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居住環境景觀設計導則范文

        居住環境景觀設計導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居住環境景觀設計導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居住環境景觀設計導則

        第1篇:居住環境景觀設計導則范文

        關鍵詞:小區景觀; 設計

        中圖分類號: TU972+.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小區環境景觀設計原則

        居住環境是城市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現在自然景觀,人工景觀,人文景觀三個層面上,必須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滿足行為的需求:戶外休息,娛樂,鄰里交往等,這些不同的活動需要配置相應的環境設施來滿足對環境景觀的功能性要求.隨著汽車越來越多的進入家庭,人車分行將形成新的景觀,考慮到老齡化,殘疾人的需求,設施必須安全,滿足無障礙設計的要求.

        滿足心理的需求:居民對居住環境的基本心理需求包括私密性,舒適型和歸屬性,環境設計要提供相應的環境氣氛,可以通過形式,色彩,質感等滿足不同的心理需求.

        組織優美景觀:居住環境景觀之美,是居民高層次的需求,對環境各要素的組合時,不光要注重形式產生的自然美,還有注重深層之美,讓人在景觀環境中得到精神的愉悅和心理的滿足.

        景觀構成要素的組織原則

        小區景觀設計是將其構成要素有機組合在一起的過程. [3]由于居住人員背景不同,對各種要素的感覺也不一樣,因此要創造出多種多樣的形式,同時這些要素的組合又要滿足以下的組織原則:

        統一性統一能把單個的設計元素聯系在一起使人從整體上把握事物,它可以是對線條,形體,質地或顏色的重復.在小區景觀設計中,把一組相似的元素連接成一個線性排列的整體時,這種方法最為有用.

        趣味味性是設計成功與否的關鍵小區景觀設計中可以通過使用不同形狀,尺度,質地,顏色的元素以及變換方向,運動軌跡,聲音,光質等手段來產生趣味性.

        強調 強調是指在景觀設計中突出某一種元素,它要求一種布局要突出一種元素或一個小區域,使之具有吸引力和影響力,并能使人消除視覺疲勞,幫助組織方向.強調主要通過對比來實現,如在無形的背景下布置一個有形的實體,在暗色調中布置明亮的色彩,在精細的質地中布置粗糙的質感.框景和聚焦是強調的另一種表現,它需要有一定的景觀相配合.

        小區景觀綜合塑造

        總體環境 小區總體環境景觀的設計應當尊重場地的基本條件,地形地貌,土質水文,氣候條件,動植物生長狀況和市政配套設施等內容,并依據小區的規模和建筑形態,從平面和空間兩個方面入手設計,通過借景,組景,分景,添景等多種手法,使內外環境協調,達到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的優化和小區整體意境及風格塑造的和諧.

        光環境 小區景觀設計應當充分注意光環境的營造,利用日光產生的光影變化來形成外部空間的獨特景觀.小區的休閑空間應具備良好的采光環境,以助于居民的戶外活動.在氣候炎熱地區需考慮足夠的蔭庇構筑物,以方便居民交往活動.在滿足基本照度要求的前提下,小區夜間室外照明也應營造出舒適,溫和,安靜,優雅的生活氣氛,不宜盲目強調燈光亮度.

        聲環境 在城市中,小區的白天噪聲允許值宜不大于45dB,夜間噪聲允許值宜于不大于40dB.在進行小區聲環境營造時可以通過設置隔音墻,人工筑坡,建筑屏障等手段防止噪聲.同時,通過植物種植和水景造型老模擬自然界的生環境,如林間鳥鳴,席間流水等,還可以適當選用優美輕快的背景音樂來增強居住環境的情趣.

        視覺環境 以視覺特征來控制環境景觀是一個重要而有效的設計方法.在小區景觀設計采用對景,寸景,框景等設置景觀視廊的設計手法都會產生特殊的視覺效果,同時,多種色彩宜人,質感親切的視覺景觀元素通過合理搭配組合,也能達到動態觀賞和靜態觀賞的雙重效果,由此提升小區環境的景觀價值.

        嗅覺環境 小區內部環境應當體現出舒適性和健康性的原則,在感官上給人的感覺應是比較輕松安逸的,整體環境氛圍應安靜,空氣清新,可以適當引進一些芬香類植物,排斥散發異味,臭味和引起過敏的植物,同時應當避免廢異物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防止垃圾及衛生設備氣味的排放,營造一個舒適宜人的嗅覺環境.

        人文環境 保持地域原有的人文環境特征,是提升小區整體環境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應重視保護當地的文物古跡,發揮其文化價值和景觀價值;重視對古樹名樹的保護,提倡就地保護,避免異地移植,也不提倡從小區外大量移入名貴樹種,造成樹木存活率降低.通過挖掘原有場所的人文精神,發揚優秀的民間習俗,從中提煉代表性設計元素,創造出新的景觀場景,從而引導新的居住模式. [5]

        小區景觀設計分類

        依據小區的居住功能特點,環境景觀的組成元素不同于狹義的"園林綠化",它是以塑造人的交往空間形態,突出"場所+景觀"的環境特征為設計原則,具有概念明確,簡練實用的特點.小區環境景觀的素材,根據其不同功能特征分為以下類別:

        小區植物景觀設計

        植物景觀設計對環境空間的塑造,意境氛圍的渲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姿態,氣味,能使人在視覺,觸覺,嗅覺上獲得親近大自然的審美享受.正確選用,合理配置小區環境建設中運用到的一切植物,對于營造優美和諧的小區環境,保持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綠化景觀是小區景觀設計中十分重要的元素,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個優美的小區環境不僅只是簡單的栽植濃郁的綠化,而是要求植物群落或是單個植物個體在形態,線條,色彩等多方面能夠給人帶來一種美的感受和聯想.通過對觀賞性植物進行合理搭配,可以在塑造空間,改善環境,渲染意境氛圍等方面營造出特定的綠化景觀效果,成為小區景觀設計有益的補充.具體原則如下:

        考慮園林藝術的需要植物種植設計要從整體著眼,全面考慮植物在觀形,賞色,聞味,聽聲上所體現的效果,充分發揮每種園林植物的特點.植物造景要綜合考慮時間,環境,植物種類及其生態條件不同,使豐富的植物色彩隨著季節的變換交替出現.

        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滿足植物生態要求按照小區綠地功能和藝術要求來選擇植物種類,要滿足植物的生態要求,使種植植物的生態習性和栽植地點的生態條件基本上相適應.

        鋪裝景觀設計

        在小區中,庭院也好,道路也好,都會涉及鋪裝設計.通過對地面進行鋪砌裝飾,可以分割和組織空間,組織小區道路交通流線,引導景觀視點,并能直接創造出小區優美的地面景觀。常見的鋪裝材料有磚材類,天然石材類,木材類等,通過圖案編排,色彩變化,質感對比,結合地面上的小品設施等形式形成生動豐富的景觀效果。

        結束語

        小區景觀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課題,它能反映出不同時期的社會經濟,文化特點。現代小區景觀考慮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間,以“人”為本,經常見到大家提,真正運用到實際當中很少。現代小區景觀應多注重尺度“宜人、親人”,尊重自然。

        參考文獻

        [1]張魯山,小區環境設計.住宅 科技 .1998(10)

        [2]李漢飛,環境為先巧在立意-淺談小區環境景觀設計.中國園林.2002(2).

