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內容范文

        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內容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內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內容

        第1篇: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內容范文

        親情陪伴,感受家庭溫暖

        由于缺乏來自完整家庭的親情呵護,留守兒童容易出現孤單、失落、自卑等心理現象。安丘市青年志愿者針對留守兒童這一狀況,通過建立“代管家長”隊伍;為留守兒童尋找“陽光伙伴”;開通“親情熱線”和“親情郵箱”等,讓留守兒童感受家庭溫暖,健康快樂成長。

        “代管家長”教育引導。按照“就近、便利、自愿、適用”的原則,各青年志愿服務隊的青年志愿者們爭做留守兒童“家長”。志愿者們定期與留守兒童開展談心交心、教育輔導、幫扶救助、共度節日等親情陪伴活動,通過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引導,努力彌補家長不在身邊給他們造成的親情缺失,確保其身心健康發展。

        “陽光伙伴”牽手相伴。安丘市青年志愿者依托各級團隊組織,在學校中選取一批品學兼優、性格開朗、有責任心和愛心的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作為留守兒童的“陽光伙伴”,讓他們走進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中,一起健康快樂地成長,青年志愿者作為專門的輔導人員,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輔導,指導“陽光伙伴”開展活動。

        “親情熱線”傳遞親情。在留守兒童比較集中的學校,青年志愿者們建立了“留守兒童親情服務站”。每個服務站配備2-3名青年志愿者,通過開通“親情熱線”電話,保證在校留守學生至少一周能跟外出打工的父母聯系一次,感受父母的關懷;開設“親情郵箱”,青年志愿者幫助孩子給遠方父母寫信,并為留守兒童免費提供信封和郵票,確保留守學生每周能給遠方父母寫一封信,加強家長和孩子的聯系。

        愛心幫扶,共筑成長基石

        留守兒童大多家庭收入微薄,經濟狀況困難,需要社會各界和愛心人士的幫扶。安丘市青年志愿者不斷擴大留守兒童幫扶范圍,加大捐助額度,為留守兒童不斷奉獻愛心和熱情。

        構建幫扶信息新平臺。安丘市青年志愿者們創建了關愛留守兒童QQ群、飛信群、微博、貼吧、微信公眾平臺等,利用新媒體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的優勢,號召呼吁社會各界關注關愛留守兒童。各青年志愿者組織將幫扶活動信息提前通過新媒體渠道進行公布,營造幫扶氛圍,爭取更多物質和精神支持。安丘市慈善義工組織積極利用新媒體與江蘇愛心企業聯系,為留守兒童捐助電腦,興建電腦教室。今年以來,安丘市各青年志愿服務隊共計留守兒童信息268條,組織開展留守兒童結對幫扶活動30余次。

        助學行動保障受教育權。安丘團市委組織青年志愿者對留守兒童性別、年齡、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病史狀況、父母務工地點和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進行充分摸底調查,分類建立檔案,做好入學動員,確保每個適齡留守兒童按時入學。對已經入學,家庭困難的學生,通過發放助學金、聯系結對幫扶等方式,確保留守兒童接受完整的義務教育。積極聯系慈善組織、愛心企業參與關愛留守兒童行動;走上街頭發放倡議書,開展愛心募捐;利用微博、QQ、飛信、微信等新媒體救助信息,為留守兒童募集教育基金,建立留守兒童基金會,確保留守兒童受教育權。目前已利用基金會資金建立了留守兒童愛心書屋、留守兒童醫療服務站,定期為留守兒童進行健康查體,建立健康檔案,為留守兒童創造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點亮心愿,溫暖童心。青年志愿者以“心愿直通車”活動為契機,征集留守兒童心愿,為他們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困難。根據留守兒童心愿,青年志愿者們捐贈圖書、玩具、文體用品、生活用品等物品,向他們贈送“愛心禮物”,幫助他們實現愿望,收獲快樂;組織留守兒童參觀博物館、紀念館、科技館、圖書館、游覽青云山等,幫助留守兒童開闊視野、加強交流、融入社會;組織開展 “愛心連線”服務項目,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到父母工作地團聚,增進與父母的親情,幫助留守兒童結交“手拉手”小伙伴,引導他們互幫互助,共享快樂,共同成長。

        多彩活動,護航健康成長

        留守兒童正處于長知識、長身體的關鍵時期,由于缺乏來自完整家庭的親情呵護,得不到父母在思想道德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導致他們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嚴重的斷層或缺位。青年志愿者們依托學校、社區、希望樂園、青少年維權崗等載體開展了權益維護、自護教育、心理輔導、免費義診等活動,為留守兒童成長保駕護航。

        自護教育護成長。社區青年志愿者們依托社區青少年活動場所,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等資源,對社區留守兒童進行安全、法制、心理衛生等方面的教育,促進他們健康成長。交通、消防、衛生、公安等系統青年志愿者組成自護教育宣講團,圍繞自我保護、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震減災、消防安全等方面舉辦講座,增強留守兒童安全意識,提高留守兒童安全自護能力。青少年維權崗志愿者深入開展針對留守兒童的“維權崗在行動‘四個一’”等活動,向留守兒童普及青少年權益維護知識,講解權益維護案例,筑牢留守兒童權益防護墻。

        第2篇: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內容范文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教育

        由于城鄉間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造成農村青壯年大批外出務工經商,形成了大量留守兒童。距離讓留守兒童不能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能與父母建立親密關系,不能及時得到父母的愛、支持和鼓勵……這些往往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就目前情況看,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是多方面的。從學習動機說,很多留守兒童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沒有強烈的進取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們要么是為父母學,要么是為了走出家鄉,這影響到學習的后勁和成績。由于缺乏父母的監督,留守兒童學習習慣較差,自制力弱,在學習困難時,不能承受過大的壓力,造成學習興趣的失去,有的甚至產生學校恐怖癥、厭學等問題。

        從情緒方面說,大多數留守兒童都是隔代撫養或者托付在親戚家,不能同長輩進行有效溝通,在情感上缺乏關愛,容易產生心理障礙,有的兒童性格內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們不愿與別人交往,生活在狹小的自我空間里,對外界的一切都漠不關心,對他人和集體的情感冷漠;有的則脾氣暴躁、沖動易怒、逆反情緒,不聽任何教導,或者過分淘氣;有的兒童則有焦慮心理,抑郁癥狀。從社會適應方面看,很多留守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差,容易受不良言行的影響,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內心壓力較大,害怕被別人欺負。

