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復雜經濟學理論范文

        復雜經濟學理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復雜經濟學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復雜經濟學理論

        第1篇:復雜經濟學理論范文

        關鍵詞:經濟學;研究;數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F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3-0015-02

        當前,在中國經濟學理論的研究中,出現了濫用數學語言和方法的形式主義傾向。這種研究思路把經濟學變成了數學,用定量分析代替了定性分析,把嚴密的科學論證變成了簡單的數學推導,使經濟學理論變成了一種完全虛構的假說,喪失了經濟學作為社會科學應有的特征,從而導致理論研究的混亂和實際操作的重大失誤。因此,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研究態度,正確處理好經濟學和數學、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辯證關系,從而使經濟學理論的研究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

        一、經濟學和數學是性質完全迥異的科學體系

        科學發展的歷史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任何一門科學都具有特殊的科學屬性,這是科學發展的本質規定性,該門科學的發展必須遵循與這門科學相適應的內在規律來進行,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真理。經濟學和數學在研究對象、研究目的、研究結構和研究內容上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科學體系,二者的科學特色、科學范疇、研究思路、作用對象和發展規律是截然不同的。雖然二者在發展過程中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互相滲透和互相利用,但絕不能互相替代。道理很簡單,因為兩種科學體系的運作方式和發展方向絕對不可能結合為一體,無法想象兩種科學體系有朝一日會合二為一,不能改變科學體系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手段的位置,否則就喪失了科學研究的特殊價值和特殊意義。

        馬克思在論述經濟學的研究規律時指出:“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1]十分明顯,如果沒有抽象分析,僅僅以客觀的具體事物作為認識的出發點,就無法揭示社會科學的本質和規律,社會科學也就不具有一般性和指導性的特征,從而也就喪失了科學存在的真正價值。正是基于這種獨特的分析原則和分析規律,才使該科學具有在更高層次上服務于社會實踐的功能。數學是一種邏輯嚴密和計算精確的思維工具,運用這一思維工具來分析和研究經濟問題時,可以起到純粹經濟理論研究所無法起到的功效與作用。數學作為一種語言和方法,實現了經濟理論的定量化、模型化和簡單化,使之能夠對具有高度復雜性的經濟系統得以在嚴格的假定條件下進行有效的研究,并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進行加工處理,從中得出一般性的結論,直接為經濟實踐過程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誠然,數學語言和方法的運用,大大拓展了經濟學研究的領域和空間,從而推動了經濟學研究的深化。但不宜人為地把這種功效與作用夸大到不適當的地步,更不宜用數學分析來代替經濟學的分析。在中國當前經濟學的研究中,有些研究者沒有正確處理好經濟學和數學的關系,不是在經濟學的研究中科學、合理、有限地運用數學的語言和方法,而是數學語言和方法的使用已經遠遠超越了科學研究的必要程度,把經濟學引入數學,甚至把經濟學變成數學,從而使經濟學完全變成一系列抽象、假定、復雜的公式和模型的堆積。雖然這些抽象、假定、復雜的公式和模型,對經濟活動也進行了貌似嚴密的推導,但不能忘記一個常識性的問題,那就是數學語言和方法在經濟研究中只起著輔助的、從屬的作用。數學語言和方法只是從屬于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只是作為社會經濟關系分析的輔助,必須密切聯系社會經濟現象的質量來研究其數量表現。

        數學畢竟是一門純粹的邏輯科學,它是以一套初始假設開始并運用邏輯法則來推導結論,如果初始假設是錯誤的,無論在假設和答案之間利用了多少復雜的數學,其結論和答案都不是令人信服的。本來有些經濟學理論完全可以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說明問題,但研究者卻故弄玄虛,極力用大多數人看不懂的數學語言和方法表達出來,而得出的結論卻是人人通曉的一般經濟學常識。顯然,數學公式和模型并不能夠全面反映經濟學理論活動的真實世界,亦不能反映經濟現象的本質內涵,而經濟現象的本質內涵只能通過經濟規律的運行才能揭示出來。同時,經濟發展規律和經濟實踐過程是相當復雜和多變的,還可能會受到制度的、道德的、倫理的、文化的、心理的、歷史的和社會的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幾乎大部分是無法量化的,它們根本不存在數學關系。事實說明,如果能夠科學、恰當地運用數學語言和方法,把經濟學和數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夠極大地推動經濟學理論研究和經濟實踐活動的進展。相反,如果盲目濫用數學語言和方法,企圖將經濟領域的困惑淹沒在無窮的數學演算中,這樣既無助于科學自身的發展,對經濟實踐過程也會產生嚴重的誤導作用。

        二、必須處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辯證關系

        任何一門科學只有演化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科學相結合的階段時,也就標志著這門科學已經達到了完善化的程度。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一門科學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2]經濟學在研究過程中,只有科學、有效地運用數學的語言和方法,才能促使經濟學研究朝著定量化、精確化和嚴謹化的方向發展,從而使經濟學成為一門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統一的科學。不可置否,經濟學完善和成熟的最終標志,顯然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科學融合。現在問題的爭論焦點,不是經濟學要不要運用數學方法,而是如何運用、怎樣運用的問題。目前在經濟學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數學語言和方法運用的范圍過泛過濫。盡管數學也是反映人們思維的一種語言,但并非所有的經濟學范疇都能轉化為數學的語言,有些范疇即使勉強轉化為數學語言,也不具有可解性。理由很簡單,因為經濟學是一門研究社會生產關系的學問,如果試圖將經濟學進行非人性化的解釋,就有可能使經濟學變成一種完全虛構和僵硬的假說,活生生的社會生產活動就會變得機械化、程序化和公式化。

        問題的實質在于,經濟學在研究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辯證關系。質是事物在性質上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事物的質通過屬性表現出來,任何質都是具有一定量的質,沒有量也就沒有質,同時質又制約著量。經濟學研究中的質是指事物的本質屬性,而量只是手段和方法。質處于主體地位,起著主導作用;量處于從屬地位,起著輔助作用。判斷事物性質和決定事物發展方向的只能是事物的質。盡管定量分析在經濟學分析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無論如何是不能代替定性分析的。經濟學是主人,數學是仆人,主仆關系是不能顛倒的,數學不能反仆為主。另外,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不是一個恒量,而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量。這種變化不僅包括質的變化,而且包括量的變化,質的變化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而量的變化則是經常和頻繁的。因此,定量分析必須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社會經濟基礎和條件,進行及時的補充和調整。

        馬克思不僅通曉經濟學理論,而且通曉數學理論,他是把數學方法成功運用到經濟學研究中的最著名的先驅者。但是,馬克思并不是為運用數學而運用數學,而是對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已經有了定型的把握,即已抽象出可以用數學來表示的范疇體系,并具有數量化、標準化和規范化的度量標準,極力探索把理論加以模型化的最佳路徑。馬克思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其研究的結果幾乎都是通過數學方法推導出來的,可以說是成功運用數學方法的經典范例。社會再生產過程本來是一個相當龐大的復雜體,但在馬克思的研究模型中,只是表現為社會生產的兩大部類和商品價值的三個組成部分。馬克思的這種數學模型,十分清晰地表明了社會總資本再生產活動中的各種錯綜復雜的關系,揭示了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之間的動態運動規律和條件。這一模型結構的編排,乍一看,似乎很簡單,但卻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是極具科學價值的有機組合,表達了極其復雜的經濟關系和深刻的理論內涵。

