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護理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范文

        護理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護理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第1篇:護理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 高等護理教育;教學水平;評估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8(c)-129-02

        開展高等護理教育,是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適應社會發展和醫學科技進步的必然需求。近年來,我國高等護理教育蓬勃發展,先后有100多所院校設立了高等護理教育,已經培養了一大批適應社會需要的高層次護理人才。但是,由于各校的整體辦學能力、開設護理高等教育的時間、從事高等護理教育的師資隊伍水平有著很大差異,在護理教學上的水平良莠不齊,目前尚無一個明確的標準和尺度來進行科學評估。因此,構建一個符合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發展實際的教學水平評估指標體系,逐步規范高等護理教育評估與管理,適應高等教育理想化、產業化、大眾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勢在必行。

        1 護理教育的研究

        1.1 教學內容

        護理教育的教學內容[1,2]突出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性,體現教師角色和任務的轉變,引導學生學習和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1.2 臨床實習

        臨床護理學是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為一體的學科[3],講授滿足人們基本需要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人的身體和行為,使學生能勝任包括為個體、家庭和社區的醫療護理服務,通過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達到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恢復健康、減輕痛苦的目的,使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人、理解人和幫助人。

        1.3 師資隊伍建設

        我國高等護理教育起步較晚,師資隊伍總體學歷層次偏低,因此院校需要加強師資培訓的力度和速度。目前,全國除一些早期開辦高等護理教育的醫學院校其護理院校師資隊伍中研究生學歷達到85%以上外[4],大部分新開設本科護理教育的院校存在護理師資隊伍學歷偏低、師資隊伍不穩定、學術帶頭人不突出、年輕教師不拔尖的現象,特別是臨床師資隊伍穩定性差,教學意識不強,教學技能不熟練。

        2 護理教育評估體系的構建

        目前,我國護理教育評估主要是由國家教育部或衛生部統一負責,與醫學教育評估一并進行,與醫學教育評估執行同一評估標準和方法。因而,在護理教育評估內部缺乏等級性、聯系性和承接性,在醫學教育和護理教育評估之間缺乏專業的獨立性、特殊性和區別性。由此而帶來的弊端有:不能充分反映護理專業教育和實踐發展的需要,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專業,造成護理專業教育計劃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教學實施等方面都缺乏專業特色,最終限制了護理教育專業化發展和護理學知識的體系化及對公共社會應用的性能。

        2.1 評估標準

        美國護理教育評估七大標準由美國NLNAC制定,這些標準和指標只是一些框架性、定性的指標,給各州、各校以人的自主性和自我發展特色的空間,評估的宗旨、任務、方法等充分體現了護理專業的特點,從而保證了評估的標準和指標體系準確地反映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和專業發展的需要。

        2.2 擬訂草案

        在資料調研的基礎上,系統分析目標要素,就國內外同類評估指標體系進行對比研究,結合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發展現狀,廣泛征求專家意見,擬訂高等護理(本科)教學上作水平評估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組織預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進行修正,形成較為合理的草案。

        2.3 確定體系

        選聘長期在醫學及護理教育領域,理論和實踐經驗豐富的、有代表性的國內外專家,采用Delphi法對草案中的各級指標予以進一步篩選,并對咨詢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確定各級指標的分級內涵和權重系數,形成較為成熟的評估指標體系。Delphi法可確定各級指標、指標權重及分級內涵,其核心是通過進行幾輪函詢,征求專家意見,并予綜合、整理、歸納,再反饋給專家,供他們分析判斷,提出新的論證。如此多次反復,意見逐步趨于一致,得到一個比較一致且可靠性較大的意見。

        2.4 應用

        美國護理教育評估是美國護理聯盟教育評估委員會(NLNAC)負責實施,該機構及其所承擔的使命和任務得到政府教育部門認可和資助。NLNAC特別強調護理專業的特殊性,參與評估的人員均為護理專業人員從而確保該機構評估結果的權威性。我國除了加強各級行政主管部門對護理教育實施評估以外,還應當建立專業的高等護理教育評估機構,由專業人員組織實施評估工作,負責對所有提供護理學位教育的院校進行評估。這樣,可以使評估標準切實符合護理專業的標準和原則,充分體現護理專業的獨立性,使高等護理教育不但能更好地適應護理學科的要求,而且推動護理專業的不斷發展。

        美國的高等護理教育評估組織有政府的,也有民間的,評估的層次和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國在評估方法上,除了專業機構、行政機構等組織的評估以外,還應當鼓勵各院校開展自我評估。在現代教育評估中,人們越來越重視自我評估的作用,強調自我評估應作為各類教育評估的基礎。自我評估是院校以自身為主體開展的評估活動,它是學院自我約束、自我制衡、自我調控的基本手段。經常性的自我評估和自我反思活動,有助于院校的自我完善和不斷發展。評估內容上,除了綜合評估,還可以開展專項評估,對護理院校的局部或單項進行評估。在評估形式上,可以進行合格評估、選優評估和個體內差異評估等評估方法。通過開展多種層次和類型的評估活動,不斷促進高等護理教育自身的發展。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全面發展,高等護理教育的發展也隨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而如何合理評價高等護理教育的發展成效,科學評估相關院校的高等護理教育水平,已成為進一步深化我國護理教育改革所必須研究和有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在查閱國內外有關高等護理教育評估指標體系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根據我國護理教育現狀和特點,對高等護理教育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進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科學、客觀、全面的護理教育評估體系,逐步規范高等護理教育評估與管理,適應高等教育理想化、產業化、大眾化和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姜安麗.護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報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李芳芳,姜安麗.護理專業大學生專有素質結構理論模型的構建[J].護理雜志,2005,22(8):27-29.

        [3]周紅.護理臨床教學改革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3):239.

        第2篇:護理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護理教育;教育資源;現狀分析;綜述文獻

        教育資源是涵蓋教育領域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等的總稱,是教育發展的前提和依托[1]。隨著國家對護理教育的重視程度增加,以及護理行業自身的努力,各地區對護理教育資源的相關研究也有所增加。2011年,國家將護理學認定為一級學科,這一舉措為護理教育事業迎來了新的契機[2]。近年來,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發展以及全球人口的老齡化,對護理人員的要求上升到了一個新的臺階。社會各界對護理人才的需求量增大,要求護士不僅要滿足患者身體需求,更要滿足患者心理、社會等人文精神需求[3]。所以發展護理學科十分必要。而護理教育資源作為促進護理學科發展的保障,對護理人才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相關研究來看,國內對于護理教育資源的內涵理解不清晰,對于護理教育資源的認識不全面,有關護理教育資源相關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明確各地區護理教育資源的研究現狀有助于了解目前國內護理教育發展的程度,也為護理教育資源合理配置、發展趨勢提供參考依據。因此,筆者將近年來有關護理教育資源的師資、人才培養、物力、財力、護理教育資源共享等方面研究進行綜述,以期為護理教育的發展提供參考。

        1護理教育資源內涵及現狀

        護理教育資源是指為護理領域發展提供護理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總稱。由于我國護理教育起步晚、層次低、發展緩慢,目前各地區護理教育資源發展不平衡。從相關研究來看,我國護理資源發展整體存在護理教育師資及人才匱乏,護理教育資源存在投入與利用不足共存,護理教育物資、財力投入不足等[4-7]現象,越是經濟發達的省、市,護理資源配備越齊全。蔡少芳等[8]研究指出,東部地區醫學院校的數量、占地面積、師資及護理人才要多于中、西部地區。從世界衛生組織編制的《國際醫學教育指南》[9]顯示的世界各地醫學院校設置,可大致了解全球醫學教育資源分布呈現嚴重不均衡現象,經濟越發達地區醫學院校越多,而這些地區如北美、歐洲等人口相對較少,人口數量多的地區反而設置較少。

        2護理教育資源的配置

        2.1護理教育人力資源

        2.1.1護理師資培養

        國內護理教育師資的配置總體上存在人力短缺、高學歷少、偏年輕化、臨床實踐缺乏的現象[10]。隨著醫學教育的改革以及社會對護理學的關注度提升,護理教育招生規模越來越大,相應的也需要大量優秀的護理教師來培養護理人才。由于我國護理教育起步較晚,對于護理教師的培養還在發展中。近年來為了增強國內護理師資隊伍力量,有不少學者進行了相關研究。21世紀初,教育部提出發展“雙師型”護理教師[11],即培養既能勝任護理教學工作,同時又擁有豐富臨床護理實踐經驗的護理教師。通過查閱文獻,發現國內對于護理師資方面研究大多集中在崗位培訓、人才引進、學歷教育、校外師資選聘等方面,而對高校護理專職教師應具備的核心能力研究較少,這對將來護理師資的研究方向也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國外護理師資配置發展較快。21世紀初,美國護理聯盟(NationalLeagueforNursing,NLN)提出護理教育者出現老齡化、數量短缺、專職教師比重減少的現象,指出要提高護理教育地位,減少護理教育人才流失。隨后NLN完成第1版護理教師能力指標框架[12],經過不斷修改,成為美國護理教師上崗認證的標準(CertifledNurseEducator,CNE)。此外,護理教育工作者能力要符合用人單位要求,護理教師至少達到研究生水平,以及具備臨床實踐能力。歐洲學者研究證實了教學能力在護理教師核心能力中的重要地位[13]。相比較而言,國外的有關護理教育者能力研究較國內早、發展迅速,對護理教育者的要求也較高,而國內很多學者雖然正在積極地進行相關探索,但研究的結果大多只能在小范圍應用,并不能成為國家認定護理教師的標準。