        [3]姚永正,中國園林景觀. 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

        [4]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原理 [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

        [5]鄧述平,王仲谷,小區規劃設計資料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

        [6]王受之,當代商業住宅區的規劃與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7]王向榮,林箐.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8]建設部住宅產業促進中心,小區環境景觀設計導則[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第2篇:居住環境景觀設計導則范文

        【關鍵詞】生態學;可持續;居住區;景觀規劃

        一、目前的居住區景觀規劃現狀

        隨著居住小區的發展,經歷了以建筑為主外部環境為輔的模式開始,人們對居住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使居住區景觀設計從數量轉向質量,從外觀轉向內涵,從簡單的環境設計轉向生態優先的可持續景觀規劃與設計的發展歷程。雖然目前居住區景觀設計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如存在居住區景觀設計盲目抄襲、設計程序不科學、破壞環境、浪費資源、掠奪外部資源等問題。而且現有的分區模式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例如封閉式小區導致社會隔閡、城市場所的喪失等。這些問題超出了一般居住區規劃的范疇,必須放到城市、區域的層面,也不僅僅是建筑師、規劃師以及景觀設計師所能解決,而是需要全社會的變革方能實現。

        二、生態景觀規劃與住區生態景觀規劃的探討

        正如景觀概念一樣,景觀規劃對不同人來說也有不同的理解(Sedon,1986年)。但一個較為普遍的共識是:景觀規劃是在一個相對宏觀尺度上,基于對自然和人文過程的認識,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過程(Steiner、Osterman,1988年;Sedon,1986年;Langevelde,1994年)。景觀規劃的過程就是幫助居住在自然系統中,或利用系統中的資源的人們我到一種最適宜的途徑(麥克哈格,1969年)。它是一種物質空間規劃(Physical Planning),它有別于其他三大規劃流派(包括社會、公共政策和經濟規劃)的一個主要方面是它的空間特征。景觀規劃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土地和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規劃,實現可持續性的景觀或生態系統。既然景觀是個生態系統,那么,一個好的或是可持續的景觀規劃,必須是一個基于生態學理論和知識的規劃( Sedon,1986年;Leita、Ahern,2002年)。生態學與景觀規劃有許多共同關心的問題,如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但生態學更關心分析問題,而景觀規劃則更關心解決問題。

        三、“斑塊——廊道——基質”理論在住區景觀規劃中的應用

        1.“斑塊——廊道——基質”理論與城市住區規劃

        景觀生態學自產生至今,經過不同時期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復合種群理論、景觀異質性理論、景觀連接度及滲透理論等,它們為城市規劃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視角。在這些理論當中,影響最大、應用最廣的就是“斑塊——廊道——基質”理論。

        根據景觀生態學的觀點,景觀是一個由不同生態系統組成的異質性陸地區域,其組成單元稱為景觀單元,按照各種要素在景觀中的地位和形狀,景觀要索分成三種類型:斑塊(Patch)、廊道(Corridor)與基質(Matrix)。“斑塊——廊道——基質”理論就是通過建立斑塊、廊道和基質這一景觀結構的基本模式,來對各類景觀進行研究。景觀生態學通過運用這一基本模式來探討各類景觀是怎樣由斑塊、廊道和基質所構成的,并且定量、定性地描述這些基本景觀元素的形狀、大小、數目和空間關系以及這些元1素在景觀中的運動對景觀有什么影響。

        從景觀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城市可以視為“基質”,而城市住區可以視為一種“斑塊”。在景觀生態的斑塊設計與規劃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邊緣效應”的體現,應該使城市住區成為城市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相互之間可以互相作用,相互滲透。

        因此在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各分區控制性規劃中,應該注意城市住區所在位置與其周邊地區的聯系,盡可能使居住區綠地與城市線狀綠地銜接,連接成連續性開放空間或綠地。另外,在住區規劃中,要注意對住區邊界的設計,不能簡單地用欄桿、圍墻等人工景觀元素將城市住區用地生硬地割裂開來,而是通過自然要素的滲透和建立“柔化”邊界等手法,將住區邊界設計成一個“緩沖帶”,在城市住區與城市之間形成一個良好過渡的同時,也使各類的能量、信息和生物流能順暢地與城市外部交流。

        2.基于“斑塊——廊道——基質”理論的城市住區景觀規劃

        (1)基底——綠地系統

        以往城市住區設計往往先設計建筑以及道路等人工設施,俞孔堅教授提出的“反規劃”為我們提供一個新的思路:以自然生態空間為基礎,在保護人和自然構成的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上,設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居住活動的相關設施與空問。在這個基礎上,綠地系統為主體的綠色空間可作為整個住區景觀生態系統的基底。自然系統的連續性是保證系統本身能夠自我調節、良性循環的重要前提。應該促進居住區綠地形成一個具有較好整體性與連通性的完整系統,結合居住小區的功能要求以及氣候、地理特點,設計一個“以自然為骨架”綠色開放空間系統,通過各種植物廊道將小區內中心綠地各組團綠地連接起來。在此基礎上布置包括建筑在內的其他景觀元素。

        (2)斑塊——公共空間和建筑基底

        斑塊在外貌和性質上與基質有明顯的差異,并且是非線性的區域。城市住區的建筑和公共空間作為異質性景觀元素,主要為人類活動區域,可以視為住區景觀系統的斑塊。注意公共空間與建筑的邊界過渡作用,以自然或流線型的種植軟化邊界生硬的邊角。此外,也應該保證斑塊內部能量、物質的自然流通,因此,斑塊的周邊應該開放,允許足夠空間保證斑塊間的相互滲透,注意“軟質”和“硬質”空間的比例和合理搭配。

        (3)廊道——道路系統與指狀綠地

        在城市住區,道路連接各個建筑和公共空間,同時分隔自然空間,扮演廊道的角色。在住區內提倡良好的步行系統以減少機動車的使用;在道路與綠化系統,特別是帶狀綠地、溪流交接的地方,設置涵洞或者橋粱,使其成為生物廊道。控制步行道路的寬度,路面設計避免水泥或者柏油路的鋪裝,而是選擇滲水性強的嵌革磚或者其他鋪裝。重視道路兩側綠化,設置林蔭帶,行道樹采用樹冠較高的喬木;喬木下部種植綠籬,特別是東西向道路宜形成立體的綠化格局,減少噪聲的影響。

        指狀綠地是指通過帶狀綠地將住區的組團綠地與中心綠地連接成片,猶如中心綠地伸出的手指,而指狀綠地與道路系統作為兩組不同的廊道系統,互相滲透包容,在交接處采取立體交叉的模式,盡量減少道路對指狀綠地的干擾。

        四、居住區景觀設計基本原則

        居住區景觀是為人而設計、創造的,在居住環境建設中,應當“以人為本”,從滿足居民的各種需要出發,。使居住區景觀具備一些基本特征。

        在建設部試行的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導則中,認為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應堅持以下原則:

        1.堅持社會性原則

        賦予環境景觀親切宜人的藝術感召力,通過美化生活環境,體現社區文化,促進人際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設,并提倡公眾參與設計、建設和管理。

        2.堅持經濟性原則

        順應市場發展需求及地方經濟狀況,注重節能、節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資源。提倡樸實簡約,反對浮華鋪張,并盡可能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達到優良的性價比。

        3.堅持生態原則

        應盡量保持現存的良好生態環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態環境。提倡將先進的生態技術運用到環境景觀的塑造中去,利于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4.堅持地域性原則

        應體現所在地域的自然環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創造出具有時代特點和地域特征的空間環境,避免盲目移植。

        5.堅持歷史性原則

        要尊重歷史,保護和利用歷史性景觀,對于歷史保護地區的住區景觀設計,更要注重整體的協調統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五、居住區綠地案例——以北方某住宅小區綠地景觀設計為例

        1、項目概況

        某居住小區形態在平面上呈矩形,園內地勢平坦,建園之前為農田用地,該區總用地面積10.76hm2,興建住宅12728戶,規劃綠地面積約6.16 hm2。

        2.設計構思

        (1)營造整體和諧生態環境

        居住區綠地景觀生態系統建設是居住區綠地景觀生態系統規劃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營造整體和諧生態環境是本設計的基本出發點。住宅小區環境作為典型的人工環境,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現有的空間環境,使場地地形、地貌與環境有機融合,豐富植物景觀層次,增加植物綠量。多用環保材料造景,使人感到,雖處城市,但如身在山林之中,從而創造“雖由人做,宛自天開”的最高境界。

        (2)景觀元素多元化

        已建成的小區環境設計可以概括為種花、種草、種樹,景觀單調。在本案設計中,要滿足居民全方位生活感受,結合功能和觀賞要求融人其他景觀元素,如生活雕塑、噴泉、文化柱、置石等園林小品,結合設計主題,強調民族元素應用,把中華民族心中吉祥物以不同形式表現出來,如“麒麟”雕塑、“千年龜”雕塑等,使園區景觀豐富多彩。

