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旅融合發展建議范文

        農旅融合發展建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旅融合發展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旅融合發展建議

        第1篇:農旅融合發展建議范文

        關鍵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休閑農業;三門峽;發展研究

        1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與休閑農業概述

        2016年01月04日,我國國務院正式《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旨在要求我國農村城市發展多類型農村產業融合方式,培育多元化農村產業融合主體。發展當前農村產業經濟鏈新道路,促進廣大農民的就業及創業發展,增強農村經濟發展。對原有產業、產品運營模式進行進一步的升級與融合。休閑農業是農業和服務業相互融合的表現。具體的是農業提供資源,以旅游服務為表現,通過農業產業鏈中的與旅游產業鏈的價值模塊相契約的部分以新的商業價值向市場全方面的滲透,而旅游產業因農業價值的融入,大大增加了原有產業的價值鏈,使得新的產業鏈更具有市場競爭力。簡單的說,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背景下的休閑農業更具有市場價值,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加快鄉村經濟的發展。

        2河南省三門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條件

        三門峽市所處地理位置較為優越,位于我國內陸區。平均氣溫高,日照充足,很適合種植業和林果業等的發展。而且三門峽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適合開展體驗性的觀光項目。再加上三門峽市的人口眾多,為當地休閑農業的開展提供了良好條件。2010年7月5日,我國農業部與國家旅游局正式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休閑農業的發展,并提出“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政策。政策主旨從三方面出發:一是進一步完善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工作協調機制;二是盡快啟動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工程;三是以重要活動為載體,形成全國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良好氛圍。并召開2010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節等系列活動,推動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進程。目前,三門峽市全市已建成數家大型果品加工企業,加工產品主要包括果汁、果酒、果奶、果番等系列100多個品種。發展循環經濟產業,全市形成了“果一菌一肥一果”和“果一加一畜一肥一果”兩大循環經濟產業鏈,對本市的產業經濟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擴大社會就業,提高綜合效益。

        3河南省三門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現狀

        3.1三門峽市休閑農業的主要發展成就

        沿黃帶觀光農業創收。沿黃河農業帶由本身的傳統農業帶轉變為現在的觀光旅游帶,借助天鵝湖濕地公園,黃河公園,天鵝島,天鵝灣等自然景觀和坡溝,發展特色小鎮,旅游度假村,吸引大部分游客入境消費??梢源龠M銷售當地種植的特色農產品,旅游業中的民宿,農家樂,特色美食街,風情表演等等都可以增加農民收入。加強了基礎設施建設。在建設特色旅游區和特色旅游小鎮,投入了科技含量,培養了一批人才,如花卉,有機蔬菜水果領域,建設了特色農業產區,打造了特色休閑農業后,加強了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生態農業產業區促增效。將農業和服務業結合起來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在園區提高了科技含量,對缺水地或水源不足的地帶,建設了生態農業帶,保護了自然生態環境,形成了資源的可持續性開發。

        3.2三門峽市休閑農業存在的問題

        3.2.1農業基礎相對薄弱三門峽市的有效灌溉面積為5.27萬平千米,只占耕地面積的32%。當地水土流失、土壤貧瘠化現象日趨嚴重,三門峽市中低產田占地面積約為80%。干旱發生頻率高達80%。當地節水灌溉等面積較小,農業灌溉用水利用系數較低,僅為0.56,當地旱地水分利用率為55%。3.2.2特色農業發展面臨瓶頸三門峽市果品業在全省有較高領先地位,然而其在國內的影響力度較低,規模和質量效益與其他先進地區相比有較大差異。當地畜牧業面臨著用地、環保條件制約,以及當地煙葉受政策影響較大,發展空間均被壓縮。漁業、食用菌、蔬菜、藥材等體量小、產品粗放、名優產品少,優質高端產品的價值尚未得到充分開發。3.2.3產業化程度低由于缺乏休閑農業的創新型人才,對產業鏈的延伸沒有進行深度研究,產業鏈條沒有得到充分完善,而且當地產業化發展缺少引領其發展的大型龍頭企業,僅有的兩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可能會面臨較大困難,當地省級龍頭企業僅占全省的3.4%。3.2.4管理體制不完善休閑農業作為新興旅游產業,更作為一二三產業的融合體。具備開放性、綜合性的多元化旅游主體,因而對管理層次的要求要遠高于簡單的農業及休閑業。三門峽市休閑農業目前整體處于起步階段,內部員工相關知識較為缺乏,缺乏一定的管理經驗,服務人員素質也需要進一步加強。3.2.5缺乏宣傳力度由于使用傳統的宣傳方式和各個經營主體零散、分布不集中,各個經營主體之間沒有形成經營圈,宣傳力度比較小。在品牌培養和宣傳推廣方面,經營者投入的資金較少,公益性的產地宣傳、地理標志品牌宣傳缺失。

        4三門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對策

        4.1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作為經營者可以借助政府的支持,建立蓄水池實現涵養水源,減少干旱帶來的深度影響。在道路方面,加大力度改進開展休閑農業村莊的道路,還可以建設鄉村觀光旅游專用道路,提高旅游的服務質量。在供水、停車場、網絡設施方面,要加大建設力度。對于游客的接待,要做到一條龍服務,時刻為游客準備時間和精力。

        4.2創辦三門峽市特色休閑農業

        當地休閑農業沒有突出的特色優勢,因此可以鼓勵發展以休閑農業為核心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聚集村,當地經營者可以通過農村的各種資源加強特色農業的創建,在特色農業的基礎上建立特色村鎮景區。三門峽市果品業處于領先地位,因此可以加大力度發展觀光果園,創辦具有特色的果品采摘園。吸引游客體驗當地農業活動,促進當地休閑農業的發展。還可以發展具有特色的農家樂活動,但是得大力監管食品安全,確保游客的健康安全狀況。其次加強景區的安全防護,為游客打造一個舒適滿意的旅游環境。同時可以提高當地服務質量,可以使游客充分享受鄉土田園的樂趣。

        4.3推進休閑農業產業化建設

        通過把農業產業鏈的價值融入服務業里面,增加了休閑農業的價值,也可以休閑農業為依托,把地產、創意等相關產業在農業基礎上延伸產業鏈條,增加農業的服務功能。農業不再局限于在生產以及產業經營,還可以展現農業文化和農村生活,從而推進休閑農業產業化建設。

        4.4合理規劃布局

        作為農業的經營管理者要加強規劃引導,將農業資源和人文藝術結合起來,因地制宜的進行規劃。要按照市場的經濟運行規律,并且學會借鑒其他城市關于休閑農業的發展規劃,再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農村的產業結構,合理的優化發展布局。作為政府,要制定相關的管理規定,使三門峽休閑農業走上合理規劃的發展道路,防止在經濟開發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4.5加強宣傳、鑄造口碑

        由于半數以上的休閑農業游客是在親戚朋友口中獲得信息的,所以這說明休閑農業園區在品牌培養和宣傳推廣方面做得不好,行業缺乏系統性的營銷策略。在宣傳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微信公眾號等,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比如農村宣傳片,向全國有組織、有計劃地推廣的休閑農業精品景點,還可以舉辦影響力大的農事節慶活動,吸引各地的城鄉居民到鄉村休閑消費。

        5河南省三門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意義

        目前休閑農業在我國的整體發展潛力及發展趨勢都有著很好的表現,并對我國近年來關于社會生態環境的維護及產業經濟的優化及提高都有良好的幫助。三門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更為當地的農村經濟效益帶來了巨額提高,并對現有的資源實行了進一步利用。

        5.1對當地資源的進一步利用

        休閑農業在發展過程中問題的處理中,因地制宜發展創新經濟發展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這次農業和服務業的產業融合,爭取能在實踐中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帶動當地的產業經濟鏈的進一步發展。近年來三門峽市由單一的農產品生產改變為多類產業共同發展,產生了特色產業,發展了循環經濟,建立了新興產業園,以工帶農,以旅游資源帶動農業的發展,延長了當地經濟產業鏈。確切培訓與發展“互聯網+產品”行動,大力運行新型營銷模式,促進發展果品電子商務對于銷售主體的吸引力,不斷拓展銷售市場的覆蓋面。如建立產品的特色館,通過特色農產品來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5.2對現有農業經營模式的創新

        通過旅游產品整合,調整旅游產品結構。近年來在我國政策引導下,農業經營模式有著不斷的創新與開展。農業旅游的模式更突出了鄉村旅游也將會更好走向廣大群眾,傳揚我國本土文化。三門峽市休閑農業的開展更是在當地作為一個很好的開端,對現有農業經營模式的創新及發展,對河南省乃至全國的農業經營模式的創新及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導作用。

        5.3推動當地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

        產業融合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增長農民經濟收入,縮小貧富差距。通過發展模式的創新,帶動當地經濟的全面發展。通過農業和旅游業的發展,一方面提高了當地對鄉村生態環境的保護,貫徹科學發展觀。另一方面也帶動了當地豐富的產業鏈發展,推動了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葛小平,林雪滌,王玲.挖掘農耕文化,大力發展休閑農業———以蕪湖市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

        [2]孫潔.農業三產融合來了,解讀《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J].中國農村科技,2016,(03).

