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范文

        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

        第1篇: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范文

         

        1循環經濟學的內涵

         

        目前普遍認為循環經濟本質上就是生態經濟,因此,并沒有把循環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來研宄。例如,諸大建認為,在傳統經濟模式下,人們忽略了生態環境系統中能量和物質的平衡,過分強調擴大生產來創造更多的福利;而循環經濟則強調經濟系統與生態環境系統之間的和諧,著眼點在于如何通過對有限資源和能量的高效利用,如何通過減少廢棄物來獲得更多的人類福利,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奈民夫。那順、梁繼業和邢恩德認為“所謂循環經濟,就是把清潔生產和廢棄物(排泄物)的綜合利用融為一體的經濟。其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這門學科稱為“循環經濟學。徐大偉和王子彥通過梳理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和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對循環經濟的理論貢獻,指出循環經濟的經濟學基礎“循環經濟的經濟學基礎應該是兼具微觀、宏觀和宇觀思想的、以‘生態一經濟一社會’三維復合系統的矛盾及其運動和發展規律為研宄對象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其文章認為“循環經濟學”這一名詞是由吳季松提出的。而吳季松認為“系統論與生態學是循環經濟學的兩大支撐”,“循環經濟的核心在于要像生態系統中一樣,建立起經濟系統中的循環組分;與生態經濟學同一理念,但研宄及措施更為具體”。

         

        從已有的有關循環經濟的文獻可以看出,循環經濟學的研宄對象就是循環經濟。而對于循環經濟的定義也存在不同的見解,目前國內外對循環經濟的探討可以歸納為三類觀點:第一類是從人與自然的關系角度定義循環經濟,主張人類的經濟活動要遵從自然生態規律,維持生態平衡;第二類是從生產的技術范式角度定義循環經濟,主張清潔生產和環境保護,使生產過程的技術范式從“資源消費—產品—廢物排放”開放(或稱為單程)型物質流動模式轉向“資源消費—產品—再生資源”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第三類觀點認為“循環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但是,不管從何種角度來定義循環經濟,都承認“3R”原則是循環經濟的三項基本原則,也是循環經濟論點的最為顯著的內容。循環經濟區別于傳統經濟的根本在于“循環”:傳統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轉的線性經濟系統,而循環經濟則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一個閉路循環系統。因此,不妨將循環經濟學定義為以“自然—人類社會一空間”三維系統為支撐,研宄在既定資源存量、環境容量、生態閾值綜合約束下,以緩解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為目標,運用經濟學方法研宄物質流、能源流的運行機理、方式、技術、效率、機制的一門應用經濟學科。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1循環經濟學是以“自然一人類社會一空間”三維視角為研宄的切入點

         

        當前的經濟學研宄對象業已從經濟系統本身的一元思維拓展到“自然一人類社會”二元思維,但是,“21世紀的主要矛盾由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單位勞動力帶來的經濟增長)變為需要大幅提高自然資源生產率(單位自然資本帶來的經濟發展)”。而這一過程的實現,更需要通過在區域系統運行的不同產業之間、同一行業之間進行有效的物質與能源交換。因此,循環經濟學中的空間概念,將跨越生態系統、資源系統、環境系統以及各個產業內部系統和產業系統之間,以及社會一經濟系統,而在更為廣泛的空間內尋求物質流、能源流配置效用的最大化。

         

        1.2循環經濟學是深層生態學的應用與發展

         

        1973年挪威哲學家阿倫。奈斯發表了《淺層生態運動和深層、長遠的生態運動:一個概要》,認為兩者是性質截然不同的生態思想,這種本質上有別的觀念反映在當代生態運動的具體行動中便有了完全不同的現實主張。例如,在解決污染問題上,淺層生態學通常的做法是,用技術凈化空氣和水,緩和污染程度;或用法律把污染限制在許可范圍內;或干脆把污染工業完全輸出到發展中國家。與此截然相反,深層生態學從生物圈的角度來評價污染,關注的是每個物種和生態系統的生存條件,而不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它對人類健康的作用方面R。由此可見,循環經濟學不是一個解決局部或部分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經濟科學,而且從更深層次的問題揭示、更大范圍的系統設計、更為有效和長久的解決措施方面,來提升“自然一人類社會一空間”三維系統的運行效率。

         

        1.3循環經濟學的研宄目標是著重借鑒經濟機制與杠桿,合理組織資源利用、污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與保護

         

        其中也要考慮這一過程中的經濟成本。例如,僅僅從資源循環利用來看,循環利用的次數越多越好。但是,如果考慮到每一次循環,都需要添加額外的能源與物質,比如附加的機器、運輸的基礎設施等,則就需要合理確定不同生產流程、工藝或資源、環境、生態條件下這一循環利用的程度。

         

        1.4循環經濟學的學科性質是具有交叉學科性質的應用經濟學

         

        從技術經濟學角度看,循環經濟實際上是一種技術范式的革命。目前一些分析十分注重將技術經濟的分析應用到循環經濟研宄的具體領域。當然,循環經濟學的研宄并不限于技術層面、自然系統層面,而要尋求有利于形成循環型經濟模式的社會經濟制度。

         

        2循環經濟學與生態經濟學、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的異同

         

        循環經濟學的研宄是以“自然一人類社會一空間”三維系統為支撐的,而自然系統又是由自然資源、自然環境、自然災害及自然生態系統所構成的,這四者之間不僅是相互聯系的,而且還是同一自然界的不同表象,從而又是相互區別的。自然資源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約束性主要表現在資源的可再生性和資源稟賦,由于資源貿易的發展,使得自然資源的區域約束性相對減弱;自然環境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約束主要在于環境容量;自然災害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災害發生的風險程度;自然生態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約束主要表現在生態閾值。由此可見,自然資源、自然環境、自然災害和自然生態系統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約束性和影響途徑是不一樣的。

         

        依據自然界及其組成系統對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各自影響,形成了不同類型的學科體系。自然資源經濟學是以資源持續利用為基礎,研宄人類社會系統與自然資源系統的相互作用關系及由此而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環境經濟學則是以環境容量為基礎,研宄人類社會系統與環境系統的相互作用關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生態經濟學則是以生態閾值為基礎,研宄人類社會系統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與人相互關系的學科。

         

        當然,如果從大資源、大環境、大生態的概念出發,則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又是重疊和交叉的。例如從大資源的角度出發,則不僅研宄自然資源,還研宄社會資源,當前一些資源經濟學的研宄內容就是這樣的。除此以外,還可以將自然環境理解為環境資源,將自然生態理解為生態資源,從而擴大了資源經濟學研宄的范疇。還有即是從大環境的角度,將資源、生態納入環境系統,并將其作為環境經濟學的研宄內容;也有的將資源、環境納入生態系統范疇,并從大生態的角度來研宄生態經濟學。這都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之間所存在的本質區別。

         

        對于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研究對象的劃分可以看出,任何一項經濟活動,都可以涉及到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及生態經濟學的相互內容,因此,需要綜合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三門學科的內容來加以分析與研究,這就需要產生一門新的學科。這門新的學科就是循環經濟學,其從資源集約利用、環境污染最小化以及生態循環利用三個角度來實現經濟運行過程中資源效率、環境效率和生態效率的統一。

         

        綜上所述,循環經濟學是一門有別于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新興的獨立的應用經濟學科。其研究對象是人類系統與自然系統的相互關系及其所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它是從經濟學角度來全面、系統地描述人與自然關系及其演變過程與規律的,一旦形成為成熟的學科體系,其將高于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反過來還可以引導這三門學科的發展。

         

        3循環經濟學研宄視角的比較與發展趨向從當前我國對于循環經濟的研究來看,其研究視角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3.1技術流程分析

         

        這主要是從事技術科學的學者,將循環經濟的理念與思路引入到生產流程,并通過對生產流程過程中資源投入、循環利用及污染排放的分析,提出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的工程流程或技術建議。例如,有學者以產品生命周期為依據,按照物質守恒定律,針對產品中所含的某一元素或某一穩定混合物,研究其基本規律。圖2表示產品產量變化情況下,資源效率與循環率之間的關系,該圖表明,提高循環率是提高資源效率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在產品產量保持基本穩定或產量下降的情況下,資源效率有可能達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在產量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循環率對于資源效率的增長要小得多[10。從這一研究可以看出,資源效率與循環率之間的關系Fig.2Therelationbetweenresourceefficiencyandrecyclingrate資源利用效率與循環利用效率之間的關系,不是完整的或真正經濟學上的效率;對于產量持續增長情況下循環利用效率對于資源利用效率的影響要小,這也是一個假設,有可能在資源環境價格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即便擴大產量,其生產者也是注重資源集約利用,從而改進生產流程,促進循環利用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的不斷提高。而且,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這里還需要考慮不斷增長方式的成本與效益,如引入新的生產流程與工藝以提高循環利用效率所需要的投入及預期產出。對于企業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來看,要對比分析采取循環技術和新能源的長期成本和短期成本,從而確定循環技術的可行性。

         

        3.2深層生態分析

         

