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環境保護意識范文

        環境保護意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環境保護意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環境保護意識

        第1篇:環境保護意識范文

        【關鍵詞】公眾環保;意識;環保工作;影響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和規模發展著,科技在提高人類改造自然能力、帶來社會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環境問題。由于人類對資源長期、大量的開采,造成了對環境的巨大壓力和破壞。所以,為了保護、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使公眾樹立和培養良好的環保意識,并自覺保護環境,不僅是重要的更是必要的。

        一、我國目前環境保護工作現狀

        生存環境的惡化主要是人為原因造成的,目前造成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壓力的主要人為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口增長數量過快,人口素質有待提高 現在,我國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三大問題,其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資源和環境問題與人口問題緊密相關,而且從一定程度上講,人口問題是其他一切問題的根源。我國雖然是資源大國,資源總量在世界上都位于靠前位置,但是由于我國人口過多,所以人均資源占有量就非常少。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均資源占有量不斷減少,這就迫使人們運用更多的手段去開采資源和能源,從而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和損害。同時,人口劇增還會導致教育的相對落后,人口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環境保護意識非常差,法制觀念淡薄,從而加劇了對資源環境的損害。

        (二)法制不夠健全,人治代替法治的現象時有發生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多項關于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但毋庸置疑,從整體上看這些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而且缺少與之配套的實施細則,所以很難成為執法部門的執法依據。一些地方的資源開發、經濟規劃、工程項目建設等決策,依然會由少數的領導作出,因而缺乏科學性與民主性,一旦這些官員的環保意識不夠,那么更會加劇對環境資源的破壞。

        (三)生產技術不夠先進,環境資源的過度消耗和浪費問題嚴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生產技術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雖然如此,但與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相距甚遠。目前我國還屬于發展中國家,生產技術設和生產效率都不夠高,工業化水平較低,又因為人們的環保意識差,管理方式方法混亂,這就必然導致了資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廢物的排放量過大,從而造成對環境資源的過度消耗和浪費。

        二、增強公眾環保意識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作用和影響

        (一)公眾的環保意識是提高保護環境工作的基礎 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一方面,人們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自然環境,另一方面,人類又能夠通過主觀能動性對自然進行改造。在人類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就會造成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例如環境污染、資源枯竭、局部氣候的改變等,而這些嚴重的后果最終的承受者還是人類。當然,人類對自然做出的各種傷害行為從根本上講都是因為人們缺乏對于環境的正確的認識。因此,要想提高環境保護力度,就必須從公眾的意識出發,只有公眾在意識上充分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才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進行環保,如回收利用一定的物質資源,節約對非可再生資源的運用。

        (二)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有利于我國經濟的科學發展 我國的發展道路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即“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國的科學發展觀不妨這樣定義:即“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根據我國科學發展觀及道路方針的指導,我們可以看出,從實現文明發展道路,到落實科學發展觀,到協調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的素質,都要高度依賴貫徹和開展環境教育。

        (三)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有助于推動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增強 目前,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公民對于環境保護工作的嚴峻現實還缺乏清楚地了解認識,對中國環境保護的變化趨勢盲目的持有樂觀態度,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還不夠理想,而且缺乏基本的環保知識,環境道德意識十分淡薄,并且公眾參與環保的比例也相對較低。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是改善我國嚴峻的生態環境的必要措施,更是落實我國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三、如何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

        (一)應積極設立專門的環境教育管理機構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只有英國和美國設立了專門的環保教育機構。長期以來,我國的的環保教育工作的設計和開展一般是由教育主管部門或者相關環境保護部門來進行管理。由于受到教育機構和環保主管部門工作目標的一定限制,由它們負責環保工作教育的開展,可以說會明顯地降低環境保護在公眾心理的地位和重視度,從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國可以借鑒美國、英國的做法,設立一個專門的環保教育機構,從而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達到環保教育的效果。

        (二)從上到下大力開展環保教育工作,使環保觀念深入人心

        1、在相關的領導決策層加大環保教育力度

        (1)在政府部門加大環保教育力度。資源開發、經濟規劃、工程項目建設等一系列的經濟活動,都必須經過政府相關部門的統籌決策才能實施進行,因而必須要加大對領導決策層的環保知識教育力度,讓環保意識深深地印在他們的頭腦中,這樣他們的所想和所做才能真正從環境出發,從而制定出既能發展經濟又能保護環境的發展政策。

        (2)加大對環保部門的教育力度。環保部門在環境保護過程中擔任著重要的職責,所以必須加大對環保部門執法力度的教育,這樣他們才能真正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地位,從而樹立環保部門在環保工作中的權威。另外,還要加強對環保工作者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及教育,增強環保工作的自覺性及重要性。

        2、在基層加大環保教育力度

        (1)建設、完善公眾參與環保的機制。成功地完成環保工作,公眾的參與是一項重要支撐。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我國公眾有時并不清楚他們自身在環境保護方面都有哪些權利和義務,以及如何行使和履行這些權利和義務。這就需要相關管理部門設立并完善一定的公眾參與機制,使公眾能夠輕易的獲取到清晰的環保知識,讓環保宣傳社區化、使環保意識全民化,以便于形成公眾積極參與環保事業的良好局面。

        (2)增強在學校的環保教育力度。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是我國社會主義的接班人,祖國的各項事業在未來都會落到他們的肩上,所以,從小培養青少年的環保意識十分重要。青少年具有求知欲強,學習能力強,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的特點,抓好對他們的環保知識教育,必將會影響到我國未來社會建設中的方方面面。在中小學的教育中設立一定的環保教育課程,不僅能夠使他們樹立起環保意識,更能夠以他們為中心,帶動公眾樹立環保意識。

        結論

        公眾的環保意識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和影響不僅是不可或缺的,更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能夠提高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整體水平和工作效率,更能促進我國經濟、環境、社會的和諧發展,更好的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參考文獻

        [1]余謀昌.環境意識與可持續發展[J].世界環境,1995(4)