        [3]王興國,史曉原.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路與政策研究[J].東岳論叢,2016,(02).

        [4]蘇毅清,游玉婷,王志剛.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理論探討、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中國軟科學,2016,(08).

        [5]姜長云.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題應有新解法[J].中國發展觀察,2015,(02).

        [6]舒紹茂.南京市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調查[J].江蘇農村經濟,2016,(05).

        [7]潘利兵,李增杰,劉曉軍,梁漪,孫潔.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農畜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調研報告[J].農業工程技術,2015,(35).

        第2篇:農旅融合發展建議范文

        提速三年

        “不打無備之戰,我們的很多決策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楊躍紅說。2011年湖北省有兩大轟動性的旅游營銷事件,一是“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二是“私奔到恩施”。這兩大經典營銷案例都給當地的旅游業帶來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一度甚至出現了旅游井噴現象,導致客源地的餐飲以及賓館嚴重供應不足,許多游客頗有怨言?!岸魇┞糜位鹆恕背闪艘粋€眾所周知的共識,更多的游客慕名前往,投資商開始紛紛進駐恩施。

        “旅游井噴的時候,很多同仁跟我建議,能不能放緩宣傳策劃力度,怕配套設施跟不上,引起負面效應?!闭勂疬@些,楊躍紅坦言當時承受的壓力很大。“以‘市’逼‘場’,我們是采取市場倒逼的原則,讓旅游井噴現象倒逼更多的投資客進入,加大加快配套設施的建設?!?/p>

        由于市場的牽引效應,不到半年的時間,全州賓館床位由7000多個增加到15000個,中小賓館達到了200余家,三星級以上飯店10家,大峽谷、騰龍洞新增車位5000多個,培訓景區講解員1000多名。

        “市場倒逼我們加快基礎設施、人才隊伍建設,逼迫我們不停的前進,如果是先發展配套設施建設再吸引游客,恩施旅游業的發展最少要滯后三到五年”。楊躍紅說。

        四大法寶

        除市場倒逼以外,全域旅游、要素突破、文旅融合也是恩施旅游快速制勝的法寶。

        所謂全域旅游,以神農溪、騰龍洞、大峽谷、坪壩營、恩施土司城、梭布埡、清江畫廊、野三河、州城雙城景區為核心,把握景區延伸開發、景區與景區融合發展、增強配套功能等三大重點,實現景區增容與品質提升,形成2-3個大尺度、有震撼力的區域性景區,精心打造要素相融和景區串聯的地質奇觀游、民族文化游、生態風光游、尋古探秘游、浪漫體驗游、美麗鄉村游等可供不同游客選擇的多條線路,不斷提升恩施旅游品質。

        談到要素突破,楊躍紅說,一方面要積極尋求政府的力量,爭取國家項目投資,用國家直接投入和政府扶持市場主體等方式,推動交通、城建、文化等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以及其他社會公益設施建設,解決可進入性等瓶頸問題,解決旅游企業解決不了又必須解決的服務功能性問題。楊躍紅還談到了市場主體培育突破,以資源和市場招商為重點,以招商選資與政策引導為途徑,放活經營權,形成多元化的旅游投資結構,不斷壯大旅游市場主體。

        文旅融合也是恩施旅游的一大特色。文化和旅游相結合,用文化帶動旅游產業的發展,楊躍紅在介紹恩施民族文化時談到了清江與騰龍洞等地質奇觀,更是提到了20000年前起源的建始直立人,他說:“土家族是一個古老的名族,有很多屬于自己的文化特色,恩施是一個充滿浪漫情調的地區,是一個多情的地域?!?/p>

        旅游新名片

        恩施大峽谷,有世界上最秀美的地縫和最長的暗河,有最壯美的萬米絕壁畫廊,群峰如屏,云霞如海;清江闖灘越五段峽谷,過48道險灘,與浪共舞,玩的就是心跳,把游客領入驚險、神秘、野趣的境地;神農溪古老而浪漫的纖夫文化,青山常青,碧水長流的世外桃園,吸引了千萬業界朋友,美侖美奐,自然天成;騰龍洞,天下第一洞,猛然跌入龍口,形成了臥龍吞江、巨龍騰飛的磅礴氣勢。

        還有土家“女兒會”,東方情人節;巴東“撒爾嗬”,土家人笑對生死;來鳳擺手舞,紅燈萬盞人千疊……

        “恩施有瑰麗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且景觀壯麗”,楊躍紅說,他表示,將以市場為導向,發揮個體獨特優勢為原則,科學布局,合理規劃,大力發展民俗文化宗教體驗游,科學歷史文化游,鄉村生態文化游等。打造旅游精品,營造旅游“賣點”,帶動恩施旅游業的全面發展。

        第3篇:農旅融合發展建議范文

        一、 項目指導思想及建設背景:

        1.據農業農村部消息,農業農村部關于積極穩妥開展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積極穩妥開展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工作,要突出服務鄉村振興。緊緊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眼鄉村產業發展需求,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因地制宜選擇盤活利用模式。要統籌考慮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環境容量、產業基礎和歷史文化傳承,選擇適合本地實際的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模式。鼓勵利用閑置住宅發展符合鄉村特點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餐飲民宿、文化體驗、創意辦公、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以及農產品冷鏈、初加工、倉儲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支持采取整理、復墾、復綠等方式,開展農村閑置宅基地整治,依法依規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政策,為農民建房、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等提供土地等要素保障。

        2.為了積極落實國家“一帶一路”、“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揚泰機場二期工程的建設是勢在必行。隨著機場提檔升級,人流、物流、產業流將會迅速聚集,得天獨厚的優勢,臨空經濟區建設將成為丁溝的載體和平臺,將大批發展要素吸引到這里,機場經濟圈正在崛起。

        3.光線中國電影世界項目是我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將在空港新城規劃區內建設國內規模最大的攝影棚組群。西浦光線電影學院落戶,既凝聚著西交利物浦大學多方面的資源優勢,又涵蓋光線傳媒文化創意、影視制作、品牌IP等多領域的實質內涵。兩個項目將對地區影視文化旅游全產業鏈發展,空港新城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4.丁溝鎮朱橋村朱套組位于啟揚高速機場互通高速路和安大路機場連接路交匯之間,緊鄰機場。朱套,名如地形,四面環水,村落房屋之間小巷多,風景秀麗,有“小江南”的美譽。小村落民風淳樸,人文歷史悠久,明朝的舉人進士韓如善和朱三嘚曾居住此地。目前,除去首批拆遷戶,該組還有65戶人家,309人,耕地445畝。該地段將受益于機場利好輻射

        二、項目方案、方式,建設規模、實施進度及投資分析(另詳):

        1.鄉村游(農活體驗、果蔬采摘、捕魚)機場旅客變游客;

        河道和村道整理;各種公共設施和配套設施完善;農田、八邊地、河流由公司集體承包,統一規劃,有機生態種養殖;

        2.民宿居民交閑置房屋入股或租賃,一戶一方案,改造裝潢預算和施工監理(不新增建筑面積,舊房改造)。首批50個床位(經濟型、中式精品型、鄉村田園風型、集裝箱型)。

        3.餐飲農家樂,特產便利店,鄉村酒吧,燒烤(200人次)

        資金來源:政府鄉村振興項目資金+村企合作企業資金+農戶個人資金=1000萬

        三、項目組織、勞動定員、運行操作:

        公司運行:揚州市源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農戶

        項目名稱:水韻朱套—小江南

        四、項目社會效益分析、風險分析:

        項目效益達成村居環境好,人人有事做,戶戶有錢賺,文旅品牌響。

        風險分析:1.堅決守住法律和政策底線,不得違法違規買賣或變相買賣宅基地,嚴格禁止下鄉利用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所,嚴格禁止私搭亂建;2.公司與農戶,公司與集體的合同合法合規,要有法律約束效應。村民要樹立集體意識、抱團意識、規范意識和大局觀念;3.特種行業經營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措施;4. 經濟下行,消費滯后,管理可能落后,收益周期延長; 5. 政策性拆遷;

        第4篇:農旅融合發展建議范文

        1 立足區域優勢,落實長遠規劃

        4年來,合作社以石城鄉清州村為中心,通過發展綠色蔬菜種植和畜牧養殖等生態農業為基礎,建立了集種、養、旅、休、觀為一體的循環生態農業示范園,輻射帶動周邊區域2 000多戶村民致富增收。未來,合作社還計劃投資3 700萬元,5年內流轉耕地達134 hm2以上,達到國家級專業合作社標準。