        這主要表現在區域循環系統(如循環農業、循環工業等)的構建方面。例如,在生態工業園中有些企業生產的產品是可以進人大循環的,因此還應建立把使用后的產品進行回收、加工和處理的企業。這樣,在生態工業園中,既有中、小循環,又有大循環,如圖3所示,在a、b、c、d、e、f階段,企業A',B',C'分別承擔企業A,BC的產品使用報廢后的回收、加工和處理。然而,按照深生態學建立生態工業體系實現收益分享、共同發展的同時,還可能存在資源鏈斷裂而帶來的市場風險問題,因此,還有必要從經濟學角度建立收益分享機制的同時,構筑風險分擔機制,從而建立更為可靠、穩固的循環經濟共同體。

         

        3.3模式分析

         

        目前,很多研究都是在從企業、區域、社會層面分析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并且結合各地實踐提出具有更為具體的模式內容。例如,有研究結合江蘇省發展實踐提出了七種模式:工業生態整合模式、清潔生產模式、產業間多級生態鏈聯結模式、生態農業園模式、家庭型循環經濟模式、可再生資源利用為核心的區域循環經濟模式、商業化回收模式[11。同時,各地還在積極探索模式推廣,以不斷推進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當時,總體看來,對于模式的分析還不夠深入,尤其是從經濟學角度的分析還有待増強,尤其是實行循環經濟的時期相對較短,還難以分析模式推行與發展的不同階段,循環經濟實施效果。

         

        此外,還有研究從戰略、立法、規劃、政策建議等方面對循環經濟發展進行了實踐分析與總結。就總體而言,運用經濟學分析方法,對循環經濟運行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尚不多見,由此可見,循環經濟還處于定性探討與實踐探索階段,可以說,循環經濟發展的實踐業己走在了循環經濟學理論探索的前面。

        第2篇: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范文

        關鍵詞:環境經濟學;教學實踐;思路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3-0227-02

        “環境經濟學”本科教學科目是普通高等學校在經濟學與環境科學與工程、資源科學與工程等交叉學科培養方案中,所設置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程,課程以“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相互關系以及如何運用經濟手段來解決環境問題”為研究對象。環境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內容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特別是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加劇,這種聯系日趨緊密。因此,它具有環境學和經濟學交叉性和融合性的特點。環境經濟學被引入我國學科體系的時間較晚,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末期,環境經濟學家泰坦伯格、皮爾斯的外文影印教材將該科目介紹到中國,8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問題和資源節約問題的重視,以及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等一系列國家戰略和政策的提出,將環境經濟學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帶來對環境經濟學理論知識和人才的大量需求,國內早起的一批環境經濟學專家和教師,將環境經濟學基礎理論、基本方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已在舒適性資源價值核算、環境污染損失計量、環境經濟政策制定與創新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1]。環境經濟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體系和教材都處于不斷完善的階段,特別是對于專業基礎知識較為欠缺的本科階段的學生來說,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同時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和挑戰。因此,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到本科層次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經濟學基礎較為欠缺的現實,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構建適宜的教學改革思路勢在必行。

        一、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關鍵問題

        1.本科層次學生的知識儲備偏少,基礎知識缺乏。環境經濟學屬交叉學科,教學內容中包含環境學基礎、經濟學基本原理等基礎知識,對于本科層次學生來講,缺少對環境學、經濟學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對于經濟系統與生態環境系統之間的物質、能量流動關系、生態系統對經濟系統的規模限制效應等規律缺乏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授課教師在講解課程核心問題時,缺乏先期知識鋪墊,造成講解不夠深入,學生領會困難,影響教學效果。

        2.學習過程中互動交流較少。目前,由于受到教學條件的限制,環境經濟學課程的學習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是典型的理論學習課程,教案設計與安排缺少實踐環節。教學過程中,使得學生和教師的互動交流無法順利開展,缺乏對環境經濟問題的討論和思考,影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

        二、基于“教―學”互動視角的教學思路構建

        1.選擇合適的教材,優化教學內容。環境經濟學從環境―經濟大系統的視角,研究資源可持續利用,效率提升與福利最大化,解決環境資源在系統內外的高效配置問題。筆者認為,教材質量是保證教學和質量的首要前提,教材內容應該是本學科領域內最為成熟且不存在過多爭議的東西,因此,任課教師在進行教材選擇時,應注意:一是教材的難度不宜過高。環境專業本科學生缺乏經濟學基礎知識,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又缺乏環境學基礎知識,因此,教材的選擇必須兼顧環境學和經濟學專業學生的基礎,教材內容、練習題方面注意深淺程度,為學生透徹的理解知識點創造條件。二是針對新的環境問題所形成的新的理論和方法,可以作為專欄或者選讀的形式在教材中體現。盡量不要作為大綱中重點考試內容,原因是這些新觀點在某些方面可能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局限性。三是優先選用精品教材和推薦教材。如“十五”、“十一五”規劃教材等。這些教材內容較為嚴謹,更加準確地把握環境經濟學的學科體系,并且能夠借鑒科學家們的思維方式并為己所用。

        2.參與式教學的實施。參與式教學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緊密結合環境經濟學教學大綱中的要求,在教學中要以環境經濟學經典概念、環境學基本理論、環境經濟學基本方法、環境經濟策略分別設定主題,以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參與式教法主要步驟包括:首先,合理設定主題。專題可以是一個概念,也可以是新近的一則相關新聞,也可以是一種法律法規的頒布等,也可以是資源環境的難點、熱點問題。教師將討論專題分角度設計若干個研究題目,并對討論的方向和內容做出簡要的說明。由4~6名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在充分查閱資料和總結的基礎上,系統梳理國內外研究進展,分組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其次,打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在互動式教學中,充分注意任課教師與討論組之間的交流,打破教師一言堂的學習氛圍,打破只有老師說得對的學習模式,發揮學生對知識的探尋和思考,發揮學生將知識與現實相結合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提前準備工作要做到全面細致,提前制定討論時間和內容安排,制定引導學生的分析思路及邏輯體系框架。客觀要求發言的學生所做的研究問題切入和問題評述,有理有據,系統全面,制定課堂討論評價體系,通過學生和老師共同打分的形式,給出學生討論成績,給分標準包括觀點鮮明程度、邏輯清晰程度、內容完整程度、匯報人講解水平以及進一步研究方向是否合理等,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思考能力。

        3.典型教學案例的引入。在面對具體的環境問題時,學生無法利用經濟學的相關理論進行自如的分析進而予以解決。在參照國內外相關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踐發現,提高《環境經濟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大量的教學案例,即開展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法最早起源于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主要應用于商業相關領域的職業培訓中,由于該方法教學效果明顯,機動靈活,能調動受培訓人的積極性,日益受到教育領域的重視,進而被廣泛應用[2]。例如在“環境影響的費用效益分析”章節中,其中有關環境影響的費用和效益評價技術――“機會成本法”的教學,就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來講授。因此,開展案例教學是《環境經濟學》課程性質的根本要求。

        4.課堂學習與實驗教學的結合。我國的《環境經濟學》課程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環境經濟學》課程的高校大多只注重理論內容的講授,而較少涉及《環境經濟學》課程的實驗教學。《環境經濟學》實驗教學應在結合生態經濟學、能源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的基礎上,開展環境經濟分析測算、環境政策模擬分析、環境影響評價等理論應用性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四個主要模塊:①環境經濟建模與動態分析研究;②環境統計、計量與核算研究;③生態環境規劃與資源環境管理研究;④項目可行性研究與環境影響評估研究。這一系列實驗教學主要是針對協調我國高速發展的社會經濟與合理開發和利用環境資源之間關系所需的應用技能而展開的,旨在培養出我國現代社會經濟建設所需要的高質量、復合型的經濟管理和研究型人才。實驗教學是現代高等教育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理論教學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人才教育體系。加大實踐教學資金投入,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環境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因此,加強課堂學習與實驗教學相結合的教學設計對于《環境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王金南,逯元堂,曹東.環境經濟學:中國的進展與展望[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6(3):7-10.