        2.1.2護理人才的培養

        擁有大量優秀的護理人才是護理教育發展的基石,是護理教育資源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縱觀國內外護理人才的培養,護理專業起始教育層次較低,起步較晚,但全球各地區的發展情況也有所不同。我國護理專業教育包括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博士層次,為了適應社會對人才需求提高,近年來中專生的培養規模逐漸縮小,大專生、本科生的教育規模逐步擴大,護理專業研究生、博士生也不斷增多。目前,我國護理專科院校數量超過500所,護理本科院校超過180所,設置護理研究生培養的院校超過60所,已有超過20多所護理院校設置護理博士點,且這些數據還在不斷增長中[14]?!笆濉睍r期,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取得了顯著成效,護理隊伍的學歷不斷提高,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注冊護士占總數的62.5%[15]?!笆濉睍r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在《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為我國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制定了新的目標:到2020年,注冊護士總數達到445萬,每千人注冊護士數至少為3.14;大力培養老年護理人才,其參加培訓比例達到90%等;要求護理人才培養要與行業需求相平衡,逐步建立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和繼續教育相互銜接的護理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高護理人才培養質量??梢?,近年來我國護理教育層次的不斷提高,教育規模也不斷擴大,國家對護理人才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但這與國外護理人才培養還有一定差距。國外發達國家十分重視護理教育的發展,近年來發展迅速。20世紀中后期,美國就已經提出護理教育應以本科學歷為主,20世紀60年代開始培養護理研究生;北歐一些國家將護理本科教育作為注冊護士的最低要求;20世紀80年代日本、泰國、韓國開始培養護理博士;澳大利亞要求注冊護士達到本科學歷才能上崗,現已完成100%的高等護理教育[16]。Shirazi等[17]研究提出多樣的自學活動對護理研究生的自學能力起著重要作用,主要包括運用感官知覺學習、知識建設能力、以問題為導向研究方式、與他人互動4大種類。有報道顯示,西方發達國家的護理專業協會如英國助理和助產士委員會、美國護理學會等建立有完善的護理人才介入機制,制定了護理專業協會對護理高等護理課程體系認證制度等[18],以彌補護理專業教育的認證和管理不足。

        2.2財力、物力資源研究

        2.2.1財力資源

        高等醫學院校建設成本與其他種類同等層次高等院校相比較多,因為其培養醫學生所需時間長,一門課需配備多專業老師而致人力成本高(如理論老師、實驗室老師、臨床老師等),實驗設備需不斷更新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隨著醫學院校的擴招,教育經費出現不足及分配不合理的現象,很多院校的護理研究沒有固定的課題資金來源且申請資金渠道少[19]。趙國偉等[20]通過Delphi法和層次分析法構建地方醫學院校教育經費管理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提出把教育經費的籌集能力、運作能力、增長潛力3個維度作為評價教育經費管理水平一級指標,下設8個二級指標及28個三級指標。這一評價體系的建立為教育經費的管理提供參考。有學者提出應形成具有醫學院校的經費核算體系,公開教育核算信息。

        2.2.2物力資源

        教育資源中的物力資源主要包括圖書、建筑物、教育及科研設備等。充足的護理教育物力資源可以為護理專業的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實踐條件。由于經濟水平發展的程度不同,以及部屬地方院校教育資源配備的渠道來源不同,各地區醫學院校的物力資源發展參差不齊。調查顯示,地方院校的自習室、文化娛樂設施等資源供給不足,部屬醫學院校學生對教育資源配置的評價高于地方院校[1]。目前我國很多醫學院校大型設備匱乏,實驗室規劃和建設不合理,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和利用不足的現象并存。為了解決此類問題,有學者也作出了嘗試,但國內對護理教育物資的研究還較少。管靜等[21]對護理實驗室功能定位和建設模式進行探索,提出構建“3個平臺1個區”護理試驗教學中心,即基礎平臺、??茖嶒炂脚_、綜合試驗平臺、儲備實驗室,能較好地提高設備利用效率。

        3護理教育資源共享

        目前教育資源共享是全球研究的熱點。雖然我國有關護理教育資源共享建設和研究還存在許多不足,如網絡技術缺乏而導致護理教育資源網絡平臺建設不完善,大多數網絡資源共享模式只通過網絡課程來實現,缺少多樣化資源共享模式等。但我國從院校合作到運用網絡共享教育資源,都進行了嘗試和努力。我國的教育資源共享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3.1院校合并

        政府依據院校性質、地理、學科特點等把2所或以上高等院校合并,共享師資、圖書資料、院校設施等,從而實現優勢互補并進而打造實力強校[22]。20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通過這種模式實現教育資源共享,這也是我國最早探索教育資源共享的實踐模式。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院校的綜合實力,但由于各校建設制度和學科發展程度不同,以及權責分配不明等問題,大學合并后會增加教育管理成本,實現教育資源合理配置反而較為困難。因而有學者提出此種模式不宜作為教育資源共享的常用模式。近年來頗受關注的校企合作可否作為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的新模式,如醫學院校與醫院間合作。目前大多數院校的護理學院與附屬醫院聯合培養護理人才和師資,聘請臨床護理專家任教,派送學生到醫院實習、見習,這種方式可將臨床實踐技能資源運用到護理學院教學資源中,同時也將護理知識理論運用于臨床護理人才培養,從而實現學校和企業兩種教育環境和資源的共享。

        3.2大學城建設

        將高等院校集中建立在一個區域,或者在大學集中地域建立社區,各高校在這一特定區域對硬件、軟件資源共同利用,實現教育資源共享[23]。這種利用地理位置優勢的大學城建設在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的同時,也帶來了相當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由于各高校的管理制度和隸屬單位不同,綜合實力有差異,存在有些院校共享意識淡薄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育資源共享。目前,大學城建設是多種不同類型院校的加入,建議可以建設同種類型院校的大學城。比如建立醫學大學城,同時邀請教學醫院加入,形成大規模醫學教育資源共享區域。護理專業作為醫學專業的一部分,通過各高校護理學院與醫院護理教學部門共同建設,利用地域便利優勢實現資源共享。

        3.3大學聯盟

        該模式起源于美國克萊蒙特大學聯盟,現已發展得比較成熟。大學聯盟指2所或以上高校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活動方面為達到共同的目標,匯集其總資源而形成的合作組織,也可以由科研機構、學院共同參與,具有區域性、多機構合作、擴大資源、節約資源成本等特點[24]。20世紀80年代,美國護理教育界開始廣泛以大學聯盟作為護理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取得了成功的經驗。我國護理教育界也可借鑒這種模式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來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有些護理院校已通過互聘教師等形式實現教育資源共享,這對解決師資匱乏、教學力量薄弱等問題有一定的意義。但就目前大學聯盟在我國的運用程度來看,還十分不夠。護理教育領域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大學聯盟,比如大學附屬醫院附近建立新的護理高校,培養高素質臨床護理人才;護理學院與護理科研機構聯盟,加快護理科研的進步;護理學院與養老機構合作,促進老年護理教育發展等。

        3.4網絡教育資源共享

        在護理教育領域,我國正在通過網絡最大化實現護理教育資源共享。

        3.4.1通過慕課共享護理教育資源

        慕課是一種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學習各種學科知識[25],它與網絡公開課的區別在于慕課包含的是一個完整的學習周期,是“理想課堂”的再現,也創新了教育資源共享方式。上海交通大學護理學院創辦我國首門護理慕課《常見慢性病健康管理》在慕課平臺“好大學在線”上線。傅映平[26]提出護理專業教師可以把慕課、課堂研討、翻轉課堂3種模式融合,將慕課和護理課堂緊密聯系起來。高校護理教師可開設在線虛擬護理實驗室教授護理臨床技能課程,既增加學生的興趣,又可緩解實驗室緊缺的現狀。護理教育與慕課的結合響應了醫學教育改革,通過這種自主化、隨時隨地的學習方式使越來越多的護理專業學習者提升護理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拓寬了學習護理知識的視野,對護理人才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實現了教師資源的共享,有利于促進護理教育人力資源的發展和研究。

        3.4.2其他網絡教育資源的共享實踐

        馮俐[27]對醫學教育網絡資源網站技術構建進行了探索,通過對上傳和下載的醫學教育資源重新整合,強調了元數據對提高教育資源維護性和共享性的意義。汪慶玲等[28]在104家全國具有代表性的醫學院校和醫院配合下,構建共享型全國高職護理護理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了13門核心課程,推動了護理教學模式的改革,實現了有限的護理資源無限的共享,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加速護理教育資源的信息化過程,對將來護理專業資源庫建設的深化和完善有一定意義。這些網絡資源平臺的建立和網絡課程的開設可以緩解目前醫學院校教室設備不足、圖書資料緊張等教育物力資源缺乏的矛盾。大部分網絡教育資源因其可反復免費利用,節約了教育成本,也緩解了教育財力資源緊張與需求量大的矛盾。通過互聯網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雖然社會各界都作出了相應的努力,但目前我國網絡教育資源共享平臺不足,上傳和下載網絡教育資源的推廣力度還不夠,缺乏完善的網絡構建機制。這些對于護理教育網絡資源共享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國護理教育研究者應根據我國護理教育發展的特點,建立適合我國護理教育資源共享模式。

        4小結

        通過對護理教育資源相關文獻的分析,從護理教育資源中人力資源的師資和人才培養方面、財力資源方面、物力資源方面、教育資源共享方面歸納總結,發現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方面,而缺乏對物力資源、財力資源的深入研究,護理教育領域網絡教育資源共享的研究也還不夠。護理學者應集結各方力量,研究出適合我國國情的人力資源培養方式,加大護理教育物力資源、財力資源的投入力度,合理分配,同時探索出適合我國護理教育資源共享模式,積極構建護理教育資源共享網絡平臺,充分利用高科技迎接護理教育資源發展的春天。

        參考文獻:

        [1]王彥斌,侯建林,陳娟.中國醫學生對就讀院校教育資源配置的評價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6,36(2):170-175.

