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旅游環境規劃范文

        旅游環境規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旅游環境規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旅游環境規劃

        第1篇:旅游環境規劃范文

        關鍵詞:游客體驗;資源保護;環境容量;規劃管理

        中圖分類號:F59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1)04002703

        1 引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旅游業將繼續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己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而旅游需求的擴大和旅游產業的迅猛增長為我國旅游地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更為嚴峻的挑戰。旅游環境容量的研究對旅游地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游客體驗和資源保護即VERP(Visitor Experience Resource Protection)框架作為旅游環境承載力的主要管理工具得到了廣泛的利用。

        2 VERP框架理論

        2.1 VERP框架理論的概念

        1978年,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通過法案條列(U.S.Public Law 95-625)要求所有國家公園都要進行總體管理規劃(General Management Plan,GMP),并且要求在這樣的規劃中必須包含幾項要素,其中一項就是對所有國家公園進行游憩容量的確定。在這個背景下,1992年,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和學者組成的一個跨學科小組提出了VERP框架,其旨在解決環境容量與適當的游憩利用問題,以及由游憩導致的生物物理學的影響,而主要目的是保護公園資源和游客體驗的質量[1]。VERP框架通過一定的步驟和程序,針對環境變量和體驗變量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方向的闡述,并通過對質量指標和標準的提出明確了具體的管理方向。同時要求對公園環境進行監測和評估,在環境達到或超過可接受變量的最小極限值時,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問題采取行動[2]。此外,VERP框架還適用于解決公園里某個或多個地區性的游客利用問題或對現有的游客管理計劃進行修正。

        2.2 VERP框架理論的要素

        VERP框架共包含了4個步驟、9個要素,而要素的使用范圍,進行的順序,用來完成的方法在不同的情況下有所差別[2,3]。

        2.2.1 建立框架

        由要素1~3組成,組成多學科研究小組、提出公眾參與策略、針對旅游區的目的、意義、最重要的表現主題、規劃中存在的限制性因素等做出闡述。

        (1)要素1。組織一個跨學科的項目團隊,核心團隊3~7人,包括可以開發規劃和執行規劃的成員,以及一個以不同背景和專業人員組成的可以提供廣泛咨詢的輔顧問團。

        (2)要素2。制定公眾參與戰略,該策略應貫穿整個規劃和管理,管理者定期與公眾溝通交流,包括解釋如何做出決定,有哪些公眾的建議被采納,如何體現在決策中。

        (3)要素3。確定公園的目標、重要性、首要的主題;確定規劃的限制條件,這一要素是VERP規劃的相關策略方針制定的基礎,后面6個要素必須與它保持高度一致。目標是這個地區成為國家公園的一個或幾個原因;重要性是指這個地區對自然資源和社會文化的傳承的重要性的歸納和概括;主題是指公園中讓每位游客耳熟能詳的資源概括,它幫助人們了解公園的重要性,一般為3~5個;限制條件指那些已經存在而沒有在規劃中被重新考慮的決定。

        2.2.2 分析

        這一步驟的工作目標是理解公園資源和現存游客使用和經歷的情況。要素4為分析公園的資源和現有游客活動的狀況,工作人員盡可能了解公園的資料和現有的游客游憩活動和體驗,通常通過地圖、母巖巖性和文件資料來實證分析。

        2.2.3 操作方案

        該步驟由要素5、6、7組成。主要是針對具體區域的實際情況和提出的目標,選擇、編制各種戰略措施和行動方案。

        (1)要素5。描述游客體驗和資源狀況潛在的發展空間(潛在的發展區域),潛在的發展區域必須與公園的目標和重要性相吻合,這些區域的利用常被公園所能提供的不同游客體驗需求和資源條件所影響,并規定合適的活動、發展,以及管理種類和水平;潛在的發展區域只在要素5中用文本描繪,將在要素6定的地理區域中具體實施。

        (2)要素6。為潛在發展區域選定其在公園內的特定區位(管理分區),潛在發展區域主題決定了它未來的利用水平規劃團隊可以根據《國家環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s,NEPA)相關規定,提出可供選擇的潛在的發展 區域的主題,并估計主題的受益和宣傳影響狀況。

        (3)要素7。為每一個分區選擇指標并確定各指標的評價標準,制定監測規劃。指標指有代表性的、可度量的反映分區整體狀況的物理、化學和社會變量。其中,資源指標用于測量游客游憩對公園資源的影響,社會指標用于測量游客活動對游客體驗的影響。標準指每個指標變量最低可接受的水平具有5個特征,即可度量性、時空性、概述性、影響性和現實性。監測計劃使管理者了解公園內自然和社會的狀況,了解實施管理行動的成效,為管理者下一步的行動提供決策依據,有3個特點,即可行性、客觀性和周期性。

        2.2.4 監測與管理行動

        本步驟由要素8、9組成,為具體的環境監測和管理行動。

        (1)要素8。監測資源和社會的各項指標,對較為敏感的分區進行有規律的監測資源和社會條件,若由于人員和資金的限制可在分區中最敏感的地方優先考慮設置監測。

        (2)要素9。采取管理行動,監測指標顯示資源和社會條件超出標準許可或者正在逐步惡化時,公園必須采取管理行動,使資源和社會條件恢復到標準水平許可的范圍。

        3 VERP框架理論的先進性

        VERP框架是作為可接受改變的極限(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LAC)理論的一種改進框架而出現的,其最大的先進性在于打破了“數量指標極限”這一環境承載力所追求的終極目標。現在環境容量的“數量指標”并不被看作是唯一的可供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的管理者所利用的標準。當然容量的控制指標當然還是必需的,然而它不再是由一些由固化的普適性的公式就能夠推導出來的簡單數字,而是在融合了自然環境、游客、社區、管理者等各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之后的一套指標體系。在不同區域,由于對自然資源的游憩利用的方式、強度、時空特征都有差別,因而容量管理的精髓已經轉移為設計出一些具體的行動、措施,在各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判斷取得妥協的情況下,通過監測并將某些特別關鍵的指標控制在各方面許可的范圍之內,從而實現對自然資源的最有效而無害的永續利用[4]。

        4 VERP框架理論作為管理工具應用時存在的問題

        4.1 難以對VERP框架中提出的質量標準和指標做明確的定義

        VERP框架作為環境容量管理工具,試圖提供一個合理的、科學的管理方法,因而對VERP框架中提出的質量標準做明確的定義,以及制定質量指標的使用范圍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從生態、文化和社會等各個角度進行調查研究。旅游地的規劃管理很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嚴格完成這些調查研究。

        4.2 VERP框架中提出的質量標準和指標缺少統一的理解

        VERP框架為旅游地制定的質量標準和指標往往被管理者錯誤地看做是管理目標,管理活動都是針對達到這些目標而進行的。質量標準是指可接受的極端條件,指標是指可接受性變化的最低限度。即當某個指標沒有被違背,那么該境況就被認為是在可接受的最低限度內的,而當某個指標被違背了,該境況被認為是不可接受的,這時管理部門應該開始采取行動,使該境況恢復到可接受的最低程度。標準和指標不應該看做管理目的或目標,而是用來衡量未來境況的手段。

        4.3 監測活動具有的滯后性

        監測是VERP框架所必須的部分而不是額外部分,經常錯誤地認為質量監測選擇指標是整個程序活動之外的活動,而實際上監測活動需要在制定各類標準和指標時就應該被考慮在內的部分。也就是說檢測活動的依據是標準和指標的定義,它是一個包含著監測、評估和實際調整的循環反復操作的過程。而監測活動要在整個程序準備實施時就要開始的,而不是在程序實施結束以后監測才開始的。

        4.4 公眾參與程度不高

        利用VERP框架進行規劃管理要求有一個跨學科的專家小組,利用一定量的時間對旅游地進行有關現有資源(包括生態的,文化的和社會的),資源條件,以及保護目標等的調查研究。同時該小組還應該和旅游地工作人員以及當地社區居民進行互動座談,然后提出對該地區而言是最恰當的標準和指標的制定建議、監測計劃,以及針對已發現達到或超過可接受標準而帶來的影響的管理策略和行動建議。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旅游地在進行質量標準和指標的制定時,往往只是由一個規劃專家小組在該地區考察,并提出他們的想法。這就缺少了旅游地工作人員和當地社區居民對規劃活動的幫助。

        4.5 缺乏足夠的資金儲備

        VERP框架在實施中有很多活動需要大量持續的資金和人力來保證程序的順利進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源或者沒有現存的機制來保證VERP框架的實施,這是我國旅游地利用VERP框架進行規劃管理受限最現實的問題。

        5 結語

        VERP框架理論和其他框架理論一樣,不是處理旅游地環境容量問題,如不斷增長的游憩問題,游憩對生態資源造成破壞問題,以及游客體驗質量問題的萬能藥。筆者認為應用VERP框架作為環境容量的一種管理工具,最具有挑戰性的是如何來有效地實現和維護所有重要要素的需求。沒有保證VERP框架要素都得以解決的機制,旅游地的總體管理規劃程序就很難得到實現,而游客利用的規劃和管理就不可能完成。把VERP框架嵌入旅游地總體管理規劃中,并組建一個綜合性的機構,用來滿足實現VERP框架各要素需求,這是實施VERP框架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Hof M, Lime D W.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 framework in the National park system:rationale,current status,and future direction[J].Progress and Future Directions,1997(6):371~374.

        [2] National Park Service.The 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VERP)framework,a handbook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R].Washington,D.C:National Park Service,1997.

        [3] 林明水,謝紅彬.VERP對我國風景名勝區旅游環境容量研究啟示[J].人文地理,2007(4):64~67.

        [4] 張驍鳴.旅游環境容量研究:從理論框架到管理工具[J].資源科學,2004,26(4):80~81.

