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范文

        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第1篇: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范文

        (一)合理低價中標法的概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三十三條和第四十一條分別規定:“投標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報價競標”、“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并且經評審的投標價格最低;但是投標價格低于成本的除外”。這就明確規定了投標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報價競標,而且中標價格應是在“滿足業主實質性要求的前提下,經專家評審的最低價”,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第一,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這是投標中標的前提條件;第二,經過評審的投標價格為最低,這是評標定標的核心;第三,投標價格應處于不低于自身成本的范圍之內,這是為了制止不正當競爭、壟斷和傾銷的作法。高校招投標工作也采用合理低價中標方法。

        (二)合理低價中標的意義

        1.有利于實現招標投標法立法的根本目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立法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主體在平等條件下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合理低價中標就是眾多的投標人按照相同的條件進行競爭,招標人按照規定程序從中擇優選擇簽約方,真正體現了“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市場競爭原則。合理低價中標有利于規范市場競爭秩序,通過遵循低價優先原則來有效防止腐敗行為的發生。

        2.有利于為高校節省資金

        招標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公開(或邀請)采購的方式使眾多投標人進行競爭,其根本目的就是通過競爭來實現節省資金的目的,從而保證高校發展規劃的順利實現。在招標中,投標人報價的高低是關注的重點,尤其是結構相對比較簡單、具有通用技術的家具、電腦、耗材等。在眾多投標人的實力都大體相同的條件下,報價相對較低的一方,就成為招標人首選的目標。

        3.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競爭秩序

        按照合理低價法進行競爭,最終中標主要是靠企業或者是個人的實力,即使關系再好,價格高了也不能中標,反之,沒有關系,如果價格具有競爭力,也同樣可以中標,這就遵循了低價優先的原則,同時也從某些方面防止了腐敗行為的發生,因為在合理低價中標法這個大原則下,走關系是走不通的,這就有利于投標人公平公正地進行競爭。

        二、低價中標在高校招投標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高等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斷加深,高校迎來了飛速發展的機遇。國家對高校每年投入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的經費少則幾千萬元,多則上億元,甚至有的達到了幾十億元,并以招標方式進行基建工程、設備物質、服務項目的采購,在這些招投標中出現了許多低價中標的情況。低價中標在高校招標工作中就像一把雙刃劍,為高校節約了資金、提高采購效率、縮短采購時間的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使學校的整體建設及戰略發展速度等受到嚴重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降低報價,惡意中標

        當前,國家對高校每年都有大量資金投入到相關教育設施建設方面,尤其是近幾年一部分省市的新校區(大學城)建設,這些設備的購買都需要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進行。為此,各行各業的競爭也在加大,有的投標人為了達到中標的目的,采取盲目降低報價,甚至是低于成本報價,沒有把相關風險考慮進去,造成了無序的低價競爭,對學校的建設是極為不利的。

        (二)低價中標,高價索賠

        由于競爭的加大,越來越多的工程就出現無利可圖的局面,投標人了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采取低價中標、高價索賠的方法挽回投標時的“低價”損失。投標人在低標價中標后,往往會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千方百計地通過違規或虛假的手段做相應的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以此來調整工程價格,不管是采用變更還是簽證,都是利用報高價的策略來彌補在投標中的超低降價損失,在工程結算時使結算價格遠遠高于合同價格,達到低價中標、高價結算的目的,最大限度地獲取經濟利益。

        (三)無利可圖,中途違約

        有些投標人低價中標后,由于沒有風險管理意識,不能預見到市場環境的改變,缺乏相應的危機公關和風險處置能力;或自身管理水平低下、組織混亂、互相推諉、責權利不清等問題而不能按照合同約定履行,比如說有的中標人在建設的中途就放棄在建項目,或者有的工程一拖再拖,造成爛尾樓等半拉子工程,采購的設備以各種理由不按合同規定時間供貨,用同一系列低端產品企圖蒙混過關等這些都會給高校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四)分包轉包拖欠工程款

        由于在編制相關招標文件時缺乏專業的工作人員,致使有時候會產生招投標文件不夠完善,這就給部分投標人帶來投機的機會。投標人會對招標文件中對分包工程的約束不夠,在低價取得工程后,就進行惡意轉包,不按照合同履行總包管理職能,惡意拖欠分包工程款來轉嫁工程的風險。

        三、低價中標法在高校招投標工作中的對策思考

        (一)產生低價中標的主要原因

        1.編制招標文件不夠嚴謹

        在高校的招投標工作中,由于缺乏專業的工作人員,尤其是缺乏編制招標文件的工作人員。每一次招投標在信息之前,都需要反復地對招標文件進行反復推敲,看是否符合《招投標法》。在實際的工作中,往往會出現在開標時才發現相關招標文件是有問題的,或者是已經簽訂合同之后在實施的過程中發現招標文件是有漏洞和缺陷的,在這種情況下就會使學校蒙受損失。

        2.評標過程的簡單化

        所謂評標過程的簡單化是指在評標過程中,評標專家只是通過投標人的書面紙質材料是否符合招標文件來判定投標人是否有資格參與投標,而不能對投標人的實際條件進行勘察,比如投標人是否是實際存在的一個施工單位或者個人,是否是借用幾家公司或者企業的資質條件來達到投標條件,這些在評標過程中是無法考究的。因此,這就給投標人創造了投機的機會,致使低價中標。

        3.評標委員會的隨機組建

        高校在單個項目的招標過程中評標專家的抽取及組建有一定的隨機性,這給評標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帶來很多弊端。在實際的評標過程中,并不能保證每個評標專家的專業能力,職業操守都適合該項目,很難做到專業、公平、公正,在評標的過程中會產生偏差也就在所難免。招投標工作的公正性主要是通過評標來體現的,評委的素質直接影響著評標的結果。

        (二)保障合理低價中標在高校招標工作中的有效措施

        1.做好招標前期準備工作,完善招標文件

        編制招標文件是招標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它是招標工作的源頭,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是招標人和投標人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編制文件的合法、公正、科學、嚴謹直接影響著招標工作的成敗。這就要求在編寫招標文件時,對使用部門的需求做科學的論證,充分的了解,用切實、可行、經濟、效益、科學、前瞻的態度去分析每一個項目,而不是生搬硬套相關格式,提前做好招標前期準備工作。

        2.建立聯網信用體系,嚴審投標人的資格

        為了減少評標專家在評標時不能實際考察投標人是否符合招標要求,就要從企業的資質、成功的案例、技術、財務狀況和擬派出的項目經理與主要技術人員的簡歷、業績等相關證明材料進行審查,以選擇合理的投標人,嚴審投標人的資格。在高校之間建立聯網信用體系是比較可行的辦法。第一,將質量和信譽比較差的投標單位列入黑名單,另一方面可以將質量和信譽較高的投標單位列入重點推薦名單,積極參與到高校的招投標項目中來。

        3.加強招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

        招投標工作的公正性主要通過評標來體現,其中包括評標委員會的組建、招標文件擬定人員的確定以及相關招標工作人員,這是做好招標評標定標工作的保證。一方面,評委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評標的結果,評標委員會肩負著推薦中標候選人或受業主授權直接確定中標人的責任,他們掌握著投標人是否能夠中標。另一方面,招標文件的擬定是否規范合法也直接影響著招標的進度。因此,為了使招投標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在既不影響招標進度,又不使學校的利益蒙受損失的情況下,一定要選擇素質高和專業技術水平強的工作人員,加強招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才有利于為學校的相關工程負責,達到為學校負責的目的。

        4.加大監管力度,減少損失

        第2篇: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家校合作;中小學生;問題;對策

        一、引言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與家庭教育不同,學校教育目的更強,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學校系統、專業的培養過程;學校教育也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家校合作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提出,并被越來愈多的教育學者所關注。