        [2]魏曉瓊,鄭顯蘭.我國護理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發展現狀[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3):233-235.

        [3]羅軍飛,廖小利,汪迪.論我國護理學科社會科學屬性的現狀及其發展[J].護理學雜志,2015,30(6):100-102.

        [4]尤黎明,萬麗紅,趙娟娟,等.廣東省護理教育資源與需求及發展趨勢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2):101-109.

        [5]趙杰剛,史素玲.河南省護理教育資源及三級醫院護理人力需求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8(2):73-76.

        [6]高艷華,劉秀,李穎,等.河北省醫學教育資源現狀分析[J].河北職工醫學院學報,2002,19(4):42-46.

        [7]蘇建萍,趙慧玲,代亞麗.新疆地區高等護理教育資源現況調查[J].中華護理教育,2010,7(11):507-509.

        [8]蔡少芳,申思思,張妮莉,等.我國高等醫學教育資源分布現狀分析[J].醫學與哲學,2015,36(12):68-71.

        [9]WorldHealth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Directory[EB/OL].(2013-10-05)[2017-04-20].ht-tp://avicenna.ku.dk/database/medicine.

        [10]董蘭,劉冬,呂君.護理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與管理[J].全科護理,2015,13(20):1145-1146.

        [11]許路,邱東民.院校合作下高職護理教育“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3,24(3):83-84.

        [12]NationalLeagueforNursing.CertifiedNurseEducator(CNE)2012-2013CandidateHandbook[EB/OL].(2017-03-08)[2017-04-22].

        [13]朱迪,楊培常,張艷,等.高校護理專業教師核心能力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0):34-37.

        [14]章琳,王麗娟.我國護理教育的現狀及發展思路[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23):2992-2994.

        [15]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EB/OL].(2015-11-24)[2017-02-24].

        [16]柯盈盈,鄭晶,尤黎明.我國護理專業起始教育規模與層次結構及區域分布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2):145-148.

        [17]ShiraziF,SharifF,MolazemZ,etal.Dynamicsofself-directedlearninginM.Sc.nursingstudents:aqualitativeresearch[J].JAdvMedEducProf,2017,5(1):33-41.

        [18]曹梅娟.國外專業協會對護理學科人才培養的介入機制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2):189-190.

        [19]郭桂芳.我國護理學研究生教育概述[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7):485-489.

        [20]趙國偉,段志光.地方醫學院校教育經費管理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9):703-707.

        [21]管靜,孫宏玉.護理學實驗室功能定位與建設模式的探討[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11):879-881.

        [22]孫愛萍,張紅光,嚴永江,等.秉承雙贏原則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19):203-204.

        [23]趙蕾.基于大學城模式下的資源共享問題分析[C].北京市高教學會技術物資研究會第十五屆(2014)學術年會論文集,2015:11.

        [24]李芳芳,姜安麗,顧申.護理專業教育資源共享的方式———大學聯盟及其發展[J].護理雜志,2010,27(7):990-992.

        [25]MilliganC,LittlejohnA.Howhealthprofessionalsregu-latetheirlearninginmassiveopenonlinecourses[J].In-ternetHighEduc,2016,31:113-121.

        [26]傅映平.淺析“后MOOC時代”我國高校護理教育發展策略[J].西北醫學教育,2016,24(2):201-204.

        [27]馮俐.醫學教育資源網站的技術構建與實現[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4,28(6):617-619.

        第3篇:護理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職業技能競賽;護理專業;課程改革

        隨著社會的發展,要培養合格的護理專業人才,應從課程設置入手。如何設置合理的課程是目前護理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大多院校護理專業的課程設置還延續以前的設置,有少數院校已經進入改革探索階段,護理專業課程改革現狀正處于探索階段?,F階段我國護理教育基本上是以職業技能教育為主,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技能競賽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參加專業技能大賽是職業院校強化育人質量的重要舉措,是突出職業教育特色、提高職業教育競爭力的重要保證。2008年2月28日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于舉辦200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通知》,明確了舉辦技能大賽的總體方案,并就技能大賽涉及的專業領域和項目做出了規定。2008年6月28日教育部正式提出建立職業教育技能大賽制度和“校校有比賽,層層有選拔,全國有大賽”的職業學校技能競賽序列,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的局面。護理技能大賽根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護理崗位能力來命題,貼近臨床工作過程,凸顯護理專業所需人才的職業標準。現從技能大賽入手,將其對護理專業課程改革的影響相關內容綜述如下。

        1護理職業技能競賽現狀

        全國首屆護理技能大賽于2009年8月8日、9日在北京舉行,由中國衛生教育職教學會主辦、首都鐵路衛生學校承辦,大賽以“展示技能、促進交流、打造品牌、引領發展”為主題,以展示全國護理專業實踐教學成果、提升護理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為展示當代護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1.1概念

        職業教育(學校)技能競賽是由各類職業學校或有關部門、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據教育部、人力資源和就業保障部頒發的專業教學標準、技能訓練標準和國家職業資格標準開展的群眾性教育類比賽活動。其參賽對象是各級各類職業學校的學生和老師;其基本要求是密切結合社會生產實際,并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重點;其目的是對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技能發展水平和教師的專業教學質量進行考評。職業技能競賽是根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以及崗位能力來命題的,它將國際最新執行標準引入競賽的評價體系,競賽的評分標準注重與臨床接軌。

        1.2護理技能大賽的目的

        2015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護理技能”的目的是:通過競賽全面考察參賽選手的職業素養、評判性思維能力以及臨床護理基本技能與操作水平;引領高等職業學校適應行業現狀及專業技能發展趨勢,推進護理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搭建學校醫院合作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的平臺;提升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培養能夠順利進入護理崗位勝任臨床工作的護理人才。

        1.3護理技能大賽命題思路

        大賽以護理工作任務為導向,按照臨床護理崗位工作的要求,對病人實施整體、連續科學的護理。

        1.4護理技能大賽的內容與方式

        1.4.1內容

        護理技能大賽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理論知識考核階段):選手在健康評估室抽取臨床案例,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分析并列出主要護理問題,并對首優護理問題提出主要護理措施。第二階段(臨床護理技能操作):選手提前30min進入準備間,根據對臨床案例的分析,選擇實踐操作所需用物并擺放合理,進入賽場后30min內完成規定的護理操作技術。成績評定采用百分制,其中案例分析占10%,技術操作占90%。

        1.4.2方式

        護理技能大賽為個人賽,包括初賽和決賽。初賽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初賽結束后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挑選4名選手(同一院校參賽選手不超過2人)組成一支代表隊參加全國大賽,每名選手限一名指導教師,報名信息獲確認后不得隨意更改選手和指導教師。

        1.5護理技能大賽的特點

        1.5.1突出護理工作的整體性和系統性

        要求選手按照臨床護理工作過程完成評估、診斷到計劃、實施的全部護理內容,體現了護理工作的完整過程。在培養選手職業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選手的職業認同感。

        1.5.2操作比賽過程中重視人文關懷

        每年的護理技能大賽評分標準中重點突出了人文關懷,選手在進行護理操作的過程中應保持有效的護患溝通,以滿足病人的基本需要。如操作前的核對、解釋,并取得病人的配合;操作中的詢問、解釋;操作后的詢問需要,告知注意事項等。同時要求護生要有愛傷觀念、關愛病人的人文精神,提高服務意識。

        1.5.3競賽方式更貼近臨床護理工作過程

        在競賽方式上引入病例分析,貼近了臨床護理工作過程。比賽在注重實踐操作的同時還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醫院的真實場景放入賽場,以賽場的形式展現了醫院臨床護理工作的過程,讓選手更加清晰地認識護理職業。

        1.5.4競賽標準代表護理教學最前沿的標準

        在國賽技能標準的引導下不斷推動護理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主旨將不斷影響著職業教育人和受教對象。在參加技能大賽的過程中不斷督促指導教師和學生研究新的臨床護理技能發展狀況和競賽標準,同時,反思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促進教學和改革。

