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細胞生物學的技術范文

        細胞生物學的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細胞生物學的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細胞生物學的技術

        第1篇:細胞生物學的技術范文

        1 電子書包在生物會考復習中發揮的優勢

        技術的革新為傳統的教學帶來更便捷的服務,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更有效的課堂教學。電子書包的應用讓教師把課堂的范圍延伸到教室之外,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在課外進行自主學習,回到課堂上進行知識的內化和吸收。全新的師生互動、學生互動、人機互動使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呈現出更多的優勢。

        1.1 互動交流強,尤其在小組研討中

        小組研討以發帖的形式開展,教師一個帖子,內容是要求學生完成的某項任務及注意事項,學生根據要求以文字、圖片、甚至錄音的形式來展示小組的研討成果,也就是“跟帖”。教師可以展示所有帖子,并展示有代表性的進行講解。有學生都能看到所有的“跟帖”,這樣除了展示了自己的成果還參與評價了別組的成果,相互比較互相學習,學生的興趣(積極性和好勝心)非常高,使得課堂有效性非常好。學生也能將自己的疑問以帖子形式,教師和其他學生都能及時回應,各抒己見,形成“頭腦風暴”。

        1.2 數據統計,批量修改功能強大

        電子書包的課前預習、投票、課堂練習等很多功能都實現了統計功能,學生做完作業后提交,教師就掌握了全部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教師能及時掌握參與和未參與學生的具體完成情況,例如哪位學生沒有完成或哪位學生沒認真完成。課堂練習的批量修改使作業實現了學生和教師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統一。教師發回答案的同時學生得到批改后的作業,這樣及時的反饋加強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實時顯示答題情況能及時反映學生的真實學情,幫助教師準確把握和調整教學策略。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很難逐一具體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只能對表現“突出”的學生加以注意。但通過對電子書包的課堂數據統計分析(圖1),教師可以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心中有數從而做到具有強針對性的個別化教學。

        1.3 錯題本的功能

        在作業設計時,教師只要預設好錯題發回重做功能,使學生一旦做題錯誤,這道題就會發到學生的錯題本里,學生打開錯題本就能重做,同時能夠在自己的錯題本上對自己的錯題進行分類整理(圖2)。在線作業模塊中“我的錯題本”功能簡單易操作,能夠幫助學生養成積累錯題集的習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知識體系,養成勤于反思的好習慣,在錯題復習的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電子書包的小功能提高了教學效率。初中生物教學重視概念的掌握,經常需要在書本上劃線,而部分學生總是沒法及時找到需要劃線的部分。使用電子書包的畫筆功能,在屏幕中將課本畫出,學生幾乎不會再出現找不到的問題。回答問題時,學生可以使用搶答功能,教師可以看到第一個到第N個搶答的同學順序,學生對此樂此不彼。投票功能也能讓學生樂于參與。當發現學生不認真聽講而玩平板時可以“鎖屏”,學生平板主即鎖定無法操作,等需要時再“解鎖”。

        2 引導學生合理地使用電子書包復習初中生物

        科技是把雙刃劍,電子書包走入課堂,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潛在的問題。如學生會不會利用電子書包玩游戲呢?這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如教師可以在電子書包里安裝一些軟件,對游戲功能進行了一些限制,學生們無法去下載游戲軟件。教師也可以將游戲環節的設置圍繞教學內容來展開,將一些知識點設計成簡單的游戲,學生可在回答問題時進行闖關,獲得加分獎勵,既溫習了知識,又不會覺得枯燥。只要教師正確利用,抓住時機將這些可能分散學生注意力的科技產品,轉變成為學生主動學習更有效地促進教學的工具,就能提高教學質量。

        3 電子書包在初中生物復習教學的探索中存在問題

        3.1 電子書包資源少,備課難度相對大。

        除了廠商提供的電子書存放于資源庫內,很多教師常用熟悉的資源都需要自己上傳,如圖片、習題、音頻等。例如復習課主題三“生物與環境”的習題,不能以WORD文檔形式整頁上傳。例如:海灣淺水處長綠藻,稍深處長褐藻。可見影響海洋植物分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上傳這道題目需要點擊創建試題:選擇試題類別為單選類、題型為單選題、分值輸入1分或2分、選項選擇字母、將題目及4個選項、解析分6次拷貝在指定位置,正確答案也要記得進行選擇(如圖3)。

        輸入后生成的題目在位置上會有誤差,比如箭頭或圖片的位置,需要不斷輸入、調整和修改。這樣電子書包的批改功能才能確保無誤地進行批改,這也就是備課量大的原因之一。

        3.2 操作難度較大

        教師利用電子書包進行授課,需要先熟悉,再內化,后轉化,部分功能不熟悉只能請電子書包技術員從旁協助備課。電子書包是一種新的程序,跟原有課堂教學有很大不同,教師除了面對學生、黑板,還要同時面對教師平板、電腦屏幕和投影屏幕,并掌握學生平板的變化。每一次授課都得同時用到電腦屏幕、教師平板、學生平板的切換,剛開始教師會有目不暇接、手忙腳亂的感覺。

        3.3 學生好奇心強

        部分學生對平板的興趣超過了對課堂的興趣,這就將教學放在了不利的地位,可能會“歪樓”,需要教師及時干預。還有部分學生操作仍不熟練,而個別進度快的學生會使用平板的其他功能如拍照等而忽視教師的講授。教師要善用鎖屏功能,在發送資料給學生前就應該把提醒和注意事項說清楚,否則會導致學生只專注在教師發送的資料中,卻忽視教師的講課。

        3.4 課堂教學節奏的調控性強

        第2篇:細胞生物學的技術范文

        關鍵詞:生物科學;核心課程;邏輯關系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1-0130-03

        1 引言

        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學是生物科學專業的核心課程,由于它們相互聯系,交叉滲透,因此存在邏輯關系不清,課程內容重疊較多等問題,例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在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都有介紹,基因工程原理在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學中都有介紹,導致教師教學內容難以起舍,課程順序難以安排。要理順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學的邏輯關系,確定各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順序,必須把其定義,研究內容,發展歷史動態結合起來。

        2 生物科學專業核心課程概述

        2.1 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是運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生物分子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及遺傳信息傳遞與調控規律的科學。

        生物化學是生命科學中最古老的學科之一。 隨著生命科學的發展,各學科相互滲透。18世紀,一些從事化學研究的科學家轉向生物領域,為生物化學的誕生播下了種子。19世紀末,生物化學從生理化學中獨立。20世紀中后期又從生物化學分離出部分內容與遺傳學部分內容結合為分子生物學,然后,分子生物學基因操作部分獨立出來,形成基因工程學。

        1920年以前,生物化學研究內容以分析生物體的化學組成、性質和含量為主,稱為靜態生物化學時期。

        1920年-1950年,隨著同位素示蹤技術、色譜技術等物理學手段的廣泛應用,生物化學從單純的組成分析深入到物質代謝、能量轉化,如:光合作用、生物氧化、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等領域。這是生物化學飛速發展的時期,稱為動態生物化學時期。

        1950年以后,蛋白質化學和和核酸化學進展迅速,生物化學進入了分子生物學時期。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揭示了生命本質的高度有序性和一致性,是人類在認識的巨大飛躍。根據生物化學的定義和歷史,生物化學研究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1 生物的物質組成

        生物是由一定的物質按特定的方式組成的,直到今天,新物質仍不斷被發現。如陸續發現的干擾素、環核苷一磷酸、鈣調蛋白、粘連蛋白、外源凝集素等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另一方面,早已熟知的化合物也發現了新的功能,如20世紀50年代才知道肉堿是一種生長因子,而到60年代又發現其是生物氧化的載體。

        2.1.2 物質代謝

        生物體內絕大部分物質代謝是在酶催化下進行的,具有高度自動調節能力。一個小小的細胞內,有近2000種酶,在同一時間內,催化各種不同的化學反應。這些化學反應互不干擾,有條不紊地進行。表明生物體內的物質代謝有精確的調節控制系統。

        2.1.3 結構與功能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與其特定的結構有密切關系。如酶的活性中心的結構決定其催化活性及其特異性;變構酶的活性還與其催化的代謝終末產物的結構有關。

        核酸中核苷酸排列順序的不同,其結構就不同,所含遺傳信息不同。這些不同的構象對基因的表達具有調控作用。

        生物體的糖包括多糖、寡糖和單糖。由于多糖鏈結構復雜,具有很大的信息容量,對于細胞專一地識別、相互作用具有重要作用。糖類將與蛋白質、核酸并列成為生物化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在生物化學中,有關結構與功能關系的研究才僅僅開始,尚待大力研究的問題很多,其中重大的有:亞細胞結構中生物大分子間的結合,細胞的相互識別、細胞的接觸抑制、細胞間的粘合、抗原與抗體的作用、激素、神經介質與其受體的相互作用等。

