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范文

        農業生態園的規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業生態園的規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業生態園的規劃

        第1篇: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范文

        關鍵詞:園林式 生態農業 新農村 規劃 綠化設計

        前言:在新農村的建設中,為了實現農村居住地景觀的生態化和環境的可持續性,必須對綠色景觀實行更好的規劃,避免在建設中出現生態缺失的問題,給農村的居民創造一個更舒適、更宜人的居住環境。

        一、 新農村園林式生態規劃與綠色設計的意義和內容

        在新農村的建設中,最重要的是實現景觀格局的優化,讓建筑的格局具備一定的高度,匯集社會、文化為一體,以此來提高新農村園林式生態及綠色設計的建設和保護。新農村建設中,園林式景觀與綠色設計主要主要從廣場或者相關的庭院入手。在我區,園林式生態農業新農村的規劃與綠化設計正處于起步的階段,對于理論方面的知識還都只是借鑒,沒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體系。在實際過程中,要懂得借鑒有經驗的部門或者地區,在新農村的建設道路上朝著園林生態和綠色景觀發展。

        二、 新農村園林式生態規劃與綠色設計的基本原則

        1. 整體規劃,統一布局的原則

        在實行新農村園林式生態規劃與綠色設計的時候,要根據自身的優勢合理的進行安排和規劃,把每個地區打造成不一樣的版塊,體現出各自的特色,比如綠色長廊、精品花木花園、小區的綠色帶等都是比較好的措施。通過這些板塊的打造,實現周邊居民生活品質的提高。

        2. 功能分區的原則

        對于新農村園林式生態規劃與綠色設計來說,對樹木種類的搭配是非常講究的,讓他們實現實現自己的功能。一個新的村莊的建設,應該實現功能分區,比如:在村莊的,可能是道路兩旁,也可能是小河旁都應該選擇一些高大的樹木進行種植,主要起到凈化空氣、保持水土的的生態功能。而對于在村莊中心,應該選擇一些灌木,花草進行栽種,實現休閑的作用。這樣的分區栽種能夠很好的體現出村莊的整體布局,反映出新農村獨特的面貌。

        3. 層次分明,立體綠化的原則

        對于新農村的綠化設計應該實行全面綠化的原則,從點到面都應該開展綠化工作。對于村莊各個地方的版塊應該實行層次分明,把各個空間利用起來,實行整體的綠化,不管是從圍墻還是其他角落都應該實現綠化,采用比較混搭的原則,進行植物高低的搭配,爭取通過這種方法實現每個空間的填滿,構成一個綠色生態的網絡,對整個新農村建設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 新農村園林式生態規劃與綠色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 單純的為了綠化而開展工作

        由于我國處于新農村建設的初期,對于很多系統化的東西還沒有完善,新農村園林式生態的發展還不能很好的與整個農村相結合,并且對于綠色設計來說也僅僅停留在基本的意思上面,在實際的設計中不能很好的體現出來。

        2. 形式單一,效仿已有的模式

        大部分村組的園林綠化建設在形式上都比較單一,首先是植物的種類,大部分模式都是公路的兩旁栽種樹木,體現不出園林式的規劃。其次是建筑設計沒有自己的特色,盲目的效仿已有的模式,失去了鄉村獨有的特色。

        3. 村民的思想比較局限

        在農村地區,由于村民的思想比較老舊,對農村的綠色設計或者園林式規劃不理解,他們看不到整體規劃的可持續發展,新農村的規劃方案和設計得不到他們的認可,這對整體的發展有著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 對新農村園林生態規劃與綠色設計中問題出現的解決措施

        1. 把新農村園林式生態規劃與綠色設計納入整體規劃、為了解決單純的為了綠化而進行村莊的設計和規劃,應該把農村的園林式生態規劃與綠色設計納入整體的規劃,每個村莊和地區的條件不同,所以在進行規劃的時候也要根據情況來定,必須做到把新農村的園林生態式和綠色設計當成是一個真正的產業來進行。

        2. 栽種各種各樣的植物,實現綠色設計

        針對植物栽種形式的單一問題,在對新農村進行園林生態規劃和綠色設計的時候選用不同的植被進行栽種,不同的地方選用不同的植物,實現各區的各種功能。要注重自己村莊的特色建設,不能一味的效仿,讓新農村的建設更具有意義,更具備自己的特色。

        3. 利用相關平臺對村民的思想進行更新

        要讓村民們的思想跟上社會的步伐,讓他們充分的理解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新農村園林生態規劃與綠色設計對整個生活環境的影響,放長眼光,共同改善人居環境。

        五、 結語

        新農村園林式生態規劃與綠色設計能夠最大程度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對鄉村的文化和經濟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要從整體規劃、植物品種選擇、群眾思想教育三個方面著手,做好園林式生態農業新農村的規劃與綠化設計工作。

        參考文獻:

        第2篇: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范文

        一是園區建設堅持生態優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川匯生態園以城市環境與自然生態環境互動共存為本,努力創造綠化景觀空間,最大限度發揮園林綠化的作用,把經濟、生態、社會三方面效益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園區經濟創收達到了最佳效果。在建園過程中,因勢造園,合理配置植物景觀、園林建筑和小品,充分考慮項目區及周邊環境的發展空間和趨勢,根據項目可行性分期建設開發。把園區規劃的創意與時代需求緊密結合,引導和促進本地區農業產業結構向更優化方向發展,規劃建設從直觀上注重農業科技的推廣,同時依托新型農業,結合當地社會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合理開發,形成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綜合發展模式,為周邊農業帶來新的發展思路。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打造“生態旅游”品牌。從建園至今,川匯生態園把宣傳推介作為工作重點,以大面積果園為依托,結合河南省無公害水果蔬菜生產基地這一優勢,努力打造生態旅游品牌。一方面在新聞媒體上以“生態觀光園林景觀、自然氧吧、無公害產品”為主題進行了全方位推介,提高川匯生態園的知名度,并邀請媒體人員實地采風觀光。另一方面借助生態園千畝桃花舉辦川匯區桃花節,同時按照計劃舉辦了采摘節、荷花節、啤酒節等各類活動,為生態園發展進行造勢。

        三是加強營銷工作提升景區人氣。在加大宣傳力度的同時,川匯生態園還加強了營銷工作。通過免費發放旅游門票、組織策劃一系列旅游節慶活動等,吸引了周邊縣市社會團體和居民到生態園旅游觀光,效果良好。據統計,2014年游客人數與往年同期相比增加數倍。

        第3篇: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范文

        關鍵詞:生態休閑;農業;寶雞

        1休閑農業概述

        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農業旅游休閑已越來越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休閑農業是一種結合了傳統農業與現代旅游業的農業新模式[1],是將生產、生活、生態結合為一體的新產業[2]。發展多功能休閑農業可以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和轉移就業[3],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在提高農業經濟的發展速度的同時,可以開發農業資源,修復農業環境,還可以促進城鄉信息、科技等多領域的交流。以寶雞市陳倉區慕儀鎮生態園的規劃為例,對新型農業發展模式進行分析,既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理論探索,也有規劃設計的實踐。

