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綠地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

        綠地景觀設計案例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綠地景觀設計案例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綠地景觀設計案例分析

        第1篇:綠地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

        關鍵詞 居住區規劃景觀設計綠色住區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什么是建筑?這個問題看似容易,卻難以回答全面,畢竟,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中,都離不開建筑。顯然,與我們最密切相關的建筑,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居所,我們日常生活之地。

        居住區整體環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在物質社會發達的當今,人們對居住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有需求,于是有進步。市場經濟的作用下,房地產對于居住區的開發,均以環境優良為加分項,景觀設計在居住區規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何使景觀設計與居住區規劃相得益彰,成為了規劃設計師們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1、居住區規劃

        居住區規劃的定義為:對居住區布局結構、住宅群體布置、道路交通、生活服務設施、綠地和游憩場地、市政公用設施和市政管網各個系統進行綜合的具體的安排[【1】以上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

        ]【1】。

        居住區的出現可追溯到春秋至漢的里坊制,當時說的“里” ,(“里”在北魏以后稱為“坊”),也就是居住集中區。雖然里坊制采用封閉性管理措施,但作為居住區規劃的雛形,棋盤式的街道將城市分為大小不同的方格的最初形態,與現今的居住區道路系統組織作用相仿。而接著出現的里弄、街坊、鄰里單位等居住區形式,均構成了居住區規劃的演變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根據居住區規劃的歷史演變,不難看出,住區景觀從里弄屋宅的門前大樹,到街坊的街頭綠地,再到鄰里單位的綜合開敞綠地,最終形成了現代居住區的景觀環境體系。

        圖1里坊制 圖2里弄

        圖3街坊 圖4鄰里單位

        圖5現代居住小區

        2、居住區規劃中的景觀設計

        居住區規劃如同一個結構完整的系統,由住宅建筑、道路交通、服務設施及公共綠地等組成。如果說住宅建筑、道路交通、服務設施是居住區的硬件,那景觀環境就是軟件,她的設計風格是否與住宅建筑風格相協調、她是否能為居民提供休閑娛樂的親和場所、她是否體現真正的綠色環保……等等這一系列問題都是居住區規劃中景觀設計要解決的基本問題。

        故此,對于居住區規劃中景觀設計,與公園景觀設計等將有很大區別。

        居住區景觀的設計包括對基地自然狀況的研究和利用,對空間關系的處理和發揮,與居住區整體風格的融合和協調。包括道路兩側綠化的布置、水景的組織、路面的鋪砌、照明設計、小品的設計、公共設施的美化處理等等,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義,又涉及到視覺和心理感受。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應注意整體性、實用性、藝術性、趣味性的結合。

        首先,應注重居住區整體環境景觀的風格統一性。

        隨著全球化的迅猛發展,景觀設計的風格不再單一,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開始關注人們不斷提升的審美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即使業界倡導適地設計,但歐陸風格、法式園林風格、美式自由風格等,還是占據了景觀設計的一席之地。當然,中國式園林風格及現代簡約風格也常見于大型的樓盤中。

        為了使景觀環境能為居住區錦上添花,除了使景觀風格與居住區規劃設定的風格相統一外,景觀設計自身的風格選擇也不宜種類過于多樣。例如,現代風格的住宅適宜采用現代景觀造園手法,而地方風格的住宅則適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歷史語言的造園思路和手法。即使在大型樓盤中出現多個不同主題的景觀分區,風格也應該統一于一個方向,做到多而不亂。

        圖6歐陸風格 圖7現代簡約風格

        第二,應營造“親民”景觀,突出景觀環境的共享性。

        景觀設計除了美觀要求外,“親民”也很重要。住區的景觀最大的作用就是為居民所享用,從花草樹木,到亭臺軒榭,以及水體景觀,均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居民的休閑娛樂需求為前提;景觀環境共享性的越大,越有利于達到居民歸屬領域良好的效果。因此,環境景觀應更加關注景觀環境的共享性,不僅為人所賞,還為人所用,使居民生活更舒適性,并創造自然、親近、宜人的景觀空間。

        第三,應重視居住區景觀環境的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的優劣直接影響到住區景觀環境功能的發揮,故此,植物配置不僅要遵循科學性,而且要講究藝術性,力求科學合理的配置,創造出優美的住區配套景觀效果。

        植物的配置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各種植物相互之間的配置,考慮植物種類的選擇,樹叢的組合,平面和立面的構圖、色彩、季相以及園林意境;另一方面是植物與其他要素如水體、建筑、住區道路等相互之間的配置。

        3、案例分析――湛江公園一號商住小區規劃設計

        湛江公園一號商住小區從優良的地理優勢和景觀條件出發,突出“城市里的公園,公園里的房子”的生態住區理念。

        (1)景觀體系概況

        規劃采用中央綜合景觀開放空間的景觀布局模式,使住宅、商業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圍繞3.5萬平方米的大型中心園林展開。對于如此大面積的綜合住區景觀體系,如何把景觀元素通過有效、創新的手法組織起來,并使之受到住戶的歡迎,成為本住區景觀設計的首要問題。

        規劃最終通過“三條軸線+五個景觀節點”,并配以豐富優美的植物搭配,構成住區的景觀體系:景觀主軸園林空間從東往西依次為入口廣場區、中心廣場區、親水平臺、景觀湖、湖岸眺望臺、主題公園廣場區、以及位于最高的水潤園,共七大景區領域。多層次的立體景觀設計,打造出極具魅力的大型住區園林空間。

        圖8湛江公園一號商住小區規劃設計總平面圖

        圖9湛江公園一號商住小區規劃設計景觀構成分析圖

        (2)景觀細節分析

        ――東西向主軸

        入口廣場為對稱構圖,圓弧形鋪地配以高大的景觀樹,打造簡潔、大氣的入口空間。進入小區內部,與之對景的是一個大型中心廣場。廣場西側是一個約3000平方米的景觀湖,并設置親水平臺,為居民提供休憩戲水之地。軸線往西,通過湖岸眺望臺,直接對景于中央景觀的核心――主題公園廣場。此廣場采用中心向外發散式的橢圓形構圖,形成整個小區景觀的視覺焦點。同時,幾何感強烈的平面構圖,結合曲水流觴的景觀水系,使整個景觀環境既尊貴大氣又溫馨親切。

        ――西北―東南向次軸

        本軸線從小區西北角的次要入口進入,經百草園至小區泳池,再經景觀湖達中心廣場,最后結束于東南角的下沉廣場處,總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小區泳池同為景觀的一大亮點,它與自然山石相結合,設置休閑游憩區、兒童戲水區、成人鍛煉區等幾個功能區塊,增強了小區居民對中心景觀體系的參與感。

        ――植物配置

        住區綠地是人們休息、游憩的重要場所,為了創造舒適、優美、潔凈的綠化環境,應分考慮樹種的選擇及其配置,才能達到綠化、凈化、美化的效果。

        此次大型中心景觀的植物配置在統一基調的基礎上,樹種力求豐富,有變化,避免種類單調,配置形式雷同。樹種選擇和配置方式做到可適合不同綠地的要求。如在住區主要道路兩側以喬木為主,選用花灌木為陪襯;在車行與人行的交叉口,道路邊要配置色彩鮮艷的花壇;在集中綠地的入口處和重點地方,種植體形優美、季節變化強的植物,如珊瑚樹、火棘等常綠灌木,這些花色艷麗、紅果累累的花灌木,能起到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效果,更能顯示出綠地的整體美;在住區內部分半私密的庭院綠地中以草坪為基調,適當點綴些生長速度慢,樹冠遮幅小,觀賞價值高的低矮灌木。

        圖10湛江公園一號商住小區植物配置效果圖

        ――綠色住區

        小區住宅設計運用了多種節能設備,如節能反饋電梯、雨水收集系統、太陽能景觀燈等等。其中,太陽能景觀燈在造型選擇上與周邊綠化、景觀環境相融合,共同為居住區的綠色環保建設加分。

        圖11 景觀視線分析圖(上圖)

        圖12 景觀節點意向圖(左圖)

        圖13 景觀設計效果圖(下圖)

