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媒體融合概念范文

        媒體融合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媒體融合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媒體融合概念

        第1篇:媒體融合概念范文

        關鍵詞:共鳴效果 溢散效果 公共領域 網絡媒體

        新媒體是基于數字信息技術發展而創生的一種全方位、立體化、多元素的互動媒體形式,其具有的優勢對傳統媒體產業帶來了深遠影響。而新媒體1.0向新媒體2.0的衍生升級,使得新媒體在其原有的分眾傳播特性的基礎上,更具備了融合運營的優良品質,它將開拓更為廣泛的數字化生活方式和更為新穎的跨媒介發展歷程。

        在數字化生活日益普及和創新發展的今天,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涌現出來,并已成為當今研究媒體產業及電信產業的專家和學者長期關注的熱點。按照“媒介即信息”的觀點,每一次技術層面的革新都會帶來信息傳播方式的一次飛躍。而在三網融合、IMS及LTE技術不斷創新發展的今天,我們新媒體的傳播形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改變了傳媒產業和電信產業的發展格局,而且也革命性地改變了當代社會的生活方式。

        一、新媒體1.0向新媒體2.0的衍生升級

        近年來,在終端多元化、移動媒體化、網絡融合化的多重發展力量的驅動下,新媒體的概念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而且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當下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時髦名詞。其實,所謂的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對出現于傳統媒體之后的各類電子媒體和網絡媒體的統稱,它主要指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先進的科學技術,能夠實時地、交互地承載和傳遞各種個性化、富媒體化復合信息的中介。而在三網融合、TIME時代等新的融合產業發展趨勢下,新媒體也經歷了1.0向2.0的衍生升級。

        “新媒體1.0”是利用新媒體傳統工具的精確性及互動性,實施分眾傳播的時代。互聯網及移動手機的出現,觸發了眾多媒介和多種業務形式的創生。新媒體1.0通過細分用戶的定向傳播、用戶廣泛的互動參與等新型特征不斷得以發展,使得媒體在精確細分和有效到達方面有了全新的優勢,分眾傳播的概念也得以實現。新媒體的精確的量化、“分眾”式的傳播、去中心化的發展、信息內容的定制、碎片時間的占有應用使得用戶能夠在四維時空里體驗媒介的優良品質。但受限于政策的分業監管、業務的發展成熟度等因素,新媒體1.0的各類媒體及其業務之間相對孤立化,還無法滿足用戶的融合服務產品體驗。

        隨著TIME時代的到來,電信、互聯網與媒體等產業鏈條相互介入,融合型智能終端發展引發了對跨媒介內容的用戶需求的爆發式增長,IPTV、IMS、云計算等融合的網絡技術及業務不斷發展,三網融合等融合監管政策更是大力推進,使得“新媒體2.0”――融合運營的時代應運而來。在融合的媒體業務內容通過融合的媒介進行和傳播的媒介生態環境下,媒介更加人性化地滿足人的融合傳播需求,用戶可利用融合終端實現各媒介之間的無縫切換,從而實現對全媒介內容的融合品質體驗。新媒體2.0是對多種傳播手段和不同媒體之間融合與重組的追求和響應,它的出現是傳播形態深度融合的一次演化和升級。

        新媒體2.0在繼承了新媒體1.0的優良特征的基礎上,在傳播模式、技術實現、用戶內容、廣告營銷等層面都有著諸多不同的創新產生(具體見表1)。

        二、新媒體2.O的發展特征詮釋

        產業融合趨勢下,“無所不容、無處不在”的泛網絡為“新媒體2.0”發展創造了全新的產業生態系統,并賦予其更多的發展特征:

        1.在繼承新媒體1.0優良品質的基礎上,新媒體2.0更加突出強調融合型、開放式、社會化的傳播特征。其中,融合型具體表現為:融合的終端/平臺、融合的信息內容、融合的產業,最終實現全方位的媒介融合。開放式表現為:業務平臺的開放、產業鏈合作的開放。社會化表現為:利用社會化網絡、在線社區、微博、百科或者其他網絡協作平臺實施產業媒介傳播的形態,如以Flipboard為代表的社會化閱讀軟件及其代表觸發的媒體形態。總之,融合型、開放式、社會化的媒體模式必然成為媒體產業的發展趨勢。

        2.新媒體2.0是一個良好的生態系統,通過“全天候”的服務理念、“泛信息化”的思維形態來大力推進融合媒介及其平臺的協同運作,從而實現“內容海”“媒體雨”“個人云”的媒介循環再生。在新媒體2.0中,廣闊的媒體內容形成了“內容海”;而媒體運營商應用多種媒介蒸餾作用,在時間的滲透與“碎”式疊加基礎上,形成“個人云”;并在以互聯網媒體、手機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主要載體的基礎上,創生“媒體雨”,再通過多種媒介對用戶形成接觸點的互動影響。

        3.在社區化、虛擬化、網絡化發展過程中,內容聚合引發社會關系網絡重構,無所不在的網絡與永遠在線的實現價值統一,虛擬社區與現實生活的達成混沌整合,消費模式也由“小眾部落族”向“媒體群居圈”演變。新媒體2.0推動消費者按照價值觀、行為方式和消費需求重新聚合,由“小眾部落族”向新的“媒體群居圈”發展演變。“媒體群居圈”內消費者內容的聚合形成了新的媒體內容和媒體傳播形態,分享的力量讓社區化媒體成為階段性的主流媒體。

        第2篇:媒體融合概念范文

        [關鍵詞]媒體融合數字電影

        數字技術變革著媒體形態,幾乎使單一功能的媒介產品及服務成為了模擬時代的遺物。傳媒產業也必須順勢而動,努力適應媒體融合的潮流。由于傳媒產業對新技術具有敏感性,在其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媒體融合的趨勢日益凸現。從早些時候美國在線與時代華納的合并,到全球范圍內電信與廣電界線的日益模糊,傳媒產業結構的變化已是大勢所趨。隨著寬帶網絡的普及和廣播電視數字化進程的推進,即將告別模擬時代的傳媒產業將會呈現出新的面貌。

        盡管現階段媒體融合主要突出表現在廣播電視和電信領域,但電影產業也不能例外。面對電信業對文化內容市場的影響,電影產業必須盡快尋找到應對變化的方法。數字電影正是在媒體融合過程中出現的。利用膠片數字化技術,電影作品可以被制作成數字化文件在電腦上觀看,也可以進入影院讓更多的人觀賞。與之相適應,數字電影制作、發行、放映都與傳統膠片電影有所差異。除去在各大院線上映之外,數字電影還可以與其他形式的媒體相交換。可以說,數字化技術為數字電影的流通開辟了多種途徑

        本文試圖以電影、電信、廣播電視等傳媒產業的融合現狀為突破口,討論媒體環境的急劇變化會使作為媒體形式之一的“電影”發生怎樣的改變,以及這種變化會對電影產生怎樣的影響。之后通過分析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媒體融合現象對傳統意義上以膠片為載體的“電影”概念的變革,在綜合考慮電影制作全過程的基礎上,探討對數字電影進行界定的方式。

        一、媒體融合現狀分析

        (一)媒體融合的概念

        從字面上看,“融合”的意思是“幾種不同的事物合成一體”。應用于傳媒產業領域,“融合”的概念主要是指隨著網絡寬帶化和文件壓縮等數字技術的發展,產業界限不斷被突破的現象。在廣播電視和電信領域廣泛探討的“融合”概念包括:“通過其他網絡提供原由特定網絡提供的服務或商品”(FCC)以及“改善現有服務技術,以便利用現有設施提供新的服務、開發新形態的設施、產生新的功能”(ITU)。

        媒體融合在網絡融合、服務融合、事業融合和接收終端融合四個方面均有所體現。其中,服務融合和事業融合主要是指在媒體提供的服務之間以及媒體經營主體之間出現區分不明顯的現象;網絡融合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傳輸網絡之間的區分不再明確,或是出現“多網合一”的現象;接收終端融合是指接收媒介內容的終端設備的整合,即一種接收終端兼具接收多種形式媒體信息的功能。所以,媒體融合是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急速發生的現象,媒體融合的最終目的在于使受眾通過簡便的方式接收到多樣化的信息內容。

        值得注意得是,媒體融合不僅僅是各種媒體的統合,而是要利用數字技術整合多種形式的媒體服務,創造出新的價值,因此不能將媒體融合的概念局限在技術范疇當中,而要看到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媒體在社會、經濟和美學領域發生的變化。

        (二)媒體融合現狀

        1.電影和電信的融合

        在我國,利用電信寬帶網絡在線或下載觀看電影是一種較為普及的互聯網使用方式,電影《功夫》也曾被拆分為10個片段,使影迷得以在手機上進行觀賞。盡管從融資形態、內容來源、利益分咸等方面看,我國電影和電信的合作尚處于初級階段,但從未來發展考慮,電信業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尋求與電影業合作,開辟移動通信增值業務的內容來源,符合其長遠利益。國外一些電信企業已經開始探索進軍電影業的途徑,力圖突破原先網絡運營商的定位,成為電影內容供應商。以韓國為例,SK電信與IHQ通過股份制形式進行合作,構建了一條包括內容生產(YBM首爾唱片、IHQ、YTN Media)、廣播電視頻道(YTN Media、Mov ie Club)、平臺運營商(TU Media)在內的產業鏈;KT則為電影發行商Show Box投資80億韓幣,以換取所需的內容資源。電信業通過投資或并購方式進入電影業,促成電影業新平臺的誕生,要求電影形態發生相應的變化。怎樣的電影才能適應新平臺的需要、如何創造出電影的附加價值,是必須加以重視的課題。對傳統電影概念重新進行審視,結合新媒體出現后受眾在觀看電影時的投入程度、接收終端屏幕大小以及可觀看時間長度等媒體接觸形態方面的變化,考慮電影制作的方法,將是電影發展的必然環節。

