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規范范文

        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規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規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規范

        第1篇: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規范范文

        通過親歷的住宅樓接地轉化案例,分析探討了住宅樓低壓進線

        配電箱TN-C-S系統轉化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可行的轉化方案,供同行借鑒。

        關鍵詞:低壓進線總配電箱;漏電斷路器;TN-C-S系統;轉化;

        引 言

        現階段,建筑物低壓供電普遍采用TN-C-S系統及TN-S系統。筆者在參加工程核驗時,發現住宅樓總進線開關為漏電斷路器的配電箱在由TN-C系統轉化為TN-S系統時接線錯誤,存在事故隱患。

        1 工程實例

        下圖為某住宅樓低壓進線采用TN-C-S系統時總配電箱由TN-C系轉化為TN-S系統錯誤接線,如圖一所示:

        2 TN-C系統轉化為TN-S系統時錯誤接線的危害

        2.1易將PEN線在開關處斷開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GB50054-95 4.5.6條規定,在TN-C系統中,嚴禁斷開PEN線;《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 7.5.2也做了相同規定,并列為強條。

        圖一中,PEN線進入總配電箱后直接接入漏電斷路的N線端子,再由N線端子聯接PE母線。由于N線端子同時聯接二個端子,加上施工不規范,易造成N線端子接觸不良,使得接觸電阻增大引起發熱,最終導致PEN線斷開,導致整個裝置內設備同時斷開了N線及PE線。

        2.2增加了斷零的危險

        “斷零”后會發生大量燒壞單相設備的事故,這在以往的工程中也屢有發生,究其原因,多數是因為N線端子處未按要求接線,造成接觸不良,使接觸電阻增大,繼而N線端子打火燒壞,引起N線斷線。圖一中,由于漏電斷路的N線端子處連接了二根線,由于施工的原因,使得斷零的幾率增大,增加了斷零的危險。

        3 處理方法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 7.5.2,《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4.5.6條規定,在TN-C系統中,嚴禁斷開PEN線。

        依據規范條文規定,TN-C系統轉化為TN-S系統時應按照《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2009 5.5.6第5條的要求,在電源進線處,將PEN線先轉換為N線和PE線,PEN進線先聯接PE母排,并做接地。轉化分開后的N線可接入總漏電開關的N極,PE線接各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插座的接地端子等。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4.5.6條規定,當裝設漏電電流動作的保護電器時,應能將其所保護的回路所有帶電導線斷開。在TN系統中,當能可靠地保持N線為地電位時,N線可不需斷開。

        依據本條文規定,住宅樓總進線漏電開關可采用三相四極漏電開關,也可采用不斷開N線的三極四線漏電開關。

        TN-C系統轉化為TN-S系統總漏電開關采用三相四極漏電開關時接線如圖二所示

        TN-C系統轉化為TN-S系統總漏電開關采用三極四線漏電開關時接線如圖三所示

        結語

        TN-C-S系統轉化接線不當,存在嚴重的事故隱患,一旦事故發生,不僅使設備損壞,人民財產蒙受損失,還嚴重威脅人身安全,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這要求我們在設計、施工、監理過程中,嚴格執行規范、標準,并做到層層把關,消除事故隱患,以期達到安全用電的目的。

        參 考 文 獻

        [1]《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GB50054-95

        [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

        第2篇: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規范范文

        關鍵詞:變電所設置、供電可靠性、供電靈活性

        中圖分類號:TM41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隨著國內房地產行業的不斷深入發展,大型綜合性商業項目、綜合體項目大量涌現,此種類型的項目建筑面積巨大,業態復雜,對建筑電氣的要求較高。

        二、工程概況

        深圳海岸城廣場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總建筑面積設計階段約為12萬平方米,建成后有一定增加。地下共二層,地下一層為商業和車庫,地下二層為車庫。地上共五層為純商業,涵蓋餐飲、日用百貨、家用電氣、專賣店、電影院、溜冰場等多種業態,屬于大型綜合商業建筑。

        三、供電方案

        根據《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舊版本JGJ/T16-923.1.1條,新版本為JGJ16-20083.2.1條),將本項目負荷等級進行如下劃分:

        電子計算機系統電源為一級負荷別重要負荷,

        營業廳、門廳照明為一級負荷,

        自動扶梯、客梯電力為二級負荷。

        一級負荷需要兩個獨立電源供電才能滿足要求,根據城市的供電狀況,擬采用以下兩種供電方案:

        方案一:采用三個獨立的10KV電源供電,每個電源均提供50%的負荷用電,其中兩路為主供電源,另一路為備用電源。該備用電源可分別為兩路主用電源做備用。同時設置柴油發電機作為特別重要負荷、消防負荷及相關重要負荷的應急電源。

        方案二:采用兩個獨立的10KV電源供電,每個電源均能提供75%的負荷用電。同時設置柴油發電機作為特別重要負荷、消防負荷及相關重要負荷的應急電源。

        對于供電方案的確定我們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考慮:

        1)供電可靠性:大型商業項目一般位于省會以及各大城市,供電電源比較可靠,臨時停電的情況較少,限電的情況在用電緊張時期偶爾會發生,一般會避開大型商業,因此不需另外設置獨立于電網的自備電源供普通的常規負荷。

        2)供電質量:目前大型城市的供電質量均比較良好,對于電壓波動、偏差、閃變、頻率偏差、諧波和三相電壓不平衡都能有效的控制。

        經過核算并綜合考量,兩套方案均能滿足規范要求和使用要求,其中方案一的可靠性較高,方案二較實用。根據供電的實際情況,采用方案二。

        四、變電所總容量的確定

        方案階段根據建筑物的用電指標進行估算,建筑物的通電指標參考如下:《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2003版)推薦的用電指標:大中型商業60~120W/平方米。《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手冊》(第二版)推薦的負荷指標:大中型商業70~130W/平方米。(注:《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2009版)推薦的用電指標:大中型商業60~120W/平方米,變壓器容量指標90~180VA/平方米)考慮到項目是一個超大型的商業,而且定位較高,同時根據其他已建成的項目的如金光華廣場、華潤萬家、益田假日廣場的設計容量,相關業態的確定如下,其中普通商業120W/平方米,特殊商業200W/平方米,餐飲300~500W/平方米(根據餐飲面積的大小確定)。電影院、溜冰場的容量約為250KW,以最后專業公司提供的容量為準,地庫15W/平方米,超市150W/平方米。由于餐飲所占比例較大,接近30%的比例,初步確定為130~140VA/平方米。施工圖完成后確定采用9臺2000KVA的變壓器,變壓器容量指標約為135VA/平方米。

        由于本項目的良好的地段和業主的優惠政策,商業的出租率基本上是100%。經過一年的正常運營后,業主召開總結會,進行了實地考察,最熱月滿負荷時變壓器的負荷率是69%,運營效果基本良好。同時69%的負荷率對變壓器來講是一個比較經濟節能的運行點。

        五、變電所位置的確定

        根據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和相關設計手冊,變電所位置的選擇原則如下:

        1)深入或接近負荷中心

        2)接近電源側

        3)進出線方便

        4)設備吊裝運輸方便

        5)不應設在廁所、浴室、廚房或其他經常積水場所的正下方,且不宜與上述場所貼臨。如果貼臨,相鄰隔墻應做無滲漏、無結露等防水處理。

        6)不應設在有劇烈振動或有爆炸危險介質的場所。

        考慮到本項目體量較大,在變電所的設置上我們進行了認真研究和探討,供電半徑的界定是設置變電所的關鍵,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原則上的界定:《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2009年版):3.1.3.2低壓線路的供電半徑應根據具體供電條件,干線一般不超過250m,當供電容量超過500KW(計算容量),供電距離超過250m時,宜考慮增設變電所。在本次設計中我們將供電半徑設置在標準的范圍之內。