        [2]陳雙基.環境教育發展走向[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0(10)

        [3]陳志軍,俞喧一.體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教育功能[J].體育師友,1999(3)

        第2篇:環境保護意識范文

        關鍵詞:生物教學 環保意識 環境污染

        當今世界,由于人口數量的急劇增長及社會生產力的迅猛發展,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力亦越來越大,全球環境在急劇地惡性化,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正面臨著一場重大的挑戰。因此,保護環境已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話題,而生物教學在環境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應該利用好生物課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教育。

        一、介紹環境污染和破壞情況,激發學生產生環保意識

        人類的物質和精神生活與環境不可分離,人類與自然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環境遭受到污染和破壞,必定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利用環境污染和破壞的事例來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容易激發學生產生環保意識。例如:向學生講述震驚世界的“十大公害事例”,世界范圍內酸雨形成的原因,臭氧層為何會越來越薄,氣候為何會越來越暖,厄爾尼諾現象為何會頻頻地發生,非洲為何會出現大面積干旱,東南亞為何會發生森林大火,中國為何會發生百年不遇的長江水災,黃土高原的水土為何會嚴重流失,赤潮的幽靈為何會在南中國海久久徘徊等。還可以通過舉數字的辦法增強說服力,例如,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廢水高達5000億噸,僅我國每年排放廢水量就達350億噸以上,而且還在逐年增加,這些污水排到自然水域中,造成了江、河、湖、海的嚴重污染。在大氣質量方面,以我國城市上空的大氣為例,在抽樣檢查的600多座城市中,大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的不到1%。以上事例使學生意識到,目前環境的惡化已越來越嚴重,如果再不進行環境保護,人們將再也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喝不到干凈的水,再也沒有一個穩定的自然生活環境。因而激發學生產生了環保意識。

        二、充分利用教材,將環保意識滲透到各章節教學中

        講述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時,以闊葉林為例,1公頃闊葉林每天可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釋放730公斤的氧氣。地球上的綠色植物正是通過光合作用,不斷地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大量的氧氣,使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平衡,保障了人類不受缺氧的威脅。講述森林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時,使學生認識森林具有保持水土,凈化空氣,調節氣候,過濾塵埃,消除噪聲等作用。但是由于環境污染的危害和人們對森林毫無節制的采伐,導致了森林快速地銳減,從1950年至1985年短短30多年時間,全世界森林面積減少了一半。大量的森林及植被被破壞,引起了生態平衡的嚴重失調,造成了全球氣候的惡化,導致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的進一步沙漠化。如非洲大沙漠的形成及我國黃土高原的惡劣生態都是由于植被和森林被破壞造成的。通過學習,學生懂得了保護森林和植被的重要意義,表示以后要積極參加植樹造林,綠化環境。

        講到動物資源的保護時,以課本介紹的動物為例,說明動物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例如,1只青蛙,1年內可消滅1萬多只害蟲;1只貓頭鷹1年可捕捉1千多只田鼠;一只燕子一個夏天可吃掉幾十萬只蒼蠅,一只大山雀,每天捕捉的害蟲數量與其體重相等。如果人們捕捉這些動物,就會使田鼠和害蟲的數量迅速增加,農作物、果樹、森林就會受到殘害。由此,學生懂得了不少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應該加以愛護。

        講到生物的多樣性時,向學生講述,生物的多樣性,是生命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維持著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是人類賴以生存和實現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但是,長期以來由于環境的污染和人們對動物的亂捕濫殺,對植物的亂砍亂伐,生物的多樣性正在銳減。例如,近二千年來,已有110多種哺乳動物和130多種鳥類滅絕。現在有25000種植物和1000多種脊椎動物也面臨著絕種的危險。科學家們估計,地球上現在每天都有一個物種絕滅。如果不加以保護,物種的消失速度還繼續加快,到時候,人類基本需要的選擇余地將會大大地縮小。由此,學生認識了保護各種動、植物資源的重要性。

        講到人口教育時,向學生講述,目前我國和世界人口已經進入快速增長的時期,如從1949年到1990年我國人口從5.4億增加到11.6億,短短40年間,全國人口翻了一番還多。而人口增長過快,導致了資源危機,人類對環境的沖擊和壓力亦越來越大,最終導致了生態環境的失調。因此,學生懂得了人口過快增長是導致環境質量下降,生態平衡失調的重要原因。為了使人類世世代代有一個美好的生存環境,人類必須控制人口的增長,人口要做到有計劃地發展。

        三、組織課外活動,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開展環境教育課外活動,既可以使學生學到有關環境保護的知識,提高環保意識,又能啟發學生的智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做法有:

        1、組織學生參加有關環境科學知識的講座、故事會,或利用電教手段增補環保知識。

        2、實地考察居住環境、校園環境、工礦企業、河流、湖泊的污染情況,親自體會環境污染的危害性,并就如何防止污染發表自己的見解。

        3、配合“地球日”、“環境日”、“節水周”、“愛鳥周”、“植樹周”等紀念日進行社會宣傳,倡儀人人都來保護環境。

        4、開展環境知識競賽活動。

        5、學習環境法規。

        第3篇:環境保護意識范文

        【關鍵詞】環境保護;意識;可持續發展;道路

        世界銀行報告,中國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GDP的5.8%,并出現逐年增高趨勢。其中,水污染一年所造成經濟損失約五百億元,大氣污染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二百億元;生態環境破壞和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估計高達二千億元,森林覆蓋率由四九年的30%左右下降至現在14%左右,森林大面積的遭到砍伐,草原的嚴重退化,水土流失面積達一百五十五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十六;城市燃煤、工廠排放廢氣及汽車尾氣污染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懸浮微粒長期彌漫在城市上空,許多城市肺癌死亡率增至萬分之二,全國酸雨覆蓋面積已達百分之三十,所有這些損失加起來也等于二百億元;同時,城鎮建設以每年侵占一百五十萬公頃土地的速度發展,破壞自然生態平衡,加上建設中的固體廢物排放、噪音污染等合計造成的損失也高達一百三十億元,在加上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每年至少損失二百億元。