        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已經證明并將進一步證明,經濟學研究如果僅僅局限在定性分析的層次上,勢必導致經濟學研究的抽象化、空泛化和一般化,從而窒息理論的發展,使其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和解釋力。相反,如果濫用數學語言和方法,這種分析則缺乏科學性和可信度,也會導致經濟學研究的簡約化、片面化和硬性化。因此,數量關系所反映出來的社會經濟現象的本質聯系,必須以經濟學所論證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律作為基礎,數量研究只有從這個基礎出發,才不至于走偏。同理,經濟學的定量分析也是有條件的。換言之,有些經濟學范疇需要進行定量分析,有些經濟學范疇則不需要進行定量分析;有些經濟學范疇需要進行全面的、一般的定量分析,有些經濟學范疇則需要進行個別的、特殊的定量分析。所以,只能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不能一概而論,如果不管實際需要與否,盲目地、無目的地、一味地運用數學語言和方法去解決經濟矛盾和問題,很容易使經濟學沉湎于方法論的探討,拘泥于微觀經濟體的研究,從而忽略社會生產關系和經濟全局方面的把握與變革。這樣做的結果,只會把經濟學的研究引入歧途,甚或走入死胡同,最終導致研究成本的增加和研究資源的浪費。

        綜上所述,濫用數學語言和方法是不能揭示經濟學理論的發展規律的。這是因為經濟學理論的運作過程是相當復雜的,各種范疇盤根錯節,如果用變量來代表,必然是一個極其龐大而難以處理的數理模型。研究者為了方便起見,就只好減少變量,建立脫離現實的假設。又由于這些假設只是提示一些研究結果,根本無法說明為什么應用和怎樣應用的問題,結果使經濟學理論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越來越差,實踐者不敢使用也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研究成果。這種研究思路不僅起不到對經濟學理論的抽象概括,反而容易引起經濟學理論的混亂不堪。所以,經濟學理論的研究要實現自身內容的重大突破與發展,決不能僅僅局限于表面上和形式上的數學語言與方法的應用,應當走出數學化的死胡同,努力實現經濟學理論與數學方法的科學結合,從而在更高層次上服務于中國的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第2篇:復雜經濟學理論范文

        關鍵詞:金融危機;宏觀經濟;威脅;反思

        1宏觀經濟學對金融危機的闡釋

        每一次金融危機過后都是對宏觀經濟學理論的一次拷問,而經濟學家試圖找到對金融危機的有效解決途徑。然而面對不同學派與立場的研究中,對金融危機的形成與發展的觀點差異較大,尚未形成一個可以達到高度共識的立場。從西方主流學派的經濟學觀點中能夠明確,沿襲凱恩斯主義的傳統經濟學派認為,金融市場產生的信貸泡沫是產生經濟危機的關鍵因素,以宏觀調控不力,導致經濟行為逆向選擇,最終形成了經濟危機的爆發,并引起經濟倒退的現實危機。依據其學術觀點能夠明確,金融危機并未形成與宏觀經濟學理論的實質性沖突,而強調了宏觀調控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觀政策的調控下,并非所有政府都能承擔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宏觀調控是否有效受到質疑,而宏觀經濟學理論是否能夠預見金融危機的產生,也是需要進一步深思的問題。如果失去對金融危機的預見性,單從金融危機爆發之后采取的挽救措施來看,經濟倒退是可以避免,但從中損失的經濟效益卻無法挽回。而且宏觀調控也并非每次都能到達預期的效果,如果宏觀調控失去力度,是否意味著金融市場就此萎靡不振,而無法前行。

        2金融危機的現實影響

        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受到影響最為嚴重的莫過于進出口行業。一方面,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會從經濟層面拓展到生產經營環節,直接影響到國際貿易。在2007年金融危機中,美國支出的GDP總額超過70%以上,而國內消費高于10萬億美元,與此同時中國消費支出也超過1萬億美元。當時國內需求無法彌補金融危機的需求減少,而相關調查顯示,美國經濟每下降1%,我國出口貿易下降6%。另一方面,次貸危機削弱了美元的金融地位,從出口產品的優勢地位下行逆轉,產生了貿易逆差。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基準利率,并未國有銀行注入流動資金,與我國當時采取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形成鮮明對比,在大量美金流入我國之后,人民幣升值而美元貶值,導致我國的出口價格優勢降低。金融危機過后,雖然對我國實體經濟產生的影響并不高,但是貿易出口額下降的事實不容忽視。雖然同比出口金額上升,但這種增長速度也受到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并非健康的經濟發展模式。而東南亞和歐美地區的海外企業頻繁毀約,也造成我國企業外部信用環境一度惡化。

        3金融危機時期對宏觀經濟學理論的反思

        宏觀經濟學主流學派,認為自由市場的貿易環境并非宏觀調控能夠控制,而自由市場的自我調節能力是客觀存在的。當宏觀經濟學認定金融危機屬于意外因素時,“黑天鵝事件”屬于偶爾失效,并非金融市場體系存在根本問題。這樣的思想認定政府干預的無效性,尤其對宏觀調控比喻成為扭曲的資源配置,認為其金融影響力會對金融危機產生負面的消極作用。同時也要部分學者認為,美聯儲在金融危機中的宏觀調控,加劇了金融危機的惡化,以及延長了影響時間。相對于主流經濟觀點,近些年來在非主流宏觀經濟學的活躍度異常明顯,幾乎完全傾向于政策觀點,并就主流經濟學觀點的問題深究其責。但是非主流經濟學理論也錯綜復雜,并非單純診斷政府宏觀調控有效性的實質作用。其中,奧地利學派以堅持極端市場化觀念為主導,認為政府行為的宏觀干預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了金融市場混亂,而后形成了經濟衰退的現象。而新制學派則認為,金融危機的爆發源于對金融交易市場的治理失誤。而后凱恩斯學派卻反對主流派對金融危機的解釋,也不同意其他非主流學派對金融危機的現實觀點。其經濟學觀點將金融濟危機歸納為政府干預實效的偶然性,并視金融危機為突發事件和單純意外,這樣的非對稱信息也未能觸及金融危機的深層機理。

        參考文獻:

        [1]張鳳林.金融、經濟危機引發的宏觀理論與政策反思———基于后凱恩斯經濟學派的視角[J].經濟學家,2013,(03):32-41.

