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運動營養學課程教學范文

        運動營養學課程教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運動營養學課程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運動營養學課程教學

        第1篇:運動營養學課程教學范文

        關鍵詞:食品營養學;教學質量;改革;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8—0245—2

        《食品營養學》是食品學科類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它是研究食物、營養與人體健康關系的科學,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營養學基礎知識、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食品營養強化等。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對食品營養學的學習興趣,我們對《食品營養學》課程的教學進行了改革。

        1 改革教學方法

        1.1 “多媒體+錄像”多樣靈活的教學手段

        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我們采用“多媒體+錄像”進行授課。采用大量圖片和表格替代過多的文字描述,可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覺,使之產生深刻、持久的記憶。采用多媒體技術,同學們在課堂上可以看到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鈣、鐵、鋅等營養素缺乏癥的照片,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營養素缺乏癥狀的印象,同時也使學生更深刻的意識到營養失衡的嚴重性。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還給學生們看 “食物相克法則”、“食物的選購” 、“科學營養配餐”等與食品營養學內容相關的錄像。

        1.2 設置問題,課堂討論

        設置問題是課堂的靈魂。好的教學提問具有增進師生交流、集中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鍛煉學生表達能力、提供教學反饋信息等教育功能。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往往波瀾起伏、有聲有色,令學生入情入境、欲罷不能,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那精彩迭出的提問藝術發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在教學中,我們會將學生分成小組,然后給他們提供一些專題,例如“科學減肥”的專題,設置以下問題:劇烈運動能達到減肥的目的嗎?素食是減肥的有效方法嗎?喝水有助于減肥嗎等等,每個小組各討論一個問題。學生要通過各種途徑查找翻閱相關資料,然后在課堂上互相交流課外獲得的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課堂中利用問題教學啟發學生思維,應注意遵循以下三條原則性要求:

        適時適度。教師啟發思維的問題深度的難易要適中,速度的快慢要得宜,廣度的大小要恰當,量度的多少要相應,才能恰到好處地引發學生積極思維。

        因人而異。教師啟發思維應注意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循序漸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總是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簡單到復雜的,教師循其“序”而導引,可以使學生課堂思維活動有節奏感和邏輯性。

        反饋強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各種途徑和手段啟發學生的思維時,也應注意“聽其言,觀其行”,接收從學生身上發出的反饋信息,并及時做出相應的控制調節。同時,對于學生所做出的反饋信息,教師還應做出及時而準確的評價,強化學生的思維操作,調動學生課堂思維的積極性。

        總之,教師課堂教學提問一要注意“問什么”,即要精心設計將要提問的問題;二要注意“問誰”,即要考慮所提問題的對象;三要注意“怎么問”,即要講究提問的方法與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教學提問的藝術性,使之更加富有成效。

        1.3 角色互換式教學

        為了更進一步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適當給學生機會“寓學于教”,讓學生當“老師”,老師當“學生”,角色互換[4]。如在講授維生素的營養時,將學生分成小組,以組為單位,每組以每一種維生素為標題,查找相關資料,制作PPT,在上課時請每組代表上講臺,向老師和其他同學介紹該種維生素的理化性質、生理功能及食物來源等相關知識,最后老師對學生的講授情況進行點評。通過這種形式,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就應該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使興趣變為求知的先導,變為索取知識的樂趣,使教與學在情緒高漲的氣氛中進行。

        2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在內容選擇上一方面要按照人才培養目標“厚基礎”的要求,不論哪個專業都必須重點講授基礎營養即六大營養素的基本功能等章節,其他各部分內容根據培養要求不同各有側重。對于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學生,特別注重講授人群營養、營養與慢性病預防、社區營養,強化學生在公共營養方面的理論知識;對于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需重點講解食品營養強化、加工對食品營養價值的影響,使學生更多了解營養在食品工業中的運用;對于選修的學生,則重點講授各類食品的營養價值、膳食指南等,讓學生通過學習提高自身和周圍人群的膳食營養,增進健康水平。

        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內容由淺入深。例如:在維生素C的學習中,我會調查是否有同學牙齦經常出血,并給他們講解出血的原因及預防措施;在教無機鹽鐵時,我會給他們講解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表現及防治辦法。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過程中適時插入營養與美容、營養與抗衰老、營養與益智、營養與減肥等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食品營養學知識也層出不窮。

        3 改善教學條件和手段

        3.1 強化師資力量

        《食品營養學》課程組中高級職稱比例為75%,博士學位比例為75%。整個課程組成員均為中青年教師,呈現良好的年齡梯隊和層次結構。實行教師理論進修與實踐進修相結合的方法。即一方面把教師送到兄弟院校提高理論水平或在職攻讀學位,提高學歷;另一方面派教師到相關企業進修,使他們取得較豐厚的實踐經驗。對新上崗的教師實行試講、助課的制度,有記錄、有總結。

        3.2 精選教材

        教材是課程的核心,是隨時可以請教的老師,教材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培養質量。我們選用孫遠明主編的《食品營養學》,該教材重視基礎理論,知識面廣、重點突出,充分體現了“專業性”、“科學性”和“適用性”等特點。

        4 總結

        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學工作永恒的主題,通過《食品營養學》的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明顯地提高了課程的教學效果。

        4.1 課程內容深受學生歡迎

        以國家規劃教材《食品營養學》為主線,全面優化教學內容,凸顯“食為天、養為本”的教學理念。在農科特色教學中,融合醫學營養學的基礎知識模塊,使課程理論更加牢固,更好地適應人才培養“厚基礎”的規格要求。

        4.2 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改革,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提高,認為教學內容生動,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學有所獲。學習主動性也明顯增強,積極思維,動手的愿望強烈,課堂氣氛活躍,課后能積極主動地與老師探討學習和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提高了學習效果。每年學生的考試成績均呈正態分布,學習成績良好。

        4.3 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整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中,由于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教師起著啟發引導的作用。所以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學生普遍反映自己獨立學習的能力、歸納總結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文字組織和口頭表達能力等,均得到了訓練并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 孫鵬,孫先鋒.食品營養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8):62.

        [2] 蔡霄英,李赤翎,李彥.食品營養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教育導刊,2007(1):72—73.

        [3] 張偉建.關于提高教學質量的研究與實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11):6—7.

        [4] 汪洪濤,陳成.高職高專營養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農產品加工(創新版),2010(2):72—74.

        第2篇:運動營養學課程教學范文

        1.高校體操課程教學目標的價值取向

        高校體操課程的目標依附于高校體操課程目標體系之中,包括基本目標和發展性目標,其中的體育實踐課和體育理論課主要解決的就是基礎性目標。“健康第一”的內涵賦予了高校體操課程諸多內容,并將其視為目標的價值核心。體操課程則是在基礎目標之上更注重發展性目標,而“以人為本”所賦予的對體操課程人文精神的傳遞,可視為課程目標的重點。高校體操課程教學的目標通過立體化、多元化目標的確立,促進體育功能的延伸和拓展,為體育的持續改進發揮應有的作用。在具體實踐中,就要確立體育的基礎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如技能學習目標、體質健康目標、體育習慣改善目標等可以納入基礎性目標的范疇,而娛樂身心、心理干預等可以納入發展性目標的范疇。但是各個體育教學目標要想得到有效的實現,僅僅依靠體育實踐課程很難完全實現,所以需要對傳統體操課程的知識內容結構、目標設置以及實現路徑等進行創新和完善。

        體操課程讓學生對體操課程的本質屬性、價值內涵和教學目標都有清晰的認識,通過對學生個體或學生群體的行為、情感和價值理念等的發展作用,豐富高校體操的教育與輻射功能效應,使課程目標最終指向人的關懷和發展,實現體育與人的和諧發展的文化空間和氛圍,使學生明白體操精神和形態對指導文化行為和實踐的核心價值,達到對體操的自覺實踐和主動追求,這也是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品質。從體操認知到實踐,從理念形成到自覺創造,完成體操的創新和再生產,這也符合w育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

