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華文化論文范文

        中華文化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華文化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華文化論文

        第1篇:中華文化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漢語教學是傳承中華文化的最佳途徑,而今,它面臨著眾多問題。針對問題,在教學中應做到:激勵學生自主探索;加強教師意識自覺;利用課堂潛移默化;對比環境共促共進;展示資料深層浸染,最終實現語言與文化在漢語教學中同步共進。

        一、語言與文化

        “所謂傳統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積淀起來并且滲透于民族整體意識和行為之中,世世代代傳遞、流動的最具生命活力的東西”。而中華文化,也就是指中華的傳統文化,正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所積淀下來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原旨、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

        語言是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環。一方面,文化承載著語言。正如美國語言學家布朗所說:“語言,作為傳承同一文化民族的交際工具,是對文化本身、文化表現形式、人們風俗習慣以及生活方式最可見的和最有效的說明和呈現”。另一方面,語言依托于文化,也就是“語言有一個環境,它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不能脫離社會繼承下來的傳統和信念”。由此可知,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中華民族的文化主要是漢民族的文化,因此,傳承中華文化的語言便基本由漢語完成。籍借漢語,中華文化得到繼承和傳揚。如中華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剛健有為”、“貴和尚中”、“以人為本”等,是中華文化基本精神的主體內容,它們藉由口耳相授、典籍傳播流傳千古,使一代一代的中華兒女浸染著民族精神,領悟著生存底蘊,不斷發展著中華民族的文化。

        在我國的學校中,如何統籌語言與文化、傳遞中華文化的精神、不斷發展其內涵,并與其它文化相連、與現今時代共生呢?其最主要的形式是通過語言教學,即漢語教學。

        “教學乃是教師教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教育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文化知識和技能,進而發展能力、增強體質、形成思想品德的過程。”漢語教學也就是教師教學生學習漢語知識及文化的過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學習掌握漢語,實現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并感受及領悟漢語語言中所承載的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漢語教學包括兩類:即漢語作為母語的教學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這里所講的漢語作為母語的教學,即我們熟知并且遵從一向的習慣稱之為“語文教學”,也就是針對我國學生包括“語”(語言)和“文”(文字、文學、文化)兩個方面的教學。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對外漢語教學。也就是針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以及一部分我國的母語非漢語的少數民族的教學。

        當今時代,經濟的迅猛發展、文化的碰撞融合、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越來越密切,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全球化進程,也要求漢語教學有新的發展。漢語教學即要完成使我國下一代接班人和建設者理解中華文化的深層內涵的使命;更為重要的是,漢語教學還要走向世界,向全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精神實質,并使更多的外國人了解、學習中華文化,促成新時代中華文化的新繁榮。

        二、漢語教學中的語言與文化不同步之因素分析

        (一)教師文化修養的制約

        教師的文化修養和對待文化的態度成為影響漢語教學中文化因素的重要原因。

        1.文化素質低

        教師本人的文化修養不高,這成為制約漢語教學中文化傳承的最重要方面。在漢語教學中,很多教師自身的文言水平就很低,或者說,自身從未考證過文言原著典籍,造成了對文本的曲解。就像解釋基本的“學而時習之”,由于代代相傳,大多解釋為“學習一定要注意時常復習”,而實際上,通過對文字本源的探究以及典籍的再閱讀,孔子告訴我們的是“學習了之后,要在一定的時機內,自身去主動實踐”。對于這種基本問題的不清。不僅使中華文化的傳播走入歧途,也使得一些文化因素在教學的過程中被變相遺漏和改造。

        2.文化自覺意識弱

        教師是否有主動傳承文化的自覺,是造成漢語教學文化缺失的原因之一。漢語教學里的問題是,教師并沒有將自身作為文化傳播主體的自覺,僅僅將漢語教學局限在語言本身的教學,缺乏進一步延伸其內涵底蘊的自覺。如教師在教授漢字時,僅僅是字形的講授,使學生力圖做到書寫正確,如“好”字,教師只要求學生看到是由“女”“子”組成,并沒有自覺意識將為什么由“女”“子”組成好,以及這里面“女”“子”究竟是指男女,還是指母子。

        (二)學生學習意識的制約

        學生的學習意識弱也是造成文化缺失的一個因素。

        1.漢語作為母語的教學(語文教學)中的文化承接問題

        (1)知識負擔重。由于教學的知識性要求的長期存在,并且一直是我國語文教學的最主要要求,也就使得學生無心也無意去挖掘語文中的文化內涵;另一方面,在語文教學中依然強調的是以“死記硬背”為主的教學方法,學生往往只了解文本的字面意義,熟悉字與字的組合,并沒有去理解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如:古代文人大多喜歡用典。而典故中雖是寥寥幾字卻擁有深刻的文化積淀。在學習古詩文時,很多學生就不明白什么是“柳岸、灞橋”。不理解這些詞中所包含的離別之意,也就不能了解為什么送別的詩詞中大量出現“柳”這個意象。

        (2)輕視影響深。我國的語文教學自每個學生進入課堂起就開始進行,可以說每個學生只要上學就在接受語文教育,這樣高的頻度,反而使學生產生了輕視之心。上課中,很多學生缺乏學習語文的熱情,也就談不上欣賞和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3)距離現實遠。中華民族所倡導的精神大多都講究“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些精神與現實的功利要求相距甚遠,大多數學生接受語文教育只是因為語文教育是考試必須,只是作為增加分數的一門必須去學習的課程,語文教學沒有使學生感受到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自豪感與自信心,很多學生覺得古文言言辭晦澀、意義不明。例如屈原的《離騷》,學生讀起來都覺得十分拗口。大量的生僻字連在一起,學生很多都不能理解字面意義。更不用說感受屈原的民族情懷與精神了。

        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傳播問題

        (1)漢語知識少。第二語言學習者雖然在發展階段處于成年或接近成年,但對于漢語的學習是遠遠比不上母語學習的學生。也就是說,盡管第二語言學習者的思維方式已接近成熟,但其漢語學習的基礎弱。并且缺乏語言環境的練習。并沒有像母語學習的學生,在學習之前已經有很好的口語基礎。因此,向其傳播中華文化的時候首先面臨的問題時,基本語言的學習需求明顯大于文化需求。如,在對外漢語漢字課中,很多學生是首次接受漢字,在學習“月”字時,教師希望能加入一些中國元素,因此講了一個“嫦娥奔月”的故事,盡管教師運用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進行講解,但學生基本無法理解。而且由于語言知識的限制,在轉化為英語之后,很多傳說之中包含的精神內涵被拋棄了。

        (2)文化差異大。第二語言學習者來自全世界,其文化背景與我國相差很大,這也就使得一些在中華文化中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意向,與第二語言學習者的理解不同,有些甚至有十分大的反差。舉例來說,在中華文化中,與“紅”有關的意向往往含有褒義,如:紅火、紅利、當紅等。第二語言學習者就不能理解。他們會覺得有“紅”有“火”,都燃燒干凈破產了,怎么能算是生意做得好。