        2.1.4 繁殖與遺傳

        生物典型特點是具有繁殖與遺傳特性。基因是DNA分子中的一段核苷酸序列,現在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已不難測得,不但能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遺傳,而且還可能改變遺傳,從而派生出基因工程學。

        2.2 細胞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是從顯微水平、亞顯微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細胞的結構及其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過去,細胞生物學主要是在光學顯微鏡下對細胞的形態結構和生活史進行研究,稱為細胞學。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由于電子顯微鏡、放射性同位素、細胞結構組分分離技術、細胞培養等技術的廣泛應用,特別是分子生物學的興起,使細胞生物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有迅猛發展,從宏觀到微觀、從平面到立體、從定性到定量、從分析到綜合;從細胞、亞細胞、分子三個水平研究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分裂與分化、衰老與死亡等生命活動規律及其調控機制,細胞與細胞、細胞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原來以形態結構研究為主的細胞學轉變成以生理功能研究為主、將結構與功能緊密結合起來的細胞生物學。由于細胞生物學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深入的進展,因此細胞生物學又稱為細胞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研究內容如下。

        2.2.1 細胞社會學

        細胞社會學是細胞生物學中的一個新的領域。它是以系統論的觀點研究細胞群體中細胞間的相互關系、細胞群體的社會行為;細胞識別、通訊、相互作用;整體和細胞群對細胞的生長、分化、形態發生和器官形成等活動的調控;細胞外環境對細胞的影響。

        2.2.2 細胞的增殖、生長、分化與調控

        研究細胞增殖、生長、分化及其調控機制,不僅是控制生物生長和發育的基礎,而且是研究細胞癌變和逆轉的重要途徑。

        2.2.3 細胞遺傳學

        細胞遺傳學從細胞學角度來研究染色體的結構和行為以及染色體與細胞器的關系,從而探討遺傳與變異的機制等。

        2.2.4 細胞化學

        細胞化學:用切片或分離細胞成分,對單個細胞或細胞各個部分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化學分析,研究細胞結構、化學成分的定位、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2.2.5 分子細胞學

        分子細胞學:從分子水平研究細胞與細胞器中蛋白質、核酸等大分子的組成、結構與功能及其遺傳性狀的表現和調控等,探討細胞生命活動的分子機理。

        2.3 遺傳學

        遺傳學是研究生物遺傳和變異規律的科學。孟德爾認為生物性狀的遺傳是受遺傳因子控制的,并提出了遺傳因子分離和自由組合的基本遺傳規律。1900年,孟德爾的成果得到廣泛重視,成為遺傳學的基石。

        20世紀初,利用光學顯微鏡發現了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及其行為,奠定了遺傳的染色體理論基礎。1910年左右,美國遺傳學家摩爾根及其同事根據對普通果蠅的研究,提出了基因的連鎖交換規律,并結合當時的細胞學成就,創立了以染色體遺傳為核心的細胞遺傳學。

        遺傳信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始于20世紀40年代。隨著電子顯微鏡的發明,人們已能夠直接觀察遺傳物質的結構及其在基因表達過程中的特征,使細胞遺傳學的研究進入分子水平。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為進一步闡明DNA的結構、復制和遺傳物質如何保持世代連續的問題奠定了基礎,開創了分子遺傳學這一新的學科領域。

        遺傳學研究的領域非常廣泛,可劃分成經典遺傳學、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和生統遺傳學4個分支,各個分支領域相互聯系、相互重疊、相互印證,組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經典遺傳學研究從親代到子代的遺傳特性,包括遺傳的分離規律;獨立分配規律;連鎖和交換遺傳規律及機理;基因互作及其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基因及染色體變異;數量性狀的特征及其多基因假說,近親繁殖和雜種優勢;細胞質遺傳等。

        細胞遺傳學是通過細胞學手段對遺傳物質進行研究。其內容包括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染色體的形態結構;細胞的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配子的形成和受精。

        分子遺傳學是從分子的水平上研究遺傳物質的結構及遺傳信息的傳遞。內容包括DNA復制、轉錄和翻譯,基因突變及修復,原核生物和真核基因表達與調控;基因、基因組及作圖,遺傳重組。

        生統遺傳學是用數理統計學方法來研究生物遺傳變異規律的學科。根據研究的對象不同,又可分為數量遺傳學和群體遺傳學。前者研究生物體數量性狀即由多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規律,后者是研究基因頻率在群體中的變化、群體的遺傳結構和物種進化。

        2.4 分子生物學

        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核酸與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遺傳信息傳遞和調控,闡明生命本質的科學。

        從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50年代初,確定了蛋白質是生命的主要物質基礎,DNA是生物遺傳的物質的載體,是現代分子生物學誕生的準備和醞釀階段。

        從20世紀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是現代分子生物學的建立和發展階段,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為現代分子生物學誕生的里程碑,確立了核酸作為遺傳信息分子的結構基礎,提出了鹼基配對是核酸復制、遺傳信息傳遞的基本方式,為核酸與蛋白質的關系及其在生命中的作用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礎。

        70年代后,基因工程技術出現,人類進入認識生命本質并開始改造生命的發展階段。

        分子生物學原來是生物化學的一部分,因其太重要了,20世紀中后期從生物化學中分離出來并與遺傳學結合,獨立出來成為單獨的學科,是生物化學的發展和延續。涉及的部分內容比生物化學更細致深入,并從整體上考慮。

        分子生物學從蛋白質、核酸、基因及基因組結構開始,以中心法則為主線,闡述生物大分子在信息傳導、基因表達調控中的相互作用和機理。主要內容包括蛋白質、核酸、基因和基因組的結構、DNA的復制、轉錄、轉錄后加工、基因突變與修復、蛋白質生物合成和翻譯后加工、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基因工程技術的原理和應用等。

        2.5 基因工程學

        20世紀70年代,隨著 DNA的內部結構和遺傳機制逐漸呈現在人們眼前,生物學家不再僅僅滿足于探索、揭示生物遺傳的秘密,而是開始設想在分子的水平上去干預生物的遺傳特性。這就像工程設計,按照人類的需要(設計)把這種生物的某個“基因”與那種生物的某個“基因”進行“施工”,“組裝”成新的基因組合,創造出新的生物的工程技術被稱為“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包括如下幾個主要的內容:①目的基因的合成或提起分離。②載體的構建。③將載體轉移到受體細胞并增殖。④重組DNA分子的受體細胞克隆篩選。⑤將目的基因克隆到表達載體上,導入寄主細胞,使之在新的遺傳背景下實現功能表達,產生出人類所需要的物質。

        3 課程間的邏輯關系,教學內容選擇及課程順序安排

        從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學的定義,研究內容,發展歷史動態可知,各學科的邏輯關系是:理解細胞結構及功能需要一定的生物化學基礎,理解遺傳物質的結構和功能需要一定的細胞生物學基礎,而分子生物學是生物化學、遺傳學交叉融合的產物,研究核酸和蛋白質分子結構和功能以及相互關系,而各個分子不能孤立發揮作用,必須依賴于一定的細胞結構,因此,生物化學是細胞生物學的基礎;細胞生物學是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基礎。基因工程是利用分子生物學的理論和實驗技術進行轉基因操作的部分獨立出來的,因此分子生物學是基因工程學的基礎。所以,高校應按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的順序安排課程教學最為合適。

        由以上可知,由于歷史的原因,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學相互聯系,交叉滲透,研究內容重復較多。因此,本研究根據其定義、邏輯關系及發展歷史,同時為編寫教材和教學的方便,建議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學教學內容如下。

        (1)生物化學主要教學內容主要有:蛋白質化學、核酸化學;酶學基礎;糖代謝與生物氧化;脂類代謝;蛋白質的分解代謝等內容。而將DNA復制、轉錄、翻譯、突變、修復及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留在分子生物學講授。

        (2)細胞生物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有: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生物學研究方法;細胞膜的結構與功能及物質跨膜運輸;細胞質基質與細胞內膜系統;細胞通訊與信號傳遞;線粒體和葉綠體;細胞核與染色體;細胞骨架;細胞增殖及其調控;細胞分化、衰老與凋亡。

        (3)遺傳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有:遺傳的分離規律;獨立分配規律;連鎖和交換遺傳規律;基因互作及其與環境的關系;基因定位與連鎖遺傳圖;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基因及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畸變;數量性狀的特征及其多基因假說;近親繁殖和雜種優勢;細胞質遺傳;遺傳重組。

        (4)分子生物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有:DNA的復制、轉錄、轉錄后加工、基因突變與修復、蛋白質生物合成和翻譯后加工、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

        (5)基因工程學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基因工程技術的原理和應用等。

        以上各門課的教學內容相對前述和我國現行教材的教學內容作了較大調整,例如;核酸和蛋白質的組成及結構只在生物化學中講授,細胞信號傳遞只在細胞生物學中講授,基因工程原理只在基因工程學中講授,避免了課程內容的重復。

        參考文獻:

        [1]沈振國.細胞生物學(第2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2]歐陽五慶.細胞生物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細胞生物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4]George M.Malacinski,David Freifelder.essentials of molecular biology(third edition)[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5]Jeremy M.Berg,John L. Tymoczko,Lubert Stryer[J].Biochemistry,2002.

