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流動兒童范文

        流動兒童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流動兒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流動兒童

        第1篇:流動兒童范文

        “受人口流動影響的兒童保護”項目工作開展以來,針對我區流動兒童的實際情況,我區相關職能部門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通過不斷研究、探討、總結流動兒童管理的經驗,制訂切合我區實際的政策,落實各相關部門的管理和服務責任,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努力推進流動兒童保護項目工作的全面開展。三年來,我們積極落實項目工作目標——建立健全流動兒童信息采集協作機制,全面開展流動兒童信息登記;推進全體流動兒童平等享受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進程;為流動兒童融入城市、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一)建立健全流動兒童服務管理工作機制,提高服務成效

        一是組織顯張力。成立了由32個部門參與的項目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協調小組,各地同步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具體負責流動兒童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督查指導,保障了流動兒童工作的全面開展。

        二是工作聚合力。政府多次召集公安、教育、衛生、婦聯等主要責任部門共同探討項目實施工作,形成了《__區關于進一步加強流動兒童登記和服務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流動兒童登記管理服務工作機制,推動流動兒童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流動兒童平等發展

        一是實現流動兒童信息常態化管理和綜合化使用。我區按照科學宣傳、分類采集、綜合匯總的要求,做好流動兒童信息采集和登記工作。0—3歲流動兒童信息由婦聯、衛計部門分別在村、社區、世代服務中心、防疫站等地逐戶采集;4—6歲流動兒童信息在幼兒園集中采集;7—16歲流動兒童信息在中小學統一采集;公安部門負責信息全面匯總、集中核對、統一錄入微機系統,納入全市流動人口信息采集子系統,實現信息共享。從2012年1月至今,全區共登記16周歲以下兒童信息40萬人。信息系統涵蓋流動兒童基本情況、受教育、計劃免疫、是否有重大疾病四部分信息,集信息登記、權益保護、救助服務、部門管理、信息研判等使用功能于一體化,實現了流動兒童的入園入學、親子早教、計劃免疫和健康服務以及困難兒童生活幫扶等全面服務。

        二是保障流動兒童公辦入學,共享優質教育。全區流動兒童義務教育普及率100%,教育部門每年盡可能多的吸收流動兒童進入公辦學校就讀,現我區公辦小學有44802名流動兒童在讀、公辦初中有15737名流動兒童在讀。同時還有12所新市民小學11344名流動兒童在讀。同時還有118所公辦、幼托機構、村級幼兒園共計26607名流動兒童在讀。我區堅持入學“兩為主”原則,完善外來人口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制,實施公辦學校與新市民學校結對建立教育共同體,開創了全國新市民學校管理的新模式,向15所新市民學校分別派出3名公辦骨干教師,負責語、數、外3門學科,其中一人擔任校長,從教育教學、學校管理等多方面幫助新市民學校“升級”,讓流動兒童同享優質公辦教育資源。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15所,投入資金6億多元,扶持規范民辦幼兒園,建立學前教育專項補助的長效機制,按每年150萬元的標準,用于獎勵吸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園、創建優質園以及提升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辦學條件和內涵。目前,鄉鎮中心幼兒園100%創建為省級優質幼兒園,滿足了流動兒童入優

        質學校的需求。三是確保優質健康服務全面輻射,提高流動兒童健康水平

        全區設立31個預防接種門診,新建3家現代化門診,對所有適齡流動兒童全部實行免費辦證、免費接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確保流動兒童免費接種全覆蓋;建立流動兒童健康檔案,實施健康免費體檢,開展聽力、視力等項目的篩查和預防保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從人均6元(不包括流動兒童)逐步提高到現在的人均不低于45元(包括流動兒童)。

        (三)實事先行,提高流動兒童關愛守護服務質量

        一是宣傳與保護并重。通過社工+婦工+義工+巾幗志愿者的工作方式,開拓服務流動兒童新模式。公檢法司聯合團教育局、婦聯等部門,以“護蕾行動”、“ 檢校共建”、“阿亮警官說防范”、“全警大走訪”等活動為載體,開展流動兒童法制宣傳活動1500多場,發放宣傳資料10萬余份。由檢察院、教育局聯合編寫的《青少年法律知識讀本》、《警鐘長鳴人更醒》、《未成年人網絡自護手冊》等法律知識書籍,分發至全區的中小學校,受到廣大師生的普遍歡迎;婦聯和紀萍工作室設計制作原創動畫“女檢察官手記—少男少女”、原創動漫 《暑假發生的事》、《愛,點亮您的生活》—預防未成年人害案例動畫片,用孩子喜愛的方式傳遞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切實貫徹未成年人特殊優先保護的司法理念,制定《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實施辦法》,對未成年人犯罪檔案實行封存,對初次犯罪的流動青少年,盡量不適用逮捕強制措施,充分利用量刑建議權,建議法院對符合條件的未成年人盡可能的判處非監禁刑。深化未成年人犯罪的延伸幫教工作,每年定期對正在服刑的流動少年犯回訪幫教,送書送物,安排跟家人通親情電話、共進親情餐,還選擇有條件的少年犯作為“特殊志愿者”到福利院等場所從事社會義工勞動、慰問孤兒,督促少年犯監護人與學校、社區矯正機構、居(村)委會等部門形成幫教合力,防止失足青少年重新犯罪。

        二是幫扶與救助并行。全區構建立體多元的助學幫扶模式,教育局建立完善“困難群體學生助學資助機制”,成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保障家庭困難的流動兒童順利入學并完成學業。法院成立了全國首家“興國百萬護苗基金”,救助在司法活動中發現的困難未成年人。“春苗教育基金”、“春蕾教育基金”、“__婦女兒童”百萬光彩基金等一批婦女兒童專項幫扶基金建立,為貧困兒童家庭解決實際困難。慈善總會、婦聯、工會、團委等部門開展的“圓夢行動”、“蒲公英行動”、“ 愛心扶春苗”“圓夢微心愿”等愛心行動,使全區10000多個貧困流動兒童獲得了不同程度的資助。

        三是整治和守護結合。2011年以來,我區將“護校安園”活動貫穿全年,設立“護學崗”364個,每天上學和放學時段,安排警力在每一所學校周邊開展值勤,嚴防發生針對少年兒童的傷害案件。綜治、教育、文廣、工商、衛計等部門密切配合,整改校園周邊交通150余處,取締校園周邊游戲室4家、黑網吧18家,收繳賭博機576臺。成立4家校車服務公司,投入3000多萬元新增國標校車200輛,為267輛校車安裝gps并接入公安系統監控平臺,購置每座位50萬元乘運人責任險,為全區82所中小學、為2萬多名中小學流動兒童提供周到服務。

        我區“受人口流動影響的兒童”項目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我們感覺到工作中仍有不盡人意之處:

        一是服務設施“超壓力”。我區流動兒童人口快速增長,并以每年超過5000人的速度遞增,教育、衛生等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跟不上流動兒童的增長速度。

        二是服務投入“缺資金”。我區流動兒童共享優質基本公共服務初現成效,但是需要政府投入的流動兒童項目和服務太多,政府也是心有余而不足,服務投入資金略顯不足,籌資壓力較大。