        二、當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家校間缺乏實際聯系

        多數家長和教師都知道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然而,家長與教師之間的實際交流卻十分有限。一般學生成績嚴重下降或違紀時,教師才會與家長溝通聯系。而家長一般在學生生病或有事不能準時到課堂等需要請假的情況下,才會主動與教師聯系。還有部分家長(教師)錯誤地認為教育學生主要是學校(家長)的事。一些家長由于自身受教育水平低,對學生缺少必要的關注,不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育類活動。這些都是家長和學校在學生教育問題方面觀念不統一造成的。

        2.家校間的聯系單一

        當前,中小學生的家長和學校的聯系主要通過召開家長會、教師不定期家訪、教師與家長間電話短信聯系等幾種常規方式進行。這些方式難以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家校之間的聯系應該是多樣性和科學性的,在具體實踐中可采取新的聯系方式,如學校邀請專家講座,也可以通過微信朋友圈等方式聯系家長,分享培養學生的心得。

        3.溺愛學生

        計劃生育導致許多獨生子女家庭的出現,隨之而來的就是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告訴我們“尊老”在“愛幼”之前,要教會學生謙讓。而今,出于對學生的溺愛,一些家庭無形中培養學生“學生先挑”“先幼后老”的行為意識,這是現階段許多中國家庭在教育學生的問題上出現的一大問題。

        4.過分關注成績

        在傳統的人才選拔模式下,成績成了學校最關注的因素。分數為主首先會使中小學生感受到來自學校和家長的壓力;其次,過分強調成績可能會使低分考生產生自我否定的心態,容易被教師邊緣化。分數固然重要,但是教師或者家長乃至學生本人過分關注分數是一種錯誤的意識,這對學生的成長是不利的。

        5.新時代下的中小學生

        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接觸到手機、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互聯網時代本應方便他們獲取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但是也帶來了不少問題。比如,用學習軟件直接搜索作業答案導致成績下降;在家沉迷于手游、網游,缺少戶外運動。這ρ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十分不利,也給家校合作帶來嚴峻的考驗,家長和學校必須對這一問題給予關注。

        三、解決的對策

        1.從學校的角度

        學校需做好與家長方面的溝通,促進家庭教育的發展。家長既是家庭教育的主持者、執行者,也是家校合作的參與者、當事者。學校應和家長開展關于家校合作的交流會,制訂家校合作的具體實施計劃,這是家校合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同時,學校可設置專門的家校合作機構,以此明確權責、統一協調。學校領導要帶頭做好工作,如開通熱線電話、校長信箱等。同時,學校對教師的教學評價和師資管理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來自家長群體的意見,讓家長真正融入學校的教學體系。

        2.從家長的角度

        家長應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交流活動。交流的內容不應僅局限于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應從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多重角度進行探討,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家長間還可以建立家長交流群,交流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并對學校教學情況密切關注,提出反饋意見。家長應從學生的自身情況出發,在與教師進行充分交流后,為其制訂有效的家庭教育,并根據學生的變化適時改變。

        3.從政策的角度

        教育資源不均也是阻礙家校合作的一個因素。有些落后的地區嚴重缺乏師資和教學資源,而家長與教師之間難以見面交流。因此,國家應加大、加強對西部落后地區的教育投入。另外,家校合作在具體實施時缺乏引導和理論性。因此,家校雙方有必要針對現階段家校合作的情況,全面、系統地制訂一套較為客觀的實施方案。

        參考文獻:

        [1]曹麗.二戰后美國家校合作發展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04.

        [2]黃河清,馬恒毅.家校合作價值論新探[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2):23-29.

        第3篇: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家長合作

        中圖分類號:G626

        一、班主任和家長合作研究的現狀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

        馬忠虎教授認為家校合作教育就是指對學生最具影響的兩個社會機構――家庭和學校形成合力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校在教育學生時能得到更多的來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長在教育子女時也能得到更多的來自學校方面的指導。

        (二)國內外的研究

        國外:不列顛哥倫比亞的埃斯特認為,“家長參與”指發動家長的潛能以主動或被動地幫助其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不但在家中而且在學校。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專家埃普斯坦從社會組織的角度為有關學校和家庭合作影響個體發展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指出家庭和學校在合作關系中的平等地位。

        國內:陳P在《家校合作:一種特殊的交往》中以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為依據,構建了學生、學校、家庭主體互動的家校合作模型,從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闡述了家校合作的問題。黃河清副教授編著的《家校合作導論》,全面論述了家校合作的理論、國外和港臺家校合作、我國的家校合作和發展等,為我國中小學家校合作提供了理論基礎。

        二、小學班主任和家長合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筆者以上海金橋中心小學(金粵校區)二(4)班為研究對象,該校是上海的普通小學,本地生源少,外地生源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班主任和家長合作時所處地位的問題

        家長沒有平等參與。如二(4)班學生小程在學校課堂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老師告知家長回家補好,并希望家L監督完成,第二天交給老師。可是,第二天,小程的作業依舊如此,拿回去怎么樣,拿過來還是怎么樣,絲毫沒有做過的痕跡。在此過程中,家長沒有負責監督,老師要求配合做的也沒有落實。父母的行為,拋棄了教育孩子的責任,也放棄了平等參與教育的權利。

        (二)班主任和家長合作時溝通存在的問題

        1.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面狹隘。

        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主要圍繞學習。溝通面的狹隘,使班主任和家長都忽視了孩子成長中的其他部分,如道德、身體、心理健康等等。

        2.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效率低。

        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難以得出有效的方法。溝通像聊天,就算就事論事,難以共同得出解決方法。溝通多數成了班主任老師向家長告狀或者反映情況,家長只是聽,也無后續行動。從解決事情的層面上看,學生的問題依然存在。溝通只是達到互相知曉的程度。

        (三)班主任和家長合作時參與的問題

        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基本可以保障,那么,溝通之后的合作呢?以下是班主任和家長合作時參與的問題。

        1.家長沒有時間參與

        家長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參與合作。

        2.家長沒有能力參與

        家長的文化水平的因素,難以參與合作。

        3.家長沒有意識參與

        家長的教育意識的落后,難以參與合作。

        三、小學班主任和家長合作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筆者結合案例二(4)班學生小程,父母的無視班主任老師的溝通內容,也不提供積極的輔助行為,任其孩子的作業依舊。其原因從兩方面分析。

        (一)家長方面

        1.家長的文化程度的因素影響合作想達到的目的。

        小程同學案例中,小程的家長文化水平是小學畢業,想要幫助孩子在家輔導完成作業,可能會遇到題目,難以解答。

        2.家長的自身想法的淺薄影響合作想達到的目的。

        小程的家長覺得孩子的課堂作業沒有完成只是學校老師的事情,任由孩子到家不補完整。

        3.家長的教育意識的落后影響合作想達到的目的。

        小程家長的教育意識中班主任老師是主體,對于教育孩子問題上,只做個旁觀者。

        (二)班主任方面

        1.班主任找家長合作的“點”太單一

        班主任老師找小程家長,告知補完整課堂作業,只是停留在作業上,沒有深入談到作業沒按時完成背后的原因等。

        2.班主任找家長合作的態度太強勢

        班主任找小程家長合作,其態度過于強勢,也沒有聽家長想法。

        3.班主任找家長合作的意識不堅定

        班主任找家長合作不成功后,應后續聯系,溝通情況,跟進處理。

        四、小學班主任和家長合作的策略思考

        基于小程同學的案例,班主任和家長合作的策略思考如下:

        1. 成立班級家委會,以點到面帶動全班

        班級委員會的成立,積極合作的家長來帶動類似于小程家長,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圍。

        2. 鼓勵家長在家校合作時提出建議

        家長在合作中的難言之隱,可以坦誠相告,促進合作的有效和真誠。

        3. 利用網絡等信息手段,多樣化即時溝通信息

        網絡信息時代的優勢,可以促進信息的快速傳達。家校合作也可以利用網絡優勢,展開多種溝通方式,促進家校合作的順利進行。

        小案例透出大道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結合意義重大。筆者會繼續結合切身工作經歷,研究家校合作,從實際問題中,實踐探索更多的可行性策略。

        【參考文獻】:

        [1] Epstein, J. L.(2001).Building bridges of 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The importance of design.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laced at Risk (JESPAP),6(1), pp:161-167.