        [6]徐晉麟.現代遺傳學原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7]王亞馥,戴灼華.遺傳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孫乃恩.分子遺傳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

        [9]Robert H.Tamarin:Principles of Genetics[J].5th ed.,1996.

        [10]朱玉賢,李 毅.現代分子生物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1]楊業華.普通遺傳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Hartwell L,Hood L,Goldberg M L,et al.Genetics:From genes to Genomes(first edition)[J].McGraw-Hill Companies,Boston,2000.

        [13]馬建崗.基因工程學原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第3篇:細胞生物學的技術范文

        本科高校的辦學理念直接決定了其專業的建設特點,構建應用型高校教育是當前我國高等院校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要場所。在新環境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必須樹立應用型教學理念,制定培養“基礎扎實、技能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教學等多形式教學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擇業就業能力[2]。在應用型本科高校教育中,教師要明確,構建應用型本科高校是滿足市場發展及學生發生的客觀需求,是學校發展的基礎,教師必須樹立良好的應用型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細胞生物學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實踐教學等的改革策略,從而全面提高細胞生物學教學水平。

        2.優化細胞生物學教學內容

        在應用型本科高校細胞生物學教學中,教學內容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識構架,科學合理的設置教學內容,能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對于細胞生物學,其教學內容與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都有一定的交叉,例如細胞生物學中的“蛋白質生物合成”,在生物化學中有相關介紹;細胞生物學中的“葉綠體結構、光合作用”,在植物生理學中有相關介紹;細胞生物學中的“基因表達、調控”在分子生物學中有相關描述,因此,在教學內容設置中,要合理的取舍,從而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各學科的教師要加強溝通交流,銜接好各課程之間關聯,重點突出本專業的特有內容。對于細胞生物學,其教學內容比較繁多,加上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比較廣,很容易使得學生思維混亂,難以抓住細胞生物學教學內容的重點,因此,在設置細胞生物學教學內容時,需要在第一章節全面介紹整個細胞生物學的知識結構,為學生構建一個清晰的知識整體框架,同時在每章節后面明確該章節的重點、難點。由于細胞生物學發展十分迅速,因此,市場對細胞生物學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對高校細胞生物學教學提出了極高的挑戰[3]。同時在細胞生物學中,越來越多的新觀點、新理論涌現出來,這些新觀點很有可能與以往的知識觀點、理論相沖突,為滿足時展的需求,必須及時更新細胞生物學的教學內容,結合當前學者的研究熱點、研究成果,調整教學內容,并將這些知識引進細胞生物學教學中,如轉基因技術、細胞凋亡、細胞增值調控等,使得學生更加深入了解細胞生物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高校細胞生物學教學質量。另外,由于增加新內容可能會增大學生的學習負擔,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困難,因此,要對當前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有針對性、有目的選擇增加的教學內容,從而在不影響學生積極性的前提下,增加學生的知識面。細胞生物學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不僅涉及到細胞的各個方面,還與其他學科相互交叉滲透,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各個相關學科的相互比較,從而幫助學生更深入的理解細胞生物學知識。

        3.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3.1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多媒體教學是當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教學輔助手段,對于細胞生物學,主要是從分子、亞顯微、顯微等角度對細胞的功能、結構進行分析,了解細胞增值、分化、調控、基因表達、衰老死亡等生命活動規律[4]。細胞生物學是一門極其復雜、抽象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由于學習難度比較大,而喪失學習興趣。在細胞生物學課堂教學中,合理的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上的各種課件和視頻資源,通過多媒體將細胞結構圖展現出來,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的認知理解細胞超微結構,同時教師還能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觀看理解細胞生命活動動態過程,如細胞信號傳導、細胞結構組裝、細胞中蛋白質的轉運,這樣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掌握。

        3.2注重互動教學方式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經常會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以自己為核心,學生以旁觀者的身份聽講,整個課堂死氣沉沉,學生不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應用型本科高校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中,教師要特別注重課堂教學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提問、啟發等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積極主動的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課堂教學增添活力[5]。在正式教學前,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一些之前講過的問題,幫助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設置一些啟發式問題,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主動思考。為增加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細胞生物學中的一些學說、觀點進行討論,如線粒體與葉綠體起源學說、膜脂膜蛋白運動實驗等。在課后,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思考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這樣學生就能在鞏固學到的知識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應用。如細胞在葉綠體、線粒體、細胞核、高爾基體等中都存在蛋白質轉運的現象,但蛋白質的轉運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綜合思考,能更加全面的掌握細胞跟部分結構及其生物學功能。

        3.3采用類比、故事、討論教學法

        細胞學屬于微觀學,是人體肉眼無法直接觀察到的,為了使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細胞生物學知識,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類比教學法,從宏觀的角度看待細胞結構、功能[6]。例如教師可以將細胞核看做城市的中心,將溶酶體看做城市的垃圾處理場,將細胞之間的通訊看做是城市之間的通訊等,這樣一方面能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學內容,另一方面還能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學生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講一些關于細胞生物學的名人趣事,以此來啟發學生。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發現細胞的故事,鼓勵學生要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威爾金斯、克里克等人的事跡,告訴學生要用嚴謹的態度面對細胞生物學。在進行細胞生物學教學時,教師還可以采用討論教學發,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當前細胞生物學研究的熱點內容,為學生提供主題,讓學生針對該主題進行討論[7]。如細胞信號轉導的研究、細胞凋亡作用機制等,學生在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相關的小論文,這樣一方面可以擴展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細胞生物學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還能培養學生查閱資料、論文寫作等能力,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4.開展“雙語”教學

        在21世紀,生命科學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市場對基礎知識扎實、精通外語的復合型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在應用型本科高校細胞生物學教學中,要注重“雙語”教學,從而培養全面的復合型人才。細胞生物學是現代生命科學最重要的一門學科,通過開展“雙語”教學,能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細胞生物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并讓學生了解細胞生物學的英語專業詞語,這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還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外語能力[8]。教師在細胞生物學教學中開展“雙語”教學時,要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教學模式。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細胞生物學教學,教師可以采用相對簡單的雙語教學模式,在課堂講課過程中,教師要以中文為主,涉及到細胞生物學的專業詞語或者主題時,教師可以采用英語教學,如果在講課過程中,存在特別抽象、很難理解的知識,教師可以用漢語進行講解。在對學生進行雙語教學時,教師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學生的細胞生物學英語專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師生互動,在很多時候,學生會隨著師生互動頻率的增加,而提高自身的知識接受能力,因此,在進行雙語教學時,教師要經常與學生互動,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教師要積極的鼓勵他們,結合這部分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開展教學,并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對雙語教材、教學課時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同時學校也要不斷完善細胞生物學雙語教學設施,科學的調整教學計劃,逐步改善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全面提高細胞生物學雙語教學質量。對于細胞生物學雙語教學,必須由細胞生物學專業知識扎實、英語水平高的教師進行,因此,在開展細胞生物學雙語教學時,還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當前在應用型本科高校細胞生物學教學中,教師的專業知識雖然都比較扎實,但在英語水平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因此,學校要加強雙語教師培訓,制定合理的激勵措施,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從而細胞生物學雙語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5.注重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知識應用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應用型本科高校在開展細胞生物學教學時,要特別注重實驗教學的開展[9]。對于細胞生物學,其實驗性非常強,所以必須加大細胞生物學應用性實驗的開設,利用細胞培養實驗、細胞融合、巨噬細胞吞噬現象等綜合實驗,全面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在實驗教學中,要改善學生被動操作的現象,在以往的實驗教學中,實驗所需要的藥品、器材等大多都是教師事先準備好,學生只需要按照教材要求進行操作就可以,在這種模式下進行的實驗教學,很難全面培養學生的能力,同時學生還容易對教師產生依賴心里。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分組,每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擬定實驗課題,并組織設計實驗,當學生遇到問題后,各組學生自主討論解決,這樣就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解決問題能力。另外,高校可以盡量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進行實驗訓練,這對培養學生的實踐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6.總結

