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國際服務貿易的特點范文

        國際服務貿易的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國際服務貿易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國際服務貿易的特點

        第1篇:國際服務貿易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中國服務貿易;貿易結構;競爭力指數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14-0006-03

        1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分工的深入發展,服務貿易發展水平已經成為一國市場經濟是否成熟的重要標準。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服務業起步較早,其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超過65%。2013年英國服務業產值占GDP的比重達79.2%,德國為68.4%,而中國服務業起步較晚,該比重只有46.1%。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服務貿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亦逐漸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目前,國際服務貿易有三大基本特點:第一,國際服務貿易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2014年,世界服務出口總額為4940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2%,其中,發達國家服務貿易出口額占世界服務貿易出口額的比重達68.14%。第二,服務貿易對各國的經濟增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占GDP的比重逐年遞增。2013年,德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為6020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157%,比2012年增長了0.7個百分點,對德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第三,服務貿易結構將得到調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個國家經濟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但隨著經濟的復蘇,金融、通信等服務貿易也得到了發展,再加之保險、計算機和信息等服務業的穩定發展,傳統服務貿易部門,如旅游和運輸,在服務貿易中的比重將會下降。因此,本文將結合中國服務貿易的實際情況,采用2009年至2014年的數據,分析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特點和結構,并利用相關指數測算目前中國的服務貿易是否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再對此提出相應的建議。

        2 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特點及結構分析

        2003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達1021億美元,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9大服務貿易大國;2013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升至5365億美元,僅次美國和德國,位居世界第三。2014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5686億美元,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16.89%。在2009-2014年期間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特點和結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中國服務貿易發展較快,但仍落后于貨物貿易

        由表1可以看出,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逐年遞增,大體呈現出較為平穩的增長趨勢。從2009年的2883億美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5686億美元,平均增長速度為14.55%,略低于同期貨物貿易14.80%的增長速度。此外,2014年,中國服務貿易額占GDP的比重僅達5.49%,遠遠落后于貨物貿易額41.53%的比重,在貿易規模上與貨物貿易相差甚遠。

        2.2 中國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但貿易逆差持續上升

        由圖1所示,近六年來,中國的服務貿易總額逐年上升,并有突破6000億美元的趨勢,中國服務貿易進口額的增長速度基本與服務貿易總額保持一致,但服務貿易的出口額則增長緩慢,這就導致了兩者之間的差距,即中國服務貿易逆差呈擴大趨勢。我國服務貿易的逆差由2009年的293.8億美元擴大到2014年的1979.9億美元,擴大了近7倍,影響了中國服務貿易的整體發展。由此可見,雖然中國的服務貿易規模持續擴大,在世界中的排名所上升,但從服務貿易額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和逐年遞增的貿易逆差中,可以看出中國的服務貿易發展遠不及發達國家,對本國經濟的貢獻率不高。

        2.3 中國服務貿易進口結構分析

        在進口方面,中國的服務貿易進口額從2009年的1589億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3833億美元,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9.26%。如表2所示,2009年生產貿易進口額前6個部門分別是:運輸、旅游、其他商業服務、咨詢、保險以及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而2014年其進口則是:旅游、運輸、咨詢、其他商業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以及保險。由表中看出,運輸和旅游依舊是服務貿易最主要的進口部門。2014年兩者進口額占到總進口額的比重將近達到70%,尤其是旅游部門,其進口額逐年上升并從2012年開始首次超過運輸部門成為中國服務貿易最大的進口部門,而運輸部門的進口額則呈現緩慢下降趨勢,成為中國服務貿易第二大進口部門。除此之外,金融服務所占比重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從2009年的0.4%升至2014年1.43%,而保險、咨詢和廣告宣傳則處于緩慢下降的趨勢中。

        2.4 服務貿易出口結構分析

        在出口方面,中國服務貿易出口額從2009年的1295億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1853億美元,年平均增長速度為7.43%,遠遠低于服務貿易進口額19.26%的年平均增長率。如表3所示,2009年,在服務貿易出口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旅游服務部門,占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30.64%,電影音像部門所占比重最低,只有0.08%。而在2009年至2014年期間,出口額增長最快的部門是金融服務,年平均增長率為66.9%,其次是保險以及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333%和23.04%,而最主要的出口部門旅游的增長率最低,只有5.25%。另外,從表中也可以看出,咨詢和廣告宣傳出口額所占比重也一直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尤其是咨詢部門,在2014年僅次于旅游部門成為中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出口部門。

        3 中國服務貿易出口競爭力分析

        關于競爭力指標,尤其在服務貿易方面,一般學者用大都采用以下五個指標進行測算:一是國際市場占有率(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M);二是顯示比較優勢指數(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數);三是貿易競爭力指數(Trade Competitiveness,TC指數);四是Michaely波動指數(Michaely Index,MI);五是貿易專業化指數(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TSC)。為了從不同角度衡量中國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本文主要采用前三個指數來分析中國服務貿易的出口競爭力。

        3.1 國際市場占有率(M)

        國際市場占有率是指在世界出口總額中該國某類產品出口總額所占的比重。這是衡量一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直接反映了該國某類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及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其公式為:

        其中Xij表示i國j產品的出口額,WX表示世界出口總額。一般說來,M值越高,就表明i國j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越具有競爭力,反之則弱。可以把M值分為四種情況:(1)M>10%,則表明該產品國際競爭力很強;(2)5%

        由圖2所示,在2009年至2013年期間中國服務貿易國際市場占有率處于持續上升的趨勢中,且維持在第三階段,即在1%至5%期間,這就表明中國服務貿易部門在國際上競爭力一般,服務貿易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低,但存在國際競爭力增強的趨勢。

        3.2 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指數)

        顯性比較優勢指數是指一個國家某種商品占該國出口總額的份額與世界上該種商品占世界出口份額的比例。公式為:

        其中Xij表示i國j種產品的出口總額,Yi表示i國所有貨物和服務的出口總額,Xi表示全球j種產品的出口總額,Y表示全球出口總額。RCA指數可以分為4種情況:(1)RCA指數>2.5,具有很強國際競爭力;(2)1.25

        由表4可知,在2009至2013年期間,中國服務業RCA指數均小于0.5,這說明中國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較弱。從各部門來看,建筑業的RCA指數處于0.8和1.25之間,說明中國建筑服務部門的競爭力在國際上處于中等水平,而其他部門的競爭力都相對較弱,尤其是金融業,其RCA指數大體上圍繞著0.05上下浮動,基本還不具備競爭力。

        3.3 貿易競爭力指數(TC指數)

        在分析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指數時,TC指數是一個較為常見的指標,也可稱之為“可比凈出口指數”,它是指一國某產業或商品進出口貿易差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Xi和Mi分別表示第i種行業或者商品的出口額和進口額。從公示上可以看出,不論該國進出口額的絕對值為多少,TC指數值均介于-1到1之間,因此具有較強的可比性。一般來說,TC指數大于0,則說明比較優勢大,值越大,越具有比較優勢,其值達到1時,則說明該商品只有出口沒有進口,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而TC指數小于0時,則說明在該商品上,進口大于出口,比較優勢較弱,競爭力也較弱,其值達到-1時,則表明該國該商品完全依靠進口,沒有出口,在國際市場上不具備競爭力。表5是中國服務貿易整體和各部門的TC指數變動情況。

        整體來看,中國的服務貿易不具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力,因為TC指數一直小于0,從2009年的-0.1一直降至2014年的-0.35。中國服務貿易TC指數絕對值的增大與前面提到的中國服務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的情況吻合。這就表明了,中國服務貿易的進口大于出口,常年處于貿易逆差,整理競爭力較弱,并不具備比較優勢。

        從服務貿易具體部門來看,各部門表現不一,競爭力差異較大。

        第一,建筑服務部門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從2009年的0.23升至2014年的0.52,并在2011年達到最大值0.6,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并呈穩定發展趨勢。第二,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但呈減弱趨勢。由下表可見,其TC指數在2012年達最大為058,到2014年僅只有0.37,下降幅度較大。第三,除咨詢、廣告宣傳和通訊服務還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以外,其他部門普遍不具有國際競爭力,尤其是保險服務部門、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部門。

        此外,雖然旅游服務在中國服務貿易出口中所占比重較大,但其TC指數則呈現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到2014年已達到-0.53,競爭力比較小。建筑服務則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其TC指數在2009-2011年期間增長速度較快,表明其競爭力越來越強,但在2012-2013年期間則有所回落。

        另外,保險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的TC指數一直為負值且呈不斷擴大趨勢,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在資本和知識密集型等服務產業上的發展較為薄弱,國際競爭力低。同時,金融服務的TC指數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一直呈比較劣勢趨勢,在2011年有所好轉,但之后也一直處于比較劣勢。通訊服務的TC指數雖然一直為正數,但基本上在0附近徘徊,競爭優勢并不十分突出。總體來看,雖然少數部門具有較好的比較優勢,但中國的生產貿易并不具備較好的競爭力,整體比較薄弱。

        4 結論

        通過對中國服務貿易結構的分析和競爭力測算,我們發現:第一,雖然中國服務貿易總額呈上升趨勢,但服務貿易進口額的快速增長和服務貿易出口額的緩慢增長直接造成了中國服務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第二,從總體上看,中國服務貿易的出口還是集中在運輸和旅游這樣傳統的部門,但咨詢、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這樣的現代服務業仍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第三,中國服務貿易逆差的持續擴大造成了中國服務貿易處于國際競爭力的劣勢地位。因此,中國的服務貿易在整體上還不具備競爭力優勢。

        參考文獻

        [1]李D.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評價與對策分析[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4.

        [2]丁平.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07,(09):49-55,87.

        [3]丁平,徐松.中印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7,(08):41-47.

        [4]呂世平,范蕾.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比較分析[J].國際貿易,2006,(02):20-22.

        [5]張巖.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理論分析與對策[J].求索,2004,(03):12-14.

        [6]鄭吉昌,夏晴.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相關因素探討[J].國際貿易問題,2004,(12):15-18,23.

        [7]李懷政.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現狀及國家競爭優勢戰略[J].國際貿易問題,2003,(02):52-57.