        一、生態環境惡化的人為因素

        1、人口增長過快,人口素質低

        當今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三大問題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資源和環境問題都與人口緊密相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口問題是其他所有問題的根源,人和自然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一方面,人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不斷地向自然界索取資源,滿足自己的需要,為自己創造適宜的生存條件,同時也排放廢物污染環境。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類,限制其無節制的開發活動,以各種災害施加報復,人口增長過快已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再加上,人口劇增,教育跟不上,人口的文化水平低,環境保護意識差,法制觀念薄弱,也造成對資源環境的巨大沖擊和破壞。

        2、法制不健全,人治代替法治

        我國關于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缺少配套的實施細則,不足以成為執法部門的依據。某些地方的經濟規劃、資源開發、工程項目上馬等重大決策,仍然由少數官員做出,缺乏專家論證、缺乏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如果再加上這些官員缺乏環境保護意識,就會造成對環境的破壞。

        3、對生態規律缺乏認識,經濟活動決策失誤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甚至現階段的某些經濟活動中,決策人員沒有充分認識生態規律,未能從環境的區域性、整體性和生物資源的潛在價值出發,因地制宜、整體規劃、統籌安排。有些工程項目,只顧近期或眼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沒有認真考慮其生態效益,違背了生態規律,結果出現一系列環境問題。

        4、生產技術落后,環境資源過渡消耗和浪費

        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生產技術水平低,工業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人們環保意識不強,管理混亂,因而資源利用率低,廢物的排放量大,造成對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

        二、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的途徑

        1、環保教育在領導決策層

        (1)政府部門

        工程上馬等一系列經濟活動,都是通過政府部門的統籌決策而付諸實施的,所以強化領導決策層的環境意識尤為重要。必須使環境保護意識扎根于他們心里,所想所做都是從環境出發,切忌“說起來重要,計劃中重要,實施中不要”的環境意識傾向。建立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制定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環保政策,要從決策源頭控制住環境問題的產生。

        (2)環保部門

        明確環保部門在環境保護中的職責,加大環保部門的執法力度的教育,使他們真正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樹立起環保部門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權威性;加強對環保工作人員能力的培養和素質教育,提高環保工作的自覺性和重要性。對于那些能為地方帶來財政收入、創造就業機會的企業的環境污染問題決不能視而不見。

        2、環保教育在基層

        (1)構筑公眾參與的基礎

        保護生態環境,成功管理自然資源的關鍵之一是鼓勵公眾參與,但是公眾有時并不清楚他們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權利以及如何使用這些權利。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是管理機構要充分認識到公眾參與的必要性,設立專門的人員和預算,使公眾獲取到清晰易懂的信息,同時增強公眾的環境知識,環保意識,使環保宣傳社會化、環保意識全民化,形成環保事業人人參與、社會輿論廣泛監督的環境保護工作局面;另一方面通過新聞自由及信息法律自由使他們有條件獲取更多的信息,同時承認他們有權代表自己的成員作出決定。公眾明確了自己的職責、義務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才能使環境保護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去,充分發揮公眾的能動性,切實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2)環保教育在學校

        環境保護教育要從小抓起,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求知欲強,好學上進,對周圍自然界充滿好奇心,他們的環境意識將會影響到未來社會環境保護的發展。在中小學校有計劃地增設和開展一些環境保護課程和宣傳教育活動,使他們從小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是非常必要的。

        三、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可持續發展認為發展與環境保護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整體。《里約宣言》指出“為了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應是發展進程的一個整體部份,不能脫離這一進程來考慮”。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視環境保護,把環境保護作為它積極追求實現的最基本目的之一,環境保護是區分可持續發展與傳統發展的分水嶺和試金石。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社會經濟健康發展的一種新途徑,也是我國一項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它包括資源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意識和環境質量如何,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避免環境污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利影響,緩解人類與自然界的矛盾,維護好當代人和后代人的環境利益是一個緊迫的問題。良好的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護環境就是保護健康。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和經濟活動提供必須的資源和服務。因此,以可持續和綜合的方式管理這一重要的自然資源基礎,對人類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可持續發展的中心思想是以人為本,謀求社會的全面進步,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意味著社會整體的變革。

        根據我國的國情,要想保護好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樹立科學發展觀,調整產業結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運用市場機制協調環境與經濟發展;依靠科技進步健全和完善法規體系,保障環境保護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施;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維護社會穩定;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與保護環境緊密結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保障未來中華民族世紀性崛起的一個重要因素。

        四、青海環境保護策略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擁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及礦產資源,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區之一。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十分重視,并采取積極措施,使青海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地保護。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必須正確處理建設與環保的辯證關系。建設與環保,其實質是相輔相承、相得益彰的。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同時,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甘愿落后。要堅持發展不松勁,保持持續快速穩定的發展速度。無數事實證明,只要我們遵循自然規律,悉心呵護生態環境,在經濟建設中,結合青海生態環境的實際,科學調整產業結構,確定合理的發展模式和規模,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會為我們加速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第4篇:環境保護意識范文

        一、培養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重要性

        如今,環境保護問題成為人類共同的任務。培養環境保護意識是學校教育教學推卸不了的責任。在所有學科中化學學科與環境保護有著最為密切的聯系。最近20年,隨著我國工業的迅速的發展,為社會提供巨大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所以要樹立全員的環境保護意識,以實際行動來保護環境。但是,遺憾的是一些學生亂扔廢電池、食物包裝塑料袋,亂吐口香糖,亂放鞭炮,亂排污水等,這些都是缺乏環境保護意識的表現。

        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要求重視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教學自然科學知識的同時強調要強化人文教育。所以,化學教師要深刻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結合課堂教學切實進行環境保護教育。

