。(3)對制樣設備做到及時進行清洗,保證試樣之間不被污染。(4)破碎時應均勻給料,避免填滿破碎機,以致改變排料的粒度分布。同時要防止濺失或人為丟棄并進行必要的檢查性過篩且必須全部通過。(5)破碎過篩后要充分混合,重復操作不能少于三次,避免人為產生離析。(6)縮分時根據混合后樣品最大粒度確定最小縮分留量,不能憑主觀隨意增加縮分次數以減小縮分留量,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7)對于要求達到一定目數的粉狀樣品,在研磨、過篩循環操作中,務使篩余物樣品全部通過。實驗證明隨意丟棄篩余物特別是硬質物料將產生粗大誤差。(8)制備好的樣品要及時封裝,標簽粘貼應正確完整、字跡清晰。(9)在采樣、制備、儲存等操作過程中不能影響其試驗性能。

        三、加強對采制樣人員進行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學習與培訓。

        第3篇:農藥殘留檢驗報告范文

        為進一步貫徹執行國務院503號令《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確保“中秋”、“國慶”期間全縣人民的消費安全,現就“兩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加強領導認真部署

        要高度重視“中秋”、“國慶”兩節期間食品安全工作。根據本轄區實際,針對容易在節假日期間出現的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提前部署,制定切實可行的監管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做到有領導、有計劃、有檢查、有結果、有總結。

        二、開展食品專項整治工作

        要針對“中秋”、“國慶”節日期間消費的特點,對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行為。對那些在節日期間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不法分子,要依法從重從快處理。對群眾投訴舉報反映的食品安全問題,及時查處,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節日期間消費安全。

        要重點抓好糧、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畜禽產品、冷凍食品、食用油、酒類、飲料、月餅等與人民群眾生活相關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要發揮食品快速檢測箱的作用,對涉嫌不合格的食品一律下柜處理,不得銷售。

        三、主要任務

        在這次節日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中,要認真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從整體上對全縣的食品經營企業進行質量監管,大力凈化全縣食品市場環境和市場秩序。

        (二)嚴厲打擊食品經營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加大對城鄉集貿市場和食品批發市場的整治力度,對“三無食品”(無廠名、無廠址、無生產日期和無保質期)要依法嚴厲查處,對無證無照非法從事食品經營的一律取締,對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特別是熏蒸、浸泡過的有毒有害果蔬、水產品等,要堅決予以查封、銷毀,并對違法違規企業嚴厲查處,構成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三)加強對食品加工環節的監管。要嚴格加工條件、衛生標準和原料質量管理,嚴格加工規程,嚴禁添加有毒有害物質。重點查處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使用非食品加工原料、病死畜禽、回收過期食品加工上市等違法犯罪行為。嚴格銷售條件和衛生標準,對不符合衛生標準的經營業主,要采取果斷措施,堅決予以查處。

        (四)嚴防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要加強對賓館、酒店、學校食堂、餐飲業、民工食堂,特別是小餐館、個體經營門店的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依法查處。

        (五)嚴厲查處和打擊私屠濫宰病死豬肉、銷售加工注水肉和未檢驗的各類肉品的違法行為,重點打擊城鄉結合部規模大、危害性強的窩點。

        (六)利用食品快速檢測箱加強對重要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質量安全檢查。重點檢查糧食制品、肉制品、水產品、干制菌品等品種。重點查處非法使用化學物質加工的禽類制品、使用甲醛、工業堿等有毒有害物質浸泡的水產品、農藥殘留超標的蔬菜和水果、非法使用保鮮劑和化學品保鮮、加工的水果、劣質大米或用變質糧食加工的糧食制品以及各種使用變質原料、質量低劣原料和超標食品添加劑加工的農業產品、水產品、畜產品。

        (七)按照國務院503號令的要求,督促食品銷售者建立并執行進貨查驗制度,審驗供應商的經營資格,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產品標識;建立產品進貨臺賬,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供應商及其聯系方式、進貨時間等內容;檢查食品銷售者向供應商按照產品生產批次索要的符合法定條件的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或者由供貨商簽字或蓋章的檢驗報告復印件。

        四、組織機構和專項整治時間

        組織機構:縣局成立“中秋”、“國慶”兩節市場食品安全整治領導小組,由黨組書記、局長靳平生任組長,副局長吳萬勇、王維斌任副組長,各工商所、消保股、市管股、注冊股、經濟檢查分局、辦公室負責人為成員。以工商所為單位,劃分責任區域,指定責任人具體負責,開展食品安全整治。

        整治時間:**年9月12日至**年10月10日。

        五、幾點要求

        (一)縣局組成督查組對各單位整治情況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將追究單位負責人和區域責任人的責任。各單位要確保值班電話暢通,節假日安排人員值班,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

        (二)要嚴格執法,公正執法。認真做好違法經營食品企業和業主的排查、整改、查處工作,對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并造成較大社會影響的,要配合公安部門從嚴從重予以堅決打擊,嚴懲犯罪分子。要結合實際,確保工作任務完成。要嚴格落實責任制,強化各單位工作責任,嚴防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第4篇:農藥殘留檢驗報告范文

        一、積極正面宣傳,組織學生報名

        近年來學校食堂衛生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學生在學校食堂就餐的過程中也經常反映一些衛生問題。但也有一些是學生故意把問題放大甚至是惡搞的情況。分析其原因:一是學校衛生監督機制不透明、不公開,一旦出問題將導致學生肆意的猜想。二是學生專業知識不扎實,盲目地相信媒體的報道,沒有經過分析就輕易得出不正確的結論。這種情況下,食堂衛生檢測小組呼之欲出,同時也是正確引導學生的好機會。我們不僅通過輔導員發動同學們踴躍報名,同時兩個教研室的各位任課教師利用平時的上課時間,對同學們進行專業的宣傳與正確引導。

        二、通過理論與實操的考試,挑選合適人選

        要對學校食堂的衛生安全進行檢測,對于學生來說需要較強的專業基礎與嫻熟的操作技能。職業技能的培訓是職業院校的核心競爭力,除了通過各門專業課程的實訓練習,我們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以學生的興趣為向導,組建食堂衛生檢測小組,以強化學生的實操技能,并且以一個個的檢測項目為依托,切實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成功地組織了三屆學生的考試與培訓,因為每次報名的同學都在300人以上,所以必須通過理論考試與基本實操考試相結合的形式挑選出一批基礎較好的同學進行系統的培訓,以他們為榜樣,帶動各班級的同學努力學習實操技能,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組織培訓,建立良好的管理機制

        我們組織的三位相關專業教師開設了樣品采集、理化檢測、儀器分析和微生物檢驗等專題講座。同時在各實驗員老師的積極配合下,各位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實訓練習。參照國家《食品衛生標準》及《消毒技術規范》等檢測標準,我們設立了理化檢測小組與微生物檢測小組,分別下設肉類新鮮度的檢測、亞硝酸鹽的檢測、食用油過氧化值的檢測、吊白塊的檢測、甲醛的檢測、農藥殘留的檢測和細菌總數的檢測、大腸桿菌的檢測等項目。將選的學生按檢測項目分成不同的小組,各小組配有專業的指導老師,從基本的溶液配制、培養基配制到樣品采集、樣品處理到樣品檢測再到結果記錄的處理最后出具檢測報告。借助項目化教學模式,高效率地培養學生各項操作技能。

        四、完成食堂抽樣檢測工作,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經過大半個學期的刻苦訓練,一批操作熟練的檢測人員已經可以獨立完成操作了。在后勤管理中心的極力配合下,各位專業老師帶領學生們,從各食堂抽樣到回實驗室檢樣到最后出具檢驗報告。通過老師的精心指導,最后學生都能獨立地完成整個過程,而且準確率較高。除了具備嫻熟的操作技巧之外,貫穿整個培訓始終的另一個核心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職業素養,作為一個檢測人員最重要的就是誠實與責任心。老師經常教導學生要用數據說話,敢于對自己的檢測結果負責。

        五、“以老帶新,交叉互補”,建立學校食堂安全檢測的長效機制

        職業院校的學生學習周期較本科學生短,大三的時候還要出去實習,這樣勢必造成學校食堂衛生安全檢測小組人員不穩定。而且由于時間的關系,檢測小組的成員往往只對其中一個項目非常的熟悉,而對其他的項目沒有嘗試。學校每年有畢業生離校,每年也有新生入學。我們可以在大二這一批的檢測人員還未畢業之前,合理安排“以老帶新”,在大二的第一個學期招募大一新生,一邊培訓一邊參與檢測項目,從而提高培訓質量與效率,并且保證學校食堂安全檢測工作能夠持續發展下去。同時,大二的老生在操作非常熟練的基礎上每個小組可以有交叉互換檢測項目,互相學習,擴大知識面,提高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第5篇:農藥殘留檢驗報告范文

        一、總體目標

        通過對重點產品、重點單位、重點區域的集中整治,解決當前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健全從產品設計、原料進廠、生產加工、出廠銷售到售后服務的工業品全過程監管鏈條,建立健全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到餐飲消費的食品全過程監管鏈條,建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追溯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產品質量監管網絡,強化廣大企業和生產經營者的質量責任,增強全社會的質量意識,切實提高我省產品質量,提升我省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