        [2] Sheldon S.B and Epstein. J.L. Improving students behavior and school discipline with family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J].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002, (35):4-26.

        【3】 馬忠虎.基礎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第4篇: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 心理健康 小學生 解決對策

        1、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穩步推進,關注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已成為社會的共識及注意的熱點,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勢在必行。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21世紀競爭日趨激烈,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針對當前我國小學生存在心理方面的缺陷,進一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實施素質教育的現實需要。科學研究表明,在未來人才的綜合素質結構中,心理素質越來越重要,人的樂觀開朗、積極進取、堅韌不拔等個性心理品質對人的健康成長和事業的成功起著重要作用。我國當代青少年具有眾多的優良個性品質,同時也確實存在一部分學生心理素質不高的問題,個別人的心理缺陷還比較嚴重。隨著我國小學階段獨生子女群體的日益擴大,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成為一個需要普遍重視的問題。本文中筆者將對現階段我國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詳盡的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2、相關研究成果綜述

        近年來,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了國內心理與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并對此做了較多的研究,現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情況作一綜述。

        傅文弟在《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中指出:當前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各地發展較快,但實效性差,發展不平衡;理論研究薄弱,對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問題認識尚不一致;形式多樣,但缺乏規范,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化、專業化水平不高;專業人員匱乏,且部分教師專業技能亟待提高;整體化不夠,還沒有形成學校全方位多層次心理服務系統。其對策是: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成為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積極推廣已在實踐中獲得的成功經驗,探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借鑒國外經驗,加速推進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化、規范化進程;大力開展師資培訓工作,逐步建立一支專業基礎知識過硬,有較豐富實踐經驗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

        楊燕在《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2]中指出: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過分夸大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性;心理健康教育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德育化地傾向;片面強調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科化;過分推崇心理測驗。其認為對策是:提高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借鑒國外經驗;開展師資培訓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應面向全體,重視個別。

        俞國良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3]中指出: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即使在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作得較好的學校,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學科化傾向,單調、乏味的講授概念、理論,違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二是形式化傾向,成為應付上級檢查硬件之一;三是表面化傾向,工作缺乏整體思路,專職人員素質較低,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得到深入和待續的開展;四是孤立化傾向,封閉、孤立的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忽視家長、學校、社會的影響。因此,應該結合國際上綜合化和整合化,專業化和精細化的發展方向,來逐步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申繼亮、彭華茂在《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與出路》[4]中指出:在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心理健康標準混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醫學化等問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出當前的困境,還要澄清標準,實施全員、全科、全過程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為基礎,建立一個分層確定重點的多層教育體系。

        姚本先在《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問題、展望》[5]中指出: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是:觀念陳舊落后,形式主義嚴重;地區間差異大,整體水平偏低;師資隊伍薄弱,專業人才匱乏;理論水平較低,指導實踐不力;操作缺乏規范,消極傾向顯現。對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是:繼續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現代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將獲得廣泛而普遍的發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技化程度將迅速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化水平將不斷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國化特色將更加顯著。

        3、我國小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3.1學習方面的問題

        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小學生的主要活動由以游戲與學習相間轉變為以學習為中心,對于諸多的學習事件,如作業、聽課、回答問題、考試等都有可能感到無力應付,或者自信心不足,從而引起他們的緊張與焦慮。目前,小學生的學習任務仍然相當繁重,面對這些難以應付的諸多要求和期望,有些學生感到心神不定,煩躁不安,注意力不能夠集中,甚至在學習時養成咬手指、多動癥等不良習慣。

        學習壓力大。由于現在學校、教師、家長往往過于強調學生的智力發展,過分看重分數,加上升學競爭、學校間的生源競爭的加劇,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學習任務“超重”的現象。除了學校的學習任務,一些家長和教師還給學生開起了“小灶”,學生奔波于各種“奧賽”班、特長班之間,休息和睡眠時間嚴重不足,失去了享受童年生活樂趣的最基本權利。

        考試焦慮。近些年來,盡管教育部門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的陰影一直在困擾著廣大小學生,加之父母對子女寄予的過高期望,使他們的身上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隨著年級的升高,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造成小學生學習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神經衰弱、失眠、注意力分散等多種癥狀出現,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考試焦慮,尤其是對升學考試的焦慮。

        3.2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

        師生關系障礙。師生關系是一種最基本的教育關系,也是小學生人際關系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許多家長反映,孩子上小學前很聽父母的話,可一旦進了小學,就開始不聽自己的了,而對學校老師的話倒是說一不二,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然而,目前小學教育中的師生關系卻表現出一些突出的問題,其中又主要來自于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師,具體表現為:一是教師對學生缺乏尊重,隨意貶低學生價值,使孩子的心理遭受創傷;二是教師對學生缺乏理解和信任,使學生產生對抗心理;三是教師在日常教育活動中缺乏公正、民主精神。

        同學交往困難。由于現在的家庭多為獨生子女,父母往往因過于關愛,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許多與同齡伙伴交往的機會。當他們走進學校時,明顯表現出交往經驗的不足和交往技能缺乏,這樣的學生總感覺別人對自己不友好,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當別人看他或議論他時總感覺不痛快,難于與人合作,因而也很難融入集體生活。由于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寵愛導致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不懂得分享、助人等個性,以及對同伴的攻擊,都會造成他們交往的困難。

        3.3成長發育的煩惱

        進入高年級以后的小學生逐漸開始了青春期發育,生理機能上的急劇變化使他們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表現為他們開始對自己的相貌體態十分關注,對異性同學也會產生好感。但這時他們的心理成熟并不與生理發展同步,要求獨立成長的渴望與生活學習的依賴性之間的矛盾,與同學關系的緊張,學習活動的成敗等,容易使他們產生心理情緒上的變化,如緊張、困惑等,因而這一階段也是他們出現心理問題的高峰期。

        4、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對策

        (1)把家校合作納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學校要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就必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心理健康教育系統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協同構建的過程,是各要素協調、合作、互補的過程。眾所周知,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學校、家庭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筆巨大的教育資源。如果我們把家庭的力量充分調動起來,納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統,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性地給予科學的引導,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為“家庭教育如果只有善良的愿望,而沒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沒有科學的教育方法,只會事倍功半,甚至事與愿違。”而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全員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最高境界。一切教育活動都會對學生的心理發展產生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是最廣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資源是無限豐富多樣的。但是,這些影響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反面的。如果各種積極因素能形成合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則培增。因此,學校要認識: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應是家校合作的過程,家校合作是推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動力。

        學校無論制定計劃,開展活動,都要充分考慮家庭因素,找到家校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協同點,自覺加強家校聯系,思路要一致,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要協同。在組織活動、引導學生自我實現、自我調控的自主構建過程中,要時時保持與家庭的聯系,雙方協調,相互溝通,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充分發揮合力作用。同時,要把家校合作這一內容納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評估體系,作為評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一項重要指標,并制定具體的可操作的評價細則,以評價促進家校合作工作的開展。

        (2)加強師資培訓。當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薄弱是不爭的事實。而家校要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支專業基礎知識過硬、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師資隊伍的質量,關系到合作的效果和教育的質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建議:每600名兒童應不少于一名學校心理教師為他們提供服務。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心理教師的專業培訓、持證上崗還剛剛起步,按這一標準,國內現有的培養機構無法從質和量上保證這一需求。當前,要提倡多層次的全員師資培訓,培訓的渠道大體為以下幾個方面:(l)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專業教師要能主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家長開設講座,解決疑難問題。這一類教師要靠師范院校的教育系、心理系或一些綜合性大學中的有關專業來培養。(2)為適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開展,提高學校心理輔導教師的基本技能,便于有效地與家長溝通,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可通過各級相關學術團體、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研究機構進行中短期的上崗培訓和實際操作培訓。(3)通過召開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現場會,使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提高素質,擴大視野,開闊眼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4)提倡校本教師培訓。當前由于種種原因,大規模培訓師資既不符合國情,又不現實,因此,廣大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必須注意在平時工作中積累經驗,刻苦自學,向實踐學習,向書本學習,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斷地提高自己。事實證明,校本教師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傅文弟.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8.