        第4篇:細胞生物學的技術范文

        1課前認真備課,課后加強復習 

        在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對備課高度重視,認真鉆研教材。鑒于細胞生物學理論與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了使學生能夠掌握細胞生物學最新的研究成果,通過查閱細胞生物學相關的最新文獻資料,并將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去,使學生對細胞生物學的新理論和新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及時掌握學科發展的最新動向。 

        另外,為了鞏固前期講授的內容,在開始新的教學內容之前都會與學生一起回顧上一節課的授課內容,鞏固并加強學生對已講授內容的掌握情況。在講授新內容的同時,適時回顧前期已講授的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知識點,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掌握,提高了教學效果。 

        2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近年來,隨著高校教師隊伍的不斷發展,青年教師逐漸成為高校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年教師由于教學經驗不足、教學方法與技巧不夠熟練,教學之初駕馭課堂的能力不足,因而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教學基本功。青海大學通過對新進青年教師進行崗前培訓,開展提升教學水平的相關講座,組織多媒體課件制作競賽以及青年教學競賽等多種方式,著力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對青年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3組建細胞生物學教學團隊 

        目前,青海大學農牧學院動物醫學系細胞生物學課程有任課教師1人,未形成有效的教學團隊。因此,為了能更好地提升細胞生物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需組建一支年齡、職稱以及知識層次結構合理的細胞生物學課程教學團隊,并通過團隊成員的團結協作、教學研討和經驗交流,推進細胞生物學課程的良性發展。 

        教學團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將細胞生物學課程分成幾個教學模塊,每人講解幾章,這樣不僅可以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專業優勢,提升整個課程的教學效果,同時也可為年輕教師的迅速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有效防止教學人員梯隊的斷層。 

        4構建網絡化課程體系 

        構建網絡化課程體系可以對細胞生物學課程的良性發展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通過構建細胞生物學在線網站,制備在線教程,全面介紹細胞生物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進程、教學大綱、教學課件、教學錄像,對每個教學環節制備鏈接。通過細胞生物學課程網絡資源的共享,使教學目的更清晰明了。此外,在教學網站設置教學論壇,積極注冊成為教學論壇的會員,積極參與教學內容、實驗方法、熱點問題等的討論,充分利用網絡教學的優勢和作用促進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 

        5加強實驗教學 

        青海大學農牧學院動物醫學系細胞生物學課程開設于2009年。在開課之初,課程體系中沒有包含實驗教學內容。而細胞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進行緊密結合,因此對細胞生物學課程進行了教學結構調整,增加了實驗教學的內容,通過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在實驗過程中,任課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鼓勵學生要積極動手并敢于動手,要求學生培養獨立的實驗操作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加深對實驗理論與方法的理解。對于部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不敢自己親自進行實驗操作的心理,任課教師要鼓勵學生樹立信心,積極大膽地做實驗。出現問題時,首先自己想想有無可行的辦法。也可通過小組的討論分析能否找到可行的辦法。如果無法解決問題,最后再由任課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積極性有了較大的提升,教學效果也得到改善。 

        另外,利用實驗室現有的儀器設備條件,爭取開設一些與細胞生物學課程相關的前沿實驗內容,如細胞凋亡的檢測、動物細胞的原代培養與觀察、細胞周期檢測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提升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效果。 

        6將細胞生物學知識融入到學生畢業設計中 

        第5篇:細胞生物學的技術范文

        關鍵詞:細胞生物學;應用型;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4-0158-02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ell biology,the reform of the cell biology in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 and examination mode must be carried out.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be continuously optimized,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diversified,which it could be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ing;reasonable appraisal way should reflect students' mastery of knowledge. Through the reform,it c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ell biology and transmit of cell biology talents with applied for the society.

        Key words:Cell biology;Applied;Teaching reform;Practice

        細胞生物學是現代生命科學的前沿基礎學科,緊跟時展。隨著新技術、新方法、新研究的不斷出現,細胞生物學迅速發展,已經成為21世紀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直接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的生活[1]。細胞生物學也是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為適應新形式下的教學目標要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細胞生物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面進行改革,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為提高大學生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提供參考。

        1 教學內容的改革

        應用型本科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通過課堂教學、實驗實踐教學和校企合作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應用能力[2]。教師在教學中,也要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理念,結合學生自身情況,在教學內容上體現應用性知識和能力的傳授和培養,提高教學水平。

        《細胞生物學》課程內容繁多,與其他學科交叉較多,學生容易出現思維混亂,難以抓住學習重點。所以,在與其他學科交叉的問題上,可以合理取舍教學內容。比如,細胞的統一性與多樣性中關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的介紹。由于這部分內容在《微生物學》課程中已經詳細介紹過,采用以學生自學為主,課堂上不再介紹這部分內容。再比如,物質的跨膜運輸、蛋白質的合成,在《生物化學》課程中都有介紹,課堂上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學生回顧這部分的內容,但不再詳細講述。細胞生物學雖然內容龐雜,但也有自己的邏輯性,我們采用的是翟中和第4版的教材,本書分為17章內容,第4章至第12章主要介紹細胞的結構,內容方面或多或少與膜有關,比如細胞質膜、物質的跨膜運輸、膜相細胞器、細胞信號轉導、與細胞質膜有鏈接等,這樣連起來講解,讓學生知道這些章節的共性和聯系,學生就更容易理解。

        細胞生物學發展十分迅速,新理論、新觀點、新發現不斷的涌出,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細胞生物學的教學內容必須改革,緊跟前沿發展動態,及時將新知識傳授給學生。比如,在轉基因技術、細胞信號轉導、細胞凋亡方面,由于新研究不斷增多,在上課時,可以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知識講解給學生聽。再比如,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在細胞凋亡方面的研究,揭示了細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過程,這一成果已被應用于治療癌癥的新藥。對于這樣的實例,既能增加學生的興趣,又啟發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同時教師還可以把自己科研體會融入教學中,以科研促教學,增強學生對科研和應用的興趣。

        2 教學方法的改革

        第6篇:細胞生物學的技術范文

        【關鍵詞】教學改革; 細胞生物學; 課堂教學;核心課程Experience on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cell biology

        Deng Fang-Yi Cheng Hai-Yun Dai Jian-Hui

        (Key Laboratory of Ethnic Medicine Resource Chemistry (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 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 Mini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650031)

        【Abstract】Cell biology is life science and related specialized compulsory core courses. Courses not only content, complex and decentralized knowledge points, Concepts and abstract is often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uthors combine their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cell biology in church teaching has taken some measures. Some reforms, made good results.

        【Keywords】Education reform; Cell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Core curriculum.

        【中圖分類號】G642.42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9-0026-02

        引言

        教育改革的號角在新的世紀來臨之際早已吹響,課堂教學改革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領域,日益受到教育者們的關注與重視。細胞生物學是生命科學的一門核心課程,其課堂教學改革也迫在眉睫。細胞生物學是生物技術、生物制藥、遺傳學、生物化學及微生物等生物學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在生命科學中占據核心地位,是從根本上理解各種生命現象和規律的關鍵學科,生命科學中的其它學科如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等的發展能推動細胞生物學向更深的層次發展,但是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等學科均無法替代細胞生物學,更離不開細胞生物學,因此,學生對于細胞生物學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他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而對學生而言,要學好細胞生物學,課堂教學是關鍵。如何把握好這個關鍵,是每位教師不能不思考的問題。然而,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基本采用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堂上,沒有一點活躍氣氛,整個堂課都顯得死氣沉沉, 迷迷糊糊的學生毫無半絲興趣。 時間一長,大批學生開始厭學,不愿學,不想學,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學起來很枯燥、乏味,累,煩,學習效果之差,難以用語言來描述。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為了將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擯除二元對立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必須研究教與學之間的協調與對立、整合與沖突,在沖突和對立之中尋求整合和協調、在整合和協調之中解決沖突和對立,在以教師為主導的基礎上,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細胞生物學的積極性,使課堂充滿著生命活力,形成基本的課堂教學改革思路,那么,如何活躍課堂氣氛,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這是每個講授細胞生物學這門課的教師不能不面對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于教師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進行教學, 本人在多年的細胞生物教學過程中,在課堂教學方式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右圖),對細胞生物學課堂教學進行了改革與實踐的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細胞生物學的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實踐,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1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1在教學方式方面太單一化: 傳統的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教師在課堂上不停地講授, 學生在下面不停地記筆記:將老師講授的內容原封不動地抄在筆記本上,上完課后或考試之前, 學生使盡全力去背上課抄下來的筆記和教科書上的重點內容,這樣學生整個過程都非常辛苦,而真正掌握的知識卻非常少,課程結束后, 學生幾乎對臨時所背的內容忘得一干二凈。而且教與學之間沒有互動性, 這樣下去,時間一長,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完全依賴老師, 自己不去主動思考,在知識方面就沒有多少長進,能力上沒有創新性。再加上背抄是一種疲勞狀態,學生學習起來自然感覺很累,漫漫地開始厭學,由于厭學,學生在課堂上不愿聽課,課堂教學效率自然難以提高。