        4、設計感想

        第2篇:綠地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

        淺談園林工程的造價管理

        杭州地區月季養護管理技術初探

        切實提升綠化工作科學化水平

        “水下森林”構建施工技術

        杭州花境的配置模式和應用研究

        竹文化及竹子在園林造景中的應用

        凌云道高——圓柏盆景造型制作

        一位園林大師的情趣與境界

        諸暨盆景的發展方向初探

        風景園林學科需要開展評論

        淺析園林綠化與海綿城市的關系

        堅守本根繼往開來——西湖感悟

        建筑綠化設計與施工實用技術解析

        現代景觀中鄉土元素的運用及表達

        平陽縣中心城區綠地系統規劃淺析

        從城市綠化到彩化的初步探索

        平湖市古樹名木現狀與資源保護對策

        千島湖珍珠廣場景觀工程建設紀實

        新版中國人居環境獎評價指標體系出爐

        平湖市古樹冬紅山茶的復壯淺析

        第十屆園博會先進城市單位個人被表彰

        開放大氣、生態包容、精致和諧的浙派園林

        發揮綠色植物減少污染和粉塵的作用

        植生袋綠化在邊坡生態修復工程中的應用

        健步生態綠道享受幸福生活

        淳安縣創建國家園林縣城工作典型經驗材料

        浙江省風景園林學會女風景園林師分會成立

        日本古典名園賞析(十五)龍安寺庭園

        關于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講話和論述摘要

        城市公園配套服務項目經營管理暫行辦法

        寧波梁祝文化公園新建及改造景觀設計工程

        論瑞安市林垟濕地公園建設的意義和方法

        淺談楠溪江流域兩側濱水公園的設計和建設

        優秀彩葉樹美國紅櫨的栽植與繁育技術

        縉云縣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工作典型經驗材料

        城市建設與園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談談重視和提高園林綠化的質量和檔次問題

        論觀賞作物在園林植物景觀營造中的應用

        山地風景樓閣選址和構圖淺談——以湖州仁皇閣為例

        組織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促進浙江園林更好發展

        江南園林中的生活之園——以南潯近代園林為例

        我國工業遺址設計案例分析——中山歧江公園

        鄉土、節約:基于場地特征的地域性景觀設計探討

        全省城市園林綠化掠影城市公園、道路、濱水綠化篇

        仿古園林在紹興市鑒湖水環境綜合整治中的施工實踐

        瓜渚湖景觀改造二期工程勇奪“錢江杯”背后的故事

        喜悅的秋季植物的舞臺——秋色花園植物配置技巧問答Q&A

        第3篇:綠地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

        關鍵詞 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綜述

        中圖分類號 TU985.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3-0234-02

        隨著全球產業結構的調整,城市工業用地的規模及空間布局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形成了大量的工業遺址。如何運用景觀設計的途徑保存城市工業文化特色、并重新組構產業價值,使工業遺址改造再利用,將是城市發展與特色營造的重大課題;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條件;從而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避免引發許多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

        1 相關概念

        1.1 工業遺址

        所謂遺址(Sites)即人類活動留下的遺跡,屬于考古學概念[1]。套用上述概念,工業遺址(Industrial Sites)就是人類工業活動留下的遺跡,其中包含2層含義:一是工業遺產[2](Industrial Heritage),屬于不可恢復的歷史文化資源;二是棕地[3](Brownfields),屬于可改造再利用的閑置工業土地資源。

        1.2 工業遺址景觀設計

        工業遺址景觀設計就是運用景觀設計的途徑對具有歷史、社會、技術、建筑、審美啟發和科學研究價值的閑置荒廢的工業空間進行改造再利用,其空間主要包括場地、建筑、廢棄工業設施、廢棄材料、土壤、水體和植物等景觀要素。其內涵不僅僅是將廢棄的工業空間改造再利用,而要在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前提下,通過對工業遺址的藝術處理,延續場地的工業文化特色。

        2 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的研究進展

        2.1 發展歷程

        工業遺址景觀設計是歐美發達國家在20世紀60~70年代逐步興起,90年代獲得迅速發展的一個景觀設計領域。國外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歷程[4]:20世紀60~70年代,伴隨著工業革命遺留下來的環境問題,工業遺址景觀設計開始出現;20世紀70年代美國大地藝術家參與廢棄地的更新實踐,礦區更新運動與大地藝術結合;20世紀80~90年代,生態思想與生態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促進了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德國魯爾區的更新標志著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的成熟;21世紀初,科技的發展和生態美學思想的普及,促進了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的繁榮。

        在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研究歷程中,德國對工業遺址的保護與再利用、廢棄工業設施的循環利用和生態技術的開發與利用,促成了工業遺址景觀設計容納和集合了多學科多專業的技術和理念,將工業遺址景觀設計實踐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5,6]。

        2.2 研究進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國內相繼出現了工業遺址觀設計實踐,國內學者在總結國外設計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提升,取得了比較豐碩的成果。

        德國的魯爾區是老工業基地衰落的典型,對于魯爾區的復興與其中的景觀設計案例是國內關注的重點。王向榮[7]最早介紹了魯爾區中的北杜伊斯堡風景公園和薩爾布呂肯市港口島公園,含蓄地指出當代景觀設計師應該大膽探索并使用能“體現當代文化的設計語言”。丁一巨[8]多次介紹了歐洲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的實例,特別是對德國做了豐富的研究,提出了“工業化的花園王國”概念。劉撫英等[9]結合對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現場調研,重點分析了公園設計者在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景觀整體布局、生態對策、尊重自然演化進程等方面的設計思想及具體措施。張艷鋒[10]介紹了杜伊斯堡鋼鐵廠的改造,以期為國內類似的廢舊工廠找到理想的開發模式。李建斌等[11]重點對德國工業景觀的建設進行研究與分析,分別從舊有工業景觀更新再利用到新建工業景觀設計和建設2個方面進行闡述,揭示其中蘊含的一些基本的設計方法和建設模式。羅萍嘉等[12]則從景觀層次與廢棄構筑物適應性再利用2個方面深刻分析了杜伊斯堡北部風景公園的設計手法。

        此外,張杰[13]從政策、規劃思想和開發實踐3個方面系統分析了倫敦碼頭區改造的發展過程,深入探討了這一改造與英國總體經濟結構變化尤其是倫敦城市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孫曉春[14]則對理查德?哈格的西雅圖煤氣廠公園這一劃時代的作品進行了分析,認為他“在利用中合理保護”的做法值得人們在城市化進程中遇到類似的工業廢棄地改造學習和借鑒。虞蒔君等[15]認為菲爾德設計事務所為紐約市清泉公園設計競賽所作的獲獎方案“生命景觀”,開創了生態風景園的新形式以及工業遺址再生的新范例。張健健[16]認為多倫多當斯維爾公園設計競賽獲獎方案“樹城”的設計理念,無論是在城市公園的設計和建設方面,還是在城市廢棄地的恢復和重建方面,都為人們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借鑒。

        中山岐江公園的設計,是中國最早改造工業遺址最成功的范例,其設計形式不同于以往的中國傳統園林或西方古典園林,更多地吸取了城市更新和生態恢復等現代西方景觀設計手法,表現出人們在生態學更新設計思想、美學和藝術思想、多元化思想3個方面的追求,為工業衰退所遇到的社會與環境問題帶來出路。簡圣賢[17]分析了歧江公園設計中的不足之處,認為設計師對于場地的認識與解讀存在不足,過多地強調改造和再生而忽略了保護工業遺產的原真性。

        張艷鋒[18]從建筑、文化和產業等不同角度對沈陽鐵西工業區的改造振興進行了分析,探討并提出了具體的處理手法。朱建寧等[19]介紹了改建日照市銀河公園的指導思想,以場地原有的景觀特征和歷史文脈作為設計重點,營造出既有自然文化特征,又與現代城市肌理融合的城市公園。俞孔堅等[20]通過2010年上海世博中心綠地的定位研究和設計案例,探討了大城市公園綠地的功能定位研究方法,以及工業棕地的生態恢復和工業遺產的利用途徑,在滿足大型會展功能的同時,為創造城市環境與文化的可持續性,提供一個可持續的景觀。

        文化創意產業是新型的都市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也為舊城改造提供了新的契機,體現了保護工業建筑遺產的新思路。于雪梅[21]以前民主德國援華項目北京798廠為例,探討了在舊廠房與舊倉庫中打造文化創意園區的途徑,并對如何保護工業建筑遺產進行了思考。李飛[22]把歐美出現的大多數工業遺址景觀設計成果歸為后工業景觀的園林,認為這種園林流派立于功能主義之外而繼承了文化。

        對工業遺址的改造是受環境保護主義和生態思想影響從“環境生態原型”生發出來的[23]。包志毅等[24]對土壤基質改良、植物種類選擇和植物種植技術3個環節進行了分析,從環境生態特別是植被恢復角度探索工業遺址景觀設計,反映了風景園林學科與建筑學科、城市規劃學科不同的著眼點和理論背景。周曦等[25]從設計師的角度出發,結合生態學的觀點,對當前設計領域的所謂“生態設計”等一些觀點進行了分析和批判。

        3 結語

        工業遺址景觀是城市可持續性發展的體現,是具體解決城市健康而有序發展的一個新手段,也是延續城市活力的有效途徑。它已經遠遠超出了單純的景觀設計領域,而更多的屬于城市及全世界范圍的可持續性發展問題,是一個龐雜的學術領域和一項復雜而艱辛的工作,需要更多相關領域學者的關注。中國工業遺址景觀設計還處于起步階段,由于對工業遺址景觀價值的認識以及實踐經驗的不足,造成目前工業遺址景觀改造再利用中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因此,需要人們在對國外經驗借鑒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實際,為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與景觀、延續城市的歷史文脈特色,對工業遺址景觀設計展開更為深入廣泛的研究。

        4 參考文獻

        [1] 喻學才.遺址論[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2):45-49.

        [2] TICCIH.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R].Paris:TICCIH,2003.

        [3] 牛慧恩.美國對“棕地”的更新改造與再開發[J].國外城市規劃,2001(2):30-33.

        [4] 梁芳.我國后工業公園設計探討[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07.