        二、整治重點

        整治工作要突出重點產品、重點單位、重點區域。

        (一)重點產品:食用農產品、食品、藥品、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產品、進出口商品;

        (二)重點單位:蔬菜生產基地,規模畜禽、水產品養殖場,肉聯廠、屠宰場,飼料加工廠,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及小作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生鮮產品超市、小食雜店、小型餐館,以及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等;

        (三)重點區域: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食品生產比較集中的區域,無證照生產經營問題突出的區域,以及制假售假屢打不絕、反復發生的區域。

        三、主要任務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省農業廳牽頭負責,省經貿委、省衛生廳、省工商局等部門配合)

        加強農業投入品銷售環節的監管,重點檢查飼料中是否添加三聚氰胺、“蛋白精”和“蘇丹紅”等違禁化學物質,是否違規經營禁用獸藥和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等高毒農藥;加強農業生產環節的監管,重點檢查是否使用禁用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加強對種植養殖業產品農藥殘留和“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等禁用、限用藥物殘留的監測,查處違法生產、銷售、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等違法行為。

        到今年年底,設區市城市的農產品批發市場100%納入質量安全監測范圍;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種植養殖場、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場)使用違禁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問題基本解決;杜絕違規生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種高毒農藥;蔬菜、畜禽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率和檢出率進一步下降。

        (二)水產品質量安全整治(省海洋與漁業局牽頭負責,省農業廳、省公安廳、省衛生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配合)

        加強水產養殖環節漁藥使用的監管,建立水產養殖投入品使用及投入品進出倉登記制度,對水產品養殖場用藥情況進行檢查;加強對水產品“孔雀石綠”、“硝基呋喃”、“氯霉素”等禁用藥物殘留的監測;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使用國家明令禁止違禁藥物和化學物品的違法行為。

        到今年年底,重點城市的水產品批發市場100%納入質量安全監測范圍;規模養殖場、標準化示范區使用違禁藥物和化學物品問題基本解決;藥物殘留超標率和檢出率進一步下降。

        (三)生產加工食品質量安全整治(省質監局牽頭負責,省經貿委、省衛生廳、省公安廳、省工商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部門配合)

        堅決取締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無生產許可證的非法生產加工企業;查處無證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小麥粉、大米、醬油、醋、滅菌乳、巴氏殺菌乳、碳酸飲料、礦泉水、純凈水、方便面、餅干、冷凍飲品、白酒、葡萄酒和啤酒等16種食品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用原料和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以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嚴格食品市場準入,強化證后監管,對獲證企業進行全面檢查,嚴肅查處獲證企業生產不合格食品等違法行為;提高抽檢覆蓋面,擴大抽檢批次,強化監督抽查;抓好食品添加劑備案制度的落實,夯實監管基礎。

        到今年年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100%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解決縣城以上城市、鄉鎮政府所在地和城鄉結合部嬰幼兒配方乳粉等16種食品無證照生產加工問題。

        (四)食品生產小作坊質量安全整治(省質監局牽頭,省經貿委、省衛生廳、省農業廳、省工商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海洋與漁業局等部門配合,縣、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組織實施)

        按照食品生產小作坊生產必備條件要求,對轄區內食品生產小作坊生產條件進行全面檢查,凡嚴重不符合衛生和安全要求的,給予一個月的整改期限,整改期滿仍然達不到要求的,堅決予以取締,同時打擊、取締制假制劣食品生產“黑窩點”;凡生產瓶(桶)裝飲用水、瓶裝白酒、兒童食品、乳制品的食品生產小作坊,必須在一個月內限期轉產,到期未轉產的予以取締;對保留下來符合條件的食品生產小作坊,由鄉鎮提出名單,縣政府確認后保留,建立監管檔案,納入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的日常監管范疇。落實公開承諾、崗前培訓、整改完善生產條件、限制銷售區域、加強監管等措施,規范小作坊生產。到今年年底,保留的食品生產小作坊100%提交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

        (五)流通領域食品質量安全整治(省工商局牽頭負責,省經貿委、省衛生廳、省建設廳、省農業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海洋與漁業局等部門配合)

        嚴格食品市場經營主體市場準入,清理和規范生產經營主體資格;嚴把流通環節食品質量關,加強市場巡查,督促經營者建立并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和進銷貨臺賬制度,加強食品質量抽查,及時公布檢測結果,預警信息,對不合格食品實施退市處理;整治售假問題突出的市場,嚴厲查處非法生產經營食品、經銷過期變質有毒有害食品、在水產品經營中使用違禁藥物或化學物質等違法行為。

        到今年年底,縣城以上城市的市場、超市100%建立食品進貨索證索票制度;有效解決鄉鎮政府所在地及縣城以上城市小食雜店、小攤點無照經營的問題;鄉鎮、街道、社區食雜店100%建立食品進貨臺賬制度。

        (六)餐飲消費安全整治(省衛生廳牽頭負責,省經貿委、省建設廳、省教育廳、省工商局等部門配合)

        嚴格執行衛生許可發放和審核制度,對不符合衛生條件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吊銷衛生許可證,依法取締無衛生許可證、無營業執照經營行為;實施餐飲單位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加強對農村、學校、建筑工地、農家樂旅游點餐飲和小型餐館的食品衛生監管;餐飲業對原料采購建立進貨索證和檢查驗收制度;加強餐具抽檢,落實餐具消毒制度;嚴厲查處采購、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質食用油、不合格調味品、工業用鹽或非食品原料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

        到今年年底,徹底解決縣城以上城市的餐飲經營單位無證照經營的問題;食堂和縣城以上城市的餐飲經營單位100%建立原料進貨索證制度;杜絕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為,杜絕使用有毒有害物質加工食品的行為。

        (七)藥品質量安全整治(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牽頭負責,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廳、省公安廳、省工商局等部門配合)

        全面開展藥品批準文號清查和再注冊工作,淘汰不具備生產條件、質量無法保證、安全隱患較大的品種;嚴把安全性風險較大品種制劑和藥品的準入關,對注射劑品種生產工藝進行核查;規范藥品生產、配制行為,對通過GMP認證藥品生產企業進行跟蹤檢查;向高風險品種生產企業派駐監督員,加強高風險品種生產全過程的日常監管;加強特殊藥品監控;繼續推進農村藥品監督網和供應網建設,加大農村藥品市場整治;嚴格藥品經營企業準入管理,加強《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認證后監督檢查,禁止藥品零售企業以任何方式出租或者轉讓柜臺,嚴厲打擊掛靠經營、走票以及用食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冒充藥品和醫療器械等違法違規行為;全面推進醫療器械注冊申報資料真實性核查,加大對重點監管產品生產企業的檢查力度;整頓醫療器械流通秩序,嚴厲查處醫療器械無證經營和銷售、使用無證產品以及擅自擴大適應癥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高風險產品和質量可疑產品的質量監督抽驗;整治虛假違法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建立違法廣告的公告、市場退出、信用監管和責任追究制度。

        到今年年底,完成藥品注冊現場核查和藥品批準文號清查、再注冊專項工作;建成特殊藥品監控信息網絡;基本解決掛靠經營、超方式和超范圍經營藥品問題,藥品、醫療器械經營秩序不斷規范;禁止并取締以公眾人物、專家名義證明療效的藥品廣告。

        (八)豬肉質量安全整治(省經貿委牽頭負責,省農業廳、省衛生廳、省公安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部門配合)

        加強產地檢疫、屠宰檢疫、違禁藥物含量監測、染疫病死豬肉鑒定,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依法查處使用違禁藥物和飼料添加劑、逃避檢疫、收購、運輸和銷售病死豬的違法案件;加強定點屠宰管理,依法打擊非定點擅自非法屠宰生豬、宰殺病死豬的行為,取締私宰窩點,查處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的違法行為;推進動物疫病標識追溯體系和畜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無耳標、無產地檢疫證明或無省外準調證明生豬不許調運,無檢疫證明的肉品不準銷售;加強對肉品市場(超市)、肉品冷藏企業、肉制品加工企業、餐飲業監管,嚴厲打擊生產加工、銷售、采購、使用私宰肉、病死肉、注水肉及非法入境肉類等違法行為。

        到今年年底,縣城以上城市進點屠宰率實現100%,已開展定點屠宰的鄉鎮豬肉進點屠宰率達95%;縣城以上城市所有市場、超市、集體食堂、餐飲單位銷售和使用的豬肉100%來自定點屠宰企業。

        (九)涉及人體健康和安全的產品質量安全整治(省質監局牽頭負責,省公安廳、省建設廳、省工商局、省環保局等部門配合)

        結合我省實際,突出人造板、兒童玩具、汽車配件、低壓電器、燃氣器具、家用電器、勞動防護用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產品的整治。全面調查摸底,建立質量檔案;嚴厲查處無證生產及使用不合格原料等違法違規行為;擴大重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覆蓋面,增加抽查頻次;整治產品質量問題突出的集中產地和專業市場、抽檢合格率低的地區、制售假冒偽劣比較嚴重的地區;嚴格審查,把好市場準入關;嚴格發證后管理,嚴格監督檢查后處理。

