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范文

        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

        第1篇: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范文

        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基本現狀構建完善一、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發展,高職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高職教育對人才的培養能夠滿足社會對專業性技術人才的需求,同時也能適應企業定制人才的機制。高校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的模式主要是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狀況而產生的,這種模式在國外提出與發展已久,并且其機制也十分成熟,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專業性人才。我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起步時間較晚,并且沒有官方的鼓勵和政策引導支持,其多呈現零散性和自發性特點。盡管如此,我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仍然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并在社會上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和口碑,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是按照企業的需求進行專業的設置,在課堂教學方面進行實踐培訓,同時在學生畢業時能夠直接擇優進行企業對口崗位工作。這種人才培養及辦學模式是高職教育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化、職業化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勵行業組織、企業舉辦職業學校,鼓勵委托職業學校進行職工培訓。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和教師實踐,鼓勵企業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但是現階段校企合作模式在高校擴招、教育改革調整等因素的影響下,這種合作模式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尤其是雙方利益點的平衡方面,更是直接影響校企合作的穩固、有效與持久,如何尋找二者之間的利益結合點,構建校企合作的有效運行機制,是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教育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社會必然性

        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合作是給予資源的互相依賴,高職院校是以發展職業教育,培養具有專業技術、更加符合社會企業需要的人才,而企業也需要人才的支撐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高職院校的辦學目的與內在屬性,其發展有著社會必然性。

        1.校企合作是社會化大生產對于專業人才需求的必然選擇。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企業對于僅僅擁有理論而少實踐的本科、研究性人才的需求逐步減少,相反卻大量需求擁有專業技能及實踐經驗的專業性人才。現代工業對于人才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通過校企合作才能更好地使高職教育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培養不同層次的專業性技術人才。

        2.校企合作是企業不斷發展,不斷需求多種類人才的必然要求。現代企業的發展速度十分迅速,新型技術更新頻率較快,傳統高職教育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代企業技術更新的步伐,導致社會需求與人才培養的脫節。校企合作能夠緊跟社會企業的發展方向,為企業新型技術種類定制專業性對口人才,滿足社會對于新型人才的要求。

        3.校企合作是雙方互惠互利,資源互依的必然結果。高職院校的辦學目的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同時招收一定比例的高考生資源,緩解高等教育的壓力。同時社會企業也需要專業性、實踐性的人才,校企合作能夠有效地滿足雙方的目的,使二者能夠找到利益的結合點,互惠互利。

        三、我國當前校企合作的模式與存在的問題

        (一)校企合作的模式

        我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實際上市模仿實踐教學的一種樣式,也是實踐教育的延生。在當前我國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機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模式:

        1.校企股份合作模式。這種模式是指獨立的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以股份合作的方式進行合作,企業向高職院校注資,并直接參與學校辦學,享受學校的科研成果和人力資源。

        2.企業主導型合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企業自行投資辦學,對學校擁有管理權,獨享學校的成果。

        3.學校主導模式。這種模式是指學校自行投資興辦產業,以學校為人才培養基地,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和技術支持。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1.校企合作層次較淺。現階段的校企合作主要是為了自身的發展、生存而主動進行合作。雙方的合作仍然停留在項目的支助、學校基地的援建、員工的培訓等方面,合作層次較淺,未能建立一個有效的、長期的合作機制。

        2.企業參與程度不高。由于我國校企合作的起步時間較晚,企業對缺少實踐經驗的合作制度的信任度不高,因此,導致社會企業的參與度較低,并且不積極。

        3.缺乏政策制度保障。雖然現階段我國校企合作發展較為良好,但是至今為止,仍然沒有有效的、專門的制度和政策給予規范和支持,使得校企合作機制缺乏完善的統籌機制以及合理布局。

        三、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機制的構建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沒有制度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校企合作即使在現階段發展較為良好,但不保證今后不出現風險,只有政策和制度的保證,才能強有力地保證校企合作持續、健康地運行下去。

        2.實行多樣化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政府要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并對校企合作進行鼓勵和激勵,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選擇多種合作模式共進的方式,成立專門的校企合作機構,加強企業與高校的合作互動,將產學研緊密結合起來,共享利益關系,真正實現企業與學校的深層次合作。例如訂單培養模式,我院與國內知名企業吉煤集團、中煤建筑安裝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煤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等簽定近500人才培養計劃,由企業對我校簽下訂單,對其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企業向我校提供實訓設備,利用院校培訓機構來培訓企業員工,并提供獎學金,以合同訂單的形式將雙方的關系轉變為利益合作,使雙方都能積極關注、執行和維護校企合作的過程和成果,并且使得學生一出校門就能得到一份就業選擇,擴大其就業門路,形成招生和就業的良性循環,使家長、學生、學校、企業都能找到各自的利益平衡點。

        3.強化社會評估機制。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要注重質量教學,重視辦學過程中的教學投入和成果推廣,吸收社會企業主動參與學校的研究和人才培養計劃中。并且建立完善的社會和院校、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機制,強化社會對于校企合作成果的評估機制,增強社會各界對于校企合作的信心和支持。

        4.校企合作在不同專業方面進行分層次合作,梯形合作,使雙方得到共贏。高職院校在于企業進行合作時,要進行專業商討和計劃,形成多層次的合作體系。例如,安排學生頂崗實習、企業進行特殊的院校職業指導和內部招聘會等,另外企業也可以派遣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親臨學校進行辦學指導,審核院校教材和上課內容,同時為學校教師提供進入企業進修的機會,與學校形成多層次的合作。

        5.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高職院校與企業的長效合作機制的建立必須由政府部門開頭,適當引導和激勵,維持企業和學校的利益平衡;給予行業一定的行政補貼,以減稅等方法鼓勵企業與院校進行合作;規范對校企合作的管理,協調學生、家長、院校、企業之間的矛盾,平衡和保障各方的利益。

        四、總結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是現代化社會教育與經濟需求的必然結果,它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是一種新興的教育培養模式。在現階段我國的校企合作起步較晚,在發展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但是我們要堅持建立校企合作的長久機制,走可持續化校企合作之路,為改善我國經濟社會人才需求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第2篇: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范文

        本文針對當前職業教育教材編輯初審書稿時存在的問題,從繼續教育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從而提升編輯的初審能力,進而提高編輯的出版效率。

        關鍵詞:

        職業教育;教材;初審;能力

        從2003年開始接觸職業教育教材的出版,工作內容涉及職業教育教材的選題策劃、組稿、初審、編輯加工、排版、校對、復審、終審和印刷出版各個方面。十余年來,經歷的稿件很多,各類層次學校的稿件,各種層次作者的稿件,可以說不計其數。近幾年由于新入職的編輯很多,終復審稿件時發現有很多問題完全可以在初審時規避掉,但是問題延續到復審甚至終審層面才發現,不僅耽誤了出版時間,而且返工費時費力,之前的工作都白做了。為此,我們針對這些問題對編輯進行了多方面的教育培訓,希望通過繼續教育提升編輯的初審能力。

        一、目前編輯繼續教育時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教育內容與需求不對稱

        目前有不少針對編輯的繼續教育內容陳舊,脫離實際,沒有針對性。例如新聞出版總署針對編輯的繼續教育網絡課程中,有些課程已經是十多年前錄制的了,內容非常陳舊,完全和現實脫節。或者培訓僅僅流于形式,在未進行充分考慮和調研的情況下,就組織編輯參加各種培訓課程,忽視了培訓內容是否對編輯工作有指導意義。

        (二)教育方式單一

        教育方式單一,形式落后,編輯參與積極性不高,達不到繼續教育的預期效果,對實際工作也沒有指導意義,不僅浪費時間而且還增加出版社經營成本。編輯繼續教育不只是參加培訓,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方式,比如一對一輔導、專家講座、學術會議等。

        (三)繼續教育體系不完善

        出版社的繼續教育一般都是由人事部和質檢部一起負責,缺乏長期性和系統性的規劃,在繼續教育的內容和方式上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在制度上也大都不完善,重形式,輕考核,缺乏健全完善的繼續教育效果評估體系,僅僅把繼續教育當作一項任務。