        第3篇: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范文

        (一)經濟學理論根據

        GDP是上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為各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參考和比較依據,GDP作為經濟學主要研究課題,也讓許多人對經濟學產生了誤導,許多人認為,經濟學就是一門研究如何將國家GDP上升的學科。實際上,在經濟學發展歷程中,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經濟學模式,經濟學不僅是對本國經濟發展進行關注,也要對世界整體性的發展進行關注。而其中,低碳經濟所關注的并非本國情況,而是全球性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各國商人處于商業聯邦狀態下,而所談的大多為世界經濟發展,從事經濟研究人員,就是要使全人類獲得發展,與政治經濟理論相悖。政治經濟,也是各國為改進自身的經濟發展狀況所需要遵循的國家發展政策,全世界商業自由的原則,是其責任所在,而經濟學研究,應該立足于世界。經濟學研究是為國家一切利益,也是為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財富為人類享受物質的象征,也是讓人獲得幸福感的重要手段。然而,政治經濟學只是為讓少數人致富,學者提出,應該更多對社會大眾的福利進行關注,應該將政治經濟學作為人類增強幸福感的重要內容。累積國家財富并非政府成立的首要目的,政府應該是讓所有公民、大多數公民都可以享受財富,并感受財富所帶來的樂趣。這些經濟理論,是低碳經濟的發展源頭。

        (二)相關學科比較、繼承

        生態學為經濟系統、生態系統的研究復合體,對其功能、結構、發展規律做研究的學科。根據自然系統的循環性,與能量流動模式,構建成有規律的經濟系統,可以讓經濟系統和諧融入自然系統中,從而形成全新的經濟模式,這種循環經濟,本身也是一種生態經濟模式,使用生態規律,指導人們做社會經濟活動。綠色經濟概念是皮爾斯在《綠色經濟藍皮書》中首次提出,其主要在于對人類生存患者進行維持,對能源做合理保護,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利于人體健康的經濟模式,可將其看做為平衡經濟模式。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都是在資源高消耗、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率的狀態下,轉向為資源低投入、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狀態。生態經濟理論主要是順應生活發展規律,經濟服從于生態系統。循環經濟這一循環手段將經濟活動實現生態化。而藍色經濟是在扣除自然資源消耗、環境污染損耗后的國內剩余生產總值。綠色經濟主要側重于資源再利用,主要追求于綠色GDP。低碳經濟為二氧化碳排放威脅人類生產條件下所形成的經濟發展模式,主要強調于,經濟發展需避免以二氧化碳的上升為主要代價,應該將碳排放和經濟發展形成相互平衡的關系。以本質來講,低碳經濟也隸屬生態經濟的范疇,低碳經濟要比其他經濟更能將目前在經濟發展所出現的矛盾問題反映出來,從而達到高碳轉向于低碳的狀態。低碳經濟是抓出矛盾,解決問題的思想為主。而這樣的經濟思想,是人類在面對環境污染、資源危機、生態破壞情況下,所作出的反省總結,對自然與人類的關系進行重新的認識。兩者間應是相互補充關系,并非排斥關系,內含不同,但其構建和理論體系可以相互借鑒。天氣與經濟之間的關系,是《氣候經濟學》中首次提出的經濟理論。溫室效應的不斷加劇,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可小覷,其不亞于在世界大戰時的經濟蕭條,氣候變化后,對人類的影響遠遠超出預期所想。以氣候角度,將經濟與氣候間的關系進行探討。而低碳經濟主要是將二氧化碳排放對經濟影響情況做分析研究。兩者間,從內含而言應該是一致的,針對同一問題,采取不同表述方法。目前,許多專家認為,低碳經濟學的理論原型便是氣候經濟學。環境經濟學主要研究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間的關系,對其中做合理調節的經濟活動、環境間物質交換規律進行探討。能讓經濟活動,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能夠獲得環境效益。其主要研究領域為:環境污染損傷估算,其中也包括人體健康損害、間接精神傷害、物質損失。對環境治理投入所產生的效益進行估算,其中也包括拯救污染所形成的效益損失,間接所形成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制定污染罰款制度,根據其排污實際情況實施收費標準進行制定;資源環境經濟學是對資源價值做闡述,講解緩解損害成本,并對其提出相應的核算與解決途徑。高碳所造成的環境損失,由此可見,低碳經濟學和資源環境經濟學也有相互補充的內容,而資源環境經濟學已經成為較為完整的學科,低碳經濟學可對其理論構建進行借鑒,從而對低碳經濟學理論體系做進一步完善。

        (三)低碳經濟學構建設想

        低碳經濟學為經濟學分析,以經濟學原理解決二氧化碳排放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問題,從而對環境、經濟發展進行協調,以本質上而言,低碳經濟學為生態經濟學的衍生。低碳經濟學的理論主要是應用不同角度,對全球經濟發展格局,二氧化碳排放,兩者間的矛盾問題做平衡。低碳經濟、氣候變化,其本身就已經涉及許多學科,需要橫跨多個學科才能形成綜合視野。研究主要以三方面進行:對傳統經濟學的基本方法做繼承,如結構分析、邊際分析、總量分析、均衡分析等分析方式,也包括不同國家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制定標準做分析;對其他學科分析方法進行借鑒,環境經濟中波及分析,效益、成本分析,也可對生態學中的碳足跡分析進行借鑒,國際貿易、金融工程、循環經濟等做借鑒。制度學分析,全球氣候變暖是因有些國家污染氣體過度排放所致,其影響卻早已對其他國家造成嚴重的波及,而這也是經濟學向外延伸的意義;氣候本身為全球公共物品,對于如何保護這類全球公共物品,就成了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制度經濟為解決此類問題提供了妥善方式。

        二、低碳經濟的經濟學價值

        (一)解決國際經濟合作困境,完善國際經濟學體系經濟學家以自己不同的角度對當前經濟發展中對國際經濟合作的理論進行解釋。而這些理論都是以國際經濟合作為出發點,對本國經濟競爭力、經濟總量進行提高,貿易為主要手段。單以經濟角度去理解,采取國際經濟合作方式,可有利于對各國產生合作剩余,對合作雙方皆有利。以生態效益角度出發,國際合作則更多產生負效應,出現更多環境問題。目前,各國經濟合作主要為發達國家的曲線兩端,曲線地段轉移至欠發達國家,而欠發達國家在能源結構、技術上的落后,導致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大量的環境問題。二氧化碳有流動性,可對全球環境造成影響,產生溫室氣體所帶來的損失,遠遠高于合作經濟剩余,導致全球經濟發展困境。目前,經濟合作經濟學理論中對這一情況無法避免。低碳經濟國際合作的發展經濟思想,能對目前國際經濟合作中所存在的困境進行解決,化解困境。從另一角度看,低碳經濟可在國際整體經濟角度看到全球經濟發展,應該將其納入國際經濟學領域,從而對原本狹義的經濟學進行擴展。

        (二)經濟發展新模式的理論基礎在工業時代前,經濟活動范圍小,經濟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可被生態系統自身進行調節。隨著機器工業的發展,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大量溫室氣體遠遠超過生態系統本身的負荷能力,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對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的影響,威脅人類的生存。傳統經濟以物質財富為主,而現代經濟則是以提升GDP為職責。近年來,綠色經濟、生態經濟等開始逐漸被認可,但其中都為設計低碳原理。溫室效應是當前全球所共同面對的環境問題,而其根源則是因不合理經濟活動所致。對這種經濟狀況進行轉變,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在沒有理論為基礎的情況下,很難取得良好效果。而低碳經濟完善的理論體系,是轉變經濟模式的有力支撐,以經濟模式的轉變,可對低碳經濟的發展做指引。

        (三)消費模式轉變所有的經濟模式,都可歸結為消費模式,以物質消費和國際消費來帶動經濟循環。以目前經濟情況而言,再增加消費,勢必會導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控制物質消費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關鍵。低碳經濟不僅能改變傳統生產方式,也能改變消費方式。

        三、結語

        第4篇: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范文

        關鍵詞:耦合作用;時空結構;ERE復合系統;武漢城市圈

        中圖分類號 F291.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4)05-0145-08

        經濟-資源-環境(EconomyResourceEnvironment System, 簡稱ERE)發展是當今世界人地關系的焦點問題,其耦合程度關系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水平,相應耦合協調機理研究受到學術界(地理學、生態學、系統科學、經濟學等)和決策界的廣泛關注[1]。

        國外學者對于ERE系統耦合研究起源于19世紀末,從英國學者霍華德的“田園城市”構想[2],到環境經濟學、資源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等學科理論體系的建立,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系統的相互作用關系研究領域不斷深化、成果不斷涌現,形成理論與實證、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研究范式:①研究方法上,大量計量模型涌現,如基于生態經濟學角度的通用平衡模型、環境經濟決策與多目標規劃模型、區域計劃多方案模擬模型[3-5],基于資源經濟學角度的環境-資源-經濟一體化核算體系(SEEEA)[6-7]。②研究內容上,從全球-區域的宏觀領域到城市內部的微觀領域,集中于不同區域類型、經濟發展水平的生態環境效應辨識,以城市-區域尺度研究為主。從經濟-生態環境相互作用角度,美國環境經濟學家Grossman和Krueger提出著名的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假設[8]。從經濟-資源相互作用角度,美國生態學家 Brown M.T.和意大利生態學家 Ulgiati S.提出了能值可持續指標(ESI)[9]。從經濟-資源-環境相互作用角度,Slesser M.系統研究了區域資源與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污染之間的相互關系[10]。

        國內學者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了ERE系統的耦合協調發展研究,以區域PRED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集中在協調發展的理論闡述和定量實證兩方面。理論研究上,方創琳等揭示了城市化與生態環境的動態耦合關系,運用耗散結構與生態需要理論,建立二者耦合協調的基本定律[11]。馬世俊構建了城市-生態系統論,揭示社會、經濟、自然三個亞系統的相互作用機制[12]。實證研究上,主要包括國家或省區等大尺度[13],集中于資源環境脆弱的西部地區[14]和社會經濟發展迅猛的東部沿海地區[15],以及單個城市等小尺度[16],主要關注資源型城市的產業升級與續接,對于城鎮群體中尺度空間的研究力度相對薄弱[17-18]。