        2.高校體操課程內容設置的理論思維

        學生對高校體操課程的了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高校體操課程始終在尋求與現代教育理念、社會發展水平和社會環境以及現代高校生思想特征的協調發展。高校體操課程內容的選擇應該遵循體操的講授、傳承、創新和發展的基本原則,構建和諧、個性與多元的文化環境,要涵蓋自然、人文、社會科學三個維度的理論內容。其中體育自然科學要涵蓋體育與健康、體育衛生、心理健康、營養學等方面的知識內容。體育人文科學要涵蓋美學、哲學、歷史、倫理、體操等方面的知識內容。體育社會學要涵蓋體育經濟、體育管理、體育政治等方面的知識內容。但由于授課時間相對有限,教師資源的配置也相對短缺,所以課程內容的選擇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層次性,制定多元化的教育目標,以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如體育哲學和美學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對體育與人、體育與自然、體育與社會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時增強學生在參與體育過程中展示美、創造美和發現美的審美品位。

        3.高校體操課程教學設計理念

        其一,體操課程在初始階段要求學生參與體育時達到自覺與自律,在參與階段讓學生理解體育就是最簡單的生活方式。可見,高校體操真正是面向學生群體的,著眼于全體學生樂于參與體育,并從中體驗快樂。同時,高校體操課程注重學生情感、個性和心理品質的培養,并非單純的體育心理學知識體系的學習,而是通過生動的文化價值因素培養學生的體育情感和體育智能。體操課程通過學生共同體驗,發展個性,進而增強其對體育的自我認知和理解。體操課程強調對學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和體育素養的培養,通過體育實踐課程提高學生的體育基礎和運動能力。體操課程使高校生的體育素養在原來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基于體操本身魅力對學生的天然吸引力。體操課程教學的效果沒有體育實踐課那樣立竿見影,但體操吸引力的持續性效果是基于思想理念的主動性接受。課程教學價值本身就是一個逐漸釋放的過程,使人的自然屬性通過參與體育得到社會的最大認可。

        其二,高校體操課程教學內容和目標設計強調普及和引導,普及是以全體學生為基礎的。這些體操知識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與高校文化相關和銜接,其內容可以是刻意的、不在意的或完全不知不覺的,但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能喚醒人的記憶,特別是那些與體育有關的記憶,學生會欣然接受和認同,或勾起更深刻的情感體驗。高校需要這些帶著豐富情感體驗的體操認同,因為這也是學生身份認同的文化符號。

        第3篇:運動營養學課程教學范文

        論文摘要:在高等學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學體育理論課的課程建設成為容易被忽視的部分,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實施為背景,綜合運用文獻資料、邏輯論證等研究方法,探討高校公共體育理論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就相關問題提出擬解決的方法。

        論文關鍵詞:課程改革;體育理論課;公共體育課;課程建設

        1高校公共體育理論課課程要求的轉變

        1.1理論課教學的意義

        新一輪的高校體育課程改革過程中,體育實踐課的改革成了人們重視的焦點,使得體育理論課的課程建設處于相對被忽視的地位。體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體育理論課與實踐課的關系是“授之以漁與授之以魚”的關系,只有讓學生系統地掌握科學健身的方法,才能使學生正確地進行鍛煉。高等教育就是高深知識的教與學的活動,在這里學生不僅是接受與儲存知識,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高等教育的體育教學理應加強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避免鍛煉的盲目性,使理論更好地指導體育實踐,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在我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體育課程的性質也在發生著變化,“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增強體質為主要目的體育教學思想被5個領域的教學目標所代替。高校體育理論課作為體育課程的兩大(理論課與實踐課)組成部分之一,對5個領域的目標的實現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它對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指導科學鍛煉和實現高等教育體育教學目標意義重大。

        大學體育是大學生走向社會之前最后階段的系統的學校體育教育,對大學生終身體育習慣、能力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體育教育是發展性的而不應是終結性的,這就是說,大學的體育教學除了要使學生得到體育鍛煉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系統的鍛煉身體的知識和方法,因此,必須重視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

        1.2高校體育理論課程與健康教育的關系

        進入2l世紀以來,世界各國體育課程目標都呈現出擴展的趨勢,體育理論不再僅僅囿于運動知識的傳授,而是拓展到了健康甚至體育文化層面。我國的健康教育遲于發達國家,但是我們已經敏感地意識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將大學體育課程更名為“體育與健康”,這不僅是課程名稱的改變,也反映了從課程理念到課程目標的全面轉變。

        雖然我國將大學體育課程更名為體育與健康,但是事實上,極少有高校專門地開設健康教育課,即使有涉及健康教育的內容,很多也是以講座的形式開展的,健康教育的系統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證。目前,我國還沒有相關規定對高校健康教育做出具體要求,但是就體育健康課程的性質和體育理論課程的性質來看,完全可以將這兩部分加以整合。已經有學者提出:作為學科教育,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結合,或者重構一門包括體育、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衛生保健)等內容的綜合性《體育與健康》學科,這是我們所面臨的難題。

        2高校體育理論課程現狀與反思

        2.1教學難度的加大與理論課相對被忽視的狀態

        從課程規定性來看,與1992年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相比,2O02年的新《綱要》所規定的理論課教學時數減少了2%,然而新《綱要》的理論課程理念和目標卻在不斷延伸,使得理論課程建設的難度加大,任務更加繁重。

        在高校體育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重技術輕理論方法的傳授,以至于課程的訓練意味甚濃,教育意義下降。在高軍等對我國21個省68所高校(13所重點大學,55所普通院校)進行的理論課教學調查中顯示,達不到規定學時數的學校有59所,占調查學校的86.8%,其中有9所(占調查學校的13.2%)學校小于等于4學時,僅占總學時數的5.6%。在斯華琴等針對江蘇省32所高校進行的一項調查研究中顯示,“達不到規定學時數的學校有26所,占調查學校的81.3%,其中,有6所學校(占調查學校的18.9%)小于等于4學時,僅占總學時的5.6%。”這些數據都與教育部2OO2年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所規定的理論課教學要求相去甚遠。

        2.2課程權力的下放使體育教師教學難以適應

        2005年教育部頒布的《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各高校“努力實現以學生為本的自主選擇教師、自主選擇項目、自主選擇上課時間的三自主教學形式”,這一規定,使高校體育教學的靈活性大大增加,體育教師的主動性得到了空前的釋放。但是,幾十年來在統一的規范要求下形成的思維定勢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發揮,從傳統的教學范式中走出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2.3課程體系的拓展使部分教師難以勝任體育理論課教學

        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結合,不僅是課程名稱的改變,更是課程體系的拓展。因此體育教師不僅要具有體育理論的教學能力,還要能勝任健康教育的教學工作,這一要求對原有體育師范教育規格下培養出來的體育教師提出了挑戰。

        3構建新的體育理論課程內容體系應注意的問題

        在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師普遍遇到的難題是理論課教學內容難以選擇,這也是進行體育理論教學的難點。特別是在《綱要》規定的理論課學時有限的情況下,如何選擇合理的理論課程內容顯得尤為重要。

        3.1確定課程內容的框架體系

        課程內容決定于課程目標,我國大學體育教育的目標集中反映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它是國家對2l世紀人才體育教育的要求。在學校教育中,課程是知識的載體。一直以來,體育理論課所包含的內容難以有一個明確的界限,似乎運動項目知識、健康知識、健身知識等都可以納入體育理論課教學的范疇。

        日本的體育理論教學內容包括生理學、運動醫學、環境學營養學、衛生學、以及疾病和預防等。美國可以說是體育課程靈活性最大的國家,幾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內容體系,以至于美國的高校體育理論課程內容包括了體適能健康、行為改變、健康營養、身體成分評估、心肺耐力測評、應急評估和處理等十幾個方面的內容。事實上,要求所有的體育理論課教學都包含這些內容是不可能的。在這里,特色教學尤為重要雖然不能要求學生掌握整個框架內的所有內容,但是有選擇地確定一個系統的內容體系還是十分必要的。

        3.2處理好體育理論課的健康教育內容

        在高等教育中,健康教育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這在強化了體育理論課教學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難題,健康教育的范疇更加寬泛,容易使體育理論課內容的選取泛化,甚至使課程內容臃腫,教學目標難以明確,同時枯燥的內容易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挫傷。

        “學校體育的首要目標是為了學生的健康,而影響健康的因素是很多的,體育無法解決健康的全部問題。”體育理論課內容的選取要圍繞體育這一關鍵詞進行,否則,內容的泛化會使體育理論課教學目標難以達成,這就要求必須處理好健康教育和體育理論教學的關系。