        2寶雞市新育休閑農業生態園區發展現狀

        2.1新育生態園概況

        新育生態農業觀光示范園位于寶雞市陳倉區慕儀鎮齊西村,隸屬寶雞新育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成立,計劃共投資2800萬元,規劃占地面積67hm2,目前是省級生態園區,有新打機井2眼,1臺變壓器。生態園主要提供園林綠化,農業種植,家畜禽、淡水魚養殖,農產品銷售,垂釣和農業技術咨詢服務等。現在,園區已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達成協議,開展校企合作,將生態園的種養殖基地作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教學科研實習基地,并聘請山東壽光資深技術員全程全面指導管理,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園區品位。目前,園區已完成投資1500萬元,正在建設家禽飼養基地,日光溫室、垂釣、種植、養殖已出具規模。游人可自行采摘、喂養、垂釣、健身和娛樂等,是集有機食品和生態循環農業、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以觀賞農村風光、參與農業生產、體驗農家生活、進行農業教育、品嘗農家餐飲為主要內容,將自然景觀與農村獨特的民俗文化有機結合,將產業發展與農民增收有機結合,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休閑度假需求的一種農業產業經營模式,是合理開發農業資源、拓展農業功能的有效平臺。新育莊園向游客提供休閑度假的機會,游客通過交流溝通、體驗農村生活、參與農業生產等親身感受融入到農村中去[4]。

        2.2生態園的發展目標和宗旨

        生態園區建設追求生態、綠色、環保,以無公害有機蔬菜、綠色生態果園、生態循環養殖為目標,生產綠色有機食品、建設生態觀光農業,以市場為導向,以科學技術作支撐,實現生態良性循環與農業可持續發展。以“興農、富農、健民、強民”為宗旨,依托北坡森林公園的生態優勢和運糧寺的人氣優勢,努力建設集生態循環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園區。圍繞“陳倉區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后花園”的定位,擬建設提供設施種養殖、農家山莊、垂釣休閑、自由采摘、QQ農場體驗、苗林觀光等服務項目。

        2.3休閑產業規劃布局

        2.3.1農業種植區建有QQ體驗農場,提供100多塊免費地塊,并為游客免費提供種子、肥料、農耕工具。

        2.3.2生態養殖區建設豬舍7座,羊舍1座,占地6.7hm2存欄生豬1100頭,為關中黑豬,主要喂草料和玉米,55kg左右出欄。羊180只,有山羊和綿羊等。

        2.3.3綠色采摘園在生態園北部建成高標準蔬菜日光溫室26座,采用一面坡冬暖式下挖式溫室大棚,后墻和側墻均為土墻,保溫效果好。種植黃瓜、小乳瓜、西紅柿、茄子、豇豆、小禮品西瓜等8個品種,大力發展有機蔬菜水果種植,在生態園南部建成占地11hm2的櫻桃、葡萄、沙桃、獼猴桃、黑巨李等優質果品基地。

        2.3.4休閑娛樂區建設8000m2的接待建設中心1處,餐飲部的所有食材從養殖、種植、采集加工到銷售均為自主經營生產,確保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有保障,是無污染、無公害的新鮮蔬菜和綠色食品。黑豬肉是純糧食喂養,富含多種營養,具有延緩衰老、降低膽固脂、改善續頁循環等普通豬肉沒有的營養價值;羊肉品類齊全,綠色環境無污染,營養價值高,食療藥療效果明顯;地下深水井養的特色魚肉,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豐富。羊肉泡、四季烤肉、農家菜等地方特色小吃開辟了農民增收新渠道,建有標準運動體育場、臺球桌、籃球場等,配套有星級賓館住宿,冬季取暖采用原始火墻。

        2.3.5自然風光引進合歡、國槐、油松、雪松、櫻花等名貴樹種建造8hm2景觀林區,蔬菜、水果無農藥、化肥污染殘留。建成面積0.7hm2的垂釣池1座,讓游客在寧靜、清新的大自然環境中低消費、高享受。

        2.3.6有機肥料利用采用了在漚糞池發酵有機肥。在寶雞市農技中心的幫助下建成50m3沼氣池。動物糞便通過管道排入沼氣池,利用沼氣做燃料和照明,利用沼渣和沼液澆地種菜、養魚,實現了節約資源、環境友好。養殖廠的豬糞、雞糞,在漚糞池里漚發一段時間后,用作有機肥,沼渣肥澆地,達到了農業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利用,與化學肥料相比,這些肥料具有營養全、肥效高等特點,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同時還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2.4休閑旅游與農民就業

        示范園建成后,長期雇傭村組80余名農民入園務工,使周邊群眾有了就近就業的機會。既能輻射帶動當地就業[5],增加國家稅收,帶動相關行業,促進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又能實現老百姓菜籃子市場長期穩定,通過雇傭勞動力發展休閑旅游業增加農戶收入。同時積極推動農產品向高起點、高標準、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方向發展。

        3生態園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羊舍空間較小,換氣設備不能滿足需要,排氣不順利。計劃投資擴建羊舍,更新換氣設備。(2)沼渣、沼液主要用做肥料,但沼氣利用不理想。因生態園離住宅區遠、資金不足等原因,沼氣利用存在困難。希望通過爭取項目、資金,提高沼氣利用率。

        4今后發展的方向

        將增加糧食作物的種植(小麥、玉米)面積,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形成多樣化的生態經濟消費產品。新育生態園的休閑農業發展不但是以經濟效益為目標,更重要的是為了實現環境凈化與生態保護,經濟與環境共同發展,在生態園內部合理安排物質循環,盡可能減少燃料、肥料、飼料和其他原料的輸入,求得盡可能多的農產品輸出,達到生產發展、生態保護、能源再生利用、經濟效益提高。

        作者:劉紫垠 梁宏衛 劉景輝 徐乃林 張雪玲 王敏 單位:寶雞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邱佳,史亞軍.中國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33):214~317.

        [2]范水生,朱朝枝.休閑農業的概念與內涵原探[J]東南學術,2011(2):72-78.

        [3]許藝娜.福建省休閑農業發展初探[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3,25(5):104-107.