        當前,國內外研究空間尺度多集中于“廣域”(國家或省區)和“城域”(城市內部)范圍,對于都市圈(群)的實證研究有待加強,研究對象多探討社會經濟與資源、社會經濟與環境相互耦合作用關系,社會經濟-資源-環境三系統耦合作用研究不多見。基于此,以武漢城市圈為例,建立ERE系統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耦合-協調相互作用模型,定量分析都市圈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系統相互耦合作用的時空結構,以期為中國“兩型”都市圈空間協調發展提供理論借鑒和實踐指導。

        1 研究方法

        1.1 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2.1.1 耦合度發展曲線表現為S型,呈動態螺旋上升態勢

        整個耦合度時序曲線先上升,再下降,后上升,總體劃分為緩慢上升(1978-1989年)、緩慢下降(1990-1999年)、快速上升(2000-2012年)三個階段(圖1)。耦合度整體呈上升趨勢,由拮抗型逐漸發展到磨合型階段,社會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日益重視資源節約、生態修復、環保投入等,資源環境系統不斷優化,整個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系統不斷由無序向有序演化,系統在漸變中不斷躍遷至良性發展態。

        2.1.2 緩慢上升階段(1978-1989年)

        武漢城市圈ERE系統耦合度的時序變化呈緩慢上升狀態,其變化幅度由0.35持續上升至0.54,耦合特征從拮抗型發展到磨合型。期間,經濟體制不斷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社會經濟發展逐步開放搞活,進而為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提供支持,整個圈域ERE系統耦合發展表現出社會經濟引導性特征,即系統的耦合優化取決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2.1.3 緩慢下降階段(1990-1999年)

        武漢城市圈ERE系統耦合度的時序變化呈緩慢下降趨勢,從1990年的0.53,逐漸下降到1999年的0.37,整個圈域ERE系統從磨合型下滑到拮抗型。十年里,社會經濟整體上呈高速發展,甚至呈現“泡沫狀”,不斷突破資源環境的承載力,資源浪費、生態衰退和環境污染日益突出,促使這一時期的ERE系統耦合度的時序變化呈緩慢下降趨勢。

        2.2 ERE系統協調度的時序變化

        2.2.1 協調度整體呈劇烈波動變化態勢

        1978-2012年30多年里,ERE系統協調狀態不斷優化,整體上呈上升趨勢,社會經濟-資源-環境逐漸呈良性發展趨勢,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快速上升階段(1978-1983年)、停滯不前階段(1984-1995年)、劇烈振蕩階段(1996-2003年)、波動上升階段(2003-2012年)(圖1)。

        2.2.2 快速上升階段(1978-1983年)

        六年內整個ERE系統協調狀態除1982年外,整體呈快速上升態勢,協調度由最初0.54迅猛增長到期末的0.89,由勉強協調迅速上升到良好協調態,表明了改革開放對ERE系統協調態的優化驅動作用。這一時期整個城市圈ERE系統仍處于和諧上升態勢,但存在像1982年劇烈沖突引致的協調態“突變”現象。

        2.2.3 停滯不前階段(1984-1995年)

        武漢城市圈ERE系統協調度的時序變化大體呈緩慢下降態勢,協調度由1982年的0.89緩慢下降到1995年的0.78。但這種緩慢漸變下降累積的結果便是整個圈域協調態發生質變,由起初的良好協調態跌至中級協調態。一定程度反映出,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資源環境承載力不斷下降,資源約束和環境掣肘日益突現,整個圈域ERE系統不斷呈退化態勢。

        2.2.4 劇烈震蕩階段(1996-2003年)

        1997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武漢城市圈ERE系統協調度時序變化出現劇烈振蕩,系統協調態在優質-良好-中級-初級-勉強-瀕臨協調態間等級跳躍,整個圈域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相互作用強烈,協調關系變化劇烈,系統極不穩定和平衡,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作用在波動中急劇下降,1999年跌入波谷(0.42),盡管政策調控力度不斷加大,使得若干年份圈域ERE系統協調至優質協調態(1998年的0.91),但仍然無法有效阻止整個圈域ERE系統不斷退化。

        2.2.5 快速上升階段(2003-2012年)

        2002年末,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武漢城市圈”發展戰略,城市圈域城際分工和合作日益緊密,社會經濟發展日益科學和可持續;2007年末,武漢城市圈獲批“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自主創新和體制改革日益深入,資源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環境保護力度持續加大,生態文明意識日漸增強,整個圈域ERE系統協調發展度逐漸走向良好、優質協調狀態。

        3 ERE系統耦合作用的空間分異規律

        3.1 ERE系統耦合度的空間分異

        3.1.1 空間差異不明顯,整體耦合水平不高

        2012年,縣域(其中地級市鄂州市和縣直管市仙桃、天門和潛江視作縣域看待)ERE耦合度空間差異較小,圈域ERE系統耦合作用強度保持低水平態勢。縣域絕大部分耦合度數值集中在0.37-0.50之間,極差不足0.2,空間分異系數僅0.122,耦合度區域分布呈類正態分布(耦合度較大和較小的空間單元比例很小),整體耦合作用水平不高,耦合等級集中在磨合型和拮抗型發展階段,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相互作用強度不大。

        3.1.2 等級規模呈“串形”,形成相對連片的空間板塊

        耦合度等級較集中,全部為磨合型(10個)和拮抗型(32個)兩種,其他耦合等級缺失,呈現“串形”結構,表明武漢城市圈總體產業結構層次較低,以外延型增長為主,產業結構和布局多雷同重復,在資源耗用、環境影響、經濟增長方面具有很大相似性;兩大類型空間分布相對集中,以拮抗型為主。其中,拮抗型縣域廣泛分布連片,形成拮抗型基底空間,而磨合型縣域分布較零散,呈跳躍式展布于孝感、黃岡、黃石和武漢四市局部地區(圖2)。

        (3)拮抗型優質協調型:咸安區、江夏區、蔡甸區、武穴市、東西湖區、赤壁市等6個縣域。六個縣域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發展水平普遍偏低,三者協調程度處于優質

        狀態。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資源環境賦存豐富,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耦合作用不夠強烈,處于良好協調水平,但這種協調共振狀態建立在較低的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系統發展水平基礎上(表2);

        (4)拮抗型良好協調型:浠水縣、大悟縣、嘉魚縣、黃梅縣、新洲區、通城縣、漢南區、紅安縣、蘄春縣、安陸縣、羅田縣、江岸區、崇陽縣等13個縣域。以上縣域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資源環境賦存豐富,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耦合作用不夠強烈,處于良好協調水平,但這種協調共振狀態建立在較低的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系統發展水平基礎上(表2);

        (5)拮抗型中級協調型:通山縣、口區、江漢區、武昌區。四個縣域社會經濟、資源、環境三個系統耦合度較低,協調度位于中等水平,表現為拮抗型中級協調(表2);

        (6)拮抗型初級協調型:陽新縣、漢陽區、黃陂縣、洪山區和麻城市。五個縣域社會經濟、資源、環境三個系統發展水平明顯滯后于圈域其它城市,社會經濟發展嚴重滯后,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處于弱關聯作用和初級協調態(表2);

        (7)拮抗型勉強協調型:漢川區、鄂州市、潛江市、天門市和仙桃市,這五個區域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發展水平較低,其中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資源發展處于較低發展狀態,環境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整個ERE復合系統整體不夠協調(表2)。

        4 結 論

        第5篇: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范文

        [論文關鍵詞]長江上游大九寨環線旅游業循環經濟

        旅游資源是旅游業的基礎,旅游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行為和社會活動,對促進旅游地經濟繁榮、文化交流、提供就業機會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優良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是旅游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根基。然而,在旅游規劃、建設與消費過程中,因缺乏科學指導盲目開發、管理不當等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嚴重破壞了旅游資源的永續性,影響到旅游業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長江上游的大九寨環線擁有重要的旅游資源,擁有聞名世界的九寨溝、黃龍等自然風景區,每年要接待成千上萬的國內外旅游者,在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的同時,由于活動人員眾多,也帶來部分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本文試圖將循環經濟理念應用到旅游業中,探討旅游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以實現長江上游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整個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共贏。

        一、旅游業循環經濟的特點

        1.循環經濟的內涵。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循環利用來實現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的經濟發展模式,其特征是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由于四川經濟相對落后,經濟發展任務非常繁重,資源和環境壓力巨大,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任務十分緊迫。因此眾多的專家提出了四川發展循環經濟應根據自身產業發展、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特點,按照循環經濟所遵循的“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原則,從資源開采、資源消耗、廢棄物產生、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和社會消費等環節著手,抓住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的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大力推行節能、節水、節料、節地,推行資源循環利用、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并提出了企業、產業園區、城市和區域等不同層次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但把旅游業作為循環經濟研究內容的還不多見。

