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可降解塑料袋的成分范文

        可降解塑料袋的成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可降解塑料袋的成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可降解塑料袋的成分

        第1篇:可降解塑料袋的成分范文

        1白色污染的危害

        1.1視覺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生活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前幾年,有人戲稱我國有兩座萬里長城,一為古長城,二為白色長城,指的是我國鐵路沿線到處是白色的飯盒、塑料袋,這就是視覺污染。在我們學校,隨處可見一次性飯盒、各色塑料袋,起風時候,塑料袋到處飄揚,嚴重影響校園的美觀。

        1.2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1.2.1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早在40年前,人們就發現聚氯乙烯塑料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人們接觸氯乙烯后,就會出現手腕、手指浮腫,皮膚硬化等癥狀,還可能出現脾腫大、肝損傷等癥。1975年,美國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裝食品和飲料。在我國,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用的超薄塑料袋幾乎都來自廢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業或家庭作坊生產的。每次吃飯時,就有不少同學用塑料袋裝飯菜,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為不僅危害環境,也危害自己的身體。

        1.2.2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我國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萬以上,只有分子量降為2000以下時,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這一過程至少需200年。農田里的廢農膜、塑料袋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阻礙水分的流動,從而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塑料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1.2.3填埋作業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體積大,它能很快填滿場地,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場地由于地基松軟,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輕易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四周環境。

        1.2.4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二惡英。二惡英進入土壤中,至少需15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二惡英對動物的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功能。焚燒垃圾排放出的二惡英對環境的污染,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一個極敏感的新問題。

        2白色污染的防治

        2.1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難降解,現在許多城市都推廣使用綠色餐具——紙制餐具,因為纖維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許多環保專家認為,用紙制餐具代替發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紙制餐具同樣也會帶來視覺上的污染,因為它們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幾十天甚至幾個月內也不會降解徹底。其次,制紙制餐具時,除用到草漿、稻漿外,還要加入1/3左右的木漿,若全面推廣,勢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導致森林砍伐的加劇。值得注重的是,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積只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紙漿歷來是耗水大戶、耗能大戶及排污大戶。造漿工藝需大量水,而我國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為世界12個貧水國家的名單上;若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中,會引起水污染;紙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國能源結構是以燃煤為主,這樣就會增加空氣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無論是從環保角度,還是從節約資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紙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

        2.2回收廢塑料并使之資源化是解決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徑其實,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個顯著的優點: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復回收使用。廢塑料回收后,進行分類、清洗后再通過加熱熔融,即可重新成為制品。從組成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均由碳氫元素組成,而汽油、柴油等燃料也是由碳氫元素組成,只不過分子量較小。因此,把這幾類塑料隔絕空氣加熱至高溫,使之裂解,把裂解產物進行分餾,可制得汽油和柴油。

        第2篇:可降解塑料袋的成分范文

        家住北京朝陽門南小街的顧大媽,樓下有兩家便宜的折扣便利店。每天清早,六十多歲的顧大媽先去南側的迪亞天天選購那里品種不多的折扣蔬菜,然后再去北側稍大一些的華聯超市,購買其他的蔬菜和生活必需品。對她而言,每天奔波在兩個超市,除了比質比價外,還有就是多拿幾個免費的塑料袋。

        盡管只是幾個塑料袋,但它們帶來小小的便利,同時它們也給顧大媽帶來了極大的生活樂趣。但是,免費塑料袋時代即將過去,顧大媽的樂趣消失在即。

        收費,開始

        “免費的塑料袋拿回家,可以包裝東西,可以裝垃圾,對生活很方便,”顧大媽的觀點,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個群體,“收費就感覺像突然多了一筆開支。”對于很多像顧大媽一樣的普通市民而言,他們在乎塑料袋收費與否,更大程度上的擔心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默認的規則改變了。

        盡管有關部門還沒有給出商場超市等零售用塑料袋的指導價格,精打細算的顧大媽已經算清楚了這樣一筆賬:批發市場上,一扎塑料袋的價格是5~10元不等,數量是100個,折合每個塑料袋5分錢;而商場超市開收購物袋費,“肯定不會低于5分錢”。顧大媽表示,她已經買了大小不等的三扎塑料袋。

        導致金五星、天意等商品批發市場上塑料袋熱銷的另一原因是,《通知》中規定的超薄塑料袋將面臨禁止生產的“紅牌”出局。這也讓批發商們有了囤貨炒貨的借口,幾個攤位零售價格普遍漲價一塊不等,塑料袋的銷售行情看漲。