        到今年年底,國家確定的10類產品生產企業100%建立質量檔案;基本消除無證生產行為;監督抽查合格率明顯提高。

        (十)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整治(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負責,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公安廳、福州海關、廈門海關、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局、省外經貿廳等部門配合)

        清查出口食品原料備案基地、獲得衛生注冊登記資格的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出口水生動物注冊養殖場、出口飼料注冊廠等重點監管對象,對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經整改仍不符合的,吊銷其資格;加強通關環節的監管,嚴格出口食品口岸查驗,提高水果、寵物食品、餌料魚等重點產品口岸抽查比例,嚴格按進出境貨物通關單的信息受理報關和驗放;加強進口產品檢驗檢疫把關,對查實的非法進口肉類、水果、廢物一律作銷毀或退回處理;加強進口農產品檢疫查驗,提高病蟲害和有毒有害物質的檢出率;嚴格出口農產品源頭管理責任制,全面落實出口水生動物、飼料注冊登記制度,完善投入品的準入制度,加強出口農產品生產加工、存放、運輸過程的監管;加強機電產品、玩具、兒童用品、小家電、市場采購產品、食品包裝材料等高風險敏感產品的進出口檢驗監管;開展出口退運貨物、出口退稅情況等專項稽查,加大對違法出口行為的執法稽查力度。

        到今年年底,進一步規范備案種養殖場、注冊出口食品加工企業的管理,出口食品原料基地100%得到清查;非法進口的肉品、水果、廢物100%退貨或銷毀;出口食品運輸包裝100%加貼檢驗檢疫標志,涉及健康安全產品進出口監管明顯增強。

        四、工作步驟

        整治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2007年9月5日前)

        各地區、各部門在調查分析、清查梳理的基礎上,針對區域特點和存在問題,從實際出發,確定整治重點,制定整治方案,全員動員,全面部署。

        (二)集中行動階段(2007年9月5日至11月30日)

        2007年9月30日前完成對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單位的拉網式檢查工作;2007年11月20日前完成存在問題的整頓治理工作;2007年11月25日前做好監管機制完善工作,嚴格實施國家各項強制性標準,嚴格準入許可,嚴格各個環節的監管;2007年11月30日前健全扶優扶強措施,完善信用體系建設。

        為營造聲勢、確保成效,在整治期間,除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分別組織整治外,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將統一組織安排三次以上全省性的集中行動,重點圍繞“打擊無證生產經營”、“打擊生產銷售使用違禁物質”、“打擊制售質量不合格食品”等主題,統一行動時間、集中力量、開展聯合執法專項行動,使整治工作切實做到有力有效。

        (三)總結驗收(2007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將組織檢查驗收工作小組,對各設區市的整治工作進行驗收。對工作開展好的地區進行表揚;對工作開展差的地區通報批評,限期整改,跟蹤督辦,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提請有關部門給予政紀、法紀處理。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完善機制

        為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省政府成立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全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重大問題,統一部署有關重大行動。張昌平常務副省長任組長,葉雙瑜副省長、李川副省長任副組長,省直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質監局,主要負責組織協調產品質量方面的工作,并負責與國務院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對接;其中有關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各市、縣(區)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和日常辦事機構,層層落實責任制,切實加強對本地區專項整治工作的統一領導。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納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標,統一領導、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的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監督管理協調機制。要定期聽取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情況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問題。要為專項整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資金和裝備保障。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加強對食品生產小作坊整治工作的組織實施和日常監管,確定小作坊監管的責任部門和人員,確保監管到位,特別要加強城鄉結合部的食品安全監管。

        (二)協同配合,形成合力

        各地區、各部門要樹立大局觀念,相互支持,協同配合。要按省政府的統一工作部署,圍繞整治方案的目標和重點,做到令行禁止,密切配合,建立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管網絡,建立上下聯動、部門聯動、區域聯動的工作機制。對重點產品、重點單位和重點區域,集中時間,集中力量,聯合打擊查處。對于跨部門、跨地區的大案要案,要搞好聯合執法。為了加強情況溝通和工作配合,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周將召開一次由各專項整治工作組聯絡員參加的工作例會,總結、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分析形勢,研究下一步工作安排。

        (三)明確責任,嚴格追究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負總責,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對本行政區域內食品生產小作坊的監督管理負責,監管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檢驗檢測機構對出具的檢驗報告負責,生產經營者是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各級人民政府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把發現和消除質量安全隱患的責任落實到縣、鄉鎮、街道、社區,落實到機關、企業和店鋪。嚴格責任追究,對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突出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或因此發生惡性事件的地方,要依法依紀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對在專項整治中失職瀆職、包庇縱容制假售假活動的地方、部門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要予以嚴肅查處;對出具虛假檢驗報告,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吊銷其檢驗資質,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對重大制假售假違法行為和造成嚴重后果的違法犯罪分子,要依法嚴懲。

        (四)強化溝通,暢通信息

        專項整治期間,省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加強全省專項整治信息的收集、匯總、分析、使用,編印專項整治行動專刊,隨時向國務院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省政府有關領導、有關部門、新聞媒體報送、通報各地和各專項整治工作進展。各專項整治工作組牽頭負責部門、各設區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每周至少要報送一次動態信息或查處的貨值較大或有較大社會影響的典型案件,重要信息隨時報送。

        第6篇:農藥殘留檢驗報告范文

        范文一:超市供貨協議書

        甲方:_______ 乙方:__________

        本著平等互利、誠信合作、共謀發展的合作原則,經甲、乙雙方共同友好協商,共同達成以下合同條款:

        一、供貨產品:甲方向乙方提供商品供乙方超市銷售,詳細供貨商品名稱由乙方參見甲方所提供的商品目錄,由乙方自行選定。

        二、供貨價格:具體價格參見乙方提供的價格表。

        三、產品質量:甲方向乙方提供的產品必須附合國家行業規定的相關標準,且是在保質期內的商品,若甲方提供的商品本身出現質量問題,甲方應無條件包退包換貨,并對因質量問題引起的合理索賠及相關損失承擔責任。

        四、送貨及驗收

        1.雙方合作期間,甲方對乙方________市區的超市直接送貨到其指定收貨處,由乙方收貨人員驗收簽字確認,若經乙方收貨人員驗收簽字后出現數量短少、品種不附或損壞等情況,甲方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2.若乙方在或異地開店,則在原價格不變的基礎上,甲方代辦托運,其費用由乙方自行承擔。

        五、付款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市場維護:為了維護整體市場及雙方共同利益,經甲、乙雙方共同協商一致,乙方在銷售過程中產品的正常零售價應不低于甲方供價的____%-____%之間進行銷售,以免因銷價低而影響整體市場或因價格過高而導致商品滯銷。 七、退換貨規定

        1.若因甲方所提供的產品在保持期內,出現的爆袋、漏氣、漏油、變質等質量問題,甲方無條件包退換貨。

        2.若因商品滯銷,乙方應在離商品保質期前一月以上要求甲方退換貨,否則,甲方對一切過期商品一律不予退換。

        3.因乙方保管不善而導致的蟲蝕、鼠咬、霉爛、變質等原因,甲方不予退換貨。

        4.甲方事先申明或有明文規定,不能退換貨的商品,甲方一律不予退換貨。(面試網 )

        5.乙方所產生的一切退貨必須有甲方人員簽字確認的退貨單方可生效,否則甲方不予確認其退貨,乙方無權憑單方面出具的退貨單扣出甲方貨款。

        八、價格調整:在合作期內,若市場因素或廠家供價調整,則無論調高調低,甲方均應提前_____天通知乙方,乙方也應在此期限內全力配合甲方調整供價及零售價格,否則甲方不對因價格不附停止送貨而給乙方帶來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九、關于訂貨:乙方每次補貨時,應提前兩天通知甲方業務人員或傳真書面訂單,以避免送貨不及時而導致缺斷貨現象。

        十、乙方配合:在雙方合作期內,乙方應重視所供貨商品,給甲方系列商品提供較好的陳列位置,且保證合理的陳列面,并在店內條件允許情況下,給甲方商品提供免費堆頭或端架,以達到最佳銷售效果。

        十一、促銷支持:在合作期內,甲方將根據乙方所銷售的商品數量及廠家政策支持等情況,合理給予乙方促銷政策支持,對甲方給予的促銷政策,乙方應全力配合執行,否則,甲方將有權取消支持,并不予承擔因此產生的一切費用。

        十二、款項保證:乙方承諾,對甲方的貨款,嚴格按照雙方約定的付款方式支付貨款,若乙方無故拖延甲方貨款或未按合同付款,甲方有權停止供貨,并對此產生的一切后果不承擔責任。

        十三、關于費用:雙方在合作過程中涉及到的一切費用(包括入場費、促銷費、檢驗費等),必須經甲方相關負責人員簽字確認方可生效,否則,乙方無權單方面從甲方貨款中扣出。

        十四、合同執行

        1.雙方應嚴格遵守以上合同條款,如合作中遇未盡事宜,須經雙方友好協商達成一致,并以書面形式經雙方簽字作為本合同附件,該附件與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應。

