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精神病人心理治療范文

        精神病人心理治療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精神病人心理治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精神病人心理治療

        第1篇:精神病人心理治療范文

        [關健詞]人性化;心理護理;精神病;治療

        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不僅為患者提供了最優質的服務,極大推動了護理事業的發展,真正把“以患者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發展軌道[1]。我院于2008年9月~2010年2月對住院接受治療的外傷性精神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并與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進行了臨床護理效果比較,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8年9月~2010年2月選擇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療的外傷性精神病患者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

        年齡19~72歲,平均年齡(43.1±12.3)歲。按照隨機數字法將58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9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情等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基礎護理及精神科專科護理,而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由2名從事精神科多年的臨床主治醫師和心理醫師進行評定,評定者不參加人性化護理服務的獨自評定,且對患者是否接受人性化護理服務均盲。采用陰性癥狀評定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住院病人護士觀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30,NOSIE-30),分別于入組時(入院2周)及入院8周時進行評定[2]。

        1.3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2結果

        2.1 SANS評分由表1可知研究組的SANS評分在人性化護理前后有明顯變化,且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差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1兩組患者2周末與8周末后SANS評分對比(分,)

        因子 研究組(n=29) 對照組(n=29)

        2周末 8周末 2周末 8周末

        情感淡漠 8.71±1.25 6.35±2.31ab 8.78±1.24 7.45±1.66

        思維貧乏 12.03±1.43 9.41±1.21ab 12.45±1.23 12.32±2.32

        意志減退 9.88±1.56 8.23±1.32ab 10.01±1.45 9.89±1.47

        注意障礙 11.87±1.33 9.44±1.02ab 11.23±1.45 11.45±2.41

        興趣缺乏 10.44±1.56 8.64±1.43ab 10.14±1.24 9.67±1.78

        注:與本組2周末比較,aP

        與對照組8周末比較,bP

        2.2 NOSIE-30評分由表2可知研究組的NOSIE-30評分在人性化護理前后有明顯變化,且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差異,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2兩組患者2周末與8周末后NOSIE-30評分對比(分,)

        因子 研究組(n=29) 對照組(n=29)

        2周末 8周末 2周末 8周末

        積極因素 33.27±11.33 59.46±10.02cd 39.23±10.45 33.42±12.01

        消極因素 72.44±6.26 30.46±9.11cd 73.10±11.22 71.87±13.32

        注:與本組2周末比較,cP

        與對照組8周末比較,dP

        3討論

        人性化護理將“以疾病為中心”的傳統護理模式變為“以患者為中心”的現代模式。而這種人文關懷集中體現了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權利和要求、人格和尊嚴的關心和關注。人性化護理不僅只表現在護士優雅的舉止,整潔的儀表,輕盈的動作,給人以美感,更重要的是人性化護理能體現護士對患者的真情實意,針對不同的患者,及時提供不同的人性化護理,使患者在短時間內身心恢復到最佳狀態,實行人性化護理,是護理學的又一發展。

        本文對收治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實施了以下幾點人性化心理護理:①身心照護,積極溝通,提高家屬參與的積極性。家屬是患者最親近的人,在治療中如能共同參與治療決定,用更多的時間陪伴患者,這樣可消除她們的孤獨感,使她們積極地配合治療,尤其是配偶,給予細心呵護。在生活上適當地給予更多關心和照顧,根據患者的身體功能水平,多安排一些集體活動,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社會適應能力,也有利于增加患者之間的了解和互助[3]。②因人而異,制定個性化護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職業、宗教文化背景、家庭、配偶及個人生活境遇等,熟悉每一位患者疾病的程度、治療方案、具體治療方法、藥物的使用、心理狀態,其治療、預后等因素,在掌握全面情況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根據不同患者及其家屬的職業、社會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及時給予明確的解釋和說明,同進或超前的測知她們將要可能出現的心理變化和心理規律,有針對性的解除她們心理上的障礙。人性化護理在維系精神病患者的良好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方面也起著積極的作用;情感支持幫助患者克服孤獨感和無助感;生活關懷滿足了患者的生理需要;文化護理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行為準則和生活態度。本研究結果表明,人性化護理服務符合以人為本的現代護理理念,能夠有效促進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的改善,恢復和改善社會功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不失為一種良好的護理方法。

        參考文獻:

        [1]雷志娟.人性化護理在精神科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16):109-110.

