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環保處罰措施范文

        環保處罰措施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環保處罰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環保處罰措施

        第1篇:環保處罰措施范文

        雖然“辦法”是對新環保法條款的具體化,但一直以來,圍繞誰是實施責令停業、關閉的執法主體,兩者都未作出明確規定。本文將對誰是責令停業、關閉的實施機關,以及如何實施責令停業、關閉作出回答。

        加快排污許可和總量控制制度

        顧名思義,“超標排放行為”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行為。其中涉及的兩項指標均由有管轄權的環保部門核準,均是基于行政許可而確立。

        顯而易見,“超標排放行為”只在合法設立并獲得環保部門排污許可的排污主體中出現,未經批準的建設項目并不適用這一條款。因此,在排污許可法律制度未實施前,如何規范排污許可工作,是影響規制“超標排放行為”的關鍵因素。

        此外,“辦法”嚴格區分了實施責令限制生產和停產整治的不同情形。其中,對責令限制生產特別規定了“超過重點污染物日最高允許排放總量控制指標”,這就要求現行的排污許可工作要把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細分到日最高允許排放值。

        筆者認為,落實新環保法規定的“國家實行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尚需時日,因為該項制度尚不健全,僅規定“由國務院下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實”,但“分解落實”單位并沒有明確。而現行的做法是,任何一級環保部門都在許可。但這種許可在法律未授權的情況下,是否合法仍需評估修正。

        由于分解落實企業事業單位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因此加快排污許可法律制度和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建設進程,才能使“超標排放行為”得到懲罰,執法落到實處。

        “情節嚴重的”須實施行政處罰

        環保法第60條規定包含兩層含義:一是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責令其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二是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情節嚴重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其)停業、關閉。

        具體而言,第一層是賦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權,第二層是賦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有限的行政處罰權。行政強制措施顯然不同于行政處罰,分別由《行政強制法》和《行政處罰法》進行規范。該條在實踐中運用起來估計會出現一些疑難問題,主要在于執法者對其是否作出統一且唯一理解。

        根據新環保法第59條規定,“超標排放行為”屬于“違法排放污染物”,因此環保部門可以作出“罰款”、甚至“按日連續處罰”的行政處罰。此外,第60條對“超標排放行為”作出了特別規定,即對“情節嚴重的”必須實施“責令停業、關閉”的行政處罰。

        為何是“必須實施”呢?因為第二層含義不同于第一層含義,沒有規定“可以”,當作“應當”來理解?!翱梢浴?,是賦予執法主體“自由裁量”的選擇權,指“可以做出也可以不做出”,而“應當”是必須做出。

        政府與環保部門各司其職

        然而,上述的第二層含義中包含兩個主體:即“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這兩者的職責又該如何明確?

        其實條款中已經給出答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履行對“超標排放行為”的初步審查,并判斷是否“情節嚴重”,情節嚴重的向“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提交擬做出“責令停業、關閉”決定的請示。同時,政府履行批準權,或者說是履行“責令停業、關閉”的決定權。

        這也意味著,對于“超標排放行為”情節嚴重的,有管轄權的環保部門應當向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提出對當事人“責令停業、關閉”的請示,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應當做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但在新環保法中沒有具體規定政府履行批準權的期限,為執法帶來困擾。

        筆者認為,這必須納入具體案件辦理過程的內部程序,作為查辦案件的一個內部環節。有管轄權的環保部門根據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的“批準決定”,向當事人履行告知程序,制作并送達“責令停業、關閉”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實施機關就是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制作單位(加蓋該單位印章),即環保部門。“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作出批準決定,只是辦理該行政處罰案件的關鍵環節,也是決定該行政處罰合法生效的必經程序。但環保部規章的相關規定并不作如此解釋。

        厘清監管主體責任追究

        就誰是責令停業、關閉的實施機關而討論,其意義在于落實新環保法第60條以及第68條責任追究相關規定的執行,關鍵是依法劃清“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依法應當作出責令停業、關閉的決定而未作出的”案件中各自應當承擔的責任,以及實現對行政管理相對人依法享有相關權益的法律救濟(比如提起行政訴訟等)。

        根據新環保法第67條,開展執法監督活動時,追究“依法應當作出責令停業、關閉的決定而未作出的”責任,必須厘清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以及有管轄權的環保部門相互應當承擔的各自責任。在筆者看來,如果屬于有管轄權的環保部門未向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報告的,由有管轄權的環保部門承擔全部責任;如果屬于已經報告政府但不予批準或者不作出是否批準決定的,由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承擔全部責任。

        當事人不服“責令停業、關閉”的行政處罰決定,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批準處罰的人民政府以及作出處罰決定的環保部門作為共同被告。由于批準處罰的人民政府以及作出處罰決定的環保部門不確定具有直接的隸屬上下級關系,也不確定處于相同的住所,因此,復議機關以及受理訴訟的法院有待法律解釋予以確定。

        環保部門落實相應措施

        規章第8條中“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責令停業、關閉”的表述,以及規章第18條中“被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依法責令停業、關閉”的規定,很容易讓人產生歧義,將“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視為“責令停業、關閉”的執法主體。

        由于第8條省卻“批準”兩字,既是“報經”而非“報請”,語法上顯得不通順。盡管如此,還是會讓人們理解為,“責令停業、關閉”應當是“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實施。而第18條“被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依法責令停業、關閉”的表述,更是讓人感覺到完全排除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實施“責令停業、關閉”行政處罰中的執法主體地位。

        由于之前所述,“責令停業、關閉”應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該結論基于對環保法第60條邏輯推斷所獲得的,并不具有強制說服力,權當個人學術觀點),而環保部為環保法配套的規章作出與之不統一的規定,加劇了人們對法律認識的分歧。 從邏輯上判斷,如果“責令停業、關閉”處罰決定書是由“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直接作出,那么,根本不需要再規定“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作出“批準”。由自己批準自己做出某種決定純屬多此一舉!顯然不是立法原意。

        綜合以上分析,環保法第60條規定的“責令停業、關閉”,應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但是,該部門實施責令停業、關閉又是有限的行政處罰權,實施前必須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

        人民政府實施層級管轄

        要正確實施“責令停業、關閉”的行政處罰,必然要依據上述第二層含義中的規定,準確判定“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新環保法賦予執法主體有限的行政處罰權,是為了延續舊環保法的相應規定,并充分尊重客觀現實。

        但在筆者看來,這一精神無形當中把執法主體以及對應的監管對象劃分出了行政層級,即環保部管轄“央企”,省(自治區)環保廳管轄省級企業,依此類推。而該級別的企業,由設立該企業的投資主體的行政級別確定。試想,省、市、縣環保廳(局)如何能夠直接向國務院報告,請求其批準責令轄區內的“央企”停業、關閉?