        2.若雙方在合作期內有分歧,經雙方協商無法解決導致清場的,則雙方應在清場后一月之內貨款兩清,否則,違約方每天應按未付款____%賠償對方違約金。

        3.本合同有效期: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4.本合同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經雙方簽字蓋章后即生效執行。

        十五、補充條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___

        簽約代表:____________ 簽約代表: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

        聯系電話:____________ 聯系電話:____________

        傳真:________________ 傳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產品供貨協議書

        范文二:產品供貨協議書

        合同編號:

        簽訂地點:

        甲方:武漢普萊克紅梅色母料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甲方)

        乙方: (以下簡稱乙方)

        甲乙雙方依據《合同法》經長期來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了確保后期供銷的正常進行,經雙方友好協商,就乙方所需塑料再生料等產品供貨事宜達成以下供貨協議:

        一、產品質量標準,甲方提供的塑料再生料應先提供樣品,經乙方檢測或試車使用進行確認,并保留送樣標準,作為后期供貨驗貨標準。

        二、產品價格、品種、數量

        產品品種按以上標準執行,數量以乙方訂貨單或電話通知為準,價格隨行就市,每期經協商后開具送貨單,注明價格、數量、金額。

        三、供貨方式及時間

        乙方若需貨需提前兩天通知甲方,可用訂貨單及電話形式進行,需注明品種、數量,價格及到貨時間。

        四、結算方式:鑒于甲、乙雙方長期合作關系,乙方以滾動付款方式對甲方進行貨款結算(后一批貨到結清前一批貨款,時限不超過半個月)。

        2、貨到付款方式:甲方按乙方訂單送貨到乙方倉庫,付款后卸貨。

        3、月結方式:即當月底結清全月所供貨款。

        4、墊資方式:甲方以_____萬元人民幣貨款作為墊資資金,甲方所供貨物款項超過以上數額,貨到付款,年末結清全額貨款。

        五、其他約定:

        (一)甲方的責任和義務

        1、甲方負責產品質量(符合前期送樣及送貨標準),乙方在生產過程中若出現產品問題必須及時停車并通知甲方,甲方在24小時內派員到現場確認,若確認為甲方產品質量問題乙方負責作退貨、換貨處理。

        2、甲方負責貨源充足供應,按以上約定的時間甲方若不能正常供貨造成延誤損失由甲方承擔責任。

        (二)乙方的責任和義務

        1、乙方保證該產品由甲方優先提供。

        2、乙方保證貨款按第四款方式結算,若因價格等原因終止合同,乙方必須在壹個月內結清全額貨款。

        六、解決合同糾紛的方法:雙方協商,若協商不成可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仲裁。

        七、合同期限及終止:本合同自_____年_____ 月_____日至_____年_____月___日止。到期可續簽,若因故終止合同乙方在壹個月內結清全額貨款。

        八、本合同一式兩份,甲、乙雙方簽字蓋章生效。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范文三:食品供貨協議書

        供貨合同 賣方(甲方): 買方(乙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甲乙雙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誠實信用的基礎上,就供貨的有關事宜達成如下協議。

        一、供貨的品種名稱: 。

        二、質量標準: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或國家相應的標準要求。

        三、甲方保證:依照國家相關準入條件,持有有效的食品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合法經營。所供貨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索取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同批次的有資質的檢驗機構出具的產品合格檢驗報告或定點屠宰企業出倉單和動檢部門檢疫合格證或農藥殘留檢驗合格證。并提供每批貨品的清單或購物憑證。

        四、貨物驗收:乙方對甲方所供的每批貨品應進行驗收,對交付的貨品不符合質量、衛生要求或來自不具備合法資質企業的,乙方有權拒收,并及時通知甲方,因質量問題嚴重或被相關監管部門查處,乙方有權解除合同,造成的損失,甲方應承擔賠償責任。

        五、供貨期限:為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六、未盡事宜,由雙方共同商定。

        賣方(簽章): 買方(簽章):

        第7篇:農藥殘留檢驗報告范文

        關鍵詞: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教學改革;教學評價;實踐

        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大多由于農獸藥殘留、添加劑等違用濫用所致。若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對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等各環節實施全程管理和監控,而實驗室檢測很難及時全面地監控各環節食品安全,因而快速、方便、準確、靈敏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1]。國家新的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要采用快速檢測方法對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查檢測[2]。在此背景下,很多高職院校的食品相關專業開設了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課程。在綠色食品生產與檢測專業,它是一門必修的職業技術課。對應的職業崗位為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員,工作地點包括大型超市、大中型農產品物流中心、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酒店及學校的食堂等。但在實際的人才培養中往往對該課程不夠重視,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①課時較少;②該課程的設置時間比較隨意,可開設在高職生第2、3、4學期。實際上,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課程應開設在學生學習常規的理化檢測和微生物檢測后,這樣可使學生對檢測原理和方法更容易理解。因為大多數檢測藥品比較昂貴,也限制了一些檢測項目的開設。另外,教學班級人數一般在40人以上,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筆者從教學條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方法等方面對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課程進行了改革。

        1教學條件改革

        目前該課程的教學強調教學做一體化、理實一體化,一些內容仍然是在傳統教室中通過教師講解來實現的,這樣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一體化。由于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必須依賴動手操作才能達到課程教學目標。

        1.1可實現理實一體的實驗室

        快速檢測不需要復雜的儀器設備,因此要求實驗室盡量簡化。實驗臺最好為方形,臺上不要放架子,可容納3~4人。一些必需的玻璃器皿可以放在臺下的柜子里。實驗室要配有投影機和多媒體播放系統。同時,實驗室要有良好的通風系統,因為有些實驗會用到揮發性有毒有害藥品。

        1.2小班化實踐操作教學

        大班教學很難使每一個學生都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因而在具體技能操作課上應采用小班化教學。一般每組2~3人,使每個人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如果資源有限,只能大班上課,可在實踐課上多配備一個指導教師,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實訓中出現的問題。

        1.3配備適宜數量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

        快速檢測儀的檢測原理同分光光度計,不同之處在于快速檢測儀配有內置的標準曲線軟件,每次實驗只要做1個空白和1個樣品,根據樣品檢測到的吸光度值,儀器會自動計算出樣品中該指標成分的準確濃度,有的儀器也會有國標可供查閱,只要進行比對即可確定是否超標或達標[3]。一般每臺儀器設置一個空白,先做空白試驗,再進行樣品檢測。因為樣品比色需要一定的時間,學生操作速度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般2~3組使用1臺儀器比較適合。如果多人使用同一臺儀器,可能會出現有些樣品的比色時間過長,影響試驗結果,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教學內容改革

        我國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農獸藥殘留等化學性危害、食品添加劑的濫用及非法添加或摻假等。結合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將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農藥殘留快速檢測、獸藥殘留快速檢測、非法食品添加物的快速檢測、易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快速檢測、重金屬的快速檢測、劣質和摻假食品的快速檢測、生物毒素快速檢測和食品微生物快速檢測8個教學情境,并提出每個情境需要培養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通過快速檢測項目來完成實訓教學任務,從而實現教學目標[4]。

        3教學方法改革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主的填鴨式講授,而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的學生卻只被動地聽講和記筆記,不能積極思考問題;有些教師只注重知識點的傳授,輕視職業能力與素質以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養[5]。

        3.1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與實施

        對綠色食品生產與檢測的學生而言,由于沒有開設食品安全課程,因而很多情境中都需要補充相關食品安全的背景知識,而這些理論知識十分枯燥。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課程開始時就給學生分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情境的導學。每次課前提前1周給學生提出問題、布置任務,讓學生尋找案例,進行問題分析,并就相關知識點制作PPT,然后在課堂上講解PPT,進行導學。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起指導作用,學生制作的PPT教師需要課前當面指導修改,修改后才可以在課堂上講解。聽課的同學要在導學小組同學講解結束后對一些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進行提問,而導學的小組負責回答提問。這樣聽課的學生會帶著問題認真傾聽,導學的同學更需要認真準備,才能回答可能提出的問題。教師在學生導學結束后要進行必要評價,并解釋有些學生講解不到位的知識,補充一些遺漏的重要知識點。學生的導學和課堂提問都計算在形成性考核中。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發散思維,自己尋找問題,查找問題的答案。同時,在PPT講解過程中學生能鍛煉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和學習能力,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很好地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3.2帶領學生小組參加預備實驗,以生帶教

        每次實訓操作前帶領一個小組的同學進行預備實驗。預備實驗時教師會發現問題,如學生操作不規范、儀器使用問題及實訓藥品問題等,有時還可能出現時間不夠等問題。發現問題后及時處理調整,避免類似問題出現在實際教學中,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做過預備實驗的同學在正式上課時可以配合教師進行演示實驗,做教師的小助手,操作時分配到不同小組給其他學生提供指導。杜磊[5]研究表明學生教學生的教學效果比教師教學生更好,這樣也可以減輕教師上課的壓力,在實際教學中實訓課上教師十分辛苦,學生一旦發現問題就可以請教教師,教師常常不能兼顧所有學生。