        [2]楊燕.當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4,3.

        [3]俞國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第5篇: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 家校合作 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學生在家通過視頻學習新知識,到學校消化鞏固和融會貫通的翻轉課堂已經風靡全球,并日漸成為推動我國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教學范式。然而,這并不是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相當成熟和善完,剩余的工作只是在實踐中對其進行推廣和應用了。相反,作為一種新型教學型態,仍需要不斷接受理論的拷問和實踐的檢驗。本文所討論的家校合作視域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正是在對現行翻轉課堂模式進行理論與實踐反思的基礎上提出的。

        一、課前學習監管缺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大潮波瀾壯闊,勢不可擋,滲透和體現于教育的方方面面。課堂教學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基本手段,作為“學生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形式”[1],自然成為學校教學改革的“焦點”。總體來看,關于課堂教學的改革,一方面“在方向上秉持對話、自主、探究、協作和知識建構的施教理念”[2],另一方面,以課堂教學結構、教學模式的創新為突破口,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課堂教學范式“大變局”。任務驅動、WebQuest教學法、基于問題的學習等各種教學模式相繼涌現,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變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這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成就,當屬翻轉課堂的突然興起了。

        目前,關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多種版本,這些版本盡管在具體表現形態上略有差別,展現出其創建者個人獨特的敘事風格,但就其核心內容和基本流程來看卻是大同小異的。其所存在的共性問題是,在涉及到學生家庭學習方面,更多地強調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自覺性和自律性,而普遍缺乏外在的激勵和干預機制,以至于由此所形成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指導中小學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方面,存在著明顯不足。為進一步說明情況,下文將主要以我國學者張金磊所提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3](見圖1)為例,就相關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和討論。

        由圖1可見,翻轉課堂主要由課前學習和課中學習等兩大系統構成。其中,對于廣大中小學生而言,課前學習就是指學生在家庭環境里進行自主學習。其學習的支持性條件主要包括:教學視頻、課前練習和交流平臺。其學習的一般過程是,教師事先為學生編制好課前練習材料、準備好相關教學視頻,教學視頻可以選自網絡上的優秀開放資源,也可以由任課教師根據實際需要自行設計和開發;學生上課前通過在家觀看這些教學視頻以及完成相關配套練習,自主掌握課程基本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之間還可以通過網絡社交平臺進行在線交流,實現互助和互學。由圖1不難看出,在課前學習系統中,研究者幾乎沒有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任何外在的激勵和干預措施,學生學習的狀態、狀況以及結果將完全取決于其個人的自覺、自主和自律。然而,眾所周知,中小學生還不是成熟的學習者,還不可能完全像成年學習者那樣能夠對每一項學習的目的、要求和意義有清晰地認識以及知道應該如何學習,也不可能完全像成年學習者那樣善于通過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以及自我調節等內省手段來調控自己的學習行為。對他們而言,或者至少對于他們中間的某一部分學生來說,外在的學習激勵與干預機制仍然不可或缺。而一旦這些激勵或干預機制缺失或功能發揮不到位,則必然會影響到這些孩子課前學習的效率、效果和質量。比如,一些教育實踐工作者就明確指出,孩子在家并不喜歡看教學視頻,這種方法調動不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而教師又不能實時監管學生是否觀看了教學視頻,因此學習效果并不好[4]。

        針對上述情況及問題,筆者認為,有必要尋找和發掘新的教育力量,使其能夠補充到翻轉課堂之中,以此來完善翻轉課堂教學結構,擴張其教學功能,從而有效解決學生課前學習管理等現實問題。

        二、家校教育合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研究的新視點

        合作是一種社會互動的形式,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群體為達到共同目的自覺或不自覺地在行動上相互配合的一種互助方式。合作發生于家庭和學校之間,即構成了家校合作。所謂家校合作,就是指對學生最具影響力的兩大社會結構――家庭和學校,形成合力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校在教育學生時能得到來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長在教育子女時能得到來自學校方面的指導[5]。

        從本質上講,翻轉課堂屬于學校教學活動的范疇。只不過,由于現在的中小學生雖然在全日制學校里學習,但是,他們在家庭中學習的時間仍然占2/3[6]。因此,學校無力也沒有必要將翻轉課堂的全部活動都安排在學生在校時間里進行,而只能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將知識傳授階段的學習任務轉移至課外。如此一來,就客觀上造成了教師對學生知識傳授階段學習指導和監管乏力的困局。在傳統課堂中,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講課和傳授知識,同時兼具組織、激勵和管理學生學習等多種職能。但在翻轉課堂中,盡管研究者找到了能夠替代教師進行知識傳授的工具―教學視頻,并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教學視頻的有效利用,形成了學生在家觀看教學視頻、自主掌握課程內容的新型知識授遞模式,較好地解決了知識的傳授問題,但在繼承和保留教師學習組織和管理職能方面手段乏善可陳,效果不佳。而要改變這一狀況,最經濟,也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就是進行家校合作。實踐證明,家長在協助校方管理孩子家庭學習方面作用突出,成效顯著。

        比如,在傳統課堂中,教學通常分解為“課內教學+課后作業”等兩大環節。在課堂上,主要由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教學技術和教學技能,向全班同學系統講授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在課后則主要由學生完成相應的課程作業,鞏固和完善課內所學到的知識、技能,實現知識的進一步內化和提升。由于教師對于學生回家做家庭作業監管和指導力所不及,所以,為了保證孩子完成家庭作業的質量、效率和效果,教師通常都樂意與家長進行合作,委托家長來負責監管孩子的家庭學習。大量觀察數據顯示,家長一般會以各種方式參與孩子的家庭作業[7]。Hoover-Dempsey,Battiato和Walker經過長期調查研究,提出了家長參與到孩子家庭作業的主要行為方式:為學生完成家庭作業建立物質上和心理上的結構;就家庭作業的內容與學校、老師進行互動;對學生的作業表現做出反饋;對家庭作業過程進行常規性監督檢查;直接參與到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學習技能進行匹配;家長進行互動式參與,促進、支持學生對作業的理解;設計一種元策略,幫助學生完成學習過程,實現學習目標等[8]。

        一般來看,父母參與是影響學生時間投入和作業完成的重要因素[9]。父母參與家庭作業既與學業成績直接相關,也與孩子對家庭作業和學習的積極態度、個人能力和學業自我概念、關于任務要求和表現策略、家庭作業行為等有關,從而促進了孩子學業成績的提高[9]。也就是說,在傳統課堂條件下,正是由于家校之間能夠密切合作、相互支持,才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質量和效果。因此,在翻轉教學中,完全可以借鑒和參照傳統課堂家校合作的有益經驗。也就是學校不應該僅僅將翻轉課堂完全看作是自己的內部事務,只是閉起門來單純地強調從學校內部挖掘有利于支持學生學習的各種條件,而是應該著眼于家校合作的廣闊視野,鼓勵和動員廣大家長積極參與管理孩子的家庭學習,以家長的支持來改善課前學習生態環境,提高學生課前學習質量和水平。當然,家長作為新的助學元素、教育力量融入翻轉課堂,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原有翻轉課堂教學發生一定的結構重組,即需要著眼于家校合作視野,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再設計。