        2.旅游業循環經濟的特點。旅游業循環經濟是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是循環經濟思想與可持續發展思想在旅游業中的具體體現。從旅游產業這個角度來看,旅游業循環經濟主要是指根據執行服務來創造價值的第三產業的特點從旅游服務產品與設施的設計與開發,到整個旅游過程,都要考慮消除或使之盡可能地減少旅游企業、旅游者對旅游環境的直接與間接的負面影響,從而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旅游業循環經濟嚴格遵循著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循環、再利用”的“3R原則”,運用生態學規律指導一切旅游經濟活動,在旅游資源開發和旅游活動中實現“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反饋式循環過程,以達到“合理開采、高效利用,最低污染”的目的,把旅游業清潔生產、旅游資源綜合利用、旅游產品的生態設計和旅游者的可持續消費融為一體,從而使旅游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旅游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來。

        二、長江上游大九寨環線的旅游環境

        四川作為一個資源大省,建設企業循環經濟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時四川也是一個旅游大省,特別是長江上游的大九寨環線,是以成都-都江堰-汶川-松潘-九寨溝為西線和成都-綿陽-江油-平武-九寨溝為東線的環形旅游線組成的地帶,大九寨環線上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具有色彩多樣、層次分明的森林景觀;同時,大九寨環線上人文古跡眾多,有唐朝詩仙李白的故里,三國時期蜀漢遺跡富樂堂、西蜀子云亭和大司馬蔣琬墓地,深山宮殿報恩寺等別具一格的人文景觀,為發展觀光旅游業,培育第三產業,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吸引了眾多的國際與國內游客。但是,由于大九寨環線上人口密度大,經濟活動頻繁,水土流失嚴重,部分地區生態仍十分脆弱,大氣和水質等環境污染問題在整體得到改善的同時,部分地區生態問題也顯得日益嚴重。這些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不僅對九環線經濟發展的制約和影響加劇,而且也對三峽庫區乃至整個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威脅和影響。其次,大九寨環線上生態建設也面臨著提升生態建設效益等深層次的問題,面臨著解決生態建設與增加生物多樣性、發展地方經濟及生態系統的維護等結構性矛盾。為了保持該地區生態建設與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推行旅游業循環經濟模式就顯得尤為必要。

        三、長江上游大九寨環線旅游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

        旅游循環經濟模式是整個旅游循環經濟發展的核心和目標所在。要按照生態經濟學、環境經濟學、文化經濟學的原理與方法,充分發揮知識經濟、體驗經濟、技術經濟的作用,協調旅游生產與消費,協調區域內的農業生態化、工業生態化、城鄉生態化等,嚴格按循環經濟理念進行資源的合理利用與循環利用,保護資源和環境,樹立旅游循環經濟發展的新理念,構建旅游循環經濟發展運行的系統模式,以保證旅游業科學、有效地發展。

        第6篇: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范文

        1前言

        西部地區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也是我國主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當前,在國家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置于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的背景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正在西部地區如火如荼地展開。如何在西部新農村建設中既實現經濟發展,又保護好生態環境,統籌協同是重要前提,而經濟與環境協同模式的設計是當前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中急待解決的問題。西部地區地域廣闊、類型多樣,如何進行科學分區,是尋求因地制宜模式的前提,也是實施差異化政策的基礎[1]。

        2新農村建設中經濟與環境協同模式內涵

        新農村建設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同,就是在新農村建設中使經濟和環境兩個子系統之間及其內部各要素間按照一定數量和結構組成有機整體,配合得當,有效運轉。新農村建設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模式是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源于一定地區關于兩者協同動力、路徑的基本經驗和規律的提煉與深化。它應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結構,同時也是一種動態開放的系統。在一定時期內,真正意義上的經濟與環境協同模式對相似地區具有較大的借鑒、示范和推廣意義,其本身既有共性,可供其他地區借鑒的一面,又具有不斷吸收外部系統經驗、不斷揚棄自身的一面。經濟與環境協同模式不僅僅是目前大多相似條件下成功經驗的總結,而更要側重于對其他類似地區具有可能引向成功路徑選擇的啟示和探索的意義。

        3西部地區相關分區研究述評

        一直以來,西部地區的分區問題受到學界與政界的廣泛關注,目前已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從分區的視角和依據,結合環境經濟協調的主題,就目前與其分區相關的主要觀點和類型進行概括,具體為(表1)[2-8]:①從行政區劃結合地理特征角度,西部包括西北5省市和西南5省市,另加內蒙西和廣西。也有人認為,內蒙古可劃入西北,廣西可歸為西南。②從區域農業視角的分區屬自然區劃下的農業部門區劃,主要分類依據是農業資源地域組合決定的農業生產地域分異。③基于水資源短缺是西部尤其是西北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從節水農業的角度進行分區。④從生態經濟視角的分區。根據西部地區生態脆弱、經濟發展水平低的現狀,從發展生態經濟是經濟與環境協同發展的重點出發進行劃分。程國棟提出的四大生態危機區或生態經濟類型區,具有戰略性指導意義;董鎖成在研究方法、研究精度及其分區特征分析和結癥診斷等方面具有開創性的價值。⑤科技部從科技促進新農村建設的角度,根據地理氣候特征、生態類型和產業結構類型的特點設置技術集成與區域示范課題,其中5個與西部地區直接相關,但西南只有山區一個,不能代表廣闊多樣的西南類型。⑥從政策實施的角度,綜合學界的研究成果,國家發改委從重點經濟區、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農產品主產區等角度對西部地區進行了劃分,但劃分的區域不是成片的。

        3.1西部地區分區的基本評價

        主要為:①分區視角。根據目前分區研究依據的視角看,主要是從自然區劃、經濟區劃、生態功能區劃和生態經濟區劃等角度進行劃分。整體而言,目前的分區大部分是把西部所屬的區域作為上述分區的具體類型,或以西部區域為研究對象的西部內部基于不同研究主題的分類。②分區原則。分區原則是整個分區研究的關鍵。現有的分區研究依據研究者的目的和用途采取不同的原則,具體到與西部區域內與新農村環境經濟協同相關的分區原則有:涉及經濟發展、生態環境、農業、生態經濟等原則,每一種分區都有隱含在其后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如區域經濟學、生態經濟學、環境生態學等。科學的分區原應在相應的理論基礎上,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進行分類才符合地域復雜性分區的要求。③分區方法。分區規律是在同一地域內部表現為相對一致性,在此地域與彼地域之間有明顯的差異性。從這個意義上講,分區是把區域內部的一致性、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加以系統揭示和歸納的方法和過程。大的分區方法有定性法、定量法,實際應用得較多的是定性與定量結合法。如相對嚴謹的分區,一般要建立分區的指標體系,對研究區域內的經濟社會環境狀況進行綜合評價,現在更多運用主成分分析法、聚類法、地理信息系統(GIS)等方法和技術分析研究區域的分異特征,揭示研究區域的經濟社會環境地域的分異規律。④分區單元。目前的分區單元總體上以分異地區為單位,但也有以縣或地州市等行政單元為單位。大部分的分區基于研究目的,打破了行政區劃的限制。⑤空間形態。有的分區涵蓋全部研究對象,在地域上連片;有的分區是針對重點地區展開,在地域上并不連片。⑥分類與分區的結合。一般的分區是就分區論分區,更多的是就研究主題進行先分類后分區,或分類和分區相結合。這種分類是研究主題的主導因子,分區則是分類地域空間上的展開或落實。

        3.2西部地區分區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從目前的狀況看,西部的分區研究還存在許多不足,需做進一步深化研究:①針對西部整體的分區研究已有了良好的開端,但西部內部更細致和更精細的分區研究有待深入,特別是對農村地區如何結合新農村建設的主題還未觸及。②目前大多數分區研究是從整體上對分區原則和方法進行探討,從而得到服務于研究主題的分區結果,但對不同分區類型的主要特征和存在的問題、不同區域內的差異化和針對性研究不足,影響了提出差異化的對策與建議。③目前定量研究分區多,但定量研究受構建分區指標體系、分區評價方法等因素的影響,其結果差異大。定量是分區的基礎,但就研究主題而言一般都較復雜,這就需要一定的定性判斷,或基于實地調研和專業素養的經驗判斷,這樣分區的依據和結果才更具有科學性和可靠性。④未來的分區研究要充分結合利用現代技術和方法進行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才能有所突破。如利用GIS的空間分析功能解決區域內部的一致性和區域之間的差異性問題;利用統計學方法,解決對大量經濟、社會和環境數據的處理問題等。

        4西部地區新農村環境經濟協同分區探討

        新農村建設中經濟與環境協同的主題就是要探究新農村建設中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可行途徑和模式。協同模式分類基準應是“協同關系”及其地域差異,即基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與關系的界定和識別,進而劃定地域差別化的模式。

        4.1分區的原則和依據

        分類分區是構建西部地區新農村環境經濟協同模式的關鍵,其核心是確定分類分區的原則、用途和目標。分類時要綜合考慮環境經濟協同模式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協同目標、主體、結構、空間、階段、空間尺度、動力、手段、途徑、策略等方面。#p#分頁標題#e#

        第7篇: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范文

        1 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評價

        1.1 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農田生態系統是一種半自然的人工生態系統,是由農田、環境及人為控制組成的復合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具有特殊性。它不僅包括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堅實物質基礎和食物保障的產品服務功能,還具有巨大的環境服務功能。