        第3篇:復雜經濟學理論范文

        經濟學是考察社會經濟現象、行為及其規律的學科,而計量經濟學則是揭示經濟學理論所考察的社會經濟現象之間的數量規律。計量經濟學的學習與應用能力,關鍵取決于能否運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觀察理解經濟現象,能否構建恰當的經濟模型,能否準確進行參數估計與模型檢驗,使研究結論客觀反映經濟規律,進而為政策決策提供有意義的參考。目前,雖然計量經濟學已被列為高等院校經管類各專業的重要課程,但我國計量經濟學教學與研究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進一步培養好計量經濟學人才任重道遠。為更好提升學生學習和應用能力,應著重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計量經濟學人才的培養。

        (一)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與分析經濟現象的能力

        計量經濟學重在培養學生基于經濟學理論觀察社會經濟現象,勇于提出問題。譬如,在研究通貨膨脹時,學生應回顧成本推動型、需求拉動型等通脹形成機制,思考這些理論能否解釋現實。以始于2009年下半年的通貨膨脹為例,顯然,每個人都經歷與感知到了該輪通貨膨脹對自身的影響,企業家感覺到原材料上漲,居民感覺到菜價上漲,學生發現食堂飯菜價格上升。對于計量經濟學的學生來說,首先要思考此輪通脹的原因與貨幣供給過多是否相關,進而要思考此輪通脹與過去通脹是否存在相同特征。教師要將這些問題引入課堂,適時引導學生思考與研究社會經濟現象,這實質就是培養學生學習與研究計量經濟學的能力。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能力

        計量經濟學教學是引導學生應用經濟學理論理解經濟問題的過程。由于社會經濟現象的形成機制非常復雜,對同一經濟現象經濟學家存在不同的看法。經濟學理論和計量經濟學方法發展日新月異,這種快速的知識更新使得師生需要不斷學習與研究。此外,經濟現象本身也伴隨經濟體制、運行機制與經濟結構的變化而發生復雜變化,對這些日益復雜的現實經濟現象的深入考察,也考驗著我們運用計量經濟模型的能力。因此,深刻理解經濟現象及其背后的機制,重在能否正確應用計量經濟學。仍以通脹現象為例,學生可能首先聯想到的是貨幣需求函數,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分析消費價格指數(CPI)與廣義貨幣(M2)的時間序列數據。通過觀察,M2增速于2009年起快速下降,但與此同時,通脹卻表現出持續上漲的態勢。該現象提醒我們,若以非線性貨幣需求函數建模,則可以揭示通脹與貨幣需求間的復雜關系。為此,適時引導學生針對我國特定的數據,探索性研究通脹與貨幣需求間的復雜關系,能夠培養其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有助于培養學生研究計量經濟理論的能力

        高等教育的重要落腳點是開發學生創新能力。在計量經濟學學習中,學生的創新能力體現于能否發展計量經濟學理論。比如,通過引導學生觀察通脹現象,逐步提出以下問題:如何檢驗通貨膨脹與M2是否是平穩序列?這兩個變量是否存在協整關系?該關系是否具有非對稱、非線性的特征?怎樣檢驗與估計非對稱、非線性的長期均衡關系?要回答以上問題,必須學習與發展計量理論,這需要我們拓展既有非平穩時間序列分析的理論與方法。因此,在研究中準確理解與應用相關理論與方法,特別是針對數據特征拓展計量理論,是培養與提升學生學習與應用能力的重點。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改革路徑

        現代計量經濟學的主要內容有:單位根檢驗與基于非平穩變量的建模技術;描述經濟現象復雜動態性的模型;使用面板數據建立的模型。這些理論與方法與之前的經典計量經濟學相比存在較大區別,為使教學與現代計量經濟學的發展相適應,許多教師從教材改革、教學方法創新、突出實驗教學等角度思考了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方法改革。基于培養學生能力這一角度,借鑒以往教學改革的有益建議,結合我國計量經濟學教學的現實狀況,在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中,嘗試從以下方面踐行教學活動。

        (一)立足引導與啟發

        首先要清晰講授相關概念、理論和方法,梳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適時對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其智能。例如,在講解參數估計量的線性無偏最小方差性質中,應分析估計量是被解釋變量的線性樣本組合,從而引導學生認識估計量的本質,在理解估計量為一個隨機變量的基礎上,提出其是否服從特定的分布,最終引導學生理解估計量的方差以及對備選估計量的方差分析比較。基于估計量的有效性,再講解漸進無偏與漸進最優估計量。接下來,適時展示線性無偏最小方差估計量的仿真結果,以此引導學生理解基本的計量經濟理論,把引導學生學習和“教會學生學習”一體化。

        (二)貫穿“理論、方法和應用”三位一體

        在教學中因勢利導,從經典計量經濟學適當拓展到現代計量經濟學,并據此闡釋計量經濟學的相關理論,注重學生的學習反應,清晰介紹相關前沿理論。培養學生學習與應用計量經濟學的能力重在:一要闡釋回歸分析的產生背景及其內涵;二是要培養學生根據我國數據構建計量模型的能力;三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講授內容進行延伸。計量經濟學前沿的理論與方法集中在文獻中,應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與結構從教材延伸至文獻中。比如,在講授異方差時,適時引出ARCH模型及其應用;在講授面板模型時,適時延伸到動態面板模型與廣義矩估計,并結合我國各省市城鎮居民收入的面板數據,介紹動態面板模型和廣義矩估計的分析思路。這種適時適度地引申新的知識,不但使學生深入理解基礎概念,還啟發學生拓展知識進行應用研究。

        (三)充分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技術

        針對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理論望而生畏的現狀,我們利用蒙特卡洛仿真技術,通過編程將計量經濟學中晦澀難懂的估計與檢驗理論轉化為仿真結果,使得學生對抽象數學公式的模糊認識,轉化為對仿真圖形直觀深入的理解。比如,線性無偏有效估計量的統計含義,既是參數估計中最基礎的知識,又是大多數學生難懂的部分。在教學中采用仿真實驗和仿真圖形,讓學生對抽象的計量理論產生直觀的認識。又如,模型的誤設定(如隨機誤差項的異方差性)及其導致的相應后果,是學習傳統線性計量模型基本假設的重點,由于需要較強的數理統計學基礎,這部分內容不但學生難理解,也是教師難以詮釋清楚的問題。通過仿真實驗結果能夠形象展示違背經典計量經濟假設下所導致的結果,促進學生對設定正確模型的重要意義產生深刻理解。這種仿真實驗的教學模式不僅避免數學方面繁雜的推導過程,防止學生對計量經濟理論“望而生畏”,還培養了其創新性的學習與研究能力。

        三、計量經濟學教學創新策略

        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習興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生主動學習”與“干中學”這種新型教學理念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采用如下策略。

        1.在課堂講授中有意識地提出問題,與學生互動,共同討論問題,適時延伸問題,將學生引入到對相關前沿文獻的學習。例如,為何采用標準差衡量估計量的精度?OLS與廣義GMM的估計原理區別在哪?單位根檢驗統計量的概率分布為何區別于常規分布?通過不斷提出類似問題,與學生“互動式”討論并且解答問題,不僅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向深度與廣度發展,還有助于激發其學習積極性。