        [8]戴翔.后危機時期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

        第2篇:國際服務貿易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服務貿易;壁壘;對策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都在不遺余力地推動本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在激烈的國際服務貿易競爭中,各國出于自身的經濟利益要求,對國際服務貿易實行了嚴格的保護主義政策,紛紛設立服務貿易壁壘用來保護本國有關部門免受外國服務者的競爭。據統計各國設計出的服務貿易壁壘已多達2000多種。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服務業的對外開放中也存在著如何進行合理保護的問題,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后金融危機時代服務貿易壁壘的新特點進行分析,為我國服務業的開放和適度保護帶來一些啟示。

        1.服務貿易壁壘和分類

        所謂服務貿易壁壘,一般是指一國政府對外國服務生產者或提供者的服務提供銷售所設置的有障礙作用的政策措施,即凡直接或間接地使外國服務者或提供者增加生產或銷售成本的政策措施,都有可能被外國服務廠商認為屬于貿易壁壘。許多專家學者按不同的方法對服務貿易壁壘進行了分類,薩皮爾和溫特(1994)、Trebleilcock和Hoekman和Primo Braga(1997)、Hardin和Holmes(1997)等人都對服務貿易壁壘進行了分類。

        1.1 服務產品移動壁壘

        它以限制服務產品移動來達到保護的目的。通常包括數量限制、補貼、政府采購、稅收制度、落后的知識產權體系和歧視性的技術標準等。如給予一定的服務進口配額;要求服務廠商在當地購買設備,使用當地銷售網或只能租賃而不能購買;給本國服務廠商提供補貼,規定公共領域的服務只能在本國市場上購買;對外國廠商使用設備型號、大小和各類專業證書的限制;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等,這些都有效阻礙了外國服務產品和服務廠商的進入。①

        1.2 資本移動壁壘

        主要形式有外匯管制、浮動匯率和投資收益匯收的限制。外匯管制主要指政府對外匯在本過境內的持有、流通和兌換,以及外匯的出入境所采取的各種控制措施。外匯管制將影響到除外匯收入外的幾乎所有外向型經濟領域,不利的匯率將嚴重削弱服務競爭優勢,它不僅增加廠商經營成本,而且會削弱消費者的購買力。

        1.3 人員移動壁壘

        作為生產要素的勞動力的跨國移動是服務貿易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構成各國政府限制服務提供者進入本國后從事經營的主要手段之一。這種壁壘主要涉及種種移民限制和煩鎖的出入境手續。由于各國移民法及工作許可、專業許可的規定不同,限制的內容和方式也不同。

        1.4 開業權壁壘

        它又稱生產創業壁壘。主要表現為資格限制、股權限制、經營業務限制以及許可證限制四個方面,即包括禁止外國服務進入的法令到東道國對本地成份的規定等。例如禁止外國服務提供商進入某些行業實行壟斷,或者禁止外國服務人員進入本國從事職業服務工作,或者對某些行業實行政府壟斷等。

        2.后金融危機時代服務貿易壁壘的新特點

        服務貿易壁壘多以出口管制、國內政策、制度性壁壘、技術性壁壘和知識產權壁壘等非關稅壁壘形式進行,服務貿易壁壘種類繁多、保護程度高。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以及由此引發的世界經濟衰退,對服務貿易壁壘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服務貿易壁壘除了具有以往的特點外,還具有一些新特點。

        2.1 “金融保護主義”在投資和金融領域盛行

        所謂“金融保護主義”是指特定國家政府要求本國商業銀行優先對國內項目提供貸款、收縮在海外市場的貨款規模,甚至將此作為決定是否救援商業銀行的前提。如美國奧巴馬政府的金融穩定方案要求金融機構撤回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本應對金融危機產生的壓力。還有一些歐盟成員國則要求金融機構優先向本國企業進行貸款以幫助本國實體經濟復蘇,擔心資金外流。這種“金融保護主義”使后金融危機時代國際投資相對放緩,威脅到正常的國際投資。

        2.2 “就業保護主義”嚴重

        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西方經濟遭到重創,自信心下降,社會矛盾急劇上生,社會思潮趨于保守,各種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保護的實質就是就業保護。美國金融業、汽車業、房地產業等支拄產業均紛紛陷入泥潭,大量工人失業,美國政府正在積極阻止企業雇用外籍員工。至少三條合法移民之路已經豎起了“路障”。以美國保守黨為代表的部分保護主義者提出“裁員先裁外國人”的主張。美國參議院已通過決議,要求接受美國政府救援的美國銀行在雇用員工時必須先考慮美國公民。英國人已經開始實行新的移民政策,移民官將對申請人的收入、年齡、學歷和英語水平打分,目的是將“低技能人士”擋在國門之外。

        2.3 服務貿易壁壘與投資壁壘、與政府對人員信息限制聯系密切

        由于服務消費的當地化傾向,服務貿易與投資通常是密不可分的,因而服務貿易壁壘往往與投資壁壘交織在一起并通過投資壁壘實現,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服務業的投資活動都受到比其他產業更嚴格的限制,服務業的外國直接投資不僅受制于東道國總投資政策投資壁壘,而且還受到國家戰略乃至社會文化政策約束,各種投資壁壘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服務貿易壁壘。此外,政府對人員、信息及攜帶信息的貨物移動的限制也構成對服務貿易的壁壘。比如,對人員移動的限制會阻礙旅游服務以及教育和專業服務的國際間貿易。

        2.4 服務貿易壁壘更具剛性和隱蔽性

        由于服務貿易標的的無形性、不可儲存性、生產與消費的同步性等特點,使得各國政府對本國服務業的保護無法采用傳統的關稅壁壘方式,政府只能在施展影響的領域,比如在進口服務的外匯買賣方面、對“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的資格與活動方面加以限制,因此服務貿易的壁壘只能采用非關稅壁壘,這種保護通常都通過國內的產業政策、就業政策、貿易政策加以施行,與貨物貿易壁壘相比往往更具剛性和隱蔽性。

        3.我國應對服務貿易壁壘的對策建議

        3.1 優化服務行業內部結構,提升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

        我國服務貿易與發達國家相比規模仍然偏小,缺乏國際競爭力,而且服務行業內部結構以勞動密集型服務業為主。因此我國應投資和優化服務行業的內部結構在充分發揮傳統服務產業優勢的基礎上,有重點地發展高層次的技術人力資本密集型服務業,推動服務貿易產業升級,組建一批國際服務貿易企業集團,提升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

        3.2 保護與開放相結合

        我國應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對國內幼稚的服務業、高新技術服務業和戰略服務業可進行有效的保護。防止因外國服務提供者進入太多、競爭過度給國內服務業造成巨大的沖擊,減少國內服務市場的動蕩。應實行漸進式的對外開放戰略,對我國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優勢的服務行業可以優先開放,且實行較大的開放程度,而對涉及國家、機密、安全的服務行業,應分行業、有選擇、有步驟地開放。

        3.3 應充分利用GATS跨越服務貿易壁壘

        WTO《服務貿易總下法協定》為服務貿易國際化、自由化及法制化奠定了基礎。我國應堅持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審慎承諾服務開放的內容和步驟,利用GATS的豁免條款和例外條款,深入研究GATS在義務豁免、例外情況方面的相關規定和實踐經驗,研究GATS對發展中國家的特殊與差別待遇,充分享受我國加入WTO給服務貿易帶來的利益。②

        3.4 加快培養熟悉服務貿易業務的復合型人才

        目前我國服務貿易領域人才比較匱乏,懂得國際服務貿易國際條約、國際法規的人才短缺,影響了我國在對外談判中的地位。因此,我國應大力提高人力資本素質,加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使他們熟練掌握GATS和國際慣例,積極參與國際服務貿易事宜,靈活運用國際慣例維護我國的權宜,使我國服務市場減少沖擊,同時最大限度地分享服務貿易的自由化利益。利用國外高技能高學歷人才在海外找工作難,存在就業風險的時機,積極出臺政策吸引海外人才。

        注釋:

        ①②鄧慶.發達國家服務貿易壁壘研究及我國啟示[J].黑龍江經貿,2008(7).

        參考文獻:

        [1]張慧.論國際服務貿易壁壘及我國服務業的對策[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17(21).

        第3篇:國際服務貿易的特點范文

        內容摘要:隨著知識經濟特征的逐漸顯現,全球國際貿易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和特征。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巨大挑戰,抓住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無限機遇,我國必須調整對外貿易戰略,加快貿易法律建設與國際經貿關系協調力度,大力發展知識型服務貿易,推行網絡貿易,營造良好環境,促進對外經濟良性循環。

        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形態。隨著知識經濟特征的逐漸顯現,全球國際貿易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和特征。從知識經濟的內涵和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現代經濟增長更多的取決于知識、技術和人力資本的水平。為適應知識經濟的要求,我國必須加快創新外貿體制和對外貿易戰略,強化技術創新力度,加速產業技術進步與產業機構升級,促進國際貿易健康、快速的發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識經濟的內涵和特點,在此基礎上,文章提出從六個方面應對知識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即加大科技投入,實行科技興貿;加快適應網絡貿易,大力拓展國際市場;發展服務貿易,拓展服務貿易的人力資本要素;營造環境,培育本土跨國企業;加快貿易法律建設,協調國際經貿關系;加大教育力度,重視人才培養。以期對有關方面進行決策提供依據。

        知識經濟的內涵及特點

        (一)知識經濟的內涵

        1962年,美國經濟學家費里茨•馬克盧普根據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社會發展和產業機構調整的背景,提出了“知識產業”的概念。1996年,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國際組織文件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knowledge-BasedEconomy)這個新概念。如今,知識經濟與國際貿易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它們之間關系主要體現在:一方面知識經濟體現了一個國家科技進步的水平,決定了所在國的國際貿易發展水平;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國際貿易對科技進步的促進與推動作用上。知識經濟已對國際貿易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并對這一概念的內涵作了界定;知識經濟就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資源近乎耗竭、環境危機日益加劇的時代,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自然資源來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資源。

        (二)知識經濟時代我國國際貿易的新特點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不斷融合與發展,國際貿易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和發展趨勢。這種新特點與發展趨勢無不與知識經濟的特征有著內在的互動關系。作為全球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國國際貿易發展也呈現出自身的特點。縱觀我國2005年以來的貿易額不難看出,我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一定全球影響力的貿易大國,是繼美國、德國后的第三大貿易國。但是,要真正從貿易大國轉變為貿易強國,還需要很大一段路要走。產品附加值低、抵抗危機能力差、出口商品競爭力弱等問題無不顯露出我國國際貿易缺乏競爭力的弊端。

        貿易摩擦升級成為過去幾年國際貿易出現的新特點。我國在過去幾年里很好的履行了加入世貿的各項約定條款,按約定逐步開放各行業。但自我國加入WTO以來,貿易摩擦不但沒有減低或減少,反而還有所增加或升級的態勢。貿易結構單一化,主要出口多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成本低,產品附加值低,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產品的技術門檻低,技術含量少,進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許多進口國對我國的反傾銷訴訟。反傾銷訴訟實際上是目前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的最主要形式。同樣,對于我國出口那些附加值高的電器類來說,由于缺乏必要的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導致無法從中獲得預期的高收益,這又從一方面暴露出我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弱點。