        初審是編輯出版工作中的基礎性工作,是三級審稿的第一級審查,在整個出版流程中占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負責初審的責任編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后期的出版流程以及圖書質量和出版效率。所以,編輯應該非常重視初審工作,不論作者的地位高低、遠近親疏,都應該把稿件是否具有創新性、規范性、實踐性、科學性等作為評審的客觀標準,切不可馬虎大意。編輯提升初審能力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一對一輔導

        這個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教育方式。終復審的老師可以針對稿件中發現的具體問題,對責任編輯進行一一講解。尤其是在初審稿件是就應該能夠發現的問題,一定要在開始的時候就規避掉。這類問題很多,諸如稿件是否完整,字數是否合適,內容是否存在抄襲行為,讀者定位是否明確等。

        (二)專題培訓

        1.避免照本宣科和高深莫測

        培訓時按照講義照本宣科、平鋪直敘、脫離實際地講下去,聽課的效果顯而易見。還有些老師故意將內容講得很高深,似乎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水準,讓編輯感覺聽不懂,華而不實。

        2.避免當眾批評和居高臨下

        老師在培訓時盡量避免當眾批評,否則容易造成尷尬局面,使編輯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影響日后工作。講課方式避免居高臨下,最好能夠邊講邊與編輯互動,加深編輯對培訓內容的消化。

        3.多用案例授課

        案例授課不僅僅針對性強,而且有意義的案例可以使編輯記憶深刻,在日后的工作中會更加注意這方面的問題。編輯初審稿件時會發現很多問題。一是書名不正確。大家可能會覺得有趣,書名能有什么錯誤?其實不然,剛收到的稿子,很多書名是有錯誤或者不合適的。教材的書名需要根據對應的課程名稱確定,切不可以創新之由隨便命名,嘩眾取寵。二是目錄不正確。根據目錄可以直接看出全書內容是否結構完整,布局合理。目錄有問題的很多,有的是邏輯上有錯誤,有的是缺少一部分內容,最嚴重的還有政治問題,一定要特別注意。三是圖片有問題。編輯要注意稿件中的圖片是否清晰,分辨率至少在300dpi以上,圖片要有圖號,是否與上下文呼應?尤其更要注意地圖、人民幣等圖片是否正確使用。圖片要在排版之前一定要確定好,否則因為圖片有問題后期再調換或者動版會非常麻煩。圖中的內容也需要注意。四是表格有問題。表格是為了直觀比較數據、快速瀏覽項目、進行各種數據運算的一種書面表達方式。在職業類教材中表格的出現率非常高。表格處理應該注意“簡單明了”“表達一致”“明晰易懂”這幾個特點。尤其是“表達一致”,即表中各種平行的術語、數字、簡稱應該上下或左右統一,以免給讀者造成混亂。五是定義有問題。全文無自定義內容。作為教材,里面的定義必須是公認的,準確無誤的。六是文字有問題。編輯初審稿件時要通讀全文,看行文是否流暢,語言是否簡潔意賅,文字用語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口語化或者抒情散文式的寫作方式是不可取的。另外,由于輸入法的緣故,稿件難免有不少不規范的字、詞和句子,這些除了編輯自己在通讀的過程中發現,還可以借助專業的“黑馬校對”軟件糾正一些錯誤。實際工作中碰到的此類案例非常多。培訓的時候不僅可以用這些案例直接進行講解,還可以和編輯互動,讓編輯發現問題,改正問題,不僅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還能提高學習質量。

        (三)參加學術會議

        作為一個優秀的編輯工作者,一定要深入了解專業領域的發展動態,除了平時關注新聞媒體方面的報道和學術期刊論文動態,還要參加學術研討會議,和行業專家多交流。這是一個極好的提高專業素養的途徑。出版社多鼓勵編輯參加專業學術研討會。

        (四)積極參加新聞出版總署的繼續教育

        新聞出版總署每年都要求責任編輯進行不少于72小時的繼續教育,責任編輯要認真對待,不能敷衍了事。

        新入職的編輯要積極參加編輯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系統的學習,提高自己業務能力。

        (六)合理運用獎懲制度

        每年安排至少兩次質量檢查,質量檢查不合格的編輯,除了教材要全部下架重新修改外,責編還要受到相應懲罰。終審稿件是若發現編輯弄虛作假行為,也會根據規章制度受到相應的處罰。通過獎懲制度激勵編輯提升初審能力。編輯如果通過繼續教育,初審能力提升后,稿件就能很順利地進入出版流程,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從而縮短生產周期,提高出版效率。

        三、結語

        初審是編輯工作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做好初審工作是編輯的重要職責。稿件初審作為出版流程中,編輯應該在工作中逐漸掌握初審工作的內容和方法,通過繼續教育不斷學習和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為出版高質量的職業教育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汪繼祥.科學出版社作者編輯手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2]崔青峰.高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創新[J].科技與出版,2014(2).

        [3]王軍偉.加強高等職業教育教材規劃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3(25).

        [4]吳曉.職業教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策略探究[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3(10).

        [5]劉洪濤,汪立亮,楊小軍,冉磊.當前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教通訊,2012(3).

        [6]王佳家,裴燕.衛生職業教育教材發展現狀及策劃思路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2(15).

        [7]夏建軍,郭飛,王學軍.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教材出版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編輯之友,2012(9).

        [8]尚云東,高建華.職業教育教材建設質量探討[J].科技信息,2011(23).

        [9]周麗琴.國內外職業教育教材建設與管理研究的比較[J].職教通訊,2010(2).

        第3篇: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范文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材;初審;能力

        從2003年開始接觸職業教育教材的出版,工作內容涉及職業教育教材的選題策劃、組稿、初審、編輯加工、排版、校對、復審、終審和印刷出版各個方面。十余年來,經歷的稿件很多,各類層次學校的稿件,各種層次作者的稿件,可以說不計其數。近幾年由于新入職的編輯很多,終復審稿件時發現有很多問題完全可以在初審時規避掉,但是問題延續到復審甚至終審層面才發現,不僅耽誤了出版時間,而且返工費時費力,之前的工作都白做了。為此,我們針對這些問題對編輯進行了多方面的教育培訓,希望通過繼續教育提升編輯的初審能力。

        一、目前編輯繼續教育時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教育內容與需求不對稱

        目前有不少針對編輯的繼續教育內容陳舊,脫離實際,沒有針對性。例如新聞出版總署針對編輯的繼續教育網絡課程中,有些課程已經是十多年前錄制的了,內容非常陳舊,完全和現實脫節。或者培訓僅僅流于形式,在未進行充分考慮和調研的情況下,就組織編輯參加各種培訓課程,忽視了培訓內容是否對編輯工作有指導意義。

        (二)教育方式單一

        教育方式單一,形式落后,編輯參與積極性不高,達不到繼續教育的預期效果,對實際工作也沒有指導意義,不僅浪費時間而且還增加出版社經營成本。編輯繼續教育不只是參加培訓,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方式,比如一對一輔導、專家講座、學術會議等。

        (三)繼續教育體系不完善

        出版社的繼續教育一般都是由人事部和質檢部一起負責,缺乏長期性和系統性的規劃,在繼續教育的內容和方式上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在制度上也大都不完善,重形式,輕考核,缺乏健全完善的繼續教育效果評估體系,僅僅把繼續教育當作一項任務。

        二、如何有效提升編輯初審能力

        初審是編輯出版工作中的基礎性工作,是三級審稿的第一級審查,在整個出版流程中占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負責初審的責任編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后期的出版流程以及圖書質量和出版效率。所以,編輯應該非常重視初審工作,不論作者的地位高低、遠近親疏,都應該把稿件是否具有創新性、規范性、實踐性、科學性等作為評審的客觀標準,切不可馬虎大意。編輯提升初審能力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一對一輔導

        這個是最為有效的一種教育方式。終復審的老師可以針對稿件中發現的具體問題,對責任編輯進行一一講解。尤其是在初審稿件是就應該能夠發現的問題,一定要在開始的時候就規避掉。這類問題很多,諸如稿件是否完整,字數是否合適,內容是否存在抄襲行為,讀者定位是否明確等。

