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預防醫學就業方向范文

        預防醫學就業方向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預防醫學就業方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預防醫學就業方向

        第1篇:預防醫學就業方向范文

        醫學院校體育教學與普通專業體育教學之間存在一定的區別,它具有醫學專業的特殊性。醫學與體育都承擔著提高人們身體健康水平的重要責任,體醫結合是現代體育及醫學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當前形勢之下高等院校醫學專業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

        現階段,隨著人們的健康意識的逐漸提升,醫學從傳統的臨場治療學逐漸發展成為“預防醫學”“健康醫學”“康復醫學”,體育已經逐漸成為當前人類生存及發展的需求之一,體育在增強體質、健身防病、醫療康復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加上現代工業及科學技術高速發展背景之下,“文明病”已經成為當前時代人類面臨的重要健康問題。相關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我國超過70%的人群都處于亞健康狀態,15%左右屬于非健康狀態,這種情況下,必須加強體育鍛煉,將體育知識與醫學知識相結合,從而增強體質,預防疾病。

        二、體醫結合改革方向下如何更好地開展高等院校醫學專業的體育教學

        1.加大研究力度,明確培養目標

        為了更好地開展體醫結合工作,切實推進高等院校醫學專業體育教學改革,相關研究人員在實際工作之中要加大研究力度,形成以醫為主、體醫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醫學與體育的相互滲透融合。基于此,學校可以建立一個體育教學改革小組,由學校領導,相關專家為成員,開展專題研究,為體醫結合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實際的體育教學之中,教師要讓學生切實掌握醫學、健康有關的知識技能,使其成長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2.找準體醫結合的滲透點

        康復醫學、運動醫學、運動處方等其實都屬于體醫結合的產物,學校在推進體醫結合,開展教學改革時,可以以它們為突破口,在體育課、醫學專業課教學之中滲透康復醫學、保健體育等理論知識,讓醫學專業的學生切實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通過體育課,開展保健運動、健身運動處方等項目的學習,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地掌握運動處方、體質測試等知識內容,在未來的工作之中,能夠指導病人或者自己進行有針對性的體育鍛煉。

        3.突破教學模式

        為了切實推進醫學專業體育教學改革,學校必須積極更新落后的教學模式,在安排教學時要增加體醫結合內容的知識,打破傳統,改變以往的體育教學內容體系,結合高等院校醫學專業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情況,開展適合醫學專業學生身體、生理特點、職業要求的體育教學,課內與課外有機統一起來,課堂之上重視學生體育知識、健全人格的培養,課外要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自由練習。除此之外,為了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學校還可以利用假期時間組織醫學專業的學生在社會上開展衛生健康知識培訓、醫學體檢等,以鞏固學生的專業能力。

        4.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專業素質決定了體育教學的效率,直接影響體育教學改革進程,因此,學校在實際的工作之中要重學校師資力量的培養,要能夠利用醫學專業的資源優勢,針對教師開展與體醫結合有關的知識技能培訓。比如組織學校的體育教師參加由專家開設的醫學知識講座。學校的體育教師及醫學專業教師要加強日常的交流溝通,醫學專業教師也要積極了解體育鍛煉方面的知識,熟悉體育運動的基本規律,為體醫結合工作的推進奠定良好的基礎。

        為了切實增強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強健學生的體魄,國家教育部門就體育教學做出了一系列指示,要求各級院校在實際的工作之中積極推進體育教學改革。醫學專業比較特殊,體育教學改革工作自然也與其他專業存在不同之處,為了更好地開展醫學專業體育教學改革,學校有關工作人員必須積極推進體醫結合,文章主要就體醫結合改革方向下的高校醫學專業體育教學工作的有關方法進行簡單的討論,希望能夠對相關教育人員的工作有所啟發。

        參考文獻:

        第2篇:預防醫學就業方向范文

        【論文摘要】本著滿足企業需求,實現學生順利就業的職業教育理念,筆者在從事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認真分析研究學生的特點和市場需求,對高職酒店管理系列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并對這些方法及實踐經驗加以總結,提出了職業化教學法,同時在教學實踐中運用推廣。

        職業教育的目的在于為社會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其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實現被教育對象的順利就業。這就要求職業教育的受教育者在學習期間能夠掌握所學領域比較實用的操作技能,并能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如何讓受教育者達到行業要求。就成了職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課題。而目前大多數高職人才的培養都沿用本科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能被充分調動。畢業時既沒有技能優勢,在理論上也遠不如本科生,無法滿足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導致高職生的社會認可度不高。

        在從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筆者發現要解決上面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切實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既能掌握專業技能.又樂于主動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做一個標準的職業化酒店人員。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了一套方法,并在運用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筆者將其定義為職業化教學法。下面以《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教學為例,對職業化教學方法的實施加以闡述。

        一、設定教學目標

        《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要使學生在學習完本課程后具有餐飲服務的常識(中、西菜點知識,酒水知識等),具備對客服務的意識(重視服務的價值,即筆者曾提過的“服務為王”的價值觀)。掌握餐飲服務的基本操作技能(例如。托盤、斟酒、折花、擺臺、接受預定、引領入座、點菜、上菜、分菜及結賬等),能處理餐飲管理中的基本問題(例如,餐前小會、分工及處理顧客投訴等),擁有餐飲服務者的氣質(站姿、走姿、談吐及基本的肢體語言等)。在畢業時,能夠順利實現在東部沿海的中高級涉外酒店餐飲部門就業。并具備一定的成長空間。

        這些目標中有些需要在課堂上著重強化.有些則要求學生課后的自我鞏固;有些需要教師利用案例加以詮釋,有些則要求學生親身體會。因此,在圍繞教學目標的同時,要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根據知識技能的特點運用相應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職業化能力的培養。

        二、幾種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分析

        (一)課堂以教師為中心,滿堂灌輸理論知識

        這種方式目前仍為最普遍的方式。學生在課堂上非常被動地吸收枯燥的理論知識.使得原本有趣的專業課程變成了睡覺時間。據了解,采取這種教學方式的教師有兩大原因:一是自身不具備專業實踐技能,因而無法傳授給學生:二是學校缺乏實訓條件,也只好做無米之炊。

        (二)盲目使用多媒體,大量地填充影像資料

        最近幾年.多媒體教學被認為是提高學生積極性和推動教學互動的有效教學手段,于是不少教師和學校對多媒體教學趨之若鶩,不根據專業及課程的實際情況,想方設法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有些教師多媒體課件僅僅是把原來的文字榜書內容敲上去。有些則填充大量圖片,還有的干脆成了電影欣賞課。當然,也不乏運用成功的例子,但更多的還是流于表象。

