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華文化創新的根基范文

        中華文化創新的根基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華文化創新的根基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華文化創新的根基

        第1篇:中華文化創新的根基范文

        關鍵詞:傳統文化 傳承體系

        中圖分類號:G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340-01

        一、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意義

        1.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是保護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文化根基的需要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底蘊豐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傳統,天地之間、莫貴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勢而變的創新精神,富貴不、威武不屈的高尚氣節,扶正揚善、恪守信義的社會美德,無不凝結著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華,無不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無不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無不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幾千年始終延續發展,成為維系民族成員的心理紐帶,成為振奮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為中華民族延綿不絕的精神支柱,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對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2.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是立足時代實踐、順應時代潮流不斷進行新的文化創造的需要

        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歷史的、連續的過程,是在既有傳統基礎上進行的文化傳承、變革和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母體,是進行文化創造的深厚土壤,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我們要在廣征博采的基礎上廓清歷史文化發展脈絡,認真挖掘提煉傳統文化的有益思想價值,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闡發,作出通俗易懂的當代表達,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使其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發揚光大。當然,繼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是回到過去、守舊復古,而是按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要求,進行科學梳理、精心萃取,從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結合上進行新的文化創造,用新的思想、新的精神豐富文化寶庫,不斷創造符合當代精神和時代潮流的新文化。

        3.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是吸納融匯外來優秀文化成果、在與世界文化對話交流中豐富發展中華文化的需要

        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能與世隔絕,都需要從其他文化中汲取養分。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上,不同文化盡管有過摩擦、碰撞和沖突,但交流、借鑒和融合始終是發展的主流。一個民族要跟上時代,就必須善于同其他國家和民族進行廣泛交流合作,學習和借鑒外來文明成果,取諸家之長,走自己的路。中華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經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的傳統。當然,學習借鑒不是簡單模仿、照抄照搬。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始終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主體性和獨立性,把有益外來文化同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融入中國文化元素,打上中華文化烙印,形成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使中華文化始終立于世界文化發展的潮頭。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構成要素

        1.傳者與受者

        在現代社會中,學校、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現代媒體等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者。而傳統文化的受者主要是人,其中,青少年是主要群體。受者對于傳統文化的接受受到傳承內容以及傳承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受者文化程度、職業類別等因素的影響。這是我們在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過程中需要注意的。

        2.傳承內容

        傳承內容主要是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化的傳承內容應是其優秀、精華的部分,包括中華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倫理精神、民族藝術、社會制度、知識體系、節日習俗、生活方式等等。

        3.傳承方式

        傳承方式是文化傳承的形式、方法、工具、手段和策略等的總和。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方式是傳統傳承方式與現代傳承方式的結合。主要有民間傳承、學校教育傳承、媒體傳承、場館傳承、文化產業傳承等。

        4.保障體系

        保障體系主要是指保障文化傳承良性運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間傳承機制等方面構成,還包括運行機制、監控與評估體系等內容。

        三、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建設

        1.加強保護歷史文物

        歷史文物是中華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保留下來的遺跡、遺物,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鮮活的物質載體,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從歷史文物中,我們可以了解一個時代、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生產方式、政治制度、社會風俗、思想觀念、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歷史信息。沒有歷史文物的物質之軀,也就沒有傳統文化的存在,更談不上文化傳承體系的建設。必須進一步健全完善歷史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進重大歷史文物的保護工作,擴大歷史文物管理人員隊伍規模,提高其能力素質和科技應用水平。只有這樣,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才能長期具有直觀體驗的物質對象,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保留第一手資料和基本信息來源。

        2.培養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踐行者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鍵是培養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踐行主體。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是全體國人。只有把優秀傳統文化外化為個人的行為自覺,傳承體系的建設才有源源不竭的生機和活力。

        應該把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到國民教育的內容之中,夯實學生傳統文化的認識基礎,提高學生傳統文化的認知水平,造就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接班人。同時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現實生活當中,重新挖掘和闡發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使之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話語和實踐指南。只有這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為人們所接受,并在現實生活中加以體驗和踐行,使之固化為人們的精神信仰和價值追求。

        第2篇:中華文化創新的根基范文

        關鍵詞:華僑華人;文化傳播;融入;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5-0005-03

        一、文化及文化傳播

        文化可定義為已知行為模式的一個綜合系統,它代表著某個社會成員思維和行為的各種特征。文化指的是某一群體人們的所有生活方式。它包羅萬象,如整個人群的思想、言論、行為、物品、風俗、語言、重要史前物器和共享的態度與感知等。

        人類的傳播是一種文化的傳播。文化傳播是人類社會在交往活動中所產生的文化互動現象。在全球化飛速發展的今天,世界上已很少有文化可以孤芳自賞并保持與其他文化的隔絕,文化交流、碰撞、沖突、融合的產生正在無可避免的成為“地球村”日益壯大的產物。“不管是擁抱還是拒絕,文化國際傳播現象正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同時發生,并已成為大國謀求國際地位、弱國避免文化消逝的行動邏輯”。各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及跨文化的交流已成為不可避免的現實。

        文化傳播是指發生在特定時空范圍內,人們的精神追求、行為模式的交流互動過程,既包括特定族群、社會內部,也包括不同族群、社會之間發生的文化互動現象。文化傳播是伴隨著人類社會文化而產生的,并且推進著文化的變遷和文化的融合。

        施拉姆稱文化傳播是“社會得以形成的工具”;社會學家查爾斯?科利認為,文化傳播是“人類關系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機制,是一切智能的象征和通過空間傳達它們和通過時間保存它們的手段”;人類學家愛德華?薩皮強調,“每一種文化形式和每一種社會行為的表現,都或明晰或含糊的涉及傳播”。

        二、主要問題分析

        廣大生活在海外的華人在日常生活中、在點點滴滴中,為中華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添磚加瓦。如今,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秉承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在海外積極融入,開創新天地,譜寫新篇章。文化走出去是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難免會與其他文明產生碰撞甚至沖突,但中外文化的交融是大勢所趨。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全球化、信息化也給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帶來了新的挑戰與考驗,華人華僑在中華文化跨國界、跨文化的傳播過程中還面臨著許多困難,還需加大努力的力度。

        (一)華人融入問題

        在全球多元文化共生共存、各種文明相互吸收又相互沖突的當代,華人華僑必須要融入,同時也要講究融入的策略。過去,國家重視提升海外華人華僑的“經濟地位”,這是十分必要的。但另一方面,也要重視與當地的融合,應該把融入當地作為在當地長期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前提。華人華僑融入當地,主要應該注意的就是要尊重當地的文化、熟悉當地的歷史、認識當地的宗教、接受當地的風俗等。華人的融入問題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和重視。海外華僑在海外長期不融入居住國的文化就會形成大量的“城中城”、“社會中的社會”,這些都不符合中華文化千百年來“包容并蓄”、“入鄉隨俗”、“和而不同”的和合理念,也嚴重阻礙了中華文化向國際的傳播。

        霍爾(Hall 1976)從溝通的角度把文化分為高情境文化與低情境文化兩種。中國文化就是典型的高情境文化。這種文化強調間接性的表達方式,“情感較為豐富,訊息較為簡單和模棱兩可,重視螺旋形推論,團體意識強”。類似的國家還有英國和日本。低情境文化,如美國、加拿大和部分歐洲國家,他們強調經由直接溝通的方式來表達訊息,因此“特別重視語言表達的結構和技巧的訓練,使用直線式的邏輯思考”。Hofstede從組織傳播學的角度,發展出了一套被廣泛應用的文化價值模式,可歸納為:個人主義、集體主義;權利距離;不確定性規避;陰柔、陽剛。而中國文化可以大致歸納為:集體主義、大的權利距離、高度不確定性情況的文化以及陽剛,這與許多西方國家的文化維度相距甚遠,有的甚至處于兩個極端(見圖1、圖2)。

        這就可以大致解釋為什么華人在東南亞等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地區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地的文化和風俗,并且中華文化的傳播更加有力和深入。據有關資料顯示,馬來西亞注冊的華人社團就有7900個,為促進華人更好地融入當地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歐美一些國家,排華事件屢屢發生,沖突摩擦、文化誤解頻頻出現,對中華文化的接受和傳播需要一個更加長期的過程。以歐洲為例,對一些華人來說,圓“淘金夢”是在僑居國最重要的生活目標,因此“多干活、少說話、免是非”便成了他們的處事原則。在這個傳統力的驅動下,華人表現出了強烈的“政治冷感”。