        (二)專題培訓

        1.避免照本宣科和高深莫測培訓時按照講義照本宣科、平鋪直敘、脫離實際地講下去,聽課的效果顯而易見。還有些老師故意將內容講得很高深,似乎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水準,讓編輯感覺聽不懂,華而不實。2.避免當眾批評和居高臨下老師在培訓時盡量避免當眾批評,否則容易造成尷尬局面,使編輯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影響日后工作。講課方式避免居高臨下,最好能夠邊講邊與編輯互動,加深編輯對培訓內容的消化。3.多用案例授課案例授課不僅僅針對性強,而且有意義的案例可以使編輯記憶深刻,在日后的工作中會更加注意這方面的問題。編輯初審稿件時會發現很多問題。一是書名不正確。大家可能會覺得有趣,書名能有什么錯誤?其實不然,剛收到的稿子,很多書名是有錯誤或者不合適的。教材的書名需要根據對應的課程名稱確定,切不可以創新之由隨便命名,嘩眾取寵。二是目錄不正確。根據目錄可以直接看出全書內容是否結構完整,布局合理。目錄有問題的很多,有的是邏輯上有錯誤,有的是缺少一部分內容,最嚴重的還有政治問題,一定要特別注意。三是圖片有問題。編輯要注意稿件中的圖片是否清晰,分辨率至少在300dpi以上,圖片要有圖號,是否與上下文呼應?尤其更要注意地圖、人民幣等圖片是否正確使用。圖片要在排版之前一定要確定好,否則因為圖片有問題后期再調換或者動版會非常麻煩。圖中的內容也需要注意。四是表格有問題。表格是為了直觀比較數據、快速瀏覽項目、進行各種數據運算的一種書面表達方式。在職業類教材中表格的出現率非常高。表格處理應該注意“簡單明了”“表達一致”“明晰易懂”這幾個特點。尤其是“表達一致”,即表中各種平行的術語、數字、簡稱應該上下或左右統一,以免給讀者造成混亂。五是定義有問題。全文無自定義內容。作為教材,里面的定義必須是公認的,準確無誤的。六是文字有問題。編輯初審稿件時要通讀全文,看行文是否流暢,語言是否簡潔意賅,文字用語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口語化或者抒情散文式的寫作方式是不可取的。另外,由于輸入法的緣故,稿件難免有不少不規范的字、詞和句子,這些除了編輯自己在通讀的過程中發現,還可以借助專業的“黑馬校對”軟件糾正一些錯誤。實際工作中碰到的此類案例非常多。培訓的時候不僅可以用這些案例直接進行講解,還可以和編輯互動,讓編輯發現問題,改正問題,不僅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還能提高學習質量。

        (三)參加學術會議

        作為一個優秀的編輯工作者,一定要深入了解專業領域的發展動態,除了平時關注新聞媒體方面的報道和學術期刊論文動態,還要參加學術研討會議,和行業專家多交流。這是一個極好的提高專業素養的途徑。出版社多鼓勵編輯參加專業學術研討會。

        (四)積極參加新聞出版總署的繼續教育

        新聞出版總署每年都要求責任編輯進行不少于72小時的繼續教育,責任編輯要認真對待,不能敷衍了事。

        (五)鼓勵新編輯參加職業資格考試

        新入職的編輯要積極參加編輯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系統的學習,提高自己業務能力。

        (六)合理運用獎懲制度

        每年安排至少兩次質量檢查,質量檢查不合格的編輯,除了教材要全部下架重新修改外,責編還要受到相應懲罰。終審稿件是若發現編輯弄虛作假行為,也會根據規章制度受到相應的處罰。通過獎懲制度激勵編輯提升初審能力。編輯如果通過繼續教育,初審能力提升后,稿件就能很順利地進入出版流程,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從而縮短生產周期,提高出版效率。

        三、結語

        初審是編輯工作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做好初審工作是編輯的重要職責。稿件初審作為出版流程中,編輯應該在工作中逐漸掌握初審工作的內容和方法,通過繼續教育不斷學習和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為出版高質量的職業教育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汪繼祥.科學出版社作者編輯手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2]崔青峰.高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創新[J].科技與出版,2014(2).

        [3]王軍偉.加強高等職業教育教材規劃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3(25).

        [4]吳曉.職業教育教材設計與編寫策略探究[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3(10).

        [5]劉洪濤,汪立亮,楊小軍,冉磊.當前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教通訊,2012(3).

        [6]王佳家,裴燕.衛生職業教育教材發展現狀及策劃思路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2(15).

        [7]夏建軍,郭飛,王學軍.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教材出版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編輯之友,2012(9).

        [8]尚云東,高建華.職業教育教材建設質量探討[J].科技信息,2011(23).

        [9]周麗琴.國內外職業教育教材建設與管理研究的比較[J].職教通訊,2010(2).

        第4篇: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范文

        【關鍵詞】普通教育 基礎 職業生涯 人才標準

        我國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包括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兩翼,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各個層次,成長教育和繼續教育等各個階段。我們這個教育體系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獲得更好、更科學、更完善的教育,使學生有知識、有能力、有思想、有紀律,進而適應社會,為社會創造財富,為世界作出貢獻,同時也使自己的職業生涯更完美、更輝煌。而在這個體系中,普通教育是根基,是職業教育的強大后盾,更為學生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基礎。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一生只從事一種職業,也許一生中從事多種職業,而每個人都希望找到一個相對穩定、適合自己的職業,但每個人的職業生涯實際上卻是千差萬別,有的順風順水,一路高歌猛進,做什么都很容易成功,事業做得有聲有色;有的卻一路坎坷,職業換了一個又一個,卻是這個不能勝任那個又做不好,自己的職業生涯一片黯淡。如何規劃、影響,進而成就自己的職業生涯,往往受學識、愛好、機遇、責任心、自信心、自我表現意識、情緒穩定性、社會影響力等主客觀條件的制約,而這些只有在各個階段的普通教育中有針對性的去培養、去歷練,完成“原始積累”,才有能力打開自己上行的空間,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

        況且,21世紀的人才標準是這樣的:1. 融會貫通。就是需要知識豐富,又具備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善于自學和自修,并可以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于生活和工作實踐,懂得做事與做人道理的人才。2. 創新與實踐相結合。從根本上說,價值源于創新,但創新只有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效力。以創新推動實踐,以創新引導實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研發出卓越的產品,才能創造出極大的物質財富。3. 跨領域的綜合人才。21世紀是各學科、各產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世紀。現代社會和現代企業不但要求我們在某個特定專業擁有深厚的造詣,還要求我們了解甚至通曉相關專業和領域的知識,并善于將更多領域的技能結合起來,綜合應用于具體的問題。4. 智商、情商、靈商均衡發展。高智商不僅代表著聰明才智,也代表著有創意,善于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情商是認識自我、控制情緒、激勵自己以及處理人際關系、參與團隊合作等相關的個人能力的總稱,情商的重要性在現代社會已經遠遠超過了智商。高情商代表有正確的價值觀,能分辨是非,甄別真偽。那些沒有正確價值觀指引、無法分辨是非黑白的人,其他方面的能力越強,對他人的危害也就越大。5. 性格積極樂觀,與人善于溝通合作。積極樂觀的人更能適應21世紀的競爭環境,更能接受失敗和迎接挑戰,同時經濟全球化也離不開人與人的溝通和合作。

        綜上所述,一個人要想獲得通達的職業生涯,適應現代社會,必須通過教育去改善、完善和塑造自己,使自己符合“標準”。而普通教育恰恰是承擔了這項任務,21世紀“人才的標準”就是我們普通教育的準則,通過普通教育使學生盡可能多的培養出上述優良品質,學生在職業生涯中才能如魚得水,而在這個教育的過程中以下幾個方面更應尤其注意。

        一、育德

        一個品德有問題的人、缺乏正確價值觀的人、無法分辨是非的人,他的智商越高,其他方面的能力越強,對他人和社會的危害也就越大,他的職業生涯肯定也就越失敗。所以我們要時刻把德育放在首位。

        學校、家庭、社會要通過各種途徑,利用各種方法進行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和規章制度的教育;遵紀守法教育;法律基礎知識教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集體主義精神、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的教育;創新精神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保護環境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二、啟智

        我們要用一流的師資隊伍打開學生迷蒙的心竅,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傳授古圣先賢的文化理論和現代的科學技術,完成他們職業生涯最基本的知識儲備;教會他們如何學習,怎樣學習,以便他們日后能根據現實情況,與時俱進地接受新知識,掌握新本領,不斷地增添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獲得各項能力。