        二、對培養環境保護意識的幾點建議

        1.在平時教學中強調有關環境保護的問題

        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說明環境污染和保護問題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例如:在教學“空氣”時,可以給學生強調“在英國倫敦因有毒性煙霧照成無數人死亡的事件”,“隨著工業的發展在空氣中排放的有害氣體、煙、灰塵等污染著空氣。受污染的空氣對人體的健康有害,對農作物的生長有害,破壞生態環境……”。充分利用與環境保護相關聯的素材,具體說明環境問題以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2.教師在日常生活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要在環境保護方面做表率

        曾有學者說過“學生是教師的影子”,這說明學生受教師的影響深刻,學生在無形中模仿著教師的言行(特別是行為),所以教師要帶頭做好環境保護的榜樣。例如,化學實驗結束后要妥當處理垃圾,預防污染;不要吸煙等等。

        3.組織參觀、調查、研究性學習等多樣的實踐活動,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認清環境污染問題,培養環境保護意識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可以組織多樣的實踐活動。例如,在“愛護水資源”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江、河、湖等地調查分析水的情況后讓學生寫調查報告;可以讓學生通過書籍、報紙、網絡等媒體收集有關水污染的知識和水污染的信息,把這些以生活污染、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分類后整理并交流。通過這些多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到水是人類和一切生物體生存必須的物質,為了人類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愛護水資源,即節約用水的同時要防止水的污染。

        教師要結合本地的情況開展學生的研究活動,時刻關注環境科學的動態,把它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從小養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環境保護意識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促進作用

        新課程改革要求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化學與環境保護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而在環境保護過程中,經常會用到大量的化學知識和方法。當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這些實際問題時,學生往往引以為豪,并獲得一種滿足感。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到一些污染嚴重的生產企業去參觀,了解工廠在處理工業“三廢”方面做了哪些具體的工作,用什么樣的設備來轉化“三廢”,指出尚有哪些不足之處,讓學生開動腦筋,設想對尾氣的處理和廢液的轉化利用,如何變廢為寶;另外,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上網、查資料和交流等方式,查找廢舊電池的資料,分成小組實驗并要求寫成小論文;讓學生設計環境調查表,發放給不同層次的人群進行調查,并對結果進行數據分析;有些學生還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用生動的動畫片呼吁人們增強環境、生態保護意識,這些都將極大地幫助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第5篇:環境保護意識范文

        關鍵詞:環境保護 污染 有機化學

        在我國,環境保護是一項基本的國策。造成環境污染的因素有多種,其中化學污染占有很大比例。作為一名化學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在化學教學中向高中學生滲透環境保護意識,利用化學知識來有效保護環境。

        一、挖掘化學教材中的環境保護內容,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化學教材本身是一本很好的環境保護教科書,作為化學教師要有意識地在全面完整介紹化學知識的同時,挖掘環境保護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l、在講解化學反應方向及硫、氮等元素時,教師可結合當前大氣污染狀況,給學生介紹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大氣污染的化學反應的機理、大氣污染的危害及大氣污染的防治。

        在教學中結合教材講授的二氧化硫(SO2 )主要來源燃料和工礦企業燃燒硫化礦石所產生的氣體。

        為了證實二氧化硫(SO2)對動植物的危害,在上實驗課時,可指導學生設計如下實驗,讓學生親自觀察在實驗中所出現的現象。

        實驗一:在兩個玻璃鐘罩內各放一束月季花,然后往其中一鐘罩內通人二氧化硫(SO2)氣體。

        經過一段時間,學生發現,通往二氧化硫(SO2)的月季花,紅花變成白花,綠葉變成黃葉。

        學生耳聽目睹了空氣被污染后所造成的危害,深感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學過的理論知識進行保護大氣環境的討論。

        2、在講解蛋白質及鎘、汞等元素時,可讓學生通過試驗證明蛋白質遇到重金屬離子產生“變性”現象,即蛋白質會凝結起來,而且不能再溶解,同時也失去了它的生理上的作用。

        重金屬離子進人人體,可在人體的某些器官(尤其是肝、脾、腎)中積累,導致慢性中毒,嚴重的可導致癌癥。所以要盡量保證生活用水不被污染。若水質被污染,危害極大。

        3、在有機化學教學中,針對個別學生吸煙的現象,對學生進行吸煙有害健康和吸煙污染環境的教育。

        吸煙危害健康并且危害周圍環境,已成為世界公認的事實。為了使學生更直觀了解煙草對人體的危害,教師可指導學生做“煙草有害成份的化學分析”的專題實驗。

        實驗一,一氧化碳(CO1 )的檢驗:在模擬吸煙裝置試管中裝上10ml 新鮮動物血液,連續燃點三支香煙,新鮮血液由紅色變成褐色,這是因為一氧化碳(CO1)和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血液失去輸送氧氣的能力。

        通過以上實驗,學生觀察到了香煙中一氧化碳、聯苯并花胺等有害物質的存在,及對人體的危害,會自覺地抵制吸煙,并且學會動員家人和朋友不要吸煙。

        二、在化學教學中,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環境保護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環境保護習慣。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除了從理論上和實踐上讓學生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外,還要著重強調理論聯系實際,解決現實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l、改進實驗內容及儀器裝置,盡量減少化學實驗所造成的環境污染。

        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在完成實驗教學并收到效果的同時,無意之中將一些有害氣體排到大氣中,將能引起水質的污染的廢液排至下水道中。

        其別是NO1 、SO2 、SO1 、CL2 、Br2、H2S 、烴類、醛、酮類及鍋、汞、鉛、鉻、砷等重金屬離子,都以不同的方式對環境造成污染,從而危害師生和人們的健康。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注重環境保護,并且采取相應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這也是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的實際行動。

        總之,改進實驗的方法有多種,我們應不斷地進行研究,結合實際,鉆研教材,將原有的實驗進行科學的分析改進,以達到更安全可靠、趣味新穎、快捷方便、現象明顯、效果良好、控制排污量的目的。