        (3)植物種類的多樣化

        小區在植物種類的選擇上,在遵循因地制宜的前提下,以鄉土植物為主,同時選擇了觀賞效果佳的外來植物和珍貴稀有樹種,這些植物已在該地區引種栽培超過3年,表現良好,如葉色金黃的金葉榆、節水性色帶植物金葉蕕、三季繁花不斷的歐洲玫瑰,彩葉灌木紫葉矮櫻、紅葉碧桃,花期較長的宿根花卉如福祿考、等,通過這些植物的配置,極大提升小區景觀品位,同時也豐富了小區植物種類。

        (4)強調空間的變化

        小區綠化不能僅僅停留在平面的規劃設計上,而要充分利用造景元素創造變化多端的空間,這樣才能營造出不同性質和特色的空間,如開敞的、封閉的、半封閉的等。空間的營造適合人的尺度,圍繞園林景觀適當安排健身、交流、休閑、觀賞的生活空間,并輔以人性化、趣味化的休閑活動設施。

        3.植物設計

        通過喬、灌、草相結合,創造層次錯落、季相有序、色彩對比、疏密變化的植物景觀特色。總體上形成以下特點:

        (1)體現地方特色,充分利用鄉土樹種

        本區內運用多種鄉土樹種,如國槐、白蠟、饅頭柳、旱柳、牡丹、連翹、榆葉梅、樟子松、祁連圓柏、圓冠榆、紅葉李、香花槐、火炬樹等。行道樹體現地方特色,主園路行道樹是國槐,次園路為了體現“一路一樹”風格,行道樹分別是圓冠榆、饅頭柳、垂柳,白蠟等。小路為了便于兒童識別,采用不同花灌木栽植。

        (2)注重外來樹種引種配置

        如喬木栽植了金葉榆和美人梅等。花灌木栽植了紫葉矮櫻、歐洲玫瑰、海棠、紅葉碧桃等。色帶植物栽植了金葉蕕等。

        (3)體現植物觀賞性

        注重植物不同觀賞特性應用,選用觀姿、觀葉、觀花、觀干類樹種。種植觀姿樹種,如樟子松、杜松、云杉、垂柳、落葉松、千頭柏、刺柏球、國槐、白蠟等;觀花植物如榆葉梅、月季、牡丹、黃刺梅、珍珠梅、丁香、歐洲玫瑰、海棠、碧桃等;觀葉植物,如元寶楓、金葉榆、紅葉李、金絲柳、火炬樹、美人梅、紅葉小檗、紫葉矮櫻、金葉蕕等;觀干植物,如紅瑞木、龍爪槐、大枝垂榆等。

        (4)色彩搭配豐富,突出主調花卉種類,注重攀援植物的運用

        按構景、構圖原理及植物色相變化,布置植物風景群落,如火炬林、樟子松林、云杉林、紫葉矮櫻林、紅葉李林、杜松林、丁香林等;利用多種觀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構成色彩繽紛的花壇、花帶及花地景觀。采用牡丹、月季、地被菊、福祿考等植物為各區主調花卉。為了增加整個綠地的綠化面積,除了采用平面綠化,同時采用五葉地錦、藤本月季和金銀花等進行垂直綠化。

        (5)植物配置方式多樣化

        根據綠地的布局形式,植物的配置果用自然式配置方式如叢植、群植、疏林等與規則式配置方式如對植、行列植、綠籬栽植、模紋栽植等相結合的原則。

        參考文獻

        第3篇:居住環境景觀設計導則范文

        關鍵詞:舊居住區;城市發展;綠化

        20世紀,沒有嚴格的綠化規劃,當時的居住區建設出發點僅為居住,舊居住區小區綠化大多由宅間綠地和組團綠地組成,綠地形式單一,沒有注意到群落搭配,很多住戶私建建筑,整體景觀作用非常差。

        1城市舊居住區綠化改造面臨的問題

        1.1資金不足

        舊居民區環境改造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大筆的資金,關系到政府、住戶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目前并沒有一個合理的資金籌措機制,能夠滿足各方主體的利益需求,導致舊居住區環境改造工作進展緩慢。據統計,綠化成本占住宅建設總成本的5%左右,且這一比例在逐步提高。為了增加綠化的層次感,有的小區使用高大的喬木,光這些喬木就占綠化成本的40%,更遑論一些珍稀的外來樹種。

        1.2工作難度大

        舊居住區改造不僅改變了原有的道路設計、規劃布局,還對原住戶的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改造工作量巨大。目前,《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導則》對新建居住區公共綠地率提出了明確要求,不得少于30%。一些小區內雜草叢生、土壤板結,甚至綠地上私搭很多違章建筑,必須將其全部清理掉,才能重新進行綠化;有的住戶將自發性花園改造成儲藏間或店鋪,大大增加了改造難度;有的住戶在入口處堆有大量雜物,盡管大部分用戶很少用到這些雜物,但也不愿意扔掉,增加了改造的難度。

        2城市舊居住區綠化改造的對策

        2.1爭取舊居住區居民的支持

        盡管舊居住區在設計、規劃等方面存在很多的問題,但由于其大多位于市中心,交通條件便利,因而容納了大量居民居住。如果得不到居民的廣泛參與和配合,舊居民區改造將很難推行下去。尤其很多小區綠地破壞嚴重,甚至被用來存放雜物,一些磚塊、紙盒、塑料布更是隨處可見。為此,舊居住區改造要從居民教育做起,充分利用住戶想改善居住環境、親近大自然的心理,從綠地率等多個方面進行指標分析,讓住戶能夠了解到舊居民區綠化改造后的效果,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杜絕隨處搭建等行為,主動修葺凸凹地面,自覺保護居住區內的老樹、古樹名木,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景觀環境。

        2.2加大綠化整改力度

        一些舊小區由于設施不齊備,垃圾桶數量不足,很多居民就將垃圾扔進綠化帶中,綠化帶成為臨時的垃圾場,不僅氣味難聞,而且容易滋生很多病菌。因此對舊居住區進行綠化改造時,要先進行環境清理,尤其是一些衛生死角,改善基礎環境衛生狀況。然后重新設計整個綠化進行,合理設計綠地、步行道和硬地的比例,滿足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的規范要求。壓縮原來過大的一些公共綠地面積,注重綠地的可達性。并在新修建的綠地中設置涼亭、桌椅以及運動設施,滿足人們親近自然和鍛煉身體的需要;有的小區用地緊張,綠地面積狹窄,可以通過垂直綠化、隔段綠化或者在屋頂進行綠化的方法,來增加綠地面積,提高美觀度,如使用爬山虎等攀爬植物對于建筑外立面進行綠化;為了節約綠化改造成本,在綠化植物的選擇上要以鄉土植物為主,鄉土植物對當地環境的適應能力強,成活率高,種植成本低,既可以營造出怡人的自然空間,又便于養護管理。

        2.3設計口袋公園

        第4篇:居住環境景觀設計導則范文

        [關鍵詞]人性化;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

        一、目前小區園林景觀的現狀

        園林景觀發展的歷史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適應現代園林景觀研究卻只有40多年。所以,很多人對園林景觀的認識很膚淺,認為園林只是種花種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改革開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國的機會,看到歐洲幾何對稱的園林,開闊的大草坪很壯觀,于是歐陸風、草坪風等風格的住宅小區不斷涌現。隨著房地產的蓬勃興起,中國園林風、歐陸風在居住小區中盛行,但這些園林景觀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也沒有考慮到小區人性空間和功能性空間。

        二、了解居住者的需求

        當然,設計一個具有人性化空間的居住區首先必須了解居住者的行為需求,生活習慣。居住環境是為人而創造的,是為滿足人的需求而設計的。美國心理學會主席A·馬斯洛在《動機與個性》一書中提出了需求等級論,他認為人的需求由低級到高級、由物質到精神,有著不同的層次:生理的需要一安全的需要一歸屬與愛的需要一自尊的需要一自我實現的需要。

        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以及人身安全、勞動安全等需要;愛與歸屬及自尊的

        需要是指人的心理需要,包話對社會交往、地位、傳統、文化的需要;自我實現則是人高層次的發展需要,包括對生命的意義、自我的滿足、個性風格的追求等等。當然,不同人需求的層次是不同的,并且這種需求隨著時間、地點和場所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現。在居住環境建設中,必須從滿足居民的各種需求出發,使環境具備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安全性