        第2篇:精神病人心理治療范文

        【關鍵詞】 精神病恢復期;心理治療

        目前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患精神疾病的人數也較前增多,而精神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已經不是問題,治愈率也較前增高,但精神病的復發率也高,特別是在恢復期精神病的復發率更為明顯,所以控制恢復期的復發是治療精神疾病的不開缺少的環節。

        精神疾病的主要生物學因素大致是遺傳、環境、感染、軀體疾病等致病因素導致的大腦神經發生紊亂,但其共同的臨床特點都為心理行為和情緒異常。

        心理治療是指在心理學理論指導下,運用專業的心理學技術,通過語言和非語言溝通,達到解除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或者是行為障礙的目的,改善患者心理環境,增強患者對環境的適應力,最終實現康復目的過程。心理干預治療貫穿了整個精神疾病的治療過程。精神病恢復期的患者更需要心理治療的介入,有研究顯示,精神病恢復期患者焦慮癥發生率為35.0%,抑郁癥狀發生率為46.6%[1]。控制此類癥狀的發生,是恢復期治療的重要任務。

        精神患者在正規治療2周~2個月后,患者的精神癥狀逐漸減輕,甚至消除,各種認知能力開始逐漸恢復正常,這時,他們逐漸回歸社會,參與現實。但現實中的很多問題又開始困擾著他們,固有的認知模式使他們內心矛盾重重,各種心理反應不斷出現。這時,如果只用藥物維持治療,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的恢復,將會導致患者的病情復發。因此,在精神病恢復期的治療不但要繼續服藥物鞏固治療外,還要充分考慮患者的心理和社會功能的恢復,應將生物治療轉變為以心理治療為核心的“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并成為精神病恢復期的主要治療手段[2]。

        本研究從31例精神病恢復期患者的心理治療的案例入手,具體分析精神病恢復期心理治療的過程,形成對精神病恢復期患者的心理狀態、心理治療策略以及臨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資料是選取主要在吉林市精神病院、吉林市中醫院神經科等醫院接收的精神病恢復期的35例患者,全部患者均為接受半年以上心理治療的精神病恢復期患者,這些患者中有32人是出院后主動選擇心理治療,全部案例皆獲得了家庭的積極配合。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在16~35歲之間,病因表現上,精神分裂癥4例,情感22例,心因性精神障礙9例,平均病程(2.9±5)年。這些康復期患者中,大專以上5例,學生24例,其他6例。恢復期標準主要依據南京精神科學術會議擬定的療效評定標準,即精神癥狀基本消除,病情穩定,排除因精神疾病本身所致的一些情緒因素,已具備自知力或部分自知力。

        1.2 方法

        1.2.1 面談法 與精神病恢復期的患者、家屬及精神科醫生進行了標準化訪談,了解患者的主要發病病因、病程、治療經歷,尤其是這些患者在恢復期的主要壓力和問題以及目前的社會適應狀況、生活質量和情緒反應狀態。

        1.2.2 臨床總結 對每個患者的治療狀況、具體應用方法及成效表現進行具體的臨床總結。

        1.2.3 統計和評估 采用心理癥狀自評量表對35例病例進行測評,并與全國常模成人組進行對比,分析這組案例在接受了心理治療后的心理健康水平。

        2 結果

        2.1 通過訪談發現,精神病患者在恢復期后,其認知功能得到恢復,但其在現實當中仍有很多矛盾和沖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認為自己病情好轉,對繼續服用藥物持懷疑的態度;第二,對因藥物引起的副反應的擔心,害怕長期的服藥;第三,既想參加社會現實,又擔心自己能力不足,社會適應性低、無生存能力,無法面對現實的殘酷;害怕面對過去的環境和熟人,又害怕孤獨寂寞。擔心社會和家庭的接納度;同時,表現為強烈的自卑、焦慮、抑郁甚至一定程度的敵對。