        2課程設置的概念

        課程設置是學校根據培養目標制定的指導教學的規范性文件,反映課程的總體規劃,是學校組織和管理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它包括專業培養目標、學習年限、開設課程、主要教學形式和學時的分學期安排等。傳統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對現代護理職業教育來說已經不能完全適用,隨著21世紀的到來,護理工作的范疇在不斷擴大,護理服務的內容也日趨復雜,社會對護理專業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護理教育面臨新的挑戰。為適應醫學科學的發展及高素質護理人才的需要,必須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護理教育體系。

        3技能大賽對課程改革的影響

        作為中國職業教育界的一項大事,技能大賽為我國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同時,技能大賽為展現職業教育成就、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擴大職業教育吸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技能競賽還對推動校企合作及引導職業院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已成為院校師生追夢圓夢的舞臺。職業技能競賽如同方向標,可以引導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對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改革與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3.1課程內容方面的影響

        3.1.1技能大賽評價體系的引導作用

        技能大賽的評分標準代表教學最前沿的標準,注重與臨床接軌,護理操作標準體現了臨床中新的技術以及護理專業技能發展趨勢。護理教育的培養目標也必須與時俱進,通過技能大賽的引導,跟上臨床護理的發展步伐。

        3.1.2為院校合作搭建平臺,更新優化學習內容

        護理專業課程內容相對落后于臨床,知識的應用性不強,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進步,護理技術和理念也日新月異。然而學生普遍使用的教材為紙質教材,而一本教材從編寫到出版需要的時間較長,造成了教材內容永遠落后于臨床的現象,進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參賽內容比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實際工作,同時培養解決實際工作能力的學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技能競賽作為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制度設計,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技能競賽標準的制定、評價等和臨床息息相關。技能競賽為醫院、學校的合作搭建了平臺,促進了院校合作,讓學校隨時了解臨床新進展、新動態,學生的學習內容也隨之更新,以彌補教材落后的缺陷。

        3.1.3深化改革,對接職業標準

        競賽也為相關課程的設計積累了寶貴素材,啟示可以以往的課程設計內容與模式按照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重新進行規劃和整合。職業技能競賽可謂是一個認知平臺,通過技能競賽,各職業院??梢欢猛愒盒5募寄茱L采和教學成果,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同時對于自身而言,也是一次查漏補缺的契機,教師可以博采他人之長,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未來的教學設計和創新做出規劃。

        3.2課程結構方面的影響

        大賽的命題思路是以護理工作任務為導向,按照臨床護理崗位工作的要求對病人實施整體、連續科學的護理。而現實護理專業課程實驗、實習、實訓等教學環節銜接不夠緊密,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F階段大多數院校的實驗、實訓課是跟隨著理論課,理論內容結束學習一個技能操作或做一個實驗,等學期末進行考核。如生理課做了什么實驗,護理學基礎課學了幾個操作這樣而已,實踐教學環節的銜接需要進一步進行改革,或者可以開發幾個項目,將幾個操作聯系在一起做一個項目,如處理外傷的病人,可以包含包扎、輸液、搬運等操作,項目可以設計不同病人將實驗、實訓串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了學校技能培訓的開展。護理技能操作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各項治療、護理措施順利實施的前提條件。護理教育中理論教學偏重,實踐教學突出不夠。實踐教學開展不足與培養技術型護理人才不相符。護理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和職業素養。張晨洋通過對蘭州大學護士學校2013級已經畢業,進入工作崗位的76名學生調查發現,87.2%的學生認為護理實踐很重要,對臨床護理實踐教學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目前我國大多院校仍采用傳統的基礎課程、臨床課程、實習“三段式”教學,見習學時少,多采用集中實習的方法,將畢業實習安排在最后一學年進行?;蛟S可以根據臨床發展需要刪減不必要的教材內容,加大并突出實踐教學,實現護理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傳統醫學為主的課程體系設置與護理專業特色不適應,表現為護士的知識結構不合理,綜合素質不高,創新能力不足,難以適應新的護理理念、護理模式、護理方法的變革和護理事業空間的不斷拓展。在技能大賽的指引下重新審視課程結構,以如何增強學生技能、培養學生處理、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為主。

        3.3教學方法的影響

        提高了護理教育質量,不斷完善自我。護理技能大賽注重考查選手的綜合素質,選手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要有嫻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考察了選手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變突發狀況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質等。為了展示學校的教育水平,不斷完善自我,向技能競賽的標準發展。護理專業實驗內容多而零散,多門課程之間缺乏內在聯系,且與臨床缺乏緊密聯系,教學方法仍以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練習—學生回示—教室總結為主,墨守成規,對實驗操作缺乏改進探索的意識。技能大賽的比賽方式提示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臨床思維模式的形成,而不是把知識、技能簡單地灌輸給學生,需要將所學知識聯系、結合在一起,并非簡單教會單一的操作而已,而是要改進教學方法,將人文、禮儀等通用知識合理地穿插于教學的每個環節。技能大賽的方式基于護理工作過程的基礎之上。在教學方法中田芬霞等通過對某一教師授課的兩個班級進行對照研究,對照班采用傳統授課方式,實驗班實施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用綜合項目將教學內容串聯,授課后通過調查實驗班理論考試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班,96.15%實驗班的學生認為提高了自學能力,100%教師認為營造了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氛圍,84%的實習醫院帶教老師認為學生能盡快適應臨床。黃愛蘭通過調查研究在實訓課中運用技能競賽教學法授課的班級中,學生考核成績好,競賽教學法(實驗組)的教學效果評價優于傳統教學法(對照組)。劉珉調查研究發現,通過參加競賽學生的經驗介紹、參賽總結、觀摩其他院校選手的演示,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充分發揮參賽選手的帶動作用,帶領班級和專業在職業技能、綜合素養等方面全面提升,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4考核方式的影響

        技能大賽的考核是通過禮儀、溝通、操作、心理素質及應變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考評,以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楊春暉等通過對梧州市衛生學校2013級護理專業2個班級155名學生進行研究調查,實驗組用競賽模式考核,對照組用傳統模式,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滿意度為94%,對照組學生滿意度為76%,實驗組學生普遍認為競賽的學習模式使自身操作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得到了較好的鍛煉,對照組學生則認為學習積極性不夠,容易厭倦。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應該運用多元化考核方式,綜合評價學生能力,建立以能力為中心的考核體系,注重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的結合,形成較完善的操作規程與評分標準體系。同時,在評價指標體系中提高對病人的評估、與病人溝通、對病人關心和關注病人安全方面的分值,從技能知識、技能操作、態度、溝通等方面考核學生,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以適應現代護理職業的崗位需求。改革傳統的技能考核形式,在考核中加入模擬病例,即在確考核項目后由學生抽取病例,確定為某病人進行心肺復蘇、靜脈輸液、鼻飼等操作。如心肺復蘇可以是病房或者野外。針對不同病人、情景、稱呼、解釋、囑咐都不盡相同,促使學生在面對具體病人時進行思考,如何為病人提供最佳護理服務,從而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5展望

        第4篇:護理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范文

        作者簡介:況玉環, 本科,教師, 助理講師。

        【摘要】隨著21世紀護理模式的轉變,護理教育的認識和改革應進一步得到加強。目標的明確和教育體制的轉變也為未來護理教育指明了方向,綜合素質教育、人文關懷以及倫理醫學的作用在護理教育中應更加得到體現。對于護理未來發展方向的把握,從更高的角度認識護理,指導實踐,提高護理教育的水平,對新形勢下護理教育的發展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護理教育;綜合素質;人文關懷;倫理醫學

        當代醫學模式的轉變,使得護理也向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方向發展。病人將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治療和護理。隨著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醫療信息的普及,病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能力參與個人及家庭醫療保健計劃的制定。21 世紀護理模式的轉變主要體現在(1)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人的健康為中心; (2)從以病人為中心轉向以個人、家庭和群體為中心; (3)從以醫院為中心轉向以社區為中心;(4)從以照顧病人為中心轉向以健康促進、疾病預防和康復治療相結合的衛生保健為中心。21 世紀的護理專業人員的角色也相應的擴展。為了同上述趨勢相適應,護理人員的作用將會發生明顯轉變,承擔起作為一名健康管理者、社會支持者、初級衛生保健的提供者、健康教育者和積極的終生學習者的角色。21 世紀的護理教育將進一步體現教育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系統活動特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大眾對享有高質量的衛生保健需求日益增加,我國加入WTO 對人才的需求,特別是目前國內外對高層次護理人才的需求增加,給護理教育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今后護理學的發展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明確護理教育的目標

        1.1 綜合素質是培養目標的總體要求:綜合各種研究結果表明,護理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為: ①具有利他精神和人道主義價值觀。尊重人的權利,對病人及家屬、對同事及其他必須接觸的人保持誠實正直;有健康的心態和正確的倫理道德標準。②護理人員應該是知識淵博、技能熟練的。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實踐技能(基礎護理、急救護理,康復保健等) ;具有臨床判斷能力,對病人現有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作出準確的診斷和處理; ③具有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能維持公眾信任度,保持與醫生等其他專業人員和病人及家屬的合作氣氛。除此之外,護理專業還要求護士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能預測評估護理工作質量;具有健康教育能力,能講授如何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保持健康、預防疾病;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有繼續學習的習慣,能面對不同病人,適應多種變化[1]。

