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土地利用規劃的意義范文

        土地利用規劃的意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土地利用規劃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土地利用規劃的意義

        第1篇:土地利用規劃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 用地狀態偏離度;省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狀況差異

        中圖分類號 F30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08)04-0108-06[FK)][FK)]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我國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基礎。目前,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已經在全國逐步鋪開,如何客觀評價上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劃期為1997-2010年)的實施狀況,成為科學合理編制新一輪規劃的關鍵環節。在業已開展的有關上輪規劃實施評價研究中,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地(市)、縣(市)單元,評價內容、指標設計多圍繞在規劃實施的效果、效益、效力等方面[1~4],缺乏全國尺度和省級尺度的評價研究及方法探索。然而,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上一行政層次規劃對下一層次的規劃有調控作用,因此,對各省域上輪規劃的實施狀況進行比較分析,將有助于從宏觀層面上加強對規劃實施狀況的認識。為此,本文結合上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調控要求,設計了用地狀態偏離度指標,據此評價1997-2004年間各省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狀況的差異,并分析出現差異的原因,為新一輪規劃的編制提供參考。

        1 上輪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調控目標簡析

        上輪規劃編制時,我國的土地資源面臨保證糧食生產穩定增長和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雙重挑戰,規劃確定了以保持耕地為核心的規劃目標[5]:①農用地特別是耕地得到有效保護和綜合整治。耕地面積保持平衡,到2010年保持在12 801萬hm2(19.20億畝)以上,其中基本農田面積保持在10 856萬hm2(16.28億畝)以上。林地、牧草地面積增加(見表1)。②在保障重點建設項目和基礎設施用地的前提下,建設用地總量得到控制。規劃期間(即1997-2010年),新增建設用地不超過340.80萬hm2(5 112萬畝),其中,占用耕地面積不超過196.67萬hm2(2 950萬畝)。此外,上輪規劃對土地 開發整理復墾、土地生態環境保護也提出相應的要求。根據全國規劃有關具體目標,對各個省域規劃的編制進行了目標分解和調控

        上述目標在全國或各省域的實現,實質上涉及在有限或固定數量的土地資源中,在“保護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基本前提下,如何對各類用地規模進行合理配置,亦即土地利用結構的合理優化問題。從這一角度出發,選擇規劃調控的主要用地類型,分析某一時間點的利用狀況與規劃設想的可能狀態的差異,其結果將是規劃實施狀況的反映。

        2 用地狀態偏離度的指標設計與技術處理

        2.1 用地狀態偏離度的指標設計

        用地狀態偏離度是指土地利用的現狀規模與規劃預計規模的偏離程度。本文設定的現狀年份為2004年,對應年份的各省域各種類型土地面積作為現狀用地規模,而2004年的規劃預計實現目標則需要根據規劃設計的用地規模變化量進行推算。由于上輪省域規劃一直到2001年才全部獲得批準,此時已經過了近期目標年,因此,本文采用上輪規劃確定的基期年(即1996年)和規劃目標年(2010年)之間年均用地規模量來推算2004年的規劃預計用地規模。具體計算公式為:

        其中:Pi為某地類的用地狀態偏離度;Y1i為1996年某地類用地規模;Yti為規劃2010年某地類用地規模;Ygi為規劃預計2004年某地類用地規模;Yxi為2004年某地類用地實際規模;di為1996-2004年某地類年均變化量。

        用地狀態偏離度的正負號表示現狀用地規模與規劃目標的偏離方向,絕對值表示與規劃目標的偏離程度。由于上輪規劃對于各種地類的調控方向不同,所以正負號所表示的意義也有所不同。譬如,對于耕地而言,規劃要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規劃目標,因此,偏離度小于0表示耕地保有量沒有達到規劃要求,偏離度大于0則說明規劃目標的落實情況較好;而對于建設用地則恰恰相反,偏離度小于0說明規劃目標的落實情況較好,偏離度大于0說明建設用地的增長已經突破了規劃目標。

        2.2 反映規劃實施狀況的主要用地類型選擇

        結合上輪規劃嚴格保護耕地、控制建設用地規模的主旨,用地結構優化的基本落腳點是耕地占補平衡,并且需要從宏觀上體現農用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的用途管制差異。因此,本文選取了耕地、林地、牧草地、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未利用地6種用地類型,對比分析2004年各類用地實際用地規模與規劃預計目標的偏離程度,進而反映各省域上輪土地利用規劃的實施狀況。

        2.3 數據處理說明2.3.1 用地分類的調整及相關數據處理

        2001年,國土資源部頒布了新的土地分類,導致1996年、2004年以及上輪規劃目標年數據無法銜接。因此,本文按照上輪規劃的土地分類體系對1996年和2004年數據進行了調整主要調整是在“農用地”中增加了“水面",并將2002年土地分類中的建設用地、未利用地涉及和“水面”有關的用地調整到相應的“水面”中;在“交通用地”中將“農村道路用地”納入,而非設置在2002年土地分類的“其它農用地”中。 ,以保證數據口徑的一致性。

        2.3.2 規劃預計的2004年用地規模估計

        本文涉及的用地數據來源于1996年和2004年的土地變更調查,以及各省域上輪規劃目標年(2010年)的用地規模目標。但是,各省域編制上輪規劃時所采用的規劃基期數據,與1996年的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據并不完全一致,特別是城鎮用地規模有所調整。因此,本文在估算規劃預計的2004年用地規模時,采取以1996年變更調查數據為基數,加上1997-2004年間規劃預計凈變化量的方式來處理。

        3 省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實施狀況差異分析

        3.1 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實施總體狀況簡析

        截至2004年底,全國農用地規模低于規劃預計目標2.22%,而建設用地、未利用地規模分別超出預計目標3.18%和5.57%。在農用地中,耕地、林地、牧草地和預計目標存在明顯的差距,分別相差4.99%、2.23%和1.81%;建設用地則恰恰相反,除水利設施用地外,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都遠大于規劃預計目標,分別高出6.93%和4.04%。

        上述情況表明,1997-2004年間,農用地尤其是耕地減少、建設用地增長的速度都要大于上輪規劃的預期。

        3.2 各省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實施狀況差異分析

        3.2.1 耕地保護目標的規劃實施效果空間地帶性明顯,呈現“黑滇線”沿線較好、東西兩翼較差的“溝谷”狀格局

        在全國31個省域單元中,所有省域的耕地偏離度都小于0,說明無一省域的耕地保有量達到了規劃預計目標。其中,有7個省域的狀態偏離度低于-10%,偏離程度最多的北京達-31%。

        從空間分布看,以黑龍江和云南兩省連線(簡稱“黑滇線”)為界,耕地狀態偏離度呈現明顯的沿線低、兩翼高的“溝谷”狀格局(見圖1a)。 “黑滇線”沿線省域以及,耕地狀態偏離度絕對值相對較小;“黑滇線”以西,自內蒙古向西至新疆,向南至四川,包括河北、山西等在內的12個省域,是我國耕地偏離度絕對值較高的地帶,并且各省域之間相差較大,偏離幅度最高的北京是相對較低的甘肅省的5倍;“黑滇線”以東地區,包括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11個省域,偏離度介于“黑滇線”沿線和該線以西的省域之間,屬于二級高地。此外,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傳統直轄市的耕地狀態偏離度絕對值要明顯大于周邊省域。

        3.2.2 多數省份的林地未達到規劃目標,黃河中游沿線諸省規劃實施相對較好;牧草地實施效果以“黑滇線”為界,西優東劣

        從林地的規劃實施情況來看,多達20個省域沒有達到規劃預計目標,其中偏離程度較大的省域主要包括環渤海地區的北京、天津、河北、山東,西南的廣西、云南、貴州,以及內蒙古、江西和青海,而黃河中游沿線的河南、山西、陜西和寧夏等省域規劃實施相對較好(見圖1b)。

        就牧草地而言,只有青海、河北、寧夏、浙江四個省域達到規劃預計目標。從空間分布上來看,牧草地狀態偏離度也呈現以“黑滇線”為界,東高西低的格局,“黑滇線”以西規劃實施相對較好,而該邊界線以東省域,集中了所有偏離度小于-10%的省域,除浙江、福建、安徽外,其余所有省域偏離度的絕對值都高于“黑滇線”以西地區(見圖1c)。

        3.2.3 居民點及工礦用地普遍超出規劃預計目標,偏離度沿東部沿海和長江所構筑的“T”字軸向外逐步減小

        從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來看,多達22個省域的用地規模突破相應目標。如圖1d所示,居民點及工礦用地狀態偏離度的空間分布,明顯是由東向西、由沿海向內陸逐漸降低的趨勢,并以長江為橫軸,呈“T”字型衰減。超出規劃預計目標幅度最大的前6個省域全部分布在東部及東南部沿海地區,中部地區的偏離度略低于東部,但長江沿線省域的狀態偏離度要明顯高于南北兩側其他省域;未超出規劃預計目標的主要集中在中國的北部和西部地區,包括東北三省、中部的內蒙古、西北的甘肅、陜西、青海以及西南的、廣西。[HJ*4]圖1 各省域不同類型用地的狀態偏離度分析圖

        Fig.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land use departure degree in every province3.2.4 北部和中南地區交通用地的規劃落實較好,東部沿海地區和北緯35°線附近省域偏離度較大

        就交通運輸用地而言,有14個省域未突破規劃預計目標,在空間分布上以北部和中南兩大區域為主,主要包括自東北三省向西的北部國界線沿線的內蒙古、甘肅、新疆,以及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貴州、云南、廣東和海南等省域。