        1.2教學手段方面過于死板: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細胞生物學主要強調理論教學, 很少結合實驗教學, 即使部分結合實驗教學,但使用的這手段太過于死板,對學生來說理論教學是固定不變的,而實驗操作與所觀察的實物非常有限,這樣很難將抽象的理論形象化,也就增大了對理論知識熟練掌握的難度。因此, 如果能改變一下教學手段,如播放一些實驗操作的錄像, 讓學生觀看一些具體的實物,播放一些Flas,讓學生心目中對所學的知識形象化,讓學生再在實驗操作中加深印象, 枯燥的理論知識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1.3.教學內容缺乏先進性:傳統的教學中使用的教材比較陳舊, 有些內容過于繁雜, 沒有突出重點內容。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又沒有及時更新, 在講授基本知識時, 又不能適當結合自己的科研, 將前沿性內容加入到自己授課內容之中、致使授課內容缺乏先進性和啟發性,學生聽來索然寡味,由于缺乏興趣聽課,課堂教學效率自然非常低。

        2課堂教學改革采取的措施

        2.1將每一節課的教學引導語設計好,俗語說:“萬事開頭難”,教學引導語就是課堂教學的開頭,頭開好了,下一步就好辦了。運用教學導語導入新課, 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好的教學導語能有效控制學生的思維, 引其漸入佳境。教學引導語的運用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學心理原則之外, 還必須講究藝術性, 充分發揮教師的創造性, 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1] 。比如在講授細胞信號轉導時, 可以先引入古人話,“南橘北枳”,及中藥的“道地”性,然后提問學生:古人之言及中藥的“道地”的含義,讓學生認真思考,再展開熱烈的討論,然后教師解釋:“南橘北枳”是指生在南方的橘子是酸甜的,而生北方卻成了苦澀的枳子,所謂“道地藥材”是指特定的地域所產的藥材具有獨特的藥效。如長白山的人參、寧夏的枸杞、四川的黃連、云南昭通天麻,還有石牌藿香等等。這樣一經老師解釋,讓學生豁然開朗。通過此類問答及討論,可以引起學生思考, 提高其學習的興趣。然后讓學生總結得出結論:植物的生長發育是在環境因子的影響下正確進行時空表達的過程,再引出植物細胞信號轉導的概念:植物細胞信號轉導(signal transduction)是指細胞耦聯各種刺激信號(包括各種內外刺激信號)與其引起特定生理效應之間的一系列分子反應機制。最后再舉例說明植物細胞信號轉導的途經:信號ü受體ü反應,如手觸摸含羞草后小葉合攏,手觸摸就是刺激(信號),小葉合攏就是反應。偶聯刺激到反應之間的生化和分子途徑就是這個反應的信號轉導途徑(signaling pathway)。通過這種方式,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課堂氣氛也變得非常活躍。導語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 一首歌、一個笑話、一幅畫等等, 都可以觸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但萬變不離其宗, 運用導語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聽課的興趣, 給學生創造一種愉快而高興的教學情境,同時迅速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到預設的教學軌道上來。這就要求教師吃透教材, 認真備課、只有在備好課,抓住教材關鍵內容的基礎上, 才能設計出合理的、風趣的、符合教學目標的、富有藝術性的引導語。

        2.2 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 在傳統的教學形式上,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課堂上,教師只顧自己講,學生只顧聽, 師生之間沒有情感交流, 常此以往,學生容易覺得聽課乏味, 從而失去聽課的興趣。相反, 如果教師在準備課程時, 布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思考, 課堂上給予一定的機會進行研討, 甚至讓學生自己走上講臺去試講, 去發表各自自己的看法, 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 積極、認真、充分地參與課堂教學過程, 這樣即可充分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老師講課的熱情,發揮老師的特長。比如,在講到細胞內物質的跨膜運輸與信號傳遞時,其中自由擴散、主動運輸、被動運輸等相關概念, 在《普通生物學》這門課程中就已經學過, 如果仍然按照老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方式進行上課, 學生就會覺得內容重復, 假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引導、協調、指導和評價這些內容, 對學生來說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2] 。在上課之前的幾周就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自己做好上課的充分準備,讓學生自己自行分組,讓他們自己選擇題目,自己查找資料,再做好課件,再上講臺進行講授等。在課堂上每個小組選出一名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到講臺上去講授,通過學生自己講授,教師可以按照學生選題是否新穎、所做課件是否精美、課堂教學的組織是否妥當、在語言表達方面是否做到了準確而且清晰等方面給學生進行評分,這種教學方式頗受學生喜歡,在課堂上學生表現非常積極、踴躍, 創造能力驚人, 從選擇研究課題、查找資料、到做成課件等都進行了認真、精心的準備, 合作、競爭成為課堂內的主旋律, 很好地體現了團隊協作精神, 講授也很富于激情, 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2.3采用多媒體課件授課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 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不能不說是一種十分巨大的進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按照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 選擇合理的文字、圖形、圖像、聲音等多媒體信息要素, 并利用計算機技術對其進行輔助教學, 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情境, 把抽象性的、闡述性的教學內容轉變為具體的、生動形象的感性素材, 通過增強和豐富教學過程的外部刺激, 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3] 。在細胞生物學課程的講授過程中, 筆者采用了大量的圖片、動畫、影片等, 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進行展示, 再加上講述時進行生動的描述和設置一些啟發式的問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聽課的興趣, 學生的學習效果非常好。

        2.3.1一般問題采用圖片解釋 筆者在講授長期細胞生物學的過程中, 利用圖書館、數碼相機拍攝及網絡等資源積累了許多細胞生物學方面的圖片, 多媒體授課中用大量的圖片解釋一些細胞的相關問題, 盡量少用或不用文字。比如在介紹細胞的基本形態時,不同細胞的形態千差萬別:呈圓形、橢圓形、柱形、方形、多角形、扁形、梭形,甚至不定形等, 配以大量細胞形態的圖片,然后引出高等生物是多細胞有機體,其細胞多構成了組織,各種細胞發生了結構和功能上的分化:細胞的形狀往往與細胞執行的功能及存在的位置有一定的關系。采用一些常見的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圖片:如在高等動物體內的肌肉細胞呈長條形或長梭形,利于收縮功能,紅細胞呈雙面凹圓盤狀,有利于O2和CO2氣體的交換;高等植物篩管細胞呈條形,有利于植物莖部起支持和輸導作用,葉表皮保衛細胞呈半月形,以利于呼吸和蒸騰等來加以形象地說明,最后得出結論:形態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是生物體細胞的一個重要特征! 使學生印象極其深刻,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

        2.3.2知識難點采用動畫來解釋。例如, 在講授物質出入細胞時, 采用多媒體技術, 用動畫描述物質或離子從膜內到膜外再從膜外到膜內的全過程, 形象生動。使學生對于物質或離子出入細胞印象深刻。

        2.3.3適當放映一些錄像,讓學生放松。為了使課堂教學改革順利進行, 本人引進了多部教學錄像片, 如顯微鏡的使用、腫瘤細胞發生,細胞的分化、細菌的分離與純化方法、細胞的生理化反應、物質的跨膜運輸等。在理論教學與實驗課之中穿插這些錄像片, 使不生的學習得到了放松,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高了教學效果。