        (3)學習周期短。由于第二語言的學習具有明顯的時效性,也就是希望學習者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漢語,能夠識別一些漢字,可以用中文進行交流、溝通。因此,學習者學習的時間十分有限,一般來說,學習者系統學習時間為兩年左右。在如此短的時間周期里要學會一種語言,就不免更側重漢語使用而減少了一些文化的傳播,如:在漢字課、看圖說話等課程中,一般不涉及文化內容。教師在教授“扣”時。基本只要求學生能夠認識、可以寫對,有些學生甚至連偏旁、部首的類屬概念也沒有,也就不知道“扌”與手字有關,而“口”與“扣”的讀音相連。

        三、對策與建議

        在漢語教學中存在著嚴重的文化缺失。這不僅不利于中華文化在我國的傳承、創新與發展,更不利于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華文化在全球范圍的地位。因此,漢語教學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提高教學的文化內涵,增強教學的文化底蘊。 1.激勵學生自主探索 漢語教學要加強其中的文化因素。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習者對中華文化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中,使學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激發母語學習者的文化自豪感,以及第二語言學習者的文化好奇心,使學生有了解中華文化的愿望。

        2.加強教師意識自覺

        教師有意識地傳播文化,也是中華文化通過漢語教學得到生發的重要途徑。教師要有文化傳播者的身份自覺,能夠自覺地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一些文化的因素。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一些文化故事、文化意義的闡釋,用一些有趣的信息吸引學生,使他們能主動積極地去了解中華文化。

        3.利用課堂潛移默化

        在漢語教學中,如在漢字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地講解一些“六書”的知識,這些包含文化內容的講解,不僅能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漢字,不會加重學生的負擔;而且還能夠滲透著文化內涵,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一些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如“中”、“和”的精神實質。

        4.對比環境共促共進

        從中華文化的不同之處出發,使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特殊內涵,如中華文化中的農耕色彩非常重,十分重視“土”“水”的角色。通過一些關于水、土詞語的聯想介紹,向“土生土長”、“上善若水”、“樂山樂水”等,使學習者更加了解中華文化中的根源意識,更加了解中華文化的精神。

        5.展示資料深層浸染

        第2篇:中華文化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中國文化的特殊性不僅僅在于中國文化不是宗教型文化卻能夠持續幾千年,還在于它在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起到了類似于宗教所起的作用。中國文化的特殊性決定了中國文化的復興絕不能走宗教化之路,或者借助中國文化自身的宗教作用而實現,因為這是與現代化的道路截然相反的。因此,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必須建立在經濟現代化和政治現代化的基礎上,與我們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同步進行,并與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步實現。

        一、中國文化并非一種宗教型文化

        宗教的基本特征是嚴格的儀式方法,如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都是當代典型的宗教。而文化是指一個社會整個的生活方式、社會制度、社會結構、家庭結構以及人們所賦予它的意義。當然也有其他的定義,如一些政治學家把文化視為某種主觀的東西,意味著信仰、價值觀、態度、取向、假定、哲學,即一個特定群體的世界觀。

        在關于文化或者文明的理論中,國外許多大思想家都斷定:宗教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塞繆爾·亨廷頓在《再論文明的沖突》中通過比較區分了八種文化類型,并指出唯有中國文化屬非宗教型文化。有許多國家的文明先是有宗教而后才有其成熟的文化,我們把以宗教為精神內核的文化稱為宗教型文化,這種類型的文化是一種先有宗教并以宗教為基礎成長起來的文化,而且處處都浸透著宗教信仰的作用和影響。以此來看中國文化(本文特指中國傳統文化)的確不是一種典型的宗教文化。在中國文化中,宗教并不是核心和靈魂,從古至今宗教也沒有成為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基本組成部分,更別說是生活的基礎和未來的寄托了。中國也有宗教,比如佛教、道教、本土宗教等,可是這些宗教從來沒有在中國人的政治生活或者其他生活中占據統治地位或起到過類似于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猶太教在以色列文化中以及伊斯蘭教在阿拉伯文化中的核心作用。因此,從中西文化對比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把西方文化看作是宗教型文化的話,那么中國文化就絕不是一種宗教型文化。我們的問題也正由此而來,中國文化為什么沒有像西方或者其他國家的文化那樣成為一種宗教型文化?中國文化為何會有如此特殊性呢?

        在西方文明史上,哲學與宗教的斗爭是以宗教的勝利為結果的,西方文化內部傳統的社會政治秩序不是以哲學而是以宗教所提供的價值倫理秩序為基礎的,哲學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里只是充當著宗教神學蟬女的角色。然而在中國,哲學與宗教的斗爭則是以哲學的勝利為結果的。哲學通過把遠古時代盛行的巫術信仰理性化、哲學化,并最終戰勝了宗教對國家事務的統治權,從而取代了在其他文化類型中宗教所占據的或應當占據的位置。這種分析是以李澤厚先生在其新著《歷史本體論》中對巫史傳統的考察為參考的。也正因此,在中國文化中,哲學以及以哲學為基礎的倫理道德學說便不可避免地承擔起了宗教型文化里宗教所應起的作用。

        二、沒有將宗教作為文化核心的中國文化延續幾千年的緣由

        為什么中國文化沒有將宗教作為自己的精神內核卻也能夠上下綿延幾千年而沒有枯萎或者中斷,而且在作為中國文化主要載體的漢族社會屢被不同文化類型的異族征服統治的情況下能夠同化異族文化進而同化異族。筆者認為中國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中國文化雖不是宗教文化,但儒家學說及其倫理思想卻代替宗教并起到了宗教的作用。這說明中國文化精神之中包含有一定成分的宗教性內涵,這種成分筆者稱之為類宗教成分。這種中國文化的綜合性造就了中國文化幾千年的輝煌歷史,同時也構成了中國人幾千年來沒有本質變化的生活方式。

        塞繆爾·亨廷頓在其《再論文明的沖突》中說,“文化的兩個核心要素是語言和宗教”。其中宗教更是文化的靈魂,一種文化必然有其精神內核,如果沒有,這種文化就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如果沒有一種國家認同的大眾宗教作為凝聚一個民族力量的精神樞紐,那么這個民族就會成為一盤散沙,而易于被異族征服和同化。那么,究竟為什么我們的文化不以宗教為基礎卻一樣擁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并長盛不衰幾千年呢?答案就在于中國文化擁有自己特殊的性質,儒釋道三家合一鑄成的中國傳統文化,把政治、宗教、哲學、倫理等一個民族得以生存發展所必須具備的東西融為一體,這就是一種綜合型的文化傳統。

        中國文化雖然不是一種典型的宗教型文化,但在其根深蒂固的歷史傳統中有著自己獨特的宗教內涵,宗教性也是它的一個重要性質,也是其廣博內涵的一部分。因此,雖然我們不能說中國文化是一種宗教型文化,但我們卻必須接受這一事實,即中國文化有其自身獨特的宗教內涵、宗教作用。在中國人的各式各樣的生活領域里,中國傳統文化完全起到了宗教該起的作用,并且已經完全取代了宗教。這種獨特性甚至被西方學者誤認為儒家學說是一種宗教形態并稱之為儒教。因此,他們把中國的政治制度也誤解為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馬克斯·韋伯在其名著《儒教與道教》中就是這樣認為的。但是,這是一種典型的誤會,儒家不僅不是一種宗教派別,而且正是因為儒家的學說才使中國傳統文化不可能成為一種宗教型文化。