        第4篇: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范文

        建設現代農業,完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是國內走農業持續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華外生態園從起步開始就非常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循環經濟和諧發展,就是在運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走與現實社會相融合的現代農業建設之路。生態園把循環型農業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有機地統一,也就是把現代生態農業運營過程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限度,逐步用環境友好型、技術替代型、旅游觀光型有機地結合,實現開創國民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生命健康的持久性發展之路。

        華外生態園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用自產的糧食、蔬菜、牧草、青綠飼料、昆蟲飼料喂養香豬和禽類,通過放牧運動提高豬的免疫功能,其產生的糞便經過發酵后用于作物的施肥、灌溉,從源頭上杜絕了農藥、化肥的使用。如種植業,通過有機培肥提高地力,農藝及生物措施控制病蟲草害,杜絕化肥農藥和動力機械的使用量,又可減少污染物,也保護了生態環境。華外香豬飼養過程中注重動物福利,為恢復豬的原生態采用了放牧式的飼養模式,長時間在林間活動的香豬,呼吸著無污染的清新空氣,吃著生態園自種的玉米、小麥、大豆等精飼料,令香豬肉質的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宇宙萬物,生生不息,循環是自然賦予生命最動聽的旋律。華外生態園用基地自產的糧食、蔬菜、牧草喂養畜禽,畜禽產生的糞便發酵后又用于農作物,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綠色生態循環鏈,從源頭杜絕了農藥、化肥、抗生素、激素等對人體有害元素的出現,提高了產品質量,保證了餐桌上的安全。

        生態園目前已引進藏香豬、海南五指山香豬、廣西巴馬香豬等珍稀豬種,其中藏香豬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小型豬種,生活在海拔3200米至4000米的青藏高原地區。華外金口生態園的藏香豬是從它的原產地林芝地區引進的純種豬。這些藏香豬,因放養在山林之中,常年食用豐富的野生植物和藏藥材,營養價值高,是唯一具有碳酸酐酶的豬,不但肉質鮮美,無腥不膩,汁多味美,而且還具有強心,改善血液循環,調整血壓,抑制癌細胞生長,抗衰老,抗疲勞的藥理活性。被稱為“高原之珍”,也稱“人參豬”。

        除此之外,公司現已生產出國內首款用有機香豬肉加工生產的肉松、肉脯、香腸、紅腸等有機肉食品,特別適合作為兒童、孕婦、中老年食品。

        第5篇: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范文

        剛踏進金峰農業生態園區,撲鼻而來的是清新的泥土氣息,還有陣陣散發出來的果香。放眼望去,整齊成列的果樹上碩果累累,木瓜、芒果、葡萄、火龍果、蓮霧、鳳梨、釋迦等各類水果在樹上向我們散發誘人的微笑。在園區內行走,我們既可以看到橙黃橙黃的木瓜像爬山虎一樣盤踞樹干而上的奇景,又可以看到熟得發紅發紫的愛文芒果串串壓低枝頭的壯觀。微風吹過,掛在枝頭的各種水果迎風搖曳,就像一個個小精靈在擺動著迷人的舞姿。我們一行人邊走邊嘆,沉醉在這果色果香的世外桃源里。

        東莞市清溪生態農業產業園位于清溪鎮鐵場村,園區規劃總面積7270畝,分兩期建設完成,其已經被認定為“廣東省省級現代農業園區”。 園區建設將以特色花卉生產為主導,集優質果、蔬、魚生產示范、農業科技培訓、科普教育、農業休閑觀光旅游于一體。而金峰生態農業園,則是最早進駐在清溪生態農業產業園的企業之一。談到為什么在清溪這個地方進行農業投資,金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陳搖東表示當初進行投資選擇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

        回想當年,許多有經驗的種植戶都不敢選擇在清溪這個地方開展農業項目,認為這里只是窮鄉僻壤,氣候條件也非常一般。陳搖東對此卻有自己的想法,經過對清溪鎮資源的實地考察,他了解到清溪位于東莞市的東南部,毗鄰港澳,與深圳、惠州接壤,有很多旅游景點,發展潛力大;這里臺風少,災害較少,地勢平坦,水質也非常良好;降雨量充足,常年平均降雨量在2600毫米到2900毫米以上。分析后,陳搖東得出“清溪資源并不差”的結論。于是在市、鎮領導的鼓勵下,2008年陳搖東第一個站出來在清溪鎮開創農業產業園,并全力支持清溪鎮的園區規劃發展。

        園區建成后,政府統一成立清溪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由公司對入園企業進行管理,引導公司向農業龍頭企業方向發展,采取“公司+農戶”的形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逐步實現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陳搖東認為,清溪鎮領導對清溪的定位規劃很好,尤其現在正在推行科技農業化建設,非常有眼界,既然要發展,就要發展有潛力的項目。陳搖東抓住東莞市委來鎮調研視察的機會,提出希望發展“都市農業、綠色農業、精致農業”的建議,他的建議很快得到了市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憑藉勤勞的雙手和“都市農業、綠色農業、精致農業”的先進理念,短短5年的時間,金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已擁有近2200畝種植生態果園,產量穩定,已逐步形成產業化種植規模,種植的產品包括木瓜、芒果、葡萄、火龍果、蓮霧和鳳梨釋迦等優質品種,深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愛,更成為了禮儀饋贈的首選佳品。金峰生態農業園的水果以“香、甜、爽”聞名,清甜可口,飄香遐邇,不少消費者都紛紛驅車前往一解口饞。更有甚者,認為即使不知道金峰生態農業園的具置,只需要循著果香一路開過來就能找到。果香飄十里,已經成為金峰生態農業園的品牌特色。

        我們隨著果香一路走到火龍果種植園,只見一枝枝類似仙人掌的長枝條上,掛滿了一顆顆玫瑰色的火龍果,很是招人喜愛。遠遠望去,顆顆火龍果掛在枝頭,萬綠叢中點點紅,就像一盞盞的紅燈籠,分外醒目。熱情的果農隨手摘下幾個火龍果請大家品嘗,用刀切開,艷麗飽滿的果肉顯露出來,間雜著黑芝麻一般的籽核,一股清甜芬芳的氣味撲鼻而來。拿起一塊放入嘴中,果質鮮嫩清甜,令人回味無窮。陳搖東介紹道,生態園種植的是紅肉火龍果,在甜味和香味上要比白肉火龍果高一個檔次。

        在生態園的產品展示區里,我們看到集裝成箱的愛文芒果堆放在地上,幾位工作人員正挑揀、包裝、裝箱,忙得不亦樂乎。陳搖東告訴我們,除了火龍果,最近園內的愛文芒果和蓮霧都已成熟,“這種愛文芒果特別好吃,皮薄肉細,味香,預定的客人很多,簡直供不應求;蓮霧就甜中微微帶點清新的酸味,也很受市民的歡迎。”每當節假日來臨,我們都可以看到一輛輛私家車停泊在園區外的樹蔭下,一個個提著籃子的大人孩子歡快地朝種植大棚奔去。大家一邊品嘗新鮮水果的美味,一邊盡情游玩,青山綠水間一片歡聲笑語。金峰生態農業園無疑已經成為了市民旅游休閑的觀光圣地。

        從最初種植芒果,逐步成為清溪遠近聞名的“水果大王”,陳搖東的創業故事既平凡又充滿著農民創業的勇氣和艱辛。當初為了有足夠的運作資金,陳搖東毅然賣房產投資1000多萬元,拓建果園面積,引入臺灣木瓜、葡萄、蓮霧、釋迦、火龍果、四季芒果等近十種優質水果品種,這在他人眼里既瘋狂又冒險。現在的金峰生態農業園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集農業高新科技、生態型、農業休閑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從金峰生態農業園產出來的水果果相美觀,汁多味美,健康營養,部分產品已銷至上海、蘇州等地,擁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