        2.4教學與科研相結合 在學校規定的每位教師的各項工作中, 教學是基礎, 科研是主導, 每位教師都不能單純地搞教學而脫離科學研究工作。只有長期參加科研實踐的教師, 才能使自己講課的內容更加具有前沿性、獨創性和啟發性[4] 。例如在介紹細胞分化時,將腫瘤細胞的研究進展及干細胞的分化聯系起來,筆者正好在做腫瘤細胞的培養, 故在授課過程中插入細胞培養的方法、腫瘤細胞及干細胞的研究思路、實驗過程, 以及最終獲得的實驗結果, 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 比較貼近實際, 而且通俗易懂, 大大激發了學生聽課的興趣, 也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5 采用雙語教學:細胞生物學的雙語教學不僅能有效地促進高質量生物技術及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 使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初步具備直接閱讀細胞生物學方面的外文期刊與外文版教材等資料的能力, 也可促使學生從多個渠道去了解國外本專業最新的學術研究動態和各種學術觀點, 擴大了學生的專業視野, 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利用最新的外文資料進行學術研究[5] 。當然,細胞生物學的雙語教學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 存在很多目前很難解決的問題。如學生的英語水平跟不上來,如果課程內容全部采用英語書寫, 只有其中的關鍵詞匯用漢語注解的方式來授課, 能聽懂的同學只占很少一部分, 大部分學生都認為生詞太多,記憶與識別很難, 要使學生掌握該課程知識目前還難以辦到。經過積極探索與實踐, 決定反過來,采用漢語書

        寫課程內容, 采用英語來注解其中關鍵詞匯, 并讓授課老師花一定的時間講解英語詞匯的含義和相關的背景內容, 全部采用英語進行章節內容總結的方式授課在每一章結束后再進行, 實踐結果表明效果非常好。雙語教學不同于基礎英語的教學方式, 不能只強調英文教學“形式上” 的效果。通過雙語教學, 學生首先應該學到的是必須掌握的細胞生物學專業知識, 其次才是對細胞生物學專業英語詞匯聽、說、讀、寫及專業英語表達內容的理解能力。

        3改革與實踐所產生的效果

        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在新的教學方法中得到了克服, 受到廣大學生們的歡迎。通過對05、06、07、08、09、10級生物技術共近五百多名學生的進行問卷調查發現, 細胞生物學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見表1) , 從表1可以看出::(1)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倍增長。改革前對細胞生物學這門課程感興趣的學生占40%,改革后對細胞生物學感興趣的學生為88%,增加了48% ;(2)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有提高。改革前有學習主動性的學生25%的學生具有學習該課程的主動性, 改革后增加到了65%,增加了40%。(3)課堂教學參與性得到了提高,改革前教師總是在課堂上不停地講授, 學生總是在課堂下不停地記筆記,只有35% 的人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教學方法改革后, 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學生人數增加到82%,提高了一倍多。(4)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改革前課堂上主要是理論教學, 實驗內容只有較少的一部分, 改革后由于在課堂上播放了相關內容的實驗課件與錄像, 然后學生才到實驗室親自做實驗, 有86% 的學生認為實驗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5)提高了專業外語水平,雙語教學實行以后, 有50%的學生認為專業外語水平得到了提高。總之,通過細胞生物學課堂教學改革,使學生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表1 細胞生物學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效果

        學習興趣學習的主動性課堂教學參與性實驗操作技能專業外語水平改革前40%有興趣25%具有主動性35%能積極參與22%有助于提高10%有助于提高改革后88%有興趣65%具有主動性82%能積極參與86%有助于提高50%有助于提高4結語

        細胞生物學在生命科學領域里占有的地位,其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對其教學的改革也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任務。如何使生物及其相關專業的學生學習細胞生物及細胞生物學的課堂教學進行得更科學, 使生物技術及相關專業的學生具備較高的細胞生物學綜合素質, 仍然是每位細胞生物學的授課者不能忽視與應該摸索探討的問題。因此, 細胞生物學教學必須朝著這一目標, 不斷進行改革, 為培養出綜合型、設計型、高素質的人才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朱長俊, 許平華.細胞生物學 教學導語設計藝術[J] . 嘉興學院學報, 2007, 19(3) : 55- 57.

        [2] 賓麗英. 啟發式教學法在細胞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7(7) : 132- 133.

        [3] 王立梅, .細胞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的體會[J] . 江南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 2007, 27(4) : 80- 85.

        第7篇:細胞生物學的技術范文

        細胞生物學 “金字塔-棋盤復合式” 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的重要路徑,是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形成主動學習精神、鍛煉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重要手段。細胞生物學實驗的目的,不僅是訓練學生技能,培養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對細胞生物學相關理論知識的聯想和理解,搭建宏觀世界和微觀探索之間的橋梁,增強學生對細胞結構、功能及生命現象進行探索的熱情和能動性。

        創新性實驗作為近年來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領域里的一股鮮活的力量,對于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的精神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和作用。隨著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深入,創新性實驗教學在各高校正在蓬勃興起,一些重點大學創建了比較有效的模式,但大多數普通高校往往是資金投入大,設備更新多,而產生的效益少,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并沒有得到明顯提高。

        一、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現狀

        1.忽視基礎知識的訓練,一味強調創新

        所有的實驗教學的改革和提升必須有一個堅實的前提,那就是學生具備扎實的基本實驗技能,否則,創新型實驗以及自主實驗都將只是空中樓閣。因此,在創新性實驗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從點滴去訓練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和良好的實驗習慣,然后關注學生對實驗內容更新的欲望,組織引導學生對提出自己的問題,通過自己獨立的思考和操作來解答內心的疑惑。

        2.過分追求教學內容的更新,忽視實驗教學的整體創新思考

        在創新性實驗教學過程中,更新實驗教學內容是很有必要的,但過分強調更新實驗內容和實驗教材,不僅不利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且會造成極大的浪費。真正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一定是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新穎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二者始終不能分離。在實驗教學改革中,二者也要協調前進方可收到明顯的成效。

        3.目前創新性實驗缺乏學科之間的內容交叉,缺乏對學生已掌握技能的綜合應用

        當談到創新性實驗教學時,往往只注重單個實驗的改革與創新,缺乏對整個課程實驗教學進行創新思考,忽視了對課程實驗教學全過程的創新,這種創新只是開出了某個創新的實驗,算不上創新性實驗教學。完成課程內“金字塔”式的知識積累之后,要引導學生將已經掌握的相關學科的實驗技能進行綜合,注重學科內和學科間知識的縱橫交叉。

        二、構建“金字塔-棋盤復合式”細胞生物學教學體系

        構建創新性的細胞生物學實驗體系,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工程。要改革目前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對整個的實驗教學體系進行全面革新,而不是在大部分核心內容原樣保留的基礎之上,美其名曰點綴幾個創新型實驗就創新了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系。既注重學科知識縱向積累的金字塔規律,又關注學科之間橫向交叉的棋盤模式,倡導“金字塔-棋盤復合式”實驗課程體系。

        1.革新細胞實驗教學理念

        實驗教學應以培養創新性人才為核心,與理論教學體系有機結合,但又相對獨立。除了注重培訓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科學規范的實驗方式和方法,同時還必須培養學生對于科研的興趣和探索精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研究性學習,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使其對理論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優化實驗教學內容

        (1)金字塔-棋盤復合模式教學體系的建立

        打破學科界限、章節界限,開發復合型、積木型實驗;既注重學科知識縱向積累的金字塔規律,又關注學科之間橫向交叉的棋盤式模式,倡導“金字塔-棋盤復合式”教學體系。

        設計開發某一項實驗要有全局性、復合性,要能夠為多個學科研究服務,特別是相關學科。現在每個實驗往往是和某一章節相對應,各個實驗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不利于學生學習知識的連續性。如HELA細胞凋亡的誘導和檢測實驗,包含動物細胞的基本培養,化學試劑對凋亡的誘導處理,形態學的顯微觀察以及電鏡觀察,細胞核染色的熒光觀察,DNA電泳的檢測等方法綜合檢測。該實驗涉及細胞工程,顯微觀察,熒光標記,電泳分析等多項實驗技能,相對綜合連續的實驗有利于學生全面掌握相關知識。單個的獨立的實驗學生往往印象不深,很難留下深刻的記憶。

        (2)基礎型、綜合型、創新型實驗的合理比重以及循序漸進地推進

        實驗項目的設計是創新實驗的關鍵。題目應體現內容新、難度適中和可操作性強。設計適當比例的基礎型(40%),綜合型(40%),創新型(20%)的實驗內容,循序漸進地推進。首先,注重學科知識縱向積累的金字塔規律,打破章節界限,以問題為線索,開發復合型、積木型實驗。在基本技能和綜合實驗完成之后,引導學生關注學科之間橫向交叉的問題,利用已經掌握的所有方法和技能,以某一典型實驗材料為線索,設計一些以細胞生物學為主,交叉其他學科如遺傳,生化,分子生物學的實驗項目。倡導“金字塔-棋盤復合式”教學體系。最后,鼓勵學生以問題為線索和以材料為線索兩種思路去自由設計創新型實驗項目,經歷選題,課題論證,課題指導與實踐,課題答辯與總結等階段,最終完成創新性實驗。

        “金字塔-棋盤復合式”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系已成功開展兩年,細胞生物學實驗呈現全新的面貌,不僅教學內容更加先進,更加符合學生需求,而且教學的組織管理也將更加科學規范。創建了新的實驗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劉鋒利.創新實驗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實驗教學效果.高教論壇.