        超出規劃設想的省份,主要包括東部沿海的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山東、河北、天津,以及自北京、河北向西,分布于北緯35°線附近的山西、河南、山西、寧夏、四川、重慶、青海和等省域。中西部地區交通用地的快速增長是上輪規劃實施的重要特點,偏離度較大的前5個省域中有3個位于中國西部,平均偏離度高達8.4%(見圖1e)。

        3.2.5 未利用地開發力度不足,偏離度較大的省域集中分布于全國的南北兩端

        雖然上輪規劃將耕地補充列為主要規劃目標之一,但作為主要補充來源的未利用地開發,規劃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全國僅有新疆、上海兩地達到預計目標。從未利用地狀態偏離度的空間分布看,數值超過20%的省域主要包括南部的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以及北部的北京、天津、內蒙古、山西和山東,基本上集中分布于中國的南北兩端(見圖1f)。

        3.3 省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的類型分區

        在單項指標分析的基礎上,利用SPSS軟件,以耕地、林地、牧草地、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用地狀態偏離度作為變量,運用基于歐式距離的離差平方和法,對31個省域進行空間聚類分析,從而形成依類歸并的結果,由此反映出我國上輪規劃在全國不同地域的實施情況以及相應類型的主要特點。經過聚類分析,將全國各省域歸為4個類型區(見圖2)。

        (1)第一類型區:包括東北的黑龍江、吉林,東部的河北、福建、浙江,中部的安徽、湖南,西部的、重慶、四川、貴州、新疆、甘肅等13個省域,國土總面積占全國的57%,該類區域各類用地指標的狀態偏離度相對較低,除未利用地偏離度稍大,其余各類用地的平均偏離度絕對值都在5%以下。需要說明的是浙江、福建、安徽三省域 ,雖然被劃入這一類型區,但其居民點及工礦用地的狀態偏離度卻很高,如果單就這一用地而言,其規劃實施效果并不理想,而從本文研究所選六類用地的綜合情況來看,規劃實施與規劃預期較為接近。

        (2)第二類型區:包括遼寧、湖北、廣西、海南和云南5個省域,國土總面積占全國的10%,其規劃實施的共同特點是未利用地開發不足、牧草地與規劃預期有差距,但都處在第二梯隊。根據上輪規劃對1997-2004年間的估計,這些省域應開發未利用地450萬hm2,但實際只開發了60萬hm2,僅占規劃目標的13%,同時也略好于天津、廣東(僅實現規劃目標的3.6%);牧草地規劃預計增加97.8萬hm2,而實際卻減少12.1萬hm2,狀態偏離度在-48.2%~-49.2%之間,但仍要稍好于第四類型區(所有省域牧草地偏離度都小于-60%)。

        (3)第三類型區:包括內蒙古、陜西、青海和寧夏4個省域,主要位于中國北部地區,國土總面積占全國的22%,區域內耕地規劃實施情況較差,平均狀態偏離度達-16%,耕地減少速度遠遠超出規劃設想。按照上輪規劃,到2004年末區內4個省域單元耕地保有量應維持在1 489萬hm2左右,而實際已經減少到1 278萬hm2。

        (4)第四類型區:主要位于中國的東部地區,包括廣東、江蘇、山東、北京、上海、天津、河南、山西、江西等9個省域,國土總面積占全國的10%,區域內各類用地指標的狀態偏離度普遍比較高,建設用地超出規劃實施與農用地、未利用地未達到規劃設想的現象并存,規劃的實施效果和預計目標相差較大。2004年,這些省域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合計880萬hm2,比1996年增長78萬hm2,超出規劃設想9.6%。與建設用地的快速增長恰恰相反,耕地和牧草地規模逐漸減小,到2004年已分別降至3 124萬hm2和75萬hm2,低于規劃設想4.9%和64%;林地保有量也不太理想,除山西、上海、河南外,其余省域林地保有量均未達到規劃要求。同時,未利用地開發也未達到規劃要求,按照上輪規劃設想,到2004年末開發未利用地291萬hm2,而實際上僅僅完成了40萬hm2,不足規劃設想的14%。

        4 省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差異的成因分析

        分析上輪省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實施狀況差異,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4.1 退耕還林(草)政策的實施導致我國西部和西北部地區耕地大量減少

        1998年我國長江、松花江、嫩江特大洪災后,我國“積極推行封山育林,對過度開墾的土地,有計劃、有步驟地退耕還林,加快林草植被的恢復與重建”[6]。1999年退耕還林(草)工作在陜西、甘肅、四川三省率先展開試點,并于2002年在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面啟動,我國的北部、西部和西北部地區正是這次退耕還林(草)工作的重點地區。

        1999-2004年間全國大部分省域耕地減少的主要原因在于退耕還林(草),而這種影響表現為由東往西逐步增大的趨勢。這6年間,“黑滇線”以西的12個省域,由耕地轉為林地和牧草地的面積分別為329萬hm2和106萬hm2,合計達435萬hm2,共占該地域同期耕地減少總規模的75.4%,其中青海和寧夏分別高達96.3%和95.8%。

        4.2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建設用地的迅速擴張,加大了耕地規模的減少

        在上輪規劃實施的“九五”和“十五”時期,全國平均經濟增長速度分別達到8.3%和9.5%,高出規劃設想0.3和2.5個百分點,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建設用地規模也不斷增長。據統計,2004年GDP總量排在全國前10位的省份,其1996-2004年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增長占全國總增量的60%,而前5位的省份所占比例高達44%。進一步對省域的居民點及工礦用地狀態偏離度、偏差量與GDP增量、人均GDP增量、總人口增量分別進行相關分析,發現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偏差量與GDP增量之間的相關性最高,偏離度則與人均GDP增量之間具有較高的相關性(見表2),表明經濟發展是導致居民點及工礦用地與規劃預計目標產生偏差的最主要原因。

        與建設用地的快速擴張相對應,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地區的耕地保有量也在不斷減少,這在“黑滇線”以東表現得尤為明顯。僅1998-2004年間,這些地區共有30.9%的耕地減少是由于建設占用造成的,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5%,其中上海市高達73.9%,福建和江蘇也分別達到57.2%和47.6%。

        4.3 土地開發力度與規劃預期差距大,耕地補充規模偏小

        按照上輪規劃的要求,應通過土地的開發整理復墾,保證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然而,在規劃實施期間,這項要求并沒有完全得到落實,全國未利用地的規劃實施偏離度將近6%,土地開發力度不足,僅上海和新疆兩地達到了規劃要求,其余省域的未利用地開發規模均低于規劃目標,耕地補充規模嚴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各省的耕地總量不斷下降。

        4.4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適時調整也對土地利用規劃的實施帶來一定的影響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規劃期一般為15-20年,雖然在編制規劃時,編制者會對未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進行考慮,但由于規劃期限長,并且缺乏更具實際指導意義的近期規劃,往往導致規劃設想與近期內的社會經濟發展不能完全銜接。為此,在歷年的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執行中,需要對土地利用規劃進行相應的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規劃的實施。

        對比分析1997-2004年實際下達給各省域的農用地轉用指標和規劃預計的建設用地新增規模,可以發現,共有23個省域的轉用指標低于規劃預計增量,其余8個省域則超出了規劃設想;在偏離幅度上,僅有5個省域的偏離幅度在10%以內,有一半的省域偏離幅度超過30%。進一步分析歷年建設占用耕地指標與規劃預計的新增建設占用耕地規模之間的差異,只有6個省域的占用耕地指標沒有超出規劃設想,其余省域全部突破規劃控制目標,土地利用年度計劃與土地利用規劃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

        5 結 語

        本文對1997-2004年各省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狀況的差異性進行評價,發現:①耕地保護目標的規劃實施效果空間地帶性明顯,呈“黑滇線”沿線較好、東西兩翼較差的“溝谷”狀格局。②多數省份的林地未達到規劃目標,黃河中游沿線諸省規劃實施相對較好;牧草地實施效果以“黑滇線”為界西優東劣。③居民點及工礦用地普遍超出規劃預計目標,偏離度沿東部沿海和長江所構筑的“T”字軸向外逐步減小。④北部和中南地區交通運輸用地的規劃落實較好,東部沿海地區和北緯35°線附近省域偏離度較大。⑤未利用地開發力度不足,偏離度較大的省域集中分布于中國的南北兩端。在此基礎上,通過對6種用地類型的狀態偏離度進行聚類分析,將全國31個省域分為四個類型,從而反映各自規劃實施的主要特點。進一步分析表明,退耕還林(草)政策的實施、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未利用地開發力度不足以及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適時調整是造成各省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差異的主要原因。

        上述研究提供的啟示在于:在中國這樣一個區域差異巨大的地域范圍內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必須要開展分區研究,針對不同區域的土地利用和社會經濟發展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規劃目標和管制措施。而且,要加強土地利用規劃體系及其相應技術體系的建設,強調近期規劃的編制和執行,密切近遠期規劃之間以及規劃與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之間的聯系,加大規劃的執行和監管力度,真正將規劃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趙小敏,郭熙.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價[J].中國土地科學,200317(5):35~40.[ Zhao Xiaomin,Guo Xi.Study On the System of Land Use Planning[J].China Land Science,2003,17(5):35~40.]

        [2]余向克,鄧良基,李何超.土地利用規劃實施評價方法探析[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6,23(1):32~36.[ Yu Xiangke,Li Hechao.A Discussion on Evaluation Method of Implementation of Land Use Planning[J].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2006,23(1):32~36.]