        第2篇:環保處罰措施范文

        近年來.在浙江省嘉興市的環保工作中.公眾正從旁觀者變成一支主力。抽查排污企業時有“點單權”.對環保信用不良企業“摘帽”時有否決權.在參與環境行政處罰評審時有發言權……嘉興市為市民參與環境保護開辟了多條渠道。在嘉興.公眾監督成為推動污染減排的重要力量.改變了環保部門孤軍奮戰的局面.形成了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大環保”格局。公眾參與的“嘉興模式”先后受到環保部、浙江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并日益引發全國各地的關注。2010年11月8日.浙江省環保廳、嘉興市政府、中國環境報社在嘉興舉辦“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論壇.嘉興市組建市民環保檢查團、請公眾參與環境行政處罰評審的實踐.得到專家學者及環保熱心人士的高度評價。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是嘉興市環保局加強社會化環境管理制度建設的創新舉措。今年以來.嘉興市先后出臺《鼓勵發展基層環保組織指導意見》、《嘉興市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環保公眾參與工作的若干意見》等規范性文件.為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提供了制度保障。在一系列措施的鼓勵支持下.嘉興公眾參與環境保護范圍越來越廣.影響不斷擴大.參與渠道越來越寬.創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參與環保新模式。

        ■污染企業能否“摘帽”.市民環保檢查團有否決權

        2008年3月.嘉興市環保局通過公開向社會招聘.組建了“市民環保檢查團”.主要工作是跟隨環保執法人員開展執法檢查.監督和糾正各種環境違法行為.參與環保信用不良企業、環境污染違法較重企業和重點整治污染企業的“摘帽”驗收評價及監督管理。市民環保檢查團的200名成員來自社會各階層.包括大專院校的教師、學生、社區居民、外來務工人員、機關干部等。

        在環保執法檢查行動中.對重點檢查哪些企業.市民環保檢查團有“點單權”。自2008年以來.全市已經開展“點單式”執法50余次.參與人數近3000人次。檢查名單由市民環保檢查團代表圈定.隨機抽查企業環境治理、污水排放等情況。檢查團還在現場對整治方案、治理進程、治理效果和設施維護運行情況進行面對面質詢和探討.并提出整改督辦意見和要求。嘉興市環保局多次舉辦市民環保檢查團聽證會.市民代表聽取申請“摘帽”企業整改陳述、現場核查并驗收投票。企業最終能否“摘帽”由群眾說了算。截至2010年底.市民環保檢查團已對78家申報“摘帽”的企業實施了評估.通過了其“摘帽”要求.市民檢查團手中的否決權。對那些污染較重、希望“摘帽”的企業.形成了巨大的壓力.隨之出現了企業治理投入加大、清潔生產進度加快的良好局面。專家表示.市民參與環保監督具有否決權.這是全國首創.體現了嘉興市推動公眾參與環保的膽識和氣魄。

        ■違法違規企業罰多罰少。群眾“法官”有發言權

        2011年9月9日.嘉興市環保局聘請的首期17名環保行政處罰公眾評審員正式上崗。與之前的市民環保檢查團監督政府和企業的環境行為不同.公眾評審員將對一向被視為行政部門“權力象征”的行政處罰“評頭論足”。這是該市繼“市民環保檢查團”之后.市民參與環境保護的又一機制創新?!碍h境法官”的正式上崗.意味著將公眾擁有的“點單權”和“否決權”擴大至“評審權”。

        2009年以來.嘉興市以南湖區為試點.制定《南湖區環境行政處罰案件公眾參與制度實施辦法(試行)》,將公眾參與機制引入環境行政處罰的審議過程.組成公眾評審團.以召開案件公眾評審會的形式.對原本法律只賦予行政機關的自由裁量權進行評議。公眾評審團集體決議將作為行政處罰決定的重要參考依據.2010年上半年.某印染公司因污水超標排放而被罰款.沒過幾個月.這家企業再次超標排放.環保部門初審意見是罰款2萬元。公眾評審員認為.這家企業整改不力.屢犯不改.應該加大處罰力度.要求將處罰金額提高到3萬元.這一評審建議被環保部門采納。自2009年以來.南湖區共有96人次參與案件處罰評審.評審一般程度行政處罰案件達336起。

        在南湖區成功試驗的基礎上.今年7月底.嘉興市環保局正式引入公眾評審機制并向社會公開招募.17名來自社會各界的行政處罰公眾評審員脫穎而出.根據嘉興市環保局的《嘉興市環保局行政處罰公眾評審員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公眾評審員將對環保部門查處案件的辦案過程、法律適用、處罰告知和當事人陳述等與案件有關的情況享有知情權.并可以對環境行政處罰案件發表評議意見.行使案件表決權.監督環境行政處罰。

        第3篇:環保處罰措施范文

        關鍵詞:地方保護 環境執法 比較分析

        一、環境保護中的地方保護主義現狀與問題

        (一)環境保護中的地方保護主義現狀

        地方保護主義是一種地方本位主義,它支配地方政府為達到保護地方的經濟利益、政治利益的初衷,對本地區內企業實施保護,限制非本地企業提供的商品或提供服務參與市場公平競爭,提供各種保護地方利益的政策措施與思想意識的保護。

        在各地方環境保護部門的環境政策實施過程中,由于地方政府與當地支柱產業的利益相關性較大,地方政府在處理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的關系時,為了眼前利益和地方利益而損害長遠利益和全局利益。對于企業的污染排污行為進行信息上的包庇隱瞞和處罰上的保護,以求得地方政府經濟績效考核上的佳績以及為當地政府本身經濟效益帶來的福利。對于環境保護這個在中國本就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的長遠事業,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于環境保護的進一步深度和廣度上的推行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二)成因與分析

        環境認識不全。地方政府的官員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對于環境污染與環境破壞導致的后果沒有深刻的體會。由于環境污染的后果通常是長期的隱形的,因而其為人所注意與重視時往往已經到了難以挽回的地步,成規模地爆發出來,如太湖綠藻爆發、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等對于環境和人體的危害其補救成本都很高,而此時的代價正是由于之前對于環境保護的忽視。