        3.3處理好課程內容安排與新教學形式的關系

        安排好理論課教學內容與學生自主選擇的運動項目相關性與兼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傳統的體育理論課程內容安排大都是以運動項目為主線。三自主教學形勢下。各高校都在探索新的體育課程模式,選項課教學、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出現使傳統的理論課程的內容排列不能很好的配合實踐課教學。課程結構的排列方式在新的教學形勢下顯得至關重要。美國高校的體育理論課程是按健身功能排列的,例如發展力量素質、發展耐力素質等。我們可以借鑒這種課程內容的組合排列方式,運動項目的理論知識則可以穿插到實踐課教學中進行。

        4完善體育理論課程的保障體系

        4.1體育理論課程的師資保障

        我國高校體育教師數量眾多,但學歷結構參差不齊,更有許多公體課老師術科水平很強,理論水平卻不高。特別是在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形勢下的公體理論課教學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要拓展體育教師補充渠道,吸收高學歷體育人才,嚴格把守體育教師引進規格。對于在職教師的培養是提高現有師資水平的最直接最經濟的方法,也是保障教師知識更新和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針對高校體育教師進行理論課教學培養的培訓還不多見,有關部門應該積極組織教師的在職培訓,并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對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規格。

        4.2與新課程相配套的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參考,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它不僅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媒體,也是學生學習的媒介,教材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對學生的培養質量。目前我國高校選用的體育教材可分為統編教材、省編教材、自編教材幾大類,但是教材質量良莠不齊,嚴重影響了理論課教學質量。在這些教材中,內容雷同、重復現象嚴重,有的雖然是新版教材,卻和幾十年前的老教材內容體系相同。

        在三自主教學形勢下,學生自主選擇運動項目使得項目教學的范疇擴大,再加上新興運動項目不斷地被接納進入高校體育教學,一本教材難以對各運動項目做詳盡的介紹。力求包含更多運動項目的教材反而顯得淺嘗輒止,達不到教學效果。現行的教材當中,理論知識的介紹普遍占比重較少,運動項目知識占了大部分比例。在教材編排上,要突破原有教材模式的限制,使教材的改革與課程改革同步,這樣才能增強教材的實效性。比如將基本理論和項目理論分別編寫成冊,使基本理論教程普適所有學生,運動項目理論按項目的類屬聚合分類編寫成冊,由學生根據自己的選項課對應選擇。

        4.3課程評價體系

        課程評價是對課程的檢查,是保障課程質量的手段之一。課程的檢查機制是課程得以實施的保障,尤其是對于涉及所有大學生利益的體育公共課。但實際情況是體育理論課程的檢查機制不能很好地配合《綱要》的要求,課程的評價體系不完善,很多高校理論課的教學并未納入評價指標當中。

        5引入現代化教育手段,改革體育理論課程教學

        高校公共體育理論課程的現代化建設,是在體育師資有限的條件下迅速有效提升教學實力和教學質量的可行方法。信息化的全面滲透帶來了現代教育全方位的變革,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領域,如何利用信息化的便捷來拓展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提高教學質量成為高校體育的新課題。

        目前,我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信息化建設程度普遍不高。學分制的實行以及三自主教學形勢下的不同教學模式探索,使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教學與課程管理難度加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因循傳統的教學管理手段。是不可能完成如此大的任務量的。網上選課系統、體育教學軟件的開發利用,為新形勢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提供了科學基礎,是高校體育教學突破現實困境、拓展教學空間的契機。

        6結論與建議

        6.1結論

        6.1.1理論課教學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受到重視,目前體育理論課與體育實踐課嚴重不對稱的現象迫切需要得到改變。

        6.1.2體育理論課的課程保障體系尚不完善,缺乏相應的評價和檢查機制。

        6.2建議

        6.2.1健全課程保障體系,建立課程的評價檢查機制。

        第4篇:運動營養學課程教學范文

        【關鍵詞】服裝表演;形體訓練;舞蹈;區別;特點

        前言

        對于服裝表演專業的學生而言,良好的身形條件與獨特的氣質是成為模特的基礎條件,只有具備了這種基礎條件,加上一定的肢體表現力和文化藝術修養,模特才能通過對服裝的展示,較準確的向觀眾傳達服裝設計師的創意理念、服飾文化內涵和自身對服飾的理解與把握。因此,對高校服裝表演專業的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形體訓練"顯得極為重要。

        由于形體課和舞蹈課都會對人體的關節、韌帶、肌肉和肢體表現等進行訓練,因此形體課中往往會加入一些舞蹈的訓練方法、動作元素和教學理念,從而導致形體訓練的功能作用和教學目的模糊不清。所以,我們更應清楚的認識兩者在教學功能和教學目的上各自不同的特點。深入了解服裝表演專業的教學目標和專業要求,從本專業實際出發,使形體課程更為科學系統,并符合服裝表演專業特點。

        1、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課與舞蹈課的區別分析

        1.1形體與舞蹈課訓練功能的比較

        形體訓練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形體訓練指具有形體動作的訓練,包括舞蹈、形體、迎賓、禮儀等以人體動作為主的訓練內容。狹義的形體訓練是指形體美的訓練。本文所要討論的形體訓練為后者,形體美的訓練就是人們通過有節奏、有韻律、具備功能性的符合形體訓練運動規律的人體動作進行自身形體美的塑造。通過幾年來自己的不斷學習和教學實踐,我對形體訓練的功能做出如下總結:

        1.修塑身體肌肉線條、輪廓和比例的功能;

        2.矯正身體不良姿態、習慣的功能;

        3.提高動作協調性與肢體控制能力的功能;

        4.提高音樂理解力與節奏掌握力的功能;

        5.提高學生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的功能;

        雖然,舞蹈課的功能也包含以上五個方面,但舞蹈訓練的內容、動作幅度,訓練側重點和教學目的等都與形體課有著本質區別,所以,以上幾點并不是舞蹈訓練的主要功能。舞蹈訓練的功能突出在提高學生的身體表現力和對舞蹈的審美力,啟發學生的舞蹈思維,引導學生運用肢體宣泄內心情感等方面。

        1.2 形體與舞蹈課教學目的區分

        舞蹈課的訓練目的,是要讓學生認識自己的身體,通過舞蹈訓練,解放身體、增強肢體表現力,豐富以人為載體的舞蹈語言,并學會運用舞蹈語言傳達自我的思想與情感。這有助于提升模特身體表現的準確性,思維的靈活性、豐富性和創造性。形體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通過形體訓練修塑身形,有效提高身體素質以保持穩定的體重。通過訓練塑造出優美的身體肌肉線條、輪廓,并具備良好的身體比例和適度的體能。由此可看出前者注重身體表現力的培養,后者注重身體外在基礎條件的塑造。

        2、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課設計

        2.1形體課堂教學主要包括徒手訓練和器械訓練,徒手訓練有三部分內容:

        形體訓練要有恰當的生理和心理負荷量。準備活動要安排輕松自如、由弱到強的適度的練習,一般以10-15分鐘為宜,訓練結束后要做調整。

        地面練習--瑜伽、普拉提、身體柔韌訓練、肌肉能力訓練等。

        扶把練習--身體姿態訓練,肌肉控制力與關節力量訓練。

        中間練習--以健身操和身體舒展放松動作為主。

        器械訓練是一種有效的塑身訓練,它具有很強的功能性和針對性。女班的器械訓練目的在于收緊肌肉、增強肌肉彈性,因此我們以少量多組的方式進行訓練。運動時強調動作與呼吸配合,正確的運用呼吸能有效提高動作的訓練效果,有助于維持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對緩解動作壓力與身體疲勞有益。同時,呼吸能使動作舒緩流暢,讓動作之間的銜接協調自然,避免用力失衡對肌肉帶來的損傷。

        2.2 訓練方法

        要遵循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原則。由于本專業的學生個子高、四肢長,加之大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前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因此,編排組合我注意揚長避短,動作幅度不能過大,節奏不能過快。一來可以保護韌帶和關節,也能使學生更好的隨節奏、方位變化完成動作。功能性訓練動作應具有針對性,比如本專業需要模特膝關節、踝關節、腰中段以及頸部等有一定力量,組合編排就要有針對性的對這些部位進行合理訓練。動作數量和節奏把握可根據每階段的訓練目標進行調適。低年級的訓練動作要對稱、統一,規律明顯。在整體統一的前提下,也可根據學生條件和水平的不同進行調整,以求各施所長。