        我們要用先進的硬件設備和實驗室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開發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我們應在普通教育階段開設內容廣泛的職業課程,即是對將來有可能進行職業教育的銜接,又可以培養學生職業價值觀念和獨立生活能力及謀生能力。

        三、健體

        學生只有有了強健的體魄,才能有精力去學習、工作,才能克服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學校各項體育運動的開展除了強身健體以外,也能激發同學們的進取心和培養頑強的斗志。

        四、塑美

        第5篇: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范文

        [論文摘要] 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包括設計素描、設計色彩、構成藝術等課程,這些課程目前采用傳統的課程設置模式,內容相對比較孤立,聯系性不是很強,沒有能夠發揮基礎課程的應有作用。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如何更好的適應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創新的需要以及更好的配合專業發展做了一些分析,在整合基礎課程相關內容、采取措施改善教學效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見解,以期更好的促進專業的良性發展。

        一、前言

        近年來,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發展適逢高職高專項目化教學改革的大潮,高職院校都非常注重專業建設,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注重工學結合。本人在擔任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工作過程中也在不斷地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基礎教學的效果和質量,針對藝術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的現狀,結合專業建設及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方向說說自己的體會。

        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為專業學習打下基礎,使學生在專業學習上有一個前期的鋪墊,從專業基礎課程的定位和性質上面來說,它應該是強調專業的通識教育,是為專業課程服務的。目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一般而言包括設計素描、設計色彩、三大構成(構成藝術)、圖形創意等課程,整體而言,在課程設置相差不大,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存在個體差異,比如有的學校還開設了裝飾雕塑、圖案等課程等,不一而足。

        在當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得到大力發展的形勢下,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得到了各位老師的重視,在實踐中正不斷地加以創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反響。而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從目前來看,基本上都是沿襲傳統的模式,開設內容都是按照素描、色彩、構成等進行分類,盡管在教學內容上面偏向于設計教學,但也不排除簡單照搬照抄過去的模式等現象,和本科相比,最大區別就是課時數量上的壓縮。這樣,一方面由于高職層次學生繪畫水平相對薄弱,另一方面,基礎課程設置沒有體現出高職特色,千人一面,導致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并沒有能夠發揮出基礎課程應有的作用和效果。

        在此情況下,專業基礎課程設置如何和具體的人才培養目標相契合,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改革創新,將教學與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進行融合,以適應專業發展的需要,起到應該具有的作用都值得我們去思考。

        二、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也需要適應專業及社會的發展

        毋庸置疑,由于基礎課程的性質決定了它的服務職能,因此他也要適應專業發展的要求。

        首先,從課程方面來說,由于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歷史都比較短暫,在課程設置上難免出現本科類似專業的翻版,對于人才培養模式的定位以及就業市場的開拓,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專業基礎課課程設置還留有歷史印跡,專業基礎教學內容在許多方面難免也存在一些過時的理念。

        另外,學生進校時專業基礎相對薄弱,很多同學進校以后還是攀比高考專業分數的高低,注重繪畫技能的衡量,對于設計專業的內涵理解還不是特別理解,從而影響到他們對于基礎課程的教學目的的實現。在課程學時上,基礎課的課時時數也是有限的,一般每門基礎課的課時都是在50學時左右,甚至更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顧此失彼,或者被動和孤立的去學習既有的課程,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

        因此,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如何和已有的教學條件相結合,做到因地制宜,真正將教學資源充分利用,體現所開設專業之間的相互補充和融合還需要不斷的改進。

        其次,從教師方面的情況來看,還存在思想不重視,實際教學方法和預計不統一的現象,認為改革是專業課老師的事,基礎課不是那么很重要的印象。

        這種現象是由多種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從事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的老師,由于過去的精英教育背景,一般都是專業藝術院校畢業,他們習慣以自己的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經歷來套用到高職教學模式當中,要么過分強調照搬國內甚至國外的一些專業藝術院校的做法,要么還習慣于傳統教學的方式,甚至是針對本科生的教學方法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有意無意的灌輸純藝術方面的內容和要求,忽略設計思維的轉變。導致在教學過程中非常喜歡運用傳統的教學經驗,比如在設計素描教學中單純地作為傳統的素描知識教學,或者課堂訓練的內容依然注重素描、色彩等基本功的訓練而忽略設計思維的轉變。

        再次,從教學模式上來說。目前,情景教學,崗位模擬實訓是得到廣泛認可的高職教學模式,體現了職業能力的培養和崗位需求的變化。任務驅動,項目化教學成為大家在專業教學改革過程中普遍實施的一種教學要求,得到了專家和社會的認同,也取得了一定的實際效果。但是,從思想的重視程度來說,基礎課任教老師認為這樣的模式更適用于專業性比較強的課程,對于基礎課程來說,和專業能力以及崗位掛鉤并不是很明顯,加上教學硬件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盡管也實施了項目化教學,但還不能夠很好的體現教學效果,需要對這種模式加以總結和創新。

        三、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整合初探

        1.打破傳統學科分類,整合相關課程,突出基礎課程作用

        高職設計專業由于學時有限,和培養目標的要求,決定了基礎課程的課時比重偏低,如果按照具體的課程體系安排教學內容必然出現課時平均分配,結果就會導致教學目標重點不夠突出,教學效果難以實現,學生感覺課程猶如雞肋。根據在教學過程中的體會以及對學生的調研,現實的教學效果確實如此,很多學生在上完素描和色彩等基礎課程之后,普遍感覺教學時間太短,還沒進入狀態課程就換了其他課程內容。

        因此,為真正體現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作用,在基礎課程的內容上可以大膽做一些調整。參考專業課程模塊化教學方式,打破傳統的課程模式在課程設計、課程內容、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評價等方面的基本特色與樣式,嘗試將傳統的按學科分類的設計素描、設計色彩、構成藝術等專業基礎課程的相關內容進行整合,知識體系重新構建,組成綜合的基礎課程,在強調為專業課程服務的基礎上,著重突出思維方式的轉變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精心設計教學模塊內容,設置成綜合基礎課程,在學時上保持總量不減少,素描和色彩等原來的傳統課程內容僅僅作為創意的表達手段融合在項目過程當中加以訓練,使學生在項目實踐中轉變思維方式和表達能力,讓學生提前接觸專業技能知識。從而在心理上和實際學習過程中明確自己未來的職業定位,盡早進入設計的狀態。

        2.借鑒專業課程項目化模式,強化課程組織結構

        傳統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如前所述,過分強調學生的繪畫表達技能的提高,而高職層次學生的專業基礎相對來講整體偏弱,很多學生進校之前,可能都是半路出家,讓他們花上幾個星期再來進行基本功的訓練,結果注定是為了畫畫而畫畫,最后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學科之間相對獨立,知識的融合不夠緊密,而忽略知識之間的聯系,比如設計素描和設計色彩課程之間的區別是很明顯的,學生在上完兩門課程之后,能將兩門課程加以聯系的很少,一般都認為,設計素描訓練還是形體、結構、比例、明暗的延續,如何將設計素描和色彩知識結合進行新的創造往往意識不足。其他諸如構成課程之中的形態采集、形態組合規律等知識、圖形創意課程之中的圖形組織知識之間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因此,按照專業基礎課程的課程定位及目標來強調項目內容的整體教學設計,按照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模式對幾門課的內容進行模塊化分解,模塊打破課程的界限,設置工作任務,將按課程分類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融入一體,根據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及規律設計課程訓練項目的順序,融合創意和表達方面的能力訓練目標。通過項目化教學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推動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促進基礎課程之間知識的聯系與溝通,使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之間聯系更加緊密,進而解決學時的有限和效果之間的矛盾,同時也能促進教師進行

        3.轉變教學觀念,注重教學過程的管理

        好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必須要通過好的教學過程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目標。教學組織與方法是教學過程設計的主要內容,能否采用科學先進的教學組織與方法手段直接關系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關系到培養目標的實現。知識、技能的獲取需要教學過程的支持,不同類型的知識、能力體系需要不同的教學過程,而以適應工作過程和崗位能力的要求為導向的教學過程,是高職教學的特征,也是合理選擇教學組織與方法的依據。由于課程模式的更新,從事基礎課教學的老師必然要在教學過程中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組織領導作用,努力做到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提高,能積極地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既做到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強化實踐訓練的啟示作用,又能將應會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很好的融合,發揮出基礎課程的實際作用。

        另外,對于基礎課程教學還要統一思想,經常性的組織教學的研討和學習,要善于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并對其進行總結。

        4.營造寬松的環境,尊重老師的創造性

        教學過程是實踐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學改革的設想再完美,都需要在實踐中去檢驗,同時還要和具體的實際相結合,如果所有的老師都是用統一的方法、統一的風格、統一的模式去教不同的學生,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從學校來說,要有鼓勵創新的機制和評價體系,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鮮事物要抱有寬容的心態,技術上面支持和配套,另外,教學設施的完善和配備,教學一線老師能動性的發揮,積極性調動都離不開保障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劉剛.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幾點思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2007,(6).