        [5] 蔡海燕,彭震偉.德國埃姆歇地區的空間、生態和經濟更新――從埃姆歇園國際建筑展(1989-1999)到埃姆歇景觀公園規劃(2000-2010)[J].現代城市研究,2007(4):82-88.

        [6] 迪特?哈森普魯格(德Dieter Hassenpflug).德國在后工業時代的區域轉型――IBA埃姆瑟公園和區域規劃的新范式[J].劉崇,譯.建筑學報,2005(12):6-8.

        [7] 王向榮.生態與藝術的結合――德國景觀設計師彼得?拉茨的景觀設計理論與實踐[J].中國園林,2001(2):50-52.

        [8] 丁一巨,羅華.鐵城景觀述記――德國北戈爾帕地區露天煤礦廢棄地景觀重建[J].花園與設計,2003(10):11-13.

        [9] 劉撫英,鄒濤,栗德祥.后工業景觀公園的典范――德國魯爾區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考察研究[J].華中建筑,2007,25(11):77-85.

        [10] 張艷鋒,仝雷,陳伯超,等.舊工業建筑的改造――沈陽市鐵西工業區舊廠房改造[J].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9(4):292-295.

        [11] 李建斌,王重亮.德國工業景觀建設[J].工業建筑,2008,38(1):45-49.

        [12] 羅萍嘉,錢麗竹,井淥.后工業時代的風景――德國杜伊斯堡北部風景公園[J].裝飾,2008(9):67-69.

        [13] 張杰.倫敦碼頭區改造――后工業時期的城市再生[J].國外城市規劃,2000(2):32-36.

        [14] 孫曉春,劉曉明.構筑回歸自然的精神家園――美國當代風景園林大師理查德?哈格[J].中國園林,2004(3):11-15.

        [15] 虞蒔君,丁紹剛.生命景觀 從垃圾填埋場到清泉公園[J].風景園林,2006(6):26-31.

        [16] 張健健.從廢棄軍事基地到城市公園――多倫多當斯維爾公園設計及其啟示[J].規劃師,2006(3):94 -96.

        [17] 簡圣賢,何志華.我國工業遺址設計案例分析――中山歧江公園[J].園林,2006(11):14-15.

        [18] 張艷鋒,仝雷,陳伯超,等.舊工業建筑的改造――沈陽市鐵西工業區舊廠房改造[J].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9(4):292-295.

        [19] 朱建寧,鄭光霞.采石場上的記憶――日照市銀河公園改建設計[J].中國園林,2007,23(1):18-24.

        [20] 俞孔堅,凌世紅,方琬麗.棕地生態恢復與再生:上海世博園核心景觀定位與設計方案[J].建筑學報,2007(2):27-29.

        [21] 于雪梅.在傳統與時尚的交融中打造文化創意園區――以前民主德國援華項目北京798廠為例[J].德國研究,2006(1):55-80.

        [22] 李飛.1960年代以來的當代園林流派[J].城市規劃學刊,2005(3):95-102.

        [23] 蘇龍,金云峰.現代景觀形態原型及案例解析[J].規劃師,2005(2):99-104.

        第4篇:綠地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

        1.1選定具體項目,明確具體的項目任務

        課程負責人在選定項目的這個環節中應該組織團隊中的教師以及行業內專家共同組成一個評審小組,結合具體的人才培養方向選擇、確定一個合適的實施項目,同時應該共同討論、分析項目和課程教學的有效切入點、結合點及其可操作性。其次,應該將課程組織具體細化到每一節課程中,明確每一節課程的質量要求以及課程實施的階段性目標,具體應該包括時間安排、具體要求、主要內容以及項目實施目的等相關內容。根據第三學期該課程的培養要求表明:根據項目流程采用“項目制”教學方法認真完成設計項目,指導學生基本上了解、掌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計流程,如項目設計需要的知識以及技能、項目設計過程等,盡量幫助學生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為此,在第3學期可以設計以下兩個實訓項目:第一個項目——“城市住宅景觀規劃設計”;第二個項目——“城市綠地景觀測繪及規劃設計”。第一個項目的要求如下:

        (1)以PPT的形式說明住宅小區以及設計項目的調查情況。

        (2)整個住宅小區景觀規劃設計主要包括1張總平面圖、2~3張設計分析圖、設計說明、3~4張剖面圖、2~3張分區平面圖、3~5張透視效果圖、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分項設計簡要說明以及分項設計意向建議。

        (3)版式設計制作。

        (4)設計概念模型設計。第二個項目的要求如下:

        (1)項目測繪手繪草圖。

        (2)制作剖面圖以及總平面圖。

        (3)以PPT的形式展示項目調查報告以及一些經典案例。

        (4)五張速寫。

        (5)城市綠地景觀設計手繪圖紙。以上兩個項目有機結合了相關的教學內容,將相關的課程有機整合在了一起,根據專業課程體系設計主要包括電腦設計軟件、手繪效果圖、環境建筑構造、外部空間論、環境藝術設計專題等五門專業必修課程,其中環境藝術專題設計課程是這個組合課程群中主線,該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基本上將其他四門課程涵蓋了。

        1.2制定具體、詳細、科學的工作計劃

        在選定項目后,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們自由分組,讓學生以項目小組的方式共同完成項目任務目標。項目小組成員可以按照項目任務要求在正式開始實施項目前廣泛收集、查閱項目實施的相關資料以及數據,而且進行深入、全面分析,探究科學的研究方法,最后共同討論一種合理、有效的項目工作計劃,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步驟。例如,第3學期設計的“城市綠地景觀測繪以及規劃設計”的項目中,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們直接到達選定地點親自在現場進行測繪,測繪面積應該<3000平方米。每一個項目小組內成員應該以分組方式完成測繪任務,在現場拍攝一些照片,準確地繪制圖表以及現場平面,然后再廣泛收集關于本次項目研究的相關資料以及相關的經典案例,然后綜合各方面進行評價、分析,采用手繪制作以及拼貼草圖進行匯編,最后確定一個合理的設計目標以及設計創意主題,將設計圖紙繪制出來后即可完成設計文本。

        1.3計劃實施

        在制定項目實施計劃后,項目小組內的學生應該合理分工,明確每一個小組成員的任務,分配成員的合作形式,然后根據實現確定的步驟以及程序嚴格執行計劃。為了確保能夠順利實施學生制定的計劃,教師應該進行跟蹤控制,并且將相關的教學內容穿插到其中,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應該起到監控、指導、組織、引導以及輔助等作用。在計劃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入關于項目的景觀設計方案作為分析案例,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現代景觀的發展歷史以及發展趨勢,了解、掌握景觀設計的基本程序。

        1.4項目評價

        這個環節主要有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兩步,其中過程性評價主要是評價項目實施的整個過程,首先學生應該闡述自己執行項目活動的任務情況以及工作結果,對自己進行一次客觀評價,然后教師結合學生自評情況進行整體評價。結束項目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全面綜合匯報,相同專業的很多教師共同成立一個評審小組,每一個項目小組整體將自己調查的資料上交上去,具體的資料包括項目圖紙、經典案例分析PPT、調研分析報告等,一定要將各項目小組的組織以及具體實施過程全面、真實地反映出來,明確其中的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修改方案。每一個小組都應該選派出一名同學匯報項目的實施情況,最后由評審教師給出客觀的評定成績,通常都是根據圖紙繪制質量、設計創意、設計表現、資料收集分析、團隊協作精神、圖紙數量、圖紙質量、表達技能水平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

        2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施“項目制”教學的效果以及心得體會

        第5篇:綠地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景觀設計,教學改革

        如何使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專業學生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立于不敗之地成為一項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景觀設計課程作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必修課,其重要性已被認識和強調,但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尚未成熟,所以改革勢在必行。筆者以本人所在江西渝州科技學院長期從事景觀設計課題為依托,對景觀設計教學改革進行了相關探索。

        1、景觀設計課的研究內容

        景觀設計是一門協調人類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關系的科學與藝術,它致力于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創造生態健全、景觀優美、反映時代文化和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隨著人類社會從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后工業文明的進步,現代景觀設計科的內容已經大為擴展,包括傳統景觀設計、城市景觀綠化、大地景觀規劃三個層次。它涵蓋的范圍從大地景觀、風景區規劃、城市景觀設計到公園、廣場、居住區、小品設計等,是研究人居環境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

        2、景觀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各門課程缺乏系統,聯系不夠。現有教學體系下高職院校各課程學習內容與教學組織的內容分散,各門課程之間缺乏聯系,每門課程只重視自我學習,輕視了各學習階段、各課程內容與景觀規劃設計教學的相關性;授課教師之間缺乏交流與互動,重復講授課程內容使學生容易產生疲倦感。此外,現有教學體系下課程設置過于傳統化,知識面沒有及時更新,缺少對新材料和新方法的關注,無法滿足實際設計的需要。作為一個應用廣泛的交叉學科,景觀設計的元素已擴展到傳統景觀設計難以想象的境地,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造園要素,而現階段的課程設置及應用教材對新型元素的涉獵卻是很有限。