        1.2 強調護士的能力培養:護理所服務的對象是動態變化的完全不同的個體,護士的職能角色相互交叉并不斷擴大,護士面臨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在護理教育過程中應注重培養護生運用現代信息資源、學習現代醫學知識的學習與發展能力;駕御臨床護理、解決疑難問題的創造性工作能力;參與社會活動的交際能力;除此之外,自我約束能力(情緒的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驅策能力和對他人情緒的識別,移情及適度反映能力) 也很重要。這就要求護理教育培養目標中,應重視培養護生價值觀及情商( EQ) 等非智力因素,以促進護士的角色升華,把技術主義的知識結構變為“管理、人文、心理”的知識結構[2],有利于提高護理教育質量。故課程設置要體現6 種綜合能力即有效、精確的溝通能力、自我控制力、法律或政策意識、領導能力、危機應付策略、有效的組織和優先考慮技巧[1]。

        1.3 培養目標細化、量化、載體化和可操作化:由于以往護理教育培養目標在內容上過于籠統,操作性較差,難以具體實施,因此導致教與學雙方不太了解培養目標的意義和作用,也就談不上根據培養目標選擇和設計教學活動;我們應當研究和學習國內外護理教育培養目標研究中的經驗,制定護理教育培養目標時,要力圖使目標具體化使其具有較強操作性。將各層次護理教育的培養目標細化,使每一個目標都分解成具有較強操作性的條款;教學內容上應及時把一些來自核心專業雜志的最新信息制成授課講義發給學生,使學生接受的永遠都是最新、最接近臨床的信息,比較能夠學以致用。這樣一方面為教師選擇和設計教學活動、制定評價標準提供準則,另一方面,為學員的學習提供指導路線,使得學員可以沿著這條路線,組織有關信息、確定學習重點并評價自己的進步,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避免了學習的盲目性[3]。

        2 完善護理教育體制

        世界許多國家逐步完善了護理教育體制,形成了從中等水平護理教育到博士教育的多層次、多渠道教育局面,并增設家庭護理、社區護理、職業護理(occupational nursing) 和培養開業護士(nurse practitioner) 等教育項目。從國外護理教育的現狀來看,從事護理實踐的護士以學士學位為主,從事護理教育、護理管理、護理研究等的護理人員則需要有碩士、博士學位。而且擁有高學位的護理人員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勢。在我國,改變以中等教育為主,迅速擴大高等護理教育規模,提高護理教育層次的護理教育體制應更一步得到發展[4]。

        3 健全護理教育的培養模式

        3.1 構建護理人文素質教育模式:首先,有計劃地舉辦人文講座、名片名著欣賞、文藝表演、演講比賽等,有效地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比課堂教學更切入社會熱點,內容更廣泛、更新穎,對學生的影響也更深遠。其次,營造內涵豐富、生動而有意義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園文化是主導文化(第一課堂為代表的學生文化) 之外的文化活動現象,它通過感染、暗示、激勵與心理調適等多種功能,改變著學生的情緒、情感、行為規范與生活方式等,它有巨大的教育功能[5]。 校園文化包括校園的綠化和規劃、校訓與學生行為規范的制訂、人文景點的設立、教室和實驗室的布置等,處處體現人文思想,使學生在良好的人文氛圍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再次,加強社會實踐環節,引導學生積極了解國情、了解社會,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使學生在參與中不斷增強人際交往與語言表達能力,自覺提高自身人文修養。所謂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上述能力,而不是只教授學生人文知識,更不是背誦人文教條。在人文領域,情感體驗永遠比理論對人的影響大[6]。

        3.2 轉變護理倫理學的學科教育觀念:隨著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文化價值觀的改變以及護士角色的變化,護理倫理學的教育內容也應隨之發生變化。分析國內的護理倫理學教育內容,重點放在護患關系、護理道德規范和護理倫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原則上的比較多。相對來講,國外的護理倫理學的教育內容較廣泛,涉及到的倫理問題也較多,包括:人工授精、體外受精、墮胎、有生理缺陷的嬰兒、臟器捐獻及移植;兒童、精神病患者、殘疾人的權力;腦死亡、人體實驗、自殺、安樂死、臨終關懷、基因治療、撤除生命支持措施、放棄治療、護生的角色等[7]。有些專家提出,稀有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以及與其相關的衛生經濟決策、醫療制度等內容也納入到倫理學教育內容之內。各院校在調整護理倫理學教育內容時,不僅要借鑒國外倫理學發展的新成果,還應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既要強調對倫理學知識和原則的教育,也要重視處理護患、護醫、護際關系的原則和技巧;既要培養學生對醫療衛生領域中的一般性倫理問題的辨認能力和解決能力,也要培養學生對那些爭鳴階段的前沿課題的道德推理和判斷能力。

        3.3 建立循證護理學教育的新模式:循證護理學( Evidence - based nursing ,EBN) 是20 世紀90年代受循證醫學(Evidence - based medicine ,EBM) 思想影響而產生的一種新的護理觀念。循證護理學以其更科學、更成熟的護理模式向傳統的經驗式護理模式發起了挑戰,同時也對護理教育提出了挑戰。

        發展循證護理,應建立對循證護理學較完善和正確的認知,深刻理解其產生背景、形成過程、發展條件等。護理教育者在教與學的決策中,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中,應指導學生運用批判性的思維對現存的實踐模式尋求實證,以便在將來的護理實踐中不斷改進護理質量[8]。

        充分利用課堂討論、臨床實踐及臨床案例討論等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思維和探索??偨Y教材- 臨床護理- 期刊雜志- 循證醫學中心系統評估之間的差距,提出臨床實踐應采用什么樣的合理方案。通過循證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擯棄已往只憑書本知識和老師臨床經驗而作出護理決定的思維定勢, 強調任何護理決策的制訂應將個人的臨床經驗與現有的可信的臨床研究證據完善結合,將護理服務建立在目前所能獲得的證據基礎上。

        4 護理教育的發展方向

        4.1 開設社區護理課程的必要性:社會對護理的需求不僅僅局限于在醫院為個人提供護理服務,還要在不同場所例如社區,面對不同的人群發揮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認識和要求日趨提高,這為護理專業的發展提供了相應的機遇與挑戰,護士所承擔的專業角色也正發生著變化。護理將逐步由醫院走向社區,更多地參與預防保健。因此未來高等專業護理人才更需具備社區護理的理論與實踐知識。

        隨著醫藥衛生改革的開展,為控制病人的醫療護理費用,許多醫院采用了縮短平均住院時間,將康復期病人及早轉向社區的措施,也為社區健康服務機構的發展及社區護理提出了要求[4]。21 世紀我國的衛生工作目標強調社區衛生服務,預防疾病、保持健康和康復護理與社區保健相結合。社區護理作為社區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成為護理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

        4.2 護理教學方法的改革:在護理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將進一步向多樣化和現代化發展。高科技成果在教學中的應用將給學生提供更多的主動學習機會。減少課堂講授的時數,增加小組討論、專題講座和實際訓練,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幫助下積極主動地探索,注重護理理論與護理實踐相結合。在教學手段上充分利用現代的電教設備,如幻燈、電視、電子計算機、Internet 網等。網上遠程教學也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學??赏ㄟ^電視網提供非臨床課程的教育。網上還可開展座談討論、小組辯論、客座講課、書面或口頭測試等。

        綜上所述, 護理是現代科學體系中一門綜合性、獨立性的應用科學,應更加重視和發展護理教育,護理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決定了它自身需要飛速發展變化,來迎合時代需要。

        參考文獻

        [1] 宋春燕.美國護理教育的變化及發展趨勢.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61-264

        [2] 李惠敏.樹立護理新思想邁向21世紀.實用護理雜志[J],1998 ;14(12):660-661

        [3] 程靜華.新世紀護理教育培養目標的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J],2002;37(8):606-608

        [4] 孫宏玉.護理教育. 護士進修雜志[J],2005;20(1):3-4

        [5] 林正范.大學心理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249-257

        [6] 賈啟艾.護理學的人文底蘊.護理研究[J],2002 ;16 (2):63-65

        第5篇:護理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 社區護理;分析;現狀;高年資護士

        【中國分類號】 R236.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44-5511(2012)02-0512-01

        2006年2月,《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國發[2006]10號)提出,到2010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和有條件的縣級市要建立比較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比較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合理,服務功能健全,人員素質較高,運行機制科學,監督管理規范,居民可以在社區享受到疾病預防等公共衛生服務和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醫療服務?,F就我國社區護理的現狀和發展進行分析。

        1社區護理的概念

        社區護理是綜合應用了護理學和公共衛生學的理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論與技術,借助有組織的社會力量,以社區為基礎,以人群為對象,以服務為中心,對個人、家庭及社區提供連續的、動態的和綜合的服務,其目的是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維持健康,提高社區人群的健康水平[1]。

        2我國社區護理的現狀

        2.1社區護理教育:我國的社區護理起步晚,所以社區護理教育正處在發展階段,我國的社區護理教育面臨培訓體系、師資培訓、培訓基地及培訓質量控制等問題。在社會需求和國家政策的激勵下,各護理院校紛紛開設社區護理教育,但是有的學校雖然開設了社區護理課程,卻缺乏實習的基地,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場所,不可能培養出實用型的社區護理人才。目前,中國護理人員的主力軍仍然以中專學歷為主,以基礎護理和臨床護理為主體知識結構,已經不能滿足現代護理的需求,同時部分護士既缺乏臨床護理能力,又缺乏社區護理服務經驗,這必然影響社區護理的內容和質量,影響社區護理的發展,影響社區居民的健康保障。