        在新時代下,廣大華人華僑要聯合各方力量,架起溝通的橋梁,加強與主流社會與當地居民的對話和溝通,積極融入所在國,為華人爭取更多的話語權,讓更多的人了解華人,了解中華文化。

        (二)刻板印象問題

        在傳播學領域,刻板印象(stereotypes)指對一個群體所持的寬泛印象。還有一個更為標準的定義認為刻板印象是對某個群體的固定印象(fixed impression)。刻板印象可以產生負面和正面兩種效果。當這種扭曲的印象影響對他人的正常看法時,刻板印象被認為是有害的。在這種情況下,刻板印象會阻礙有效的溝通,會成為交流者的阻力。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外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已經實現了比較大的飛躍。莫斯科街頭的舞龍隊伍、巴黎鐵塔披上的紅色外衣、獨具特色的民族節日、熙熙攘攘的唐人街道、數以萬計的華人華僑社團、遍地開花的兩萬所華文學校、數百家華文媒體等,這一切都展現出海外華人華僑作為主人翁的姿態,他們積極融入當地社會,成為其中的一份子,在為當地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也積極的促進了中外文化的溝通交流。但是,我們也要清醒而深刻地認識到刻板印象對中國文化傳播所帶來的不穩定因素。

        陳國明教授在他的傳播學著作中曾舉例分析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中西方文化誤解:“西方人一向把中國看作是一個神秘的國度……長久以來對華人這種高深莫測的形象建立以后,也就習以為常了,認為華人與他們毫無相似之處。中國改革開放這么多年,竟還有外國友人以為現在的中國人還是像滿清時代的人一樣留著辮子,女人還裹著小腳。加上國外一些主流媒體在輿論宣傳上的扭曲和偏見,在某些方面對中國的負面刻板印象也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加深。因此,在整合和傳播中華文化的過程中我們更要去粗取精,將自己的文化放在與其他文化比較的背景下去認識、解釋中華文化的內涵。減少文化差異,讓海外群體“更準確地把握中國文化的特征”。

        另外,海外華人也應該積極學習當地的文化傳統,積極消除隔閡,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避免不必要的爭端。發揮華人社團的引導作用,克服生活習慣和語言文化上的差異,搭建起傳播中華文化的友誼之橋。

        (三)文化傳承問題

        老一輩的華人華僑尊崇中華傳統文化,愛好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并且不遺余力地促進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例如:在春節,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會掛上大大的“福”字,伴隨著嘹亮而喜慶的鞭炮迎接著這一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東盟的僑胞們經過20多年的堅持,將“舞龍舞獅”這一中華文化的表現形式在馬來西亞推廣開來并獲得當地的認同。然而,隨著華人華僑在海外“生存環境的變遷以及華人華僑自身構成的變化,與前輩相比,新生代華人華僑對祖籍國的感情漸趨淡化,對祖籍國有的只是殘存的模糊認識”。華裔新生代對于中華傳統文化了解程度不一,主要因為其生活環境的差異,海外華裔家庭中能夠將中華傳統文化進行系統傳承的為數不多,因此要促進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就必須要加強培養新一代華人華僑的民族情結,拓寬傳播中華文化的渠道,建設追尋文化之“根”的基地。

        2009年6月,匈牙利華人華僑創辦的“中華文化傳承傳播基金會”在布達佩斯成立。該基金會旨在讓海外華人,特別是從小就生長在國外的華人青少年兒童了解中華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傳承中華文化。

        國內文藝團體的慰問演出也是有效傳播中國文化、傳遞祖國聲音的方式。近幾年來,國務院僑辦在全球五大洲華人華僑聚居國家和地區推出“文化中國?四海同春”的文化活動,中國僑聯推出的“親情中華”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已經在海外華人華僑中創出了自己的影響力,受到廣大僑胞和當地社會的熱烈歡迎和廣泛好評。

        另外,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漢語熱”持續升溫。漢字是中華文化最主要的載體,所以海外華文教育事業對中華文化薪火相傳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首先,中文的學習對保持中華民族的民族特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重視華文教育可以更好的與中國進行經濟、文化的交流,增進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

        目前中華文化正處在一個深刻變化的時期,海外華文教育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但是一些國家“開展華文教育的外部環境仍有待改善;華文學校辦學經費嚴重缺乏;師資隊伍不穩定,專業教師不足且年齡偏大;適合當地國情、校情的本土化教材缺乏,課外讀物、教輔讀物數量不足。”漢語的國際推廣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傳播的過程,在跨文化交流、文化平等對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也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

        三、思考與啟示

        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一個民族存在和進步的根基,而文化的傳播和繼承則是促進民族融合與民族影響力的無形橋梁。隨著全球化大潮的沖擊,傳統文化的傳承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阻力。因此,加強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實現中華文化“走出去”,加強世界各國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十分必要,其實現的過程也是一條煩瑣而漫長的道路。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國力的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升,這一切也使得中華文化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關注。中國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多年了,中國在向世界開放,向世界學習。每年都有大批的國人遠赴重洋,求學工作。“他們在對西方的思想精神和文化生活有了直接的接觸和了解后,開始從東西方文化對比的角度重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價值。”

        然而,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也并非我們想象的那么樂觀,不少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誤解和陌生令人心生感嘆。“當我們以無比包容的心態了解和熟悉外國文化時,卻發現很多國家的人民對我們的社會和文化還知之甚少”。另外,一些西方媒體在言論上對中國片面的曲解,以及文化之間巨大的差異使得很多外國民眾很難正確的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更別說是體味正宗的中華文化了。

        因此,在全球化思潮激烈碰撞的今天,我們更要抓住機遇,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心態向世界推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以自信堅韌的意志向國際傳播本民族的聲音,進而增強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將中華文化在海外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吳瑛.孔子學院與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第3篇:中華文化創新的根基范文

        燕趙大地,不僅演繹了一片地域、一個民族的歷史,甚至于人類歷史的一個部分都從這里走來。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隱現著人類進化的起點和中華文明緣起的奧秘。亙古以來,便像一個巨大的根脈,滋養著人們,去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文明。

        位于河北陽原縣的泥河灣,是中國、亞洲絕無僅有的遠古寶藏:在我國目前已經發現的25處距今100萬年以上的早期人類文化遺存中,泥河灣遺址群就占了21處。它向全世界宣示:人類這個物種不僅可能從東非的奧杜維峽谷走來,也有可能從中國的泥河灣走來。

        泥河灣是中國現今最早的舊石器時代文明的代表,而在河北還有一個新石器文明的重要代表,那就是邯鄲的磁山文化。今天,磁山文化新的考古發現再一次把燕趙大地推到了中華文明的前沿。

        磁山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人類農業和居住文化的大展示,而這正是人類文明進化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在邯鄲磁山村的這個遺址,發現了兩處房基和400多個糧窖以及大量文物,有石器、陶器、骨器和粟的碳化物,野生動物及家禽骨骼標本等。最新的研究成果更表明,早在8000多年以前,中華祖先們已經居住在了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已經開始過上依靠原始農業生存的定居生活。

        從伏羲做卦、神農嘗百草向下華夏歷史繼續推演又經近2000年,才有了中華民族的世代共主,即歷經百代祭祀不輟的中華人文始祖――黃帝,因為他的努力和功德才有了被認為是華夏氏族統一成型、融合一體,世代繁衍的一系民族,而燕趙大地則又成為中華民族第一次真正融合統一的見證地,傳說中的“涿鹿之戰”就發生在這里。換句話說,燕趙沃土見證了中華民族從初生到成型的整個歷史,這在中華文明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

        阪泉之戰、涿鹿之戰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始,也造就了燕趙之地從蒙昧、野蠻到文明進步的初始。從此燕趙這塊沃土伴隨整個民族逐步走向禮樂昌達、人文薈萃,并由于處于整個中華文化東西南北的交匯地帶而卓有自己的特色和輝煌:純樸敦厚、俠肝義膽、思想豐盈、人才輩出,以誠信守義稱道于四宇海內。

        燕趙這塊土壤是中華歷史上溯五千年、七千年乃至二百萬年的見證者。

        山河大地雖歷久而彌新!

        燕趙人文以其血脈根基而源遠流長!