        2.電影和廣播電視的融合

        電視電影于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出現,是電視與電影競爭的產物。法籍波蘭電影藝術大師基耶斯洛夫斯基轟動歐洲的作品《十誡》,就是電視電影系列片。進入20世紀90年代,電視電影日臻成熟,現在已成為美國商業電視網黃金時段的主要節目內容之一,觀眾每年平均可看到200多部電視電影。我國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欄目中的“正大劇場”,曾于90年代系統引進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國電視電影作品,對國人了解和接受電視電影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我國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出現專為電視播放而拍攝的電視電影,以投資小、回報穩定見長。近年來數字技術的發展進一步縮小了電視和電影在制作手法和承載介質方面的差異,使人們構筑完整的電視電影生產體系的設想成為了可能。

        二、媒體融合環境中的電影

        (一)電影媒體的進化

        自從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14號大咖啡館中使用“活動電影機”成功進行首次商業放映以來,電影技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從黑白電影到彩,以及寬銀幕的出現,電影技術的每次飛躍,無不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聽體驗。

        除了技術的進步,電影產業的迅速變化也是顯而易見的。電影產業的變革主要由其他新媒體的發明引起,電視、家用錄像機、有線電視、互聯網點播等都對電影產業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例如20世紀40年代電視機的出現使電影喪失了作為獨一無二的活動影像再現媒介的地位,也分流了電影廣告。新媒體帶來的;中擊迫使電影產業直面技術變革,通過采納革新求得生存和發展。

        數字技術是繼有聲電影、彩出現后電影技術的第三次革命。數字技術與電影的結合可以追溯到“數字影像”階段。20世紀60~70年代,計算機圖像研究者開始研究數字影像的實現技術,電腦動畫等應用方式隨之出現。在電視廣告、音樂電視、動畫中廣泛應用的數字影像技術同樣被用于電影創作,主要用于制作影片所需動畫和特殊效果。互聯網和衛星等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攝 影機、數字編輯機、數字放映機以及動畫影像壓縮技術的進步也帶動了電影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技術的影響逐漸突破制作環節,向發行和上映環節延伸。電影制作的整個過程都可以通過數字技術實現,電影從以膠片的物理形態存儲、剪輯、放映轉變為用數字攝影機拍攝、用計算機剪輯、利用衛星或互聯網等先進的通訊手段傳送到各大影院,再通過數字放映機呈現在觀眾面前。

        電影技術的歷次變革都使電影面臨著來自美學、產業和社會領域的挑戰,電影努力調整自身的形態以適應技術的變化,在100余年的電影史上得到了生動的體現。數字技術開啟了電影媒體的新時代,也為人們提供了重新定義電影媒體的機會。電影不再僅僅是以膠片為介質在特定的幾個影院進行放映的媒介,它是以活動影像方式同觀眾進行溝通和交流的方式,而數字技術使這種活動影像媒介的制作、發行和上映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二)數字電影

        1.數字電影的概念

        對數字電影進行準確定義并非易事。一方面是因為數字技術在電影業的應用還在進行之中,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數字電影技術具有不同于有聲電影和彩技術的特點。雖然數字電影技術是以“數字影像”為先導的,但僅從電影制作技術角度對數字電影進行定義的方式具有明顯的局限性。考慮到數字電影技術的發展速度和方向,有必要把電影發行和上映一并納入到定義中進行考察。并且,隨著虛擬現實技術取得質的突破,數字電影這一概念的范疇還將進一步擴大。即便僅就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數字電影”也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從廣義看,從膠片內容的數字化到數字放映再到用數字技術拍攝或制作、以膠片形式存儲的電視電影(telecine)都可以被算作是數字電影。從狹義上說,從制作到上映的整個過程全部實現數字化的“數字電影”則是指用數字化文件形式對膠片或數字攝影機拍攝的影片進行加工處理和儲存,并利用固定媒體(硬盤)或衛星、寬帶網絡等將該數字化文件傳送到影院,以數字放映機為觀眾提供高畫質影像服務的電影。

        2.數字電影的優勢

        在媒體融合環境中,兼容性對媒體內容的生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因此對于內容提供商而言,必須將電影內容進行數字化,使電影內容能夠在作為同一內容來源在多種媒體平臺上得到應用。另外數字電影還在節省成本、開拓文化產品市場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可以從電影產業的各個環節對數字電影的優勢進行考察。

        (1)制作環節

        在電影“制作――發行――上映”三個環節中,最早使用數字技術的就是制作環節。數字電影削減了電影制作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提高了電影制作的效率,另外,運用數字影像技術還可以拍攝出現實中難以拍攝到的場面以及實際上并不存在的形象。目前高清晰度數宇攝影機已被應用到電影拍攝過程中。數字電影技術在拍攝、剪輯和后期制作方面均有顯著優勢。

        拍攝階段,采用數字電影技術可使主創人員在影片拍攝現場對拍攝效果進行確認,增加了影片表現的空間,還可以使用非線性編輯技術同步進行影片現場剪輯、同期聲數字采集和后期制作。由于影片是以數字化文件形式存儲的,主創人員不必擔心膠片的成本問題。在剪輯和后期制作階段充分運用DI(Digital Intermediate)技術和CG技術,能夠制作出多種特殊效果以及現實中不存在的形象等。

        (2)發行環節

        受益于數字技術的引入,電影的發行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發達的通訊技術為影片在全球各地同步上映準備了條件,也使影片發行的利潤具備了更加有力的保障。不只是在經濟層面,電影的數字化發行在文化層面上也有重要作用。通過數字化發行鏈進行電影發行,可以有效避免原先電影拷貝造成的畫質損耗,并且使影片的永久保存成為可能,有利于作為文化財產的電影內容的保存和共享。

        (3)上映環節

        電影的數字化上映主要是通過在影院構建數字化影片放映系統實現的。完成數字化改造后,影院可以作為數字內容展示平臺使用,從而增加收入來源。以DVD、錄像帶等為代表的數字電影周邊產品可以拓展電影產品票房之外的價值,手機、數字電視、網絡電視等新興媒體也可以成為數字電影的展示空間。通過開拓多種形式的電影上映渠道,可以使影片不斷創造出新價值。

        數字電影市場的擴大有利于終端設備制造業和數字伺服器(digitalserver)構筑、管理行業的發展,也將促使網絡運營商和廣播電視經營者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電影市場當中,從而使電影產業的發展進入良性循環軌道。

        三、數字電影美學

        電影在發展過程中受到電視、家用錄像機、游戲機等多種新興媒體的啟示,在影像技術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并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在表現形式方面不斷進化,表現為電影美學的變化。數字技術為電影語言提供的新的可能性,貫穿在現階段電影制作的全部過程中。通訊技術的發展引發了電影發行和上映的巨大變化,但電影的基本表達方式――活動影像投射在屏幕狀的物體上――并未發生改變。盡管電影發行和上映的變化不會對電影語言產生直接影響,但卻會通過影響構成“電影”所處環境的各個部分影響到電影本身。例如使用手機觀看電影時,由于手機屏幕不同于影院的寬銀幕,觀賞時間也受電池電量限制,電影的形式和內容也都需要進行調整,這種變化也對電影語言形式和內容的變化提出了要求。

        與數字電影美學相關,需要在電影制作過程的基礎上對人們接觸數字電影的方式進行廣泛考察。數字技術對與電影語言直接相關的制作環節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發行和上映環節電影產業環境的變化與數字電影美學之間具有怎樣的相關性,都可以歸結到接觸方式的變化上。

        (一)數字化與電影語言

        1.數字影像與數字電影

        數字影像與數字電影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數字影像側重于強調電子影像是一個無論何時都可以進行變形和處理的過程,具有虛擬實體的性質,既可以對現實事物進行仿真式表現,也可以借助于數字技術創造出世界上原本并不存在的形象。這種隨時可以發生變化的數字影像是德勒茲(GillesDeleuze)心理分析理論的體現,數字影像技術應用于電影中,使電影具備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即可以用非再現的方式生成新的形象,對世界進行新的模仿,使人們在影像活動中重新建立對于世界的信任關系。但當數字影像作為數字電影的素材出現時,數字影像作為虛擬實體的可能性并不會在表面上顯露出來,而是會被縫合在電影之中。數字電影將以數字影像為代表的許多活動影像作為素材進行加工、處理,再通過電影這種媒介形式傳遞給受眾,其最終形態是活動影像的組合。一個完整的數字電影文本具有電影媒體強烈的單向性特征。

        盡管網絡電影和互動電影強調互動性, 但上述形態在交互性方面的嘗試尚不成熟,觀眾的選擇受到了多種限制。事實上,現階段數字電影的觀眾仍處于被動觀看狀態。

        2.非再現性

        攝影技術是人類為了滿足再現現實的需要而發明的,活動電影機在攝影技術的基礎上得以產生。在數字技術出現之前,電影的美學意義主要體現在對于現實的再現上。數字技術應用于電影中,逐漸淡化了電影的現實標簽功能。一些實際并不存在的形象借助于數字技術在電影中被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電影從對世界進行再生產式的“再現”工具轉變為對世界進行模仿式的“非再現”手段,是人們認識世界規律的要求的延伸。

        電影作為現實標簽功能的弱化意味著影像與現實關聯性的弱化。電影不再被看作是對于日常生活的忠實翻版。繪畫、圖像等在電影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的藝術形式的價值因數字電影的出現再次受到重視。在數字電影中,實際拍攝的部分不過是構成電影的影像素材的一部分,電影由再現的藝術變成了非再現的藝術,可以表現出實際空間中無法做出的動作、隨時間流動的物體等夢境般的影像,計算機圖像技術甚至可以使這些虛擬形象看上去比實際存在的東西顯得更加逼真。人們還在進行用非再現影像表現再現現實的嘗試。