        2.2社區護理主要的工作: 社區的大部分工作,如社區預防保健服務、健康教育、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社區康復等大多由護士來完成的,社區護理的服務范圍主要以治療為主,社區護理服務內容仍停留在各種注射、輸液.換藥以及病情觀察等項目上,服務對象主要是個人,較少考慮整個社區和家庭,以及疾病的預防。更少考慮對群體行為干預而達到健康促進的最終目標,社區護理服務功能在社區衛生服務中沒有充分體現出來,只是被動的護理。

        2.3從事社區護理的人數:截至2007年底,我國約有護士154.3萬名,其中從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注冊護士僅有近4.2萬余名[2],這對于有13億人的中國來說是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的,2006年8月國家印發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和編制標準指導意見》中規定原則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每萬名居民配備2~3名全科醫師,而全科醫師與護士的比例按1:1的標準配備[3]。

        2.4社區護士面臨的壓力:社區護士的主要壓力源分別來自:工資收入低、福利待遇差、工作負荷重、社會地位低等,社區護士的工作壓力隨社區護齡增加、職稱上升、學歷的增高而減小。

        3社區居民對社區護理的需求

        社區居民希望有良好的護理服務模式,能夠將醫院的醫療資源通過一定的教育形式輻射社區,建立以大型醫院為技術支持的社區護理模式,符合社區居民的需求意愿;需要像大醫院的醫療護理技術,目前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人員不足,但是社會上對社區護理工作仍有偏見,對于求醫治病,人們大多會選擇醫院就醫,有些人對護士的價值并不真正理解,尤其是對社區護士獨立自主地完成社區衛生保健服務持懷疑態度,社區居民從護性低;隨著社會發展,居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的提高,社區居民來自不同層次人群,而且趨向老齡化,要面對人群的各種需求,就需要有判斷性思維能力.臨床決策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健康評估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獨立獲取信息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現代護理人才。

        4高年資護士特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長期的臨床實踐使得中年以上的護理人員不但具備了豐富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嫻熟的技術.豐富的臨床經驗.資深的閱歷,而且具備了與人流和溝通的技巧,在醫院的護理工作中,他們身體功能變化已不適合24小時輪班,其中有一部分提升為領導,大部分轉行轉科,使其所學知識漸漸淡忘生疏,造成技術資源浪費,如果這部分護理人員到社區工作,學以致用,一方面來填補目前社區護理的缺失和不足;另外也節約國家的人力資源,達到人盡其才。

        5小結

        在我國,目前社區醫療保健機構的預防保健費用大多是靠醫院經濟收入來補償,由于政府支持不足,服務價格未理順等原因,形成了基層醫院預防保健服務做得越多,自身填補經費就越多,醫院越虧損的惡性循環[4].我國可以學習其他國家,政府加強對社區護理的投入,完善保險制度,發動慈善募捐等等,通過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結合的原則,將盈利、福利和公益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保障社區護理工作持續發展[5].護理管理者應采取有效手段培養社區護理人員對醫院的感情和忠誠程度,降低她們的離職傾向.給社區護士提供一個好的工作環境、滿意的工資福利待遇、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等來減輕社區護士的壓力;使高年資護理人員看到美好未來,積極發揮自己一技之長,投入到社區工作,節約國家資源,為社區人群提供高質量.多元化.人性化的多功能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 趙秋利。社區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2] 陸萍靜,張金勇,石延宏。患者對社區護士知識及技能滿意度的調查分析。南方護理學報,2005,12(1):13-15.

        [3] 孫桂香,姜海霞,高修銀,等。社區護士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中國全科醫學,2007,9:742-743.

        第6篇:護理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范文

        1.1功能制的護理

        在傳統的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的護理方式主要是進行功能制的護理。功能制的護理模式十分被動,其最大的缺點就是工作中只重視任務的完成,而忽視了患者的個體差異以及疾病所含的社會因素,對患者的心理感受更是缺乏重視,導致患者對醫院產生了恐懼感和陌生感,這將嚴重影響患者的康復。

        1.2整體護理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現代護理逐漸向整體護理方向轉變。整體護理的特點主要表現在護理工作是以患者為中心,護理過程中重視對患者身心需求的滿足,并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護理,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作用,從而有計劃地采取合理的措施解決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主要是采用1名護士對幾個患者進行固定管理,通過長時間的接觸和溝通交流,培養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信任,消除患者的恐懼感和陌生感,使患者能身心放松,從而積極地配合治療,這對患者的恢復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護理人人員也由傳統的護理給予者轉變成為了集服務、觀察、交流溝通、管理、教育為一身的綜合性的專業技術人員。這對護理人員的綜合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除了要具備精湛、豐富的專業知識,掌握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預防醫學以及康復醫學等多學科知識,還應具備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宣傳教育的能力等。近年來,世界各國的各類醫療機構均采用了這種以護理程序作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大量實踐證明這種護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醫院的護理質量,改善了醫院及護理團隊的整體形象,更好地體現出了護理的價值。由此可見,推廣應用整體護理模式十分必要,是現代醫療護理學科的必然發展趨勢川。

        二、護理教育現狀

        護理模式的轉變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知識儲備和綜合素質等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醫學模式和護理模式的轉變。

        2.1護理專業課程缺乏專業特色護理學與醫學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內容又具有其特殊性。目前,很多護理專業的醫學課程設置與醫學專業類似,多為醫學專業課程的縮小或者翻版,缺乏專業特色,護理學專業知識以及技能訓練方面的特色未得到很好的體現。

        2.2缺乏職業道德教育目前,很多院校關于職業道德以及行為規范等方面的課程還比較缺乏,有的學校甚至根本沒有開設,導致學生在從業過程中缺乏責任心和認真負責的態度。而很多的護患矛盾都是由于護理人員的態度冷漠、缺乏責任心或者操作馬虎等造成的。醫護工作的特殊性要求醫護人員在工作中能夠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從身心上給予患者幫助。

        2.3缺乏禮儀教育和人文知識相關課程護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服務性的工作,工作內容比較繁瑣,不僅要幫助患者康復,還需要給予患者各種周到的服務。因此,護理人員除了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外,還需要具備豐富的人文知識以及較好的禮儀和涵養。目前,我國護理專業關于禮儀和人文知識相關專業的課程開設還不夠,很多畢業生在工作過程中,對醫囑的理解不準確,在進行護理時與患者的溝通不好,在交際中的禮儀、心理、服飾、藝術欣賞以及語言技巧等方面的知識都還比較欠缺,而這些都有可能加重護患矛盾。

        2.4臨床見習不足護理學的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醫護教育必須加強臨床實習和見習。由于很多見習或實習基地的場地、患者、設備設施以及師資等都還比較缺乏,學生見習實習安排較為困難,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效果。僅通過教學很難讓學生切實地掌握操作技能,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很難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過程中,在解決問題方面缺乏靈活性和高效性。

        三、加強護理教育改革的對策

        3.1改革教育理念教育直接關系著社會與人的發展,改革和創新教育觀念是實現教育現代化、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現代化人才的必然途徑。傳統的護理教育嚴重存在著重理論輕臨床、重知識教育輕人文和素質教育的現象,教育觀念滯后,教育模式陳舊,教育效果不好。因此,必須進行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手段等的改革,樹立現代化的教育理念。

        3.2加速課程改革改變傳統的以醫學教育為向導的課程體系,加強護理專業的特色建設,突出護理專業特色,加強人文教育和禮儀教育,全面建設新課程體系。護理教育應合理地改變并完善教學目標,以體現專業需求和護理教育價值觀。尤其應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地激發學生的潛力,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崗位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在課程安排上,可以借鑒和學習國外護理專業的安排,適當地加設心理學、倫理學、教育學、美學、法學、社會學、人類學及經濟學等課程。

        3.3加強臨床護理實習應加強臨床護理教育實習帶教,使學生在實習中實踐,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護理知識和技能。同時,使學生能夠將在校學習到的醫學、護理學、社會學、人文和禮儀知識等運用到臨床實踐中來,培養護理生的溝通能力和護理水平,提高護理整體素質。

        第7篇:護理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本科涉外護理 英語課程設置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廳資助課題,項目編號:12B320031。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9-0092-01

        20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外資企業和各類機構在我國境內的活動范圍迅速擴大,涉外醫療逐漸成為我國衛生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同時,由于人口老齡化等原因,國外對特殊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多,如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都存在著嚴重缺乏護士的現象[1]。課程設置是培養目標的具體體現。課程定位是否準確、課程體系是否完善、課程設置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教育的成敗和人才培養的質量。英語是涉外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英語課程設置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系到涉外護理專業教育的成功和國際化護理人才的培養[2]。

        1.現狀和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國護理教育隨著美國CGFNS(Commissi0n 0n Graduates of Forei n Nursing School美國國外護校畢業生委員會組織亦稱“國際護士職業執照考試委員會”)考試考點在中國的設立和ISPN(國際護士執業水平考試)項目的聯合實施逐漸與國際接軌,涉外護理專業的教育也應用而發展起來。但搞好涉外護理教育最基本也是最實際的要求就是必須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教育體系,教育過程中需要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實習實訓等方面的工作進行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和突破。

