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消費水平概述范文

        消費水平概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消費水平概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消費水平概述

        第1篇:消費水平概述范文

        他們勞動的邊際產品較低;當經濟發展時,財富的增加促使人們多消費而減少每周的工時;當經濟進一步發展時,因勞動的較高的生產率產生的替代效應基本上抵消了財富效應,

        因此工時很少變化,但消費繼續上升。

        關鍵詞:平均工時;財富效應;替代效應

        1.工作時間的概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者和政府官員在不斷探討如何進一步完善各項勞工法律和法規,保護勞動者的權益,以與國際勞工標準和規則接軌。這充分反映了中國學術界和政府高

        度重視企業改革中所出現的勞動關系問題。當我們談到工作時間時,就意味著要考慮三個要素,首先是工作時間少于每周10小時的比例(稱為邊緣時間);其次就是工作時間超過

        每周40小時的比例(稱為過分時間);最后要考慮的要素是每年平均工時。前兩個要素的統計為評估就業比例提供各種信息,每年平均工時是指排除當年的節假日、病假及各種休

        息時間后在全年期間的實際工作時間。在我們國家目前工作時間的分布出現兩個極端,部分停產和半停產的國企面臨失業的下崗職工每周時間少于10小時,同時,私營企業和個體

        勞動者等每周工作時間超過40小時的情況也在增加。在發展中國家,每周工作時間超過40小時的情況相當普遍。本文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對1995年的人口抽樣調查結果,總結出就

        業人口一周內按工作小時分類的資料,如表1所示。

        全國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為40.7小時,具體來說,城市每周的工作時間是39.4小時,城鎮每周工作時間為39.6小時,縣城每周工作時間為41.1小時。周工作時間不足33小時

        的比重很小,僅為4.08%,這說明絕大部分就業人員的就業時間很充分;而周工作時間超過41小時的情況主要發生在中國農村區域,這個比例可以達到42.86%。從表格中的數據可

        以看出,中國企業員工的平均工作時間與1995年3月《國務院關于修改的決定》所規定的周工作時間為40小時的工時標準相違背,這與當時的經濟

        發展狀況是密切相關的。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基于市場經濟體制漸向自由化發展的背景之下,中國勞動力市場也逐漸走向規范成熟的道路。新型所有制企業的大量出現導致競爭

        壓力倍增,過去的終生雇傭形式也不得不在現實的壓力之下擴展為多種形式的雇傭形式。在全球激烈競爭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已經轉型到市場經濟,中國企業工作時間正經歷著標

        準化和靈活化的的雙重壓力。

        2.周平均工時變化的原因分析

        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全面且快速的工業化階段,尤其面臨經濟全球化和知識化的嚴重沖擊,中國的經濟發展更需要強大的勞動力大軍加以支撐。近年來中國城鎮人

        員的就業時間隨著經濟的發展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本文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探究。對此,可以借助在2001年—2010年對城鎮就業人員的周平均工作時間的調查進行分析。

        從表2中的數據來看,2001—2010年城鎮就業人員的平均工時都在44小時以上,2005年、2006年及2010年甚至出現了超過了47小時的周工時。從2001年至2010年的GDP增長速度以

        及工時的變化來看,基本上符合經濟發展影響之下的應該有的平均工時變化。進入2000年以來,我國的GDP增長率保持達到8%以上,宏觀經濟發展走上了良性趨好的道路。但是,我

        們不得不認清還有問題存在,我國當時總體消費水平一直不高,主要是由于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投資率過高導致消費基金的相對不足;另外,城市就業人員的收入水平很低,同時

        伴以失業、下崗和待業的現象一直沒有改善,農村農民整體的收入增長緩慢,這直接決定消費水平受限。當時我國高收入人群與低收入人群間的差距十分明顯,這種情況必然會影

        響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提升。而且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盡管我國一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但所籌集的國債基本都用于了投資,這就造成了投資在整個GDP使用結構中的比重一

        直較高而消費明顯不足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愿意干較長時間的工時以維持消費水平以及理想中的效應水平,盡管他們勞動的邊際產品較低,盡管他們已經做了很多工作。

        因此2001年—2007年城鎮人員的周工時都在45小時甚至達到47小時以上,這是因為人們為了獲得更高的收入以享受更高的消費水平。尤其是在2004年拐點的時候,經濟增長持續穩

        步提高,城鎮就業人員的周平均工時迅速上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因而在我國啟動了新一輪的消費周期。然而當生產水平得以改進,經濟進一步得到更為快速發展的時候,尤其

        是從2006年以來GDP的較大幅度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現金的增長幅度都有明顯的提高,社會保障和就業再就業工作力度明顯加大,市場經濟秩序整頓工作

        穩步推進,都有利于消費需求擴大,2006年的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第一季度增長12.8%,上半年增長了13.3%,達到了1998年以來消費的最高水平,消費需求穩步擴大,充分發揮

        “穩定器”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財富的增加效應支配了替代效應,人均收入的增加促使人們多消費而減少每周的平均工時。從表2數據中看出,從2006年以來,城鎮就業人員的周工作時間明顯從47小時以上減少到了45小時左右。這

        也很好的印證了在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階段財富效應支配替代效應的原理。

        3.結論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高速發展,因勞動的較高的生產率產生的替代效應基本上會抵消了財富效應,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城鎮就業員工的周工作時間會發生的變化,但消費是會

        繼續攀升。經濟運行的平穩順暢與否,我們可以從就業人員工時的變化指標中略窺一二。另外由于彈性工時的制度創新為人力資源的市場優化配置、實現人力資源的共享、強化人

        力資源的使用效率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已成為國際公認的大趨勢。彈性工時制度的實行對于擴大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優化配置人力資源、促進經濟增長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

        。面對經濟的國際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戰以及在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關鍵時刻,積極推行彈性工時制必然會對我國的經濟生活帶來積極的巨大影響。(作者單位

        :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 羅伯特.巴羅.宏觀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23-25.

        [2] 曾湘泉,盧亮.標準化和靈活性的雙重挑戰——轉型中的我國企業工作時間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1):110-116.

        第2篇:消費水平概述范文

        過度消費導致了人們生活中手段與目的的顛倒,造成了生產和消費的對立、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張等一系列自然與社會的困境。為解決因過度消費造成的矛盾,必須首先認清我國國情、提高全社會的生態意識等,從而在理論上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理性消費的依據。

        【關鍵詞】

        過度消費;原因;措施

        1過度消費概述

        過度消費是指消費超過自身能力或需求的消費,也指那些非理智、不健康的高消費行為。阿格爾指出消費本來是滿足人們需要的手段,但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它的功能被異化了。一方面它是人們在勞動中失去自由的一種“補償”,消費是人們逃避現實痛苦與不幸的“避難所”。另一方面,統治者對消費進行操縱和控制,使消費成為一種實施社會控制的工具。在這種消費體系下,人的需求遭到了扭曲,成了商品的奴隸,這是消費異化的主要表征。我國的消費雖然沒有達到資本主義所謂的“異化”狀態,但作為消費的一種非正常狀態――過度消費在當前的社會生活中卻已出現。

        2過度消費產生的原因

        2.1文化環境

        社會學家指出,“過度消費”有其深層的社會原因。刺激人們的并不是簡單的商品及其實用性,而是商品具有的身份認同、社會地位和品位格調的符號象征意義。星級廁所成為城市風景區的漂亮名片,“寶馬”汽車成為有錢人的身份象征。一些人出于炫耀心理,而另一些人則是為了“求同”而高消費,怕被排斥于群體之外。有些年輕女性,為了購買奢侈品,省吃儉用去購買LV包,自己餓到暈倒。這種本末倒置的現象,需要消費品不斷升級,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某一部分人們不斷升級的欲望。