        3.空間蒙太奇

        在數字電影制作過程中,后期制作甚至比影片拍攝本身更為重要。合成技術要求我們重新對電影蒙太奇的概念加以審視。

        蒙太奇(montage)在法語中原指將各部分裝配到一起,顧名思義,就是在破碎分割中達到的一種完整狀態。各種綜合藝術在電影中都可以通過蒙太奇的手段組織到銀幕上去。傳統的電影蒙太奇概念具有強調時間元素的傾向,通過與場景的結合創造出新的意義。與傳統電影不同,數字電影更加關注單一場景以內蒙太奇概念的重要性。在單一場景內通過數字化手段將彼此各不相同的影像結合在一起,和傳統電影在各個畫面之間進行排列組合、建立聯系的蒙太奇手法具有相似之處,而同一場景各影像間的蒙太奇也非常重要。數字影像的空間配置特征隨時間發生變化。傳統意義上“剪輯”的范疇因此被擴大了:數字影像剪輯不再是剪下記錄各個場景的膠片,再將它們粘貼起來,而是包括了在場景內放入新的影像,將分散的影像合成為一個完整場景的過程。這是空間蒙太奇概念產生的現實基礎。在同一影像中并置的各影像之間的關系所具有的意義愈發重要,對影像進行安排,可以產生類似于計算機超文本鏈接的多種關系。

        (二)產業環境的變化與美學

        不僅是制作環節,數字電影的發行與上映環節的變化也影響著電影美學。利用衛星在全球同步上映影片的電影放映環境以及媒體融合后多樣化的電影流通渠道,為電影觀眾開辟了比以往更多的觀賞環境。電影必須努力適應個人移動媒體、數字化影院等新興的電影觀賞形式,創作出適合在小型個人移動媒體和超大型屏幕上放映的數字電影作品。

        電影觀賞環境對電影的重要影響力主要可以歸結為屏幕影像和觀眾的投入程度。對于觀眾來說,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觀看小屏幕上的畫面。數字電影在多種媒體終端上呈現時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數字時代需要為各種接收終端量身訂制的數字電影。在不久的將來,屏幕尺寸大小不同可能成為劃分電影類型的重要依據。適合個人移動媒體屏幕、普通影院銀幕和超大銀幕等多樣化放映媒介的數字電影,會為觀眾帶來更多的電影美學表現方式。“空間蒙太奇”在手機屏幕和大型環幕上會發揮出不同的作用。

        四、結論

        數字電影的技術特征體現在電影“制作――發行――上映”全部環節的變化之中。從制作環節看,有助于建立更具效率的制作體系;在發行環節節省了膠片費用,可以利用衛星在世界范圍內同步發行,并能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上映方面,把電影院的概念擴展為多種文化內容的消費場所。與媒體融合潮流相結合,有必要對新型電影美學進行探討。

        第3篇:媒體融合概念范文

        關鍵詞 新媒體;農村地區;傳播偏向;多元融合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76-0037-02

        1 概述

        1.1 媒介融合的概念

        關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已成為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焦點課題,但學術界對媒介融合這一核心概念仍處于一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狀態。

        美國新學會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魯?納齊森將“融合媒介”定義為“印刷的、音頻的、視頻的、互動性數字媒體組織之間的戰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聯盟”[ 1 ]。他強調了“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個媒介之間的合作和聯盟。之后,美國學者李奇?高登提出了媒介融合的“五種融合說”,總結了在不同傳播語境下的6類含義,即媒體科技融合、媒體所有權合并、媒體戰術性聯合、媒體組織結構性融合、新聞采訪技能融合以及新聞敘事形式融合,這使得媒介融合的概念更加清晰具體化[ 2 ]。

        國內對媒介融合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蔡雯教授提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和電子通訊技術為核心的科學技術的推動下,組成大媒體業的各產業組織在經濟利益和社會需求的驅動下通過合作、并購和整合等手段,實現不同媒介形態的內容融合、傳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終端融合的過程”[ 2 ]。此外,清華大學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熊澄宇認為,媒介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電子化和數字化這種形式靠攏,這個趨勢是由數字技術驅動的,并在網絡技術的推動下變得可能”[ 2 ];中國人民大學高鋼認為,媒介融合的本質在于“現代信息技術推進的信傳播的技術手段、功能結構和形態模式的界限改變及能量交換”[ 2 ]。

        雖然各學者對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不盡相同,但他們都強調一個共性:媒介融合并非排他或者替換,而是互補共享,在傳播過程中保持自身的個性優勢。而媒介的傳播偏向維持著媒介自身的個性優勢。

        1.2 傳播偏向的提出

        伊尼斯在他的著作《傳播的偏向》中提出了“時間-空間偏向”理論。他認為:“根據媒介的特征,某種媒介可能更加適合在時間上的縱向傳播,而不是空間上的橫向傳播,尤其是該媒介笨重而耐久,不適合運輸的時候;另種媒介也可能更加適合知識在空間上的橫向傳播,而不是適合知識在時間上的v向傳播,尤其是該媒介輕巧而便于運輸的時候”[ 3 ]。

        傳播偏向理論又將媒介的傳播偏向分為了四大類:口頭傳播偏向、書面傳播偏向、時間偏向和空間的偏向。由于時代的局限,伊尼斯的大部分研究放在了口頭傳播和書面傳播上,只有少部分涉及了廣播傳播偏向。其繼承者麥克盧漢則有涉及對電視傳播偏向的討論,卻還是無緣于新媒體時代的研究。之后也有學者對傳播偏向論進行相關研究,梁艷芬等人的《伊尼斯傳播理論的學術淵源》,從伊尼斯的學術淵源和思想譜系,探討了傳播偏向論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從具體媒介的傳播上進行傳播偏向相關研究的有:胡婉婷的《論網絡媒介的傳播偏向――對伊尼斯傳播偏向論的推進》,楊騰飛的《電子書的傳播偏向――以亞馬遜電子書Kindle為例》,廖雨思的《對電視養生節目節目話語的傳播偏向研究》,胡昌龍的《微博的傳播偏向研究》等;而操瑞青的《傳播媒介的消極偏向:由批判三部曲解讀波茲曼的媒介批判理論》則從媒介傳播偏向的文化批判視角進行論述。

        以上大部分的研究幾乎都圍繞著媒介傳播偏向的理論淵源、單一媒介偏向以及文化批判幾個方面展開,對新媒體時代媒介傳播偏向導致媒介融合多元化的趨勢卻鮮有甚至沒有相關研究。直面新媒體環境下的新媒介,依循前人的研究路徑來探索新媒體時代媒介傳播偏向的特點是我們的榮幸和責任。

        2016年,筆者有幸參與了國家知識產權局軟科學研究項目,其主要針對新媒體影響下公眾獲取知識產權信息渠道的方面進行相關調研。調研中發現,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地區,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涉及新媒體、傳統媒體和最原始的人際傳播,形成了以新媒體為主導,傳統媒體和人際傳播三者交織的傳播格局。為什么新媒體沒有取代傳統媒體而一枝獨秀?傳統媒體為何能在新媒體環境中仍能占有一席之地?而人際傳播作為人類最古老的傳播方式,卻也并未因時代的變遷而消亡呢?帶著這些疑問,筆者將以公眾獲取知識產權信息的渠道為研究基礎,從媒介傳播偏向的視角對新媒體時代農民獲取信息媒介傳播偏向進行相關研究。

        2 媒介的傳播偏向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城市、鄉鎮、農村3個地域公眾最常用的獲取知識產權信息的渠道均以計算機網絡、電視臺和報紙為主,輔以圖書、電話、電臺,而農村公眾還熱衷選擇像鄉政府、村能人、農技員以及集市等人際傳播渠道。由此看來,農村公眾在選擇獲取信息的渠道時,首先會選擇兼具時間偏向和空間偏向的新媒體;其次選擇單一偏向的媒介(如電視、報紙、廣播)作為補充媒介;再而可能會選擇去集市道聽途說或是同鄰居閑聊,雖然這些道聽途說可能不夠客觀,滲入許多個人感情,但這卻是任何時代所不可或缺的獲取信息的渠道。(見表1)

        所謂媒介或倚重時間或倚重空間,其含義是:“對于它所在的文化,它的重要性有這樣或那樣的偏向”[ 3 ]。像報紙媒介,其本身具有的圖文并茂,保存時間長,傳閱率翻閱率高等特點決定了其偏向于空間的傳播,但其時效性和消息相對滯后的特點卻導致了在時間傳播上受阻。相反的,電視傳播在現代化技術的支撐下,其信息采集、處理與達到了與事實現場的同步效果,使得電視在傳播的時間偏向勝一籌。當然,因為傳播的時效性也造成信息在保存時間上的縮短,以致其在傳播的空間偏向上稍遜于報紙媒介。

        在農村地區,按照“時空偏向”理論解釋:報紙媒介因為具有空間偏向,更適合于廣泛傳播;而電視媒介的時間偏向,則更適合于生活節奏較快的城市地區。然而,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公眾獲取信息時除了運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外,還習慣到集市、商店等人群較多的地方打聽相關信息,或者跟鄰居聊天,或者跟村能人取經等,人際傳播方式在農村地區依然占勢。農村公眾在選擇報紙渠道上相比城鎮少了很多,但其他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都在相應增加。這說明了農村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原因有以下兩點:

        其一,鄉土本色使然。在《鄉土中國》一書寫道:“在鄉土社會中生長的人似乎不太追求這籠統萬有的真理,這是鄉土社會人與人相處的基本特點”[ 4 ]。同樣的,鄉土社會的人在進行信息的溝通和交流時也是不追求“萬有真理”的。這就使得農村公眾在訓責獲取信息的渠道時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可以說,任何媒介在鄉土環境中都適用,卻沒有哪一單一媒介獨自在這里適用。

        其二,對新媒體的新鮮好奇感使然。新媒體的數字化和交互性特征是其成為信息時代的寵兒。數字化作為新媒體的技術基礎,使得新媒體可以海量的存儲信息及光速傳輸,讓手機、電腦、數字電視等能夠共享資源,實現媒介大融合。交互性即互動性,在新媒體時代,每個新媒體的用戶都可以參與到媒體信息的生產和消費過程中。這與傳統媒介的單向、線性地接信息模式完全不同。在傳播過程中,新媒體的用戶擁有更多的參與感,而這種新媒介的參與感又恰與人際傳播最為貼切。