        學校應該對留守兒童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讓他們的心靈得到安慰,自由放飛。

        一是建立完備的留守兒童心理檔案。心理檔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留守兒童個人的愛好特長;身體狀況;家庭的經濟狀況,家庭氣氛,家長的教育方式與態度,與父母和監護人的關系;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師生關系,同伴關系;性格類型及特征,氣質類型及特征,個性心理有哪些特征,個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質等。這樣才能隨時了解兒童的心理狀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

        二是加強對家長的指導和幫助。通過開家長會、家長座談會、與家長電話聯系、家長回家及時進行家訪等方式,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引導和幫助留守兒童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促進親子關系的建立,讓家長協同學校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

        三是加強對教師的心理教育培訓。各科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要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師必須了解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學校要請經過專門培訓的心理輔導教師對科任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介紹留守兒童易出現的心理問題,怎樣進行解決等等,這樣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化。

        四是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活動課,建立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陣地。心理健康活動課應該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操作性為一體,通過游戲、情景創設、角色扮演、討論等方式幫助留守兒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質。側重點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識的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情緒的合理調控、挫折承受能力訓練指導等。此外,還要開設心理信箱,電話咨詢,信函咨詢,開設親子熱線,設立心理咨詢室,定期辦心理健康專欄、板報,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陣地,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規化。

        五是采用小組輔導和個別咨詢相結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小組輔導也稱團體咨詢,是一組兒童在輔導教師指導下討論訓練并有效地處理他們面臨的共同問題。小組人數少則四五人,多則十一二人。其成員多為同年級、同年齡學生,且有類似的待解決的心理困擾。小組內大家討論,各抒己見,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采用小組輔導方式易于解決人際關系方面的問題,同伴之間也更容易相互影響。而個別輔導,則是對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及時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一對一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

        留守兒童的心靈得到寄托和安撫,才能有美好的內心世界。我們相信留守兒童內心充滿了美好,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

        第3篇: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內容范文

        關鍵詞:災區 留守兒童 現狀 對策

        自2008年四川大地震以來,災后重建工作已基本進入尾聲,為了償還災后重建所欠下的債務,越來越多的災區青壯年離開農村到城市務工,留下年幼的子女。因為遠離父母,這些年幼的孩子與年邁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他們承擔了本不該由那個年齡所承擔的困難和壓力,常常在生活和學習上表現出孤獨、自閉、易怒、厭學和炫富等不良傾向。他們的生存狀況,影響到孩子們未來的發展,也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

        一、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

        本調研主要針對受災較重的綿陽市安縣沸水鎮、秀水鎮、塔水鎮和廣元市青川縣七一涼水鎮、關莊鎮的小學和初中的留守兒童。發放調查問卷約600余份,回收573份,其中有效問卷563份。通過調研,我們發現該地區留守兒童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 情感缺“慰”

        災區留守兒童渴求親情關懷。調查顯示,約有60﹪的孩子因父母外出而感到孤獨無助。在回答“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一句話”時,有一半孩子的回答是“爸爸媽媽你們早點回家,我想你們!”。親情是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在孩提時代顯得尤為重要。該地區留守兒童與父母聚少離多,缺少父母的關愛和呵護,更缺少內心世界的交流和溝通。他們在生活習慣養成、道德素養提升等方面缺乏父母的指導,缺乏情感關愛,遇到煩惱、困難和挫折時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對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常有寄人籬下、孤苦無依之感,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

        2、 心靈缺“疏”

        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災區留守兒童成長的最大障礙。

        心靈溫度計測試數據統計

        項目完全沒有輕微中等程度厲害非常厲害

        感覺緊張不安3879105135

        容易苦惱或動怒4349924016

        感覺憂慮、心情低落18211414812

        覺得比不上別人734839323

        睡眠困難,譬如難以入睡、易醒或早醒101279382

        災區留守兒童大多正處于身心發育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2008年大地震在他們心中留下了陰影。遠離父母的他們,遇到困難時無人傾訴,臨時監護人無法全方位地關注到孩子們的情感變化和心理變化。學校由于留守兒童數目過多,缺乏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很少給留守兒童開設專門的心理輔導課。他們在有心理困惑時,不能夠及時得到疏導和解決。心理問題長久地壓制于內心,一些災區留守兒童表現出多方面的性格缺陷,最終可能導致內向孤僻、以自我為中心、自卑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和不善與人交流等心理障礙問題。

        3、 生活缺“理”

        生活不能自理也是災區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一大障礙。由于災區留守兒童大多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外)祖父母的過渡溺愛使得他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在家沒做過家務,甚至中午在學校吃飯的飯盒也晚上帶回家由(外)祖父母洗。(外)祖父母由于思想觀念和文化水平的局限,常常重養而疏于教,對他們放任自由,造成一些留守兒童作息時間紊亂,生活衛生習慣差。外出務工的父母為了彌補親情,常常給孩子過多的零花錢由其自由支配,使得留守兒童常在一些沒有衛生保障的地攤和餐館吃飯,導致了一些留守兒童身體發育不良、食欲不振等。

        4、 品性缺“導”

        成長的失控是災區留守兒童的通病。災區留守兒童大多年齡較小,明辨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差,對外界不良誘惑的抵抗力不強,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青年的影響。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法律教育,打架斗毆、調皮任性、不敬師長、欺負同學、逃學曠課、沉迷網吧等現象較為普遍,父母的“補償心理”更加重了這種現象的產生。

        5、 學習缺“輔”

        農村教育落后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地震災區大多處于偏遠貧困山區,留守兒童在學習上碰到的問題很多。在家沒有父母的指導,還受到“讀書無用論”的影響。多數監護人因為自身的局限性,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期望值不高,只希望他們拿個初中畢業證后,趕緊出去打工掙錢補貼家用。在學校,因師資力量有限、老師待遇不高等因素,致使許多優秀教師不愿意留在農村學校。由于得不到有效的輔導和鼓勵,災區大多數留守兒童的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和創新性較差,學習目標不明確,成績欠佳,常出現逃學、輟學、厭學等現象。

        6、 安全缺“保”