        第6篇: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范文

        關鍵詞:職業教育;質量;經濟發展方式;基礎;關鍵

        中圖分類號:G71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255(2013)01-0070-04

        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是高消耗、低質量、低價格、低效益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改革開放30多年后的今天,我國提出了將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低消耗、高質量、高價格、高效益的集約型經濟發展模式。黨的十提出“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但是,實現這種轉變卻很困難。這與我國各級各類職業教育質量不高存在密切的關系,而職業教育質量不高又是由職業教育體制機制不完善引起的。因此,完善我國職業教育體制機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是實現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基礎和關鍵。

        一、長期以來我國只能實行粗放型

        經濟發展方式的原因

        (一)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和集約型經濟發展方式的特征

        要加快由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向集約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自覺性,首先必須要弄清楚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和集約型經濟發展方式的特征。

        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是指在低技術水平和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主要依靠增加生產要素量的投入,即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增加勞動力,來增加產量。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又稱外延型經濟增長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主要依靠生產要素數量的增加和更多地使用體力來實現經濟增長。以這種方式實現經濟增長,消耗大、成本高、質量低、價值低、效益低。

        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是指在生產規模不變的基礎上,通過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提高科技含量的方式來增加產量。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又稱為內涵型經濟增長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產要素的質量和利用率,更多地運用智力來實現經濟增長。以這種方式實現的經濟增長,低消耗、高質量、高價值、高效益。

        (二)我國長期以來以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的根本原因

        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是一種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經濟。主要由文盲或文化程度不高,科技、經營管理水平較低,未受過良好職業教育的體力勞動者和較低層次的復雜勞動者來從事。

        集約型經濟發展方式,是一種智力密集型經濟。是由文化水平較高,受過良好職業教育,熟練掌握科技和經營管理技能的智力勞動者來從事。

        我國原本是一個農業大國,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普及程度和質量都不高,特別是億萬農民大多數都是未經過職業教育的簡單勞動者。當我國從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大量轉移時,由于勞動者的職業技能低下,所以我國只能實行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

        二、當前我國提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原因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主要是一種粗放型的發展方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我國民族經濟的發展是粗放式的。我國的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由于技術水平不高,所以在改革后也只能采用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在改革

        中創業的民營企業,由于創業者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創業的起點技術含量低、規模小,因此也只能采用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其主要表現為投資少,企業規模小,技術含量低,重復投資進行外延擴大再生產,如浙商的小商品生產等。另外,從我國消費品出口的角度看,主要生產出口低端的衣、鞋、帽、箱包、玩具等消費品。這種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產品質量低、附加值少、價格低、效益低。這種情況不能可持續發展下去。

        二是外商經濟是一種高新技術產品下的粗放式組裝性生產。外資企業的產品是很先進的,但其核心技術部件都在國外生產和開發,在中國建立產品生產流水線,將高端產品的零部件在國內生產好之后運到中國,用泰羅制生產方式,利用我國的廉價勞動力進行無技術的、簡單的、單調的流水作業式組裝生產,其利潤的絕大部分都給外商拿走了,中國只能得到微薄的利潤。這種不平等的狀況,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初始階段,為鼓勵和吸引外資,為解決我國過剩的勞動力就業,是必須的,也是迫不得已的,但這種情況再也不能長期持續下去。因此,中央提出了必須要加快我國經濟由粗放型發展方式向集約型發展方式轉變。

        三、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速度與中央的

        主觀愿望有很大差距的原因

        實行集約型經濟發展方式,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這個國家的勞動力技能水平要高。西方發達國家為什么能實行集約型經濟發展方式,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國家的職業教育辦得好、質量高。如美國和澳大利亞以職業能力標準為抓手,英國以考證為抓手,德國以“雙元制”教育為抓手,形成了職業教育過程中一環扣一環嚴謹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國家職業教育法規頒布、職業教育研究、職業能力標準制定、職業培訓大綱和專業教學計劃實施、職業教材編寫、職業培訓實訓室建設、職業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方法創新、學生考核發證、教學檢查評估、教學社會評價等職業教育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形成邏輯嚴密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在這個體制中,政府的職責、職業教育科研所的職責、行業協會的職責、職業學校的職責、企業的職責、職業教師的職責、學生的義務等,既有明確的分工,又有相互的聯動和制約,從而為培養出高質量的職業技能型人才通力合作并形成有效的運行機制,進而為國家實行集約化經濟發展方式提供人才保障條件。

        而我國的職業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從國家的角度講,沒有系統化的整體設計,國家沒有制定職業教育標準,教師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為好,學生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為好,都不太清楚;國家、科研院所、職業院校、企業、行業協會,各自為政;專業設置不太符合社會需求,技能培養不符合企業要求;重理論輕技能,等等。

        總之,我國要想實現集約型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建立系統完善的職業教育體制和機制。

        四、深化我國職業教育體制機制,

        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思路

        我國職業教育質量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在怎樣提高我國職業教育質量的問題上認識不高,沒有一個嚴謹的邏輯設計,未將社會力量凝聚到一起。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出深化我國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總體思路。

        (一)從上到下要提高職業教育是國民經濟發展基礎和柱石這一戰略性認識

        在職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上,德國的理念值得我們學習。德國原是落后于英國的農業國,二次大戰后,德國工業成為一片廢墟,然而德國卻能趕超英國變農業國為工業國,并在二戰廢墟上快速振興,現在領先于歐洲各國,其秘訣在哪里?經濟界人士一致認為,聯邦德國經濟振興的一個很重要,甚至主要的原因是得益于職業教育。德國聯邦政府也公開宣稱,職業教育是他們“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是德國經濟發展的柱石,是一個民族能夠存在的基礎”。德國聯邦原總理科爾說:“經過良好職業培訓的青年是德國最大的資本,是經濟穩定的保障。”而我國從上到下只重視文憑,不重視技能;只重視學歷,而不重視能力;只重視教人知道什么,而不重視教人會做什么;只關心經濟短期的高速增長,而不關心經濟長期的穩定增長。其表現為重視本科教育,輕視職業教育;重視知識傳授,忽視技能培訓;重用本科以上人才,輕用職業教育人才;重視對GDP增長率的追逐,輕視對職業教育普及和質量提高的投入。認為發展經濟是個硬任務,而發展職業教育是個軟任務,因此,對職業教育重視不夠,思考不多,投入不足,抓地不力。我國要想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從上到下必須轉變觀念,普及職業教育和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并要認識到這是轉變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支撐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和柱石的高度去認識,下決心普及職業教育并把職業教育質量搞上去。

        (二)搞好我國職業教育頂層設計

        我國當前的職業教育沒有科學的、環環相扣的、邏輯嚴謹的、系統的頂層設計,在抓職業院校內涵建設和教學質量提高方面,東一錘西一棒,見效甚微。因此,搞好我國職業教育的頂層設計至關重要,現將我國職業教育的頂層設計構想如下:

        1.健全和完善我國職業教育法律體系

        為重視和規范我國職業教育,應象德國一樣健全職業教育法律體系。德國為重視和保障職業教育健康發展,制定了《職業教育法》、《職業教育促進法》、《實訓教師資格條例》、《通過計劃和研究促進職業教育法》、《職業學校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形成德國職業教育完整的法律體系,通過立法,使政府、企業、工會三股社會力量分工合作,共同促進德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和質量的提高。我國應借鑒德國職業教育法制化的經驗,梳理一下我國職業教育的法律建設,圍繞建立比較系統的職業教育體制和機制,補缺補差,建立比較完善的中國職業教育法律體系,使我國職業教育走上法制化的軌道,使我國職業教育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國家要建立和頒布職業教育標準

        職業教育標準是對職業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及其掌握水平的具體規定和描述,是建立職業教育質量保證系統的邏輯起點。制定職業教育標準是保證職業教育質量和學以致用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的工作。因此國家首先要頒布國家承認的職業范圍,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每個職業的教育標準,根據職業教育標準再制定職業培訓大綱和教學計劃,指導全國職業院校和企業編寫職業教材和授課計劃。使全國職業院校和培訓企業及跨企業培訓中心明確應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學生應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以及對教育質量的評價和對學生畢業合格的考核有一個可操作的量化標準。因此,國家一定要建立職業教育標準。

        3.明確國家、職業院校、行業協會、企業、工會在職業教育中的角色分工

        在職業教育事業中,參與者有國家政府教育職能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工會、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以及學生和學生家長等。國家應是職業教育的領導者、法律的制定者、職業教育標準、職業教育大綱和教育計劃的頒布者;行業協會和企業應是職業能力標準的擬定者;行業協會是職業學校畢業生技能考核的執行者;職業學校、企業和社會培訓機構是職業能力標準的實施者;學生是職業能力的學習者和被考核者;工會是學員權利的保護者;學生家長是職業教育的參與者――這些社會力量如能很好地分工合作共同推進,就能有效地促進職業教育的良性發展和質量的提高。在這方面一定要向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學習,職業學校和企業對知識教育與技能實訓要進行合理分工和合作。現在我國的企業界游離在職業教育之外,這是違反職業教育規律的。要想提高我國職業教育的質量,在職業技能培訓方面,我國企業一定要作為主角承擔起職業技能培訓任務。這有賴于相關法律的規定以及激勵機制對涉及的企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激發。

        4.依法明確職業教育師資的從業資格

        職業教育的師資一般分為公共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和專業實訓教師。職業教育是以技能為本位的教育。由于職業教育強調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對于專業課教師特別是專業實訓教師,在技能方面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這類教師隊伍的建設必須在學歷和工作經驗兩個方面的結合上提出符合職業教育的相應要求,使他們在技能方面確實能達到師傅帶徒弟的水平,實現良師出高徒的培養目標。為此,今后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師和實訓教師一定不能直接從應屆大學畢業生和研究生中招聘,而應從具有較高職業教育學歷并具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專業人員中招聘。在企業和跨企業培訓中心從事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師傅也要提出同樣的要求。對現有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專業教師和實訓教師,一定要分批分期送到有關企業頂崗工作一段時間以獲取實操經驗。

        5.加大職業教育投入

        加大投入,即建立先進的職業技能實訓室或培訓中心,使職業技能培訓具有足夠的物質保障。大企業要建立自己獨立職業培訓中心,與職業學校分工協作,高質量地培訓好本企業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社會可建立跨企業職業培訓中心,為中小企業培訓技術工人和工程師提供服務;職業學校建立實訓室為專業理論課教學提供服務。現在國家對職業教育投入不足,在投入方面重視本科輕視職業教育的現象必須要盡快改變。

        6.教考分離,實行第三方評價機制

        教考分離,實行第三方評價機制,使國家制定的職業教育標準在強有力的監督下落到實處。現在學生畢業都是學校自己考核,學校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學校出于種種原因的考慮,會放松或降低考試標準使畢業生質量下降。為確保畢業生達到國家職業教育標準的合格程度,做到零距離就業,教考必須分離,由第三方評價。職業學校和培訓單位只管教學和技能實訓。學生畢業時,由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考核和發證。這樣可以制約學校和培訓單位按照職業教育標準的要求,努力搞好教學和實訓,并促使學生按照職業教育標準去努力學習,在畢業時達到合格標準,以便更好地就業或創業。在這方面國家要建立獎懲機制,優勝劣汰,獎優罰劣。

        7.改變職業院校現行的招生、培養、就業程序

        我國現在的職業院校是按照招生、培養、就業的程序進行的,企業需要人才就到人才市場上去招聘――這樣校企之間在人才供需和培養方面就難以建立緊密聯系和合作的關系。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可向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學習,將職業院校先招生,后培養再就業的程序,改為由企業先招工,企業與徒工之間簽訂培訓合同,然后由企業把招聘的徒工送到相關的職業院校去學習文化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企業負責對徒工進行技能培訓,校企分工合作共同培養出適合企業工作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這樣,校企之間在人才供需和培養方面就能自然而然地緊密結合了,同時也促使企業成為職業教育的主角。

        8.建立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界線清晰的教學模塊

        第7篇: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范文

        論文摘要:遠程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在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共性,使得兩類教育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主要表現在教學硬件資源、教學輔導資源和教師資源等方面的整合。遠程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觀念的轉變是有效整合的重要前提,政策的支持是資源整合的有力保障,師生的努力是實現整合的根本所在。

        一、兩類教育的共性

        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兩個重要途徑。近年來,由于制造業的飛速發展,社會對機電類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給兩類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1.教育目標的共性

        遠程開放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最終教育目標都是強調應用型和職業型人才的培養。機電類相關專業對畢業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學生步人工作崗位后主要從事一線生產工作。因此,高職院校在保證學生理論學習夠用的基礎上,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以培養大量優秀的實踐性人才作為教育目標。而遠程開放教育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實踐工作能力,使學生掌握更多實用的技能,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知識儲備。可見,二者在教育目標上存在共性。

        2.教學內容的共性

        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是根據教育目標制定的,教育目標的一致性使得兩類教育在教學大綱的設定和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學生的年齡層次和學習方法存在差異,遠程開放教育教學內容的設置更適合自學,高職教育則更適合課堂教學,但兩類教育的教學內容都是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標,保證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夠用、實用。

        3.教學資源的共性

        遠程開放教育中,機電類專業的教學資源主要包括講義、教學錄像、參考文獻、閱讀材料、自測練習、教學輔導等,同時還包括實驗的實施方案、演示課件、現實的和虛擬的實驗設備以及輔導教師的實驗指導等;另外,一些學校也增加了實驗的硬設備供學生完成實踐環節的學習。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高職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不斷豐富,輔導資料、講義等理論教學資源不斷完善,還購置了大量的實驗實訓設備。2003年,教育部啟動了“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其中“精品課程建設工程”在2003一2007年間建成了1 50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利用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將精品課程上網并免費向社會開放,以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其中包括很多優秀的高職課程。因此,兩類教育資源的優化整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兩類教育可以共享重復的教學資源,互用教師、教學設備、教學場所和網絡資源。

        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是一個雙贏的合作。遠程開放教育具有覆蓋面廣、學習形式靈活、教學方法多樣、教育設施先進的特點;而高職學校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抓得比較扎實,一般具有相當規模的校園,其師資力量相對比較穩定、數量比較充足。兩者資源的整合,一方面可以彌補高職學校辦學層次單一、教學形式較為傳統、學生學習時間相對不靈活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可以彌補遠程教育實驗實訓硬件欠缺、師資力量相對不足的弱點,從而促進兩類教育的協調發展和共同進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目前都在推進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的資源共享與整合,實現學分互認,建立高等教育的“立交橋”。近些年,國家大力發展高職教育,為高職學校提供了很多資金和設備的支持,因此高職學校通常都有大量的先進設備。然而,數控機床、汽車、三坐標測量儀、實驗臺等機電類產品設備的成本通常比較高,維護費用也相當可觀,如果這些硬設備不能充分利用,就會浪費國家大量教育資金。另一方面,電大的遠程開放教育由于系統大、分校多,各級學校發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現象,各地區之間也存在一定差異,有些學校實驗實訓的設備較少,實踐性環節的質量有待于提高。利用當地高職學校的一些資源,可以使遠程開放教育更加完善,辦學思路不斷拓寬;同時,也可以提高職業技術學校設備的利用率,為國家節省大量資金。