        此前,比較自由分發購物袋的商場、超市等零售終端,紛紛開始“收口節流”。有數字估算,每年我國用于快速消費品零售業的塑料袋大約500億個,這其中絕大多數是兩三百年都不一定完全分解的非可降解塑料。

        于是,《通知》從源頭上叫停超薄型塑料袋的生產,并且通過有償使用購物袋來調節“白色污染”泛濫,以雙管齊下的方式撬動整個塑料袋消費的習慣。正如,顧大媽于街坊中左右奔告,“收費的塑料袋”才剛剛是個開始。

        超薄與有償

        《通知》后,各方反饋滾滾而來,關注的焦點,正是《通知》中叫停的“0.025毫米”超薄標準和有償制度兩個敏感的熱點。

        在頒布之初的《通知》中,并沒有解釋“0.025毫米”的出處。2月11日,國家發改委就《通知》中有關問題做出解釋。其中,超薄限定定義是源自于我國《商品零售包裝袋標準(GB/T18893-2002)》明確規定的非降解塑料袋厚度應不小于0.025毫米。由此,“0.025毫米(含)”成為全國數萬家塑料袋制造商要遵循的新強制性標準。

        而幾乎眾所周知的一個事實是,“家庭作坊”式的塑料加工企業才是這種“0.025毫米”超薄塑料袋的主力制造大軍。依靠著七八萬元的吹塑機、制袋機這兩個基本設備,以廢品市場上收購而來的廢舊塑料為原料,這樣的家庭工廠在塑膠制品基地的廣東比比皆是。

        家庭作坊的生產成本極其低廉,所采用的粗劣聚乙烯原料成本大約是5000元每噸,卻可以制造出將近100萬個我們常見的超薄型塑料袋。而這些游離于工商部門注冊之外的作坊,采用的營銷方式是經營者自己到集貿市場、流動商販等處現場推銷。這種監管之外的“市場份額”,成為政策揮鞭卻又難以觸及的角落。

        在中國塑料工業協會注冊在籍的正規塑料袋制造商們的擔心正在這里:一方面,超市替換耐用型的塑料袋,使得上游原料成本增長大約一倍,那么,即使維持加工成本不變,塑料袋成本的整體增幅,將注定使得采購總量會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在粗獷型的集貿市場上,“是不是也完全遵照《通知》的規定來執行”,這更成為正規軍們的心頭隱患。

        除此之外,有償的標準又是多少,則成為塑料袋產業方向不明的關鍵因素。盡管在2月10日,國家標準委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完成《塑料購物袋的環境、安全和標識通用技術要求》、《塑料購物袋》、《塑料購物袋的快速檢測方法與評價》三項國家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并開始向社會征求意見,但這個前所未有的指導定價,成為輿論關注的另一個焦點。

        制造商的堅持,在于生產成本的增高,應該將這部分成本消化到作為采購商的商場超市以及終端消費者;而商場超市的算盤卻是,依靠穩定的供貨關系,來獲得較低的采購價格,并不能讓增厚的購物袋成為阻擋消費者購物的門簾。于是,有超市喊出繼續“免費塑料袋”,是因為已經將塑料袋成本消化在商場的增值收入中―而這又成為《通知》未被許可的“球”之舉。

        有消息報道,3月中旬的有關部門將公布塑料袋的“有償”指導價格,這可能是意見統一,方向趨明的一個拐點。

        一個塑料袋的價值

        在國家發改委對《通知》做出的解釋中,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成為兩大價值誘因。

        塑料袋制造原料,主要有聚脂、聚乙烯、聚丙烯以及聚氯乙烯等,這些原料的提煉,都是來源于石油。據測算,每生產一噸的塑料,就要消耗3倍于產出的石油;與此呼應的一個數據是,石油埋藏量僅夠再使用85年。面對中國商品包裝塑料袋每年消耗量約為160萬噸的石油,一個個塑料袋對石油資源的消耗,愈發變得明顯。

        另一方面,對塑料袋環境治理成本的評估結果更加驚人。在塑料袋制造過程中,作為主要成分的高密聚乙烯(HDPE),是在石油提煉聚乙烯的基礎上,再次化合加工形成的更加穩定的高分子結構。這意味著,無論填埋還是粉碎,都很難使得這種高分子被自然界吸收和分解,從而造成了長達兩三百年都無法淡去的“白色污染”;簡單而粗暴的塑料垃圾焚燒,更容易產生被稱為“地球上毒性最強的毒物”的二惡英(Dioxin)―可以想象,塑料袋給環境治理帶來的挑戰之大,實屬罕見。