        三、中國文化復興的可能性

        儒家學說為我國歷朝歷代所提倡但卻沒有成為一種宗教,其自身也不是一種宗教,并不是因為它沒有成為一種國家認同的大眾宗教的機會,而是因為它自身就缺乏成為一種大眾宗教的超越精神,它是現世的、世俗的,不關心生死問題,不承諾彼岸世界,不追求終極價值,拒絕承認所有超驗的至上神觀念。總之,它缺乏一種宗教品質。《論語》之中記載的孔子學說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比如說,“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因此,那種把儒家當作儒教的說法是一種典型的錯誤。

        然而中國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儒學雖不是宗 教,但是它的教誨卻起到了規范中國人社會生活的 作用,在政治上也起到了類似于宗教在其他宗教型 文化的國家中所起到的作用。在中國文化中,道教和佛教與儒家相比,它們擁有自己的僧侶或者說是神職人員,但是道教和佛教的作用卻只有通過滲透進儒家思想或被儒家思想吸收之后才能起到它們的作用。此外,作為宗教,它們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只是次要的或者說是補充性的。到宋代的時候,儒家學說吸納釋道二家學說形成新儒學才完成了對中國文化的類型塑造,從此宗教在中國再也沒有機會占居統治地位了。 但是,我們所說的中國文化的特殊性不僅僅在于中國文化不是宗教型文化卻能夠延續幾千年并使一個民族保持其獨立性達幾千年,重要的還在于不是宗教型文化的中國文化,在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卻又起到了類似于宗教所起的作用。中國現在有大量的伊斯蘭教徒,同時也有大量的基督教教徒和天主教信徒。這些外來宗教與中國傳統的作為次要角色和處于補充地位的宗教完全不一樣,那么這種外來的未經中國傳統文化同化過的宗教會不會改變中國文化的特殊性質,使中國文化也在將來變為宗教文化而失去中國性質呢?

        目前,在我國,當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的人數不斷增加的時候,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卻處于有史以來處境較艱難的時刻,它已經不可能再如同歷史上那樣通過同化外來宗教而進行自我調整并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變了。中國人要想使現代中國文化保持其中國性質不變,就必須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但一些文化民族主義提倡者主張把儒學宗教化,并且認為國家宗教能夠把中國人統一于一個信仰之下,能夠把中國人凝聚起來,從而完成中國文化乃至中華民族的復興。學者康曉光就持此種主張,他提倡通過社會運動,動用國家力量,建立一種滲透到日常生活之中的、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民族宗教—新儒教。筆者認為,在中國大陸采取這種做法來振興中國文化是不可行的。中國文化的特殊性就在于中國文化不是一種宗教型文化卻擁有比宗教型文化更優越之處。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宗教從來就沒有長期在政治和意識形態上占居統治地位。我們看到,以儒家學說為核心的傳統文化近年來越來越引起了國人的重視,我們應當將其發揚廣大,以此支撐起我們的民族精神,為中華文化的復興這個共同的目標而奮斗。

        四、中國文化的現代化與中國文化復興之路

        我們已經認識到了中國文化所面臨的嚴峻挑戰和深層危機,那么中國文化的復興之路又在何方?當代全球化進程的浪潮洶涌,大有席卷一切之勢,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的傳統文化該何去何從,是敞開懷抱、積極接納現代精髓,還是回歸傳統、消極固守,實際上我們已經別無選擇。阿拉伯國家為了復興傳統而固守傳統的做法為我們提供了反面例證,他們不僅沒有能夠實現復興的目標,甚至連固守都已經無法做到,而且現在正處于被動挨打的境地。這些告訴我們,中國文化的現代化是中國文化復興的唯一道路,因此,我們要實現復興中國文化的目標,就必須完成中國文化現代化的任務。

        現代化是相對于前現代或古代傳統而言的,它并不是西方的專利,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必須以承認多元現代性為前提。西方國家有著他們自己的前現代傳統即中世紀傳統,因而就有了他們自己的現代化道路。而我們有我們自己的前現代傳統,當然也就有我們自己的現代化道路。同時,現代化也并非全部是前現代文化的現代化,不是不加選擇、毫無保留的現代化,而是全部優秀傳統的現代化,是那些依然有利于我們的民族團結一致、奮發圖強并從根本上保持我們民族特性的傳統的現代化。現代化當然不是西化,我們借鑒和吸納自由、平等、博愛和民主的現代精髓也不是西化,我們的傳統是支持這些東西的,只要是對我們有利的,我們就應該借鑒和吸收,更何況這也是我們前現代政治倫理傳統能不能完成現代化的關鍵所在。我們借鑒和吸收自由、平等、博愛和民主的觀念并不是說就要照搬西方的政治法律制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的前現代政治倫理傳統能不能完成現代化,從根本上取決于我們能不能借鑒和吸納現代政治思想的精髓,從而建立和健全我們中國式的現代政治法律制度。實際上我們應該有信心,因為我們的文化吸納并消化了現代政治思想的精髓,在完成了我們前現代傳統的現代化之后,我們可能比西方國家做得更成功,我們的文化不僅不會因此而西化,而且會因此而振興。中國前現代文化的力量一直存在于民間,存在于我們的人倫日常之中,一旦現代化了,它的力量不僅不會因此而削弱,而且必然會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

        第3篇:中華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立德樹人;傳統文化,理想信念,價值觀,中國精神

        〔中圖分類號〕D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4769(2016)06-0143-05

        一、立德樹人需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汲取精神滋養

        每個民族都有其民族精神,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認同、安身立命、精神歸根與心靈安放的精神家園,是民族凝聚力、創造力與生命力的活水源頭。當代中國立德樹人,培育的是中國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成魂之底色、育之方式和精神支撐,立德樹人必須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

        在立“什么德”上,不能割裂傳統。傳統是指在一定時空中存續和發展的族群,為實現共同發展目標通過協商、合作構成命運統一體,在共有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基礎上逐漸產生的共同文化形態、社會心理、價值追求和思想行為方式的總和。傳統既體現為能夠代際相傳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要求,也體現為一脈相承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其作為族群個體隱性的、強有力的精神標識,根植于個體內心并規約其行為。“每一種持久性的社會關系都以行為的統一性為先決條件,從最基本的層次上來說,行為的統一性包含了所說的‘習慣’和‘習俗’。……它雖然不為其他人明確贊成或反對,但總是被某個人或許多人習慣地遵守。遵守習慣并不需要任何約束力來保障,而是行動者自覺的事情。”〔2〕立德樹人只有融合傳統并在其中獲得滋養,才能最終實現。這一點無論從中國古代社會立德樹人與傳統文化的內在嵌入,還是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承繼傳統并在制度要求下加以強化都可以得到側面印證。當代中國立德樹人必然蘊含中國獨特的多元文化、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價值觀等,這些元素已經融匯入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特質、價值取向、理想信念中,成為“德”的重要思想底蘊,割裂與這些傳統因素的內在關聯,就意味著“德”失去了底色,會使“德”無處安放、無所附著。