        2.2傳播媒介的誤導

        現代人對傳播媒介的依賴是以往任何一個時期所無法比擬的。傳播媒介對現代人的價值取向、生活態度、行為習慣有著一種隱形的導向作用。近年來某些傳媒,常以報道“新富豪”的消費神話來制造閱讀熱點以招徠讀者:總統套房當成自己家住,一套衣服幾十萬元等。所有這些都不可能不對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以及思想境界不高的人的心理產生巨大的沖擊力與誘惑力。于是,本應為社會所唾棄的、對本人也不利的畸形消費行為及隱藏于其后的病態消費心理被披上炫目而華麗的時裝,成為某些人競相仿效的“行為偶像”。

        2.3消費者心理

        過度消費也與消費者不成熟的消費心理有關。西方消費心理學家經研究發現,那些價格極為昂貴的名牌轎車和名牌服裝的最狂熱的追求者是那些尚未躋身于但又急欲進入富翁行列的人們。為了證明自己的富有,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他們常常以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代價去滿足一種虛幻的安全感。事實上,這一現象并非僅僅表現在那些已經接近富有的人們身上,在低收入的人群中,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還有一些人他們通過消費行為企圖滿足非正常的、不為社會所認可的、并且事實上也是難以藉此而實現某種心理需求為目的的一種心理傾向與行為意向。而此消費心理是不健全的,也是對人的心理健康極其有害的。

        3防止過度消費的措施

        3.1認清我國的基本國情

        我國是一個資源稀缺,人口眾多,人均資源相對不足,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經濟基礎還比較薄弱的國家。我國是在生產力非常落后的條件下進入社會主義的,必須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去實現發達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這是在經濟文化落后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這樣的國情要求我們必須適度消費,而非沒有節制地消費。

        3.2應提倡適度消費

        適度消費對于整個社會來說,是指與國情及實際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消費;對于個人和家庭來說,是指與收入水平及社會風尚相適應的消費。它是經濟發展水平與個人收入水平相一致的合理的消費水平,要求按照從低到高的層次安排消費結構,較低層次消費需求得到滿足后再進入較高層次的消費需求。適度消費還要求宏觀上保持經濟增長與消費增長的同步,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促進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建立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消費水平模式,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同時,不斷提高人民的理性消費水平,建立以提高生活質量為中心的更高層次的簡樸生活結構。

        3.3發揚我國傳統美德

        繼承我國優良的消費文化傳統,這與愛惜自然的要求是相契合的,它要求人們通過理智來淡化人的物欲。提倡節儉,但節儉不是不要消費,而是強調在消費中要注重節儉,不要造成浪費。節儉意味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節儉意味著資源能源的節約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消費與人的幸福的關系并不緊密。人除了物質需求之外,還有社會、心理和精神的需求。這種需求在社會交往、文化學習中滿足,人們最終不是根據量的消費而是根據質的消費來確定幸福。這要求人們從單純的物質消費中擺脫出來,追求文化和精神消費,拋棄異化。

        3.4提高全社會的生態意識

        生態意識是人們對人和自然關系的認識,它既關系到未來的環境質量,也關系到人口素質,因此,應該在全社會普及生態意識,將生態意識教育納入一個人的終身教育。通過學校的環境教育,使人們深刻領會人和自然交往中的行為準則。科學地對待自然界一旦成為人的內在需要,人類對自然的保護才能真正實施。一個人沒有從小形成對待自然界的道德,當其成為生產者、決策者時,再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已無濟于事。另外我國政府已經開始在著手解決這些問題:制止公款吃喝和用車、辦公房的互相攀比。同時對過度包裝等問題,在國外有很多硬性法規要求和限定,我國現在正在逐步完善相關的法規,這樣才能遏制過度消費的蔓延。

        中華民族本是一個有著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美德的民族。基于我國的國情,面對嚴峻的資源挑戰,我們必須要遏制過度消費,提倡適度消費、文明消費、健康消費,講求消費效益。

        參考文獻:

        [1]朱玲.論過度消費[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6(4):4851

        [2]馬麗.過度消費抑或低碳生活:生態價值觀重建的思考[J].廣州大學學報,2010(6):3438

        [3]翟紅華.淺論過度消費[J].現代商業,2011(2):11

        [4]陳永寶.轉型時期過度消費問題的批判性反思[D].湘潭大學,2011

        第3篇:消費水平概述范文

        關鍵詞:浙江;居民消費;經濟增長;單位根與協整檢驗

        一、前言

        在宏觀經濟中,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出口需求一起,構成了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它們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各不相同,而在這三駕馬車中,消費的作用又是最重要的。消費是社會再生產的重要環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作為最終需求的最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對生產的正常發展和國民經濟的增長具有重要的拉動作用。在總消費中,居民消費又占絕大部分,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拉動力量。因此,我們對消費問題研究的出發點也是對經濟增長的關注。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是我國經濟最活躍、發展最迅速的省份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的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來,浙江省的經濟總量已上升到全國的第四位,在去年GDP已達到32000億元。隨著市場繁榮、各類新商品的不斷涌現,城市居民收入不斷增加,購買力不斷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費水平也有了顯著的變化。

        本文寫作的目的就是實證研究浙江省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從而找出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方法,進而促進浙江省的經濟發展。

        二、消費與經濟增長的理論概述

        1.消費的定義

        消費是人們通過使用消費品滿足需要的經濟行為,消費包括消費者的需求產生原因、滿足需求的方式等等。

        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消費是某時期一人或一國用于消費品的總支出。嚴格地說,消費應僅指在這一時期中那些完全用掉了的消費品。但在實際上,消費支出包括所有已購買的商品,而這其中許多商品的使用時間要遠遠超出考察時期。

        2.經濟增長的定義

        庫茲涅茨把經濟增長定義為“給居民提供種類日益繁多的經濟產品的能力長期上升,這種不斷增長的能力是建立在先進技術以及需要的制度政策的相應調整基礎上的。”簡單來說,經濟增長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所產生的物質產品和勞務的持續增長,可以用一國GDP的增長來衡量,另一種說法是指人均產出量的持續增加。

        三、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長期均衡關系研究

        1.相關方法介紹和數據來源說明

        根據文章研究內容的需要以及計量經濟學上對時間數據的處理原理,并且結合數據選取的特點,首先采用協整檢驗方法來處理時間序列變量的非平穩性,其次,如果存在非平穩性,經過處理的數據還要進行Engle&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目的是檢驗時間序列經濟變量之間是否存在著長期的、穩定的關系。本文通過檢驗浙江省經濟增長與居民消費水平的關系,如前者與后者為同階單整,且它們之間存在平穩的線性組合,就表明協整關系存在,否則反之。在進行檢驗時,主要采用ADF單位根法,協整檢驗Granger因果法來具體的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

        文章的研究主要利用浙江省國民生產總值GDP和居民消費水平兩個重要的時間序列。本文的數據主要來源于2013年的《浙江省統計年鑒》,時間段選取為1990年到2012年。

        2.數據的選取與處理

        本文在參考了大量的文獻及反復驗證后,選取浙江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CONS)作為衡量居民消費的指標,省內生產總值(GDP)作為衡量我省經濟增長的指標。若單純從實際統計數據來看,消費雖然一直是持續增長的,而且基本走勢與GDP的走勢幾乎是一樣的形態。但是要具體說明兩者之間的關系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模型中以省內生產總值(GDP)為被解釋變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CONS)為解釋變量。模型中使用的數據(單位:億元)來源于歷年《浙江統計年鑒》,樣本區間為1990年-2012年的數據。