        (三)機械運用案例分析,像在培養閱讀能力

        目前,高職院校的雙師教師非常缺乏,有不少教師是從學校到學校,而學校又沒有相應的教師培訓計劃,在從事教學時只好從理論到理論。特別是在運用案例進行教學時,由于缺乏實際經驗,教師分析案例空洞無力,學生聽起來索然無味。主要表現為案例教學針對性不強,無法體現具體工作崗位的工作要求和過程,教師僅對案例文字進行分析,不能延伸到具體的崗位工作中去,尤其在案例中事件的處理上,僅憑想當然的分析。這種烏托邦式的職業教育方式無法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尤其是對應變能力的增強沒有發揮作用。有些教師甚至把案例當堂拿出來讓學生閱讀分析.儼然成了閱讀課.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

        三、職業化教學法的運用

        (一)講解知識要領,演示服務技能

        按照“理論夠用”和“理論指導實踐”的原則,先講解基本理論知識,然后演示服務技能。例如,在講到西餐擺臺操作技能時,教師先講解西餐服務與中餐服務的異同,然后把西餐擺臺所需的餐具展示給學生.并告知每種餐具的擺放位置、先后順序及相關要求,接著由教師親自演示兩遍給學生觀看(其中,第一遍會按照標準操作擺臺,并逐一解說要領,當學生完全看清楚后.第二遍則會有選擇地在某幾個操作上出現偏差,讓學生找出問題),最后再總結擺臺的要領.并編成口訣,使學生能夠理解并記牢。

        (二)練習操作技能,逐個糾偏達標

        當講解完一項操作技能后,要求學生課后去體會,在下一次課堂上,學生需要在教師面前練習操作。練習一定時間后,教師逐一審核,指出不足的地方,講解糾正的方法,并挑出其中幾位較為優秀的學生.讓他們幫助不達標的學生提高技能水平(這種方式在實際運用中很受學生的歡迎。一方面.學生之間的交流使他們都處在比較放松的狀態,更容易糾正提高;另一方面,對于較優秀的學生,則可以培養其基層督導的溝通能力),每一項操作技能結束練習之前。教師再逐一審核,并考評打分。計入平時成績,以督促學生端正態度,認真練習,確保每位學生都能達標。

        (三)分組模擬演練。融匯職業精神

        模擬演練是酒店職業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模擬,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領悟酒店職業精神。在《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的各個教學環節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該項目結束后告知學生下次課堂演練的內容及相關要求,并安排各組學生提前到附近酒店參觀考察。各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討論并練習。演練課上,每組學生就是該項目的一個團隊,共同完成該項目的全部流程。這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利于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例如,在講解餐飲對客服務過程時,小組中的成員分別扮演迎賓、服務員、收銀員、基層督導員等角色,由另一小組成員扮演顧客,如此循環。表演結束后,請各小組代表分別提出提出本小組的優點及存在的問題。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點評。

        (四)案例討論分析,培育管理思維

        案例分析教學可以提升學生能力,尤其是對統籌管理能力的培養有重要作用。《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的特點要求教學中必須遵循從基礎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的循環過程。在前面基礎知識講解和大量技能實訓基礎上,科學地安排案例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挖掘學生的管理能力,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案例可以是文字資料。也可以是視頻資料。案例分析課上,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討論并總結出本小組的意見,由其中一位代表發言。各小組發言結束,教師解答學生提問(主要是解答學生在討論中存在疑惑的問題)。最后,根據學生的發言和提問.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并加以綜合分析,從而使學生學會“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分析問題方式,懂得如何用理論指導實踐。在教學實踐運用中很受學生的歡迎。

        實施案例教學有兩個問題要注意:一是教師要提前至少一周將文字案例印發給學生,或提前一周將視頻資料給學生觀看:二是案例的內容應該與前一階段的教學內容相符。

        (五)專項技能競賽,重點突破提高

        從某種意義上講,《餐飲服務與管理》是一門經驗學科.對操作技能的要求高,學生在畢業上崗前必須擁有扎實的基本功。在課程教學中,必須不斷鞏固學習成果。

        第3篇:預防醫學就業方向范文

        關鍵詞:高校;藝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高校藝術專業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接班人,將他們打造成為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責任。因此加強對藝術專業學生思政教育成為當前高校發展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藝術專業學生心理特征

        (一)重技能輕文化

        藝術專業學生進入高校途徑有所不同,他們在高考前需要加試,然后參加文化課考試才能夠進入高校接受專業化藝術教育。相比較之下,藝術專業學生文化課分數偏低,且高校招生僅關注其技能,對藝術專業學生產生了影響,使其更加關注專業技能,忽視了文化課學習。因此進入高校的藝術專業學生文化課功底較弱,且思想政治素養較為匱乏。

        (二)缺乏理想信念

        認為,社會意識是由社會存在決定。高校作為新思想、新觀念發源地,藝術專業學生經過藝術熏陶,對于新鮮事物的敏銳度更高。因此藝術學生多思維活躍、性格活潑,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但是藝術學生對自身未來發展定位較為模糊,極易受到不良現象的影響,造成理想信念缺失,社會責任感非常薄弱。

        (三)紀律性不強

        在校藝術專業學生多為90后,他們成長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新時期,物質與精神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情感豐富。一些術專業學生過于自信,活在自己營造的藝術世界,目中無人[1]。常常只顧及自身利益,過于表現自己,缺乏紀律性。可見,藝術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盡人意,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構建高校藝術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

        (一)明確教育目標

        大學生接受教育最多的方式是課堂教學,因此思政教育中,課堂是重要陣地。針對藝術專業學生特點,應將專業課與思政教育有機結合,兼顧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雙重需求。如在欣賞《自新大陸交響曲》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德沃夏克寫作背景,將捷克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表達出來,使得學生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能夠更好地把握住作者的情懷。而美術系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如《自由引導人民》,教師可以對作品內涵進行介紹,使學生深入理解作品,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念,使其能夠認識到作為人民藝術家為人民、為民族、為國家服務的重要性,以此來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二)滲透傳統文化

        在思政教育中,教師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滲透,提升民族自信心。中華傳統藝術形式種類繁多、博大精深。藝術建立在歷史、文學等基礎之上,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因此藝術專業學生思政教育也應堅持該項原則,應適當延伸其深度和廣度,改變單一學習模式,深化對藝術知識的學習,以此來提升自身鑒賞力[2]。除此之外,高校藝術專業還應將戲劇、戲曲及京劇等融合到一起,豐富藝術體系,在此基礎上進行思政教育,能夠提升學生思想境界,從而實現思政教育目標。