        三、家庭教育歸位:翻轉課堂教學的一般模式

        將家長視為學校可信賴、可托付的重要合作伙伴,鼓勵家長積極參與翻轉教學,以替代教師參與和敦促孩子課前家庭學習,是家校合作視域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研究的核心內容。同時,作為翻轉課堂的發起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教師有責任和義務與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并盡可能地向他們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以改善家長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根據以上兩點要求,筆者提出了如圖2所示的基于家校合作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文將重點對該模式的一般運作過程進行解釋和說明。

        1.學習預備階段

        學前預備階段活動的“核心”是教師。即教師需要充分發揮教學主導作用,在學習活動開始之前提前做好三個方面的準備工作。一是為學生課前自主學習準備好相關教學視頻、課前練習以及建構網絡互助學習平臺。二是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告知他們學習的目標、任務及要求,幫助他們了解學習任務(或學習結果)的意義和價值,使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產生“我要學”的心理定勢。三是通過恰當的途徑和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告知家長學生課前學習的主要任務、學習的主要方式,并就家長參與管理孩子的學習提出期望和要求;結合課前學習特點,就家長如何激勵、管理以及指導子女學習,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2.課前學習階段

        課前學習活動的“核心”是學生。即學生在家利用教師所準備好的各種信息資源開展自主學習,在此過程中,家長可根據孩子學習的實際情況,審時度勢,給予他們必要的指導和幫助。總體來看,家長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參與管理孩子的學習。如孩子學習動機不足、熱情不高,甚至不愿意學習;學習活動缺乏計劃性,行動隨意、過程紊亂,效率不高;學習不夠專注,時常分心去關注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其他事情,進而影響到學習的質量和效果……此時,家長應恰當介入,對孩子進行必要的“疏和堵”。如與孩子進行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想法;采取鼓勵、表揚、獎賞等多種措施,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自信心,激勵、激發他們進行學習;協助孩子制訂學習計劃、建立家庭學習規則,并引導他們能夠運用計劃、規則來監控和調整自身學習行為;直接介入和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運用疏通、引導、促進、肯定以及限制、規避、約束和否定等管理手段,促使孩子回到正常學習軌道上來……。二是對孩子進行學習輔導。按照翻轉課堂的一般邏輯,首先應該由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在家中聽課,然后在課堂上與教師和同學一起解決疑問。但這并非意味著所有的疑問、問題都要留在課堂上解決,事實上,家長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圍繞某些問題與孩子進行討論,啟發及引導他們積極和正確思考。總的來看,隨著我國社會的全面進步和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許多家長、尤其是廣大年輕家長,普遍接受過較高層次的文化教育。家長自身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養的全面提高,為他們積極參與和指導孩子的家庭學習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礎。

        3.課中學習階段

        在課中學習階段,主要由師生在課堂上一起通過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實現知識的進一步內化和提升。所不同的是,在新模式中,由于在教師和家長之間存在著合作關系,一方面,可以使家長在參與孩子家庭學習時,能夠獲得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另一方面,教師也能夠藉由與家長進行互動,了解學生在家學習方面更多的信息,這對于他們在課堂上能夠根據不同孩子的差異而做出適當的教學引導,將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四、總結

        我國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計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應“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兒童少年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長要梳理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養子女的良好習慣,加強與學校的溝通與配合”。本文關于家校合作視域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討論,既可看作是針對翻轉課堂教學現實問題所提出的應對之策,也可以看作是貫徹和落實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某種理論嘗試。總之,在人類逐步邁向“非零和”時代的今天,只有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的合作,才能突出各自的教育特點,形成綜合力和協同力,從而為孩子的良好發展奠定堅實的教育基礎。

        ――――――――

        參考文獻

        [1] 裴娣娜.論我國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觀的重要轉變[J].教育研究,2008(1).

        [2] 秦煒煒.翻轉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的新范式[J].電化教育研究,2013(8).

        [3] 張新民,何文濤.支持翻轉課堂的網絡教學系統模型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8).

        [4] 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4).

        [5] 吳重涵,王梅霧,張俊.家校合作:理論、經驗與行動[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13.

        [6] 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新時期家庭教育的特點、理念、方法研究》課題組.我國家庭教育的現狀、問題和政策建議[J].人民教育,2012(1).

        [7] Wingard L Forsberg L.Parent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homework in American and Swedish dual-earner familie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41(8).

        [8] Hoover-Dempsey K V.Parental involvement in homework[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1(3).

        第6篇: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企業科研;持續發展;校企合作;產業循環

        [中圖分類號]F2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1)45-00-02

        1 目前企業科研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企業及其決策者對科研價值認識不夠

        企業及其決策者普遍存在著目光短視對于接受和轉化科技成果并不熱心,易于滿足現狀,小富即安的思想,對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缺乏興趣。在一項隨機調查中發現,在20多家企業中,只有2家決策者具有較超前的科技帶動企業發展的意識,能把科研當做頭等大事來抓,并且每年都有固定的科技開發的資金投入;有14家決策者認識到科技進步對企業的重要性,但沒有明確的資金投向;有4家決策者對企業的科技進步沒有認識,經營狀態不佳。其中兩家已瀕臨倒閉,1家已宣布倒閉。

        1.2 企業技術開發資金不足,技術開發力量薄弱

        一般企業所留利潤中用于技術開發的資金占比很小,很多中小型企業更是沒有。另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全國企業所屬的科研機構僅占全國科研機構人數的17%,很多中小型企業、集體企業和鄉鎮企業的科研人員甚至一個都沒有。技術開發力量的不足,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科研成果進入生產領域。

        1.3 企業采納新技術、新成果的內在動力不足

        激烈的市場競爭是企業依靠科技、應用科技的動力。在我國由于企業后備勞動力多而廉價,供給生產需要的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不合理,企業往往依靠增加勞動力和物資投入等簡單擴大再生產的辦法就可以生存和發展,沒必要在科研開發、采用新技術新成果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冒風險。

        1.4 企業不愿承擔采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的風險

        企業開發新產品、采用新技術在各個階段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即使到最后成功了的優質產品往往也不優價,失敗了往往血本無歸。這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企業承擔開發新產品、引進新技術的風險的積極性。

        1.5 新產品和專利被仿冒和利用的成本過低

        國家打擊盜版和仿冒產品的法律和立法還不健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擊了企業研發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熱情。

        1.6 高校研究開發成果轉化率低,研發和應用之間存在一定距離高校以及科研院所里的研究開發機構每年雖然產生眾多的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獎的科技成果,但由于高校和機構的研發目的與企業的實際需要之間存在差距。所以這里存在一個科技成果和企業實際需求相銜接并轉化的問題。由于二者差異較大,同時科技成果的轉化是一個需要中間環節,需要資金、人才和科學決策的過程,任何環節的失誤都會造成科技成果轉化的渠道不暢。這兩個主要方面導致了目前高校和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局面。

        1.7 引導和鼓勵企業科技創新科技進步的政策法規力度不夠國家上級部門對企業的考核指標主要還是產值利潤、稅金的完成情況,對新技術研發、新產品并沒有明確的考核要求。而且對產學研一體化、科技創新主要還是停留在導向和文件上,主要起到引導和方向性的作用,而沒有具體的鼓勵和實施法律法規出臺。

        2 企業科研發展方向及對策

        2.1 宏觀層面上

        政府應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科研創新發展,制定相應法律法規。對采用新材料、新原料、新工藝的企業及產品,國家應在稅收和產業政策方面給予減免、扶持和補助,并在產科研的各個階段從原材料、能源、配套設施、交通運輸、物流倉儲等各方面大力扶持,并盡可能從一個產業鏈、產業循環經濟、規模經濟的理論和角度出發來進行引導和推動。

        2.2 “內促”