        VERP Framework and the Management Planning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Song Wenshu

        (School of Eco-Tourism,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210093,China)

        第2篇:旅游環境規劃范文

        關鍵詞:3S技術;生態旅游;應用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3-0148-02

        一、生態旅游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1.生態旅游的概念。當今社會,旅游業已日益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大動力,同時旅游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日益明顯,生態旅游也就隨之成為世人關注的熱點和焦點。生態旅游,最早于1983年由Hetor CeballorsLascurain提出的。1993年國際生態旅游協會的定義是:生態旅游是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是人們為順應“綠色旅游”和可持續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旅游形式。這種基于保護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旅游形式是當今旅游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

        2.生態旅游的研究方法。在國內,生態旅游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描述法、數理統計法、構造模型法“3S"技術法等等。“3S”技術方法這種地理方法在生態旅游研究中逐漸被應用,而且成為一種趨勢。國外對生態旅游影響研究已深入到生態環境因子層次的定量研究上,如旅游對地質地貌、土壤、植物、動物、水、噪聲、大氣等的影響。

        二、“3S”技術概述

        “3s技術”是空間定位系統(目前主要指GPS全球定位系統)、遙感(R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這三項相互獨立而在應用上又密切關聯的高新技術的總稱。

        其中,遙感技術可以快速、廉價地獲取地面物體的影像數據及其空間位置,并能及時更新。地理信息系統是在一定的空間參考坐標系下,以地理坐標為控制點,對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進行采集、存儲、管理和分析的技術工具。全球定位系統是利用導航衛星發射的信號對空中或地面的固定或移動物體進行導航定位的技術系統。

        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與全球定位系統這三種技術系統各有側重,互為補充。3s綜合的基本思想是用RS提供最新的影像信息,GPS提供影像信息中的位置信息,GIS為影像處理、分析應用提供技術手段,三者緊密結合可為用戶提供精確的基礎資料。

        具體地講RS是GIS重要的數據源和數據更新手段。利用遙感圖像的波譜特性,建立相應的解譯標志,用目視解澤方法在遙感圖像上識別不同的旅游資源。利用監督或非監督分類等方法,對各種不同的旅游資源進行分類,從而清查旅游資源的數量及其分布。將幾何糾正過的遙感圖像與相關信息如地形、交通和土壤等相疊加,再結合其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可以進行旅游資源的綜合評價;GIS具有強大的數據存儲、處理和管理功能、空間分析功能、空間建模功能和制圖功能,為RS數據和矢量圖形數據的分析評價和結果展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GPS的主要作用是精確的三維定位和導航,為Rs數據提供地面或空中控制,輔助遙感技術進行旅游資源調查評價。可以為旅游者導航。能夠測量高程,建立數字高程模型(DEM),結合遙感影像圖,通過GIS軟件制作旅游區三維景觀圖。同時,它又可直接作為GIS的數據源。

        總之,3s已經發展為一項綜合的技術,已經廣泛地用于軍事、規劃管理、地質、土建、交通、旅游、野外勘探、道路、環境、水利、林業等諸多方面。

        三、“3S”在生態旅游中的應用

        在生態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從資源調查與產品開發環節的各個環節、到產品的營銷、經營、管理等整個過程中都要涉及到大量的資源勘測、環境監測、數據分析、可視化輸出測量以及信息查詢、人力資源管理、產品質量管理等工作。借助于“3S"技術在這些方面的優勢,可以大大減輕生態旅游開發和管理過程中的工作強度,為產品的開發、營銷、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從而增加開發和管理的科學性。“3S”技術必將在生態旅游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

        1.在資源調查與產品開發環節的應用。“3S”技術,可以更加方便、迅速、動態地獲取大量資源和環境信息,從而節省生態旅游資源勘測與調查費用。Rs用于植被資源調查、環境質量監測、交通線路網絡等方面。利用GPS點數據對影像數據輸人、預處理功能、數據分析功能、數據顯示與結果輸出功能、分類等處理,分析生態旅游資源的種類、數量和分布。利用GIS建立生態旅游資源數據庫,再用GIS空間分析功能將之與相關的地形、土壤、水文、氣候等圖層疊加,進行層的管理、空間數據的統計分析,對生態旅游資源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尤其是在森林、山地等特殊地形區,利用遙感等地球信息科學技術不僅省時省力、高效率,同時還能提高資源勘察的精度。在生態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統便于對所獲得的多種復雜數據進行存儲、處理、分析和管理,并且可以快速、方便地制作旅游電子地圖,便于提供最新最詳盡的旅游信息。

        2.“3S”與生態旅游的環境規劃。生態旅游的環境規劃是生態旅游發展的藍圖和綱領。科學的、合理的旅游環境規劃可以使旅游開發項目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地協調進行,保證生態資源的可持續,減少盲目性。遙感影像作為規劃設計的底圖,是目前許多規劃設計單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真彩色的數字影像,所有的規劃要素都以符號和屬性數據注記的形式直接覆蓋于影像之上。由于GIS的強大的地理分析能力,利用GIS進行生態旅游的環境規劃能迅速得到分析結果,而且易于更改規劃結果,實現動態規劃。當影響旅游規劃的因素發生變化時,IX往我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進行修改規劃方案。同時,GIS軟件都具有很強的地圖編輯與顯示能力,對規劃分析結果利用地圖形式顯示出來,比較形象生動。

        3.在產品促銷環節的應用。旅游產品無法轉移性的特點決定了市場促銷在生態旅游業發展中的重要性。通過建立數字化營銷網絡,利用網絡的便捷化和信息傳遞的快速性,從而有利于生態旅游產品的推廣和銷售。利用地球信息科學技術便于信息采集、數據管理等特點,以開發網上預定系統,對生態旅游產品中交通、住宿、游覽等系統進行統一的遠程數據管理,進行網上生態旅游產品查詢、交通查詢、住宿查詢以及客房、機票甚至門票的網上預定等,以此為生態旅游者帶來更多的方便,更加有利于生態旅游產品的推廣和銷售。

        4.與生態旅游的信息管理與服務。生態旅游產品的核心是生態型的自然、人文景觀和環境,開展生態旅游的目的除了滿足生態旅游者回歸自然的需要,還要為社會公眾提供環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借助于GIS等“3s”技術,可以幫助游客進行空間定位,它可以讓你隨時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及行走速度和方向,使你不會迷路。同時,幫助景區管理者進行安全檢測,預防各種自然和人為災害,確保游客旅游活動安全。GIS可以為游客提供各種關于生態旅游地的信息,利用GIS進行生態旅游的信息管理,用戶可以在系統中對自己感興趣的空間特征查詢各項屬性,也可以查出具有某一屬性的所有空間特征的位置和分布。旅行社、酒店等接待單位可以通過GIS查詢客源、客流量,從而為旅客提供滿意的服務。利用GPS進行信息管理,可以科學合理地安排旅游線路,并對其進行智能化調度。同時,實時地監控旅游車輛、船只及旅游探險者的位置動態,可以減少旅游事故的發生,為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基于3s技術在生態旅游中的應用,從而給旅游者提供了周到、全面、貼心的旅游服務,這也成為吸引旅游者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第3篇:旅游環境規劃范文

        關鍵詞:環境規劃;景觀細部設計;整體與局部;

        中圖分類號:TU-85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作為一處景觀,人是其主要的使用者,人們在城市中或者在大自然中進行娛樂活動、交往活動、觀光旅游活動,景觀為其創造了宜人的條件,因此,創造出僅僅讓人進出的空間性的視覺藝術形象的景觀是不合格的,景觀中的每一個細小的部分都應盡量美化、設計,每一個細部都決定著整個環境規劃的優良惡劣。作為設計者,在環境規劃好的大前提下,要注重大尺度的空間形式設計,同時更應當關注與人最直接接觸的細節――細部的形式紋理,包括質感、節奏、光線、家具及色彩。

        1 、環境規劃及景觀細部設計的基本內涵

        1.1環境規劃的基本內涵

        環境規劃是指人類為了使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而對自身活動和環境所做的宅間和時間上的合理安排。它具有動態性、整體性、區域性、綜合性、信息密集及政策性強的特征,旨在指導人們按照既定的目標、標準和措施隔離排污,有效削減排污量,最大程度上約束排污行為的發生,開展各種環境保護活動,改善環境,有效防止資源的破壞,進而將保護環境納入大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活動計劃中,總之,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佳最優的環境效益,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環境調查與評價,環境預測,環境功能區劃分,制定環境規劃目標,設計環境規劃方案,選擇和實施方案等內容。

        1.2景觀細部設計的內涵

        景觀環境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的都市的三度空間、時間和人的視覺等具有形態獨立性下,自然、環境、建筑和設施予以組織并具有一定的社會文化內涵,二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而景觀細部分可分為廣義的和狹義的兩個部分,廣義上來講,細部設計就是相對整體環境規劃而言的具有獨立結構、功能的視覺單元,但這不意味著景觀細部設計是簡單而細小的;狹義上來講,景觀細部設計是以建筑和空間的結構和功能為基本單位,在環境空間中按照秩序排列的部分,即節點細部。

        2、環境規劃和景觀細部設計的關系

        2.1細部設計理論是設計學科的基礎理論。

        在任何一種事物中,細部往往具備有一定的物質功能,而且這種功能性細部又總是具有一定的藝術形式,一個細部的完善,往往需要二者相互交融,統一協調,作為一種組織豐富事物的環境也是這樣,一方面,多種構造出完善的功能,由處理多種材料而共同組成,另一方面,功能和形式有機統一,使得多個相對獨立的形式構成了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形象。因此,細部設計的基礎性就不言自明了,它也是研究真個學科理論的基本問題之所在。

        2.2景觀細部設計是整體環境規劃中的一部分

        景觀細部設計作為整體環境規劃的組成部分,具有獨立的功能,景觀細部設計是整體的一個局部,是一種在“特寫”和“直接”尺度上的景觀物質紋理。從整體、或從遠處上來看這個局部,它們的個性往往并沒有很強,但當人們逐漸去接近它們時,就可能會發現一個全新的景觀,這種的局部就是景觀細部設計的魅力之所在。它們既片斷又獨立,它們承擔著功能、結構和構造的責任,但同時又時刻體現出自身的細致與精美,本身也極具欣賞價值,個性張揚,無處不體現著設計者的用心,向使用者、觀看者傳遞最直觀、最直接的信息。

        2.3景觀細部設計體現文化。

        在一個特定文化中,景觀細部設計可以彰顯文化寓意。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景觀均表達出那一文化層次的象征意義,由于整體環境所處的歷史、地理與文化背景不同,景觀就有著不同的細部特征,因此,通過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細部設計的運用,創作出的景觀也就會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征,反之,有意識的觀察景觀的細部設計,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一地一時的文化。

        3、景觀細部設計的感受

        3.1圖案

        圖案是一種材質表面組織,就如同人們對于圖案有一種天然反映一樣,有著與生俱來創造圖案的愿望,圖案可以使人們更容易接受以及認同生活中的社會秩序。比如說人行橫道、停車標志、紅綠燈等,這些圖案的重復性在整個區域乃至一國甚至于全球延伸,當然,他們同時具有多樣性和整體性的視覺特征。在一個整體的環境景觀中,圖案的產生會受到自然、幾何及形成的過程和使用的方向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3.2質感