        三是服務協作“缺合力”。流動兒童管理服務機構已經建立,但是服務管理機制與新形勢的要求仍有差距,部門之間的配合協調還存在各自為戰、力量分散、合力不足等現象,部門間力量的整合亟待增強,長效協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區“受人口流動影響的兒童”項目的長足發展, 促進流動兒童項目發展的政策體系更加系統、履職責任更加積極、社會環境更加優化,使全區流動兒童工作水平躍上一個新的臺階,我們建議:

        一是強化政府職責,加快體系建設。繼續把實施流動兒童管理服務工作作為政府保障流動兒童權益的重要體現,加大財政投入,優化完善中心城區和流動兒童集聚鄉鎮的資源配置和布局規劃,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流動兒童教育、衛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流動兒童服務能力。

        二是強化內涵建設,拓展均等服務。建立科學化、常態化、長效化的流動兒童管理服務機制,全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在我區流動兒童已同等享受九年義務教育、計劃免疫接種、兒童保健等服務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流動兒童共享同等的嬰幼兒早教、大病救助、康復訓練等服務。

        第2篇:流動兒童范文

        關鍵詞 流動兒童 農村身份認知 農村環境認知 農村發展認知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我國農民工數量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流動兒童數量也急劇增加,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讓自己的子女在城市農民工子弟學校讀書,涉及流動兒童的一系列問題已引起政府、媒體和學術界的密切關注。與農村相比,這些流動兒童的生活滿意度在上升,但是與城市相比較,又存在著一定的落差。但在這種特殊的年齡階段,在校流動兒童一方面面臨著對城市環境的適應,另一方面還面臨著對農村環境的適應。對他們來說,任何一個方面的適應出現問題,都可能給他們帶來危機。關注在校流動兒童的農村認知狀況,有利于進一步了解流動兒童的社會適應狀況,及時發現并解決他們在社會適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近而更好地引導和幫助流動兒童,使在校流動兒童個體能夠健康發展。

        日前,針對在校流動兒童對農村認知的微觀社會學研究相對比較少。學術界關注比較多的是從宏觀上研究流動兒童的城市社會融合狀況、困境及對策。例如,流動兒童在城市生活融入過程中受到來自不同群體及環境的“歧視”和排斥,從而陷入社會認同的困境。在小學階段,由于本地生源較少,公立學校還有接收流動兒童的意愿。到中學階段,公辦學校接收流動兒童的意愿相對較低,所以流動兒童到中學階段就要面臨:是要交更多的錢繼續留在城市讀書,還是回農村念書。。社會各界對流動兒童的社會融合狀況及其面臨的困境觀點普遍相同,有限的爭議往往只是從不同角度提出一些建議。而很少從微觀層面去關注在校流動兒童內心的真實感受,尤其是關于在校流動兒童農村認知狀況及其農村認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研究甚少。

        本研究以北京市某農民工子弟小學為例進行調查:以期全方位了解在校流動兒童對農村認知的狀況,包括:農村身份認知、農村環境認知、農村發展認知等;并就在校流動兒童農村認知渠道及其制約因素方面進行探對。考慮到在校流動兒童的表達能力和對問題的理解能力,我們將調查對象界定為二到六年級的在校流動兒童,發放問卷208份,共獲得有效問卷172份,有效回收率為82.69%。除此之外,還對8位在校流動兒童、4位在皎流動兒童家長、3位班主任、2位學校負責人進行半結構訪談,獲得了大量定性資料。

        一、在校流動兒童的農村認知狀況

        1. 農村身份認知:大部分流動兒童意識到自己的農村居民身份,且身份認知具有兩面性

        農村身份認知指的是,在校流動兒童對在20世紀50年代以來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下自身農村居民身份的定義與認識。

        在調查的在校流動兒童中。53,5%的流動兒童明確表示,他們仍然認為農村老家是自己的家鄉,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的農村居民身份。與以往研究存在差異的是,這些在校流動兒童在農村身份認知過程中,不認為自己的農村身份決定于他們的農村戶口,而是因為,“自己的根源在農村,即便是戶口遷到城市,自己也仍然是農村人”。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在校流動兒童認識到自己的農村居民身份的同時,他們也渴望別人“能夠以一種與城市人平等的目光”去看待他們,反感于別人說自己是農村人。

        此外,當問及“平時是否會想念農村?”,77.9%的流動兒童回答“是”,他們時不時想念自己的家鄉。但是,在表達“自己喜歡農村生活還是城市生活”的時候,除了個別兒童認為“農村自然環境比較好,適宜人生活”或“覺得在北京玩膩了,想同農村生活”外,有65.2%的在校流動兒童選擇喜歡在城市生活,并已經逐漸適應了城市生活。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在城市生活,用他們的話說,“能夠在一個自己喜歡的環境中生活,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他們一方面較為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農村居民身份,另一方面又徘徊于是否接受自己農村身份的取舍之間。

        2. 農村環境認知:主要停留在自然和經濟層面,對社會環境狀況了解相對比較少

        農村環境認知是指,在校流動兒童對不同發展時期農村鄉土環境的認知,是其農村認知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這種認知主要包括三個層面:自然環境狀況認知、經濟環境狀況認知和社會環境狀況認知。

        在校流動兒童都或多或少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他們對農村的了解主要來自進入城市之前或假期回農村生活的經歷。而且他們對農村環境的認知也主要集中在與自身生活密切相關的部分,對農村宏觀社會環境狀況的r解相對較少。

        在校流動兒童普遍認為農村的自然環境狀況要比城市好,“空氣清新”、“山清水秀”,更適宜人居住,而且“農村有牛、青蛙等動物,與死氣沉沉的城市相比,更有生命力”;在經濟環境狀況方面,他們普遍認為農村不如城市好,尤其表現在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農村生活條件相對比較差。很多在校流動兒童認知中,農村經濟環境狀況呈現更多的是一種落后的狀態,

        在農村社會環境的認知方面,大多數流動兒童了解的比較少,他們對城鄉二元結構導致的農村戶口、土地、教育、社會保障等一系列問題關注程度不高,覺得這些都與自己當前的生活沒有太大的關系。

        3. 農村發展認知:只有個別人了解新農村建設,多數流動兒童不清楚農村發展狀況

        農村發展認知是指在校流動兒童對當前農村社會發展狀況的認知和列未來農村社會發展的期望。關注在校流動兒童農村發展認知,是因為他們相對于留守兒童或其他特征群體來說,接觸新鮮事物的能力更強,在未來農村社會發展中,剝農村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被問及關于“三農問題”、“新農村建設”等熱點問題時,只有不到10%的在校流動兒童聽說過這些熱點名詞,在這些流動兒童中,沒有一個人能夠完整清晰地說明其具體含義。

        在回答自己對農村發展的期望時,在校流動兒童主要是從宏觀上表達了“希望農村變得更好”的愿望或者在微觀上理解為“建房子”等。盡管65.2%的在校流動兒童希望以后能夠在城市生活發展,接近100%的流動兒童學生還是表達了他們對農村發展的美好祝愿,也希望自己以后有能力為農村貢獻出自己應有的一份力量。這說明,不論他們主觀上是否希望回到農村生活,他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家鄉、希望農村能夠變得更好,與城市一樣得到不斷發展。