        考慮到序列的對數變換不會改變原序列的協整關系和短期調整模式,還能消除可能存在的異方差現象,對兩變量取自然對數,分別用LnGDP,LnCONS來表示。

        3.變量的平穩性檢驗

        如果時間序列{U}的均值、方差和自協方差都不取決于時刻t,則稱{U}為平穩序列,記為I(0),否則為非平穩序列。若{U}非平穩,但經d次差分后平穩,則{U}為d階單整序列,記為I(d)。一般情況下,如果直接對具有時間趨勢的變量用OLS普通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分析,就可能產生“偽回歸”現象,使得不存在任何關系的變量呈現顯著的回歸結果。實際經濟的運行中,經濟變量很少是平穩的,所以要進行平穩性檢驗。利用計量分析軟件作出LnGDP和LnCONS的結果如下:在5%和10%的顯著性水平下,LnGDP和LnCONS的統計量值小于ADF的臨界值從而拒絕原假設,表明序列是平穩的,都是二階單整序列,符合協整檢驗的條件,可以進行協整檢驗。

        4.協整檢驗

        協整檢驗是指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時間序列變量是非平穩的,但是它們的某種線性組合卻表現出平穩性,則這些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關系,即協整關系。

        E-G檢驗的基本思想:設兩個變量序列Xt~I(1),Yt~I(1);若一個變量對另一個變量回歸,得到回歸方程Yt=α+βXt+ut;對模型進行最小乘估計,得到的α,β的一致估計量a,b和估計殘差=Yt-a-bXt。若殘差估計~I(0),則Xt,Yt具有協整關系。

        對方程的殘差進行E平穩性檢驗,來判斷兩個變量之間是否為協整關系。由檢驗結果可知,殘差序列E的ADF檢驗統計量為-4.297936,小于1%,5%,10%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3.857386,-3.040391,-2.660551.所以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即認為殘差序列是平穩序列。由此可以知道LnGDP和LnCONS之間存在協整關系,LnGDP和LnCONS之間的關系是長期穩定的。

        5.格蘭杰因果分析

        由協整檢驗結果可以得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關系,但是這種均衡關系是否構成因果關系,即是由于消費的增加帶來了經濟的增長,還是由于經濟的增長帶來了消費,需要進一步研究。為了檢驗這一因果關系,本文對上述序列的平穩形式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下:

        根據表1中的結論可以看出,在顯著性水平a=0.05下,滯后期間為1階,2階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GDP增長的格蘭杰因素,GDP不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格蘭杰因素。也就是說,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浙江省的經濟增長和消費需求之間存在著單向的因果關系,消費的增長拉動了經濟的增長。

        四、基于居民生活消費構成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分析

        1.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生活消費的變動情況

        我們將居民消費分為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消費,來研究這兩類消費構成的波動于經濟的影響。總體來看,我省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消費支出是呈上升趨勢,但不同時期增長速度存在明顯的差異;我省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與城鎮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年增長率趨勢呈基本吻合趨勢,都是先上升,后下降,接著是穩中有升降;更為明顯的是我省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趨勢圖與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年增長率趨勢圖走勢基本吻合,我省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也在1994年達到最高值,這也使我們更加肯定了我省居民消費構成的波動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某種關系。

        2.居民生活消費構成因素對經濟增長影響的主成分分析

        我省居民消費結構的分類主要包括家庭設備類、交通信息類、居住類、食品類、現金類、衣著類、醫療保健類、娛樂文化類、其他。用X1~X9依次代表。因變量Y代表我省居民人均生產總值。

        (1)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構成因素對經濟增長影響的主成分分析

        建立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構成因素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回歸模型。

        9個主成分的特征值,最大的λ1=8.255.第一個主成分的方差百分比為91.725%,含原始9個變量近90%的信息量;前兩個主成分累積含有原始9個變量近97.037%的信息量。因此取兩個主成分已經足夠,并建立因子載荷陣。從結果可知,家庭設備類、交通信息類、居住類、食品類、現金類、衣著類、醫療保健類、娛樂文化類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較高的載荷,說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這些指標的信息;其他用品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較高的載荷,說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這兩個指標的信息。

        (2)城鎮居民生活消費構成因素對經濟增長影響的主成分分析

        建立城鎮居民生活消費構成因素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回歸模型。

        9個主成分的特征值,最大的λ1=8.685.第一個主成分的方差百分比=96.5%,含原始9個變量近97%的信息量;前兩個主成分累積含有原始9個變量近98.549%的信息量。因此取兩個主成分已經足夠。建立因子載荷陣。從結果可知,家庭設備類、交通信息類、居住類、食品類、現金類、衣著類、醫療保健類、娛樂文化類、其他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較高的載荷,說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這些指標的信息;交通信息類和居住類指標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較高的載荷,說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這兩個指標的信息。

        六、結論

        1.雖然浙江省的GDP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時間序列都是非平穩的,但是兩者之間存在著唯一的長期穩定的動態均衡關系。

        2.在研究區間內居民消費對GDP增長有一定影響。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浙江省的經濟增長和消費需求之間存在著單向的因果關系,消費的增長拉動了經濟的增長。

        3.對于農村居民,在9個因素中,按照對我省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做出的貢獻的大小排序前三位從到小依次為:居住類、現金類和醫療保健類。對于城鎮居民,在9個因素中,按照對我省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做出的貢獻的大小排序前三位從到小依次為:家庭設備類、醫療保健類和其它。

        參考文獻:

        [1]涂占新.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差異透析[J].統計觀察,2005.

        [2]唐鴻鈴,雷亨順.居民消費對經濟拉動作用分析[J].經濟縱橫,2005.

        [3]馬光輝,寧定琴.中國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1978-2004)[J].山東經濟,2006(5).

        [4]朱詩娥.我國農村居民消費與城鎮居民消費的對比分析[J].消費經濟,2007(8).

        [5]李輝.淺析我國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的關系[J].經濟縱橫,2011.

        第4篇:消費水平概述范文

        1 職業學校學生體育消費概述

        1.1 職業學校學生體育消費概念

        體育消費是指職業學校學生在體育健身與體育休閑過程中產生的消費支出的總和。它既包括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觀賞體育觀賞等產生的消費支出,也包括學生在享受體育服務產品過程中產生的直接或者間接消費支出,具體來說,包括精神消費、物質消費,以及學生在實施體育消費過程中產生的間接費用,例如交通費用、住宿費用、餐飲費用與門票費用等。

        1.2 職業學校學生體育消費意義

        新時期,國家對職業教育扶持力度不斷擴大,職業學校學生群體規模日趨擴大化,研究職業學校學生體育消費特征具有典型的

        2 職業學校學生體育消費特征

        2.1 體育消費水平滯后化

        終身體育消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體育消費成為支配人們消費意識與行為的重要消費內容。目前職業學校學生體育消費意識日趨強烈,大多學生體育消費觀念越來越顯著。然而職業學校學生與其他消費群體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消費需求與學生實際消費水平明顯不相適應,學生消費水平滯后于學生消費需求,實際消費能力明顯低于學生實際消費水平。

        2.2 體育消費結構單一化

        在職業學校學生消費調查中,我們發現職業學校學生體育消費結構存在單一化現象。學生消費主要以實物消費為主,主要體現在服飾、鞋帽、飾品、讀物等消費方面,在體育觀賞性消費與參與性消費方面,消費明顯不足,投入遠遠低于實物性消費,導致學生體育消費結構的單一化。

        從消費性別群體來看,男女生之間的消費結構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女生體育消費主要著重于體驗式消費與形象消費,例如健身鍛煉門票、健身俱樂部鍛煉消費等;男生消費結構則表現出多元化特征,主要體現在體育雜志消費、體育視頻點播消費、體育紀念品及健身器材消費等方面。