        2.在課堂教學中協調理論講授、案例分析、實驗教學之間的關系。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模型設定、參數估計與假設檢驗等,案例分析和實驗教學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直觀理解理論和方法,并促進其學以致用,能夠進行經濟學研究,但絕對不應以軟件操作教學替代基礎理論的教學。在講解理論的基礎上,適時操作相關的計量經濟學軟件,解釋軟件輸出結果,是實現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融合的有效路徑。

        第4篇:復雜經濟學理論范文

        >> 基于法經濟學與系統法學理論的林業法治效益分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法學理論研究 民事訴訟法學理論研究動向 基于管理科學下的消錯學理論研究 基于適度教學角度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理論研究 頂棚設計中的美學理論研究 實踐教學理論研究的幾個角度 當代法學理論的發展 氣候變化應對與《森林法》修改 會計理論研究的經濟學理論分析 基于系統科學理論的學生學習型組織研究 基于景觀生態學理論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研究 規制經濟學理論研究綜述 行為金融學理論研究述評 中學化學教學理論研究 初中數學教學理論研究 初中語文教學理論研究 校企合作辦學理論研究綜述 高校專業實踐教學理論研究 小學數學創新式教學理論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7] 李寶明.中國系統法學研究回顧與展望[J/OL].(2003-10-27)[2013-5-29]..

        [8] 張國慶.生態論概述[EB/OL].(2012-04-13)[2013-05-27]..

        [9] 張國慶.生態論與經濟生態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10):28-29.

        [10] 張國慶.生態論:復雜系統研究[J/OL].(2013-03-27)[2013-05-29]..

        [12] 張國慶.系統企業學[EB/OL].(2013-5-21)[2013-5-29]..

        [14] 張國慶.林業標準學[M/OL].(2011-02-20)[2013-05-29]..

        [15] 張國慶.新森林法必須加入生物多樣性保護內容[J/OL].(2009-05-10)[2013-05-29]..

        [18] 張國慶.生態健康評價及生態系統管理方法[J].現代農業科技,

        2012(11):245-246.

        [19] 張國慶.生物災害學[M/OL].(2012-05-25)[2013-05-29]..

        [20] 張國慶.災害學概論[EB/OL].(2012-03-16)[2013-05-29]..

        [21] 張國慶.和諧林業的法律保障[EB/OL].(2007-08-23)[2013-05-29]..

        [23] 張國慶.對森林法第四十一條的修改建議[EB/OL].(2010-08-03)[2013-05-29]..

        第5篇:復雜經濟學理論范文

        但是,經過事后驗證,人們發現,僅僅依靠以大樣本公開數據為對象的計量經濟學方法來研究金融經濟學公司財務領域現象,以及其背后的經濟因素和原理遠遠不夠。西方金融經濟學學術界逐漸采用臨床診斷方法(clinicalresearch)。

        臨床診斷方法的特點

        臨床診斷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規范與傳統大樣本計量實證研究有比較明顯的差別,其特點如下:

        首先,在研究作用和目的上,傳統統計檢驗實證研究往往以檢驗金融經濟學理論為主;而臨床診斷研究可以驗證理論假說,但更主要的是彌補大樣本實證研究的不足,從實際參與者中獲得有價值的實踐信息,提供對企業和個體行為環境的豐富理解,為理論和大樣本統計檢驗提出新的思想、問題和研究線索。

        其次,在研究對象數量方面,傳統的統計檢驗實證研究對象為大樣本;而臨床診斷研究則根據研究目的設置樣本,從一兩個到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但大多數情況下,研究對象關注一個或少數案例。

        第三,在數據收集方式上,傳統實證研究通常被動地依靠公開標準化的數據;而臨床診斷研究的數據收集更為主動,需要獲得與樣本或事件相關的非公開信息,包括公司內部文件、管理報告、會議記錄等,還要訪談事件決策過程中的參與者。

        第四,在樣本分析方面,傳統的統計檢驗研究注重樣本數據的收集和數據的數學處理,難以考察不能量化的因素的影響;而臨床診斷研究不僅進行數據分析,還包括對樣本事件的背景、發展演變過程調查訪問等,深入考察不能量化的因素的影響。

        第五,臨床診斷應用時可以同時采用事件分析和長期業績法,以考察樣本企業事件的短期市場反映和長期實際運行結果。

        臨床診斷方法的關鍵在于選擇研究對象。一方面要盡可能減少統計學角度的樣本有偏問題;另一方面,不宜選擇太早的樣本事件,避免企業內部調查和訪談時當事人難以回憶事件背景細節,使臨床診斷的內部調查信息內容和價值打折扣。

        在我國的應用價值

        與20世紀80年代經濟改革、開放和發展帶動了西方經濟學理論、研究方法的引入、消化吸收和繁榮一樣,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金融市場證券化程度的提高、工商管理教育的興起促進了對金融經濟學理論、實證研究方法的引進、消化和吸收。金融經濟學領域的大樣本計量檢驗實證研究開始活躍,實證研究的學術規范正在形成。到目前為止,產生了一批以國內證券市場及上市公司為樣本的實證研究成果。

        由于我國證券市場是在法制規范不完善的環境下發展起來的,包括:1.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中,非上市流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占絕對控股地位;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大樣本計量檢驗研究依據的公開信息非常有限;3.股票市場莊家操縱市場的行為比較普遍,股票價格與內在價值脫節嚴重,股票價格變化不能反映企業價值;4.證券市場發展和規范方面的政策措施不斷出臺,發展環境變化快。多種因素錯綜復雜地糾纏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客觀上制約了傳統的大樣本實證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加上一些誤用,使人們產生實證研究有迎合大樣本計量檢驗方法、流于形式的感覺。

        第6篇:復雜經濟學理論范文

        【關鍵詞】世界經濟 TPP 供給側改革 SDR 過渡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F1 【文獻標識碼】A

        2015年,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運行分化加劇,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世界經濟復蘇依舊艱難曲折。預計2016年世界經濟形勢可能好于2015年,但不確定因素增多。整體來看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較復雜局面。

        2015年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2015年全球經濟運行呈現出的主要特點是:整體復蘇情況較為疲軟,不同國家和地區情況分化較為明顯,全球經濟三軌運行:美國經濟持續復蘇,開始引導加息;歐洲經濟筑底改善,繼續實施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日本和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面臨較大挑戰。受美元升值和全球需求趨弱等因素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滑,低位運行。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15年10月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中預計全球經濟2015年將增長3.1%,比2014年低0.3個百分點,比2015年7月的預測值低0.2個百分點。國際權威評級機構穆迪在2015年11月最新的《全球宏觀經濟展望》中預計2015年二十國集團GDP增長率為2.6%。

        在大宗商品和全球貿易方面,2015年國際石油價格低位運行,并呈現進一步下跌的態勢,大部分石油產出國如沙特、伊朗、俄羅斯都沒有選擇減產保價。全球國際貿易也是不斷萎縮,波羅的海干散貨運指數(BDI)低位徘徊且不斷刷新新低,通縮陰影彌漫在全球。