        2 部門技術扶持,突出提質擴面

        合作社理事長張泉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城市娃,對蔬菜種植技術一竅不通的他最初沒少吃虧,他感慨地說:“哎,2015年因為不知道辣椒的生長習性,只能眼睜睜地看著10 hm2辣椒爛在地里?!弊詈?,他們向恩陽區農林局尋求技術指導,得知張泉蔬菜種植基地遇到的難題后,恩陽區農林局立即組織園藝專家組5人前往實地調查,給予蔬菜種植技術指導。經過幾天的檢查,專家組開出了“藥方”:絲瓜、冬瓜等藤蔓蔬菜要搭架;秋葵、辣椒等高稈蔬菜要培土壘基……張泉說:“有了技術上的指導,蔬菜質量得到了改善,種植面積也進一步擴大,基地很快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p>

        此外,合作社還加強農業科技儲備,加大基地傳統耕種向現代化機械轉型升級和科技投入力度,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內抓管理、外拓市場、發展基地,大力推廣農機使用,不斷擴大基地規模,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種、銷一體化。

        3 注重示范引領,增加效益目的

        合作社充分發揮現代農業帶頭人作用,理事長和各成員不離田間地頭,克服各種困難,使合作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并聘請綿陽高級農藝師朱國忠為合作社長期技術顧問。2016年合作社積極推廣科學種植技術,推行標準化操作,種植蔬菜品種20多個,全年總產量達到1 000 t,實現銷售收入300萬元,純收入100萬元。

        合作社通過分選蔬菜,保證產品質量,從而提高價格。已與百姓、北山、云風等10家超市,簽訂了訂單合同,建立了農超有效對接、互惠互利的運行機制和運作模式,初步打造了巴中的綠色蔬菜品牌。在巴中蔬菜集散批發市場建立多個銷售點,采取先批發后零售的辦法,定點銷售合作社蔬菜基地生產的蔬菜,增加合作社收入。

        4 加強技術培訓,增加科技投入

        根據清州村土地實際情況初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并計劃在合作社成功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后,大力推廣,使農民與科技“零接觸”。

        為提高無公害蔬菜的附加值,2016年恩陽區農林局又牽頭西華大學和山水澗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研制生物菌肥,用于改良土壤,提高蔬菜抗病性。2016年,在恩陽區農林局的建議下,張泉的蔬菜種植基地正在嘗試無土栽培韭菜模式,一旦試驗成功,即可實現批量生產。

        此外,合作社實行標準化育苗、專業化管理、產業化發展,如利用鋼架大棚,結合三膜覆蓋、營養缽或穴盤育苗等技術。同時,科學優化空間品種布局、選定合適茬口,調優移栽時節,使土地利用率最大化;大力推廣機械化耕作,降低勞動成本,提高產量,增加產值。

        合作社積極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蔬菜,免費給周邊種植蔬菜的農戶培訓、推廣先進的種植技術10余條,并提供優質蔬菜種苗。合作社回收種植的蔬菜,實行優購包銷;并吸收周邊空閑農民進入合作社務工,為農民直接創收。

        5 采取多種模式,帶領農戶致富

        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和“土地入股保底分紅+園區利潤二次返利”的利益聯結機制,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合作紐帶,切實保障農民收益,合作社與農民融合發展,助農增收,保障種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合作社的帶動作用,通過核心區示范,推動恩陽區農業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依托“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通過核心區示范,合作社提供無償技術支持,按照“五統一”(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投入品使用、統一商品化處理、統一品牌銷售)、“訂單收購”、“二次返利”的方式,有力保障農戶種植收益。

        6 滿懷信心大膽干,轉型成功新農人

        干事創業,事在人為……張泉將滿懷信心擴大種植規模,準備利用河邊發展雷竹40 hm2、蓮藕

        20 hm2,同時發展雞、鴨、山羊等養殖業,帶動更多的老百姓致富。

        第5篇:農旅融合發展建議范文

        關鍵詞:海島旅游;綜合體;融合發展;經驗啟示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6-0242-03

        引言

        在當今度假旅游以“上山下海”為主要趨勢的影響下,中國的濱海度假旅游也呈現出由近及遠,由陸上向海上發展的趨勢。下一步必然會在廣度和深度兩方面拓展。廣度方面即不斷地由近岸海域向近海和遠洋發展;深度方面即從原來的海邊向近海面和海底的多方面和復合型發展。因此,在濱海旅游向遠洋旅游拓展的過程中,海島旅游就成了一個重要的緩沖和過渡形式。而海島旅游作為精致旅游的一種,憑借著其神秘而遙遠的特性又吸引著大量希望融入自然的游客。

        同時,發展海島旅游可以幫助海島地區克服地形狹小、缺乏資源、與世隔絕等不便因素的影響;對振興地方經濟、提高當地居民收入、打破單一的以捕魚為主的經濟模式、發展可持續產業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例如泰國的普吉島、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韓國的濟州島、日本的沖繩列島等島國已成為世界著名的海島旅游勝地。旅游業已成為這些地區的支柱產業和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由此可見,海島旅游的開發對海島區域的經濟發展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據統計中國有大小島嶼7 000多個,總面積為7.54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0.8%。雖然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一些海島得到了大規模得開發,但由于開發政策、資金、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制約,豐富的海島旅游資源未得到充分開發,某些海島至今仍處于未開發狀態,旅游開發尚處在資源驅動階段。

        一、國內外海島旅游研究綜述

        近年來國外對海島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規劃與管理,可持續旅游發展,和旅游業與海洋綜合管理一體化發展等方面。在海島旅游規劃與管理方面,旅游的發展可能會引導或加劇環境質量的改變,而環境質量的高低又會影響旅游業的發展。因此,Edward(1993)提出海島旅游目的地的開發需要以旅游容量指標為基本依據。Palmer(2003)則認為應該通過征收“生態稅”來資助環境保護工作,減少海島旅游的環境代價。另外,在加強環境保護的同時,市場開發也是海島旅游開發規劃的重要環節。通過對海島旅游市場的季節性研究(Bonn,1992),持續性的市場細分研究(Diaz,2005),包括心理、動機、偏好、國籍(Juaneda,1999)和地域分布(Mykletun,2001)等因素為依據,才能進行有效的市場營銷、形象設計和產品創新,從而為海島旅游規劃提供有力支持。

        良好的海岸管理、健康的生態系統、安全的旅游環境、高質量的海灘環境以及合理的動植物保護政策是可持續海島旅游的五個必要條件。而小型島嶼由于面積小、資源少、生態系統脆弱,在發展可持續旅游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Abeyratne(1999)認為在充分考慮海島旅游開發帶來的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生態影響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區域合作、海洋科研應用的諸多手段來保證旅游業的適度開發和可持續發展。由McElroy(1998)提出的“Tourism Penetration Index”為可海島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方便的量化指導,使用者可以針對不同的指數等級分別提出管理建議。

        相對于國外研究,國內研究多集中于規劃管理、環境保護和資源評價等方面。李占海(2000)根據80個評價因子,建立了一套評價海灘質量的模式。唐少霞(2004)分析了熱帶海島的資源特色,認為海南具有建立獨特資源的潛在因素,而打造旅游資源品牌是海南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李金克(2004)依據國內外可持續發展體系研究,結合中國海島地區的實際情況及數據資料的可獲得性,提出了海島可持續發展的評價體系指標。此外,無居民海島旅游將會是海島旅游開發的重點之一。陳烈(2004)提出依托較為脆弱的生態環境的海島旅游開發是無居民海島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海島旅游綜合發展的概況

        (一)中國海島旅游開發概況

        根據《聯合國海洋公約》第八部分第121條的定義:海島就是指四面環水并在時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從世界范圍來看,海島旅游的興起與濱海休閑度假旅游的發展緊密相連。18世紀30年代國外就有了海島海水治療等康體活動?,F代海濱海島旅游業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先從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區興起,后來發展到歐洲和亞太地區。而中國擁有面積超過500m2的島嶼6 961個,其中無人居住的島嶼6 528個,約占全國海島總數94%。另外,還有10 000多個面積在500m2以下的小島,這些海島中有94%由于受到經濟水平、政策法規、投資回報、技術難度、生態環境等眾多因素的制約而未得到充分的開發。

        中國海島旅游發展至今,已經初步形成了大連膠東半島旅游帶、江浙滬旅游帶、福建旅游帶、珠江三角洲旅游帶、海南島旅游帶五大濱海海島旅游區域。已由最初的海洋景觀觀光,發展成為集自然觀光、海濱度假、文化體驗、郵輪游艇、餐飲美食、海濱房產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產業。