        2.2 研究性教學不夠。研究性教學是指提倡“以探究為基礎,而不是以傳遞信息為基礎的學習”,使學生從知識和文化的接受者變成探索者。我國現行的高職院校景觀設計專業教學方式多以單向傳授知識的填鴨式”教學為主。這種教學方法很容易使學生對所學過的內容重視不夠,不能很好的理解專業知識。為改變現狀,應該著手進行風景景觀的教學變革,建構景觀設計專業研究性教學體系,完善課程體系的設置,采用“以實際項目為中心”的研究性教學方式,強化研究性教學環境的支撐體系,促進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建立恰當的對基本功、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綜合評價體系 。

        2.3 教學資源相對短缺。教學資源相對緊缺是目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普遍存在的狀況。首先缺乏高素質專業的任課老師,教師是教學的核心,“一所大學可以沒有大樓,但不可沒有大師”,景觀設計的許多教師都是非師范院校的畢業生,師范技能差,教師的工作經驗缺乏。還有一些教師是從其他專業中抽調過來的,由于是非專業的任課教師,內容深不下去,效果提不上來,缺乏創 新精神,調動不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其次,目前國內的景觀設計缺少優秀的專業教材作為引導, 定義概念模糊,學科爭議多,各學校之間性質不同, 教學內容沒有統一標準 ,培養的重點各不相同 。再次,多數院校硬件配套設施跟不上。在招生規模急劇膨脹的今天,高校的硬件設施顯得捉襟見肘。由于硬件設施缺乏,導致部分實驗性的教學無法開展進行, 從側面也影響到教學質量。

        2.4 教學過程重理論輕實踐。環境設計專業的景觀設計教學環節一般分為如下幾個步驟:專業理論的講授、抄繪、案例分析練習、設計實踐。在設計實踐這一環節,幾乎所有的題目都是“假題”,與現實不能緊密結合 ,學生無法置身于設計環境中去親自體會,直接導致設計成果只停留于方案 階段,不再涉及細部的處理。缺乏必要的實踐是影響課程深入的原因,狹窄的知識面使學生養成了紙上談兵的習慣,課堂講授的內容難以與具體 實踐相結合。許多學生在工作后感嘆知識的匱乏,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校期間知識面的側重程度以及必要的理論實踐。景觀教育體系并不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知識的片面 ,實踐能力缺乏勢必造成教學內容的單一,潛在地影響了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

        2.5學生專業認識不足,相關知識缺乏。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來自藝術高考生源,與工科院校景觀設計專業的學生相比,他們的藝術創造能力和圖解表達能力較強,但生態學、植物景觀及測繪知識較少,在完成工科任務方面有一定的難度。景觀設計課是藝術與技術的高度統一,但一直以來環藝專業的很多學生的作業都有重表現輕內容的特點,在設計過程中強調平面構圖,色彩組合,而最基本的功能和空間尺度卻考慮較少,導致工程圖不嚴謹,實用性不強,滿足不了社會的實際需要。

        2.6 教學方法陳舊,考核內容單一。在景觀設計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單一的考核模式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傳統的教學方法,授課仍是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及理論灌輸為主,缺乏師生互動,缺乏與實踐的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出來的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差。我們在評價學生的創作時將重心放在技法的掌握上,而忽視了作業中的創新性。教師常常以學生最終設計圖或試卷質量為主要考核手段,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邏輯能力的培養上。譬如教師私底下評論學生本門課程學習的好壞也慣用哪個學生的作品中“效果圖”畫得好他的專業水平就高,這樣很難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目標。景觀設計課程作為環藝專業的主干課程,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到本專業的教學質量及人才的培養,所以景觀設計課的改革勢在必行。

        3.景觀設計課程教學的改革策略

        景觀設計是景觀專業的核心課程,探索一條完善的適合我校景觀設計的教學道路是課程教學改革和教師努力的方向。本文提出“1 點、2 主、4 面”的教學改革思路,理論教學采用研究型教學模式,實驗教學突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增強學生間的協作,實習教學面向社會,增加實習基地,增強與設計單位的合作; 考核方式多樣化,重點考察學生的設計能力。

        3.1以社會需求為教學出發點。調整教學內容景觀專業教學旨在培養具有較強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能從事城市建設、各類綠地規劃設計與施工、景觀植物繁育、景觀植物栽培與養護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然而創新與實踐的源泉來自社會需求,因此在本課程的改革探索中,緊抓“社會 需求”這一出發點。不論理論教學,還是實驗、實踐教學內容,都緊密與社會需求結合。

        3.2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增強師生協作,轉變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在教學實踐中,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嘗試: 一方面,認真準備教學設計,根據課程情況嘗試提前把下次課的相關問題列給學生,讓他們課余時間思考調查, 查閱資料,以便課堂展開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盡可能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在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中完成課程的學習,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課堂上學生為“主角”,教師為“配角”起到啟發引導作用。例如在景觀設計中會涉及到“尺度”的概念,是否把握好場地的尺度決定景觀設計的優劣。讓同學提前對“尺度”展開思考,搜集一定量能反映不同尺度的案例圖片,并加以分析,在課堂上學生首先提出他們對“尺度’的理解,再結合教師的資料與實踐經驗,展開討論,最后延伸到教學的重點,收效頗佳。另一方面,努力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即“優化主導”。用自身的專業素養去吸引學生,用自身的親身經歷去“感化”學生。平日利用業余時間多多和景觀設計院、設計公司接觸,把一些實際項目案例引入課堂,真正做一位“學生進入社會的引路人”。

        3.3 以教學環節的實施為核心,從四個方面提升教學質量

        3.3.1完善教學內容。景觀專業的教學內容共分為 3 個部分: 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外出實習。在理論的教學中: 突出面向社會,提高能力的教學內容; 重視培養學生對“藝術、生態、歷史、環境、建筑、旅游”等多學科的學習興趣,通過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座、報告等形式,講授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擴展學生的思維角度和知識面; 理論盡可能結合現實方案進行師生分析討論; 景觀專業相關課程較多,如設計初步、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景觀工程、景觀設計等,現實教學中存在各門課孤立開設問題,今后加強課程間教學內容、形式、組織上的聯系,強調各課程學習內容與教學組織的相關性,有效實現課程間的銜接和過渡。實驗課的教學中: 一方面加強學生間的設計方案合作,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 另一方面可以結合老師參與的課題或項目,讓課堂轉換成生動的社會實踐。外出實習的教學中增加學生與社會接觸的機會,讓實習不止局限在某一時間段,在平日課余時間,鼓勵學生多多與設計公司接觸。

        3.3.2改善教學條件。景觀專業教學條件與起步時期相比有很大改進,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學生實驗教室不足,部分實驗設施不能達到實驗要求,部分學生實驗課學習效果欠佳等問題,針對存在問題,嘗試從 3個方面改進: 加強實驗室管理,爭取擴大實驗室面積; 適時更新教材,適應社會變化; 力爭開發高水平、內容齊全的網站,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多的平臺。

        3.3.3創新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知識的傳承,忽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但教學的目標并不是單方面的向學生傳達信息,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將知識轉化為學生自身特有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中,嘗試從傳統的知識傳授型向研究型模式轉變,即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重學生的個性發揮,強化教師的指導作用,通過學生對全過程的主動學習,變被動、機械地接受知識為靈活地、積極認識和應用知識信息,以推動學生的主體活動,能高效地、正常有序的進行。

        3.3.4突出考核重點。景觀專業主干課程的考核,如景觀設計A,景觀設計B,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景觀工程等,通常采用平日表現和設計作業結合的方式評定成績,設計作業占較大比重,這也體現了考核要突出重點、主要考查學生設計技能的原則,在此基礎上嘗試增加快圖設計的考核方式,鍛煉本專業學生短時間表達設計理念的能力,為今后考研或走向工作單位做好鋪墊。

        4.結語。景觀設計對解決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與人類環境之間的矛盾起著特殊的作用,其前景十分廣闊。因此,高職院校一定要深化景觀設計的教學改革,促進教育符合時代潮流發展,為市場經濟培養出大批具有綜合素質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第6篇:綠地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

        關鍵詞:河流;植物景觀;永定河;北京

        中圖分類號:TU98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69X(2010)04-0001-03

        1 引 言

        河道是一個城市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是文化傳承的物質載體。河道周邊的濱水綠地對城市乃至整個區域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近年來北京城區的高速發展,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城市中多數河道水位逐年下降,甚者出現斷流,河底及駁岸的生態環境也很惡劣,甚至出現了不少的傾倒垃圾、挖沙取土等現象。有些河道大搞形象生態工程,環境并未從實質上得到改善,而且植物景觀生態也流于表象。針對目前北京部分環境較差的河道現狀,以考察永定河石景山段為基礎,提出關于濱河植物景觀改造的一些建議。

        2 永定河石景山段現狀環境特征

        永定河石景山段是石景山區唯一的一條天然河流。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該河流污染開始較為嚴重,加之沿岸企業向河道內排放污水,以及大量挖沙,破壞河道基礎設施,這些都使永定河及沿岸環境逐步惡化。現在已成為北京環境嚴重惡劣地區。

        該河石景山段周邊,還有例如像首鋼、電廠、現代建材公司、燕山水泥廠、永定林工商公司等企業。可見永定河在石景山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中也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永定河現在面臨的問題刻不容緩。