        2.2 研究發現,心理醫生在進行心理治療時,主要關注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技術的培養、情緒的調整和訓練,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幾乎所有的成功的康復案例都有家庭的積極配合和參與。其方法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小組干預治療:主要利用集體的形式和氛圍來改變個體的不良認知模式。②情緒調整訓練:利用放松療法、脫敏療法、情緒疏導等行為主義療法進行情緒訓練,使患者面對情緒不穩時能夠積極求助或者自助,避免情緒的失控。③社會交往技能訓練:采用團體心理訓練、心理劇等方法,通過真實情景演練,加強對群體關系的積極理解,進一步的嘗試如何尋求支持,如何與他人交談、合作,掌握常用的社會交往策略并能有效應用,從而樹立信心和勇氣,敢于面對困境并能有效化解。④家庭心理治療:即通過改善家庭環境和人際關系來進行的心理治療。改進家庭心理功能,實現對精神病恢復期患者的全面心理保健。

        2.3 數據分析結果 經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結果顯示:各因子分及陽性項目數與全國常模比較精神病恢復期患者的恢復狀況良好,其抑郁、焦慮、恐懼、敵對4項的因子分與成人心理健康的全國常模比較接近,心理健康水平達到了全國成人心理健康的常模水平,說明這些患者已經具有正常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心理治療療效顯著。

        3 討論

        研究表明,心理治療對精神病恢復期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且效果是顯著的。這些案例說明心理治療對防止精神病復發是有效的[3]。家庭在精神病恢復期心理治療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訪談和心理治療結果發現,在本項研究中,所有患者的家庭成員都很支持,積極參與配合心理醫生的安排,甚至學習治療方法,充當心理治療師的角色。研究中還發現,精神病人仍然或多或少的受到社會的歧視,使精神病恢復期的患者承擔社會角色和義務的愿望受阻,心理壓力增大,極易導致精神病的復發。藥物治療仍然是精神病康復期必要的治療手段。

        此外,在本研究的樣本中,青年期人數略多,而青年人具有青春期發育引發的情感激烈等特點,發病時間較短,復發次數較少,配合有效地心理干預治療后,效果更加明顯。

        參 考 文 獻

        [1] 李秀珍,閆淑玲,宋淑玲. 精神病患者康復期的心理分析和護理.牡丹江醫學院院報,1997,18(4):6465.

        第3篇:精神病人心理治療范文

        【關鍵詞】精神科;醫生

        做好一名合格的精神科醫生,首先,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不但要熟練掌握精神科專業知識還要深諳其他醫學知識。其次,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臨床基本功是基礎、是根本。目前一些常見的精神疾病都未有統一臨床癥狀和可以信賴的體征,實驗室檢查,各種儀器檢查特異性改變也不能作為診斷依據。臨床上主要還是依靠病史和精神檢查所觀察到的臨床征象和癥狀表現做出診斷。從臨床工作實踐中體會到,練好基本功是臨床基礎的需要,是精神科醫生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1臨床診斷

        精神科住院醫生收集病史資料是否全面、可靠,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只有把資料收集完全、核實無誤,才能確立正確的診斷。資料的分析必須從客觀事實出發,并按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分清主次,有次序地進行,切記牽強附會,主觀片面的推測。收集病史資料后要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應根據1,發病的背景?,分析病人的性別、年齡、職業、病前性格、神經類型特點、家族遺傳史、過去患病史及發病當時病人的軀體狀態和神經機能狀態,以確定疾病是在什么樣基礎上發生發展的。2,發病因素?,有無遠因及近因,這些因素與本病的發生在時間上有何聯系,是軀體因素,還是精神因素。3 病程發展規律? 起病時間、急緩,是進行性發展還是陣發性出現;疾病處于病程發展的那一階段,是早期、晚期、期還是緩解期。4 癥狀特點? 有那些精神癥狀和軀體癥狀,癥狀出現的規律如何,最好能從病理生理學,病理心理學角度去分析它的性質特點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并注意癥狀與發病背景和發病誘因之間的聯系。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將得到的重要結果綜合起來,便對患者的臨床征象獲得一個較完整的概念,將這類概念與已有的精神病的臨床概念進行對比之后,便可考慮建立診斷。 明確精神病癥狀學在臨床診斷各類型精神病上的價值及重要意義。精神癥狀的產生原因是錯綜復雜的,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多種精神癥狀在多種精神疾病中均可同時出現。所以熟練掌握精神病癥狀學、 熟練運用、 正確識別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作出較正確的診斷和相應的治療。 精神檢查要掌握第一手病史資料,胸中有數,要因人而異,掌握機動靈活的檢查方法;精神檢查是進一步核實病史,認定和發現精神癥狀的過程。即使同一病人,有的醫生能夠通過精神檢查發掘精神癥狀,有的醫生卻不能,這就是一個技巧和方法問題,必須通過實踐才能學到手。至于怎樣才能根據檢查所得的資料辨證地進行臨床思考做出比較符合實際的診斷,更不是簡單地套一套標準所能解決的。精神檢查并不是和病人簡單地談嘮家常,而是要掌握病人病態心理,挖掘潛在隱蔽的精神癥狀,既不能暗示,也不能誘導,防止借機而造成真假難辯的精神癥狀,給診斷帶來困難。 目前有些精神科醫生有忽視臨床工作的傾向,以致采集病史簡單,觀察病情粗糙,診斷公式化。因此要做到五勤:(1)勤想,診斷、鑒別診斷、用藥是否合理;(2)勤查體,要做到四早,早發現,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3)勤學,即鞏固原有的知識又不斷學習新知識,提高自己業務水平,解決臨床實際問題;(4)勤看,就是經常查房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處理;(5)勤問,向工作人員及精神癥狀暫時緩解的病人了解患者病情及生活情況。