        形體訓練還要注意全面性,懂得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來進行配合。比如動力性與靜力性練習相結合,耐力、協調、柔韌等素質相結合,從而使身體各個部位勻稱、協調的發展。

        2.3 形體訓練的延續性

        形體修塑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除了課堂上的訓練,需要學生在課外有所堅持。老師傳授動作時要滲透理論,讓學生掌握動作的要領、專業術語、訓練要求和目的。有一句老話叫:"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我們的課堂訓練不僅是教會學生各種組合動作,還應提高她們對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因此,在高年級的形體課中我加入了組合編排訓練。這種方式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協作能力。除了身體的訓練,課堂中也融入了《食品營養學》、《運動解刨學》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才能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能長期的進行規范的訓練,從而達到形體修塑的最終目的。

        3、小結

        通過分析,我對本專業形體課與舞蹈課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的區別有了更深一步認識。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還要的對本專業形體課的科學性、系統性和獨立性進行實踐、探索和創新,讓這門課程在不斷的充實中得到改善。緊密結合服裝表演的專業要求,走出一條符合本專業發展并獨具特色的形體課程教學道路。

        【參考文獻】

        [1] 陳思,王祺明.服裝表演策劃課程教學解析[J].紡織教育, 2007,(03).

        [2] 張原,王堅,龔鑫.服裝表演賽事活動的策劃與實施[J].西安工程科技學院學報, 2007,(02) .

        [3] 陳曉玫.淺談服裝表演專業形體教學[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02,(01).

        [4] 張原.服裝表演舞臺設計的視覺表現形式[J]. 西安工程科技學院學報, 2007,(04) .

        [5] 朱正基.服裝表演藝術與欣賞[J]. 美術大觀, 2006,(06) .

        [6] 胡國瑞.方興未艾的服裝表演藝術[J]. 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3) .

        [7] 張原. 服裝表演形式美的特征[J]. 美與時代, 2003,(06) .

        [8] 王靜. 提高模特形體表現力芻議[J]. 徐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5,(01) .

        [9] 陳曉玫. 形體訓練諸因素與服裝模特表演[J]. 遼寧體育科技, 2000,(04) .

        [10] 戴崗. 時裝模特的形體訓練與素質培養[J]. 國外絲綢, 2004,(06) .

        第5篇:運動營養學課程教學范文

        關鍵詞:食品機械與設備 多媒體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4(c)-0171-01

        “食品機械與設備”是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的必修課。它結合食品專業相關的培養目的以及教學規劃的具體規定,具體的講解相關的食品制造設備等相關的基礎體系以及活動理念和性能措施等等,能夠培養同學們了解食品加工機械與設備的選型、安裝維護及安全操作等知識與技能,進而確保其對于設備的種類和結構等等有非常深層次的認知。為后續的設備制作管控以及品質管控等等的活動的開展打下非常堅實的根基。

        1 關于課程的特征和教學活動面對的困難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具有化學、微生物學、食品營養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技術等的基本知識,能從事食品加工工藝設計、農產品加工及貯運保鮮、食品加工產品品質控制、食品新產品及新技術開發、食品加工設備選用、品質分析檢驗、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身為關鍵的課程,它為這個專業的同學提供了分析食品制作步驟所涉及的機械及設備的平臺,進而有助于其打下非常堅實工程知識根基。

        在學習這個課程之前的時候,要掌握的是機械的原理以及食品相關的知識等。它的關鍵意義是為了保證同學們了解生產步驟中的所有的設備的活動知識,以及結構特征等等,進而提升其選型和設備維護等等的水平。

        該課程的實踐特征非常強大,其經由很多的圖紙內容,講述設備的基礎內容,關鍵分析其活動原理以及結構和功效等。因為農科學校的同學自身的活動基礎并不是非常好,雖說有一些基礎性的內容,不過因為受到很多要素的干擾,比對于工科學校的同學們來講,他們在機械層次之中還是由一些欠缺。他們的基礎知識較少,而且想象力不是很好,對于其結構等的掌握有很大的難點。除此之外,此類設備的種類非常多,而且結構很是繁瑣,同時因為同學們不具有實踐的機會,所以無法獲取有效的意義。

        2 關于多媒體教學活動的優點

        所謂的多媒體是說將文字和圖像等的處理工藝有機的結合到一起,通過電腦來展示教學活動的一類措施。該技術有著非常強大的集成性以及互動性的特征,其非常的形象,而且很是方便,能夠合理的展示出相關的信息,還能夠開展互動,將氛圍提升,進而對于提高教學的品質等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和過去的教學措施比對來看,它有著很多的優點 。

        2.1 激發出同學們的學習熱情

        在過去的時候,它使用的是掛圖等來展示內容,很顯然它的意義不好,不具有立體性,更加的無法實現動畫的意義了。單純的靠著老師的講解,同學們是不能夠將它想象出實物的樣子的,此時同學們的厭惡情緒就相應的出現了。但是使用多媒體措施的話,其融匯動畫以及彩圖之類的措施,就可以明顯的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進而激發出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2 使得教學信息變多,對于老師更為深層次的講述知識有著非常顯著的意義

        過去的圖片展示措施,對很多裝置的圖紙等無法實現清晰展示的意義,由于那些投影等都是對之前的圖紙的復印,所以無法再多添置內容了,而且不能夠對其變大或是變小,老師在講述的時候也很困難。然而使用多媒體措施的話,就能將所需的內容變為動畫的模式,進而使得同學們對其產生一種非常精準的認知。

        3 關于此類課件制作以及使用相關的知識

        3.1 搜取相關的素材知識

        要想生成此類課件,就要先搜取相關的素材知識,比如相關的數據以及圖像等等。而獲取這些內容的方法非常多,第一是相關的食品生產單位。在加工車間之中能夠清除的得知裝置的形狀和構造以及活動指數等等的詳細信息,如果許可的話,還能夠得到一些影像內容。此類知識對于提升同學們對設備的理解力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其次是相關的設備生產或是營銷單位。經由參加設備展銷會等,能夠得知一些信息內容。除此之外,生產單位為體現其產品,會設置很多非常直觀的圖像等,它們本身是制作課件的很有用的信息。三是通過網絡、專業書籍等也可以獲得大量多媒體課件的素材。

        3.2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要制作優質多媒體課件,教師本身應該對食品機械設備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最好能親身接觸或觀察過相關的設備,對設備的構造和使用有足夠的感性認識。

        多媒體教學應用最多的軟件是Powerpoint,但對于食品機械設備課程的教學內容,光使用Powerpoint并不能完全滿足要求,還需要使用如Flash,Photoshop,Authorw,等多種動畫或圖形處理軟件,如果能使用VC,VB等高級軟件,更能使多媒體課件生動多樣,展示效果更佳。

        3.3 多媒體課件的應用

        近年來,本人在“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全面應用了多媒體課件,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如在講授食品輸送機械設備這一章時,我應用Flash軟件將各種泵的輸送原理及過程用動畫顯示,學生就能非常清晰直觀地了解液體物料的吸人、加壓、送出等過程,使泵的結構、各種部件的作用原理等知識點就變得非常容易理解。在食品濃縮設備的章節,將不同濃縮方法的食品物料運動過程用動畫模擬,學生就能看到在實際生產現場也不可能看到的物料運動狀況,對理解濃縮設備的流程、原理及使用操作有非常深刻的感性認識,知識的掌握也較牢固。

        第6篇:運動營養學課程教學范文

        關鍵詞 體育與健康 新課標 體育教育專業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0 前言

        中小學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高等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擔負著培養中小學體育師資和社會體育工作者系統工程的重任。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不斷對基礎教育進行改革,先后制定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體育與健康(7-12)年級課程標準》,強調教師除掌握基本運動技術外,還應具備教學、訓練、組織、裁判等能力。因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找出與“新課標”要求存在的差距,明確培養定位,探索改進優化方案,切實做到更新教育思想,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1 各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培養執行現狀