        [3]陳銀蓉,梅昀,代兵,汪如民,谷曉坤,韓勇.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價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16(6):101~107.[ Chen Yinrong,Mei Yun,Dai Bing,Wang Rumin,Gu Xiaokun,Han Yong.Study on Implementing Evaluation of Urban Land Use General Planning[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6,16(6):101~107.]

        [4]涂姍,李江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價方法研究[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6,23(1):55~59.[ Tu Shan,Li Jiangfeng.A Research on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Method of General Land Use Planning[J].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2006,23(1):55~59.]

        第2篇:土地利用規劃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發展;建議

        土地利用問題一直都是城市規劃的核心問題。城市規劃就是對城市內各種元素的一種塑造,創造一種適合人類生活和居住的文明環境,這一過程是通過對土地的配置來實現的。任何一個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的過程都是土地利用的具體體現。因此城市規劃的本質就是城市土地資源的利用。然而我國的城市土地規劃發展機制還不夠完善,受到傳統理念和思想影響較大,還存在許多問題。這就要求我們通過不斷的研究分析,改進調整管理機制,以便更好的貼近城市發展的實際情況,促進城市土地利用與發展。

        1 城市規劃中土地利用存在問題

        1.1 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缺乏統一的指導思想和規范

        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都屬于對空間進行規劃的范疇,但它們的側重點不同,城市規劃注重城市內各類用地的布局和組合,注重其功能性。土地利用則側重如何合理安排現有土地資源,并達到有效利用,節約保護土地資源。它們依據的規范也不一樣,雖然在編制和實施時在各自的規范中都有明確規定要相互協調,相互銜接。但因編制部門不同,編制目的,編制依據,實施任務也都不相同,因此很難實現兩種規劃的協調統一。

        1.2 城市發展在定位上存在不合理

        城市規劃的目標是快速發展城市化建設,城市建設必然造成對土地資源的使用,是對土地資源的消耗,而土地利用的目標是對土地資源的保護,這二者存在矛盾和沖突,因此必須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很多城市過分注重城市建設,而忽略對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和保護,忽略城鄉流動和人口增長等問題給城市帶來的壓力。城市規劃應該以可持續發展作為指導思想,以人性化規劃為理念,以追求和諧作為基本準則,并在此基礎上合理定位城市發展。

        1.3 城市規劃中土地利用率不高

        城市規劃中土地利用率體現了城市整體配置水平和城市土地使用水平。目前我國土地利用率普遍不高,城市規模的擴大和發展仍表現在加大土地使用面積,擴大城市外延投入來實現,走上“蔓延式”發展誤區,大力開發新區、新城、新大學城等,而城市內部卻存在許多閑置土地和有較大利用潛力的土地沒有開發,因而造成土地資源浪費。

        2 加強城市規劃中土地利用的建議

        2.1 以合理用地作為城市規劃的核心,以可持續性發展作為城市規劃的指導思想

        城市要發展,耕地也要保護。因此要求城市規劃要以合理用地作為核心,強調合理用地的重要性,在滿足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條件改善需求的同時,對土地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管理、治理,保護,合理引導城市建設和開發,協調人與自然、環境、資源的關系;而土地利用也要以城市規劃作為依據,按照布局合理,完善功能,提高效能等要求不斷強化城市規劃的管制與開發指導作用,二者相互結合,互相影響。

        2.2 加大城市用地利用率

        土地利用包括地上、地面、地下三個方面。城市用地要做到地上、地下統籌規劃,近期和長遠規劃結合,促進城市的持續、長效、健康發展。根據以往一些發達城市的經驗,可以在高密度人群城市開發地下土地,如在地下建設地下商場,地鐵等,提高土地利用率,節約城市土地資源。

        2.3 注重區域發展觀念

        城市規劃中土地利用要立足于城市的整體發展,首先從城市區域發展特點出發,依據國家城市土地利用發展的政策法規,對城市區域發展用地布局、規模、發展方向等進行分析,然后分析城市區域發展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優勢及影響因素,整合優勢資源,提升城市整體實力,最后根據城市區域發展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方向,制定土地利用空間結構重整措施和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

        2.4 土地利用與發展要與社會、政治、經濟緊密結合

        社會、經濟發展是城市發展的動力,因此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規劃要發揮其科學性和合理性就必須研究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城市發展建設要結合宏觀區域經濟競爭要求,對城市發展的歷史、現狀、未來進行分析和展望,從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對城市土地利用進行分析,提出適合未來經濟發展的土地利用規劃新理念。

        2.5 優先發展生態建設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城市生態環境的好壞代表著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高低,評價一個城市是否適合居民居住,并不是看一個城市規模大小,建筑高低,更多看的是城市的生態環境是否健康。目前我國城市生態環境質量不斷下降,因此對城市建設中生態建設的研究已經迫在眉睫。必須優先考慮生態建設的發展,包括城市的合理容量,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的保護等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制定一些法律來約束城市建設的同時還應采取一些手段,如:建立建設地區和保護地區的土地要素合理流動機制,控制環境容量小的城市,發展環境容量大的城市;同時還可以將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區域范圍內的土地分為城市化發展促進地區、城市化發展控制地區及非城市化發展地區三種,通過對生態環境限制因素的分析,確定各區局的范圍。在土地規劃編制過程中,一定要分析土地利用結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并提出處理措施,把土地利用對環境的破壞程度降到最低。

        2.6 重視實施策略的可行性研究

        在編制土地利用規劃化時,對實施策略不能只限于理論的研究,還要注重可操作性。針對城市發展情況和大型基礎設施的調整,根據目前城市土地利用空間發展,組織機構,資金籌措等一系列措施,將原來單獨的部門計劃,編制為一個相互聯系配套的組合戰略,并從空間結構、產業發展、交通系統調整等方面提出相應的措施,使城市土地利用規劃的切實可行。

        2.7 把握發展機遇

        在對城市發展進行規劃時,一定要抓住時機,利用城市化發展建設和土地利用與發展的時間效率,加快城市土地利用和發展建設的速度,提高城市土地利用與發展建設的質量,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做出適合城市發展的合理安排。

        2.8 建立土地循環利用調控措施

        通過土地收購、土地流動、土地儲備等各種途徑,增大城市土地存量,加強城市土地流動使用權管理。在城市規劃中,將閑置的土地調撥給可以利用的企業,也可將部分土地轉換成資金,實現國有土地的保值增值,建立可持續化發展的城市。

        3 結束語

        我國城市土地利用與發展在結合自己國情的同時也可以吸收借鑒國外一些城市土地利用發展的成功經驗,掌握我國城市發展建設的總體情況,調整思路,動態的解決城市規劃中土地利用出現的問題,編制出適合我國城市規劃發展的正確方案,對城市土地利用進行指導規劃,既要實現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又要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淼.淺析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的協調發展[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0,19.

        [2]董銘,楊爽.淺析城市規劃中的土地利用與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8).

        [3]高明.當前我國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思考[J].商業時代,2010(24) .

        第3篇:土地利用規劃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農用地 分等成果 土地利用 總體規劃

        [中圖分類號] F301.23 [文獻碼]C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3)-7-17-2

        農用地分等成果能夠全面反映農用地質量,是落實土地基本國策,促進耕地保護由數量管理為主向數量、質量、生態管護相協調轉變的直接依據。上海市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在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原則,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和土地供應總量的同時,如何把數量與質量結合起來,有效的保護耕地,是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農用地分等定級成果不僅可以反映耕地質量的優劣,而且不同層次的成果可以反映耕地不同層次的糧食生產潛力,可以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提供參考。

        1基本農田的概念及其劃定意義

        基本農田是指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農田劃定可以依據農用地的等別,將一定的耕地選擇地劃為基本農田,基本農田劃定就是對耕地進行特殊的保護。科學合理地劃定基本農田對于鞏固基本農田保護制度、有效保護耕地、穩定農業生產,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劃定過程中,要綜合考慮農業專項規劃、耕地的質量要求、農田保護政策等方面,對耕地入選基本農田的過程進行系統地分析。

        2基本農田劃定與農用地分等的關系

        基本農田是耕地中的精華,代表耕地質量的最高水平,質量水平是耕地能否入選為基本農田的首要因素。影響耕地質量的因素很多,耕地本身自然質量水平,如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土壤環境等對土地影響很大。因此,科學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時,需要對這些因素進行具體評價分析,獲取耕地的質量等級。

        農用地分等理論與方法就是農用地質量評價理論與方法。農用地分等是從農用地自然、利用與社會綜合等方面對農用地質量進行的綜合評價。其中,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反映農用地的自然質量水平,農用地利用等指數反映農用地平均利用水平,農用地綜合等指數反映農用地的經濟效益水平。因此,農用地分等理論與方法可以為耕地入選為基本農田的評價提供技術指導,農用地分等成果可以作為基本農田保護區劃定的質量依據,農用地分等與基本農田保護區的科學合理劃定聯系緊密。但是,基本農田保護區劃定所需質量依據與農用地分等成果又有差異。

        基本農田的劃定實踐既受耕地自然質量、社會利用水平、經濟效益等因素影響,又受到行政政策、法律法規等硬性規定約束,甚至受到土地管理者觀念、意識等主觀因素限制,為保證基本農田保護區劃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需要對以上因素進行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綜合分析。定量評價是基礎,定性分析是重要補充。此外,農用地分等成果是代表過去至現在的農用地等別,不代表農用地未來的質量等別,而農用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低等農田通過改造可以轉為高等別的農田,對于這部分農田應劃入基本農田。