        二、在校流動兒童農村認知渠道及其制約因素

        1. 主觀經歷:重在觀察學習和親歷學習所獲得的經驗、

        認知行為是長期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主要來源于其觀察學習和親歷學習所獲得的經驗。。刻板成見指的是人們

        對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隨著對該事物的價值評價和好惡的情感。

        在校流動兒童對農村的認知是在與農村的長期接觸過程中,主觀觀察和親歷過程中學習的,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又普遍存在對農村的“刻板成見”,有很強的局限性。

        主觀經歷過程中獲取的農村認知受到在校流動兒童年齡大小、是否在農村出生、是否在農村上過學、在農村上學經歷長短、假期是否回農村等因素的制約。

        調查數據顯示,兒童年齡越大,其對農村認知的內容越豐富、農村認知體系越全面,尤其是五年級和六年級的流動兒童(累計占總人數的29.1%),他們即將面臨留在城市還是回農村讀書的選擇,他們有著比其他年齡段流動兒童更復雜的農村認知。在這群流動兒童中,有69.5%出生在農村,其中58.1%在農村上過學,他們主要是在6歲以后來到北京的,占在農村上過學的流動兒童人數的76.9%),在來北京前,這些在校流動兒童主要在農村生活,自我主觀學習對其農村認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只有一個學生一直沒有回過農村,其余99.4%的在校流動兒童都曾經利用節假日的時間與親人一起回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這種經歷一力面町以幫助其農村認知的學習,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流動兒童不斷r解農村新面貌,感受農村變化,有利于其自身農村認知的不斷完善,進而使在校流動兒童個體能夠健康成長。

        2. 人際關系:在校流動兒童獲取農村認知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

        在校流動兒童來到城市后,與在農村的親人、朋友仍然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同時又結識了很多城市里的朋友,他們的人際關系網絡主要包括:家庭成員、同學與朋友、教師以及其他社會成員等。人際關系成為他們獲取農村認知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主要受到家中的孩子的數最、是否有親友在農村、接受教育狀況、城市的適應程度等因素的制約:

        所調查的在校流動兒童中,只有14%的流動兒童是獨生子女,多子女家庭中,流動兒童在生活中有成長的同伴,他們之間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在校流動兒童的農村認知。相比之下,如果兄弟姐妹或其他親友在農村生活,其對農村的關注程度相對更高,溝通越頻繁,比其他兒童更了解農村現狀與發展。在校流動兒童就讀期間,絕大部分時問是在接受教育,他們同時接受父母、學校、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在這些日常往過程中,這三方面都對流動兒童農村認知有著極大影響,尤其是在上二學時的“儀式”往過程中,“老師”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決定了其認知行為的學習,但受限于當前農民工子弟學校辦學者整體文化程度不高,”教師往往忽視對流動兒童對農村認知的教育,這也是當前在校流動兒童對農村認知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

        值得突出強調的是,在校流動兒童的城市適應作為人際交往過程中一個重要因素對其農村認知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與城市兒童不同,在校流動兒童的城市適應能力相對較弱,每到一個新場合,他們最先考慮的往往是“人家會不會理我”,“我會不會被人歧視”,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在其他社會成員(尤其是城市人口)討論農村問題時,有害怕被孤立的恐懼感,容易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而改變其自身態度,或選擇沉默,進而可能導致其農村認知出現偏差。

        3. 大眾傳媒:在在校流動兒童農村認知過程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盡管目前,在校流動兒童從大眾媒介獲取的農村認知的信息還比較少,但隨著大眾媒介的不斷推廣普及,在校流動兒童將不斷通過大眾媒介獲取關于農村的信息,大眾傳媒在其農村認知過程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個案分析顯示,在校流動兒童中,很多人逐漸通過聽廣播、看電視了解農村信息,盡管他們對“三農問題”、“新農村建設”等還未形成完整的認識,但這些都將大大幫助他們更好地形成和完善其農村認知。另外,部分在校流動兒童還開始接觸互聯網、手機報等大眾媒介。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以往很多媒體報道都把農村作為落后地區,大肆報道農村存在的問題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大眾傳媒這種“標簽化”的過程,盡管,現在很多人正在積極努力地去客觀報道并努力降低之前的“標簽化”造成的不良影響程度,但這些傳統的大眾傳媒視角下的農村印象對在校流動兒童農村認知還是存在著較深的消極影響。

        三、思考與建議

        在當前城鄉二元結構下,在校流動兒童一方面面臨著對城市環境的適應,另一方面又面臨對農村社會的適應。在校流動兒童的農村認知表明。目前流動兒童已經逐步認識到其農村居民身份,但他們仍然在這種身份認知的矛盾中徘徊;他們對農村環境的認知不夠全面,有待進一步完善,尤其是豐富社會環境狀況的認知;在農村發展認知方面,多數在校流動兒童不清楚農村發展狀況,但他們又強烈希望農村能夠得到較快發展,并希望自己能夠為農村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其次,主觀經歷學習、人際關系、大眾傳媒等因素一方面促進在校流動兒童的農村認知得到發展,另一方面又制約著其農村認知,乃至于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其正常發展。針對這些現狀和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在校流動兒童父母、老師應該積極倡導一種良好的農村認知的學習環境,引導在校流動兒童正確的農村認知的構建;

        第3篇:流動兒童范文

        1、流動兒童是指:在現行的城鄉政策框架下。流動人口子女無法享受與城市同齡兒童同等的教育機會,也被排斥于鄉村正式的教育體系之外,成了被“邊緣化”的一個龐大群體;

        2、由于義務教育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負擔,流動人口的子女因為沒有流入地的戶口,無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負擔的教育經費;

        3、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健全,我國逐漸由傳統社會轉變為現代社會,由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由封閉社會轉變為開放社會。;

        4、這種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社會流動的規模愈來愈大;

        5、在我國,社會流動的主要形式是從農村到城市,其目的是務工;

        第4篇:流動兒童范文

        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價值。首先,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是流動兒童教育與全面發展的應有之意。兒童的健康發展受家庭、學校、社會各教育因素的綜合影響,其中家庭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第一站。缺少家庭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家庭環境、家長素質及家長的教育觀念等因素直接影響兒童今后的發展,直接決定他們能否入學以及進入學校的質量,還間接影響到他們在教育過程中所獲得的幫助以及良好學業成績的獲得。因此,開展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是維護教育公平、公正的需要,也是確保流動兒童健康發展的必要措施。其次,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許多國家、地區的歷史經驗表明,流動人口如果不能與流入地實現良性整合,缺乏認同感,長期存在隔膜和抵觸,就會導致角色錯位、行為失范,自發地形成亞文化圈,損害流入地的社會整合能力,破壞社區穩定,降低社區品質,甚至會頻繁發生行為,造成社會性災難。目前,流動家庭還屬于社會弱勢階層,他們的生存狀況影響著社會和諧穩定與社會經濟發展。因此,開展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保障他們享受全面教育、健康發展,有助于促進他們與流入地的社會整合,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意義重大。第三,開展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尋求家庭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學校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是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學校教育的職責所在。學校教育的特殊功能與優勢,也決定了它在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方面能夠大有作為。因此,開展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幫助流動兒童家長和家庭發展,最終促進流動兒童健康發展,是接收流動兒童就學的學校德育工作的應有之意。