        3.3以真實的檢測項目為教學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次的實訓任務都是真實的食品檢測任務,有些檢測項目的樣品由學生自己到市場進行抽樣購買,餐具中大腸菌群的快速檢測項目讓學生擔任安全檢驗員到學校食堂進行抽樣并完成檢測和出具報告,學生通過職業體驗認識到職業的神圣感及技能操作的重要性,極大地激發了學習興趣。

        3.4簡化實訓任務工單,并進行面批

        課程教學中采用任務工單,并配有實訓指導書,有些內容在實訓前預習時就已經布置學生完成。實訓完成后只要填好檢驗報告單就可以上交教師批改,教師在學生實訓任務結束后在課堂上就逐個批改,指導學生寫檢測報告的方法。

        3.5通過PDCA的學習過程,逐步提升操作技能

        每次實訓過程包括實訓前計劃制定和任務安排(plan)、實訓操作(do)、結果檢查(check)和調整(action)。在教學中經常發現同一個產品不同學生檢測到不同的結果(有些結論可能合格,有些結論可能不合格),一般在結果出來后教師需要召集學生進行討論反思,考察學生實驗執行情況,發現可能存在問題的環節,總結經驗教訓,糾正錯誤操作[6-7]。必要時讓學生重新做一次來驗證檢測結果是否具有重復性。通過反復實踐,學生的操作能力大大提高;教師通過多次的教學實踐,可以熟練掌握學生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以便于指導今后的教學。

        3.6結合教師的科研和學生的畢業實習,以研促教

        專業教師在科研上分別承擔了食品加工、檢測、貯藏保鮮等方向的科研項目。每年每位教師都會吸收部分學生來參加自己的科研團隊,教師一般帶領高年級學生進行科研,完成畢業實習,而剛進實驗室的低年級同學則作為高年級同學的助手,通過傳幫帶,高年級學生可指導低年級學生快速進入科研項目的研究。在具體教學中,這些畢業實習的學生還可以在實訓課上擔任指導教師。這樣既能以科研帶動教學,又能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8]。

        4多元化教學評價方法的實施

        由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發生的變化,教學評價的中心由重視結果向重視評價過程轉變,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并對評價指標進行完善[9]。該課程的考核采用過程性考核和期終結果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模式,期終結果性考核占40%,過程性考核占60%;期終考核采用實踐技能考核的形式。一般采用實驗室現場操作,具體考核項目2~3個,操作難度差別不大,具體由抽簽決定。情境化教學的進程分項目考評,考評的主要依據是學生導學、平時課堂表現、任務工單等及在實訓過程中的操作情況、實訓態度、實訓值日等表現。考評時小組和個人成績相結合,并考慮學生的團隊合作、責任心、主動性、書面和口頭表達等方面的綜合職業素養。實踐技能考核的項目、標準和要求事先公示給學生。從學生的期末考核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都能較好地完成考核項目的快速檢測,且檢測結果相對可信,穩定性較好。

        5結語

        以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課程建設為切入點,對“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與實踐,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培養學生食品安全方面的實踐操作能力。通過幾年的建設,使該課程的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完善,教學資源庫建設也已經基本完成,實訓條件也有明顯改善,學生的食品安全檢測能力有了穩步提升。該研究來源于實際的課堂教學與實踐,實用性很強,可適用于高職院校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王靜,王淼.我國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發展現狀研究[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4(2):42-47.

        [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A].2009.

        [3]魏士剛.便攜式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的研制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應用[D].長春:吉林大學,2006.

        [4]翟培,韓晉輝.高職餐飲食品安全專業《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課程體系的構建[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5,6(2):723-727.

        [5]杜磊.“學生教學生,學教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6(29):78.

        [6]敖常偉,凌敏,林楊.《食品安全與衛生》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2,14(2):109-110,114.

        [7]賈先文.基于3PBL理論的美國“教學做”一體化課堂教學新范式及其啟示[J].武陵學刊,2016,41(6):116-121.

        第8篇:農藥殘留檢驗報告范文

        關鍵詞: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競合;共犯;中立行為

        中圖分類號:D 9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758(2012)04-0351-06

        從前些年的蘇丹紅、瘦肉精豬肉、致癌茶油、劣質奶粉到近幾年的三聚氰胺、植物奶油、有毒大米,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強烈刺激著國人的神經。不法奸商的行為,不僅對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形成嚴重威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而且在國內外輿論上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隨著200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品安全法》)的頒布,1997年刑法關于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規定已經不合時宜,為此,《刑法修正案(八)》將原刑法第143條中的“不符合衛生標準”修改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學界認為,從“食品衛生標準”到“食品安全標準”,雖然只有兩字之差,卻折射出中國對食品安全法律保護更深層次的思考,因為“安全”顯然比“衛生”具有更深的含義和更高的要求口]。認真詮釋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不僅因為刑法修正案(八)作出了諸多改動,而且因為理論界對這個罪名本來研究得就很不夠,導致實踐中適用的混亂。因此,重新詮釋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對于打贏食品“保胃戰”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的界定

        《食品安全法》第28條規定:“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一)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食品;(二)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品;(三)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四)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及其制品;(六)未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制品;(七)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食品;(八)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九)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十)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十一)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者要求的食品。”

        很顯然,第一項關于“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以及第五項關于“毒死”的規定表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包括了有毒、有害的食品。但理論上普遍認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與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之間是一種對立關系。例如,有刑法教科書指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與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的主要區別在于:“(1)食品的特點不同。前者食品是摻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而后者也可能使用了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如魚、肉、植物油等)但并未摻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2)行為不同。后者是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前者則是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3)結果要件不同。后者法律規定以‘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為要件,而前者無此要求”。其實,既然有毒、有害食品也屬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兩罪之間就不是一種對立關系,而是一種競合關系;符合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構成要件的,也必然符合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構成要件。不過,雖然兩罪之間存在競合關系,生產、銷售的對象是有毒、有害的食品還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關系到案件的定性,進行合理區分還是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實務中,認定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以前的罪名是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的典型案例如下:

        (1)被告人收購病豬或病死豬多頭,經加工后予以銷售。經送重慶市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疫鑒定,該批豬肉中含有對人畜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確診為病死豬肉,屬于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可能造成嚴重食物中毒或人體嚴重食源性疾患,屬于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法院以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對被告人定罪量刑(案例1)。另一案件中,村民的肉豬因患W疫病,由防疫部門工作人員對病豬用敵敵畏原液作肌肉注射毒死后埋葬。被告人得知有死豬后,將死豬挖出出售。浙江省公安廳作出物證檢驗報告,結論是加工后的豬肉松中含有敵敵畏農藥成分。法院認為,被告人明知患W號病被捕殺的死豬是有害物質,而割肉銷售予以生產食品,其行為足以造成消費者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已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案例2)。在案例2中,為何被告人明知是有害物質而沒有被認定為生產、銷售有害食品罪呢?筆者認為,被告人的認識實際上僅停留在系病死豬的層面上,并不知道病豬是用“敵敵畏”這種有毒物質注射致死,因而行為人的認識內容限于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而沒有認識到是有毒、有害食品。故法院的判決結果雖然正確,但說理不夠妥當。

        (2)被告人為了使自己制作的“燒雞”等肉制品顏色好看便于出售,而從他人處要來約250克含有亞硝酸鹽的“硝”作為護色劑在制作肉制品時添加使用。被告人在制作燒雞時不慎將150克“硝”掉人妻子和面的水盆中,妻子不知情而用被污染的水和面用于制作“格拉條面”后出售,導致57人在食用該面食后出現不同程度的亞硝酸鹽中毒,其中54人因病情嚴重入院治療。法院認為,被告人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案例3)③。另一案件中,被告人未經工商和衛生防疫部門登記,即生產、加工熟牛肉片。被告人將自己加工、未經衛生檢疫、亞硝酸鹽含量超過規定衛生標準的熟牛肉片拿到火車上出售,導致多人出現頭昏、嘔吐、無力等中毒癥狀,經搶救脫險。經刑事科學技術檢驗,每千克牛肉含亞硝酸鹽為195毫克,嚴重超過國家規定的肉制品亞硝酸鹽殘留量不得超過每千克30毫克的標準。法院認為已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案例4)。還有一起亞硝酸鹽中毒案件,被告人為使所加工的熟食顏色好看、便于銷售,多次在加工過程中加入非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致2人食物中毒,其中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被遼寧省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判處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案例5)⑤。在案例3中,若含亞硝酸鹽的“硝”是禁止添加的非食品添加劑,則應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例4中,沒有證據證明被告人添加了禁止添加的食品添加劑,所以僅成立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案例5中,由于被告人添加了禁止添加的非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認定成立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正確的。

        (3)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在知道河豚魚有毒的情況下,還將河豚魚加工后銷售給在其飯店進餐的顧客,致使4人中毒,其中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被告人辯稱不知道河豚魚有毒。法院認為,被告人從事個體飲食行業,明知河豚魚是法律禁止出售的有毒食品,屬《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二)項規定的禁止出售、加工之列,但為了獲取非法利潤,對可能危害社會的結果,卻放任自己的行為向顧客加工銷售,給社會造成潛在危害,其主觀方面是故意的。一審法院以銷售有毒食品罪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二審法院以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案例6)①。既然是有毒食品,被告人又明知是有毒食品,被告人具有了抽象危險性認識;而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只需行為人認識到存在抽象危險,可為何二審改判為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呢?不得而知。筆者認為,一審法院以銷售有毒食品罪定罪是正確的。