        相對于巨大的資源價值、環境治理成本,一個塑料袋的價值還體現在消費者的態度中。從環保購物袋的先行推行者的反饋來看,沃爾瑪超市2007年8月開始推行環保購物袋,當時售價3元的購物袋購買率約為1.7%;家樂福2004年、2007年兩度推出環保袋,平均每天只有約110人使用。盡管如此,這場為塑料袋“埋單”的浪潮來得一次比一次洶涌。

        由此,消費者對于環保的“認購”程度也逐步提高。作為北京首家推行塑料袋收費的賣場,宜家家居(IKEA)一直倡導自帶購物袋的消費模式,店內全面取消免費塑料購物袋,消費者可選擇的塑料袋分大小號分別定價為1元和0.5元,另外一種質地厚實更大的塑料袋是3.5元;中貿聯萬客隆(Marco)也給可降解塑料袋分別定價1元和0.3元,一年售出約36萬個。

        在塑料袋收費的認可和塑料袋出售量的增高背后,而更重要的是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正在悄然轉變。在宜家家居的收款出口處,一些購買小件商品的顧客,徑直把東西拿在手里就走;同時,也有不少顧客是自己帶著購物袋前來的。一位自己攜帶購物袋的女士表示,宜家的這種藍色袋子就是大,現在去超市,不管買多少東西,都能一次拎回家,現在再帶來宜家又方便,又體現“這個3塊5花得值”。

        一個塑料袋所代表的“環保”認知,正在通過不等的價格,逐漸滲透到大眾的行動中。

        變革,產業鏈

        與大眾改變消費習慣相比,處于上游的制造商適應起來要快得多,只不過在產業調整方向明確之前,一切都是潛流暗涌。

        對于制造商而言,難以把握的是眼下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對于塑料袋的制造鏈而言,采購總量的下降近乎成為鐵定事實。從許多國家和地區對塑料購物袋的生產和使用采取禁止和限制政策開始,韓國1999年實行購物袋收費,塑料袋的使用減少60%;日本也已開始研究,立法限制購物塑料袋的使用;香港由環保團體推廣面包店的塑料袋節約行動,也在短期內見到成效,平均每日節省近7萬個塑料袋。

        作為指導性行業協會的廣東塑料工業協會,對于此次宏觀調控力度的猜測,仍然出言謹慎,保持觀望姿態。因為在制造總量的縮減之外,生產成本的上揚更是一個棘手的難題,特別是采用更為環保的可降解原料,將給制造商帶來不小的壓力。如果直接將成本上漲轉移給商場超市等采購方,再由采購商轉移給消費者,又可能導致消費者快速撤離塑料袋,而令塑料袋制造業挫傷信心。

        讓制造商們稍感安慰的是,商場超市作為采購商,這一次并沒有在價格上逼宮制造商,而是采用達到一定額度就“免費得到”購物袋的刺激消費,來稀釋價格上漲的壓力。“我的客戶能理解成本上漲,延續了我們的合作,而不是壓低價格,這讓我們感到塑料袋行業還有繼續呆下去的必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銷售經理如此表示,他的觀點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廣東汕頭的這家企業,以及塑料協會中多數企業的感受。

        據了解,一部分企業開始著手轉型,放棄塑料袋制造,轉向包裝袋或者看起來更為高檔的禮品袋、服裝袋、手袋等;因為塑料袋產品在塑料制品中也只占很小的一個比例。盡管這種包裝袋仍然是塑料材質的,但用于包裝袋生產所需的工藝比薄型的吹塑機要更高級,從生產成本上來看,也需要相應高質高價的聚乙烯來生產,但是,“這樣10個塑料包的利潤和那種塑料袋的20斤的利潤差不多”。

        而另一部分堅守購物塑料袋的廠商,則開始選擇遠攻國外市場。盡管國外的標準,相對于國內更為嚴格,但對于生產線完備的制造商而言,拓展海外市場只是多一項認證環節而已,對內和對外都是同樣的銷售行為。在國內的征求意見稿中,已經明確了“厚度必須大于等于0.025毫米”的標準,以及其他在塑料袋生產制造、運輸貯存、經營銷售中必須遵守的規定。國外用以標準化衡量塑料袋生產體系的認證,也不過如此。塑料協會也透露,一些企業已經打開國外的渠道,八成以上產品用于外銷。