        伊尼斯認為,一個社會的主流媒介,只達到時間偏向和空間偏向的平衡還不夠,還需要將人際傳播在內的如口語傳播作為橋梁來平衡時間偏向和空間偏向,只有三者的有機結合才是理想傳播方式。筆者比較贊成伊尼斯的觀點,畢竟人是社會中有感情的高級動物,除了需要時空帶給我們歷史感,還需要情感給予我們當下感。在人際傳播中,人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不僅有強烈的參與感,可以對信息進行及時處理和反饋;而且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交流,情感的因素在其中發揮著紐帶作用,或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傳播效果只有在人際傳播中才能真正實現。

        人類的現實生活極其復雜,交流方式更是多種多樣,任何一種單一偏向的媒介都不可能滿足人類對信息的需求。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帶來了海量信息,從信息量的角度來說,可以說相當充足。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面對著同一信息,公眾也時常會翻開報紙看看相關報道,也會偶爾打電話問問請教相關的專家學者。正所謂媒介有偏向,生活卻無偏向。媒介傳播偏向的多元性正是因為其包含了時間、空間和感情的三位一體之結合。因此我們說,新媒體時代傳播偏向的多元融合趨勢不可阻擋。

        3 媒介傳播偏向的多元融合

        農村的日常交流重視人際傳播是事實,但當代的年輕農民或現代農民每當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時,不像年長的村民找村能人咨詢,而是首先會想到上網,因為網絡具備了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的特征和優勢,它融合了多種媒體的功能,是一種兼具多元偏向的新媒介形式。總之,現代農村選擇多媒體集一身的網絡媒介,既是迎合了媒體融合本身目的即為了讓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暢通和多元,也是為了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在媒介融合的時代,在互聯網和數字傳播技術條件下,許多媒介的個性可以實現共享。如手機報的出現,不僅實現將報紙自身進行了媒介形態的轉變,消除了傳統的報紙媒介時間偏向的阻隔。同時將移動互聯網時空偏向的媒介傳播形式引入進來。至此,報紙真正意義上實現時空的跨越,不再擔心傳統媒介傳播偏向帶來的阻礙。

        新媒體的傳播已不僅僅局限于人與信息之間的關系,而更多地呈現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們使用傳播媒介不再僅僅是為了獲取信息,更多的是通過新媒體的使用來實現和他人的交流溝通,以及滿足個人內心交流所需。

        4 結論

        在人類發展的初期,人體本身是一個集視、聽、觸、嗅、品于一體的綜合媒介。隨著文字、印刷品、廣播、電視、計算機網絡等的外在媒介的出現,人的感覺漸漸地被分割成若干部分。文字分離了人的視覺系統,廣播分離了人的聽覺系統,雖然電視將人的視覺、聽覺進行了融合,卻最終將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淡漠了。如今,以數字化技術為基礎的新媒體,不僅集合了傳統媒體的優勢,而且將人的感情也盡可能納入技術的框架內,并對人體感覺的完整性施以了新時代的觀照,可以說新媒體的出現讓人重新找回了一個完整的人的感覺。

        參考文獻

        [1]丁柏銓.媒介融合:概念、動因及利弊[J].南京社會科學,2011(11):92-99.

        [2]劉穎悟,汪麗.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與內涵解析[J].中國廣播,2012(5):73-75.

        第4篇:媒體融合概念范文

        關鍵詞:全媒體 圖書館 融合服務 數字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 G250.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6938(2012)03-0076-04

        The Paths and Drives for Library All-Media Convergence Service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latest studies in all-media field,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all-media and convergence service, summarized four applicable methods for library all-media convergence service by analyzing the drives for all-media convergence service development from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digitalization, IOT(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cloud computing, and extended the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by application cases.

        Key words all-media; library; convergence service; digital library

        全媒體是現代信息傳播技術發展的產物,是深刻影響圖書館的新一代傳媒形態。國家文化部在2011年5月的《實施“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的通知》中指出:“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實施的“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其核心是建設互聯互通的數字圖書館系統平臺和分布式資源庫群,借助全媒體提供數字文化服務[1]。文化部將“全媒體”寫進重要文件,足以體現出全媒體在文化服務領域應用的重要意義。在未來圖書館信息服務中,傳統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邊界將逐步消弭,呈現出一個內容融合、平臺融合、終端融合、網絡融合的全媒體服務形態。圖書館要重新設計自己,積極轉型,走符合國家要求的全媒體發展道路。

        1 全媒體融合服務概述

        “全媒體”是伴隨著傳播技術的日新月異,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互通而發展起來的。2008年全媒體理念開始在國內傳媒界嶄露頭角,有學者提出“全媒體戰略”或“全媒體定位”,并呈現出兩種發展方式:一種是注重媒體手段豐富拓展的“擴張式”全媒體;另一種是注重媒體手段有機結合的“融合式”全媒體。2009年傳媒界對全媒體的定義出現了爭議,中國人民大學彭蘭教授從“營運理念”角度認為全媒體是指媒體業務運作的整體模式與策略;南京政治學院講師周洋則從“傳播形態”角度認為全媒體是媒體走向融合后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隨著互聯網、廣電網和電信網三網融合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渠道和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使得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媒體內容、傳播渠道、功能層面逐步融合,媒體形式的豐富多彩需要意義涵蓋更廣闊的概念,至此,“全媒體”的定義在這樣的傳媒環境中逐步清晰了。2010年武漢大學的羅鑫在《什么是“全媒體”?》一文中指出:“融合式”發展才能發掘出全媒體的真正價值,更符合其內涵。全媒體是在綜合運用各種媒體表現手段基礎之上進行不同媒介形態之間的融合,產生質變后形成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使受眾獲得更及時、更便捷、更個性、更多視角的媒體體驗。全媒體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的概念,是一個開放的不斷兼容并蓄的傳播形態。隨著眾多新媒體的不斷涌現,傳統媒體網絡化、數字化轉型以及各種媒介、媒體之間的深度融合,全媒體的內涵與外延變得越來越豐富[2]。可見,“融合”是全媒體的核心理念。

        圖書館全媒體融合服務是指在信息傳播網絡融合環境下,傳統文獻與數字文獻深度融合產生的服務。將傳統文獻與數字文獻有效結合,通過內容處理、資源共享、聚合衍生形成融合式信息知識產品,即可以通過多平臺、多終端傳播同一信息知識內容,也可在同一研究平臺和終端獲得跨媒體、融媒體的信息知識服務,是一種創新運作模式。信息技術和數字壓縮技術使網絡傳輸系統兼容了文字、圖片、影像等傳統文獻內容,超強的數據加載能力使新老文獻信息深度融合繁衍,并精確鏈接融合傳播,結出融合信息知識服務的新穎果實。

        縱觀圖書館的發展歷史,不同載體文獻之間鮮有交集,但是現在不同了,信息技術賦予傳統文獻新的傳播方式,傳統文獻通過文字掃描技術實現數字化,融入數字圖書館。數字圖書館不僅擁有數字文獻傳播功能,還有導航功能,可進行知識發現、智能推理、跨媒體搜索,可為用戶創建一種新的融合閱讀研究平臺,把傳統文獻與數字文獻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圖書館全媒體融合服務,是傳統文獻與數字文獻在資源體系、組織聯盟、用戶終端、智慧服務等方面的融合服務,具有立體化,互動性,同一性、聚合性,個性化和多元化的鮮明特征[3]。目前關于全媒體融合服務的理論框架尚未形成,但它所影響的服務創新已悄然展開,圖書館面對傳播技術的日新月異必須接受挑戰。

        2 全媒體融合服務在圖書館的應用路徑

        近年來,圖書館在全媒體服務領域有所拓展,正在積極構建全媒體服務體系和傳播平臺,但尚處在實踐和探索時期。筆者試將全媒體圖書館融合服務歸納為四條路徑,它們都處在發展和完善階段,具有“融合”特性,是全媒體服務形態的初級階段。

        2.1 “文獻信息中心”服務

        國家、區域、行業系統的文獻信息中心,將資源、網絡、組織、服務共建共享,是打造全媒體融合服務新業態的重要基礎。國家文獻信息中心即“國家數字圖書館”,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點文化建設項目,將構建覆蓋全國的數字文獻資源體系和服務網絡,截至2011年6月,數字資源總量達560TB,服務全國二十多個省區。CADAL(大學數字圖書館國際合作計劃)是由國內外高校圖書館及學術團體共同建設的多學科、多類型、多語種的教育數字文獻信息中心,可提供跨媒體一站式知識服務。CALIS(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于2011年7月, 提供的云圖書館解決方案實現了國家中心、省中心、圖書館之間的三級互聯互通,資源總量約7千萬條,為1251所高校提供服務。目前,在我國還形成了以中央黨校為核心的黨校數字圖書館系統,以中國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為核心的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系統。各級數字圖書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對知識的普遍存取,使任何群體、任何個人都能與人類的知識寶庫近在咫尺,使圖書館能夠突破時空限制,成為沒有圍墻、沒有邊界的“文獻信息中心”。

        2.2 “區域集群”服務

        組織融合的“區域集群”模式體現了區域圖書館整體協同發展的理念,實現了圖書館由單館到多館的融合服務,達到文獻信息資源由孤島到共享的理想目標。珠江三角洲圖書館聯盟是以廣東圖書館為中心的集群文獻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其文獻數據庫和元數據倉儲范圍覆蓋了國內外著名圖書館館藏,平臺操作簡便,可實現跨庫檢索。上海市中心圖書館是以上海圖書館為總館,以資源共建共享為目標的區域圖書館聯合體,成員達261家,打造完成了六大服務品牌,即: 文獻共享的“一卡通”服務,遠程檢索的“e卡通”服務,聯合知識導航服務,網上委托借書服務,館際互借服務,講座延伸服務,形成了跨行業的共建共享新機制;2010年末,上海市中心圖書館實現“一卡通”全市區基層服務點全覆蓋,成為全球最大的城市圖書館集群服務系統,開創了將物理空間、網絡空間和社會空間融為一體的圖書館服務新形態,體現出全媒體時代圖書館融合服務的新穎、多樣、融合、交互、人本的全新理念。