        知識產權的保護又成為知識時代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當然,這與我國實際國情息息相關。我國的知識產權制度起步較晚,真正意義上開始建立并實行是在改革開放政策以后。當前,國內知名商標在國外被搶注屢見報端。因此,我國必須加強知識產權執法體系,強化我國知識產權的行政審批、宣傳培訓及學術研究,完善我國知識產權工作體系。除此之外,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將成為我國提高國家競爭力和國際貿易競爭力的決定因素。事實上,科技創新的長足進步將會促進國家創新能力的全面提高與提升。

        國際貿易應對知識經濟的影響應采取的對策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除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之外,也帶來了無限的機遇。如何迎接挑戰,抓住機遇,以促進國際貿易、國內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是當前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我們必須立足本國實際,認清我國國際貿易在知識經濟發展中呈現出的新特點和新趨勢,并采取相應措施,努力發展本國的國際貿易,進而推動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持續、健康的發展,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及國際地位。

        (一)加大科技投入,實行科技興貿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和技術為基礎的經濟活動,核心是知識的生產與創新。同時,知識的生產與創新又與科學技術的進步息息相關。在科技投入方面,我國目前的現狀集中表現在科技投資嚴重不足,缺乏科技投入的長效機制,缺乏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政策導向力,這些都極大地阻礙了我國知識經濟的發展。當務之急是要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樹立廣大科技工作的創新意識,建立發掘、培養、保護高級人才的長效機制,促進產學研的結合,推動科研院校進入企業或實行企業合作經營。因此,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進步成為決定競爭能力高低的根本性因素,也是我國外貿能否制勝的關鍵。我們必須牢牢樹立起創新意識、積極創造條件培養高技術人才,加強校企合作框架下的“產、學、研”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培養和激發高技術人才的創新能力,進而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加快傳統產業的更新換代,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結構的升級與優化,從而提高國際競爭力。

        (二)加快適應網絡貿易,大力拓展國際市場

        網絡貿易必將成為未來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加強對電子商務及網絡貿易的宣傳,提高人們對網絡貿易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將是未來幾年政府部門的工作重點,同時也應加強對網絡貿易的規劃和管理,科學、合理、有序的引導網絡貿易的轉型。這需要各級政府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應加大投資,改善電信及網絡設施等硬件環境,加速信息產業的建設力度,有序引導“產、學、研”向進出口企業的傾斜,促使基于網絡貿易的信息產品的研制與開發。其次,應加快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網絡的建設步伐及適應為網絡時代的高技能人才的力度,加快我國對外貿易的信息技術與國際間的企業貿易接軌。最后,還應制定適合未來網絡時展的相關法律、法規,從制度層面促使網絡貿易科學、合理、有序的發展。

        (三)發展服務貿易,拓展服務貿易的人力資本要素

        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對于國家的未來繁榮具有戰略性的地位,我們應認識到加快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服務業和服務貿易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能否實現全面、健康的發展,具有提高經濟國際競爭力及維護國際經濟安全的重要戰略地位。另外,發展服務貿易的同時,也應注重拓展服務貿易的人力資本。這要求我們應從教育投入和人力資源的開發兩個方面入手。從本質上來說,決定一國服務貿易優勢的根本性因素在于該國的人力資本狀況。現代服務業屬人力資本密集型產業,發展服務業不僅能夠吸納大量閑散的剩余勞動力,創造經濟效益,而且能夠促使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從以上可以明顯看出,人力資本和服務業之間存在著內在的有機的聯系。我們只有抓住服務業國際化所提供的歷史機遇,進一步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創造必要的環境來推進人力基礎設施的完善。

        (四)營造環境,培育本土跨國企業

        我國目前的現狀是跨國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國際地位偏低。我們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推動企業的重組和優化,培育和組建一批中國式的跨國公司,實施“走出去”的戰略,進而實現分享國際分工利益,帶動和實現我國經濟健康、快速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國際貿易主要是以跨國公司為主體,并且隨著國際市場分工與協作趨勢的加劇,國際競爭也主要在跨國公司之間展開。因而,一國參與國際競爭能力的高低,實際主要體現在該國跨國公司的競爭力的強弱上。通過營造環境,實施“走出去”的戰略節能型跨國公司經營,組建中國式的跨國公司,不僅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及改革開放的必然結果,也是參與國際競爭的大環境。通過營造環境,鼓勵和支持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的企業實行跨國經營直至成立跨國公司,也可通過采取合資、兼并等多種形式開展資源開發、即時經濟合作及貿易加工等跨國經營。

        (五)加快貿易法律建設,協調國際經貿關系

        知識經濟時代的國際貿易競爭將日益激烈,由此而來的糾紛與矛盾也將隨之增多。近年來,我國雖然已出臺了一些涉及國際貿易領域的重要法律和法規,但面對國際環境的日益復雜化,有些法律和法規也越來越凸顯出落后、缺乏時效性、可操作性差甚至欠缺等弊端。加快外貿法律的建設速度,加大涉及國際貿易領域的立法,強化現有貿易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應是當前當務之急。這些措施將會為我國對外貿易營造良好的環境,促使對外貿易健康穩定的發展。當然,在解決與糾紛過程中也要積極參與國際經貿關系的協調。如經濟參與和推動地區、區域經濟合作,參與和推進區域經濟合作組織的建設,進而促進國際經濟協調機制的完善。

        (六)加大教育力度,重視人才培養

        科技是知識的內化,高素質人力資本是貿易發展的重要要素。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實際上是知識的競爭,而知識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世界各國都在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求得在國際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根據資料顯示,知識的擴展速度和影響領域已明顯影響到國際貿易的速度和成敗。發展中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度及資金投入力度方面都不如發達國家,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何在未來的發展中,加大教育力度,重視人才培養應該成為我國各級政府深思熟慮的關鍵性問題。

        結論

        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形態。在知識經濟的背景下,國際貿易交易方式呈現多元化趨勢,交易對象趨于高技術化等新的發展趨勢和特征。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帶來的巨大挑戰與無限機遇,我國必須調整對外貿易戰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貿易法律建設與國際經貿關系協調力度,大力發展知識型服務貿易,推行網絡貿易,營造良好環境,促進對外經濟良性循環,進而推動國內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

        參考文獻:

        1.南天文.知識經濟與國際貿易[J].商業經濟,2009(1)

        2.粟珍.知識經濟與我國國際貿易對策[J].廣西社會科學,2003(12)

        3.崔士民.知識經濟與我國國際貿易發展新變化研究[J].理論探討,2008(4)

        第4篇:國際服務貿易的特點范文

        中國的服務業發展還相當落后,如果說過去封閉的國內服務市場把我們與國際競爭隔離開來,使我們不能深切地感受到這種落后,那么加入WTO之后,面臨日趨激烈的國際服務貿易的競爭,如果我們的服務業不能得到實質性的改善,必將感受到市場拱手讓人的切膚之痛。本文對國際服務貿易的宏觀決定因素進行,試圖解釋服務貿易是如何隨著經濟發展和商品貿易擴張而發展的。

        一、國際服務貿易的宏觀分析框架

        對國際服務貿易有不同的理解。按照傳統的觀點,國際服務貿易被視為服務的進出口,這是一種跨境貿易的概念。按照《服務貿易總協定》的觀點,國際服務貿易還應包括由商業存在——簡單地說,就是屬于服務業的外國直接投資——所完成的貿易。由于目前除美國外各國尚未公布關于服務貿易定義的數據,因此本文所采用的仍是傳統的跨境貿易的概念。

        出口方是服務的供給者,進口方是服務的需求者。因此,服務貿易的發展是由對服務的供給和需求而決定的,國際服務貿易的宏觀分析框架就是識別國際服務貿易的供給和需求的宏觀變量。

        (一)影響國際服務貿易供給的宏觀變量

        一個國家或地區向國際市場提供服務的能力直接受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的影響。服務區別于貨物的一個顯著特點在于生產者與消費者有很大程度的互動,換言之,服務生產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者對服務的最終結果的評價。因此,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高的國家或地區積累了豐富的服務生產經驗,能夠高效率地提供顧客滿意的服務,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會較強。

        根據波特的“國家鉆石”,一個國家或地區向國際市場提供服務的能力還受國內服務需求的影響。國內服務需求較高,越能推動國內服務業的發展,從而向國際市場提供服務的能力也越強。但是,國內服務需求大也可能導致另一個結果,即服務對象主要在國內,出口動機受到抑制,尤其是國內經濟規模大的國家更可能以內需為主。

        一個國家或地區向國際市場提供服務的能力還受其自身貨物貿易能力的影響。一方面,許多服務貿易是伴隨著貨物貿易而發生的,如國際貨運服務、保險服務、進出口信貸服務和維修服務等;另一方面,根據波特的理論,跨國商務活動是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影響因素,在貨物出口市場上領先的國家或地區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商務經驗,有助于順利開展國際服務貿易。

        (二)影響國際服務貿易需求的宏觀變量

        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國外服務的需求直接受國內服務需求的影響。服務需求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來自生產的需求,即生產者需求;二是來自消費的需求,即消費者需求。生產者服務需求受國內經濟規模的影響,國內經濟規模越大,對生產者服務的需求越大;后者受收入水平的影響,收入越高,對服務的消費需求越高。

        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國外服務的需求還受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的影響。如果國內服務生產足以滿足國內需求,則對國外服務的需求就低。

        同樣,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國外服務的需求還受它對國外貨物的需求的影響,原因在于許多貨物進口會引致相應的服務進口。

        二、服務貿易宏觀決定因素的實證分析

        選取如下宏觀變量對服務貿易進行實證分析:用國內生產總值(GDP,10億美元)反映國內經濟規模;用人均國民收入(GNIPC,美元)反映收入水平;用服務業增加值(VAS,億美元)及其年增長率(AGS,%)反映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此外,還包括兩個貨物貿易指標,即商品出口(EXG,億美元)和商品進口(IMG,億美元)。

        分析所用的樣本數據是1982-1998年17個國家或地區的數據,這17個國家或地區在世界服務貿易中處于領先地位,而且在國家的選取上盡可能多樣化,即樣本國家既包含發達國家,又包含發展中國家。其中,盡管美國的服務貿易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但由于美國的情況比較特殊,故樣本中不包括美國。這17個國家或地區為:奧地利、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韓國、荷蘭、加拿大、馬來西亞、墨西哥、日本、瑞典、泰國、中國香港、意大利、印度、英國和中國。數據取自中經網。

        在分析上,鑒于數據為時間序列與截面數據的混合數據,采用PanelData回歸分析方法。考慮到時間序列可能存在自相關,且樣本國家之間可能存在相互影響,故采用有同代相關的一階自回歸模型。利用SAS軟件的TSCSREG程序得到如下回歸結果,見表1、表2。