        第3篇:可降解塑料袋的成分范文

        關鍵詞:白色污染;現狀

        眾所周知,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白色污染”就是環境問題的一種,現今全世界都在想方設法解決“白色污染”這個問題。

        一、“白色污染”的定義

        1868年人類制成第一種塑料以后,塑料制品相繼產生。由于塑料制品方便耐用,價格低廉,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且呈不斷增長趨勢。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據有關部門統計,1995年,我國塑料產量為519萬噸,進口塑料近600萬噸,當年全國塑料消費總量約1100萬噸。1998年,我國塑料原料產量約為676萬噸,進口量800多萬噸,塑料制品近1600萬噸。從兩個時期的塑料用量對比得出三年我國塑料消費量增長約45.45%。自此我國成為世界塑料制品生產第二大國。

        近幾年,“白色污染”日益嚴重,白色垃圾成堆的環境已引起社會普遍關注和強烈反響,英國《衛報》評出“人類最糟糕的發明”,塑料袋不幸“榮獲”這一稱號。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廢棄物所引起的環境污染,因為塑料廢棄物多為白色,所以得出這個名稱。

        據網上所描述的“白色污染”的定義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塑料是一類高分子材料。以石油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這些物質的分子在一定條件下能相互反應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我們通常使用的塑料就是由上述四種高分子組成的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薄膜抖動時聲音發脆,而聚氯乙烯薄膜則較柔軟,抖動時無發脆聲音;發泡塑料一般是聚苯乙烯,燃燒時有濃煙)。

        二、臨安市“白色污染”的現狀

        (一)臨安市“白色污染”的現狀

        臨安市是長江三角洲南端的一顆綠色明珠,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東經118.51°-119.52°,北緯29.56°-30.23°。東臨杭州市余杭區,南連富陽,桐廬和淳安,西接安徽歙縣,寧國和績溪,北靠安吉。東西相距100公里,南北寬達50公里,土地面積3126.8平方公里,轄26個鄉(鎮)街道,人口51.03萬市人民政府設在錦城鎮。

        臨安市原本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城市,但隨著城市發展,工業化、城市化的進一步加劇,加上旅游事業的發展,使得原本美麗的臨安變成了一個正在遭受環境污染迫害的城市。旅游事業的發展為臨安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但同時大量的游客給臨安市的原始生態環境帶來了破壞,其中白色污染是重中之重。游客大量的涌入臨安市,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的發達,還帶來了塑料袋、礦泉水瓶等一系列的生活垃圾,這些垃圾中以塑料制品為主,也就是說主要是白色污染。

        據調查西徑山的年游客量是28萬,每人每天使用2個塑料袋,那么游客塑料袋的年使用量是20440萬個,臨安市這樣的景區大約有30個,也就是說光塑料袋的使用量就達61.32億個,再加上飲料瓶、食品袋之類的塑料垃圾,可想而知游客所帶來的污染是多么嚴重。

        臨安市的白色污染除了發生在旅游景點,在城鄉結合部,甚至城市的某些生活小區也隨處可見。例如:某些路上,到處都是人們丟棄的生活垃圾。

        (二)對臨安市“白色污染”的分析

        1、對臨安市“白色污染”調查數據的分析。筆者本次采用的是隨機發放問卷的方法,共發放問卷100份,實際可用問卷95份。通過問卷調查筆者發現有38.95%的人對于塑料制品帶來的危害認識不足,他們不知道塑料制品遇到醋、酒、油等液體時析出殘渣、重金屬等物質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也不知道塑料制品對動植物的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有22.11%的人在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他們平均每人每天使用超過10個塑料袋,按每天10個計算,那么一年下來這些人使用塑料袋3650個/人,據有些數據調查,2005年臨安市總人口52萬,照這樣計算,這22.11%的人總共一年要用塑料袋41964.78萬個。更有74.74%的人甚至對于“白色污染”一詞的意思都不理解。這對于解決“白色污染”這一情況是很不利的,因為不了解“白色污染”的意思,不清楚“白色污染”的危害,而且因為塑料制品價格低廉,方便耐用,所以被廣泛使用,這就大大增強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也導致“白色污染”的治理非常困難。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還是有很多人希望可以減少白色污染的,雖然有些人不支持塑料袋收費。筆者就臨安市“白色污染”問題的現狀,除了通過問卷調查之外,還對臨安市的一些市民及有關部門進行了走訪。在走訪中了解到,臨安市白色污染的現狀不容樂觀,調查時,有些市民表示自己不會亂扔垃圾,但是當問及自己認識的人,或者在路上看見有沒人亂扔垃圾時,他們表示:他們認識的人或看見有些人在路上有亂扔垃圾袋的習慣,即使垃圾箱就在離自己幾米的路上也不會投到垃圾箱里。還有一些人則是經過河邊的時候很習慣地把塑料袋、塑料瓶等扔下去,他們認為垃圾扔進河里,那就隨著河水的流動沖走了,就相當于不存在了。環保部門對市民宣傳教育,同時把河里的垃圾處理掉了,但是沒過多久河里又有新的垃圾出現。