        1.2 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形成機理 農田生態系統是人類依靠土地資源,利用農田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以及農田生物種群之間的關系來進行人類所需食物和其它農產品生產的半自然人工生態系統。農田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非生物環境包括地理位置、溫度、降雨、土壤養分、pH值等。農田生態系統在經過一系列的生態過程的基礎上,通過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產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生態系統功能的具體體現,生態系統非生物環境特征、生物特征和生態過程及其相互作用是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形成的內在機制。作為一種半自然的人工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有著重要的影響。從根本上說,人類活動是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形成的驅動力。但是,不科學的人類管理活動會對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造成巨大的損害。

        1.3 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價 近年來,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評價引起了生態學界的廣泛關注,成為當前生態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研究的前沿領域和熱點問題。沒有定量經濟量度的生態系統服務易被忽視,對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進行評價,是量化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重要環節。通過價值量化評估技術,探討生態系統的價值,不僅可為構建綠色GDP、制定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區域發展決策提供理論依據,而且對認識中國“三農問題”、優化農業種植結構、保護農田及農村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2 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功可持續發展策略

        2.1 建立綜合的經濟與資源環境核算體系,制定合理的補償價格 農田生態系統不僅具有生產生態系統產品的功能,而且具有支撐與維持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功能,如涵養水源、改良土壤、調節氣候等。現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只重視經濟產值及其增長速度的核算,而忽視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資源基礎和環境條件的核算,通過建立綜合的經濟與資源環境核算體系,對損害(或保護)農田資源環境的行為進行收費(或補償),激勵人們減少(或增加)因其行為帶來外部不經濟性,并完善相關的政策制度,制定合理的補償價格。為了維護生態平衡和持續發展,必須給農民適當的價格補償,補償的額度應不少于消耗耕地資源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對農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價值研究可為耕地資源合理定價、有效補償、科學管理和持續發展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第8篇: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范文

        【摘要】旅游資源開發會破壞原有生態系統,導致生態服務功能價值降低,這一點應受到充分重視。文章針對以上兩個方面問題進行相關研究與理論探討,提出包括自然環境價值與生態環境風險損失在內的旅游資源開發損益評估方程。希望通過這種方法,對資源開發風險進行先期評估,提前預防,盡量減少其開發損失,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旅游資源環境經濟價值生態系統服務價值風險損失損益分析

        隨著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它對于生態環境社會等方面的消極影響逐漸暴露出來。如何對開發利用進行合理的規劃,在開發中保護生態環境,使區域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持續發展是目前首要研究的問題。自然生態環境具有價值,生態服務功能是人類生存與現代文明的基礎,科學技術能影響生態服務功能,但不能完全替代。

        旅游行為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旅游行為能夠促進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加劇了環境耗損和地方特色的消失。當前,對于旅游業這兩方面的作用,人們往往注意前者而忽視后者,認為其是無煙產業,投資少、見效快、產出高,而旅游消費又是一種精神消費過程,旅游資源不存在枯竭問題。實際上,過度開展旅游活動、不合理開發和游客的大量涌入,也會排出廢物、污染環境、消耗資源。主要包括:自然環境的污染與破壞、自然資源破壞、旅游資源破壞、生態破壞、社會污染。

        一、自然生態區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

        1、自然生態區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

        人們的思維慣性認為,自然生態區如果沒有進行旅游資源開發,它的存在就是沒有價值的,甚至某些專業旅游人士也存在這樣的看法。原因在于:雖然它的存在有其自身價值,但這種價值并沒有通過貨幣形式體現出來,或只體現其中的一部分價值可以通過貨幣形式得以體現,而一旦進行旅游資源開發,門票收入、住宿收入、出售紀念品的收入等等大量的資金收益,讓人們看到資源開發后形成旅游區帶來的利益,進一步認識到開發的價值。正是由于這種觀念的存在,使人們在進行旅游資源開發的時候,一味只重視開發后的經濟收益,忽略資源的固有價值。導致對資源的野蠻開發,使生態環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在旅游開發的時候要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考慮在內。

        2、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通過一系列方法可以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進行評估。如印度加爾各達農業大學德斯教授就曾經對一棵樹的生態價值進行了計算:一棵50年樹齡的樹,以累計計算,產生氧氣的價值約為200美元;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污染價值約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為鳥類及其它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實和木材價值,總計價值約196000美元。

        根據生態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和資源經濟學的研究成果,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評估方法可分為兩類:(1)替代市場技術法。它以“影子價格”和消費者剩余來表達生態服務功能的經濟價值,評價方法很多,包括費用支出法、市場價值法、機會成本法、旅行費用法和享樂價格法等等。(2)模擬市場技術法。又稱假設市場技術法,它以支付意愿和凈支付意愿來表達生態服務。功能的經濟價值,其評價方法為條件價值法。目前,常用的方法為條件價值法、費用支出法和市場價值法。

        二、旅游資源開發的風險損失評估

        1、旅游資源開發風險評估步驟與方法

        (1)充分了解旅游資源開發地區自然和環境的基本狀況,包括地質構造、氣候、土壤、河湖分布、植被分布、社區分布等等。社會經濟狀況調查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旅游開發項目的社會經濟調查圍繞項目開發與區域經濟發展、人民生活、人群健康以及社會文化的相互作用展開。主要包括: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開發區的產業發展情況、毗鄰的工礦企業等。具體包括區域總人口、城鄉比例、人口密度、人均耕地與水資源、收入水平與主要來源、居住特點與村鎮分布、占地拆遷問題及安置辦法、區域社會文化特點,有無特別風俗、教育普及程度、人口文化素質、人文景觀與歷史文化保護目標。

        (2)分析旅游資源開發活動可能影響的地區范圍。旅游資源開發活動可能影響的地區范圍包括開發活動的直接影響范圍和間接影響范圍。按照程序,可分為調查范圍、分析范圍和影響范圍。按照受影響因子的性質,可分為植被、動物、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因子相應的調查與評價范圍。一般確定此范圍所考慮的因素是:地表水系特征、道路交通狀況、地形地貌特征、生態特征、旅游開發項目特征等。可以把旅游資源開發活動及其影響范圍分為三級,如表1所示。

        (3)風險識別。逐項分析旅游資源開發活動可能產生的對自然環境社會因子各方面的影響,綜合分析風險種類及風險發生概率。歷史記錄法——歷史上許多類型的生態環境破壞事件不斷重演,如一定頻率的暴雨、洪水都有出現期。通過查閱區域的地方志可了解當地歷史上的生態環境破壞事件及災害事件,再根據區域旅游開發活動的現狀,分析歷史環境破壞在當前條件下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損失。成因分析法——對于自然環境破壞不僅可分析發生原因,還可以找出其發生的規律,揭示其發生的可能性及時空分布。預測法——根據區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區域旅游開發的性質和強度,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生態環境破壞事件。

        (4)風險估算。不同的風險種類具有不同的風險估算方法,應用這些方法,分析各種風險可能產生的損失,最后進行加和,得到總的風險損失,

        (5)風險評價。對風險損失嚴重程度進行評價,計算規避風險可能付出的代價,進行全面動態綜合比較,以確定具體的旅游資源開發活動是否應在這些可能產生風險的地方有所規避,或進行先期預防,并制定風險規避防范對策與建議。其中主要包括:主要對象——旅游開發建設項目。主要目的——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解決優美和持續性問題,為旅游資源開發區域長遠發展利益服務。評價因子——生物及其生境,污染的生態效應,根據旅游開發活動影響性質、強度和環境特點來篩選。評價方法——重生態分析和保護措施,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結合,綜合分析評價。工作解度——闡明生態環境影響的性質、程度和后果。評估生態風險損失,采取有效措施使生態環境功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措施——合理利用資源、尋求保護、恢復途徑和補償、建設方案及替代方案。評價標準——法定標準、背景與本底、類比及其它、具有研究性質。

        三、旅游資源開發的損益分析

        通常,在對旅游資源開發收益情況進行分析時,一般考慮開發的費效比問題,即開發后產生的經濟收益與開發所需的資金及日常維護費用之間的差值,而忽略生態環境的價值,低估環境破壞的社會成本。產生這種現象,原因在于在市場中環境的社會價值通常得不到正確的反映,造成市場失效。這主要由于以下因素導致:第一,由于很難制定資源的所有權與使用權,正如空氣一樣。第二,有些從環境中獲取的資源可以市場化,而其它的則不能,比如森林、木材可以市場化,由分水嶺保護而產生的環境服務則不能市場化。因此,一些非市場的收益經常被忽視。第三,公共可取性資源導致它們可以被所有人開發。如開發者并沒有認識到森林資源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從而導致大量開采。

        第9篇:環境經濟學和生態經濟學范文

        關鍵詞:條件價值評估法;支付意愿/受償意愿;可靠性/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F12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4161(2008)01-0074-04