        二、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影響因素

        流動兒童的家庭教育受多種因素影響,清楚了解這些影響有助于我們更加有效地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目前,影響流動兒童家庭教育主要以下因素。

        (一)家庭內部因素

        家庭是流動兒童城市化的初始環境,家庭內部因素直接影響家庭教育質量,進而影響流動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流動兒童家長不少為個體經營者、工人、郊區租地農民,從事一些為城市人所輕視臟亂苦的低層次工作。出于對自身的文化水平、職業狀況、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的不滿意,多數家長都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把改變命運的期望寄托在子女身上,這種較高的期望易導致親子矛盾沖突。同時,他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也有功利化、現實的一面,對子女的期望值較低,甚至認為孩子只要能認幾個字、算個帳就行了。較低的期望導致家長放松甚至放棄對子女的家庭教育。來到城市后,流動兒童比父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觀念。相比之下,父母由于文化水平比較低,又忙于生計,難以跟上孩子在學習、精神上的需求,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權威地位逐漸削弱。同時,由于父母多從事臟苦累活,且勞動時間過長,用于家庭教育的時間相應減少,在家庭教育上付出的精力更加有限,對親子互動造成嚴重影響,良好親子關系難以形成,影響到家庭教育的成效。與城市居民相比,許多流動人口的收入依然偏低,物質條件有限,難以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同時,部分流動人口在事業上非常成功,成為雇主、包工頭甚至中高層管理人員,家庭收入比較高,這類家庭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普遍存在物質投入有余而精神關懷不足的現象。部分家長在“暴富”之后所顯露的重玩樂享受的心態妨礙了孩子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二)社區環境因素

        良好的社區環境是家庭教育重要外部條件。流動兒童家庭大多居住在房租低廉或就業方便的城市邊緣地區。由于各種原因,這些地區房屋的基本設施比較匱乏,社區環境相對落后,黃賭毒危害較大,生活在其中的流動兒童容易受不良影響。流動人口大多從事低等工作、社會地位低,他們聚居在一起,容易產生社會和心理問題,一旦不能予以及時有力的疏導,就會成為家庭教育的隱患。由于家長職業不穩定,流動性較強,居無定所,流動兒童經常需要適應不同的環境。缺乏相對穩定的社區環境,流動兒童的社會化和城市化過程被多次中斷,造成了其子女社會化和城市化的不充分狀態,無疑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難度,導致家庭教育無法順利進行。另外,隨著父母進入城市后,流動兒童與城市青少年基本隔離,帶有極強的邊緣色彩。同齡群體的邊緣性不利于流動兒童與本地兒童的正常交往,加劇了自身地位的邊緣化,甚至造成了流動兒童之間不良行為習慣的相互傳染。由于家庭的流動性,流動兒童的同齡群體在不斷變化,甚至在某段時間根本就不可能建立新的同齡群體,同齡群體呈現出一種衰落的趨勢,導致流動兒童心理孤獨感的增強,不利于流動兒童的成長和發展,在客觀上要求流動家長加強對子女的關心和愛護,發揮家庭教育的正功能。

        (三)社會政策因素

        流動兒童家庭主要來自農村。以戶籍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社會政策,使他們被視為二等公民。戶籍制度派生的職業排除政策使流動人口只能做本地人不愿干且待遇極低的工作,給流動兒童留下不平等的印象。因為戶籍歧視所帶來的心理傷害,也影響到父母家庭教育的權威地位。部分流動兒童無法理解戶籍制度深刻的社會體制原因,受到城里人特別是城里孩子的歧視時,他們往往遷怒于自己的父母,甚至于看不起自己的父母,拒不接受或不理會父母的教育。既不能融入城市,又難以回歸農村,這種邊緣化狀態,妨礙了流動兒童極其家庭和諧地融入城市生活,也導致了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出現的各種問題。

        三、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策略

        受以上因素影響,流動兒童家庭教育存在著諸多現實問題和困惑。化解這些困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有效開展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

        (一)加強家長學校建設

        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離不開學校主渠道教育的推動。然而,由于各種原因,以接受流動人口子弟為主的民辦學校通常以“拼教學質量”招攬學生,忽視家庭教育指導,家長學校流于形式,難以計劃地開展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強流動人口子弟家長學校建設,提高家長家庭教育素養和教育能力,改善親子教育行為,從而發揮最大的育人效益。中小學校在舉辦家長學校、開展家長培訓、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學校應該把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納入學校的總體規劃,放在重要位置來安排,采用,多種指導和溝通方式,調動家長參與學校事務,有效地組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二)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需要教師有系統的家庭教育知識,掌握專業的技巧和方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可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導專業能力。教師要突破職業局限,在研究學生的同時,還要研究家長,跳出技巧傳授及技術性指導的層面,關注家長的心理健康、個人素質,幫助家長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進一步發現自己,與子女一起成長,應該是家庭教育指導的重點。學校可采取請專家輔導、舉辦專題講座、組織專題研討、開展課題研究等形式開展教師的校本培訓,還可以提供條件支持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和進修、外出參觀考察、參加各類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活動等校外培訓,幫助教師突破職業角色的局限,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三)開展分類或個別指導

        流動兒童家長文化差異大,素質高地各有不同。家庭教育指導要取得實效,必須考慮到這些特殊差異,采取不同的分類教育指導策略。面向全體家長的輔導解決全體家長帶有共性問題,分類指導則解決部分家庭所具有的同類問題。比如,對經濟條件較好的經商家長或純粹打工的家長的分類輔導等。他們有教育觀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共性問題。分類輔導要在在集中解決共性問題的基礎上展開,使教育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分類輔導在方法上可以運用小組討論、情景體驗、個案分析等多種活動形式,鼓勵家長“活學活用”,強化教育效果。“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個別輔導是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指導的基本特性。因此,在分類輔導的同時,也要進行個別輔導,尤其需要對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家庭制定相應的指導方案,實施個別指導,給予人性關懷。例如,結合家訪對學生家庭“因材施教”、請專家預約輔導,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立“家教輔導室”、開通“家教咨詢熱線”、開展家庭治療。

        (四)為家庭提供社會支持

        我國應完善社會服務,建立家庭教育指導社會工作系統。社區工作直接面對流動兒童及其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可以讓流動兒童家長及時、就近得到社會支持和幫助。具體說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流動人口社區服務中心。中心以社區為基礎,把流動人口動員起來,為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支持和幫助,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技術和知識水平,能夠更好地適應城市,融入城市。可以針對流動兒童舉辦一些關于城市生活常識、安全以及衛生保健知識的講座,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還可以為社區中的流動兒童及其家長及家長提供書籍供他們閱讀,包括兒童益智圖書、家長育兒圖書、報紙、雜志等等。

        第5篇:流動兒童范文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流動兒童,是指本行政區域內流動人口中隨監護人在暫住地居住滿3個月以上,年齡在7周歲以下的兒童。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計劃免疫,是指根據傳染病疫情監測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按照規定的免疫程序,有計劃地利用疫苗進行預防接種,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第四條區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的監督管理工作。依照《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規定,在本行政區域內指定有關醫療衛生機構作為預防接種單位,并根據人口分布狀況科學、合理的劃分責任區域,方便流動兒童及時接種疫苗。