        在“育什么人”上,離不開文化的承載。文化“無疑是指徹底的、統一的和在整個民族普及的‘對生活和對人的觀念’,是某種‘世俗宗教’,是某種‘哲學’;它應該名副其實地成為‘文化’,即應該產生某種道德、生活方式、個人與社會的行動準則。”〔3〕文化具有整體上育人的功能,其總是潛移默化地對人認識世界、社會、他人和自我的基本觀點發生影響,致使個體精神世界特別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在文化熏染中不斷確立。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恩格斯說“通過傳統和教育承受了這些情感和觀點的人,會以為這些情感和觀點就是他的行為的真實動機和出發點。”〔4〕文化是涵養人才成長的重要力量,文化育人是培育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傳統文化中許多熠熠生輝的思想、價值與追求是人才培育不可或缺的元素與養分,其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理想信念、思維方式、倫理道德、為人處世乃至審美情趣等,都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承載。

        在“怎么樹”上,需要挖掘闡發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代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制約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 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5〕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與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數千年文化傳承中中華民族最深層的心理、情感和文化認同,更是時展最迫切的呼聲,它承接過去又延續未來:民族精神不僅構筑民族國家共同的文化根基,構成民族國家共同理想的現實基礎,更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精髓和民族國家發展實踐理論自覺的集中體現;時代精神則是在新條件下把握時展的脈搏,總結時展的經驗,反思時展的問題,歸納時代精神的現實要求的最新成果。兩者的相互融合構成立德樹人的精神支撐,立德樹人就是要從時代角度篩選、過濾和總結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精華,并使之發生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實現與時展要求的良性對接。這就需要我們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服務于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進程,鑄牢科學信仰,構筑道德情操;也需要傳承和升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塑價值共識。

        在充分肯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立德樹人中重要作用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在農耕文明和小農經濟、宗法制度環境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和階級局限,無法承載中國社會發展全部精神支撐的功能。

        必須站在時代和歷史的高度,用的方法對傳統文化加以鑒別和分析,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滋養。只有把優秀傳統文化界定為“立德樹人”的精神滋養,才能更好地把握優秀傳統文化與“立德樹人”的關系,不至于偏離與失措,由此培育的“人”才是中國的、健康的、現代的。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立德樹人”中的功能定位之所以是精神滋養,是因為在立德樹人中理論是指導思想,其發揮思想統領作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理想信念,其設計未來發展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價值基礎,其統籌和匯聚社會價值共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能夠有效推動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進程,更好實現對整個中華民族思想的統領和指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滋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體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基因的傳承、對中國人民上下求索所確立共同理想的寄托、對每個中國人美好生活愿景的承載,是中華民族在理想信念層面的共同目標,蘊含著文化傳統對社會發展的期待,也需要文化傳統對其滋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滋養,“使中華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清晰表明兩者之間的內在關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延m中華民族群體生存方式和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追求,使人們在價值觀層面獲得歸屬感、歸宿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傳承民族的精神共識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文化支撐和豐富資源,是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的重要基礎。

        強調,“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的意愿、適應中國和時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6〕從當下時展要求看,對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做一些深入的挖掘和闡發,這就需要我們堅持的理論和方法指導,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理想信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基石,更好地發揮傳統文化的滋養作用,使之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其在新時代條件下煥發生機。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立德樹人”的智慧寶庫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涵養中華民族精神、磨礪民族意志過程中,在時代的大浪淘沙、去蕪存菁中,綻放著人性之美,思想之魅。其內在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基本精神和育人方式中蘊含著滋養立德樹人的寶貴智慧。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的智慧,發揮其情感與道德感召力,保持其生命力與鮮活性,使人們的內心信仰、價值操守與精神原則與文化傳統相契合,有助于科學信仰、價值共識與精神家園深入人心。

        一是理想信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成圣成賢作為理想人格與人生追求,激勵人們加強道德修養,完善人格操守,提高人生境界,完成“內圣”的實踐功夫,實現人的價值與尊嚴;更通過社會實踐,將內在人格力量外化于現實社會價值的創造中,實現治國平天下的宏大抱負。《大學》三綱領講“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宗旨在于彰顯人的品德,向內成己,向外成物,使人達到最完美的境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信念激勵著仁人志士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努力抗爭、不畏犧牲,留下了可歌可泣、驚天動地的感人事跡與壯美篇章。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家國意識和愛國情懷,“立德樹人”要構筑高尚道德情操、關注民族前途與國家命運,把個人理想與國家興盛、民族富強、百姓幸福緊密相連。這充分展示中華文化自信的宏偉氣度,也折射出華夏兒女內心深處的命運共同體意識。

        二是價值取向。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社會所特有的價值系統和顯著標志,是其賴以維系的價值基礎,其總體現為與文化傳統的承繼關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以“仁”為核心,仁是對人之為人內在價值的肯定。從“仁”的核心價值出發,在生死取向上,殺身成仁,舍生取義;在義利取向上,重義輕利,見利思義;在國家與個人關系上,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在家庭范圍內,以“孝道”為價值原則,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妻恩愛;在社會范圍,以“愛人”為價值原則,由己達人,仁民愛物;在國家層面上,提倡“民本”,民重君輕,重社稷必愛百姓。由“親親”“仁民”進一步拓展為“愛物”,愛物體現對人之外的自然與外部環境的尊重與愛護。這就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個體要求、社會要求和國家要求實現了整體對接,“中國古代歷來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某種角度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個人層面的要求,齊家是社會層面的要求,治國平天下是國家層面的要求,我們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要求。”〔7〕此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孝老愛親、揚善扶正、見義勇為、敬業樂群、自強不息的傳統美德與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理念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精神滋養。

        三是精神追求。精神的重要價值在于識別民族身份,喚醒民族發展動力,激發民族創造性。張岱年先生曾把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為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等。〔8〕中華民族長久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眾志成城的團結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構成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傳統。恩格斯指出:“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9〕中華傳統文化基本精神也需要呼應時展的迫切要求,鼎新革故的進取精神、重群克己的合作精神,“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新精神,“變則通,通則久”的變革精神,催生了改革創新時代精神。這一方面表明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中國精神的精神基因和思想精髓,另一方面也表明中華傳統文化能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人心、凝聚動力,鑄就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為中華民族注入新力量的過程中提供豐厚滋養和精神財富。

        四是育人方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育人方式與原則,比如因材施教、循循善誘、言傳身教、教學相長等,具有長久魅力,富有育人智慧。優秀傳統文化育人方式更多地融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大量事實證明育人實踐只有融入現實生活“灑掃應對”的日常生活中,成為自覺的“鄉規民約”“家風家訓”,成為習慣性的人倫日用,才能有效約束與引導人們的價值取向與實際行為。中華傳統文化注重“以文化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禮學?學記》)通過社會教化、禮儀規范、綱常倫理、蒙學孝德、修身成賢及化民成俗,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使人的外在行為規范與內在情操得以精進,人人向善,自然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以文化人”也體現于“禮教”“詩教”“樂教”中,以“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實現“成人”。“以文化人”更體現在各種儀式和各種表達中,比如以婚喪嫁娶的儀式、祭祀、成人禮以及各種節日儀式“化人”,再如借用建筑、宗教、書法、繪畫、碑刻、雕塑、戲劇、詩文典籍等各種形式現“潤物細無聲”的教化。中華傳統文化善于運用各種形式與不同載體,利用各種時機與場合,把文化育人融于日常生活中,構成立德樹人實現方式的重要參照和借鑒。