        在美國方面,從全球范圍來看,主要經濟體中,目前只有美國經濟一枝獨秀,已經開始進入收緊政策、恢復常態下經濟政策的階段,美聯儲年內會否加息成為熱門話題。IMF對于全球經濟的預期在不斷下調,唯獨對美國的經濟預期是上調的。2015年以來,在美聯儲加息預期下,美元指數在2015年3月和12月兩度突破100大關,隨后雖有所回落,但整體仍保持高位運行。與此同時,也應看到美國經濟的走強對于全球經濟的帶動效果并不明顯。另一方面,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長期來看,受全球整體經濟環境的拖累以及美聯儲加息預期影響,美國經濟脫離全球總體環境“一枝獨秀”的格局難以長期持續。

        歐洲央行于2015年初開始實施QE(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為期19個月,歐洲經濟在2015年溫和復蘇,經濟景氣指數在前11個月內穩定上升,制造業PMI指數一直保持在51以上,總體趨勢基本企穩。年初實施QE以來,歐元匯率一度快速貶值,提振歐元區出口,但二季度以來歐元匯率逐步企穩,QE政策的邊際效用減弱,出口增速有所回落。整體來看,三季度歐元區仍保持溫和復蘇態勢,但隨著QE政策效應的減弱,經濟增長動力存在放緩跡象。另一方面,希臘債務危機反復、中東戰亂導致大量難民涌向歐洲、ISIS恐怖襲擊陰影等不利因素會影響歐洲經濟復蘇的步伐。目前,歐元區擴大QE的預期升溫,歐洲央行正在考慮擴大資產購買規模,或者將QE延長到2017年,以防止歐洲經濟再次陷入衰退。

        日本方面,安倍政府在2015年推出的“新三支箭”的目標和方針(主要內容包括:2020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規模增長至600萬億日元;平均生育率達到1.8;杜絕因家庭護理而放棄工作的現象發生等)。與“舊三支箭”通過日元貶值和大規模放松貨幣政策相比,“新三支箭”更致力于從社會層面出發改善影響日本長期增長的結構問題(特別是人口問題)。目前“新三支箭”的政策效果如何尚不明朗,但從國際經驗看,長期的“低生育陷阱”很難擺脫。日本央行從2013年起開始推行超級QE,不僅購買日本國債與企業債,同時還購買日本股票,但總體效果并不及預期。近期標普將日本信用評級從AA-下調至A+,使日本國債面臨巨大拋售壓力。日本逐漸陷入經濟滯漲的局面,安倍政府挽救日本經濟的能力存在不足,日本經濟面臨下行風險,實現經濟復蘇的困難重重。

        在新興市場國家方面,受全球市場需求回落與資本流出困擾,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普遍回落,面臨經濟減速和滯脹的壓力。在美聯儲加息預期下,巴西、俄羅斯等經濟基礎較為脆弱、依賴資源出口型的新興經濟體更易受到國際資本流動沖擊。2015年以俄羅斯、巴西為代表的資源出口國經濟遭受重大挫折。具體來說:

        巴西2015年三季度GDP同比下降4.5%,連續第6個季度同比下降,失業率升至7.9%,通脹率也自2002年以來首次超過10%,巴西央行被迫收緊貨幣政策。巴西經濟正陷入“滯漲”的漩渦中無法自拔,這一拉美最大經濟體正陷入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未來經濟增長前景黯淡。

        俄羅斯2015年三季度經濟同比萎縮4.1%,IMF預估俄羅斯2015全年GDP將萎縮3.8%,全年的通脹率將達15%,2016年的通脹水平約為8.6%。由于經濟增長高度依賴能源出口,俄羅斯經濟負增長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

        南非2015年三季度GPD增長僅為0.7%,同時失業率高達25.5%。其電力、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落后和制造業的萎縮將長期制約其經濟發展。而中國的情況也不樂觀,中國2015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9%,是國際金融危機之后首次跌破7%。

        在新興經濟體中,唯一例外的是印度,目前處于領跑“金磚國家”的位置,經濟運行狀況較好。印度2015年三季度經濟增長速度達到7.4%,超過了二季度的7%。目前通脹率約為5%,并有進一步改善之勢。在通脹穩中趨降的條件下,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得以進一步提升。在制造業方面,印度制造業2015年三季度增速達到9.3%。

        2015影響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重大國際經濟事件

        TPP協定的達成。歷經5年談判,2015年10月,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12個國家達成“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這12個創始成員國的GDP總額約占全球經濟總量的40%,使得TPP成為繼WTO之后規模最大的貿易協定,其意義和影響可見一斑。而作為全球最大貿易國之一的中國被排除在協議之外。

        TPP最為重要的影響在于強化了北美與亞洲經濟之間的聯系,TPP不僅具有國際經濟方面的意義,在地緣政治方面的影響也很大。作為全球第一與第三大經濟體,這是美國與日本之間首次締結區域內的貿易合約。對于美國而言,盡管貿易壁壘的減少將有助于刺激潛在的經濟增長,但正如市場所擔憂的那樣,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可能對其本土就業形成沖擊。對于日本來說,對于農產品關稅的顯著下調實質上屬于結構性改革的一部分,將施壓于日本農業部門。

        對于越南、墨西哥、新加坡等國家來說,加入TPP將有助于其改善出口以及擴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資。雖然TPP所強制要求的各項高標準(如成立獨立工會、限制國有企業壟斷地位、保護知識產權及保護環境資源等)在短期內將限制各國政策的靈活性,但長期來看,將本國制度構架更新至國際標準將有益于各發展中國家的長期發展。

        對于中國的影響方面,由于中國未被納入TPP協議,長期來看,中國在爭奪出口市場份額及吸引海外直接投資方面的競爭力會受到負面影響。短期影響方面,由于TPP目前僅僅是部長級的協定,正式生效還需要成員國國會通過。按照民主國家的決策程序,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短期內對中國的影響有限,這給予中國政府和企業時間予以應對。

        對于中國如何應對TPP,首先,中國應加快培育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優勢。國際貿易存在的本質是源于各國之間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近年來中國的人力成本上升很快,人力成本的比較優勢逐漸喪失,中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迫切需要通過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等加快培育參與國際競爭新優勢。其次,長期來看,應提高環保標準、勞工權益保護標準、知識產權保護標準等,強化反壟斷法的執行力度,減少國有企業的政府支持力度,倒逼國企改革。第三,在未來中國或可以考慮發起成立另一競爭性貿易協議作為應對。打破國際貿易的制度障礙和地理障礙,如“一帶一路”戰略正是推進與有關國家加深國際經貿合作的重大契機。

        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15年11月底宣布將人民幣正式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將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人民幣作為第五種貨幣被納入SDR,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0.92%,超過日元和英鎊,這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對中國經濟和全球貨幣體系將產生長期的深遠影響。

        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大方面:

        第一,對于穩定SDR 的幣值波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的重要性卻與經濟規模不相稱。人民幣加入SDR,能夠使得中國逐漸成為與經濟實力相稱的貨幣大國。而對于全球貨幣體系而言,在全球主要貨幣展開競爭性貶值的背景下,將人民幣納入到SDR 籃子貨幣,有利于降低SDR貨幣籃子的波動性。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依據自身內部情況,通過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這也使得全球貨幣體系的波動性不斷擴大。但中國政府采取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力地維護了人民幣外匯市場的穩定,這也使得人民幣成為后危機時代少數幣值較穩定的貨幣之一。