        第五條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和預防接種單位應當向社會宣傳計劃免疫的有關法律、法規,普及計劃免疫的有關知識。

        第六條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根據國家免疫規劃和接種方案,認真做好流動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的組織、宣傳、技術指導、監測、評價、流行病學調查、應急處置等工作,并做好記錄。

        第七條建立建全流動兒童預防接種證制度。流動兒童的監護人應當自覺到所在區域的預防接種單位為流動兒童辦理預防接種證手續,預防接種單位為本責任區域的流動兒童建立預防接種證。

        第八條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的宣傳、教育,并對流動兒童進行登記匯總,告知監護人應帶領流動兒童到接種單位進行接種、補證。

        第九條預防接種單位應當定期到本責任區域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收集流動兒童登記匯總資料,并及時通知監護人帶領流動兒童到預防接種單位進行接種。

        第十條預防接種單位應當主動向流動兒童的監護人索取流動兒童既往預防接種史證明,對無預防接種證或無接種證明的,應當及時建立預防接種證,接種疫苗。

        第十一條流動兒童與本地兒童享有接受計劃免疫服務的同等權利,預防接種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為流動兒童提供計劃免疫服務。

        第十二條有關部門和單位應按照規定配合做好流動兒童計劃免疫工作:

        (一)公安機關在為暫住人口辦理暫住登記時,發現其有符合本辦法規定的被監護人的,應通知其到當地預防接種單位為被監護人辦理接種登記。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為暫住人口辦理營業執照時,發現其有符合本辦法規定的被監護人的,應通知其到當地預防接種單位為被監護人辦理接種登記。

        (三)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在為暫住人口中的育齡婦女辦理登記時,發現其有符合本辦法規定的被監護人的,應通知其到當地預防接種單位為被監護人辦理接種登記。

        (四)流動兒童入托、入學時,托幼機構、學校應查驗預防接種證。發現有未受種的,應向所在地的預防接種單位報告,并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預防接種單位督促其監護人在兒童入托、入學后及時到預防接種單位補種。

        (五)新聞單位應當配合衛生行政管理部門開展有關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的法律、法規、規章和知識的宣傳,提高群眾自我防病意識,引導流動兒童主動接受預防接種。

        第十三條實施流動兒童計劃免疫的預防接種經費由區財政列支,預防接種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被接種者收取費用。

        第6篇:流動兒童范文

        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方式流動兒童家庭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有民主式的萌芽,但大多數家長由于缺乏時間和認識不足,對子女不聞不問,加之缺乏科學指導,處于自發的摸索階段,停留在之前的教育方法,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不利于兒童的成長,教育方式落后于教育觀念。

        流動兒童家庭親子關系家庭的親子關系不僅影響著整個家庭的氣氛,而且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親子關系上,家長把孩子帶在身邊,親子交流的機會增加了很多,有利于滿足雙方的親情交流。父親是兒童積極情感滿足的重要源泉之一,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精神保證,事實上,在流動兒童家庭中父親“淡出”家庭。流動兒童家庭父親與孩子共處的時間相對比較少。父親角色的“弱化”現象無疑對兒童的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即使流動兒童對父母能夠體諒,但是由于父母過多的“不理解”,兒童或多或少地感到壓抑。家庭親子矛盾主要圍繞學習、父母的教育方式展開。流動兒童的親子關系現狀對流動兒童造成很大的壓力,如果流動兒童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則能夠對親子關系、甚至父母的成長起到促進作用。

        流動兒童家庭教育有效策略

        “培養你們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為親情的撫慰與關懷有助于孩子的成長。”(向冬梅,2006)我們收集了解和分析了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后,我們就必須突出家庭教育,以彌補親情、關愛的缺失,努力為流動兒童創造溫馨的大家庭氛圍。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農民工進城務工,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也改善了自身的經濟狀況,但因此也影響了對孩子的教育,這對下一代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我們應該向廣大農民工進行積極宣傳,時刻提醒他們在務工的同時要更加關愛自己年幼的子女,呼喚他們的親情意識,提高對子女教育問題的重視,呼吁他們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抽出精力去關心自己的孩子,關心他們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狀況。多與孩子的老師取得聯系,深入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協同配合,提升流動兒童的教育水平。

        2.提升務工父母的監護水平城市流動兒童的父母雖然在城市,能夠對自己孩子們進行面對面的直接教育,但農民工作為父母缺乏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和方法,因此改善務工人員的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是改進城市流動兒童教育的重要層面,這方面,一些成功的做法是很值得借鑒的,比如,建立家長學校,也可以利用家長會或家訪等形式對務工人員進行有針對性地流動兒童監護人的教育,定期地對監護人進行系統的培訓和專項知識學習,交流城市流動兒童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他們對孩子教育的認識水平和綜合素質。

        3.突出情感教育流動兒童情感是樸實和純真的,一顆顆渴望的心靈充滿著對大家庭的思念之情、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孝敬之情、對老師的尊敬之情、對美好的家庭生活的向往之情,這些本應有的情感在城市流動兒童心里卻是沉甸甸的。對流動兒童的教育,迫切地呼喚人文關懷,他們需要親情的關愛,需要情感的滋養。

        第7篇:流動兒童范文

        流動兒童 留守兒童 自尊 狀態-特質焦慮 兒童孤獨 社會支持隨著中國社會的高速發展,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從土地中分離出來并轉移到城市。在這些已婚且有子女的農民工當中,有些人會將子女帶在身邊,設法讓其在打工城市入學,但戶籍仍然留在農村,這些兒童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受教育群體,通常被稱為“外來工子女”、“農民工子女”或“流動兒童”。但大部分進城務工父母由于各種原因,只能將子女留在農村,由爺爺奶奶或留守在家的父母一方或親戚撫養照顧,造成親子長期不能共同生活的局面,這些兒童稱為“農村留守兒童”。據推測我國現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占農村兒童的37.7%。0-17歲城鄉流動兒童為3581萬,其中農業戶口的流動兒童占80.35%(約2877萬)。由于這兩類兒童的生存環境均具有特殊性,且規模都非常龐大,因此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大量的研究都顯示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顯著差于城市常住兒童,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低于父母均在家的農村兒童。既然兩類兒童都易出現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那么到底這兩類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有何差異呢?目前關于這方面的研究還較少,僅有的少量研究中也很少會把留守兒童再詳細分類,本研究把留守兒童分為三類:父母均在外打工、僅父親在外打工、僅母親在外打工和流動兒童進行比較,以嘗試對該問題做出一個準確回答。