        質感會給人帶來以觸覺和視覺的印象。一個景觀的質感,有助于將人們所看到和所感受到的東西聯系起來,形成特有的視覺特征,從而增進景觀的活力,增添景觀的魅力。在城市環境規劃中,材料質感的不同組合和變化,也會暗示著場合功能和性質的改變,具有引導提示作用。既能通過觸覺傳遞,又可以通過視覺傳遞。比如長滿苔蘚的整石鋪砌或密植的草皮強調著下部場地的形與體,增強其

        可見的尺度,對于拔地而起的物體起著背景的作用。無論是硬的物質鋪面還是如草地、苔蘚等軟的物質鋪面,無不透露著景觀設計者的精心設計,不同的組合法師,或是看似隨意卻又用心的鋪砌,添加者鵝暖石或是嵌入古韻的鋪裝,千變萬化、造型百變的小路,都帶人以趣味,令人留連忘返。

        質感和光線及距離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距離的不同而出現不同層次的質感,即重復質感,這種方式在城市規劃中時常用到,如質感被當做地面或植物的整體北京市,可能就會呈現出較大尺寸的長方形交錯分格的質感;而當人們游走在上面時,質感就有可能有更加豐富多彩的變化。如這種“一次質感”和“二次質感”可以被我們反復推敲、仔細運用、巧妙設計,營造出豐富的感官體驗和細部景觀。

        3.3色彩

        色彩往往可以使物體引起人們的注意,景觀細部設計也是一樣的。色彩作為視覺信息的傳遞工具,尤其特定的心里暗示功能,可以引發人們不同的情感,比如藍色引發憂郁、紅色引發熱情、綠色引發隨意等,是的觀看者與設計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設計者設計色彩時,要充分考慮到光線這一因素,因為色彩與質感相似,它們都有光線有著密切的關系,色彩會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設計時還要考慮其他的因素,如色彩的季節性變化、有聲無聲的區別、是單調還是鮮艷,結合整個環境規劃和各種因素設計色彩,也通過色彩的設計表達景觀的含義。

        3.4光線

        由于不同的時間、氣候下光線對景觀的感受不同,所以景觀的設計師有大部分時間是在于光線打交道,隨著光線的變化,每一個景觀細部所展現的風姿更是千變萬化。因此,要想設計好細部景觀,就需要掌握不同時段、不同氣候、不同光源的光線,尤其要注意自然光與人工光對景觀所造成的影響。

        談到光線就離不開陰影,陰影的設計也成為景觀構圖的一部分,隨著光線的變化陰影也隨之而變,不同大小、方向的陰影也豐富著圖案效果,帶給人們不同以往的視覺享受。

        綜上所述,景觀細部設計是整體環境規劃的一部分,要宏觀規劃好環境規劃,更要多加注意景觀細部設計,細節決定成敗。

        參考文獻:

        [1]陳鐫,莫天偉著.《建筑細部設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

        第4篇:旅游環境規劃范文

        關鍵詞:臺灣《環境基本法》預防類制度啟示

        一、臺灣《環境基本法》預防類法律制度研究的意義

        大陸現行的《環境保護法》是1989年在原先《環境保護法(試行)》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其立法初衷是作為的環境保護基本法,統籌規定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基本方針和基本政策。然而由于其立法時間早,立法理念落后等原因,現行《環境保護法》的許多規定已經不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和整體性使我們必須對作為環境保護基本法的《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制度和規范予以修改,而預防類制度的完善是修改《環境保護法》的重點,預防類制度在環境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預防類制度是環境保護法中體現預防原則的一系列制度的總稱,主要包括環境規劃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清潔生產制度和環境標準制度。

        現今預防原則先已被公認為環境保護基本法的首要原則。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各國在處理環境問題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上幾乎都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然而以犧牲環境換來的經濟發展卻使人類付出了更慘痛的代價。因此許多國家和地區逐漸將環境政策的重心從末端治理轉移到事先預防,并在環境基本法中規定了一系列的預防類制度,落實預防原則。大陸《環境保護法》的修改把重心放在預防類制度上,以體現預防原則。制定于2002年的我國臺灣地區的《環境基本法》是人類跨入21世紀后頒布的第一個環境基本法,該法預防類制度的規定對大陸修改《環境保護法》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原因如下:

        首先,臺灣的《環境基本法》制定于2002年,該法在制定過程中,吸收了美、德、日等國先進的立法理念與體例,貫徹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順應了循環經濟的浪潮,這使該法的很多規定具有先進性和合理性。大陸的環保法制定于1979年,1989年雖作修訂后至今,但均在1992年第二次世界環境與發展會議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之前,其立法理念仍然停留在末端治理的階段上,已不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臺灣地區《環境基本法》對預防類制度的規定可以為大陸修改《環境保護法》提供借鑒的范本。

        其次,大陸和臺灣地區本是同根生,同文同種,共為一體,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現在兩岸經貿關系十分密切,人員往來也日益增多,大陸是臺灣最大的出口和投資基地,衍生出很多環境保護問題。學習臺灣《環境基本法》的立法經驗,使兩岸的環境保護法律得以溝通和協調,并以此促進兩岸關系的進一步發展,為兩岸的和平統一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大陸修改《環境保護法》之際,對臺灣地區的《環境基本法》予以研究,不僅具有理論意義,更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二、環境規劃制度

        環境規劃是指根據國家或地區的環境資源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對一定時期內環境保護目標、基本任務和措施的規定,環境規劃制度是環境規劃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作為環境保護的預防類制度,環境規劃制度是最適當且最能實現預防原則要求的一種制度。環境規劃制度標志著國家的環境政策已從消極的“污染防治”跨越至積極的“環境管理”。臺灣《環境基本法》第一章總則第7條對環境規劃制度作了總的規定,“‘中央政府’應制定環境保護相關法規,策定環境保護計劃,建立永續發展指標,并推動實施之。地方政府得視轄區內自然及社會條件之需要,依據前項法規及環境保護計劃,訂定自治法規及環境保護計劃,并推動實施之。各級‘政府’應定期評估檢討環境保護計劃之執行情況,并公布之。”第二章規劃及保護對環境規劃制度作了具體的規定:第16條“各級‘政府’對于土地之開發利用,應以高品質寧適和諧之環境為目標,并基于環境資源總量管制理念,進行合理規劃并推動實施。前項規劃,應優先考慮環境保護相關設施。”;第17條“各級‘政府’為維護自然、社會、人文環境,得視自然條件、實際需要及兼顧原住民權益劃定區域,采取必要之措施或限制人為活動及使用。各級‘政府’應視土地使用及人為活動限制程度,予以補償及回饋。”;第18條“各級‘政府’應積極保育野生生物,確保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湖泊、濕地環境,維護多樣化自然環境,并加強水資源保育、水土保持,及植被綠化工作。”

        (一)《環境基本法》環境規劃制度的特點

        從以上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臺灣《環境基本法》的環境規劃制度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環境規劃遵循環境優先原則

        環境規劃是一種協調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合理戰略,牽扯的內容十分廣泛。環境規劃的制定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涉及到各種利益,環境保護規劃必須要與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相協調。如國土利用規劃,其是從宏觀角度對一個國家或地區較長時間內國土的綜合開發、利用、保護和整治所作的總體安排,涉及到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自然資源的開發規模、布局和步驟;人口、生產、城鎮的合理布局;交通、通信、動力和水資源等區域性重大基礎設施的合理安排等等此類。所以環境規劃要考量到所涉及的各種利益,不能顧此失彼。制定環境規劃的過程也就是衡平各種利益的過程,衡平即分出主次,當各種利益發生沖突時有取舍,有側重。臺灣《環境基本法》第7條和第16條均規定,環境規劃的制定必須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相適應,當各種利益發生沖突時,環境生態保護應優先考慮,即環境規劃應遵循環境優先原則。過去末端治理環境問題的失敗,使許多國家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必須提到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程度上,當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出現矛盾時,環境保護優先。環境優先原則已經成為世界環境保護的發展趨勢,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支持,很多國家或地區的已在環境法規中肯定了環境的優先保護地位。臺灣《環境基本法》規定環境規劃應順應了持續發展理念,遵循環境優先原則,無疑具有先進性和合理性,符合國際社會的發展潮流。

        2、定期評估環境規劃的執行狀況

        《環境基本法》第7條規定各級“政府”推定實施環境規劃,并應定期評估檢討環境保護規劃的執行情況,把評估的結果作為肯定政府績效或作為環境規劃修改的依據。這一規定就使環境規劃具有了法律上的執行力和拘束力,環境規劃并不僅僅具有宏觀的指導作用和調控作用。環境規劃的執行力表現在環境規劃制定出來后,各級主管部門要采取積極措施,完成環境規劃規定的目標和任務,使環境保護工作落到實處。環境規劃的拘束力表現在各級“政府”應定期評估環境規劃的執行情況,評估結果是考量政府績效和環境規劃是否應修改的依據。環境規劃的執行力和拘束力使環境規劃具有了法律上的強制力,這避免了環境規劃制定出來后被束之高閣、形同虛文的情況,確保環境規劃下達的目標和任務能及時完成,推動環保工作的順利進展。

        3、規定自然資源規劃制度

        《環境基本法》第16條、17條規定了自然資源規劃制度。為了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自然界基因庫的完整,并保存社會及人文環境資源及景觀,《環境基本法》規定各級“政府”視自然條件及實際需要,分別劃定若干自然保護區域,對保護區域內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恢復和管理作總體規劃。目前“政府”規劃的各類保護區總面積非常之大,約占臺灣陸域面積的百分之九十,為保護自然資源,保護區內限制某些人為活動,這會對原住民的權益帶來侵害,因此,《環境基本法》又規定,“政府機關”應對受限制著的權益給予一定的補償及回饋,以體現公平正義。自然資源是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基本法》規定了自然資源規劃制度,注重自然資源的保育。這一規定對確保生物多樣性,從而維護生態環境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義。

        (二)對大陸修改《環境保護法》的啟示

        《環境保護法》第4、12、22、23、24條對環境制度的作了規定。《環境保護法》對環境規劃制度規定的比較籠統,還停留在宏觀階段,規范性較差。從已有的規定來看,環境規劃主要還是針對污染防治,對自然資源的規劃并沒有提及。環境規劃的理念依然是末端治理,沒有貫徹了持續發展理念,體現環境優先原則,并且《環境保護法》沒有規定環境規劃的地位和相應的法律保障措施,導致環境規劃的指標每年都無法完成。