        孩子的安全是父母最擔心的問題。災區留守兒童由于年齡較小,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人身安全存在很大的隱患。由于監管不力所造成的留守兒童非正常死亡率逐年提升,燒傷、燙傷、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的發生率遠遠高于正常家庭。多數留守兒童都是走讀,且學校離家的距離較遠,上完晚自習后一人回家,常常會受到外界的非法侵害,特別是留守女童最容易成為他們侵害的對象。

        二、對策及建議

        針對四川地震災區留守兒童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提出如下對策和建議:

        1、加強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

        (1)慎重選擇是否外出打工。家長應該將孩子放在比金錢更重要的位置,對是否外出務工做出慎重的選擇。對于確實需要外出務工的父母,可選擇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最好是母親)留在家里照顧孩子。

        (2)注重監護人素質的提升。監護人應該自覺學習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不僅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還要關注他們的身心狀況,用正確的教育觀念來教育引導他們。

        (3)注重與學校方面的聯系。在外務工的父母應盡可能多的與孩子的班主任聯系,及時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配合班主任加強對孩子們的教育。

        (4)注重與孩子的交流。無論是外出務工的父母還是在家的監護人,應多與孩子在學習、心理、生活上進行交流,了解其身心發育狀況,爭取為孩子創造一個較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2、充分發揮學校作為主要教育機構的作用

        (1)學校應開設專門的心理輔導機構。通過專門的心理輔導站或者心理指導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動之中,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幫助他們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擺脫災難和遠離父母所帶給他們心理的影響。對于極個別的兒童,可以采取個別輔導的方法,幫助他們減輕心理壓力和負擔,引導他們走出心理誤區。

        (2)加強學校管理。對留守兒童采取寄宿制,創建優美的住宿環境和學習環境,加強留守兒童在雙休和期間的安全教育,解決留守兒童無人照看、學習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問題,解除進城務工農民工的后顧之憂。

        (3)建立災區留守兒童的個人電子檔案數據庫并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在數據庫中,除了錄入學生的基本信息、外出務工家長基本信息和臨時監護人或家長信息等基本內容外,還可把各階段對災區留守兒童所做的學習、生活、心理等各方面調查的結果進行整理匯總,建成災區留守兒童所特有的成長檔案。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更明晰的掌握不同時段地震災區留守兒童的數量、分布等情況,還便于統計分析,更快捷的得到所需要的數據分析結果,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對留守兒童進行幫扶。此外,也可將數據庫信息統計的結果通過合適的平臺定期的向外公布,讓更多的人了解留守兒童的現狀,方便社會愛心人士參與其中,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幫助。

        (4)加強學校教育資源的建設。建立豐富的硬件教育設施和教育資源,可以聘請外地名優教師進行遠程視頻教育,周末免費開放電子閱覽室,讓留守兒童與外地務工父母視屏聊天,感受父母親的關愛。

        3、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

        (1)加快當地的經濟建設。政府應放寬創業制度并給予資金上的支持,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家創業,在帶動當地村鎮經濟發展的同時解決“留守現象”。

        (2)推行“家長制度”。政府可以聯系外地或本地品德高尚、富有愛心和責任心的大學生志愿者,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做留守兒童的“家長”,通過大學生自己親身傳教,改掉留守兒童身上的惡習,并在學習、生活方面進行督導。

        (3)成立“留守兒童家園”。在每個鎮上成立“留守兒童家園”,聘請當地退休干部、教師,利用周末輔導留守兒童的功課,通過開展各種有宜活動,幫助留守兒童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加強教育資金的投入。通過強有力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來災區支教,引進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讓更多的留守兒童享有受良好教育的權利。

        (5)設置“留守兒童專項幫扶資金”。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呼吁更多的社會熱心人士和其他公益團體奉獻愛心,慷慨解囊,募捐專項幫扶資金,對家庭困難和學習困難的留守兒童設立必要的獎勵、幫扶基金,讓他們體會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6)建立“生長發育監測系統”。通過與婦幼保健院或者醫院的合作,定時對留守兒童進行身體檢查,及時了解留守兒童的身體發育狀況。從而使學校和家庭能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和質量,讓留守兒童的身心能更加健康的成長。

        (7)完善戶籍改革制度。各地政府應盡快出臺并完善相應的戶籍改革制度,使得外出務工人員的子女能夠跟隨父母一起,在城里讀書并享受城里孩子的待遇。

        4、整合社會力量

        (1)通信公司可開設“留守兒童親情號”業務。周末,異地兩固定號碼之間的通話享受更多的優惠,促進留守兒童在周末與父母加強聯系,使他們感受到父母就在自己“身邊”。

        (2)鐵道部門設置優先購票原則。在傳統節假日和其他假日,回家探親的留守兒童父母享有優先購票的權利,對外出與父母團聚的留守兒童,在享有優先購票權的同時還可享受一定的優惠,方便災區留守兒童與父母親之間的團聚。

        (3)健全家校、校村聯系制度。通過學校、家庭、村委會三方面的聯系,及時了解留守兒童上下學和周末在家的情況。學校通過與監護人的聯系,可以知道留守兒童放學后是不是及時回家,周末的作業是否認真完成等情況。通過與村委會的聯系,學校可以及時知道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老師可以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幫助輔導。(作者單位:重慶交通大學)

        本文為重慶交通大學第十三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校內立項作品

        參考文獻

        第4篇: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內容范文

        關鍵詞:農村中學;留守學生;班級管理

        要做好留守學生的教育工作,必須先了解并分析他們存在的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由于缺少父母的關愛,留守學生會出現各方面的問題。因而與留守學生接觸較多的班主任要給這類特殊群體更多的關心和管理。我認為班主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管理他們:

        一、建立留守學生檔案

        登記好每一個留守學生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監護人及其姓名地址和聯系電話等。同時記錄好他們的家庭情況、身體狀況、心理狀況、生活狀況、學習成績、思想品德等。這些基本資料便于班主任定期家訪,并隨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做到學校與家庭齊抓共管。

        二、加強留守學生的心理輔導

        學校開設心理輔導課,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對他們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進行輔導。定期為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心理疏導、心理矯正,以便學生健康成長。