        *由表1可以看到,5個變量與服務出口的關系都很顯著,可以解釋服務出口變動的99.68%。具體來看:(1)在其他變量得到控制的條件下,國內規模對服務出口的凈為負,GDP每增加10億美元,服務出口就會減少130萬美元。這意味著經濟規模較大的國家或地區的服務生產主要用于滿足國內需求,而一些服務業發達但國內市場有限的國家或地區則注重開拓國際市場,這也正是香港和比利時-盧森堡出現在服務出口前10名的原因。(2)在其他變量得到控制的條件下,收入水平對服務出口有顯著的正向影響,GNIPC每提高1美元,服務出口就會增加40萬美元,其t值僅次于商品出口。這個關系解釋了服務出口領先國家幾乎全部是發達國家的現象。(3)在其他變量得到控制的條件下,國內服務業水平對服務出口有顯著的推動作用,服務業增加值每提高1億美元,服務出口就增加20萬美元,服務業增加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服務出口就增加2510萬美元。相對而言,服務業增長率對服務出口的影響更為顯著,這意味著服務業發展迅速的國家或地區往往比服務業成熟的國家或地區更傾向于拓展國際市場。(4)在其他變量得到控制的條件下,商品出口對服務出口有顯著的拉動效應,商品出口每增加1億美元,就會導致服務出口增加1800萬美元。商品出口的t值最大,表明它是5個變量中對服務出口影響最為顯著的變量。由此啟示我們,盡管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是兩種相對獨立的貿易形式,但在貨物貿易的發展過程中蘊含著服務貿易的巨大機會,發展中國家應當善于主動把握這些機會,實現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共同發展。

        由表2可以看到,5個變量與服務進口的關系都很顯著,可以解釋服務進口變動的99.56%。具體來看:(1)在其他變量得到控制的條件下,國內服務需求對服務進口有顯著的正向影響,GDP每增加10億美元,服務進口就會增加1000萬美元;GNIPC每提高1美元,服務進口就會增加30萬美元。GNIPC的t值大于GDP的t值,表明服務的消費需求比生產需求對服務進口的影響更為顯著,因此消費結構服務化程度較高的國家或地區對國際服務需求也較大。(2)在其他變量得到控制的條件下,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對服務進口的影響是雙向的,服務業增加值每提高1億美元,服務進口就增加30萬美元,而服務業增加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服務進口就減少1.148億美元。這種現象表明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對服務進口的凈影響有階段性。一般地,服務業增加值與服務業增長速度為負相關,利用樣本數據這兩個指標的相關系數,為-0.22,p-value為0.0001。當服務業增加值處于某一臨界值以下時,服務業增長較快,快速擴張的國內服務業能夠滿足國內服務需求的增加,因此服務業發展水平對服務進口的凈影響為負;當服務業增加值超過臨界值時,服務業增長放緩,國內服務業的發展不能滿足國內服務需求的膨脹,因此服務業發展水平對服務進口的凈影響為正。(3)在其他變量得到控制的條件下,商品進口對服務進口有顯著的拉動效應,商品進口每增加1億美元,就會導致服務進口增加1590萬美元。商品進口的t值最大,表明它是5個變量中對服務進口影響最大的變量,再一次揭示出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相互依存關系。

        綜上,宏觀變量對服務貿易的影響可用圖1表示。圖中,虛線表示負向影響,實線表示正向影響。

        附圖

        圖1宏觀變量對服務貿易的影響

        三、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與對策

        2000年,中國商業出口總額為301億美元,占世界商業出口總額的2.1%,排在第12位;商業進口總額為359億美元,占世界商業出口總額的2.5%,排在第10位。可以說,中國的服務貿易已經成為國際市場上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

        盡管如此,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與其他宏觀經濟變量并不協調,有明顯的滯后。中國服務貿易的實際值遠低于按上述回歸模型計算的擬合值,尤其是服務出口與擬合值的差距逐步擴大(見圖2和圖3),表明中國的服務貿易遠未達到理想的水平。

        附圖

        圖2服務出口實際值與擬合值的差距

        附圖

        圖3服務進口實際值與擬合值的差距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其特點在于:(1)經濟規模很大,但專業化分工水平較低,因此對化的生產者服務需求不足;收入水平較低,消費結構仍以實物消費為主,對消費者服務的需求不足。服務需求不足既抑制了進口需求,也制約了服務業的發展,從而削弱了服務出口能力。(2)服務業發展滯后,但增長迅速。中國產業結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服務業比重偏低,不到GDP的1/3,而且服務業素質較低,不利于服務出口;而根據前面對服務業發展水平對進口的凈影響的可知,中國服務業發展水平對服務進口的影響尚不到轉折點。(3)商品進出口規模都較大,但中國不注重發掘貨物貿易蘊含的服務貿易的機會,因此盡管商品出口規模較大,但沒有充分帶動服務出口;相反,發達國家善于利用這一機會,在向中國輸出商品的同時,也大量輸出服務。

        加入WTO之后,中國服務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都將不斷提高,面臨的國際競爭將空前激烈,短期內服務出口不太可能得到實質性的改善,而服務進口則很可能會有很大的增長,從而加劇服務貿易逆差。為了盡可能減輕這種負面影響,并積極利用國際服務市場,中國今后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進一步推進企業制度改革,深化生產的專業化分工,形成國內生產者服務的大市場,以需求帶動生產,同時,內部服務市場化還可以加強服務市場的競爭,從而提高服務質量,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第二,順應消費結構的演變,大力發展消費者服務,使消費者服務多樣化、高級化,增強抵御國外競爭的能力;第三,制定的產業政策,建設服務業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特別是信息基礎設施,大力扶持服務業的發展,尤其要注重改善服務業內部結構,使服務業的發展符合化和信息化趨勢,在以信息服務為主的新型的服務市場上占據競爭優勢;最后,鼓勵企業在促進貨物出口的同時積極尋找配套與派生服務出口的機會,實現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協同發展。

        正如聯合國貿發會議指出的那樣,發展中國家成功地融入國際服務貿易體系的關鍵在于更多地參與國際服務貿易。開放市場是不可逆轉的潮流,只有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中國的服務貿易才能繁榮,中國的服務業也才能獲得真正的發展。國際市場上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只要中國的服務企業能正確把握市場脈搏,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空間是非常大的。

        【參考文獻】

        [1]WTO.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2000[Z].

        [2]UNCTAD.AssessmentofTradeinServicesofDevelopingCountries:SummaryofFindings[R].1999.

        [3]petitiveAdvantagesofNations[M].1990.

        [4]陳憲.國際服務貿易[M].上海:立信出版社,1995.

        第5篇:國際服務貿易的特點范文

        本文先分析國際貿易物流的特點,接著分析國際貿易物流面臨的風險,最后基于風險管理視角,提出創新國際貿易物流的對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二、國際貿易物流的特點

        具體而言,國際貿易物流具有以下一系列特點:1.高運輸能力眾所周知,國際貿易屬于跨國交易,涵蓋大范圍的領域,國際物流是促進國際貿易順利開展的重要手段,需要依靠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最大程度地保證進出口產品的安全,這就要求國際貿易物流要具備高運輸能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2.高信息化國際貿易物流需要國與國之間的密切聯系與合作,物流公司最關注的話題就是如何節約成本、降低費用,有鑒于此,國際貿易物流需要強大有力的信息系統和信息透明度,加強各個主體之間的協調,這對完善物流過程控制有著深遠意義。3.高標準化國際貿易物流包括的主體有很多,各個國家制定的物流標準各不相同,為了促進國際貿易的順利開展,制定統一的國際物流標準刻不容緩,這樣才能順利實施商品的運輸、倉儲和配送。高標準化是國際貿易物流的重要特點之一。

        三、國際貿易物流面臨的風險

        國際貿易物流有著顯著特點,同時也面臨著各種風險,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物流成本風險。物流企業面對的重要問題就是商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成本與安全。從某種角度而言,物流成本越高,物流公司面臨的風險就越大。據調查顯示,我國當前的一般工業品的物流費在商品總價中占據50%的比重,生鮮產品占70%左右。能否控制好物流風險,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盈利。2.費用控制風險。庫存成本與運輸成本是國際貿易物流包括的主要成本。前者涉及商品的庫存、保管等費用,后者包括各種運輸費用和貨主費用等。運輸費用是鐵路、公路、水運等方式形成的各種費用,貨主費用是指產品在運輸中產生的處理和裝卸費用。能否及時有效地獲取費用,能否及時收回資金,都會對國際貿易物流企業的長遠發展構成一定風險。3.服務落后風險國際貿易物流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發展,必須不斷改善服務質量,提升自己的信譽,如果難以做到這一點,將會影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如今,我們已經邁入了信息技術時代,國外很多發達國家已經開始使用高級物流技術,反觀我國,目前依舊在使用POS機和條形技術,這明顯比較滯后,再加上一些物流企業的服務理念沒有與時俱進,沒有做到客戶第一,這直接影響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四、基于風險管理視角創新國際貿易物流改革的對策

        根據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國際貿易物流確實存在各種風險,要想為國際貿易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國際貿易物流必須加強改革創新,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國際貿易中,如果企業遇到物資無法正常流動的情況,會直接影響自身發展。有鑒于此,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為國際貿易物流正常運行提供必要的保障。從宏觀角度來說,物流企業要加強物流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實現與國際標準的無縫對接。社會上的科研院校也要發揮應有的作用,與物流企業加強聯系與合作,幫助物流企業提升生產經營和管理能力,尤其在海上運輸方面,不僅要加強運輸集裝箱化,同時還要規范大批量散裝資源的裝卸,要充分利用先進技術,提升物流效率。2.加快培養第三方物流人才。在國際貿易活動中,擁有大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可以積極防范物流風險,因為物流涉及到很多因素,如果沒有專業的高級管理人才,物流企業一般無法在短時間內從容應對復雜的國際貿易物流環境。同時,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加強人才培養是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的事情,根據現狀,筆者認為要引入第三方專業物流公司,使其充分發揮網絡化和專業化優勢,為客戶提供策劃設計、改善管理等方面的綜合服務。物流企業還要對員工加強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改善他們的工資待遇,使他們全心全意為國際貿易物流服務。3.實現國際物流標準化。企業要想超越行業發展,必須加強信息化和標準化建設。國際貿易物流與一般物流不同,必須具備相應的技術標準,才能跟上國際發展的步伐。筆者認為,國際貿易物流企業的當務之急是要加快制定物流基礎設施、管理流程、技術裝備和信息網絡的技術標準,建立和諧統一的物流技術標準化體系。還要盡快構建健全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全球衛星定位技術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快速識別、分揀、裝卸貨物,以此提升物流運作效率。另外,企業在對內管理和對外溝通方面,也要實現網絡化建設,及時在內部網上顯示物流信息,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

        五、結語

        總而言之,物流是國際貿易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基于風險管理視角,我們要注意防范各種物流風險,通過采取先進手段,實現國際貿易物流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張瑩.基于物流保險發展的幾點思考[J].物流技術,2013(8):105-106.