        2.3 體育消費動機層次化

        縱觀職業學校學生體育消費的動機,可以劃分為三類消費動機:一類是便捷類消費需求,這類學生主要以滿足日常上課需求與穿著為主,體育消費要有助于滿足學生上課便捷化需求;二類是娛樂化與從眾化需求。該類學生體育消費主要以娛樂為主,一部分學生是基于消費的從眾心理,以追求時尚為主要動機;第三類是真正意義的體育消費需求,學生體育消費是為了提升運動技能水平、滿足體育學習需求,掌握科學的體育健身方法等。

        2.4 消費影響因素多元化

        職業學校學生體育消費影響因素是多元的,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因素:興趣因素,不少學生對體育運動興趣濃厚,身體健康,精力上比較旺盛,因而在體育消費需求上明顯高于一般學生;豐富業余生活,職業學校學生可支配時間要遠遠大于一般中學,可支配時間相對充裕,體育消費是為了豐富自己學習之余的時間;從眾因素,不少職業學校學生體育消費缺乏主見,盲目性比較強,往往出于一種從眾心理;環境因素影響,職業學校學生受外在環境影響,一部分學生家庭就喜愛體育運動,直接對學生體育消費產生推動作用;此外,學校體育供給能力不足也是學生體育消費的一個滋長因素,學校運動場所不夠、運動器械貧乏等,加劇了學生其他運動消費。

        3 職業學校學生體育消費建議

        3.1 合理引導,樹立科學體育消費觀念

        目前職業學校學生體育消費意識加劇,但是與學生實際消費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學生盲目消費、攀比消費、從眾消費現象嚴重。這些消費觀念迫切需要職業學校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理性的體育消費觀念。

        科學消費。科學體育消費觀是指職業學校要將學生體育消費與學生體育素質發展的現狀結合起來,基于學生體育素質發展的現狀,對學生實施科學的引導,通過科學的體育消費,促使學生樹立科學消費觀,以促進自身體育素質的發展,滿足自身體育需求。

        理性消費。理想消費是指要引導學生擺脫盲目消費的現狀,按需支配體育消費行為。職業學校學生消費盲目性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從眾心理比較突出。這就需要職業學校根據學生實際需求與體育消費能力,合理地實施體育消費,建立起與自身實際消費水平相適應的消費觀。

        3.2 優化結構,實現數量到質量的轉變

        職業學校學生體育消費結構直接關系到學生消費認知,職業學校要進一步優化學生體育消費結構,實現體育消費數量向質量的轉變。

        優化群體消費結構。由于學生體育消費結構群體性差異比較顯著,職業學校需要根據不同體育消費群體,基于群體消費特征實施科學引導。首先基于學生性別差異,實施差異化體育消費引導,根據男生與女生消費差異,合理調整學生體育消費結構;其次,基于不同興趣群體實施差異化引導,根據學生不同的體育興趣,實施富有針對性的體育消費。

        提升體育消費質量。體育消費要真正轉變為學生體育素質發展的動力,需要職業學校引導學生實現從消費數量向消費質量進行轉變,使學生走出重體育數量消費的現狀,既重視數量,又重視質量;既重視實物體育消費,又重視精神層面的體育消費,優化學生體育消費結構。

        3.3 開設課程,誘發科學理性消費動因

        目前職業學校體育教學重視體育知識與技能教學,并沒有將體育消費納入體育課程教學中。職業學校要優化體育課程內容,誘發學生科學理性的消費動因。

        體育消費納入課程。職業學校要進一步推動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基于可持續發展的課程建設觀念,將學生體育消費有機融入到體育課程教學中,對學生的體育消費進行科學的理性化的引導。

        培育科學消費動因。現代社會越來越注重消費品質的養成,職業學校要通過體育課程教學,培育學生科學的消費動因,使學生體育消費走出盲目、從眾消費誤區,誘發學生科學的體育消費觀,從而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體育消費觀。

        3.4 轉變理念,培育學生終身體育理念

        職業學校學生體育消費需要積極轉變理念,職業學校要基于素質教育時代背景,培育學生終身體育理念。

        立素質教育觀念。職業學校要意識到學生體育素質發展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根據素質教育的需要,進一步優化職業學校體育供給能力,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體育消費需求,為學生提供基本的體育消費服務,包括體育消費設施、消費理念指導服務等,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第5篇:消費水平概述范文

        關鍵詞:GDP;快速增長;問題;對策

        GDP可以直觀地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組成結構、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消費水平等狀況,客觀理解和認識GDP的快速增長,可以作為判斷我國經濟發展趨勢、制定國家的發展戰略的依據。走出GDP增長的誤區,對于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GDP增長理論的概述

        GDP中文全稱是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定時間內,某一國家的經濟中生產出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可以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它既可以反映國家的經濟水平發展情況,還可以發映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財富積累情況。GDP的變化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是衰退還是增長,國內生產總值為正數時,表明經濟發展處于增長階段,國內生產總值為負時,表明經濟發展處于衰退階段,當國內生產總值縮減指數明顯擴大時,將會對經濟發展起到嚴重的影響作用。

        二、我國GDP快速增長存在的問題

        (一) 投資過熱問題

        經濟發展與投資是密切相關的,投資可以拉動國內生產總值的快速增長,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構成中投資比重在不斷的增加,尤其是在應對全球的經濟危機時,出口和消費都處在低迷時期,國家通過間接或者直接的手段擴大投資的比例。理想的國內生產總值結構模式是出口、消費和投資以適當比例構成,同時拉動經濟的增長,然而,我國的實際情況是GDP的快速增長嚴重依靠著投資,因此造成資源利用率較低,環境污染嚴重,消費水平降低,進口與出口依賴性較強。投資過熱會導致重復建設水平低、投資風險高等問題,根據《2009年國家統計年鑒》可知,全國水泥可以達到18億噸左右的產量,市場需求只有不到14億噸,產能過剩達到4億噸左右,這將不利于企業的經濟效益的提高。還有我國的投資是以政策性投資為主,這種投資是由政府所主導的,社會投資和民間投資的比重明顯過少,三者的投資比重嚴重的失調,損害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 資源消耗嚴重

        國內生產總值的快速增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經濟的發展情況,但是在GDP快速增長的背后卻有著資源嚴重消耗的代價,據統計,中國的資源利用水平明顯低于國際的平均水平。我國在自然資源方面主要面對的問題是雖然我國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總量,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偏少,經濟的快速增長過度依賴著自然資源的消耗,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破壞,并且由于技術水平較低,資源的利用效率不高,使得我國的經濟是在透支自然資源的基礎上快速增長的,這將給未來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隱患。例如我國的水資源總量占據世界前列,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到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水資源在我國的分布極不均衡,即便如此,隨著GDP的快速增長,我國水資源也越來越短缺,這是由于生活和工業用水量的增加,工廠以及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導致水資源遭到污染。這樣的情況下為保經濟的快速增長,只有透支消耗水資源。

        (三) 虛高問題

        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不僅是衡量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還是官員政績的考核指標,GDP的增長與否間接影響官員的升遷。因此,地方官員過度重視GDP片面的增長,關注各個地方的GDP相關的排名,城市的一切發展都是以GDP為主要目標,采用各種的方法,增加GDP的漲幅,提高本地區GDP的排名,為自己的政績考核增添有力的砝碼。在這種情況下,官員將政治與經濟掛鉤,忽視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可能會采取虛報GDP增長的方式,大搞虛假政績,瞞報或者謊報的形式人為提高GDP的增長。GDP的虛高不利于國家正確全面的統計數據,也妨礙國家正確客觀的判斷當前經濟形式。