        綜上所述,基本農田保護區劃定的質量依據與農用地分等成果的應用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這就要求在應用農用地分等成果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時,一方面要充分借鑒農用地分等成果,另一方面要對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技術改進。

        3基本農田劃定的技術思路

        基本農田劃定主要是滿足我國未來人口和經濟對農產品需求,保證農業生產和我國糧食安全,為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起到保障作用,其關鍵是保護農用地的生產能力。生產能力不只是現時的生產能力,還包括潛在的生產能力,即未來可提高的生產能力。

        基本農田劃定的技術思路為:利用農用地分等理論、方法及其成果,對農用地自然質量等指數和利用等指數進行測算,并采用頻率直方圖法對農用地自然等別和利用等別進行劃分,以農用地分等成果為基礎,對行政區內所有耕地進行基本農田劃定。基本農田保護數量的確定,可采用根據行政區內各等別耕地的面積,從高等別向低等別逐步累加,當自然等別的累加耕地面積大于或等于(相當) 基本農田保有量時,該累加面積即可定為基本農田面積,以避免用一個統一的基本農田保護率來確定各區域基本農田保護數量指標的不合理性。在基本農田劃定過程中,當等別較高的農用地數量不足耕地保有量時,可把低等別農用地劃入基本農田,把農地質量提高潛力較大的農用地也應該劃入基本農田。

        4金山區基本農田劃定結果評價

        4.1金山區農用地等別分布概況

        根據上海市房地資源局的有關要求,金山區房地局于2006年11月份開展了本區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形成了金山區基本農田劃定圖形數據(Shape格式)。把金山區分等結果與基本農田劃定結果疊加,得到了金山區基本農田劃定的農用地等別分布狀況數據。

        金山區共劃定基本農田28880.85公頃,自然質量等別、利用等別統計分別如表1、表2所示。

        4.2 金山區基本農田劃定評價

        從基本農田劃定的自然質量等面積分布情況來看,金山區基本農田劃定過程中,把自然質量等別較高的農用地優先劃定為基本農田。其中最高等16等農用地95.14%劃為了基本農田,14等和15等所占各自等別面積總數的比例也高達70%左右,而低等別(12等、13等)的農用地劃為基本農田的比例相當小。這樣,基本農田中自然質量等14等以上的農用地占到基本農田總量的99.63%。

        從基本農田劃定的利用等面積分布情況來看,金山區基本農田劃定過程中,同樣把利用等別較高的農用地優先劃定為基本農田。其中最高等14等農用地65.96%劃為了基本農田,11等~13等所占各自等別面積總數的比例也高達70%以上,而低等別12等的農用地劃為基本農田的比例則僅有15.53%。這樣,基本農田中利用等11等以上的農用地占到基本農田總量的91.29%。

        從以上分析可知,金山區所劃定基本農田中高等別農用地所占比例較高,總體劃定與[2005]32號文件相符合。

        4.3 金山區基本農田劃定的不足分析

        從金山區所劃基本農田的空間布局來看,基本農田的劃定仍存在不足之處,表現有二:

        (1)基本農田劃定大部分沒有分布在主要鐵路、公路等交通沿線和城市周邊,與“區位優先原則”存在不一致之處。但金山區道路網密集,農村道路網絡完善,相比之下區位條件對基本農田利用情況的限制并不明顯。

        (2)有部分區位條件較好,質量高的耕地沒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優先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如利用等14等只有67.31%劃入基本農田,利用等14等地和15等地有30%左右的耕地沒有劃入基本農田,從保護耕地質量上來說,并沒有合理保護耕地生產能力,這不符合基本農田保護的原則和要求。主要原因是因為部分高等別耕地分布于城鎮周圍、工業區周邊和交通沿線,這些耕地同樣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空間。但劃入基本農田的利用等等別較低的農用地可以從加強利用管理措施的方法提升基本農田的質量。

        基于自然質量等別和利用等等別劃定基本農田具有一定的共性,均是在農用地質量評價的基礎上,為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數量和空間布局提供依據,并且均把等別較高的耕地優先劃入基本農田。同時,自然質量等和利用等都注重耕地自身質量,注重耕地的生產能力保護,與基本農田保護內涵、原則具有一致性。但兩種方法都很少從社會和生態的角度來綜合考慮,故需結合基本農田保護制度、規劃等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手段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使得劃定結果更加合理、科學。

        5金山區基本農田劃定修改建議

        金山區基本農田劃定在保證了基本農田的同時,做到了“保重點、保近期”的發展思路,但在方法上只單一采用農用地分等成果劃定基本農田,過于片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借鑒國內先進方法和經驗,在充分利用農用地分等成果的同時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修訂,采取定量分析為主,定性分析為輔的方法劃定基本農田。現從以下三方面對金山區基本農田劃定提出修改建議:

        5.1 建立更加全面基本農田劃定評價指標體系

        耕地數量和質量是動態變化的,經濟發展、城鎮化、政策等對耕地變化都有重要的影響,進而一定程度上影響基本農田保護區的劃定。在劃定基本農田過程中,明確基本農田的內涵,強調基本農田與一般耕地的內在地力的差異性,明確基本農田與一般農田所處的區位不同,基本農田的劃定體現出一定的人地關系。因此,基本農田劃定應以農用地分等成果為基礎,綜合考慮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要素,建立包括耕地質量狀況、耕地區位條件、耕地社會屬性和政策屬性等在內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這對于提高基本農田劃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有重要意義。

        5.2 進一步提高基本農田中高等別農田的比例

        農用地等別反映了農用地利用水平的空間分布規律,它考慮的是在當地實際光、熱、水等氣候條件和人們現有利用水平下農用地所具有的生產能力。在確定基本農田保護數量時,應明確基本農田區域內的耕地應是優質的耕地,而非低劣的耕地。因此從保護耕地數量和質量的角度,應提高金山區基本農田中高等別的比例。

        5.3 處理好基本農田保護和經濟建設的矛盾

        城市周圍、交通沿線一些區位較好,質量較高的農用地往往由于城鎮、項目、工業區的時序發展而被占用,這與基本農田劃定原則和內涵相沖突。考慮到非農建設對土地區位要求高,而對地力則沒有什么要求。因此,在供需分析的基礎上,建設用地擴展確需占用農用地的,在考慮區位條件的同時,盡量占用自然質量較低的農用地,將質量較高的分等單元優先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

        參考文獻

        第4篇:土地利用規劃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土地;利用;規劃;環境;評價

        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標識碼:A

        所謂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指的就是我們在對環境質量進行規劃的基礎上,必須要按照相關的環境保護的標準進行,并且全面的分析環境影響的規劃方案,從而找到影響環境最重要的原因,并且從中找到在規劃方案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對土地利用規劃進行有效的完善,確保方案可以全面的實施,并且對環境進行保護措施,起到一個協調發展的作用。在現階段,由于我國對環境評價已經開始全面的開展,并且是有計劃的進行,但是,從何時起成為一個應解決的重要問題,從源頭上來降低土地利用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應用科學的規劃去進行評價就顯得特別重要了,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一、土地利用規劃的重要意義

        在我國近些年以來,由于土地利用所突顯的環境問題已經更加的明顯突出,而研究環境影響評價也已經在土地資源管理當中持續研究不斷的一個重要課題。在這其中,規劃評價的最終結果就是需要把對環境因素的納入到土地規劃的過程當中,從而建立起以社會綜合環境和經濟發展機制的一種決策。此外,我們也要更加全面的分析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從而找出保護生態環境以及節約土地資源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其意義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土地利用規劃也就是說在未來的時期內在一定的區域內要安排和計劃好土地利用的有效性,這也是主要根據了社會發展經濟以及土地所特有的性質對其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再應用綜合的技術措施組織好土地的經濟技術。土地利用規劃一般是按照等級層次進行劃分,包括了土地利用的詳細規劃、總體和專項規劃等,如果是根據區域性質進行劃分,一般包括有自然區、經濟和行政區,也包括有跨區域的規劃。如果是按照深度進行規劃包括有土地利用設計、規劃以及施工等。我們所指的環境影響評價指的就是在建設以及規劃項目當中,會存在對環境造成的一些影響因素,從而對其進行有效的評估和預測,從中找到可以預防以及降低影響的一些有效措施,再對其進行監測。在這其中,對于環境影響評價我們通常會分為影響預測、質量評價以及影響后的一些評價,在這三者當中,其過程還是以循環補充為主。由于評價的對象有所不同,所以對環境的影響一般也可以分為規劃影響以及政策影響、項目影響等。它們之間的主要關系是以決定項目和指導規劃為主,而它們最重要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可以達到目標的實現,所以,環境影響評價是最高層次的一種評價,也是最有意義的一種評價。

        二、對環境產生的影響

        (一)我們在進行規劃時,由于城鎮建設在不斷的擴大,所以就會占有用了一部分的農業生態用地,從而就會對部分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此外,由于人口在不斷的遞增,同時也加快了工業化發展,對于生態環境也會造成很大的壓力。

        (二)經濟在發展,交通設施建設也在不斷的增加,對此,在建設的過程當中就會造成水土流失,再加上車輛排放的尾氣當中會有大量的有害氣體,這就是給土地造成酸化作用,污染源嚴重,給公路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