        安全是人們生存的首要條件,沒有安全性也就談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居住環境的安全性表現在日常安全系統、防災系統、防盜系統等方面。

        (二)健康性

        居住環境健康性指標包括空氣、日照、噪聲和環境民事行政等與人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內容。居住環境空氣要保持清新、自然,防止各種有害氣體和物質的深度超標。同時,健康性還要求通向健康身心的設施、空間配套齊全,滿足居民鍛煉身體的需求。

        (三)舒適性

        居住環境的舒適性指使用上和視覺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適,包括各種設施是否以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創造使用的合理,是否從環境心理學的角度創造滿足人們活動的空間;視覺上的舒適,要滿足不同地區居民的傳統生活習慣和對環境景觀特點的認同。

        (四)通達性

        通達性保障著居住環境各種功能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通達的可選擇性體現了社會公平與實現多樣需求的目標。通達空間的層次決定了通路的性質和等級。私密性強的空間,通路的等級低,交通性弱,通達性也小。

        (五)識別性

        居民是居住環境的主體,居民要求所處的環境具有識別性,讓居民分辨出自己的住宅以及自身在空間環境中所處的位置、方向,進而掌握環境的構成模式和組織規律,以便按不同時間和場合需要,以最佳的方式到達自己想去的位置,參加自己想參加的活動。強化識別性,需要賦予外部空間以視覺上鮮明的個性。

        (六)領域性

        居住環境不同于一般公共環境,它的領域性要求強烈,層次多樣。美國學者斯卡·紐曼提出的這個空間概念認為,人的各種活動都要求相適應的領域范圍。他把居住環境歸結為由公共性空間、半公共性空間、半私密性空間和私密性空間四個層次組成的空間環境占有與控制的要求,認為領域在空間上是固定的,不隨人的移動而移動。

        (七)多樣性

        多樣性的要求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年齡、職業、喜好、修養、文化等要素而產生的,而且是處于不斷發展、變化的動態過程中。空間的創造、設施的設計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中國造園藝術謂之“造園無格、借景有因”,說的就是無需固定的格局、法式,要因地制宜地將景觀組織起來,各種景色皆可為我所用。

        (八)和諧性

        多樣的外部環境各要素之間做到和諧統一,避免不同形式、風格、色彩的要素產生沖突和對立。同時,環境構成要素作為實體來構成空間,空間才是主角,各要素需要以環境和諧的整體利益限制自身不適宜的夸張表現,使各自的先后、主次、從屬分明,共同構筑協調、統一的環境景觀。

        (九)連續性

        在居住環境景觀空間中,應注意居民在居住區內不同時間、空間、方位的視角和活動方式,進行全方位的景觀設計,努力創造步移景異、延綿不斷的效果,尤其要注重節奏、形式、色彩與空間的協調。

        (十)文化性

        居住環境的文化性體現在地方性和時代性當中。應當充分考慮傳統生活方式的特點,尋找與現代居住空間環境的契合點,以不同的方式,從空間形態、尺度、界面的色彩、細部表達對傳統與現代的理解,延續文化脈絡。

        (十一)生態性

        回歸自然、親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引入自然界的山、水、綠化,模擬自然風光,也是居住環境的基本要求。具有生態性的居住環境能夠喚起居民美好的情感寄托,人與大自然共生共棲,才能體驗到永恒的真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是美的最高境界。

        三、重歸人性的場所。找回故事的地方

        當滿足了環境的一些基本特征后,我們開始考慮何為人性化的居住區。當設計是為了生活、為了人內在的體驗,當設計師成為一個內在者而融入當地人的生活,當設計的對象具有功用和意義時,我們方可重歸人性的場所,找回那故事的地方。所以,進行景觀設計時,作為設計者應做到:

        1.認識人性。人作為一個自然人和社會人,他們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獨;需要運動,需要坐下休息;人離不開水,人也愛玩火;愛采摘和捕獲;需要庇護和蔭涼,需要嘹望,看別人而不被別人看到;人需要領地,需要適當尺度的空間;人需要安全,同時人需要挑戰;愛走平坦的道路,有時卻愛涉水、踏汀步、穿障礙、過橋梁。同時,人要交流、要戀愛、要被人關注、同時喜歡關注別人??因此,需要設計的場所能讓人性充分發揮。

        2.閱讀大地。大自然的風、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動物的運動過程,災害的蔓延過程等等,都刻寫在大地上。因此大地會告訴我們什么地方可以有樹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瀆;大地也告訴我們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與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險和恐怖的,因而是兇煞的。同時,大地景觀是一部人文的書:大地上的足跡和道路,門和橋,墻和籬笆,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文理和名字,都講述著關于人與人、人與自然的愛和恨,人類的過去、現在甚至未來。因此,閱讀大地是在認識自然,而更重要的是認識人自己。

        3.體驗生活。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當地人的價值觀。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邊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為什么成都被認為是中國最悠閑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出租車,就不理解北京作為“政治中心”的含義;如果你不到溫州街頭走走。你就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只有懂得當地人的生活,才會有符合當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間的設計。

        4.聆聽故事。故事源于當地人的生活和場所的歷史,因此要聽未來場所使用者講述關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時要掘地三尺,閱讀關于這塊場地的自然及人文歷史,不管實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種源于當地的自然過程及人文過程的內在的力量,是設計形式背后的動力和原因,也是設計所表達和體現的場所的本質屬性。這樣的設計是屬于當地人的,屬于當地人的生活,當然也是屬于當地自然與歷史過程。

        5.尋回童年的記憶。童年是絕大多數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快樂的時光,而且大多數人經歷過相同的童趣。在設計里融入一些童年記憶的痕跡,讓居住者憶起童年時光,這也是體現居住區園林景觀人性化設計的表現。

        總而言之,營造人性化居住區景觀,要符合自然法則,遵循生態學原則,挖掘和賦予特定居住區特定景觀的獨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會、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力求做到“天人合一”。

        [參考文獻]

        第5篇:居住環境景觀設計導則范文

        關鍵詞:人性化;居住區;園林設計

        中圖分類號:K928.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2-0185-1

        1 小區園林現狀

        園林設計不是種些花或種些草,挖個湖,堆個山,擺放點石頭那么簡單。隨著房地產的蓬勃興起,帶著濃厚的歐洲風格的園林小區應運而起,如歐風花園、羅蘭香谷,等等這樣的小區一個個的建了起來,中國園林風、歐陸風在居住小區中盛行,但有一些園林小區的設計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也沒有考慮到小區人性空間和功能性空間。所以在這里我把對樣設計一個又優美又人性化小區的園林設計提出一點小小的看法。

        2 了解居住者的需求

        設計一個具有人性化空間的居住小區首先必須了解居住者的行為需求,生活習慣。現在我們的生活提高了,生活不再是以往的只是為了吃飽,穿暖,現在人們追求的是精神生活,追求健康。我們的居住環境是為人而創造的,是為滿足人的各種需求而設計的。人的需求由物質到精神,有著不同的層次。具體的說包括以下幾點:

        2.1 安全性

        安全是人們生存的重要保障。居住環境的安全性表現在日常安全系統、防災系統、防盜系統等方面。保安系統,外來人員管理情況,并考慮到監控錄像。

        2.2 健康性

        居住環境健康性指標包括空氣、日照、噪聲等等,居住環境要保持空氣清新、自然,防止各種有害氣體和物質的深度超標。更重要的是,健康性還要求通向健康身心的設施、空間配套齊全,安裝不同的健身器材,還有一些高等小區修建了游泳館,健身館和各種球館等,來滿足居民鍛煉身體的需求。

        2.3 舒適性

        居住環境的舒適性指使用上和視覺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適,包括各種設施是否配套齊全,視覺上的舒適,要滿足不同地區居民的傳統生活習慣給人最好的印象,在視覺上滿足人們對自己居住小區的需求。

        2.4 便利性

        便利性保障著小區人們出行方便。四通八達的居住環境是人們選擇小區的一個主要因素,體現了社會公平與實現多樣需求的目標。即要有利出行,更要視野開闊,如果交通不便,便影響了小區的居住環境。