        [2]戴小芳.淺談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徑[J].漣鋼科技與管理,2008(1):60.

        [3]鄧敏.國際貿易實務與融資[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4]方光羅.現代物流學[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5]侯方淼.現代物流:國際貿易的加速器[J].財經科學,2008.

        第6篇:國際服務貿易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服務貿易 ;貿易結構;國際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7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4161(2009)05-0067-04

        當代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服務業已成為全球經濟的主體。1990年全球服務業占全球GDP的比重已超過60%,到2004年,這一比重進一步上升到68%。其中,發達國家從65%上升到72%,美國更是高達77%;發展中國家也從45%上升到了52%。服務也在世界經濟中比重的不斷提高,標志著世界已進入以服務業為主的時代。伴隨服務型經濟的發展,全球經濟競爭的重點正在從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服務貿易的發展發展程度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與國際水平相比,我國的服務貿易還比較落后。為此,如何迎接世界服務經濟時代的挑戰,實現我國“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到2010 年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4 000 億美元”的發展目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入開展關于我國服務貿易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我國服務貿易的結構分析

        服務貿易結構是指各類服務行業在總的服務貿易中的比重,包括服務貿易總體結構、服務貿易出口結構和服務貿易進口結構。

        1.1 從服務貿易的總體結構看,旅游、運輸等傳統服務業在服務貿易中所占的比重較大,新興服務行業如金融、通信、計算機和信息等在服務貿易中所占的比重較小。

        從上兩表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服務貿易集中體現為旅游、運輸和保險三大傳統項目,在1997―2003年期間,運輸、服務貿易在我國服務貿易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超過60%,2003年有所下降,也占到57.6%,2006年,旅游、運輸和保險三項收入合計占服務貿易總收入的60%,較2005年下降1個百分點;支出合計占服務貿易總支出的67%,較2005年下降2個百分點;在全球服務貿易量較大的金融、咨詢、計算機和信息、廣告宣傳和電影音像等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高附加值服務行業,發展緩慢。2006年,計算機與信息服務、咨詢以及廣告和宣傳三個項目收入合計占服務貿易總收入的13%,較2005年上升2個百分點;支出合計占服務貿易總支出的11%,較2005年上升1個百分點。

        1.2 從服務貿易的出口結構看,我國服務貿易出口主要依靠旅游、其他商業服務和運輸這三大傳統服務部門,其他服務部門的出口增加緩慢。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旅游業在2003年以前在我國服務貿易出口中所占的份額一直超過50%,2003年以后,雖然這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居出口第一位;其他商業服務除了2003年有所增加外,在我國服務貿易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在23%左右;運輸業在服務貿易出口中保持平穩的增長勢頭;其他服務部門歷年的出口比重均在5%以下,其中,通信服務、電影音像、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保險服務變化趨勢不明顯,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咨詢業出口比重在緩慢提高。

        1.3 從服務貿易的進口結構看,增長較快的有專利權、咨詢、保險等現代服務;傳統的運輸、旅游項目基本保持平衡,建筑、金融和其他商業服務呈下降趨勢。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服務貿易進口中,旅游、運輸和其他商業服務占總進口的比重達到80%以上,在進口中增長比較迅速的是保險服務、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和咨詢業,建筑服務進口呈下降趨勢。

        通過對我國服務貿易結構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我國的服務貿易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但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傳統服務貿易占較大比重,新興服務貿易比重較小的特點。在出口方面,我國的服務業出口范圍雖然在逐步擴大,在知識、技術密集型的服務出口方面順應了世界服務貿易的發展方向有所發展,但出口較少,出口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旅游和運輸兩大傳統的服務業;在進口方面,由于金融、電信、信息、咨詢等現代服務業都是我國在國際上處于劣勢的產業,開放程度有一個逐漸擴大的過程。在進口中占絕對優勢的還是傳統的旅游、運輸和其他商業服務,現代服務進口呈逐漸增加的趨勢。由于現代服務業在國際貿易中競爭優勢的日益突出,我國的服務貿易收支也從20世紀80年代的順差變成90年代逆差,并呈不斷擴大的趨勢。

        2.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分析

        目前,國內外理論界從不同的角度對“國際競爭力”的含義進行了解釋,尚未形成共識。本文在綜合各種觀點的基礎上,將“國際競爭力”定義為:國際競爭力是指一國或一個公司在世界市場上比其競爭對手能夠提供更價廉物美產品的能力。一國國際服務貿易競爭力是指一個國家或公司在服務貿易領域里,在自由良好的國際市場競爭的環境和條件下,比其競爭對手所擁有的提供更價廉物美的服務的能力。國際服務貿易競爭力包括國際服務貿易產業競爭力、國際服務貿易企業競爭力、國際服務貿易產品競爭力三個層次,其核心是國際服務貿易產業競爭力。決定國際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因素有:國內經濟實力、國際化程度、政府影響、金融實力、基礎設施、企業管理能力、科技實力、人力資源等。從貿易的角度衡量一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主要有市場占有率、凈出口、出口所占比例以及勞動生產率四大指標。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視角對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進行分析。

        2.1 基于服務貿易總量和國際市場占有率的我國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分析

        一國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狀況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一國服務貿易總量。包括進出口總額、出口額、進口額以及各自的增長率和在世界的排序;二是國際市場占有率。即一國服務出口在世界市場上所占有的份額。

        從服務貿易總量來看,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1982年只有44億美元,到“十五”末期(2005年底),已增長到1 582億美元,2006年達到1 917.5億美元,24年間增幅超過43倍。其中服務貿易出口2005年達到了739億美元,增長近29倍。服務貿易出口增長速度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除個別年份外,一直高于同期世界服務貿易平均出口增速和全球服務貿易主要出口國家(地區)平均水平。1982―2005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6.8%,服務貿易出口年均增長15.9%,均為同期世界服務貿易平均增速的兩倍左右;我國服務貿易的迅速增長使我國在國際服務貿易中的排名不斷提前。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的第8位,進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服務貿易規模居發展中國家之首。

        從我國服務出口的國際市場占有率看,1982―2005年,我國服務貿易占全球服務貿易的比重從0.6%增長到3.3%,服務貿易出口占全球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由0.7%增長到3.1%。

        資料來源: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及WTO,《貿易快訊》,2007年4月12日有關數據計算。表6 2006年世界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前十位排序 單位:10億美元,%

        資料來源:根據《WORLD TRADE 2006,PROSPECTS FOR 2007》數據整理計算。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額增長迅速,在世界服務貿易出口額中所占的比例一直是穩步上升的。但我們也應該清醒認識到,盡管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雖然位居世界第八,服務貿易規模居發展中國家之首,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世界服務貿易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還很小,截至2006年這一比重僅為3.4%,而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分別是14.3%、8.2%、6.1%、4.5%,這表明我國的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此外,我國的服務貿易從1995年以來一直處于逆差狀態,這表明我國服務貿易對內呈現出結構性失衡的特點。

        2.2 基于凈出口的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TC指數分析

        TC(Trade Competitive Power Index),即貿易競爭力指數。是指一國i類產品是凈進口國還是凈出口國以及凈進口或凈出口的相對規模。計算公式為:TC= (Xij - M ij) / ( Xij +Mij) ,Xij為i國家第j種商品的出口,Mij為i國家第j種商品的進口。TC取值范圍為〔- 1, 1 〕,取值Mij接近于0時,說明比較優勢接近于平均水平;取值大于0時,說明比較優勢大;越接近于1,表明該國i類產品的生產效率高于國際水平,對于世界市場來說該國是i類產品的凈供應國具有較強的出口競爭力。反之,則說明比較優勢小,越接近于- 1,行業競爭力越小。

        資料來源: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2001-2006年計算整理。

        從TC指數分析的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我們可以看出,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有如下特點:一是我國服務貿易總體競爭力指數從2001―2005年雖然在逐漸提高,但一直處于負數狀態,2005年仍為- 0. 059,這表明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整體上處于劣勢;從服務貿易各行業看,2001―2005年,TC指數全部大于零的只有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旅游業國際競爭力有逐漸提高的勢頭;一向被視為勞動密集型的建筑服務,進入2002年TC指數才大于零,競爭優勢也在不斷提高;通信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的TC指數出現正數狀態,主要是依靠國家壟斷和服務外包的發展;除上述以外,我國服務貿易在保險、金融以及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等現代服務項目上的TC指數多為負數,說明我國在現代服務業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水平低下,明顯處于劣勢;二是與主要發達國家主要服務貿易行業TC指數相比,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運輸、旅游和其他服務行業在國際市場上雖有一定的競爭力,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處于中下水平。如優勢最突出的我國旅游業,其TC指數也排在法國、意大利、美國之后,位居世界第四,其他商業服務和運輸服務的TC指數分別位居世界第六和第七。

        2.3 基于出口所占比例的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RCA指數分析

        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即顯性比較優勢。是美國經濟學家貝拉.巴拉薩 (Balassa Bela)于1965年測算部分國際貿易比較優勢時采用的一種方法,可以反映一個國家 (地區)某一產業貿易的比較優勢。指一國某種商品或服務的出口額占該國出口總額的比重與世界該種商品或服務的出口額占世界出口總額的比重之比。其公式為:RCA = ( Xe /X) /(We /W) ,其中X e為一國某類產品的出口額, X為一國所有產品的出口額,We為該類產品的世界出口總額,W 為所有產品的世界出口總額。RCA是反映貿易結構與貿易依存狀況的指標。一般認為,若RCA ≥2. 5,則具有強的競爭力;若1. 25 ≤RCA < 2. 5,則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若0. 8≤RCA < 1. 25,則具有一般的競爭力;若RCA < 0. 8,則競爭力較弱。

        從表9中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主要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西班牙等國從2000―2005年,RCA指數一直大于1. 25,而我國在這期間RCA指數一直小于0. 8,在0.5左右,表明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較弱。

        通過以上對我國服務貿易結構以及國際競爭力的實證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現在雖然已賣入世界服務貿易大國的行列,但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來分析,我國的服務貿易在結構上有待不斷優化,整體的國際競爭力還處于比較劣勢。為此,為了提高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我們必須繼續擴大運輸、旅游等傳統勞動密集型服務出口的同時,大力發展通信、保險、金融、計算機信息服務、專有權使用費和特許費、咨詢、廣告等新興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正在轉變我國外貿增長方式、提升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07[M].商務出版社,200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06[M].商務出版社,2006.

        [3] 汪素芹.國際服務貿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4]趙放,馮曉玲.中美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07,(09).

        [5]丁勇,朱彤.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國際比較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7,(03).

        [6]張利平.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J].,經濟論壇,2007,(04).

        [7]趙景峰,陳策.中國服務貿易:總量和結構分析[J].世界經濟,2006,(08).