        績效考核體系不科學。目前我國仍采用以經濟發展程度為衡量依據的政績績效考核體系,對于環保發展、人民幸福感這些看似難以計量但實質上非常重要的標準卻缺失。一方面,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確實沒有可參考的硬性計量方法,因為每個地方的發展方向不同,對于工業所占比例本就不高的地方,要求污染治理上的政績著實不現實,而對于環境質量作為標準的考核又需要一定的檢測與監督成本;另一方面,中國仍屬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作為國家各產業的支持仍是一切發展的基礎,因而環境保護為其讓位也是由發展階段決定的。但以上兩點都無法掩蓋中國目前政治績效考核的不合理性。當前環境保護議題的提出是出于現實需要,在當前的環境背景下,環境保護對于發展中的中國更是最基本的必要條件。對于地方政府的要求不應止步于經濟發展而應從最有力最直接的績效考核上體現出環境這一要素對于中國發展的重要性。

        環境執法的問題。在環境污染問題上,中國并不缺乏相關的法律體系,但針對各種環境污染問題,執法舉措卻鮮見。執法本是遏制環境污染的一大重拳,但連這一主要舉措都無力,更是給地方政府留出了“保護主義”的空子。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使得污染者和地方政府都缺乏環境執法的動力。

        由以上問題可看出環境保護下的地方保護主義主要還是來源于動力和手段上的缺失,兩者共同鑄成了地方政府的保護行為。目前各地地方政府的環保部門對于環境污染破壞沒有切實的執法權力,只有監督處罰警告以及交由相關司法部門的權限,對于一切環境污染破壞行為的主要法制裁決仍然由司法部門掌握。這本無非議,但即使是目前環保部門手中不多的權力也由于各種環境執法問題而受限,便使得各地方環保部門或者成為只能呼吁吶喊,而沒有實權的空架子,或者成為與地方政府利益捆綁而靠污染行為以收益的附庸。因此,環保部門的環境執法問題是環境污染地方保護主義的問題的諸多問題中最為緊迫的問題。

        二、中國環境執法問題

        (一)法律法規問題

        在環境執法的過程中,由于受法律法規和地方條例所限,環保部門對違規企業缺乏直接有效的管制手段。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法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采取措施改善環境質量”。這一規定為地方政府控制環保部門的工作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據。 環保部門長期用“宜粗不宜細”的指導原則立法,部分法律法規過于原則,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可選擇性過多,不便于執行。對主管機關或執行機關的具體職責、權限規定不明確,法定裁權幅度過大,對義務性條款沒有相應的處理措施和法律責任的承擔主體、追究主體。在環境執法中,環境行政執法權力和行政責任制尚未有效結合,環境執法職責、崗位、程序等還沒有法規條例界定。例如:《環境保護法》中第十六條規定“地方人民政府對本地區環境質量負責,采取措施改善環境質量”,但地方政府如不履行這一義務性條款應負什么責任,何人負責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又如《環境保護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限期治理”的對象為造成環境嚴重污染的企業事業單位,但對哪些情形屬于“嚴重污染”卻未明確,環保法中類似這樣的模糊式規定不在少數。再如,根據《環境保護法》第七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這種原則性的規定,難以理清上下級環保部門的管理權限。目前,有的縣、區級環保部門只能對其轄區內的一部分相對人(企業事業單位)進行管理,而另一部分相對人由地市級或者省級甚至中央環保部門直接實施監督管理,這就使得縣級環保部門在總量控制、煙塵控制區、噪聲達標區等工作中無法實現“統一監督管理”。往往造成該管的沒有管到,想去管的又無權管的管理“真空”現象。總之,環保立法的缺陷.使得環保執法的質量打了一定的折扣。

        (二)執法程序問題

        按照《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以及《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完成一次環保行政處罰,一般要經歷事先告知、聽證等多道必經程序,而在程序沒有完成之前,不能對企業實行處罰。這一程序上的繁復使得環保執法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都大大增加,不僅使得地方政府在缺乏經濟激勵的情況下更加沒有動力進行管制,對于公眾的參與與監督也帶來了很大的阻力,使得污染者的污染破壞行為在短時間內難以得到約束與處罰,從而有恃無恐。

        (三)強制執行權的缺失

        目前,對大多數的環境違法行為環保部門只能給予警告、罰款等處罰.無停產、拆除、查封等權力。例如由于環保部門無“限期治理權”和“責令停止關閉權”,對于本應早該取締的“(土)小”企業.因無有效措施而屢禁不止.反彈現象時有發生。由于環保部門無強制執行權,對不履行環保法律義務的相對人,只能通過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來迫使其履行義務,但法院由于種種原因難以執行到位,如在處理城市中違法的油煙擾民問題時,由于缺乏強制措施,即便環保行政機關下達了的行政處罰,如果違法者拒不履行.環保部門也只能等上105天才能申請法院。在此間,周圍的老百姓只能忍受煙塵帶來的影響,環保行政執法部門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違法行為而束手無策。這在客觀上助長了污染者“有恃無恐”的心理.給環保執法帶來一定的難度,無形中降低了環保部門的執法能力。在2003年通過的《上海市九段沙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第十四條規定:“因發生事故或者突發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保護區環境污染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立即采取相關補救措施,消除污染或者避免污染事故的發生,并及時向九段沙管理署及有關環境監督管理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庇梢陨峡梢钥闯霏h境保護部門幾乎處于被動,對于污染行為沒有主動限制的權力。從現實狀況看,這一依賴于污染者自覺性的條例對于污染者完全無力,也就是說對于環境無法達到保護的效果,環保部門面對這樣的權責劃分也只能“隔岸觀火”、“望洋興嘆”了。

        三、與美國的環境執法比較

        (一)管理體制結構上

        美國環境管理體制:美國聯邦政府一級的環境保護機構有兩個,即環境質量委員會和美國環境保護局,它們直屬總統辦公廳,由總統親自領導。聯邦政府各部門和各州政府也設置環境保護機構,管理各自的環境保護業務。①環境質量委員會,是總統關于國家環境問題的咨詢機構,又稱為環境咨詢委員會。該委員會設立主任一人和委員數人,它的作用是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編制全國質量報告書,向國家提供制訂環境政策和措施的科學依據,也是環境立法的科學依據。②美國環境保護局,也是直屬總統辦公廳的聯邦政府機構,負責全國的環境管理事務,它是由原屬內部的聯邦水質管理局、農業部的農業登記局、衛生教育福利部的空氣污染控制局、固體廢物管理局、環境控制局、農藥研究所和標準制定局等15個機構合并組成的。環境保護局下設五個專業室,分管環境規劃與管理水、氣環境的保護。③聯邦各部門也都設有相應的環境保護機構,各有關部(委)也設有環境保護機構分管其業務范圍內的環境保護工作,全國共有24個部(委)和總局都設有關于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機構。④美國各州都設有環境保護部門,負責制訂和貫徹執行本州的環境保護政策、法規、標準等。對州際河流和國際河流,則由河流管理委員會對流域內的水量分配、洪水防治、水質控制與污染防治等進行管理。