        (三)重視隱性教育

        校園藝術活動是校園生活的一部分,能夠豐富學生生活,且能夠達到隱性思政教育。首先,教師要從頂層入手,選擇恰當的切入點,采用多樣形式,以此來適應新時代藝術學生心理特點,為思政教育實踐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還可以利用節日等機會,舉行與節日主題相一致的活動。如清明節時,可以舉行祭奠民族英雄的朗誦會等;中秋節舉行古典舞大賽等,將思政教育無形滲透至校園藝術活動當中,從而促進學生思想發展。現階段,高校藝術文化活動尚未形成完善的運行機制,但出具雛形的校園文化已經在各所高校開展[3]。如北大、清華等知名高校,舉辦的各類活動等,既能夠在活動中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還能夠體現大學精神。其他高校也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舉辦相應的活動。如創作與校園生活、景觀等相關的藝術作品,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傳承學生愛國等情結,且能夠更好地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三、結語

        根據上文所述,藝術專業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其思想、觀念正確與否直接決定了祖國未來發展。藝術專業學生與一般專業學生有所不同,個性鮮明、理想思想欠缺。因此高校應樹立現代教育理念,以理想信念為基礎,將愛國主義作為重點,重視隱性教育,并積極滲透傳統文化,引導高校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在學習藝術內涵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優秀的藝術品質,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樹立好榜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楊立志.全方位全過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論體系及其構建[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9-12.

        第4篇:預防醫學就業方向范文

        【關鍵詞】云南工商學院;人文課程體系設置;漢語言文學(文化傳播)專業;實用性

        人文,社會人倫,文治教化,簡言之,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本文以云南工商學院的新聞傳播專業為例,來探討如何設置具有實用性的人文課程體系。

        一、人文內容與設計形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云南工商學院在2011年申報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化傳播方向),2012年開始招生,到2014年共招生三屆,共計173人。第一屆學生錄取之后,問題接踵而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能做什么工作是焦點問題之一。通過對云南省內就業市場進行調查,發現當前省內的文化市場,新聞傳播、出版發行、中小型企業單位宣傳部門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有一定的需求量,尤其是云南省的地州、縣市、鄉鎮等基層單位和社區;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對這一專業的人才需求量增長較快;具備相關采寫編評全媒體一體化知識技能的學生受到上述用人單位的歡迎。于是圍繞著人才需求分析,制定了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主要培養在省內企事業單位的宣傳部門、社區基層、新聞傳媒、出版發行等機構從事文化宣傳、出版編輯、新聞傳播、文案策劃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課程體系由公共基礎課(10%)、專業理論課(20%)、專業核心課(30%)、技能實踐課(30%)、拓展課程(10%)五個模塊組成。在課程體系的設置過程中,是否設置語言學概論、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古代文論、西方文論、美學等課程成為一度爭議的問題。“實用派”認為上述課程不具備實用性,成本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獨立學院教學資源有限,不應設置。“人文派”反駁,這些是基礎課程、常規課程,不設置,學生如何學以致用,好比建在空中的樓閣,沒有根基,實用就是空談。雙方各執一詞,據理力爭。

        二、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

        我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定位是文化傳播方向,專業核心課與技能實踐課以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公共關系與商務禮儀、網絡編輯寫作、溝通與口才、速記和速錄、校對實務、報紙電子編輯與實踐、文化產業策劃、企業宣傳創意等課程為主,實用性較強,因而需要建設一系列的校內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教學條件,滿足他們的需求。在教學環境與教學資源方面,漢語言文學專業圖書15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等資產總值近300萬元。擬建非線性編輯工作室、演播室、新聞實訓中心(以紙媒、網媒、新媒體為主),讓學生能夠完成常規的前期采訪和后期制作任務。學生可以在校內實訓基地模擬日后的工作場景、工作流程、工作內容,了解崗位職責、工作標準、注意事項以及工作細節,用理論知識和實踐模擬武裝自己,為下一步進入實習單位奠定基礎。同時,與有行業影響力的企事業單位宣傳部門、新聞媒體、出版社、文化傳播公司、社區基層進行校企合作、市場調研,讓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走出校門,進入上述單位,校外實訓,通過完成實際任務、項目的考核,開闊眼界,準確定位,積累工作經驗,獲得預期的工作崗位。目前,已經與《春城晚報》、《車與人》雜志社、云南電視臺、大理電視臺、普洱日報社等結成校企合作單位。

        三、工學交替與行業專家進課堂

        為了讓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化傳播方向)的學生更好的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工作實踐,體現人文課程的實用性,學院開展了工學交替與行業專家進課堂的人才培養活動。所謂“行業專家進課堂”,即邀請富有經驗的專家、企業人員等來給學生講課、示范,了解工作的實際情況,比如,云南電視臺新聞中心副主任、發展研究部主任、傳媒經濟學博士寧莉女士被邀請來人文學院進行“如何做好電視新聞節目”的講學,從事新聞行業數十年、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車與人》雜志社主編錢粲明先生做了“昆明都市類報紙的那些事”的講座,一系列行業專家的講座讓學生受益匪淺。所謂“工學交替”是學院在學生四年大學學習期間,安排二到三次實習機會。

        總而言之,人文課程不是沒有實用性,而是怎樣找到適合的載體和形式,體現其豐富的內容與潛在的價值。通過對云南工商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化傳播方向)人文課程體系設置的研究,從一個側面證實了上述觀點。這一論證對于其他專業開設的人文課程,也同樣適用。“人文課程也實用”的破立有待全方位、深層次、接地氣的進一步論證,這里限于篇幅,不做贅述。

        參考文獻:

        [1]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版縮印本;

        [2]云南工商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化傳播方向)的系列調查研究報告、專業建設材料

        基金項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云南高職院校人文課程體系設置研究”(2014C183Y)的階段性成果,云南工商學院院級課題(JXYJ2013-1-16)成果。

        (上接第16頁)

        選擇市場研究、渠道管理以及市場策略等各個業務背景的人員任教,讓學生聆聽來自一線的市場營銷經驗,增加其真切感受,強化實踐環節,加快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并加強工學結合。