        (四) 貧富差異問題

        GDP快速增長的同時,人民生活水平也相應的提高,但是在我國,貧富差距也在日益擴大,這也一直困擾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GDP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但是不能評價各要素的合理分配情況,這就造成GDP快速增長而貧富差距在越來越大,各地區的發展失衡,產業結構失衡,投資、出口、消費的失衡,這也表明我國的收入分配失衡,大多數人民沒能享受GDP增長帶來的收入、消費水平的提高,城鄉差距、中西部差距等地區貧富差異顯著,這將會引起收入過低人群心理和思想狀況的不穩定,社會的和諧,不能為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三、GDP問題對策的思考

        (一) 正確認識GDP的快速增長

        正確認識GDP增長與科學發展觀的關系,樹立正確的觀念,端正認識態度,客觀分析GDP增長是否合乎當前的發展水平,杜絕片面性和絕對性。主要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處理好國內生產總值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根據發展的內涵和本質、發展的目的和要求,確定是注重發展的速度還是發展的質量,是只為了GDP的增長還是真正的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是要片面的GDP增長還是兼顧GDP的增長和科學發展。要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不能簡單地把GDP增長和經濟發展等同起來。(2)GDP增長和經濟發展問題不能分開處理,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結合國際競爭的綜合環境,要繼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以謀求GDP增長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3)GDP增長不是越快越好,GDP的增長要滿足本國的實際情況和經濟發展水平,防止GDP盲目性的增長,保證降速、提質、增效目標的實現。

        GDP具有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功能,但是它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不能反映資源的消耗情況,經濟的發展伴隨著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等問題的產生,GDP的增長是不能彌補消耗資源所付出的代價。其次,GDP的增長并不意味著貧富差距的縮小。就業問題不能在GDP增長中體現出來。

        (二) 調整經濟結構

        經濟結構具有雙重作用,既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也可以阻礙經濟的發展,這是由經濟結構是否合理來決定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調整經濟結構,(1)確立正確的主導產業,(2)調節產業的嚴重失衡,(3)創新相應的制度,以良好的制度規范企業的經濟活動,(4)制定促進經濟發展的行業扶持制度。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城鄉結構以及地區經濟結構,所以從多方面入手,適時推行工業反哺農業,以城帶鄉的政策,充分發揮地區的優勢,努力縮小城鄉之間差距,促進城鄉和地區的協調發展。經濟發展要由原來的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根據我國的初級階段水平,選擇合理的經濟發展方式,促進GDP健康、可持續的增長。

        (三) 促進綠色GDP體系的建立

        傳統的GDP體系已經很難適應我國現在經濟發展的需要,它具有一定的缺陷,不能較好的衡量我國經濟發展的健康水平,因此,需要建立全新的衡量體系綠色GDP,并且綠色GDP在全世界范圍內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綠色GDP是綜合考慮自然資本、產出資本、人力資本,能夠充分反映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所以我國應該根據我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制定一套符合中國特色的GDP體系,推動GDP穩定持續的增長,探索出可持續發展之路。

        四、結言

        GDP的快速增長,創造了中國經濟一個又一個高速發展的奇跡,展示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優越性,但是在背后,對于GDP的認識誤區也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教訓,因此,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協調GDP與經濟、財富增長的一致性,促使我國的經濟又一質的飛躍。(作者單位:重慶市黔江區公共資源綜合交易中心)

        參考文獻:

        第6篇:消費水平概述范文

        一、商業地產概述

        1.商業地產簡介商業地產就是用于商業用途的地產,它區別于住宅地產和工業地產,具有其獨特的特性。它包括百貨、餐飲、娛樂、健身服務、休閑、商用公寓、寫字樓、酒店、會議等形式。商業地產是所有房地產類型里比較復雜的一種,因為它關系到地產、商業和投資三個方面,同時又設計到開發商、投資商和消費者,只有這幾種元素同時起作用,商業地產項目才有可能成功。商業地產項目的概念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來說,商業地產是指各種非生產性、非居住性物業,主要包括購物中心、沿街商鋪、寫字樓、公寓、酒店、會議中心以及各類商業服務業經一個場所。而新俠義的商業地產則專指用于流通服務業經營用途的物業形式,包括批發、零售、物流、餐飲、居民服務、健身休閑娛樂服務等商業物業設置,而本文中所研究的商業地產主要是研究狹隘概念下的商業地產項目。

        2.商業地產的特點商業地產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投資大、收益期長、開發運營復雜、規劃設計難度大、風險高、收益性強等方面。商業地產投資大,這主要是因為商業地產一般都建設在城市的中心位置、人流量大的地方,只有這樣商業地產后期才可能盈利。但是現在隨著房地產開發行業的日益繁榮,土地的購置成本開始增加,而土地作為商業地產開發中最重要的成本,隨著土地價格的日益增長,商業地產的總投資也開始大幅提升。另外,商業地產項目的體量都比較大,尤其是購物中心,其體量至少要求在5萬方以上,因此大體量的商業地產項目也直接導致投資成本的增加。商業地產項目還具有收益期長的特點,對于商業地產而言,一般都采取出租的方式來收回成本,但是商業地產收益期長、見效慢,我們所熟知的一般商業地產項目回收期在10年左右,運營和策劃好的商業地產項目回收資金在6年-8年左右,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知曉,商業地產項目可謂是所有地產形式中最慢收回成本的項目,因此市場上我們能夠看到的有名的商業地產項目大多都是房地產大亨所建,有著專業的行業經歷和雄厚的資金基礎。

        商業地產項目開發運營復雜,因為商業地產在規劃之初就有狠多工作要做,要對項目周邊的競品項目進行調研,同時要當地人們的消費能力、消費偏好等進行調查,只有這樣在商業地產項目定位的過程中才不至于過高或者過低,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另外,商業地產在開發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交通流線的布置、人們步行消費的動線、周邊交通的管控、是否有公交車直達、停車是否方便等,這些都是商業地產項目在規劃時要考慮的因素;最后,商業地產還需把控的是在后期運營的過程中,商家要入駐哪些?入駐的品牌有哪些?如何配比?入駐商家的檔次是高是低等等,這些都需要商業地產運營者提前做好規劃和籌謀。商業地產規劃設計難度大,這是因為現在商業地產項目競爭越來越大,商業地產開發者為了后期爭取更多的消費者,因此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開始標新立異;另外,現在很多商業地產通常都會成為一個地方的地標,比如萬達百貨廣場、國貿360廣場等,這些都成為一個地區的標志,萬達廣場的設計和建造,在任何一次城市都是人流量聚集的地方,這是因為它獨特的設計、完善的基礎設施、舒適的購物環境等,但是這樣的設計構建在無形中卻也增加了商業地產規劃設計的難度,同時導致開發成本的提高。商業地產項目風險高,上述我們已經說過商業地產投資回收慢,需要經過大約10年的時候才能夠收回成本,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消費者的到訪率、要策劃新奇新穎的活動來吸引消費者,同時要保證入駐的商家能夠有利可賺,這些都需要開發者在規劃的時候設想好;另外在這個過程中,還要考慮到我國政策的變化、宏觀經濟的變化等帶來的變化和變故,只有將這些因素都充分考慮,才有可能運營好商業地產項目。商業地產項目收益性強,雖然上述我們已經列舉了商業地產項目的種種風險,但是還是有那么多的開發者選擇投入商業地產項目,就是因為商業地產項目收益性強,不但能夠提升品牌的形象,同時隨著商業經營的開展還會帶來一些其他的附加值,而收益性強也成為眾多開發者投身商業地產開發的最主要原因。比如上海東方明珠,現在已經作為上海的地標性建筑,也成為上海的名片和標志;雖然很多人在電視劇里能夠經常的看到東方明珠的身影,也對它一直很熟悉,但是有機會到上海的時候,還是希望能夠到現場去觀看去體驗。