        (二)蜈支洲開發概況

        2009年,《關于支持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意見》的下發,標志著海南海島旅游進入了一個新的機遇和挑戰并存的階段。在已經開發的無居民海島中,蜈支洲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案例。該島又稱“情人島”,位于三亞市北部的海棠灣內,距離海岸線2.7公里,方圓1.48平方公里,北面與南灣猴島遙遙相對,南鄰亞龍灣。島的東、南、西三面滿山翠綠,2700多種原生植物郁郁蔥蔥,植物活化石桫欏和最古老的植物龍血樹隨處可見。島上臨海的一側山石嶙峋陡峭,驚濤拍岸;中部山林草地彼此交替起伏,步行一圈,足以熱得汗濕滿身;北部擁有一片讓人贊嘆的白沙灘,面向碧藍透徹的近海,可以進行浮潛。目前,該島已經成為海南海島旅游綜合開發的典范,海島旅游服務項目涵蓋觀光休閑、海洋運動體驗、美食、住宿等多方面。

        三、蜈支洲旅游綜合體融合發展的經驗與不足

        (一)多方投資,分期分批建

        海島旅游開發首先涉及的是資本投入。前期的基礎設施、防洪建設及持續的環境保護需要大量資金。蜈支洲島的開發公司為海景樂園國際有限公司,由首開集團、海南萬寧黃山水庫農養殖開發有限公司、海南國達實業開發公司、北京寶信實業發展公司和北京寶能熱力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投資設立。該公司從1994年開始,花巨資對蜈支洲島開發建設。一期開發建設項目于1998年投入運營。并于2001年正式注冊成立了三亞蜈支洲島度假中心。當時,門票是蜈支洲島的主要收入來源?,F在,對蜈支洲島的開發已由過去的觀光朝休閑度假的方向深度發展。島上已建有82棟別墅,一個白金五星酒店,使酒店住宿成為蜈支洲島新增的收入來源。

        (二)旅游六要素融合協同促進

        海島旅游的開發,必須依托“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協同發展、共同支撐。蜈支洲島在開發的過程中,一直注重配套設施的建設,堅持六要素的協調發展。首先,立足“游有精品”,在推進景區延伸開發、深度打造的同時,改進現有景區的功能配套和檔次提升;其次,保障“行得快暢”,雖然上島的方法目前只有輪渡,但蜈支洲島一直致力于構建出入方便的交通網絡,逐步增加輪渡頻次和改善島內交通線路;第三,實現“住有選擇”,對住宿問題,而蜈支洲島通過建設適合多層次消費的木屋、木樓、酒店、別墅來提高其旅游綜合接待能力;第四,做到“吃有特色”,蜈支洲積極開發星級餐廳和特色餐廳,挖掘體現海南黎苗特色的美食;第五,堅持“購得豐富”,蜈支洲島策劃和開發了一批文化類、紀念類、宗教類的旅游產品,建立了購物區和購物商店,以此來滿足游客的購物需求;最后,創造“娛得難忘”,借助海南黎苗的傳統節日,重點策劃了系列娛樂活動。同時,開設包括潛水、海釣、滑水、摩托艇、香蕉船、拖曳傘等30余項海上和沙灘娛樂項目,讓游客流連忘返。

        (三)多種營銷渠道的綜合構建

        營銷渠道是保證客源市場的重要力量。以往在競爭壓力不明顯的條件下,蜈支洲島主要依賴旅行社的團隊客人,但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和旅行社自身優勢的弱化,蜈支洲島逐步開始構建自己的綜合型的營銷渠道。除了合作旅行社的營銷渠道,還利用現代社交媒體,在淘寶開通官方網店,并由營銷部組織力量到主要目標客源城市進行企業自身的宣傳促銷活動,同時積極參加政府部門組織的旅游城市推介宣傳會,進而從多個渠道贏得目標市場。

        (四)缺乏細節管理

        旅游服務的水平和質量是衡量旅游服務產品的主要指標。如果在服務的細節上不加注意,就會造成“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失誤。只有注重了細節,旅游產品才可能是有特色的和優質的。蜈支洲島本身就是一個有特色的旅游產品,但由于在提供這一優質產品時發生的服務細節上的失誤,如電話預訂員態度惡劣,臟房在前臺電腦里顯示成可售房等等,都給游客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甚至投訴,進而對蜈支洲島苦心經營的形象造成破壞。

        (五)員工個人素質有待提升

        服務細節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與員工的個人素質相關聯。旅游企業不能因為其技術門檻低,而壓低員工的薪金和福利,因為這樣將難以留住人才。由于三亞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旅游人才尤其缺乏,因而影響到了蜈支洲島的員工素質。特別是那些愿意拿出自己最好的狀態、用最美麗的笑容面對游客,或不把對客服務當成是低三下四的員工在蜈支洲島的一線服務隊伍中較少見到。另外,相當一部分管理者缺乏必要的經營和專業知識,職業道德感不強,為了自己的利益對游客進行欺騙、敲詐等活動,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蜈支洲島的旅游形象。

        (六)環境保護不夠重視

        海島處于海陸相互作用的敏感地帶,地理環境獨特,生態環境脆弱,自我補償和修復機制差。如果旅游開發失當,就會對海島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摧毀。雖然蜈支洲島對于表面的環境保護認真開展了處理,但建設五星級酒店而產生的工業垃圾臨時造成了一定的環境影響。

        (七)差異化定位不夠清晰

        中國海島旅游開發過程中,產品雷同、重復建設的問題隨處可見。蜈支洲島在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開發了一些重復雷同的娛樂服務產品。例如,與分界洲相比較,各種潛水、海上摩托艇、海上拖傘、沙灘酒吧等都是屬于雷同產品,導致蜈支洲島個性不足,競爭優勢不明顯。

        四、未來發展建議

        (一)堅持環境保護前提下的旅游開發

        海島脆弱的生態環境決定了一切海島開發都必須建立在海島有限資源與自然地理環境保護基礎上,離開了海島生態環境的健康就談不上海島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海島旅游開發對海島自然環境的依賴程度要遠遠高于陸地大眾化旅游的開發,優美的海島自然環境是保障海島旅游健康發展的基礎。因此,蜈支洲島在開發時,必須按照可持續發展思想,依據資源及環境的承載能力,在現有旅游發展的模式上進行適當的修正,以確保蜈支洲島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二)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資源

        如果說環境保護是海島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那么人文旅游資源就是海島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而,蜈支洲島可以進一步開發旅游紀念品市場,利用黎族、苗族民俗風情和文化,生產科技含量大、檔次高、有藝術性和收藏性的產品,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上島,增加旅游收入。同時,組織與“媽祖”文化等相結合的節慶活動、主題活動、風情活動,不僅可以滿足上島游客的需求,更能讓游客體會異國、異地的海島風情與文化,提高旅游品位。

        (三)進一步豐富產品體系

        為了避免喪失個性,降低競爭力,蜈支洲島的旅游產品更應該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例如,發展面向東北亞高端市場的海水SPA療養項目,建設集休閑體驗、養生美容、水療釋壓、康體保健的大型海水SPA,或發展面向天好者的天文觀測站,吸引天好者上島探索太空等等。

        (四)強化內部人員培訓,提升管理水平

        景點管理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景點人才力量的儲備。因此,蜈支洲島需要注重對島上員工培養力度。對于市場開發人員,要不斷地開發他們的眼界,不定期地組織他們去學習考察;對于高級管理人員,要不斷地灌輸國際先進的海島旅游管理理念,經常進行充電培訓和知識更新;對于島上服務人員,要不斷強調讓旅游者“高興而來,滿意而歸”的服務理念,培養他們熱情好客,微笑服務的習慣,并對其進行服務滿意度考評。

        總之,蜈支洲島旅游綜合體融合發展為其他無居民海島的開發提供了豐富的經驗。蜈支洲島的海洋旅游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好,生態環境優美,發展海島旅游優勢較大。今后,要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獨特的海島資源優勢,豐富海洋旅游產品體系,利用本土人文旅游資源特色,提升內部管理水平,來推動海島旅游綜合體持續地融合發展。

        參考文獻:

        [1] Diaz-Perez,F.M.,Bethencourt-Cejas,M.& Alvarez-Gonzalez,J.A..The segmentation of canary island tourism markets by expenditure:

        implications for tourism policy [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6):961-964.

        [2] 李占海,柯賢坤,周旅復,王愛軍.海灘旅游資源質量評比體系[J].自然資源學報,2000,(3):229-235.

        [3] 唐少霞,唐本安,畢華.立足熱帶海島資源特色,打造南國旅游資源品牌[J].經濟地理,2004,(5):36-538.

        [4] 李金克,王廣成.海島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與探討[J].海洋環境科學,2004,(1):4-7.

        [5] 陳烈,王山河,丁煥峰,等.無居民海島生態旅游發展戰略研究——以廣東省茂名市放雞島為例[J].經濟地理,2004,(1):416-419.