        [8]胡景巖.中國發展服務貿易的戰略思考[J].國際貿易問題,2006,(11).

        [9]袁其剛,時英,張偉.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及對策分析[J].商業研究,2006,(23).

        第7篇:國際服務貿易的特點范文

        有關對外貿易發展國際競爭力的衡量,國內外學者大多采用貿易競爭力指數(TC)和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來衡量,也有研究采用凈出口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NRCA指數)衡量。出于多種方法衡量下,比較結果更好的穩定性保障和規律性特征清晰顯現方面的考慮,研究綜合采用較常見的貿易競爭力指數和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同時還采用了凈出口顯性比較優勢指數。進一步比較重點考察了中國在美、日、德三個較具代表性發達國家市場,服務貿易發展的競爭力狀況。比較參照對象的選擇方面,我們既考慮了法國、德國、日本、英國、美國、瑞士等老牌發達國家經濟體,也考慮了部分與我國在全球市場同時存在緊密合作與競爭的東亞經濟體,包括韓國、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分析同時還考慮了“金磚四國”其他三個成員國,即印度、俄羅斯和巴西。基于多角度對比較國家和地區的上述選擇,相信可以更真實反映中國服務貿易在三大市場上的國際競爭力狀況。具體分析中,各國或地區服務貿易細分行業對三大市場進出口貿易數據,主要來源于OCED官網數據庫下的Tradeinservicesbycategoryofservice子庫,并經整理和計算得到。服務貿易分類標準主要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收支手冊第五版》(FiftheditionoftheBalanceofPaymentsManual,簡記為BPM5)中的服務分類以及擴展的服務收支平衡表(theExtendedBalanceofPaymentsServices,簡記為EBOPS)下的分類統計得到。具體包括交通運輸服務(Transportation)、旅游服務(Travel)、通訊服務(CommunicationServices)、建筑服務(ConstructionServices)、保險服務(InsuranceServices)、金融服務(FinancialServices)、計算機和信息服務(ComputerandInformationServices)、專利許可服務(RoyaltiesandLicenseFees)、其他商業服務(OtherBusinessServices)和文化娛樂服務(Personal,CulturalandRecreationalServices),共計十個服務細分行業。還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原始數據并沒有直接給出從中國角度統計的、針對三大市場細分服務行業的進口和出口數據。本文用三大市場對中國的出口間接衡量中國從三大市場的進口狀況,用三大市場從中國的進口數據間接衡量中國對三大市場的出口狀況,并以此進一步構造相關競爭力指標值。類似處理的還有巴西和印度。

        二、國別市場競爭力總體狀況和分類行業比較

        (一)三大市場總體競爭力狀況表1給出的是代表性國家或地區在三大市場上服務貿易發展的總體競爭力狀況。為降低個別年份數據異常波動可能帶來的影響,統計結果描述的是2006~2010五年間的平均值。由貿易競爭力指數(TC)比較情況可見,除中國臺灣和巴西表現出不同程度比較劣勢外,其他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在日本市場上均表現出一定的競爭優勢,最終使得以上所有考察國家整體在日本市場上的服務貿易競爭力也表現出微弱優勢。劉艷君和商偉(2010)不同角度下的類似研究也指出,相比其他發達國家,日本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整體水平較低。比較結果顯示,中國在日本市場上表現出的微弱競爭優勢水平略低于大多數發達國家,在“金磚四國”中的表現則高于印度和巴西。德國市場上,以法國、英國、美國和日本等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以及俄羅斯均不同程度表現出相對比較優勢,日本最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作為“金磚四國”之一,現代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后使得其同樣表現出運輸和旅游等傳統服務貿易發展要強于新興服務貿易,進而服務貿易總體規模偏小且呈現逆差。但另一方面,近年來其服務貿易發展開始有所起色也是事實,并主要集中在以美國和德國等為代表的歐美市場(朱玉榮,2011)。比較而言,以巴西、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以及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韓國等為代表的“亞洲四小龍”在德國市場上多處于明顯的劣勢地位。雖然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和“亞洲四小龍”同德國的雙邊服務貿易保持著更快的增長勢頭,但受地理區位條件限制,通勤成本相對較高。目前主要表現為在服務產業內分工格局下,上述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從德國市場服務進口的增長迅速。由此導致總體貿易逆差逐年擴大,進而總體競爭力狀況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而在日本市場上,中國等國家和地區更主要與其同時在產業內分工格局和產品內國際分工格局下存在著雙邊服務貿易往來。其中,突出表現的是日本大量服務外包活動的轉移,激發了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后發優勢并帶動服務貿易增長,進而在日本市場上一定程度的競爭力表現。最終整體表現方面,雖然發達國家在德國市場上大多表現出比較優勢,但是明顯要低于在日本市場上的表現;而正是因為發展中國家在德國市場上的競爭劣勢顯著高于日本市場,最終導致整體競爭力表現方面,在德國市場的競爭劣勢是三大市場中最突出的。再就美國市場來看,除德國和中國香港表現出弱競爭優勢外,更多國家和地區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競爭劣勢。雖然具有一定區位優勢,但以巴西為典型,發展中國家在美國市場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力表現多為顯著比較劣勢;發達國家中以日本為代表,表現出較小的比較劣勢。綜合表現來看,不同于日本市場,各國在美國市場上整體平均也表現出微弱比較劣勢。當然結果也不同于德國,盡管美國在全球服務貿易發展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但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在美國本土市場上的競爭劣勢反而比德國市場要低,尤其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巴西和印度等在該市場的表現。我們認為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產品內國際分工格局下,美國同樣將一些勞動和資本密集服務活動大量外包。在外包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和巴西等南美國家以及中國和印度等為代表的亞洲國家。這在加深雙邊服務貿易合作的同時,也使得接包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借機形成對美國市場服務貿易出口的顯著增長,進而服務貿易逆差的降低。鑒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在相對要素稟賦優勢、需求偏好相似性和發展階段等方面存在的顯著差異,這就決定了在簡單服務產業間國際分工格局下,以上國別市場競爭力表現特點很難實現。而這恰恰是目前中國與德國展開服務貿易領域合作的主要模式。盡管從德國自身角度來看,其處于競爭優勢地位,但這種建立在過度“單向性”基礎上的優勢很難長期維持,其必然構成雙邊服務貿易領域深化合作最不利的方面。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結果中,與TC指標結果類似,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仍然是在日本市場上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比較優勢。再就德國和美國市場總體比較情況來看,與TC指標結果類似,RCA指標結果依然支持多數國家和地區在德國市場上存在更不利的競爭劣勢。綜合RCA指數分析進一步可見,作為“金磚四國”之一,雖然中國同日本在地緣文化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雙邊經貿合作關系也非常緊密,但在對日服務貿易發展的競爭力表現方面,仍沒有表現出比印度和俄羅斯更明顯的優勢。而在對美國市場的發展方面,反倒優于印度;在德國市場的競爭力表現則是最差的,依舊凸顯拓展該市場的必要性。最后,采用凈出口顯性比較優勢指數(NRCA)給出的考察結果中,各國家和地區在三大市場上的競爭力構成和影響情況,再次印證了前述規律性發現。(二)服務細分行業競爭力表現表2進一步就中國服務貿易細分行業在三大市場中的競爭力表現進行比較,結果證實相比德國和美國市場,中國在日本市場的競爭力表現還是最突出的。具體來看,貿易競爭力指數(TC)顯示中國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保險服務、文化娛樂服務和旅游服務四個子行業在日本市場上均表現出了很強的比較優勢,通訊服務業亦有較強比較優勢,其他商業服務也呈現微弱競爭優勢;專利許可服務行業則處于較強競爭劣勢;而由于較高成本性質壁壘和本土市場封閉性(王濤和姜偉,2010),我國建筑服務、金融服務和交通運輸服務在日本市場同樣處于競爭劣勢地位。細分行業德國市場競爭力表現整體明顯不如日本,雖然其他商業服務、通訊服務、計算機和信息化服務表現出微弱競爭優勢,但金融、保險和專利許可服務以及勞動密集型的交通運輸服務和資源密集型的旅游服務則都處于明顯競爭劣勢地位。應該說這里行業比較更好揭示中國服務貿易在德國市場上競爭劣勢的成因———無論傳統服務還是資本和知識更加密集的新興服務行業,大都未表現出明顯的比較優勢。甚至從要素稟賦影響下的比較優勢發揮來看,中國在全球市場上僅有三個呈現出一定競爭優勢的服務子行業(即建筑服務、交通運輸服務和旅游服務),在該市場上的表現也沒有真正體現我國相對要素稟賦優勢。綜合德國市場表現可見,一方面重點加強與德國為代表歐洲發達國家在新興服務行業領域內的經貿合作,仍有很大的空間。這對于更好、更快提升中國服務行業國際競爭力,適時形成跨越式發展是有益的。另一方面,傳統服務行業領域內雙邊經貿合作關系的不斷深化,在更好發揮我國現階段相對要素稟賦優勢的同時,可能更容易實現雙邊服務貿易往來“規模”總量上的顯著增長。進而在形成一定規模效應和彼此對對方市場更充分了解以后,雙邊合作領域的深化與層次提升才能夠獲得更堅實基礎。靜態視角看美國市場表現,中國僅有運輸服務子行業表現出微弱競爭優勢,其他子行業競爭劣勢地位比德國市場上的表現更突出。綜合中國服務細分行業在三大國別市場競爭力狀況所表現出的不平衡性,大致可以劃分為三類:其一,專利許可服務作為最體現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特點的服務行業,無論何種指標結果,中國在三大市場的競爭力都處于明顯劣勢地位。伴隨此前較長期內制造業的全球化發展,美國、日本和德國已經成為全球最主要的技術轉移和輸出國。加之技術水平上存在的較大差距,中國與三國之間技術交流在日益增強過程中,最主要成為大量版權和技術許可的進口方。根據數據統計,由于原來基數非常小,中國對三國合計專利許可服務出口規模2010年雖也不過剛達到2.5億美元,而相應年份進口則為67.7億美元。同樣處于明顯劣勢的還有金融相關服務子行業,2010年中國對三國金融和保險服務出口規模合計為2.4億美元,進口合計則達到22.6億美元。其二,盡管其他商業服務、通訊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更體現出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特點,但中國這些服務子行業的貿易競爭力表現已有顯著進步,尤其日本和德國市場。以通訊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兩個服務子行業為例,2010年中國對日本、德國市場出口規模合計分別為45.99億美元和2.04億美元,同期進口分別只有17.82億美元和2.75億美元。其三,作為典型的傳統服務行業,雖然大量研究已表明中國交通運輸和旅游服務在全球市場上具有一定競爭優勢,但在德國市場還是表現為顯著競爭劣勢。縱向時間維度比較可見,中國1996~2010年間對德國市場交通運輸服務子類出口與進口差值從0.61億美元持續擴大到4.75億美元。