        2.5 和諧性

        做到和諧統一,避免不同形式、風格、色彩的要素產生沖突和對立。一些華而不實的裝飾可能會影響整個小區的風格設計,土不土,洋不洋的小區會和你原本小區的風格背道而馳,所以我們要更加注重色彩的統一。

        2.6 文化性

        居住周邊環境的文化教育場所是當今天年輕夫婦選住房時最重要的一個因素,現在每家都一個孩子,都盼著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所以良好的教育環境成為年輕父母的首選,應當充分考慮周圍的文化教育場所,一般家庭都以孩子的上學問題作為選擇住房的標準,所以良好文化氛圍必不可少。

        3 人性化設計場所

        基本設計需求滿足之后,我們開始考慮人性化的設計,在這里我們注重幾個問題。

        3.1 認識人性

        從心理到行動上的人性化,包括了各功能區域的劃分、色彩的搭配、各種材質的搭配,這其中還包括了人本工程學中的各種模數。人作為一個自然人和社會人,從他們的內心出發,他們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獨;需要運動,需要休息;人需要領地,需要適當尺度的空間、需要安全,同時人需要挑戰;愛走平坦的道路,愛徒步、穿障礙、過橋梁。喜歡涉水;喜歡看別人而不被別人看到;同時,要戀愛、要被人關注、同時喜歡關注別人,因此,我們需要這樣的一個場所能讓人性充分發揮。其實設計就是要多花心思放在細節的處理上。

        3.2 停車場的設計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私家車越來越多,停車便成了首要問題,所以一些小區采用了地下停車場,這便是個很人性化的設計,不占用空間園林的設計,并配以相應的制度,如果沒有制度,人們把車隨意停放,便會嚴重影響小區的居住質量,不能因為經濟效益,不付錢就不能使用的情況,就會缺少親切宜人的效果。使人們消極的對待小區環境。

        3.2 適合當地人的生活習慣,滿足人們的購物需求

        在生活中,各地方人們的生活習慣是不同的,所以在小區中,商業的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大的超市,各種材料設備齊全的農貿市場也是必不可少的,了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以及價值觀。只有懂得當地人的生活,才會有符合當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間的設計。總而言之,我們追求自然、社會、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人性化。

        參考文獻

        [1] 克萊爾?庫珀?馬庫斯,卡羅琳?弗朗西斯.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2] 馬濤.居住環境景觀設計[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3] 郭婷婷.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方法在當今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11).

        [4] 曹煦雯.可持續發展理念及現代園林景觀設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3).

        [5] 鄭義.園林設計中自然美的運用[J].吉林農業,2011,(01).

        [6] 卜復鳴.傳統造園藝術在現代園林景觀建設中的價值[J].安徽農業科學.2011,(03).

        [7] 劉海青.傳統園林植物造景的技藝特點及其在現代園林中的應用[J].農技服務.2011,(01).

        [8] 孫岱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古典園林設計思想的運用[J].現代園藝,2011,(09).

        [9] 于陽.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問題的幾點研究[J].民營科技.2010,(03).

        第6篇:居住環境景觀設計導則范文

        【關鍵詞】城市建筑;建筑設計;景觀方法

        城市建筑是城市景觀的組成單元,是城市風貌的藝術寫照,不僅記錄著城市的地域特色、經濟文化、民風民俗,而且也是城市歷史文明的積淀和傳承,是城市性格、思想和技術水平的歷史表達。既是城市居民學習、辦公、居家的場所,也是現代城市旅游、休閑的重要內容。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元素,直接影響著城市的建筑形式與風格。

        現代城市景觀規劃設計的范圍包括城市規劃、社區規劃、道路規劃、建筑物和構筑物、室外環境設計等,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定位常常被弄錯。

        以國內房地產開發建設為例,通常的程序是--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建筑、道路、市政設施施工--景觀規劃設計,其結果是人與自然的關系被破壞后,再用景觀規劃設計(通常被理解為綠化和美化)來彌補。事實上,景觀規劃設計應貫穿于開發建設的始終。從場地選址、場地規劃、場地設計、到建筑設計等等都要體現景觀規劃設計思想,才能發揮景觀規劃設計的最大作用,取得最佳效益[1,2]。要把城市作為景觀規劃的對象,具體到以人類的視角來把握建筑,整合周邊的環境,塑造整體意象。在城市中景觀是舞臺,而建筑就是舞臺中的主角。兩者互相依存,互相包容。建筑要與景觀相和諧,但不是絕對地服從;景觀需要建筑的畫龍點睛,但不是一味地放縱。建筑與景觀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參照、相互協調,以實現建筑組群、建筑單體與景觀、環境的共生和融合。

        1 城市建筑設計的景觀思想

        當代城市建筑設計不僅要完成自身主體設計,對環境、景觀的理解和把握更應先于建筑設計。目前的設計程序中景觀設計往往滯后,環境和景觀被作為城市設計或者建筑設計的附屬品。導致城市中景觀形態的支離破碎。場地的景現環境,應當作為建筑設計的限制性、前提性條件,使建筑成為景觀設計的一個因素,這樣,設計才能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1.1 整體設計思想

        廣義上來說,整體設計,就是把城市當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即一個局部和另一個局部是相互依存而發揮作用的;狹義上來說,建筑整體設計思想,就是全面地考慮與建筑相關的各個元素--外部環境、建筑構造、技術裝備等等,以及他們之間的協同關系。城市中的建筑不只是其本身構成的主體,也是城市單元的一部分,從時間上說,它是變化過程中的一個斷面。因此,建筑設計應注重城市空間的整體效果,考慮對選址地塊有影響的城市景觀要素,如面寬、輪廓線、相鄰建筑造型等,不能因為過分強調自我表現而與城市景觀相沖突,應該保持建筑與景觀的有機整合。

        芬蘭裔建筑師伊利爾?沙里曾經對此作過深刻描述。“如果把建筑史上最漂亮和最著名的建筑物重新修建起來,放在同一條街道上,如果只是靠漂亮的建筑就能組成美麗的街景,那么這條街將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街道。可是實際上卻絕不是這樣,因為這條街道將成為許多互不相關的房屋所組成的太雜燴。”就像在北京修建的中國國家大劇院,雖然她獨立起來看,是完美的也是功能卓著的,但是和周圍的環境是那樣的格格不入,到今天還沒有被人們普遍接受。

        1.2 建筑完善景觀環境的積極策略

        建筑存在于環境之中,相對成為環境中的主角.它決定了環境的表情、控制著景觀中的重音。目前,在中國城市建造中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先建建筑,然后再考慮景觀環境的美化;另一種是在已有的環境中增添新的建筑,包括建筑改造和擴建。前者占了絕大多數,導致建筑的獨立性非常強;而滯后的景觀設計往往成為分崩離析的碎片,很難形成整體的景觀形象。

        當代建筑師有責任在進行建筑單體設計的同時,對整體的建筑環境提出設計導則。摒棄個人的、極端的單體形態的創作模式,分析基地環境、周邊環境、地域環境等因索,并且提出系統的設計導則。導則內容應該包括具體的風格、主色調、環境鋪裝、景觀設施等設計建議,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內產生輻射式、制約式的影響,并確保建筑與環境的和諧關系。無論是新銳建筑師的實驗建筑,還是建筑大師的設計作品;無論是在歐洲傳統城鎮,還是在亞洲現代都市,我們均能發現這種傾向―城市建筑景觀化。這類建筑的共同特點,都是將景觀作為建筑設計的要素--或是材料或是形態、或環境效應等,將景觀設計領域的方法、技術、工藝融入到建筑設計與城市設計中去,并進行全方位的空間整合。如世界級建筑大師貝聿銘的封山之作--蘇州博物新館,他在作了全方位調查并廣泛征求當地人們的意見后,用中國建筑的元素完成了這一空前成功的杰出作品,既承載蘇州2500年厚重文化又具有現代感。建筑本身與周圍景觀的和諧統一,最終達到了震撼心靈的完美效果。

        2 城市景觀設計中的建筑思想

        現代城市景觀是一個系統,是由非物質性要素(文化要素、氣候特點和經濟條件等)和物質性要素(構成景觀的實體),經過特定關聯而構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