        (五)建立科學考評機制

        要改變這種“一張試卷”的單一的考核形式,就要根據企業和市場的需求變化,明確專業培養目標,根據企業對營銷人才的能力要求,建立合理的量化評價指標體系,按規定的標準對實踐教學各階段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使學生可以根據評估標準,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明確作業要求,規范學習行為,在每次實踐結束時就能給出每一階段的評價結果,課程結束時綜合所有實踐,評價學生對專業技能和應用能力的掌握情況,以真正實現對學生在營銷策劃等實操方面能力上的培養,以滿足市場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考評過程還要做好效果反饋與調整工作,在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收集學生參與實訓中所表現出的問題,并給出解決預案,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結論

        實踐教學環節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要使學生成為主體,教師作為配角,讓學生在實踐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和加強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型本科只有運用新的教育理念,深入探索實踐教學模式、教學資源及教學手段的改革,改進實踐教學模式,豐富教學資源,強化師資隊伍,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從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更多地體現出企業的需求方向,才能在人才培養上滿足市場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杜瑋楊帆.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實踐教學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2012(8):157-158

        [2]王瑩,任洪娟,駱佼.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研究[A].第5屆教育教學改革與管理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

        第5篇:預防醫學就業方向范文

        關鍵詞:中醫特色 預防醫學 教學改革

        一、加強教學基本建設

        1.加強專業建設

        專業建設是每一學科基本的教學條件之一。尤其是中醫院校開設的預防醫學專業,在專業方向上存在著很大的優勢,因為深厚的中醫學理論與預防醫學專業存在著天然的結合點,中醫在早期就提出中醫治未病的成熟理論,這就使中醫院校的預防醫學專業就業方向更靈活,專業口徑更寬闊。因此,探索建立交叉學科專業,實施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是中醫院校預防醫學發展的重要方向。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高等學校教學活動的主導,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高校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保證。針對中醫院校預防醫學專業屬于初期發展階段,師資隊伍比較薄弱的特征,教師隊伍建設應以引進和培養有資歷、有經驗、有科研能力的學科帶頭人為首要,以培養、穩定骨干教師隊伍為重點,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建立一支數量夠、素質高,結構合理、業務優良、治學嚴謹、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同時,根據自身實際,制定向預防醫學專業教師傾斜的分配制度和管理機制,確保專業教師隊伍的數量和質量。

        3.加強課程和教材建設

        隨著國家對社區建設的逐步重視,投入的進一步加大,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更多的將走向社區工作,因此,為突出中醫院校預防醫學專業的特色,修訂適于中醫院校該專業發展的教學培養方案,如將中醫基礎理論、針灸、推拿等中醫特色學科融入預防專業的學習中,讓學生畢業后在社區工作中技能更多,能力更強。同時,為了宣傳、突出預防醫學的特點,開展優質課程、精品課程建設是推動課程建設的有效形式。建立中醫特色的預防醫學“五大衛生”的教學梯隊,嚴格主講教師崗位資格,嚴把教學質量關。

        教材的質量直接體現著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的發展水平,也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教材建設。要突出中醫院校的預防醫學特點,可能在教材建設上還存在著學生無教材或無材可參考的現實,因此,組織教學團隊,編寫適用于預防醫學中醫特色學科的教材是主要任務之一。同時,我們應吸收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不能滯后于現代預防醫學的發展,應緊跟全國西醫院校預防醫學的大發展,并突出中醫特色。

        4.加強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要建立和完善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多功能實驗室和校內外實習基地,充實專業課實驗室設備,改善實驗教學條件,積極開展學科具代表性的實踐教學內容。同時,探索中醫、中藥與預防醫學結合的實驗教學內容,多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

        5.加強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建設

        畢業論文是預防醫學專業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學生綜合素質和科研能力的一項主要表現形式。論文寫作的好與壞,直接反映了學生在學校、醫院、疾控和監督所所學基本功是否扎實及科研能力的強弱,也是實踐教學活動的重要形式,必須加強管理,確保質量。從實驗的選題、開題、實施及統計分析都應嚴格按照專業要求來做,不能與臨床醫學生要求一樣,因為,我們著眼的是整個人群的監控和環境,并最好能突出中醫特色。

        二、加強專業教風與學風建設

        教風建設是建設良好學風的基礎。教師應當模范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治學,為學生樹立典范。學風建設是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和學習習慣。考風考紀是學風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要加強考風建設,采取得力措施,嚴格考試紀律,杜絕考試舞弊現象。

        總之,教育質量是學院的生命線,是高校賴以生存的根本。學生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招生、就業、社會聲譽和經濟效益。學生的質量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外語水平。學生運用外語的閱讀能力、聽說交流能力,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通過率等,都是專業教師在日常學習中指導學生的方向。二是信息處理能力。包括學校是否開設了計算機公共課,學生使用計算機和互聯網的能力,以及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專業學生是否熟練掌握相關專業軟件,如營養與食品衛生的計算器,流行病與統計學的SPSS等相關軟件。三是科技創新能力。中醫特色的預防醫學藥兼顧中醫和預防兩個方向,因此,平時學生參與科研活動,將中醫基礎與預防疾病有機結合,對寫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科技論文都很有幫助,也為大學生進一步從事科學研究開闊了口徑。四是融入社會的能力。作為預防專業的學生,工作對象是整個人群,因此,將堅實的課堂知識和工作特點有機結合起來,是我們中醫院校預防專業學生平時培養的重要能力。

        對中醫院校的預防醫學專業,要逐步凸顯特色,深化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還需要領導的重視,增加教學投入,改進人才培養模式。同時,學生也應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全面培養自己的能力,將自己的專業特色體現到社會當中去。

        參考文獻:

        [1]朱惠蓮,洪微,張作文.我國預防醫學研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生命科學,2006,(01).

        [2]孫濤.中醫治未病[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0.

        [3]王宏.預防醫學專業高級人才素質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5,(08).

        [4]鐘貴良,梁維君,劉愛忠,楊光凡.新的公共衛生形勢下深化流行病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03).

        [5]王蓓.提高預防醫學專業流行病學教學質量的實踐與思考[J].西北醫學教育,2004,(04).