        第6篇: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范文

        關鍵詞:休閑農業;發展;對策;蕪湖縣

        中圖分類號:F3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255(2011)03-0030-04

        休閑農業是指以農事活動為基礎,以農業生產經營為特色,融合農業和旅游業,利用農業景觀和農村自然環境,結合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和農村文化生活等內容,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品嘗、購物、習作、體驗、休閑、度假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近年來,安徽省蕪湖縣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生態旅游農業,不斷豐富了城鄉居民業余文化生活,也給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益,加快了蕪湖縣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一、蕪湖縣發展休閑農業的優勢

        (一)交通區位優勢

        從交通區位來看,蕪湖縣交通區位優勢優越。境內青弋江直通黃金水道長江,皖贛鐵路穿越縣城,104省道與205國道在縣境西面交會,蕪宣高速(蕪湖―宣城)、蕪馬高速(蕪湖―馬鞍山)已建成通車,銅南宣高速(銅陵―南陵―宣城)、蕪雁高速(蕪湖―高淳)已開工建設,四條高速在縣域東西南北都設有出入口,這一獨特的優勢,構成了蕪湖縣到江浙地區的3小時高速公路網絡。

        從經濟區位來看,蕪湖縣位于安徽省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縣境東南鄰宣城市,西南接南陵縣、繁昌縣,東北與當涂縣交界,西北毗鄰蕪湖市,處于安徽省“沿邊”(沿浙江、江蘇)、“沿江”(沿長江)發展戰略的結合點。長三角是目前中國經濟發展最快和最有潛力的地區之一,也是旅游和休閑最發達的地區。隨著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的崛起,上海及南京、無錫、蘇州等蘇南城市休閑和旅游需求非常旺盛,蕪湖縣已成為休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良好的區位優勢和日益發達的綜合運輸網絡進一步拓寬了蕪湖縣休閑農業的市場空間。

        (二)自然、旅游資源的特色優勢

        從氣候條件看,蕪湖縣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冷夏熱,春暖秋爽,四季分明,溫和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宜人。蕪湖縣農林景觀與礦產資源豐富,境內除2000多種動植物資源外,還有大量石灰石、白陶土、泥碳、黃沙等非金屬礦產資源。在農業方面,以優質糧油、特色畜禽、名優水產、果蔬苗木等為主導的區域特色經濟已經形成,是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縣。

        蕪湖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四、五千年前,這里就居住著皋夷人、山越人。春秋時,作為聚落邑地見于史冊,名為“鳩茲”。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劉徹改鄣郡為丹陽郡,領縣十七,其中有蕪湖縣。唐代的杜牧、宋代的蘇轍、沈括,元代的歐陽玄,明代的湯顯祖、清代的吳敬梓等涉足蕪湖縣,并留下許多珍貴的詩詞、題詠和書畫。蕪湖縣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有“江南周莊”之稱的“陶辛水韻風景區”,有詩仙李白游歷時醒酒的“清涼渡”,有李白成藏兵的“闖王溝”,還有“唐王渡”、“和尚橋”、“牌坊廟”、“果老壩”、“珍珠泉”、“強盜墩”、“胡氏祠堂”等一些景點和許多古老而又神奇的傳說。占地6000余畝的“和平生態公園”,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茂盛,素有天然氧吧之稱。每年數十萬候鳥在此棲息,有萬鷺齊飛、雪壓青松之奇觀。集官窯文化、道教文化、古楚越文化、農耕文化以及地方戲文化于一身的花橋東門渡宣州官窯遺址、楚王城、九十殿道教寺廟、九女墩等,更是游客向往的地方。此外,還有大量的古代墓群、古祠堂、古樹、古橋等。優越的環境、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成為蕪湖縣開發休閑農業的良好資源,為蕪湖縣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奠定了深厚的物質基礎。

        (三)客源市場廣闊,政府大力扶持

        蕪湖縣毗連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處于這些城市居民的經濟實力、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都比較高,觀光休閑旅游已成為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長三角客源地位于蕪湖300公里之內,該區域具有較大規模的人口腹地,按汽車時速80公里計算,一日游和兩日游是蕪湖縣旅游市場的主體。近年來,蕪湖縣高度重視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制定了扶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投入大量資金,建成了一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項目,使城市品位大大提升,旅游產業長足發展,榮獲了“安徽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稱號;通過招商引資,旅游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得以改善,使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成為蕪湖縣經濟增長新的亮點。

        二、蕪湖縣休閑農業發展的現狀

        (一)蕪湖縣發展休閑農業的具體做法

        1.因地制宜,建設農家樂

        蕪湖縣是魚米之鄉,陶辛、六郎二鎮水資源豐富,發展水鄉旅游,形成了自己的旅游景區,如陶辛水韻景區(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萬畝水系,千畝荷花。景區內打造的三峽美食村,以三峽移民帶來的原汁原味的重慶美食為特色,其中渝味苑,三峽居已被評為省3星級農家樂。六郎魚蝦在全國小有名氣,鄰水而居的3個農莊,紅紅火火農莊、大港農莊、二哥土菜館提供新鮮的鄉野美食,釣魚、采摘等農活供游客體驗。紅楊鎮生態環境優美,人文積淀深厚,著重發展生態旅游,打造成和平生態園(國家2A級旅游景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怡龍生態園,百畝經果林與徽派建筑相結合,是安徽省森林旅游人家。灣鎮是全縣旅游集散地,交通方便。東湖公園、陽光半島景區都已初步建成,受到游客好評。老梁山莊(國家2A級旅游景區,4星級農家樂)、天地人生態園,有萬果園、桃園,種植桃、梨、棗、葡萄,將林果生產和生態觀光有機結合。

        2.開展民俗活動,宣傳推廣鄉村旅游

        蕪湖縣各個景區結合自身特點,每年都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既吸引游客觀光,也起到宣傳推廣的效果。比如陶辛水韻景區的荷花節,老梁山莊的桃花節,六郎的龍舟賽等,每年都吸引了很多的游客,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特別是2010年陽光半島景區舉辦的兩次重大活動,一是首屆蕪湖市端午文化節,為期三天,有龍舟、鐵人三項等體育競賽,有舞龍舞獅、包粽子等民俗展示,有歌舞等文藝表演,有食品、商品展;二是中央電視臺2010年中秋晚會也在景區順利舉行,并向全世界直播。可以說這樣大型的活動既帶來了經濟效益的增長,同時也將蕪湖縣休閑旅游與鄉村旅游向全國進行了宣傳推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召開旅游推介會,開拓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市場

        在市場營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時,突出蕪湖縣生態旅游、水鄉旅游的特色,創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絕”的特色旅游產品,如水鄉風情游(陶辛水韻)、生態農業觀光游(天地人生態園)、鄉村體驗游(六郎、陶辛、紅楊)觀光休閑游(陽光半島、西河古鎮)等。建立了平面媒體與網絡媒體、招商推介與旅游展銷結合的立體方式,編制旅游宣傳畫冊、旅游招商圖冊和旅游