        2、臨安市“白色污染”危害分析。通過調查問卷及走訪,了解到白色污染對于臨安市的市容市貌及居民的生活環境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白色污染存在兩種危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視覺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就象上面所提到的人們丟棄的生活垃圾,每當刮風的時候那些塑料袋就像風箏一樣在天上飛,這嚴重影響臨安的市容市貌。臨安市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是多方面的:(1)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首先,據有關材料介紹,塑料食品袋和一次性餐盒在使用過程中遇醋、酒、油等液體時析出殘渣、重金屬等物質,而殘渣和重金屬的存在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特別是對處于成長期的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影響會更大。其次,殘渣對食物的色、香、味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最后,一次性塑料袋還會放出有毒氣體,長期食用會引發中毒。(2)嚴重影響動植物的生長。一般的普通塑料制品降解的時間是200多年,一旦進入土壤很難降解,會改變土壤的特質,嚴重污染土壤。塑料制品的不透氣性會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如果牲畜誤食了丟棄在水里或者是陸地上的塑料制品會導致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3)污染水體和空氣。臨安市垃圾處理的方法主要是填埋和焚燒。如果塑料制品被填埋,由于它難降解,在不斷分解的過程中會長時間產生有害物質滲透到地下,不斷地污染地下水。而且塑料制品即使是放在那里,它當中的有害成份也易經雨水沖入地面水體,形成酸性或者堿性的有害物質,同時也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垃圾直接棄入水中,則會引起更嚴重的污染。如果塑料制品被焚燒,不但會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迄今為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二惡英。這不僅污染空氣,而且間接的會使得鳥類和魚類出現畸形甚至死亡,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同時也會危害人類的健康。(4)占地過多。第一,堆放在城市郊區的垃圾,侵占了大量農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也很長:煙頭、羊毛織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第二,上面提到過臨安是利用填埋處理垃圾的,由于塑料制品體積大、密度小,而且很難降解,那么它會很快填滿場地,會降低填埋場地垃圾處理的能力,從而增長了垃圾停留的時間,占地更多。

        三、臨安市“白色污染”的治理辦法

        (一)禁用塑料袋

        禁用塑料袋是最根本的方法。

        全球目前率先禁止使用塑料袋的是兩個亞洲國家:不丹和孟加拉國。孟加拉國從2002年3月開始禁止使用塑料袋,在實施這項禁令以前,首都達卡的950萬人每天要消耗1000萬只塑料袋。禁令頒布后,全國315家生產塑料袋的工廠全部關門,塑料袋的用量減少了90%。

        (二)減少使用塑料袋

        目前,我國從2008年6月1日開始限制塑料購物袋產銷,將實行有償使用制度,用這個辦法來減少“白色污染”。臨安作為我國的一個市區,由于法律的支持,實施這個辦法是最現實的,也可能是最有效的。從西方國家愛爾蘭的實施情況可以看出,這個辦法是大有可為的,因為愛爾蘭實施這個辦法之后,塑料袋的使用量減少了90%。有數據表明,自2002年啟動此項稅收以來,愛爾蘭已征得7500萬歐元稅款,購物塑料袋的使用減少了95%,人均年消費21個,收稅前則為328個。

        (三)實行分類回收和再利用

        處理塑料制品傳統的方法是將塑料制品等垃圾一埋了事,但是,垃圾“增產”的速度太快,造成埋不勝埋,同時,填埋很容易毒化土壤和造成水體污染。可以將裝垃圾的箱子用不同顏色分開,把塑料制品分離出來重新利用。比如,日本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回收,國民也自覺遵守,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可通過分類回收進行處理或循環利用。所以日本廢塑料的回收率很高,“白色污染”得到較好的抑制。