        [6] 于洋,王爾大.基于SWOT分析的海島旅游業開發策略研究——以遼寧大連王家鎮海王九島為例[J].當代經濟管理,2009,(7):

        第6篇:農旅融合發展建議范文

        2017年以來,村依托“”自然山水特色資源,始終堅持走農旅產業融合發展道路,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以農民增收和村集體增收為目標,走出了一條邊遠小鎮鄉村治理示范之路。

        一、把發展經濟作為基層治理的關鍵,堅持因地制宜,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村深刻認識到,要想治理好鄉村,首先要讓群眾看到家長的發展潛力和發展前途,村近年來著力強化產業支撐,精心培育了一批具有明顯區域特色、較強競爭優勢的特色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一)積極發展優勢農業,打造千畝特色產業園。目前,村已經建起了特色種植基地1070畝(脆桃園120畝、李子園160畝、柑桔園240畝、菌蔬園400畝、荷花園50畝、優質高粱100畝);特色養殖基地170畝(萬只跑山雞養殖基地60畝、泥鰍養殖基地60畝、魚蝦養殖基地50畝)。

        (二)開辟鄉村旅游新航線。依托“”旅游資源,景區現至少有10個觀光游樂點位,共分水上游樂、田間游樂、空中游樂三個層次:利用得天獨厚河道水資源開設了竹筏、沙灘、露天浴場等水上游樂項目;利用豐富的特色規模產業和微村落開設了祈福留影、賞花節、采果節、農耕農趣體驗等田間游樂項目;利用奇特的“”和開設了熱氣球、溜索、慧眼看“”等空中(低空)游樂項目。村內人氣大增,已接待多個旅游組團,游客量逐年上升。

        二、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讓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治理成為基層治理的支撐點。

        (一)加強綠化美化,努力提升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衛生水平,提升群眾愛護公物的意識。目前,村道路硬化率達100%,景區建有公共廁所4座,步游道1800米,亭子8個,長廊4個,休息坐椅若干,安裝太陽能路燈150盞;微村落及風貌打造已完成2個社,廁所革命正在整村推進。在村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通過采取哪個社群眾最積極項目就落到哪個社的選擇,不斷提升群眾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實現了基礎設施建設不賠一分青苗費,不賠一分占地費,群眾大力支持,并積極幫助保護維護基礎設施。

        (二)狠抓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落實公益性崗位政策機制,鄉村環境有人打掃維護;落實垃圾“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機制,基本做到垃圾日產日清;落實“河長”制,禁止污水直排、禁止電魚毒魚、禁止河道網箱;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法,實行全年全域禁止露天焚燒秸桿;落實網格化常態管理機制,打好禁毒人民戰爭,保一方凈土。

        三、夯實基礎,不斷優化組織結構。

        (一)著力提升鎮村干部思想素質。鄉村治理,組織是關鍵,通過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干部作風正朝著勤政務實、清正廉潔的方向轉變,工作實績得到了上級和群眾的認可。近年來,村不斷調整優化村班子成員,挑選有能力,有實績,群眾信得過的人擔任村干部。村干部多次到縣內外產業基地開展觀摩學習,開闊眼界,拓寬工作思路,提升抓經濟發展的能力,同時建立村級后備人才信息庫,鍛造基層治理后備軍。

        (二)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班子成員加強對村級集體經濟分析研判,摸清家底,盤查集體資產資源,并登記造冊,推進特色農業發展,并與鄉村旅游業有機結合。三年來,村黨支部與老百姓打成一片,同商量、共合計,通過全村調研和推薦村民代表等形式,摸清村民對村級發展的意見和建議,2017年該村成立了全縣首個鄉村旅游合作社(映像鄉村旅游合作社),村民主動入股258萬元,解決了當時推動發展無項目無資金的問題,同時為了解決土地資源閑散不利于流轉的問題,村將全村土地全部流轉到了合作社,再由合作社統一對外進行流轉,解決了社與社、戶與戶之間對外標準口徑不一致的問題。村集體與合作社通過三種形式增收:即土地流轉收益、自營項目收入(水上游樂、溜索、熱氣球)、整合項目資金參與公司(業主)投資入股分紅;村民(股民)及貧困戶每年在當地的收入來源至少有三種形式:即土地租金、園區務工、集體分紅。形成了“公司(業主)+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和利益聯結機制。目前該村黨群干群關系非常融洽、村民對建設項目落地相當支持、對發展未來充滿信心,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提升。

        四、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

        (一)創新節慶活動,豐富群眾生活。依托””旅游資源優勢,村每年舉辦一屆大地藝術節,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多場文藝活動的開展,群眾文化獲得干不斷增強,同時也儲備了大量農村文藝人才。

        第7篇:農旅融合發展建議范文

        關鍵詞:城鎮化建設;生態農業;并軌之路;對策建業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005

        1 生態農業的發展

        1.1 生態農業的概念

        我國農業人多地少以及兩大困局的現實,意味著中國農業現代化有其自身的道路和特點,農資流通渠道變革與經營模式的全面升級,生態農業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方向。生態農業是一種打破傳統農業的局限性,保留了其優點,將有機農業與無機農業融合的一種先進的農業生產體系。生態農業是以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整體、協調、循環、再生”是生態農業發展的原則,使農業生產與第二、第三產業結合發展,形成經濟與生態效益的統一。

        1.2 黃陂區的生態農業資源

        黃陂區人口眾多,生態環境優良,生態農業資源豐富,近年來黃陂區政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推進“協調、綠色”的發展觀念,依托生態農業發展旅游業,通過旅游休閑延伸生態農業產業鏈,以農家樂等形式開展農業旅游活動,農家樂經營戶有500多個,以農業采摘、田園觀光、休閑垂釣等開展休閑農業活動,黃陂旅游區每年的游客接待量達到兩千萬人次以上,據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黃陂區農業生產總值為190.21億元,比上年增加4.8%。旅游的總收入達到45.94億元。黃陂生態農業的發展,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農村的土地實現了合理化的流轉,同時也使經濟得到了發展。

        1.3 黃陂區生態農業的發展

        現如今,生態農業也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產業,黃陂區對生態農業的模式因地制宜,昔日貧窮的山村,現在成為了美麗的山寨,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而農民的收入也越來越多。木蘭草原的開發,使以前的荒丘變成一道美麗的風景。一些鄉村也是黃陂生態農業發展的典型區域,黃陂區的生態農業模式就是以休閑農業為主,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黃陂區農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有利于帶動服務業發展,也是促進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一種發展方式。生態農業建設以農業園區建設為突破口,促進農旅融合,打造景觀農業,實現黃陂區的農業增效。同時加快了黃陂區的經濟發展速度。

        2 城鎮化建設內涵

        2.1 城鎮化建設的基本要求

        城鎮化建設是我國當前國情所趨向,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我國實施城鎮化建設對于我國農業發展以及整體經濟都擁有重大意義。推動城鎮化建設,要統籌城鄉發展,增強農村的發展活力,要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著力在城鄉規劃、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

        2.2 黃陂區的城鎮化建設

        黃陂區不斷探索和發展城鎮化建設,不斷改善村鎮居住環境和生活環境,加快城鎮化建設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在城鎮化建設的道路上,黃陂區加強對農村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管理,黃陂的生態旅游產業作為優勢產業,能夠迅速帶動經濟發展。黃陂區堅持科學發展觀,因地制宜,用新型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的發展;用旅游文化以及生態農業資源提升城鎮化建設。

        2.3 黃陂城鎮化建設存在的相關問題

        依靠旅游業帶動生態文明建設是黃陂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不過城鎮化建設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在發展道路上也會存在許多的問題。黃陂區作為一個農業生產區域面積較大的城鎮,必然要保持農業等方面的發展,并且現如今大部分的年輕人都選擇在外工作,在城鎮化建設中會有勞動力儲備不足的情況。黃陂區作為一個生態環境良好的區域,城鎮化建設與生態環境難以協調,需要將生態文明的理念融入城鎮化發展。在黃陂的城鎮化建設中,農村勞動力的轉崗就業也是一個重要問題,黃陂區在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的同時,不斷推動城鎮化建設,而要將生態農業的發展融入到城鎮化建設中,這也是城鎮化建設道路上存在的問題。

        生態農業的發展與城鎮化建設都是黃陂區走節能、生態、和諧之路的發展方式,在大力提高城鎮的內在承載力,釋放城鎮的發展潛力的同時,協調生態農業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關系,使城鎮化建設道路積極、健康發展。

        3 生態農業與城鎮化建設并軌作用

        3.1 生態農業發展解決城鎮化建設結構問題

        當前我國城鎮化建設當中已經呈現出城鄉二元結構相互矛盾的現狀。二元結構的存在將阻礙城鎮化建設的發展,相對落后的農業滯后于先進的工業發展,并將阻礙工業及經濟發展。因此生態農業發展將二元結構逐漸溶解,提升農業發展水平,結合先進的科技將工業與農業相結合并相互促進。

        3.2 生態農業發展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緩解城鎮化建設人口壓力

        城鎮化建設過程吸引大量的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增加了城市人口壓力,導致就業壓力過大、就業競爭激勵、勞動力低廉等現象。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將緩解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遷移,并且可以有效緩解就業壓力。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也將吸納大量技術人才,有利于勞動力分布,提升農村科技知識水平。