        風光片,2010年還成功召開了蕪湖縣旅游推介會,開拓了鄉村旅游市場。

        4.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

        在旅游商品開發上,蕪湖縣著力發展代表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如源生牌鍋巴、蜂聯蜂蜜、老芮木榨麻油和野樹林蘑菇等特色農產品,經過申報都已經獲批成為特色旅游商品。

        (二)蕪湖縣休閑農業取得的成績

        1.休閑農業初具規模

        近年來,隨著蕪湖縣旅游業的快速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也得到蓬勃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已成為蕪湖縣旅游業的一個重要增長點,也成為帶動農業升級,推進新農村建設,增加農民收入的新亮點。蕪湖縣被評為“安徽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蕪湖縣灣’扯鎮、六郎鎮、陶辛鎮被授予“安徽省最佳旅游鄉鎮”。全縣擁有陽光半島、東湖公園、陶辛水韻、老梁山莊、和平生態園景區5處,其中陶辛水韻景區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老梁山莊、和平生態園是國家2A級旅游景區;全縣星級農家樂10家,其中紅紅火火農莊是省5星級農家樂,大港農莊、二哥土菜館、老梁山莊是省4星級農家樂;有省、市旅游商品定點生產企業10家,其中富有農村特色的商品有新豐剪紙藝術、陶辛水晶工藝、老芮木榨麻油、野樹林蘑菇、源生鍋巴、蜂聯蜂蜜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發展,對縣域經濟發展的貢獻日益明顯。2010年全縣入境旅游人數達55.69萬人次,其中境外人數達到2689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55億元。直接和間接參與旅游產業的人數達到4.5萬人,帶動農民就業3萬人,受益農戶達到9600戶。全縣農民人均年收入為7065元,其中有1556元來自旅游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

        2.形成五大特色類型

        蕪湖縣休閑農業從過去一般性的釣魚、吃飯向賞花、摘果、采蓮等農耕文化及拓展訓練等方面發展,有的還具備省、市中小型會議的接待能力,逐步形成了五大特色類型:以六郎生態農業旅游區、和平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區為代表的娛樂休閑型;以陶辛水韻為代表的農莊采摘型;以紅紅火火農莊、大港農莊、紅楊怡龍山莊為代表的民俗民樂型;以蕪湖天地人生態園為代表的主營經濟型;以陽光半島為代表的旅游觀光型。

        (三)存在的問題

        盡管蕪湖縣休閑觀光農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處于摸索規范階段,因此,在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1)科學規劃重視不夠。目前休閑農業的發展基本上以自行開發為主,缺少整體規劃和科學論證。園區建設內容簡單、雷同,缺少特色性、系統性和豐富性,深層次的文化和科教內涵不夠,只靠微薄的門票收入,而不是靠結合旅游品牌加工業和旅游服務業等二三產的發展,實現效益大增。(2)功能配套不完善。景區建設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縣內沒有4A級景點,旅游總收入不高,占GDP比重偏低,一些景區內部交通條件還有待改善,與發達縣區的水平相比差距更是明顯。(3)旅游產業整體素質有待提升。旅游企業“小、散、弱、差”,缺少規模大、實力強、影響力廣的大型旅游企業,旅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較低,旅游景區管理水平不高。(4)旅游產業內部結構不盡合理。旅游產品結構比較單一,新興旅游產品如高端休閑度假、康體健身旅游、體驗旅游等缺乏。地方特色文化影響力不強,旅游項目的文化含量不高,文化旅游產品不夠豐富,不能充分滿足游客和市民城市觀光休閑的多樣化需求。

        三、發展蕪湖縣休閑農業的思路與對策

        (一)發展思路

        1.統籌規劃

        政府部門要針對蕪湖縣當前休閑農業盲目重復建設問題,在經過充分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對蕪湖縣休閑農業資源的種類、性質、現狀、特色及開發價值、市場前景等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和評價,緊密結合生態保護、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做出系統科學的休閑農業發展戰略規劃。規劃要避免重復,突出區域特色,合理確定休閑農業的發展方向、發展規模、功能布局,將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理念貫穿于規劃始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通過規劃指導,使休閑農業從自發發展向有序推進轉變。

        2.功能定位

        以山水為構架,以文化為底蘊,以生態、文化為主題,以休閑、體驗為主體,以陶辛、六郎為龍頭、以青弋江為發展軸,以鄉村腹地為依托,在“十二五”期間將蕪湖縣逐步建成能適應多層次游客需求的皖南旅游新的增長極與華東地區重要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地。

        3.產業布局

        以縣城灣址為中心依托地,陶辛鎮、花橋鎮為東西兩翼,六郎鎮、紅楊鎮為南北兩極,形成“四星拱月”的布局。以陶辛水韻、六郎水鄉為重點和突破口,東西呼應、南北拓展,次第推進、有序展開,形成以青弋江為彩帶,幾個中心鎮為珍珠的“彩帶串珠”式旅游發展的空間格局”。總體空間布局結構為:“11319”,即“一心、一帶、三區、19個主要旅游節點”。一心:縣城旅游集散中心一旅游綜合功能區;一帶:青弋江風情旅游帶一旅游發展軸;三區:東部文化民俗旅游功能區、西部水鄉休閑旅游功能區、南部鄉村生態度假旅游功能區;19節點:東湖公園、南湖濕地公園、蕪湖縣機械工業園區、市民廣場、五鳳灘、八仙島、貓耳灘、相思島、大港、陶辛水韻、和平生態園、西河古鎮、弋江漂流、怡龍生態園、老梁山莊、天地人生態園、楚王城、東門渡和新豐林場。

        (二)對策建議

        1.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不斷擴大休閑農業的產業規模

        蕪湖縣縣委、縣政府要高度重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建設活動,把它列入經濟發展重點,應成立領導組和工作組,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建設工作思路、目標和工作措施,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推進,根據區域環境資源條件,大力推進和保障休閑農業健康持續發展。政府應盡陜制定關于加快休閑農業發展的土地、人才、財政支持等優惠政策,為休閑農業建設提供堅實的政策基礎。

        2.以推動重點旅游項目建設為重點,提高檔次和規模

        在蕪湖縣已形成的諸多休閑農業觀光景點中,大量的旅游點呈分布散、規模小狀態,缺乏統一包裝、策劃和宣傳,沒有形成規模和品牌效應。建議加大旅游招商力度,推動縣內重點旅游項目建設,提高休閑農業檔次和規模:一是要加快蕪湖縣影視城建設。影視城的建設,要以徽商文化為依托、影視產業為支撐、旅游及三產為增長點,集影視攝制、旅游觀光、會議商務、健身娛樂、農家美食、休閑度假為一體,將其建成我國一流的大型影視旅游文化產業園。二是努力打造南湖休閑旅游品牌。推動南湖風景區的規劃建設,拓寬旅游農家樂、觀光參與業、休閑度假業、購物商貿業的建設渠道,規劃建設起點要高,使之成為亮麗的休閑旅游品牌。三是加大陶辛水韻旅游景區(點)開發力度。根據陶辛水韻旅游區的資源特征,將景區建成以“荷花、水網、民俗、美食”為特色,以生態、休閑、觀光、度假、體驗、寫生等為主要旅游功能的旅游區。力爭通過3年的開發建設,使陶辛水韻旅游景區達到國家4A級標準。四是努力開發其他旅游景區。要對和平生態旅游區、六郎八仙島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加快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外資,在未來的5年,將這兩個區域建設成重點旅游景點。