        二、商業地產與中小城市投資環境的關系

        1.商業地產提升中小城市投資環境商業地產發展是和中小城市投資環境息息相關的,商業地產前期的發展和投入離不開中小城市的投資環境,但是當商業地產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又會對中小城市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反哺作用,提升城市的區域競爭發展力。首先,商業地產作為城市空間構成要素之一,上述我們已經說過,開發商通常會在設計上標新立異,會有獨特的造型和舒適的內部環境,而在后期的發展中,這些商業地產項目會成為城市和區域的名片,成為該城市或者該區域的獨特標志,對其他消費者產生一定的吸引力。比如上海的東方明珠、成都的萬象城城等,凡是到這些地方的人,都會抽時間去觀看游覽一番以不枉此行,因此商業地產項目對于吸引周邊城市的消費,提升城市的輻射能力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第二,商業地產有利于吸引中高端品牌的投資,提升城市消費能力。改革開放后我國居民的收入越來越高,消費水平和審美能力也日益提高,人們開始追求美的東西,追求品牌效應。而良好環境的商業地產項目對于吸引中高端品牌入駐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與傳統商場不同的是,商業地產項目在開發之初便大致定位為高端品牌,旨在為高消費人群提供舒適的購物環境和購物體驗。作為中高端品牌而言,他們對購物環境、消費者能力、環境舒適度等都有較高的要求,而商業地產的消費環境,對消費和人氣較高的聚集能力,剛好可以滿足中高端品牌的入駐條件,而這點對于提升中小城市的投資環境也較有助益。第三,商業地產有利于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吸引高端人才。商業地產對于中高端品牌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而這點對于提升城市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檔次具有促進作用;另外,商業地產舒適的購物環境和購物體驗,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購物和體驗;加之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商業地產項目成為高端人才消費的必選之地,兩者相互結合相互促進,提升中小城市的投資環境。

        2.中小城市投資環境促進商業地產發展城市投資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市場環境、社會環境和基礎設施條件等,而這些環境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的“生態系統”———城市投資環境。首先,經濟環境的發展,為商業地產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沒有經濟基礎就沒有上層建筑”,同樣沒有經濟基礎就沒有商業地產的發展。我國的商業地產發展始于改革開放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在這個基礎上我國商業地產項目開始萌芽并快速發展,可見經濟對于商業地產項目的重要性。第二,市場環境的提升,加快了我國商業地產發展的速度。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GDP快速增加,人們生活水平也得到顯著提高,在這個基礎上,人們消費水平和消費意識的提升使得商業地產項目有了發展的土壤并快速成長發展起來。另外,在商業地產規劃和建設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商業地產項目開始競爭,使得其不得不更加的用心和別出心裁,只有最具誠意的商業地產項目才能最終贏得消費者的青睞。第三,社會環境的變化,提升了商業地產品質。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人口開始不斷的向城市轉移,促進了城市各項交易的發展。而城市居民在這個過程中,也不斷的從繁忙的日常生活中解脫出來,開始尋求更高水平的生活質量,而商業地產項目作為滿足人們這種需求的綜合體項目,則應運而生。最后,基礎設施的改善,促進了商業地產的合理布局。商業地產項目對于基礎設施的要求較一般商業項目高,它不僅要求水、電、氣的穩定供應,同時對于其他基礎設施的完善配備也有較高的要求,否則將直接影響到人們的購物消費體驗,影響人們對于商業地產項目的印象,進而影響商業地產項目在區域內的發展。但是隨著我國目前基礎設備的日益完善,商業地產項目已經具備了在中小城市發展的條件和基礎,而商業地產項目的發展又將促進中小地區城市建設更加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

        三、中小城市商業地產投資環境評價方法

        1.投資環境評價方法投資環境是一個綜合性、包含范圍很廣的概念,前人曾經從不同時間、空間、立場和角度探索出有效的評價方法,但是歸結起來,目前國內外的投資環境主要有定性評價方法和定量評價方法兩種方式。其中定性評價方法包括冷熱過比較法、等級尺度法、多因素和關鍵因素評價法、道氏評估法、抽樣評價法等;定量評價法包括層析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判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灰色關聯分析法等;而其他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主觀評價方法包括數據包絡分析、回歸分析模型、綜合指標評分法、投資華景熟化度類型分析法等,這些都是中小城市商業地產投資環境中會用到的分析方法,方法各有不同操作方式各有利弊,但是卻都是為了在調研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客觀公正,以便于后期中小城市的投資環境和商業地產項目能夠形成互惠互利的關系。

        2.商業地產投資環境評價方法上述我們提到的是投資環境的評價方法,而商業地產的投資環境評價方法主要是用于區域性投資環境的研究,目前國內外關于這方面的研究文獻還都比較少,主要的方法有清華大學王松濤、陳偉等使用的聚類分析法;中北大學聶振華等采用的主成分分析法;張偉采用的層析分析法等等,而如上所述,不管采用哪種分析方法,其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探討出商業地產與中小城市投資環境之間的關系。

        四、結語

        第7篇:消費水平概述范文

        2014年3月,國務院公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該規劃強調要注重人文城市建設和旅游產業、休閑產業緊密相連,指出旅游業和城鎮化可以實現互動發展。

        一、相關概念與關系

        (一)新型城鎮化

        新型城鎮化的“新”就是要由過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規模擴大、空間擴張,改變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務等內涵為中心。其基本特征在于城鄉統籌、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城鎮化。

        (二)休閑旅游

        休閑旅游目的主要是休閑,是旅游消費者精神層面上的享受,強調的是人們在旅游時而處于的文化創造、欣賞和構建的狀態。

        (三)新型城鎮化與休閑旅游的關系

        新型城鎮化是發展休閑產業的引擎,是休閑旅游業的物質載體。城鎮化發展水平越高,休閑旅游資源的開發程度就越高,旅游活動的內容就越豐富。同時,休閑旅游的發展為城鎮化提業支持,促進城市基本公共設施的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的健全等,同時這些也是衡量城鎮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二、城鎮化發展水平概述

        (一)全國城鎮化發展水平

        “十二五”時期,我國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23個百分點,每年城鎮人口增加2000萬。從城市規模看,我國已有653個城市,城區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已經達到140多個。發達國家城鎮化率平均在80%左右,與我國人均收入水平相當的國家城鎮化率也在60%左右,我國城鎮化空間很大。

        (二)景德鎮城鎮化發展水平

        景德鎮城鎮化率由2011年的51.27%提高到了2015年的56.1%。建成區面積由從2011年的62.6平方公里提高到了2015年的88.3平方公里。城鎮綜合服務功能是城市休閑旅游品質提升的保障性要素體系。城鎮水、電、氣、路、通信等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改善;人均居住、公園綠地面積大幅增加,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景德鎮休閑旅游競爭力分析

        (一)旅游資源條件

        景德鎮擁有特色鮮明的休閑旅游資源:有體現自然風光的休閑旅游資源:得雨生態園、洪巖仙境、浮梁茶種植地等;有體現人文景觀的休閑旅游資源:浮梁古縣衙、雕塑瓷廠、古窯民俗博覽區和大大小小古窯遺址等,而瑤里――高嶺則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互交融的休閑旅游景區,各個旅游資源都獨具特色。

        (二)旅游市場需求

        在全國與區域整體經濟穩分健增長的背景下,古鎮國內旅游市場消費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2015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人數達3112.5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4%;其中,境外旅游人數42.47萬人次,增長14.9%。旅游總收入261.32億元,增長30.1%;其中,旅游創匯1.64億美元,增長19.9%。旅游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3.8%