        2臨床治療

        2.1藥物治療

        精神病人的治療方法分為急性期治療、慢性期治療(或者也可以說是長期維持性治療)。根據疾病不同時期,藥物治療所用的藥物類型、劑量、服用次數等各不相同,需要患者在專科主治醫生的指導下用藥。1安全為主:抗精神病藥物一般來講是安全的,但用藥之前均應常規檢查血常規、肝、腎、心功能,并在服藥過程中定期復查。有條件的可作血藥濃度監測。出現不良反應時,應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系,合理處置 2個體化用藥:要根據患者的具體臨床特點及軀體情況,選擇安全、有效、便于服用的抗精神病藥物。3單一用藥、緩慢加減劑量:一般情況下主張單一用藥。對于某些難治型的病人可合用其它不同種類的抗精神病藥物。通常情況下,抗精神病藥物無論是增加或減少劑量時均應緩慢進行,這樣,不僅可以減少病人對藥物的不良感受,同時亦有利于觀察病人對藥物劑量調整后的反應 。 4維持性治療:急性精神癥狀控制后,首次發病者藥物維持治療至少一年。對某些服藥不依從和拒藥的慢性病人,注射抗精神病藥物長效制劑可作為首選維持治療方案。此外,患者病情好轉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方可斷藥或停藥。 5有效不換方:既往服用療效好的藥物,本次服用仍有效。家庭維持治療的患者更不能隨意更換藥物品種。如果服用的抗精神病藥物療效不佳或服藥依從性差,可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換藥

        2.2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應從“心”入手,可以幫助患者真正打開心結,緩解治療病情。心理療法是根據患者個人的臨床情況、應對能力及個人意愿,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療,是精神疾病治療中有效方法之一,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干預,以減少復發,減少社會應激,增進社會及職業功能。要想做好這一項錯綜復雜的心理治療,達到預想的目的,就要因人而異,因病而異,選好時機,對癥下藥,解決實際問題。首先要和病人建立良好醫患關系,樹立威信才能與病人交談,掌握病人心理活動特點,針對具體問題反復的、細致的研究,才能取得效果。正確的治療來源于正確的診斷,針對病人的具體病情制定治療計劃,隨著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總之,就精神醫學而言,探討疾病原因,闡明發病機制,研究診斷方法,提高治療效果以及預防疾病復發等,都有待深入探討。如果說尋找病因闡明機制好比是攀登醫學科學高峰,而立足臨床做好工作則是精神醫學的基礎。

        第4篇:精神病人心理治療范文

        心理學有很多專門分支。例如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變態心理學、醫學心理學、性心理學、工程心理學、文藝心理學等等。例如,美國心理學會共編有37個分支部門。“咨詢心理學”便是其中的第17分支,在1946年開始設立,現在已經發展為最大的分支之一,1976年已有會員2800人以上。據1973年的統計,美國攻讀心理學方面博士學位的人中,四分之一以上(28%)是學咨詢心理學的。美國的一些小學、中學、大學、職業訓練機構、精神病院、綜合性醫院、工廠企業等,有咨詢心理學家在那里進行工作,給大中小學的學生、尋找職業的人、精神病人、殘廢人員、有違法行為的青少年、或其他需要在教育上、職業上或生活上得到指導的正常人,提供咨詢服務,以幫助他們在教育、職業、社會、個人生活和健康等方面達到更有效的發展和成就。這就是在國外很發達的心理咨詢的一般狀況。