        1.研究方法1.1研究對象本研究中有效樣本共932名,包括流動兒童495名,留守兒童437名(父母均在外打工的129名,僅父親在外打工的280名,僅母親在外打工的28名)。流動兒童是從潮州、汕頭兩市的3所民工子弟學校整班隨機抽取,留守兒童從潮州、汕頭、揭陽三市的農村地區學校整班隨機抽取。1.2研究工具1.2.1自尊量表(SEI):由Coopersmith1959年編制,Ryden1978年修訂。共有 58個項目,每個項目都以第一人稱的口氣敘述一種情況,要求被試以“像我”或“不像我”來回答。即答“像我”評為1分,意味著高自尊;回答“不像我”評0分,意味著低自尊。30個題目為反向計分。J B Taylor和 Reitz 報告其分半信度系數為0.90,Coopersmith報告其重測信度系數為 0.88。1.2.2狀態―特質焦慮問卷(STAI):該量表共40道題目,分為2個分量表:狀態焦慮問卷(S-AI)和特質焦慮問卷(T-AI),各有20項。S-AI(第1-20項)中,主要用于評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時間或情景的恐懼、緊張、憂慮和神經質的體驗或感受。T-AI(第21-40項)中,用于評定人們經常的情緒體驗。STAI每項均為1-4級評分。S-AI總分(1-20項之和),反映受試者當前焦慮癥狀的嚴重程度;T-AI總分(21-40項之和)反映受試者一貫的或平時的焦慮情況。分數越高,表示被試的焦慮水平越高。S-AI二次評分相關系數為0.16~0.62。T-AI的二次評分相關系數為0.73~0.86。同時具有較高的效度。1.2.3兒童孤獨量表(CLS):該量表有24個項目。16個條目評定孤獨感、社會適應與不適應感以及對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的主觀評價,其中10條用語指向孤獨,6條指向非孤獨。另外8個為不計分的補充條目,詢問一些課余愛好和活動偏好,僅是為了讓兒童在說明對其他問題時的態度時更坦誠和放松。為5級評分,從“始終如此”到“一點都沒有”。16條基本條目與8個插入條目做因子分析,所有16個孤獨條目負荷于單一因子上。插入條目無一在此因子上負荷顯著。16條目的同質性系數為0.90。未校正的條目與總分相關值為0.50~0.72。總分越高表示孤獨感與對社會的不滿越強烈。1.2.4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該量表由肖水源編制,共有10個項目,包括3個維度: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得分越高,表明社會支持越好。為了與被試生活環境相適應,量表中的一些詞語做了修改(“同事”改為“同學”;“團體組織活動”改為“班集體活動”,并刪除了“配偶”、“兒女”等詞),該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92,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1.3 研究程序問卷采用團體施測,先按指導語訓練被試學習使用問卷,再以不記名的方式正式進行問卷測查。完成全部問卷并當場收回。最后送給每位被試小禮品1份。所有數據錄入SPSS 19.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

        2研究結果以兒童類型為自變量,以各心理健康的指標為因變量,分別做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在自尊和對支持的利用度上四類兒童無顯著差異,在其他方面差異顯著。

        進一步的多重比較顯示:在狀態焦慮上,僅母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得分顯著高于另外兩組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流動兒童得分顯著高于僅父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在特質焦慮上,僅父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得分顯著低于其他三組兒童,僅母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顯著高于流動兒童,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的分顯著高于僅父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在社會支持總分上,僅父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得分顯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且這兩類兒童的得分都顯著高于流動兒童。在客觀支持上,僅父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得到的支持顯著多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在主觀支持上,流動兒童得到的支持顯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在兒童孤獨上,僅父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得分顯著低于其他三組兒童,孤獨感最弱。

        3分析討論在自尊水平上四類兒童無顯著差異,這與范興華等的研究并不一致(其研究結果為流動兒童的自尊要高于留守兒童),究其原因可能與潮汕地區獨特的文化有關,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潮汕地區是有名的禮儀之邦,素有“海濱鄒魯”之稱,這里民風淳樸,鄰里、親戚之間相處和睦,所以作為留守兒童,雖然他們的父(母)不在身邊,但是他們依然生活在家鄉,所有的親戚、朋友的關系還在,所以其親戚、鄰里對其會有更多的照顧,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父母不在身邊的缺憾,使其表現出和生活在父母身邊的流動兒童相似的自尊水平。 在狀態焦慮上,僅母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得分顯著高于另外兩組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流動兒童得分顯著高于僅父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在特質焦慮水平上,僅父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得分顯著低于其他三組兒童,僅母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顯著高于流動兒童,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得分顯著高于僅父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在社會支持總分上,僅父親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得分顯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且這兩類兒童的得分都顯著高于流動兒童。在客觀支持上,僅父親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得到的支持顯著多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在主觀支持上,流動兒童得到的支持顯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在兒童孤獨上,僅父親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得分顯著低于其他三組兒童,孤獨感最弱。對中國的多數家庭來說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依然存在,這一點在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潮汕地區的農村表現得更為突出,父親外出掙錢養家天經地義,母親主要負責在家照顧孩子,所以孩子對母親的需要更強烈一些,因此僅母親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焦慮程度要比僅父親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更高;流動兒童雖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其生活在遠離家鄉的陌生城市環境中,而且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也很難對其進行精細的照料,所以其焦慮程度要高于和母親一起生活在家鄉的留守兒童。父親外出打工,家族中的其他成員和鄰居會對留在家里的妻兒更多的照顧,所以僅父親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能得到更多來自母親和家族其他成員的社會支持,因此孤獨感也比其他兩組留守兒童更低。由于流動兒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他們主觀感受到的社會支持也比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要多。但流動兒童始終是生活在他們不熟悉的城市環境中,所以其體驗到的孤獨感也比和母親一起生活在家鄉的留守兒童要高。因此對于想要外出打工的農民工父母來說,最好能留母親在家照顧孩子。

        4結論(1)整體來說,僅母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的焦慮程度最高,流動兒童次之,僅父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焦慮程度最低。(2)僅父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得到的社會支持要顯著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但流動兒童主觀感受到的社會支持要高于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3)僅父親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的孤獨感比其他三類兒童都弱。

        參考文獻:

        [1]李海秀.《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留守兒童達6000萬,流動兒童超3500萬.光明日報,2013-05-16(014).

        [2]藺秀云,方曉義等.流動兒童歧視知覺與心理健康水平的關系及其心理機制

        [J].心理學報,2009,41(10):967-978.

        [3]韓煊,吳漢榮.深圳市流動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J].中國學校衛生,2010,31(1):64-65.

        [4]李小青,鄒泓.北京市流動兒童自尊的發展特點及其與學業行為、師生關系的相關研究

        [J].心理科學,2008,31(4):909-913.

        [5]郝振,崔麗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對留守兒童社會適應的影響研究

        [J].心理科學,2007,30(5):1199-1201.

        [6]田錄梅,張麗軍,裴丹瑩.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學習、生活及心理成長狀況的比較研究

        [J].中國特殊教育,2008,(2):8-11.

        [7]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

        [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322-324、238-241、127-131、303-305.