        (三)在土地規劃當中,我們會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治理水土流失問題,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的最有力方法,盡量對環境以及生態環境進行有利的保護,有計劃,有規范性的來實施,優化生態環境達到一個理想的布局規劃,有效的控制好水土流失問題,盡量恢復破壞掉的土地,并且達到有效的復墾,治理污染的環境問題。在對城鎮進行規劃建設時,一般會為一級和二級的保護區,從而可以建設一個環境敏感區。在實施的過程當中,必須不能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嚴格按照國家的保護標準來實施,從而有效的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四)在土地開發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要有條理的進行,對道路、水利以及田地等方面需要綜合的整治,并且要全面的對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改善,必須要降低自然災害的發生率。然而,我們在土地開發當中,對生態環境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是由于土地平整在一定程度上會改變植被以及地形地貌的格局,把生物種群更為簡單化,破壞了農業的生態結構,使其出現了不穩定的情況,另外是對水利建設、農田道路等造成了一定的破壞,由于要應用大量的砂石材料,所以就會破壞自然的生態環境,也會改變它的結構,非常不利于系統的穩定性。

        三、評價的意義

        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指的就是我們在對環境質量進行規劃的基礎上,必須要按照相關的環境保護的標準進行,并且全面的分析環境影響的規劃方案,找到影響因素,其最終的目的也就是為了找到最不合理的環境目標,規劃出最有效的措施。

        (一)土地利用規劃來評價環境影響時必須要更為完善的對方案進行規劃。并且把環境影響評價放在已經形成的參與階段,在早期就可以從建設以及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來規劃,從中準確的分析研究出最為有效的可執行方案,從中也可以更深入的對其改善。在規劃的同時,我們所注重的一個核心問題并不是在規劃后的理想環境,更主要的是必須要從源頭上來降低影響作用,要更為充分的考慮到環境與土地利用之間的關系,涉及到的規劃環境問題,是否達到了科學的合理性。

        (二)環境影響評價主要是對區域的生態環境進行劃分,主要是從環境的目標、環境的現狀基礎上進行更為全面的分析,如果在規劃方案當中存在的一些潛在影響,必須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同時也要制定出可替代的措施方案,消除不利因素的重要影響。此外,也要做好協調、改善和預防工作,充分的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從源頭上降低問題的發生。

        (三)在規劃的土地利用當中,我們需要合理的配置利用土地資源,這是作為必要的一種手段,在保護生態環境以及在建設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影響評價當中就必須要從保護環境以及規劃建設的角度來觀察,并且也要結合經濟發展計劃,把更多的建設項目統籌應用在其中,全面的建設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可持續的發展效應。

        結語

        在我國在很早以前,便已經開始把建設項目作為評價環境影響的相關法律進行有效的制定,但是,受到了經濟活動的規模以及范圍在快速的增加,在一些城市規劃相對較不合理,這就對社會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對此,只有更為有效的對土地利用規劃進行環境評價更為全面的研究分析,并且從中找到在規劃方案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對土地利用規劃進行有效的完善,確保方案可以全面的實施,并且對環境進行保護措施,起到一個協調發展的作用。

        第5篇:土地利用規劃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公眾參與

        1、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理論基礎

        目前,我國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還處于雛形階段,由于我國土地利用規劃需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和要求,因此借鑒國內外相關理論和實踐,構建適應中國國情的評價理論和方法,是當務之急。可持續發展理論: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它從環境角度衡量規劃實施后資源的可持續性,提出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減緩、補救措施或替代方案,為最終實施土地利用規劃提供環境依據,并提高土地利用規劃的社會可接受性。可持續發展理論是規劃環境評價最重要的理論基礎。

        可持續土地利用理論:土地可持續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2月在新德里由印度農業研究會(ICAR)、美國農業部(USDA)和美國Rodale研究中心共同組織的首次國際土地持續利用系統研討會上正式提出的。可將其定義為“不斷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環境承載力,滿足當代人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滿足其需求能力的土地資源利用方式”。可持續土地利用理論為土地利用規劃環境評價的正確實施提供重要的指導。

        2、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

        2.1一般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一般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規劃分析,即分析擬議的規劃目標、指標、規劃方案與相關的其他發展規劃的關系;環境現狀調查與分析,包括調查、分析環境現狀和歷史演變,識別敏感的環境問題等;環境影響識別與確定環境目標和評價指標,包括識別規劃目標、指標、方案(含替代方案)的主要環境問題和環境影響,按照有關的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和標準,擬定或確認環境目標,選擇量化和非量化的評價指標;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包括預測和評價不同規劃方案對環境保護目標、環境質量及可持續性的影響;針對各規劃方案,擬定環境保護對策和措施;開展公眾參與;擬定監測、跟蹤評價計劃;編寫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篇章或說明。

        2.2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

        結合一般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我們將土地利用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基本上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準備階段,進行資料搜集與分析工作,并確定規劃環境影響預測、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主要收集包括國家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以及環保、林業、農業、水利等部門的有關資料。第二階段:正式工作階段,主要工作包括環境現狀分析與評價,規劃方案草擬并制訂替代方案,環境影響預測和評價。第三階段:編寫報告書階段,編寫報告書、篇章或說明。

        下面著重分析第二階段。①土地利用規劃可能引起的環境問題的識別及環境影響因子的識別。土地承載著人類的各種活動,產生的各種環境問題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土地利用活動有關。同時,區域的環境問題是多種類、多樣式的,包括水質、大氣、噪聲、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土地利用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主要是針對土地利用規劃可能影響或導致的直接或間接累積性的環境質量問題。

        3、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指標體系

        3.1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原則

        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的過程,就是要在眾多的原始數據或評價信息中篩選較為靈敏的、便于度量的及內涵豐富的主導性指標作為評價指標。在選擇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時,無論是引用或者研究發現,都應該遵循如下原則:①科學性,即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應該具有明確的科學內涵、較好的度量性,便于不同地區之間進行比較;②綜合性和主成分性,即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應當與規劃、相應項目聯系,做綜合性分析考慮,同時,指標體系須具有一定的主成分構成,即具有代表意義的、內涵豐富的指標;③可操作性,指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指標應該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易于從國民經濟統計數據、相關部門資料以及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現有資料中獲取,便于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使用;④動態性,即由于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復雜性以及公眾參與反饋信息的不斷補充,指標體系應該不斷地進行修正和完善,以滿足發展需要。

        3.2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指標體系可以分為3個層次:總目標層,即土地利用規劃方案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目標層,即根據環境影響識別結果找出的環境主題和環境目標;指標層,即具體反映環境目標的多項指標,包括對土地利用方式產生的、用以反映某區域生態質量狀況的指標和衡量環境影響程度的指標。

        3.3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的評價方法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屬于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范疇,其評價技術方法也同樣是出自于戰略環境影響的評價技術方法體系。

        4、關于做好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

        響評價的相關建議和舉措

        4.1建立土地利用規劃環評的空間體系

        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規劃功能和所針對的問題不同,與此相對應的環境影響評價也有不同的內容和評價指標體系。為此,土地利用規劃空間體系的建立是首要問題。土地利用規劃通常分為3個層次,即國家級、地區級和地方級,分別對應著國家的戰略性問題、地區性問題和跨地方方案、地方的具體項目。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的層次性與此基本對應,因此,建立科學的與土地利用規劃空間體系相對應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空間體系非常重要。

        4.2開展一種“決策前評價”的工作模式

        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發展的初始階段,借鑒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利用比較熟悉的評價方法和程序,使得規劃環評容易進行,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規劃環評實行的依然是“決策后評價”,即決策方案大體確定之后對其進行評價。由于集中在決策審批前的一段時間內進行,這種方式仍然是被動式的評價,會直接影響環評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在我國規劃環評發展的初始階段,應該促進“決策前評價”的發展模式。

        4.3開展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研究

        只有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開展大量的案例分析(尤其是國家級區域的規劃環評),才能建立既科學又有可操作性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開展試點研究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較好的方法。針對目前規劃環評的研究多側重于方法和技術路線的理論探討,案例多為地市級區域的現狀,呂昌河等從生態、環境和資源的角度出發,構建了適合全國和省級尺度的土地利用規劃環境與生態影響評價指標。

        4.4建立公眾參與機制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的公眾參與工作量很大、形式單調、分布范圍廣,因此,公眾參與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多、費用高,加之要收集的信息量大,公眾一般不具備完整的知識背景、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其中很難發揮真正的作用。針對這些問題,要讓不同的公眾代表參與評價的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形式,實現信息的暢通無阻,切實發揮公眾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克寧,栗瀅超,陳偉強等.關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思考[J].資源?產業,2005,7(1):39-43.