        心理咨詢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五種:

        (1)門診咨詢這是在醫院中或其他機構中,由咨詢心理學家或有這方面經驗的精神病醫生等專門人員值班,接待來訪者,通過一次或多次交談,以幫助來訪者解決所存在的心理問題。對于患有各種與精神因素有關的疾病(心因性疾病)的病人來說,這種咨詢也是頗有成效的一種心理治療。

        (2)電話咨詢這是一種晝夜可以使用的專線電活,主要用于緩解心理危機。有的國家稱這種危急時可以撥叫的咨詢電話為“希望線”。當有人處在極度緊張、極度抑郁、極度恐懼、極度孤獨、極度絕望以至企圖自殺時,便可撥此電話,接電話的值班咨詢心理學家或其他專業工作者,便對打電話的人給予親切、同情、有希望的現實的勸慰,必要時約到診所進一步進行更詳細的咨詢,以幫助處于嚴重困惱中的人渡過危機。這種電話咨詢在國外某些城市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許多自殺事件,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現場咨詢到工讀學校、教養所或其他心理問題較多的單位去,進行現場接觸,調查研究,有系統地提供切合實際情況的心理咨詢服務。

        第5篇:精神病人心理治療范文

        聯合國專家斷言:從現在到21世紀中葉,沒有任何一種災難能像心理危機那樣給人們持續而深刻的痛苦。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加大、對自我精神世界的關注,使得人們越來越需要一雙撫摸心靈的手。

        在西方社會,心情不好去看心理醫生就像人餓了要吃飯一樣正常。而中國人普遍地認為承認自己心理有什么問題是不光彩的事。據專家的研究,中國有近一億人多少存在心理問題,其中有癥狀的大概1%。按國外的標準,中國最少需要幾百萬心理醫生,但中國目前僅有2000多名心理醫生,號稱全國最大的心理咨詢門診機構――廣州中山醫科大學附屬三院心理門診科,如今也只有25名醫生。

        此外,我國心理咨詢工作者隊伍質量存在問題。不少醫院為了達標而成立的心理咨詢或治療門診,從業人員往往是精神醫生半路出家,并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即使有少數心理學專業的人員,也是匆匆上陣,未經必要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臨床實踐。目前,我國基本上沒有心理咨詢門診開業的審核機構,只要醫院內部通過,掛個牌子,再抽調一兩名醫生即可。

        在國外,一個心理醫生的成長是一個漫長而嚴格的過程。一位從事醫學心理學的醫生必須有3年以上做其他科別醫生的經歷,之后要經過心理學、精神病學方面的多種培訓,要具備人文、宗教、社會、經濟科學等各方面的知識。

        我國的心理咨詢業起步晚,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普遍不足,心理學家被人視為只是靠嘴吃飯的人,社會上對心理學知識的宣傳也是淺層次的,過多地渲染了社會心理學甚至僅僅是社會學而非心理學的內容……在我國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咨詢醫生,起碼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一、必須是精神科、神經科或內科醫生;二、必須具有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三、必須有哲學基礎;四、必須有較充分的社會閱歷、社會經驗;五、道德品質好;六、性格開朗、人際關系好。

        9年前,中國心理學會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聯合公布了“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工作者條例(草案)”,要求參加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工作者必須具備以下資格:

        1 大學心理系或醫學院校畢業或具有心理學或醫學中級以上職稱,并經省級以上心理學會或心理衛生協會認可舉辦的心理咨詢專業培訓者;

        2 具備心理治療、普通心理學、神經病學、精神病學、人格心理學、交談及心理診斷、心理測驗等方面知識;

        3 符合上述兩條者,需要在有經驗的專業工作者指導下,從事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臨床實踐至少半年以上。

        心理障礙何其多

        日本近來流行著一種“歸宅恐懼癥”,這種病主要是由于生活負擔過重,精神長期緊張、壓抑而導致家庭不和造成的,人一回到家就沉默少言、郁郁寡歡,一出去,這癥狀就消失。因而這些人對家庭產生了一種恐懼感,不愿回去。