        建議在修改《環境保護法》時,借鑒臺灣《環境基本法》的規定,環境規劃應遵循環境優先原則,增加對自然資源的規劃,并建立環境規劃的定期評估制度,以保證規劃能按時完成。

        三、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指在進行開發建設或其他可能對環境有影響的活動前,對實施該活動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調查、預測和評定,提出環境影響及防治方案的報告,供有關審查批準等一系列行為規則的總稱。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最早出現在1969年美國的《國家環境政策法》中,其后被很多國家采用。環境影響評價是運用科技手段對環境影響做出的科學評價,具有預測性和綜合性的特征。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預防新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體現了預防原則,被認為是預防類環境制度的支柱。

        臺灣《環境基本法》第24條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作了規定:“‘中央政府’應建立環境影響評估制度,預防或減輕‘政府’政策或開發行為對環境造成之不良影響。”同時該法對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公共參與制度也作了規定:第11條“各級‘政府’得聘請環境保護有關之機關、團體代表及學者專家備供諮詢。各級‘政府’得邀請有關民眾與團體共同參與加強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第29條“‘行政院’應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負責永續發展相關業務之決策,并交由相關部會執行,委員會由‘政府’部門、學者專家及社會團體各三分之一組成。”;第34條“各級‘政府’疏于執行時,人民或公益團體得依法律規定以主管機關為被告,向行政法院提訟。”

        (一)《環境基本法》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特點

        從以上條文可以看出,臺灣《環境基本法》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規定有以下幾個特點:

        1、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包括開發行為和政府政策

        《環境基本法》第24條明確規定的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包括一般的開發行為和政府政策。一般的開發行為是指對環境有影響的工程建設行為,包括工業、交通、水利、農業、旅游等建設行為,這些開發行為在動工之前必須經過主管部門的環境影響評價。很多國家和地區環境法規中都對開發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作了規定。除此之外,臺灣《環境基本法》把政府政策也納入了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從環境的整體性和人類對環境影響的范圍和程度來說,政府政策對環境的影響程度遠遠高于一般開發行為對環境的影響,重大的環境污染和資源破壞事件都很多是由于政府決策的失誤所造成的。政府政策不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往往是長久性、整體性和難以恢復性的。因此,比起一般的開發行為,把政府政策納入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更具有實際意義,更能體現環境影響評估制度預防環境破壞的功能。另外《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辦法》對應當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的政策作出了具體規定,包括工業政策、礦業開發政策、水利開發政策、土地使用政策、能源政策、畜牧政策、交通政策、廢棄物處理政策、放射性核廢料之處理政策和其他政策。規定這些政府應當進行評估的標準是政策可能使環境負荷超過當地涵容能力,破壞自然生態系統、危害國民健康或安全,危害自然資源之合理利用,改變水資源體系,影響水質及妨害水體用途,破壞自然景觀之和諧性,其他違反國際環境規范之要求,或有礙環境生態之永續發展。

        2、注重公共參與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作用

        公共參與是指公眾有權通過一定的程序和途徑參與一切與公眾環境權益相關的開發決策等活動之中,并有權受到相應的法律保護和救濟,以防止決策的盲目性,使得該決策符合廣大公眾的切身利益和需要。環境法中的公共參與原則是一國政治活動民主理念在環境管理領域的體現和延伸,得到了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承認,如美國在1969年頒布的《國家環境政策法》中確認了公共參與原則,并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予以落實。臺灣《環境基本法》第11條、29條也對公共參與原則作了規定,公共參與是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影響涉及到每個人,公共參與環評保證了環評決策過程的透明,結果的公正。另外《環境基本法》第34條規定了環境訴訟制度,環境訴訟是實現公眾參與環境決策的法律保障。當環境決策機關剝奪了公眾參與的權力,或者決策機關沒有慎重考慮公眾的意見,或公眾對環境決策機關的最終結果有異議時,公眾可以基于法律的規定向司法機關提訟,要求司法機關對決策機關的行為進行審查。因此,環境訴訟是實現公共參與的重要救濟手段,真正使公共參與環境決策落到實處。《環境基本法》對公共參與原則的規定,保證了環境影響評價程序的公開,環評決策結果符合公眾的利益。

        (二)對大陸修改《環境保護法》的啟示

        《環境保護法》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規定主要體現在第13條,從該條規定來看,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只限于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政府的宏觀決策和規劃并沒有納入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這不能不說是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一大缺憾。很多大規模環境污染事件都是由于政府決策的失誤所造成的,如當年政府積極發展十五小企業,即小造紙、小制革、小燃料、小土焦等,造成環境生態的嚴重破壞。現在我們認識到這些企業污染嚴重,主張取締。但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這些污染企業仍屢禁不止,對環境構成極大地威脅。比如近來出現的太湖藍藻污染事件,就與太湖周邊的鄉鎮企業污染有密切關系。大量的污水排入太湖,致使水中磷氮過量,造成藍藻暴發。太湖被污染,自來水無法飲用,無錫市上百萬居民上街搶購純凈水。只有對政府經濟開發政策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才能避免此類事故的再次發生。另外《環境保護法》并沒有對公共參與環境影響評價作出具體規定,第6條籠統性的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但這條規定遠不能滿足使公眾真正參與環境影響評價的要求。

        因此,建議在《環境保護法》時,借鑒臺灣《環境基本法》的規定,首先擴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將政府的宏觀決策納入評價的范圍,并具體規定哪些政府政策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其具體標準是什么。對公共參與環境評價作出明確和具體的規定,確實保證公眾的參與權,體現環境影響評價的公正性和科學性。

        四、清潔生產制度

        清潔生產制度是貫徹污染預防原則的又一重要環境管理制度。清潔生產意為“更清潔的生產”,是采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材料,通過清潔工藝技術及無污染或少污染的生產方式,對社會生產和服務的各個環節實行全過程控制,制造出清潔的產品。清潔生產本質為從生產和服務的源頭減少資源的浪費,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控制污染的產生,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清潔生產制度是清潔生產在立法上的體現,是清潔生產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臺灣《環境基本法》第5條對公民個人在生活領域消費綠色產品進行了規定:“人民應秉持環境保護理念,減輕因日常生活造成之環境負荷。消費行為上,以綠色消費為原則;日常生活上,應進行廢棄物減量、分類及回收。人民應主動進行環境保護,并負有協助‘政府’實施環境保護相關措施之責任。”;第6條規定了進行事業活動的清潔生產要求:“事業進行活動時,應自規劃階段納入環境保護理念,以生命周期為基礎,促進清潔生產,預防及減少污染、節約資源,回收利用再生資源及其他有益于減低環境負荷之原(材)料及勞務,以達永續發展之目的。事業應有協助‘政府’實施環境保護相關措施之責任。”;第37條規定了從事清潔生產和其他環保事業的鼓勵措施:“各級‘政府’為求資源之合理有效利用及因應環境保護之需要,對下列事項,應采適當之優惠、獎勵、輔導或補償措施:一、從事自然、社會及人文環境之保護。二、研發清潔生產技術、設備及生產清潔產品。三、研發資源回收再利用技術。四、再生能源之推廣及應用。五、研發節約能源技術及設置節約能源產品。六、制造或設置污染防治設備。七、為環境保護目的而遷移。八、提供土地或其他資源作為環境保護之用。九、從事環境造林綠地。十、其他環境保護有關事項。”;第38條規定了‘政府’推行清潔生產的責任:“各級‘政府’應采行必要措施,以促進再生資源及其他有益減低環境負荷之原(材)料、制品及勞務之利用。各級‘政府’之采購,應以再生資源制品及環境保護標章產品為原則。”

        (一)《環境基本法》清潔生產制度的特點

        從以上條文可以看出,臺灣《環境基本法》對清潔生產制度的規定有以下幾個特點:

        1、規定了公民個人的綠色消費責任

        《環境基本法》第5條規定了公民的綠色消費責任。公民的消費行為和日常生活,均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環境基本法》規定公民應以綠色消費為原則,對廢棄物減量、分類及回收,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倡導公民綠色消費、購買清潔產品,不僅可以減少日常消費行為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企業改進生產工藝,生產清潔、對環境污染少的產品。公民消費行為的改變,可以促使企業自覺改進技術,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提高資源利用率,減輕對環境的危害。因此,公民綠色消費可以較低的成本推動企業實行清潔生產。

        2、規定了企業的清潔生產責任

        《環境基本法》第6條明確規定了企業的清潔生產責任。企業進行活動時,應自規劃階段納入環境保護理念,以生命周期為基礎,促進清潔生產。企業在生產活動中,應優先采用資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產生量少的清潔生產技術、工藝和設備,預防或減少污染的產生,節約與回收可再生資源。清潔生產包括清潔的能源、清潔的生產過程和清潔的產品,對企業清潔生產責任的規定是清潔生產制度的重要內容,貫徹了從生產源頭控制或避免污染產生的理念,順應了可持續發展戰略,改變了過去被動末端控制污染的手段,強調在污染產生之前就要予以避免或減少。清潔生產貫穿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不僅在產品的生產階段,采用清潔原材料和清潔的生產工藝,同時對可再生資源要回收循環利用。

        3、規定了政府對清潔生產的鼓勵措施

        《環境基本法》第37條規定了“政府”對清潔生產的鼓勵措施。為了有效的推行清潔生產,《環境基本法》規定了對從事研發清潔生產技術、設備及生產清潔產品,研發資源回收再利用技術,再生能源的推廣及應用等行為給予一定的優惠、獎勵或補償等措施。政府對從事清潔生產給予鼓勵,能有效的促進企事業更加積極的研發和推行清潔生產技術。

        4、規定了政府推行清潔生產的責任

        《環境基本法》第38條規定了“政府”推行清潔生產的責任,清潔生產不僅僅是對公民個人和企業的要求,政府也要采取各種措施,發揮引導和服務功能,促進可再生資源或其他有益于減低環境負荷原材料的使用。這些措施包括制定有利于清潔生產的政策、為企業提供清潔生產的技術信息和技術支持、優先購買清潔產品等。

        (二)對大陸修改《環境保護法》的啟示

        雖然2002年頒布的《清潔生產促進法》對清潔生產制度作了原則性規定,但作為環境保護基本法的《環境保護法》并沒有對這一制度明確規定,因此,建議在修改《環境保護法》時,借鑒臺灣《環境基本法》,對清潔生產制度的有關內容作出規定,包括企業的清潔生產責任、公民個人的綠色消費責任、政府推動清潔生產的責任和對清潔生產的鼓勵措施。并引進循環經濟條款,使整個生產過程從原料來源到廢物回收能形成一個封閉循環的系統,實現無廢物理念,提高資源利用率。