        三、豐富留守學生的課外活動

        重視并安排好留守學生的雙休日、節假日的文化和娛樂活動。廣泛開展人文關懷活動,定期舉行主題班會、團體活動,舉辦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組織留守學生積極參與,使他們在學校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溫馨,從而彌補親情缺失對其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讓他們體會到學習和成長的快樂。

        四、舉辦留守學生監護人培訓班

        為了讓監護人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促進留守學生的健康成長。定期向孩子長輩或其他監護人介紹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幫助他們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變化規律及各階段相應發展特點,使他們明確孩子的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以及孩子的智力發展重要階段,讓他們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從而真正幫助孩子。另外,還要及時同監護人反饋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思想表現等,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就可做到防微杜漸。

        五、建立留守學生承包制度

        讓每位科任老師都承包幾名留守學生。承包教師對學生要了如指掌,平時多關心、多照料、多交流。就像對待自己的子女或親人一樣,用自己的愛來填補孩子父愛或母愛的缺失。

        六、開展留守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

        定期組織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活動,特別是以孝敬老人及父母為主題的活動。讓學生搜集古人孝敬長輩的典型故事,觀看現代人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跡,使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得到啟發,增強他們與父母的感情,也增強了家庭凝聚力。與此同時,要耐心引導孩子學會珍愛生命,珍惜親情,熱愛生活。要細心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和獨立學習的能力。

        留守學生的問題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嚴重的問題,不僅需要學校及教師的關注,更需要社會各界的重視。要共同為留守學生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們能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應林.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2]田勇.試論農村留守學生的心理行為與教育.

        [3]徐雁群.留守兒童現狀調研.

        第5篇: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內容范文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救助;必要性;途徑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農村的家鄉并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托人照顧的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我國現階段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從2012年11月16日畢節五名留守兒童在垃圾箱內烤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身亡,到貴州四兄妹喝農藥自殺事件,無不預警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社會問題。本文基于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分析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救助的必要性和救助途徑。

        一、 必要性分析

        研究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救助問題,首先要論證教育救助的必要性,或者說為什么要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救助的問題。本研究主要從客觀依據和理論基礎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 理論基礎

        教育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教育水平是國家興衰的標志。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了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并把科教定為立國興邦之本。由于教育是以經濟條件為基礎的,因而貧困家庭的子女難以完成學業, 甚至不能接受義務教育。教育救助就是針對我國現階段的這種社會現象而產生的社會救助的內容之一。[1]

        所謂教育救助,是指國家或社會團體、個人為保障適齡人口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在不同階段向貧困地區和貧困學生提供物質和資金援助的一種社會救助項目。它具有間接性、連續性和多樣性等特征。

        教育救助有以下幾個作用:一是具有很強的反貧困作用;二是體現了教育公平;三是促進國民發展。當前農村留守兒童面臨著教育缺位的問題,需要教育救助發揮相應的作用,讓留守兒童不再孤獨。同時,對農村留守兒童實施教育救助也有相應的法律條文支撐,比如2006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義務教育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對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兒童、少年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2、客觀現實

        (1) 家庭教育缺位

        家庭在子女的成長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有如下四個功能:一是經濟上的支持功能,二是撫養與教育功能,三是心靈上溫暖和安全保護功能,四是行為示范與學習功能。然而,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基本長期在外工作,留守兒童和父母處于長期意義上的分離,這種事實上的分離使得家庭所具備的這些功能幾乎全部瓦解。缺乏父母教育和關愛的留守兒童不僅知識匱乏,而且心理狀態極端不穩定,易產生許多社會悲劇。如圖1所示,29.4%的學生一年能見父母1-2次,15.1%的學生一年都沒有見過父母。根據29.4%和15.1%這一比例,按照留守兒童總數6100萬測算,全國約有近1794萬農村留守兒童一年只能見父母1-2次;有921萬孩子一年都沒有見過父母[2]。

        這幾個數字就意味著一年中有兩千七百萬左右的留守兒童幾乎一年中很少或者完全見不到父母,這種長期的分離不僅讓年幼的孩子無法享受父母之愛,由年邁的祖父母撫養,也缺乏管束。對農村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在每年見面很少的情況下,如果網絡交流也很匱乏,那么“父母”這個角色幾乎在留守兒童的生活里幾乎是虛設的。如圖2所示,與父母每年聯系3-4次的學生有10.4%,與父母每年聯系1-2次的學生有10.2%,與父母一年都沒有聯系的學生有4.3%。根據4.3%這一比例,按照全國6102萬農村留守兒童總數測算,一年都沒有與父母聯系的兒童有262萬!一年與父母只聯系1-2次(半年才打一個電話)的兒童,有622萬人。這兩份數據完全可以解釋為什么很多時候留守兒童看到回家的父母就像對待陌生人一樣恐懼。

        家長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的角色主要就是陪伴者、指導者、支持者的角色。在這些角色中經濟上的支持是最基本的角色之一,而最根本的角色是人生的陪伴者與生活的指導者。但是殘酷的社會現實卻是家長在留守兒童的成長中是缺位的,他們既沒有在孩子遇到困難成為他們的引路人,也沒有及時地分享孩子成長的喜悅。這種家庭角色的缺位導致留守兒童愛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導致他們安全感的缺乏。家庭教育缺席的現實要求針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救助。

        (2) 學校教育不足

        童年階段是是需要得到家長呵護與接受家長關愛的年齡。童年期的主要人生目標就是接受學校與家庭教育養成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而這些人生課題的完成需要家長的呵護與指導。而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極為重要的時期,心理學上把這一時期稱為情緒情感的疾風暴雨期[3],稱為行為上的逆反期和自我的迷茫期,青少年時期的主要任務就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性,也就是建立自我身份的認同感,這種認同包含性別角色的認同、社會角色的認同和未來人生目標的確定。無論是童年階段心理發展目標的實現還是青少年期人生任務的完成都需要家長陪伴和學校教育的結合完成。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在家庭教育缺位的前提下,理論上學校教育應該努力填補家庭教育缺乏的那部分。然而現實并非如此。一方面,中國有句古語――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現代的學校的功能更多層面還在于授業解惑,傳播學業知識,幾乎沒有涉及過多的人生道理和心理輔導。這也是當前應試教育體制下許多學校的現狀,學校可以說是一種“逐譽機制”,學校更多注重錄取率等現實的榮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等狀況關注較少。另一方面,“父母”這個角色老師并不能輕易取代,也就是說面對家庭教育的缺位,父母之愛的缺失,學校教育并不能完全彌補這個缺口。在這種情況下,教育救助顯得作用顯著。