        第6篇:預防醫學就業方向范文

        關鍵詞:預防醫學專業;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7-0144-02

        我國的預防醫學專業創立在動蕩的戰爭時代,而西方國家的預防醫學專業創立在19世紀,在發展的進程上,我國預防醫學落后于西方國家[1]。經過200多年的發展,預防醫學在預防重大傳染病的傳播與防治上起到了跨時代的意義。然而,隨著醫學的發展以及環境的改變,預防醫學面臨更多的挑戰。其中,預防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作為預防醫學成功實施的重要環節,因此對預防醫學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高等院校的培養模式、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國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1.現場調查和分析問題能力較低。目前,我國開設預防專業的院校有92所[2],由于我國很多醫學院校受到傳統思維,即“重理論、輕實踐;重治療,輕預防”的影響,預防醫學專業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學校普遍注重整體的學生技能的掌握,卻忽略了預防的重要性。因此,現場調查和分析問題作為實踐的重要內容往往被很多的學生所忽略,對理論內容的掌握非常熟練,然而一旦面臨具體公共衛生問題時就會束手無策。對于本科階段預防專業的學生,這方面是嚴重欠缺的內容,同時也是制約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就業與適應工作崗位所面臨的重大問題。

        2.缺乏科研創新精神。預防醫學重在應對各種疾病或者公共突發事件的預防上,而疾病的發生機理、流行特征(三間分布)、影響因素、防治手段等都需要預防專業學生不斷探索,不斷鉆研,而目前我國預防醫學本科階段往往把目標放在理論知識的掌握上,缺乏對未知領域的探索精神,同時也缺少創新精神[3]。而醫學院校在對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畢業論文要求的水平也較低,學生對科研的設計、選題、科研的方法等都缺少認識和了解,畢業論文的質量也有待于提高。

        3.臨床技能不足、英語水平落后。由于很多醫學院校往往認為預防醫學專業不用像臨床專業那樣掌握臨床技能,導致預防醫學的學生參加的臨床技能實踐時間非常有限,而臨床技能的不足嚴重制約了預防醫學專業的學生應對公共突發事故的應對能力,同時也限制了對臨床知識系統的掌握。在前言中,我們已經提到,我國的預防醫學落后于發達的西方國家,因此了解和掌握西方國家的技術和理論知識是國內預防醫學專業學生所應必備的。因此,就要求預防醫學的學生有較高的英語水平來閱讀大量的英文文獻,了解國外預防醫學的技術方法。然而,目前我國的預防醫學本科階段的學生,英語水平往往局限于普通大學四級,而專業的醫學英語水平較低,這嚴重限制了他們獲取大量國外信息的能力,也限制了他們思維的發展[4]。

        4.人際交往、社會適應能力較差。預防醫學是與人群密切相關的專業,它研究的就是人群,所以不可避免地要與人群進行交流。然而,由于我國預防醫學的學生缺乏現場實踐的機會,因此這方面能力欠缺。預防醫學專業是要與環境、人群密切打交道的,例如在克山病高危因素的研究中,該種疾病是一種地方病,患病群體居住地域較為偏僻,因此需要學生能夠適應各種環境。然而,由于當今社會的發展,適應艱苦環境的機會越來越少,這種社會實踐在我國很多預防醫學院系都是缺乏的。

        二、預防醫學專業“五位一體”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1.“五位一體”的內涵。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國內外參考,提出了預防醫學專業“五位一體”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五位一體”指專業教育、學業教育、實踐教育、創業教育和綜合素質教育五者融為一體,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系統的預防醫學理論知識、基本技能,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專業教育強調的是,在大學教育階段要掌握以衛生毒理學、衛生統計學為基石,以流行病學為上層建筑的預防醫學整體知識體系。學業教育強調的是,在學生受教育階段,不僅要全面地掌握所學的專業知識,也要鞏固發展相關專業、相關領域的知識,提高人文素養,提升整體學業水平。實踐教育,旨在通過具體的實踐過程,使學生掌握本專業的方法技能,提升調查隨訪、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科研探索的能力。創業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開拓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就業的水平與質量。綜合素質是我國素質教育培養的目標,同時也是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的關鍵環節。預防醫學專業綜合素質包括多個方面,如專業素質,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熟悉健康教育工作,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和統計分析等技能以及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的能力。

        2.預防醫學專業“五位一體”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具體策略。①“五位一體”思想指導教學內容的改革。我國預防醫學仍然承襲前蘇聯的教育體系,雖然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但是仍未發生革命性的改變。然而,人們的醫療需求、外界環境以及各種疾病的發展已經發生變化,如果仍然用以前的方式方法處理現在預防醫學問題,顯然已經不再適用。因此,我國的預防醫學在教學內容上應該做出相應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改革理論內容。理論指導實踐,而過時的理論將無法正確地指導實踐。由于預防醫學的防治重心已經逐步轉移到常見病、慢性病及多發病上,因此,需要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改進,增加常見病、慢性病及多發病的防治手段與方法。本科階段的預防專業學生專業英語能力較差,同時文獻查閱和統計分析等課程較少,因此對于整體本科階段預防專業學生水平都產生了制約,所以可以增加此類課程。還可以增加一些選修課,方向可以是多方面的,如衛生法規、政策以及社會交往等[5]。②“五位一體”思想指導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方法的改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理論教學方法,另一個是實踐方法。前者主要是增加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例如開展討論式、啟發式、案例分析教學,讓學生真正參與進去,對于培養學生的系統邏輯思維將產生重要的作用。后者的改進包括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如參與多種疾病的防治過程,進行公共突發事件的現場調查與分析,同時也增加學生科研的能力,掌握預防醫學實際應用的技能,培養成應用創新型人才。實踐方法的改進還包括減少傳統的驗證性實驗,開設設計性實驗,增加對臨床實踐的重視程度和開展雙語教學。

        三、預防醫學專業“五位一體”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展望

        1.“五位一體”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五位一體”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較傳統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有明顯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學方法和內容更加全面。“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采用多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如討論式、啟發式、案例分析式、開設設計性實驗、雙語教學等教學方法,教學的內容涉及多個方面,不僅是專業方面的,還包括臨床專業、衛生檢驗、衛生政策、社交技巧、科研調查等多個內容。(2)更加凸顯“應用”和“創新”。目前,預防醫學本科階段就業并不樂觀,針對社會的需求以及終身發展的需要,在培養人才方面需要更加突出預防的應用性和創新性,才能提高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就業的質量和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能力[6]。

        2.“五位一體”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可行性。“五位一體”成功將專業教育、學業教育、實踐教育、創業教育和綜合素質教育五者融為一體,是開拓我國新時代新目標預防醫學的重要手段。首先,它順應社會醫療發展的要求,符合預防疾病發展變化的趨勢。其次,它符合人才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的目標,有利于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實用的應用創新型人才。最后,它摒棄了傳統的教育模式,是一種創新的教育理念,滿足了教師和學生的發展需求。

        四、結束語

        預防醫學專業“五位一體”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符合時展、醫學發展以及人才終身發展的重要教育理念與方案。本文分析了我國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即現場調查和分析問題能力較低,缺乏科研創新精神,臨床技能不足、英語水平落后,人際交往、社會適應能力較差,因此提出了預防醫學專業“五位一體”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主要從教學內容和方法開展構建的具體策略。最后從“五位一體”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和“五位一體”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可行性兩方面對該方案與理念進行展望。

        參考文獻:

        [1]唐明德,歐陽江,唐美秀,劉娟.構建應用型的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3,(06):72-73.