        ①在企業廠長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中,除了平常的銷售額、利潤總額、利潤率、銷售額和利潤額的增長率、行業排名等指標外,增加科研創新能力、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相關指標的設置和指標要求,并明確規定企業科研和新產品研發資金占利潤或銷售額的比例,新產品銷售額占總產值的比例。②加大吸引優秀的科研人才流向企業的力度,同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聘請高校的優秀專家教授掛職到企業的技術研發中心工作。③招收的科研人員從高起點高素質高潛力出發,固本強枝,打造一支優秀的專業研發團隊。④根據企業發展方向和市場需求,創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制定行之有效高效激勵的措施,從而充分調動所有研發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大力推動企業科研、新產品研發取得實質性進展。

        2.3 “外聯”

        企業與企業及其產品所屬行業相關的高校及科研機構實行科研對接,密切合作。借助“外力”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和進行科研項目攻關,加快科研和產品開發進程,以合作促提高促進步促共贏,在此過程中提高企業自身科研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具體可采用以下的合作模式與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合作:

        (1)股份公司型合作創新模式。企業與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2)研發一體型合作創新模式。優點:①可申請政府課題資助。②充分利用高校或科研院所研究人員和試驗設備。③企業研發人員與高校或科研院所研究人員共同組成研發團隊或聯合實驗室取人之長補己之短。④研究成果由企業與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同所有,成果的所有權,如專利權可屬于高校或科研院所;成果的支配權,如獨家權可歸企業所有。二者在各自的領域申報相關獎項和認證。雙方基本上不會有利益沖突問題。

        (3)戰略型合作創新模式。該模式通常是開發或實驗具有前瞻性、開拓性和戰略意義的項目。合作的最終成果通常歸企業所有,研發過程中建設的公共設施或平臺,其最終成果是歸屬于社會大眾共享。

        (4)成果拉動型合作創新模式。該模式的前提是企業認為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現有研發成果具有一定的市場潛力。其中的關鍵是如何將研發成果市場化。合作的形式一種是企業一次性購買研發成果。二是高校或科研院所將其成果作為技術股份入股形式參與合作項目,按其股份比例分配市場化后的收益。對于企業來說可以省略其創新過程中的研發過程。

        (5)外包型合作創新模式。該模式主要是企業為解決某一具體問題,把該問題交給該研究領域的高校或科研院所來幫助解決,是一種單純的供求關系。合作成果的分配方式一般是高校或科研院所占有成果的所有權,而企業享有成果的支配權。

        2.4 建立客觀公正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解決成果轉化中相關科技成果的定價問題對校企合作而言,客觀公正的科技成果定價,將促使高校及科研機構科研項目及研究方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更貼近市場需求,更符合企業科研及發展需要。

        第7篇: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校企合作;雙導師制;雙贏

        校企合作是指高校和企業雙方為了彼此更好地發展,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之下,在相對平等的合作過程中逐漸建立起的一種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比較穩定的合作關系。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就業方面承受著較大的壓力,一直以來高校的人才培養和企業用人的實際需求脫節的矛盾表現得更是突出。為了實現與地方經濟互動,與行業企業共贏,南京市部分高校引進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校企聯合培養

        目前,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分為學術型和專業型,前者是培養研究型和科研型人才,后者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從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來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大一些,因此產生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即校企合作模式。據調查,在南京市高校中校企聯合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企業家進課堂。學校經常會聘請社會上有比較高的知名度的企業家來到學校作專題講座,一方面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企業家親身講述自己的需求,學生結合自身,盡早做好技術準備,為就業打好基礎。

        2.學生進企業。學校通過與企業簽訂合同,在專業實習階段推薦學生集體到企業實習。如果在實習階段,企業對學生的表現很滿意,研究生就可以免試直接進入企業,就好比是訂單式培養,解決了學校及學生的就業壓力。

        3.雙導師制。南京是高校聚集、企業集中的城市,因此學校很方便為每位學生配置雙導師,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他們可以共同制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論文的選題可能來源于企業合作的應用項目,給學生一個開放的選題空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

        二、校企合作的作用機理

        高校與企業彼此合作,充分發揮在人才、信息、科研等方面的優勢,雙方就可以以彼之長補己之短,互惠互利,得到更多的利益,從而增強實力和競爭力,更好地發展。

        1.校企合作對企業的功能。伴隨著南京市仙林大學城、江寧大學城的成立,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崛起,也相應地使地區的產業結構得到了大幅度的調整和提升。①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在現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格局下,一些企業資金不是很充裕,自己研發的產品跟不上市場的腳步,在和對手的競爭過程中處于很不利的地位。通過校企合作,高校的創新型人才可以協助企業開展創新活動,企業也可以用高校的高端設備來搞開發,這樣創新型人才和企業緊密結合在一起,實現高校人才的充分利用,也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競爭力。②有利于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之間的競爭,企業現有員工的技術可能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有很多,例如企業的員工再進入高校,使員工進行再培訓,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讓高校學生進企業進行實習,在實習期間,學生不僅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企業也考察了學生的工作能力,從中可以挑選需要的人才。通過提供獎學金的方式也可以很好地吸引優秀的高校畢業生。③節約成本。關鍵生產技術的研發需要投入大筆資金,而企業可以投入到研發上的資金相對短缺,導致只能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不能自己研發。高校有國家的大力資助,擁有相對高端的設備,企業可以利用這個資源很好的開展研發工作,再結合創新人才,便可獲得很高的科研成果。

        2.校企合作對高校的影響及作用。衡量高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標志,就要看高校能否培養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能否把科學技術理論和生產實際相結合,能否把學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相結合。校企合作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校的辦學質量也會相應地提高,使學生能夠很快適應社會,展現自身的實力,實現自身的價值。①提高畢業生就業率。校企合作可以加強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溝通,高校人才在知識結構、技能水平、心理素質等方面的表現,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使高校人才和企業的崗位需求能很好地對接。通過校企合作,高校學生到企業現場去實踐,自己親自動手,逐漸熟知企業運作的流程,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將理論很好的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他們今后的就業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②推動高校發展。高校從興建到逐漸發展,基礎設施的建設、實驗設備和人才的培養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政府撥款相對有限。為了更好地、更全面的發展,高校需要企業的資助。憑借什么得到企業的支持呢?一是配合企業培養人才,二是高校與企業合作進行相關的科研項目。

        三、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第8篇: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范文

        論文摘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鋪開,對家校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當前中小學家校合模式作存在的問題,思考如何吸取傳統模式中的合理成分并與現代模式進行整合,試圖探索一種通過制度及組織保障,專家協助,教師與家長聯手,技術支持的家校合作新模式,實現傳統與現代中小學家校合作模式的整合與創新。

        我國的教育實踐工作者開始重視家校合作問題,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對家校合作的模式不斷進行改革,逐步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就。但隨著現代家庭一系列新特征的出現、新課改的開展以及中小學生自身的特點,家校合作的傳統模式面臨嚴峻的挑戰。

        一、當前中小學家校合作現狀及存在問題

        1.家校溝通實效低。現狀是形式多,實效低。主要形式有家長會、家校互訪、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家長開放日、通訊聯系(書面聯系、電話聯系、捎口信、網上交流平臺)等。家校合作離不開良好的溝通,如家長會每學期1至2次,依舊是教師的“獨角戲”,互動少,反饋少,教師為之費盡心思仍無法面面俱到,家長耐心聽完少有收獲;由于班主任工作繁忙以及客觀條件的限制,相對全班學生來說,被家訪對象是很少的,對學生問題的解決是不全面、不靈活的;而校訪,有的學校為了應付家長“檢查”而事先準備,使校訪流于形式,家長無法真正了解學校,有的則未為家長校訪提供接待的時間、場所和人員的安排,容易挫傷家長積極性;很多小學建立了家長委員會,但活動的次數不多,制度未得以貫徹,實際影響不大,家長委員會還未發揮應有作用;家長學校多開在起始年級,開辦時間也不固定,沒有很好地堅持,家長所獲得的也只是些零碎的知識和簡單的技能,無法從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家庭教育觀念、知識和方法的體系,也難將其遷移到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