        (1)體育教育專業招生制度。現行的體育教育教育專業招新主要通過:劃定體考分數線,對體考上規定線的考生按高考文化成績擇優錄取;劃定高考文化分數線對上高考文化線的考生以體考成績由高至低錄取;以及體育特招形式錄取。在對某省關于高校體育專業學生學體育動機調查研究中顯示只有7%的學生是真正喜愛體育運動和體育教育專業且專業水平較高,78%的學生是因為文化不好,欲求臨時學體育低門檻入學且運動能力較弱。這一招生弊端,導致學校無法招收優質生源,而所謂的體育專業學生也因為身體條件限制無法跟上學校培養目標和計劃,久而久之削弱了學習積極性,最終造成專業技能不強、教學能力弱、裁判水平不高、組織管理能力進步遲緩等惡性循環。

        (2)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現狀。各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系統開展的好壞決定體育工作者的質量,而其課程設置的質量則直接影響學生掌握體育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術的優劣。毛麗江等在《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國內外比較研究》中指出:我國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單一、課程設置片面各學科間相互獨立、結構設置不合理表現在技術課時多但效果差,必修課與選修課比例失衡,僅開的幾門選修課成為“選修中的必修”。見習、實習課程安排過于緊促,限制了學生親臨課堂體驗教學的機會,加上多數高校師資、場地條件有限等。以上諸多不足直接導致學生無法貫通學習體育理論知識,實際體育知識及實踐能力較弱,跟不上時代市場的需求,畢業后難以真正滿足現代社會對體育教育工作者的職業需求。

        (3)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師資及執教方式現狀。在各高校體育專業教師在專業技術方面基本能滿足示范等教學要求,但是對于體育教學教法、課堂組織方法、臨場應變能力水平則參差不齊,相關的體育心理學、體育運動營養學、體育保健學等體育理論專業知識了解甚少,缺乏課程開放知識技能,難以運用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現代教學技術教學。

        (4)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科研能力現狀。

        ①“教”與“學”方面:新課標指出教師與學生應該是“主導”與“主體”的關系,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按著固定的教學大綱與教學日歷執行課堂任務,具體運用中無法根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教師講的多,學生練的少,忽略教學能力、創新能力培養。而學生學習過程中無明確目的、被動盲目;學習一味的強化專業,淡化了基礎;忽視教學技巧、課堂組織方法等經驗的積累。這樣一來,老師成了知識的“灌輸者”,學生成了學習運動技能知識的“容器”,并未建立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學習性課堂。

        ②在科研能力方面:由于經費限制,很少高校有經費與技術支持學生參與科研,學生唯一接觸到的科研實踐只是畢業設計或是畢業論文,學生不能親身參與體育科研調查而缺乏最客觀的信息反饋,直接影響了學生參與科研的能力。

        2 新課改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探究

        2.1 優化招生制度,引進高素質體育專業人才

        從現行的體育專業招生制度來看,各省體考只是單純片面得考固定科目,而學生為了考試也只是機械得應考。體考應從考生的綜合能力來評價,避免只是應試得過單一科目,而其他體育常規項目幾乎為零的現象,所以在招生方面,高校根據實際情況優化招生制度,保證引進優秀體育人才是前提。優化體考制度不僅選好了才,也為學校教育打下了隱形基礎。學生不需花大量時間攻克必修課,而是能根據自己愛好、社會需求拓展性得學習其他專業項目,從而真正做到“一專多能”滿足中小學體育教育需求。

        2.2 完善課程設置,推進教學改革

        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重點是把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價值觀三者真正統一起來,重視對中小學體育興趣和體育能力的培養,這無疑對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素質與專業能力提出新的挑戰。(1)合科學安排課程,注重學生個性能力培養。(2)強化術科教育,突出教育課程。(3)立足社會發展,拓展技術教育課程。

        2.3 立足高校師資教學,充分發揮引導作用

        新一輪的體育課程改革要求實現整個基礎體育教師角色轉換與教學定位,由體育教學大綱的“監督者”或“操作者”轉向體育課程的“構建者”與“開發者”成為教育教學的思考者,學生學習的牽引者和推動者,評價過程中的領路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作為培養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能否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具有較寬知識面且多種能力兼備的體育師資是個關鍵。(1)提高教師體育理論文化水平,啟發學生多學科綜合發展。(2)優化職稱評價體系,重建“教”與“學”關系。(3)加強教師職業培訓。

        2.4 立足新課標,強化學生師范技能素養

        (1)開展教學技能理念教學,強化師范意識;(2)結合實際,開展教學技能課;(3)嚴抓教育見習,規范教育實習。

        2.5 建立大、中、小學相互銜接的科學合理的體育教育體系

        高校體育院系培養的很大一部分學生均為中小學師資,高校體育教育培養方案很大一部分來自新課改下的體育教育需求,而中小學體育教育事業能否順利發展關鍵看師資水平。高校與中小學為互補的關系,應該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中小學校提供學生實習基地,高校則定期派學生參與實際教學,在實際過程中總結不足從而不斷改進。而中小學可以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兼結合且有多年中小學教學經驗的教師定期為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進行講座、傳達中小學體育教育最新指導思想等。

        第7篇:運動營養學課程教學范文

        關鍵詞:中美女子大學 女性特色課程 設置 對比分析

        彰顯辦學精神、透射辦學理念和明確辦學方向是女子大學以獨特的生存姿態立足于高等教育領域并獲得持續發展的內在訴求,是建設具有個體特色的女子大學的基本保障。課程是教育教學的核心,體現著學校辦學宗旨、人才培養目標,是形成學生風格和能力的最重要手段。因此,中美女子大學都將課程設置擺在優先考慮的地位。然而,在信息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女子大學傳統的課程體系已經暴露出種種弊端,不能跟上時展的步伐,不能滿足學生與社會的發展需求,其生存和發展面臨諸多困境。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女子大學課程體系的構建模式和促進中國女性教育事業的發展道路成為新時期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女性特色課程設置的基本特征

        女性特色課程是基于性別特征,針對女性受教育者的特殊心理、生理和社會際遇特點而設置的,旨在提高女性受教育者智力、能力和觀念的所有課程的總稱。[1]與普通高校課程相比,女性特色課程擁有自己的特點。

        (一)倡導正確的性別觀念

        女性特色課程以建立兩性平等、兩性和諧發展為最終目標。在男女兩性關系上,女性特色課程反對傳統的“男尊女卑”,也不贊成極端“女權主義”。而是 客觀地認識和肯定男女兩性在性別、自然分工等方面的天然不同,做到和諧相處。因此,女性特色課程的設置,應有利于轉變學生傳統的性別觀念,讓學生樹立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男女有別、兩性和諧共處的觀念,促進社會兩性的和諧發展。

        (二)注重因性施教,以人為本

        在教學過程中,女性特色課程采取女性主體與因性施教相結合的原則。創造消除性別偏見的條件,根據女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在教學方法、教材內容、活動形式等方面進行甄別和篩選,以期適合女性學生的特點,充分發揮女性學生參與學習、參與管理的主體作用。

        (三)趨向于實踐性教學

        女性特色課程從女性視角出發,精選各種特色課程武裝女性,提高女性自我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如化妝技巧、服飾搭配等課程都與女性學生的日常生活、工作聯系非常緊密,為她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二、中美女子大學女性特色課程設置的現狀與對比

        (一)中國女子大學女性特色課程的設置現狀

        我國新式女子教育興起于晚清。數量少,規模小,且多是外國教會和中國民間私人辦學。教育內容上,前者多為西方基督教教育內容,后者則以培養賢妻良母、教庭主婦為主要目標,無特色可言。直到1920年,女子高等教育采取的實質性進展――在先生主導下北京大學首開女禁,為高校開設女性特色課程奠定了基礎。但是身處戰亂和動蕩中的女性課程一直停滯不前,直到上世紀80年代,方才逐漸興起。到目前為止,有20多所高校開設了面向大學生和研究生的女性課程60多門,其中女子大學開設女性特色課程40多門。如女性學、女性心理學、女性形象學等被廣泛開設。但是,我國女子大學女性特色課程開設率仍然較低,僅有10%。[2]

        (二)美國女子大學女性特色課程設置現狀

        美國是歷史上女子高等教育發展最早的國家。自1836年創辦世界上第一所女子院校威理斯安學院開始,在此后近200年時間里,美國女子高等教育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女性精英人才,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其開設的女性特色課程更是走在世界前列。