        [2]袁利,王家驥,肖德生,雷毅雄。我國預防醫學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2,(10):44-45.

        [3]賀慶芝,曾懷才,彭翠英.“五位一體”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新西部(理論版),2013,(14):59,53.

        [4]歐陽江,唐明德.構建應用型的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長沙醫學院學報,2014,(03):50-52.

        第7篇:預防醫學就業方向范文

        2009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以及《2009~2011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意見》中提到:“我國將加強醫藥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盡快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有合格的全科醫生。”全科醫生應提供預防、醫療、保健、健康教育、康復、計劃生育指導六位一體的社區服務。目前我國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兩大部分,其中公共衛生服務包括疾病預防控制、計劃免疫、健康教育、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精神衛生、衛生應急、急救采血服務以及食品安全、職業病防治和安全飲水等12個領域。群眾對全科醫生服務的需求調查顯示,95%的調查者要求,全科醫生能對疾病的預防和促進機體健康等方面進行健康知識教育;96%的調查者要求,全科醫生能進行傳染病防治和預防接種及除四害的工作指導[4]。但我國現行的醫學包括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傳統的重疾病臨床治療輕疾病預防保健的思想嚴重”,因而造成注重疾病治療,忽略融預防、治療、保健、康復為一體的醫療衛生全程服務,對社區預防保健、社區護理、社區健康教育等課程不感興趣,其相關知識和技能欠缺[5-6]。為提高基層全科醫生公共衛生服務理論知識,國家出臺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而就其實踐能力的提高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目前我國的全科醫學教育仍處于過渡期,完整的全科醫學大學教育體系尚未形成,沒有與之匹配的全科醫學臨床實習醫院[7]。對于全科醫學的公共衛生服務實踐能力的教學實習方面的研究較少,我們希望通過本次的課程改革來彌補這方面的空缺,努力提高全科醫學畢業生服務社區的能力,培養服務基層“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上”的實用型全科醫生。

        2基于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崗位能力的課程內容改革

        2.1課程改革目標

        現代醫學教育培養的臨床醫學(全科方向)學生應該滿足基層民眾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需求,滿足基層醫療機構對從業人員應具有的基層衛生服務的崗位能力要求,滿足衛生行政部門對基層衛生服務的要求,滿足國家衛生事業發展的“十二五”規劃,醫藥衛生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創新能力要求,并能在畢業后盡快通過國家執業醫師(助理)考試,取得醫師執業資格證書。

        2.2課程內容改革目的與理念

        臨床醫學開設的預防醫學課程,多沿用的是預防醫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環境衛生學、職業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流行病學和衛生統計學五大學科課程的壓縮版,知識缺乏整體性,強調理論知識,忽視應用型、創新型、科研型人才的培養,也忽視了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相結合,畢業后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工作需要和自身職業發展需要,難以滿足居民及國家對他們職業能力的需求。在課程內容改革過程中,應結合基層醫療機構衛生人員應具備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作為執業醫師應具備的專業能力、衛生行政機關要求的衛生行政能力和自身職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知識素養,發揮預防醫學的學校課程教學內容對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社區科研、專業能力、社會服務能力的引領和儲備作用。所以在教學內容的改革中要兼顧多方要素,摒棄過往只注重知識的傳承,而忽視了由知識帶來的受教育對象的知識、能力、思維模式等的全面發展,摒棄過往為工作而工作的態度,轉化為工作是我的能力體現,推陳出新。

        2.3課程內容改革實施思考

        預防醫學涵蓋的的五大學科,看似一盤散沙,其實他們都緊緊圍繞著“健康”這一主題。結合新時代公共衛生主題,在預防醫學課程內容改革中應緊密結合臨床醫學、全科醫學,以及強化學科內部知識間的兼容、滲透與連貫。既然他們都屬于醫學這個大的學科體系,他們之間就一定有著必然和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改革中,將內容可以分為六個模塊,第一模塊為現代健康觀即緒論部分;第二模塊為健康影響因素研究即原環境與健康;第三模塊為健康研究的方法,主要涵蓋醫學統計和流行病學;第四模塊為健康相關疾病的預防與控制原預防與控制。添加第五模塊健康相關基層(社區)衛生服務,第六模塊健康相關行政管理。通過合理整合和序化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強化現代健康觀,并將預防醫學觀念、知識和技能貫穿到整個社區衛生服務、基層醫療服務、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和終身醫療服務(活動)中去。

        2.4課程內容改革實施實例

        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各種職業能力融入預防醫學教學中,是本次課程內容改革研究的重點之一,以基層慢性病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為例。第一部分學習認識三級預防的開展在高血壓的預防、治療和康復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學習完后,總結和思考“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自然、職業、飲食、心理、社會、行為生活方式等),有哪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壓、如何在社區開展高血壓的三級預防”;第三部分是高血壓的社區考核,指標計算方法、社區高血壓調查報告、本地區的高血壓流行病學研究;第四部分是高血壓的社區控制干預(社區危險因素、干預方法、效果等)研究;第五部分是根據社區人群社會—心理—生物特點分析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和實施方案、社區管理方法、分析社區服務能力和服務提供與服務需求,提出改進措施;第六部分是高血壓防治相關政策、法規與衛生服務。課程學習最后,學生結合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和全科醫學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健康與衛生問題,通過查閱論文、教師指導開展學術研究和/或論文撰寫。

        3結束語

        第8篇:預防醫學就業方向范文

        關鍵詞:公共事業管理;課程體系;醫學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3)05-0050-03

        醫學院校公共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主要是面向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或事業單位的公共管理崗位,但因其專業性不強,還有文秘、管理、經濟學、財務管理、外語、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的專業人才在搶公共事業管理的工作崗位,并且他們在自身的崗位上做得還不錯,使得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的專業優勢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同時,醫療單位行政領導干部大多沒有受過專門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教育,不少打著各種旗號的“管理咨詢機構、管理咨詢師”等已涉足醫院管理、衛生管理行業的各個領域,為他們提供具有針對性的管理培訓和決策支持[1]。

        以上現象一方面說明衛生醫療機構缺乏公共事業管理行業這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說明衛生管理專業人才尚未被認可,說明目前醫學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及課程體系有待優化。