        俠義

        隨著電影《趙氏孤兒》的熱播,這個發生在兩千多年前的古典主義悲劇重新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事實上,這個故事被搬上藝術的舞臺已經長達幾百年了,在漫長的歲月里,無數京劇藝人、表演藝術家不斷對其改進、完善,而其中所蘊含的“義”字,也早已成為了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沉淀和記憶。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夕不復返”。而正是荊軻刺秦的那段壯烈往事,和高漸離的這一曲悲歌,開啟了慷慨燕趙的俠肝義膽、千古風流。

        “俠義”二字,承載、折射出中華歷史傳統的政治、道德、君臣、宗法、人文等內涵。固有程嬰、公孫杵臼捐生救孤為之先,更有荊軻刺秦隨之后,泱泱燕趙,遂為俠義之大觀。

        禮義

        華夏自古即為禮儀之邦,而燕趙大地更是其中的典范。這里有播撒禮義的亂世儒者荀況,有“繼往圣起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董仲舒,更有沖破僵化禮儀束縛,胡服騎射、厲行改革的趙武靈王。而這,也就為燕趙文化埋下了于傳統中追求突破和創新的種子。

        梁任公何以將趙武靈王稱為“黃帝以后第一偉人”?是他“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的氣概嗎?還是“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變服騎射,以備燕、東胡、樓煩、秦、韓之邊”的宏圖大略?抑或“棄萬乘之尊,而自從事于戰陣”的特立獨行?再或者,在這些故事的旁邊,還有一段活潑進取的精神,穿透歷史,一直照到了我們的面前!

        第4篇:中華文化創新的根基范文

        【關鍵詞】民族聲樂;文化屬性;中華民族

        1 中國民族聲樂的文化屬性

        深刻理解中國民族聲樂的文化內涵,把握民族聲樂的靈魂對促進民族聲樂的提升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深刻關系到民族聲樂的健康有序發展。

        1.1 中國民族聲樂繼承延續著中國傳統音樂的文化

        我國的傳統主要是由宮廷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和民間音樂四個部分組成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宗教音樂的影響力逐漸弱化,宮廷音樂受眾面比較小,而民間音樂卻依然具有穩固的群眾基礎,深受大眾細化,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不但沒被遺忘,反而是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創新。民間音樂的創作題材大多來源于鄉土文化,這種鄉土文化深受民眾熟知和喜愛,所以他既是人民創造的,又滿足了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符合了人民的審美情懷,才得以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韻味,而且更濃、更強,頗具中華民族藝術神韻。

        1.2 多民族音樂文化的融合是中國民族聲樂產生的條件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各民族都有各民族的聲樂特點,彼此相互借鑒,優勢互補,交匯融合形成了以漢族文化為主題,以少數民族為特色的多樣化民族聲樂。中國民族聲樂具有濃厚的文化根基,他傳承了中華文化的特征,并吸收了各民族的特點。而中華文化的性質又決定了民族聲樂的氣質和內涵;中華民族普通大眾的審美情懷,也決定了民族聲樂的藝術神韻符合觀眾的欣賞習慣;中華民族的音樂風格,也決定了民族聲樂的表現手法和音樂底蘊;漢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方言特點,決定了民族聲樂的音樂本質,這一切都決定民族聲樂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1.3 中國民族聲樂與西方聲樂藝術相并立

        中國民族聲樂與西方聲樂是人類歷史寶貴的藝術財富,通過比較二者的藝術技巧和方式,我們可以知道這中西兩方的聲樂藝術是兩種并立的藝術。一般來講,中國民族聲樂比較強調旋律的發展,而西方的聲樂則比較注重和聲;中國民族聲講究韻味,而西方音樂講究技巧;東方音樂創作注重感覺,西方音樂創作講究理性。但是進入到20世紀末,理性成為中西方的音樂文化追求的趨勢,更加追求旋律的美、和聲的凝重、音樂的邏輯思維等等。但是中西方音樂的最大不同點則是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審美取向。這都是緣于不同的文化環境,文化環境的不一樣,音樂的本質屬性也就有所不同。

        2 中國民族聲樂的藝術性

        中國民族聲樂不但具有科學內涵,而且在藝術品位方面也有極高的造詣,其主要體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2.1 中國民族聲樂的唱法源于但又不同于中國傳統聲樂

        要想民族聲樂作品演繹的感情真摯、演唱風格獨具一樹并且符合大眾的審美取向,就需要通過不斷摸索探討在音量和音色上如何表現,只有充分掌握科學合理的演唱技巧才能真正做到以上的要求。當今中國民族聲樂在演唱技巧各個方面都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新高度,在聲音的合理性和藝術性方面也都遠遠高于傳統聲樂演唱技巧。

        2.2 對中國優秀音樂文化的審美追求

        中國民族聲樂的藝術性還表現在追求優秀音樂文化的審美取向,并不斷的達到新的藝術高度。中國民族聲樂的藝術品質,則主要表現在演唱者為能夠演繹出一定藝術高度的聲樂作品,需要更深層次的提升自己的藝術造詣,并提高演唱技巧的藝術水準,和在情緒上需要有較高的藝術張力。另一方面,在教材建設、教學方法和演唱范圍方面也要求覆蓋面廣。中國民族聲樂的創作和演唱表現手法多種多樣,不是一般的民間歌手能做的到,他包括了民歌、藝術歌曲、創作歌曲。

        2.3 中國民族聲樂特有的旋律音調和表演形式藝術風格獨特

        中國民族聲樂延用了古代的五聲音階一直到現代,構成了中國民歌、藝術歌曲、創作歌曲、民族歌劇的獨具特色的旋律,并獨具藝術魅力。中國民族聲樂的又一特點是咬字歸韻,通過聲腔的完美結合,使語言和聲音的感染力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另外,內心情感和外在表演的有機結合,使得中國民族聲樂具有濃郁的藝術風格,時而幽默風趣、配合形體、表情和眼神栩栩如生的表現出歌曲的情景內涵。

        3 中國民族聲樂的審美

        中國傳統音樂的一個重要特征,民族聲樂演唱會的技巧的取向很大程度上是由音樂審美觀決定的。而民族聲樂的表現力,則往往通過表現來再現意境、韻味、神韻,從而達到審美的要求。

        3.1 中國民族聲樂重視語言和聲音的完美結合

        中國民族聲樂不會離開字音去追求單純的聲音,也不會片面強調咬清字音,而是要求字正腔圓,并在字詞意中體現神韻。漢字的字音跟國外的字音的表達有著很不一樣的方式,國外的只有5個音節,而中文的有平仄四聲,咬字要求做到“開、齊、撮、合”。歌唱的時候要求旋律服從語音聲調的走向,咬字發音清晰,讓聽眾聽著清晰明朗。所以在審美方面對語言和聲音的完美結合要求很高。

        3.2 中國民族聲樂重視聲情并茂

        中國民族聲樂極為重視情感的表達,聲情并茂,而非不顧情感的傳遞單純的追求聲音,而是在歌聲中傳達感情,體現神韻。這種注重內在,自我感受、細膩非外露的東西跟西方的只重視聲音技術技巧是不一樣的。中國傳統聲樂藝術在情感與聲音的處理上十分嚴格,才能給觀眾展現一種聲音與情感交融的氛圍和境界。

        4 結束語

        中國民族聲樂經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已經形成獨具特色的演唱體系,深入人心,廣為傳唱,并且已經逐漸融入國際舞臺、走向世界。所以,為了更好的發揚中國民族聲樂,我們需要對其傳統的聲樂理論精髓和文化內涵有充分的把握理解,研究吸取其精華之處。由于中國民族聲樂具有多元化的特性、風格多樣化,所以我們在傳承創新發展的時候,要求既要符合中華民族的審美要求,又必須具有時代特征,并注重科學合理性,這樣才可以不斷提高民族聲樂作品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姚小藍.試論當今中國民族聲樂的多元化發展[J].中國音樂,2010(10):02.