        三、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到“立德樹人”的轉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歷史,承載當下,昭示未來,“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10〕作為轉化對象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是被動地構成立德樹人素材,而應通過重塑與創新,吸納、融合時代精神,主動支撐與有效滋養“立德樹人”。

        從傳統的“內圣外王”到“新四有”公民。傳統文化的“內圣外王”是基于對人生的感悟,對心性修養的反省,對政治民生的關切,對社會倫理道德的體認,“內圣外王”之道是一套獨具特色的有關人生、教育、倫理道德與社會政治的理想信念。所謂“內圣”,就是通過修身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水準和境界,為正己的功夫。所謂“外王”,就是將成就的高尚道德推而廣之,及于家庭和社會,建立理想的社會和政治秩序,為正人的功夫。“外王”以“內圣”為前提和基礎,“內圣”以“外王”為歸宿和目標。兩者在現代社會的轉化體現為通過修身正己以實現正人的政治和社會目標,實現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具體來說就是要通過對理想信念、價值操守和基本精神的內在道德鑄塑,以達到個體道德與社會公德的同構;同時以育人為目標,尊重個體的價值,喚醒個體生命的理性自覺,追求內在道德指引下個體“自在自覺”的全面發展與提升,實現個體與民族國家協調、同步發展。新時期立德樹人就是要培養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民族精神、民族美德、民族文化牢牢扎根心中,友善、互助、明理、自強、謙讓、包容、誠信、節儉的傳統美德融入血液,有信仰、有理性、有道德、有本事的“新四有”公民。新時期立德樹人的“新四有”內涵,豐富“有道德”人才培育的其他核心內涵:一是“有信仰”,即有中國夢理想信念和信仰。明確把“有夢想”“有信念”“有信仰”作為新時期關于“育什么人”整體戰略的首要目標,決定了立德樹人的整體規格和本質追求。“有信仰”在人的精神領域和能力素養結構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發揮著思想引領和行為主導作用。二是“有理性”,即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本質屬性的價值操守。理性意味著成員個體能夠對自己存在發展及其同社會整體關系有清醒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有判斷是非善惡、榮辱功過的價值標準和價值操守。三是“有道德”,即有以中國精神為獨特標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有道德”是“有奮斗”“有仁愛之心”“有道德情操”“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倫理基礎和精神支撐,鑄育具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時代精神的人,新時期立德樹人才能獲得現實生活基礎,才能把育人在現實的道德與精神生活領域中凝結升華為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四是“有本事”,即有符合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專業分工及社會交往全面發展的能力擔當。這是“有能力”“有擔當”“有本領”“有素養”對專業能力的整體要求。立德樹人針對的是活躍在社會各領域的各職業人群,這些人群都在自己的社會分工與社會角色中實現自我與社會生活的充分融合,立德樹人不能只強調“有信仰”“有理性”“有道德”等思想水平與道德素質,還要強調“德才兼備”,培養專業技能和綜合才干。綜上,圍繞培育“有道德”的人整體目標,當代中國立德樹人應該圍繞“有信仰”“有理性”“有道德”“有本事”核心內涵與總體規格,培養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

        從傳統價值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重點發掘和闡發“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觀。這六個方面表述了傳統美德、政治理念、社會理想、民族精神的根本要素,是中華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不僅要講清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價值理念與鮮明特色,也要梳理這些觀念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涵養與轉化。“仁愛”就是愛人愛物,有“仁愛”之心,才能成己成人成物,仁愛是“和諧”“公正”“敬業”“友善”的源泉。“民本”的基本價值理念包括“立君為民”“民為邦本”“仁民愛民”等重要古訓,傳統民本思想向民主價值觀的轉化,需要使其服務于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治制度。誠信是進德修業之根,也是治國為政之本,繼承、發展、創新誠信文化,需要使其服務于建設誠信社會、誠信政府、誠信企業和培養誠信個人。正義是人類文明的普遍法則與基本價值,傳統文化中的道義為先、舍生取義影響深遠,可以為形成崇尚正義、富于奉獻、自覺維護社會公平與公正的社會氛圍注入思想資源。和合是中華心、民族魂的基本標識,也是多元性、包容性的中華民族獨特理論思維方式的重要體現,面對自然、社會、國家、人際、文明間的沖突,需要以和愛公正化解與融合矛盾。大同是中國社會自古以來的理想,在近代到現代的思想探索與政治實踐中,大同理想都發揮過重要作用,從大同理想出發接納自由、民主、公平、平等現代價值,使之與當代社會的政治理想接軌,能助力于在“舊邦新命”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意識形態本質要求的觀念支撐,更作為道德生成的邏輯中介,在立德樹人中奠定“最大公約數”的價值基礎,也使其在統籌傳統文化與時代要求、理想信念與現實基礎、主流意識形態和多元社會思潮過程中發揮巨大的作用。“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11〕,使其融入社會生活,成為人們自覺的價值選擇,既是個體層面以價值底線和價值標準凝聚共識的有效方式,也是在群體層面有層次、有重點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更是在全局層面實現為民族尋根、為社會立德、為國家圓夢的價值基石。

        從傳統修身教化到富含時代內涵的教育感染。傳統文化注重修身教化,修身是陶冶身心,涵養德性,是為了培養優秀的道德品格與高尚的道德人格而進行的自我磨煉與力求完美的品格追求;教化是通過禮樂教育與道德教育而實現人心風俗的變化,是政教風化、教育感化與環境影響等各種因素綜合運用的育人方略。在漫長的傳統社會,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與傳統的價值取向使修身與教化備受推崇。在今天開放、民主、鮮活的社會與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規范社會意識、傳承美好道德需要對修身教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傳統修身體教化的言傳身教、俗約規化可以通過發揮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合力有效達成,創設優良的家庭環境、社區環境、工作環境與群體環境,發揮環境間良好的感染作用是當代修身教化的重要方式。在家庭中以尊老為例,現在社會尊老不必像《弟子規》里所說:“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晚輩應該尊敬長者,長輩也應給予晚輩人格上的平等,這樣的轉化更富有進步意義與時代價值。當代中國社會意識形態所鑄育的是以為信仰導向,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屬性,以中華民族共同價值體認為共識基礎,以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獨特標識,以當代世界文明發展為成果借鑒的當代道德。

        “立德樹人”需要堅持指導、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文明風范,繼承弘揚傳統美德。現時代的“立德樹人”需從不斷綿延演化的v史進程中理解傳統文化與時代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的關系,科學分析、鑒別和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使優秀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為信仰確立、價值重鑄與精神成長提供有益的精神滋養。反復強調:“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2〕如何發揮傳統文化的現實價值,關鍵取決于我們如何從現實出發來詮釋和理解它,并結合時代精神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中國古代知行觀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實踐,為我們進一步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方法論指導和借鑒性示范。

        〔參考文獻〕

        〔1〕〔7〕〔10〕〔11〕〔12〕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164,163,164,155.

        〔2〕安東尼?吉登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對馬克思、涂爾干和韋伯著作的分析〔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196.

        〔3〕葛蘭西.論文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5〕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9-10.

        〔6〕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N〕.人民日報,2013-08-20.