        目前我國通行的護理教育理念、專業課以及其他課程的沒置,明顯不能滿足涉外護理專業“特色教育”的需求。歸結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多數護理院校都缺乏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無論是專業課程還是英語課程[3]。

        涉外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不僅能熟練掌握先進護理理念、護理知識和護理技術,并能用英語順利交流的滿足國際護理人才市場需求的“護理+英語”復合型高素質護理人才。而綜合各個層次涉外護理專業教育,能稱得上成功者的可謂鳳毛麟角的主要原因就是英語水平達不到要求。目前,許多涉外護理專業院校還沿用傳統的英語課程設置模式,沒有根據該專業特點進行相應的改革和調整,課程的設置缺乏針對性與科學性,與涉外護理人才的培養要求相差甚遠[4]。

        2.問題的解決―科學設置英語課程

        目前,我國涉外護理專業教育多停留在2年(全日制高中后)或3年(高職高專類)制專科層次。我院順應國際化護理市場對高層次復合型護理人才的需要,自2009年起成立了4年制本科涉外護理專業。立足本專業培養目標,本科涉外護理專業英語教學可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主要是公共英語教學,其培養目標是幫助學生順利通過托?;蜓潘伎荚嚒5诙A段為學生入校后的第5學期,主要進行醫護專業英語教學,由具有英語背景的護理專業外籍教師擔任授課。具體課程包括醫學英語術語、涉外護用英語等。學好護理英語的關鍵是擴充專業詞匯量。護理英語的專業詞匯不僅量大,而且詞的構造很復雜,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是護理專業詞匯的構詞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第三階段為學生入校后的第6學期,主要是備考CGFNS和NCLEX-RN的課程設置。由具有國外學歷或曾就讀于具有國外理念的國內相關護理院校(如武漢大學Hope護理學院)的護理專業教師擔任授課。在課堂,教師通過美國原版教材、音像資料、書面題庫、電腦題庫等進行CGFNS式教學,課后,積極采用“Topic英語情景劇”等形式作為輔助實驗教學,即教師在不同學習階段根據教學內容需要編寫若干主題不同的典型病例,由任課教師介紹病案情景劇編寫要求后,將每班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4 ~ 5 人一組),各組抽簽選取所要表演的病例,然后自行查閱資料,設計、編寫情景對話,安排角色,進行排練。所有內容均為全英文。

        3.體會

        涉外護理專業與普通護理專業的根本區別是就業市場定位不同。涉外護理專業的就業目標決定了其培養目標是培養“護理+英語”的復合型人才,通過一系列強化學習和訓練,要求學生除了能牢固掌握本專業的護理知識外,還能較熟練地掌握公共英語和常用的醫護專業英語,順利通過相應的各種考試,在日后進入涉外醫療護理領域時基本無語言障礙。這是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生和普通護理專業畢業生之所以不同的標志,也是面對當前國內護理崗位趨于飽和的就業壓力形勢下,涉外護生能夠更勝一籌的砝碼。

        由于我國涉外護理專業起步較晚,目前該培養層次大多集中在2年制中專和3年制大專的??谱o理層次,本課題組立足于我院高層次涉外護理人才培養這一創新點,緊密聯系本科涉外護理培養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標準,聚焦目前涉外護理教育中尚缺乏科學、合理、系統的英語課程體系這一迫切問題,力圖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出一套真正適合本科涉外護理教育的英語課程體系,為適應國際市場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涉外護士。

        參考文獻:

        [1]于海紅.美國CGFNS證書考試與澳洲職業英語考試的比較【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19):87

        [2]劉鎏.涉外護理專業英語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J】.職業技術,2011.04,(128)

        [3]邱延霞.英護專業英語課程設置及教學【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NOV.2006,18(6):501

        [4]彭薇.ESP教學理念下涉外護理英語教學改革探討【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NOV.2009,24(6):55-58

        第8篇:護理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范文

        論文摘要:兼職教師是中職護理專業師資隊伍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和深化中職護理專業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兼職教師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視兼職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出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具體實施措施,充分發揮兼職教師的作用,確保實現技能型、實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質量追求,彰顯中職護理專業的教育特色。

        論文關鍵詞:兼職教師;護理專業;課程改革

        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以培養目標為出發點,從職業教育課程設置、課程模式、課程內容以及教材、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這樣才能確保職業教育課程諸要素之間的協調和課程系統功能的最佳狀態。兼職教師作為“雙師型”教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彌補實踐和應用性課程教師不足的問題,還能帶領學生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提高學生學習的針對性。

        一、深化中職護理專業課程改革的必然性

        中職護理專業,主要培養中級技能型、服務型護理專業技術人才,更需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培養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的學生,提高學生就業率。但是,當前中等職業護理專業課程卻出現了以下三個方面的不和諧。

        1.課程與專業培養目標不符

        教育內容是為專業培養目標服務的。教育內容作為專業培養目標達成的載體,兩者之間必須相符合,才有利于目標的達成。因此,當專業培養目標進行重新定位后,必然要求課程內容進行重新篩選,課程結構進行重新整合。

        2.課程與注重技能培養不符

        培養勞動技能是中等職業學校的顯著特點和職責所在。學生專業技能必須借助相應的教育內容并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才能獲得。因此,當企業用人單位在對人才選用的觀念上發生了轉變時,必然要求對教學的組織形式進行重新調整。

        3.課程與課程發展趨勢不符

        社會現代化需要教育現代化與之相適應,而教育現代化又呼喚教育觀念和內容現代化。課程作為教育內容的具體化,它的發展應符合現代課程的發展趨勢。因此,要求我們對課程進行重新整合,使之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綜上所述,當前中等職業護理專業課程中的諸多方面不符合企業對人才選用的新觀念,需要中等職業學校對當前的課程內容、結構、實施形式等方面進行重新調整和改革,使兩者相符合,促進職業教育快速穩步地發展。在此過程中,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和深化課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加強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必然性

        2007年5月,衛生部頒布了《全國中等衛生職業護理教育專業教學計劃》。該計劃遵循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標準的職業教育辦學思想,體現了以能力為本位、以發展技能為核心的職業教育辦學理念,注重強化專業能力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良好職業道德、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

        計劃明確提出要注重強化中職護生的專業能力訓練,故在中職護理專業的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深化過程中,應凸顯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應新增設護理專業技術綜合實訓項目課程,主要是加強學生臨床實踐技能的培養,包括生活護理技能項目、生命體征的觀察和維護技能項目、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技能項目、診療技能以及??谱o理操作技能方法項目等,從而使護理教學更貼近臨床。

        三、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在中職護理專業課程改革中的作用

        1.有利于重新定位人才的培養目標

        兼職教師來自校外企業及社會一線,熟知行業對人才的要求,有助于分析行業的變化及對人力資源需求的變化趨勢、畢業生滿足用人單位要求的程度和不能滿足的具體內容、本校畢業生與其他學校同專業畢業的學生的優勢和不足,從而提出重新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的建設性建議。

        2.有利于課程結構模塊化

        模塊化的的課程結構,不但能體現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大大增強教學內容的適應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不同學習基礎、發展需求各異的受教育者的需要。護理專業實踐性很強,課程改革應體現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模塊化的課程結構,是基于工作過程來進行開發。兼職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熟知各崗位工作群的具體工作要求,能打破護理專業課常規的學科體系,在課程的重新整合過程中,能較好地把握“實用、適用、夠用”原則,體現以全面素質教育為基礎、以綜合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指導思想,積極推進課程體系改革。

        3.有利于綜合實訓項目課程的開發

        項目課程建設是中職護理專業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它不僅使課程的學習內容,而且課程的學習方式和課程的學習環境都發生根本性轉變。

        綜合實訓項目課程的開發,對中職護理的師資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就決定了深化中職護理專業課程改革不僅需要理論學識豐富的專職教師,也需要實踐知識扎實的兼職教師。職業學校只有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兼職教師,才能在課程改革中依據培養目標對課程結構、內容及教學活動進行全面規劃和設計,科學制訂課程實施計劃,并有效加以實施。兼職教師了解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熟悉行業前沿的改革和發展趨勢,并將這些信息通過兼職教學的形式反饋給所在的學校,不僅改善可專業教師緊缺的現狀,而且改善和優化了師資的知識結構、學緣結構和專業結構,還可對進一步的課程優化提出合理化建議。

        4.有利于應用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是以實踐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兼職教師可以從護理職業崗位的實際需求出發來選擇恰當合適的案例來作為教學材料,讓學生從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提出問題及應對措施、合理評價等幾個環節,來創造性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有效整合,并有效地與實際工作環境進行了初步地鏈接。由于兼職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沒有學科體系的僵化束縛,他們可以根據臨床需要及時改進護理教學,使護理教學更貼近臨床護理實踐,滿足醫院對護生知識和技能的需求。 轉貼于