        第5篇:中華文化創新的根基范文

        【關鍵詞】文化崛起;困境 ;路徑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發展,尤其經濟發展取得巨大的成就:30多年來我國GDP指數每年以平均9%的速度增長,是歷史上增長速度最快的經濟實體,2012年我國GDP為7.3萬億美元,出口總量占世界的10%,成為世界上第二大貿易國(居美國后),2012年外匯儲備為3.24萬億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外匯儲備國。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的崛起側重于經濟、軍事和科技,文化崛起遠遠沒有趕上經濟、軍事和科技崛起的步伐,文化軟實力已經成為我國全面崛起的短板。歷史告訴我們:沒有文化的崛起,就沒有大國的真正崛起。

        一、中國文化短板的存在帶來的影響

        今天,文化的短板讓我們吃盡了苦頭:一方面,當前的“中華文化圈”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已經岌岌可危。中華文化曾經占領世界文化的制高點,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當時“中華文化圈”有非凡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但二戰后,隨著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日漸式微,再加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霸權主義的干預,日本、韓國等傳統的中國文明“粉絲”在近百多年來一直都在“去中國化”,使得中華文化圈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日漸式微;另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利用其強勢的文化傳播力對中國進行“妖魔化”解讀。在西方媒體自編自導的“假話說一百遍就變成真理”的戲中, 一會兒是“中國落后”、“第三世界”、“環境污染大國”等,一會兒又是“中國崛起”、“中國威脅”、“中國分裂”等,“我想,關鍵的問題不在于我們的科技,也不在于我們的經濟,更不在于我們的軍事,而在于我們的文化身份不清,西方人對我們的認識充滿了文化誤讀”。2011年2月,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等機構聯合了《文化軟實力藍皮書: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報告(2010)》,該報告稱,“世界文化市場,美國獨占鰲頭,占43%的份額;歐盟緊隨其后,占34%;人口最多、歷史悠久的亞太地區僅占19%。在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亞占5%,剩下的4%才屬于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亞太地區國家”。

        “文化軟實力崛起是一個國家真正強大的標志”。中國的崛起不僅僅是經濟的單兵突進,而應該是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立體崛起。文化崛起又是其他方面崛起的基礎,在很大程度上說,沒有文化崛起的崛起是不可持續、不科學的崛起,沒有文化崛起的崛起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文化崛起已成為當前我國要面對的、關系民族長遠發展的重大課題。

        二、中國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困境

        當談到文化崛起時,我們不得不對我國文化發展中存在的“病灶”進行診斷,這是對癥下藥的前提條件。當前我國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嚴重不夠。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令人神往,歷史上中華文化的輻射力遠及東亞、西亞。然而,近代以來,由于種種原因,中國傳統文化生態遭到了嚴重破壞,傳統文化的精華沒有被很好地繼承下來,糟粕卻留下不少。這種“倒洗澡水連小孩一起倒掉”式的文化批判,其不良后果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人們,以至于今天有些人覺得一翻開古書,就有一股陳腐之氣迎面撲來。在西方,沒有一個人說要打倒柏拉圖,打倒蘇格拉底,但在我國,人們卻要打倒孔子,這使得我國成為在現代化過程中割裂自身傳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也是傳統文化資源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今天,《三國演義》、《花木蘭》已被國外文化公司改編成動畫和游戲,中國端午節被韓國申遺,傳統的建筑被推倒,但我們的目光依然盯著西方,盲目相信“月亮總是外國的圓”,不自覺步入“端著金碗行乞”的可怕泥潭。

        (二)重文化輸入而輕文化輸出,文化自卑主義、文化虛無主義趨勢嚴重。著名學者王岳川先生做了一個調查:“自從我們奉行魯迅的‘文化拿來主義’開始,中國知識分子究竟翻譯了多少本西方書籍?答案是106,800多冊。反過來, 20世紀西方世界究竟翻譯了多少本中國書籍?通過另一個調查,結論是一千多冊。十萬對一千,差一百倍!”難道擁有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就沒有值得輸出世界的優秀文明成果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道理很簡單:一個沒有優秀文化作支撐的國家,能在文化競爭激烈的人類發展史中走過風風雨雨的幾千年嗎?況且中國歷史上唐朝曾經還占領過世界文明的制高點。因此是時候拋棄那種只注重文化輸入而輕視文化輸出的畸形文化發展模式了。

        同時,由于近幾百年我國文化話語權邊緣化嚴重,文化自卑主義和文化失敗主義的陰霾籠罩著中華大地,有的人甚至不自覺地陷入文化自我殖民的泥潭。當前大學生以看美國大片、吃肯德基為榮,狂熱追捧西方的圣誕節、情人節,而本土的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相比之下卻很冷清。有一位美國記者詹姆斯·法羅斯寫了一本討論亞洲的書,書名叫“More Like Us”(中文譯成《非常像我們》,就是說亞洲國家隨著發展越來越像西方國家了。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三)文化創新乏力。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說,“中國成不了超級大國,因為中國沒有那種可以用來推進自己的權力,進而削弱我們西方國家的具有‘傳染性’的學說。今天,在哲學、醫學、物理學等多個領域,我們都亦步亦趨地跟著西方,吹捧西方,拿來的多,創新的少。

        三、中國實現文化崛起的路徑選擇

        鑒于我國文化發展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筆者認為中國要實現文化崛起,有這樣幾個選擇路徑:

        (一)整理、繼承并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當談到文化崛起這一偉大事業的時候,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是繞不開的一座高山,因為我們的文化要進步、要創新,就必須以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根基,沒有傳統文化作為根基,我們的文化崛起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對從先秦到清末以及近代的中國文化進行梳理,剔除傳統文化中的糟粕成分,把傳統文化中的精華繼承下來,并結合時展進行守正創新,及時把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呈現給世人,讓塵封已久的中國傳統文明發出它應有的光芒,為中國及世界的發展做出它應有的貢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筆者認為國家可以以各高校和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為載體,通過基金扶持,組建傳統文化研究機構,讓一大批文化學者加入到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整理和繼承工作中來。當然,這些學者應該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同時也要具備開闊的胸襟和超前的眼光。

        (二)積極借鑒國外優秀文明成果中的有益成分并為我所用。任何一種閉門造車,拒絕吸收其他文明的文明是不會有長足發展的。因此對一個國家來說,只有勇于學習外來先進文化,才能振興和發展本民族文化。

        唐朝時期我國占領了世界文明的制高點,這與唐朝時代不拒絕吸收任何優秀的東西,從不拒絕改造自己是分不開的。然而當時的中國并不是簡單地實行“拿來主義”,而是胡文化的本土化,通過吸收、消化、升華,創造了輝煌的大唐文明。

        當我們把目光投向近代先后崛起的大國,如英國、德國、法國等國,不難發現這些國家無一例外地都是以開放的心態在借鑒和吸收中發展自己的。例如當英國成為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時,法國的一批思想家也就到英國考察學習,成為“英國狂”,當然,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借鑒不是完全拿來,也不是文化的自我殖民,而是洋為中用、古為今用。

        第6篇:中華文化創新的根基范文

        關鍵詞: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國際漢語教師;跨文化能力;文化間性

        中圖分類號:G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6)05-0140-05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給人類發展帶來巨大契機的“全球化”就一直被學界視為一個核心議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全球化格局在初露端倪之時就與各種不平等掛鉤。在21世紀的當今,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互相依存、互相關聯。倘若彼此之間無法建立和諧的、互惠性的跨文化關系,弱勢文化將難以生存和發展。人們面臨的文化危機,并不僅僅是文化權力的博弈,更是交流的深刻無奈,是刻板印象的加劇。是對外來強勢文化的追捧和對己文化的不自信。而文化自主“走出去”。體現的不光是一種文化自信心,更是一種積極且理性的文化態度,是全球化時代對文化的生存與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以人為核心:文化走出去之關鍵

        中國的文化版圖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和對文化多樣性的保護受到了史元前例的挑戰。當人們意識到這種變化在全球化時代成為常態之時。文化危機感也與日俱增。如今我們率先向國際社會傳播的是一種純粹的中華民族文化,它既包括傳統文化之精髓,也有現代社會和諧治理的主張。但倘若把握不好傳播這種純粹性文化主張的分寸和方法,便會遭遇他者的抵制――我們眼睜睜地看見他者對我們這種帶有善良愿望的文化傳播活動進行”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的解讀,卻束手無策。

        國內學界對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意義多從“軟實力”的角度來進行論述,這意味著進入21世紀之后,國際關系和權力的博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人們征服世界的切入口從硬實力轉向了以文化為武器的軟實力。日本學者青木保先生雖然十分看重文化軟實力理論,卻對當今愈演愈烈的“文化政治化”趨勢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他認為,現代國家、社會和人類應該以“異文化的理解”為基礎。充分意識到“多元主義”的重要性,并沿著“協調”和“友善的說服”的路線前行。讓文化充分發揮“第二自然”的作用。若想對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行均衡與協調。則需要以一種“擯棄了意識形態對立的思維模式來重新審視這個世界”,并在某種程度上“遵守或必須達到”文化傳播的“世界模式”。