        3.3 城鎮化建設促進生態農業發展規模壯大,并提供市場

        伴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水平提高以及規模不斷擴大,農產品需求也日益增長。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居民的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物質品質要求也隨之提升,所以生態農業市場前景良好,需求日益提升,發展規模也將不斷擴大。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傳統粗放型大面積種植的規模將不斷縮減,與之相替補的更科學更專業的生態農業將不斷壯大發展。城鎮化建設也將推進生態農業的農產品商品化、市場化。

        4 生態農業與城鎮化建設并軌發展建議

        4.1 建立生態農業區域,促進城鎮化建設科學化

        以武漢市黃陂區為例,在武漢市郊建立生態農業種植區域,科學集中進行生產管理,緩解城鎮化過程中的土地、人口、環境等相關資源問題。建立生態農業生產區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為城鎮化建設供經濟儲備基礎。城鎮化建設不斷擴大,也將有助于大型專業生態農業區域建設。與此同時,城鎮化建設與生態農業要做到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城鎮化對農業的導向作用,推動生態農業的升級與結構調整。

        4.2 強化龍頭企業,擴大產業集群效應

        在生態農業與城鎮化建設并軌之路,應該注重生態農業的產業集群效應。強化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創建技術市場帶動型生態農業模式。建立自主品牌,例如黃陂區武漢廣地農業科技公司,建立完善的自主品牌,以有機果蔬為主營,建立完善的生態農業種植基地。黃陂區生態農業種植水平相對較高,面對武漢等需求較大的市場,進行市郊高品質的農副產品種植、銷售。將生態農業產業化,在保護生態環境與資源的基礎上,以城鎮化建設的市場需求為導向,使生態農業發展趨向生產專業化、種植規?;?、區域化布局、管理一體化。

        4.3 健全法律及相關政策,提升全民生態保護意識

        健全法律法規,對農產品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對生態污染企業進行嚴格管理,對環境友好型、品質優質型的生態農業進行保護措施。利用城鎮化建設中國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居民對環境的保護,對生態農業的支持。

        政府也應該加強政策補貼,地方合理減少稅收,在城鎮化建設中對生態農業建設應當適度加大投入,制定優惠便民的土地政策。政府也應加強對生態農業發展的管理與監督,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參考文獻

        [1]肖俊杰,王伊婷,朱偉強.生態文化旅游與新農村并軌發展之路――基于對武當山經濟特區的研究[ ].中國集體經濟,2015,(1):163164.

        [2]陳潤羊,花明,王堅.發展生態農業 促進新農村建設[ ].鄉鎮經濟,2007,(7):57.

        [3]吳善略.生態農業的發展與農村城鎮化進程關系分析[ ].安徽農業科學,2008,36(4):16741675.

        [4]梁超.新農村建設中生態農業發展研究[ ].安徽農業科學,2008,36(7):28852887.

        第8篇:農旅融合發展建議范文

        縣長張書民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政府團結依靠全縣人民,以市六項重大攻堅為統攬,持續深化三區建設、八項行動計劃,全面啟動三個基地兩個名城建設,突出重點,攻堅克難,較好完成了縣十四屆人大歷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采取一系列穩增長保態勢的政策措施,促進了縣域經濟穩健發展。2016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172.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95.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4.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4億元,分別是2011年的1.6倍、2.4倍、1.8倍和2倍,年均增長10.2%、19%、12.8%和14.6%。地方財政總收入突破10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48億元,是2011年的2.8倍,年均增長23.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6元,分別比2011年增加7419元和3916元,年均增長9.5%和13.8%;城鄉居民存款余額110.8億元,是2011年的2.3倍,年均增長18.6%。

        ——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堅定不移擴規模、調結構、轉方式,三次產業比例由20∶65∶15調整到15.6∶54.2∶30.2。產業集聚區建成面積由5.3平方公里擴大到9平方公里,入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1家,鹽及化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40億元;醫藥化工園區入駐企業8家;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級名牌產品4個、市長質量獎企業2家,全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0%,比2011年提高10個百分點;河南金山集團投資72億元新上的5個項目陸續開工,全部建成投產后將實現環保工藝一流、綠色循環發展,生產規模國內同行業第一。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業,幸福時代廣場商超部分投入運營,碧富浙江商城、東潤商貿綜合體、盛世年華中央商務區等服務業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特色商業區功能品位顯著提升;華鑫漯阜物流公司新三板成功上市,填補了全市服務業企業上市的空白;電子商務新業態快速增長,成為全省第四個農村淘寶項目縣,縣電商產業園被認定為科技部首批“星創天地”;中原銀行舞陽支行、玉川村鎮銀行入駐運營;2016年,全縣完成服務業增加值52.1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0.2%,比2011年提高15.2個百分點。持續提升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水平,新建高標準糧田23萬畝,農業綜合開發和生態畜牧業發展全省領先,全縣土地流轉面積37萬畝,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8家,建成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3個、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1個、生態農業示范區2個,成功創建國家級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開放發展彰顯新活力。圍繞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突出招大引強,不斷提升招商引資的質量和實效;五年累計簽約引進外來投資項目275個,投資總額589.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7億美元;出口企業由5家增加到16家,完成出口創匯3億美元,年均增長126.6%;爭取到位政策性資金68.8億元;2016年獲得全市招商引資工作縣區第一名。強化項目帶動和投資拉動,先后實施省市重點項目92個,完成投資176.9億元,重點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全市領先;中鹽制鹽、中農復合肥、威森生物醫藥、宏福鞋業、賈湖酒業等企業建成投產,為經濟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實施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成功申報PPP項目3個,投資總額40.1億元,其中2個入選財政部示范項目,為民中心暨眾創空間項目開工建設。

        ——城鄉建設開創新局面。編制完成了城鄉總體規劃、產業集聚區、特色商業區空間發展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城市道路、綠地、排水等專項規劃;由清華大學高標準編制的生態水系概念性規劃已經完成??h城建成區從13.9平方公里擴展到22.1平方公里,新建道路14條、整修28條,改造背街小巷56公里,新裝路燈2000余盞,鋪設供氣、供排水管網420公里;2014年以來,通過爭取上級項目、市場運作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功能,開創近年來投資規模最大、建設成效最明顯的城市建設新局面;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成投用,居民飲用水質量全面改善,城區實現全天候不間斷供水。扎實推進“三城同創”,啟動城區“兩改”項目18個,治理“雙違”50多萬平方米,實施環衛保潔市場化運作,城區面貌顯著改觀,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衛生城,入圍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第一批實施縣。加快小城鎮建設,九街鄉撤鄉建鎮,舞泉鎮進入全省百強鄉鎮,北舞渡鎮入選全國重點鎮,文峰鄉被評為全國文明鄉鎮,蓮花鎮被評為省級生態鄉鎮。新修縣鄉公路221.6公里,改造危房9050戶,新增飲水安全人口20.5萬人,發展戶用沼氣3.5萬座,造林7萬畝;投入電力建設資金2.8億元,新建改造變電站6座、線路4220公里;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創建省級達標村160個、示范村82個,多次受到省市表彰獎勵。強力推進環保攻堅,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用,城市污水凈化中心提標升級;對水污染、大氣污染和污染圍城進行專項整治,督促企業實施脫硫脫硝和超低排放,全面治理燃煤鍋爐和環保違法建設,實行農作物秸稈禁燒和主城區煙花爆竹禁燃,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脫貧攻堅實現新突破。緊扣“六個精準”,加強領導,科學規劃,完善機制,強化責任,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全縣貧困村由114個減少到47個,貧困人口由5.3萬人減少到1.62萬人。堅持精準識別,對所有貧困戶建檔立卡、一戶一檔、規范管理。強化駐村幫扶,2600多名干部與9045戶貧困群眾結成幫扶對子。突出產業扶貧,支持貧困群眾發展富民產業,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帶動群眾脫貧,2萬余名貧困群眾走上產業致富道路;建立扶貧就業基地16個,轉移就業貧困群眾5036人。完善基礎設施,累計投入專項扶貧資金6154萬元,完成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85個,電力、文化、飲水等配套設施得到完善。加大資金投入,制定財政涉農資金整合辦法,2016年整合有關資金1.3億元,引導發放扶貧貸款2.2億元,集中用于扶貧項目建設。落實保障政策,發放教育救助金785萬元、大病二次報銷救助金847萬元,因學致貧、因病致貧等問題有效緩解。