        一、醫學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

        本文以海南醫學院2012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作為調查對象,對其就業狀況進行跟蹤調查,共發放問卷35份,正式回收34份,問卷回收率97.14%。

        本次問卷調查涉及畢業生基本情況、就業實踐能力需求、對學校的基本評價、專業課程結構對就業的影響等幾個方面[2]。問卷調查結果采用Epidata輸入計算機進行處理,并借助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一)畢業生的基本情況

        在34份有效問卷中,有76.47%的畢業生在生源地就業,66.67%的在事業單位就業,88.24%的從事于公共管理類或相近的工作,這三項數據說明海南醫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主要分布在生源地的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符合專業的辦學特色。

        (二)畢業生的實踐能力需求調查分析

        公共事業管理在校學習包括理論教學、見習、實習,對三者之間的學時分配調查中,有94.11%的學生認為實習可加強對理論知識的消化和理解;對于專業實習和臨床見習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有88.24%的學生認為應加大實踐教學的比例,增加社會調查、衛生法律宣傳等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在對實習評價的量化考評調查中,82.35%的學生認為應制定符合專業需求的量化標準,包括學生出勤和紀律,論文寫作的條理性、邏輯性、嚴謹性和科學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97.22%的畢業生認為,在實習、見習期間自己的整體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鍛煉與提高,對其將來從事的工作有實際性的幫助。

        (三)畢業生對學校的評價

        畢業生對學校的評價調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學校的辦學條件,校園文化及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學校管理等。70.58%的畢業生對辦學條件比較滿意,17.65%的學生基本滿意,還有11.77%的學生不滿意,由此可見,學校對于公共事業管理的辦學投入還有待加強。對于校園文化評價, 94.11%的畢業生認為學校人文教育“較好”,88.24%的畢業生認為學校醫德醫風教育和學風“好”或“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滿意度達到94.12%, 說明學校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采取各種有力措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了優良的學風。對于學校的管理,94.12%的畢業生認為教學管理工作較好,91.18%的畢業生認為學生管理工作較好。

        (四)專業課程設置對就業需求的影響

        通過對首屆畢業生的“您對目前的專業課程體系滿意情況評價”的問卷調查顯示,滿意度僅為24.3%,不滿意的達到44.2%, 這一調查結論在其他同行學者的研究中也被證實[3],這說明目前國內醫學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不滿意是較為普遍的現象。

        海南醫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分為三段式培養,即“公共素質課――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等幾大模塊。公共素質課主要包括德育類課程和計算機、外語、數學等工具類課程;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醫學類基礎課和經濟管理專業基礎課,如基礎醫學綜合、臨床醫學概論、衛生統計學、衛生學、流行病學、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管理信息系統等;專業主干課主要就是反映該專業培養特色和目標的課程,如衛生經濟學、衛生管理學、醫院管理學、社會醫學、醫療保險、衛生服務和社區醫療等。

        為進一步了解學生對公共素質課和專業基礎課中哪些課程認可度不高,對其進行了深度訪談。調查顯示,學生對政治素質類課程認可度不高,76.48%的畢業生表示在校期間曾逃過政治素質類課程,有35.29%的學生表示在課堂上手機上網、打瞌睡、聊天等。英語類、計算機類的技能課程認可度達到70%以上, 91.18%的畢業生認為大學英語很重要,這一結果在“您通常選擇哪類課程上看英語材料”的統計結果能進一步反饋:73.53%的學生選擇政治素質課程,23.52%的學生選擇專業基礎課,不到10%的學生選擇專業主干課程。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因迫于大學英語四六級的壓力,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還是較高的,故有的學生不惜在其他課堂看英語材料,同時也看出了部分學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學生選擇專業基礎課學習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現象――課程認可度較高的集中在考證、考級、考研課程。調查顯示,畢業生中參加過除計算機、英語等級考試之外的考證或其他培訓(如會計證、教師資格證、口譯培訓等)的高達94.12%。調查發現,大一、大二的學生可能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英語四六級證書上,從大三下學期開始,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公務員或考研上,在2012屆畢業生中, 選擇考研的占35.29%,而選擇考公務員的達到29.41%。

        最后, 對專業主干課程群的調查發現, 只有17.64%左右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感興趣,并愿意花較多時間在專業課上。醫學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第一志愿錄取的比例相當低,大部分學生是從其他專業調劑過來,專業思想不穩定,盡管經過四年的學習,但專業認可度仍不高。64.71%的學生認為目前的工作與所學專業相關聯,而剩下的學生大多對所學專業課程不感興趣。對于學生課外閱讀的統計,只有23.52%的學生會花時間閱讀專業相關書籍,64.71%的學生選擇閱讀更為實用的操作類課程書籍。

        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2012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就業現狀調查顯示:專業培養方案有待完善,課程體系亟須優化,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課程繁多,結構不合理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結合的邊緣學科,既要了解一定程度的醫學知識,又要學習經濟管理學的專業課程,課程門數較多。又因其屬于管理學門類,學制為四年,時間短,總學時數偏多,學生苦不堪言。追究其根源,主要是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專業特色不彰顯,導致課程開設廣而不精,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課程結構不夠合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首先,醫學類課程門數過多,學時比例過大。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并非臨床醫學專業,對醫學知識的掌握的要求應有差異。其次,經濟管理類課程比例偏低,因醫學院校經濟管理專業方面的師資緊張,一些理應開設的應用性和實操性較強的管理類課程沒有開設。再次,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開設的前后關聯程度沒有科學邏輯性,如醫學類課程開設應先開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開設與之間隔不能太長。專業課程學習過程應先開設經濟學、管理學等專業基礎課程,再開設衛生經濟學、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衛生事業管理學等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開設的時間間隔不能過長。

        (二)預防醫學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從畢業生從事的相應工作來看,大部分是從事于衛生行政部門或相關事業單位的公共管理工作,近期各種流行性疾病的傳播,如“非典”、“禽流感”、“豬流感”等疫情的蔓延,從某種程度折射出衛生行政部門思想上麻痹、應急處理能力的缺陷以及信息渠道的不暢通。作為未來將分布在各地、各行業潛在的衛生行政工作人員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 培養其預防意識和技能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中僅僅設置了預防醫學導論這一門概論性的課程,學時數僅為36,學生很難對疾病預防形成一個全面的認識,更不用說指導其日常行為。