        五、環境標準制度

        環境標準制度是指國家為了維護環境質量、控制污染,保護人群健康、社會財富和生態平衡,在綜合考慮本國自然環境特征、社會經濟條件和科學技術水平的基礎上,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種技術規范的總稱。其主要內容是技術要求和各種量值規定,是具有法律性質的技術規范。環境標準具有政策的期待性,對于申請環境開發或利用行為,自要超過了環境標準數據的規定,申請者即可清楚的得知其申請行為無法得到許可。預防原則在事務上的體現,就是各種環境標準的設定。

        臺灣《環境基本法》對環境標準制度的規定集中在第25條:“‘中央政府’應視社會需要及科技水準,訂定階段性環境品質及管制標準。地方‘政府’為達成前項環境品質標準,得視其轄區內自然及社會條件,訂定較嚴之冠之標準,經‘中央政府’備查后,適用于該轄區。各級‘政府’應采必要措施,以達成前兩項之標準。”

        (一)《環境基本法》環境標準制度的特點

        從條文可以看出,臺灣《環境基本法》對環境標準制度的規定有以下幾個特點:

        1、環境標準的制定具有階段性

        《環境基本法》第25條規定“中央政府”應以社會需要及科技水平為依據,訂定階段性的環境品質及管制標準。環境保護及環境品質的提升,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環境標準須分階段制定。不同階段依據客觀情況,制定不同的環境標準,這樣才更能體現環境標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2、環境標準的制定遵循地區差異性

        《環境基本法》第25條規定“地方政府”可以依據轄區內的自然和社會條件,制定較嚴格的管制標準,經“中央政府”備查后,適應于該轄區。由于各地區的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和人口數量等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有些地區這種差別是相當巨大的,因此環境問題與地區關系密切,制定環境標準必須充分考慮各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出適合本地區自然環境條件和社會條件的標準。如果忽視地區差異性,片面追求環境標準的統一,反而會造成嚴重的負面效果。臺灣《環境基本法》環境標準的規定充分體現了地區差異性。

        3、規定“政府”達成環境標準的責任

        《環境基本法》第25條規定各級“政府”應采取必要措施,以達成環境標準。環境標準是法律化的技術規范,環境標準一經頒布,就具有法律強制力,必須嚴格予以執行。為保證環境標準的實施,各級主管部門應制定一系列實施環境標準的措施,達成環境標準的要求,實現環境保護的目的。

        (二)對大陸修改《環境保護法》的啟示

        《環境保護法》的環境標準制度的規定集中在第9、10條,具體規定了國家環境標準和地方環境標準兩個層次,橫向上包括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兩類。《環境保護法》對環境標準制度的規定已形成一定的體系,并具有合理之處,但臺灣《環境基本法》對環境標準制度的規定對《環境保護法》的修改仍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首先《環境保護法》應明確規定環境標準應分階段制定,每個階段有不同的標準。其次環境標準的制定應體現地區差異性,大陸地廣遼闊,東南西北差異很大,不同地區應實行不同的環境標準。最后,應規定政府為完成環境標準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環境標準未完成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參考文獻:

        [1]陳慈陽著:《環境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蔡守秋主編:《環境資源法學》,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3]金瑞林、汪勁著:《20世紀環境法學研究評述》,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4]呂忠梅著:《環境法學》,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金瑞林著:《環境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第5篇:旅游環境規劃范文

        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越來越嚴重,這對旅游資源也造成了壓力,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也成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為了使得旅游景點既能夠保持生態穩定和環境不被污染,又能夠使這些資源產生經濟效益,在對景區的開發中需要采取多種措施,對景區的管理也應該有一定的規劃。

        一、我國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現狀分析

        由于近年來人們對于經濟快速發展的追求,竟然不惜已破壞環境為代價,使得生態平衡被打亂,環境嚴重破壞,甚至開始影響人類自己的生活。人類與自然的矛盾等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人類才會對自然有了新的認識,從而在原來的旅游模式的基礎上,探索出了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這種新的模式既能保證生態穩定,環境美好,又能夠充分利用資源,獲得經濟利益,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隨著生態旅游的開發和興起,勢必能夠實現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外有些國家,生態旅游興起的比較早,已經初具規模。而我國的生態旅游相對處于落后狀態。雖然落后,卻也有一定的成就,例如我國也有很多自然保護區已經進入了生態旅游的模式,并且正在一步步完善。不可否認的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問題出現。由于經驗不足,可能出現重復建設,造成資源和財富的浪費。同時,因為面臨著人多、生態、資源的多重壓力,因此自然保護區不能采取以前的封閉模式。

        二、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的重要價值

        首先,自然保護區由于其特殊性,決定了其不能像傳統游覽勝地一樣開展旅游。由于其天然性、特殊性、易被破壞性,如果沒有創新的模式,肯定會造成生態破壞,使得需要花更多精力和金錢去維護和善后,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徹底破壞。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既能克服傳統旅游的缺點,又能讓人們參與進來,親身去體驗生態環境的美好,感染更多的人來保護自然。并且用用生態學的指標來控制人類對自然的影響,把人類旅游對自然和生態的影響降到最小。

        其次,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游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自然保護區的關鍵在于它的自然和原始性,既要實現資源的最大程度的獲益,又要保證其不備破壞。正式它的這種特殊性,只有通過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才能實現這種要求。因此,我們要從生態學的高度,以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采取生態旅游的模式,實現在生態不失衡的情況下,最大的實現資源的價值。

        再次,自然保護區有多種多樣的生物,并且景觀多樣,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是城市中的人們旅游散心的好地方。只有生態旅游,通過合理的開發,適當的利用,才能保證這到風景的完好,滿足旅游者的需要,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三、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開發與管理的一些措施

        (一)完善旅游環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到目前為止,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但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游環境保護和一般意義上的環境保護相比,因素更復雜,因此,要建立強有力的旅游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和完整的管理體系,監督和管理旅游開發和發展中的環境問題,做到有法必依。

        (二)加強宣傳,讓全民加入環境保護中來。通過旅游企業、電視、廣播、網絡、報刊雜志及景區固定標示牌等加大景區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來提高全民族乃至入境游客的旅游環境保護意識,對于持續發展旅游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抓住時機大力開發生態旅游隨著生態意識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將成為旅游環境保護的重要角色。目前世界上比較流行的農村旅游等生態旅游被認為是對生態沒有破壞的和諧的旅游。這種新興的旅游方式解決了旅游與環境破壞的對立問題,將會逐漸替代目前傳統的旅游方式。現在,我國有許多好的自然保護區,環境優美,適宜旅游,在這些景點開展生態旅游,不僅對環境無破壞,還能提高整體的旅游生態保護意識。

        (四)對旅游區的管理員和導游要進行適當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沿途景區的環保設施要配備完整,尤其是垃圾收集桶,方便游客投放。垃圾要及時清運,進行適當的處理。對于不遵守規定的那些游客,管理人員要對其進行教育,屢教不改的應對其進行罰款等。導游自身要具有良好的環境素質,通過自己的言行引導游客進行環境保護。

        (五)在旅游區發展建設中做好旅游環境規劃

        制定具有合理性、規范性性和先見性的旅游環境規劃。用規劃活動來調節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之間矛盾。保證經濟活動與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

        四、總結

        第6篇:旅游環境規劃范文

        論文關鍵詞:區域環境評價;新經濟開發;REIA;污染物預防

        一、區域環境評價的概念

        從1979年中國實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至今,其相關制度在保護自然環境、防治污染、協調開發建設和環境保護方面就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帶動了眾多區域性開發建設項目的發展,例如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旅游度假區及邊貿開發區等,使多個建設項目在相同地區,相近時間陸續開展。屆時,如果對各建設項目進行逐個環境影響評價(EIA),就不能準確預測最終的環境變化,不能顯示區域開發的總體環境影響,進而導致無法采取合理的環境保護對策,使環境質量目標的實現落空。故而,應當將這類開發建設項目看作一個整體,綜合考慮全部區域開發的建設行為,開展區域開發環境影響評價,即區域環境影響評價(REIA)。從理論上說,REIA可歸入戰略性環境影響評價(SEIA或SEA)的范疇。

        二、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類型

        為了達到即定的目標和要求,依照評價的性質、行政區劃、區域類型、環境要素等,可以把REIA劃分成多種類型,與開發建設項目息息相關的常見類型有:

        (一)新經濟開發區環境影響評價

        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來,我國在沿海省市開辟了一系列新經濟開發區。這些經濟區一般都有各自的經濟發展規劃,有的制定了區域環境規劃,因此,應該開展相應的區域環境影響評價。

        (二)現有城市發展的環境影響評價

        我國發展經濟的特點之一是:依托現有工業基地,以骨干企業為主體,利用它們的經濟基礎和技術優勢進行新建、擴建和技術改造,以擴大再生產,從而形成了許多以大型企業為主的老工業開發區(如東北老工業基地)。這些開發區的建設普遍都需制定相應的環境規劃,做好區域環境影響評價。

        三、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作用

        (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是環保部門進行區域發展綜合決策的有效途徑

        進行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就是在制定區域開發建設決策之前,對區域資源開發利用的合理性、自然環境、生態系統的現狀和目標、區域環境承載力、區域廢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度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進行論證和評估。按區域可持續發展要求,調整區域的總體發展規劃,為產業的合理布局和環境功能的科學規劃提供有效依據,為區域經濟建設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提供保障,真正將環境保護做為區域開發綜合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是實現污染物排放總量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證

        單一建設項目的EIA,使合理確定區域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成為空談;因為評價范圍小,導致許多單項環評無法對區域大氣和地表水環境容量進行估算。而區域環評卻能對確定的區域,著眼于整體,根據區域環境規劃與保護目標、功能區的劃分、區域環境質量和區域污染源狀況來研究區域環境容量和環境承載能力,較準確地制定區域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為實現總量控制奠定基礎。

        (三)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為污染物有效集中控制創造了條件

        對污染物進行集中控制和綜合治理是兼經濟合理性和技術可行性為一體的污染綜合防治措施。單項建設項目環評雖說能把擬建項目的環境污染防治措施的技術經濟可行性充分的詮釋,但對區域環境綜合治理和污染集中控制只能提出宏觀建議。在這方面,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有其優越性,即可根據區域產業結構、工業布局和總量控制目標,對區域開發建設活動進行有效的整體規劃,應用“工業生態原理”,在循環經濟理念的指導下,使一個項目排出的廢物成為另一個項目的原料,實現區域內資源的充分利用;在上述基礎上,再提出統籌治理和基礎設施規劃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控制方案),為區域污水集中處理與資源化、以及推行集中供氣供熱工程創造條件。