        臺灣女作家三毛之死轟動海內外,專家認為三毛死于“抑郁癥”。而嚴重的抑郁癥除伴有強烈的自殺念頭外,還會產生幻覺,特別是較為特殊的“隱匿型抑郁”完全是以各種軀體不適代替了抑郁癥狀態,這種狀態能持續幾年、幾十年甚至終身。它妨礙人的智能、體能的發揮,也是許多疾病的根源。

        在現代快節奏的社會里,人們常常充滿了焦慮。坐在辦公桌前會擔心破產,走在公路上擔心車禍,身上帶錢又怕被人搶劫,各種擔憂匯集在一起,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心理障礙。

        現代社會發展使得夫妻間的性生活節奏也加快了,雙方匆匆行事,一切都如機械般運轉,只有肉體的接觸,沒有精神上的交融,以致完全失去了夫妻時應有的那份浪漫色彩。

        看足球賽的電視轉播與玩麻將牌似乎是當代中國男子最大眾化的娛樂方式。家庭中因為丈夫爭看足球,妻子青睞連續劇而釀成的矛盾此起彼伏。男人因足球而癡迷、瘋狂,他們情緒往往隨著球賽的輸贏而起伏不定。足球比賽在電視節目中壓倒一切,這種現象帶來的消極后果已經嚴重地影響到夫妻關系,難怪國外把那些可憐的妻子稱之為“足球寡婦”。

        物質上的極大豐富,使許多都市人開始全新的生活方式,行必車、食必精,一切都是那樣安逸、舒適。但是當人們在獲得這些物質享受之后忽然覺察到:高度營養、過分舒適、缺乏鍛煉以及精神緊張的現代生活方式,卻在慢慢地侵蝕人們的肌體,使人們變得更加疲軟和虛弱,這時,諸如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等被稱之為“城市病”、“貴族病”、“現代生活方式病”的疾病則變得恣意橫行。以肥胖、甜食、精食、少動和精神緊張等因素為誘因的糖尿病也呈直線上升趨勢。

        談到現代生活方式,我們還不得不談及當今社會眾多男子具有的吸煙與飲酒兩大嗜好。長期過量飲酒者有65%的人萎縮,55%的人胡須減少,部分患者出現陽痿。

        科學家說:每個人的健康與長壽60%取決于自己,15%取決于遺傳因素,10%取決于社會因素,8%取決于醫療條件。7%取決于氣候(嚴寒與酷暑)。據此,依靠科學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行為,你就可以“輕輕松松多活十年”。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顯示:大約到2015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死亡率大致相同,生活方式疾病將成為世界頭號殺手。

        現代生活方式病就是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為,以及社會的、經濟的、精神、文化等各個方面的不良因素導致身體或心理上的疾病,他們主要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因生活節奏快,競爭觀念的增強導致心理情緒反應性疾病;吸煙、酗酒;性病、吸毒、艾滋病的傳播等等。

        專家認為:5%的心理疾病可能發展為精神病,而現在中國有1000萬個精神病人,大約有2億人有潛在的心理疾病,即每6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人心理有問題,這是多么龐大的數字。而數字本身并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誰都不認為自己有問題。

        心理健康的自我鑒定

        第一,與年齡相符。人的心理和行為是隨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發展、變化的。不同年齡的人,他們的知覺、思維、記憶、情感、興趣、行為方式等等,都有不同的特征。青春期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維最敏捷、情感最活躍的時期。與之相適應,行為上應該表現為朝氣蓬勃、活潑好動,頗有些“初生牛犢不畏虎”的性格。如果青年人還像兒童少年那樣喜怒無常,或是像老年人那樣老氣橫秋,那就同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有些相悖了。

        第二,與別人相似。這個別人當然是指同齡人。大多數青年人喜歡的事物,你不喜歡;大多數青年人不喜歡的事物,你卻喜歡;大多數青年不動情的事情,你感情沖動;大多數青年為之動情的事情,你卻麻木不仁。這就要考慮你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了。

        第三,善于與人相處。總體來說,善于與人相處應具有下列特點:一是別人了解他,他也了解別人;二是能夠受到他人的容納,也就是說,他在集體中是受歡迎的,起碼不被看成“多余”或“有害”的;三是在集體中有自己的同志和朋友。