        第6篇:土地利用規劃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 土地利用規劃 土地利用系統 軟件工程

        中圖分類號:P208 文獻標識碼:A

        土地是人類生長的命脈,它賜予了植物營養,同時也賦予了人類生命。所以,現在的我們要保護土地的可重復利用功能,并且禁止濫用和亂用。要保證土地利用合理化,并且高效的實現利潤與土地雙贏的目的。

        1土地利用規劃系統

        在土地利用規劃系統中,要分為四部分。其中要利用需求預測子系統管理土地利用資源,這被稱作先導工程。其次是利用適宜性評價子系統幫助提高土地利用資源,這被稱為基礎工程。再次是利用結構優化子系統改善土地主體的利用資源,這被稱作是主體工程。最后,是利用計劃管理子系統來完善土地信息資源管理工程,這一過程被稱為輔助工程。整個這個大土地利用規劃系統的作用是明確了文本規劃,包括總體報告和專項報告。具有了規劃軟件,包括數據信息、圖像信息、還有模型信息。還有是增加了規劃圖件,包含了規劃圖和評價圖等等。

        2軟件工程的利用

        為了讓土地適宜性發展,完善最佳整體布局,從而提出了主成分分析模型,并且從中能更好的體現出對土地的利用。而且,運用軟件工程管理土地利用規劃之后,更加簡明了土地使用情況。例如,分析某地土地規劃,在總人口增加的同時城鎮人口也會增加,隨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分別用于獨立工礦用地、工業總產值、農業用地等。當用地量增大的同時就會相應的增加工業投資、交通投資、農業投資以及特種投資等等。同時體現的是國內生產總值增大,導致企業單位對人員需求量增大,體現的是工業勞動力增多,良性循環后流動人口增大,總人口還會增多。

        反之來看,若是把土地過多的劃分給交通用地,則會導致農業用地減少,農村居民用地減少,農業人口減少,同時還會影響到總人口的減少,城鎮人口減少,城鎮建設減少,從而導致獨立工礦用地和工業總產值的下降從而導致國內生產總值的降低。在農業用地的基礎上,對特種用地的需求量是很低的,并且,要貼切度良好,適宜度適中,最大限度的確定土地使用的適宜性狀況。所以,要合理性、系統性規劃土地利用資源,保證土地可再生產、再發展的可重復性利用的局面。

        3土地利用規劃系統方法及軟件工程

        3.1土地利用規劃系統的內容

        土地管理的規劃一定要落到實處,要跟隨政策的腳步,以軟件工程技術為輔助手段,加強土地利用規劃制度。在運用軟件工程的技術之后,取得了高值性的效果。就此,我們來介紹一下系統的功能結構。

        系統的總控模塊分為七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土地需求預測子模塊,細分為社會經濟發展仿真和土地利用需求預測。第二大部分是土地結構優化子模塊。細分為土地利用結構調整和土地利用分區布局。第三大部分是土地利用評價子模塊,細分為土地利用適宜性評價和土地利用效益評價。其中,土地利用適宜性評價又分為三小部分,城建用地適宜性評價和農業用地適宜性評價以及工業用地適宜性評價等。第四大部分是土地計劃管理子模塊,細分為土地利用價格評估和土地利用審批控制等。其中土地利用審批控制又細分為四部分,土地利用片號識別、土地利用模糊識別和土地利用交通識別以及土地利用地域識別等。第五大部分是土地動態監測子模塊,細分為土地利用數據維護和土地利用信息查詢等。其中,土地利用數據維護分為土地規劃數據維護和土地評價數據維護以及土地狀況數據維護等。第六大部分為土地圖像分析子模塊,又細分為土地屬性圖像互查和土地專題圖分析等。第七大部分為系統輔助服務子模塊,又細分為管理政策法規查詢和系統操作指南等。

        3.2土地利用規劃系統的作用

        其中以第一大模塊為基礎,針對社會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動態仿真。其作用是預測發展趨勢并且能夠合理的進行土地資源分配。第二大模塊為前提,針對土地分配等是否合理做出適宜性評價的過程。其作用是對圖例利用的結構問題進行總體的分析。第三大模塊為根本,對土地適宜性與結構相結合,形成整體的分析。第四大模塊為主要執行,確定土地價格,識別用戶等等,以實現土地的最優利用。第五、六、七大模塊作為輔助工作,把我土地使用情況,并且根據地質問題或使用問題及時進行維護,主要運用軟件工程技術中的圖像把各種信息更加清晰明了的呈現出來。更重要的是分析我國土地利用規劃的現狀,不要浪費資源,要合理性、適宜性、科學性的進行綜合使用。要充分的利用軟件工程對土地進行系統的規劃,確定土地利用規劃的系統方法得以更好的實施。

        4結束語

        在土地利用規劃設計中,一定要保證土地的科學性、動態性以及可持續發展性,同時還要保證其使用性。要明確土地的利用放向還要分析整體布局。將主要部分進行系統分析與優化。借助周圍自然條件與社會環境等,完善土地利用規劃。同時提高社會的收益,保證經濟收入與生態環境無污染相結合。按照整體的工程結構來為未來勾畫藍圖。

        參考文獻

        [1] 曲凱,李新運.基于GIS的縣級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9(1):49-53.

        第7篇:土地利用規劃的意義范文

        中圖分類號:F30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土地利用規劃概述

        1、土地利用規劃概述

        土地利用規劃是按照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遵循有關的自然規律和社會經濟規律,在時空上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組織利用和經營管理合理分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用地正確地和各項建設工程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相結合,從而制定最優的土地利用方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產率,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同時又為將來保護好土地資源,以達到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目的。

        2、土地利用規劃的目標、任務和內容

        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根本目的是加強對土地利用的宏觀控制和統一管理,對十分寶貴和極其稀缺的土地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的綜合效益,為區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其主要目標包括:(1)統籌安排各業用地,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2)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3)加強對土地的統一和計劃管理。具體的任務包含下列四個方面:(1)在國民經濟各部門間合理分配土地,為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用地條件;(2)為建立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創造土地條件;(3)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創造科學的土地組織條件;(4)調整我國社會主義土地關系"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范圍大、綜合性強、內容多、關系復雜"

        二、經濟外部性的含義

        經濟外部性是指經濟主體(包括廠商或個人)的經濟活動對他人和社會造成的非市場化的影響。分為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個經濟行為個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益,而受益者無須花費代價,負外部性是某個經濟行為個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損,而造成外部不經濟的人卻沒有為此承擔成本。

        三、土地利用規劃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和標準

        土地是重要的基礎性資源,土地開發利用既不是純粹的經濟過程,也不是純粹的生態過程,而應該是經濟過程和生態過程的有機統一,其實質是生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對于土地利用規劃的評價應建立一個評價體系,本文簡要敘述評價體系的指標組成、體系建立的設計原則以及建立體系的指標選擇建議。

        1、指標體系的組成

        本文進行基于經濟外部性的土地利用規劃的評價出于兩個出發點:一是研究土地利用規劃的建設用地布局影響,二是研究土地利用規劃的生態環境影響,旨在探討土地利用規劃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對農地造成影響,以及土地利用規劃是否考慮生態棲地的影響以及生態環境影響,從而更加實際的得出土地利用規劃的發展重點思路與發展方向。

        2、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

        指標體系應能全面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態、經濟系統的內部特征及外部狀態,系統內部各子系統相互間的聯系以及主要目標的實現程度"因此在指標的選取上應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

        科學性是指標體系建立的重要原則,在指標體系的建立方面,科學性體現在該指標體系應該能夠全面、客觀、準確地反映規劃實施前后,社會、生態、經濟系統的狀態變化趨勢和系統內部的協調程度,并能夠體現戰略實施帶來的社會經濟影響"因此,所選指標必須概念清晰明確,且有具體的科學內涵,測算方法標準,統計計算方法規范"同時,指標體系應具有實用性的特點,即考慮定量化的可行性,建模的復雜性以及數據的可靠性和可獲得性,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指標應具有明確的科學內涵較好的度量性,要便于不同地區之間的比較"

        (2)層次性原則

        由于土地利用規劃評價以社會、生態、經濟復合系統為研究對象,而從內部結構分析,該系統具有復雜的層次結構,因而指標設置也應該滿足這一特點要求"也就是說,指標體系具有鮮明的層次結構,能反映在不同層次上的規劃影響"

        (3)代表性原則

        土地利用規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復雜的,選用的指標要充分體現土地利用對各社會、生態、經濟等各方面影響狀況,同時,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相結合"。

        (4)綜合性原則

        全面衡量各種影響因素,嚴格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評價"

        (5)系統性原則

        確定相應的評價層次,按系統論的觀點評價各個指標,構成完整的評價指標

        體系"

        (6)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相結合的原則

        靜態指標反映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狀態,動態指標則用于反映區域可持續發展

        的趨勢,二者對于全面!客觀反映土地利用規劃評價的目標是必不可少的"土地

        (7)可操作性原則

        土地利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指標應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易于從現有資料

        中獲取,便于管理部門使用"

        3、土地利用規劃評價的指標體系因子選擇建議

        土地利用規劃的影響是長期的,并且會隨時間的變化發生一定的變化"指標體系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為將來增加或改變某些單項指標提供接口",釆取德爾菲法,在廣泛征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根據土地利用規劃的基本特點來探討評價指標體系,以土地利用規劃的經濟外部性為總目標,根據建設用地布局和生態影響基本特點來探討評價指標體系,根據評價目標、評價方法、評價原則與評價內容,構建了指標體系,并選擇27個指標作為參評因子,組成土地利用規劃外部性影響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

        布局影響 土地人口承載力指數、城鎮化水平、道路通達水平、城鄉居民收入比重、人口自然增長率、城市化水平、農民人均住房面積、人均建設用地面積、土地利用率、土地生產率、糧食產量、林木蓄積量、水資源總量、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單位面積林地產量、養殖業產值等。

        生態環境影響 基本農田占土地總面積比、土地生產潛力指數、森林覆蓋率、農業廢氣排放達標率、農業廢水排放達標率、農業固體廢棄物利用率、水土流失、土地污染指數、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治理污染年投入、公頃農藥施用量、林地面積比重、耕地年減少量等。