        二、 教育救助的途徑

        1、 經濟層面:

        (1) 基礎教育設施建設

        農村留守兒童所在地區一般多為貧困地區,學校基礎教育設施包括學校寄宿宿舍都相對比較落后。當前教育資源分布不公是中國一大基本國情,當地政府應該進行財政撥款,對教育基礎設施和危險學生宿舍的改造和重建,比如新建學生教室,體育活動設施,進行白板等電子化教學,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而且有助于促進教育公平。

        當然,借鑒美國的KIPP學校模式,這些基礎設施甚至學校的提供模式可以多元化。實踐證明,以政府辦學為主、多渠道籌集資金、多種形式辦教育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教育發展模式。政府除了自己開辦學校外,也可以嚴格審核之后,引進民間資本開辦公益學校。

        (2) 人員配備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教師在留守兒童的整個成長的關鍵階段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素質的教師顯得尤為必要,但是很顯然一般高素質的教師都會選擇收入較高的崗位,而留在偏遠貧困地區的老師素質較差。一方面,學校可以以相對高于學校平均薪酬水平的薪酬引進高素質人才,利用這些人才改進原有的師資隊伍;另一方面,很多老師都不具有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如果由學校老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疏導,建議進行一些專業的心理輔導培訓;當然能招聘一位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在學校建立一個心理咨詢輔導中心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3) 經濟救助

        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一般比較貧困,政府可以采取多種補助方式,包括發放助學金和各種形式的困難補助,比如開學補助、交通費補助、伙食補助、教科書補助等。美國KIPP[4]學校就采取過為學生提供免費的午餐,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留守兒童的經濟壓力甚至是他父母的壓力。

        2、 制度層面

        (1)建立強制報告機制[5]。學校應該時刻關注留守兒童的現狀,在工作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或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傷害或不法侵害等情況的,應當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關于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情況要及時地進行溝通。

        (2)完善教師家訪制度。學校教師定期去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了解情況,時刻保持跟留守兒童的溝通,對學生的心理生活等各方面有全面的了解,同時及時和學生的監護人進行溝通,交流學生的學習表現,實現學校和家長的良性溝通機制。

        3、 文化――心理健康層面

        (1)定期開展心理講座和心理培訓,給學生科普正確的心理學知識,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開展一對一輔導。

        (2)實行學校寄宿制。因為祖父母與留守兒童之間存在著代際交流問題,學校實行住宿制,這樣實際上實在留守兒童之間以宿舍為單位建立一個“家”,同時也便于老師及時和留守兒童交流,但是“家長”的角色。

        (3)對留守兒童開展人生安全等知識,鍛煉留守兒童的自我防衛能力,自救意識和求救意識。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安全演習,在實踐中鍛煉留守兒童。通過這樣的安全知識傳授,減少留守兒童的人身安全事件發生。

        4、 社會層面

        在針對留守兒童的問題上,不僅政府可以發揮作用,社會組織和團體也可以發揮他們應有的力量,不過在引進民間力量的時候,學校和政府要謹慎,嚴格審核。

        (1)社會慈善組織的捐贈。社會慈善組織可以資助一部分留守兒童,包括物質和精神層面的問題。例如,慈善組織可以投資建設電子溝通設備,實現留守兒童和父母的視頻交流,彌補見面不足和溝通不足的缺憾。同時可以資助相關書籍玩具等符合留守兒童年齡的實物。

        (2)志愿者形式的救助。每年暑期都會有各種關愛弱勢群體的組織進行支教、訪問等形式的援助,針對留守兒童,也可以組織高素質的大學生參加支教,尤其可以組織心理學專業的大學生到貧困地區對留守兒童進行關懷和一對一溝通機制,高效快速的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本文通過分析得出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救助尤其必要。所以,通過各個方面的教育救助措施,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人身安全問題、知識缺乏問題,為留守兒童創造一個和諧美麗的明天。

        [注釋]

        ①《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

        [參考文獻]

        [1]任潔瓊,陳陽.教育救助上[J]. 社會福利,2002,(11):58-62.

        [2]李亦非.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R].北京:“上學路上”公益組織,2015:11-12.

        [3]張可創.留守兒童傷害事件心理因素分析及救助途徑探索[J].檢察風云―社會治理理論專刊,2015,(3):86-90.

        第6篇: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內容范文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根據2015年《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中的數據顯示,在自我意識方面,留守兒童一方面有嚴重的自卑感,對自己智力、外貌等方面的評價偏低,另一方面又存在著明顯的自我中心主義傾向。在情緒問題方面,留守兒童情緒較不穩定,容易出現敵對、偏執、強迫、人際關系敏感等問題,狀態焦慮和抑郁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兒童,并存在年齡和性別差異:年齡越小問題越突出,女性比男性更突出。在親子關系方面,大多數留守兒童對父母充滿怨恨,并有盲目反抗心理。在學業方面,大多數留守兒童的學習態度不端正,有較多的不良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容易下滑,厭學、逃學和輟學現象比較嚴重。本人認為,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應從以下幾方面來應對。

        一、平等對待

        根據調查結果,總的來看,人們普遍認為留守兒童是有問題的群體,一些人甚至專門關注留守兒童個體的極端表現,并傾向于將留守兒童的各種不良表現簡單的歸于因為留守狀態。各種媒體中頻繁出現的關于農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統計數據和典型案例,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將留守兒童看成問題兒童的印象。美國心理學家貝克爾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簽,就會成為標簽所標定的那種人”。但是由于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環境、先天素質與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因而他們的思想狀況、學習成績及性格愛好等也不一樣。對于留守兒童,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偏見而給他們貼上不好的標簽,只看得到他們的短處而見不到長處,這樣就會挫傷了他們進取的積極性。對待這些學生要從“短處”中發現他們的“長處”,并給這些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他們在認可、贊揚和尊重中樹立起自信。這樣不給學生貼否定性的“標簽”,而是利用肯定性的“標簽”做正向的引導,可以激發學生發展特長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家校互動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學生自小就會受到父母的人格魅力以及身體力行吃苦耐勞的影響。家長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家庭氣氛的和諧與否都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所以對于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要積極聯合家長互動,不斷提高家校互動水平,共同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很多家長對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毛病和缺點都感到頭疼,但他們又缺少了了解孩子的耐心。比如學生在考試后,成績好,便得到獎勵,成績差,便是訓斥和打罵,長此以往學生便不愿意與家長交流,甚至對家長敬而遠之,產生逆反心理,最終導致家庭教育失敗。針對這種情況,學校要采取多種方式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要讓家長轉變觀念,重視孩子的全面健康發展,并盡量保持與孩子的密切聯系和溝通。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春節、農忙等農民工返流的機會,組織建立“家長――學校”和網上“家長――學校”平臺。向家長倡導科學育人,鼓勵家長與親子互動:多打親情電話、多寫親子書信。建立“留守兒童家庭聯系薄”,教師通過打電話或寫信給外出父母反饋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將學生的情況和思想動態及時向家長反映,要針對留守兒童的成長變化,及時與家長溝通聯系,與家長一起制定留守兒童的成長和發展的計劃方案,共同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引導和教育,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三、科學教育