        20世紀下半葉,因新教育法的制定、公民權運動等原因,女子大學數量明顯減少。[3]從1960年到1994年,由298 所減少到84所。[4]截止2001年,美國擁有女子大學77所。女子大學數量雖然大幅減少,但其女性特色課程設置情況仍然值得我們借鑒吸收。目前,美國女子大學開設的婦女學、營養學、心理學等女性特色課程達3萬門。其女性特色課程開設率較高,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達到68%。[5]

        (三)中美女子大學女性特色課程體系對比

        1.課程取向 美國女子大學的課程傾向于認知過程取向、人本主義取向、社會重建主義取向的綜合,從學生個體發展角度出發,重視她們的認知、思維的發展及對社會的貢獻。[6]相對而言,中國女子大學課程則偏向于學術理性和技術學取向,重視學生對知識、技能的學習,較少重視學生自身發展。

        2.課程結構 課程結構直接影響了學生所學知識結構是否合理、完善,進而影響學生適應、改造社會的能力和自身發展潛質。課程結構一般涉及到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課程。美國女子大學里,通識教育課程備受重視。以Mount Holyoke College為例,人文學科19門、自然――數學學科9門、社會學科5門、跨學科18門,其涉獵科目非常廣泛。[7]在這一方面,中國女子大學有所改進。比如,2004―2005學年第二學期公共選修課選課手冊中提到素質教育通識性課程15門,人文類4門、社科類10門。[8]

        3.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的國際化、多元化是美國女子大學的課程特色之一。美國眾多女子大學的課程都要求學生能夠熟悉外國文化,關注國際問題。并開設了與之相應的課程。例如,Mount Holyoke College就開設了德語、西班牙語等人文課程。[9]課程內容的多元化還體現在教學方法、能力培養方面。如關于定量、定性研究方法的課程多有開設。

        (四)中美女子大學女性特色課程設置現狀對比分析

        通過以上材料,不難發現我國女子大學在課程設置上存在很多不足,具體如下:

        1.課程內容陳舊,知識容量有限,不能反映課程發展動態

        我國女子大學仍沿襲知識第一的傳統課程理念,內容陳舊,視野狹窄。學生就失去了許多了解國際知識文化的機會,直接拘囿了學生多元思維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將國外優秀的文化因子引入課程內容加以重組,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拓展知識面,還可以使學生在中外文化的辨別學習中加深對自我文化的認同。

        2.受中國傳統弊端的影響,課程取向的功利性太強

        美國女子大學秉持的綜合性課程取向關注學生認知能力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關注社會、關愛他人的社會意識的培養與熏陶。相對而言,我國女子大學學術理性和技術取向的課程理念,重知識、技能,輕學生個性發展,課程與學生、課程與社會以及學生與社會失去了應有的聯系。

        3.女性特色課程設置的整體層次較低

        美國女子大學,一般都設有婦女研究專業,并擁有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層次的培養體系。如威理斯安學院,1836年創建,1840年開始授予學士學位,現為美國著名的“七姐妹”之一。該校本科畢業生,很大部分進入諸如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等著名大學的研究生院繼續學習。而我國女子大學中,除中華女子學院設有女性學系,招收本科層次的學生之外,其余女子大學均停留在專科層次,其婦女學專業至今還處于起步階段。女性學作為一門學科專業設置還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可,沒有被納入正規的招生計劃。[10]

        三、對我國女子大學女性特色課程設置的啟示

        (一)擺脫傳統的功利性課程取向弊端,實施綜合課程實踐取向

        實踐性教學價值取向是當前學校教育發展的重要導向,改變傳統高等教育注重理論傳授而忽視實踐操作的局面,女子大學特色課程的設置需要在性別教育基礎上更加關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認知與行動的結合以及個體與團隊的結合。 女子大學應將樹立“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人才培養理念。

        (二)提高女性特色課程建設在社會發展中的認可度和地位

        女子大學的發展壯大,尤其是女性課程的開設提高了人們的性別意識,促使社會加大對女性受教育者的關注。我國在《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婦女與教育”的策略措施中明確提出:在課程、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改革中,開設婦女學、婦女觀、社會性別與發展等課程,增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社會性別意識。[11]因此,我國的女子大學不僅擔負這著培養女性人才的責任,還肩負著將女性課程作為學校重要科目來建設的任務。

        (三)拓展構建女性特色課程的教育思維,完善課程內部結構

        在多元化、國際化教育背景下,教育機構、教育人員要與時俱進,將多元教育、國際理解教育等觀念融入教育、融入課程。因此,女子大學要拓展教育思維、調整課程結構,增加通識類課程比例,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為其可持續發展作好鋪墊。

        (四)以歷史經驗和國際視野為基點來探索個體辦學的特色

        在教育全球化和民族文化區域化的沖突與融合的今天,女子大學要以史為鑒,不能盲目自大,一概拒之門外;也不能照搬照抄,全盤西化,必須選擇、吸收、轉化。在專業與課程設置上,要因地制宜、因校而異,既要符合社會發展對女性人才的要求,又要有利于促進女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優化;既要培養女生對家庭的責任心和生活技能訓練,又要培養女生胸懷大志和所學專業技能訓練;既要訓練女性應具備的女性基本素養,又要開發女生創新思維能力和提高科學素養。[12]

        在我國女子大學建設過程中,構建完整的女性課程機制和規劃科學的課程實施流程是提高女性課程品質的主要途徑,秉持廣闊的國際視野和優秀的本土文化是組織女性課程內容的重要原則,采用多元的課程教學手段和生長的課程創新能力是推動女性特色課程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

        參考資料:

        [1][2][4]羅婷,謝再蓮.女子高校特色課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11).

        [3]杜祥培.國外女子大學的歷史、現狀與未來[J].廣西社會科學,2006,(6).

        [5]杜祥培.論女子大學的課程設置[J].湖南設會科學,2006,(2).

        [6]孫秀寧.中美女子學院的課程體系比較[J].中華現代教育,2009,(1)、(2).

        [7]省略/articles/women_colleges.htm.

        [8]中華女子學院教務處.中華女子學院公共選修課.2004-2005學年第二學期選課手冊[M].2005.3.

        [9]省略/articles/women_colleges.htm.

        [10]羅婷,胡桂香.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女子院校婦女性別學科建設回顧[J].中華女子學院報,2009,(2).

        第8篇:運動營養學課程教學范文

        關鍵詞:體育專業;實踐教學;資源;開發;途徑;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 號:1007-3612(2010)07-0091-04

        Exploitation ways and Measures of Practice Teaching Resources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in Normal Universities

        XIE Fang,WANG Jianmin,YAN Weibao,LIU Maochang,ZHU Zhongfe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Hexi University, Zhangye 73400 0, Gansu China)

        Abstract: Teaching resources are the foundation and key to carry out education and teachin g. How to maximize the efficiency of limited resources is a spotlight issue of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 of physical edu cation institute in normal universities,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ways and measur es of practice teaching resources exploitation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limited resources and ensure the teaching practice is carried out smoothly.