        第四,善于適應環境。在科學還不昌盛的時代,人們會把自己的人生歸于命運的安排。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都已深信,命運之神其實就是自己。堅定的追求,永恒的熱情。可以使人生的火炬常明,要使它燃燒得旺盛,還要注意適應環境。有一句格言說得好:“當人們不能改變現實時,理智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對現實的態度。”當不了將軍,也許可以當一個好戰士;當不了經理,也許可以當一個稱職的會計;當不了文豪,也許可以當一個像樣的業余作者。調整自己對現實的期待和態度,以更好地適應環境,這正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

        第五,樂觀進取。情緒愉快表示心理健康,如同脈搏正常表示身體健康一樣。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任何時候都樂觀、不絕望。不僅在順境時對生活充滿信心,而且在逆境時對人生也不喪失希望。

        第6篇:精神病人心理治療范文

        [關鍵詞] 心理咨詢;服務體系;社區

        【中圖分類號】 R39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12-205-2

        一、廣安地區社區工作現狀

        社區是城市管理重要單元,隨著經濟、生活方式的變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逐漸以社區為重心,社區居民的服務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個性化。本研究對廣安市73個城市社區進行了調查,分析了本市社區服務調查工作報告,發現當前地區社區工作集中體現在管理而不是服務,主要包括:城鎮規范管理、警務司法事務、便民工程建設和政策環境管理,這類管理體現為制度化建設而不是服務性工作,對社區服務工作具體內容設計較少,經費投入較少。同時,社區工作者素質不高,缺乏開發居民自主服務的意識和能力;社區志愿者隊伍作用不大,活動內容單一且未成規范,不能貼近群眾實際,使得服務徒有虛名。

        社區衛生服務在我國已開展多年,在健康教育、疾病防治、計劃免疫、保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卻很少涉及心理健康服務。而在西方,社區心理健康服務不僅在整個社區服務中有一定影響,而且在應用心理學研究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市內14個社區醫院,只有2個有心理門診,卻未實際運作;僅有市中醫院開設心理門診服務,而專業人員只有2名,衛生系統的心理服務沒有有效開展起來。其他社會機構,如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詢中心,未建立專項咨詢熱線,且集中在教育領域開展工作,服務工作零星并不長效,“靜坐型”工作模式也沒深入到社區。因此,社區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在本地區剛起步,發展緩慢,從業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處于政府規范較少、服務功效較低的自由狀態。

        二、地區社區心理服務工作的必要性

        (一)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和內容。經濟建設的快步化為人民提供了豐富的物質生活,也帶來了更多問題,如工作壓力、家庭關系等,進而產生抑郁、焦慮等心理障礙。群眾缺乏一個熟悉的值得信任的解決心理問題的有效途徑。社區作為人們生活的集中區域,易獲得安全感和信任,在社區中建立心理服務機構能更完整的了解個體生活背景,及時進行問題干預,建立相應的社會支持系統。社區心理服務是社區服務工作的一個項目,一般從兒童時期的基本保健做起,培養其健康人格,預防各種心理問題,進而保持心理健康。建立社區居民的心理健康檔案,利于發現問題找準原因更好地開展咨詢工作。同時,社區心理服務強調預防性和群體文化的感染性,往往與社區文化建設、教育宣傳聯系,成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社區心理服務工作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是個體成熟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社會服務能力的一種表現。

        (二)建立心理服務的社區矯正功能。有研究表明,從個體社會化、社會角色認同及健全人格的需要,社區矯正比監禁犯罪者方式更優越,心理健康知識和行為方式訓練是罪犯心理矯治的重要內容,可降低再犯罪率。美國州立矯正機構中9成以上開展罪犯心理矯治工作,其工作主要劃分為六種形式:罪犯入監甄別;精神病學評估;24小時心理健康監護;心理治療/咨詢等。目前,國內心理服務水平不能提供完整的社區矯正功能,但可通過社區心理服務采用認知行為治療幫助已服刑完畢人員在熟悉、融洽的過程中,通過交流、互助、行為塑造和社會支持改變心理狀態,配合法律知識提升其社會責任感,逐步適應社會正常生活。

        (三)從生活基層著手解決日益增長的社會群眾矛盾。現代人承載的心理壓力種類和程度都高于過去,心理問題已成普遍性問題。受傳統文化影響,內斂的中國人對心理咨詢有諸多錯誤認識,以致不能通過正確途徑有效疏通內在心理矛盾。社區心理咨詢系統可通過宣傳教育給群眾樹立正確觀念,及時提供途徑疏導、交流、幫助和咨詢,是對藥物治療的積極社會支持系統,成為心理疾病預防、發現、干預的有效措施;輕度心理障礙的患者得以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正在康復的精神病人接受及時的心理咨詢和援助。