        2.家校合作連貫性差。現狀表現為階段性強,連貫性差。縱向來看,幼兒園、小學、中學的家校合作活動應該是一貫的,要制訂適合兒童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的家校合作計劃,家校合作的方向、原則、理念要長期保持一致,目標和內容要有發展性。許多學校的家校活動在時間上時斷時續,在內容上缺乏承接性,如只是圍繞幾個大的時期進行,如學期初、段考后、期末等,其他時間則基本沒有活動甚至聯系。家長與學校的溝通只停留在信息交流層面,未達到深層合作,利用自身資源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

        3.教師、家長溝通效果欠佳。現狀是有教師與家長多種途徑的溝通但效果欠佳。很多班主任都認為在家校合作中,最重要的是相互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但往往較難實現。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在與家長的溝通上,缺少充分的家庭教育知識和與各類型家長溝通的技巧,以致交流效果欠佳。另外,主客觀的原因使得家長老師間難以形成穩定、密切和長期的聯系,一般都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發覺學生出問題了才會找對方。

        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家校合作模式思考

        傳統的家校合作模式在實際運用有它積極的作用,但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教育改革、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的需要,所以,如何在保留傳統方式中合理成分的基礎上,整合新條件新技術新方法,建立家校合作的新模式迫在眉睫。筆者認為應從如下六個方面考慮。

        1.健全家校合作的制度體系。以家長委員會為主線,以線帶面,在完善家長委員會的制度,充分發揮其作用的基礎上,把全體家長都納入到學校管理的體系中。加強和保障家長委員會的自主權,保障他們的權利。在學校一級,有必要成立吸收包括家長代表在內所組成的學校委員會,以此作為學校最高權利機構。同時還要保證學生家長代表委員在學校委員會占有相當比例。

        2.建立專門的領導機構和服務機構。目前要使家校合作相關組織機構進入良性的運行軌道,建立專門的領導機構和服務機構是組織保障。為確保家校合作的工作穩步、有序開展,學校要建立由校長牽頭、教導處、政教處或德育處、科研室及部分優秀班主任組成的家校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依靠德育工作網絡,推進家校合作常規工作的組織實施。服務機構要創設各種條件促進家校合作,如在校內給家長提供一個與教師見面和合作的場所,備有介紹學校各部門動態的小冊子、近期活動的公告、師生的優秀作品和其他有關家庭教育的資料等。同時還應承擔起家長培訓教育工作,編寫系列家長學校教材進行知識、技能培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家長講授,讓家長從總體上把握家庭教育的正確方向,并向家長傳授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

        3.利用技術支持完善溝通平臺的建設。主要是指將現代信息技術全方位應用于家校互動。現代信息技術為家校互動搭起了新的溝通橋梁,解決了傳統模式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各學校相繼出現在線座談、網上家長學校、家教論壇、“家校通”等互動方式,這些網絡和信息平臺在現實中發揮了它們不可替代的優勢,使老師、家長和學生感受到了實質上的變化,收到了頗多良好的反映,但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自然有其不足之處。在家校合作的應用中,就需要揚長避短。利用現代技術的支持,網絡、手機、電話、傳真等現代化通訊方式確實讓家校溝通變得及時快捷;但傳統的家校合作方式,如家長會、家訪、家長接待日等活動能建立起教師和家長之間一般性的交流互動系統,這些是網絡等無法代替的。因此,應將互聯網和通訊技術等與傳統的交流方式結合,兩者優勢互補、相互促進,進一步提升家校合作的質量。

        4.教師與家長聯手。從教師方面而言,應該具有服務意識,學會換位思考,加強培訓好學習,不斷提高水平。學校開展家校工作的目的是吸收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促進家長與學校的密切配合,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逐步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和水平,進而促進每個孩子的茁壯成長。教師的工作就是全心全意為家長更好地教育孩子服務的,絕大多數教師同時也是孩子的父母,因此,在遇到問題時,教師應換個角度去思考,體諒作為父母的一片苦心,盡量化解家長的抱怨與疑惑。臺灣的學校為提高教師這方面的素質,一般通過專題講座、研討會、讀書會、經驗交流、參觀等方式對教師進行家校合作各方面的培訓,很值得借鑒。從家長方面而言,家長應該改變對教師的不正確看法,不再視教師為權威,而要在尊重理解教師的前提下,敢于向權威挑戰,與教師建立平等合作的關系;積極主動與教師交流,家長對教師教育教學管理的一些問題要有寬容之心。要積極與教師聯系,交換意見,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家庭教育活動,志愿提供幫助與支持;積極參加家長學校,提高家長對學校教育設計、教育理念的認知水平,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場來幫助學校推進教育方案,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5.轉變家訪觀念,創新家長會形式。南寧市中小學家訪的“五個轉變”,值得探討。即從“班主任單線管理”轉向“領導帶頭全員參與”,從“指責說教的批評教育”轉向“以鼓勵為主的正面教育”,從“事后告狀的被動家訪”轉向“加強溝通,主動聯系”,從“電話咨詢單一形式”轉向“網上點擊雙向交流”,從“無計劃的隨機走訪”轉向“制度化的定期訪問”。這樣的家訪轉變了教師的觀念,減少了一些家長和學生的排斥感,增加了理解和支持。親訪與網訪相結合的形式,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改善了師生關系,并且在家訪中發現學生和家庭的實際困難,群策群力解決其問題,深受家長和學生的歡迎。家長會可以有多種形式,如交流式、對話討論式、展示式、專家報告式、聯誼式、參觀游覽式等等,教師可以根據具體需要選擇恰當方式。家長會后還有家長會單獨找老師了解情況,但時間有限,老師可以規定一個接待家長的時間,讓家長了解得更多,或根據學生不同情況舉行小型家長會,如學生干部家長會、學習困難學生家長會、進步趨勢明顯學生家長會、紀律較差的學生家長會等等多種形式的家長會。

        家校合作需要不斷的理論研究,需要實證研究,更需要實踐后的反思與改進,關鍵還是要在科學方法的指導下,學校、家長共同投入,攜手學生一起形成“校—生—家”的統一合作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羅偉娟.關于家校溝通內容和形式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6.

        [2][美]Mary Lou Fuller&Glenn Olsen,譚軍華.家庭與學校的聯系——如何成功地與家長合作[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3]藍鶴.廣西“家校通”應用取得良好效果[J].廣西教育,2004,(12):4.

        [4]馬忠虎.對家校合作中幾個問題的認識[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3)19:26-32.

        [5]全.蘇州市小學家校合作現狀的調查與分析[D].江蘇:蘇州大學,2006.

        第9篇: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范文

        [關鍵詞] 大學生;心理健康;家校合作;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5918(2016)01-0019-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 2016.01.010

        [本刊網址] http://

        前言

        近年來,“象牙塔”中的天之驕子頻頻出現抑郁、自殘、自殺等行為,引起了社會各界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廣泛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單靠高校進行簡單的灌輸式的強制教育,更需要學生家長的大力配合,從根本上幫助大學生矯正心理問題,提高心理素質,培養個體心理品質。

        一、家校合作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013年5月,鄭州某高校一女生頻繁戀愛,每次失戀后暴力自殘。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心理老師經過了解之后發現,她從小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和父母沒有太親密的接觸,當她長到十幾歲青春期時,父母才回到她的身邊,原本就和父母有些生疏,加上父親的體罰管教,這成了其日后戀愛關系中最大的心理障礙,也讓她產生了自虐的傾向。

        2014年4月,河南某大學一名風華正茂的碩士研究生在宿舍內自盡,該生自殺前留有遺書,說明其選擇自殺的原因是被父母期望、學習和工作上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于是選擇了不歸路。學校面對幾代單傳、痛失愛子的家庭,給予了極大的同情和支持,盡最大可能地解決該生的喪葬及親屬到校的食宿等所有費用。當事情接近尾聲之時,情緒逐漸穩定的父母向學校提出經濟賠償要求。