        第4篇:中華文化論文范文

        對于藝術與生活的關系,美學史有兩種不同的答案。一是藝術低于生活,代表人物如柏拉圖、車爾尼雪夫斯基。二是藝術高于生活,代表人物如亞里士多德、黑格爾、馬克思、王爾德。其中王爾德認為藝術除了表現它自己以外,不表現任何別的東西,生活對藝術的模仿遠遠多于藝術對生活的模仿。從中可以看出現代主義藝術家、理論家這種“生活模仿藝術”“藝術與生活無關”“為藝術而藝術”的藝術自律傾向。同時可以看到,生活在他們眼中的地位遠遠低于藝術。不只在西方,在中國文學中,日常生活也往往成為某種桎梏和消磨理想壯志的象征而被批評和揚棄。總體上說,在中西方美學史上,藝術與生活永遠存在差別并嚴格對立。而當今社會大眾文化的蓬勃發展消解了這一由來已久的,似乎堅不可摧的二元對立結構,走向了藝術與生活的“一體化”。在大眾文化的背景下,生活不是鄙俗的,因為生活原本就是藝術、詩意、理想、信仰賴以棲息的家園。在大眾文化中我們看不到以藝術或生活為“中心”的情況,生活和藝術之間是相互融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現為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藝術真正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中來。

        二、走向功利性與非功利性的一體化

        (一)古典美學所體現的功利價值集古典美學之大成的康德認為:“對于美的欣賞的愉快是惟一無利害關系的自由和愉快。”這段話中提及的“無利害關系”也即“非功利性”影響了康德之后絕大多數的哲學家、美學家,并且在他們頭腦中根深蒂固。然而,在古典美學盛行的前大眾文化時期,“功利性”僅被狹義地用來對待物質功利價值或曰商業功利價值,而如果將“功利性”的范圍推廣開來并蔓延到非商業價值的人文價值領域中來,我們會發現,古典美學所提倡的非功利性審美卻是對人的精神生活有很強的功利性價值,非功利性與功利性不再是二元對立的,而是在被局限的“功利”概念拓展后融為一體。這種審美的功利性價值主要體現在它對人的精神的拯救及基于此而更為深刻地對社會的拯救。在審美活動中,主體按照人的“內在尺度”觀照審美對象。“審美感覺只是在客體對象上尋找使人的精神產生愉悅的特征——即我們所說的‘美’”[2]美通常可分為和諧美、崇高美、悲劇美等。當我們面對鮮艷的花朵、傾聽著天籟般悅耳的音樂,我們會感覺到無比和諧寧靜,這種美讓我們的心靈凈化,超凡脫俗;而雄壯巍峨的高山,洶涌澎湃的大江大河又讓我們體會到一種崇高之美而頓悟人生意義何在的感嘆;悲劇之美所產生的藝術表現力更為強烈,悲劇雖然往往與價值的毀滅和人的死亡聯系在一起,然而悲劇體現出人類為了征服世界而擁有的頑強執著的偉大精神,這更能讓人們清楚這一生該如何度過。的確,“從人的審美感覺活動的效果來看,同樣是自己本質力量的表現,審美活動的特點是觀照審美對象,通過觀照審美對象來觀照社會生活、觀照自己,并通過這種觀照使自己的精神產生審美的愉悅”[3]從而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升華,而不至于陷入精神的真空。這種對人類精神的拯救是古典美學功利價值的最直接體現。人是社會的人,人的審美活動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發展;社會是人的社會,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審美活動的發展。人的這種社會性,決定了審美對于人的功利性價值將由于人的能動性最終演變為審美的社會功利性價值,這種功利性的最深層表現是審美的社會拯救。“美的價值在于:它要求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朝著適宜、和諧、完善的目標前進,它本身就有利于社會生活的適宜、和諧與完善的要求。”[4]從這一角度來說,它是基于個人的精神功利性上的更深層次的體現,“審美活動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并不是一種純粹的享受活動,同時也是一種受美的教育和美的熏陶的活動,這是一個精神文明的建設過程,它表現了人類積極向上、追求理想生活的一面,因為人總是希望生活在寧靜、和諧、美滿、幸福的社會里,美的價值就定位在這里,美也定位在這里。”[5]人們從審美中享受到的精神愉悅到對美好社會的追求,是審美的功利性逐漸深入的表現。

        第5篇:中華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傳統文化;傳承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近百年來,國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冰火兩重天。上世紀兩次大的文化運動——、,使中國傳統文化遭到滅頂之災,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國人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情操難以為繼,使新一代的中國人出現了信仰危機、價值危機、道德危機,導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冷靜的反思;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復,研究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成為當下思想文化界一道眾所矚目的風景線。

        一.理性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對于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識之士也在不斷思索,1935年《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應進行本位文化建設。指出對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機,“我們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們要求有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同時,“要使中國能在文化的領域中抬頭,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征,必須從事于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1958年《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議以儒家文化為主,融會西方“民主、科學”,以達“返本開新”后的世界價值和濟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腳點:側重強調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見解及中華文化對世界未來的可能性貢獻。“主張每個國家、民族都有權利和義務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有權利自主選擇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體領域完全不接受外來文化因素”,“主張文明對話,以減少偏見、減少敵意,消弭隔閡、消弭誤解。我們反對排斥異質文明的狹隘民族主義,更反對以優劣論文明”。近代中國的三次文化宣言,通過以文化的名義直抒當下訴求,折射出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策略指向演進的歷史軌跡以及未來文化建設策略在價值取向和技術選擇上的理性趨勢。

        二.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后期的封建社會里一定程度上起著阻礙歷史進步的作用。但仍然有與現代化融合從而促進現代化成功實現的諸多營養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東亞價值觀”仍是亞洲各國發展的文化基礎,而且還受著那些“文明過度”的西方學者的特別青睞——認為在中國這種以倫理主義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中可以尋求到醫治由“過度文明”帶來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盡管這個“文化醬缸”在一定時期內束縛了歷史的發展,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摒棄糟粕,以史為鑒。

        (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載體,要發揮傳統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應實現其“神”與其“形”的現代統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傳統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護——經典文本、文物古跡、傳統節慶、優良的民間習俗、民間諺語等文化遺產,使之繼續發揮作為傳統文化其“神”的載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總結傳統文化中的“神”,對其進行現代價值再創造,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念,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一些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使中國文化更具時代特征和時代引導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遺產具有現代生命力。

        (三)重構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經難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需要,必然會被文化自身的新陳代謝所拋棄。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改造要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意識,弘揚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以和為貴”、“兼愛”、“尚賢”、“自強不息”等普適性文化元素要大膽地發揚光大,應該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學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觀念、人權理論等文明成果,要像學習一樣,吸收、消化、使之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中渾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保護中國傳統文化,重構中國傳統文化,最終目的就是要使中國傳統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國門,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最重要的兩個途徑是:學校教育和媒介傳播。

        (一)學校教育活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也是國家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2006年9月國務院《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在有條件的小學開設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課程,在中學語文課程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范文、詩詞的比重,中小學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