        (4)被告人明知作為食品添加劑的亞硝酸鈉須限量使用,仍在生雞肉串腌制過程中過量添加亞硝酸鈉并進行銷售,導致4名兒童食用后出現亞硝酸鹽中毒癥狀并住院治療。經鑒定,涉案肉串中亞硝酸鈉含量為9940 mg/kg,屬嚴重超標。法院以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定罪處罰(案例7)。有的食品添加劑過量添加往往會對人體有害,作為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理當知道這一點。筆者認為,被告人過量添加食品添加劑導致中毒事故,法院以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定罪處罰是正確的。

        (5)被告人生產、銷售鹽水鴨、鹽水鵝、爪翅等熟菜,導致16人中毒。被通知停止銷售后,還僥幸認為當日制作的鵝肉不會有問題而繼續銷售,導致中毒人數進一步增加。經檢測,認定事故是由于食用溶藻弧菌所污染食品引起的。造成食物被污染的主要原因為:燒煮過程中交叉感染;無紗門、紗窗,導致空氣污染和蒼蠅叮爬污染;盛裝容器、用具的消毒不嚴;銷售時間過長。法院以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定罪處刑(案例8)。筆者認為,本案完全是因為衛生條件差等原因導致中毒事故,法院以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定罪是正確的。

        (6)被告人明知“荔華”乳粉沒有三聚氰胺檢測報告,超過保質期限并有結塊、出蟲現象仍將該乳粉摻混進自己公司生產的乳粉中加工生產。銷售前抽取樣本送市質檢部門質檢,在獲取市質檢所的三聚氰胺檢驗合格報告后予以銷售。售出的奶粉被檢測出三聚氰胺超標。法院認為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公訴機關指控犯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但是被告人所生產、銷售的食品是否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公訴機關并未提供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的鑒定結論,故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犯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不能成立(案例9)。被告人在銷售前特意進行了三聚氰胺檢測,顯然不屬于明知系有毒、有害食品而銷售,而不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然而,被告人明知奶粉出現了結塊、出蟲等現象,雖然進行了三聚氰胺檢測,但應該知道屬于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即便沒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的鑒定結論,法院也能根據案情和《食品安全法》第28條第(四)項關于“霉變生蟲”的規定,作出“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判斷,不應機械適用司法解釋而架空刑法規定(刑法條文本身并沒有規定必須經過省級衛生部門鑒定)。

        (7)將工業用鹽冒充食鹽銷售,有的法院認定為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有的法院認定為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筆者以為,工業用鹽因對人體有害而不能食用,將工業用鹽冒充食鹽銷售,應認定為銷售有害食品罪。

        (8)被告人將工業用豬油(其中部分被有機錫污染)冒充食用豬油賣給食用油經銷商批發零售后致1002人中毒,其中3人中毒死亡,57人重度中毒。法院認為,被告人林烈群多年經營工業用豬油,明知工業用豬油是一種工業原料而非食用豬油,被人食用后會危害人體健康,卻為了牟取暴利,將大量工業用豬油冒充食用豬油批發給被告人何華平等人銷售,其行為構成銷售有害食品罪。但鑒于被告人林烈群并不知道其以食用豬油出售的這批進口的工業用豬油已被包裝桶上的有機錫污染,對其可以酌情從輕處罰。被告人何華平等人多年經營食用豬油,其明知自己所購進的豬油沒有食品衛生檢驗合格證,且盛裝豬油的容器上未標明品名、產地、廠名、生產日期、保質期限等內容,卻為了牟利而予以銷售,造成嚴重后果,構成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案例10)。筆者認為,由于食用油經銷商不知所銷售的是工業用豬油,只是明知系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而銷售,法院以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定罪是正確的。

        (9)自2011年3月以來,在公安部統一指揮協調下,一舉搗毀了一個集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和零售等流程于一體的分布在山東、河南、浙江等地的“地溝油”生產、銷售網絡。8月10日浙江省寧海縣檢察院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批準逮捕了柳立國等11名犯罪嫌疑人(案例11)。“地溝油”雖然可以作為生產生物柴油等化工品的原料,但由于含有多環芳烴等多種有毒物質,其中有相當部分具有高致癌性,顯然不能食用而屬于有毒、有害“食品”,檢察院卻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批準逮捕,明顯是因為沒有分清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與有毒、有害食品。生產、銷售地溝油的行為應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綜上,實踐中對于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與有毒、有害的食品的區分顯得十分混亂。筆者歸納出幾點結論:①對病死豬肉進行加工銷售的,應評價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但對于用毒藥(滅鼠藥、敵敵畏等)毒死后加工銷售的,應認定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②添加非食品添加劑(如含亞硝酸鹽的“硝”)加工食品后銷售的,應評價為生產、銷售有毒、有毒食品罪,而過量添加食品添加劑的,應評價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③因為沒有安裝紗門、紗窗等衛生條件差或銷售時間過長等原因,導致食品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某種細菌,以及出現了結塊、出蟲等現象仍進行加工銷售的,應評價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④明知是未標明品名、產地、廠名、生產日期、保質期限等內容,沒有檢驗檢疫合格證,仍進行銷售的,應評價為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⑤將非食品冒充食品出售(如將工業用豬油冒充食用豬油、工業酒精冒充食用酒精、工業用鹽冒充食鹽),以及明知有毒、有害(如河豚魚)還加工銷售的,應認定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二、“足以”的含義

        從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條文表述看,“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是成立該罪的條件。無論理論還是實務中,均以2001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偽劣商品解釋》)第4條的規定進行“足以”的判斷。該條規定:“經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機構鑒定,食品中含有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標準的有害細菌或者其他污染物的,應認定為刑法第143條規定的‘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實踐中過于機械地適用該解釋規定。如案例9中,法院認為,“四被告人所生產、銷售的食品,是否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公訴機關并未提供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機構鑒定結論,故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犯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不能成立”。該案中,加工的奶粉已經出現了結塊、出蟲等現象,根據《食品安全法》第28條第(四)項關于“霉變生蟲”的規定,顯然屬于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就因為沒有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的鑒定結論而否認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的成立。筆者認為,法官對“足以”應根據食品的性質、狀況、保質期限、添加的材料等因素進行獨立的判斷,相關部門的鑒定結論只能作為判斷的參考,而不能拱手讓出審判權,完全依賴于相關部門的鑒定結論定案,正如法院不能直接根據交警部門的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交通肇事罪一樣。

        關于“足以”的定位,一方面理論界以“足以”的規定為依據認為本罪屬于具體危險犯或危險犯,另一方面又認為本罪屬于選擇性罪名。刑法理論通常認為,危險犯是相對于侵害犯(實害犯)而言的,而危險犯又可以進一步分為具體危險犯與抽象危險犯。所謂具體危險犯,是指必須存在結果發生的具體性危險的犯罪(未遂犯也可謂具體危險犯);而抽象危險犯,是指類型性存在危險的場合或者說存在擬制的危險的場合。具體危險犯中的危險需要司法人員根據行為當時的情況進行具體判斷,認定行為具有發生侵害結果的緊迫(高度)危險,而抽象危險犯中的危險不需要司法上的具體判斷,只需要以一般的社會生活經驗為根據,認定行為具有發生侵害結果的危險即可。很顯然,若認為本罪是具體危險犯,就得不出本罪屬于選擇性罪名的結論。因為若只是生產了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而未銷售,除非食品本身具有核輻射性(可能危害到廠區周圍的居民的健康),否則不可能已經對消費者的生命與健康形成了具體的、緊迫的、現實性危險。而實踐中,雖然存在僅生產有毒、有害食品而定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案例,卻未見單獨定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或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的案例。這充分說明,僅生產而未銷售的不可能已經形成具體性危險,若堅持認為本罪屬于具體危險犯,就不能還認為本罪屬于所謂選擇性罪名。

        到底該如何對“足以”進行準確定位呢?筆者認為,立法者之所以對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規定要求“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而對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不作類似要求,只是因為,向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本身就說明生產、銷售的對象具有相當的人體危害性,而對于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若不以“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對食品的性質進行限制,必然導致處罰范圍過廣。例如,餐館飯菜中掉入一根頭發或者飛進一只小蟲而不符合安全標準,就有可能作為犯罪處理。換言之,“足以……”只是對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性質的要求,或者說是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程度的要求;是為了限制刑事處罰范圍而設,并非表明本罪是具體危險犯、構成本罪以形成現實性的具體危險為條件;只要對象具有這種性質,即便只是生產了而未銷售,也已成立本罪(而且是既遂),有必要作為犯罪予以打擊。因而,從一定意義上講,該罪更接近于抽象性危險犯。其實,前述司法解釋對“足以”認定的規定,也是對食品性質的要求,而不是對具體性危險的要求。