        三、三大市場競爭力狀況的動態演變特點

        前述靜態比較揭示了中國服務貿易在三大市場上的競爭優劣勢基本情況。但在過去較長時期內,我國服務貿易在三大市場上的動態演變情況究竟是怎樣的,仍不得而知。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對后面基本趨勢的有效判斷。下面在凈出口顯性比較優勢(NRCA)指數考察基礎上,進一步對中國在三大國別市場上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動態演變情況加以考察①。圖1給出的中國在德國市場服務分行業貿易競爭力動態演變特點方面,大致以2004年為轉折點,呈倒“U”型結構。在這之前,NRCA指數值由1998年最低時候的-0.0745上升到2004年最高值0.193;此后則持續下降,并在2007年前后轉為負值,2010年達到十多年來最低值-0.088。從數據來看,盡管中國對德國市場出口平均增速在2004以后較快增長到21.5%水平,但進口增速在2004年后也進一步增長到21.8%,平均而言還是較出口增長快,由此進一步拉大出口與進口之間的差距。而導致中國在該市場競爭力不升反降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東歐部分國家與德國基于產品內國際分工框架下更緊密合作關系的建立,這很大程度上形成對中國的市場“擠出”效應。當然即便如此,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市場對中國服務貿易發展而言仍具有很大空間。就中國對德國市場的服務貿易進出口總值情況來看,雖然絕對規模從1997年的13.82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111.9億美元,但平均而言仍只有美國的31%和日本的43%。占所有國家對德國服務出口比重份額雖然從2002年開始穩定突破1%水平,但到目前為止還不超過2.5%,美國這一數字在2010年就已經高達7%,日本也達到了4%左右水平。由更細分行業表現可見,總體演變形態特征主要是由旅游服務、其他商業服務和建筑服務的倒“U”型形態結構決定的,三者在總服務貿易中所占比重平均達57.2%。其他如通信、金融和保險服務等部門的NRCA值基本維持在零水平值附件,波動性明顯要小得多,對雙邊服務貿易發展總體格局的影響也微乎其微。由于數據缺失,我們無法得到中國服務細分行業在日本市場2004年之前的競爭力構成情況,僅從此后時間段(2004~2010)內的主要趨勢看是略微緩慢下降的。當然另一方面,與德國市場表現不同的是,日本市場對應NRCA指數值始終維持在零水平以上,表明中國在日本市場服務貿易整體競爭優勢反而是較穩定存在的。并且正是旅游服務和其他商業服務形態結構變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總體競爭力演變情況。這很好說明,對日本市場而言,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條件和地源文化相近性始終是中國傳統服務貿易在該市場發展能夠保持競爭優勢且進一步顯現的重要根源。細分行業方面,旅游、其他商業服務和交通運輸在中國對日本總服務貿易中合計占比雖從2004的70%下降到2010的50%左右,但正因為這三個行業競爭力表現形態結構的變化特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總體競爭力演變情況。圖2中還不難注意到,以2009年為拐點,2010年中國在日本市場上多數服務子行業的競爭力都出現了較明顯的提升。中國在美國市場上服務貿易總體競爭力動態表現在經歷1997~2003年的增長后轉而下降,在2008年之前始終表現為微弱競爭劣勢,但此后同樣得到一定程度的形勢扭轉。從1997~2010年中國對美國市場整體競爭力表現看,主要特點還是在反復中基本維持緩慢上升格局。具體細分行業表現方面,中國對美國交通運輸和旅游兩個服務子行業進出口占總進出口比重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甚至從1997年的接近60%進一步持續增長到2010年的近70%,占所有國家對美兩類服務進出口比重也由3.8%增長到近10.6%。較大比重構成決定了較長時期內,交通運輸服務行業是構成總體服務貿易微弱競爭優勢及其動態變化特點最主要的根源,旅游服務不利競爭地位的降低也做出部分貢獻。無論對美國還是對日本,鑒于在全球價值鏈深化解構過程中,中國與美國、中國與日本在過去二十多年主要在制造領域形成較為緊密的產品內國際分工合作關系。美國和日本通過大量轉移出本土生產制造活動并根植于中國,使得中國制造能力顯著增強,并因此對美國和日本制造品出口競爭力獲得極大提升。綜合圖2、圖3中國對美國和日本服務貿易競爭力演變情況可知,中國近年來通過積極承接來自美國和日本的服務外包活動,對兩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提升也初見端倪,更顯著的增長情況有可能再次重演。而注意到近年美國力推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并將開放重點聚焦于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在該框架下,如果其能夠在非歧視性、開放和包容的前提下,就中國具體準入門檻在不失靈活性的條件下早日達成一致,顯然對中美雙邊服務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和中國在美國市場上服務競爭力狀況的改善,更是不可多得的契機。綜合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優勢靜態與動態比較分析可見,盡管靜態分析很好揭示出我國服務貿易發展中,部分技術密集型服務子行業在三大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已經開始有不同程度表現;但動態演化趨勢分析則更好表明,囿于交通運輸和旅游服務在我國對外服務貿易發展中仍占有的較大比重,這些典型傳統服務仍是最主要決定我國對三個發達國家市場服務貿易發展總體競爭力狀況變化特點的行業———服務貿易失衡問題依然存在。而本著以更高質量提升我國對美、日、德三大國別市場服務貿易競爭力水平為目標,分析表明關鍵是繼續大幅提高技術密集型服務行業結構比重和影響。

        四、主要結論和啟示

        第8篇:國際服務貿易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服務貿易 服務貿易商業存在 TC指數

        一、浙江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1.服務貿易進出口發展快

        近年來,浙江服務貿易逐步發展,成為拉動浙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浙江省的服務貿易在2002年到2011年之間,進出口總額從2002年的14.4億美元發展到2011年的238.8億美元,增長了16.6倍,出口額從6.8億美元發展到145.9億美元,增長了21倍,進口額也從7.6億美元發展到92.9億美元,增長了12倍。從2004年開始,浙江服務貿易的順差從9.8億美元逐步擴大,到2011年順差為53億美元。

        2.新興服務貿易行業比重上升

        2011年,浙江的國際服務貿易出口穩中有升。國際旅游、國際運輸、國際建筑工程承包是浙江省服務出口三大傳統支柱行業。2011年國際旅游出口同比增長15.56%、國際運輸出口增長18.64%,國際建筑工程承包出口增長5.87%。三大傳統行業占全省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70%,但占比呈下降趨勢,比2010年(75.7%)下降5.7個百分點。以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服務為主體的國際服務外包2011年出口259188萬美元,實現了44.35%的高速增長,通信服務也出口了992萬美元,增長30.53%。影視動漫為主的對外文化貿易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文化重點出口企業,包括華誼兄弟、華策影視、華碩國際和中南卡通等。服務貿易出口結構趨于優化。

        服務進口的主要行業是旅游、運輸等,旅游服務進口金額同比增長88.37%,進口比重高達44.1%。運輸服務進口雖然同比下降11%,進口比重仍達到15.2%。新興行業中,金融服務的占比雖小,但同比增長了70.44%,文化、娛樂和體育服務等同比增長了210.3%。

        3.服務貿易商業存在發展迅速

        近年來,全球服務業對外直接投資占比達2/3,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正逐步把部分通過項目外包、直接投資等方式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近年來浙江服務業商業存在雖然受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簽訂的合同項目與合同金額有所下降,但實際吸收外資金額一直在逐步增長。2006年實際吸收外資金額為196076萬美元,2011年為539952萬美元,約為2006年的2.8倍。與此同時,浙江服務業實行“走出去”的戰略,鼓勵企業以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等方式擴大對外投資。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金額2006年為181163萬美元,2011年達到288589萬美元。2006年的營業額為203847萬美元,2011年擴大到291251萬美元。

        4.與貨物貿易相比嚴重滯后

        浙江服務貿易是在中國服務貿易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發展起來的,起步晚、但發展較快。浙江貨物出口占全國貨物出口比重在2002年的時候已經占到9%,2011年為11.4%,2002年的服務貿易出口占全國的服務貿易出口比重僅僅只占1.7%,2011年已增長為8%。

        浙江服務貿易發展快,但總體水平與貨物貿易相比,仍然是嚴重滯后。雖然服務貿易整體占浙江貿易的比重從2002年2.3%上升到2011年的6.3%,仍然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浙江省的服務貿易的進出口差額2002年的貿易是逆差0.8億美元,2004年變為順差后2011年順差金額增加到53億美元。但是與浙江省的貨物貿易進出口差額相比,差距巨大。

        二、浙江服務貿易發展路徑特點

        運輸服務、旅游服務、建筑安裝及工程承包服務是浙江省服務貿易的三大傳統出口行業,同時也是浙江省服務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從服務貿易的出口行業結構來看,旅游出口占比從2006年的41%下降到2011年的31.1%,建筑安裝和勞務承包從39.2%降到20%。但是運輸出口比重從2006年的13.6%上升到2008年的22.6%之后,受國際金融危機滯后的貨物貿易出口增速放緩的影響2009年達到11.3%的低谷。2011年運輸的出口比重仍然保持在18.9%。新興服務貿易行業出口快速增長,尤其是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服務為主體的國際服務出口占比從2006年的1.7%上升到2011年的17.8%,在浙江省國際貿易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顯現。

        服務貿易的進口行業結構也有顯著的變化。傳統服務貿易行業中的運輸服務進口占比從2006年的34.7%下降到2011年的15.2%,旅游進口占比卻從2006年的2.7%上升到2011年的44.1%。新興的服務貿易行業中,咨詢服務進口占比從2006年的10.9%下降到2011年的1.6%,教育醫療保健服務進口占比從2006年9.2%上升到2010年的20.9%。

        受服務出口行業結構、進口行業結構變化的影響,浙江服務貿易進出口差額的主體對象也有了巨大的變化。傳統服務貿易行業中,運輸從2008年開始從順差轉為逆差,2011年順差高達135026萬美元。旅游的順差從2006年的207082萬美元下降到2011年的44855萬美元。建筑安裝與勞務承包一直是服務貿易的順差來源,從2006年的201816萬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290170美元。新興的服務貿易行業中,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的貿易順差額從2006年的6951萬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255377萬美元最為顯著。但教育醫療保健從2006年的20036萬美元的逆差上升到161755萬美元的逆差。

        從浙江服務貿易行業結構的變化結果來看,寧波-舟山港口的建設發展壯大了浙江省的國際物流產業、提升了浙江省的服務貿易的實力。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外包等新興服務貿易行業將成為浙江服務貿易的增長主體。隨著浙江省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外旅游也越來越普遍,從而導致國際旅游進口大幅上升。接受國外的教育、醫療保健等也成為可能,教育醫療保健的進口占比上升,逆差金額逐年攀高。