        3 永定河的現狀問題

        由于附近工廠較多,生態環境遭到一定的影響。永定河僅存的水流水質較差,河底植被破壞,地下水位下降,河堤路毀嚴重,沿岸廣泛沙化,植物生存環境惡劣。

        (1)河岸處理隨意,缺少親水性及特色。當前永定河河岸并未經過精心設計,僅有水泥板硬質駁岸。局部水質好的地方也沒有親水設施,更無自然凈化水草等。使得整個河道沿岸景象光禿稀落,沒有明顯特色。

        (2)植物景觀缺連續性、系統性。河底、駁岸和濱水綠地植物無連續性,不成景觀。與喬灌草復層混交的理想植物生態系統相差甚遠,河邊的步行通廊無景可觀。

        (3)相關部門輕于建設,管理環節薄弱。近幾年相關部門才對永定河的生態問題進行整治與重視,但是執行力度遠達不到“母親河”該需有的要求。相關部門的管理理念、認識還有所欠缺,應當提高。

        4 國外相關案例分析與借鑒

        4.1 巴黎塞納河

        塞納河自19世紀開端以來,為了提高其航運能力,已在約納河盆地修建水壩和水庫,提高了塞納河的水位。自1950年以來,從盆地上溯在約納河、馬恩河、奧布河和塞納河本身已建成4座大型水庫。這些比較淺的水庫,周圍有林地和鄉村環繞,現已成為鳥類保護區和觀光勝地。現在的塞納河兩岸,都種植著繁茂的梧桐樹,從船上看過去,蓊蓊郁郁。樹木與河岸的建筑和諧相伴,襯托出巴黎城市獨有的文化特色。

        4.2 美國圣安東尼奧河

        隨著城市的發展以及河道防洪工程的建設,圣安東尼奧河曾經逐漸喪失過自然屬性,并對城市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2001年市政府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了修改。修改制定了河道景觀設計標準,種植喬木為沿河道路提供遮蔭;創造多樣化的植物空間,種植上以自然生態為原則,種植鄉土草本。在蜿蜒的河道外側盡可能種植喬灌木和水生植物。同時種植區與植物密度與河道橫斷面拓展相結合,使河道瀉洪能力不降低。

        4.3 借鑒意義

        (1)注重生態,結合自然條件進行修復與改造,以科學生態的方式保護容易受損的敏感脆弱地帶;

        (2)重視水體岸坡的生態要素,針對不同狀態水體段生態景觀進行不同構建;

        (3)注重時空布局與周圍景觀協調,創造多形式的景觀,形成良好的視覺感官效果。

        5 北京地區濱水植物景觀打造

        5.1 濱水植物概述

        我國利用濱水植物的歷史十分悠久,從識別、栽培到造景都積累了不少經驗。我國古典園林濱水植物造景一方面講究樹種的選擇,另一方面是培養整個河岸造景藝術。其中河岸造景藝術主要分為兩大類:對自然山水的模仿,另一種是在更深的層次方面對濱水植物賦予許多的文化內涵,即講究景物的意境。

        5.2 北京地區濱水植物造景遵循的原則

        (1)自然性原則。景觀水體是由生命系統和多種生境構成的綜合體,其生命力在于豐富多樣。在永定河的生態復建中,遵循自然界生物共生的法則,運用豐富多樣的物種形成穩定的生態系統。

        (2)地域性原則。在物種選擇與水體形態建設中,體現北京自然環境特征,并因地制宜,創造具有時代特征和地域特征的的空間環境。利用濱水植物不同物種建立起錯綜復雜的平衡格局,這種格局有利于抵御外來干擾,可體現本地化優勢。

        (3)生態性原則。可將先進的生態技術和科學成果運用到濱河景觀中去,有利于水岸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形成河底――駁岸――濱河綠地連續的生態景觀綠地。其中應注重“創造性保護”工作,是既要最佳組織調配地域內的有限資源,又要保護該地域內的生態自然。

        (4)持續性原則。建立新的生態,使得生態、社會與經濟效益協調發展,從而改善環境,防止可能出現的環境惡化和環境污染,并且控制災情發生,以達到景觀的整體優化利用。

        (5)審美和實用功能相結合的原則。濱水景觀設計應將審美功能和實用功能創造性地融合在一起,完成對歷史和文化之美的完美組合,可以令城市內所有居民和外來游客共同休閑、欣賞、使用。

        (6)立體設計原則。對于人的視覺來講,垂直面上的變化遠比平面上的變化更能引起關注與興趣。濱水景觀設計中立體設計包括軟質景觀設計和硬質景觀設計。軟質景觀如在種植灌木、喬木等植物時,先堆土成坡形成一定的地形變化,再按植物特性種類分高低立體種植;硬質景觀則運用上下層平臺、道路等手法進行空間轉換和空間高差創造。

        6 永定河駁岸與河底及濱河綠地的建設方式探討

        為了提高河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應增加自然群落式種植,適量種植耐水喬灌木。近期可結合已建成的防洪堤,采用垂直綠化手段,可在駁岸邊緣種植攀援植物,亦可在堤邊加種植池,植以藤本植物。長遠的觀點考慮,駁岸應采取生態的建設方式,改造純硬質堤壩,利用現代工程技術水平,打造人工構筑與自然相結合的方式形成自然式的駁岸,可滿足防洪要求,又可增加生態性。

        植物由水邊的草本植物自然過渡到岸邊的灌木,呈現連續、自然的生態景觀。

        河底也應采取一定的處理方式增加河流的自凈功能。根據洪水水位的河底,應采取自然的處理方式增加河流的自凈功能;根據洪水水位的不同,河底還可做成河中湖的形式,水邊由耐水濕的草本植物形成一條自然凈化的通道。另外河邊可增加耐水材料的棧道等休閑設施,增強其趣味性。河岸綠地采用植物自然群落式種植,與河底、駁岸的植物形成自然過渡。除發揮生態功能之外,根據周邊的用地情況,在人流較為集中的區域還應承擔游憩和景觀功能。

        7 結語

        以上是根據石景山段永定河流域的考察,進而引發出關于濱河植物建設的一些思考,從而提出的一些建議。北京地區濱水生態問題,是關系北京城市景觀優美度及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應針對每條河流各段特點,提出與之相適應的規劃設計。我們應尊重自然規律,不斷研究實踐,在保證與自然和諧的前提下打造環境優美的景觀效果。最終為人類在地球上的和諧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高艷.杭州市區河道景觀體系規劃初探[J].中國園林,2008(5):1~6.

        [2] 馬志平.北京河道緣何屢治不清[N].中國青年報,1999-5-19.

        [3] 賀言.永定河石景山段有望重新蓄水[N].北京晨報,2006-5-19.

        [4] 馬潮帥,張永平,李邊卓,黃樹森.永定河恢復治理刻不容緩[EB/OL].2008.12.

        [5] 本市今年將斥資8000萬整治永定河石景山段[EB/OL].2008-4-8.

        [6] 周澤.關于永定河石景山段現狀及治理開發的調研報告[R].北京頻道 ,2007,11.

        [7] 傅伯杰,陳立頂,馬克明.景觀生態學原理及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8] 劉建康.高級水生生物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9] 何志輝.淡水生態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10] 王國祥,李正魁.健康水生態系統的退化及其修復――理論、技術應用[J].湖泊科學,2001(3):193~195.

        [11] 傅伯杰,陳立項,馬克明.景觀生態學原理及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12] 黃廷林,宋李佟,鐘健宏,等.人工浮床凈化城市景觀水體的實驗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2007,39(1):30~33.

        [13] 金波.談園林生態經濟與知識經濟[J].江蘇林業科技,1998(9).

        [14] Siren O. Garden of China [M].New York:The Ronald Press company,1949.

        [15] 余琪.現代城市開放空間系統構建[J].城市規劃匯刊,1998(6):49~56.

        [16] 于志熙.城市生態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2.

        [17] 劉濱誼.現代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18] 張大玉.對現代城市人性化空間創造的思考[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7(1):11~16.

        [19] 王佐.城市濱水開放空間的活力復興及對我國的啟示[J].建筑學報,2007(7):15~17.