        [8]范興華,方曉義等. 流動兒童、留守兒童與一般兒童社會適應比較

        第8篇:流動兒童范文

        一、指導思想

        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工作以優化留守、流動兒童生存發展環境,促進留守流動兒童健康成長為目標。以動員社會支持,提高家長素質為著力點,通過“共享藍天”支持行動、維權行動、關愛行動、宣傳行動四大行動,切實推進留守流動兒童問題的有效解決,促進留守流動兒童健康成長。

        二、工作內容

        (一)開展留守流動兒童情況調查,建立留守兒童情況檔案。中小學校建立留守兒童情況登記、監護人聯系、結對幫扶、寄宿優先等制度,抓好農村寄宿制中小學的建設和管理,為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二)開展關愛活動,營造留守流動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開展“家長”、“親情電話”、“城鄉少年手拉手”、組建“留守小隊”等形式多樣的關愛活動。

        (三)教育指導留守兒童監護人,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陣地。在留守兒童集中的區域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陣地,對留守兒童監護人進行家庭教育指導,以“如何加強孩子的道德教育”、“如何關懷、愛護孩子”、“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內容,給留守流動兒童家長傳授科學育人的方法。

        三、要求和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成立李閣鎮“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任“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工作”領導組組長,教辦、婦聯、衛生、司法、民政、團委等各部門負責同志任成員,辦公室設在教辦,負責日常工作。各村也相應成立關愛留守流動兒童領導組,負責相關工作。

        第9篇:流動兒童范文

        [關鍵詞]城市;流動兒童;班級認同;危機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4)25-0001-04\[基金項目]

        班級常被學生視為精神家園,對于城市流動兒童而言,班級這一精神家園更具有特殊意義。因為在城市社會中,流動兒童不僅失去了原有鄉村社會的各類支持,還可能遭受部分城市人的冷眼和歧視,除了家庭之外,班級便成為他們最直接的精神依靠。當前班級成為城市流動兒童精神家園的道路并不順暢,突出的表現便是班級認同危機。這一危機是城市流動兒童社會認同危機在班級這一社會組織中的呈現樣態。目前人們對城市流動兒童的社會認同危機探討比較多,但對于班級認同危機這一具體樣態卻缺乏深入探討。\[1\]班級是流動兒童在城市社會中接觸最多的社會組織,找到消解其班級認同危機的策略,不僅對班級管理和城市流動兒童的發展有利,也可以為其他類社會認同危機的消解提供有益參考。

        一、城市流動兒童班級認同危機的現實表現

        班級認同,是指班級成員在心理和行為方面對所在班級表現出來的一致性傾向。對于城市流動兒童而言,通過認同比自身更為強大的班級組織,可以獲得歸屬感、安全感和力量感的滿足;對于班級而言,當包括城市流動兒童在內的所有成員對其產生了認同,成員們才能夠與班級休戚與共,并努力達成班級的各項目標。而城市流動兒童的班級認同危機,則是他們對班級產生的矛盾或相異的心理過程和行為表現,其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與非流動兒童交往的貧乏

        班級認同是交往的產物。認同是“關于內在生成的、個人的、原創的同一性”,班級成員“并不先驗地享有這種認同,他(們)不得不通過交流來贏得認同”\[2\]。通過與班級中其他成員的交往,城市流動兒童才有可能了解班級的價值目標等各類信息,并尋求自我價值與班級價值之間的一致性,從而達到自身與班級利益的契合。但一項調查顯示,在問及是否主動與非流動兒童交往時,28.9%的流動兒童選擇“有時”,18.2%的流動兒童選擇“偶爾”,5.9%的流動兒童選擇“從來沒有”。\[3\]與班級其他成員交往的貧乏阻礙了城市流動兒童對班級價值的認知與理解,他們的班級認同遭遇困境。

        (二)班級活動的參與度不高

        班級成員愿意積極參與班級的各項活動,表明其班級認同的程度比較高,相反則表明認同程度低,甚至不認同。在日常的課堂學習活動中,由于知識基礎相對薄弱以及表達力不夠強等方面的原因,城市流動兒童在課堂上發言和表現的機會并不多,部分城市流動兒童甚至是作為課堂的旁觀者而存在的。除了課堂學習活動,班級的其他活動,比如演講比賽、書法比賽、文藝活動等,他們的參與度也不夠高,大多數時間、大多數人只是以觀眾的身份出現。

        (三)班級歸屬感的缺失及各類心理問題的產生

        在現代性社會中,歸屬感的滿足是個人積極追求社會組織認同的強烈動機。對于城市流動兒童而言,班級歸屬感表現為其在班級中得到接受、尊重和支持的感覺。研究顯示,城市流動兒童在學校和班級中的歸屬感顯著低于非流動兒童。除了班級歸屬感的缺失,與班級認同危機相伴隨的還有焦慮、抑郁、孤獨、自卑等各種情緒問題。\[4\]

        (四)分割的個人群組出現

        “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組織已經成為一種絕大多數人必須賴以生存的生活方式的依托。”\[5\]由于一些城市流動兒童很難在班級組織中獲得存在感和意義感,基于對組織認同的需要,他們會在班級中組成流動兒童的小群體,一方面以之作為個人精神的寄托所,另一方面可以以之對抗班級非流動兒童群體甚至整個班級組織。

        (五)班級認同的轉移

        如果班級中城市流動兒童的人數比較少,甚至是一個人的時候,就難以在班級中形成個人群組。基于聯系與歸屬的需求,城市流動兒童的組織認同會發生轉移。一種情況是轉移到學校內其他班級的城市流動兒童群體組織,尋求這一組織的保護,另一種情況是轉移到個人身上,在他人身上尋找慰藉,這些個人可能是班級外的老鄉,也可能是班級內比較好的非流動兒童朋友。

        二、城市流動兒童班級認同危機產生的原因分析

        城市流動兒童班級認同危機的產生,既有外部環境的原因,也有城市流動兒童自身的問題。從外部環境看,首先源于制度的障礙。戶籍、教育經費等各種制度的限制,一定意義上導致了城市流動兒童在班級組織中地位與身份的窘境。其次來自社會的偏見影響。一些城市居民對流動兒童及其家長存在偏見和歧視,影響了教師和非流動兒童對流動兒童的看法,甚至一些非流動兒童家長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接觸流動兒童。再次是班級非流動兒童不良觀念和行為的影響。比如一些非流動兒童歧視流動兒童的農村身份,或者因流動兒童成績不佳影響班級聲譽而厭惡流動兒童,甚至將流動兒童與問題兒童畫上等號。最后是教師方面的問題。應該說大多數教師本著職業良心對城市流動兒童還是采取了接納的態度。一項調查顯示,教師對學校招收城市流動兒童的總體態度比較積極,“贊成”和“非常贊成”的占64.5%。但是城市流動兒童進入班級會打亂正常的教學進度,與城市流動兒童的家長溝通也相對困難,以及城市流動兒童自身特征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困難,這些都可能導致教師對城市流動兒童信任和關懷不足,進而影響城市流動兒童班級認同的形成。\[6\]

        從城市流動兒童自身看,其班級認同危機的產生首先與城市流動兒童的行為問題相關。一些城市流動兒童所表現出來的上進心不強、語言粗俗、不注意衛生等問題,會導致班級其他成員與其交往產生擔憂。其次,一些城市流動兒童的心理素質偏低。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城市流動兒童都存在認同問題,在城市流動兒童內部存在“處境不利―壓力―適應不良”和“處境不利―心理彈性―適應良好”兩種不同類型的個人應對模式。\[7\]當城市流動兒童心理彈性良好的時候,他們能夠比較好地規避認同危機,形成合理認同。再次,城市流動兒童還存在著一些錯誤的認同觀念。一些城市流動兒童為了維護自尊,過分美化農村生活,或者污名化城市人,等等,這些都會阻礙其與班級其他成員的交往,阻滯認同班級的進程。