        ——民生事業取得新成效。堅持每年承諾辦好一批民生實事,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70%以上。欠發的干部職工工資、國有集體關停企業職工醫療保險等歷史遺留問題正在得到有效解決,住房公積金單位繳存比例提高到全額工資的8%。發放小額創業貸款2.8億元,幫助9781人實現創業夢想。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城鄉低保、醫保、新農保和五保供養基本實現應保盡保;改擴建鄉鎮敬老院10所,辛安鎮敬老院被民政部評為全市唯一的“三星級”敬老院;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全面落實。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新建改造校舍14萬平方米,改擴建公辦幼兒園34所,整合教育資源組建成立新二高,創辦一高初中部,引進社會資本建成育才實驗學校,舞陽中專成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我縣被認定為全省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高標準通過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驗收。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體系,縣醫院門診綜合大樓、120急救中心、縣中醫院門診病房綜合樓建成投用,改造鄉鎮衛生院13所、標準化村衛生室173個,辛安鎮、北舞渡鎮、吳城鎮衛生院被國家衛計委評為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全面兩孩政策平穩實施。賈湖遺址成功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名錄,首次載入義務教育歷史教科書,遺址保護展示和環境整治工程順利推進,賈湖文化系列節目多次在央視專題播出。舞陽農民畫入選“講文明樹新風”和“圖說我們的價值觀”公益廣告,創建省級示范文化大院4個、市級文化示范村46個,榮獲全省文化產業發展先進縣。城區有線電視數字化轉換全面完成??h人防信息指揮中心、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中心建成投用。史志檔案、民族宗教、對臺僑務等工作取得新進步。加強社會治安治理體系建設,在全市率先實現“天網工程”城鄉全覆蓋和一村一警,2016年我縣群眾安全感指數居全市第一、全省第36位。“六五”普法深入開展,創建省級民主法治村10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網絡,所有行政村配備了安全生產監管員。及時化解問題,依法推進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妥善應對各類重大突發事件,全縣大局持續和諧穩定。

        ——自身建設得到新加強。堅持依法行政,部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預決算全部網上公示,行政權力規范運行,行政效能持續提升。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監督,累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13件、政協提案1137件,辦理群眾來信2867件、熱線件4779件。推進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315項,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職能得到整合強化,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投入運行,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扎實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激發創業活力,全縣新增市場主體1.1萬家,注冊資本52億元。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啟動實施。國有商貿流通企業改革穩步推進。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從嚴整治“”問題,著力加強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和工作督查,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風清氣正的干事氛圍更加濃厚。

        五年來,我縣先后榮獲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全國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先進縣等省部級以上榮譽160多項,承辦全省生態畜牧業發展現場會、全省農村危房改造現場會等省市工作現場會30多場次,2015年獲得全省市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核評價先進縣、全市縣區領導班子實績考核一等獎和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第一名,2016年穩增長、保態勢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嘉獎。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理解信任、建言獻策的結果,更凝聚著全縣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各位委員,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干部群眾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參與、關心、支持舞陽發展的各人民團體、離退休老同志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過去五年的工作,很多是在打基礎、補短板,舞陽發展仍然面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經濟總量小、財政實力弱、人均收入低的基本縣情還沒有得到根本扭轉;貧困人口相對較多,脫貧攻堅任務繁重;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經濟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穩增長壓力較大;支撐經濟發展的大項目、好項目儲備不足,環境、土地、資金等制約問題依然突出;城鄉基礎設施不完善,一些涉及民生的問題解決不夠到位,等等。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今后五年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今后五年,是舞陽提速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h第十三次黨代會立足新的起點,全面分析了今后五年的發展形勢,明確了全縣工作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和戰略舉措,描繪了舞陽發展的宏偉藍圖。落實黨代會工作部署是政府的政治責任,我們將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奮力將藍圖變為現實,譜寫舞陽發展的新篇章。

        根據縣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推動今后五年的政府工作,必須把握好以下三點:一是確保穩定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今后一個時期的總體奮斗目標,必須全力攻堅,如期實現。二是建設三個基地兩個名城,這是切合舞陽發展實際的總體戰略定位,必須堅定不移,加快推進。三是持續推進提速發展轉型升級,這是全縣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也是實現奮斗目標、落實戰略定位的重要推動力,必須牢牢抓住,不斷深化。

        今后五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經濟增速,經濟綜合實力、產業發展質量、生態文明效應和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主要任務是:一是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堅持精準識別,突出產業帶動,強化精準幫扶,狠抓轉移就業,完善基礎設施,讓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有更多的獲得感,確保高質量脫貧。二是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是提高城市建設水平、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們必須乘勢而上,破解難題,抓住關鍵,補齊城市發展的欠賬和短板,集中力量實施一批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和吸納力,推動產城融合發展,讓舞陽舊貌換新顏,打造宜居宜業的人居環境。三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狠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促進產業向中高端水平邁進,打造鹽及化工300億產業集群,推動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蓬勃發展,全面提升產業發展的競爭力、影響力。四是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深化環保攻堅,推動清潔生產、低碳發展,實現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建設一批文化與生態相融合、富有舞陽特色的公園綠地、河流濕地,讓舞陽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五是提升社會和諧水平。堅持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標準只升不降,辦好一批民生實事,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讓群眾生活得更有保障、更有質量。

        三、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舞陽全面脫貧的決勝之年。我們要按照縣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的安排部署,把握穩中求進這一總基調,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扭住提高質量和效益這一中心,突出決勝脫貧攻堅這一重點任務,抓住百城提質這一重大機遇,著力穩增長促發展、調結構促轉型、抓城鄉促統籌、惠民生促和諧、轉作風強保障,持續推進經濟社會提速發展轉型升級,加快建設三個基地兩個名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厚植優勢打牢基礎。

        今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序中位次前移,節能降耗等指標完成市定目標任務。

        圍繞上述目標,突出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脫貧攻堅,務必決戰決勝。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力爭達到“六個全覆蓋”,確保全縣貧困發生率低于2%,實現精彩脫貧,光榮摘帽。一是精準識別全覆蓋。按照“應進則進、應出盡出”的原則,把好關口,精準識別,不錯一人,確保脫貧攻堅數據的準確、真實、有效,為精準幫扶、精準脫貧奠定堅實基礎,堅決杜絕被脫貧、假脫貧、數字脫貧現象,讓脫貧成效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二是產業發展全覆蓋。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圍繞培育一批帶動主體、發展一批特色產業、創新一批幫扶模式、做強一批產業基地、建成一批產業扶貧示范村“五個一”的目標,因地制宜,選準路子,著力構建貧困群眾增收長效機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帶動作用,強化利益聯結,打造一批精準扶貧產業基地。落實扶持政策,引導貧困群眾發展特色種養業。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培訓,增強貧困群眾創業就業能力。積極開展龍頭帶富、企業助貧、金融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扶貧模式,突出產業帶動,體現精準幫扶,促進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三是硬件建設全覆蓋。對現有貧困村全部實施整村推進項目,對照省定退出標準,同步完善道路、飲水、文化、電力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對已經退出的貧困村進行回頭看,查漏補缺,鞏固提升,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激發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主動性。四是干部結對幫扶全覆蓋。在堅持全面幫扶的基礎上,從縣直單位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專門工作隊,脫離原崗位工作,專職駐村幫扶,堅守扶貧一線,強化過程管理,不脫貧、不脫鉤,確保幫扶精準有效。充分發揮工商聯、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組織的作用,引導社會各界參與扶貧,凝聚強大攻堅合力。五是人居環境整治全覆蓋。將現有貧困村全部納入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村,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生態環境,確保全部達到市級示范村標準,營造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開展“溫馨家園”行動,為特困群眾添置生活必需品,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讓貧困群眾心里有溫暖、生活有奔頭。六是涉農資金整合全覆蓋。力爭整合各類涉農資金1.5億元以上,集中投入,精準發力,嚴格監管,形成“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投入格局,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保障。