        [2]彭萬英.創新性實驗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遼寧教育學院學報.

        [3]章新友.關于高校創新性實驗教學的思考.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6):68-72.

        [4]陳乃清,宋平,李曉迎,郝廣勤,余其興.改革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實驗技術與管理,2002,(2):8-11.

        [5]彭安,桑建利.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創新探索.實驗室科學,2007,(5):42-44.

        [6]孫劍華,張紅鋒.基于學生發展的細胞生物學實驗評價.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3):127-129.

        [7]王金發.構建開放式研究性的教學與學習新模式.中國高等教育,2007,(21):20-22.

        [8]王金發,戚康標,何炎明.實行研究性實驗教學 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中國大學教學,2005,(4):8-9.

        第8篇:細胞生物學的技術范文

        [關鍵詞]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改革

        細胞生物學是生物學至關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同時也是一門實驗性學科。理論教學可使學生掌握課程的基礎知識、學科框架以及學科前沿,而實驗課程的開設能使學生鞏固所學理論知識,掌握該學科基本實驗技能和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思維和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科研素質。細胞生物學實驗不僅是理論課程的補充,也是整個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系重要的一門課程。[1][2]隨著細胞生物學實驗技術方法的快速發展、教學條件的改善以及學生培養目標的調整,目前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過程中逐漸出現了一些不足與缺陷。例如,課程內容較陳舊,不能與時俱進;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積極主動性,教學效果欠佳等。如何豐富和更新細胞生物學實驗內容,提高教學效果,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已成為擺在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優化實驗教學內容

        細胞生物學實驗內容廣泛,基本實驗包括細胞器結構觀察、細胞及亞細胞組分離心分離技術、細胞常規制片技術、細胞染色體標本的制備及觀察等,有些較綜合性的實驗涉及的實驗技能較多,時間較長,如動物細胞培養實驗等。基本實驗所需時間較短,在課程設置時可將一些同類的實驗項目合并,合理安排時間,提高實驗效率。細胞器的觀察可歸為一個實驗,細胞核的分離與葉綠體的分離合并起來,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染色體形態觀察和分析合并等。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更多的實驗,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時間。這些基本實驗教學的目的是強化細胞生物學實驗基本技能,掌握基本實驗方法和技術。[2]為了強化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啟迪創新意識,培養綜合運用實驗技術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科研能力,應合理開設綜合性實驗,將單一驗證性的實驗項目整合為系統化的綜合性實驗。比如動物細胞的原代培養及保存與復蘇這個實驗,包含了原代培養、細胞計數及觀察、細胞的保存與復蘇等小的實驗項目。

        二、現代化手段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在實驗課中,可播放一些自己錄制或購買的實驗教學錄像,讓學生更直觀、更清楚地看到整個實驗過程。例如在動物細胞培養實驗時,先播放動物細胞培養的視頻錄像,讓學生了解前期準備的細節,了解動物細胞培養的過程和注意點,這樣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實驗的成功率,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另外,隨著細胞生物學實驗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重要而當前不能實際操作的實驗,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觀看教學錄像或網絡視頻資料,使學生了解其結構和用途。如流式細胞儀的使用。通過帶有顯微成像系統的顯微鏡,將好的實驗結果拍攝下來,可以對圖像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長期保存,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有一個清晰、直觀的認識,老師講課的時候也更加具有針對性,內容更具體、生動。例如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染色體形態分析實驗中,學生常對典型分裂時期的圖像把握不好,那么就可以拍攝該種生物各個分裂時期的圖像,有針對性的講解,學生更容易理解,也有了判斷依據和標準,提高了效率。

        三、逐步實施開放性實驗教學,提高學生主動性

        目前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大多是驗證性,學生對這種被動的、按部就班的教學方法積極性不高,難以激發其學習興趣,效果也不理想。很多專家教授提出要打破細胞生物學實驗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實施開放性教學,培養學生科研思維能力。開放性實驗教學的效果毋庸置疑,但在我們的實踐中以及調研其他院校后發現,開放性實驗普遍存在教學時間有限、實驗老師工作量巨大及需要較多實驗經費等現實問題。另外,學生知識水平有限,難以把握實驗難度,實驗設計不夠合理,往往難以獲得理想的結果,有時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放性實驗室的安全性和實驗室日常管理等問題也是不易解決的問題。我們在實踐中采用多層次、靈活的辦法,適當增加一些經費和人力投入開放式教學,引導學生自己準備實驗,對實驗所用材料進行選擇,對同一實驗采用不同實驗方法等不同程度的、有限的開放,達到學生積極參與的效果。

        (一)實驗材料自主選擇。實驗課中經常是一個實驗內容都采用同一種實驗材料,常出現個別同學實驗積極性不高,參考別人實驗結果的惰。有些實驗內容,老師可以很方便的準備多種實驗材料,學生可根據興趣選取不同材料。這樣學生會相互間進行比較,思考由于材料不同引起的實驗方法和結果有哪些不同,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培養科學思維能力,豐富基礎知識。例如,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染色體形態分析試驗中準備洋蔥根尖和蠶豆根尖,學生選取其中一種材料進行染色體形態觀察和分析,又如在石蠟切片制作過程中,可選用植物或動物材料。[3]這樣學生就會比較兩種材料有什么不同,分析實驗結果的差異在哪里,為什么有這樣的結果。這樣帶著問題做實驗,在實驗中尋找答案,就會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二)靈活采用實驗方法。在實驗方法上同樣可實行開放式教學,如細胞活性測定的實驗中,染料排斥法、雙色熒光檢測法和N11檢測法都可以檢測細胞的死活,而三者的原理和所需的實驗儀器試劑都是不同的。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其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方法,只有當學生明確了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后,才可根據已確定的實驗方法進行儀器試劑的選擇。經過這樣的自主選擇后,學生對實驗原理和實驗方法都有了很好的掌握。在每一個試驗中,始終貫徹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實驗方法,對于實驗指導中給出的具體的操作可做適當的調整或改變。如在植物細胞骨架的光學顯微鏡觀察這一實驗中,細胞骨架制片效果的好壞與TritonX-100的濃度和處理時間密切相關。在上課時,講清楚在這一實驗中的TritonX-100作用和原理,可以讓學生分組后改變TritonX-100的濃度和作用時間,其余步驟不變,然后比較實驗效果,確定最佳條件。通過這個實驗,學生不僅掌握了細胞骨架的制片技術,而且能透徹理解TritonX-100的作用原理,也使學生認識到不能教條式照搬已有知識,培養其科學的思維和方法。

        (三)逐步開放實驗內容。依據實驗內容和實驗條件,從驗證性實驗逐漸開展不同程度的開放性實驗。首先,可以讓有興趣的學生共同參與實驗前期準備工作,在實驗員準備實驗的時間,提前通知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學生自己準備材料,如提供給學生洋蔥、蠶豆,自己培育根尖,配置實驗所需的溶劑等。在動物細胞培養試驗中,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洗培養瓶,滅菌,配置培養基等,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培養學習興趣,理解實驗準備工作的繁瑣,培養吃苦耐勞的品質。其次,可開放局部實驗方案確定環節,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最后,設置開放實驗,可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老師提供多個可行的實驗項目,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的形式完成實驗。這就要求學生主動查閱相關文獻,設計實驗,通過師生之間的討論后,制訂出可行的實驗方案并予以實施,這非常有利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探索欲望。

        (四)課堂教學與課外科研工作相結合。二年級以上的本科生絕大多數都進入了不同老師的科研實驗室,而科研實驗室的開放可讓部分感興趣的同學在實驗老師和科研實驗室共同指導下自行設計實驗,學生根據科研實驗室條件和老師研究方向,查閱文獻,提出實驗設計方案,老師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對選題和實驗設計做出篩選,確定后在科研實驗室完成這部分工作,最后做一次實驗總結報告,計入平時成績。

        四、完善成績綜合評定體系

        根據實驗課程的特點,應對實驗課全程跟蹤評定,包括出勤情況,課堂紀律,規范操作,實驗態度,實驗結果,實驗報告,勞動紀律,責任心等多方位對學生做出綜合評定。[4]可分為三個方面:平時成績,包括出勤率和課堂實驗態度,操作規范情況等,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作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驗結果,實驗操作能反映學生的基本實驗素養與動手操作能力,主要通過考察學生的實驗表現得到,對于一些操作性強的實驗課可當場記錄成績并計入最后的綜合考評中;實驗報告,根據學生的實驗報告來評定成績,綜合性實驗的實驗報告可以改成論文的格式,這就要求學生對實驗原理、步驟、結果以及數據等做出總結,以提高總結能力。這樣,才能達到使學生加深理解細胞生物學基本理論知識,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提高實驗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的目的。

        [注釋]

        [1]陳媛媛,陳付學,華子儀,等.深化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開放式實驗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2(40):60-61.