        (四)社區心理服務可為各類社區群體提供服務。社區心理服務能有效地針對社區各類群體的特征發揮特色化的服務功能。如老人空巢問題,可針對其特殊的心理特點,開展系列心理輔導活動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針對留守兒童或有子女家庭,設計親子互助活動,促進家庭溝通方式科學化和多樣化。

        三、社區心理服務體系的建設

        (一)發揮政府主導職能,完成社區心理服務模式基本架構。目前國內的社區心理服務模式有1.醫學模式。指各種衛生機構承擔的社區心理服務的存在形式。2.社會模式。指社會上自發、自愿形成的占據社區一席之地的個體性質的心理服務機構的存在形式。這些模式缺乏系統性、專業性的心理疏導能力,規范程度低,服務項目單一且停留于問題表面,缺乏深層次和預警性思考。結合地方實際,本研究認為地方性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首先應以政府為主體,從城市規劃和社會管理角度進行合理規劃,逐步引導社區機構發揮主體作用,開發建設規范化的服務流程和多元化的服務項目,形成一種從管理到服務,從規范到專業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政府主導職能,加強發展社區服務的組織和政策保障,健全領導聯系工作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社區扶持政策,監管服務質量。同時,允許和鼓勵有資質的個體心理服務機構以連鎖化經營模式深入社區,豐富服務體系。

        (二)以社區單位為抓手,開發社區心理服務的項目和形式。社區心理服務主要是幫助人們重新認識自我、他人與社會,預防心理疾病,提高社會心理的適應能力。通過市場機制、行政機制、志愿機制來提品和服務,同時做好社區心理服務科普宣傳教育,定期開展宣傳教育、咨詢培訓、心理建檔、文化活動等各類型心理服務活動,鼓勵心理從業者與社區緊密聯系,針對社區中不同群體特征,開發預防性工作方案。

        借助一些社區互動項目,引導社區居民主動參與到社會心理服務工作中。如美國社區關愛項目,本是一個預防暴力和攻擊的社區預防系統,但是在運作過程中,有效地指導社區公民利用本地資源,包括社區(如宣傳倡導、政策改進)、學校(如改變學校管理結構或教學時間)、家庭(如提高父母教養策略)和個人(如訓練和提高社會能力),共同促進居民與社會的健康發展。針對社區中具體問題,開發有特色的主題項目心理服務活動。

        (三)爭取學術團體的智力和技術支持,提升社區心理服務質量和水平。加強社區心理服務是一項技術,需得到社會或學術團體的技術支持及配套工作。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中心和市心理學會先后成立。需發揮其社會-學術團體的功能,采取專兼職上崗,脫產業余結合培訓,學習、工作、科研同步等形式加強對專業人員素質的指導,可通過《心理健康》課程的學習網絡、案例督導、學術研討、社會心理調查、心理講座等技術手段,克難攻堅提升心理咨詢技術。兩者都需要加強業務的項目和活動頻率。

        (四)發揮高校作用,提供豐富的志愿者人力資源。針對目前社區人員少、經費缺的現狀,壯大志愿服務組織在很大程度上能幫助解決困境。要發揮高校作用,培育和壯大志愿者隊伍,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志愿者的特征,組織和帶動專業技術人員、教師、共青團員以及離退休人員等加入志愿者隊伍,針對性地設計好志愿服務項目,促進志愿者服務多樣化發展,拓展服務深度和廣度。政府指導高校擴展志愿服務內容,深入社區建立老年志愿服務基地,成立老年活動中心,定期開展實用性的服務工作;開拓社區教育、培訓項目,深入家庭,為家庭教育出謀劃策;為下崗職工進行再就業心理輔導;組織文藝科技活動,豐富社區生活形式;形成正確輿論導向,協調鄰里關系。

        參考文獻:

        [1]趙靜,劉新穎,王麗.社區心理護理工作模式的建立與運行[J].中國全科醫學,2011,(11):65.

        [2]周勇.美國州立矯正機構罪犯心理矯治的現狀與特點[J].犯罪與改造研究,2003,(7):7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在线视频国产在线一 | 亚洲中文字幕码在线电影 | 日本三级人妇在线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中文乱码 |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