        雖然學界―致認為,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需要通過雙向的交流和對話來完成,而非單主體、單向度、單聲道的“三單式”自我宣傳。可問題是,這種“雙向”的傳播模式到底該如何從理論落實到實踐中去呢?互聯網時代造就了新的全球傳播格局,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和關系建構的方式。學界對大眾傳播渠道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卻逐漸忽視了恰是不容被忽視的人類傳播活動之核心的人際傳播。從傳播效果和影響力來看。以交往和對話為基礎的人際傳播更加注重文化主體間的互動過程以及意義的創新與重構,是影響最為直接且經得住考驗的一種傳播方式。也就是說,愈是回歸到“人”的層面,愈能落實從單向宣傳到雙向交流的轉向。這種以人為交流主體的文化傳播也因其真實性和互動性而更具說服力。

        以英國、法國和德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幾乎都將其語言文化傳播機構視為本土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的重要載體,中國的孔子學院也在這股國際潮流的影響下應運而生。然而實現傳播效果的最大化,其關鍵還是要立足于人。文化的對外傳播。遠非向他者描述異域文化的某種代表性之物或是講述異域文化的一個新奇故事那么簡單,除了意義的“給予”之外,還強調意義的“獲得”,更強調意義“表征”的方式。如果說語言作為一種文化,總是最先走出去的,那么自全球第一家孔子學院成立之日起,漢語國際推廣就擔負著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而完成這一使命的國際漢語教師,作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傳播主體,應該是最優秀的當代中國人之代表,并在這個傳播活動中處于最核心的地位。

        以人為核心的跨文化傳播,需要傳播主體良好地構筑個人的文化魅力和跨文化能力。需要以一種基于個人跨文化認知的多元視角以及基于個人跨文化能力的行為方式。在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關系建構的過程中起到一個橋梁作用。從廣義的視角來看,這里的“人”既包括中國人也包括外國人,既包括局內人也包括局外人。既包括既有的傳播者也包括潛在的傳播者,比如傳播內容的受眾。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受眾往往兼具興趣導向和理性導向,特別對于那些將漢語作為一種理性學習的外國人來說。雖然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并不會從根本上影響其母文化根基,但他們對中華文化持有的興趣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并且,其日漸增多的文化認知和交流體驗很有可能使他們在今后成為中華文化的言說者和傳播者。因此,主客分離的思維方式顯然是不利于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充分考慮和正視我們和他者之間互為主體的關系,才是更長遠的戰略眼光。而國際漢語教師。作為承擔和實施這一重要使命的核心主體。首先需要成為一個真正具有文化魅力和跨文化能力的人。然后才能在教學活動與交流活動中去感染他者、對他者實施影響。雙方主體在此基礎上共同創造出來的具有融合視角的文化意義。正是我們所期待的文化傳播內容;而當這些文化的他者也變成了中華文化的言說者和傳播者。并在中國與國際社會之間構建和諧關系、達成互惠性理解的過程中起到積極作用之時,以孔子學院為載體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傳播模式即達到效果的最大化。

        二、國際漢語教師的文化觀對文化走出去的影響

        國際漢語教師在世界各地進行語言教學和文化傳播活動,被置于一個非常典型的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之中。―般來說,學生的文化背景越豐富、差異越大,該課堂的多元化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對文化傳播效果產生影響的文化因素,既包括宏觀層面上的任教國社會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包括學生個體的文化和次文化認同。另外,教師的多元社會文化身份及其在任教國完成跨文化適應的情況。也對傳播效果產生重要影響。

        班克斯將多元文化情境中的跨文化教師分成了四種類型:“內部-局內人”、“內部-局外人”、“外部-局內人”和“外部-局外人”。具體到本研究,由中國外派至世界各地的國際漢語教師均來自任教國社會的“外部”(即中國),這種以地理和法定身份為依據的劃分一般是固定不變的;“局內”和“局外”則是基于文化視野和文化價值觀的劃分,“局內人”持有本土(任教國)文化視野,“局外人”持有外部(即中國)文化視野。據此,從中國遠赴世界各地的國際漢語教師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外部-局內人”(outgide-insider)和“外部-局外人”(outside-outsider)。前者了解、接受甚至推崇任教國的文化價值觀、信仰和行為方式等。后者則基本上和中國主流的文化價值觀、信仰和行為方式保持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影響語言和文化國際傳播有效性的因素除了教師自身持有的文化價值觀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師所持有的跨文化視野、態度和能力。具體來說,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中的跨文化教師來自于該地區的“內部”還是“外部”(地理上的劃分),持有“本土文化觀”還是“外部文化觀”(文化觀念上的劃分),都不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真正重要的是他們所持有的文化觀是“缺陷觀”還是“差異觀”。持有“文化缺陷觀”的教師往往認為文化國際傳播的有效性受學生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的影響非常大。而教師或學校對其影響則比較有限;持有“文化差異觀”的教師往往將學生的文化多元性視為課堂資源,而教師需要做的則是幫助學生們發揮自身的文化優勢。將這些豐富資源運用到教學和交流活動中去⑦。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文化缺陷觀”和“文化差異觀”在這里指的是教師所持有的跨文化態度,一個具有本土文化視野的中國籍漢語教師(“外部-局內人”)或本土漢語教師(“內部-局內人”),都有可能以“文化缺陷觀”去對待學生;而一個具有外部文化視野的中同籍漢語教師(“外部-局外人”)。卻有可能在教學過程和交際過程中持有“文化差異觀”。那么區分“局內人”和“局外人”的意義在哪里呢?班克斯的研究告訴我們,“局外人”往往對學生的多元文化背景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倘若教師本人又缺乏足夠的跨文化敏覺力,那么他在對教學內容的選取(無論是語言還是文化)、教學方法的設計以及行為方式的決斷上,就很難結合學生自身的價值觀和文化視野,嚴重的時候,還會引起文化沖突和丈化偏見,從而大大影響跨文化語言教學和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

        然而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無法在“局內人”和“局外人”之間劃一條清晰的界線,我們無法去判斷一個教師到底被一種外來文化影響到何種程度才能被稱為“局內人”。事實上,那些輕易被一種外來文化同化了的教師也很難成為一個多元文化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反倒會在兩種或多種不同的文化中陷入“邊緣人”(the marginalman)的認同困境。中華文化走出去。指的不僅僅是地理意義上的走出國門,更是要真正地走進他者的心靈。我們的目標從來都不是為了同化他者。我們所追求的融合文化觀也并不是在提倡被他者同化。中華文化走出去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在我們和他者之間達成互惠性的跨文化理解,建構和諧的跨文化關系。既然如此,我們所提倡的也決然不會是一種絕對的文化觀。而是動態的、交融的、具有間性視角的觀點和態渡。

        從文化間性的視角來看,一個熟諳中國文化的國際漢語教師,無論他的社會化是在中國完成的,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被異文化同化,一旦他身處跨文化的教育情境和傳播環境,其全球化心態、跨文化敏覺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都立即上升到了一個極其重要且必要的位置。只有對學生的文化背景、文化認同、不同的信仰和文化價值觀進行足夠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在“局內”和“局外”出入自由,國際漢語教師才能使中華文化真正地走出去。

        三、國際漢語教師的文化身份和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

        以孤立呈現自我文化價值的方式向國際社會傳播中華文化,可能會導致文化身份的認知焦慮,甚至遭遇他者的反感和抵觸。并將這種純粹性的、帶有良善愿望的文化傳播活動進行政治化解讀。特別是在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之中。教師的社會文化身份、價值觀、個人經歷等會對文化傳播的效果以及跨文化關系的建構產生直接的影響,甚至持續地、動態地影響主體雙方的認知框架。因而,探討如何“以人為核心”來提升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十分有必要結合教師的“社會文化身份”來審視這種跨文化能力對文化傳播活動的開展到底具有怎樣的重要性。