        三、共犯的認定

        關于共犯問題,《偽劣商品解釋》第9條規定:“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而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運輸、倉儲、保管、郵寄等便利條件,或者提供制假生產技術的,以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共犯論處。”該解釋規定完全秉持了傳統的共犯論立場,只要行為人主觀上認識到了自己的行為對他人即將實施的犯罪具有幫助作用,客觀上也促進了他人的犯罪實施的,就成立幫助犯。若此立場成立,則快遞公司職員發現客戶要求快遞的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而仍按照客戶的要求運輸到目的地的,成立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的共犯;房屋出租者發現房客利用租住的房屋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早點而放任不管的,成立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的共犯;銀行明知客戶申請貸款是用于生產、銷售添加過量食品添加劑的食品而提供貸款的,亦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的共犯,等等。

        第9篇:農藥殘留檢驗報告范文

        第一條為了加強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保證乳品質量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奶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乳品,是指生鮮乳和乳制品。

        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法律對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奶畜養殖者、生鮮乳收購者、乳制品生產企業和銷售者對其生產、收購、運輸、銷售的乳品質量安全負責,是乳品質量安全的第一責任者。

        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負總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負責奶畜飼養以及生鮮乳生產環節、收購環節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負責乳制品生產環節和乳品進出口環節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乳制品銷售環節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部門負責乳制品餐飲服務環節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依照職權負責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綜合協調、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五條發生乳品質量安全事故,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及時報告、處理;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惡劣影響的,對有關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負有領導責任的負責人依法追究責任。

        第六條生鮮乳和乳制品應當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由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組織制定,并根據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的結果及時組織修訂。

        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應當包括乳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乳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通用的乳品檢驗方法與規程,與乳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以及其他需要制定為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內容。

        制定嬰幼兒奶粉的質量安全國家標準應當充分考慮嬰幼兒身體特點和生長發育需要,保證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

        國務院衛生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疾病信息和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信息等,對發現添加或者可能添加到乳品中的非食品用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立即組織進行風險評估,采取相應的監測、檢測和監督措施。

        第七條禁止在生鮮乳生產、收購、貯存、運輸、銷售過程中添加任何物質。

        禁止在乳制品生產過程中添加非食品用化學物質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第八條國務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商務部門,制定全國奶業發展規劃,加強奶源基地建設,完善服務體系,促進奶業健康發展。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全國奶業發展規劃,合理確定本行政區域內奶畜養殖規模,科學安排生鮮乳的生產、收購布局。

        第九條有關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引導、規范奶畜養殖者、生鮮乳收購者、乳制品生產企業和銷售者依法生產經營。

        第二章奶畜養殖

        第十條國家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引導、扶持奶畜養殖者提高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在本級財政預算內安排支持奶業發展資金,并鼓勵對奶畜養殖者、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等給予信貸支持。

        國家建立奶畜政策性保險制度,對參保奶畜養殖者給予保費補助。

        第十一條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應當向奶畜養殖者提供養殖技術培訓、良種推廣、疫病防治等服務。

        國家鼓勵乳制品生產企業和其他相關生產經營者為奶畜養殖者提供所需的服務。

        第十二條設立奶畜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所在地人民政府確定的本行政區域奶畜養殖規模;

        (二)有與其養殖規模相適應的場所和配套設施;

        (三)有為其服務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

        (四)具備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防疫條件;

        (五)有對奶畜糞便、廢水和其他固體廢物進行綜合利用的沼氣池等設施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理設施;

        (六)有生鮮乳生產、銷售、運輸管理制度;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奶畜養殖場、養殖小區開辦者應當將養殖場、養殖小區的名稱、養殖地址、奶畜品種和養殖規模向養殖場、養殖小區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三條奶畜養殖場應當建立養殖檔案,載明以下內容:

        (一)奶畜的品種、數量、繁殖記錄、標識情況、來源和進出場日期;

        (二)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等投入品的來源、名稱、使用對象、時間和用量;

        (三)檢疫、免疫、消毒情況;

        (四)奶畜發病、死亡和無害化處理情況;

        (五)生鮮乳生產、檢測、銷售情況;

        (六)國務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內容。

        奶畜養殖小區開辦者應當逐步建立養殖檔案。

        第十四條從事奶畜養殖,不得使用國家禁用的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以及其他對動物和人體具有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物質。

        禁止銷售在規定用藥期和休藥期內的奶畜產的生鮮乳。

        第十五條奶畜養殖者應當確保奶畜符合國務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健康標準,并確保奶畜接受強制免疫。

        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對奶畜的健康情況進行定期檢測;經檢測不符合健康標準的,應當立即隔離、治療或者做無害化處理。

        第十六條奶畜養殖者應當做好奶畜和養殖場所的動物防疫工作,發現奶畜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應當立即報告,停止生鮮乳生產,并采取隔離等控制措施,防止疫病擴散。

        奶畜養殖者對奶畜養殖過程中的排泄物、廢棄物應當及時清運、處理。

        第十七條奶畜養殖者應當遵守國務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制定的生鮮乳生產技術規程。直接從事擠奶工作的人員應當持有有效的健康證明。

        奶畜養殖者對擠奶設施、生鮮乳貯存設施等應當及時清洗、消毒,避免對生鮮乳造成污染。

        第十八條生鮮乳應當冷藏。超過2小時未冷藏的生鮮乳,不得銷售。

        第三章生鮮乳收購

        第十九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當地奶源分布情況,按照方便奶畜養殖者、促進規模化養殖的原則,對生鮮乳收購站的建設進行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必要時,可以實行生鮮乳集中定點收購。

        國家鼓勵乳制品生產企業按照規劃布局,自行建設生鮮乳收購站或者收購原有生鮮乳收購站。

        第二十條生鮮乳收購站應當由取得工商登記的乳制品生產企業、奶畜養殖場、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開辦,并具備下列條件,取得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頒發的生鮮乳收購許可證:

        (一)符合生鮮乳收購站建設規劃布局;

        (二)有符合環保和衛生要求的收購場所;

        (三)有與收奶量相適應的冷卻、冷藏、保鮮設施和低溫運輸設備;

        (四)有與檢測項目相適應的化驗、計量、檢測儀器設備;

        (五)有經培訓合格并持有有效健康證明的從業人員;

        (六)有衛生管理和質量安全保障制度。

        生鮮乳收購許可證有效期2年;生鮮乳收購站不再辦理工商登記。

        禁止其他單位或者個人開辦生鮮乳收購站。禁止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收購生鮮乳。

        國家對生鮮乳收購站給予扶持和補貼,提高其機械化擠奶和生鮮乳冷藏運輸能力。

        第二十一條生鮮乳收購站應當及時對擠奶設施、生鮮乳貯存運輸設施等進行清洗、消毒,避免對生鮮乳造成污染。

        生鮮乳收購站應當按照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對收購的生鮮乳進行常規檢測。檢測費用不得向奶畜養殖者收取。

        生鮮乳收購站應當保持生鮮乳的質量。

        第二十二條生鮮乳收購站應當建立生鮮乳收購、銷售和檢測記錄。生鮮乳收購、銷售和檢測記錄應當包括畜主姓名、單次收購量、生鮮乳檢測結果、銷售去向等內容,并保存2年。

        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生鮮乳價格的監控和通報,及時市場供求信息和價格信息。必要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由價格、畜牧獸醫等部門以及行業協會、乳制品生產企業、生鮮乳收購者、奶畜養殖者代表組成的生鮮乳價格協調委員會,確定生鮮易參考價格,供購銷雙方簽訂合同時參考。

        生鮮乳購銷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生鮮乳購銷合同示范文本由國務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制定并公布。

        第二十四條禁止收購下列生鮮乳:

        (一)經檢測不符合健康標準或者未經檢疫合格的奶畜產的;

        (二)奶畜產犢7日內的初乳,但以初乳為原料從事乳制品生產的除外;

        (三)在規定用藥期和休藥期內的奶畜產的;

        (四)其他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

        對前款規定的生鮮乳,經檢測無誤后,應當予以銷毀或者采取其他無害化處理措施。

        第二十五條貯存生鮮乳的容器,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準,在擠奶后2小時內應當降溫至0-4℃。

        生鮮乳運輸車輛應當取得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核發的生鮮乳準運證明,并隨車攜帶生鮮接單。交接單應當載明生鮮乳收購站的名稱、生鮮乳數量、交接時間,并由生鮮乳收購站經手人、押運員、司機、收奶員簽字。

        生鮮接單一式兩份,分別由生鮮乳收購站和乳品生產者保存,保存時間2年。準運證明和交接單式樣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建設,配備相應的人員和設備,確保監測能力與監測任務相適應。

        第二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工作,制定并組織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對生鮮乳進行監督抽查,并按照法定權限及時公布監督抽查結果。

        監測抽查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任何費用,所需費用由同級財政列支。

        第四章乳制品生產

        第二十八條從事乳制品生產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取得所在地質量監督部門頒發的食品生產許可證:

        (一)符合國家奶業產業政策;

        (二)廠房的選址和設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三)有與所生產的乳制品品種和數量相適應的生產、包裝和檢測設備;

        (四)有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質量檢驗人員;

        (五)有符合環保要求的廢水、廢氣、垃圾等污染物的處理設施;