        Suggestions on restoring and remedying rivers plant landscape in Beijing

        ―Based on survey Shijing Hill of Yongding river

        Tan Ku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jing,10084)

        第7篇:綠地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

        關鍵詞:校園景觀設計;中學校園景觀;地域文化

        一、校園景觀設計概況

        (一)校園景觀設計

        校園景觀設計作為校園文化的一種理化表現形式,更注重內外空間的交流,強調空間的溝通。校園不僅是傳授知識和教育功能,更要培養一個全面發展的生活環境。校園環境景觀要同時滿足感官的愉悅,可以提供娛樂、交流、教師和學生的休閑場所,起到緩解壓力、放松心理的作用,景觀的人文魅力是娛樂,這是一種潛在的校園文化,即校園“場所精神”。

        (二)校園景觀設計原則

        1.功能原則:學校包括學前區、教學區、生活區和其他課外活動,設計時應根據各功能區的不同特點安排,不僅滿足了教學、學習、工作、生活的物質功能,同時也增進了師生的交流需求,以靈感和智慧提高文化和精神陶冶功能。2.以人為本的原則:學校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組織和劃分道路也適中,空間應根據不同層次的需求,不同空間設施的設置、材料選擇及景觀的營造要充分考慮教師和學生的心理需求。3.突出校園文化建設的原則:要充分挖掘校園環境的特點和文化內涵,利用雕塑、浮雕、支柱、標志等環境與特色的景觀小品,加強校園文化氛圍。4.體現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堅持植物園林綠化,盡可能喬、灌、草多層次雙綠化,增加單位面積綠化量。5.多元化的原則:開放空間的多元化包括多元化的功能、形式和配置。各種功能,如隔離、運輸、通訊、運動等用途;多種形式,如形狀、大小、顏色、材質、成分等變化;多樣化,如草坪、樹木、山、水、建筑等不同的設置。為了滿足校園開放空間的功能,如運輸、組裝的基本功能及其他的運動,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加強充滿活力的教學氛圍,豐富多彩的校園景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教育氛圍。6.整體性原則:從整體上確立大學校園景觀的特征是設計的基礎。7.安全原則:安全是人性化設計的第一要素,高校校園景觀設計,安全性包括物理環境安全和心理安全兩個方面。

        (三)校園景觀設計主要功能

        1.校園文化: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歷史,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景觀設計,繼續把握校園歷史,保持文化的一部分,應適當考慮校園文化和歷史反映校園環境設計,讓教師和學生都能感受到學校的文化。2.學習:景觀設計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舒適的學習環境,如在教學樓、宿舍樓,或提供獎勵、或旅行、或為學校人員提供一個完美的學習空間。3.交通:交通眾多,在超過一萬的總數量,使校園道路可以緩解交通,而且可以通過教師和學生感受到設計環境美,減少道路無效設計,使教師和學生可以學習如何更有效地工作。休閑娛樂:學校生活豐富多彩,使學生能夠在多方面發展知識和技能。4.生態發展:可持續、低能耗、生態環境是當前景觀設計追求的目標,校園環境設計應遵循生態景觀設計的原則,確保校園環境的可持續發展。5.心理需求:我們走過的路,合理規劃結構和植物創造一個良好的、和諧的校園環境,在這種環境下,會使人產生良好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效果,在學校有潛移默化地影響,那里的人們喜歡在叢林的性質,因此給教師和學生安心。

        二、中學校園景觀概況

        (一)中學校園景觀

        定義:中學校園景觀是校園范圍內文化、經濟、自然等因素的結合。它也反映了它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價值,通過一定的物質承載自己。

        (二)中學校園景觀的具體構成

        為了方便學習和生活,建立了不同功能、不同性質及不同形狀的建筑群,在校園有限的空間中占主要的景觀。其獨特的校園生態體系正是其有別于其他空間景觀的重要特征。1.校園入口區域:要進入校園就包括校區前門空間、校門以及門衛系統等建筑區和校園入口區。由于中學教育的完善,教學區域綠化建設也得到了改善,入口處是校園與外界連接的過渡區,是學校和社會、物質、文化精神交流的渠道,也是校園景觀設計中一大特色。其中,正門和門衛的建筑形式作為校區形象與外界交流的首要組成部分,其形象設計不但需要展現中學校園以教育為主的文化內涵,還要體現是學校與外界交流服務的第一站。2.戶外運動區:按照“規范中小學”的設計,我國戶外運動空間總面積控制在3926至1582平方米,以及教師和學生人均用地在3.40至14.38平方米。通常包括:一個標準的250米田徑場,小足球(包括田徑場),2至4個標準籃球場,1至3個標準排球場等運動場地。3.綠地空間:學校內部的綠地空間主要是針對校園操場空間來劃定的,是以綠化為基礎的露天公共區域。草地、樹木、清澈的溪流能夠讓人們緩解學習壓力,讓更多人能夠享受這輕松的自然環境。不僅給師生提供了戶外休閑的場所,還能使師生們在其中得到心靈的放松,潛移默化地讓更多人受到隱形的教育,培養他們親近和熱愛自然的浪漫主義情懷。4.廣場空間:以露天公共獨立式開放區域的硬質鋪裝為特點的建筑就是校園廣場。校園廣場一般分為五大類:運動、交通、休憩、中心、表演和運動廣場。廣場控制著校園內主要的人群集散,其道路規劃給全校師生提供集合、休憩玩耍的方便,是全部建筑中利用率最高的場所,一般都位于校園中人流最為密集的區域,且周邊建筑物也在自然地貼近它。5.建筑鄰近及中庭空間:雖然新教改一直在進行,但是中學教育課堂活動的主要開展地還是以室內為絕對主流,所以建筑空間和教學活動的關系非常密切。國內通常的教學建筑是一組建筑通常由前院空間、中庭空間、側院空間、前廊空間、側廊空間、后院空間及建筑間連廊空間等組成,在特殊情況下,還有屋頂和架空的空間。所有的這些空間總的來說分為全部開放空間和半開放空間,其中前廊空間、側廊空間以及連廊和架空空間部分屬于半開放式的空間,前院空間和側院空間以及后院空間等屬于全開放式的空間。

        三、地域文化概況

        (一)地域文化概念

        地域就是空間區域內的一個范圍名詞。它主要包括:其一,自然地理,包括山地、平原(壩)、森林、海洋、濕地乃至氣候特點等自然環境因素;其二,一定社會構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特點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等。地域文化,就是在一定的地域條件下,由地域社會的組織結構、經濟形態、、傳統民俗等決定,在歷史上形成的、某種特定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并在此地區而后的歷史發展中遺傳與積淀下來。

        (二)案列分析

        山東陵城第六中學1.項目概況陵城區是德州市轄區,地處魯西北平原,位于北京、天津、濟南之間,素有“京津門戶,九達天衢”之稱。截至2014年,轄10鎮、1鄉、2個街道辦事處和2個經濟開發區,總人口57.7萬,其中農業人口48萬,總面積1213平方公里,120萬畝耕地。陵城區位于山東省西北部,屬黃河下游沖積平原,東經116°27′~116°57′,北緯37°13′~37°36′之間,陵城區總面積1213平方公里。陵城第六中學位于政府街以東,城區南部新區和興地帶。其周邊交通便利,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學校占地面積140畝,總建筑面積6萬余平方米。建筑包括教學樓、實驗樓、綜合辦公樓、學生公寓樓、學生公寓等,同時還擁有國內先進的風雨操場、體育中心等。2.地域文化該地區非常重視教育,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古代德州又是燕趙相鄰之地,黃河穿境而過,河漢文化、齊魯文化、燕趙文化更是溯源悠久,禹水文化、儒理之道根深蒂固。境內現有諸多保存完好的歷史名勝古跡,如禹王亭、蘇祿王墓和全國最大的秦漢墓群以及東方朔畫贊碑等。正在恢復建設中的還有董子讀書臺,我們將其地域文化在校園景觀上很好地展示出來正是尊重和發揚其優良傳統的一種傳承。在景觀小品的選擇上,景觀建筑、景觀樹種的選擇都采用當地歷史文化來作象征。3.設計風格及理念設計理念來源于當地文化,本次校園設計風格現代簡約風格,秉承經濟、實用、美觀的設計原則,使其更具有校園文化特色。簡約風格強調的是空間純粹的單純和簡潔兩大特性,不要多余的裝飾,讓空間簡化到光、量及體,就需要運用最簡單的構成原理,造成空間的流動與不同層次的穿透,此透視風格的精化就在于此。簡潔的線條、干凈的色彩、精致的小品、清爽的植栽,輔以溫馨的燈光,現代語言的建筑等,共同營造一個愉悅、輕松、富有生活氣息的校園休閑地帶,這里沒有極富沖擊力的構筑物,沒有太多吸引眼球的色彩,一切歸于平淡、樸素、自然。設計師為人們提供一個私密的心靈庇護所,豐富了人們的精神家園。4.雕塑設計該校園分為四個功能區,包括:教學樓區、生活區、風雨操場區及體育中心區。道路系統被分劃為主要人流動線、次要人流動線及活動區域聯系動線。該校區最為特色的是中心廣場的雕塑設計、景觀墻設計及景觀小品。在校園內人流量較多的區域,其道路兩邊設置銀杏大道。其雕塑設計以大雁為主題,形似火炬,表面衣服帶鏤空的形式描繪,七機敏雄健,群居為陣,重情義,不拋棄。正如校園師生關系,學生似雁群,健康活潑,相親相愛,老師似雁頭,敢于拼搏。雕塑的結構由兩層相互疊加纏繞的雁群組成,旋轉而上。此雕塑入云霄望大地,不畏艱巨,象征著青春以及精神的傳承。本雕塑材質為黃銅,不銹鋼鍛造,其高度為10米左右。

        四、總結

        第8篇:綠地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中國在人居環境的建設和管理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挑戰,而這些挑戰為園林學科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現代風景園林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量也在日益提高。但是,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大學本科專業教育是培養風景園林學科理論研究和實際操作高級人才的基礎階段。因此建立完善的風景園林專業課程體系,直接影響著風景園林專業人才的從業能力以及理論研究水平,關系到該學科的未來發展,從而解決社會需求量增長和專業人才培養輸出欠缺的不平衡矛盾。