        (四)有利于識別不良的累積效應并在區域范圍采取對策

        單個建設項目的EIA難以從整體上分析其與區域過去、現在和將來的開發建設所產生的累積效應。REIA有可能比較確切和全面地分辨區域各時段的開發對資源、生態系統和人類生活可能產生的惡性累積反應,進而提出針對性對策,加以預防和消除。

        四、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和意義

        一般而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是在區域開發規劃綱要制定之后和區域開發規劃方案實施之前。實際上,區域開發規劃設計方案的制定和環境影響報告書(EIS)的制定是一個同期,互補的過程,環境影響評價隨著區域開發規劃的啟動就同時介入了,以區域環境特征等因素為基準,綜合區域開發性質、布局和規劃,進而編制出區域開發規劃方案,評價每一個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見,分析修改后的方案的環境影響度,最終達到協助形成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環境保護協調的區域開發規劃和區域環境管理規劃的目標,促進整個區域可持續性開發。

        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在區域開發規劃與區域環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區域開發活動的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意義:

        (一)從宏觀角度上說,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對區域開發活動的選址、規模、性質的經濟技術可行性進行的考慮分析可以避免決策的重大失誤,盡可能的減少 對區域自然生態資源和環境的損害。

        (二)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是區域開發各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區項目的優化選擇等決策的有效依據。

        第7篇:旅游環境規劃范文

        關鍵詞:參與美學;環境規劃

        一、參與美學

        阿諾德?伯林特,美國著名環境美學家,與加拿大環境美學家艾倫?卡爾松同為環境美學的代表人物。迄今,伯林特著作甚多,且多集中于環境美學領域,主要有:《美學與環境――一個主題的多重變奏》,《環境美學》,《生活在景觀中:走向一種環境美學》。除此之外,他還主編了《環境與藝術:環境美學的多維視角》,與卡爾松合編了《自然環境美學》。

        伯林特環境美學思想建立的基礎,是他之前在《美學再思考》、《藝術與介入》等著作中提出的“參與美學”。參與美學作為伯林特整個美學思想的主旨,萌生于他對西方自啟蒙時代以來美學的反思的基礎上。他指出,傳統無功利美學所針對的對象是藝術,它具有三個主要特征,它們分別是:藝術具有特殊身份,藝術由對象構成,必須以獨特方式對待藝術。與它們所針對的傳統藝術不同,新時代的藝術在人的科技、思想觀念等的影響下,形成了以下特點:消解對象,與生活融合,要求身體運動。并且,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頻發,也使的自然走進了人的視野。因此,盡管無功利美學的三大規則有著悠久的歷史、長遠的影響,但是在新時代中,它們的權威性已受到了現實的考驗:它不能解釋新藝術與自然審美問題。

        基于此,在胡塞爾意向性理論與“懸擱”方法、梅洛-龐蒂身體哲學、杜夫海納審美經驗現象學及杜威經驗主義美學的影響下,伯林特提出了參與美學。參與美學在批判傳統“二元論”美學所主張的無功利、靜觀的基礎上,以“一元論”為基本哲學立場,從藝術出發,提出:審美對象是過程性的,審美是情境性的,人是在審美場中進行審美活動。在這個審美場中,主要存在著四個要素,即:藝術對象、感知者、表演者、藝術家。它們并不像傳統美學理論所說的那樣,具有相互獨立性,而是相互連續、相互作用的,并且可以是相互轉化的。單從其中一個要素談論藝術或審美經驗,是不能準備解釋藝術、藝術審美、藝術經驗等問題的。

        如此,參與美學便形成了三個顯著的特征:身體化、知覺融合、連續性。具體而言,身體化是指審美活動中人是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伴隨著感覺運作的,是人的身體活動。在這一活動中,人的身體活動激活了藝術對象及美感特征,畝獲得個性的、即時的審美經驗,并使審美對象具有人的特征,使它成為人的身體意識的一部分;知覺融合是指完整的審美經驗中包含了感覺的與知覺的、感性的與理性的經驗,以及作為感知者、藝術對象、藝術家及表演者的全部經驗;連續性是指審美場中四要素的連續性與整體性,人的各種感觀的內在連續以及它們與肉體的連續性與整體性,藝術與生活、藝術經驗與生活經驗的連續性與整體性,人與環境的連續性與整體性。

        從藝術美學出發,參與美學擴大到了環境美學與社會美學方面。參與美學所講的環境,不是以往人們所認為的客觀、對象的環境,而是與人連續、為人所體驗的環境;人不是審美主體,而是環境中的人,是環境的一份子,既是審美對象也是審美者。在社會美學中,伯林特則提出,人、藝術、政策、環境、文化等均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它們包含著人的經驗,并為人所體驗。

        總之,參與美學是反對二元論、人類中心主義、無功利等傳統美學觀的,它重在強調審美活動內在的連續性、和諧性,人的全身心積極參與,經驗的個人性與即時性,以及人與審美對象的互動,蘊含著“大環境觀”,“大美學觀”,以及整體觀。

        二、參與美學中的環境觀

        傳統意義上所說的環境,是環繞于人的,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原初意義上的自然。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人類生活的痕跡已經深深地印于其上,因而原始意義上的自然或環境早已消失,如今我們所感受到的,是“人的自然”,即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

        大致來看,人對自然的認識主要有三種:第一,洛克學派眼中的自然,它是外在于人的,它由除人類以外一切領域組成。它威脅人的生存,與人的利益相抵觸。因此,人與自然的關系,就是征服與被征服;第二,自然是人生活的背景,人應當與自然和諧共存。第三,斯賓諾莎眼中的自然,它包含了“一切存在物,它自成整體,包容一切,不可分割且持續發展”①。

        參與美學認為,斯賓諾莎學派所體現出的是一種大環境觀,并進一步提出:環境是人生活其中的、切身體驗著的自然,它是人身體在空間中的曼延。它沒有內外之分,也沒有具體的邊界。因為人的感知活動,自然才能被稱為環境。并且,環境是由自然、人類文化、建筑等構成的,是一個包含人的因素的整體性存在。視環境為獨立于人,是將環境客體化的做法,是二元論作用的結果。

        環境如此,那么人的環境審美活動是怎樣的?首先,環境審美離不開人的感官活動。伯林特指出,人的感官系統通常被分為近感受器與遠感受器兩種。前者主要包括人的聽覺、視覺,后者則主要包括人的觸覺、味覺等。雖然這種分法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是將感官系統明確分為兩種是不合適的。在對環境進行審美時,這種劃分方法則更不可取,因為人無法站在環境之外對環境保持距離的審美。在人的審美體驗活動中,人的視覺、嗅覺、觸覺等近感受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如欣賞鮮花,溪流。對森林、高山的審美,一來離不開人的視覺、聽覺,二來離不開人身體的肌肉運動。因此,人與環境的整體性在決定人無法與環境分離的同時,也決定了環境審美中人的遠感受器、近感受器是一起積極作用于環境審美的。它們相互連通,相互作用,使各種感性經驗形式相互融合,生成最終的環境審美經驗。其次,人是社會的人,因而影響人的感覺的因素,不只是心理、生理因素,還有人的文化背景、信仰、生活方式,以及人在生活中所習得的社會經驗等。這些個體性的、社會性的因素一起決定了環境審美的方式,以及環境審美經驗的最終形態。用伯林特的話來講,環境經驗實際上“包含一切的感覺體系,包括類似于空間、質量、體積、時間、運動、色彩、光線、氣味、聲音、觸感、運動感、模式、秩序和意義這些因素。它不一定完全是視覺的,它是綜合的,包括了所有的感覺形式,它讓參與者產生強烈的感知”②。

        綜合伯林特對環境、環境審美、環境審美經驗的論述,我們可以將參與美學所主張的環境概括為由全部感官、意蘊、身體在場與運動、自然環境及地理位置等共同組成的整體;將環境審美概括為人全身心投入的實踐活動;將環境審美經驗概括為全部感官經驗與理性經驗的融合。

        三、參與美學與環境規劃

        從參與美學所體現出的環境觀可見,環境是人、自然、建筑、文化等共同組成的整體,對其審美經驗由人的身體活動、感官活動、理性思維決定,反過來,環境會影響人的感知形式。從這一角度來看,環境規劃當統籌兼顧,巧妙布局藝術、環境、文化等因素,在保障人的生活所需的同時,也要注意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以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一)展廳環境規劃

        博物館是典型的展廳。博物館作為藝術作品的展出地、保存地,傳統審美觀念深深地影響了博物館對藝術的陳列方式。在傳統博物館中,藝術作品被看作獨立的對象,依照它們的形狀、尺寸及它們帶給人的視覺愉悅感設計陳列方式,很少考慮其他感官特征,或很少采用不同的方式吸引欣賞者體驗藝術。這種陳列方式迫使參觀者采取不協調的運動順序欣賞藝術。不僅如此,傳統博物館對所要陳列的藝術作品的分類,是根據作品內容、流派、國別,而非它們要求的感知方式或它們所激發的感知類型。

        伯林特指出,歷史、L格、教育意義等非審美因素在藝術中的確占據著重要席位,但博物館在陳列藝術作品時若以它們為中心,將會阻礙人的審美感知,使我們離藝術品中獨特的感知結合的力量越來越遠;將會使博物館成為收藏、展示、炫耀或保護藝術品的地方,而不是能帶給我們審美體驗的場所;將會使博物館成為藝術品的墳墓而非其生存的場所。因此,他認為,精心地為每一件藝術品提供良好的、合適的欣賞環境,將會增強藝術品的感知特征,吸引參觀者融入藝術品的空間,采用自己的參觀順序、審美方式、審美角度進入到藝術品本身具有的體驗世界中,與它互動并理解它,獲得創造性的審美經驗。

        那么,如何創造出這樣的展廳環境呢?受參與美學啟發,營造體驗的、活的環境,首先應當在規劃博物館的陳設布局時,轉變對博物館的認識,用體驗的美學代替靜觀的美學,并將博物館視為人、場所及藝術品等相互融合的環境,將審美者與藝術作品的關系理解為積極互動的關系。

        其次,作為參與性的展示環境,博物館在陳列藝術品時,應當對各個藝術作品中所包含的感知要素進行具體的分析,為各種感知要素設計恰當的展示環境,使不同的感知要素被參觀者注意到。當然,這些感知要素光被注意到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當打破感知者與藝術對象的隔膜,創造出欣賞者與藝術作品互動的條件,允許并鼓勵參觀者對不同的作品采用不同審美距離、審美方式,針對性地獲取審美經驗。