        其中EPA的執法特點可由圖1表示:

        簡單地從機構設置上來看,中國與美國的差別主要在于CEQ(環境質量委員會)的設置上。這一協調環保部門與其他部門的重要部門同時還有制定法律法規,向總統反映問題以及向國會提交議案的權力。環保與經濟的發展矛盾在中國不比美國小,但中國并沒有如此設置。撇開政治體制不談,中國在機構設置上對于環保的重視在逐年加強的同時,卻沒有切實地解決其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這一如此重要的問題,因而環保部門的壯大并不能解決環保沒有實質執行力的問題。

        進一步看我國環保部門設置之間的關系,可以發現我國地方環保執法層級較多,機構繁雜。從上面的介紹我們也可以發現,美國的環保執法機構簡單的說只有聯邦、州、地方(縣市)環保機構,層級設置十分簡潔。我國的環保執法機構卻是多層次設置,中央,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州、盟,縣、旗,基層環保機構,基層環保機構承擔著沉重繁雜的任務,而且在執法過程中往往需要層層上報,請求批示,執法效率受到很大影響。另外我國實行的并非國際上流行的“大環境的管理體制”,而是人為分割為環保、林業、國土、礦產、水利、海洋等諸多產業部門和行政區劃。這些部門和行政區由于職責交叉、關系不順,履行職責并非總能服從統一的環境管理目標,而是受制于局部利益,出現相互爭權、管理脫節、相互推諉、執法不嚴等不正?,F象。例如,對于水污染事件,按照相關規定,環保局和水利局都有權管理,究竟應由哪一個部門管轄實難分清,這種情況也常常會導致各個部門要么基于利益驅動爭相管轄,要么相互推諉。

        (二)法律法規制定上

        美國環境政策的制定和監督權主要集中在EPA身上。在1970年以前,美國并沒有一部基本的環境法律,而只是對資源開發制定了一些法律,而且這些法律將權力主要授予了州和地方政府,而對于沒有法律規定的權力則根據美國《憲法》修正案第10條由州政府保留,此時州及地方政府顯然是環境保護的主力。而1970年美國通過的2部重要環境法律――《國家環境政策法》和《清潔空氣法》,將“環境”的概念由過去的“資源”概念拓展到了所有生物包括動植物和人類的生存空間,并且在環境保護管轄權分配上開始更側重于聯邦政府。除聯邦層面的環境法以外.州政府也會根據各自的情況制定一些法律或行政法規。但是。其前提是這些法律法規不得與聯邦環境法相抵觸.在制定的標準方面一般比聯邦法定的標準更高、更苛刻。這些法律法規對聯邦環境法是一個重要補充。

        所有環保法共有的特點,是對法律中的用語有明確定義和涉及這些用語所需的必要描述。以美國《資源保護回收法》為例,在該法中有一個專門對于小量廢物排放者的規定,如果我們用一句話定義它,就是“在一個月中所排放的有害廢物總量超過100公斤低于1000公斤的排放者”。而在該法中對小量廢物排放的描述則有兩頁多。比如,首先要明確說明美國環保局是根據該法的哪些章節對被定義為小量排放者實施具體規定;第二、這些規定的應用范圍;第三、從何時開始排放者必須使用環保局的排放清單以及清單必須含有的內容;最后該法還規定在有效標準和日期產生前,排放者應該在何種條款下排放廢物。同時還規定如果排放者臨時需在廢物產生地點堆放廢物時,在270天內如果不超過6000公斤而廢物運輸路程又超過200英里的情況下不需要專門許可證等等。一個看似簡單的用語,在該法中卻需要做這樣多的描述,其目的就是為了避免由于定義不清或描述過于簡單有可能造成的法律漏洞和糾紛。為了使非法律專業者能夠讀懂這些環保法,美國環保局常出版一些比較通俗易懂的解釋性文件對環保法律和法規做出說明。這些解釋性文件也需要用很大的篇幅。比如僅對于《資源保護回收法》中的有害廢物管理這一部分的解釋篇幅就有165頁。

        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也很全面,卻存在著“粗而不細,細而不明”的問題,如《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管理辦法》中第十一條(收運規范)從事生活垃圾收運的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按照環境衛生作業服務規范收運生活垃圾;

        (二)對分類收集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運;

        (三)收運生活垃圾后,將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及時復位,并及時清掃,保持收集設施和周邊環境的整潔;

        (四)收運生活垃圾的專用密閉的車輛、船舶應當保持設施完好和外觀整潔;

        (五)將生活垃圾運送至市容環衛部門規定的中轉站、處置場所存放或者處置。

        可以看出沒有數字,沒有具體情況描述。如果說機構設置需要一定的成本,中國尚不具備如此經濟實力,那么法律法規這種理念上的落后則反映出環境管理上的真正缺陷,也就是對于環境的保護以及環境受污染的不重視不了解不深入。

        四、對于環境執法的改進建議

        1.執法者必須從觀念上實現兩個轉變,即由權力至上向法律至上轉變,由人治向法制轉變,并根據法律規范執法,按照程序履行職責,在行政執法中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

        2.環保系統應繼續深化和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進一步明確每個執法崗位和執法人員的執法任務、權限、標準、程序及違法執法、不作為應承擔的責任。

        3.完善行政處罰報告和備案制度,深入開展環境行政處罰、行政復議案件和法律文書的分析、檢查活動。

        4.在行政處罰、行政復議、排污費的證管用、建設項目審批、污染控制、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工作程和廉政規范。

        5.進一步規范委托執法行為,明確委托的執法權限范圍、執法要求、執法標準、備案監督等內容,使受委托單位在規范和制度的約束下進行環保執法活動。同時,加強法制培訓工作。

        第4篇:環保處罰措施范文

        關鍵詞:火電廠;環保設施;主設備管理

        1火電廠環保設施納入主設備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1火電廠安全目標的要求

        通過對電力設備及系統的運行故障調查,可以發現其故障等級可以分為三種,即:事故、障礙、異常,在當前極其重視安全和環保的前提下,火電廠新增了脫硫、脫硝等環保設施,這些環保設施的連鎖保護已經進入到主機的MFT動作之中,對于系統的安全、穩定、可靠運行有較大的影響,從安全目標的角度來看,這些環保設施應當歸屬于主設備管理的范疇和視域之中,在《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燃煤發電企業環保電價及環保設施運行監督管理辦法》之中,就明確規定了環保設施運行的管理辦法,成為環保設備納入主設備管理的安全約束條件。