        隨著人們生態環境意識的逐漸提高和環境資產稀缺性的增加,在資源利用決策中,決策者也逐漸考慮環境因素的作用[1]。對生態系統和環境物品進行價值評價是將環境因素納入經濟決策的有效途徑之一。由于環境物品不存在市場,因而傳統的市場評估方法無法對其估價,需要開發假想的市場評估技術。目前國際上已經開發出許多利用假想市場來評估生態系統和環境物品的技術,如,旅行成本法,享樂成本法等。而條件價值評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由于方法本身的靈活性和廣泛的適用性,CVM已經成為假想市場評估技術中運用最廣、影響最大的一種方法[2]。本文對條件估值法進行了介紹,并討論了條件估值法中具有爭議的問題,希望這對我國CVM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 CVM的發展狀況

        CVM的思想最初是由Ciriacy-Wantrup(1947)提出[3],他們意識到土壤侵蝕防治措施會產生具有公共物品性質"正的外部效益(extra market benefits)",這種效益無法直接測定,但是可以通過調查人們對這些效益的支付意愿來評價這些效益。Davis于1963年首次正式將條件價值評估法(CVM)應用于研究緬因州林地宿營、狩獵的娛樂價值。在20 世紀60 年代,人們逐漸認識到兩種主要的非使用價值,即選擇價值和存在價值,是環境資源總經濟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當時惟一一種能夠評估非使用價值的方法,CVM很快獲得廣泛的應用[3]。經過四十余年的發展,在西方,CVM被運用到各個領域,除游憩和美學價值外,還涉及生物多樣性[4]、生態系統恢復[5]、健康風險[6]、文化和藝術[7]等諸多領域的價值評估。

        CVM在發展中國家的應用要晚于西方國家,最初主要應用于兩個領域:供水與公共衛生,后來逐漸運用到旅游、游憩與國家公園,現在又擴展到地表水水質、健康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8]。中國在上世紀末引入CVM研究方法,應用CVM也開展了一些研究,最早的是薛達元(2000)對長白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的研究[9]。目前,我國CVM研究的領域主要集中在生態系統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恢復的價值等少數領域[9,10]。由于引入的時間比較短,我國在環境領域應用CVM開展的研究還屬于初級階段。

        2.CVM經濟學基礎

        CVM是從主觀滿意度出發,利用效用最大化原理,讓被調查者在假想的市場環境中回答對某物品的最大支付意愿(maximum Willingness to Pay,WTP),或者是最小接受補償意愿(minimum Willingness to Accept,WTA),采用一定數學方法評估其價值。

        個人的效用受市場商品x、環境物品或服務q以及個人偏好s的影響,假定個人偏好s不變,則個人效用函數可表示為u(x,q)。在收入y和市場商品價格p的約束下,個人消費效用(u)最大化可以通過求解方程(1)實現[2]:

        3.WTP與WTA

        WTP和WTA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去衡量環境的價值,從嚴格的經濟學上講, WTP與WTA是衡量兩類消費者剩余的,補償剩余和等價剩余。原則上,在衡量人們對某個環境一定變化的偏好時,這兩者可以互換。對于環境改善,可以通過詢問人們的WTP,也可以問如果環境不改善,人們的WTA,環境惡化同樣如此。從經濟理論上講,同一環境變化,不管是用WTP來衡量,還是WTA來衡量,結果應該是一樣的。但在實際CVM 應用中,兩者差異非常大,WTA通常是WTP的幾倍甚至幾十倍,這也是CVM被受爭議的原因之一。

        造成WTP/WT間的差異的原因有很多。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表明,隨著消費品數量的增加,個人從單個消費品中獲得的效用會越來越低。WTP衡量的是增加環境物品消費的效用,WTA衡量的是減少環境物品消費的效用,所以,對于生態系統服務和環境商品,WTP<WTA。另一種解釋是收入的影響[11]。WTP受收入的直接限制,而WTA則沒有這種限制。Zhao(2001)對WTP與WTA間的差異做出了另一種解釋[12],個人對生態系統服務和環境物品的價值不確定,做決策時有一定風險,所以個人會要求得到補償,表現為低的WTP和高的WTA。實踐也證明這一點:對估值對象的描述越準確可靠、越清晰全面, WTP/WTA間的差距就有可能越小,經過多次反復的試驗,兩者的差距也會縮小。

        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其他因素可能造成WTP/WTA的差異,比如替代效應,稟賦效應,交易成本,獲利的動機,引導方式等等。雖然對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小人們有不同意見,但是在CVM研究中,WTP/WTA之間有差異確實是客觀存在的。承認WTP/WTA存在差異,那么就出現兩個問題:第一,兩者的差異多大是合理的;第二,在研究中,什么時候使用WTP或 WTA。對于前一個問題,Hanemann認為WTA是WTP的5倍是比較合理的[13]。但很多實際研究表明,兩者的差異可以從1.4倍到61倍[14]。對于后一個問題,Carson指出,使用WTP還是WTA取決于待估值環境物品的財產權(property right),如果消費者當前沒有得到該環境物品,而且對該環境物品沒有法定的權力,那么應該使用WTP;反之,如果消費者對該環境物品擁有法定權力,讓他放棄這種權力,則應該采用WTA進行衡量[15]。

        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研究者傾向于支持使用WTP,因為:首先。WTA數值太大顯得不夠真實;第二,WTA變化很大,而WTP相對穩定;第三,WTA更容易引起一些策略行為。NOAA(1993)經過研究也支持使用WTP[16]。在我國, CVM研究一般也都是采用WTP。由于WTP/WTA的主觀性是比較強,在不同的文化和習俗背景下,表現出的差異不同。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WTP/WTA差異方面的研究。

        4.引導技術

        CVM以調查為基礎,核心在于通過調查獲得被調查者的WTP/WTA,因此,通過何種方式引導出被調查者的WTP/WTA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從CVM的發展歷程看,主要有四種引導WTP/WTA的方法:投標博弈(Bidding Game),開放式(Open-ended,OE),支付卡(Payment Card,PC),兩分式選擇(Dichotomous Choice,DC)[2]、[3]。

        開放式和兩分式選擇是目前應用最多的兩種引導方式[17]。開放式是直接詢問WTP是多少。這種方法非常容易操作,不存在任何起點偏差、中點偏差或范圍偏差,對于旨在進行保守估計的研究,這種方法是有效的[18]。但是開放式對被調查者來說,參與其中會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當面對不熟悉的事物時,確定自己的WTP并不是容易的事,這會使得一部分被調查者放棄或拒絕回答[19]。而且在這種開放、自由的回答中,被調查者更容易產生策略行為(出于某些目的故意夸大或減少WTP)[20]。另一方面,開放式的引導方法隱含了一個假設的前提條件:被調查者的WTP/WTA是個確定的單點值。實際情況并非如此,被調查者并不確定自己的WTP/WTA。經驗的例證就是,如果就同一估值對象向一個被調查者做兩次調查(有一定的時間間隔),所得到的WTP/WTA很可能是不一樣的。所以把WTP/WTA看成是一個隨機變量要更符合實際一些[21]。基于這個原因,Bishop和Heberlein在1979年引入了兩分式選擇 [22]。這種方法并不直接詢問被調查者的WTP/WTA,被調查者只需要對給定的投標值回答“是”或者“不是”即可,根據被調查者對不同投標值回答“是”(或者“不是”)的概率,建立統計數學模型,從而求出WTP估計值。由于兩分式選擇能很好地模擬市場的討價還價行為,被調查者容易回答,同時這種引導方式可以減少被調查者的策略行為[23]。因此,在CVM研究中,人們越來越傾向于使用兩分式的引導方式。目前兩分式選擇已開發出單邊界(single-bound)、雙邊界(double-bound)、三邊界(triple-bound)等多種形式[24]。但兩分式引導方式也存在一些問題。第一,需要比較多的觀察樣本和復雜的統計數據分析手段;第二,會引起起點偏差[25];第三,兩分式的數據是離散的,在建立模型處理數據的過程中,通常需要預先假定某種特定分布,這可能導致由模型誤設而引起的偏差[26]。第四,存在肯定性回答(Yes-saying)偏差[27]。

        5.CVM調查對象的范圍

        CVM是通過構建假想市場估計生態系統價值,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這個市場應該多大,也就是說哪些人的支付意愿應該被計入生態系統的價值。從理論上講,所有從待估價生態系統中獲得效益的人的支付意愿都應該計入,因此,CVM調查的對象應該是生態系統服務的受益者。但在實際工作中,完全確定生態系統服務的受益者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事情。調查范圍的大小不一樣,會造成估值結果的巨大差異[28],這也是某些研究人員批評CVM的原因之一。

        Carson提出了從法律和經驗兩個角度確定CVM調查對象范圍[15]。對于前者,例如,某個城市要修建一座公園,由于修建公園的目的在于服務市民,因此市政府只會關心市民對公園的評價,因此,對于進行修建公園決策的市政府而言,公園的價值就是全體市民的支付意愿。后者則是從經驗上確定哪些人存在支付意愿。

        實際上,由于很難精確界定生態系統服務的受益者,因此,不管我們的調查范圍如何,估值結果與其真正的價值總是會存在偏差,結果只是估計了生態服務對于調查區域的價值。從這個角度看,確定調查范圍就顯得并不那么重要。比如,研究某塊濕地的價值,調查范圍如果是濕地附近的某個城市,則估值結果就是這塊濕地對于該城市的總價值,如果調查范圍是整個流域,則估值結果就是濕地對整個流域的總價值