        (四)研究開發新型塑料

        新型塑料的降解時間是18個月內,在我國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由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成功并形成規模生產的生物塑料―可塑淀粉生物降解材料,成功地將淀粉進行了可塑“改性”淀粉含大于使用后可回歸大自然填補了我國工業化生產生物降解可塑淀粉材料的空白,其材料與制品可廣泛用于工業包裝、醫療用品和一次性生活用品等領域。由于成本和塑料袋的承重能力的原因,并非全部用可降解材料生產。所以應該開發降解時間更短,成本更低的塑料。

        (五)加強環保宣傳,提高公民環保意識

        治理“白色污染”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各種媒體加強環保宣傳和教育,提高公民環保意識。如少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重新拿起“布袋子”、“菜籃子”,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投放,生活消費逐步實現“綠色化”。

        參考文獻:

        1、張本效.城市管理問題研究[M].南海出版公司,2007.

        2、趙玉峰,趙冬平,趙忠.現代生活中的污染與防治[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3、太陽雨.“白色污染”不容忽視的問題[J].福建質量信息,2007(9).

        第4篇:可降解塑料袋的成分范文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影響評價;清潔生產

        霸州市經過改革開放近30年來的發展,已經從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發展成為全國聞名的百強縣(市),成就令人矚目。2006年,全市GDP完成131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10.89億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0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262元。面臨經濟高速發展和環境壓力日增的形勢,霸州市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依然保持優勢,實現“人本化、生態化、現代化”的目標,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環境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

        可持續發展包括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基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動力,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目標,因而環境可持續發展是整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環境問題實際上是一個環境承載力的問題,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經濟活動索取自然資源的速度,若超過了資源本身及替代品再生的速度,將導致自然資源的枯竭和生態系統的破壞;另一方面,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將導致生態系統的失衡。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新興的發展戰略,至今還沒有建立完備的實施體系和指標體系,因而雖然不少國家正在積極制定各種方針、政策,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但在具體落實中還缺乏成熟的經驗,因此在縣(市)域內展開環境可持續發展研究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二、將環境因素納入社會發展綜合決策體系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社會發展中兩個重要的組成因素。有些人錯誤地將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對立起來,一是由于不能全面地認識問題,二是由于在經濟核算體系中沒有體現環境資源價值。把環境價值量化并納入政府的社會發展綜合決策體系,具有明顯的前瞻性。目前霸州市在環境價值的量化研究方面還處在起步階段,為使該項工作盡快開展,應以收集發達鄉鎮的有關資料進行分析為主,待得到一些最基本的參數,經修正后可先行使用,然后再進行有關理論及實際應用的深入研究。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在進行重大活動之前,采用科學方法預測可能給環境帶來的影響,提出防治對策,為決策部門提供科學依據。環境影響評價要解決兩個問題:其一是項目的可行與否,其二是對可行的項目,提供舒緩措施。近年來霸州市嚴把建設項目審批關,嚴格執行了建設項目審批的六項基本原則。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低水平重復建設,選址不合理的項目一律不批。對環境影響評價存在批評多、分析多,而建設性的意見少,或者建議過于理論化的傾向,為解決環境影響評價的提前參與性,將環境因素納入社會發展綜合決策體系是實施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提高全社會環保意識和公眾環境意識

        環境意識不可能自動地產生,主要靠教育和實際行動培養,針對環境意識的不同層次和不同階段,其宣傳教育對象、方式方法也不同。霸州市政府歷來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十幾年來,霸州市在環境保護宣傳工作上做了多方面的嘗試與努力,成果十分喜人,并已有了較為完整的環境保護責任制。但由于公眾環境意識的建立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需要針對各階段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辦法。工作的重點應放在現有制度的完善、具體措施的落實上。另外,公眾環境意識的樹立,要有廣泛性,不僅要加強對青少年、黨政干部的環境保護教育,還要通過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組織,向廣大市民進行宣傳教育,讓環境的話題走進千家萬戶,提高公眾環境意識。按霸州目前的實際狀況,完全照搬西方國家公眾參與決策的方法是不現實的,可遵循從告知到參與的過程,循序漸進地擴大公眾參與的范圍。

        四、實現環境管理戰略重心轉移

        霸州在建市之初就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基本維持了良好的環境質量。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體制的改革,產業結構的變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環境管理戰略重心的轉移迫在眉睫。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標顯示,霸州市在工業污染控制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過去的環境管理工作一直是以環境質量保護為目標,以工業污染源的管理為中心。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人們更注重環境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因此,環境管理工作也要適時做出轉變,打破以工業污染源管理為中心的局限,以保障市民健康和創造良好生態環境為目標,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管理構架。