        第二,各國對人民幣資產配置的需求增加,將會對中國的資本市場帶來積極影響。按照IMF對SDR貨幣兩個基本條件的要求,將人民幣納入SDR即是對中國貿易地位和人民幣使用便利度的認可,一方面將有利于擴大人民幣在全球市場的使用范圍和結算規模,推動跨境消費與投資,另一方面亦有助于刺激包括各國央行在內的全球金融機構對人民幣資產尤其是金融資產的配置需求。結合2015年以來中國央行連續出臺政策大力推進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預計中國債券市場將率先受益。

        與此同時,也應理性看待人民幣加入SDR,經濟實力才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根本決定因素。雖然加入SDR貨幣籃子能夠為中國的資本市場發展帶來積極影響,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歸根結底,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最終是經濟實力的體現。首先,應看到SDR在國際儲備中占比很低(僅約2.4%),因此加入SDR本身對人民幣國際化的短期直接影響有限。其次,以日本為例,雖然日元在1980年就被納入到SDR貨幣籃子,但由于其經濟自90 年代以來的長期不景氣,日元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比重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再次,SDR的全球貨幣地位并非是不可動搖的。伴隨著新興市場國家的不斷發展,SDR籃子貨幣所屬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占比呈現下降態勢,其由1995 年的占比全球經濟的71.1%,下降到2014 年的49.6%。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內在原因在于,建立與全球經濟體地位相匹配的貨幣制度安排,有利于提升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適應經濟轉型要求。人民幣國際化是個漫長的過程,盡管人民幣納入SDR帶來的短期增量資金有限,但這給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樹立了國際認可標準,給更多全球國家將人民幣資產納入儲備貨幣奠定了基礎。人民幣資產的受青睞程度,最終取決于其交易便利、保值增值等功能,最終是中國經濟實力的體現。在中國國際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之下,人民幣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國際性貨幣,加入SDR貨幣籃子是對這一現實的確認。

        2015年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經濟學理論和思想

        關于貧困與社會福利的研究成為經濟學界的一個熱點。2015年,關于貧困與社會福利、社會公平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經濟學界的重視,成為全球經濟學領域的一個熱點。

        首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教授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因為在消費、貧困和福利方面的研究成就,在2015年10月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安格斯?迪頓在消費、貧困和福利方面的研究貢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迪頓和米爾鮑爾共同提出近似理想需求系統(AIDS),用于分析消費在不同商品之間的選擇和分配,此模型適用性和有效性較強,能夠匡算出個人收入和多種商品的價格對商品需求的影響。此模型和之后的完善版本成為當今全球經濟學界和政府部門實際政策評估的重要工具。

        第二,迪頓發現了消費和收入之間的實際關系,即“迪頓悖論”。迪頓注意到主流消費理論無法解釋總收入和消費之間的實際關系,而基于理論所推出的居民根據個人收入調整對應消費的行為特征與實際調查數據所呈現的變化有很大的出入,這被稱為“迪頓悖論”。這說明,對個體數據的分析是解開總體數據之謎的關鍵,這推動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研究思想和方法的進步。

        第三,迪頓對發展中國家的貧窮問題進行了長期而深入的研究。迪頓使用家庭調查數據來測量貧困和生活標準,以及影響貧困和生活標準的因素。他認為使用支出數據來測量家庭福利水平相比收入數據更能夠真實地反映貧困地區人們的福利狀況。利用這些調查數據,他開展了多項有影響力的研究,包括家庭內部重男輕女現象的研究、收入與營養狀態關系的研究等。

        與此同時,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朱玲等人也因為在貧困與社會公平政策方面的研究,在2015年獲得中國經濟學界的最高獎―孫冶方經濟學獎。朱玲等人的著作《包容性發展與社會公平政策的選擇》,從經濟思想史、政治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角度,探索了連結經濟自由與社會均衡的路徑,探討了如何實現經濟增長成果的分享和增長過程的社會和解,闡明了導致收入高度不均等的制度性和政策性原因,并聚焦于受到制度性歧視的農民和農村遷移工人的生計和實際享有的基本權利,探究消除社會排斥和增強社會公平的可行政策。認為要想從根本上扭轉中國經濟轉型中貧富差距加大的趨勢,必須從消除社會排斥和推進初次分配制度的改革做起。

        供給側改革與供給學派思想的復興。2015年,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的情況下,傳統的投資、消費、出口等擴張總需求政策的有效性空間越來越小,各國政府紛紛轉向供給側的改革措施,供給學派經濟學思想被重新重視,并得到進一步創新和發展。中國政府從2015年10月開始大力倡導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性,將推動經濟發展的重點向供給側改革轉移,供給側的改革措施將是中國“十三五規劃”制定和執行中的重要方面。

        供給側改革的理論基礎來源于供給學派,供給學派強調經濟的供給方面,認為需求會自動適應供給(下轉235頁)( 上接31頁)的變化。供給學派的代表人物有:羅伯特?蒙代爾、阿瑟?拉弗、芒德爾、萬尼斯基、吉爾德、費爾德斯坦、埃文斯等。該學派的主要觀點包括:經濟發展的標志是供給的水平和能力,經濟學的首要任務應當是研究如何促進生產、增加供給,僅僅在需求和分配上做文章是遠遠不夠的;供給學派力主市場經濟,反對政府干預;主張通過減稅刺激投資,增加供給;強調重視智力資本,反對過多社會福利;主張控制貨幣,反對貨幣濫發。供給學派經濟學思想的應用和供給側改革,在20世紀就曾經大有作為過,20世紀70~80年代,美、英相繼陷入滯脹,“里根經濟學”和“撒切爾主義”分別采用減稅和國企改革等供給側改革措施幫助其經濟走出衰退的泥潭。

        2015年,面對新的國際經濟形勢,發達國家和各新興經濟體對供給側改革又注入了新的含義,進一步創新和發展了供給側改革的內涵,包括的內容有:降低過剩產能,釋放不具有發展潛力的過剩產能占據的大量生產要素,使這些生產要素向新興產業轉移;對壟斷行業進行改革,采取降低準入門檻,鼓勵行業競爭的手段來激發壟斷行業企業活力;生產要素市場改革,完善城鄉間生產要素流動、交易、優化體制;產業轉型升級,制造業向精致生產的方向發展,向產業鏈的中高端方向提升等。