        四、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具體實施

        1.制定兼職教師聘用制度,強化篩選意識

        選聘兼職教師時,要盡量聘用正在行業企業、產業部門負責生產技術和管理的技術工程技術人員、專家和能工巧匠。聘任前要組織面試,內容包括課堂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職業道德素養、專業技術水平及單位工作業績等。在綜合考評合格的基礎上,簽訂聘任合同、發放聘書,同時明確兼職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地位和責任、培養和待遇等事項。并且要和兼職教師的工作單位做好溝通和協調,保證其兼職教學的時間。對兼職教師的考評資料要建立詳細的檔案,學校應分配專人負責此項工作,使兼職教師盡快成為“雙師型”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真正達到改善師資結構、強化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的實際效果,彰顯職業能力培養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加強專任與兼職教師之間的交流,提升教育水平

        聘用的兼職教師要根據起專業特長,編入相應的教研室。教研室要制定1-2名專任教師,對其教學工作進行輔助和幫助。使兼職教師盡快樹立中職教育理念,明確教學要求,在規范的教學框架能融入自己的實踐經驗,達到更好地教學效果。校內專任教師在輔助教學的過程中,能獲得來自臨床一線的信息,尤其是一些容易引起護患糾紛的典型案例、一些護理新技術和新進展、護理管理理念的更新、護理服務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在相互合作過程中,可以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3.提供服務和幫助,提升兼職教師“主人翁”意識

        對兼職教師要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學校要為兼職教師搭建與學生、專任教師與教學管理者們溝通的橋梁,讓兼職教師逐步容入學校群體之中,消除陌生感,坦然任教。校方要指定專任負責兼職教師的生活服務,及時了解他們在辦公、交通、用餐、休息等方面的問題,力所能及地解決相關的問題。讓兼職教師感受到,他們也是學校的一員,把在學校兼職當成是自己的事業,提升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發揮最大的主觀能動性。

        4.建立考核與激勵機制,靈活聘用制度

        建立兼職教師教學工作績效考評制度,定期對他們的工作進行考核。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多種形式的座談會,廣泛聽取學生和其他專任教師的意見,了解兼職教師的教學情況。

        通過學校督導老師的聽課和教學管理部門的定期考核,對教學考核優秀或在教學方面有創新、有特色,尤其在專業建設、課程改革中發揮其重大作用和影響的,要進行表彰、獎勵、發放榮譽證書,并在兼職教師檔案庫中備案,作為續聘的優選對象。同時要將兼職教師的表現反饋給其所在工作單位,也作為其晉升、評職的優先條件。對教學工作不投入或教學效果不好的兼職教師,學校要幫助其分析原因,及時提供幫助,如經再次考核不合格者,校方可采用委婉的方式,予以解聘。

        5.搭建平臺,充分發揮兼職教師的專長

        加強與兼職教師的溝通,深入了解各兼職教師的優勢和專長,校方要設法為兼職教師創造各種條件,搭建平臺,讓他們各施其才,盡可能讓他們充分享受自我價值得到實現的幸福感。

        在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職業技能鑒定中,可讓兼職教師參與訓練計劃及標準的制定、實踐訓練指導,充分利用他們所擁有的實踐經驗、職業技能專長和擁有的行業進展的新理念、新技術,幫助學生提高職業技能、競賽成績。

        在推進和深化護理專業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校方要主動吸納兼職教師進入到課題組,在工作中,要多多聽取和吸納兼職教師的建議,把他們豐富的實踐經驗、熟練的操作技能、擁有的行業新技術、新進展、新理念,融入到課程建設中。尤其在護理專業技術綜合實訓項目課程建設中,要吸納兼職教師所提供的典型案例、職業情境、先進的企業文化,將其轉化為具有職業特色的教學項目,凸顯中職教學特色。

        第9篇:護理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范文

        【關鍵詞】 護理體系;急救;建設;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3)12-0311-02

        急救護理服務體系的觀念、形式、制度以及管理手段都會對急診醫護工作的同步開展產生影響。從我國急救護理服務體系的發展狀況來看,臨床實際中從事護理第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整體專業化程度不高,醫護人員急救服務意識不強,醫院全方位急救護理服務體系的建設還不夠完善,對于急救領域的研究也有待加強。急診工作者仍舊需要優化、改善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一 急救護理服務體系建設中面臨的問題

        通過對國內五十所醫院的急診科的急救護理體系進行調查研究,綜合分析可以得到我國急救護理服務體系建設中面臨的問題。首先,從急救醫護工作人員的年齡結構中發現,有六成以上的急救護理人員在20至30歲,而百分之五十六的急救護理人員的工作年限只有一到三年,這是造成急救護理服務體系整體專業水平偏低、人力資源分配不合理的關鍵。接著在專業素養方面,學歷上有八成以上的急救護理人員僅為大專層次。從急診護理人員職稱結構的比例中可以看到,初級急救護理人員占到了七成,中級急救護理人員占僅僅占到了兩成,而高級急救護理人員占更是屈指可數。最后在所調查的五十所醫院中,市級醫院的急救護理研究項目只有兩項,且研究進展并不樂觀,而省級和縣級醫院的急救護理研究項目幾乎為空白。五十所醫院的急救培訓活動在近一年內僅為119次,而且并沒有統一的規章制度以及工作流程、考核標準[1] 。

        我國目前的應急護理體系中,工作年限較短經驗不太豐富的急救醫護人員比例較高,在職稱結構上則表現為具有高級職稱的急救護理人員比例較低的狀況。再加上急診護士對于科研項目的參與明顯不足,隊伍不穩定以及急診護理質量的不到位,我國急診護理體系的改進已經迫在眉睫。

        二 急救護理服務體系建設的發展對策

        1.明確優秀人員帶頭作用

        對于急診護理帶頭人的作用予以明確,可以有效的提升整個急救隊伍的工作能力。原則上可以將經驗豐富的護理學科護士長作為帶頭人。護士長作為醫院護理科中的優秀人才,要給予其更多的深造學習的機會,令其能夠充分的了解國內外在急救護理上的學術動態,使其能夠充分的與國際接軌,發揮其引領學術專業發展趨勢的作用[2] ??梢宰尳涷炟S富、專業能力較強的資深護理人員對初級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一對一的實際操作指導,讓缺乏經驗的護理人員能夠快速適應環境。

        2.加強急救人員培訓教育

        專業、規范的培訓是的急救人員的職業素養予以提高的必經之路,培訓也能夠使急救人員在臨床的護理工作上動手能力、工作能力以及適應能力都能有一定的提高。根據體系標準應對專業層次較低的急救人員予以專業性的培訓,可以通過輪轉的工作方式保證??谱o士的專業培養。在培訓方式上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指定合理的輪轉、培訓以及考核內容。 一是院前急救工作人員與院內急診醫護人員相互相輪轉,這是對院前以及院內的搶救工作的連續性予以保證的必要措施[3],令??谱o士能夠充分掌握現場的急救技能以及搶救藥品、設備的使用技能,還能使急救人員養成預見性思維的習慣。二是通過監護室醫護人員和急救人員的輪轉使得急救護士能夠對監護的護理方式、儀器使用、觀察方法予以充分的認識,保證急診室在搶救過程中監護工作的連續、完整性。急救醫護人員在輪轉工作中要保證同患者之間的良好溝通,通過對理論的熟悉掌握,獨立的完成急救護理工作。

        3.強化急救人員服務意識

        目前,隨著新農合的實施,城鎮居民全民醫保體系不斷健全,患者住院率提高,醫院加床增多。因此打造診治一體化的急救服務體系,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大量重危病的患者積壓在急診時,急救人員要根據病患情況予以安排,進行溝通交流,并為其提供診療意見。急診不能停留在對患者初步的搶救和診斷上,要對病患進行全方位的急救護理,配合醫療做好搶救外的心理教育及康復護理教育,保證搶救成功率。急救人員要摒棄只管急救不管護理的現狀,盡量縮短病人救治時間,對經濟情況不好的病患要提供援助。急救人員必須以病人需求為導向,不斷擴展急救護理專業范疇,以適應新形勢下的醫療發展。

        4.規范急救工作整體流程

        雖然現階段關于急救護理的工作規章制度已經存在,但是大多數都無法適應現有的急救護理現狀,因此無論是急診護士的工作制度、崗位職責,還是工作流程、護理制度上都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對工作流程以及護理規章予以規范,是急救工作質量提升的保證。通過對急救護理工作的各項指標予以標準化,為急救護理團隊提供統一的標準,可以令其工作的開展有標準的指標予以控制,并且能夠保證其工作的開展能夠更加的快捷高效,以此改變混亂的急診護理體系現狀。同時,這種程序化、系統化、標準化的體系建立也是急救學科發展的必然要求。

        5.注重急救護理全方位建設

        充分的利用如今日漸開放的學術平臺來強化急救護理的體系建設。可以通過對全院基礎教育的加強,提高年輕急診護士的工作能力。對崗位的準入制予以落實,保證急診專科護士能夠人人持證上崗。對急救護理領域的新技術以及新業務予以運用,保證醫院的急救護理服務體系在追蹤新急救技術進展的基礎上全面的發展。急救護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項融匯了各個??萍寄艿墓ぷ?,所以建立一支全方位多層次護理人員團隊,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羅希芝.急救護理服務體系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護士進修雜志,2011(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 日韩一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中文自拍另类aⅴ片 | 亚洲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理论欧美理论片久久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aⅴ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