        (三)與旅游相關產業

        星級旅游飯店是體現一個城市或地區旅游接待能力和檔次的重要標志,也是目的地的旅游品牌。2013年11月為止,古鎮共有旅游星級飯店34家,其中,五星級飯店1家,四星級3家,三星級10家;70家旅行社,其中20國際旅行社。鐵路客運路線直線少、車況差、游客進出難的問題還非常突出,鐵路交通運力不足。同時,古鎮內部的交通建設滯后,景區之間交通聯系動力不足,成為影響古鎮旅游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旅游產業戰略

        2013年2月18日《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由國務院辦公廳頒布實施,以此為擴大旅游消費的新契機,將進一步推動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制定鼓勵居民旅游休閑消費的政策措施,進而提升旅游消費水平。2015年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推進旅游強省建設的意見》。古鎮以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旅游強省建設的意見為指導,按照三張主牌的戰略部署,大力開發旅游新產品,著力延伸旅游產業鏈條,實現旅游經濟強市。

        第8篇:消費水平概述范文

        Abstract: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market experience in marketing, should 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ral market, do a good job in the following areas: the provision of training opportunities and to create a learning experience; rich farmers, and create harvest experienc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to families, to strengthen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 investigation promotions, and created a happy experience; grasp of rural demand, personalized experience.

        關鍵詞:體驗經濟 體驗營銷 營銷模式 農村市場

        Key words: Experience economy; experience marketing; marketing model; rural market

        【中圖分類號】F72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069(2009)-05-0057-01

        一、體驗營銷概述

        1.體驗營銷的概念。

        體驗營銷是站在消費者的感官、情感、思維、行動、關聯等5個方面,重新定義、設計了營銷的思考方式。

        2.體驗營銷區別于傳統營銷的特點。

        體驗營銷最主要的特點是以產品或服務為媒介,企業和消費者進行行為和心理的互動,從而實現兩者的深層認同。作為一種新穎的營銷方式,體驗營銷與傳統營銷相比有自身的特點:(1)以消費者的體驗為中心。(2)以社會文化為導向。(3)以感性營銷為支點。

        3.體驗營銷的方法。

        體驗營銷的主要策略有:(1)感官式營銷。即通過視覺、聽覺、觸覺與嗅覺建立起感官上的體驗。(2)情感式營銷。在營銷過程中,觸動消費者的內心情感,創造情感體驗,使消費者自然地融入到情景中來。(3)思考式營銷。即通過開發人們的智力,創造性地讓消費者獲得認識和解決問題的體驗。(4)行動式營銷。通過偶像、角色來激發消費者,使其生活形態得以改變,從而實現產品的銷售。(5)關聯式營銷。其包含感官、情感、思考和行動或營銷的綜合。

        二、農村市場實施體驗營銷的重要意義

        1.激發農村市場的潛在需求

        目前我國近13億人口中就有8億多人口在農村,農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0%。在大約3萬億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農村僅占1.1萬億元左右。可見,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是很低的,同時也說明農村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近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入以及國家制定的一系列旨在減輕農民負擔,提高農民收入政策的逐步落實,農民收入有了穩步增長,農民對商品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增強農村產品的創新與開發意識

        體驗營銷強調企業與客戶的互動與交流,鼓勵消費者參與產品的設計,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在此過程中,企業將獲得消費者關于產品的各種看法和意見,在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重新改進或創新產品。

        農村市場一直以來被一些企業當成城市消費者產品的傾銷地,他們啟動農村市場的目的是想從中獲得利潤,他們關注的中心是如何把現有的工業品賣出去,利潤收上來,至于農村需要什么,農民在想什么,啟動農村市場要為農村帶來什么,企業不愿多想。以致造成農村市場上一些農民真正需要的產品短缺。其次,我國大部分企業沒有專門的部門研究農村市場,他們更多地以城市為參照。

        三、農村市場實施體驗營銷策略

        1.提供培訓機會,創造學習體驗

        學習體驗就是企業召集潛在消費者學習、掌握產品使用技能,進而體會產品的“好處”和“妙處”的現場體驗活動。學習型體驗活動主要針對“學習型產品”實施。所謂“學習型產品”就是那些需要一個學習和培訓過程的產品。對于“學習型產品”而言,促使消費者掌握使用技能,有助于其認知產品,體驗產品帶來的美妙感受,最終說服消費者購買產品。

        現在有許多更新換代或者是創新產品,由于科技含量較高,農民文化水平不高,他們即使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等媒體知道有某一個產品很有用,也不會輕易掏錢購買,因為,他們不知道怎么用,即使看了說明書也弄不清楚產品的用法。所以,企業就應該適當地對農村消費者提供一定的培訓機會。

        2.帶動農民致富,創造收獲體驗

        目前,農村人口雖然有8億多,但購買力很低,要想激活農村市場,就要先讓農民的收入提高,實現農產品與工業品的對接。如果企業與農民之間開發一些合作項目,農民富裕起來了,就會產生強烈的收獲體驗,同時也會對企業及其產品油然而生信賴感,會成為企業的忠誠顧客。

        3.重視客戶溝通,加強情感體驗

        只有通過加強情感的交流,通過感情投入的方式來獲得農民消費者的信賴,讓他們在企業的一系列的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加深消費者對企業及其產品的認知度。因此,企業應該建立客戶檔案,定期或不定期地與客戶保持聯系,加強對客戶心理需求和內心感受的分析,保持情感的延續,加強客戶情感的體驗。

        4.把握農村需求,提供個性體驗

        農村市場的生活條件、資源環境、文化水平、審美觀、經濟條件等有別于城市市場,農村消費者有自己的消費習慣和心理。營銷只有針對農村消費者的個性“對癥下藥”,才會贏得市場。農村消費者的個性體現在對商品要求價格適中、功能實用、服務可靠等。企業只有針對農村及其消費者的“個性”,開發出合適的產品,才會打開農村市場。

        參考文獻:

        [1] 張亦梅.企業贏得競爭優勢的新戰略.體驗營銷〔J〕.經濟前沿,2004(5)

        [2] 周巖,遠江. 體驗營銷〔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

        第9篇:消費水平概述范文

        論文摘要:文化消費對滿足大學生精神生活需要,提高其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對大學生文化消費的概念、內涵及作用進行了概述;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消除大學生文化消費差距、促進消費結構合理化和校園文化市場管理等方面著手加強對大學生文化消費的教育引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結構發生變化,用于生存消費的比重下降,用于教育、休閑方面的消費逐年提高,文化消費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與一般群體的文化消費相比,大學生文化消費必須更突出滿足發展層次的需要,關注其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文化消費概述

        (一)文化消費研究的內涵

        文化消費是指對精神文化類產品及精神文化性勞務的占有、欣賞、享受和使用等。其實質是對社會的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財富(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的消耗。簡言之,文化消費是人類享用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活動,是人類一種有特殊意義的消費活動,有著與物質消費不同的特點和規律。文化消費是分層次的,這主要是由于文化消費的主體的素質和文化修養不同,價值趨向、興趣愛好及收入水平不是整齊劃一所決定的,一般有普及型或大眾化的文化消費和提高型或高品位的文化消費。