        2.1 以科學的理性控制景觀生成過程

        景觀生成過程是對景觀設計的科學性進行論證與實施的過程,是景觀理性途徑的應用,如 “千層餅”模式、公眾參與途徑、生態學途徑等。科學的景觀生成過程應該是對其功能、經濟、生態、效應、技術等因素進行嚴謹的邏輯分析及推理;對景觀場地內的地質、地形,地貌、水文、氣候、植被、生物、地下埋藏物等進行“千層餅”模式的垂直分析;對區域內的“斑塊--廊道--基質”進行水平式的分析;對場地適應性區域功能進行定位。以上論證得出的結論,作為景觀設計的科學性依據,給景觀設計決策提供參考。

        2.2 運用建筑理念挖掘景觀設計深度

        我國景觀設計的實踐還處于初級階段,學科發展不夠系統和完善;理念還停留在表層美化的層面,設計水準良莠不齊;盲目抄襲現象嚴重。以建筑的理念對待景觀設計問題,或許可以成為現階段可取的方式,它使景觀設計不再是花花草草的粉飾、平面化的硬地延伸、對漏洞的簡單的遮蓋,而是用建筑分析、決策、設計的方法來造就景觀美學。

        2.3 以建筑手段實現造景創意

        在景觀創造的過程中,復雜性與技術性往往制約著造景創意,現代城市中視覺景致的實現同樣依靠建筑的支撐以及技術的輔助。與傳統植物造景不同,現代的城市景觀更重視用技術來實現科學藝術與自然環境的結合。因此,技術手段成為景觀實現的關鍵。倫敦西部帕丁頓地區的巷曲步行橋,在技術的支撐下成為可動的景觀,橋時而是收起的圓,時而是打開的弧,時而是放下的直線跨越水面,讓人們領略了技術的魅力。

        3 結束語

        城市中的建筑與景觀往往要面對許多制約,包括場地的限制、經濟的限制等等。在設計過程中,采用建筑的思維方式可以解決很多限制性問題,比如城市中的夾縫地帶,無法實現模式化的城市造景;或在不具備植物條件,或無法實現硬地,但又存在功能性的要求的空間中,可以借鑒建筑思維中的分析研究的,選擇最經濟適用的方法,來解決景觀設計中的限制性問題與復雜棘手的難題。最終實現城市建筑與環境景觀的和諧共生。

        參考文獻:

        第7篇:居住環境景觀設計導則范文

        【關鍵詞】居住小區;環境設計;注意事項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升,對于住宅小區的功能性需求也呈現出了新的特征。目前,在國內城市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工作中,由于受到傳統理念及工藝、技術水平的影響,往往導致小區規劃設計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和問題。為了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建筑行業設計單位要加強對于小區規劃的系統研究,并且將最新、最科學的規劃設計理念應用于實際工作中。

        一、小區規劃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目前,在國內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工作中,已經基本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科學的規劃設計理念,并且積極吸收和借鑒了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但是在具體的小區規劃設計工作中,相關部門和人員仍然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發現小區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加強改革與完善措施的制定與實施。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在小區規劃中“以人為本”已成為一個重要思想,以人為本的“人”是不同階層的人和不同地域的人。也就是說。為各年齡層次的人提供交流的平臺,促進情感的交融。以人為本的思想,重要的是強調住宅能為提供生活服務和理想人居生態環境。“生態規劃”就是要從自然生態和社會心理兩個方面去創造一種能充分融合技術和自然的人類活動的最優環境,誘發人的創造精神和生產力,提供高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我們可把生態小區規劃目標理解為:以生態學“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原則為指導,通過生態設計方法促進人居環境質量的提高和人與自然的和諧、人工設施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實現小區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系統整體協調而達到一種穩定、平衡、有序狀態的演進過程。

        2、突出小區親和力的營造

        在如今高樓林立、墻垣森森的現代都市中,人們懷念舊城親切的尺度感與安全感,懷念人與人之間近距離的交流,那種遠親不如近鄰的密切關系。該方案將力求帶給人們回歸的感覺,通過合理的建筑尺度與體量,宛若世外的綠地景觀和巧妙的空間營造,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在建筑尺度上,盡可能的采用多層住宅,配合合理舒適的道路交通,給人溫馨如家的感覺;在綠地景觀方面,做到整體與局部相協調,處處綠意而又不盡相同,讓人們如身臨自然而又充滿驚喜,達到理想家園的境界。

        3、強化環境景觀的均好性

        環境的均好性是提高商品化住區的特征,新世紀住區要求盡可能使各家都能獲得良好的居住規劃與設計環境。在規劃設計時要盡可能讓所有住戶均勻享受優美的自然資源環境。當處于不能均享的限制條件下,則應做出彌補措施,創造人工景觀環境。另外,每家都能分配到一個較貼近的領域空間,這個空間雖然不屬于哪家私有,但卻能很方便地享受和使用,而且也被大家所認可。因此,在規劃設計時就要弱化過去常設規模龐大的中心綠地的做法。那樣雖然氣勢宏偉,但實用性較差,領域性和歸屬性也比較弱,應該強化圍合性強、環境要素豐富、安靜安全的半私有的院落空間,供居民在景色宜人的環境中親切交往。

        二、現代小區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

        1、環境設計

        在我國現代住宅小區的建設中,隨著設計理念的不斷創新,特別是受到人們審美觀點、意識形態和觀念的影響,都對于現代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現代小區的規劃設計應建立在建筑群組合的基礎上,與居住區總的規劃架構相結合。現代小區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中,首先要合理利用住宅間空地,要在住宅間距內插建低層公建,合理借用空間,如住宅北臨或西臨道路、綠化、河流等空間,可以適當提高層數,以達到在不增加用地和不影響使用的情況下提高建筑面積密度,但應注意與整體的統一協調;其次要盡量減少住宅東西向布置,在院內布置戶外活動場地和坡狀綠地;再者高低層住宅要盡量混合布置,還要合理地利用地下空間(地下室)和屋頂平臺(屋頂花園)小區規劃設計還要盡量滿足生態優化原則,生態優化原則提出的依據是全球化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積極應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充分合理地利用和營造當地的生態環境,改善住宅區及其周圍的小氣候,實現住宅區的自然通風與采光,減少機械通風與人工照明,綜合考慮交通與停車系統、供排水系統、供熱取暖系統垃圾收集處理系統等小區物質系統的建立與完善,以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營造出生態優良的小區環境;再者住宅區規劃設計應充分考慮全體居民對住宅區財富的公平共享,包括設施共享、景象共享、服務共享與公眾參與。社區共享原則要求住宅區的規劃設計應該在設施選擇上注意類型、項目、標準和消費費用的大眾化,在設施布局上注意均衡性與選擇性,在服務方式與管理機制上注意整體性與到位程度,以直接面向住宅區自身的居住對象。

        2、居住區的綠化原則,必須以城市生態系統為基礎,注重生態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區的環境質量,維護和保持城市的生態平衡。因此,運用生態學原理進行居住區綠地設計是園林設計者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學習生態園林觀點是搞好居住區綠地設計的先決條件,生態園林是根據植物共生、循環、生態位、競爭、植物種群生態學等生態學原理,因地制宜地將喬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個群落中,有層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從而充分利用陽光、空氣、土地、肥力,實行集約經營,構成一個和諧、有序、穩定、壯觀而能的復層混交的立體植物群落,使居住區綠化發揮更好的生態效益。

        努力提高居住區綠化的綠地率和綠視率,應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位特征、合理選配植物種類、避免種間直接競爭,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復層群落結構,以利種間互相補充,既充分利用環境資源,又能形成優美的景觀。在特定的城市生態環境條件下,應將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貧瘠、抗病蟲害、耐粗放管理等作為植物選擇的標準。同時充分運用植物覆蓋所有可以覆蓋的黃土,努力提高小區空閑面積的綠地率和綠視率。如同樣是道路地坪,石板嵌草道路要比純鋪裝的道路地坪好。同樣是景墻透空,植攀援植物景墻要比無攀援植物透空景墻更能發揮生態效益。