        2)當供電半徑超過相關標準要求而需要準確核算,可以先從電壓損失角度考慮:根據三項平衡負荷線路的電壓損失計算公式:計算電壓損失百分數。

        根據《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3.4.4用電單位受電端供電電壓的偏差允許值,應符合下列要求:

        220V單相供電電壓允許偏差應為標稱系統電壓的+7%、-10%;

        線路的電壓損失一般考慮小于4%,利用上述公式經計算后可以確定。變壓器的電壓損失一般小于2.7%,因此小于+7%,滿足規范要求。由于計算電流一般情況下選用的為額定值并考慮了一定的預量,因此實際的電流一般會小于計算電流,電壓損失會更小,在實際運行中,能小于5%,也能滿足規范《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3.4.5條款的要求。

        3)在考慮電壓損失的同時,還應從短路容量考慮:從系統容量、變壓器、母線以及低壓線路幾個方面統一考慮。

        a)歸算到變壓器低壓側的高壓系統的阻抗根據下式計算:

        :歸算到變壓器低壓側的高壓系統阻抗,;

        :變壓器低壓側的標稱電壓,0.38;

        :電壓系數,計算三相短路電流時取1.05;

        b)變壓器阻抗根據下式計算:

        當電阻值允許忽略不計時,

        c)線路的零序阻抗根據下式計算:

        :低壓配電線路的零序阻抗;

        :相線的零序阻抗;

        :保護線的零序阻抗;

        、:相線的零序電阻和電抗;

        、:保護線的零序電阻和電抗;

        d)線路的相保阻抗計算根據下式計算:

        :線路的相保阻抗;

        :相保電阻;

        :相保電抗;

        通過上述公式a)~d)可計算三相短路電流和單相接地短路電流,從而確保供電半徑內的設備供電滿足要求。

        關于海岸城廣場變電所的設置我們將從兩方面進行考慮。一方面從技術規范角度,根據前面提到的《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手冊以及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中的要求,一般容量(200KW以下)的負荷干線供電300米左右基本上均能滿足要求。海岸城廣場長218米,寬176米,地上部分寬138米。其中地上一層中部為市政道路,二層以上連通。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一個變電所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另一方面,從占地面積、物業管理的運營維護的角度來考慮,根據供電部門的相關要求,以及工程的實際情況,變電所設于地下一層,而地下一層多為商業的黃金地帶,變電所數量越少面積越省,供商業使用的空間相應增多。同時,變電所越少,運營管理越簡單方便,運營維護成本也更低。海岸城廣場東西向較長,約為218米,如設兩個變電所,用電設備的配電及安裝較為方便,但綜合技術要求及性價比兩方面來考慮我們認為設置一個變電所在增加商業空間以及建成后的運營維護管理方面都有較大的優勢,且一個變電所足以滿足本工程的供電需求,因此我們確定建立一個變電所。

        圖1:集中設置一個變電所,見圖中陰影部分

        六、結束語

        通過以上對海岸城大型商業項目供配電的介紹可知,在大型商業的電氣設計中,經濟性,可靠性是關鍵。并且,一般大型商業項目的業態會隨著經營狀況而不斷變化調整的,只有靈活機動的配電方案才能以不變應萬變,確保商業項目可持續性發展的供電需求。

        參考文獻

        [1]中國航空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第三版.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2]湖南省建筑電氣情報網.第二版.民用建筑電氣設計手冊[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第3篇: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規范范文

        【關鍵詞】基礎底板;基礎梁;地下室外墻;室外地面活荷載;框架梁;框架柱;樓板預留洞;分隔墻

        在結構設計實踐中,經常碰到一些設計問題的處理在現行規范和標準中找不到明確的依據或規定。設計者參考的通用標準圖集為設計提供了方便,但它們是依據規范、標準、編制單位和編制人的經驗編制而成的,有不少結合了編者的個人經驗。因此,一些結構構造在不同的規范、標準和圖集中做法也不盡相同。針對上述情況,筆者對以下幾個問題進行了淺顯的分析,提出一些個人看法,供同行參考和討論。

        1 基礎底板和基礎梁

        1.1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8.4.9條規定:“當筏板的厚度大于2000mm時,宜在板厚中間部位設置直徑不小于12mm、間距不大于300mm的雙向鋼筋網。”筆者認為,此條規定是針對以前筏板較厚時混凝土的分層澆注,為了避免在混凝土硬化的過程中出現層面收縮裂縫。而現在隨著施工工藝的發展,全國很多地方厚板的混凝土施工已經采用了新方法:分層、放坡、連續澆注、一次到頂,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熱和收縮裂縫,因此厚板中部已沒有設置鋼筋網片的必要性,這樣既節省了鋼筋又加快了施工進度。

        1.2 一般基礎梁的截面都設計得較大,其剛度遠遠大于其上部所支撐的框架柱,因此在地震時,塑性鉸往往都發生在框架柱根部,基礎梁不會產生鉸。所以,基礎梁的配筋構造按照非抗震的做法就可以了。例如:梁端箍筋間距不必加密,只需滿足強度要求;箍筋的彎鉤做成900就可以了,而不必做成1350;梁的縱筋搭接及錨固長度,都可以按照非抗震的要求取值。

        1.3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第10.2.16條規定:“當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的截面面積不應小于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筆者認為,此規定對于截面面積很大的基礎梁來說是值得商榷的。通常由于基礎梁截面較大,按照規范計算所需縱向構造鋼筋面積也較大,如梁的兩側配置大直徑鋼筋對于減少收縮效果較差。而且地基梁一般埋在土壤內部,受外界溫度變化的影響很小。因此,地基梁兩側縱向構造鋼筋的直徑可取12~16mm,間距可取200~300左右,并沿梁腹板高度范圍內均勻布置。

        2 地下室外墻

        2.1 地下室外墻,如高層主樓、多層裙房或純地下車庫,在土和水側壓力的作用下既要計算彎曲承載力也應驗算墻體裂縫寬度,一般這些外墻配筋都是由裂縫驗算控制的。目前在實際工程設計中,裂縫寬度驗算都是按彎曲構件考慮的,設計者往往采用一些小軟件或工具箱計算。由于沒有考慮到墻體存在軸力對裂縫寬度的有利作用,因此為了控制裂縫的寬度而需要增加不少鋼筋。高層主樓或多層裙房底層框架柱軸力傳至地下室時,由于框架柱與外墻結合在一起,底層柱的軸力沿墻擴散且數值較大,完全有可能不需要為了控制裂縫而增加配筋。為了使地下室外墻受力更符合實際且節省鋼筋,裂縫寬度驗算應該按偏心受壓構件考慮進行局部補充計算。

        2.2 筆者在設計高層框架-剪力墻結構時,常常碰到下部幾層尤其是地下室層,柱墻混凝土強度等級往往要用到C40~C50,而基礎底板和地下室外墻出于對裂縫的控制混凝土強度等級一般只采用C35或C30。如果與外墻結合在一起的框架柱仍采用高標號的混凝土,則地下室外墻與框架柱的交接處的構造處理會給施工帶來很大困難,且容易形成隱患。由于框架柱在地下室已與外墻形成T形柱,柱軸力沿墻擴散,柱的軸壓比往往很小,遠小于規范要求的限值。所以筆者在設計與外墻相結合的框架柱時,兩者混凝土強度等級取為相同,如C35或C30。