        (六)有經培訓合格并持有有效健康證明的從業人員;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質量監督部門對乳制品生產企業頒發食品生產許可證,應當征求所在地工業行業管理部門的意見。

        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乳制品生產。

        第二十九條乳制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質量管理制度,采取質量安全管理措施,對乳制品生產實施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全過程質量控制,保證產品質量安全。

        第三十條乳制品生產企業應當符合良好生產規范要求。國家鼓勵乳制品生產企業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提高乳制品安全管理水平。生產嬰幼兒奶粉的企業應當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

        對通過良好生產規范、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認證的乳制品生產企業,認證機構應當依法實施跟蹤調查;對不再符合認證要求的企業,應當依法撤銷認證,并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第三十一條乳制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生鮮乳進貨查驗制度,逐批檢測收購的生鮮乳,如實記錄質量檢測情況、供貨者的名稱以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并查驗運輸車輛生鮮接單。查驗記錄和生鮮接單應當保存2年。乳制品生產企業不得向未取得生鮮乳收購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購進生鮮乳。

        乳制品生產企業不得購進獸藥等化學物質殘留超標,或者含有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致病性的寄生蟲和微生物、生物毒素以及其他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生鮮乳。

        第三十二條生產乳制品使用的生鮮乳、輔料、添加劑等,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

        生產的乳制品應當經過巴氏殺菌、高溫殺菌、超高溫殺菌或者其他有效方式殺菌。

        生產發酵乳制品的菌種應當純良、無害,定期鑒定,防止雜菌污染。

        生產嬰幼兒奶粉應當保證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不得添加任何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物質。

        第三十三條乳制品的包裝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如實標明產品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產企業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保質期,產品標準代號,貯存條件,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的化學通用名稱,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法律、行政法規或者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必須標明的其他事項。

        使用奶粉、黃油、乳清粉等原料加工的液態奶,應當在包裝上注明;使用復原乳作為原料生產液態奶的,應當標明“復原乳”字樣,并在產品配料中如實標明復原乳所含原料及比例。

        嬰幼兒奶粉標簽還應當標明主要營養成分及其含量,詳細說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第三十四條出廠的乳制品應當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

        乳制品生產企業應當對出廠的乳制品逐批檢驗,并保存檢驗報告,留取樣品。檢驗內容應當包括乳制品的感官指標、理化指標、衛生指標和乳制品中使用的添加劑、穩定劑以及酸奶中使用的菌種等;嬰幼兒奶粉在出廠前還應當檢測營養成分。對檢驗合格的乳制品應當標識檢驗合格證號;檢驗不合格的不得出廠。檢驗報告應當保存2年。

        第三十五條乳制品生產企業應當如實記錄銷售的乳制品名稱、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檢驗合格證號、購貨者名稱及其聯系方式、銷售日期等。

        第三十六條乳制品生產企業發現其生產的乳制品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存在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危險或者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或者生長發育的,應當立即停止生產,報告有關主管部門,告知銷售者、消費者,召回已經出廠、上市銷售的乳制品,并記錄召回情況。

        乳制品生產企業對召回的乳制品應當采取銷毀、無害化處理等措施,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場。

        第五章乳制品銷售

        第三十七條從事乳制品銷售應當按照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有關規定,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領取有關證照。

        第三十八條乳制品銷售者應當建立并執行進貨查驗制度,審驗供貨商的經營資格,驗明乳制品合格證明和產品標識,并建立乳制品進貨臺賬,如實記錄乳制品的名稱、規格、數量、供貨商及其聯系方式、進貨時間等內容。從事乳制品批發業務的銷售企業應當建立乳制品銷售臺賬,如實記錄批發的乳制品的品種、規格、數量、流向等內容。進貨臺賬和銷售臺賬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三十九條乳制品銷售者應當采取措施,保持所銷售乳制品的質量。

        銷售需要低溫保存的乳制品的,應當配備冷藏設備或者采取冷藏措施。

        第四十條禁止購進、銷售無質量合格證明、無標簽或者標簽殘缺不清的乳制品。

        禁止購進、銷售過期、變質或者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乳制品。

        第四十一條乳制品銷售者不得偽造產地,不得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不得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

        第四十二條對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存在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乳制品,銷售者應當立即停止銷售,追回已經售出的乳制品,并記錄追回情況。

        乳制品銷售者自行發現其銷售的乳制品有前款規定情況的,還應當立即報告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等有關部門,通知乳制品生產企業。

        第四十三條乳制品銷售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購貨憑證,履行不合格乳制品的更換、退貨等義務。

        乳制品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履行更換、退貨等義務后,屬于乳制品生產企業或者供貨商的責任的,銷售者可以向乳制品生產企業或者供貨商追償。

        第四十四條進口的乳品應當按照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進行檢驗;尚未制定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可以參照國家有關部門指定的國外有關標準進行檢驗。

        第四十五條出口乳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保證其出口乳品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同時還符合進口國家(地區)的標準或者合同要求。

        第六章監督檢查

        第四十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奶畜飼養以及生鮮乳生產環節、收購環節的監督檢查。縣級以上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應當加強對乳制品生產環節和乳品進出口環節的監督檢查。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乳制品銷售環節的監督檢查。縣級以上食品藥品監督部門應當加強對乳制品餐飲服務環節的監督管理。監督檢查部門之間,監督檢查部門與其他有關部門之間,應當及時通報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信息。

        畜牧獸醫、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應當定期開展監督抽查,并記錄監督抽查的情況和處理結果。需要對乳品進行抽樣檢查的,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所需費用由同級財政列支。

        第四十七條畜牧獸醫、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在依據各自職責進行監督檢查時,行使下列職權:

        (一)實施現場檢查;

        (二)向有關人員調查、了解有關情況;

        (三)查閱、復制有關合同、票據、賬簿、檢驗報告等資料;

        (四)查封、扣押有證據證明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乳品以及違法使用的生鮮乳、輔料、添加劑;

        (五)查封涉嫌違法從事乳品生產經營活動的場所,扣押用于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四十八條縣級以上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中,對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存在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危險或者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乳制品,責令并監督生產企業召回、銷售者停止銷售。

        第四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生鮮乳購銷過程中壓級壓價、價格欺詐、價格串通等不正當價格行為的監督檢查。

        第五十條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建立乳品生產經營者違法行為記錄,及時提供給中國人民銀行,由中國人民銀行納入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

        第五十一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公布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信息。有關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向同級衛生主管部門通報乳品質量安全事故信息;乳品質量安全重大事故信息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公布。

        第五十二條有關監督管理部門發現奶畜養殖者、生鮮乳收購者、乳制品生產企業和銷售者涉嫌犯罪的,應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第五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畜牧獸醫、衛生、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等部門舉報乳品生產經營中的違法行為。畜牧獸醫、衛生、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等部門應當公布本單位的電子郵件地址和舉報電話;對接到的舉報,應當完整地記錄、保存。

        接到舉報的部門對屬于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事項,應當及時依法處理,對于實名舉報,應當及時答復;對不屬于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事項,應當及時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有權處理的部門應當立即處理,不得推諉。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四條生鮮乳收購者、乳制品生產企業在生鮮乳收購、乳制品生產過程中,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質量監督部門依據各自職責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的乳品,以及相關的工具、設備等物品,并處違法乳品貨值金額15倍以上30倍以下罰款,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

        第五十五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乳品,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并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沒收違法所得、違法乳品和相關的工具、設備等物品,并處違法乳品貨值金額10倍以上20倍以下罰款,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

        第五十六條乳制品生產企業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對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存在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乳制品,不停止生產、不召回的,由質量監督部門責令停止生產、召回;拒不停止生產、拒不召回的,沒收其違法所得、違法乳制品和相關的工具、設備等物品,并處違法乳制品貨值金額15倍以上30倍以下罰款,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

        第五十七條乳制品銷售者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對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存在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的乳制品,不停止銷售、不追回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追回;拒不停止銷售、拒不追回的,沒收其違法所得、違法乳制品和相關的工具、設備等物品,并處違法乳制品貨值金額15倍以上30倍以下罰款,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在嬰幼兒奶粉生產過程中,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或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或者生產、銷售的嬰幼兒奶粉營養成分不足、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依照本條例規定,從重處罰。

        第五十九條奶畜養殖者、生鮮乳收購者、乳制品生產企業和銷售者在發生乳品質量安全事故后未報告、處置的,由畜牧獸醫、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等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毀滅有關證據的,責令停產停業,并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后果的,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收購的生鮮乳和相關的設備、設施等物品,并處違法乳品貨值金額5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有許可證照的,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

        (一)未取得生鮮乳收購許可證收購生鮮乳的;

        (二)生鮮乳收購站取得生鮮乳收購許可證后,不再符合許可條件繼續從事生鮮乳收購的;

        (三)生鮮乳收購站收購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禁止收購的生鮮乳的。

        第六十一條乳制品生產企業和銷售者未取得許可證,或者取得許可證后不按照法定條件、法定要求從事生產銷售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六十二條畜牧獸醫、衛生、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不履行本條例規定職責、造成后果的,或者、有其他瀆職行為的,由監察機關或者任免機關對其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的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 亚洲V国产V中文在线 |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91免费精品国产拍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