        在改進實驗過程中,可充分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用學過的化學知識自己動手設計和改進實驗裝置和實驗內容,這樣即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又提高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妥善處理化學實驗的廢棄物,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化學實驗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如果不及時處理隨意排放,久而久之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會淡化學生的環境意識,養成不良的習慣。

        常用處理化學實驗廢棄物的方法有:

        (A)含鋅、福、錳等重金屬離子的廢液,可加入堿、碳酸鹽或(N處S),使金屬離子轉變為氫氧化物、碳酸鹽或硫化物的沉淀,殘渣埋入地下。

        (B)廢酸可用石灰乳或碳酸鈉等堿性物質中和反應后埋人地下。對于廢鉻酸洗液,可用濃高錳酸鉀氧化再生循環使用,廢棄不用的少量鉻酸可加人石灰使其轉化成cr(oH)3沉淀。

        (C)含汞廢液可用過量的Na2S 和Hg沉淀等。

        實踐證明,在化學教學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環境保護教育是很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6篇:環境保護意識范文

        關鍵詞:林業生產;生態環境;建設;思路

        中圖分類號: F326.20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5.20.060

        林業生產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項重要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人們生產活動提供重要的林木產品,同時它在環境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林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對于我國社會文明發展有重要意義,社會生活以及環境建設都離不開林業的發展,為此,本文對林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建設進行分析。

        1 目前林業生產中存在的基本問題

        1.1 林業覆蓋率下降

        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人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對林木產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斷上升,這就導致了我國林業生產面積的覆蓋率下降。近年來,根據林業局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國的森林資源覆蓋率持續下降,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加大了對森林資源的砍伐數量,這樣不僅影響林業的生產,同時也會對地球生態環境帶來不良影響[1]。

        1.2 林業生產方面存在的問題

        現如今,林業部門為了滿足環境要求,局部地區森林面積有所擴大,但是在森林質量方面卻存在一定問題。植樹造林是林業生產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氣候條件以及地質條件等方面的原因,阻礙了森林資源的有效增長。氣候條件不斷惡化,給林業生產帶來了一系列問題,造成森林退化比較嚴重,林業生產方面存在的問題不僅會引發環境問題,還會阻礙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

        2 林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建設之間的聯系

        2.1 林業能提高空氣質量

        在一些重工業基地大氣污染比較嚴重,大氣污染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阻礙社會環境保護進程。不同的林業植物會對大氣環境起到保護作用,減少大氣污染物,有益人類健康。

        2.2 林業能改善全球變暖問題

        全球變暖主要是因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過高,進而產生溫室效應,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林業可以減緩全球變暖的進程,森林資源可以貯存大量的二氧化碳。與此同時,林木在生長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吸收,改善空氣質量,降低溫室效應的危害,所以,林業與生態環境建設有密切關系。

        2.3 林業能保持水土治理沙漠化

        林業的生產可以從根本上預防和治理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在傳統的林業生產過程中人們只注重林木的自身價值,對林木進行砍伐,這樣就會導致土地荒漠化,因此,林業部門在生產的過程中要注重大環境建設,從根本上發揮林業生產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2]。

        3 林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對策

        3.1 加大對植樹造林的投入力度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發揮了作用。因此,在未來的林業生產中,林業部門要加大對植樹造林的投入力度,林業部門可以開展一系列活動,增強社會公眾對林業生產的認識,減少森林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林業部門要根據政府相關法律部門建立相應的林業管理制度,從而提升林業的生產質量水平,為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有利保障。

        3.2 城市工業園建設與園林建設相結合

        城市工業園的發展目的是改善人們生活條件,如果把園林建設融入到其中,能夠從根本上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問題。因此在城市工業園建設過程中,林業部門在進行園林建設過程中,合理利用每一塊土地,利用林業生產推進社會生態環境建設的進程。

        3.3 要增強監督檢查力度

        在林業生產過程中,政府以及林業部門要增強對林業資源使用效率的監督檢查力度,這樣可以提高森林資源的使用效率,從而促進林業生產的快速發展。林業部門在提升監督力度方面,可以和公安部門進行配合,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對于破壞森林資源的不良行為給予處罰。林業生產部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與當地相關機構進行協作做好交流工作,為林業生產工作制定出良好的管理制度,確保林業生產穩步發展,為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以及經濟建設奠定有利條件[3]。

        3.4 提高國民素質,促進林業生產發展

        林業生產在促進我國人口、經濟、社會、環境以及資源協調發展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林業產業在我國社會發展中屬于一種公益事業,所以在林業生產的過程中,林業的相關管理部門要提升自身素質,穩固林業產業在經濟社會中的發展地位[4]。同時,要提高國民素質,呼吁人民群眾保護林業生產,合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比如,林業部門可以組織保護森林資源的相關活動,讓人民群眾參與其中,從自己身邊小事做起,減少對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這樣不僅可以促進林業生產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促進生態環境建設。

        4 結語

        林業生產對于提高人們生活水平以及改善生態環境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要重視對林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協調發展,提高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綠色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王小云.林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建設研究[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5(06):178.

        [2]劉衛清.分析林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建設的有效策略[J].大科技,2015(19):278-279.