        (三)專業課程開設與就業需求有差距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的是衛生行政管理工作,應用文寫作、秘書學類課程可以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公文寫作能力和文件處理的素質,學校將此類課程安排在選修考查課,學時數及相關考核要求也較低,不利于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有很多機會直接使用統計知識處理問題。統計學的應用目前主要分為兩個領域:經濟社會民生和醫學生理,醫學院校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方向主要是衛生管理,主要面對的是醫學方面的統計,應開設的課程是流行病學和醫學統計學,也應增設社會學方面的統計,如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計量經濟學。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主要是在衛生執法部門和醫院管理部門工作,所以學生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會遇到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問題。法學類課程開設缺乏體系,而目前學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開設的法學課程是衛生法,作為一個法學課程的體系,缺乏基礎法學作為支撐,學生對于《衛生法》的掌握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條文記憶,對于其立法的必要性及執法的嚴肅性理解不夠深刻。

        (四)課程設置未考慮文理兼招的生源特點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生源分布上基本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文科生在學習醫學類、統計類、計算機類課程時較吃力,但對社會科學的相關課程比較感興趣。考慮到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邊緣學科,學生今后的工作還要面對很多公文的處理和寫作,應加強其社會科學的課程學習,在不增加其課程負擔的前提下,應增設一些人文類的課程。

        (五)見習、實習時間過短,形式單一

        通過對2012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的調查發現,在校期間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對其實際工作幫助很大。但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見習和實習過程與臨床醫學是完全不同的機制和過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臨床見習主要是了解各個病情的基本情況及治療費用控制等,對于其治療過程及疾病機理則要求不高,而專業實習不是在臨床科室,而是在醫院的行政科室或衛生行政部門,掌握這些工作的關鍵是要對國家衛生政策及地方、醫院的行業規范等,這些知識并不是聽帶教教師講解或見習操作就可以掌握,而必須增加見習、實習學時量加以鞏固,才可以加深印象。

        見習和實習的形式不應拘泥于醫院的科室或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社會科學就是人與人的科學,學生應走出去與社會交流,應組織學生多參加社會調查、法律宣傳等形式的社會實踐,幫助學生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三、完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設想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是專業通過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使課程設置和本校的優勢學科良好匹配,同時突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特點和規律,在課程體系設置過程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學時數及開課門數的控制

        在學時安排上,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總學時應控制在2400學時以內,周學時不超過25學時,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開課門數上控制在45門左右,分為通識教育模塊、專業基礎課(含醫學類和經濟管理類)模塊、專業核心課模塊這三大體系。學時比例保持在2:4:4比較合適。在課程安排上,加大實踐學時的比例,實踐課和理論課的學時比例應不低于1:1。

        (二)三大模塊的課程設置

        1.醫學類課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醫學類課程主要包括為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三個體系。醫學課程的要求不像臨床醫學專業那么高,既要讓學生了解基本的醫學知識,又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既滿足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醫學知識要求,又不違背醫學教育的認知規律。因此,有必要將分支細的學科整合成課程群,減少冗余的知識講授,壓縮學時量。例如,將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等課程整合為基礎醫學綜合,將臨床醫學中的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診斷學等整合為臨床醫學概論。部分院校將其整合為預防醫學導論,發現其教學效果及人才培養質量并不好,原因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掌握衛生管理基本理論與方法及醫療衛生機構經營與管理技能,能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從事管理的專門人才”,因此,應系統地學習預防醫學類課程,一是增開預防醫學導論或預防醫學基礎等概論性的課程;二是開設預防醫學的工具性課程,如流行病學、統計學、傳染病學等等;三是在實踐教學中加大預防醫學的比重,在原有的臨床見習的基礎上增加預防醫學的實習內容,可以安排學生到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進行一個月左右的實習,增加學生對預防醫學知識的感性認識。

        2.專業基礎課。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基礎課包括經濟基礎課程類、管理基礎理論和技能類和法學基礎課程。經濟學基礎課建議開設西方經濟學、公共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管理類課程建議開設管理學基礎、管理信息系統、公共管理學、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管理文秘等理論性和技能性課程;法學類課程開設法學概論、衛生法學、經濟法、行政法等課程。同時,為了體現 “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的培養特點,可開設一些技能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作為選修課,如開設制度經濟學、公共預算管理、公共政策與分析、財務管理與財務報表分析、財政與金融、民商法等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其需要,有挑選性地進行選修。

        3.專業主干課及特色選修課。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專業課程一定要體現其專業特色,完成其培養目標,這部分課程是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反映學科體系基本規格的標志。建議開設衛生經濟學、衛生事業管理學、衛生政策學、醫院管理學、衛生技術評估方法學、醫患溝通學、醫療保險等專業核心課程。根據其專業方向特色,開設一些特色性的專業選修課,如區域衛生規劃、衛生監督實務、基層衛生管理、疾病預防控制技術、衛生服務評價實踐等課程,這些課程安排在選修課,并不是不重要,而是與學生以后的就業方向休戚相關,這也是體現其專業特色的選修課,建議作為專業限選課,只是考核形式可以靈活多樣,注重技能和實踐學習。

        參考文獻:

        [1]陳昌洪.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就業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09,(20).

        第9篇:預防醫學就業方向范文

        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介紹 根據現代醫療服務領域發展的需要,社會對健康服務與管理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接受疾病控制和健康相關行為干預等方面的技術訓練,具有開展健康教育、健康指導、衛生保健、衛生信息管理、醫療監督、疾病的預防控制等方面工作的能力。本院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突出中西醫結合培養特色,學生通過學習可利用中西醫相關知識對服務對象開展健康服務等工作。

        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的、適應健康模式轉變以及大健康產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協調溝通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具備醫學、管理學、信息學的理論基礎,掌握健康管理與服務的知識和技能,能夠在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服務企業、健康產業公司、健康保險公司、衛生行政機構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健康服務與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就業方向 現在的健康管理人員就業的主要方向包括健康管理公司、營養保健公司、體檢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健康管理師現在屬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一個新職業。

        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就業主要是在衛生服務類機構從事健康管理、衛生管理、營養保健等工作;也可以利用中西醫相關知識對服務對象開展健康服務等工作。

        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就業前景 健康管理學在我國還是處于起步階段,現在的健康管理人員就業的主要方向包括健康管理公司、營養保健公司、體檢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健康管理師現在屬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一個新職業,選擇這個專業還是很有發展前途的。

        隨著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及民眾健康意識的不斷提升,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飲食結構改變等原因,亞健康人群和慢病人群不斷增長,社會對健康服務與管理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 欧美人体一区二区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99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 亚洲人成禁漫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