        高校管理者對此類事件已并不陌生。從類似的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案例中不難發現,無論是由于生理疾患、學習和就業壓力大、情感挫折、經濟壓力、家庭因素或是其它原因導致的心理問題,其背后都反映出相同的問題:第一,面對危機事件,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遭遇嚴重挑戰。第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需要學校高度重視,家長也需要充分發揮其教育者、支持者、監管者的作用,通過加強學校與家庭的合作,共同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進步。

        家校之間的合作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中更需要家庭和學校兩個教育主體的通力協作。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對其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審美素質等方面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健康的心理也是大學生適應社會、成就事業的基礎。家校間的良好溝通便于及時有效的采取針對性措施,有的放矢地處理大學生各種心理問題。大學校園學生人數眾多,由于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智力和能力傾向的差異、價值觀念的差異等因素,使得不同學生表現出不同的個體特征,其所面臨的心理問題類型、程度、成因復雜多樣,教師在對學生個體心理變化的把握上有一定困難,如果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校方可以更便捷、更深入地全面了解學生。高校可以利用家庭的教育資源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網絡,便于老師和家長溝通,適時洞察學生心理變化,在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預警階段,就能通過家校雙方合力予以干預,從而避免危機事件和嚴重結果的產生。

        二、家校合作的現狀及問題

        通過對河南地區十余所高校的調查,發現各高校在家校合作方面都采取了不同措施,有的高校將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納入到高校心理教育工作體系中,如在《致新生家長的一封信》中邀請家長參加學生畢業典禮;向家長贈送《沒有上鎖的保險箱――寫給大學生家長》;邀請家長暢談新生培養計劃,家長主動提出對學校專業培養方向的修改意見;有些學校寒暑假給學生家長布置“家庭作業”,作業內容是假期里至少主動找孩子深入交談一次,包括三項內容:一是告訴孩子他(她)做的哪件事最讓父母感動,二是告訴孩子父母曾為他(她)付出了什么,三是父母對孩子的將來有什么期待或要求,然后假期過后通過信函的形式將相關信息反饋給輔導員……一系列的措施得到家長的積極配合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調查顯示,在家校合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重視程度較低

        較多的家長參與意識薄弱,他們更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與學校的合作僅限于學習方面,而大學期間考試次數較少,平時對學生的關注不多,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往往忽視。更有家長認為教育和疏導學生的責任全在學校,忽略自身在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在內的責任和義務,忽視了言傳身教的力量,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在童年或青年時期就因家長自身的言行、不良的家庭教養方式或是家長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如父母的消極情緒和心理障礙)等受到影響。有些大學生認為學校在家校合作方面做法比較單一,只是在新生入學時發些宣傳單或是發本《新手入學手冊》,主要關注的是學校管理和學業成績,對家校合作只是流于表面、做做樣子,起不到實質性作用,更無法將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融人到家校合作中。

        (二)溝通貧乏,流于表面,推進困難

        在為數不多的開展家校合作的高校中,經費投入少,沒有專門負責實施的機構,這就使家校合作在活動以及溝通方式上受到限制。高校在與家庭的合作中重在自我宣傳,如新生入學時的家長會、校園開放日和日常一些簡單的信息溝通,這種合作比較注重形式和對外宣傳效果,缺乏實質性作用,往往很難引起家長主動配合的熱情和積極參與的興趣。由于大學生人數較多,大多數學生離家較遠,高校往往只有在出現危機事件后臨時通知家長,只要少數家長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事先了解或對危機事件能客觀理性對待,多數家長到校與教師共同面對危機問題時往往帶有消極負面情緒和抵觸心理,甚至會有極端情緒,這種情況下有效的家校合作就難以順利開展。

        (三)缺乏嚴密計劃性,難以形成完整體系

        科學嚴密的活動計劃不僅是家校合作活動開展的指南,而且對活動有效開展和取得實質效果起到促進和保證作用。然而過半數的被調查高校對家校合作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動內容缺乏一套整體的計劃,即使有也多是紙上談兵,沒有嚴格的實施。高校大多數只是為了解決已經出現的危機事件而臨時通知家長到校,在危機預警階段沒有充分發揮家校合作的作用,家長對學生情況的漏報瞞報、高校忽視與家庭的溝通等,都會造成學生信息分析不到位,延誤緩解或是消除危機的最佳時機,最終導致危機的進一步發展。

        三、對家校合作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培訓,充分重視家校間溝通

        1.可以借鑒現有的家校合作方面的經驗,建立從事推動家庭、學校和社會合作的專門組織,致力研究、改革家校合作。學校開辦家長學校,舉辦內容豐富的專題講座,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質量,使家庭的教育資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2.對家長進行短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每個家庭的文化背景、經濟情況、家庭結構以及心理教育文化的不同,影響著家長參與教育的行為,自然就關系到家校合作的進行,進一步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針對大學生不同的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差異,高校利用新生入學或寒暑假時,采用研討班或工作坊等方式對其家長進行短期培訓。內容涉及幫助子女更好適應大學生活、更好與人溝通、大學生涯的規劃、情感困惑和心理問題的面對與解決等等。

        3.高校教師是家校合作中的另一主體,所以高校要注重對教師專業素質的培訓,建設一支具有高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以充分發揮其在家校合作中具體策劃人、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咨詢者等不同身份的作用。

        (二)建立內容多樣、方法靈活、全方位的長效溝通機制

        1.充分利用書信等傳統通訊方式。書信作為傳統通訊方式已遍布我國各個地區,高校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傳統通訊方式將輔導員、心理教師對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情況向家長通報,使家長能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向家長了解學生家庭情況,給出家庭心理教育和援助的針對性方案和措施。這一方式對偏遠貧困地區的大學生尤為適用。

        2.與時俱進,采用互聯網、手機、微信等現代信息技術。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推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家校合作的深入推進也要跟隨時代的步伐,電話、手機、微信、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利用也逐步融人到家校合作中。互聯網的靈活性、便捷性、開放性、高效性、信息量大等特點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方式更加多樣、覆蓋面積增大、交互性增強、對話更方便,短信、QQ、MSN、博客等網絡技術手段逐步受到重視,不懂的家長可以接受短期的培訓或者由子女教授使用方法,及時與教師取得聯系,能快速了解到大學生在校平時表現和心理健康狀況,雖然因經濟、地域等條件限制,有些偏遠地區或貧困大學生現在使用這些方法有些困難,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經濟發展,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

        3.進行家訪或開家長會等方式面對面的交流。家訪和家長會也是傳統的家校合作方式,通過教師與家長面對面的交流,可以更具體、真切地了解到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所受的家庭教育,便于高校為家長和學生“量體裁衣”,給出有針對性的建議。雖然大學生來自不同地區,但是對于學校所在地區的大學生、個別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經濟援助等活動進行家訪,還是十分必要的。

        (三)整合多方資源,建立完善保障機制

        1.法律和制度保障。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是家校合作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章立制才能構建家校合作的長效機制,才能保障家長的知情權、參與權及監督權,才能從制度上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順利開展和有效落實。

        2.組織保障。我國目前高校中家校合作多處于松散的狀態,缺少專門的組織對其進行指導和規劃,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更是少之又少。高校應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和社區資源,建立持久性組織,保障家校合作的連續性、規范性和長久性。在此可以借鑒國外相關經驗,例如在美國,從幼兒園到大學不同的年齡階段都建立有相關組織。

        3.隊伍保障。通過制定相應任職資格標準,實行嚴格的聘用制度,把德才兼備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吸收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來,建立一支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豐富的高校輔導教師隊伍。還要對教師定期進行培訓,使他們與時俱進,強化合作理念,增強其開展家校合作的政治和業務素質。高校還要把開展家校合作作為考核、評估教育工作者工作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標,保證家校合作的實效性。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本到国产在线不卡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 亚洲精品小视频 | 亚洲另类欧美与日本 | 日本真人强奷视频 | 老王亚洲精品熟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