        筆者認為,要系統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還應該將其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獨立于語文、歷史等其他各科。這是向中國知識階層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而知識階層是發展文化的生力軍,是普及文化的傳播者。這門課程應重在介紹中國傳統思想、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傳統風俗習慣、傳統文學藝術等,讓學生在這門課程中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產生敬畏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產生歷史認同感和歸屬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發展的聯系而產生自信心;吸收中國傳統思想而提高道德修養,學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而獲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向大眾、向世界宣傳中國傳統文化。利用現代傳播媒介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普適性宣傳,將傳統文化融入文學藝術、影視戲劇中,滲透在網絡、文化交流、旅游觀光中,面向社會大眾,重新喚起社會大眾了解傳統歷史和文化的熱情。通過這些媒介宣傳,使中國傳統文化民間化、大眾化、全球化。

        第6篇:中華文化論文范文

        1.轉化教師角色,優化實驗課堂教師關系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實驗課上主要是教師做,學生看,學生只是觀察到現成的實驗結果,無法真正理解實驗原理.因此,教師要改變這種現狀,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己探究實驗結果,教師只起到引導的作用.例如,在高中化學實驗課堂中的“強光照射氫氣、氯氣混合體”實驗,教師在實驗室對氯氣以及氫氣的作用進行簡單講解、實驗演示以及注意事項說明之后,應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此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化學實驗課具有很高的實驗效率,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尋化學的奧秘.若有學生存在操作錯誤,則應予以及時糾正,而不是對學生進行訓斥或是令其不做實驗.通過此種方法,不僅可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還可以促進化學實驗課堂中師生有效的配合實驗.

        2.開發課堂資源,優化實驗課堂資源利用

        有效的開發以及利用有限的課堂資源,有助于學生化學實驗課堂的進行,同時有利于優化化學實驗課堂資源的利用.加大化學實驗課堂的開發,優化實驗課堂資源的有效利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學校要加大對化學實驗室的建設,相應的化學儀器與設備應當完整,從而保障學生在化學實驗課堂能夠有效地進行與學習.例如,在高中化學課堂實驗中的“加熱濃鹽酸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實驗內容,部分學校相關儀器有一定的欠缺.因此,學校應加強相關實驗器材的購置,使得學生可對化學實驗進行充分練習,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實驗課堂資源的優化應用,不僅可以使得化學實驗更具有趣味性,同時還能使得學生更具有探索精神.通過以上方法對高中化學實驗課堂予以優化,使得實驗課堂在很大程度上,呈現出一定的積極性和活躍性.

        3.開展綠色實驗,優化實驗課堂綠色評價

        構建化學實驗課堂的綠色化,進一步優化化學實驗課堂的綠色評價.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樹立綠色環保的化學理念,營造或者發展綠色的化學實驗,進而減少化學實驗對學生安全問題的影響以及環境問題污染.此外,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地了解化學實驗課堂的綠色化以及綠色化的理念,增強學生綠色實驗意識.例如,學校在建設化學實驗課堂時,應當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從而推動化學實驗課堂的綠色化.而從高中化學實驗課堂的實際情況而言,應采取有效方法讓學生對試劑的浪費有一定認識,如三氯化鐵、氯化銅以及高錳酸鉀等試劑.要求在學生在化學實驗課堂中對實驗過后的相關液體泄漏情況,有一定的預防措施.從而,確保化學實驗課堂的安全性和綠色化.

        二、結語

        第7篇:中華文化論文范文

        在問候方式上,中國人與西方人也有所不同。中國人在見面時,會詢問對方一些關于近況的問題,如工作如何、結婚與否、工資怎樣等。中國人把這種問候方式當成是關心的一種表現。中國人的隱私觀念比較薄弱,認為大家都生活在一個集體之中,因而問一些現狀問題是對對方的關心,并沒有侵犯隱私之說。但是,西方人卻與我們不同。他們有著強烈的隱私觀念,在見面問候打招呼時,人們通常會問一些有關于天氣的問題,而婚姻狀況、收入水平、年齡等問題通常不會提起。在具體交流中,西方人對于自己的家庭、工作等私人問題不會過多涉入,他們很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中國人與西方人的文化差異還有很多。比如,在時間觀念上,西方人的時間觀念要比中國人強很多。他們認為時間就是金錢,因而在約會與會談時,西方人都會嚴格地遵守時間,進行精心的計劃,不會因為自己的原因而浪費對方的時間。但是,在中國情況有所不同。在邀請別人吃飯、約會時,人們通常會早到,以示尊重。這在西方人看來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表現。中西方文化沖突還表現在餐桌文化、禮儀文化等方面。由于篇幅問題,這里不再贅言。

        二、中西文化沖突的解決對策

        1.改變思考方式中國人與西方人在為人處事、接人待物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思維方式不同,說話、意識也會有很大不同。因此,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適應對方的思想與行事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中國人重視整體與集團意識,因而在說話辦事時,會把集體利益放到首要位置。但是,西方人則不然,他們有著典型的個人主義傾向。在具體的跨文化交流中,我們一定不要將自己的思想與觀念強加給對方,這樣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交流就不會順利進行。比如,在中西方跨文化談判中,中國人喜歡在開始就將整體的思想總結出來,在這之后再慢慢地進行細節的討論,中國人習慣于在整體之下一點一點地進行細節的論述。而西方人的思維卻與之不同,他們在談判開始時就會對細節進行討論,在談判的最后他們才會將結論表現出來,并認為只有一步一步地將細節規劃好,結論才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在了解中西方思維方式的不同之后,我們在具體的交流過程中,就應學會改變思考方式,去適應對方的思考方式,這對于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沖突的解決十分有效。

        2.對西方文化與禮儀的學習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因而在具體的交流與合作過程中,雙方交際的順利進行受到了各種各樣沖突的威脅。中國與西方國家文化背景不同,二者間的禮儀、觀念與為人處事方式也存在很大不同。學習西方文化與禮儀是十分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多注意中西方風土人情、文化禮儀的不同,而學習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電影、電視、書籍等。現在的世界是一個交流開放的世界,西方文化也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一顆善于發現的眼睛,那么,對西方文化與思維的掌握就不是難事。比如,在一些歐美的電視與電影中,我們就會看到很多與中國人不同的說話方式、問候方式與思維邏輯模式等;又如,在一些書籍里,我們也能看到中西不同的文化特征。只要稍加注意,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就是十分容易的。此外,時常關注一些國際的時局動態,對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也很有好處。西方國家的重大改革、社會福利政策以及西方國家的戰爭關注等,都會讓我們不同程度地了解西方,對于解決跨文化交際中的文化沖突有不同程度的幫助。

        三、結語

        第8篇:中華文化論文范文

        【關鍵詞】 話題作 素材 提綱

        作文是決定語文考試成績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敗往往決定了整個語文考試的成敗。

        1 話題作文的構成

        話題作文的構成由話題材料,提示語,話題,寫作要求四部分組成。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材料幫助我們明確寫作意圖;話題確定寫作中心;提示語提供寫作思路;寫作要求是規范化的要求。

        2 審題要準確,作文要切題

        羅素先生說過:“只有一個正確的前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寫作內容的確定,可以說是寫好作文的前提。落筆之前一定慎重思考,考慮盡可能多的寫作內容,從中找出自己最熟悉的內容,卻要避免自己感興趣,卻一知半解的內容,否則寫起來無話可說,沒話找話,犯了作文的大忌。所以要審題在先。