        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陣地,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積極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實際上,各科教學本身就都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只要教師在備課時加入引導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授課時注意在課本內容以外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語文課本身就含有情感教育的內容、體育課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力以及抗挫折能力等等。同時,教師的積極關注學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該對學生多加鼓勵,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得到全面發展。學校應該在校內配備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師,并開展定期的心理咨詢以及心理輔導課程,這對學生是一種直接有效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除了心理教師集中為學生講授心理課程,也可以單獨談話、單獨診治,幫助心理情緒起伏不定的學生調整心態,形成健康心理。在農村小學,由于條件限制,不能做到大規模普及,但學校可以以開設心理健康公共課的形式,幫助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方法。此外,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也是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通過報紙、雜志、廣播等多媒體,加強對學生科普知識的普及,使學生從中學到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開闊視野。學校還可以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團體活動,創造一個良好的課余生活,引領“留守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培養和發掘他們的個人愛好和特長,使“留守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夠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斌賢審校.《教育心理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7篇: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內容范文

        一、漢濱區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現狀

        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導致了他們性格成長、對事物的分析辨別能力較差。再加上政府對留守兒童教育關注不夠,投入不夠,學校缺少相應的經費和硬件設施,也沒有專職的心理輔導老師,留守兒童輟學、厭學時有發生。據有關部門統計,漢濱區近些年農村留守兒童輟學率在 1.3‰左右 ,多數是因為家庭經濟原因,也有厭學和家長觀念原因。

        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的嚴重缺失

        教育孩子既是父母的責任,也是父母的義務。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因此對孩子而言,家庭教育的好壞至關重要。但在部分家長看來,學校才是孩子教育的責任主體,學校承擔教育責任,父母承擔生活責任。顯然,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這些父母對孩子教育問題并沒有清晰的認識,這樣的做法不僅違背了家庭教育理念,也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二)隔代教育問題多

        由于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年齡大、身體機能老化,文化水平相對較低,他們只能盡最大的努力照顧好留守兒童的生活起居問題,基本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去關心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

        (三)留守兒童自身問題

        缺乏父母約束,長期處于管理真空,沒有人對其進行合理的引導,在接觸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之后,往往容易走向歧途。另外,留守兒童心理問題也比較嚴重,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他人都不負責任,沒有是非、善惡等基本觀念。

        (四)學校對留守兒童關注不夠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也是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場所。留守兒童和一般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一樣,比如待人接物、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和表達能力。留守兒童往往表現出心理脆弱的一面,學校就應該對這些弱勢群體多加注意,選派有經驗、有責任心的老師多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發展,不單是學習成績,多和家長及其他監護人溝通。

        (五)政府關注力度不夠

        雖然《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對未成年人保護做了一些規定,各級政府對未成年人的關愛也在逐年提升,但總體來說關注度還不夠。應當加強這方面的投資,完善立法,更好地保護留守兒童合法權益。

        三、解決我是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對策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問題,要使其得到根本的解決,任重而道遠,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家庭教育占首要地位

        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毋庸諱言。首先家長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處理好工作和家庭的關系,不能以工作忙、要賺錢為借口,忽視了兒童的教育,要及時和老師溝通聯系,積極引導教育使其向好的方向發展。作為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更應該對孩子的家長負責,對孩子的未來負責,積極和孩子、老師交流,不定期的和老師取得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狀況,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從而更好的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二)學校要采取多項措施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學校要建立獎助學金獎勵和補助機制,經常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多和家長或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溝通,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況。另外,教師也要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工作,掌握留守兒童的家庭、生活及學習情況,多留意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師要及時和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取得聯系,必要時進行家訪,了解他們在家里的情況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上經常輔導、組織老師經常和他們交流,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要積極知道孩子和家長通電話和父母聯系感情。

        (三)大力發展農村經濟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產生的根源主要在于經濟發展落后,使得父母不得不為了養家糊口背井離鄉,留守兒童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教育,所以造成了留守兒童的教育出現諸多問題。努力發展農村經濟,一方面可以改善農村的教學環境,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可以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就業,既可以解決家庭生存和發展問題,也能讓父母留在孩子身邊,多花點時間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使得留守兒童像正常的孩子們一樣,得到更多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塑造更健康完整的性格,也讓留守兒童能更好的在學校學習。

        (四)政府要盡到責任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不僅是家庭和學校的責任,也是政府的責任。政府應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使得社會各界都要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未成年人保護法》里明確規定了政府的責任,但是法律的實施在實踐中往往流于形式。政府要加大投入,有針對性的提高學校硬件設施、改善教材內容、改革教育方法,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設置寄宿制學校,對那些父母不在家,沒有合適監護人的留守兒童,提供既能學習又能住宿的場所,也方便學校進行管理。當然,也要相應的增加教師編制,提高教師待遇。農業論文DylW. net

        參考文獻:

        [1]田景正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思考 [J].當代教育論壇 ,2006(05):52.