        (二)著力城鄉統籌,建設宜居家園。借助百城提質機遇,推動縣城擴容提質,改善城鄉環境面貌,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一是完善規劃體系。圍繞兩個名城的建設目標,堅持多規合一,高標準完成城鄉總體規劃修編、城區控制性詳規編制和總體城市設計、重要區段城市設計,完成海綿城市、地下管廊、醫療衛生等17個專項規劃,完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農民畫一條街等發展規劃,構建統一銜接、功能互補、相互協調的規劃體系。嚴格規劃執行管控,堅決治理“雙違”行為,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嚴肅性,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二是實施五大工程。實施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工程。優化融資平臺,積極開展市場化融資,將更多資產轉化為資本、資本轉化為資金,以大融資保障大建設;新建整修道路25條,其中建成人民路東段、創業路南段等12條道路,打通三環路劉扶崗段、海南路南段、重慶路東段等斷頭路、卡脖子路,鋪設管網80公里以上,力爭實現縣城建成區所有道路全部暢通、所有地下管網有效對接、所有道路綠化美化亮化、所有背街小巷完成改造提升。實施生態水系連通工程。堅持科學規劃、分步實施,修復水生態,做足水文章,打造水景觀,力爭通過3-5年時間,實現“四河相連、五湖相通、碧水圍城”,建設充滿靈氣、富有魅力、宜居宜業的水韻之城。加快龍泉水源工程、抗旱應急工程和三里河治理項目建設,引澧河、干江河水入城;啟動生態水系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澧河水系濕地公園、濱河廣場、文化長廊等,打造自然休閑鄉旅風光帶。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重點推進北關棚戶區、大邢二期、雙廟二期、專業市場改造等7個棚戶區改造項目,穩步實施舊城區成片開發和拆遷改造,提升城市品位和群眾生活品質。實施交通暢通工程。完成許泌路升國道改造工程,穩妥推進高速連接線拓寬工程,開工建設西部通道,建成東部通道,配合做好漯舞快速通道、沙河復航工程等項目建設,全面提升舞陽交通優勢。實施城市便民工程。抓好人行道改造、弱電入地、交通標識規范提升、環衛保潔設施完善,建成投用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建設,讓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完成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擴大環衛保潔市場化運作和機械化清掃范圍,開工建設10個城區游園,高標準改造提升北入市口和西城森林公園、賈湖文化廣場,建設千畝植物園、市政公園;實施城區綠化市場化運作,提升綠化層次,爭創省級園林城市。三是統籌鎮村建設。完成章化鄉撤鄉建鎮,高標準規劃并穩妥推進北舞渡歷史文化名鎮、孟寨生態鹽浴旅游小鎮、蓮花航空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推動“三城同創”向鄉鎮農村延伸。逐步解決新型農村社區遺留問題。持續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村容村貌。四是深化環保攻堅。嚴格落實施工工地“六個百分之百”、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煙花爆竹禁燃,扎實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全面淘汰黃標車、老舊車,確保PM2.5、PM10濃度明顯下降。強化水污染綜合防治,確保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凈化中心穩定運行,啟動縣第二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快推進北舞渡污水處理廠等環保項目,逐步實現城區地下管網雨污分流。嚴格執法監管,對超排偷排者必須嚴厲打擊,對姑息縱容者必須嚴肅追究。環境是最現實的民生,只要我們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一定能夠讓舞陽藍天常在、碧水長流。

        (三)強力招商引資,增強發展動能。堅定不移上項目、擴投資,持續掀起大招商、大建設熱潮。一是突出招大引強。持續深化招商引資大會戰,緊盯產業轉移重點區域,調整優化招商基地,大員上陣,精準對接,圍繞主導產業選商選資,著力引進一批帶動力強、成長性好、發展前景廣闊的重點項目。改進招商方式,拓寬招商途徑,積極開展依商招商、園區招商、委托招商、專業招商,全面提升招商的效率、質量和水平。嚴格項目準入,把好評審關,算好效益賬,堅決杜絕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項目,以優質項目優化存量、提升總量,力爭新簽約超億元項目25個以上,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限上服務業企業3家以上。認真研究、準確把握上級政策導向和投資重點,主動加強對接,積極組織申報,力爭引進政策性資金20億元以上。二是狠抓項目建設。堅持重點項目“三個一”推進機制,落實綜合預審、聯審聯批、全程、聯席會議等制度,強化專項督導,實施跟蹤問效,力促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突出抓好總投資111.6億元的21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68.5億元以上,確保金山集團20萬噸食品級小蘇打、產業集聚區集中供熱和中鹽20萬噸智能化精包裝、豫博生物化工等項目建成投產,金山集團80萬噸真空制鹽、45萬噸合成氨、60萬噸聯堿等項目加快推進。深入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復墾土地1500畝以上,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三是整治發展環境。全面開展“項目建設環境整治年”活動,對惡意阻工、堵門堵路、強裝強卸、強攬工程和違法建設、漫天要價、無理取鬧等不法行為進行專項整治,對部門不作為、慢作為、干部亂作為等不良現象進行集中治理,堅決打擊破壞發展環境的違法行為,堅決糾正影響發展環境的不正之風,凈化社會風氣,保護干事創業,提升發展軟實力,塑造舞陽新形象。

        (四)聚力轉型升級,提升綜合實力。持續深化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進一步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一是加快建設鹽化工產業基地。引導金大地、永銀、中鹽等企業調整產品結構,進一步擴大規模、釋放產能,推動主導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產業鏈終端發展,力爭鹽及化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60億元。探索建立產業發展基金,強化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加快醫藥化工園區建設,新引進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的醫藥及關聯項目3個以上,著力打造鹽化工產業升級版。支持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強化自主創新,實現重點企業研發中心全覆蓋,逐步打造創新型企業群體,建成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以上。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大力培養和引進高層次、技能型人才,為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推進產業集聚區區鎮套合,實行封閉管理;深入開展“逐企行”服務活動,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積極推進銀企對接,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幫助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多渠道破解融資難題。二是加快建設商貿物流基地。突出抓好特色商業區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建成投用幸福時代廣場和碧富浙江商城,開工建設坤都國際商貿中心,加快推進東潤商貿綜合體和中盛財富廣場建設。規劃建設現代物流園區和五金建材、汽貿汽配等專業市場,加快推進盛通汽車文化產業園建設。積極招引商業銀行、保險機構、證券公司在我縣設立分支機構,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體系。加快培育健康養老、信息科技、家政服務、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刂仆恋毓?,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支持農民進城購房,健全推動房地產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三是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扎實推進16萬畝項目區提升工程和千億斤糧食增產計劃田間工程,新建高標準糧田10萬畝,確保糧食穩定增產。提升農產品質量效益。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擴大優質專用小麥、優質花生等種植面積,積極發展食用菌、煙葉、林果花卉等經濟作物,鼓勵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爭創全國畜牧業綠色發展和標準化建設示范縣;引導土地有序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培育一批農字號龍頭企業,打造一批特色現代農業園區和農業產業集群。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泥河洼滯洪區安建工程、平原洼地治理、灰河治理等項目,積極實施生態儲備林項目,推進水電林路綜合治理,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五)致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繼續辦好一批民生實事,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是強化社會保障。鼓勵支持全民創業,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全年新增城鎮就業7400人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00人以上,發放小額創業貸款5000萬元以上。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穩步推進社會保險費征繳制度改革,深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制度,提高醫保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政策有效銜接。健全社會救助、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支持發展慈善和公益事業,推進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二是發展社會事業??茖W編制教育發展專項規劃,調整優化城鄉基礎教育布局,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持續推進“全面改薄”和城鎮學校擴容改造工程,啟動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提升各階段教育教學質量;計劃新建、改擴建城區中小學校6所、城區和鄉鎮中心幼兒園10所、農村薄弱學校6所,規劃建設多館合一的文體場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建設,建成投用縣疾控中心實驗大樓,改造一批鄉鎮衛生院,爭創全國健康促進縣。組建投運國藥控股舞陽有限公司。積極推進“千年古縣”申報工作;開工建設賈湖遺址博物館,舉辦第一屆賈湖文化節;完成農民畫院升級改造和城隍廟、開元寺整修,爭創全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加快建設歷史文化名城。推進廣播電視數字化轉換工程。做好第三次農業普查工作。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廣泛開展雙擁共建和國防教育活動,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扎實做好氣象、民族宗教、史志檔案、對臺僑務等工作。三是維護社會穩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食品藥品監管,確保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全面開展“七五”普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建立完善定期排查、分析研判、多元化解機制,引導群眾依法逐級走訪,解決一批積案。加強社會治理創新,優化提升天網工程,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確保社會安定、群眾安寧,不斷開創和諧社會建設新局面。

        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新常態蘊含新機遇,新任務呼喚新作為。面對發展的重任、群眾的期盼,我們必須不忘初心,奮力前行,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履行好引領發展、服務民生的神圣職責。

        (一)建設擔當型政府。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把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對事業忠誠體現到實際工作中去,履職盡責,擔當有為。始終做到干字當頭,面對困難敢于迎難而上,面對矛盾敢于動真碰硬,面對問題敢于承擔責任,咬定目標不放松,擼起袖子加油干,切實把精力放在謀發展、抓落實上,把能力體現到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上。

        (二)建設服務型政府。認真落實“放管服”各項措施,簡化流程,提高效率,讓群眾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以服務引導投資、促進建設、推動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服務向民生覆蓋,資金向民生傾斜,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推出便民利民的服務措施,努力做到感情上與群眾心連心,工作中與群眾面對面,辦事上與群眾實打實。

        (三)建設法治型政府。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讓行政權力始終在法治框架內運行。建立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團制度和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促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法治化。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確保辦事有據、公開透明、運轉高效。

        (四)建設廉潔型政府。嚴守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認真執行《準則》《條例》,從嚴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自覺遵守八項規定,馳而不息糾正“”。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從嚴從緊控制“三公”經費,切實把財力更多地用在發展和民生上。加大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力度,強化正風肅紀,嚴格問責追究,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干事,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a∨激情综合五月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女同 | 最新国产清清在线视频 | 在线看片线路一入口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丝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