        過渡經濟學理論的研究被提升到新的高度。2015年,過渡經濟學理論的研究在經濟學領域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過渡經濟學是伴隨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社會主義世界計劃經濟的消解、市場經濟逐步形成這一過程而逐漸發展起來的一門經濟學科。過渡經濟學理論與新制度經濟學派聯系比較緊密,是新制度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科斯、威廉姆森、阿爾奇安、德姆塞茨、諾斯、加爾布雷思及張五常等人是新制度經濟學派的代表性人物,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偉大實踐,為過渡經濟學理論研究提供了最好的舞臺。以往,過度經濟學理論的研究有不少閃光點,但整體上呈現比較零散、碎片化的態勢,沒有成為一種主流的、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經濟學理論。而在2015年,“過渡經濟學理論”被授予第七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林毅夫、蔡P、李周、張軍、樊綱等人作為“過渡經濟學理論”的重要貢獻人,接受了此獎項。這對提升過度經濟學理論的高度和國內外影響力,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過渡經濟學理論囊括了社會主義國家從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的所有重大問題,是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最具代表性的經濟理論之一。過渡經濟學理論重點研究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變遷過程中的不同方式或路徑對改革成本和績效的影響,如何能夠選擇低成本的改革方式或路徑,以及改革引發的利益矛盾和收益分配等問題,這也正是當前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中面對的重大問題。過渡經濟學理論的形成和完善對促進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市場經濟平穩過渡,減少經濟轉軌過程中的成本,保持經濟社會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6年世界經濟形勢展望

        展望2016年,全球經濟或將持續溫和復蘇,但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前景依然不均衡。相比2015年,發達經濟體的復蘇預計將略有加快,美國、歐元區國家有望持續溫和成長。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經濟體將面臨較嚴峻的增長形勢,經濟增速放緩的局勢短期內難以改變,主要是因為一些大型新興市場國家和石油出口國的經濟增長前景減弱。在國際石油市場方面,在供給面減產不足,需求依舊疲弱的情況下,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會加劇原油供應過剩的局面,國際石油價格在2016年預計將繼續低位運行。

        2016年,預計全球各國經濟政策將越來越出現分歧,美聯儲將進入緊縮周期,歐元區和日本可能繼續實施量化寬松政策,而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則各自情況差別較大。具體來說:

        第一,美國經濟持續復蘇,非農就業形勢逐漸向好,美國成為經濟復蘇的標志性國家,美聯儲加息窗口何時將開啟備受關注,預計美國在2015年底或2016年初加息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歐洲經濟復蘇預計在2016年仍不十分穩固。穆迪預測2016年歐元區經濟增速僅為1.5%,意大利和法國2016年的經濟增速約為1%左右。英國退出歐盟的風險也將增加歐洲經濟的不確定性。歐洲央行在2016年或將延續寬松政策,加大QE力度是大概率事件。

        第三,日本方面,隨著日本老齡化問題加劇以及日本國內對安倍政府改革措施報以較悲觀態度,日本的消費以及制造業的好轉將受到較大限制,日本仍將面臨較大的通縮壓力,預計在2016年日本政府的貨幣政策將延續寬松。

        第7篇:復雜經濟學理論范文

         

        從本質上分析,貿易政策自由化的提出,可以切實保障世界范圍內各個要素配置在效率上得到有效提升,從而不斷增加各個國家在經濟方面的福利。但是,從嚴格意義上講,貿易政策,尤其是基于政治經濟學考慮的貿易政策,其強調的并不是立足于經濟學理論上成本與收益的簡單效率計量,而是與各種政治因素緊密聯系的復雜性貿易決策或方針。由此可知,無論是國際層面上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還是國內層面上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就貿易政策的本質而言,其最終應用的目的都是為了確保國家內部利益的最大化。

         

        一、貿易政策中國際意義上的政治經濟學

         

        就貿易政策而言,其國際意義上的政治經濟學,又可稱為國際政治經濟學。對這一概念進行分析時,其利用的方法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自由主義方法,而是國際層面上的現實主義方法。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國際現實主義應運而生。這一主義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對經濟大蕭條時期,工業化國家以“以鄰為壑”這一貿易政策為福利的舉措進行了客觀解釋。以現實主義者為例,其主張的觀點主要包括:1.國際層面上的政治經濟學,其核心角色和主要分析單位是國家。2.理性占主導的國家所追求的是權利在自身層面上的最大化,但由于立足于國家整體而言,其整體利益更為重要,所以各個國家的政府便是保障這一整體利益的有效途徑。 3.成本與收益的基本分析,是國家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選擇和決策的主要依據。除此之外,有由金德爾伯格、庫拉斯納以及格爾潘等共同提出的“霸權安定理論”,是貿易政策在國際層面上較為有力的政治經濟學分析。該理論認為:在國際政治經濟之中,一個國家的地位能夠直接決定這個國家對外部國家采取的經濟政策。也就是說,一旦在國際這一綜合體系中,出現了一個軍事、經濟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力量超群的個體國家時,這一國家必然會要求并嘗試構建一個相對開放的國際化貿易體制,從而通過報復、制裁等一系列強制手段進行相關規則、條例的執行和實施。

         

        二、貿易政策中國內意義上的政治經濟學

         

        貿易政策,不單單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相互作用、彼此交涉的結果,還是各個國家自身內部政治、經濟、軍事等諸多因素整合影響和綜合作用的最終結果。從這一角度理解,貿易政策便是各個集團利用政治進行利益決策的真實反映。在國內層面上,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學主要包括以下理論:

         

        1.人們在政治領域追求自身的最大化利益。作為政治這一市場的需求者,選民會直接投票選擇最有利于自身利益增進和擴大的候選人。而作為政治這一市場的供給者,無論是總統,還是議員,這些決策者都會盡可能追求當選或是連任。在貿易政策決定中,這一理論的應用,需要對經濟市場進行假定,即競爭完全、收入二次分配可行、以簡單多數的直接投票原則決定當選者、零投票成本以及決策者選擇自由貿易政策。

         

        2.斯托帕爾-薩繆爾森定理。該定理認為,當一個國家在勞動者數量上大幅度超過資本所有者數量時,如果其密集型勞動產品屬于出口,而密集型資本產品屬于進口,那么,政治層面的決策者便會以絕大部分勞動者的主觀要求對貿易政策進行自由化開放。反之,如果這個國家的密集型勞動產品屬于進口,而密集型資本產品屬于出口,那么,自由化的貿易政策便會使得絕大部分勞動者利益受到損害,故此,該國家會產生自我保護的傾向。這就是國際貿易政策中經常出現的貿易保護主義。

         

        三、貿易政策中綜合意義上的政治經濟學應用

         

        (一)研究DUP經濟

         

        DUP,其實是與非生產性尋租直接的活動的簡稱。克魯格表示,與經濟學理論上單純的尋求社會財富增加不同,這不是簡單的尋利行為。雖然這種直接且不具備生產特性的尋租活動既不能直接增加商品的商業價值,也不能間接增加其勞務價值,但是,卻可以通過特殊形式尋求并收獲最大化的綜合利益。在國際化貿易活動中,這一理論便有典型表現。通過一系列的院外活動,利益集團可以直接對相應產業實行兩個貿易管理措施,以此確保集團可以獲得相應的利益。其一,最高規格關稅的實行。其二,進口、出口配額的直接保護。通常情況下,這種院外活動的開展和進行的理由或原因包括三個,即某一政策的存在、某一政策的實施以及某一政策的結果。就關稅政策而言,其存在的價值就是保護整個民族工業的全面發展。但是,當國內市場出現一定程度的企業壟斷現象時,其他企業便會失去提升質量、改進技術、增強市場核心競爭力的能力和激勵,故此,關稅政策便會自然成為保護尋租行為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進口許可證制度、匯率高估管理制度、進口配額、外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伴隨進口替代性政策制度存在的制度和條例,也會產生相應的經濟租追求活動。從資源應用的角度分析,雖然這些活動屬于對社會經濟資源中有效資源的消耗和浪費,但是,這也從某種程度上構成了社會成本的貿易保護,并逐漸發展成為其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選擇貿易政策工具