        2.3 地下室外墻一般都按防水設計考慮,設計者對外墻外側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取值依據有些無所適從。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表3.4.1和表9.2.1,二a、二b類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為20~25;而根據《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第4.1.7-3條規定,鋼筋保護層厚度應根據結構的耐久性和工程環境選用,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又根據《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2005)表4.11.5,外墻外側直接防水鋼筋保護層厚度為40mm,設防水層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為30mm。不同規范給出的外墻外側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一樣,讓設計者產生了疑問。筆者認為,對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工程(結構及構件有疲勞問題或混凝土環境類別為三、四、五類時除外),建議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執行,不用考慮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如果地下室有人防要求,則執行人防設計規范。此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第9.2.4條規定,當梁、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于40mm時,應對保護層采取有效的防裂構造措施。從該規定可以看出,采取防裂構造措施的要求僅是針對梁和柱,對地下室外墻和基礎底板則無此要求。防裂構造措施一般采取在保護層中設置Φ4@150的雙層鋼筋網片,但工程界對此持保留意見,原因是對保護層中鋼筋網片自身銹蝕的擔心,當鋼筋網片銹蝕時,不僅起不到對混凝土保護層的保護作用,反而會加速混凝土保護層的剝落從而影響主體結構的安全。因此,工程設計中除基礎底面外,應盡量避免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超過40mm。

        3 室外地面活荷載取值

        3.1 一些設計者在計算地下室外墻時,一般民用建筑的室外地面活荷載往往取為20kN/m2,想必是他們依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2006年版)(GB50009-2001)表4.1.1第8項第(2)條。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當消防車停在建筑物外時,與建筑物必須有一定的距離,否則救火云梯無法上升至建筑物上部。另外,一輛消防車占地面積至少為100 m2,荷載折合下來,按5kN/m2是能夠滿足安全的。

        3.2 在設計上有覆土的地下室頂板時,通常要考慮其上部行駛消防車的情況。而由于《建筑結構荷載規范》(2006年版)(GB50009-2001)表4.1.1中第8項的消防車荷載,是指消防車直接行駛于樓板上,按其輪壓折合成等效均布荷載的取值。因此不應直接采用35kN/m2或20kN/m2,而應該將消防車輪壓按照覆土厚度擴散后折合成等效均布荷載。

        4 框架梁、柱

        4.1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 -2002)第10.2.13條規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圍內的集中荷載,應全部由附加橫向鋼筋(箍筋、吊筋)承擔,附加橫向鋼筋宜采用箍筋(箍筋布置見混凝土規范原圖10.2.13)。筆者認為,此規定有些主觀,與實際受力情況不符。在現澆混凝土結構中,次梁與主梁現澆在一起,次梁傳給主梁的集中力從其交接面就開始擴散開,不存在從次梁底部開始擴散。而且由于次梁與主梁現澆在一起,主梁梁身內部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次梁底部。另外按此規定理解,當主、次梁等高時次梁梁底與主梁梁底在一個平面上,主梁恐怕早就被次梁沖切破壞了。因此,筆者認為,主、次梁擱置處,次梁傳給主梁的集中力由交接面就開始擴散開,其受力更符合斜截面抗剪特性,即只要主梁斜截面抗剪滿足要求,則主梁受力就沒有問題。另據筆者了解,國外的一些規范也沒有此項規定,即主、次梁擱置處不存在所謂的附加箍筋和吊筋。

        4.2 一些設計者在對框架梁進行配筋時,往往在模型計算結果的基礎上還進行一些放大,尤其是有些結構已經是按抗震等級為一級或二級設計,筆者認為不妥。一般配筋按照計算結果配置就可以了,實際上考慮到樓板T形翼緣和框架柱寬度對框架梁的有利影響,實際配筋應該比計算值更小。因此,筆者認為只需根據計算結果配筋即可,當然某些需要加強配筋的部位另當別論。

        4.3 一些設計者在進行結構設計時,往往將框架柱截面設計得過于小,雖然從計算結果看各個指標都能滿足要求,更讓建筑設計師和業主滿意。但如果從“強柱弱梁”的角度來看,就顯得有些不合理。如有些建筑柱距8m、層高4.5m,框架柱截面為500x500,而四周框架梁高都做到650甚至700,梁的線剛度大于柱的線剛度好幾倍。再加上梁柱節點處梁端配筋往往較大,造成柱的實際承載能力遠小于梁,從而變成了“強梁弱柱”,與抗震目標背道而馳,這一點在現有的震害中已有不少此類情況發生。因此,筆者認為框架柱截面設計在兼顧建筑使用和各個計算指標的同時,要考慮到避免“強梁弱柱”的出現。如框架柱截面由500x500增大至600x600,對建筑使用空間影響很小,而柱的線剛度卻比原來增大了約一倍。

        5 樓板

        5.1 《2003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結構》第5.3.18-2條現澆樓板開洞的構造要求規定,當預留孔洞直徑D或寬度b大于300mm,但小于1000mm,且孔洞周邊無集中荷載時,應在孔洞邊每側配置附加鋼筋,其每側鋼筋面積應不小于孔洞寬度內被切斷的受力鋼筋總面積的一半。筆者認為,此規定有些主觀,與實際受力情況不符。通常樓板都有足夠的剛度,當某跨板局部開洞以后,樓板的受力則由非開洞區域的板底鋼筋和板面支座鋼筋共同承擔,只有將該跨板內非開洞區域的樓板鋼筋都加強,這樣才更安全、可靠。這一點我們從樓梯設計中可以看出,樓梯一般都是按兩對邊自由、兩對邊簡支(或彈性支座)計算,配筋是整體考慮而不是只在自由邊加強配筋。

        5.2 《2003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結構》第5.3.18-3條現澆樓板開洞的構造要求規定,當預留孔洞直徑D或寬度b大于1000mm時,應在孔洞邊加設邊梁。這一條對有些建筑執行起來過于嚴格,筆者曾經設計過一些混凝土結構的工業廠房和醫院,這類建筑通常各層樓面都有很多的預留孔洞,不少單邊或兩邊洞邊尺寸都大于1000mm,如按此規定則洞邊四周都設有梁,這樣對于設計和施工來說都很煩雜,而且不經濟。一般這類建筑樓板板厚及配筋都已加強,應允許孔洞的某一單邊或對邊為自由邊,洞邊被削弱的部分由該跨板非開洞區域樓板鋼筋共同承擔。

        5.3 在設計一些公建類建筑,如辦公樓、醫院時,通常建筑樓板上布置有大量的分隔墻,這些分隔墻很雜亂而且大多不固定。有不少設計者在施工圖中要求在分隔墻下加設附加鋼筋,筆者認為這樣可行性不大,而且也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在模型計算時這類分隔墻已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2006年板)(GB50009-2001)表4.1.1注5執行,即按樓面等效均布荷載處理。此外,建筑在后期使用時有不少分隔墻會變動位置,在施工時鋼筋放樣也可能存在偏差,附加鋼筋不一定剛好放置于分隔墻下。

        參考文獻:

        [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 -2002)。

        [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2006年版)(GB50009-2001)。

        [3]《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 -2008)。

        [4]《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 50038-2005)。

        [5]《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 -2002)。

        第4篇: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規范范文

        關鍵字:排水系統給水系統標準 應用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China's construction has increased rapidly, to adapt to the social economic life and production quality, standards of construction products increasing requirement.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and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developm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building product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increasingly deepened, with the position of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design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personnel to carry out technical standard design and basis,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standard and design to meet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quality control, has become the key to achieve the desired objectives.