        先審話題:要看清話題,避免脫離命題范圍,分析話題的構成,抓住關鍵語素,修飾語,明確話題范圍。要吃透材料,根據命題意圖,確立觀點。抓住關鍵字詞、句子,吃透材料,挖掘材料隱含的信息,盯緊提示語,理清命題思路導向。找準話題的切入點,然后找準自己的感觸點。生活就像一個洋蔥,一層層地剝,總有一層會讓你流出眼淚來的。找準切入點寫出自己的感觸,寫出自己內心感觸最深,最想說的話。化虛為實,化一為萬。拓開思路,多角度觀察和立意。化概念為萬象,然后萬中取一。只要從生活中選取一點一事一種現象寫深寫透,給人啟悟就行了。寫作視野要開闊,由家庭、學校擴展為思考生活,探討人生,崇高美德,探尋知識。要求不僅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應對社會有責任感和使命感。

        點題是用簡明扼要的語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示出來,話題作文作為一種應試文章,應該讓閱卷者在短期內就有一個明確而正確的印象,了解這篇文章的材料和題旨,恰如其分的點題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在文章恰當的地方(一般在結尾處,也可用“題記”的形式出現在文首),恰當地點題,不但在結構上收攏全文、收束文脈,更重要的是,讓讀者(閱卷者)能及時充分、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對文章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話題作文的點題,一般可以采用明點的形式,在文章適當處出現和題目中關鍵字眼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詞語,直接解釋和說明題目的含義,提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得到讀者(閱卷者)的認可并贊同,當然也可以用象征式、比喻式、聯想式的點題,但這類點題要求比較高,一般不易掌握,考生應該慎用。

        3 突出個性,寫出真情

        作文創新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寫出個性。無論從題目、體裁,還是構思立意,語言的審美角度,作文總是要求作者寫出個性,真正能體現文如其人,讀之能見其人。個性與真情實感相融,有個性的文章,總能給人一種生活的實感。其實,生活要深入是寫好任何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生活,是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沒有生活,哪來的寫作材料?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觀察、體驗、感悟,才能掌握大量的寫作素材,才能從生活中找到為我所用、唯我所有的材料,寫好作文,才有可能。命題作文是如此,話題作文也是如此。因此,考生首先要關注現實生活,關注社會熱點,貼近現實,貼近生活,使自己的作文內容鮮活。當然,這里也需要多讀多思,不斷積累,博覽課外讀物,注意消化吸收,為我所用,話題作文才能真正有新穎別致的可能。

        4 注重錘煉精美的語言

        古人對語言的錘煉,可謂苦心孤詣。如賈島的“推敲”典故的來由。我們現在雖不能做到“著一字而鬧翻整個心情”,但也要做到精心于語言的錘煉。話題作文的命題原則:是淡化文體,不設置審題障礙的命題原則。追求作文試題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倡導個性作文及有創意的作文,分值60分。這意味著作文的成敗將決定語文學科的成績。所以在考場作文中習慣寫記敘文,最大的誤區便是以敘述代替描寫。有些作文素材較好,角度也較新,整體結構都不錯,但就是因為缺乏生動傳神的描寫而被判為低分,非常可惜。

        5 展現獨特的創新能力

        第9篇:中華文化論文范文

        我國具有較為悠久的歷史,因而孕育了獨具特色的嫁衣文化。尤其是對于各族人民,本身風俗各不相同,因而嫁衣文化也呈現出多樣化特點。對于漢族人民而言,普遍選用紅色作為嫁衣的顏色,紅色代表著喜慶,體現出漢族人民結婚時心情愉悅的狀態。在我國古代,新娘結婚的時候必須頭戴鳳冠,在外衣穿著上也很有講究,紅花袍、紅娟衫等處處洋溢著喜慶。對于少數民族而言,根據當地民俗風情不同,嫁衣文化也呈現出各不相同。

        我國嫁衣文化概述

        對于我國古代人民來說,嫁衣尤為重要,嫁衣能有效反應古代民俗,并能在一定程度體現出古代家庭富裕程度。尤其是對于女孩子而言,嫁衣對于整個一生都非常重要,從女孩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動手制作嫁衣,嫁衣制作過程非常漫長,直到女孩真正出嫁為止。我國古代嫁衣流行必須頭戴鳳冠,新娘還需用紅方巾進行遮臉,以體現出古代新娘的欲遮還羞。新娘一定要穿戴紅娟衫,體現出紅色喜氣洋洋的氛圍,通常還要外著大紅顏色繡花紅袍,鞋子也必須是紅緞繡花鞋,這樣才能有效凸顯新娘千嬌百媚特點。下圖1所示為我國古代傳統嫁衣。

        圖1 我國古代傳統嫁衣

        我國古代嫁衣的作用

        對于我國古代而言,嫁衣承擔著非常重要作用,嫁衣不僅代表了當地的民俗,同時對于新娘來說是嫁人之后的開始。古代男尊女卑思想較為嚴重,新娘各方面比較依賴丈夫,因而嫁人意味著告別過去,迎接嶄新生活,是新娘人生一大轉折點。與此同時,古代將嫁人看做十分重要的使命,嫁人的過程中,同時也是新娘最美時刻,嫁衣所蘊含的風俗文化多樣,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探索價值。通過了解嫁衣風俗,有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全國各地嫁衣習俗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全國各地在地理位置、風土人情、民俗文化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嫁衣文化也呈現出一定多樣化特點。浙江富陽地區新娘嫁人過程中,只有花轎到達女方家中之后,女方才讓新娘著手準備化妝。新娘穿衣過程中也具有一定講究,需先穿小衫褲,然后才能更換紅棉襖,穿衣的過程中,整個人需立于蒸桶之上。新娘穿大紅裙之前,還應準備好12個雞蛋,然后將雞蛋放入褲腰,最終雞蛋沿著褲腳滾出,這樣新郎才能正式迎娶新娘。福建泉州地區也很有自身的特點,通常新娘出嫁之前需要認真化妝,以示對南方尊重,出嫁前化妝一般稱之為“笄禮”。新郎花轎到來之時,新娘需要再次化妝,此時化妝通常稱之為“對轎梳妝”,在加冠的過程中也很有講究,只有被認為“有福”婦人才能對新娘進行加冠。廣西蒼梧地區同樣有自身特色,一般新娘只允許穿黑色衣服,而不是大紅。陜北地區新娘嫁人需要特殊打扮,新娘上轎之前需用鍋黑將臉蛋進行抹黑,否則不能嫁人。

        全國各少數民族嫁衣風俗

        漢族嫁衣風俗以穿紅綢緞、紅絹衫、紅繡花鞋為主,對于少數民族而言,具有其特有的風俗,下圖2所示為我國水族嫁衣。

        圖2 我國水族嫁衣

        赫哲族新娘嫁人過程中,利用魚皮縫制嫁衣,顏色以黃黑相間為主,并利用手工進行縫制,在衣袖等部位縫制一定數目花紋,花紋十分精致。盡管從材料上講相對較為原始,但能充分體現別具特色的原始美。土族人民結婚過程中,嫁衣相對較為華麗,顏色非常鮮艷,通常嫁衣由多種顏色構成。瑤族人民在刺繡方面較為精通,因而嫁人過程中,嫁衣刺繡圖案非常華麗,充分體現出本族風情。

        結語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狠狠做 |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激情 | 色77久久综合网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久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