        最后,展廳的主題,也應當突破以往根據作品內容、存在形式而擬定的局限,轉而從藝術品影響人的感知的方式入手,將統一感知類型的藝術作品歸于一類擬定主題。再這之后,還應當以相近的方式展示同一感知類型的作品,以對立的方式展示有對比性感知類型的作品。這樣,當關注的重心從藝術品的物理形態轉移到人的感知時,博物館的功能也會隨之發生轉變,即從原來的收藏與展示藝術品,轉為展示感知類型,轉為提供審美參與的機會,使人獲得更生動、更豐富的審美經驗。

        (二)人居環境規劃

        不同的環境規劃,將決定不同的生活空間,決定不同的生活感受、生活質量,以及不同的環境審美經驗。陳望衡先生認為,環境美的根本屬性,是它帶給人的家園感。這種家園感的主要特征,則為環境的生活性、對人的親和性,以及人對其生存環境的歸屬感、依賴感。因此,他提出了宜居、利居、樂居的“三居”理論。其中,宜居是指某一生活環境生態質量高、社會安全系數高,利居是指某一生活環境能滿足人的發展、利益、生活需求;利居是指某一生活環境能讓人在情感上對其產生共鳴并認同于它,能讓人有溫馨感。高建平在研究城市美時也提出,避免了千城一面的環境,才是有生命、有美感的。它既可以實現生活與旅游、現代與古代的平衡,又能以家園感讓人認可并歸屬于它。

        從“家園感”這個角度思考,以經濟性為城市空間利用指標的規劃方案,雖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它并不能給人美的感受,也不能給人宜居、樂居的生活環境,無法使人找到歸屬感。參與美學認為,環境規劃當以人的生活質量和整體環境的和諧度為原則,在考慮環境構造、布局的時候應當把地域文化、建筑風格與功能、園藝、交通等均衡、全面考慮,為打造一個完整、和諧、舒適的人居環境而努力。參與美學中整體、連續的眼光,對我們構建一個家園式的環境有很大的啟示。

        首先,環境規劃應當以人為本。既符合科學要求,又能滿足人民需求的環境,才是真正科學的環境。因此,人居環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應當轉變理念,采取民主模式,讓公眾參與到當中。從環境規劃角度看,它決定的是一方民眾的生活環境。該地環境質量、環境模式與人的利益、實際需求的關系,只有生存于當中的居民最為清楚。因此,環境規劃應優化規劃機制,在保證科學合理的同時,讓公眾參與進來,集思廣益,親自決策自己的生存環境,這樣可以使規劃成果得以優化和合理化。從環境影響評價角度看,以絕對的科學指標衡量規劃成果,難保證人民需求真正得到滿足。因此應優化環境影響評價機制,讓公眾參與進來并認真聽取其評價,科學認知環境發展狀況,共同提升環境發展水平。

        其次,居住環境是依山附水的。參與美學認為,自然之美本身就存在,人作為與自然的連續體,只是人與自然這個統一的整體中的審美體驗者與描述者。因此,人不是環境的主宰者,應當承認自然美,尊重自然。在城市規劃的時候,應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優秀規劃成果的重要衡量標準,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時,嚴格遵守環境倫理,注意保護好自然,保護好原生態的美,使最終的人工規劃結果與自然有機結合。

        再者,當代人的生活離不開各式各樣、各種功能的建筑。參與美學認為,建筑是最典型的參與性環境,它包含著人的因素在內。因此,在修建建筑物時,應打破以往追求體積,追求建筑自身尺度的傳統,打破現代主義建筑的教條,將人的因素考慮進去,避免龐大體積帶給人的壓迫感。環境與地理位置、文化風俗等的連續,也提醒著我們在實際修建的過程中,應當結合本地經濟、文化、氣候、歷史及人的需求等因素,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建筑風格,打造具有本土特性的個性建筑,而非一味地摹仿其他城市的建筑風格。如此,便可避免千城一面,打造出可游可居的人居環境,在滿足外來游客的異域審美需求的同時,增強當地居民的歸屬感與家園感。

        最后,參與美學所講的環境,是由人的運動,時間等組成的,具有動態性。人生活于這樣的動態環境中,看著且全身心地感受著它的美。這啟示著我們,在環境規劃時,應著眼于影響人感知的因素,努力從各方面入手,創造不同的體驗條件,使其具有吸引人進入其中的力,從而使人進去其中,進行參與性的審美,從而獲得立體的經驗。例如在修路時,以曲線代替直線;在修建臺階時,適當加以曲折,使其具有向遠方延伸的力。之所以添加曲折性因素,是因為曲折所形成的視線盲區,會激起人的好奇心與探索欲,從而引發人的肌肉運動與位移,探索視線所不及的未知領域。

        (三)學校環境規劃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要素。例如我國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現代教育學中“外鑠論”等。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看,環境對教育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不僅作用于學生的智育,還作用于德育與美育,也影響著師生關系。可見,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尤其是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參與美學認為,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學習類型與效果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無論是墻壁顏色、地板,還是座位安排、光線來源,在教育過程中都是極為重要的。以參與美學為指導方針,學校管理人員可從教育環境的規劃入手,打造宜學、利學、樂學的學習環境,從而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

        學校環境對教學的影響,主要在于校園環境與教室環境。從校園環境來看,校園不僅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還是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在教學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校園環境的規劃,首先在于校園環境的開發利用。開闊、個性的視覺效果,能大大增加校園的魅力值。受參與美學啟發,這種視覺效果的形成,可從建筑、綠化、空間序列入手打造。具體而言,在校園環境規劃時,校園中的建筑應當在形式簡潔大方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的特色。并且,這些建筑應當與大學生生活、學習習慣、心理及行為相適應,實現人與建筑的和諧統一。規劃建筑布局時,應當將功能相近的建筑盡量規劃于同一區域,留出較大的綠化空間。開發這些綠地時,應設置蜿蜒曲折的小路,或其他吸引學生身體活動的構建,從而使學生在身體行動的同時,對校園產生文化認同感、歸屬感。其次,一個有文化氣息的校園環境,會在無形中感染學生,陶冶學生性情。在校園環境規劃時,應當在校園中擺放銘石、名人雕塑等裝飾,使其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日常接觸過程中逐漸地將其由感性認識轉為理性認知,潛移默化中達到教育目的。

        從教室環境來看,一個好的教室規劃,能影響師生關系,進而影響教學效果。現代教育學認為,在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教師更好的教,也有利于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影響師生關系的環境,主要包括學校的人際關系環境、課堂的組織環境。其中,課堂組織環境包括W生人數、座位排列方式和教室的布置。因此,延續使用多年的“秧田式”課桌擺放模式,隨著教育事業和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在逐步的轉向圓桌式、馬蹄形或蜂巢式。從參與美學的角度來解釋這一規劃現象,是因為:這些新式的課桌擺設方式,強調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以及主客體結合的身份,這打破了以往學生作為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即教育客體的觀念。學生主人翁身份的被關注,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主動求知。另外,這些新式的課桌擺放方式,有利于縮減教師與每一個學生的距離,使學生獲得生生平等、師生平等的感覺,打破相互之間的隔閡,和諧相處。當然,從教室的物理布置來講,不止包括課桌擺放形式,還包括光線、裝飾等。伯林特認為,這些環境因素有利于學生的審美教育。因此在教室環境規劃中,應當將其納入規劃范圍。具體而言,應當努力使教室光線充足,空氣流通,并為教室適當添加綠色植物或者花卉,使學生在一個充滿自然氣息的環境中獲得感性愉悅,并潛移默化地學會欣賞自然之美。

        此外,課堂環境也是教室環境的構成部分。從參與的角度來看,真切的課堂情景,和諧的課堂氛圍會形成一種吸引力,這種引力會使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的狀態,做好接受知識的準備。也就是說,教師在上課之前,當認真研讀教材,研究學生,挖掘出教材中隱含的情境性因素。在導入新課的時候,營造出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融入教學情境之中。當然,在教授古典詩詞時,若將其意境直觀呈現于學生眼前,還將有利于學生產生人在畫中游的感覺,進而獲得切身的美感體驗,對我國傳統詩詞文化產生認同感與驕傲感。

        四、結語

        伯林特的參與美學從對環境的思考切入,以一個嶄新的環境觀刷新了人們對環境及環境審美的認識。它所說的環境,是與人連續的,由文化、建筑、自然、藝術等共同構成的整體,而非獨立于人的客觀對象。它所主張的環境審美,不是靜觀,而是全身心的參與,尤其是身體的介入。

        在參與美學的指導下,展廳環境規劃應充分考慮感知的因素,給欣賞者留下進入的空間,參與到審美活動中,激活藝術品隱藏的美感并獲得生動的審美經驗;人居環境規劃應充分考慮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保證人自身利益的同時,保護好自然。并且,家園感也是人居環境規劃中必須考慮到的因素。實現這一點,需要因地制宜,需要使環境具有動態性,以使人居環境具有個性與親和力;學校環境的規劃,則需要同時規劃好校園環境與教室環境,使學生個性、需求與建筑相協調,使師生關系親密化,使課堂氛圍有帶入感。

        伯林特的參與美學,不止是理論的美學,更是實踐的美學。相信在參與美學的指導下規劃環境,我們將會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

        注釋:

        ①阿諾德?伯林特.《環境美學》.張敏,周雨譯.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第10頁。

        ②阿諾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觀中:走向一種環境美學》.陳盼譯.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第25頁。

        參考文獻:

        [1][美]阿諾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觀中:走向一種環境美學[M].陳盼譯.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2][美]阿諾德?伯林特.環境美學[M].張敏,周雨譯.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3][美]阿諾德?伯林特主編.環境與藝術:環境美學的多維視角[M].劉悅笛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4][美]阿諾德?柏林特.美學再思考[M].肖雙榮譯.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5][美]阿諾德?貝林特.藝術與介入[M].李媛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6][美]阿諾德?伯林特.美學與環境;一個主題的多重變奏[M].程相占,宋艷霞譯.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3.

        [7]高建平.美學的當代轉型――文化、城市、藝術[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3.

        [8]陳望衡.環境美學的興起[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

        [9]陳望衡.環境美與文化[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5.

        [10]黃孔澤.城市生態型居住區環境規劃設計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3.

        [11]劉育,夏北成.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環境規劃[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3(23),5.