        2.3 “終端融合”服務

        媒體傳播的最終展現需要各種終端,終端是解決信息服務的最后一環——信息呈現。終端融合是指使用不同終端如電腦、電視、手機、手持閱讀器對同種或同類文獻內容或數據庫進行查詢、檢索、閱讀而獲取文獻知識的方式。杭州圖書館是“終端融合”服務模式的先行者,嘗試了門戶網站、手機、電視三大服務終端的融合。該館是國內首家實現三網(寬帶城域網、數字電視網、移動多媒體網)融合、三平臺(網站、手機、電視)運行的數字圖書館,讀者通過網絡或電視可以進行書目查詢、圖書預約續借、電子書刊閱讀、音視頻觀賞,也可以通過手機在線閱讀期刊,在網站上可以免費獲取涵蓋多學科的數據庫資源服務。杭州圖書館注重多種傳播終端的全媒體融合服務,前瞻性地把握了全媒體時代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趨勢[4]。如今各種類型的終端層出不窮,自從Michael S. Hart 于1971 年推出電子書以來,其后四十年間承載人類文明的載體已經從紙媒悄然進入到了數字化平臺,各類電子書、電紙書、手持閱讀器層出不窮。在2011年第七屆文博會上推出的有聲圖書,實現圖文、聲音以及影像等跨內容形態的精確鏈接,能在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終端上看到與之關聯的影像內容,實現通過紙媒、網媒、掌媒等載體個性化選取紙質文本、電子文檔和音、視頻內容,使用戶享受同步閱讀的樂趣,讓奇妙的全媒體融合閱讀成為現實。

        2.4 “智慧圖書館”服務

        物聯網通過技術手段的擴張融合,賦于圖書館新的含義,讓圖書館變得聰明起來,達到智慧狀態,實現人與物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相融與互動。深圳圖書館是國內第一家全面使用物聯網RFID技術的圖書館,通過 Internet 達到物理圖書館任何文獻的互聯,實現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可識別任何文獻,使文獻成為附有動態信息的“智能產品”。在此基礎上深圳圖書館開發研制成功“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系統”,集辦證、借書、預借、還書、查詢等多功能為一體,使得傳統圖書館的服務延伸到街區,該系統又被稱為是“知識銀行”的ATM機,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完美融合。2010年臺北市立圖書館采用RFID技術建設了一個無人值守的智慧圖書館,通過感應裝置驗證用戶身份和圖書RFID標簽,自助借還機協助用戶完成無人值守的借還操作。無錫新區圖書館于2011年8月建成依托網絡融合技術,基于RFID+Web2.0的智能圖書館,既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借閱傳統物理文獻,又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文獻數據庫數字資源。

        3 全媒體圖書館融合服務動因分析

        全媒體融合服務的根本動因在于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媒體技術瞬息萬變,使得不同媒體間的依存關系、功能邊界發生變化,催生出許多新概念。“全媒體”是從多媒體-跨媒體-全媒體發展而來的,最近又出現了“融媒體”、“云媒體”等新概念。新媒體技術還將催生什么概念,我們無法預測,但促使圖書館融合服務發展的動因,我們有能力展開分析。筆者認為:數字化+物聯網+云計算的發展趨勢是全媒體圖書館融合服務的主要動因。我國“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數字化、物聯網、云計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3.1 數字化

        數字圖書館,從技術視角理解分為兩個范疇,數字資源和網絡系統,一是將傳統文獻信息轉化為數字文獻信息, 二是構建泛在的數字文獻信息存儲、交換、傳播系統。國外圖書館數字化進展卓有成效,大英圖書館于2011年6月公布將版權過期約100萬冊圖書的數字化計劃,并和搜索引擎谷歌達成協議,目前已將25萬冊圖書掃描成數字版推送至互聯網上,時間跨度為1700年至1870年,可以對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提供服務。谷歌已和世界40家圖書館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目前已掃描圖書1500多萬冊。國內圖書館數字化進展也如火如荼,由浙大牽頭,人大等16所國內高校圖書館參與的中美百萬冊數字圖書館(China-America Digital Academic Library, CADAL)項目,擁有17個掃描中心,掃描儀150余臺,月加工能力1500萬頁以上,可以掃描圖書、縮微膠片和大幅地圖,2010年該項目技術智能服務系統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大力支持的“國家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計劃到“十二五”末,構建以國家數字圖書館為核心,以各級數字圖書館為主要節點,覆蓋全國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圖書館網絡,數字資源總量將達到10000TB。2011年數字出版影響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聞出版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將“電子書包研發工程”列入“十二五”重大工程項目,“電子書包”上升為國家戰略:還提出到“十二五”末,在全國形成8至10家具特色的國家數字出版基地。我們若站在國家文獻信息資源戰略儲備的高度來看待數字化圖書館的意義,上述事實正是發展全媒體服務的最大推動力量

        3.2 物聯網

        基于物聯網的“智慧圖書館”概念由于受到物聯網領域觀點分歧的影響,出現了兩種研討傾向,一種是基于RFID的智慧圖書館研討,一類是基于RFID+Web的智慧圖書館研討。在物聯網領域爭議的焦點是:物聯網究竟能否與互聯網融合?一種觀點認為,物聯網的本質是專網業務和應用。另一種觀點認為物聯網本質上是互聯網的延伸,能將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具備數字處理功能,它不僅僅局限于傳感功能;目前物聯網的確是專網專用,但從長遠來看,彼此隔閡狀態會被互聯互通所取代,信息孤島只是物聯網發展初期的表現。中國電子學會物聯網專家委員馬建認為:物聯網就是互聯網的延伸,是走向國際化的全球的網,是可擴展的;物聯網真正的應用不僅是物理事物的管理,要與其它網絡具有互操作性,網絡融合也是一個重大的體現[5]。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院士認為:物聯網各模塊和技術的綜合集成,將提供巨大的信息空間,我們可以隨意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將自己的信息隨時傳遞出去,物聯網使人機或能結合,變成“腦腦互通” [6]。如何把物理實體和數字信息相互關聯起來,是物聯網核心研究之一。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將智慧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愿景劃分為三個維度:①更透徹地全方位感知和度量圖書館的本質和變化;②與互聯網、移動網等實現更廣泛的互聯互通;③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務,真正達到人與人、人與物和物與物的對話[7]。如果說物聯網是迄今為止最廣泛的網絡,它可以將互聯網、通信網、廣播電視網、傳感網等各種異構網絡整合再造一個超級網絡,那么基于未來物聯網基礎上的智慧圖書館既有RFID物理圖書館服務功能,也有數字圖書館服務功能,由此產生的融合服務,正是全媒體所追求的理想狀態。

        3.3 云計算

        有專家預測今后兩年人類所產生的數據將是過去五千年文明的總和,云計算與數字化、物聯網是息息相關的,其扮演的角色對網絡應用有很大影響。因為運行于互聯網、物聯網的龐大信息將創造出浩瀚的數據海,云技術可將數據海信息完善儲存、處理、流通,圖書館應用云計算旨在通過網絡把多個計算實體整合成一個具有強大計算能力的完美系統。未來智慧圖書館所創造出的數據,不僅有感知、定位、描繪物理文獻的數據,還有海量的數字文獻和知識信息數據,在這片數據海上,可以誕生許多“數據云”,當“數據云”飄進圖書館時,如何將文獻資源與讀者需求匹配,服務方式將出現顛覆性的變化。云計算有超強的計算能力,優化了IT基礎,以互聯互通的智能網絡作為支撐,使得“云圖書館”無需配置龐大的基礎設施,將資源分布在“云”上,便可整合、組織、關聯、導航,甚至可視化服務,讓用戶實現“云中漫步”之美妙體驗。云計算的本質是數據共享,與全媒體共享理念不謀而合,融合服務的更多精彩或在未來五年或者十年。

        4 結語

        隨著新舊媒體的不斷沖撞整合,新媒體連續上演著媒體傳奇,有專家預測到2030年,大多數紙質文獻將壽終正寢,這一觀點顯然是帶有激進色彩的媒體進化論。事實上,現在的新興媒體流淌著傳統媒體的血液,而傳統媒體也不斷生長著新興媒體的元素,媒體之間只有實現優勢互補,彼此融合,才能彌補單一媒體自身缺陷。全媒體融合服務作為學術概念,它的內涵與外延非常豐富,作為歷史現象,其發展也還剛剛起步。創新才能創造生命力,創新意味著變化萬千,創新意味著推陳出新,全媒體融合服務以“數據庫”為中心,以“用戶”與“服務”為基本點的研究探索,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周瑋.兩部門決定“十二五”期間實施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EB/OL].[2011-05-31]. http://省略/jrzg/2011-05/31/content_1874168.htm.

        [2]羅鑫.什么是“全媒體”[J].中國記者,2010,(3):82-83.

        [3] 張芳寧.“全媒體”視野下思考圖書館服務的未來[J].情報資料工作,2011,(7):74-76.

        [4]葉輝.杭州圖書館的數字革命[EB/OL].[2011-02-11]. http://省略/qmyd_pd/hddt/201102/t2011021

        1_67070_2.shtml.

        [5]馬健.全面集中發展物聯網 實現整合多元創新[EB/OL].[2011-12-01].http://it.省略/20111201/n327586717

        .shtml.

        [6]潘云鶴.物聯網時代數據為王[EB/OL].[2011-05-23].

        http://tech.省略/t/2011-05-23/09535557715.shtml.