        1.2環保目標的要求

        在全球倡導低碳、節能、環保的趨勢之下,我國討論并通過了《清潔生產促進法》、《燃煤發電機組環保電價及環保設施運行監督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這些制度都明確規定了環保設施運行的監督要求,并推行了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超標排放處罰等措施,將處罰數額較大的環保設施問題定性為“事故”,并將其納入到法律責任的范疇之中,為此,基于環保目標的要求,應當將火電廠環保設施納入到主設備管理之中。

        2火電廠環保設施的主設備層次劃分及管理措施分析

        火電廠的環保設施與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系統處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和層次,應當與機、爐、電“三大主機”位于第一層次,將火電廠新添置的除塵、脫硫、脫硝等環保設施列為主設備的第一層次加以管理。這也是由環保設施對電廠具有“一票否決權”的政策所決定的,隨著超標排放的環保處罰力度不斷增大,火電廠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狀態必須作為主設備的第一層次,進行監督、控制和管理。

        2.1合理優化配置人員

        在火電廠的環保設施納入到主設備管理的過程中,首先就要做好人員的優化配置,要將環保設施人員配置與機、爐、電“三大主機”列為同等位置,采用單獨配置的模式,合理配置脫硫、脫硝、除塵環保設施運行工作人員,并配備專職的專業技術管理人員,采用擇優錄用的方式,對脫硫、脫硝、除塵環保設施作業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和安全培訓,并全面貫徹同崗同責、同培同訓制度,完善脫硫、脫硝、除塵專業技術人員的資格上崗制度。

        2.2環保設施的制度化建設

        要完善火電廠環保設施的制度化建設,要根據火電廠的具體情況,建立和完善環保設施的相關規章制度,要涵蓋環保設施的各個方面,包括:環境事故應急預案、超標排放、運行檢修、環保考核等,并將環保設施管理制度體系納入到火電廠整體的戰略布局之中,與其他管理制度相結合,完善設備管理、應急預案中關于環保設施的內容。

        2.3優化環保設施的運行管理

        在對火電廠的環保設施的運行管理優化過程中,要注意環保優于效益且環保與安全并重。對于火電廠機組負荷較低的情況、難以達到脫硝環保設施運行的煙氣溫度條件時,應當采用有效的、針對性的措施減少NOx的排放。對于脫硫、除塵環保設施的運行要求無法達到時,則可以適當犧牲經濟效益來確保環保達標。要確保環保設施與主機同運同停,從技術和設備兩個方面入手,較好地減少和消除環保安全隱患。另外,要實現火電廠脫硫、脫硝、除塵環保設施的安全聯鎖保護,并設置環保超標排放的聯鎖保護機制。

        2.4實現對環保設施的檢修管理及缺陷管理

        對于火電廠的環保設施的檢修管理也應當列入到主設備的檢修管理計劃之中,要做到環保設施與其他主設備的同檢同修,全面編制環保設施的檢修項目,確保環保設施檢修項目的質量、工期及費用在可控范圍之內。同時,還要做好環保設施的缺陷管理,要依循環保設施納入主設備管理的原則,將因發生缺陷而降低效能、導致機組負荷降低的缺陷列為一類設備缺陷;因發生缺陷而尚未導致機組負荷降低時的缺陷列為二類設備缺陷;因環保設施自身缺陷而不影響效能的則可以列為三類設備缺陷。

        2.5做好環保設施的可靠性評價與管理

        要全面做好火電廠除塵、脫硫、脫硝環保設施的可靠性評價與管理工作,客觀、全面而認真的分析環保設施的運行狀態,對其運行、檢修、技術改造等方面提出改進建議,較好地提升環保設施的可靠性。

        3結語

        總之,火電廠應當順應時代的要求,將環保設施納入到主設備管理的范疇之內,實施環保設施與其他主設備的“同運同停”、“同檢同修”、“同崗同責”、“同培同訓”,全面做好環保設施的管理工作,確?;痣姀S安全、可靠、穩定、經濟、環保運行。

        參考文獻:

        [1]彭祖輝.江蘇重點區域小鍋爐大氣污染影響及控制治理對策[J].電力科技與環保,2013(04).

        [2]許月陽,薛建明,管一明,王小明.燃煤電廠環保設施運行狀況及性能診斷技術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S1).

        第5篇:環保處罰措施范文

        一、目的

        根據公司《關于強化節假日期間安全與環保工作的通知》要求,為了確保兩節期間煉焦車間安全與環保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讓員工度過一個平安和諧的春節、元宵節,制定本方案。

        二、時間范圍 適用于煉焦車間所有工段和員工。時間:2014-1-21至2014-2-18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組長:李春生

        副組長:黃保璽、李生旺、宋紀禮

        成員:周杰、馬靖凱、侯大林、李宏偉、王 勇、任子盛、李旭東、李建忠、賀光強、姚瑞強、和建雄、解效才、鄭鴻旺、田思兵、張秀成、石衛軍

        職 責:

        組 長:全面負責煉焦車間兩節期間強化安全環保管理工作

        副 組 長:負責煉焦車間各分管工段的兩節安全環保管理工作

        成員職責:宋紀禮負責方案的制定,協助指導各工段長按照活動方案全面推行兩節期間的安全、環保工作,對各工段的工作進行督促并及時向廠長匯報工作的進展程度;周杰負責現場規范化操作和工藝安全指導監督工作;馬靖凱負責設備安全運行及檢修安全管理工作;侯大林負責勞動紀律的管理工作;其他成員對所管理工段班組兩節期間的安全環保工作全面負責,按照公司、車間文件精神要求,認真學習落實,保證此次煉焦車間度過一個平安和諧的春節、元宵節。

        四、管理辦法

        1、各工段要認真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責任,落實到位。各工段長是現場安全第一責任人,各級管理人員層層負責,加強責任落實。

        2、各工段要抓好隱患自查整改工作,重點對日常習慣性違章、違反勞動紀律、員工思想動態進行排查,每日按照隱患檢查整改制度吧排查情況及考核整改情況及時上報車間。

        3、各工技術員加強現場檢查。督查各類規章制度、會議精神的落實情況,對各類違章行為,(重點是習慣性違章)、工藝、設備、操作隱患、人員勞動紀律檢查并記錄通知相關責任人整改。檢查、整改、考核情況技時通報,并報回廠長。

        4、1月24日車間組織一次安全環保自查(自查、整改情況及時匯報生產技術部),檢查要徹底,不留死角,防止兩節期間出現的安全隱患引發事故。廠長對各工段自查查出的問題進行抽查考核,對不能及時整改的隱患制定監控措施和防范措施,并制定相關方案進行整改。