        第8篇:旅游環境規劃范文

        “雖有較好的經濟效益,但項目建成后,粉塵多,噪聲大,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面對這樣一個大型項目,區環保部門經過考察后,提出了否定意見。

        “寧愿發展慢一點,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區領導果斷地采納了環保部門的意見。

        “不環保請別來!”這是北碚區招商引資中一條鐵打的原則。凡想落戶北碚的企業,必須過環保評審關。近3年來,北碚區在招商引資上拒簽污染項目投資額達50多億元。

        “不僅不讓有污染的企業進來,還要治理有污染的企業。”區環保部門的同志介紹說。近年來,北碚區先后關閉了60多家造紙、化工、電鍍等小企業,取締了30多家沿江碎石場,將拆除廠房的嘉陵江小三峽一帶恢復了植被。

        北碚區自1997年9月被國家確定為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以來,堅持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之路,經濟發展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速度。2004年12月,北碚通過了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評審驗收。

        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生態城鎮,“生態經濟”在北碚叫得最響,“保護環境、美化家園”已是從上到下的“天”字號工程。按照“政府組織、專家指導、公眾參與、社會興辦”的運作原則,幾年來,北碚區多渠道籌資20多億元,實施科技與經濟、基礎設施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等6大重點領域項目70多個。

        “砍掉羅漢松,將門診大樓前移到街道邊。”轄區內的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領導經過多次踏勘,作出了興建門診大樓的規劃。

        “修房屋但不能砍古樹。”消息傳出后,醫院職工和市民紛紛反對。

        醫院尊重群眾意見,3次調規,最后確定將大樓后靠8米,平整地基多耗費60多萬元。而今,在這個精巧別致的花園里,花木蔥郁,草皮簇擁著幸存的羅漢松,令人賞心悅目。

        “說起市民愛綠護綠的事例,真是不勝枚舉。”區建委綠化科負責人興奮地說。區內的古樹都實現了認養,每當古樹遭受病蟲害和人為破壞時,都會接到市民的舉報電話。原穿過縉云山的渝合高速公路建設設計方案,經北碚區多次要求和多方做工作,實現了設計改道,兩跨嘉陵江,增加建設投入近3億元,但素有“川東小峨嵋”和“重慶北部生態屏障”的縉云山,卻毫發未損。

        2003年,北碚區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2004年,北碚區又成為國家衛生城區。

        隨著“空中綠港”工程的啟動,北碚成為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花園城市”,城市樓頂已變成一個個頗具特色的花園、果園、草坪,樓頂綠化面積達5萬平方米,城區夏、冬兩季氣溫分別較周邊城區低、高2℃左右。

        靜觀鎮是一個農業大鎮,財政乏力,但黨政領導對于環境保護的投入從來沒有說個“不”字。

        “我們寧愿不發獎金也要把小城鎮環境規劃做出來。”去年10月,鎮黨委書記林春在職工會上響亮表示,“現在我們少拿一點,苦一點,只要把環境保護好了,走可持續發展路子,今后有了錢再給大家補起。”

        職工相當擁護。去年12月,靜觀鎮勒緊褲帶擠出8萬元,完成了北碚區首個小城鎮環境規劃。今年,他們又籌資80多萬元,啟動了橫貫小城鎮長達250米的一條排水溝的建設。

        為了保護縉云山植物資源和地下水資源,北碚區請同濟大學對縉云山的保護與開發進行整體規劃,采取政府適當補助的辦法,將50多戶散居山中的農戶集中起來,修建了5里白云長廊,改變了他們挖煤、搬筍、砍樹的傳統生活方式,走出了一條生態觀光旅游的致富新路。

        走在北碚至金刀峽的公路上,兩旁長勢蔥蘢的花木中不時可看到一個個掛有部門標牌的基地。人們都親切地稱它為“責任田”。

        那是在3年前,北碚區為壯大花木傳統產業,發動部門租賃、轉包土地,種植花木“責任田”,以此帶動花木產業規模發展。

        第9篇:旅游環境規劃范文

        一、只有環境美,才有旅游價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無論是山川的自然風光,還是田園的秀麗景色,或是濱海的波濤浪花,都是美好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美的環境,既可使人們留連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們得到陶冶情操,激發熱情,充滿活力。“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就是形象地說明了大自然的美對人們的精神感應作用。因此,人們通過游覽風景區,欣賞自然風光,瞻仰名勝古跡,贊嘆能工巧匠的高超藝術,享受大自然的美,而獲得精神生活上的滿足。

        當然,由于旅游者的種類、年齡、性別、職業、閱歷、性格及思想意識、文化素養、、審美水平、具體環境等的不同,對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異,正如孔夫子所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那樣。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覽名勝古跡時,常常會對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跡,以及與文化傳說有聯系的風物,感到特別的興趣。對這些人文景致的欣賞,實際上包括了對古代人們改造自然,創造美好生活的贊美。旅游者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進行游覽,既增長知識,又獲得美的享受。這種知識的獲得和美的欣賞,往往是聯系一起的,從而進一步增添了游覽的興味。

        但是,大自然的美,都與綠色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為綠色是生命之色,綠色的環境能引起人們愉快的精神狀態,并使人們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綠色還有凈化空氣,改變自然環境的作用。所以通過綠色植物的生命活動,可以達到維護生態平衡,為人類創造合理的生存環境,為人們提供較多的接近自然美,享受自然美的機會。因此,保護好綠色森林資源,就是維護優美環境的關鍵。因為森林一旦破壞,綠色生命之美也隨之銷聲匿跡,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將是一幅荒山禿嶺、窮山惡水、垃圾遍地、嗓聲刺耳的凄涼衰敗的景象,是人們所不愿一顧的厭煩之地。

        因而,只有環境美,才具有旅游價值。所以,我們這一代人不僅負有保護和利用好現有的環境,為開發、建設更多、更好的旅游區,發展旅游業的任務;而且更負有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環境,以創造更多的旅游財富的責任。

        二、開發與保護并重,才能確保環境美

        要加快發展旅游業,必須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點的同時,開辟新的旅游景點;另方面在合理地開發新的旅游資源時,應注意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切忌對旅游環境進行建設性的破壞和破壞性的建設。

        首先,要依照法律來保護環境。建設旅游風景區、開發旅游資源時,要充分利用現行的許多法規條例,以確保風景旅游區的環境免受污染的破壞。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對森林的亂砍濫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護自然環境,保護風景旅游區的旅游資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對保護江、河、湖、海水體免受污染的危害,對維護旅游用水環境等,都有重大意義。因此,我們要充分運用法律武器,對風景旅游區的環境加強管理;以保護旅游資源,為發展旅游業創造條件。

        其次,要樹立防重于治的新觀念。保護旅游風景區環境的目的,是為了促使風景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轉化,為人類的休養生息,創造越來越好的條件。因此,必須貫徹樹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避免重走資本主義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無論是山林、水體、風景名勝,只要是已辟為旅游區,或計劃要開發為新的旅游區,都應事先就其環境保護方面,制定規劃,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實行分級管理,分級保護。不能等到問題成了堆,再來補救、治理,而處于被動局面。

        再次,要加強治理已受破壞的環境。由于各種原因和條件的限制,我國有不少的旅游風景區的環境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有許多風景名勝古跡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危害。如“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獨特的九曲溪及兩岸蒼翠、挺拔的植被,而成為著名的風景旅游區。但在前幾年,人們卻對武夷山上的森林,進行掠奪式的砍伐,使其精華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劇下降,而嚴重威脅武夷山的旅游景觀價值。所以,對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及早進行必要的治理和搶救,使之盡快地恢復其本來面貌,以適應我國旅游業的發展,迎接更多的旅游者前來觀賞。

        三、搞好環境保護,促進旅游業發展

        為了讓更多的游客都能飽覽我國奇妙絕倫而綽約豐姿的旅游資源,我們必須在從事旅游業工作中,注意旅游風景區環境的保護和管理,特別在當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時,把保護風景區環境作為發展旅游事業的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就顯得更為重要。

        1、要應用美學觀點,搞好旅游風景區的環境規劃

        一個良好的旅游風景區,必須是風光秀麗,環境未受破壞和污染,能滿足旅游者觀賞和行動的心理活動環境。因此,必須應用美學的觀點搞好環境規劃。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園林、建筑、地質、地理、生態、氣象、環保、文物、歷史、經濟、管理、旅游和美學等多種學科協同配合,對風景區環境進行綜合考察、評價、預測合理的旅游規模等,從而提出旅游風景區的環境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最佳方案。這個最佳方案,一定要從美學的觀點出發,按規劃的要求,提出嚴格禁止在風景區范圍內大興土木,建工廠企業;嚴格控制在風景區興建各種樓、堂、館、所和旅游飯店,使風景區環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實行封山育林,確保風景區生態平衡,以努力把風景區建設成為一個有益于人類健康,構成為一個適合于康樂消費的舒適、優美的旅游環境,以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2、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游客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發展旅游業,雖可以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多的效益。但也產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極因素。如當游人到一些風景名勝區去,有的人對那些維妙維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歡自覺或不自覺地用手撫弄、拍打,一不小心就會碰傷景物;有的人看到風景區內的花草樹木長得逗人喜愛,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獨自欣賞,甚至有的人為了爬山省力,就隨意拆樹砍竹以充當拐杖之用;有的人不僅在風景區到處亂扔果皮雜物,甚至隨地大小便;有的人還在風景區的顯眼之處,隨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標志,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為。

        對上述這些不文明的人為破壞、污染風景區環境前景物、植被和環境衛生等,均會降低風景區的旅游價值。因此,為了創造舒適優美的旅游環境,一方面要加強宣傳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覺地愛護風景區旅游資源、保護風景區旅游環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風景區旅游環境的保護措施。如為了保持風景區環境的清潔衛生,應在風景區內相應地增設一些果皮箱,就可減少,甚至避免游客隨地亂扔果皮雜物;為了保護風景區的景物,特別是對那些反映我國悠久歷史和精湛藝術水平的重點文物和著名景物,應增設鋼網護罩加以妥善保護,既使游客能夠透過網罩進行觀賞,而獲得精神上的享受,但又摸不著,以確保重點文物和景物不受損壞。而對那些已損壞的景物和已受污染的環境,要加以整理修復,使其盡快恢復原來面貌,以接待更多的游客。

        3、要研究環境容量,保證旅游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欧美日韩午夜一区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影院在线 | 亚洲午夜精品高潮影院 | 在线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在线视频免费国产午夜 | 亚洲精品萝福利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