        (二)文化消費在大學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質消費是一個有形的消費過程,它對人的作用只體現在消費的過程,或存留短暫時間,而后其價值便自行終止,一般用來滿足人們生存(或生理)層次的需要。文化消費是一個無形的過程,對人的內心世界發生作用,直接或間接、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人的思想、情感、心靈和行為,甚至左右一個人的價值觀念,一般用來滿足享受、發展(或友愛與歸屬、尊重、自我實現)等較高層次的需要。現代社會是文明社會,大學生是文明社會中綜合素質相對較高的特殊群體,文化消費也應成為他們維持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文化消費對大學生健康成長和順利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增進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思想道德覺悟,培養高級情感,改善審美情趣和能力,幫助他們逐步形成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從而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但從大學生的特點來看,他們生理發育已趨成熟,思想活躍但容易偏激,情感豐富但不穩定,消費欲望強烈但鑒別能力低,各種消費的觀念、方式等都還尚未定型,因而各種畸形的文化消費方式,不健康的文化消費內容,都有可能給大學生的思想和心靈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對此,我們必須加強引導。

        二、大學生文化消費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文化消費內容豐富,但質量不高

        大學生文化消費活動都離不開三個基本要素,即:消費主體(大學生)、消費客體(文化消費品和勞務)和消費環境(主要指真實存在的家庭、學校、社會環境和虛擬的網絡環境)。大學生文化消費生活質量就是反映三者結合中所產生的消費的質的規定性。三者質量高,結合的好,消費質量就較高;否則,消費質量就較低。

        從大學生文化消費活動的現實情況來看,他們需求強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但消費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只追求一時消費的滿足,忽視終極發展即綜合素質的提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從大學生自身來看,理性認知與實際行動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經調查發現,大學生對文化消費的認識,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有34.1%是為了提高綜合素質,40%是為了調劑生活,20%兩者兼有,2.2%表示說不清,2.2%表示是憑自己的興趣。可見大部分大學生對文化消費目的的認識是理性的。但從他們的實際消費活動來看,卻絕大多為娛樂消遣、實用技術方面的內容。從消費環境來看,轉型時期社會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家庭消費注重實用、社會消費崇尚娛樂消遣等,給大學生的文化消費導向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學校從育人的目的出發,供給較多的主導文化、精英文化,努力為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創造有利條件,但由于自身結構單一、內容遠離現實,不易引起大學生的關注。

        另外,我國社會主義的文化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商家自身的文化素質不高,缺乏高品位文化的辨別和欣賞能力,或者為了謀取暴利而不擇手段,甚至喪失了起碼的社會良知,不利于大學生文化消費市場的凈化。目前各種言情、武俠小說,流行音樂,卡通游戲充斥大學校園文化市場,盡管反映了當前部分大學生的文化消費傾向和消費興趣。但同時也對大學生的文化消費帶來了一些誤導作用,沖淡了他們對主流、精英文化消費品的關注。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文化消費品位的提升。

        (二)文化消費品供給不足,又浪費嚴重

        當代大學生的文化消費比較豐富,但與他們急劇膨脹的消費欲望相比,還十分缺乏。在他們的個人消費能力受到制約、作為公共文化消費主要供應者的學校經濟能力也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必須盡量發揮己有文化消費品的最大效應。但目前來看,大學生文化消費的浪費十分嚴重,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

        1.學校公共文化消費浪費嚴重。據調查,單就上海大學每年組織的各類具有較高水平的國內國際著名藝術團體在校內的免費演出大約在25場左右,學生一方面抱怨學校提供的活動太少,一方面卻是每場演出大約30%的空座率。由此可見,學校公共文化的供給結構與大學生實際需求結構存在較大差異,休閑、娛樂、實用文化的實際消費占主導地位,而精英、主導類公共文化品供大于求,需求不足,浪費嚴重。

        2.個人購買的文化消費品浪費嚴重。這主要表現為大學生購買文化消費品的目的與實際消費行為發生偏離或背離。例如,大學生買CD機、MP3不是用在外語學習上,卻主要用來聽流行音樂。買電腦、上網不是用來輔助學習,而是主要用來玩電游,看光碟,聊天等,這就偏離了其主要用途。

        三、大學生文化消費的教育引導

        (一)正視客觀存在的大學生文化消費差距

        大學生文化消費差距表現為兩個層面:一是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能力與消費欲望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二是不同經濟條件的大學生之間消費能力存在差距。

        1.大學生消費能力與消費欲望之間差距的校正。文化消費能力的大小只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條件之一,而不是直接、更不能當作唯一標準。從文化消費的價值和作用來看,它主要體現在塑造人的心靈、提高人的審美情趣等方面,因而更注重對消費品和消費過程質的要求,不是單純追求消費品數量的多少。

        2.滿足大學生文化消費最低消費底限

        文化消費最低消費底限,即最低的文化消費水平。近年來,由于高校學費上升幅度比較大,學校貧困學生增加,關于貧困學生的最低生活標準問題的研究也成為了一個熱點,但基本上也是圍繞學生的吃穿展開的,而他們的文化消費支出則得不到保障。迄今為止,人們觀念上首先想到的是他們能否吃飽穿暖,于是在各大高校,大學生的基本生活費用總可千方百計想辦法解決,但文化消費支出則得不到保障。但實際工作告訴我們,貧困生問題最主要的不是物質貧困本身,而是他們很難找到一種戰勝自我的勇氣和精神力量。因此保障大學生最低文化消費水平,可以使他們能從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食糧,增強自謀生路的信心和勇氣。今天的貧困學生,即使家庭經濟條件較差,但一樣缺乏多少獨立生活能力,心理比較脆弱,需要我們創造一個既有動力又有壓力能讓他們健康成長的環境。

        (二)加強消費行為引導,促進消費結構合理化

        大學生消費受經濟條件、個性心理、文化環境、相關群體、專業特點、性別差異等復雜因素的影響,因而在實際消費過程中并不都表現為理性行為。就當前大學生文化消費而言,過分地突出生存和享受層面,忽視發展層面,與大學生的角色和培養目標很不相符,必須加強引導,要積極倡導并強化為終極發展而消費的文化消費觀念,努力提高他們文化消費的素質,促進文化消費結構的合理化。

        (三)加強校園文化市場管理,提升大學生文化消費品位

        1.豐富校園文化市場,嚴格準入條件。學校是大學生文化消費的主要場所,為此,學校應該加大公共文化消費品的生產和場地建設的投入。如增加圖書資料的人均擁有量,多修建格調高雅的人文景點,加速校園文化的網絡建設等。近年來,高校擴招力度很大,遠遠超過了公共文化消費品的增長速度,因而學校人均擁有的公共文化消費量有所減少,質量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雖然有的文化消費品具有重復消費和共享消費的特性,但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度,否則,效果就會受到一定影響。作為高校,既要大膽地吸引外資來豐富校園文化市場,又必須嚴格校園文化市場的準入條件,對他們的經營范圍、場所、內容、檔次等都作出嚴格的規定,并隨時不定期的進行抽檢。對校園周邊的文化市場也應比照這個要求加強管理,以保障大學生文化消費生活健康、高雅。

        2.切實提高校園文化消費品的品味,引導大學生文明、健康、高雅的消費。校園文化品味是決定大學生文化消費質量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高校辦學的經濟實力主要只影響公共文化消費品載體的數量和質量。文化消費品觀念性質的內容更多地與學校的歷史傳統、指導思想、辦學層次、對外交流、信息開發等有關。因此,在學校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必須著力提高校園文化消費品的品味。基本要求應做到:內容健康、形式活潑、格調高雅、符合時代要求,體現對人的終極關懷。

        3.充分提高校園公共文化的利用率。文化消費品有的可以重復消費,有的可以實現消費共享,有的兼而有之,因此,可以減少一些重復購置,提高其消費使用頻率。

        因此,文化消費在大學生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培養大學生的高級情感,改善他們的審美情趣和能力,幫助他們逐步形成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導他們形成合理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同時建立、完善校園的文化環境,才能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蘇志平,徐淳厚編著.消費經濟學[M].中國財政出版社,1997

        [2]張春興.現代心理學[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最新热久久99这里有精品 |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69影院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