        5、各工段將安全、環保責任分解到各作業區班組,嚴格檢查考核,使職工的環保意識進一步加強,變被動治污到主動減少污染因素(重點是機焦側爐門、爐頂裝煤抹蓋操作、煙囪等部位的冒煙)。加強現場管理,倡導全面環保監控,對重要環境因素實施重點控制。運轉工段要做好出爐期間上升管、爐門等部位的清掃工作,運焦除塵站配合運轉工段使除塵設備在出爐期間正常運轉,降低出爐期間的冒煙現象;爐門站加強爐門檢修管理,加大檢查運轉工段爐門清掃力度,降低爐門冒煙問題的發生;熱修配合熱調做好爐體串漏的治理,確保煙囪不冒煙;運焦除塵站要加強對在線監測設備的管理,確保節日期間在線監測房整潔、干凈,保障環保設施的運轉率,防止污染物超標排放。

        6、兩節期間,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常白班工段要安排好值班人員,各崗位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嚴格巡回檢查,認真做好操作和值班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向車間管理人員匯報。值班人員及各工段長要認真檢查并填好檢查記錄,重點對三違行為查處,屢教不改者,停職或辭退。

        7、嚴格執行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規定。兩節期間動火實行升級管理,2014年1月21日到2014年2月18日在此期間廠區內禁止有大型的動火作業,如必須進行動火檢修需制定檢修方案,車間及公司審批后由安全員辦理動火手續,按照檢修方案進行檢修,發現有未經審批私自進行大型的動火作業情況的,嚴令其停止作業,并進行通報考核。

        8、兩節期間各工段要加強現場員工及值班人員的管理,嚴查職工在崗期間的違紀行為,特別注意員工吸煙、喝酒問題,一經發現按照安全管理規定進行考核通報,再次發現后予以除名處理。

        把交通安全與安全生產、家庭幸福緊密聯系起來,加強叫交通安全的教育工作。

        9、管理人員嚴格按照領導安全生產帶班管理制度。負責監督檢查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執行和落實情況;檢查、糾正作業現場出現的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管理缺陷及作業環境不良的狀況;實現每日早8:00-次日早8:00 24小時負責制。

        10、設備技術員督查各工段特種設備、壓力容器、安全用電的管理工作,嚴格按照設備精細化管理方案對設備的安全運行進行管理。

        11、設備廠長重點做好設備檢修安全工作,加強設備檢修管理,保障環保設施的運轉率。所有檢修要有安全措施并進行技術交底,安排工作任務同時講清安全注意事項,危險源辨識要準確,安全措施、應急措施要有針對性。

        12、工藝技術員督查各工段各項工藝指標達標、規范化操作的檢查落實工作,嚴查各類習慣性違章操作。

        13、工藝廠長督查生產過程中的操作規范、產品質量安全,確保安全生產。

        14、安全員要加強各級管理人員對員工安全思想意識的把握,嚴格檢查現場手機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督促各級管理人員嚴抓手指口述,規范操作、檢修安全。對重要環境因素實施重點控制。

        對違章作業、隱患整改不及時的工段和個人按公司規定加倍處罰。

        15、在兩節期間,各管理人員、工段長要時刻注意員工思想情緒,各區域要注意外來非本崗人員、流動人員的情況,防止意外情況發生,發現有問題員工及時進行處理,確保車間兩節期間不發生事故。別注意員工吸煙、喝酒問題,一經發現按照安全管理規定進行考核通報,再次發現后予以除名處理。

        16、在兩節期間要嚴格管理,兩節期間發生的各類事故、事件一律按公司事故管理考核辦法進行嚴格的處理并對其進行加倍處罰,處罰具體規定如下:

        (1)對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不到位,責任不明確,末按要求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和不按時召開班前班后會的工段,一經發現列入安全考核50元。

        (2)對不按規定進行隱患自查、整改的,不能及時整改的隱患未制定有效監控措施和防范措施的工段,每次處罰相關工段長100元。

        (3)兩節期間,對交接班制度執行不嚴的(上一班應處理問題無原因未處理而下一班接班現象),處罰接班工段長100元,接班班長50元,接班人員100元。

        (4)兩節期間,各工段長對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問題處理不當,并未及時向車間相關領導匯報,影響正常生產的,扣相關工段長100元/次。造成重大損失的按事故處理。

        (5)各工段在兩節期間發生的事件事故要進行升級處理,發生的事件按事故處理,小事故按大事故處理,嚴肅處理事故責任人并進行全車間通報。

        (6)未按要求通報、匯報事故隱患和問題的考核責任人50-100元。

        (7)對于發現重大隱患和舉報違章違紀的員工,給予獎勵50-500元。

        此方案從下發之日起執行,希望各工段認真宣傳貫徹執行,確保在兩節期間煉焦車間安全環保工作順利進行。

        第6篇:環保處罰措施范文

        關鍵詞:環境執法;成本淺析;對策建議

        一、環境執法成本問題的分析

        (一)環境立法付諸實施后的負面影響產生環境執法的間接成本

        1、國家環境法規滯后、偏軟,執法難以進行?!董h境保護法》等很多環保法律,都是在20世紀80、90年代制定的,當時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以及受“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思想的影響,制定時法律是更多的是考慮環保執法會不會阻礙經濟的發展。進入21世紀以后,資源環境問題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在環境執法中,大量污染要通過限期治理來完成,而下達限期治理決定和逾期不能完成污染治理的,責令其停產或停業權在現行法律法規中并沒有賦予環境保護職能部門,而是給了各級政府。而一些地方政府為追逐經濟硬指標,往往放棄污染治理要求,任其污染泛濫,結果是違法行為得不到制止,環境得不到改善,老百姓抱怨,環保部門對執法進行不到底束手無策。

        2、排污收費標準低,對由于違法行為導致的超標排污行為沒有懲罰性的規定。目前的排污收費標準普遍低于治理成本(大體相當于治理成本的一半左右,如一公斤COD正常處理成本需要1.4元,而收費標準僅為0.7元),違反了“排污費標準應當高于治理成本”的環境經濟學原理,難以起到誘導排污單位治理污染的作用,反而使企業宇愿繳納排污費購買所謂的“排污權”。對于由于違法行為導致的嚴重超標行為沒有規定按照超標倍數加倍繳納排污費,只是加一倍繳納排污費。

        3、對超標排污行為罰款數額低,對某些嚴重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過輕、過軟,對造成嚴重后果的違法行為罰款崎輕。因吉林石化爆炸引起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不僅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致使哈爾濱市四百萬人停止供水5天,松花江魚類大量死亡,并在國際上產生了重大影響,但按照現行環保法律,罰款數額也不能夠超過100萬元。