        3.加大宣傳促銷力度,積極擴大休閑農業市場

        為了更好地發展蕪湖縣休閑農業,應重視營銷策劃。要利用農村節慶假日,舉辦各具特色的節慶活動,如“陶辛水韻荷花節”、“老梁山莊桃花節”、“六郎葡萄節、螃蟹節”、“大港龍舟競賽”等,營造氛圍,聚集人氣,提升產業產品的知名度,做到以節促游、以節促銷,將鄉村旅游產品推向市場。加強與旅行社對接,強化品牌意識,搞好主要景點的包裝宣傳、展示展銷和線路組織,并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報刊、路牌等各種媒體和機會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推介,樹立休閑農業旅游產品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

        第7篇: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范文

        長城萬達生態園位于遷安市北數公里的燕山腳下,這里山川秀美,氣候宜人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能使人長壽身體健康,是頤養千年的風水寶地,是以長城、山區特色農業景觀“圍山轉”工程為主體的休閑旅游度假區。山莊群山環抱,郁郁蔥蔥,山中果木成林,幾棵百年老果樹至今還是綠葉青翠,果滿枝頭,果香四溢,青菜野蔬自有特色;玉帶湖水蜿蜒環抱山莊,還有鮮為人知的明代大理石長城.白稻子水庫,和山野中的寺廟。

        二、規劃定位

        根據發展的整體要求,應用中國現代生態園風景造園的手筆,根據生態園所在地域的環境特征,將自然與人文相結合,創造一個具有現代風格和獨特個性的生態莊園風景區。

        反映生態園文化內涵。反映人民休閑健康的需要。考慮統籌全局,相互協調的總體性。

        遷安市的總體規劃,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進行規劃。

        三、立意要素

        在傳統生態園造園手法的基礎上,增加現代內涵,創造出能滿足各年齡層需求具有休閑娛樂、文化氣息的多元化現代城市綜合性的生態園園。

        規劃要使生態園園具有可游、可玩、可賞、可經營的特性

        以人為本,回歸自然。

        四、規劃指導思想

        隨著城市人口密度增加,生產的發展,交通運輸繁忙,城市環境惡化。城市居民在良好的環境中游憩愿望也隨之增長,營造自然環境,成為城市居民在節假日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五、規劃原則和布局:

        (一)原則:

        總體布局本著“以人為本”。人們渴望和追求回歸自然、貼近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規劃設計原則,充分利用有山有水,有林有果的自然地形條件,因地制宜安排生態園的各構成要素與舒適安靜景觀空間。

        規則與自然相結合的手法、整齊融于自然、自然中有整齊。

        (二)布局::

        生態園園總體布局以生態休閑、娛樂為主,生態園的設計力圖通過對該地的地形利用、梳理,在生態景觀上形成水生植物群落、濕地植物群落、疏林草地、使生物資源形成良好的自給循環,維持動態的生態平衡。生態莊園是一處人與自然相互尊重、和諧的樂園。

        生態園區是為保證人們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環境,又能享受便捷舒適的生活,就需要有布置有序的綠地、林帶、水系等生態綠化系統。生態莊園的布局以鄉土氣息為主,簡潔莊重,視野寬闊。給人明顯的景觀感受幽恬而寧靜。

        根據“人在水天一色中”的意境,規劃生態莊園景觀,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休閑、娛樂等方式布局。體現悅動、激情、愜意、靜謐、悠然、釋懷不同意境的空間。景區將真正做到休閑與娛樂的有機結合,在自然中盡情揮灑人生。

        為提高人們的游憩、休閑、娛樂的質量,著意創造高品味、多功能、多景觀,塑造以水為主體的景觀空間,形成全園水景中心‘吸引人們游覽、觀賞,動靜結合。,增加了游園的樂趣,營造高質量的濱水空間。

        另外,沿湖岸開通了一條環湖園路,以利游人參觀游覽。因此,環線景觀也是規劃的重點部分,設計用植物景觀把環路沿線裝點,沿線開辟一條木質的人行小路,其中設有長廊,人們行走在湖岸邊,水闊景美,遠觀近看各不相同,使人產生自然親切、賞心悅目之感。園內綠地、水體、環線的總體布局充分依據適地條件,形成點、線、面有機結合,融為一體,相互呼應,相互襯托,使生態園形成了新的視覺景觀群。

        并在區域內設置停車場供停車。

        生態園內的停車場直通遷安旅游生態路,交通便利,是驅車游玩的好去處,山莊設有農家樂四合院,吃住一體,可舉家游玩自炊自用,也可朋友相聚喝茶暢談。沿湖邊建有木質長廊,隨湖彎曲而設,五光十色遮陽傘灑落在其中,可供游人臨湖垂釣,也可小息玩水一派浪漫的情趣, 游人在湖邊拾級而上,大面積的果園可供你采摘嘗鮮,采摘園內建有涼亭供他人納涼歇息,舉目望去湖的對面,二級瀑布飛流直下,泄流湖中煙波浩渺,游人可通過漫水路,在蜿蜒的山間小路上漫步,可環湖半周,通過鐵索橋進入休閑區,鐵索橋下遠山流下的泉水,水質清澈、水量穩定,流入湖區。鐵索橋、飛流瀑布、垂釣長廊、百年果木等景色蔚為壯觀。是度假消暑、體驗民俗風情、感受自然生態的旅游勝地。

          走進長城萬達生態園,記載著許多珍貴文獻和動人的故事。遠眺那莽莽群山,那雄渾的氣勢頓生要到長城腳下去觸摸這偉大建筑、城墻、敵臺、烽火臺、墻臺、謊城等于一地。壯觀的大理石長城更堪稱萬里長城之一絕。

         一湖碧水,滿山綠色,綠色中點綴著幾座古樸的四合院,這里還有聞名中外的京東板栗、核桃,還有蘋果、桃、李、杏、葡萄等,環顧湖區,藍天、白云、青山、碧水,以及綠樹掩映下的、四合院、景亭,構成了一幅綺麗的立體風景畫,湖上蕩舟,時而用手劃動清碧的湖水,驚一驚水中的小魚蝦。時而聞一聞山間清幽的花果飄香,真是愜意到了極至;走進農家,睡一睡農家土炕,品嘗山間野菜做成的美味佳肴,體驗山里人的勤勞與質樸,更令人流連忘返。這就是我們的長城萬達生態園‘

        六、種植規劃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在城市建造生態景觀的要求,本設計力求再現自然,以植物造景為主,作為園林的重要要素的植物,在配置和選擇上要順乎自然,適當選用較大苗木,使景觀建設較快成型。因此,本設計堅持如下綠化規劃原則:

        堅持鄉土樹種與引進樹種、常綠樹與落葉樹、喬木與灌木的合理搭配;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結合地形和喬灌木的不同組合形式,形成各種不同的游覽空間和游覽景觀;全園植物種類合理搭配,以達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景、冬有青,以符合生態景觀的要求。同時依據現狀和景觀的要求,在疏林草地上配置樹叢、樹群,有水杉林、銀杏林、檜柏林、欒樹林、合歡林、紫葉李叢、丁香叢、木槿叢、連翹叢等;形成合理的植物群落,豐富空間植物的造景功能,創造特色景觀。總之,通過植物配置,使整個生態莊園疏密有致,季相豐富,景色宜人,使之充分發揮出現代生態園林景觀效益。使之四季常青,自成一景。

        植物名錄:雪松、水杉、云杉、黃櫨、合歡、銀杏、洋槐、欒樹、丁香、連翹、木槿、紫葉李、、月季、鳶尾、劍麻、紅葉小檗、金葉女貞、大葉黃楊、冷季型草等。

        第8篇: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范文

        關鍵詞:水庫移民 經濟 發展模式 探討

        大中型水庫工程的建設在防洪、發電、灌溉、供水、生態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庫區移民為此作出了重要貢獻。

        德州地區水庫庫區移民以生產安置為主,庫區農民賴以生存的耕地減少了,千方百計讓移民致富,是事關水庫建設成敗及農村穩定、農業發展、移民安心、社會和諧的關鍵所在。解決移民及移民村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成為當地的重要任務。通過對樂陵市楊安鎮水庫的深入調研,我們深刻體會到政府的綜合幫扶政策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有力實施,成為推動庫區移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

        1.水庫基本情況

        樂陵市楊安鎮水庫位于樂陵市中部的楊安鎮、寨頭堡兩鄉交界處,水庫占地4.2平方公里,總庫容1880萬立方米,設計蓄水位16.65米,總投資9448.6萬元。主要包括飲水、圍壩、入庫泵站、湖心島、生態區和輸變電等工程。總投資1.8億元,是集公共供水、休閑旅游、生態養殖等于一體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樂陵市實施“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此項目的建成可從根本上解決樂陵水資源缺乏的矛盾,結束農村“吃水難”的問題,并且對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有著重要的意義。水庫涉及2個鄉鎮16個村,2287戶,受益人口8170人,生產安置人口5729人。

        2.水庫生態園建設基本情況

        為實現庫區移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根據樂陵市楊安鎮水庫的地理位置和庫區情況,大力發展以旅游觀光為主的庫區生態園,拉動經濟發展,實現庫區農民增收。

        為提升旅游品味和經濟效益,以楊安鎮水庫為中心,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在重點縣項目區及輻射區開發建設了以現代農業、科技示范、水利建設、旅游觀光、文化體驗于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園。生態農業觀光園采用綜合幫扶、企業注資、移民入股的方式進行多方位融資,實行效益分紅制度。生態農業觀光園包括六園、三區、兩帶。

        六園包括:百花園,百菜園,生態養殖園,濕地公園,有機藕園,百果園。

        1.百花園:占地面積約為600畝。室內大棚種植面積150畝,分切花和盆花兩大類。花卉品種40種以上,包括薰衣草、薔薇、向日葵、等普通花種和觀賞鳳梨、蝴蝶蘭、海棠、鳳仙等高檔花卉。百花園內生產銷售、園藝觀賞、養生休閑等功能齊全。

        2.百菜園:占地面積約1100畝。其中露地栽培和塑料大棚分別為680畝、280畝,高智能大棚140畝。優質蔬菜品種達到20種以上,如韭菜、菠菜、枸杞、番茄、黃瓜、芹菜、花椰菜等。此外還開發了市民農場、觀光長廊等鄉村旅游觀光區,實現了功能多元化。

        3.生態養殖園:介于百菜園和濕地公園之間,占地100畝。種植了適宜苗木品種,園區內散養、放養、圈養了優質地產良種雞,如草雞、京海黃雞,蘇禽青蛋殼雞等。年養殖規模達6000羽。林上種(養)殖的同時在林下開展了游戲、游藝活動。

        4.濕地公園:占地330畝。其中水面約40畝。引種適宜的水生植物和放養適量的水禽,坡地種植地方性經濟果林,尤以桃林為主,配套設施完善,具備休閑娛樂功能,是良好的生態棲息地和獨具特色的濕地公園。

        5.有機藕園:占地面積約620畝。優選適于地方種植的水生植物如湖北紅蓮、醉蓮、蒲菜、水芹等。基礎設施與配套服務設施完善,成為集生產、休閑、觀光、娛樂于一體的生態家園。

        6.百果園:占地1400畝。培育了優質特色品種50種以上,包括蘋果、柿子、櫻桃、山楂、板栗等。成為集生態示范、采摘游樂、生產創收于一體的綜合果園。

        三區包括:休閑娛樂區,水源生態保護區,綜合服務區。

        1.休閑娛樂區:位于水庫西邊,即現在的水庫公園,占地面積約600畝。包括景觀觀賞區、文化體驗區、休閑健身區、濕地游園區等。是集觀光游覽、休閑娛樂、文化體驗于一體的旅游場所。

        2.水源生態保護區:楊安鎮水庫的主體區域,包括入庫泵站和出庫泵站的部分地段,占地面積約3000畝。功能定包括水源供給、湖景觀賞、休憩娛樂等。

        3.綜合服務區:占地面積50畝。包括廣場、生態停車廠、農特產品、旅游紀念品商店、游客服務中心和生態廁所,提升了景區旅游服務職能。

        兩帶包括:農耕文化產業與商貿帶,引水生態廊道。

        1.農耕文化產業與商貿帶:位于園區入口主干道兩側,占地面積約480畝。通過聯接泰山體育文化、調味品文化以及棗文化,形成了樂陵的形象展示口。

        2.引水生態廊道:位于園區南部,占地面積約300畝。沿岸兩側除栽植地方性樹種如楊、柳植物外,水生植物與岸生植物相結合,形成了水生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灌木、喬木兼備的立體景觀。

        3.農業生態園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1經濟效益。目前樂陵農業生態園建設已經基本完成,一方面通過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生態園未見效益時候移民每年可以領取600元的保障金,當產生效益時根據移民入股資金進行額外分紅,對拉動了樂陵市當地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另一方面,解決了移民務工問題,農業生態觀光園建設施工及其日常維護優先考慮移民,保障其有活干有飯吃。在當地引起了非常不錯的反響。目前生態觀光園有機韭菜示范園已經建成,園區采用覆蓋防蟲網技術,生產過程嚴格按有機產品標準進行。園區生產的有機韭菜已經通過了國家有機食品認證,注冊了“韭鼎”牌商標,在濟南沃爾瑪超市和銀座商城賣到了50元一斤。