        Keywords: application of drainage water supply system standard

        中圖分類號:TU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近幾年來,我國建筑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開發、技術創新,開發的新技術和新設備已廣泛應用于建筑產品的各專業。建筑給水排水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加深,在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是設計人員進行設計的技術標準和依據,如何正確理解標準及設計出符合工程建設規定控制的質量標準,成為了達到預期目的的關鍵。

        給水系統

        給水系統(water supply system)給水的取水、輸水、水質處理和配水等設施以一定的方式組合成的總體。是指通過管道及輔助設備,按照建筑物和用戶的生產,生活和消防的需要有組織的輸送到用水地點的網絡。電廠的給水系統由給水泵、給水管道和閥門組成,其任務是保證連續可靠地向鍋爐供水。通常把給水泵吸水側稱為低壓給水管道系統;給水泵出口側稱為高壓給水管道系統。

        排水系統

        排水系統(sewerage system)排水的收集、輸送、水質的處理和排放等設施以一定方式組合成的總體。 用以除澇、防漬、防鹽的各級排水溝(管)道及建筑物的總稱。它主要由田間排水調節網、各級排水溝、蓄澇湖泊、排水閘、抽排泵站和排水容泄區等組成(見圖)。排水區的多余水量首先匯入田間排水調節網,然后經各級排水溝或經湖泊滯蓄后再由排水閘或抽排站排至容泄區。

        建筑給水排水標準

        3.1建筑給水排水標準的適用

        (1)應當以《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為設計依據,對于各種設計手冊,技術指南,設計指南等只能作為參考,設計人員不能本末倒置,將技術措施作為設計依據,根據《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08年版),設計依據包括依據性資料和工程建設標準。當發現標準條文要求與手冊或者技術措施要求存在差異或矛盾時,應以標準為設計依據,不可隨意更改。但是如果設計人員對某些規范的要求有認為不合理時也可以和主觀部門溝通。

        (2)明確體系關系

        明確體系關系即明確建筑給水排水標準體系的基礎標準、通用標準、專業標準三個層次的關系。上層標準的內容包括其以下各層標準的某個或某些方面的共性技術要求,并指導其下面各層標準的具體實施。所以,當工程設計人員在設計時應當首先滿足上一層標準所指定的基本要求,再按照下一層的要求去實現設計,當出現上下條文的矛盾時,應當以上一層標準的內容理解為標準,斟酌上層標準后,在考慮下一層的標準內容,達到兩者的統一。

        在寫設計依據的時候,也應當分清層級,上下規范要分前后,《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是消防設計的通用標準,工程界通常稱之為“母規范”,其他消防設計專業標準為“子規范”,“母規范”通常規定“是否設置”,“子規范”則規定“如何設置”,當對“母規范”與“子規范”的內容理解存在矛盾或爭議時,則以“母規范”為準。設計人員在判斷是否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應依據“母規范”而不是“子規范”來執行。

        (3)對于范圍的界定

        標準內容只針對符合該標準適用范圍內的工程項目設計提出技術要求,所以設計人員必須理解掌握標準界定的適用范圍,才能準確使用標準。例如《室外給水設計規范》、《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兩個規范和《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的適用范圍以居住小區為界定,即《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只適用于居住小區。

        在消防的設計中范圍的界定是十分重要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同為消防設計的“母規范”,其中有很多規定是設計人員容易混淆和矛盾的,例如:《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對于“消火栓設置消防水泵啟動按鈕”這一規定是強制性的,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相關規定是非強制性條文。所以設計人員在進行消防設計時應首先分清標準適用范圍,再仔細斟酌規范要求,以求設計準確。

        (4)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的區別

        我國《標準化法》規定,涉及安全、衛生、環保方面的標準為強制性標準,其余均為推薦性標準。強制性標準是必須執行的,推薦性標準自愿采用,但在地方行政主管部門,或國家政策法令,或者工程建設具體項目的合同中予以明確規定后,就必須執行,帶有強制性。2000年1月30日施行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對強制性標準的執行做了以下規定:“凡是在勘察、規劃、設計、施工中擅自更改強制性標準的,或編制標準設計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要給予通報批評,并可處以罰款。”通常情況下,公告部分會列出哪些條文是強制性,在正文中則會用黑體字顯示,所以設計人員在設計時必須把握好強制性和推薦性的區別,強制性的條文必須遵守,雖然推薦性的條文不要求必須遵守,但是其有著不同的嚴格程度,設計人員必須仔細斟酌條文的區別。

        結束語:我國建筑給水排水技術在建筑技術的這種日新月異的發展中取得了巨大進步,在技術的先進性、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及宜用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技術成果和設計新思想。適應了建筑產品的多功能化、宜人化發展的需求,同時在建筑節能、節水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做了技術上的創新性改進。在建筑給水排水系統與建筑內、外部系統的對接和與相關專業技術的銜接上進行了設計理念的更新。這些新技術新設計思想應在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設計中體現出來,提高技術設計水平,適應建筑工程技術的發展。有的技術已用于工程實踐中,并已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

        參考文獻:

        [1]姜文源.給水排水工程建設標準體系表[J].給水排水,2002,28(6):87—95.

        [2]楊敏.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及關鍵技術應用[J].西南交通大學,2009.12(3):56.

        陶源1985年2月13日

        籍貫 重慶北碚

        單位 成都基準方中建筑設計事務所重慶事務分所

        職稱 助理給水排水工程師

        第5篇: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規范范文

        關鍵詞:人防工程;防毒設計;防護問題;優化設置

        作為國家戰略力量,大多數國家選擇耗資以發展人防工程,這是因為人防工程是保障城市人民生命與財產安全的重要方式之一。設計合理的人防工程能夠做到合理布局,比例協調,功能齊全,平站轉換措施完善。但是發展中還是會有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大多是由于設計人員對人防工程不夠熟悉和重視,繼而影響戰時防護效果,使人防工程失去本該有的功能。

        1建筑工程設計中人防工程設計的重要性

        人防工程設計是人防工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人防工程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根據具體項目的情況,并結合人防工程等級進行合理設計。人防工程設計是整個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發生戰爭的時候,人防工程所發揮的功能是:戰時遮蔽人員,為軍用車輛和戰時物資提供儲藏地點。即使是在和平時期,人防工程也可以轉化為地下商業及或者停車場,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平戰結合的人防工程,可以實現戰備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舉足輕重。

        2人防工程設計過程中需要遵守的要求

        2.1充分認知抗力級別以及防護類別和建設規模的概念

        人防工程設計時,首先要明確人防工程的建設規模,根據不同的人防規模配建所需要的戰時功能,按一定比例合理劃分防空地下室戰時功能分區。然后根據不同項目的類型,例如居住建筑、醫療建筑、政府機關辦公建筑等,選擇配建相對應防護類別的人防工程,例如人員掩蔽部、人防醫療救護工程或者是防空專業隊工程等。明確了建設規模和防護類別后,還得根據該地區的人防防護等級,確定相應的人防工程的抗力級別。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在設計前期,不僅要熟悉國家人防規范,還得掌握項目所在地區人防部門最新的管理規定和標準,才能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并且結合人防工程的功能對其抗力級別進行確定。

        2.2合理劃分防護單元及抗爆單元

        人防工程的功能主要是憑借抗爆單元和防護單元一起實現的。所以,在人防工程的防護單元內,只有科學的劃分抗爆單元,人防工程的防護功能才能充分發揮。關于這方面,《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對需要劃分的標準和不需要劃分的情況都做了詳細說明。