        首先,從國際漢語教師的任務和目標來看,他們兼具了“漢語言教學者”和“中華文化傳播者”這兩個重要角色。外國人走進孔子學院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全球化格局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他們帶來的契機;其二是東方文化和中華文明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他們。持有前一種動機的學生在今后可能會以漢語為工具走向與之相關的工作崗位。掌握基本的漢語技能、儲備一定的文化知識、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都有助于他們今后的職業發展。對于持有后一種動機的學生而言,其關注點和興奮點從一開始就放在了中國的社會文化上面,而走進孔子學院,很有可能是他們通過交往實踐去了解和探索中國所邁出的重要一步。正因為如此,隨著孔子學院在世界范圍內的迅猛發展,學界和教學界對將語言與文化相結合的策略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孔子學院的建設任務將會主要集中在內涵建設上”,語言加文化式的“博雅教育”(Iiberal education)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因為“單純的語言教育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了。

        從文化間性的視角來看,無論是語言的推廣還是文化的傳播,都發生在典型的多元文化情境之中,因而教師和學生、教師和任教國社會成員之間必然是一個互為主體的跨文化關系。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師都理應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起到一個良好的文化示范作用,這也對教師的跨文化能力提出了一個較高的要求。除了做一個優秀的示范者之外,他們也應該是一個良好的傾聽者。傾聽他者的文化認同和跨文化感知是對話得以持續的基礎,否則無論課上課下,對中華文化的任何言說都將變成獨語式的廣播。總的來說,國際漢語教師必須將“成為一個優秀的跨文化交際者”視為自己的努力目標,并在跨文化教學、交往及對話的過程中兼顧“文化示范者”、“文化傾聽者”和“文化引導者”等多重角色。

        此外,旅居他鄉的國際漢語教師不僅需要處理在課堂上和學生之間的跨文化適應問題。還需要面對旅居生活中遇到的各種跨文化挑戰。課堂上和生活中的雙重文化沖擊往往會加劇他們的焦慮感,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所擔負的跨文化教學以及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雙重重任,甚至都無法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應對其每天都會遇到的跨文化適應的難題。“旅居者”的身份給國際漢語教師帶來了嚴峻的跨文化挑戰。但基于文化間性的交流、協商和對話。卻又給他們帶來了跨文化關系建構的希望――只有將注意力從消除差異(同化)轉向尊重差異,從單純的適應轉向和諧共存,從文化分離轉向共同協商,才能在高效完成漢語教學和文化傳播重任的同時。感受到跨文化交流與交往過程中的樂趣,這就涉及到一個傳播主體自身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素養的問題。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在西方學界被視為兩個可以互換的概念。在國內被使用較多的是后者,它在外語教學領域被譯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傳播學領域被譯為“跨文化傳播能力”。究其原因,此概念涉及到諸多學科,而不同的學科對“communication”的關注有著不同的焦點。從其動詞形式communicate的詞根構成來看,“com-”即“共同”、“一起”。“mumi-”即“人”、“大眾”,加上具有使動功能的動詞后綴“-ate”。合起來便是“使人們在一起”――而使人們在一起的方法,即對話和交流。漢語中并沒有與communication對應的詞,它在人際傳播層面被譯為“交際”或“溝通”。在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層面被譯為“傳播”。前者局限于語言和非語言交際能力,后者則缺乏雙向互動的涵義。

        筆者在這里使用的是intercultural competence這個概念,即“跨文化能力”。國際漢語教師應該具有的跨文化能力不僅包括人際交流層面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跨文化適應能力”、“移情能力”,也包括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所必須具備的“跨文化傳播能力”等等,這種整合在一起的跨文化能力是對國際漢語教師提出的一個高標準要求,其目標既指向一種終極的交流和溝通,也指向教師和學生之間、教師和任教國社會成員之間、中國和國際社會之間和諧的多元文化關系的建構。

        四、國際漢語教師的跨文化能力框架的構建

        跨文化能力通常有“有效性”(effectiveness)和“恰當性”(appropriateness)這兩個層面上的需求。具體到以國際漢語教師為流動載體的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有效性”指的是教師能夠在多元文化情境中。運用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去高效完成語言與文化的教學任務,實現中華文化走出去的特定目標:“恰當性”指的是教師能夠在多元文化情境中充分認識到不同社會文化的規則體系。在符合跨文化倫理的前提下。滿足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及任教國其他社會成員對中國社會文化的認知需求和交流需求。這是一個直接的、雙向的、充滿挑戰卻又充滿希望的人際傳播路徑。為了使這種人際傳播的效果達到最大化,教師自身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就非常必要。具體來說,要想讓“中華文化走出去”在人際傳播層面上同時滿足“有效性”和“恰當性”的需求,國際漢語教師應從認知、情感和行為這三個層面去全面發展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認知層面的跨文化能力體現在“認識自我”和“認識他人”這兩個方面。對自我的認識包括認識自身的文化構成、情感態度、交際風格、對他文化的容忍力等;對他人的認識是移情發生的基礎,作為文化傳播主體的國際漢語教師既要了解他文化的廣義文化知識,也要了解其深層文化結構,因而需要在認知層面全面提高自己的跨文化理解力,習得廣博的文化知識和跨文化知識。并通過對特定文化圖景的描繪來呈現自己對己文化和他文化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刻板印象是認知層面的最大阻力,雖然我們無法避免刻板印象,但可以對之加以糾偏和修正。否則,一旦讓刻板印象發展為偏見,其造成的負面影響就不易消除了。

        在情感層面,持有正確且積極的態度是打開他者心靈的鑰匙。禮貌、熱情、友好、樂觀、耐心、寬容、持久。都是在跨文化教學、交際和傳播過程中能起到積極作用的態度因素。其它重要的跨文化態度,還包括非我族主義態度,尊重他文化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盡量做到無偏見的判斷等。盡管大多數國際漢語教師都是具有一定跨文化敏覺力的教學者和交際者,但在教學和交際實踐中,他們的情緒卻時刻處于起伏和變化之中。只有當教師清楚地意識到提高自身跨文化敏覺力的重要性,將成為“多重文化人”作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嘗試將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進行整合,才能在多元文化情境中有效完成語言教學和文化傳播的雙重任務。另外,文化移情能力是國際漢語教師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的跨文化素質和技能之一。“移情”意味著感情的移入,是能夠對他人的想法、情感和觀念進行分享的一種品質,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是將自己投射到他人的文化背景之中去思考和看待問題。將自己置身于他人的社會文化情境之中去體會對方的情感和情緒。傳播主體文化移情能力的缺失往往會成為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有效性的絆腳石。因為這樣的教師無法擺脫固有文化習俗的約束,更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主義,也無法糾正對他者的刻板印象或偏見。即便他們努力地去傳授知識、講解文化,但以這種單向的闡釋方式和傳播方式卻無法觸及他者的心靈。

        最后,教師跨文化能力要想得到全面的提高,僅僅停留在知識儲備和態度轉變的層面上是不夠的,教師還應該掌握足夠的行為技巧,比如培養跨文化傾聽能力,把握行為彈性,采取描述性立場,正確選擇退避、和解、折中,合作等處理沖突的技巧等。在跨文化能力的行為層面,除了發展語言和非語言交際能力之外,教師還應該把重點放在掌握必要的跨文化交際策略和身份認同策略上面,前者指向人際交流層面所具有的靈活性和合作意識,后者則要求教師全面發展自身多樣的社會文化身份,并參與到與之相關的文化交流實踐中去。另外,在文化交流和傳播過程中維護對方的認同也是一種必要的策略,維護并不代表妥協,而是辯證地去認識和尊重他者的價值觀,有的時候它甚至比維護自己的認同更為重要。因為維護對方的認同有利于拉近自我與他者之間的心靈距離。從而也更有助于建立和諧跨文化關系。

        總的來說,要想在多元文化情境中提高語言教學和文化傳播的有效性。國際漢語教師必須全面整合自己在認知、情感和行為這三個層面上的跨文化能力。沒有認知,就談不上理解或是不理解,更談不上跨越或超越文化藩籬的語言教學和文化傳播。認知層面跨文化能力的提高即文化符號的儲存和積累過程。這些豐富的文化符號資源在教師的跨文化旅居過程中得到持續的修正和補充,從而形成一個不斷擴展的文化脈絡。跨文化認知同然重要,但各種文化因素都在我們的心智中各就其位,不會主宰我們的交際行為,真正起到主宰作用的是我們的自由意志和文化修行。因為無論是異質文化的“病毒”還是多尤文化的“神靈”。都無法阻止生動的“多元文化心智”(multieultuml mind)的形成和發展。這就是情感層面的跨文化能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僅僅依賴基本的文化認知能力和自由的意志與心智,還不足以提高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教師還需要正確、熟練地操作手中的文化“工具箱”和各種“文化開關”,用自由的心智去駕馭我們手中的文化符號及資源,這就涉及到跨文化能力的行為層面。

        文化的力量需要通過“內化”于人的過程才能發揮作用。無論是何種傳播媒介,都需要發現一種特定文化“可利用的價值并真誠地加以利用”,并“將其轉化為自我解放與自我超越的力量”。否則無淪這種文化多么偉大,對文化之間的交流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目前遍布全球的孔子學院雖然在數量上呈現出可觀的增長趨勢,但相比兩方發達國家的語言文化傳播機構而言,其國際影響力和傳播效果還非常有限。孔子學院數量的迅猛增長直接導致了優秀師資的缺乏。倘若不加強對每一個國際漢語教師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孔子學院將難以收獲理想的跨文化教學效果,也難以有效完成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然而。跨文化能力所具有的復雜性、開放性和經驗性。決定了這種綜合而全面的能力并非能通過短期的培訓得以提高。那么,作為傳播主體的國際漢語教師,究竟該如何在提高自身跨文化能力的基礎上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呢?