        第7篇:環境保護意識范文

        關鍵詞:環境保護、提高公民環保意識

        引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而中國向其他發達國家一樣正在經歷經濟發展的同時所帶來的環境問題的困擾,尤其是2013的全國大范圍霧霾天氣更引起了公民對環境問題的廣泛關注,但我國公民環境意識普遍不高,提高公民環境保護意思勢在必行。

        一、我國環境污染現狀及原因

        1、我國污染現狀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面臨著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污染問題,尤其是一些污染正迅速向中西部地區蔓延。

        (1)大氣污染:在我國,工業企業是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我國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超過2000萬噸,煙塵和工業粉塵排放量約2000萬噸,我國三分之二的工廠需要燃煤這些是形成酸雨和沙塵暴的主要原因;機動車尾氣的排放,也加速了大氣的污染,尤其是近年來蔓延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霧霾天氣更是凸顯了大氣環境的污染嚴重程度。

        (2)水污染:據統計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遼河等七大水系總體為輕度污染。204條河流409個水質斷面中,劣V類水質的斷面比例為16.4%。在監測營養狀態的26個湖泊中,11個處于富營養化狀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四大海區中,黃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差,東海近岸海域水質極差,全國745個地表水國控斷面中62%的斷面達不到三類水質,我國有90%的湖泊、城市河段受到嚴重污染,我國農村3.6億人飲用不合格的水。

        2、污染原因

        (1)發達國家的一些企業大量搬遷到中國,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發展經濟,大量引進這些企業。

        (2)一些企業為了取得利益最大化,不正常運行環境保護設施,偷排漏排廢水廢氣,把環保設施當作檢查應付的擺設。

        (3)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我國農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使用量的2.5倍,廢棄物的隨意處置,垃圾的亂存亂放,機動車的增加致使大量尾氣排放造成污染。

        (4)賦予環保部門的執法權限仍需加強,對污染環境的個人和企業形成強有力的震懾力。

        二、現階段公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

        雖說近年來公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但由于受教育程度、家庭環境及各方面的影響,公民對環境保護這一概念十分模糊,根據本人在環境保護工作期間的調查,許多人認為環境保護只局限于街道垃圾、更有人認為環境保護局的權限僅僅是管理街道衛生及清理垃圾,僅有少數公民對環境污染的概念有全面的理解。只有公民對環境概念有一個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參與保護環境,才能正確提高環境保護意識,要知道,環境概念都不了解,又怎么能做到參與保護環境呢?例如某地有一項目要開工建設,本來該項目對周圍的環境污染很少,甚至無污染,而有的公民對環境知識了解有限,在受到一些錯誤輿論的影響下,更是在網上甚至社會上謠傳該項目污染嚴重,引起社會恐慌,甚至抵制該項目的建設,所以要讓公眾正確了解環境概念

        三、怎樣提高公民環境意識

        1、政府設立環境課堂。我們都知道火警電話119、報警電話110,可是知道污染環境投訴電話12369的又有多少?因為我們從小就受到了這樣的教育,遇到壞人了打110,遇到火災打119,可見教育對公眾的重要性,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和環境保護教育也要從學校教育抓起,從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未來的社會人,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就是為環境保護之后的發展考慮,就是為環境的未來考慮。中國接受教育最多的地方是學校,搞好環境保護要從娃娃抓起,要在小學到大學設立環境課堂,讓公眾從小就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讓公眾在小學就了解環境的基本知識,了解什么是環境,環境要素包括大氣、水、土壤、放射性等等一系列知識,只有在學生時代對環境有了了解,才能更理性的去做好環境保護,做好監督,做好參與。如開展以小隊、班級、全校等為單位的撿垃圾、環境宣傳等活動等;在高中階段,可以讓學生開展調查走訪活動,了解周圍的環境現狀,并讓家人、朋友、同學等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大學校園中,可以讓大學生參與主題會、情景劇、研究性課題等出發,讓學生將自己作為一個社會人,認真策劃和組織各種環境保護宣傳活動,并以身作則地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可以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氛圍。總之,通過加強學校的保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環境保護意識,還能夠讓青少年學生將環境理念和意識弘揚開來,促進社會中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氛圍。

        2、政府加強輿論宣傳。

        公民生活在社會中,結合日常生活加強環保宣傳,對于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是非常有用的。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加上整體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因,就導致了我國公民整體素質跟不上時展的需求,從而也就注定了公民的環保意識也很淡薄,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什么這方面的概念,這和日趨嚴重的環境是不相適應的,我們要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使公民自己主動的自覺地參加到這一利人利己的行列當中來。將環保理念也滲透到生活中來,讓公民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與自身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公民的環保意識才會得到積極地提高。政府要加強輿論引導,充分抓住媒體這一宣傳陣地,讓媒體正確合理引導公眾去認識環境,認識環境污染的重要性,要加強以廣播、電視、報紙等為主要媒介的環境教育宣傳,清晰系統地向公民闡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將自然環境中的空氣、水、森林等與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利害關系闡明清楚,并將當前的環境現狀分析開來,喚起公民提高環保意識的決心,讓公民切實感受到環保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要結合日常生活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和展開環保教育,促進社會公民的環保意識得到提高。例如,可以通過在居委會(村委會)搞講座宣傳、印發冊子宣傳、播放視頻電影宣傳、公益廣告宣傳等,去做一些環境保護方面的娛樂問答節目,讓公眾在快樂中了解認識環境。讓公民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讓公眾從小事做起,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和知識水平,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3、提高公民的環境法律意識,提高環境意識

        公民提高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意識既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保護也能有利于社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提高公民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意識就是把人的切身利益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通過使人們獲得更大的環境權益來增進對環境問題的理解,關注和行動。2015年的新環保法賦予了環保部門以及社會組織和公民更多的權利,要大力宣傳新環境保護法讓公民懂得如何去維護自身利益。

        三、總結

        黨的十以來,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布局的戰略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這些重要論述為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規劃了藍圖,也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綠色消費的理念,喚醒與提高公民的合理利用與節約資源的意識,把綠色理念深入到生活之中,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把公民環境精神文明建設納入到總體目標之中。這是一項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有利于提高我國公民的精神面貌,提高公民的整體素質,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國際上對于中國人綜合素質的整體認知水平,具有深遠的意義。

        第8篇:環境保護意識范文

        【關鍵詞】市政施工;環境保護;施工污染

        市政工程中的環境保護,是指需要采取各種措施確保施工的正常進行,避免施工中的機器設備作業時產生造影和振動一項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還要避免施工環境中產生的廢水、粉塵、氣渣等危害環境的物質。之所以說施工過程中,若保護環境措施做得不夠充分就會對城市內部的居民生活環境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有時候還會出現一些施工糾紛,進而會阻礙整個市政施工的進程,這是因為是公共場地大部分都是在城市內部操作。因此,政府加大對市政施工中的環境保護措施的重視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可以減少由于施工而造成的糾紛事件,也是維護施工人員身體健康的需要,還可以減少由于施工進度降低而產生的成本增大的風險。