        Key words: P.E. major;practice teaching;resources;exploitation;way ;measure

        綜合實踐環節是高等院校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訓練,提高 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和動手能力,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環節[1]。教育部周濟 部長曾多 次講話指出:“高等學校要強化實踐育人的意識,切實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合理制定實踐教 學方案,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資源是實踐教育教學開展的前提和基礎,但由于人 們對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能力、途徑和方法等方面的不足,致使當前高師體育院(系)實踐 教學資源的開發參差不齊,在人力、物力、財力以及組織管理等方面存在閑置與浪費、利用 率不高等問題。因此,如何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好周邊資源,使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各自發 揮最大的效益,取得最佳的回報,是值得我們探究的一個課題。

        1 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內涵及價值

        高師體育院(系)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是指在實施《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課程 方案》的前提下,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實際,充分利用學校和周邊的各種環境和條件,將 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影響和改變學生認知結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系 列內 、外部條件的總和[2]。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圖1):一 是指直接 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術、技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教材和輔助教材等課程資源的開 發;二是指對直接決定實踐教學實施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地點、器材、場地 、設施 和環境等物質條件資源的開發;三是對影響實踐教學開展和實施的組織形式、實施措 施、管 理辦法等軟資源的開發;四是指職業道德、行為準則、生活方式、校風、學風、社會風氣以 及人際關系等影響實踐教學開展的意識形態資源的開發。開發實踐教學資源的價值主要體現 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整合和挖掘現有教學資源的內部潛力,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教學 成本;二是通過開發新的教學資源,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適用性;三是通過開發和利用實 踐教學資源,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動手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 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途徑和方法

        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是一個不斷探究、不斷創新的過程。教學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只 要我們用心觀察,勤于動手,勇于探索和創新,就會探索到更多、更好的開發教

        投稿日期:2009-04-03

        基金項目:2007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編號:GSG[200 7]0977)。

        作者簡介:謝芳,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高校體育課程理論與排球教 學與訓練。通訊作者:王建民。學資源的途徑和方法,就能游刃有余的開發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 的資源。

        2.1 從現有教學項目和教學內容中尋找突破口現有的教學項目和教學內容是人類智慧和長期教學經驗的結晶,同時也是教學思想與教 學目標、任務的重要載體。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知識、新技術、新設備的出現,部分 教學內容和項目已顯得有點陳舊,需要通過二次開發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例如,根據 室內排球運動的特征和不足,人們開發出了軟式排球、氣排球、沙灘排球、草地排球、雪地 排球、墻排球等;并根據運動對象及身體條件的不同,又開發出了媽媽排球、親子排球、盲 人排球、坐式排球等。諸如對排球運動項目的開發一樣,如果人們在日常的教學、學習中對 其它的教學項目和教學內容的內部潛力進行挖掘,同樣也能開發出許多有價值的資源,不僅 能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而且還能始終使其保持基礎性、時代性、先進性與實用性。

        2.2 從社會熱點問題中尋找契機當代大學生思想敏銳,接受新鮮事物快,興趣高,開拓進取和社會責任意識強;自我設 計、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發展要求高。因此,從大學生的興趣和實際需要出發,根據大學 生的身心特點,以社會熱點問題為契機,使社會熱點問題與學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與大學 實踐教學及大學生成長、成才緊密結合起來。例如,在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指導實踐環節 教學中,如果圍繞大學生就業這一熱點問題,從我國的國情、就業制度、就業形勢著手,對 大學生就業途徑、就業策略、面試技巧、求職材料的準備、就業協議的簽訂、自主創業能力 的培養等進行統籌規劃,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開展教學和實踐指導,使實踐教學把傳授知 識、提高技能、點燃開發和創新意識、陶冶思想情操、激發求知欲望等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教 學資源的開發,不僅具有廣闊市場和發展前景,而且也為學科建設和發展指明了方向。

        2.3 從校園文化建設中尋找靈感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 。它主要包括校園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文化娛樂場所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 包括學校的教師群體、師生關系,班級組織、學生團體、校紀校風、校容校貌以及學校的各 種規章制度和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非明文規定的行為準則等。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 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高師體育院(系)的實踐教學中完全可以通過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平臺,尋找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途徑和靈感,例如,通過創辦校園宣傳欄、體育櫥窗、廣播 站、計算機網絡、校電視臺以及報刊等,宣傳和介紹體育知識、國內外體育動態、體育創新 、體育科技發展、奧運體育精神、體育健身以及體育運動項目技術要領及練習方法等,來推 廣和普及體育人文知識;或成立體育協會或俱樂部,舉辦內容豐富、花樣繁多的體育競賽, 開展體育知識講座、體育文化節活動等。從校園文化建設角度出發開發出的實踐教學資源, 不僅內容豐富,經濟、實用、而且與未來工作聯系緊密,實用性強,學生興趣濃、積極性高 。

        2.4 從民族、民間體育文化中提煉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源遠流長的民族體育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體育的獨特魅力, 精彩紛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民間體育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的健康、激情、快樂以及回歸 自然的誘惑和欣慰[3]。目前各高校雖已對民族、民間體育文化進行了一定程度上 的開發與 利用, 收集、整理出了豐富多彩的人們喜愛的健身、娛樂的運動項目,如武術、氣功、太極 拳、摔跤、射箭、騎馬、扭秧歌、舞獅,抖空竹,放風箏、踢毽子、跳繩、跳皮筋、滾鐵環 、抽陀螺等。但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人文資源的積淀,這些民族、民間體育項目不 論在內容、組織形式、編排、花樣、技術、形式、比賽方法等方面仍存在巨大的潛力和空間 ,如果我們認真觀察、研究,仍有巨大的開發、利用和發展空間。

        2.5 從日常生活中挖掘整合體育來源于生活,日常生活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充斥于學生的整個生活,與之相關的 話題也就成為當地學生最淺層、最朦朧的卻又最發自內心的需求,不僅容易獲得,而且為學 生所喜聞樂見。例如,在日常的體育教學和實踐中,可把原有體育運動項目技、戰術的學習 ,拓展到大自然,設計成為了獲得、控制、躲避或尋找某一特定的目標或器械的活動,如籃球 的防守與狩獵活動中的“圍”、“堵”、“追”等活動方式“形象化”;各種運動競賽和活 動的組織與人們的健身、運動欣賞、休閑娛樂等活動“興趣化”需求相結合。關注生活,從 現實生活中尋找問題是開發綜合實踐課程資源的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途徑,不僅能開發出許 多具有歷史意義和價值的實踐教學資源,還能在點燃學生創新意識、提高探究問題和獨立工 作能力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2.6 從現代科技的發展中尋找切點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在人類社會和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極 大地帶動了體育運動和體育產業的發展。隨著新型材料、計算機技術、納米技術、生物工程 等科學技術在體育運動場地、器材、服裝、飲食、運動恢復、運動損傷的處理及運動選材等 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在提高運動成績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據統計,提高運動成績的相關 因素多達150多項,包括體質、素質、機能、心理、技術、戰術、智力及多種因素,這一現象 的研究涉及人體形態學、遺傳學、解剖學、組織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營養學、醫學、心 理學、教育學、管理學、信息學等眾多學科[4]。因此,體育教育專業實踐環節教 學中應主 動從現代科技的產生、發展和應用出發,通過讓學生查資料、寫論文、看影片、課堂討論、 實地考察、現場觀摩等形式,在了解和掌握現代科技發展最新成就的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設 想和創新,開發先進、實用的高科技產品和訓練方法,充實到實踐環節教學中,以拓展實踐 環節教學內容的范圍和深度,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和價值。

        2.7 從周邊社區活動中整合以往的高師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面向的重點是中小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 要求的提高,社區健身、娛樂、休閑等活動日益豐富,社區體育已成為高師體育教育專業實 踐教學的一個得天獨厚、巨大的、潛在的課程資源庫。目前許多高等院校的體育教育專業已 與學校附近社區組織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即學校提供人力、技術、信息服務,社區 提供經費、場地、設施、實踐教學的環境等,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對社區進行體育健身、體育 康復指導和訓練;組織豐富多樣的社區體育活動等,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格局,使大 量的顯形和隱形的教學資源得到開發和利用,不僅能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技術得到進一步鞏 固、提高和升華,而且還能使體育專業的實踐教學與服務社會緊密結合,為學生將來從事社 會體育指導開啟了大門。

        2.8 從體育場地、設施上做“文章”目前我國體育場地、器材主要執行國際標準,如籃球場寬14~15 m,長18 m,籃圈高3.0 5 m,排球場寬9 m,長18 m。這種過于成人化、正規化的體育場地、器材,與現實生活中大 眾所需的多樣性,靈活性相脫節,致使一些項目在學校體育教學,運動訓練以及企事業單位 等基層活動中受阻,使許多場地、設備得不到合理、有效的使用。如果體育教育專業的實踐 教學能從現有的場地、器材利用情況出發,從基礎設施的人性化、實用性考慮,根據運動對 象的特點,對體育器材和基礎設施進行改良、改造,開發不同規格并能根據不同運動人群進 行靈活調整的體育設施和器械,或修改競賽規則、簡化技戰術結構、降低難度要求等,使競 技運動演變為群眾容易掌握和喜愛的運動方式,也不失為一條高師體育教育專業開發和利用 實踐教學資源的重要途徑。