        [2]李小燕,劉江東,鄭凌,等.深化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4):116-119,142.

        [3]毛曉霞,黃敏毅,鄭愛芳.提高《細胞生物學實驗》教學效果的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2(24):164,183.

        第9篇:細胞生物學的技術范文

        【關鍵詞】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中醫藥院校

        湖南中醫藥大學是以中醫藥為主兼顧西醫的一所地方醫藥類高校,本校開設的西醫專業主要包括臨床醫學5年制、7年制和醫學檢驗等專業,這些專業在大二都會開設一門共同的專業基礎課——醫學細胞生物學,該課講授的知識內容主要涉及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和各種重大生命活動,是西醫學生必需學習的一類基礎性醫學知識,對他們日后學習專業課程有很大的幫助[1],因而我校對西醫學生開設醫學細胞生物學是有必要的,但考慮到中醫藥院校西醫專業的特色性,本課程學時安排較短,總學時僅有48學時,其中理論課占32學時,實驗課占16學時,這就需要授課教師有別于其他綜合性大學和西醫院校的普通教學,探索適應于中醫藥大學的特色性教學,現就中醫藥院校實踐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改革的做法談一談體會。

        1精選理論課教學內容

        醫學細胞生物學是生命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研究領域相當廣泛,研究內容也十分豐富,當把它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對西醫本科生開設時,就需要教師認真思考自己的講授內容,避免在授課時為了片面追求學科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而出現講授內容面面俱到,但都淺嘗輒止的局面。為此,在理論課課時允許的情況下,以西醫學生應該掌握的醫學細胞生物學基礎知識為前提,對精選教學內容進行探索。

        1.1選擇合適的授課教材

        教材是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媒介,其選擇是否合適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教學的成敗,因此在教材選擇上通過比較國內綜合性大學、師范院校、農林院校、醫學院校等編寫的相關教材,發現由陳譽華主編的《醫學細胞生物學》相對合適[2],該書內容精煉、調理清楚,較好地協調了知識的基礎性、系統性和先進性,并且書中每章最后一節還會對臨床上一些與本章知識相關的疾病進行細胞分子機制的闡述,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細胞生物學與醫學的聯系,使西醫學生感受到了醫學細胞生物學知識的臨床應用價值,提高了他們對本門課程的學習熱情。

        1.2講授重點的知識內容

        醫學細胞生物學是生命科學中一個既基礎又前沿的學科,它的知識體系已滲入到其他西醫基礎學科當中,如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理學、遺傳學等,因此在講授醫學細胞生物學時就一定要注意突出課程自身的特色和重點,學會合理取舍,從而避免因學科間的一些交叉知識的重復講授浪費原本寶貴的理論學時,譬如醫學細胞生物學中對于細胞內生物大分子的介紹、線粒體的呼吸代謝功能、細胞核內DNA的復制與轉錄、細胞質中蛋白質的合成等內容,因在其他課程中會重點學習,故在本門課程中可在向學生說明原由的情況下略講或不講。

        1.3補充“游離教材”的教學內容

        據吳澤球的調查顯示,一門學科最新版教材的面世總會比該學科自身的發展晚3~5年[3],因而就醫學細胞生物學教材來說,它里面記載的知識與學科最新的知識比還是相對滯后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時適時游離教材,并補充一些與本學科相關的新知識、新資訊或參考書目,如講到物質的囊泡運輸和細胞自噬時,就可以分別結合綜述性文獻談一談2013年和2016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并介紹獲獎者在這些領域中都做了哪些貢獻,以及現階段有哪些更新的進展和將來可能的發展方向[4-5],通過以上這種適當補充教材以外內容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教材相關知識的理解,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受到高尚科研精神的熏陶,激發他們進行科學研究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2精選實驗課教學內容

        醫學細胞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6],它里面小到每一個觀點的提出,大到一套理論學說的建立都是通過實驗得出的,因而要使西醫學生強化理論課上學到的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走進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親自動手進行實驗,但由于我校實驗課課時一共才16個學時,且每次實驗只有4學時,因而西醫學生能做的實驗內容只有4個,這就要求教師在開設實驗前需精心準備,從眾多的實驗內容中挑取即經典又方便開設的內容進行實驗。經過反復的斟酌和討論,我校醫學細胞生物學實驗主要開設《細胞膜的滲透性》《細胞中微絲的顯示與觀察》《人外周血淋巴細胞染色體制備與觀察》和《雞血紅細胞計數和活性檢測》4個內容,之所以選擇這4個內容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的考慮:首先,醫學細胞生物學研究的主體是真核細胞,而真核細胞在結構上主要是三大體系:(1)生物膜體系;(2)細胞骨架體系;(3)遺傳信息表達體系,因此在實驗中分別以細胞膜、微絲和染色體作為真核細胞三大結構體系的代表各開設一個實驗內容,這對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真核細胞三大結構體系是有益處的。其次,細胞培養是進行細胞研究的一項基本技能,因此在開設的《人外周血淋巴細胞染色體制備與觀察》中初步涉及了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和操作步驟,這對西醫學生日后在臨床工作中開展醫學細胞生物學的研究工作是有幫助的。最后,在實驗內容中開創性地使用雞血紅細胞進行細胞計數和活性檢測,這一方面使西醫學生掌握了血球計數板的使用方法和細胞活性判斷的原理,另一方面也為其他一些實驗條件相對落后且沒有細胞培養室的中醫藥院校,開設類似的細胞計數和活性檢測實驗提供了可以借鑒的實驗材料。

        3革新教學手段和模式

        目前,因我校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課時偏少,故其教學模式依然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授—接受模式,但考慮到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灌輸知識,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對一些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手段進行了革新。

        3.1革新教學手段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已廣泛應用于我國高等教育[7-8]。這種新興的教學手段較傳統的教學手段最大的優勢是,它能通過圖像、音頻、視頻等傳播媒介在短時間內向學生傳遞大量的知識信息,并能將原本抽象、枯燥的內容以形象、生動的形式表現出來,因而它特別適用于如醫學細胞生物學這類課時短、內容多、理解難的學科。在湖南中醫藥大學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手段革新實踐中,積極采用以多媒體教學為主傳統粉筆教學為輔的革新策略,通過課前精心準備多媒體課件,課中認真講解多媒體課件,課后主動多媒體課件這3個環節,使聽課西醫學生在有限的學時中獲得并掌握大量的課程知識,從而達到了提高授課效率和授課質量的目的。除此之外,由于網絡是當前高校學生中一個普遍受歡迎的事物[9-10],因而在教學手段革新實踐中應重視它的作用。在實踐中,可利用校園網絡建立了課程專用郵箱,而且根據學生喜歡掛QQ、聊微信的特點,還專門建立了課程QQ群、微信群,通過這些網絡平臺的搭建,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全天候聯系,讓原本局限于教室的傳統教學平臺延伸至學生的平時生活,因此一旦學生在非課堂學習過程中遇到什么學習問題,就可以利用這些網絡平臺及時與老師聯系,老師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解答,而且老師通過網絡還可將一些重要的學習資料給學生,從而較好地實現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

        3.2革新教學模式

        近年來,被稱為探究式教學或基于問題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學模式在我國教育界廣受教育工作者的青睞[11-12],其核心思想就是提倡教師授課時要以某一核心問題為中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之目的。在實際教學中,運用該教學模式在一些章節中進行授課,譬如在講授細胞衰老時,就把解釋細胞衰老的可能機制作為一個核心問題提出來,然后要求學生以寢室為單位組成學習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到圖書館或網上搜尋資料進行探究學習,最后在學期末利用1~2個課時向老師和同學匯報探究學習成果,并接受老師的點評。通過以上的嘗試,發現探究式教學能較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索欲望,而且學生對自己探究學習的知識掌握牢固,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其中知識學習缺乏系統性是該模式的一個最大“短板”,因此建議授課時以講授為主,輔之該模式應該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4完善課程評價體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无毒五月 |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影院 | 午夜影视在线亚洲 | 午夜最新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拍 | 亚洲1级欧美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