        4、對主觀故意的惡意違法缺少有針對性的處罰手段?,F有的環保法律法規中的處罰大多針對一般性的違法行為,而對有意違法、惡意違法,并造成嚴重影響的行為缺少嚴厲處罰。對埋設暗管偷排污染物或“開機歡迎、關機歡送”、偷排污物,故意不正常運轉污染防治設施、長期超標排放等具有連續性的違法行為,以及屢罰屢犯的企業事業單位,缺乏有針性、更加有力的措施,不足以制裁、震懾和遏制環境違法行為,致使企業寧愿選擇違法排污并繳納罰款。

        5、環境污染損害賠償不充分,環境民事賠償制度不完善。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害是多方面的,有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之分。根據國家現行法律的規定,污染者實際只需要賠償直接的財產損失和因為人身傷害帶來的財產損失等直接損失,而生態環境質量的退化以及應急和修復等相關費用等數額巨大的間接損失尚未納入賠償范圍。且直接的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難以量化,因此,環境民事賠償基本流于形式。

        6、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不夠明確和具體。由于刑法規定的“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及“后果特別嚴重”等內容的規定不明確和具體,因此,要依據《刑法》的規定追究違法者的刑責任,實踐中往往難以執行。

        (二)守法成本遠遠高于違法成本問題值是環境執法成本的直接誘因

        在社會活動中,人們通常是從自身利益角度去考慮問題,成本成為影響一般人行為的主要因素。守法和違法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當守法成本低于違法成本,或與違法成本相當時,人們一般會自覺選擇守法,但如果違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時,一些人就會選擇違法,違法成本越低,人們就越傾向于選擇違法。甚至選擇通過違法獲利,環境違法行為亦如此。

        1、缺乏強有力的制約手段,企業難以自覺治污。對于高污染企業上一套廢水處理裝置,少則數萬元,多則上百萬元甚至數千萬元,每噸廢水的處理成本一般在1元-2元,加之設施的維護和更新,這筆巨額開支對于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企業主來說決不會輕易投人。對于中小企業受生產規模、技術力量、資金等因素限制,當污染防治成本超過其獲得的經濟效益時則無力進行污染治理。

        2、違法成本過低,企業自然選擇不治理。一是不需要污染防治設施建設、運行、維護、更新的投入;二是超標排污費標準低;三是污染后續風險小;四是違法排污處罰額低;五是違法機會成本低。違法成本過低,環保制約手段不硬,違法確實能獲利。對于一些連續性的違法行為如閑置污染防治設施的,往往到被環保部門發現時,排污單位的污染防治設施已經閑置了一兩個月了,而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只能視為一個違法行為,依法最多只能罰款十萬元。環境違法的風險低,也是造成環境違法成本低的原因。

        3、處罰難以及時執行,企業履行處罰不及時。環保部門的強制執行權非常有限,手段軟。雖然環保法律法規規定了環保部門對于造成污染的排污單位可以依法責令停止生產、停止建設,但是對于排污單位不停止生產,停止建設的,環保部門只能在行政處罰決定的期屆滿后才能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這起碼是作出處罰決定兩個月后。如果碰上地方法院搞地方保護,環保部門的有關行為罰的處罰決定往往成為一紙空文。

        4、企業往往選擇打人情牌,逃避環境處罰。由于目前考核黨政領導干部還是主要看轄區的GDP增長,因此,部分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存在“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思想。地方保護主義成為環境執法的一大障礙。而企業、環保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幾乎都在本地工作,人情關系也一定程度影響環境執法。

        (三)低投入高執法成本直接影響環境執法效能

        1、信息不對稱導致執法成本過高。在環境執法過程中存在明顯的“信息不對稱”。即污染者和環保執法部門對其生產工藝、污染排污狀況(污染物的種類、排放規律、排放口等)信息的了解是“不對稱”的。企業對這些信息了如指掌,受經濟利益驅動,往往會隱瞞或提供虛假信息,而環境執法中要對違法排污企業進行處罰時必須進行舉證,即獲取相關信息,這就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2、低投入客觀上導致是環境執法成本的提高。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環境要求的提高,基層環保部門日常工作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寬、承擔的任務越來越重、現場執法量越來越大,由于財政投入不足,現有環境執法隊伍難以勝任。如膠南市,2008年統計全市僅規模以上企業就有700多家,而一線環保執法人員只有20人,平均每個環保執法人員需監管3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環保執法專業性、技術性強,需要有相應的裝備和手段作支撐。而目前我市環保部門無鄉鎮一級的環保機構,對排污單位的監管難以到位,難以及時發現違法行為。

        二、從成本角度提出推進環境執法的幾點建議

        (一)加大環境立法的經濟可行性研究,減少環境執法的間接成本

        第一,完善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加大對環境保護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處罰金額;擴大沒收環境違法財物的適用范圍,對同一環境違法行為,采取既對企事業單位進行處罰,也對自然人進行處罰的兩罰制,讓違法成本大大高于守法成本,讓違法企業買不起單。第二,加強環境污染的刑事責任追究。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刑法有關對污染環境犯罪的規定,對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環境監管失職罪等犯罪加大懲處力度。第三,逐步建立污染損害賠償制度。企業或其他社會主體造成環境污染、損害公眾健康的,要給被損害者給予充分的賠償,并完善對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機制,研究建立環境民事和行政公訴制度,依法保障受害者和公共利益得到切實有效地維護。

        (二)降低環境守法成本,鼓勵人們自覺保護環境

        完善法律法規,嚴格規范政府、企業的環境行為;加大對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研發的投入,研制出更多既經濟又實用的環保產品和清潔生產工藝;健全獎勵制度,對自覺進行污染治理、且卓有成效的單位及個人應加大獎勵或給予環保政策、專項資金支持。

        (三)提高環境違法成本,遏制企業逐利本性

        提高環境違法成本的途徑有: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加大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提高環境違法的機會成本:對違法人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享受政府各項優惠措施和信貸、稅收等政策扶持;提高排污費征收標準;健全經濟賠償和處罰機制??傊?通過提高環境違法成本,使環境違法人最終無利可圖。

        (四)強制性環境信息公開,降低環境執法成本

        對污染嚴重的企業,通過法律手段強制其公開相關環境信息,尤其是污染物排放狀況的信息;在有條件地區,可開展企業環境行為信息公開化工作;建立污染自動監控系統。通過環境信息公開,提高政府和公眾對企業環境行為的監督效率,促進企業進行污染治理,從而直接或間接的降低環境執法成本。