        二、兩類教育資源優化整合的主要途徑

        1.教學硬件資源的整合

        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可以互相利用設備資源,實現教學硬件資源的共享。例如,把遠程開放教育的實踐性環節安排在當地的一些高職學校或其校外合作的企業完成,既可以節省購買設備的資金,也可以幫助開放教育的學生開闊眼界,學到更多當前社會所需要的技能型知識,提高學生的素質,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也可以共享遠程開放教育的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網絡學習平臺及資源,培養高職學生利用網絡和計算機自我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目前,一些遠程開放教育學校與當地的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或高職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一部分遠程開放學員已經在這些高職學校完成了一些實踐性環節,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例如,中央電大的汽車(維修)專業起初是中央電大、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北京中德合力技術培訓中心聯合開辦的,隨后逐步在全國各省級電大開設。該專業開辦伊始,北京中德合力技術培訓中心與北京電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北京中德合力技術培訓中心先進的實驗實訓條件,為辦好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提供了有力保障。通過有效的資源整合,把電大系統的網絡教學資源和北京中德合力技術培訓中心硬件資源的力量及優勢集聚起來,不斷提高辦學質量。目前,這種教學模式正在全國電大推廣開來。又如,中央電大的數控技術專業開設了“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實訓”“數控自動編程實訓”“機電一體化系統綜合實訓”等重要的實踐性環節,學生通過實驗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學大綱所要求的知識,有些電大的市縣分校缺乏實驗資源,建立這些課程的網絡虛擬實驗系統也具有一定的難度。然而,許多高職學校的機電專業都設有這些實踐性環節的實訓室,利用率并不高。遠程開放大學可以與附近的高職院校合作,使用這些高職院校的場地和設備完成實踐性環節的教學工作。

        2.教學輔導資源的整合

        遠程開放教育更注重網上教學輔導資源的建設,機電類專業的實踐性很強,很多教學內容與生產實踐關系密切,因此,遠程開放教育必須提供大量的教學錄像、生產加工錄像、多媒體動畫等教學輔導資源,幫助學生深人理解教學內容。高職教育學生的學習時間相對固定,課程的實踐性強,但學生基礎較差,很多教學內容只靠教材講解很難掌握,課后復習有一定難度,也需要增加必要的網絡輔導資源,幫助學生消化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因此,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在網絡教學輔導資源上可以合作共享。高職院校實踐性教學環節較多,更容易完成教學生產錄像等輔導資源的建設;而遠程開放大學,則可以提供資金支持和網絡平臺支持。例如,兩類教育中負責同一門課程的教師可以跨校合作,通過視頻會議和聊天系統等先進的工具在網絡平臺溝通,共同商討優化整合教學輔導資源的方法。兩類教育的學校可以建立公共的教學輔導平臺,并將教學中都能使用的一些優秀教學輔導數據(如教學錄像、生產加工錄像和多媒體動畫)上傳至公共平臺,遠程開放教育學員和高職院校學生都可以取得權限登錄網站下載和使用教學輔導資源,作為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和自學資料,對于課堂上沒有掌握或掌握不好的內容,可以通過這些輔導資料進一步學習和鞏固。

        另外一些高職院校,如鎮江高等專科學校利用電大系統的遠程教育資源、國家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IT&AT遠程培訓教育資源以及本校教師自行開發的遠程教育資源為高職的學生開設了一些網上選修課程。這種網絡選修課程可以使高職學生自由靈活地運用學習時間,也可以緩解學校師資力量緊張、教學場所和教學時間安排緊張等問題,同時還能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我國人口眾多、教育費用相對緊張,遠程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在教學輔導資源上的整合可以充分發揮遠程開放教育彈性學習的優勢,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高職教學和實踐性資源,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這種方式值得提倡和推廣。

        3.教師資源的整合

        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的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進行交流合作。例如,兩類教育的教師可以組成教研小組,定期組織學術交流活動和教學研究活動,集體備課,互相建言獻策,取長補短。遠程開放教育的教師可以深人高職院校,加強實踐性環節的教學能力,而高職院校的教師可以學習網上教學的先進經驗。以江蘇電大為例,其機電類專業主要包括機械設計制造自動化(本科)專業、數控技術(含機電方向)專業、汽車(維修)專業,每個專業都建立了教研組,教研組成員包括江蘇電大各分校和高職辦學點的一些骨干教師。這些教師通過定期的QQ群討論、網上BBS討論和全省視頻會議等一些交流平臺,共同討論專業的發展。目前,這種整合已初見成效,一些教師通過江蘇電大省校責任教師將自己整理的優秀教學資源上傳至江蘇電大在線平臺,與全省師生共享優秀資源。

        兩類教育師資可以相互兼職。由于兩類教育近年來生源都大大增加,因此都出現師資短缺的局面,許多學校都聘用兼職教師來彌補師資的不足。目前,很多電大的教師到高職院校兼職,同時也有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到電大擔任兼職教師。教師的相互兼職,使兩類教育可以互相取長補短,進一步更新教學觀念,為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

        此外,教師的素質對教育質量影響很大。如果遠程開放教育的教師只在學校建立教學資源,思路必定狹窄。近幾年,很多遠程開放大學都安排機電類的教師與高職教師一起出國進修,進行高職課程體系的培訓,或參加一些專業培訓,開闊教師的視野,將高職教育一些優秀的教育理念融人開放教育,如在一些實踐性環節中融人項目制教學的元素。這些培訓提高了教師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素質,同時也為開放教育注人了更多新鮮的元素。

        三、優化整合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都已經形成了各自的教學體系,重新打破原有的體系,將教學資源優化整合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有效完成的,必須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探索,所以這項工作的開展具有長期性;而將兩類教育重新整合涉及的內容廣泛,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需要相互合作的學校能夠以誠相待、互相監督,具有一定的艱巨性。兩類教育進一步有效的優化整合,必須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觀念的轉變

        首先,從內部整合來看,長期以來,人們通常認為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是由上至下的系統辦學,強調縱向聯系和發展,忽略學校間的橫向聯合。因而,優化整合遠程開放教育系統內部資源,必須從根本上轉變這個觀念,加強各個學校間的橫向交流。其次,遠程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一直是平行發展的兩類教育,必須使兩類教育在發展中既堅持自己的特色優勢,又能夠相互取長補短,合理利用共同的資源,搭建共享的資源平臺,實現共同發展。這種改革勢必會影響到兩類教育各自原有的教學體系,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接受。因此,觀念的轉變是有效整合的重要前提。

        2.政策的支持

        兩類教育的深人融合發展,需要教育管理部門出臺相應政策和法規來協調規范,統籌兼顧,合理調配。政策的支持是資源整合的有力保障。遠程開放大學和高職學校的領導應該加強合作,在教學軟硬件資源的共享、教師間的合作交流、教學工作量的統一協調、合作的資金形成一定的共識,并擬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合理的政策和領導的有力支持,可以充分調動相關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保證資源共建的工作順利進行。

        第8篇: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范文

         

        前言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極大的帶動了軟件行業的發展,因此,社會對軟件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高職院校雖然每年都會培養出很多軟件技術專業人才,但是對軟件企業而言,卻招不到符合自身需求的人才,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與軟件企業所需的人才相互脫節,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就需要從校企合作的角度,對軟件技術專業進行教學改革,這樣才能以市場為導向,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1. 校企合作下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從當前的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情況看,存在著學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要的人才相互脫節的現象,因此,從校企合作的角度下進行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已經顯得十分重要。對學校而言,要想深入了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就需要深入企業,而對于企業,要想了解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也需要深入學校,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實現校企合作,這樣學校就能根據企業的運作情況和技術要求,制定相對應的人才培養模式,而企業也可以根據學校的教學情況,來掌握人才的發展方向,從中選擇出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人才,由此可見,從校企合作的角度進行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社會的發展極大的帶動了計算機軟件技術的發展,近年來,隨著軟件市場的快速發展,軟件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只是將學校當成是培養、造就人才的地方,并沒有考慮到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否能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也沒有考慮到學生學到的知識是否能真正的應用在社會生產中,在這種觀念下,學校培養出來的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并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也不能被企業所用,對此,學校必須走進企業,融入企業,根據企業的需求來改革自身的教學模式,以此培養出更能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

         

        2. 當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脫節的原因

         