        第8篇: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內容范文

        1.調查目的

        21世紀是機遇與競爭并存,希望與痛苦并存,光榮與苦難并存的時代,人類將迎接來自許多方面的嚴峻挑戰。心理素質將是21世紀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素質,心理健康將成為21世紀對人才選擇的重要條件,為了搞好2012年甘肅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項課題研究,我課題組對會寧縣400名學生進行了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對我們了解城市和農村學生心理健康現狀,把握其心理動態,分析心理問題成因,尋找合理的教育對策提供了有益幫助。

        2.對象和方法

        2.1對象。

        我課題組于2012年5月對城市和農村(含留守兒童)各200名學生進行調查,基本情況見表1。

        2.2方法。

        以多階段分層整群抽樣的方式抽取會寧縣16個學校、96個班的學生及其家長作為研究對象,使用自編《心理健康診斷檢測》調查表作為調查工具,對其進行問卷調查,采用logistic回歸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3.調查結果

        3.1總體情況。

        (1)被調查的農村學生中,總分大于65分者5人,占總人數的0.94%;(2)各分量表的焦慮程度較高檢出情況依次為:恐怖傾向15.2%、沖動傾向12.5%、對人焦慮11.3%、身體癥狀8.7%、過敏傾向8.1%、自責傾向8.0%、學習焦慮8.7%、孤獨傾向2.9%;(3)至少一項大于8分的有208人,占總人數的52%。

        3.2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MHT總量表及各分量表比較。

        表2的統計結果表明,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在自責傾向上有較顯著差異,在總分、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過敏傾向、恐怖傾向、沖動傾向上有著非常顯著的差異。

        3.3不同年級學生MHT總量表及各分類表比較。

        表3的統計結果表明,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傾向、沖動傾向上有明顯差異,而在總分、學習焦慮、恐怖傾向上無差異。

        3.4會寧縣不同性別學生MHT總量表及各分類表比較。

        表4的統計結果表明,不同性別的學生在總分上無顯著的差異,但在孤獨傾向、過敏傾向、沖動傾向上、恐怖傾向有比較顯著的差異。

        4.討論分析

        4.1會寧縣農村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較好。

        此次調查結果表明,會寧縣農村99%的學生心理是健康的,有嚴重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專人進行心理輔導的僅4人。但是,總檢出率低,并不能表明沒有情緒困擾和適應問題,從調查結果看,有情緒困擾和適應問題的學生有155人,占總人數的38.8%,說明此種情況比較常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4.2學生心理健康受生長環境影響較大。

        從調查結果看,無論是總量表還是分量表(除身體癥狀外),農村和城市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都有顯著差異。城市學校學生受情緒困擾的情況明顯好于農村學校學生。因為在城市就讀的學生多為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個體戶及城區農民工子女,這些學生的父母一般都是職業較好,收入穩定,且受過一定的教育,而在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學校就讀的學生大部分家長是農民,家庭經濟狀況不佳,甚至大部分家長長期在外打工,無暇顧及孩子,使得這些“留守兒童”生活不穩定,沒有充分的安全感,由此而造成孩子的焦慮。如果長期處在焦慮、不安寧狀況,不僅會影響學生性格和自我意識的發展,而且極大地影響其生理發育,因此,要高度重視這些孩子的心理發育,針對不同情況,采取綜合措施,比如,村社要關注“留守兒童”的成長環境,對家長進行兒童心理健康知識的教育,學校要設置輔導機構等,讓社會、學校和家長共同為學生盡可能地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4.3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心理健康輔導的內容和方法要有區別。

        從調查結果看,男女生在孤獨傾向、過敏傾向、恐怖傾向、沖動傾向上有較為明顯的差異,男生在孤獨傾向的因子分高于女子,這說明男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女生差,主動社會交往的意識也差,容易產生孤獨心理,這對男孩子的心理發育及社會適應能力是很不利的。男生過敏傾向的因子分也明顯高于女生,這是男生受中國的傳統的觀念影響較大,中國傳統的觀念認為,男性是社會的支柱,男性要有很強的本領才能受到人們的尊重,因而男孩子十分在意周圍人的對其能力的認可和評價,中小學生由于自我意識尚未完全成熟,對自己沒有準確的評價,因而容易產生很多的矛盾心理,導致十分敏感,這同樣對男孩子的心理發育不利。女孩子恐怖傾向的因子分高于男孩子,這說明女生感情細膩,情緒易波動,心理承受能力較男生差。同樣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對人焦慮、自責傾向、身體狀況方面明顯高于高年級學生。所以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針對不同的年級、不同的性別有的放矢地制訂心理輔導計劃,才能收到實效。

        4.4留守兒童更需親情呵護。

        根據我們會寧縣甘溝鎮、柴門鄉200多名的留守兒童的問卷調查,不難發現他們家庭的經濟狀況大都不容樂觀,也許由于經濟原因,留守兒童父母回家次數也普遍較少,其中僅在春節回來的占28%。還有10%每隔三年回來一次,這部分樣本主要集中在外省的打工人員,在對留守兒童采訪中甚至還發現極少數七八年未回來的例子。

        從留守兒童對家庭生活的期望上看,65%的留守孩子希望“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希望“與親戚共同生活”占9%,希望“一個出去,一個在家”占46%。這表明孩子當前嚴重“親情饑渴”,盡管如此,27%的留守子女卻表示與在外打工的父母相處時感到生疏冷漠,交流困難。據調查,留守子女宣泄煩惱的途徑,“憋在心里不說,寫日記”的占56.2%,“和同學或朋友說”的占28.5%,由于缺乏或者不愿意采取與人交流這些正式的宣泄方式,過半的孩子積壓憂郁,必然產生自卑心理,還有一部分主要從同齡人中獲取安慰,這樣受同伴的不良影響,一些越軌的行為很容易蔓延,甚至出現“拉幫結伙”的現象。

        第9篇: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內容范文

        留守中的親情“失聯”

        息烽縣黑神廟中學圖書閱覽室里,張欣正聚精會神地讀《湯姆叔叔的小屋》。九年級的張欣家住息烽縣小寨壩鎮,自記事起爸爸就長年在外地打工,只有過年時才回家。對張欣來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給遠在外地的爸爸打電話或聊QQ視頻了。

        像張欣一樣長年通過電話與遠在外地的家人維持聯系的孩子在貴州還有很多,他們有一個令人揪心的稱謂――留守兒童。

        破舊的衣褲、鞋襪,蓬頭垢面,茫然卻開心地跟伙伴們在田間地頭嬉戲玩耍,這是定格在城市人心中的留守兒童形象。定期從遠方寄來的生活費是一種特殊的父愛母愛,而近在身邊的日常照應,只能由年邁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者其他親戚代為完成,這導致親子感情疏離、孩子營養不良、衛生習慣差、日常行為有失規范等問題。