        4、指標選擇確定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直接反映評價結果,關系到評價結果的現實應用,一般而言,確定評價標準大致采用兩種判斷方法:一是,定性判斷法。即依據個人的經驗和知識對土地利用規劃的的持續度進行評價,然后作出判斷是否可持續,以及其可持續利用程度。不過,這種方法對評價者自身在農用地可持續利用的知識和經驗方面要求很高,才能對評價結果進行全面的分析,作出適合的評價;②比較法。即設定土地利用規劃的經濟正外部性為1分,經濟負外部性狀態為0分,然后在0~1分之間劃分兩個級別,其余的情況通過選取的指標與理想值和最差值之間進行比較、計算、最終確定出評價單元的評價結果。

        四、基于經濟外部性對土地利用規劃的幾點評價

        通過對指標體系的建立,對于現行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無論是從各項指標數據的搜集還是按當時經濟發展水平所做的預測,修編基礎工作、準備工作較充分,是“指標控制+用途管制”為模式的土地利用規劃。總體而言,從實施以來的情況看,提高了各級政府對土地利用規劃的認識,樹立了規劃的權威性,使規劃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基礎地位和“龍頭”作用。對于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強化土地利用宏觀調控,協調用地矛盾,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落實土地空間布局起到了積極作用。這些對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而言,經濟外部性是體現的正外部性。

        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鄉鎮行政區劃的調整,以及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上一輪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日漸顯露,已調整的規劃也并未解決相關問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負外部性也逐漸體現,其主要體現在如下幾點:

        1、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隨意性大,導致布局不相協調的負外部性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從理論上來說應該為主導作用,能控制各個行業及布局的土地利用數量、結構和規模。城鎮規劃、村鎮規劃不能突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用地控制指標。

        然而,由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和修編的滯后,各鄉鎮在編制城鎮和村鎮規劃時,不顧實際,盲目追求大規模、大框架,亂設開發區、工業小區, 致使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現行城鎮、村鎮規劃不相銜接和協調,在規劃實施中時有矛盾發生,影響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權威性,同時隨意調整土地利用規劃,鉆政策空子,導致規劃喪失其科學性和嚴肅性。又由于土地供應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建設項目,而地方政府承擔著壯大地方經濟的重任,因此,為實現招商引資的目的而隨意用地,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擱置, 不斷違法用地;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缺乏先進的規劃理論指導,缺乏超前意識,缺乏控制性詳細規劃,使得總體規劃缺乏可操作性。

        從經濟上而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從而體現出經濟外部性為負的方面。

        2、 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準備工作不充分

        由于管理體制落后、土地利用狀況調查工作的滯后性,雖然每年都做變更調查工作,但由于基層土地管理技術、條件的限制,往往靠人為變更,導致地籍資料的準確性、連續性、系統性都比較差。地方土地管理部門隸屬于同級政府,難以約束當地政府從局部利益出發的短期行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的業務工作很倉促,匆忙進行規劃調整,其科學性、權威性將大打折扣。但有許多地方作了簡單短暫的培訓,下發了上級下達規劃指標,簡單認為只要完成了建設用地置換指標和農用地整理折抵指標就行,各鄉鎮政府只關心用地指標夠不夠用,只要求滿足城鎮發展、園區發展的需要。不注重與其他部門的協調,造成此次規劃調整完善只是土地部門的事,只為了地方建設的需要。

        這些做法導致評價體系中相關規劃實施后的成果指標不能滿足要求,從而體現出規劃經濟的負面性。

        第8篇:土地利用規劃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鄉鎮土地利用規劃;編制與完善;實施;服務新農村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著眼于調控宏觀經濟運行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層次、綜合性的規劃。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的土地利用規劃特別是鄉鎮一級土地利用規劃由于缺乏應有的作用和約束力,被人們視為紙上談兵的擺設。有人說,規劃是猴皮筋,可以任意伸縮;主要原因是規劃無力改變計劃經濟條件下按需定供、粗放利用的用地模式。完善鄉鎮土地利用規劃并付之實施,使規劃成為紅線、高壓線是十分必要的。

        一、鄉鎮土地利用規劃的弊端

        (一)規劃的權威性不夠

        有人說:規劃規劃,紙上畫畫,墻上掛掛,不如領導一句話。其實不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列入法律范疇的,一旦形成就應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在實際實施的時候,土地利用計劃不與規劃配套,二者的指標往往不相吻合,沒有遵守預測-規劃-計劃這樣一個合理的過程,造成規劃架空,難以落實。審批用地不按照規劃進行,審批用地的過程中,未堅持在規劃指導下有計劃地審批用地,出現了規劃跟著項目走,頻繁進行規劃局部調整的被動局面。

        (二)規劃基礎數據和圖件不實

        基礎數據和圖件不實,影響了規劃的合理性及其實施。如某城市統計的規劃基期的城市建設用地面積與衛星遙感監測數據相比有較大差距,但該市當時只認可統計面積,結果造成規劃用地規模偏小,給目前的規劃實施造成了很大困難。還有一個城市,4次調查4個結果,每次相差幾萬畝。可以說,一些地區規劃基礎數據不準對規劃編制和實施造成了不良影響。

        (三)規劃內容剛性強,實施難度大

        規劃制定一些剛性指標是必要的,但實施過程中需要足夠的彈性內容作為補充,這就要求鄉鎮土地利用規劃在內容深度和具體程度上把握適當。上輪規劃編制將所有的用地區都落實到具置,在規劃圖上每塊地的用途都完全定死,但實際發展過程難以按照規劃設想實施。

        (四)現有規劃與其他規劃的銜接不當

        由于我國的規劃體系不夠完善,規劃編制時間、調整范圍不統一,交通、水利、城市建設、生態環境建設、旅游規劃等在土地利用上與土地規劃在鄉鎮一級不銜接的問題比較突出。重城鎮規劃輕土地規劃的傾向比較嚴重。雖然在理論上各項規劃應與土地利用規劃相互銜接,但由于各項規劃的側重點不同,修編期限不同步,缺少統一的建設用地標準,操作起來協調性差,實施難度大。

        二、鄉鎮土地利用規劃的編制與完善

        (一)建立新的規劃理念與理論

        充分借鑒國際上的理性發展理念,妥善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等方面的關系。在確定規劃的目標時,緊緊圍繞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這一中心議題,保證土地資源永續利用;在編制過程中應由上輪主要分配建設用地指標、定建設用地規模與速度向控制環境容量、開發時序、控制建設標準轉變;并通過較大比例尺的地圖確定城市合理發展邊界,從而解決城市無序擴張、優質農地嚴重流失等問題;大膽借鑒和吸收國外的和相鄰學科(如城市規劃、地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環境科學、系統科學等)的相關理論,特別是空間規劃和可持續發展理論。

        (二)協調土地利用與生產環境建設

        全國現有村莊320多萬個,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生活習俗等千差萬別,農民長期養成的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在住宅周圍亂搭亂建的陋習一時難以改變。受傳統文化和習慣的影響,絕大多數農民喜歡單門獨院、前庭后作的居住方式,農民對于集中居住也不能完全接受。因而,鄉鎮土地利用規劃應尊重農民習慣與科學合理規劃之間的關系,做好必要的新農村建設用地預留。過去,有些地方把建設用地指標高度集中在城市,以城市為重點層層預留指標,分到最后,農村這一塊就沒有多少指標了。這樣,阻礙或限制了農村的發展,導致農村違法用地的大量產生。在鄉鎮土地利用規劃修編中要做好必要的新農村建設用地預留。

        (三)加強相關規劃的銜接

        當前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都在編制新農村建設的各類規劃,比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村鎮建設規劃、基礎設施規農村經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這些規劃都涉及用地。各類用地矛盾需要通過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來統籌協調,修編中應主動介入各類相關規劃。

        (四)加強公眾參與,開放編制規劃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涉及技術、行政、經濟、社會等多個學科領域,同時又需要多部門、多主體的認可和協作,公眾參與能夠集思廣益,使規劃更為科學。可以采取包括問卷調查、公開征詢意見、社會聽證、專家論證、公告公示等多種方式,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特別是不同意見;在規劃修編階段應設置專門的接待時間,進行規劃實施的現場接待或建立規劃熱線電話、公眾信箱等,給公眾滿意的答復,這樣既保障人民群眾參與規劃編制的權利,開門、開放編制規劃,又保證規劃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

        (五)提高規劃技術含量

        應用地理信息(3S)技術,在地籍數據庫的基礎上建立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庫和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作為修訂規劃成果的主要載體,使規劃修編與規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同步進行,提高規劃管理水平。使土地規劃從野外調查、資料搜集、信息處理、計算模擬、規劃成圖到監督實施全過程實現信息化。要特別重視將決策支持系統(DSS)技術引入土地規劃,通過人-機交互系統,提高決策的透明度與決策的科學性。

        (六)加強規劃隊伍建設

        在規劃修編時,由于一些地方對規劃編制工作重視不夠,基礎工作比較薄弱,嚴重影響了規劃的權威性和可操作性。規劃人員總體水平不高,成果質量參差不齊。規劃模式,千人一面,甚至照搬照抄。只有加強對規劃專業隊伍的管理,加快基礎調查和信息系統建設,才能為編制規劃提供準確翔實的基礎信息支持。

        三、鄉鎮規劃的調整與實施

        (一)鄉鎮土地利用規劃的調整

        過去都說規劃是藍圖,現在有專家提出規劃是綠圖,意思是規劃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允許進行修改和調整的。規劃的本質是剛性的,土地利用規劃經過審批,就有了法定效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執行規劃就是執法,違反規劃就是違法。由于客觀和主觀的原因,已經批準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過程中的確存在一些問題,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有利于實施法律和規劃的原則,對其加以調整和修改。