        2.3根據人防工程戰時防護功能設計出入口

        人防工程出入口的設計是整個人防工程的一個重要環節。設計過程中,應該依據人防工程在不同的站時防護需求進行設計。例如住宅區配建的二等人員掩蔽工程,那么防護單元的主要出入口需設置帶有簡易洗消間的防毒通道,并且要保證戰時出入口的門洞凈寬之和,應按掩蔽人數每100人不小于0.3m計算確定,以保障戰時人員的出入。如果是人防物資庫,則只需要設置密閉通道。

        3設計常出現的問題

        3.1人防通風豎井的高度

        人防工程的室外通風口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部分,必須的防護措施應該做好,比如防阻塞、防止倒塌、防地表水、防雨等。《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措施--防空地下室》2.5.1規定,不在倒塌范圍內的進風口,設置的過程中,將地面與百葉窗下沿的距離記為a,a>0.5m;在倒塌范圍以內的進風口,a>1m。《汽車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100-2015)3.2.8條規定,地下車庫排風口的設置要求是,無聲、地處下風口。如果排風口的朝向沒有相鄰的建筑物,那么可以外窗;排風口與人員活動場所距離10m范圍內,朝向人員活動場所的排風口底部距人員活動地坪的高度不應小于2.5m。因此,如果結合地下車庫進行人防工程的建設,應該注意這條規定[3]。

        3.2人防地下室排風口的設置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措施--防空地下室》2.5.1規定:“當室外確無單獨設置進風口條件時,二等人員掩蔽所的進風口可結合室內出入口設置,但防爆破活門外側的上方樓板結構宜按照防倒塌設計,或在防爆破活門的外側采取防堵塞措施。”通常,人防工程的排風口的設置,應該綜合考慮主要出入口。如果在樓梯間進行了排風口的設置,會對室內空氣質量造成影響,不利于人防工程發揮作用。

        3.3人防口部洗消污水集水坑的設置

        如果遭遇敵軍空襲,人防工程外界染毒,掩蔽工程會開啟隔絕通風或濾毒通風模式。例如人員掩蔽工程,其主要出入口會開啟濾毒通風模式,保證戰時人員可以自由出入,人防區外部人員如果進入人防內部,必須經過防毒通道,在簡易洗消間消毒以去除殘留在身上的毒劑,再進入人防工程內部。而物資庫則會開啟隔絕通風模式,不允許人員進出。專業清洗人員應該等待外界毒劑濃度下降到不會對人體造成威脅,方可進行工程口部的清洗工作,包括防毒通道、排風擴散室、濾毒室等。《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措施--防空地下室》2.5.5規定:洗消污水集水坑應該設置在進風口的豎井或通道內或者防空地下室戰時主要出入口的防護密閉門外通道內,如果有集水池或者截水溝,洗消污水集水坑不需要額外單獨設置[2]。因此人防地下室的口部設計,通常要憑借防爆地漏把洗消區域的污水引流進污水集水坑。但是,因為一些設計圖紙未注明洗消污水集水坑地漏采用防爆地漏,這就容易在施工過程中,把普通地漏安裝在洗消污水集水坑。戰時如果遇到空襲,沖擊波會通過管道,直接作用到地漏上,而防爆地漏的作用就是防止沖擊波的正面打擊,平時處于關閉狀態,可防止爆炸沖擊波及其它有毒氣體由管道進入人防工程內部,起到安全防護作用。戰時對口部進行清洗時,將地漏打開,進行正常排水。沖擊波如果進入防毒通道內,內部的設備就會受到破壞,不能起到阻止毒劑進入的效果,影響戰時人防工程的功能發揮。一些與高層建筑進行互相結合進行設置的地下室人防工程,電梯集水坑與結構底板頂高度相差較大,可以滿足人防洗消污水集水坑深度要求,既能進行戰時排水,還可以做為人防口部洗消污水集水坑,節約了建設成本。

        3.4臨戰封堵口的設置

        與車庫相結合的人防工程,通常利用汽車庫坡道做為人防室外出態。設計人員應該注意,戰時狀態時防護密閉門所應用的是什么材料。如果大門的材料是鋼筋混凝土,臨戰封堵時,沙袋封堵厚度要求不小于500mm,沙袋堆積后,人員主要出口處的防護密閉門,軸頁處門垛的寬度要大于450mm,這樣的才能保證人防門的正常開啟,滿足人員疏散的要求。有些圖紙沒有考慮封堵的沙袋厚度,人防門后墻垛寬度不足,導致坡道封堵后防護密閉門無法開啟,影響戰時人員的出入。

        3.5防毒通道的設置

        防毒通道通常是由一道密閉門和一道防護門構成,它能起到通風換氣的作用,依靠超壓排氣阻擋毒劑侵入室內。《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規定,二等人員掩蔽所濾毒通風的防毒要求,防毒通道換氣次數不小于40次/h,[1]有些設計圖紙,在人防口部設計時,防毒通道面積設置過大,導致換氣次數不能達到戰時要求,這點應引起注意。

        4結論

        綜上所述,人防工程對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及保護祖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設計人員在進行人防工程建筑設計時,必須遵守人防工程設計的基本原則,深入分析人防口部的作用原理,總結在工程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案,切實提高工程設計水平,以保障人防工程的正常使用。

        參考文獻

        [1]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S].

        [2]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措施-防空地下室[Z].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

        第6篇: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規范范文

        關鍵詞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負荷計算需要系數法

        負荷計算概述

        負荷計算是供配電系統設計的重要一環。負荷計算得出的數據是選擇和校驗供配電系統及其各個元件的依據。由于電氣負荷是隨時變動的,故計算負荷是一個假想的、在一定時間間隔中的持續負荷,它在該時間間隔中產生的特定效應與實際變動負荷的效應相等。因此,負荷計算方法是否正確、參數選取是否合理,將直接關系到變配電系統能否安全穩定的運行,同時也影響到變配電系統的初投資及運行費用的高低。設計容量過大會造成社會資源浪費及投資成本升高,過小又可能影響建筑功能的實現,甚至會產生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及政治上的重大影響。

        在民用建筑的負荷計算中,常用負荷計算方法有單位功率密度法及單位指標法、需要系數法等。單位功率密度法及單位功率指標法適用于設備功率不明確的各類項目,如民用建筑中的的分布負荷,尤其適用于設計前期的負荷框算和對計算結果的校核。需要系數法計算過程簡便,在民用建筑初步設計及施工圖階段都有非常廣泛的用途。需要系數法的計算基礎是負荷曲線,特點是逐級打系數。設備臺數越多,精確度越高。適用于各類民用建筑,特別是變配電所的負荷計算。因此民用建筑電氣設計中我們要重點掌握需要系數法。

        2. 需要系數法確定計算負荷

        2.1需要系數法幾個計算指標:

        設備容量(也稱安裝容量)――用戶安裝的所有設備的額定容量或額定功率(設備銘牌數據)之和,是配電系統設計和計算的基礎資料和依據。

        計算負荷(也稱計算容量)――通常采用30分鐘最大平均負荷,標志用戶的最大用電功率,是選擇變壓器容量、確定備用電源容量和季節性負荷劃分的依據,也是計算配電系統各回路計算電流的依據。

        計算電流――計算負荷在額定電壓下的電流,是選擇配電變壓器、導體、電器,計算電壓偏差及功率損耗的依據,也可作為電能消耗量及無功功率補償的計算依據。

        2.2計算步驟為:

        a. 用電設備組的計算負荷:

        應注意的問題:

        3.1計算中要注意個參數的單位

        為kW,為kvar, 為KVA, 為A, 為kV.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電壓的單位。

        3.2設備功率選取問題

        a. 成組用電設備的設備容量不包括備用設備容量。如設置三臺水泵,平時2臺工作,1臺作為備用。則計入2臺的設備功率。即不同時使用的設備其功率不疊加。

        b. 對長期連續工作制和短時工作制的用電設備組,設備容量即為用電設備銘牌額定容量之和,周期工作制電動機(例如起重機)取負載持續率25%下的有功功率。

        kW

        ――周期工作制電動機的額定功率,kW;

        ――電動機額定負載持續率。

        c. 照明負荷的用電設備功率應根據所用光源的額定功率加上附屬設備的功率(如金屬鹵化物等需加上整流器的功耗,低壓鹵鎢燈需加上變壓器的功耗等)。

        d. 消防設備與火災時切除的設備取其大者計入總設備容量。消防負荷,除消防中心在正常情況下需用電外,其他均處于待用電狀態,且火災時可能同時切除一般電力、照明負荷的計算有功功率大于消防用電的計算有功功率,故消防負荷不計在計算負荷內。但是對于多用途的負荷,例如消防電梯在平常兼做客梯使用,火災時用于消防電梯;有些消防排煙風機平時用于通風,火災時時用于消防排煙;有些消防水泵平時用于排生活污水,火災時用于消防排水;有些應急照明平時用于正常照明,火災時用于應急照明。這些在平時使用的消防負荷用電量應計入用電設備的設備功率統計值之內。

        e. 不同時使用的季節性負荷,如空調制冷設備與采暖設備取其大者計入總設備容量。

        f. 單相負荷需要換算為三相負荷的判斷依據是:單相負荷設備功率大于等于三相負荷設備的15%,才進行換算。注意:在《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第三版(以下簡稱《配電手冊》)第13頁中“當多臺單相用電設備的設備功率小于計算范圍內三相負荷設備功率的15%時,按三相負荷平衡計算,可不換算”。筆者在其他一些書籍文獻中,看到對此判斷依據有另外的說法,就是要求拿單相負荷的計算功率來與三相負荷的計算功率的15%比較。筆者認為因設備功率是負荷計算中最基礎的材料,按照設備功率來比較,省去了先換算為計算功率的步驟,簡化了設計中計算的復雜程度。并且實際負荷本身就是不斷變動的,用設備功率來比較是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的。

        如果是單相設備功率大于等于三相設備功率的15%時就需要換算,而換算時就不能用設備功率換算,而要用計算功率換算。對于需要系數法,計算功率即為需要功率。數量多而單個功率小的用電設備例如照明負荷,視為已均衡分配到三相,因為即使某一個配電箱三相分配的不均勻,整棟建筑內的三相負荷是均勻的。所以某一個短時間內可能負荷不平衡,但整棟建筑在長期運行時,負荷是平衡的。

        在設計時,單相負荷應注意三相均衡分配。需要單換三的主要是380V線間單相負荷的電焊機。按照簡化算法中,線間負荷情況。三相換單相絕大多數是電焊機問題。需要系數的設備功率問題主要是起重機問題。在《配電手冊》13頁上有“只有相負荷時,等效三相負荷取最大相負荷的3倍。”比如一個單元有10戶住宅,三相上的最合適分配比例應為3,3,4。每戶如果4kW,其三相總負荷因為最高相4戶負荷的3倍48kW。

        3.3需要系數、功率因數同時系數的取值

        a. 關于需要系數及功率因數的取值,《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2009版)》(以下簡稱《技術措施》)表2.7.7與《配電手冊》表1-2至表1-5,為我們提供了設計依據。

        b. 需要注意的是,《技術措施》2.6.2中“不同類型的設備的視在功率,應將其有功負荷和無功負荷分別相加后求其均方根值”。所以我們在做負荷計算時注意不要將空調和照明用同一需要系數和同一功率因數計算。否則會致使計算的結果偏大,造成浪費。

        c. 需注意與需要系數相匹配的同時系數的選取,不要漏打同時系數。對配電所的分別取0.85-1.0和0.95-1.0;對總降變電所的分別取0.8-0.9和0.93-0.97。當簡化計算時可都取值。

        3.4變壓器容量選擇

        民用建筑的變壓器容量按照下式計算

        kVA

        ――變壓器的負荷率;

        ――民用建筑變壓器總容量,kVA。

        由此可知,S由和確定,然后按變壓器標稱系列來規整。當單臺變壓器運行時,的取值范圍一般在70%~80%為宜。

        在選擇變壓器時,《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4.3.6中“變壓器低壓側電壓為0.4kV時,單臺變壓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預裝式變電所變壓器,單臺容量不宜大于800kVA。”

        結語

        利用需要系數法進行負荷計算的關鍵問題首先是設備功率的確定,其次是需要系數、功率因數和同時系數的取值,最后是依據計算結果經濟可靠的選擇電氣設備。目前負荷計算沒有一個全國的統一標準,這就要求設計人員要充分了解建筑物實際使用功能,把握好建筑物總體的用電需求,真正做到民用建筑計算負荷得以充分利用,降低初投資及運行費用,節約電能。

        參考文獻

        [1] 中國航空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組編. 工業與民用配定設計手冊.第三版.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2]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 電氣(2009).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

        第7篇: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規范范文

        【關鍵詞】 住宅 地下儲藏室 通風 防排煙

        近年來,為了增加土地利用率,相當一部分的住宅項目建有地下儲藏室、地下車庫。許多初入設計行業的人員,對于地下儲藏室的通風及防排煙系統的設計把握不準,下面就以一實際工程簡要闡述一下設計過程。

        本工程為山東省濱州市某小區住宅樓,建筑概況為地下兩層,地上十七層加閣樓層,地下一層為全地下儲藏室,地下二層為車庫。地下一層單元平面圖如下:

        地下一層建筑面積692m2,共兩個單元,劃分為兩個防火分區,中間走道處設甲級防火門,地下二層及防煙樓梯間、合用前室的通風、防排煙系統在此不做論述。

        濱州位于黃河三角洲中心地帶,地下水位高,地下建筑的室內濕度相對比較大,需要設置機械排風來排除余濕,通風換氣次數按5次/小時計算。《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第8.4.1.4規定:除利用窗井等開窗進行自然排煙的房間外,各房間總面積超過200m2或一個房間面積超過50 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需要設置機械排煙,同時本工程內走廊長度超過20米。排煙風機排煙量按照內走道及最大一個儲藏室的面積和乘以60m3/m2計算,通風、排煙合用一個系統,選用雙速風機,排煙口距最遠點不超過30m。為節約房間,風機吊裝于走廊頂棚下的專用空間內,周圍采用耐火極限不小于1小時的不燃燒體包圍。最終計算得風機風量7200/5000m3/h,排風排煙口選用單層百葉風口。為節約成本,在方案設計階段,向建筑專業提出增加自然補風口,避免采用機械補風。最終圖紙如下:

        通過做這個工程得出一下幾點體會,在做類似工程的時候,考慮到節約建設成本,補風系統盡量采用自然補風,在方案階段就應該向建筑專業提出條件,選擇合適位置增加自然補風井,補風量按照不小于排風、排煙量的50%考慮(《高規》8.4.12條規定)。有些同志認為住宅儲藏室屬于人員不經常停留,同時要求建筑專業注明是戊類儲藏室(儲藏不燃燒物品),這樣就可以不做機械排風、排煙,本人認為實為不妥,住戶的個人素質有高有低,很難保證禁止每戶不存放一些舊書舊報廢紙箱等物品,因此對于總面積超出200m2 的儲藏室應該考慮排煙,可以結合通風,合用一個系統,平時風機低速(亦可高速)排風,火災時高速排煙。

        參考文獻: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版)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

        第8篇: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規范范文

        【關鍵字】建筑;給排水工程;節水節能;設計;施工

        中圖分類號:TE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節水系統設計

        1. 1 景觀用水水源不得采用市政自來水和地下水井

        隨著民用建筑的發展,現在的房地產開發商更注重小區的綠化和景觀設計。在小區內經常設置有人造水景的湖、水灣、瀑布及噴泉等。這些設施的建設的確使業主們感覺身心愉悅,但同時面對我國水資源嚴重匱乏,用水形式嚴峻的現狀,為貫徹“節水”政策及避免不切實際的大量采用自來水補水的人工水景的行為。GB 50555-2010 民用建筑節水設計規范中規定: “景觀用水水源不得采用市政自來水和地下水井。”在設計中我們應優先采用中水、雨水收集回用等措施解決人工景觀用水水源和補水的問題。

        1. 2 生活及消防水池或水箱的節水措施

        據調查,有不少水池、水箱出現過溢水事故,不僅浪費水,而且易損害建筑物、設施和財產。所以我們在實際工程設計中,水池、水箱不僅要設溢流管,還應設置溢流信號管和溢流報警裝置,要求電氣專業進行連動在溢流時報警提示,并將報警裝置引至有人正常值班的地方,以便人們及時發現。同時在設計中還應注意,當建筑物內設有中水、雨水回用給水系統時,水池( 箱) 溢水和廢水應排至中水、雨水原水調節池,加以利用。

        1. 3 合理限定各用水點的水壓,防止水資源浪費

        根據 GB 50555-2010 民用建筑節水設計規范中的規定,民用建筑設計中給水、中水、熱水系統應豎向分區的,分區內各低層部分應設減壓設施保證各用水點處供水壓力不大于 0. 2 MPa。本規范的目的是有效控制用水點的使用壓力,防止超壓出流帶來的水量浪費。根據北京建筑工程學院的實測: 節水水嘴半開和全開時最大流量分別為: 0. 29 L/s 和0. 46 L/s,對應的實測動壓值為0.17 MPa和0.22 MPa。按照水嘴的額定流量 q =0. 15 L/s 為標準比較。節水水嘴在半開、全開時其流量分別為額定流量的 2 倍和 3 倍。由此可知,控制配水點處的供水壓力是給水系統節水設計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按壓節流從理論到實踐都得到充分的證明。

        1. 4 減少熱水系統的水量浪費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功能的完善,建筑熱水系統已逐漸成為建筑供水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據了解,大多數熱水供應系統都存在著嚴重的水量浪費現象,下面是我在熱水系統節水設計中的幾點心得。

        1. 4. 1 用水點處冷熱水壓力的平衡

        根據 GB 50555-2010 民用建筑節水設計規范中的規定,用水點處冷、熱水供水壓力不宜大于 0. 02 MPa。在具體工程中可以通過下列措施實現: 控制熱水供水管路的阻力損失與冷水供水阻力損失平衡; 選用阻力損失不大于 0. 01 MPa 的水加熱設備; 在用水點采用帶調壓功能的混合器、混合閥,可保證用水點的壓力平衡,以此確保出水水溫的穩定。

        1. 4. 2 熱水系統的循環

        根據 GB 50555-2010 民用建筑節水設計規范中的規定,集中熱水供應系統,應用機械循環,保證干管、立管或干管、立管和支管的熱水循環。其實在熱水設計中我們真正想做到的是實現支管的循環,這樣才能保證用戶在打開水龍頭后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舒適的使用水溫,避免了在調節水溫的過程中產生水量浪費,以此可以達到很好的節水效果。但在工程設計中要真正實現支管循環,卻很困難,目前解決支管中熱水保溫的有效方式是采用自控電伴熱的方式,現在已經在很多工程中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們在建筑物內熱水系統設計中不論采用何種循環方式,循環管道均應采用同程布置的方式。

        2 節水設備、節水器具、計量儀表

        節水設備如下: 加壓水泵的特性曲線應為隨流量的增大,揚程逐漸下降的曲線,這種水泵工作穩定,并聯使用可靠; 市政條件許可的,可采用疊壓供水設備,這樣不需設置二次供水的低位水箱( 池) ,減少了清洗水箱帶來的水量浪費; 水加熱設備宜采用換熱效率高的導流型容積式水加熱器,浮動盤管型、大波節管型半容積式水加熱器,并要求水加熱設備的被加熱水側阻力損失不宜大于 0. 01 MPa,目的是保證冷熱水用水點處的壓力平衡。節水器具如下: 坐便器采用設有大、小便分檔的沖洗水箱; 居住建筑應使用沖洗水量不大于 6 L 的坐便器; 小便器、蹲式大便器應配套采用延時自閉式沖洗閥、感應式沖洗閥、腳踏沖洗閥。

        3 澆灑水源、噴灌及微灌

        據推測,到2030 年我國城市綠地灌溉年需水量為 82. 7 億 m3,占城市總需求的 6%。由此在設計中我們采用非傳統水源雨水、中水來代替自來水進行綠地灌溉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節水措施。我們以前大多采用大水漫灌和人工灑水的方式進行綠化澆灑,這樣不但浪費水,而且會出現過量澆灑和澆灑不勻的情況。經過試驗發現噴灌比漫灌省水約 30% ~50%,微灌比地面漫灌省水 50%~70%。由此,傳統的漫灌已不能滿足節水要求,在設計中應采用更高效節水的噴灌和微灌技術進行澆灑。

        4 非傳統水源雨水、中水的利用

        節水設計應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綜合利用雨水、中水等非傳統水源。雨水、中水等非傳統水源可用于景觀用水、綠化用水、汽車沖洗用水、路面地面沖洗用水、沖廁用水、消防用水等非與人身接觸的生活用水,雨水還可以用于建筑空調循環冷卻系統的補水。

        4. 1 雨水利用

        雨水利用是將雨水收集起來,經過一定的設施和藥劑處理并得到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水質后,再進行利用的過程。建筑物收集雨水的一般流程是: 由導管把屋頂的雨水引入到設于地下的雨水沉沙池,經沉沙后的雨水流入蓄水池,由水泵送入雜用水蓄水池,經加氯消毒后送入中水管道系統。為解決除塵和酸雨問題,一般將降雨前 2 min 的降雨撇除。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展開了對雨水利用的研究,以節約水資源,減輕當地的用水和污水處理的負擔。

        4. 2 中水利用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房地產業迅速崛起,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較大提高。但同時大量污廢水的排放嚴重污染了環境和水源,可怕的是我們國家本就是一個水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面對這種局面,擺在我們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又可以有效的回收淡水資源。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對中水系統的研究。我國于20 世紀80 年代中期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個中水試點工程。以后,各地紛紛展開了對中水系統的研究和試驗。就以運行的中水系統來看,中水長期用于沖廁、沖洗汽車、綠化、澆灑道路均達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故中水系統的開發和研究不僅節水,同時還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 結語

        建筑節水技術和措施是工程設計階段節水的關鍵,在工程設計中我們通過給水系統的節水設計,選用節水型潔具和設備,及充分利用非傳統水源雨水和中水給水系統,相信一定可以使寶貴的水資源得以良性循環,滿足社會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GB 50015-2003,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2009 年版) [S].