        1.分析市政工程施工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

        1.1噪音污染。市政施工過程中,噪音產生的來源是多種多樣,層次不同。這是因為在施工過程中,挖掘機裝載土方石作業、車輛運輸、拆除作業時都會產生不同的噪音。情況嚴重的時候,會極大影響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進而造成居民對施工作業的反感,導致施工作業被迫中斷。

        1.2粉塵污染。施工過程中造成粉塵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如工程現場堆積的大量砂石材料、現場土石方開挖回填、施工作業材料的往來運輸以及臨建設施的安裝拆除等。大量的粉塵堆積有害于施工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危害周邊的空氣質量。

        1.3施工廢棄物污染。施工廢棄物污染指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施工殘渣,和作業人員施工生活中產生的來及以及施工廢料等等。

        1.4施工作業水土破壞。若施工設計方案不合理,或者施工組織計劃有差錯,就會很容易破壞城市原有景觀以及施工過程中水土環境的狀況。原因是市政工程施工會部分涉及到填挖作業,改變原有的生態環境[1]。

        1.5水污染。在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水若得不到妥當的處理,那么這些廢水就會未經處理而直接排放,將嚴重影響周邊的水源環境。

        2.市政工程施工環境保護技術措施

        2.1噪音防治措施。防治施工作業時產生的噪音要從多方便進行分析。如果是在學校、居民小區、醫院附近作業的施工現場,要盡量采取隔音措施,降低施工作業的機械設備產生的噪音。若是噪音比較大的施工作業應當確保在白天組織實施,若有特殊情況需要在晚上進行作業,則需要取得當地城市建設的主管部門以及環境保護部門的許可,方可實施作業,作業時還是要盡可能地降低噪音。剛開始準備市政施工的時候,就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噪音污染問題必須與周邊居民做好協商。同時,在進出施工作業現場時,車輛要避免鳴笛,應當減速慢行。

        2.2施工粉塵污染防治措施。在市政施工過程中,運輸砂石材料、渣土的車輛禁止超載,應當采取全封閉的運輸方式。車輛還必須做到凈車出入,同時應當在施工作業現場設置車輛沖洗的設施,這樣以來,不僅減少了運輸途中的材料泄露,也使得運輸過程中減少了粉塵污染。要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計劃對于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土方合理取置,以免出現亂堆亂放,還要盡可能降低施工中產生的粉塵,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2.3施工廢水污染的防治措施。要確保施工場地遠離水源地,做好臨近水源地的隔離保護措施,以免施工廢水污染水源。市政橋梁樁基施工中的泥漿廢水等,必須要先沉淀,然后排放到指定區域。還可以將施工現場的部分廢水回收利用,噴灑于施工現場,有利于減少揚塵,還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施工作業人員生活區中產生的污水應當經過市政污水管道排放。含有有害物質的污水必須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后才能排放[2]。

        2.4水土保護措施。為了避免水土破壞造成的安全事故的發生,事故過程中,事故管理人員要與城市建設管理部門進行緊密協商,因為大部分市政施工都是在城市內部進行。在準備施工作業的時候,要先仔細勘察地址狀況,對軟弱基地及邊坡進行加固處理。對于施工征地范圍內的具有維持水土功能的樹木綠地等,如果不得不破壞,必須找到可代替的人工防護措施。對于開挖路塹或填筑路基的施工作業,要設置必要的坡面防護以及排水措施。

        2.5合理布置施工現場,施工結束后及時恢復。市政施工過程中的拌合站、員工生活區、預制場以及砂石料場等固定場所,必須要科學、規范、合理地布置位置,如果布置得當,不僅可以較快施工作業進度,還可以提高施工產地利用率,還可以減少施工作業中的產生的各種污染。布置施工場地需要遵循以下四項原則:一,要將非必要的林建設施減少到最小,二,施工場地周圍設置隔音措施,完善周邊防塵降噪綠化建設;三,減少安裝拆除的施工作業量,充分利用施工作業區內的原有供水排水管線;四,在確保施工正常進行的前提下,盡可能多的利用周邊荒地和空曠的場地。此外,還要及時清理施工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廢渣等,避免亂堆亂放。采用篷布覆蓋運輸車輛,避免砂石料或外運的垃圾外泄。當拌合站、生活區、料石場的施工作業結束后,需要按照相關規定拆除應當徹底清除的各類臨建設施以及固體廢棄垃圾,還要及時恢復施工場地周圍的綠化設施[3]。

        3.市政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管理措施

        3.1準備階段:制定合理可行的環境保護措施管理。在施工作業的準備階段,第一,應當建立起完善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建立針對可能導致環境污染的各項潛在因素做出及時的應對處理辦法,明確施工作業組織中針對各項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分工細則,完善施工作業中環境保護管理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在組織計劃實施市政施工時,應當先了解施工過程中環境保護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并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明確我國針對建設項目中對于環境保護的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遵守。

        3.2施工階段:加強環境保護的管理實施。在工程作業實施的階段中,就不同程度不同時期的施工工序的特點及時改善相關環境保護管理措施的相關制度,并且做好相關的環境污染的應急預案,不斷提高施工過程中環境保護管理中作的水平。為了確保施工階段各項作業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要及時評估施工階段中可能造成的污染狀況,還要定期開展施工環境影響的調查,依據以上兩個方法制定相關的環境保護污染的防治措施,并且還要確保其可行性和科學性。

        3.3完工階段:污染發生后的處理機制。由于各種原因,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許許多多的污染。施工部門應當及時針對污染發生狀況采取預案,作出相應的處理措施。還要將污染事故的現況及發展趨勢及時上報主管部門,一邊采取積極有效的處理措施,避免污染危害蔓延擴大。針對已發生的污染事故,要嚴格分析其發生原因,并處罰造成事故的相關責任人,整改相應的施工作業中的漏洞,不斷完善施工階段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4]。

        4.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保護是市政施工過程中的重要管理內容。建設一個合理有效的市政施工環境保護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施工作業的工作效率,減少事故的發生概率。普及施工相關工作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完善管理機構及相關環境保護意識,促進施工作業的高效有序的進行。

        參考文獻

        [1]吳立強,歷天數,徐列航.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環境問題與保護措施探討[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0,05:91-92.