        (二)土地利用規劃的全部意義在于實施

        人們常說:三分規劃,七分實施。規劃編制的過程是短暫的、一次性的,規劃實施的過程是長期的。規劃能否從紙上落到地上,取決于規劃的實施效果。確保規劃實施的關鍵是什么?關鍵在于管理。規劃實施管理包括用地計劃管理、用地預審管理、用地審批規劃管理、土地出讓規劃管理、土地保護規劃管理、土地開發復墾規劃管理、監督管理等多方面內容。采用法律、行政、經濟、社會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多管齊下,全面加強規劃實施管理,保證規劃實施。

        1.結合土地整理。土地整理通過對溝、渠、坎、田塊等進行工程治理,對挖損、塌陷、壓占、污染破壞的土地和各類廢棄地、閑散地進行復墾,一般能夠增加15%左右的有效土地利用面積。在修編中先期介入,摸清農村用地現狀的基礎上,明確農村居民點的數量、布局和規模,將新農村建設用地做好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并及時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

        2.服務新農村新農村建設的內涵非常豐富,建設新農村,規劃要先行。鄉鎮規劃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和前提。農村建設缺乏統籌安排,布局散亂,臟、亂、差現象比較普遍。沒有規劃的建設就是盲目建設。也就是說,新農村建設中提出的一些要求,實際上都需要通過土地利用規劃來落實。鄉風文明也包括用地文明,規劃用地就是一種文明用地;村容整潔更離不開土地利用規劃。鄉鎮土地利用規劃在其中發揮的作用都是基礎的,也是關鍵性的。支持新農村建設,并不意味著放松對農村建設用地的控制。其最根本的是保護耕地,保護基本農田,通過規劃,把新農村建設必要的建設用地給予合理安排。

        參考文獻:

        [1]趙小敏,郭熙.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價[J].中國土地科學.2003(5):35-40.

        [2]潘文燦.中外專家論國土規劃[M].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第1版),2003.

        [3]嚴金明.中國土地利用規劃[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4]陶志紅,范樹印.關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問題的思考[J].中國土地科學,2000(3):23-26.

        [5]王萬茂.關于鄉(鎮)土地利用規劃思路的新思考[J].中國土地,2002(6):21-23.

        [6]張巖軍,郭新華,韓多霞.如何運用GPS技術進行地籍測量[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6).

        [7]徐洪彩.談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6).

        [8]郭新華,韓多霞,張巖軍.關于地籍測量問題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7).

        [9]張桂蓉,馬玉寶,李紅.高職院校“地籍測量學”教學改革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7).

        [10]孔毅.學會科技期刊在落實行業科學發展觀中的重要作用[J].現代測繪,2012(06).

        [11]鄭蕊.論測繪技術的發展變化及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硅谷,2012(24).

        [12]鄭培.地籍測量與現代測繪新技術的精度控制[J].硅谷,2013(02).

        [13]曹國忠,楊喜明.測繪技術在現代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3(01).

        [14]王炳雪.土地測量技術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4).

        [15]羅強.淺談測繪學以及測繪技術的發展及質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5).

        [16]張巖軍,郭新華,韓多霞.如何運用GPS技術進行地籍測量[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6).

        [17]徐洪彩.談測繪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6).

        [18]郭新華,韓多霞,張巖軍.關于地籍測量問題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7)

        [19]張桂蓉,馬玉寶,李紅.高職院校“地籍測量學”教學改革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07).

        [20]孔毅.學會科技期刊在落實行業科學發展觀中的重要作用[J].現代測繪,2012(06).

        [21]黃曉忠.城市數字地形圖維護及質量控制[J].安徽建筑,2007(01).

        [22]鄧小川,吳尚科.論測繪產品質量控制對技術細節的要求[J].人民長江,2007(10).

        [23]薛夢燁.淺談日常土地測繪工作的質量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3).

        [24]張迎春,徐敏.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管理[J].吉林水利,2007(05).

        [25]高幫勝.淺談房地產測繪的質量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8).

        [26]沙從術.大比例尺數字化測圖質量控制與質量評價系統的研究[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6(01).

        [27]王家勇.淺析工程測量在施工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7(06).

        [28]王錦萍.數字線劃地形圖(DLG)質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探析[J].城市勘測,2007(05).

        [29]秦智慧.管線數據建庫過程中的質量控制[J].城市勘測,2008(02).

        [30]李五夫,李宇新.淺談哈爾濱市城管部件普查與項目管理方法[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8(01).

        [31]袁華.河南開通24小時國土資源熱線[J].資源導刊,2007(08).

        [32]王偉波.土地測繪技術及質量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5).

        [33]曲德本.關于測繪技術與新農村規劃建設的探討[J].民營科技,2010(11).

        [34]李曉棠,黃彥軍,黃拙.“二調”工作進行曲——田陽縣國土資源局開展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略記[J].南方國土資源,2010(05).

        [35]郭順江,梁博.一個電話“救”了十畝田[J].資源導刊,2010(10).

        [36]林天沖,葛淑蘭.建立國土資源基礎數據庫是測繪技術進步的必由之路——訪國家測繪局副局長喻滄同志[J].測繪通報,1984(03).

        [37]周定銀,楊占東,鐘佩.3S技術在第二次土地調查中的應用[J].地理空間信息,2009(S1).

        [38]強化國土資源法律知識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基層干部依法行政能力[J].浙江國土資源,2008(12).

        第9篇:土地利用規劃的意義范文

        1.加強對產業結構同土地利用規劃的結合

        土地利用規劃實質是各種產業要素配置的空間表現,產業的空間結構表現為土地利用的類型,因此,根據土地資源集約利用的理論,制定同產業結構相適應的土地利用規劃將有效地節約利用土地并獲得更大的產出。因此,在制定土地利用規劃時,應當在對土地利用現狀進行全面、系統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地區產業結構和發展前景,通過系統分析,制定科學的土地政策。

        同時,應當制定多層次的土地利用規劃。具體來講,應當對土地資源分層、分區域研究,對大城市、小城鎮、農業土地制定不同的利用規劃,特別是發展迅速的小城鎮的土地利用規劃。我國工業化進程已經發展到中期階段,城鎮人口不斷增加,工業發展迅速,用地面積不斷擴大。小城鎮土地資源利用應當克服分散布點的現象,以緩解發展、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ii分散布局是我國小城鎮建設的一個重要特點,這不僅不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更加容易造成基礎設施、廠房建設等資源的浪費。因此,對小城鎮的空間布局和功能定位進行統籌規劃,實現小城鎮相對集中發展,對小城鎮土地資源的集約和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2.加強土地資源的環境保護

        隨著經濟發展、工業企業不斷增加,大量工業污染物、生活垃圾等給土地資源帶來嚴重威脅,嚴重影響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人們的健康。因此,應當加強對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制定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對已經建設的污染項目,要嚴格控制其規模的發展和擴大,并嚴令加強排污設施的建設和管理,確保污染物處理符合相應的標準。應當加強對工業企業的環境監管,特別是一些規模小、技術設施簡陋以及生產危險化工原料的鄉鎮企業的監管,要求建設相應的污染處理設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時,應當嚴格新建工業開發區審批工作,防止出現反復建設、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問題出現,從而優化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的集中處理、減少對土地資源的環境污染。

        3.制定符合本地區實際的土地集約利用評價體系

        為嚴格貫徹土地資源利用的政策和規范,應制定相應的土地利用評級體系,將政府、企業、個人等主體的活動納入體系之中,通過量化土地資源利用,更好地規范資源利用活動。評價體系應當明確區域現有的土地資源類型、數量,并提出明確的工作任務和目標。就主體內容而言,土地資源集約利用評價體系應當涵蓋各類建設用地定額指標各類建設用地指標(例如,工業用地、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城鎮安置用地、宅基地等)、政府土地集約節約利用評價體系(著重針對政府在開發區建設、其他建設用地節約方面的行為評價)、土地資源集約利用獎懲機制(例如,土地集約利用與用地指標安排相掛鉤、考核結果作為政績考核的依據、給予政策上的優惠等激勵措施),只有通過有規劃、有章程的保護措施,才能推動土地資源集約利用工作的開展。

        4. 讓節約集約土地理念深入民心

        土地資源短缺無疑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土地資源的警鐘的撞擊無時無刻不是在提醒我們——過度消耗、低效利用資源的粗放增長方式以及依賴大規模開發后備土地資源的利用方式難以為繼。除了政府層面的法律、政策之外,大眾的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意識更應當提高。鑒于此,應當加強對民眾的宣傳和教育,重點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開展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理論研究;開展相應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研究;對各級地方政府開展“創建活動”的相關人員進行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培訓;委托部分知名院校進行“創建活動”信息系統開發;開展面向一般公眾的落實節約優先戰略宣傳教育。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積極行動起來,為節約集約土地做宣傳、造聲勢,節約集約土地的理念必將播種在每個中國人的心間。

        總之,土地資源集約和有效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動以及各類單位和個人的合力推動,只有通過科學制定土地利用規劃、加強土地資源環境保護、構建合理的土地利用評價體系、動員全民參與,才能實現我們的目標,我國土地資源利用才能做到科學、合理,土地資源才能得到保護和有效利用。

        參考文獻:

        [1]邵曉梅,劉慶,張衍毓:土地集約利用的研究進展及展望,《地理科學進展》,2006年3月刊第25卷第2期,第83頁。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日本有码中文字幕 | 午夜福利93波多野结衣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久久AV |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sm |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