        第5篇:媒體融合概念范文

        “在消費電子2.0時代,電視臺必將死亡,他們必須勇于面對這個未來的現實”,這是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首席知識官亨利?霍爾茨曼(Henry)9月22日在海信集團做“消費電子2.0”報告時拋下的一顆重磅炸彈。“電視臺真的會死嗎?”這個話題近期也成了人們討論的熱點。

        亨利之所以預言“電視臺將死”無非是看到了互聯網對于電視的丘大沖擊,他認為,硬件上電視和電腦的硬件越來越一致,內容上節目已逐步轉化為應用和用戶體驗,運營方面的諸多需求完全可以不通過電視完成,因此“電視臺”將死。由于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近幾年傳統電視臺的媒體霸主地位不斷受到挑戰,其地位也在進一步弱化,正如專業家電市場研究公司中怡康的調查報告顯示,傳統電視正面臨三大尷尬境地:一是現在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無論是時間還是人,電視的生命力正在被電腦、手機等新媒介侵蝕;二是電視取代收音機成為老年人的第一媒介。但對年輕人群、高學歷人群的影響力則每況愈下;三是看電視的人越來越挑剔,現在高節奏生活環境下,廣告中插播電視劇不斷挑戰觀眾的耐性。

        減然,互聯網2.0時代的相互鏈接、無縫連接、感知用戶、簡單易川、多屏互動等確實給電視帶來強大沖擊,可正如廣播不能替代報紙、電視不能替代廣播一樣,互聯網并不能使電視臺徹底消亡。因為面對互聯網的不斷沖擊,電視也在不斷進化。首先,符大電視制作廠家在努力,互動電視、網絡電視、云電視等一個個概念電視被推出,目的就是要使電視擺脫傳統電視的局限,如不能互動、不能保存、不能多樣化選撣等。盡管現在各種新概念的電視功能還不能像電腦一樣強大,可這主要是受制于同前特殊的廣電與互聯網的格局,一旦三網融合有進一步的進展,這些概念電視將不再只是個“概念”;其次,相關的電視人也在不斷努力,一方面各個電視臺不斷地增強與觀眾的互動,如短信互動、電話互動等,同時臺網互動策略近幾年也得到了各個電視臺的重視,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另一方面國家也在積極地推進三網融合,2010年6月底,三網融合12個試點城市名單和試點方案正式公布,三網融合終于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而最近又有多方消息證實,第二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有望在年底浮出水面。盡管三網融合在我國的推進有不少困難,進展不是很快,但畢竟三網融合是大勢所趨。

        因此,亨利“電視臺將死”論中的“電視臺”準確點說應該是傳統電視臺即1.0電視臺,1.0電視臺屬于典型的你傳我聽、你播我看的媒體形式,觀眾的選擇性差、互動性弱。面對互聯網的強力挑戰,電視臺必須擺脫以前的那種以我為主的心態,跨進2.0時代,與觀眾進行互動,讓觀眾的選擇再多樣一些。

        第6篇:媒體融合概念范文

        中圖分類號:G2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738(2011)12-0270-02

        摘要:新媒體的出現,像是媒介的一場革命,使傳統電視媒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影響和挑戰,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時不我待。電視包裝,作為電視媒體品牌形象塑造與發展構架下的重要行業,它將是實現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一個重要環節。文章將介紹電視包裝的概念,分析電視包裝的發展過程,探討新媒體對電視的影響,進而從在播包裝、離播包裝方面提出電視包裝在面臨新媒體挑戰下的發展趨勢和應對策略。

        關鍵詞:電視包裝;新媒體;電視媒體

        一、電視包裝的概念與發展過程

        電視包裝目前是電視臺、各電視制作公司經常用到的概念。什么是電視包裝?電視包裝的全稱可以為電視媒體品牌形象包裝。根據形象設計論的理解,按照國際廣播設計者聯合會和國際電視宣傳與營銷聯合會的定義,電視包裝是指關于電視頻道、欄目、節目的全面包裝設計,包括“在播包裝”和“離播包裝”兩個方面。在播包裝是指除了節目內容和插播廣告之外的電視播出內容的包裝設計與應用,其要素涉及頻道標識(ID)、頻道顏色、頻道聲音、廣告標語、形象宣傳片、片頭、導視系統、演播室等諸多方面。離播包裝是指在非電視媒體以及社會公共環境中的形象設計與應用,涉及報紙、雜志、戶外、廣播、網絡、推廣活動等。電視包裝有其自身的特性,主要為統一性、發展性、獨特性。

        電視包裝行業在中國發生與發展約17年,其發展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995年到2000年,是電視包裝的1.0時代,這是電視包裝的起步階段,大家都還沒有包裝,各電視臺的競爭很小。在內容上只是一種簡單的節目包裝,沒有頻道整包的定位,也沒有品牌形象的概念,主要是以獨立的視覺設計為主;在制作上處于簡單的模仿狀態,那時電視臺的要求也不高,往往只要片子做的大氣好看就行。但當越來越多的電視臺開始做起電視包裝的時候,各種要求和壓力就相繼而來,電視包裝的1.0時代也就很快過去了。

        2001年-2006年,是電視包裝的1.5時代,此時第一波藍海已經過去,而逐漸轉變成紅海。那時,整體包裝設計概念被引入,品牌的定位開始在電視包裝中應用。電視包裝的內容更全面,從策劃到制作到維護,包括在播包裝和離播包裝設計;制作上開始走原創路線,并融合了二維、三維、實拍等多種技術。

        2007年以來到現今,是電視包裝的后1.5時代,現在我國大部分電視包裝正處在后1.5時代。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存在很多精彩紛呈的電視頻道,尤其是在播包裝這一塊,設計已經很到位,使得接下去可以定位的空間越來越狹窄。現在的電視包裝已不能只是在做片子而是在做結構,如果把一個個節目欄目看作產品,那整個頻道就可視作品牌,電視包裝要通盤考慮在播包裝和離播包裝,需要具備電視整體包裝策劃制作、品牌形象宣傳管理等綜合全方位服務的能力。在后1.5時代要尋找新的藍海出口,離播包裝是一個非常大的空間,尤其是在新媒體出現后。

        二、新媒體的出現和對電視的影響

        新媒體的出現,使我國電視包裝即將步入新的時代,也就是2.0時代。

        所謂新媒體,通常是指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基礎體系上出現的新的媒體形態。新媒體的類型很多,但其基本類型可以分為基于互聯網、手機、數字電視平臺的新媒體。

        較之于傳統電視媒體,新媒體有著它自己的特點。概括起來,主要有互動性、整合性、及時性、細眾性。新媒體的這些特點使受眾的選擇度、交流度、參與度大大加強,并可以自由的選擇媒體接收的時間、地點和形式。

        新媒體的這些優勢和特點決定了新媒體的繼承發展和強大的生命力,也給作為被迫收視的傳統電視媒體帶來影響和沖擊。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電視受眾急劇下降。新媒體較之傳統電視的鮮明優勢,吸引了人們的眼球,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分流了傳統電視的受眾人群。從年齡結構來看,目前電視的主要受眾集中在中老年群體,年輕一代主要的信息和娛樂通道轉向新媒體,龐大的年輕群體涌向新媒體,這必然會導致電視受眾的流失和收視率的明顯下滑。

        電視廣告遭遇瓶頸。電視廣告長期以來一直是電視收入的支柱,目前由于電視收視率的下滑,廣告投放也開始由電視向新媒體分流,而新媒體的廣告收入則處于不斷上升的成長期。

        傳統電視媒體將面臨新媒體帶來的危機,然而“危機”一詞分開看,既是危險、又是機會。新媒體雖然一方面給傳統電視帶來影響并產生巨大沖擊,同時也使電視迎來了挑戰和新的發展機遇。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將會是未來傳統電視的一大出路,也是趨勢所在。

        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體現在優勢互補和融合共贏上。雖然新媒體有著傳統電視無法比擬的特點和優勢。然而電視,經過多年的發展后,雖然已經處于相對飽和期,但是也有著自己不可替代的特質與優勢,使其有著獨立的生存空間。電視內容主流化、制作高端化和操作簡易化是傳統電視之所以不會被新媒體完全取代的重要原因。傳統電視和新媒體各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兩者融合發展,才能取長補短,優勢互補,達到雙贏的成果。

        三、電視包裝的發展趨勢與應對策略

        電視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時不我待。而這其中,電視包裝,作為電視媒體品牌形象塑造與發展構架下的重要行業,將是實現電視與新媒體融合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一過程中,電視包裝行業傳統的那套內容不能放棄,包括在播包裝要素的視覺設計、離播包裝在傳統媒體的宣傳應用,但是更重要的是通過融合新興媒體形式,拓展新的業務渠道、尋找新的宣傳平臺、豐富和完善電視包裝整個服務體系。這也是電視包裝在新媒體浪潮下的發展趨勢。

        (一)電視在播包裝的發展趨勢。

        其實早在1.5時代,電視在播包裝這一塊無論在制作技術還是制作內容上就已經達到了相對成熟的發展。面對新媒體2.0時代的挑戰,該如何進一步完善,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在播視覺要素的設計趨于簡約。21世紀崇尚簡單的生活,簡單明了的東西也更讓人容易接受,于是我們在在播要素的視覺設計上也應該體現出簡約化的特點,通過僅可能少的包裝符號將頻道理念、宗旨表現出來。例如可以在概念內涵上多下功夫而非一味地追求復雜的畫面效果,讓設計在簡約的同時又耐人尋味;也可以巧妙地從基本幾何形或基本色的構成中去挖掘靈感、去抽離元素。

        其次,融入新媒體風格的設計理念。例如,節目導航可以設計成游覽器的樣式,通過輸入搜索框帶出畫面,字幕出現的方式可以猶如鼠標點擊一樣,也可以配上網絡中常用的點擊、消息等背景聲音,這種仿佛正在點擊上網瀏覽的在播包裝設計,融入了目前新媒體互動風格樣式,從外觀形式上拉近了電視與新媒體的距離。

        視覺設計上的簡約化和新媒體化可以說是在播包裝在新媒體時代合適的發展選擇方向,值得從中進一步探索新意。

        (二)電視離播包裝的應對策略。

        在電視包裝的發展歷程中,相比成熟的在播包裝,離播包裝還是相對不夠完善的。電視離播包裝這一塊將是新媒體時代的重點發展空間,以往較多地是在報紙、雜志、戶外、廣播等傳統媒體上的宣傳應用,但是新媒體出現后,已經無法滿足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需求,如何拓寬新媒體業務,以提升電視頻道的品牌形象,將是電視包裝行業未來發展的藍海出口,這里有很多內容可以發展探索:

        1.互聯網新媒體拓展。

        電視和互聯網合作,其空間很大。包括頻道網站、主持人博客、觀眾博客、網絡電視等。

        頻道網站。包括節目介紹和預告、主持人資料、頻道資訊、論壇社區等。供觀眾在電視屏幕之余了解頻道信息、查閱節目菜單等。頻道網站是電視頻道在互聯網新媒體中的形象展示窗口,使電視頻道通過互聯網這一新媒體形式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

        主持人博客。以前觀眾往往只是看到主持人熒屏前的一個形象,很難去了解一個主持人并且和主持人溝通,但是通過博客,觀眾可以跟主持人產生對話和聯系,進而激發觀眾對節目的關注。

        觀眾播客。現在很多突發新聞事件,都是由市民首先在第一時間將第一現場的照片或視頻在網絡上的。于是,電視頻道可以建立觀眾播客平臺,播放一些由觀眾自己拍的東西,還可以把作者請到演播室同大家分享交流,想必這種互動形式會對頻道的宣傳很有利。

        2.手機新媒體拓展。

        如今手機的普及率已近很高,可以說近乎人手一臺,借助手機平臺開辟新的渠道,也會給傳統電視帶去良機。

        短信互動平臺。近年來很多電視節目已經在使用短信互動平臺,例如在一些選秀節目中,觀眾可以通過發送短信投票支持自己喜歡的選手,也可以通過手機參與短信抽獎、短信留言等。

        手機電視。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統和流媒體視頻功能的智能手機觀看電視的業務。手機電視既具有電視媒體的直觀性,又具有手機的便攜性,雖然手機電視前景是美好的,但是目前在國內無論是技術、內容、政策等諸多方面都還有待提高。手機電視業務也將會逐步納入電視離播包裝未來的服務清單中。

        3.其它新媒體拓展。

        無論是基于數字信號的數字電視,還是依靠無線信號的移動電視,也都是電視與新媒體融合過程中可取的重要形勢。在很大程度上開辟了新的電視播出渠道,以其技術優勢使觀眾可以實現點播、回看、定制收看節目。

        電視離播包裝在新媒體業務的拓展應用,將會極大地幫助電視媒體提升品牌形象,將成為電視包裝在新媒體時代的重點發展趨勢。

        四、結語與展望

        隨著新媒體的出現,我國電視包裝正在或將要面臨新的挑戰,雖然在某些方面已經邁出了步伐,但是有著更廣闊的藍海出口等著我們去探索。相信在未來,隨著電視包裝走向更加完善的機制體系,會讓電視熒屏精彩紛呈,同樣也在屏幕下錦上添花。

        參考文獻:

        [1]郭蔓蔓.電視頻道品牌包裝藝術.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05.

        第7篇:媒體融合概念范文

        2010年,國務院決定推進三網融合并圈定了12個試點城市;推進“一省一網”和有線網絡的跨地區整合,但上市公司對于地區內有線網絡的整合卻時有動靜、鮮有進展,華創證券分析師告訴記者,上市公司整合有線網絡,并進來的資產只是增加了規模,相應的業務收入和利潤雖有提高,但其中的體制等各方面難度行業內心知肚明。

        以深圳為例,在其獲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前后,天威視訊整合深圳關外有線資源的消息不絕于耳,但始終沒有落地。在三網融合推進之初,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傳輸通道的整合,實際上三網融合的成功不僅取決于傳輸層的整合,更是內容與技術的深層次整合;隨著三網融合的推進,資本市場對這類投資機會將更加關注。如果有某一廠商可以提供一套地域適用性強且具有全國有線行業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解決方案,不僅可以解決未來國家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在各地有線電視網絡公司技術體系參差不齊、難以全國統一運營的這個技術難題,更能以此為產品吸引到不同層面的關注,甚至于可以概念上市,進入資本市場。未來的百視通將不僅僅做一個內容的平臺提供商、運營商,更重要的是一個應用平臺的構建者。

        目前百視通在上海擁有IPTV用戶約400萬戶,占全國IPTV用戶份額一半多,其中約130萬在上海。百視通公司已經是中國最大的收費電視運營商。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的IPTV發展也呈現良好勢頭。

        第8篇:媒體融合概念范文

        媒介融合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的浦爾教授所提出的各媒介實現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由于衛星技術,數字化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并且滲透應用到廣電通信傳統媒介逐漸被層出不窮的新媒體形式取代,媒介終端的功能越來越強大。為媒介終端的越來越強大,我們獲得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從而人們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內容切分,大眾時代變為了分眾時代,媒介受眾從以前的單向聽受者這一角色變為了對娛樂,咨詢,服務有個人要求的客戶,媒介和消費的互動接觸更為充分,傳媒這一產業正在以每天更加豐富的信息娛樂元素滿足消費者的所有需求。所以,順應時代要求,各媒介即將實現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那么新媒體又是什么呢?新媒體是一個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概念,是在報刊、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新的媒體形式,其中包括網絡媒體,搜集媒體,數字電視等等,新媒體也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包括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還有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一種傳播形態。總的來說,新媒體也就是數字化新媒體。而如今,在媒介融合這一前提下,新媒體專業人才欠缺。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如何在媒介融合這一背景下培養新媒體專業人才,為實現這一需求,該建立怎樣的機制。

        (一)培養“復合”性人才

        在我看來,在新的發展背景下,應該培養新媒體復合人才,因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滲透融合使得新媒體有融媒性,所以新媒體的專業人才應當有復合性,即掌握相關媒體的所有從業技能,例如廣播媒體的從業技能,印刷媒體的從業技能以及網絡媒體的從業技能,在實踐反面,應當將實踐面擴大拓寬,在網絡新媒體專業應安排同學適當了解新聞學,廣播電視學,編輯出版學的相關基礎理論知識;在新聞學專業安排學生適當了解廣播電視學,編輯出版學,網絡學等專業的相關基礎理論知識,在廣播電視學專業安排學習編輯出版學,網絡學,新聞學等相關專業知識諸如此類。從媒介組織行為和從業人員角度可將媒體融合分為5種類型“所有融合”、“策略融合”、“結構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聞表達融合”。我們要培養這5種類型都擅長的人才,現在培養出來的人多數只有后兩種,屬于低級人才,只能完成基礎工作,我們應當培養理論與實踐貫穿統一的人才,這樣才能更為有效地滿足我國當前復合型人才的需要,并且可以更為有效地提升人才的綜合素質,有效提升其就業競爭力。

        (二)改變教育模式

        從當前來看,新媒體教育模式已經不適合當前發展,究其原因是因為現在的教育模式已經落后于媒介融合所引起的產業狀況變化一大截,傳統的產業模式是縱向的,印刷業、廣播電視業、電信業這些行業各自都有其各自的終端,且各行業有且只有一個終端,是縱向的模式。按照這種模式,學校的授課模式也是一種產業一種一種課程,除各產業的共同核心知識外,沒有任何重疊知識,其他課程新聞業重視報紙新聞生產,廣播電視新聞業重視廣播電視新聞的生產,編輯專業重視書籍,報紙雜志的編輯大部分學校看到了網絡媒體,但是卻沒看到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協作關系,沒看到新媒體的融合性,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不適合媒介融合新市場的需求。所以,在我看來,我們應當改變教育模式建立網狀模式培養類型。各產業知識融匯貫通,從內容,網絡,終端三個方面進行培養新媒體人才。媒介融合時代應把信息內容的生產,信息的傳播途徑及傳播手段作為一個重點,相對而言終端的的研發和革新了解就好不必過分研究。

        第9篇:媒體融合概念范文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文化創意產業;體驗經濟;美學經濟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27-8122(2012)04-0071-03

        一、引 言

        2009年底,詹姆斯•卡梅隆再次以《阿凡達》驕人的票房,突破自己曾以《泰坦尼克號》創下且保持了12年之久全球票房第一的紀錄。在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的角逐中,《阿凡達》獲得三項大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和“最佳視覺效果”。該片提供2D、3D和IMAX-3D三種制式,在中國國內,不僅出現了連夜排隊搶票的景象,在一些沒有IMAX-3D制式影院的城市,甚至出現了組團去附近城市只為看到效果最佳的《阿凡達》的“壯舉”。這樣的瘋狂和癡迷,從現實的角度,展現了新媒體藝術的絕佳魅力。

        新媒體有三個基本特征:一是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傳播形態、狀態,二是增強了信息傳送的互動性和即時性,三是實現了高科技、多技術、多媒介的融合。

        而新媒體藝術以信息科學和數字技術為載體,以現代藝術為內容,以大眾傳播科學理論為綱領,將信息通過媒介的傳播技術將科學與藝術的高度融合,應用到文化、藝術、商業、教育和管理領域,并且,以此對文化藝術本身和文化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二、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新媒體藝術元素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界定

        文化創意產業這一概念的生成主要來自以英國為首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政策文件,因此帶上了濃重的地方色彩,各自的概念界定往往與其國家本身的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和認知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具有全球普遍認同意義的概念目前還未產生。我國近年來的官方文件,包括《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文化部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中,仍未采納“文化創意產業”這一說法,而是保留了過去的稱謂“文化產業”。

        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教授、澳大利亞創意與創新重點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和項目主管、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知名文化創意產業學者約翰•哈特利認為,文化創意產業著力描述一方面在于創意藝術,這主要表現在個人才能上,另一方面在于文化產業即質量因數,這兩方面的結合。它是近些年來在新知識經濟范圍內的信息通訊技術,就是我們所說的新媒體技術的語境下,它們在理論和實踐中提供城市消費者交互式運用的概念[1]。

        而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領域領軍人物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元浦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是在當今全球化條件下,以新媒體傳播方式為主導,以藝術文化消費時代人們的精神需求為基礎,以高新技術傳播為支撐,以文化經濟全面結合為自身特征的,國家、行業、技術領域交叉或創建的新型產業集群[2]。以上二位國內外著名學者對文化創意產業區別文化產業的認識中,都強調了新媒體技術和網絡等新傳播方式這類要素的創意地位。