        TC指數(Trade Competitive)即貿易競爭指數,是指一國或地區進出口的差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TC指數取值大于0,說明比較優勢大;越接近于1,競爭力越強:反之則說明比較優勢小,越接近于-1,競爭力越小。2006-2011年的貿易競爭力指數,結果如下:

        從服務貿易總體的TC指數來看,2006年的TC指數為0.39,2008年降到0.1以后又逐步上升,2011年為0.22.總體來看浙江省的服務貿易出口與進口大致平衡,國際競爭力相對較弱。

        從行業上看,浙江省服務貿易TC指數最強的為建筑安裝和勞務承包,2006年為0.98,2009年和2010年微降后,2011年又為0.99。浙江的建筑安裝和勞務承包的國際競爭力在金融危機中一枝獨秀,具有極強的國際競爭力。最近幾年,國際競爭力增強的最快為計算機和信息服務,2006年的TC指數為0.67,2011年為0.97。軟件服務外包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顯示出了強大的后勁,成為浙江服務貿易中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作為浙江的傳統服務貿易行業,國際運輸的2006年TC指數為-0.06,2008年TC指數轉為正值以后,2011年為增強到0.32,雖然國際競爭力仍然相對較弱,但有所增強。

        近幾年來國際競爭力降低的最快為旅游行業。從2006年的0.94降到2011年的0.05。這幾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幣的升值、國外一些國家放開對簽證的要求等因素,出國旅游熱持續升溫,成為服務貿易進口的一大項目。保險的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波動也不叫大,在2006年為0.13,競爭優勢非常微弱,但2008年增強為0.46,2011年卻轉為負值為-0.21。通訊、郵電的TC指數在2006年為0.42,但是2007年成為-0.56,2009年甚至達到-0.94。浙江的保險以及通訊、郵電行業不僅沒有形成特別的優勢,甚至轉變為處于劣勢。隨著國內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保險以及通訊、郵電行業之外,專利、咨詢、教育、廣告等新興的服務貿易行業也受到國外同行的競爭壓力,除了個別年份的TC指數是正的值之外都為負值。尤其是專利,2011年的TC指數達到-0.97,接近取值方位的極限-1,說明在這方面,浙江也處于絕對劣勢。

        三、浙江省服務貿易發展戰略

        綜上所述,近年來,浙江省服務貿易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發展勢頭良好,增長空間很大。進一步提高浙江服務貿易的競爭力需要政府的引導與配合,2008年9月,國務院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以上海為龍頭、江蘇與浙江為兩翼的長三角地區把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服務貿易為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內容。2011年,國務院先后批復了《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和《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國際級戰略。2012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批準實施《浙江省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央政府給予的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為“浙江服務”品牌的發展提供了重大契機,將極大提升浙江服務貿易競爭力的產業基礎。

        浙江省圍繞著國家戰略,制定了“十二五”時期浙江服務貿易發展規劃。把提升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和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培育“浙江服務”品牌為中心環節,不斷提高服務外包接包能力,顯著提高服務貿易比重作為“十二五”期間浙江經濟貿易發展的重點。“十二五”期間,浙江省服務貿易出口額的目標是實現翻一番半,達到300億美元,同時,逐步提高服務貿易出口在外貿中的比重,爭取服務貿易出口比重2015年達到9.3%。鞏固發展國際旅游、國際運輸、國際建筑工程承包等傳統服務貿易優勢的同時,把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文化服務貿易作為發展重點領域,逐步推進金融、保險服務貿易、教育服務貿易、專有權使用和特許經營服務貿易、管理咨詢與會計等專業服務貿易、醫療保健服務貿易,努力拓展商業存在以及自然人移動的服務貿易領域作為“十二五”期間浙江服務貿易比重顯著提高的途徑。

        浙江省在推動服務貿易發展舉措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人才是服務貿易產業發展的關鍵和基礎,浙江省對現有的培訓基地、培訓機構加大扶持力度,鼓勵校企合作、鼓勵培訓基地、培訓機構與企業加強合作,形成政府、企業、培訓機構三方聯合推動共同發展的局面。

        二是重視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建設。浙江省內有2個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和28個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園區,是浙江省服務外包發展的重要平臺和主陣地。加大對服務外包示范園區的扶持力度和指導力度,加強對服務外包產業對接、招商引資的協調組織。

        三是重視重點文化出口企業的培育。鼓勵企業積極參加境內外文化展會,開拓國際市場,擴大文化貿易規模。為提高企業文化出口競爭力,浙江省出版部門與企業聯合開展了“浙江出版物海外推廣營銷工程”,提高浙江文化企業的國際知名度。

        四是重視軟件產業發展。以金融服務軟件、通訊信息、企業信息化建設等具有比較優勢的軟件出口領域為突破口,加大政策信息、市場拓展、業務項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能夠發揮骨干帶頭作用的軟件出口企業,使軟件出口成為全省經濟轉型升級的“轉換器”。

        五是鼓勵企業開展技術貿易。浙江省對技術貿易企業進行分類指導,做好技術貿易發展的促進體系建設,鼓勵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貿易。浙江省還積極組織出口貼息工作,鼓勵企業積極用好國家的扶持政策,提高企業技術貿易積極性和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浙江省商務廳:2011浙江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12浙江服務貿易發展報告,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2012年版.

        [2]張莉.十二五時期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趨勢及我國的對策[J].國際貿易,2011(1):24-28.

        第9篇:國際服務貿易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物流

        一引言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因特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電子商務高效便捷的特點,以及世界各地電子商務環境不斷的改善,使得這項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

        國際物流是不同國家之間的物流,是國內物流的延伸和進一步擴展,是跨國界的、流通范圍擴大了的物的流通。國際物流是國際貿易的一個必然組成部分,各國之間的相互貿易最終都將通過國際物流來實現。

        二基于電子商務的國際物流系統

        國際物流系統是由商品的包裝、儲存、運輸、檢驗、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裝以及國際配送等子系統組成。其中,運輸和儲存子系統是物流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國際物流通過商品的儲存和運輸,實現其自身的時間和空間效益,滿足國際貿易活動和跨國公司經營的要求。

        1.運輸子系統

        運輸的作用是將商品使用價值進行空間移動,物流系統依靠運輸作業克服商品生產地和需要地點的空間距離,創造了商品的空間效益。國際貨物運輸是國際物流系統的核心,它具有路線長、環節多、涉及面廣、手續繁雜、風險性大、時間性強等特點。在電子商務時代,要提供最佳的服務,運輸子系統必須要有良好的信息處理系統,使商品在幾乎不停留的情況下快速流動、直達目的地。

        2.倉儲子系統

        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中的商品從生產廠或供應部門被集中運送到裝運港口,有時須臨時存放一段時間,再裝運出口,它主要是在各國的保稅區和保稅倉庫進行的。這主要涉及到各國保稅制度和保稅倉庫建設等方面。保稅制度是對特定的進口貨物,在進境后,尚未確定內銷或復出的最終去向前,暫緩繳納進口稅,并由海關監管的一種制度。這是各國政府為了促進對外加工貿易和轉口貿易而采取的一項關稅措施。保稅倉庫是經海關批準專門用于存放保稅貨物的倉庫。它必須具備專門儲存、堆放貨物的安全設施;健全的倉庫管理制度和詳細的倉庫賬冊,配備專門的經海關培訓認可的專職管理人員。

        3.商品檢驗子系統

        由于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具有投資大、風險高、周期長等特點,使得商品檢驗成為國際物流系統中重要的子系統。通過商品檢驗,確定交貨品質、數量和包裝條件是否符合合同規定。如發現問題,可分清責任,向有關方面索賠。而今,無紙化貿易已經在海關貿易許可管理、通關、商品檢驗等領域廣泛運用,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4.國際物流信息子系統

        該子系統主要功能是采集、處理和傳遞國際物流和商流的信息情報。沒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統,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將寸步難行。國際物流信息的主要內容包括進出口單證的作業過程、支付方式信息、客戶資料信息、市場行情信息和供求信息等。國際物流信息系統的特點是信息量大,交換頻繁;傳遞量大,時間性強;環節多、點多、線長。所以,要建立技術先進的國際物流信息系統。國際貿易中EDI的發展是一個重要趨勢,我們應該在國際物流中加強推廣EDI的應用,建設國際貿易和跨國經營的高速公路。

        三、基于電子商務的國際物流的發展戰略

        1.建立國際物流信息交易系統

        隨著國際物流信息化趨勢的推進,我們要加快建立國際物流信息交易系統,確保全天候地與國際互聯網溝通,以滿足國際物流運作的需要。具體說來,國際物流信息交易系統應該包括國際物流信息、國際物流商品展示信息、國際物流余缺商品調劑市場信息、國際物流加工信息、國際物流倉儲信息、國際物流金融體系、國際物流配送信息和國際物流服務反饋信息等內容。

        2.積極發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服務供給方在特定的時間段內按特定的價格向需求方提供個性化系列物流服務的交易方式,它是由物流勞務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物流運作方式。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的集成物流服務以信息技術為主導,離開了信息技術集成物流服務只能成為空談,信息技術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靈魂,并且能夠提供網絡化服務。這種物流服務是建立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基礎上的,常用于支撐第三方物流的信息技術有:實現信息快速交換的EDI技術、實現資金快速支付的EFT技術、實現信息快速輸入的條形碼技術和實現網上交易的電子商務技術等。

        3.大力推廣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往往在綜合技術、集成技術以及戰略和全球擴展能力上存在局限性,使得客戶對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在改進他們的物流與供應鏈功效上是否會有所突破缺乏信心,不得不轉而求助于咨詢公司、集成技術提供商等,由他們評估、設計、制定及運作全面的供應鏈集成方案。這種管理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新組織一經出現,就有人十分形象地把它稱之為“第四方物流”。最早由安德森咨詢公司提出的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第四方物流是一個供應鏈集成商,他調集和管理組織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補性的服務提供商的資源、能力和技術,以提供一個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第四方物流以整合供應鏈為己任,向企業提供完整的物流解決方案。

        4.引進和培養優秀的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服務包括物流資源的重新整合,包括產、供、銷各個環節物流活動的重新整合,包括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為客戶提供高效、準確、及時的服務,包括從供應商到消費方的門到門的全程服務。國際物流要具有上述服務能力,就必須引進國際化的物流服務理念、管理模式、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國內外優秀的物流管理人才。還特別要重視以“產學研”一體化模式培養從事物流理論研究與實務的專門人才,懂電子商務理論和實務的專門人才,既懂IT技術又懂電子商務的網絡經濟人才,既懂電子商務又懂現代物流的有創新思想的復合型人才等四類人才,因為上述四類人才將直接影響我國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體系的發展。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 亚洲色欧美在线影院性色 | 亚洲第一区久久丁香 | 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 日本中文字幕熟女 | 中文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