        2.9 從完善器材功能方面進行開發體育器材是人們進行體育活動的基礎,具有多種功能和用途。而在日常的體育教學和活 動中,由于人們缺乏一雙利用身邊器材的慧眼和意識,致使許多器材得不到最大限度的使用 。例如,排球既可以作為學習排球技、戰術和進行排球比賽不可缺少的器材,又可作為體育 游戲的道具或作為擲遠、擲中等運動健身、娛樂的輔工具;欄架除了用來跨欄,也可用 作足球射門或一些技、戰術練習的障礙物等。任何一件器材、一塊場地,只要認真設計、大 膽創新就會突發奇想,發現其新的用途,使物盡其用,盡可能發揮它們的功能和應有的作用 ,甚至還能開發出更加新穎、實用的體育器械。

        3 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措施和方法

        3.1 加強學習,提高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認識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本質是在教學實踐中建構自己的課程體系,用自己的探索和實踐創 造新的有價值的資源。我國歷史上是課程集權型國家,受課程的轄制,學校、教師、學生習 慣依賴傳統的教科書,各種教學活動均脫離不開原有課程設置和課程體系的束縛。因此,對 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僅存在一些模糊認識和認識不高的問題,甚至還存在一定的偏 見。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和矛盾往往對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帶來觀念、管理層面上的阻力。因 此,就我國目前情況來看,要開發“新、寬、廣、強、短、易、實”(即內容新穎、知識面 寬、運用范圍廣、動手能力強、教學用時短、易開展,并與現實聯系緊密)的實踐教學資源 ,急需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認識,催生探究性、發展性、適應性和創新性等多元化目標和觀 念的形成,改變唯書為上、輕視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觀念,樹立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積極開 發和利用新的、實用的教學資源充實到日常的教學中來,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

        3.2 加強培訓,提高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能力和水平教師的教學素養、課程觀念、開拓精神、專業知識直接關系到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廣度 和深度。由于長期計劃體制下的學校和教師執行的是指令性的課程計劃,不可能也不具備多 少課程資源開發的意識和能力[5]。加上實踐教學課程資源開發在我國教育領域還 處于基礎 探索研究階段,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系統規劃、理論指導和實踐性、技能性還比較薄弱。因 此,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能力,就應該從基礎做起,加強培訓,提高教師反思、研 究、改造教學實踐、改變教學行為的能力,使之具有課程資源開發的意識、愿望、動力和慧 眼,掌握教學資源開發所必需的知識、方法。

        3.3 積極改革,創建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良好環境實踐證明,開發實踐教學資源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作保障,但更為重要的是要有適合實 踐教學資源開發的氛圍、環境和條件。目前,高師體育院系實踐教學資源開發尚缺乏良好的 環境和條件。其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對專業統得過嚴、過死,每個專業開設多少課程、課 時各占多少比例都有明確的規定,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權利和積極性 。其二是學校內部注重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評價,忽視學生能力提高評價。因此,教師不 得不為了個人利益和前途,唯心的遵循學校的制度和教學機制,不愿開發和利用實用的、高 效的教學資源。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應適當放權于學校,學校放權于教師,積極搭建學校與 社會聯系和溝通的平臺,支持和鼓勵教師根據學校的實際,開發和選擇內容新穎、知識面寬 、運用范圍廣、動手能力強、教學時間短、易開展,與現實聯系緊密的內容進行教學,為實 踐教學資源的開發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3.4 健全機制,調動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主觀能動性 實踐教學 資源開發是一項系統而涉及面很廣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與協作[6]。學 校內部管理機制是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基礎和向標。內部管理機制包括與實踐教學資源開發 相適應的教研機制、獎罰機制、約束機制等。因此,各高校應積極建立健全實踐教學資源開 發的管理體系,賦予教師自,在教學評價、職稱評聘、津貼發放上應有所傾斜,這樣將 會極大的激發教師開發實踐教學資源的主體性、創造性,積極性和參與性。

        3.5 合理分工,理順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關系實踐教學資源開發涉及的條件、因素比較復雜,實現最有成效地管理才能使多結構、多 因素、多目標的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資源有序地開發和運轉, 達到各司其職、相互合 作的目標,使開發計劃變成具體行動逐步得到落實[7]。因此,在實踐教學資源開發 的過程 中必須協調好各個部門以及各方面的關系,合理分工、責權明確,使資源的開發井然有序。

        3.6 密切協作,搭建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平臺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是一個實踐、創造、再實踐的過程。因此,需要開發者與實施者、 管理者、學習者之間密切協作。因為,只有和諧融洽的教研氛圍才能使教學研究工作順利開 展,每位教師所擁有的各種資料廣泛交流,優秀教師的教育資源實現共享,才能夠帶動新一 批教師盡快成長;只有和諧融洽的教研氛圍才便于教師與學生一起在預設的問題情境中進行 探究和學習,做到教學相長,學生之間才能團結合作,相互幫助,共同探討,一起配合開發 出新穎、實用、高效的教學資源。

        3.7 校地合作,拓展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空間為開發和利用好實踐教學資源,學校應與社會各行各業掛鉤、定點,確定合作關系,建 立起諸如到貧困、邊遠、落后的地區從事支教、支農、支醫、扶貧等工作或進入街道、社區 、企事業單位進行體育健身指導、健身場地規劃、建設等服務工作,拓展實踐教學的空間和 內容,并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得到社會的支持和配合;另外,學校還可聘請校外專家、學 者、擔任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教師,以彌補學校某方面師資的不足。

        4 實踐教學資源開發需注意的事項

        由于實踐環節教學不同于其它學科課程教學,因此在實踐教學資源開發過程中,我們必 須緊緊圍繞“立足學習,提高素質,點燃學生創新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個中心 ,堅持“時代性、本土性、實用性、推廣性、教育性、創新性”原則,從內容、形式上努力 凸顯自己的特色。因此,在實踐教學資源開發中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4.1 從模擬型向實用型轉變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不能只停留在模擬教材上的某一實驗或 消化某一知識點上,而要把書本知識與未來實際工作緊密結合,在符合教學目標的前提下, 從現實生活中提取素材,從創新成果中汲取題材,使新開發的實踐教學資源直接與市場接軌 ,直接與進入社會和工作環境接軌,在實際環境中“真刀真槍”的演練。

        4.2 從限制性向自主性轉變實踐教學的開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因此,實踐 教學資源的開發應突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創造和設計能力,積極引導學生直接深入社會 、深入市場,發現新問題,提出新方案,解決新課題。

        4.3 從驗證性向創造性轉變 實踐教學不同于我們日常的實驗 教學,實驗教學的目的在于 驗證性求證“已有”的東西,而實踐教學的目的在于創造和探求“未知”。因此,在實踐教 學資源的開發中應由驗證性轉向創造性。

        4.4 從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實踐教學的目標是多元化的,應此,在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 過程中應由原來單一傳授知識和運動技能為目標,逐步過渡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培 養學生廣泛的興趣、能力、情感上來。

        5 結論與建議

        體育專業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是高等院校體育專業迎接新世紀挑戰的一種回應,是貫徹 落實中央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出的必然要求,是體育教育專業充分發展辦學 優勢和特色,促進體育教育專業和諧發展,培養和造就“創造新世紀的人”的一項基本建設 。因此,各高校應在不斷改善教育教學環境,完善實踐教學管理體制,提高教師教學資源開 發的積極性的基礎上,加強資源開發團隊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開發資源的意識、能力和 水平,形成良好的氛圍和開發實體,從而帶動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合理的知識技 能結構,使他們將來更好的適應社會、適應現代教學,實現實踐環節教學的多元化目標。

        參考文獻:

        [1]薛冰,方曉英,陳宗民.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的措施及探索[J].中國科技信 息,2007(19):227-229.

        [2]王建民,謝芳等.高師體育本科專業綜合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理論研究[J].山東體 育科技,2008,30(3):57-59.

        [3]丁廣明.探索學校體育教學資源開發的新途徑[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3,19(4):88 -89.

        [4]曹慶雷,李小蘭.前沿科技與體育[J].山東體育科技,2004(1):37-38.

        [5]孫強.高校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特點與作用研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2003,20(3):137-138.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免费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sm | 亚洲一级电影在线 | 亚洲成AV人片女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在线精品第一品 | 日韩欧美t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