        從生產源頭開始對污染物的產生進行控制,建立以“源頭控制”為主導的污染預防管理體系,使企業從“被動治污”轉向“主動治污”,從根本上轉變環境管理的角色和作用。在污染預防體系的建立中,應把清潔生產作為工業污染預防的主體。它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工業生產中的實施,為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了切實的戰術性措施。推進清潔生產已成為企業與政府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選擇。目前在霸州市通過改進管理技術推動清潔生產,很具實際意義。另外,對生產企業實施許可證制度,它是將環境影響納入環境管理軌道的有效方法,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環境管理的有力工具。許可證的內容具有彈性,它的核發依據可是總量控制,也可是濃度控制。許可證以其法律上的地位,確保環境管理政策的落實實施。對不同類型的活動核發不同類型的許可證,制定有差別的管理辦法,做到重污染行業重點抓,使環境管理工作在人力資源、財政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取得最大的工作效益。

        人們對環境污染最關心的莫過于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有毒有害物品包括農藥、化肥、化工原材料、化學物品等,雖然數量有限,但其危害性卻巨大。由于目前對它們的環境質量監測僅有常規指標,因此,對有毒有害物品所造成的影響和潛在危害沒有準確估算。有毒有害物質使用的相對分散性給最后的處理、處置帶來困難,因而首先參照國家有毒有害廢物名單,依靠毒性大小、數量多少、分布范圍等對有毒有害物品進行界定,從生產、銷售抓起,實行銷售許可制度,跟蹤去向,讓使用者清楚地知道其物質組成及含量、意外救助辦法和用后殘余物的處理辦法等,同時,所有含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物,必須送到工業廢物處理中心,統一進行可靠的處理,確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五、妥善處理廢物,建設美好環境是實施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依托

        把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環境保護聯系起來綜合考慮,是控制污染更為經濟,有效的途徑。從霸州目前狀況看,首先是節約用水問題,根據霸州工業廢水比重小的特點,節水減污工作的重點是城市、城鎮生活用水。生活用水節約的主要途徑是改善用水設施包括杜絕廁所、水龍頭和閥門漏水現象,安裝節水型衛生設備,對已有設備改裝,推廣節水型家用產品使用等。霸州目前自來水價格低廉,不利倡導節約用水,同時也因為未體現使用者償付的原則,給公用事業背上了沉重包袱。資源價格體系的改革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可預料在不遠的將來,水價會有重大調整,霸州的企業對此要有足夠的準備。這種改革將有利于水資源節約。除價格政策外,還有一些可起輔作用的手段,如稅收、收費、財政補貼等。其次是垃圾回用問題,在霸州因為有以揀垃圾為生的人,雖然未實施垃圾分揀計劃,但許多垃圾中能回用的成分實際上已得到分揀。但是號稱白色污染的對環境危害較大的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餐盒和塑料袋,使用量日增,應少用或禁用這些物品,以切實減少其排放量和危害。對一次性飯盒使用的限制,由于可降解性塑料飯盒的成本要比非可降解性塑料飯盒的成本高,價格上不具備競爭力,因而需要制定強制性政策,推廣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從而限制或徹底取消非可降解塑料的使用。

        六、注重環境科學研究,發展環保產業

        霸州在環境保護基礎研究方面并不具備雄厚的力量,但它有得天獨厚的社會環境,毗鄰京津,與科研院所聯系密切。在環境科學研究上也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積極吸取國內、外的先進經驗,以高水準的環境管理研究為基礎,以促環境管理上臺階為目標,加速環境管理工作向規范化邁進的步伐。這樣不僅能為霸州市在未來十年或更長的時間內提供環境管理上的理論指導,而且可為全國的環境管理體制改革提供有益的經驗。

        環保產業是工業發展中的一個新興行業,該產業在西方發達國家與生物技術、通訊技術一起共同成為工業界發展最為迅速的行業。發展環保產業不僅因為其市場前景廣闊,是新的經濟增長點,重要的還在于它是控制污染,保證環境質量的物質基礎。

        作者單位:廊坊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范志平,曾德慧,余新曉.生態工程理論基礎與構建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2]李訓貴.環境與可持續發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6-101.