        三、城市流動兒童班級認同危機的消解策略

        查爾斯?泰勒認為,“現代認同并不關乎能否與宇宙哲學的秩序相匹配,而在乎能否回應自我內心的需要和欲望”\[8\]。城市流動兒童對于班級組織的積極認同需要得不到滿足,是形成班級認同危機的根本原因,而消解班級認同危機的方法則是滿足城市流動兒童班級認同的需要。按照社會組織認同需要的層次可將社會認同分為生存性認同、歸屬性認同和成功性認同三個維度,因此教師對于城市流動兒童班級認同危機的消解策略可以從這三個維度展開。

        (一)信任與示能

        如果城市流動兒童發現班級組織能夠滿足其存在感和安全感的需要,就會產生對班級的生存性認同。采取信任的方式,是教師引導城市流動兒童產生班級生存性認同的一種策略。一方面,教師的信任意味著城市流動兒童被班級組織中最高的權威接納。另一方面,教師對流動兒童的信任能激起班級其他兒童對流動兒童的信任,因為教師作為權威的評價者,其對某位學生的信任評價、信任賦予,會成為其他學生對該學生信任的理由。埃里克森、吉登斯等都將信任作為安全感獲得的基礎。當班級其他成員都能夠接納和信任城市流動兒童的時候,意味著城市流動兒童在班級組織中可以獲得安全感的滿足。一旦缺少班級成員賦予的信任,城市流動兒童便會產生存在性焦慮或憂慮。信任可以避免存在性焦慮的產生,使城市流動兒童對班級組織產生生存性認同。

        組織理論認為,人們基于生存而依附于社會組織的動機是社會所具有的風險性與不確定性,只有加入比自己更強大的組織,人們才能減少生存的不確定性。同時對于人們而言,組織的力量越強大,證明組織對自己的支持力才有可能越強大,自己存在于這一組織之內,才越容易滿足安全感、力量感之類的生存性需要,相應的組織認同感也就越強烈。因此,班級組織需要向城市流動兒童積極地展示其內在的力量。班級力量的展示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向城市流動兒童介紹班級取得的成績,或者介紹其他同學(尤其是其他城市流動兒童)在班級中快速成長的例子;二是幫助城市流動兒童及時解決各種生活和學習的困難,讓城市流動兒童感受到班級是強大的支持實體。

        (二)溝通與遷移

        歸屬性認同是組織成員謀求具有組織成員資格的組織認同心理。個體是社會的存在物,具有強烈的聯系需要,通過班級組織滿足其歸屬和愛的需求,個體便會生發歸屬性組織認同。促進城市流動兒童對班級組織產生歸屬性認同,可采取溝通與遷移這兩類策略。

        根據信息論的觀點,組織認同取決于成員與組織之間的信息交流,班級組織更大程度上向城市流動兒童開放自己的信息,比如班級的發展愿景、價值觀及所取得的各項成果,城市流動兒童才有可能發現這些信息與自我信息之間的聯系性,從而將自我與組織聯系起來。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城市流動兒童會努力發現自己的個性特征、個體需要,尤其是自身價值觀與班級在價值觀方面具有的某些一致性或者相似性;另一方面當城市流動兒童發現二者存在不一致的時候,他們會努力改變自己的價值觀,使之趨近班級的價值觀。

        遷移指的是當城市流動兒童對班級教師或者同伴群體產生了歸屬性認同之后,會將這種認同轉移到對班級組織的認同。遷移策略實現的路徑有兩類,一是密切班主任及其他教師與城市流動兒童的關系。由于教師在班級組織中擁有高度的權威,當城市流動兒童對班級教師產生了認同感與親密感時,他們會將這種認同轉移到認同班級組織上。二是鼓勵同伴互助。當城市流動兒童進入新班級組織之后,建立其參與的亞群體組織,比如學習小組、實驗小組之類,以任務為導向保證了城市流動兒童在班級組織中有密切交流的伙伴,共同的目標、相互的信任、長期的承諾,將促使他們與班級有關成員建立起密切的伙伴關系,形成對這些班級亞組織的認同,而對班級亞組織的認同則會轉移到對整個班級組織的認同上來。

        (三)成就與賦意

        包括城市流動兒童在內的所有人都有追求成功規避失敗的動機,同時成功又需要一定的環境支持。如果城市流動兒童發現借助班級這個平臺可以獲得自我增強和自我發展,他們便會對班級產生成功性認同;相反,如果城市流動兒童在班級中無法獲得成功感,他們自然不會認同班級,轉而會在其他組織中尋求成功性滿足,進而導致對班級組織的背離。為了滿足城市流動兒童的成功性認同心理,可以采取成就與授權策略。

        這里的“成就”是做動詞使用的,指的是班級為城市流動兒童提供各種體驗成功的機會,成就他們實現成功的愿望與夢想。由于成就發出的主體是班級,班級的各種資源和機會支持了城市流動兒童成功的實現,城市流動兒童自然會形成對班級的成功性認同。班級對于城市流動兒童的成功性支持具體表現在兩個層面:其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包括城市流動兒童在內的全體班級成員都有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如一位班主任在班上開展了“請到我的家鄉來做客”等“地圖上旅行”系列活動。城市流動兒童通過展示自己家鄉的美好景色、特色風俗,得到班級其他同學的贊賞,從而體驗到成功的自豪感。其二,堅持采取積極的評價方式,讓城市流動兒童體驗成功。我們無法回避,班級主要的評價指標之一是考試分數,但是關鍵在于教師如何解讀考試分數。教師的評價及其所裹挾的期望會增加或減少學生的成功體驗。實踐中常有這樣的情況:學生考了100分,教師評價為這是該生偶然所得,該學生的成功感銳減;學生只考了70分,教師評價為進步很大并表示對其充滿希望,該學生體驗到的則是成功感。總之,成就策略的核心在于,教師的各種努力都旨在保障城市流動兒童在班級中不斷有成功性體驗。

        賦意策略指的是通過向城市流動兒童傳遞班級組織的目標、價值取向、歷史、使命等信息,讓城市流動兒童感受到其在班級中具有獨特的組織身份意義和價值性。這種獨特的身份意義不是其作為社會移民的這一身份的獨特性,而是作為班級成員能夠為班級做出貢獻的獨特價值。賦意的方法包括讓城市流動兒童擔任小組長或者班委,或者特別授權及分派指定任務,等等。正因為其在班級中有獨特的意義和價值,為了繼續保有并增強這種意義和價值,城市流動兒童便會更加依賴于班級,效力于班級。

        參考文獻:

        \[1\] 尹書強.城市流動兒童社會認同問題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08:36.

        \[2\] 〔加〕查爾斯?泰勒.現代性之隱憂\[M\].程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55.

        \[3\] 吳新慧.流動兒童社會融入狀態分析――以杭州市為例\[C\].浙江省社會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暨2007學術年會,2007.

        \[4\] 溫穎,李人龍,師保國.北京市流動兒童安全感和學校歸屬感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S4).

        \[5\] 王彥斌.中國組織認同\[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102.

        \[6\] 杰,史秋霞.利益相關群體視角中的流動兒童學校教育\[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区二区日韩一区视频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播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一区 | 日本免费香蕉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