        專家認為,留守兒童普遍處于“學習上缺人輔導”、“生活上缺人照應”、“親情上缺少溫暖”的“三缺”狀態。

        由于大多隔代監護人的文化水平低或家務繁忙,留守兒童在放學后幾乎無法得到額外的學習輔導,逃學、輟學、成績差、不完成家庭作業等現象,在留守兒童中十分常見。

        在采訪中,記者遇到了云環小學六年級的王端才,在他兩歲時母親就外出務工,近10年時間,母親都沒有回過家,沒有書信也沒有電話。談起與母親的情感,王端才顯得很平靜,沒有落淚也沒有抱怨,他臉上的漠然也許在暗示,“母親”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或許只是一個陌生的稱謂而已。

        息烽縣云環小學開展的對學校留守兒童生活現狀的調查顯示,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親情饑渴”:63%的留守兒童經常想念父母,48%留守兒童不希望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留守兒童父母回家的頻率也普遍較低,其中僅在春節回家的占79%,還有21%的父母兩到三年才回家一次,這部分家長大多數都在外省務工。

        全國婦聯《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超過6000萬,總體規模擴大。貴州省教育廳統計顯示,2013年貴州省在校中小學生為658萬人,農村留守兒童約為240萬人,在校生留守兒童為98萬人,學齡前留守兒童約150萬人。

        “缺教”、“缺管”、“缺愛”,留守兒童在成長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已引起學校、家庭等社會各界關注。

        屬于孩子們的愛心家園

        留守兒童之家的建立,無疑是目前社會給予留守兒童最直接、最溫暖、最實質的關懷。

        走過黑神廟中學的操場,一排粉色的平房映入眼簾。“文體器材室”、“心理咨詢室”、“親情電話視頻室”、“道德講堂”,“留守兒童之家”由此組成。這是學校專門為97名留守兒童開設的“愛心家園”,由學校的三位老師兼職負責日常管理維護運作。在這里,只要是課余時間,孩子們都可以給遠在外地的家長打電話或進行QQ視頻聊天,產生的費用由學校繳納。

        “看到別的同學父母總是來學校噓寒問暖,我心里很難過。”在“黑神廟中學留守兒童親情電話記錄表”中,記者看到了九年級三班劉念的電話內容記錄。

        “這次考砸了,下次一定努力。”這是王慶的電話內容記錄。

        黑神廟中學留守兒童之家心理咨詢室的負責人陳歡歡老師說:“通過電話內容記錄,我們可以了解到孩子最近的情感狀態,能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

        關愛留守兒童,需付諸實踐。留守兒童之家的成立,方便了親子間的溝通交流,也豐富了孩子們的節假日等課余生活 。

        “我們在留守兒童之家組織過很多活動,端午、中秋我們會陪孩子們一起度過。給孩子們過生日、春游野炊、看書畫展、看電影、手工制作、演講朗誦比賽、作文比賽、知識講座……”說起留守兒童之家的活動,息烽縣婦聯副主席汪潞侃侃而談。

        息烽縣目前有3006名留守兒童,其中2231名是在校學生。作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試點縣之一,息烽縣在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我們根據實際調查情況,建立了22所留守兒童之家,電腦、數碼相機、電話、圖書等設備全部配套使用。其中兩所在村里,多數在學校。”汪潞說,由于學校的留守兒童相對更集中一些,留守兒童之家建在學校利用率就比較高。

        為了讓留守兒童得到更好的監護,息烽縣還建立了58所留守兒童家長學校,由縣婦聯牽頭組織,利用春節、秋收等農民工集中返鄉的時機對家長進行生活安全知識、心理健康知識、法律常識等內容的集中培訓。對于隔代監護的情況,縣婦聯會不定期組織留守兒童監護人進行培訓,傳授隔代教育、家庭教育、矯正教育等具體教育方法,督促他們當好家長。

        在息烽縣關愛留守兒童的實踐中,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作了很多努力。息烽縣通過面向社會公開招募“愛心媽媽(爸爸)”、“愛心奶奶(爺爺)”、“知心姐姐(哥哥)”等愛心志愿者,以“1+1”的形式與留守兒童結對幫護。

        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留守兒童工作也與信息、科技緊密結合起來。息烽縣正在建設中的農村留守兒童信息庫會為留守兒童建立電子檔案,實現信息登記、權益保護、救助服務、部門管理、接受公共服務等使用功能一體化。通過動態監測,及時跟蹤、詳細記錄留守兒童的成長變化情況,為留守兒童的健康、快樂成長提供保障。

        “留守兒童工作任重而道遠,這才只是開始,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汪潞翻看著學校留守兒童的檔案記錄說,“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息烽縣還會為留守兒童們制作《留守兒童家長手冊》、《留守兒童工作指導手冊》、《留守兒童家長行動指南》三本手冊,分別發放給家長、老師、家長,這會讓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工作更規范、更專業。”

        千所留守兒童之家覆蓋全省

        省婦聯兒童部部長姜禾介紹,目前我省由婦聯參與建設的省級留守兒童之家共有1000多所,基本覆蓋了九個地州市的88個縣。

        關愛留守兒童,不僅僅體現在農村留守兒童之家的建設中。據統計,60%―70%的留守兒童都跟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為了避免隔代教育產生的弊端,麻江縣探索出了自身的方法:政府通過投資興辦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校來緩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問題、學習問題、管理問題,從管“吃”、管“穿”、管“住”、管“行”、管“醫”、管“學”、管“心”、管“育”等方面全面呵護留守兒童。

        在雷山縣的留守兒童關愛工作中,公安、工商等部門聯合行動,加大對網吧、游樂場等娛樂場所的整治,營造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優良環境。文體部門則積極實施村級圖書館和村級體育活動場館建設,為留守兒童業余生活和興趣培養提供基礎保障。

        去年我省實施的“9+3”教育計劃以及三年免費中等職業教育計劃,促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擴大了高中階段教育規模,避免未成年孩子過早流入社會,對留守兒童起到的保護作用不言而喻。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夜夜操国产视频91 |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 新97碰碰新版国产 |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