        3、生態小區的原則是一個以人類生活與生產活動為中心,由人和環境組成的自然、社會、經濟的復合生態系統。生態小區通過調整人居環境生態系統內生態因子和生態關系,使小區成為具有自然生態和人類生態、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統一、可持續發展的理想生態居住區。其生態系統結構良好、基礎設施完善,不存在任何生態阻滯和生態功能板結的現象,其內部與外部的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及貨幣流高度暢通,整個生態系統處于生態良性循環之中。生態小區系統具有社會生態系統、經濟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三個“生態化”的協調發展的子系統,強調自然和社會、經濟協調持續發展和整體生態化,體現了人與自然完美的和諧性和循環利用的高效性,能有效地組織社會生產、方便居民生活,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三、創造多功能的社區

        現代的城市居住區已經不滿足于單一的居住功能,而是向綜合功能型居住區發展。雖然《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對居住區規劃的配套設施指標作了規定,但有的沒有按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及相關技術標準實施.致使相當一部分已建居住區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建設相應的商業、文化、醫療等服務設施,居民購物、上學、看病要在居住區之外完成,這樣實際上不利于居住區建設的發展。因此,居住區規劃應該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各項配套設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在社區的設計中應體現社區文化,這種文化的底蘊一定要產生于居住區本地,并對居住區的居民具有一種影響力和號召力。形成一種健康向上的社區文化,從而改善鄰里關系,緩和人際交往的矛盾。總之,居住區環境空間的人性化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科學和藝術、技術和人性的相互結合。既使科學技術給設計以堅實的結構和良好的功能,同時也使藝術和人性讓設計更富于美感,充滿情趣和活力。

        四、結語

        在我國現代建筑理論研究工作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對于小區規劃設計工作的創新發展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在現代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中,設計單位和相關人員不但要實現住宅小區的整體規劃與設計,而且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與空間學、生態學等學科,全面促進住宅小區綠色環保的目的,并且達到住宅小區科學利用自然能源降低能耗的、保持城市生態平衡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趙葉春. 住宅建筑設計與居住環境設計的探討[J]. 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 2005(03).

        [2] 李愛莉. 小區設計中常見的幾個問題及解決方案[J]. 工程設計與建設. 2004(05).

        第8篇:居住環境景觀設計導則范文

        關鍵詞:景觀施工圖繪制內容;硬質景觀

        1園林硬質景觀的分類

        1.1木材

        防腐木則作為永久設施常年存在,一般包括防腐木小品(亭、廊、架)、防腐木棧道等等。其特點是自然、環保、安全(木材成原本色,略顯青綠色)、防腐、防霉、防蛀、防白蟻侵襲。而且防腐木易于涂料及著色,根據設計要求,能達到美輪美奐的效果。接觸潮濕土壤或親水效果尤為顯著,滿足戶外各種氣候環境中使用30年以上不變。因其能滿足各種設計要求,易于各種的園藝景觀精品的制作。所以經常存在于現在各景觀項目中。主要用材:芬蘭木,識別特征:略顯青綠色。

        1.2石材

        石材分為天然石材和合成石材兩種。天然石材主要有花崗巖、砂巖、片巖、文化石、卵石、料石等,合成石材有磚和水磨石等。天然石材因其效果好,貼近自然而經常用于各種景觀設計中,而其成本也較高。其中花崗巖是其中最常見的石材。花崗巖板材構造致密、硬度大、耐磨、耐壓、耐火和耐侵蝕,耐用年限200年。顏色有灰紅、淡紅、肉紅、青灰白黑等。文化石是天然開采于自然界的石材,其中的板巖、砂巖、石英石,經過加工,成為一種裝飾建材。天然文化石材質堅硬、色澤鮮明、紋理豐富、風格各異,具有抗壓、耐磨、耐火、耐寒、耐腐蝕、吸水率低等特點。人造文化石是采用硅鈣、石膏等材料精制而成的。它模仿天然石材的外形紋理,具有質地輕、色彩豐富、不霉、不燃、便于安裝等特點。卵石指的是風化巖石經水流長期搬運而成的粒徑為60~200mm的無棱角的天然粒料;大于200mm者稱漂石。體積較小的石塊,那些在水邊的石塊,經過長時期水的緩慢沖刷和自身的相互滾動,最終形成今天的鵝卵石。砂巖由石英顆粒(沙子)形成,結構穩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紅色,主要含硅、鈣、黏土和氧化鐵。特點:砂巖,隔音、吸潮、抗破損,戶外不風化,水中不溶化、不長青苔、易清理等。砂巖因其質感細膩、高雅。常用于歐式景觀造景中如歐式花壇、花缽貼面等。磚作為合成石材的一種因其價格低廉、制作簡單的特點一直作為主要的材料存在于景觀設計中。按照其材料不同主要分為陶瓷磚、混凝土磚、陶土磚、粘土磚等。提到磚就不能不提起透水磚,透水磚是由荷蘭人發明,起因是荷蘭人在圈海造城中,發現排除海水后路面會因為不能和水分接觸而產生地面沉降。一旦海岸線上的堤壩被沖開,海水會迅速沖到比海平面低很多的城市把整個臨海城市全部淹沒。為了使地面不再下沉,荷蘭人制造了一種長100mm、寬200mm、50或60mm高的小型路面磚鋪設在街道路面上,并使磚與磚之間預留了2mm的縫隙,這樣下雨時雨水會從磚之間的縫隙中滲入地下,這就是后來很有名的荷蘭磚。

        2繪制景觀施工圖的前期準備工作

        繪制施工圖需要具備以下幾個要素:

        2.1充分理解方案設計意圖

        施工圖設計者要對整個項目進行一個完整的了解,首先要了解方案設計目標與原則,一套優秀的施工圖紙同時也是一套精彩的方案設計的再現。作為一個合格的施工圖設計師,首先要具備的能力就是能夠理解方案,對景觀審美能力及景觀修養要與方案設計師同步,這樣才能再現方案靈魂,為后續建造和實現方案構思提供有利依托。要了解方案設計主旨、路網關系、場地空間關系、大的地勢豎向關系、景觀小品含意、景觀區域主題、各構筑物尺度關系等。

        3繪制景觀施工圖內容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包括景觀規劃、景觀植物、給排水、電氣、結構5部分。

        3.1設計總說明

        設計總說明中應涵蓋以下內容:

        (1)將收集的各方資料、國家現行的有關政策、法規、規范作為設計依據;

        (2)注明工程概況和規模、設計范圍與主要內容、設計目標與原則;

        (3)施工注意事項,即施工說明;

        (4)綠化種植設計要求。

        3.2總圖

        總圖繪制的目的就是讓相關人員通過總圖對整個項目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和概念。總圖的內容可分為總平面圖、總平面定線、定位圖、總豎向圖、總平面鋪裝圖、總平面設施索引圖、總平面燈位圖、總平面分區圖來繪制。繪制內容:首先要將定稿的景觀方案以總平面的形式反映在現狀地塊內,形成合理的定位、豎向關系;與建筑總圖合理地結合在一起,推敲好路網關系、主題廣場、小品、雕塑、景觀構筑物的尺度關系。繪制出主路及主要廣場的高程及排水坡度、排水方向、變坡線、分水線,并給出大地坐標點;各建筑入口處絕對高程及建筑±0.000點的絕對高程;主要水景(尤其是疊水)的水面及池底控制高程;無障礙設計的平面位置;綠地中等高線高程。繪制出:1)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統計表(包括總用地面積、建筑物占地面積、道路廣場面積、停車場面積、綠化面積、水池面積、總建筑面積、建筑容積率、綠化系數);2)鋪裝材質統計表(包括材質種類、規格、主要應用部位);3)設施(包括亭、廊、閣、榭、小品、坐椅、垃圾桶、雕塑、車棚等)種類、數量統計表;設施位置及詳圖索引;4)室外燈具種類、規格、數量統計表,給出燈具安裝位置及安裝要求。

        3.3分區平面圖

        在上述總圖基礎上繪制以1:300以內的比例詳細繪出豎向、定位、鋪裝等圖紙,達到指導具體施工的深度。

        3.4剖面圖、詳圖

        (1)將總圖中地形落差較大、變化較豐富的地塊通過剖面圖更直觀地展現給施工方使其更深刻地理解設計意圖。

        (2)鋪裝大樣圖:將總圖中鋪裝形式統計后給出每種鋪裝樣式平面大樣圖,并給出構造做法,兩種不同鋪裝交接部位做法應給出做法。區分上車鋪裝與非上車鋪裝構造做法。

        (3)水景設計:需結合地形給出水景的平面詳圖、平結合剖面圖、繪出水景構造做法,并根據實際情況為水景配以結構配筋、做好池底防水處理;配合水專業給出進水孔、溢水口、泄水口位置、泵坑位置等,并將圖紙轉給電氣專業配泵及布線。