        第5篇:可降解塑料袋的成分范文

        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魚蟲絕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濫,原本蔚藍的天空,被渾濁的灰色所代替,原本桃花流水劂魚肥的河水被發臭的水溝所代替;原本撐起的一把把綠色大傘,被人們以愚昧的思想,鋒利的斧子所砍掉。面對這樣的慘狀,我國政府近幾年也大力抓好環境保護工作,例如,對垃圾分類處理,回收利用,每天做好空氣質量日報,禁止農民亂施農藥,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然而,人們的愚昧、無知,總是一味地追求經濟的一時發展,為了眼前的利益,煙囪個個吐黑煙隨處可見,樹葉片片缺了補枯枝敗葉,原本清脆的鳥兒叫聲,也已經銷聲匿跡了。人類的所作所為不但危及著幼小的生靈們,連人類自己也自食其果。倘若人們不行動起來,我想過不了多久,人們所面臨的環境將一片黯然失色。

        環境污染已經到了不可不解決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針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現在的形勢。目前人類已經部分認識到了自身與環境的唇寒齒亡的關系(人類與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當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資源或者任意排放廢棄物等有害物質時,便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同時人類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決辦法。現在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有關的環境污染情況及相應的解決辦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于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

        2、水資源保護

        抽取地下水是緩解淡水不足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過度抽取地下水會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導致地面沉降。在我國的蘇州、無錫、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長期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了明顯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損壞了地下管道和道路。 因此,在發展工業,建設城市的同時,就要注意到水資源的保護。因為一旦水資源受到污染,將嚴重的制約工業、農業的發展。要解決水污染問題的根本途徑還是在于要發動全球人民,增強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意識。同時大力研制循環用水技術、海水淡化技術、污水凈化技術等,并對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質嚴重的企業、生活區進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懲罰,以增強保護水資源意識。

        二、大氣污染

        1、概述

        在干潔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其數量和持續時間,都有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不利影響和危害。當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污染。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區域。所謂干潔空氣是指在自然狀態下的大氣(由混合氣體、水氣和雜質組成)除去水氣和雜質的空氣,其主要成分是氮氣,占78.09%;氧氣,占20.94%;氬,占0.93%;其它各種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氣體(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氣污染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大氣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對局部地區和全球氣候都會產生一定影響,尤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從長遠的觀點看,這種影響將是很嚴重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種復雜的成分,在燃燒后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發溫室效應,致使地球氣溫上升。所謂的溫室效應是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正常關系,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數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約占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它痕量氣體也會產生溫室效應,其中有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

        2、大氣層的保護

        我國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爾協定書,并且制定了履行國際義務的國家行動方案,包括建立保護臭氧層組織管理機構,制定有關行業的管理規范,積極開展替代品和替代技術的研究,為企業的替代技術改造安排配套資金等等。根據我國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xx年,所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總量至少要減少60%,到2010年則完全淘汰這些有害物質。

        三、固體污染

        1、概述

        凡人類一切活動過程產生的,且對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價值而被廢棄的固態或半固態物質,通稱為固體廢物。各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俗稱廢渣;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則稱為垃圾。固體廢物實際只是針對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產或生活過程中,所有者對原料、商品或消費品,往往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對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價值的大多數固體廢物中仍含有其它生產行業中需要的成分,經過一定的技術環節,可以轉變為有關部門行業中的生產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見,固體廢物的概念隨時、空的變遷而具有相對性。提倡資源的社會再循環,目的是充分利用資源,增加社會與經濟效益,減少廢物處置的數量,以利社會發展。

        垃圾正成為困擾人類社會的一大問題,全世界每年要產生超過計劃10億噸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業垃圾由于缺少處理系統而露天堆放,垃圾圍城現象日益嚴重,成堆的垃圾臭氣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質污染地表和地下水,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這種現象若得不到遏制,人類將被自己生產的垃圾埋葬掉。

        2、解決辦法

        要解決固體廢物的危害,惟有全體人民集體行動起來,充分利用資源,加強資源再利用,不隨便拋棄固體物質。政府應出臺一系列關于固體廢物處理的條例,以規范大眾的資源利用行為,減少廢物排放。公民應該從小事做起,為人類自身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讓我們生活在一個無垃圾困擾的環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蝕、搬運和沉淀的整個過程。在自然狀態下,純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蝕過程非常緩慢,常與土壤形成過程處于相對平衡狀態。因此坡地還能保持完整。這種侵蝕稱為自然侵蝕,也稱為地質侵蝕。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特別是人類嚴重地破壞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壞和土地物質的移動,流失過程加速,即發生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的防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中文字幕网站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在线无套AV | 中日高清字幕一区二区版在线观看 |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 | 日韩国产中文一区二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