        1 風景園林專業發展的需要

        自1900年,哈佛大學設立了美國第一個風景園林專業(Landscape architecture),標志著現代風景園林學科的建立。在我國,正式的風景園林專業教育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在取得顯著教育成就的同時,由于風景園林學科自1997年一直被作為建筑學一級學科中城市規劃與設計二級學科的一部分,學術地位大大降低,從而使該學科的教學、科研等活動大多是在城市規劃與設計學科的名義下進行,內容與名稱嚴重不符,導致無法與國際同學科接軌,造成學術思想混亂,而風景園林分屬不同學科門類,學科門戶之見和分化嚴重,人為分割導致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不完整,直接影響構建專業培養課程體系時存在盲目和局限等問題。目前,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城市化和城市生態化發展要求為中國風景園林事業提出了艱巨的任務和更高的要求。面對諸如上述日益凸顯的學科發展問題及社會關注問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對此做出了重要調整,在已公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中顯示,將“風景園林學”正式列入一級學科,這一調整標志著風景園林行業從國家層面得到了充分重視和認可,預示著風景園林教育春天的到來。目前我國已有184所高校設立了風景園林專業,并且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遞增。業界人士紛紛呼吁,為確保風景園林學學科能夠健康持續地發展,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本科專業課程培養體系,在協調學科建設與行業發展的同時,滿足快速擴展的風景園林事業對應用性、復合型、專業化、高層次人才的需求[1]。

        1.1 現行風景園林專業課程體系

        當前我國設立風景園林專業教育的院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大體上都按照已故的汪菊淵先生對于我國的“風景園林”學科所劃分的層次進行構建。其主要分為三個主要的層面:傳統園林學、城市綠化、大地景觀規劃[2]。其中以“傳統園林學”為重點,開設的課程主要有園林規劃設計、園林樹木學、園林工程、園林藝術、園林史等,而這些課程占了本科專業教育的絕大多數課時;以“城市綠化”為專業教育的并行側重點,主要開設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城市規劃原理等課程;以“大地景觀規劃”為本科專業教育提升,主要開設風景名勝區規劃等一系類的拓展課程,但是這個層面的教育由于受到教學課時以及課程體系的限制,沒有構建出完整的體系和教育目標,從而導致學生對于本專業的宏觀研究內容及方向把握不準確。而“大地景觀規劃”是學科應對當代全球性環境問題的挑戰而提出的新的發展策略,是學科可持續發展必須要研究的課題,其任務是合理利用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來創建環境優美、生態平衡的生活境域,從而用理性的分析以及可行的發展策略來解決當下人地關系失衡、環境惡化、自然文化遺產遭到嚴重破壞等尖銳的社會問題。在現行風景園林本科教育課程體系構建中,也正是由于認識到風景園林業務范圍已從原來單純的規劃設計轉換為保護利用、恢復更新等發展研究趨勢,最經幾年在一些風景園林專業院系中出現了與景觀生態學相關的課程,更有完善者甚至建立了“場地認識和分析”相關的介紹、體驗類課程,使學生的專業知識框架更趨于完善,從而使得設計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1.2 課程體系中引入“環境心理學”課程的必要性

        在完善專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同時,城市化的飛速發展也為風景園林專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其實就風景園林目前的發展趨勢,溯其根本,就是解決人與環境的關系問題,而園林本身就是為人服務的。因此作為專業從業人員,經常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為什么要進行設計?”回答有若干種,但是有一種最具代表性―― 是“為了尋求某種變化”,那么“為什么要變化?”肯定是要滿足某種需求,那么“是誰的需求?”這個答案唯一,即為“人的需求”。因此經過這樣一個設計反思的過程,即可得到這樣一個結論:園林設計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從而做到人性化設計。而這個過程是要建立在對場地合理的分析和研究之上,借助景觀生態學等知識的宏觀把控,運用園林規劃設計的微觀方法,才能促成一個完整的設計。因此從課程體系完善的角度考慮,將“環境心理學”引入,是對專業設計過程培養最好的補充和鋪墊。而環境心理學作為研究環境與人的心理和行為之間關系的應用型學科,著重從心理學和大眾行為角度,探索人與環境的最優化發展。在人與環境之間堅持“以人為本”,從大眾行為和心理特征來考慮研究問題,從而對現代景觀設計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如圖1所示)。

        1.3 “環境心理學”在風景園林中的發展應用

        環境心理學應用到園林設計中,激發了景觀設計新的研究方向,促進了設計對人的需求的關懷,實現設計環境的最優化,為很多細節提供了設計理論和依據。將環境心理學研究成果運用到園林設計中,解決了許多除設計因素之外的現實問題,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景觀影響。

        就目前環境心理學在風景園林中的研究現狀,國外在此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研究人的行為心理學及其對園林設計的一些影響,如由Almo Farina和Andrea Belgrano提出的“中立基礎園林、個人基礎園林、觀察基礎園林”三種認識,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原生態假設理論;再如Jader Tolja和Clara Cardia通過實驗證明一個人的心理因素能夠影響空間認知,空間體驗和空間說明。二是研究大眾行為與環境的關系,從而截取相關理論應用到具體的園林設計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阿爾伯特J.拉特利奇的公園設計以及揚.蓋爾對于如何使用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空間,支持或引導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且景觀中的環境心理學理論在考慮特殊人群的設計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國內在此領域的研究并沒有太多的關注理論研究,將重點投射在運用國外的研究理論,在具體設計中加以改進和完善。綜合國內外的綜合研究成果,現在的景觀設計重點是關注景觀與人的相互影響和關系,而非景觀本身,這是環境心理學帶給景觀專業新的反思和研究方向[3]。其中,環境認知理論在園林植物配置中的應用;人際距離―― 親近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和公眾距離對景觀場所設計的影響;個人氣泡、領域性、私密性特征在園林景觀體驗中的把握,甚至色彩感知對園林景觀的影響都將成為每一個專業從業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素養[4]。正如彼德 .沃克所說:“一個優秀的景觀設計師如同一個編劇,如果他的景觀設計得好,那么每個是使用者就如同在劇目中的演員,盡職盡責地演著編劇為他導的劇”,由此可見,如果掌握了大眾行為中所蘊含的心理需求,那么景觀設計作品的使用頻率和社會評價將會大大提高,從而使對景觀使用者的控制從無序走向可控化。

        2 “環境心理學”課程缺失對專業培養的影響

        在現行的風景園林本科課程體系中,作為設計根本和前提的“環境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內容并沒有相應課程的講授,只是在“園林規劃設計”課程中涉及到具體設計內容時,淺顯地分析下此類型園林項目對適用人群該如何進行考慮,但是理論深度和廣度遠遠不能解決設計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當然也有一些院校的風景園林專業培養方案中雖然設計到心理相關的課程內容,但是由于心理學范疇較寬泛,講授沒有結合具體的案例分析以及針對園林專業的應用等方面的內容展開,使學生感覺所學無多大用處,因此造成學生學生不愿意學、教師上課積極性不高的現狀。由于“環境心理學”自20世紀70年代形成,在30余年的發展中已形成一套基本完善的理論系統,并且其在園林中的應用探索已步入了深層研究,因此只把這方面的知識僅作為一門園林專業基礎課上分散講授的內容,一方面難以保證學生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使這類知識在相關設計中得實用度大大下降。

        2.1 導致設計目標不明確

        “環境心理學”課程的缺失,直接導致學生在完成設計任務時盲目拼湊、目標不明確,缺少對景觀與人的相互關系的分析,只注重方案形式的漂亮,忽略場地功能的考慮,最終使方案的認同度和操作性降低。比如無論是設計那一種類型的園林綠地,都存在諸多環境心理因素方面的考慮,不僅要滿足各類人群使用的功能需求,更要通過一系列環境與人的關系的分析來充分展示景觀對人的吸引力,從而控制人對景觀的感知。只有這樣,設計的內容才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標的實現某種使用需求。

        2.2 對教學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在教學方式上,任課老師在布置“園林規劃設計”或者“綠地系統規劃設計”的不同設計作業時,雖然一再強調學生要對整個地塊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區,并提倡人性化設計,但是學生仍然感覺對此要求無從下手。因此,作為講授者,應該改變枯燥的純理論教學,試著引導學生以一個景觀使用者的身份重新審視自己的設計,從景觀認知過程及景觀行為的空間格局等多重角度,培養學生在景觀設計中的“多身份”扮演的假象能力,推導出符合大眾審美需求和要求的方案,再借助環境心理學中關于大眾行為與景觀的關系,不斷地提高方案的可操作、實用、舒適性。

        2.3 引發對傳統設計程序的反思

        我們現在做設計,一般采用直線型設計程序(如圖2所示),從解讀任務書完成設計綱要,確定設計方法和內容,再到最終的設計實施,全程建立在設計師在獨立思想之上,沒有使用者的參與。