        [2]馬艷華.淺談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環境保護[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9:169.

        第9篇:環境保護意識范文

        【關鍵詞】 生態旅游 環境影響 問題與對策

        1 生態旅游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生態旅游開發對土壤和地質地貌的破壞。生態旅游開發是一些原本受到保護的生態區域對外開放,接受游客進入該區域觀賞和游玩。旅游的過度開發使原本脆弱的環境遭到了破壞,地面裸露、土壤板結、小溪斷流,土壤厚度減少。登山運動還會影響巖石結構,使山體的高度降低,開發旅游必然要大興土木,修建旅游基礎設施。嚴重地破壞了地質地貌,導致自然景觀受損,水土流失加劇,生態平衡失調。

        植物的生長受到威脅。火災是破壞植被的最大隱患。自開發旅游以來,游客吸煙、野炊或者其它方式引起的火災成為森林火災的源頭。在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如修建游樂設施、飯店賓館、交通道路、購物中心、通信設施等時,必然會使大面積的植被受到破壞。游客踐踏是破壞植被最為常見的方式,導致植物死亡,還會引起當地土壤酸堿性的變化,影響植物的生長,使物種結構發生變化,植物種類趨于減少,特別是一些稀有的植物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動物的生存受到影響。旅游的開發破壞了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是大量的動物尋找新的家園,動物為了適應新的環境,使其生存質量下降。四川峨眉山由于大量游客旅游,使山上的野生動物逼迫離開尋找新的生存之地,由于蛇的減少,使山鼠繁殖過多,導致對植被的破壞,從而生態環境面臨著失衡的危險,部分植被和動物絕種。游客在游玩時使用的各種設施設備,發出的噪音對動物也產生影響,如飛機、汽車、游船等的噪音,影響動物的生活。

        垃圾、廢水和廢氣的污染。旅游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消費,其不管在數量和種類上消耗量極大,而且排除放出大量的廢棄物,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一些塑料制品的污染很難在幾十年內消除。在一些風景區,旅游景區,面積過大,山高林密,游客分散,生活垃圾外運銷毀比較困難,又無法清理,使垃圾在景區內隨處可見,不但給植被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也影響著游客的視線。在旅游中,游客和旅游設施產生大量的廢氣和廢水,這些污染物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污染了河流,而且嚴重破壞生態平衡。

        汽車的尾氣、賓館的廢氣都會帶來空氣污染。特別是在山谷中,游客和機械排除的二氧化碳會污染空氣,影響景區的氣候,是景區的氣候發生多變。

        2 旅游中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

        科學規劃與建設。科學的規劃與建設是開展生態旅游、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其目標就是要使旅游資源及生態環境得到有效利用和保護。在進行規劃與建設時,必須要明確旅游地開展生態旅游后可以接受的生態系統變化的極限,不能超越這個極限,否則就會造成生態系統不可逆轉的損害。如果缺少科學的規劃與建設,開展生態旅游就會極大地破壞生態環境。

        健全法律法規。隨著我國法治進程的加快,為了有效地保護好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國家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在生態旅游資源與環境保護執法方面,還應設置專門機構進行旅游環境保護執法工作,用法律的手段來懲治偷采、盜捕野生動植物、嚴重污染環境等違法犯罪活動,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生態旅游的發展。

        建立環境監測系統。環境監測系統包含兩個層面的建設。一方面,各級環保部門應加強技術力量,定期監測,加大監管力度,對各旅游區環境進行評估、評比,參與決定各旅游區的定級評審項目,從政策上把握好生態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另一方面,各旅游區也應建立起自己內部的環境監測系統,開展定期的監測工作,對生態旅游活動可能造成的生態環境影響進行科學的評估和論證,特別是在游客集中的時期或景點,要準確地監測游客的數量和環境的變化情況,及時地作出反應和調整。

        注重環保宣傳與教育。旅游者是旅游

        動的主體,人數眾多,成分復雜,活動復雜,活動范圍不定。從一定意義上說,提高旅游者的環境保護意識是生態旅游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從旅游宣傳促銷到旅游活動的開展都有必要引導游客認識、熱愛和保護生態環境。對旅游者的宣傳與教育應堅持寓教于游的原則,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全方位進行。從業人員的環保意識決定了生態旅游中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因此,必須對生態旅游從業人員進行環保宣傳與教育,決不能讓“生態盲”去管理和經營生態旅游。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職業培訓,導游人員要經過考核后持證上崗。對他們的教育,除環境保護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加強其責任心和事業心的教育,增強責任感。

        強化旅游活動的日常管理。大量的旅游活動直接對生態環境造成沖擊,為了保護環境,就要強化對旅游活動的日常管理。首先,應根據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控制游客總量。旅游市場具有極大的周期波動性,呈現出時間和地點的雙集點。一些熱點的生態旅游區在旅游旺季總是人滿為患,這給旅游區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甚至破壞。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有必要控制每天的游客總量。其次,管理工作要職責明確。旅游地工作人員都應明確的管理職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以確保保護環境的各項要求落實到位。可以將旅游地分片分段落實到人,誰管理的范圍出現問題,就由誰負責,增強責任意識,防止破壞生態環境的事件發生。

        參考文獻:

        [1]張瑩.生態旅游環境問題與保護對策初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3):67-68.

        [2]石登榮.農家樂生態旅游發展與環境保護博弈分析[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9(8):134-13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韩α√在线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 亚洲阿v天堂2020在线播放 | 午夜视频福利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第八页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