        3.2生態農業觀光園的社會效益也已慢慢凸顯,一方面極大的改善了當地的環境,提升了樂陵市的整體形象。另一方面,極大的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4.樂陵市楊安鎮水庫發展模式的啟示

        水庫移民關系到移民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的穩定,做好水庫移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我們要在環境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各縣市應通過綜合幫扶的形式大力發展庫區生態文明建設及庫區景觀,利用水庫現有資源創造經濟價值,實現移民穩定增收。另一方面,拓寬融資渠道,通過政府政策支持、企業融資、移民入股等多種融資方式,建立高標準的休閑娛樂生態園。既能夠增加移民收入,又能提升本地區整體形象,打造樣板工程,真正實現移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楠.我國大型水利工程水庫移民管理經驗總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08年03期

        [2]王顯勇,陳兆開,任澤儉.南水北調工程征地移民理論與政策研究,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6

        第9篇:農業生態園的規劃范文

        5月31日,一輛巨型鏟車把北京市通州區張家灣鎮棗林莊村一名叫“逸仙種植園”的違規農家別墅群徹底鏟倒。100余棟耕地上蓋起來的小院在鏟車的巨爪下,紛紛倒地,成為今年以來通州區政府強拆的第二個大型農家大棚別墅。而在此之前,北京市一萬余棟同類型的農業生態別墅也都面臨著同樣的命運。

        540平方米19.8萬一棟

        幾年前,北京市提出興建現代都市農業的構想,于是一些地方開始打造集游覽、休閑、高產于一體的高科技農業生態園。一棟棟房屋在農地上拔地而起,然后再被開發商以對外出租的形式租賃給當地村民以外的人,通常一租就是幾十年,這樣的房子就稱之為“農業生態別墅”。

        據初步統計,目前北京市共有超標的“農業生態別墅”1萬余棟,遍布北京9大郊區縣,涉及占用耕地1萬余畝。

        “540平方米的陽光大棚,院內有陽光庭院,有小橋流水、假山,還能種植蔬菜、草莓等,每棟19.8萬,租期30年……”這是2006年“東華養生莊園”最初的銷售廣告。

        現年58歲、家住亞運村的張振正是因為這則廣告而走上漫漫購房路。如今城里的房子動則上百萬元,根本買不起,這套陽光房很適合他的家庭情況。

        2006年底,在順義、昌平等地看過多個生態房項目后,張振認為通州姚辛莊的生態莊園最劃算,用他的話說,19.8萬在城里還不夠買一個20平方米的房子,而在這竟能擁有500多平方米的空間,“太值了”。

        由于生態環境誘人,價格比城里低很多,也未見政府部門阻止建設,張振抱著僥幸心理把攢了大半輩子的50多萬元錢投到了農村,一口氣買了兩套生態房。

        但是,張振買下的通州姚辛莊“東華養生莊園”還沒建成就被強拆了。可是,在北京其他郊區生態園已存在很久了。

        在順義與昌平交界處,北京最早建成的生態房――“田園風光小區”就坐落于此。由于大部分業主已經入住,這里一度成為生態房購買者參考和現場體驗的最佳去處。

        站在小區外,看見的是一排排罩著透明塑料硬膜的大棚,跟普通的生態大棚沒有任何區別。但走進去發現,大棚里面根本沒有蔬菜和瓜果,取而代之的全是鋼筋水泥澆鑄的農家別墅。

        農委否認審批 索賠無門

        “東華養生莊園”房子被推倒后的第三天,上百名“東華養生莊園”的業主開始自發組織起來討說法。

        他們表示,這個項目有通州區農委的立項批文,是張家灣鎮和通州區政府有關部門的默許,才使得項目持之以恒地建設,“如果違法,為什么不早拆,非要等到快竣工時才動手?”

        通州區農委辦公室一負責人表示,通州農委從來就沒有審批過該項目,更不會同意這一項目的開發建設。

        面對通州區農委的強硬表態,張振等人非常無奈。一方面,法律保障不了耕地上建起的生態房,他們與開發商簽訂的購房合同很可能無效;另一方面,開發商經歷多次整改后也無力償還業主房款。

        在索賠無門的情況下,業主間開始商討自救對策。有一名李姓購房者說,房子已經被強拆,房款也打了水漂,現今只剩下從開發商手里租下的為期30年或50年的耕地,“無論如何這塊地必須保住,用來種菜也行”。

        然而,這種想法也只能是自我安慰。

        據通州區國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耕地上建設的生態房本身就是違法違規的,所以業主和開發商簽訂的承租合同不受法律保護。再者,誰破壞的耕地由誰復耕。

        然而,從目前情況來看,“東華養生莊園”內的耕地已經被平整并鋪上水泥路,大部分被強拆的房子均留有地基和大面積的墻根、磚頭,只剩下少許真正的耕地可用來種菜。中國社科院農村問題專家表示,復耕的代價比重建還要大。

        生態別墅給政府出了一道思考題

        就在外界對生態園仍然存在爭議的時候,今年4月,北京市國土資源局下達封殺令,要求各區縣政府全部拆除違規農業生態園,停止占用耕地,對于變相搞房地產開發的單位和個人將追究刑責。“應該說,‘農業生態別墅’的出現有規避法律和政策的嫌疑。它將帶來很多難以解決的法律問題,造成諸多不穩定因素。”對“農業生態別墅”現象始終關注的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法官崔亮如是說。

        “農業生態別墅”的出現有規避法律和政策之嫌。“我國對耕地實行的是嚴格保護,耕地轉為建設用地有著嚴格的審批手續,而‘農業生態別墅’一般在規劃圖紙上,標明的是配套用房,有的甚至是大棚,沒有標明是用來居住的。”崔亮解釋說,“農業生態別墅”在實際中大多按照住宅標準建設,有的甚至就是在耕地上建上幾間簡易房,再由承租人拆除,根據自己的愛好重新建設,實為變相的房地產開發。崔亮認為,這種“農業生態別墅”的本質就是在耕地上變相搞房地產開發,容易造成耕地流失,破壞耕地質量。

        “農業生態別墅”同樣也給政府監管出了一道難題。據崔亮介紹,“農業生態別墅”不屬于城市規劃,對于“農業生態別墅”群里出現的私搭亂建現象,城管等執法部門無法管理,而負有直接管理責任的開發商或是村委會,由于他們沒有行政執法權,管理起來困難重重;“農業生態別墅”的出現還會帶來大量的流動人口,對于本來就力量比較薄弱的農村派出所而言,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從法理的角度看,100多棟別墅違規占用耕地,政府有關部門強拆別墅是一種合法的行為,但從情理角度看,100多棟農家大棚別墅的投資應該不是小數,建設這些別墅也耗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有關部門動用鏟車把別墅夷為廢墟,盡管強拆的損失和后果都由開發商和業主承擔,政府不進行補償,但這種毀滅式的拆除無疑嚴重浪費了社會資源。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免费 | 日韩国产精品免费人成视频 | 中文а∨天堂在线 | 亚洲国内自拍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免费不打码片 | 中文字幕97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