        (五)加大環境執法投入,建立高素質的執法隊伍

        第7篇:環保處罰措施范文

        一、按照“誰設障、誰清除、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凡在我縣錦江河道管理范圍內危及安全泄洪、航行的各種壅水、阻水障礙物以及破壞航道設施等各種違法行為都是本次綜合整治的對象。

        二、凡產生尾堆的采砂船舶都要在限定的時間內清除采砂尾堆;因采砂作業破壞航道或航道設施的,自行采取補救措施;錦江河亂堆亂棄各種垃圾、土石方的業主,限期清除各種壅水、阻水等影響河道行洪、水上交通安全的障礙物。凡在規定時間內未清除或清除未達到要求,又未采取補救措施的,由水利或交通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或處罰。

        三、在錦江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建設項目的,應當向水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經交通、國土、環保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方可按照基本建設程序履行審批手續。尚未辦理有關涉河、涉航、涉礦、環保等審批手續的涉河建設項目,應在規定時間內補辦相關手續,逾期未補辦或補辦未獲批準的,由水利、交通、國土、環保等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或處罰。

        四、在河道等設置或擴大排污口,應先報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再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向錦江河擅自排污的業主應限期整改,在規定時間內未整改或整改未達到要求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處罰。沿河鄉鎮人民政府應高度重視,統一規劃建設排污口,所需費用由排污業主承擔。

        五、對錦江河有直接或間接污染的建設項目或水上設施,應當向環保部門提交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制定預防措施,其預防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并經環保部門檢驗合格,否則,不準投入生產或使用。

        六、所有船舶業主應到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船舶、船員等相關證件。需進行采砂作業的,經水利、國土、交通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共同審查,符合條件的,予以辦理采砂許可,在核定的區域內有序開采。

        七、五三鐵路橋至污水處理廠錦江河段為錦江河道重點禁采區,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以下活動:

        (一)采砂、取土、淘金、棄置砂石或者淤泥;

        (二)爆破、鉆探、挖筑魚塘;

        (三)在河道灘地存放物料,開采地下資源,修建廠房或者其他建筑設施;

        (四)其他影響河岸堤防安全和妨礙河道行洪的活動。

        八、重點禁采區內原從事采砂、淘金、取土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及阻水障礙物設置人或產權人應當在規定時間內自行撤出禁采區和清除、拆除下列阻水障礙物:

        (一)嚴重壅水、阻水危及安全泄洪的棧橋、泵房、船臺、渡口、碼頭等;

        (二)阻水道路、圍堤、圍墻、房屋等;

        (三)棄置的砂石、煤渣、垃圾、泥土等;

        (四)堆放的影響行洪的物料,設置的攔河漁具等;

        (五)行洪通道內的樹木(護堤護岸林除外)、杞柳、荻柴或者高桿作物等;

        (六)其他影響河道安全泄洪和河勢穩定的障礙物。

        對在規定時間內不自行撤出禁采區、未清除或清除未達到要求的單位和個人,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處罰。

        第8篇:環保處罰措施范文

        一、工作目標

        嚴格制定燃煤標準,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強化煤炭經營、燃用、運輸、存儲等環節全過程監管,加快推廣民用潔凈型煤,有效解決燃煤和煤塵污染。

        二、主要任務

        1.落實全市煤炭經營燃用標準(硫分不大于0.6%,灰分不大于15%)。

        2.落實煤炭經營、燃用單位質量管理主體責任和政府相關部門質量監管責任。

        3.開展煤炭經營、燃用、運輸、存儲等環節專項整治。

        4.積極推進民用潔凈型煤推廣使用工作。

        三、部門職責

        1.縣經信局會同環保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煤炭經營、燃用單位開展煤炭質量專項執法抽檢,并根據抽檢結果予以通報和處罰。

        2.縣經信局會同環保局、市場監管局制定《縣禁止銷售燃用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通告》,并以縣政府名義公布。

        3.開展煤炭經營專項整治。由縣市場監管局牽頭并制定方案,縣經信局參加,2016年6月底前依法查處無照經營煤炭、超范圍經營煤炭的違法行為。

        4.開展單位燃煤質量專項整治。由縣環保局牽頭并制定方案,縣經信局、市場監管局參加,對燃煤單位開展無縫隙、全覆蓋的煤炭質量執法抽檢,并對違法行為上限處罰。

        5.開展煤炭運輸專項整治。由縣交通運輸局牽頭并制定方案,縣經信局、公安局、環保局、市場監管局參加,依托現有超載超限檢測站、治安檢查站,常態化依法檢查通過公路運輸進入縣的煤炭。對不能提供合法煤炭質量檢驗報告的運煤車輛進行勸返,不聽勸告的,依法予以處罰。

        6.開展煤炭存儲專項整治。由縣環保局牽頭并制定方案,縣經信局、國土局參加,2016年9月底前,依法取締無合法用地、環保手續的經營性儲煤場地;督促其他儲煤場地實行封閉存儲和建設防風抑塵、防燃、污水處理等環保設施,逾期不達標的,上限處罰。

        第9篇:環保處罰措施范文

        年11月,國家環保部華北環保督查中心對我市醫藥制造企業及“兩危”企業進行了檢查,吳橋順達化工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存在污染物處理設施不正常運行、無環評手續、違反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有關規定等環境違法問題。根據國家環保部辦公廳《關于查處省部分醫藥制造企業及“兩?!逼髽I環境違法行為的監察通知》(環監[]54號),按照市政府批示意見,我市立即開展醫藥制造及“兩?!逼髽I的專項檢查行動,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縣(市、區)環保局要全面檢查轄區內醫藥制造及“兩?!逼髽I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情況,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及污染物排放情況,環境隱患整治情況,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達標情況,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情況。督促企業整治環境污染隱患、制定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遏制環境污染事故多發態勢,確保環境安全。

        二、各縣(市、區)要對超標排放的企業要依法責令限期治理,并處罰款,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務的,報請當地人民政府責令關閉;對不正常使用污染物處理設施的企業,依法責令限期改正,并處罰款;對無環評手續的立即停止生產,處以罰款,限期補辦環保手續,未經批準不得擅自恢復生產;督導涉危險廢物的企業嚴格按照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和處置。對國家環保部監察通知中涉及存在環境問題企業限期改正,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措施,落實整改任務。

        三、加強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要親自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責任,確保檢查到位、查處到位、整改到位。環境監察部門負責組織現場檢查并對環境違法行為立案查處,確保檢查工作不留死角,全面完成各項任務。加強責任追究,嚴格實施問責。對怠慢敷衍、應付了事,未按照要求檢查環境風險隱患的縣(市、區)通報批評。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伊人依成久久人综合网 |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国产在线 |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视频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网址 | 热99精品只有这里精视频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