        基于環境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合理的設計程序應該是環形設計程序(如圖3所示):通過對設計綱要的理解從而預測出設計目的,或者說是設計構想、意圖或假設,然后通過嘗試不同的設計方法對這種設計意圖進行恰當的表達,至此是沒有使用者的參與的,與傳統設計程序所不同的是,在設計實施之后,新加入一個設計環節,就是對所設計的內容進行使用后評價,得出結論,從而驗證當初的設計預測是否準確,如果條件容許甚至對方案進行合理修改,可以說這個過程為今后處理類似問題提供了第一手參考信息。這種環形模式使我們的設計更趨于完善,提高了景觀品質的同時,也提高了公眾對景觀的認同程度,這種程序才是良性的可持續性設計發展之路。

        3 “環境心理學”課程的引入

        針對當前的風景園林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及專業的核心教育目標,“環境心理學”課程應作為當前專業核心課程“園林規劃設計”及“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設計”課程的先行課程,起到普及環境心理學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內容和具體方法的作用。同時,為了避免純理論講授的單調枯燥,本門課程可以引入“體驗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深刻感受到不同的心理反應對景觀認知的影響,并在此過程中總結各種設計信息和參照依據,從而為核心課程的開展鋪墊合理化設計的理念。本門課程的主要知識體系由認識人的基本行為開始、在認識交往的基礎上規劃設計面向交往的景觀場所、了解景觀行為的空間構成、從景觀感知到如何提升景觀認同度、環境心理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具體應用、調查作業五個主要部分組成,課程答題的建設構想(如表1所示)。

        4 結語

        第9篇:綠地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們對居住環境質量日益重視。雖然各地政府紛紛開始重視綠地建設,但是,城市可供綠化的用地卻很緊張。因此在有限的用地限制下,垂直綠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城市綠視率高,豐富綠化層次,增加綠化面積,提高城市綠地率。國外許多發達國家已經在垂直綠化的研究過程中得到了許多成功的經驗。本文將以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墻面綠化為例,分析國外垂直綠化的發展經驗,探討其對中國城市綠地的縱向延伸所能帶來的經驗與啟示。

        1. 城市綠地中的垂直綠化體系及其發展

        1.1 垂直綠化體系

        在歐洲、澳大利亞和新加坡,垂直綠化體系是一個關于不同的綠墻系統的比較研究。這些研究分別聚焦于建造垂直綠化結構的實際應用層面以及世界各地綠墻建造的案例。而在我國垂直綠化體系主要是由不同類型的垂直綠化形式構成的,這些形式主要包括:墻面綠化、屋頂綠化、陽臺綠化、立交綠化、護坡綠化以及柱廊綠化。[1]在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下,許多大中型城市的城市建設用地與綠化用地之間的矛盾愈發的激化。因此,垂直綠化與平面綠化的結合不僅可以解決城市的用地問題,還可以提高城市的綠視率,豐富綠化層次,增加綠化面積,提高城市綠地率。

        1.2 城市綠地中的垂直綠化的發展

        人類在20世紀80成功地實現了無土栽培技術的實現,自此開始在都市中的各種建筑物外立面展開了一系列創造性與藝術性的創造性活動。在20多年后的今天,在歐美及日本等城市的公共空間已經出現了不少令人驚嘆的與建筑和景觀結合的垂直綠化裝置。如今,談到城市綠地中的垂直綠化設計,派崔克•布朗克(Patrick•Blanc)的作品無法讓人回避。他設計的巴黎的凱布朗利博物館和人氣很旺的BHV百貨公司的外立面,使垂直綠化迅速變成一種流行與時尚。不同質感、色彩、形狀的植物被巧妙地穿插組合,交織成一副流暢的、飽滿的“綠色交響詩”——他為臺灣 “國家音樂廳”所建造的墻面綠化正是這個名字。[2]當今的社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這些問題無一不促使建筑師、景觀設計師、植物學家與公眾共同積極地思考與行動。“垂直綠化”更為實際、環保以及操作上的易于實現,很快就要成為一種新的綠地風潮。

        2. 國外城市綠地垂直綠化的案例分析

        2.1 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墻面綠化(The Vertical Garden of Musée du quai Branly)設計

        2.1.1 項目概況

        巴黎“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于2006年6月落成,緊靠埃菲爾鐵塔,法國媒體還習慣于稱它為“原始藝術博物館”。博物館由幾個建筑,一個多媒體室和一個花園組成,是由法國建筑師基恩•努維爾(Jean Nouvel)主持設計的。而這個建筑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長200米,高12米墻面垂直花園。它覆蓋了整個西北門面墻面,由派崔克•布朗克(Patrick• Blanc)設計而成。。

        2.1.2 綠化形式

        派崔克•布朗克(Patrick• Blanc)在凱布朗利博物館這個項目中選擇了墻面綠化的形式,而這種選擇這種形式的靈感來源于熱帶雨林的垂直生態系統:在熱帶雨林的生態系統中,大部分的植物只需要少量的水和一些必要的礦物質就能夠在一些環境苛刻的地方生存。這個墻面綠化的灌溉系統則模仿自然界中的瀑布,再輔以水耕法以及無土栽培人造基質上的一些技術,完成了派崔克•布朗克較為成熟穩定的垂直綠化系統[6]。

        派崔克•布朗克的垂直綠化系統主要結構由三個部分組成:(1)外部結構,金屬框架起到承重作用。而且在這個金屬框架內含有灌溉的管線,支架底部的智能灌溉系統就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提供給植物生存所必須的營養物質。(2)隔離結構,10mm厚的PVC層。這個PVC層不僅能夠阻隔水和營養液對金屬框架和墻面的腐蝕,還能夠解決植物根系的穿刺問題。(3)栽植層,3mm厚的毛氈層。其實用來替換傳統的無土栽培基質,為植物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生長環境。

        2.1.3 植物選擇

        派崔克•布朗克在室內的墻面綠化中選擇的植物主要來自熱帶那些非常耐陰的植物,這些植物大部分生存在森林冠層以下的空間中,而他室外的墻面綠化其實面臨的環境挑戰更加的殘酷,即使是這樣可供選擇的植物依然存在很多。在凱布朗利博物館的這個綠化墻上包含了來自非洲、大洋洲、亞洲和美洲的150種共15000株植物。整個墻面植物的布置是在布朗克的指示下完成的,每一株植物的選擇和位置等。從而形成了質感豐富的綠色“掛毯“。這些植物包:虎耳草屬植物、風鈴草屬植物、天竺葵、礬根屬植物、蕨類植物、長春藤、鼠尾草、婆婆納、醉魚草、莢蓮屬植物、繡球花、忍冬和莎草等。在這些植物之間生成了厚厚的苔蘚,這使得整個墻面就像是一個天然的濕潤的巖石表面。

        3. 國外垂直綠化的經驗與啟示

        3.1 垂直綠化在城市綠地系統中的定位是首要目標

        雖然垂直綠化的綠化效益與其他形式的平面綠化相比是最低的,但是這樣一種節約土地的綠化方式已經在國外成熟起來。眾所周知,中國當下的垂直綠化尚處于啟蒙階段,還僅僅是停留在少數攀緣植物的簡單種植與花盆的立體擺放。造成這樣一種現象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在中國沒有政策給垂直綠化在城市綠地系統中正名,還由于其后期較為昂貴的維護費用等等。但是未來城市逐漸向高空發展,垂直綠化作為一種補償性的綠化方式,并將成為城市綠地中一種重要的綠化手段。因此我國現階段首先要把平面上的綠化做好、做足,在這樣的基礎上開始對垂直綠化進行探索式的嘗試,從最簡單易行的屋頂綠化開始逐漸向國外靠攏。

        3.2 植物的選擇是垂直綠化的靈魂

        派崔克•布朗克的綠化墻開始讓人們意識到,墻面綠化同樣可以成為一種時尚,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那100多種頑強的植物。布朗克利用這些植物進行豐富多彩的組合,讓人們擺脫了墻面綠化就是利用攀緣植物覆蓋墻壁的傳統認識,并且其他的人提供了更多的參考。在其作品當中所用到植物遍布世界各地,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世界各地都可以設計出這樣令人贊嘆的墻面綠化。

        4. 結語

        在中國,地面綠化已經日趨成熟,兼顧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好作品也層出不窮,而垂直綠化在城市綠地系統中的不溫不火可以說既有政策上的原因、也有其成本制約。但是作為未來一種主流的綠化形式,我們已經可以借鑒國外優秀的成功案例的經驗來進行自己的嘗試了。相信在度過這個探索時期之后,垂直綠化同樣也可以作為一種穩定的“生態系統”在城市綠地系統中綻放異彩。

        參考文獻

        [1] 趙立曦. 立體綠化在城市中的應用[J]. 山西林業科技,2010,(04).

        [2] 謝明洋. 生命的交響詩—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垂直綠化設計初探[J]. 美術大觀,2011,(08).

        [3] 戴耕. 綠色律動——建筑垂直綠化在上海世博會場館設計中的運用[J]. 安徽建筑,2011(02).

        [4] 廖晶. 拓寬綠化空間,豐富城市景觀——垂直綠化[J]. 資源與人居環境,2011, (04).

        [5] 陳正鐵. 當代建筑屋頂綠化設計分析[J]. 中國園藝文摘,2011,(0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国产二区不卡在线 | 亚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 在线视欧美亚洲日本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综合网 | 亚洲ⅴa在线观看 | 在线天堂v亚洲综合a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