        6.CVM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CVM是一種廣泛運用的方法,同時關于CVM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爭論也很多。CVM研究是以調查為基礎,在假想的情形中,調查者"聲稱"自己會怎么做,而實際上并沒有相應的真實行為。這是關于CVM爭論的最大根源。張志強等對CVM 可能存在偏差以及減少偏差的方式進行了總結。由于存在的偏差,CVM結果的有效性(validity)和可靠性(reliability)也是CVM 研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6.1 有效性

        是指實際得到的結果和真實結果之間的差異。通常可以分為四種有效性:內容有效性(content validity);標準有效性(criterion validity);收斂有效性(convergent validity);理論有效性(theoretical validity)[23]。

        內容有效性反映的是調查設計和內容是否與研究工作相適宜的程度,一般只能通過整個調查過程中所運用的所有方法和材料來確定。Whittington指出,調查和提問的方式應該要適合當地的文化習慣,才能得到有效的結果[8]。對于內容有效性的檢驗應該放到調查之前進行。但這種有效性評價的全面性仍然存在問題,因為問卷設計和調查過程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帶有主觀性,內容有效性的問題始終都存在。實際上,只要調查問卷正確,且描述清楚,我們通常都認為內容有效的。

        標準有效性指的是比較相同或相近物品的假想WTP與真實WTP之間的一致性。Harrison和Rutstrom的研究表明,假想WTP可以超過實際支付數量的300%以上[29]。從理論上講,標準有效性是最好的有效性檢驗方法,因為是將實驗結果與真實結果對比。但進行標準檢驗的關鍵在于找到一個“標準(criterion)”,可以是真實的市場價格,也可以是實際的支付行為,但對于公共物品而言,基本上不存在市場和價格,也很難有實際的支付行為作為參考。通常研究者都是通過創造假想的模擬市場來實現標準有效性。

        收斂有效性指的是不同方法的差異。比如,將CVM與旅行成本法(TCM)和享樂價格法(Hedonic price)進行對比。Carson對83個不同的研究進行綜合分析表明,對于相似的環境物品,CVM的WTP估計比揭示偏好方法的估計稍低[16]。但這種有效性檢驗本身存在一定問題,即使用同樣的方法衡量消費者剩余,所選擇的模型不同,結果也可能不同。

        理論有效性指的是所得的WTP是否與經濟理論一致。比如,經濟理論表明,隨著某物品價格提高,對該物品的需求會降低;隨著收入的增加,WTP會增加。這個有效性主要關注影響WTP的各種因素,普遍的做法就是把WTP與各種相關獨立變量回歸,通過檢查回歸方程以及系數的顯著性確定其與理論的一致性。另一種方法就是范圍檢驗(scope test),即確定WTP是否隨環境物品的變化(質量或數量)而發生相應得變化。

        6.2 可靠性

        可靠性指的是調查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重現性。對于CVM研究而言,與政策有關的是WTP雖時間的穩定性。可靠性有兩種類型:時間穩定性(temporal stability)和重復試驗可靠性(test-retest stability),前者指在不同時間點上用同一方式對同一總體的不同樣本進行調查檢驗,后者是用同一種方式對同一樣本在不同的時間上進行重復調查。可靠性衡量的是可比性(不同個體間,同一個體間在不同時間上的差異),與有效性不同,它并不涉及估值結果是否是估值物品的真實價值。可靠性的問題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調查取樣過程和統計份過程。所以,通常有兩種方法可以提高有效性:1.更大的樣本容量;2.采用更有效的統計技術處理“奇異值”,奇異值指的是過于極端的回答,它會顯著影響估計結果。Loomis(1990)使用重復試驗的方法,采用開放式和兩分式兩種形式對Mono湖不同水質進行估值,時間間隔為9個月。結果發現,兩個時期的開放式和兩分式結果沒有統計差異。大部分研究結果表明,CVM能得出可靠的結果[30]。

        重復試驗一個未解決的問題是時間間隔,多長的時間間隔才能保證被調查者不受前次試驗的干擾,而個人或家庭社會經濟條件發生劇烈變化也會產生嚴重影響。

        7.結語

        生態環境價值評估是當今生態經濟學和環境經濟學研究的重要方向,它能為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提供非常有用的決策支持,CVM雖然存在不少缺陷,但作為一種重要的價值評估方法,已經得到普遍承認和應用。

        中國引入CVM的時間很短,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離具體實用還有不少的距離。在問卷設計調查、數據分析和結果檢驗方面和西方都有很大的差距。同時,由于CVM一種以調查為基礎的方法,受人的心理因素影響很大,社會習俗、文化背景等都會影響到研究所得的結果,所以非常有必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加強研究CVM在中國特殊背景下的表現。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資助(40235053)。

        參考文獻:

        [1]徐中民,任福康,馬松堯等.估計環境價值的陳述偏好技術比較分析[J]. 冰川凍土,2003,25(6):701-707.

        [2]徐中民,張志強,程國棟. 生態經濟學理論方法與運用[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3.

        [3] L.Venkatachalam.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a review [J].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04,24:89-124.

        [4] Paulo A.L.D. Nunes, Jerorn C.J.M., van den Bergh, Economic valuation of biodiversity: sense or nonsense?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 39: 203-222.

        [5] Loomis J B, Kent P, Strange L, et al..Measuring the total economic value of restoring ecosystem services in an impaired river basin:Results from a contingent valuation survey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0,33(1):103-107.

        [6] Dan Greenberg et al. Willingness to pay for avoiding coronary restenosis and repeat revascularization: result from a contingent valuation study [J]. Health Policy, 2004, 70:207-216.

        [7] Thompson E, Berger M, Blomquist G, Allen S. .Valuing the arts: a contingent valuation approach [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02, 26: 87-113.

        [8] Whittington. Administering contingent valuation survey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World Development,1998; 26:21-30

        [9] 薛達元,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非使用價值評估[J]. 中國環境科學,2000,20(2):141-145.

        [10] 徐中民,張志強,程國棟 等 額濟納旗生態系統恢復的總經濟價值評估[J].地理學報,2002,57(1):107-116.

        [11] Willig RD. Consumer's surplus without apolog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6; 66:589-97.

        [12] Jinhua Zhao. Catherine L. K.Ling A new explanation for the WTP/WTA disparity [J]. Economics letters, 2001, 73:293-300.

        [13] Hanemann M. Willingness to pay and willingness to accept: how much can they differ?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1; 81:635-47.

        [14] Thomas.C Brown, Robin Gregory, Why the WTA-WTP disparity matters[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8:323-335

        [15] R.T.Carson,, Contingent valuation: a user's guide [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0, 34:1413-14118.

        [16]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Report of the NOAA Panel on contingent valuation. Federal Register 1993; 58:4602-14.

        [17] Boyle KJ, Johnson FR, McCollum DW, Desvousges WH, Dunford R, Hudson S. Valuing public goods:discrete versus continuous contingent-valuation responses[J]. Land Economics.1996,72:381- 96..

        [18] Walsh RG, Loomis JB, Gillman RA. Valuing option, existence and bequest demands for wilderness [J]. Land Economics 1984; 60:14 - 29.

        [19] Carson RT, Flores NE, Martin KM, Wright JL. Contingent valuation and revealed preference methodologies: comparing the estimates for quasi-public goods [J]. Land Economics 1996; 72:80-99.

        [20] Hanemann MW. Valuing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contingent valuation [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4,8:19- 43

        [21] Hua Wang, Dale Whittington. Measuring individuals' valuation distributions using a stochastic payment card approach [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5,55:143- 154

        [22] Bishop RC,Heberlein TA,Measuring values of extra-market goods:are indirect measures biased?[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al 1979;61:926-30

        [23] Mitchell RC, Carson RT. Using surveys to value public goods: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Washington [M], DC: Resource for the Future; 1989.

        [24] Hanemann W M,Kanninen B.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iscrete-response CV dates [R].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esources and Policy Division of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Working paper No.798.

        [25] Ready RC, Buzby JC, Hu D. Differences between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contingent value estimates [J].Land Economics 1996,72(3):397- 411.

        [26] Kristr?m B.A non-parametric approach to the estimation of welfare mearsure in discrete response valuation studies [J]. Land Economics,1990,66(2):135-139.

        [27] Bateman I J,Langford I H,Kerry Turner, et.al, Elicitation and truncation effects in contingent valuation studies[J], Ecological Economics,12(1995):161-179

        [28] Bill Mundy. David Mclean. Using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approach for natural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 application [J]. The Appraisal Journal, 1998(July):290-297

        [29] Harrison, G.W. and Rutstrom, E.E. 2002. 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the existence of hypothetical bias in value elicitation methods. Book Chapter in 'Handbook of Results in Experimental Economics. C. Plott. And V.L. Smith eds.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30] Loomis,Comparative Reliability of the Dichotomous Choice and Open Ended Contingent Valuation Techniqu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Volume 18(1),1990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不卡 | 日韩激情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 日韩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日本熟女视频 |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 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