        我們知道文化是后天習得的,它的穩定性是相對的,變化性卻是永恒的。如果文化僅僅被當作一種既定知識或事實來進行傳播,那么我們所傳播的僅僅只是文化的某個穩定的瞬間,從而忽略了對文化本質的理解。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任對國際漢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種重要的人際傳播渠道。教師需要在超越自身文化的基礎上,提高自己與他者之間形成互動、建構關聯的能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師不僅要同時顧及中國文化的知識性和動態性。更要考慮到中國文化和學習者自身文化之間的間性問題。

        文化間性的視角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來獲取。國際漢語教師首先需要持續習得中外文化知識并進行基本的異同比較,這種途徑習得的文化是靜態的;與此同時,我們一方面要將知識置于交往和傳播實踐中進行檢驗。另一方面要將過去的歷史文化和當今的社會實際進行對比。從動態的角度去加深對文化的認識。此外,通過和學生之間的對話、討論與協商去積極尋找文化間的關聯。對于中華文化走出去也至關重要。它表現為一種動態的文化生成和意義的創新,是單向宣傳模式朝雙向交流模式轉變的關鍵落腳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持續地了解學習者自身的文化習俗和跨文化態度。在此基礎上不斷重構自己對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認知框架,反思和調整自己的交流方式和傳播模式,在這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其跨文化能力也得以提高。

        五、結語

        第7篇:中華文化創新的根基范文

        大力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黨的十以來,曾多次在國內國際不同場合就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發表重要論述,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從以下五點人手。第一,以人民為中心,以文育人。引導和鼓勵群眾了解地方歷史人文知識、傳承特色民間工藝,幫助群眾學、練地方戲曲藝術等,讓百姓在參與、傳承和創造中滿足自身文化需求,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形成承古惠今的文化發展模式。第二,加強特色文化傳承與保護,重視文化遺產保護。第三,明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關系。第四,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第五,重視文化的現代傳播和對外開放,提升文化軟實力。從文化基礎設施、文化特色活動、文化精神風貌等角度出發,通過現代服務方式和傳播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持續地提升文化內涵,拓展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服務,“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優秀文化精神弘揚起來”。

        加快數字化建設

        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是當前數字化時代的必然要求,科技進步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了新的驅動力。

        第8篇:中華文化創新的根基范文

        關鍵詞:和諧社會;文化大發展;文化大繁榮;藝術院校;排頭兵

        中圖分類號:J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172(2008)02―0007―03

        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突出強調,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不僅是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而且,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將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到了―個極其重要的高度。同時,報告對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了全面部署。作為高等藝術院校和所有文化工作者,應當在構建和諧社會、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勇當排頭兵。

        一、文化人要當好排頭兵

        要當好排頭兵,必須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加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宏揚中華先進文化為己任。文化人不僅自身要不斷學習中國化最新成果,提高自身思想覺悟和修養,同時要在精神文化產品中,“融入”和“滲透”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從而潛移默化地鼓舞人、影響人。

        文化“巨匠”魯迅說過,從水管里流出的是水,從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在文化建設中,只有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才能在推進我國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當好排頭兵。

        在這個過程中,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文化建設全過程,轉化為群眾的自覺追求。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滲透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之中。精神文化產品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道德情操,對推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著眼于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運用各類文化形式生動具體地表現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用高質量、高水平的文化精品形象地昭示人們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加強對創作思想、創作選題的引導,對體現主流意識形態的優秀精神文化產品給予鼓勵和支持,對褻瀆經曲、嘲弄英雄和低俗媚俗、肆意惡搞的傾向予以鞭撻和抵制,努力形成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良好文化生態。當然,這不是讓個性鮮明、千差萬別的文化工作者、藝術家都變成同一個模式的人,也不是讓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變成單調乏味的說教,而是要他們內心充滿對自然、對人類、對祖國深沉的愛,充滿對正義進步和諧的不懈追求,有崇高境界和精神素養,再加上精益求精的藝術追求,這樣創作出的作品,無論是小說、詩歌還是電影、歌曲,無論是正劇、悲劇還是喜劇,無論是謳歌贊頌還是鞭撻諷刺,都滲透崇高的情懷、和諧的精神,這樣的作品,才能成為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作為受眾的廣大人民在接受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糧的同時,也接受了我們時代精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鼓舞。在文化建設中,就真正能做到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

        二、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化風尚,文化藝術工作者當仁不讓

        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文化藝術工作者當仁不讓。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圍繞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努力為社區、城鄉廣大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貫徹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原則,始終把社會效益、社會公益放在首位。

        中國,是文明古國,是禮儀之邦。在《論語》里,孔子學生描述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個理想的和諧社會、圖畫中,和諧文化、文明風尚是其重要支撐。對于一個由復雜因素構成的當今社會來說,先進的、和諧的文化小則可以減輕病痛、化解矛盾、形成和諧的生活工作氛圍,大到可以拯救靈魂,催人奮進,給人以憧憬,調動激勵各種社會因素,形成巨大合力,構建一個萬民同心、萬眾同樂的和諧社會。

        和諧文化也是實現社會和諧的文化源泉。先進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對于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深入推進和諧文化建設,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文化生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高等藝術院校應始終站在前列。作為有占地150公頃,擁有師生近2萬名的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四川音樂學院,深感在四川乃至全國的文化建設中責任重大,義不容辭。近年來,學院利用和充分發揮藝術院校的優勢,積極推進文化的全面繁榮和文明風尚培養。在學院周圍街道打造以音樂藝術為主題的“音樂一條街”,營造文化氛圍,給學生以鮮明的社會題材,給市民以充分的引導。在具體運作當中,首先營造集樂器的研制、展示、經銷、欣賞于―體,輿論界稱之為中國音樂的“硅谷”。藝術、文明與和諧從此以校園為中心向社會擴散;其次,每年署假,組織黨員師生分赴革命老區,把謳歌黨,謳歌社會主義,謳歌人民的文藝節目送到老身邊,送到老區基層群眾身邊。

        應當看到,改革開放以來,群眾的錢包鼓了,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也更加豐富。但與此同時,工作和生活節奏的明顯加快,競爭的日趨激烈,也導致人們生活和工作壓力增大,各種心理障礙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緩解人的心理壓力、促進入的心理健康、實現人的心理和諧,已經成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課題,是建設和諧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的重大課題。四川音樂學院自2004年起,開始籌建招收音樂治療專業學生,以適應社會需要。將音樂治療專業的教學與研究成果推廣到社會,協助有關醫院建立音樂治療室,把音樂藝術和心理治療結合起來,讓更多的人心理和諧、身心和諧,以達到社會和諧。