        [2] GB 50336-2002,建筑中水設計規范[S].

        [3] GB 50555-2010,民用建筑節水設計規范[S].

        第9篇:民用建筑工程設計規范范文

        關鍵詞:民用建筑多層框架結構設計;問題;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 TU31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引言

        在現代建筑中,業主的要求比工業建筑的要求更加體現個性化和實用化等。因此,針對民用建筑較高的質量要求,要正確認識民用建筑結構設計的概念和內容。同時由于民用建筑多層框架結構設計中遇見的問題也越來越凸顯,需要我們正視問題,并要根據民用建筑多層框架結構設計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另外還要分別從民用建筑多層框架結構的基礎設計和上部設計上注意相關的問題。

        1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出現的問題

        1.1多層框架的計算簡圖不合理

        現在民用建筑多層框架結構設計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是計算簡圖不合理,舉例來說,由于是多層框架結構,建筑的獨立基礎計算是按照中心受壓計算的,另外沒有考慮有無地下室等。這種按照中心受壓計算是不合理的。因為:首先民用建筑的多層框架結構設計的拉梁不能平衡柱腳的彎矩。根據我國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框架結構地柱的高度應取基礎頂面至首層樓蓋頂面的高度,也就是要求這樣的多層框架結構應該按照整體進行計算,要將基礎層加入計算,要將荷載一起輸入計算。而且當設計拉梁層時,要通過比較得出底層柱的配筋是由基礎拉梁頂面的截面控制還是由基礎頂面的截面控制而決定的。因此,如果民用建筑多層框架結構計算簡圖不合理,會影響民用建筑的多層框架設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1.2多層框架柱配筋調整不合理

        由于多層框架柱的配筋率普遍較低,并且在實際建筑工程中可能不按照電算結果來進行構造配筋。如果發生地震時,框架柱受到的扭轉剪力會很大,又會受到雙向的彎矩作用,會嚴重的傷害到橫梁以及內柱,特別是對質量不均的框架傷害更大。另外,由于配筋調配不合理,在進行民用建筑多層框架電算過程中,容易忽略掉溫度和基礎不均勻的沉降等影響。因此,多層框架柱配筋的調整不合理會影響到民用建筑整體框架等。

        1.3對框架梁裂縫寬度的忽視

        由于框架梁的裂縫寬度是受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以及鋼筋的直徑和類型等影響,框架梁的裂縫寬度是和混凝土的強度以及鋼筋直接相關的,而結構工程設計師往往會忽略框架梁的裂縫寬度。這會嚴重的影響到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影響民用多層框架結構建筑對于災害的抵抗性等。

        2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應注意的若干問題

        我們在針對民用建筑多層框架結構設計中的問題,要提出相關的注意事項,來保證這些問題的解決,確保民用建筑多層框架結構設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2.1針對多層框架結構設計問題的注意事項

        2.1.1合理選擇截面尺寸和計算簡圖

        民用建筑多層框架結構設計的前提是梁和柱截面尺寸的選擇,要滿足要求的規范取值,另外還要柱線剛度和梁線剛度比值大于一,保護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穩定性,這就需要合理選擇梁和柱的截面尺寸。另外框架的計算簡圖要合理:基礎的計算要科學合理,沒有地下室的基礎要按照層一輸入計算;還要考慮地基土的約束能力,根據這些不同的情況來進行不同的層數輸入計算,并要復算,保證計算簡圖的合理性。

        2.1.2調整框架柱的配筋

        針對角柱和邊柱等在地震作用下會出現偏心受拉的現象,要保證各種柱中內的縱筋總截面要比計算值增大25%;另外框架柱箍筋的配筋的形式要用井字或者菱形,來增加對混凝土的約束力;對于需要加強的底部和柱的底層,配筋需要進行焊接,來保證底部的穩定性;針對不同的溫度和基礎土層,要因地制宜,當基礎土層分布不均勻時,要根據情況放大框架配筋,并根據情況進行加密箍筋配筋。

        2.1.3調整框架梁裂縫寬度和斜截面配筋

        首先,結構設計師要重視框梁的裂縫寬度,不能忽視這個問題,要根據影響裂縫寬度的兩個因素進行增加梁的配筋,和增加梁的橫截面尺寸。其次,在借助計算機進行結構建設模型的數據輸入時,一定要把恒活載數值分開輸入,以便進行內力組合和裂縫寬度的計算。最后,還要在電算過程中要準確、合理的應用彎矩調幅,有兩種方法可以采用:即先將梁端固定彎矩進行調幅之后,然后對力矩進行分配,或者根據力矩分配的方法計算出的梁端彎矩來乘以調幅的系數。這樣可以合理準確的運用彎矩的調幅。

        2.2多層框架民用建筑基礎設計的注意事項

        首先,結構設計師要認真閱讀地質報告,在認真把握的基礎上,要正確的使用地質報告,并要對報告中的內容進行考察和判斷,這樣可以幫助把建筑場地的地質條件和民用建筑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其次,在滿足多層框架民用建筑的承載力要求下,應該采用經濟性較強的淺基礎,需要綜合考慮地質情況和建筑的結構、類型和承載力等來實現經濟和穩定的結合。再者,多層框架的民用建筑要采用獨立的基礎或者條形的基礎,這要考慮基礎的承載力來確定基礎的面積,然后進行設計電算,另外還要符合相關規定的構造結構。最后,在處理地基時,要運用合理、科學的地基處理手段,要做到符合力學、物理學等相關的基本理論以及基本實際的當地工程經驗相結合。

        2.3多層框架民用建筑上部設計的注意事項

        首先,在抗震設防地區,應注意遵循強柱弱粱、強剪弱彎、強節點強錨固的設計原則,一項成延性框架。恰當的運用“強柱弱梁”的原則可以節約費用,做到經濟實惠;還可以使樓層的凈空高度得到加大;來提高建筑的整體剛度。其次,在框架梁的配筋設計上,主要在主梁和次梁之間相交的地方要增加箍筋和吊筋來保證穩定性。比如,當梁端的縱向受拉鋼筋的配筋率大于2%時,要加大箍筋的最小直徑到至少2mm,結構設計師不能忽視這個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的調整,這也不代表在進行框架計算時荷載取值并不是越大越好,要結合各種具體的情況來進行設計計算等。最后,在現澆樓板設計中的注意事項是:由于樓板通常包括單向板和雙向板,在普遍情況下,可以運用次梁把樓板變為雙向板的結構,保證整體的受力合理,配筋的均勻等,雙向板的厚度一般要薄于單向板。

        3結束語

        在民用建筑的多層框架結構設計中,結構設計師要在了解建筑結構設計的基本內容的基礎上,認真面對多層框架結構設計中出現的問題:表現在計算簡圖不合理、多層框架柱配筋調配不合理以及對框架梁裂縫寬度的忽視等問題。需要結構設計師在進行民用建筑多層框架結構設計中注意進行問題的改進,另外還要從多層框架的基礎設計上以及多層框架的上部設計來進行改進,保證多層框架的民用建筑更加安全、穩定和實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李原.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的常用方法和適用范圍[J]. 核工程研究與設計,2009,(78):84-86.

        [3]張敬書.鋼筋混凝土懸臂梁構造的若干問題.建筑結構.中國建筑技術研究院.2001.3.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一本大道香蕉大在线欧美 | 亚洲人成色44444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 中文字幕在线2021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