        (4)建筑小品、設施。將總圖中展現的亭、廊、閣榭、小品、坐椅、特殊雕塑、車棚等給出平面坐標,繪制平、立、剖面圖;根據具體要求配結構圖紙。

        3.5景觀植物部分

        根據地塊的地理位置,結合本地植物生長習性,選取形態優美、好成活、易栽培植物品種進行景觀造景。在理解方案基礎上,運用植物的疏密關系、高低錯落組合再現方案神韻。統計出植物表,給出植物的規格、冠幅、高度、枝條數量、栽植株行距、栽植區域,并統計出植物數量。便于施工采購。分區域繪出種植平面圖,并給出放線網格,種植平面圖可分為喬木定位圖和花灌木定位圖,使圖紙更加清晰明了。

        3.6管網綜合

        將繪制好的豎向圖紙、水景圖紙轉給水專業,由水專業配合繪制給排水圖紙,將豎向圖紙轉給相關專業,根據最終環境圖紙繪制終板管網綜合圖紙。

        3.7景觀電氣

        根據方案要求選好景觀燈具,形成燈具表,并在總圖中繪出燈具定位圖,并將此圖轉給電氣專業布線。

        結語

        一套完善的景觀施工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項目招標、制作工程量清單提供合理依據,為工程實施過程提供合理參考數據,在施工過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指導作用,是項目順利展開及最終完美竣工的必要條件。因此,景觀施工圖設計人應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為完成一套真正能配合招標、指導施工的景觀施工圖紙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生友.環境景觀濱水工程[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1.

        第9篇:居住環境景觀設計導則范文

        【關鍵詞】地形坡度;建筑容量;停車率;地下車庫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建設迅速發展,烏魯木齊的居住區規劃與建設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對居住區建筑容量的不斷加大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要求的不斷提高(尤其是機動車車位配建數量的大幅度提升)的需求與日俱增,出現了許多建筑容量高,配套設施更加全面的新建或改擴建項目。

        隨著近年烏魯木齊市城市開發力度的加大,城市中很多原有地塊已開發的差不多,而很多市區的原有地塊地勢都比較平坦,地形坡度多在0.5%-2%之間,在結合規劃的地形處理上多采用簡單的平坡式。近年來,城市建設多向城市周邊地塊發展,建設項目的選址在選在城市、邊緣已成為了一個趨勢,城市周邊地塊用地形狀的不規則及用地地形高差較大等問題給多年設計地面平坦項目的我們帶來了一些設計中的新問題,新難題。達坂城小鎮住宅小區項目就是在這樣的新形勢下應運而生的,且達坂城小鎮的規劃和實施及總圖施工圖的完成就是一個復雜地形項目開發建設很實際的例子。

        達坂城小鎮住宅小區項目從方案規劃到整個工程竣工驗收歷時將近五個年頭(2010-2014),在這個項目中,本人一直致力于總圖規劃方案及總圖施工圖及部分建筑單體方案及施工圖的設計工作,經過幾年的設計工作后小中見大,對復雜地形住宅小區的規劃與建筑功能的緊密結合以及合理的利用地形,平衡土石方工程,做到因地制宜的規劃設計有了一些感受和體會。

        達坂城小鎮住宅小區項目位于烏魯木齊的西南邊,靠近西側土山山腳。規劃用地面積8.36公頃,擬建建筑容量174242平方米,擬建單體多數為單元式高層住宅。項目區四面環路(規劃條件圖面顯示),目前只有東側一條道路為現狀路,南面、北面、西面道路均為規劃道路,用地形狀很不規整,而地形圖則因測量時間太早,不能反映現狀的真實地貌,(后經初步方案后,現場踏勘得知南北向相對平坦,東西方向在短短的300米的距離內地形絕對標高高差由810.50降到795.00,這個坡度已經超出了北方嚴寒地區機動車的最大坡度)。一稿存在的最大問題是:

        (一)規劃方案中建筑的布置與實際地形不符,難以實施。

        因習慣并熟練掌握了地勢平坦的地塊的項目設計,而忽視了復雜地形條件下規劃所要考慮的高差問題、土方問題、場地排水問題、管網綜合的問題等。在以往的不少項目中,拿到項目,首先關注的是用地界線及用地與周邊地塊現有地貌的關系,而往往忽略的項目區內的標高問題(因新疆多數城市市區地形較平坦)缺乏建設前期策劃過程中的對豎向問題的周全考慮。在不少項目中,沒有對地形高差問題進行全面調查、分析、研究,由建設方提供設計條件資料后,有的地塊都未曾去現場勘查,以往很多平坦地塊似乎做完之后也沒有太大的問題,而達坂城小鎮住宅小區確在第一稿初步方案完成之后的方案匯報中暴露出種種因未考慮地形高差而出現的矛盾。

        東西向地形高差較大(內有南北向陡坎兩處),使原有設計路網結構不夠合理:東西向設計主路的坡度遠超出了規范設計的要求,部分主路兼宅前路坡度不僅超過了5%(規范要求最大5%),做為人行的宅前路坡度又不能大于4%,不成立。若僅做平坡處理在滿足規范坡度要求的同時,卻加大了土方外運的量,大范圍填方的同時又使建筑的基礎超深,給結構處理帶來的麻煩。因此,地形的處理由平坡改為臺地。臺地間加入東西向主路消化了臺地間的高差,從而滿足了機動車坡度的要求。

        (二)大幅提高的機動車停車位的配建比例在方案無法實現。

        國家居住區規范規定居住區停車位配建為0.3輛/戶,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地方標準還沒有及時推行,在以往很多的項目中(尤其多層住宅)基本是按這個標準配件的,但達坂城小鎮住宅小區多數單體為高層,建筑容量較前大,設計時新的地方標準在試行,要求機動車停車位0.7輛/戶,所以以往的僅靠地面停車已無法滿足停車率的要求,還會使小區的綠地率因地面停車所占面積而大幅下降,嚴重的破壞了小區的綠色生態環境,違背了小區最初的以人為本、綠色生態的設計理念。因此應配建地下車庫。

        通過對達坂城小鎮建筑容量精心計算,推出小區住宅建筑容量為16.94萬平方米,住宅套數1460套,需停車位1022個,建地下車庫面積約40880平方米。在對地形標高精心認真研究和分析后,對土方平衡進行計算后,布置的地下車庫平面投影面積約27000平方米,考慮到有些部位地下部位較深,從經濟的角度分析決定布置為地下二層,則結合建筑柱網排布后,得地下車庫面積45673.00平方米,車位1207個,滿足設計要求。

        達坂城小鎮住宅小區項目規劃設計從接手到完畢歷時將近六個多月,作為設計前期部的一員,回顧那段日子,其中走了很多的彎路,有艱辛更有收獲!如今該小區歷時近5年的建設已近完工,與以往的項目不同的是,大面積的地下車庫使地面停車降到了最低,小區綠化面積達到43.76%,臺地的處理使小區的景觀具有較強的層次感,臺地間的人行景觀天橋更成為了小區的亮點!不僅感慨,復雜地形的處理,活躍了我們的大腦,豐富了我們的空間想象能力,更加強了我們從多方面考慮設計從策劃到實施中可能出現的所有問題。

        總圖規劃專業是一門工程科學技術,是個系統工程科學。掌握總圖規劃方案知識需要經過多年的總圖施工圖設計經驗積累的,因此一個參與建筑前期規劃策劃的建筑師,要有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需要用技術經濟的發展眼光、可持續發展觀點、綜合全局去考慮建筑的總圖規劃設計,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工程建設的風險,才能處理和解決好工程疑難問題,少走彎路。

        參考文獻:

        [1]《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1993)2002年版

        [2]《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導則》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巨大乳在线看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久久人人澡 | 亚洲成在线a免费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