        三、弘揚中華文化,應注意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利用

        在弘揚中華文化,尤其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利用上,藝術院校應該當好排頭兵。

        一個民族能夠生存繁衍、生生不息,有賴于其先進的文化、燦爛的文明,因為那是一個民族的魂,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自身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積淀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只有建設發展先進的文化,才能更好的、更全面的實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盛和發展。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我們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鑄造中華文化新輝煌,必須尊重過去、面 向未來,以自豪的態度善待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挖掘整理和科學揚棄,使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得以延續。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流傳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既有物質形態的有形文化遺產,如文物、典籍等,也有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口頭傳說、傳統藝術、民俗活動、節慶禮儀、民間工藝等。這些文化遺產記錄著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和審美理念,是民族悠久歷史的稀世物證,是文化延續和傳承的重要載體。保護文化遺產就是保護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和走向未來的文化根基。要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繼承發展”的方針,切實保護好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在歷史底蘊深厚、民族文化豐富的大西南,四川音樂學院在保護和利用民族文化遺產上不遺余力,并且致力進一步科學研究,以期讓古代民族文化、樂器在現代煥發新的光彩。《四川北川羌族與平武白馬藏族民俗藝術的綜合開發利用》著力于研究如何在保護其原生態的文化和環境基礎上的開發利用,2007年獲文化部重點研究課題。文化部攻關科研項目《高胡、二胡、中胡(系列)高音區音質音量的改良》獲文化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并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西南少數民族樂器研究》和《西南絲綢之路音樂文化考察研究》等科研項目已取得顯著成果。一些古代民族樂器已經進入劇場演出并批量生產。民族的優秀的文化遺產煥發出時代炫目的光彩。

        四、藝術院校應是文化創新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實踐者

        文化大繁榮,必須推進文化創新,才能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文化創新體現在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文化工作者特別是藝術院校應是文化創新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實踐者,更應是文化創新的排頭兵。

        文化是人類獨有的生存繁衍方式,每個民族有每個民族文化的共性,但是每個時代卻有每個時代文化的個性,因為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文化創新。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五千年而不衰,就是自身有一種吐故納新的能力,有一種求變圖強的精神,沒有創新的文化是凝固的文化、僵死的文化。不創新,文化難以延續傳承,更難以繁榮發展。當今社會只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才能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始終保持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在文化內容上,以前作品那種“高大全”單調枯燥的說教形象,被證明并不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馬克思就曾發出這樣的質問:“你們贊美大自然悅人心目的千變萬化和無窮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羅蘭散發出同樣的芳香,但你們為什么卻要求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精神只能有一種存在形式呢?”

        文化的內容和形式要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起作用,必須要創新。決不能用枯燥說教的方式,而要采用生動的、形象的、潛移默化的、“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當年主張“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的“雙百”方針是創新文化、繁榮文化的正確方針。李嵐清同志在2002年10月21日考察北京高校工作時指出,要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為創新人才的成長和創新成果的涌現營造良好的環境。

        第9篇:中華文化創新的根基范文

        一、清水縣概況

        清水縣,古稱上,位于甘肅省東南部,以隴上“清泉四注”而得名。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內涵深厚。早在五千年前,人類先祖就在這里生息繁衍。史載,清水是軒轅黃帝的出生地和成長地,是軒轅文化的根所在。清水軒轅文化,突出中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誕生地,它浸溶著華夏數千年的文明。那么,如何發掘這一地區的文化精華,將文化的潛在價值轉化為旅游產品,是旅游發展的重要課題。

        二、清水――軒轅文化的誕生地

        中華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華文化的起源也是多元的,由軒轅族創建的軒轅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脈,清水是軒轅氏族的起點和原點,是軒轅文化的根基所在。清水軒轅文化,突出“故里”文化,本文重點強調清水是軒轅黃帝的出生地和生長地,具有源頭文化和尋根文化的特色,對于海內外炎黃子孫具有普遍的認同感和吸引力。從這一點意義上來說,發掘,整理,弘揚軒轅文化,不僅對于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于我們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軒轅黃帝出生考

        軒轅黃帝生于清水,在歷史記載中有清晰的脈絡。縱觀史書,可以看到諸多的記載。《帝王世紀》云:“黃帝生于壽丘,長于姬水,因以為姓。居軒轅之丘,因以為名,又以為號。”②《甘肅通志》載:“軒轅谷隘,清水縣東七十里,黃帝誕此。”《甘肅省志考異》中載:“軒轅谷在上城東七十里,軒轅帝生處也。”清水古稱上,又屬天水郡管轄。故史料中所說的天水軒轅谷,實際上就是清水軒轅谷。乾隆清水縣志載,"軒轅谷,東南七十里,黃帝誕于此。"黃帝"生于姬水,長于壽邱"③。這些史實與成紀為伏羲、女媧生地,寶雞為炎帝生地互相印證,有助于證明渭水流城為華夏遠古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從諸多史料和實地考察看,軒轅黃帝部落的發祥地在清水,清水被稱為”軒轅故里” 。軒轅故里文化隨著歷史的前進,不斷延伸,不斷融合輻射的特定地域文化。它是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豐富,影響深遠。

        2.軒轅文化在華夏文明中的重要的地位

        華夏文明是以黃帝、炎帝為中心的華夏民族,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繼承前人的文化成果和歷史經驗,在經濟、文化、制度等領域持續探索,不斷創新的結果④。他是中國遠古的華夏集團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社會進步的體現和繼續前進的基礎。由軒轅族創建的軒轅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核心,也是中華文明的先期和重要組成部分,以軒轅文化為切入點,才能少走彎路,更深入的了解、研究華夏文明。

        3.清水縣旅游資源概況

        清水山青水秀,旅游資源豐富。(1)趙充國陵園;位于清水縣城北的李崖村石佛坪,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軒轅谷省級森林公園;地處清水縣山門鎮,屬森林型自然風景區。植被完好、水源富足,是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天堂,也是人們回歸自然,盡享大自然和諧之美的理想之地。(3)清水溫泉生態旅游景區:先傳軒轅黃帝幼年時期曾在這里洗浴。宋、明以來已成為“隴上勝跡”。(4)石洞山風景區:位于清水縣山門鎮,原有明、清時期的青巖寺、樂樓等建筑,為佛、道兩教并存的名山勝地,是清水縣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5)清水宋金墓葬群地下博物館:其墓葬群,形制多為穹窿頂仿古建樓閣式,其建筑結構獨特,布局嚴謹。磚雕構圖簡潔明快,色彩鮮明協調,大多反映《二十四孝》中的典故。

        三、清水旅游業發展現狀及開發思路

        清水旅游資源豐富。但由于沒有科學指導,旅游業還“處在深閨人未識”。新形勢下,清水旅游業要快速發展,只有主打文化品牌,發展文化旅游,整合旅游資源,進而促進本地區旅游經濟的全面發展。

        1.清水旅游開發的現狀

        清水縣交通不便,旅游經濟發展程度不高,許多旅游資源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旅游基礎設施不配套。在此,筆者以軒轅文化為切入點,以清水縣旅游為主體,重新思考如何利用其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打造清水軒轅文化活動,加強軒轅文化的研究、宣傳,真正把軒轅文化打造成清水的龍頭和特色文化,使軒轅文化成為清水文化強縣的亮點,從而促進清水縣旅游業的發展。

        筆者在查閱文獻和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對軒轅文化的內涵及清水旅游資源的整體形象加以整理,思考。以期對清水縣旅游開發找到一個新的思路。

        2.開發思路

        第一 整合資源,綜合開發。

        清水縣旅游資源豐富,就現狀而言,一些成形的產品可以通過線路設置進行鏈接整合。例如:到李崖村和樊峽村,了解了該村的舊村改造和新村建設情況,到賈川鄉實地考察了宋金墓的發掘遺址,到三皇谷國家森林公園以及軒轅窟軒轅廟,現場了解軒轅黃帝的出生地和活動地點。同時,筆者也向當地人了解了軒轅鼓及其來歷,并結合文獻,了解到由軒轅黃帝所制的軒轅鼓。結合一年一度的軒轅文化節,筆者認為軒轅文化對清水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政治,社會,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第二 優勢互補

        旅游經濟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對資源差異的認同。對一個旅游景區來說,游客有差異比較心理,有異中求同心理、同中求異心理。差異就是特色所在。所以,在旅游資源的整合上,這一點最易達成共識,形成合作條件。

        第三 加大宣傳促銷,打造軒轅文化旅游精品。

        作為源頭文化的軒轅文化要跨區域進行宣傳促銷。可以在各自的新聞媒體上互相推介,合作協商擬定一些形象的旅游宣傳口號,制造聲勢;舉辦旅游形象大使選拔賽等活動,擴大品牌宣傳,增強凝聚力。

        第四 圍繞旅游市場進行整合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色久视频在线观看 | 香蕉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va中文字幕 | 一区偷拍中文久久无 | 日本最强喷水少妇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