        而各國關于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也不盡相同。英國將其分為13類,包括廣告、建筑、藝術品交易、工藝品、時裝設計、電子出版、時尚、互動休閑軟件、影視、音樂、表演、電視廣播。 美國依舊版權分為4類:核心版權產業、交叉版權產業、部分版權產業、邊緣支撐產業。聯合國則分為傳媒、卡通、電影、娛樂、網絡游戲、旅游、文化、網絡信息、音樂、戲劇藝術、藝術博物館等。

        (二)新媒體藝術的概念

        新媒體藝術的先驅羅伊阿斯科特認為,連結性與互動性為新媒體藝術最明顯的特征。它的表現形式包括:影像及互動裝置、虛擬裝置、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動畫動漫、影視廣告、網絡游戲、數碼藝術設計、數字插畫、CG靜幀、數字特效、DV、數碼攝影等。新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非常多,但共通點就是被大眾所接受的途徑以及作品的直接互動,通過人的觸摸、空間移動、聲、光、電等的效果,參與到作品的創作中。新媒體藝術創作需要經過:聯系、融入、互動、轉化、展現這五個階段。首先必須有人與裝置之間的聯系,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僅僅在遠距離觀看,通過與系統和人產生互動,這將導致藝術作品與人的意識之間的轉化,最后展現出全新的影像、關系、思維與效果。

        將當代新媒體藝術與傳統藝術相比較,其發展有著獨特的時代背景。它已不再僅僅依賴個體藝術家的才華和靈感,而是依賴整個藝術創作體系、藝術傳播過程及方式、藝術媒介手法與參與方式等的全面創新。圖像時代、消費時代以及“數字化生存”是新媒體藝術發展的現實語境。

        首先,圖像成為人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和資源,對許多人來講,甚至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科技時代的圖像主要集中于用聲、光、電為載體的多媒體種,而不再集中于平面中的圖像、文字等這類靜態印刷物中。“當代藝術及文化正在變成一種視覺、聽覺的感官藝術文化,而不再是平面的印刷文化,這已經是不容小覷的事實。”[3]

        其次,當今世界消費主義的盛行,使得商品的價值已不只是其使用價值,人們消費商品,也可能是為了滿足內心需要的符號消費、儀式消費等,消費也成為藝術活動的基本方式。藝術經紀人出現后,處于藝術家和群眾之間,他們了解并熟悉藝術家,懂得藝術欣賞,自身又賦有很強的營銷能力,清楚明白市場需求,最重要的是他們富有經驗,可以通過消費的方式把藝術推向大眾。

        再次,MIT著名教授尼葛洛龐帝筆下的“數字化生存”時代已經日漸成熟,科技的發展引起傳媒形式的變化,藝術的多媒體化以數量越來越多、類型越來越新穎的大眾文化產品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為標志。通過媒介,文化藝術傳播的速度更快,范圍更廣,效率更高。而且,媒介融入了藝術的創作的整個過程,真正可以成為藝術中的一部分。藝術傳播與媒介技術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帶來的語境的分離和重構,也讓人們從根本上重新認識了藝術創作對生活的傳統觀念的反應。

        (三)新媒體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現象

        當今,數字媒體就像是文化藝術創意產業的發動機,它以IT 技術和CG技術為核心,極大地推動文化經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影視、動漫動畫游戲研發、廣告、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開發與信息產業、建筑、工業、服裝等一系列的藝術設計、系統仿真、圖像分析、虛擬裝置等領域,并涉及到科技、藝術、文化、教育、營銷、經營管理等諸多領域[4]。

        首先,分解文化創意產業,可以看到新媒體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分解為三組概念,即文化、創意和產業。第一,文化(包括藝術)傳播借新技術革命下的新形態媒介,提高了傳播效率,又增加了受眾的審美感受,并通過“點擊”、“復制”等形式,擴大了傳播的接受范圍和接受頻次,增加了受眾的“被卷入感”,從而,產生了新媒體藝術的最重要傳播特點――交互性。第二,新媒體的使用使創作者的“創意”能夠更大限度地發揮,因而,提高了作品“創意”的表現力。第三,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帶來了受眾的數量激增,創造了更多的文化消費需求,使文化具備成為一個產業,并保持盈利性的必要條件。

        其次,考察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仍然可以看到新媒體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電影電視廣告是新媒體藝術介入較快較多,也是進入大眾視野最多的領域;動漫和軟件開發業運用新媒體藝術的虛擬現實和交互性更多,并且發展主要依賴新媒體技術的個性;隨著人們生活中電子產品的增多、閑暇時間的減少以及閱讀習慣和獲取信息習慣的改變,數字出版的興起和發展正在日益增加與新媒體藝術的融合;而旅游會展業,在近年來更加注重新媒體藝術要素的融入,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上海2010年世博會中,新媒體、聲光電的運用給觀眾帶來了大量的美感體驗。

        三、新媒體藝術之于文化創意產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復興文化產業,保護文化遺產,提高文化商品的附加值

        首先,與傳統的文化產業相比,誕生于知識經濟時代的文化創意產業更加強調創意的重要性,創意是其核心,并表現出多樣性而非同質化、分眾消費等諸多特點。新媒體藝術開放、自由、復制成本低的特點,能夠充分考慮到受眾個體喜好以及內心需要的相異,在提高其自主選擇權的同時,有利規避了文化產業過去成本高、風險大這一缺點,并通過技術含量和知識產權的技術保護,保障了文化商品的使用價值。

        其次,文化遺產作為地區人群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的重要中國的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27處,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數量豐富。我國目前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非物質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共4項,另外,我國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1175項。物質文化遺產易被破壞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易保留的特點決定了這兩者都需要借助科學技術,而在繼續承擔文化藝術傳播功能的過程中,同時使自身被保護和保留。新媒體藝術的虛擬現實功能以及數字化保存方式可以在保護物質文化遺產和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貢獻巨大力量,從而促進了文化的流傳。

        再次,新媒體藝術本身就是一種高附加值的文化商品,它將過去一味依賴創作者才華和名氣或者物品歷史的文化商品的價值,轉嫁到技術帶來的高附加值中,以可感互動的體驗增加藝術文化產品的附加值,提高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意含金量,可以更加有力推動文化經濟的發展。新媒體是文化藝術傳播的重要載體,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技術手段,是提高創意產業競爭優勢的重要砝碼。因此,融合新媒體技術與文化藝術要素的新媒體藝術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內容。

        (二)實現文化創意產業推廣體驗經濟與美學經濟的載體

        首先,新媒體藝術是文化創意產業實現一種叫“體驗經濟”的重要載體。“體驗經濟”即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之后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所謂體驗,就是企業以服務為平臺、以商品為道具,以消費者為中心,從而創造出值得消費者回憶的行為。眾所周知,商品是客觀存在即有形的,服務是無形的,而創造出的體驗是會給人留下記憶的。與以往不同的是,商品、服務對消費者來說都是外在的,但體驗是主觀存在,即內在的,存在于個人心中,是個人在身體、感情、意識上參與所獲得的。沒有兩個人的體驗感受是完全一樣的,因為體驗是來自每個人的感受與商品之間的互動所得的感情[5]。在這里,大致總結了5種體驗,娛樂體驗、教育體驗、情緒體驗、審美體驗和情感體驗等。新媒體藝術交互、虛擬的特點增加了受眾的被卷入感,例如在四維影院中我們親身體驗到虛擬現實技術借助聲音、音樂、光線、電子影像、機械互動裝置、遙控器等多種媒體相結合,打造出幻真的虛擬世界。新媒體藝術帶來的體驗是借助數字技術,通過虛擬現實,使消費者得到沉浸感、交互性和構想性。

        其次,新媒體藝術的低門檻對于美學經濟的普及具有重要意義。美學經濟指“立足于美學價值,通過向潛在消費群體提供審美服務產品(或將審美要素大量滲透到商品中),以提升商品的文化附加價值,使消費者獲得審美愉悅為目的而獲得利潤的經濟形態”[6]。美學經濟的題中之義是強調藝術生活化,通過將美附著在能夠更多接觸到人們生活中的實用物品或商業服務,來推廣美的體驗,實現審美教育和審美享受的普及,從而達到文化藝術的“平民主義”,即平民美學。新媒體藝術使藝術生活化,藝術生活化是文化成為產業的基礎。文化創意產業以商業形態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更公平、更包容的文化語境的構建契機,就是在這樣一種轉向中將高雅,高端文化推向邊緣、消解它的光環的同時,也將它們的泛化促使形成更加公平的藝術文化共享空間,以便大眾容易接受、理解這些藝術文化層面的享受,這無疑可以使社會文化更快更好地整體進步。

        四、結 語

        新媒體藝術為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多種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文化傳播與文化創意產業是中國可以盡快步入世界前列的產業類型[7]。我國在推動文化傳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中,對新媒體藝術予以了多方面的支持和重視。2005年國務院出臺《推進試點單位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的若干意見(試行)》,有力地推動了電視數字新媒體的發展。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的規定,我國每個電視臺每天必須播出超過10 分鐘的動畫片(省臺要求30 分鐘以上) ,其中60 %必須是國產片。國家火炬計劃批復的全國唯一的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的專業集聚區,成立于2005年12月31日,這是北京市首批認定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之一;該基地還在2006年的首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光榮地被評為“最具投資價值的創意基地”。 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在未來的發展中,還需要加強對新媒體藝術的研究投入以及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并尋找實現新媒體藝術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更多可能模式。

        參考文獻:

        [1] 金元浦.當代世界創意產業的概念及其特征[J].電影藝術,2006(3).

        [2] (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聯書店,1992.

        [3] 肖永亮.數字媒體在創意產業發展中的地位[J].現代傳播,2005(5).

        [4] 田忠利,付琳,龔小凡.關于數字新媒體藝術發展的思考[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7(10).

        [5] 金元浦.文化產業與體驗經濟[J].21世紀商業評論,2006(1).

        [6] 金元浦.文化創意產業的高端融合[J].中關村,2010(11).

        [7] 金元浦.新技術革命與文化產業[N].膝望新聞周刊,2004-05-24.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v不卡在线 |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 自偷精品视频三级自拍 | 一级AV在线免费观看 | 在线播放的午夜网 | 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