        (1)課程設置不能滿足企業工作需求。在當前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存在著學校課程設置沒有對社會需求進行考慮的現象,高職院校在設置軟件技術專業的課程時,并沒有隨著市場的改變而進行調整,仍然按照以往的課程設置模式進行課程教學,從而導致學生學到的知識并不能滿足當前軟件技術快速發展的需求,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軟件技術日新月異,對于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課程設置,必須做到與時俱進,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

         

        (2)培養的軟件技術人才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對于高職院校,其人才培養模式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存在一定差異,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側重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但是從當前的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模式上看,其人才培養定位逐漸發生了偏離,不再以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中心,從而導致培養出來的軟件技術人才不能滿足社會需求。

         

        (3)學生實踐能力比較差。對企業發展而言,注重的是生產效率,企業希望招收的軟件技術人才能馬上適應工作需求,對于高職軟件技術專業的畢業生而言,往往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頂崗實習、培訓,才能滿足企業生產需求,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難以適應企業崗位需求,使得校企合作人才脫節。

         

        3. 校企合作下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措施

         

        (1)明確培養目標與方式。校企合作下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個方面統籌規劃、通力合作。在新時期,高職院校進行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時,首先要明確培養目標和方式,高職院校要明白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本科院校是有一定差異的,高職院校要側重于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培養,對于軟件技術專業的學生,更加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因此,在軟件技術專業教學中,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以此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2)合理設置課程。高職院校在組織開展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時,要結合實際情況及市場需求,合理的設置課程,這樣才能培養出滿足市場發展需求的人才。高職院校要借助校企合作平臺,邀請軟件企業的專家參與到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課程設置上面,這樣設置出來的課程更加符合企業用人需求,也更加具備針對性。在新環境下,軟件技術的發展十分快速,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在這種情況下,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課程設置必須做到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完善,這樣才能實現校企人才的有效接洽。

         

        (3)改革考核方式。對于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考核,在以往都是分為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兩部分進行,根據學生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的綜合成績,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考核方式看似比較合理、全面,但是缺少了實效性,對于軟件技術專業的考核,應該具有雙重作用,不僅要起到考試的作用,還應該起到考核學生工作能力的作用,因此,在校企合作下,軟件技術專業的考核方式應該發生一定的改變,不僅要對學生的在校表現進行考核,還應該考核學生的工作表現,這樣才能取得更加全面的考核效果。

         

        4. 總結

         

        在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改革中,校企合作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職院校要充分借助校企合作平臺,明確培養目標與方式,合理設置課程,改革考核方式,從而培養出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軟件技術人才。

        第9篇: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范文

        關鍵詞:現代產業體系 創新能力 校企合作 高技能人才

        0 引言

        構建符合河北實際的現代產業體系,是省委、省政府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著眼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強力推動河北更長一個時期的科學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我省多年累積形成的結構畸形、布局分散、技術低下等產業問題,成為制約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突出障礙。面對國內外產業發展日趨激烈的競爭,唯有加快打造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提升我省產業素質,實現升級轉型,才能跟上世界產業演進的步伐,在新一輪競爭中搶占戰略制高點,贏得發展的先機。經濟發展,人才必需先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怎么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來適應我省產業發展。試在以下幾方面做出教育教學的改革探索。

        1 高等職業教育體系面臨的經濟需求形勢

        面向未來,我國要從人才資源大國走向人力資源強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建立現代產業體系,迫切要求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提高,服務社會經濟能力進一步增強。建設符合河北省現代產業體系的高等職業教育,進一步發展河北省的經濟,面臨高職教育體系、教育模式、和投入的三大制約:一是要在制度上完善行業、企業和高職院校共同參與、形成開放型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問題。目前高職院校進行的教學改革實施校企合作辦學方面有很好的理念和想法,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二是要在辦學機制上完善學中做、做中學、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形成開放型人才培養模式。目前高職院校在工學結合課程改革、行動過程導向教學模式方面正在進行積極探索,但是既缺少行業企業積極參與和指導、又缺少權威的高標準的核心課程教學標準。三是要在投入上加大地方財政經費投入機制,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要進一步符合現代產業體系的人才需求,就要在職業教育特色和服務區域經濟上強化人才培養特色,提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只有這樣高職教育才能發展,才能為產業經濟服務。

        2 如何建立與當前現代產業適應的高職教育

        2.1 突出職業道德教育,強化人才培養特色

        高等職業教育要培養適應企業亟需的高技能技術人才,要把立德作為根本任務,要堅持德育為先,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發展;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面向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高技術應用人才,尤其是符合現代產業體系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人才不僅具有解決問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向未來,高職院校要把職業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在此基礎上強化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訓練,訓練學生掌握職業崗位所必需的技術應用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懂得交流溝通和具備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實踐運用能力和創業意識。

        2.2 推行工學結合課程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適應現代產業體系工作崗位的要求,高職教育積極推行與工作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由此開展專業調整與專業建設,進行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育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和職業性,這就必須重視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校內評價與企業評價相結合,探索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近年有些院校積極嘗試推行訂單培養,探索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職業能力的教學模式,取得了很多經驗和成效。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本質,是教育市場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所以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自身應有的社會服務功能,努力按照企業需要開展企業員工的職業培訓,與企業合作開展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使企業在分享學校資源優勢的同時,加大對學校人才培養的扶持力度,使學校在校企合作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技能型創新人才的培養質量。企業為學校提供場地派專業技術骨干參與實踐教學管理,參與教學質量評價,從而完善以高職院校為教學核心,政府引導,企業參與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

        2.3 加快專業建設和課程教學改革,強化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過程的特色

        以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為目標,在高職院校的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的經驗是,各地的高職院校所進行的特色專業群建設一定要加強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相適應。因此高職院校非常希望各地人事勞動部門或教育行政部門能夠了解并及時各專業人才培養規模的動態變化、就業狀況和人才供求情況,使高職院校能及時調控與優化專業結構布局,這將有利于高職院校根據自身條件適應地區、行業經濟發展的需要,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置專業。建議逐步構建專業認證體系,與勞動、人事部門密切合作,推行“雙證書”制度,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發揮行業企業和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作用,加強專業教學標準建設工作,各高職院校根據市場需求與專業設置情況,建立以重點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特色專業群,讓學生享受到更加豐富的優質教學資源,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

        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高職院校應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加強課程建設規劃與研究工作,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2.4 建設“雙師素質”師資隊伍,強化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條件的特色

        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要按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內在要求,著重加強“雙師素質”結構的師資隊伍建設,要把優化“雙師結構”作為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尤其要加快聘請行業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加大兼職教師比例并逐步達到1:1專兼結構,提高行業企業專家兼職授課的比例。為了保證“雙師”結構教師隊伍的教學質量,要逐步建立“雙師”教師資格認證體系,研究制訂高職院校教師任職標準和準入制度,重視教師的職業道德、工作學習經歷和科技開發服務能力,引導教師為企業和社區服務,切實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落到實處。還要加大對專業帶頭人的培養力度,造就一批站在專業前沿掌握行業企業最新技術動態的領軍人物;重視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和教師的繼續教育,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教學能力,形成一大批具有“雙師”結構特征、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

        2.5 加強高職特色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規格要符合區域現代產業體系對人才的需求。院校要積極吸納社會資源,努力探索投資主體多元化途徑,多渠道、多形式籌措資金。學校應建立能夠緊密聯系行業企業的專職隊伍,有效吸納社會資源,不斷改善實訓基地條件。要積極探索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組合新模式,由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和技術支持,以企業為主組織實訓教學,實現資源互補和利益雙贏,營造真實的工作場景,讓學生在實訓基地中得到真實的工作技能訓練,同時實訓基地也為企業員工提供具有良好教育環境。在校內實訓基地方面,要特別注重加強生產性實習;在校外實訓基地方面要逐步增加數量,規范管理,注重實效。要通過拓寬高職院校的技術服務領域,提高為社會服務的水平,增強吸納社會資源的能力,形成良性互動的校企合作新機制,為高職教育強化人才培養特色、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培養“技能型創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基本條件保障。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中文 |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视频在线 | 亚洲中文字字幕精品 | 日本美女一级视频 | 日本翁熄系列乱在线视频 | 一级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