         

        當今世界,各個國家廣泛使用的貿易政策其實是與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分析是相背離的。事實上,之所以讓國外直接承擔例如反傾銷稅、自愿出口限制、反補貼稅等系列保護成本造成的大規模福利損失,而不直接運用在政策上可獲得最優化經濟效率或次優化經濟效率的工具,是因為政治決策者考慮其影響因素、影響范圍、影響程度時,不僅要從經濟層面上深入考慮,還要從政治層面全面分析。

         

        (三)分析貿易政策決策

         

        綜合分析發現,發達國家中,絕大部分在自身政府管理上,都形成了兩個相對獨立且彼此分離的政策性領域。其中,一個領域是產業部門,另一個領域是國民經濟。按理說,政策焦點原本應該屬于宏觀理論上的國民經濟管理,但實際上,卻是偏向于單個且微觀的產業部門的。針對這一點,行政部門之間的一系列活動體現得較為顯著。以行政部門之間的內部或外部妥協,以及行政部門與其他利益集團的利益爭奪為例。這便是美國現行寡頭政治最核心的特點,正是由于行政部門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彼此牽制,反而阻礙了代表大部分人利益的貿易優化政策的實施。在政治經濟的發展進程中,就各大產業而言,其反對外國進行貿易競爭保護的具體程度和高低,可以切實利用經濟計量這一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分析和判斷。針對這一方面,已經有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和研究試驗。同時,這些豐富的文獻和研究也為貿易政策中保護性政治經濟學奠定了堅實可靠的理論基礎。

         

        四、結束語

         

        在國際貿易中,貿易政策的研究和分析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自由貿易政策,還是反對自由貿易政策,其最終決策都需要經過宏觀和微觀的綜合分析。當然,利用科學有效的經濟計量方法進行其他國家貿易保護的程度計算和預估,也是保障國際貿易雙方基本利益必不可少的分析策略。也就是說,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升自我國家在要素配置和經濟福利方面的收獲程度。

        第8篇:復雜經濟學理論范文

        經濟史史實專題式教學研討式教學

        一、經濟史教學現狀分析

        經濟史課程是教育部規定的我國高等院校經濟學類專業的必修課程,是經濟學領域的一門理論基礎課程,屬于理論經濟學的二級學科。經濟史是特定歷史時期一國經濟活動的歷史演變,它可以為經濟學本科生學習其他應用學科提供一定的歷史資料和歷史經驗,有助于經濟學本科生構建完備的知識體系。

        然而,在當前高校的課程設置中,普遍缺乏對經濟史課程的重視,相對于其他經濟學課程,學生們對于經濟史課程的認知程度和興趣度并不高,簡單將其理解為歷史課程。實際上,經濟史是介于經濟學和歷史性之間的一門交叉性學科,既需要具備較高的經濟學理論,也需要具備較高的歷史素養,因此,其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也就具有雙重性質。

        二、當前我國經濟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當前我國經濟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作為一門非主流學科,經濟史課程的教學在經濟學領域長期處于邊緣化的狀態,也未能引起學生充分的重視。當前,經濟史研究在我國的經濟學界雖處于非主流地位,但并非說明其不重要。恰恰相反,經濟史課程的學習要求具備多學科、多領域的知識,既要具備豐厚的歷史素養,又要具有高深的經濟學理論的支撐,這一點往往容易被忽略。

        其次,當前的經濟學課程體系中,主要講授的是新古典經濟學派的經濟思想,缺乏歷史特征,其次,經濟學教學的重點往往也側重于對經濟分析工具的推理與運用上,因此,對經濟學專業學生進行經濟史的教學工作尤為重要。正如熊彼特先生所說:“如果一個人不掌握歷史事實,不具備適當的歷史感或歷史經驗,他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時代(包括當前)的經濟現象”。

        另外,在教學內容方面,當前通行的本科經濟史教材,多以歷史過程的發展為主線,對不同朝代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進行介紹。在這種教學模式的講授過程中,往往容易歷史知識輸入過多,多停留在對當時歷史現狀的描述,而未能將其升華至一定的經濟學思想和經濟學理論的高度。這種教學模式雖然也注重了史論結合,但在主導思想方面仍舊是史學特征多余經濟學特征,其課堂講授的目的仍是側重于讓學生對于歷史現象進行理解和解讀。其優點在于便于經濟學本科生對經濟發展的過程進行了較為全面和系統的理解,能夠理解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把握一定的歷史規律。然而,這種教學模式也存在明顯的不足,缺乏在經濟史教學過程中注重對經濟學思維的培養,缺乏從經濟學理論的角度來檢驗歷史現象,也未能從經濟史理論角度出發來設計和規劃教學內容。

        三、系統設計和規劃經濟史的課堂教學

        1.以經濟通史的介紹為先導

        大多數經濟學本科生雖有一定的歷史知識,但是在經濟通史方面尚顯匱乏,多數經濟學專業學生普遍缺乏歷史感,通常把經濟學視作為像自然科學一樣的普世性知識,沒有能夠正確認識經濟學理論的解釋力強烈依賴于特定的歷史環境。對于經濟史課程,經濟通史是整門課程的基干,教學過程中必須有一定的史實貫穿始終。如果對基本的歷史事實都掌握不了,更無法對其進行更高層次的分析與研究了。因此,在課堂講授中,首要任務在于應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現狀和歷史事實,以此做鋪墊,才會有下一個階段的理論提高。

        2.進行專題式教學

        在對于經濟史實的講授過程中,應首先選擇通史的形式來進行,這樣便于學生樹立整體觀念,對歷史發展的變遷樹立時序觀念,奠定良好的史學素養。在課程教學的后期,可以考慮進行經濟史專題的講授,分別從農業思想、工業思想、商業思想、貨幣思想等若干角度進行選題,專題的講授有利于經濟學理論的深入,通過專題的挖掘可以使經濟理論進行更高層次的升華。

        其次,還可通過文獻導讀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學習,通過選取不同領域的經濟史文獻,可以彌補經濟通史教育的不足,在廣度和深度上進行提高。同時,通過文獻導讀的形式進行專題討論,不僅是對前一個教學環節的配合,而且使學生便捷地接觸到理論前沿和學術熱點,培養學生形成自主思考和自我探索的學習能力。

        3.注重培養經濟史課堂的經濟學思維

        經濟通史的講授是為了給學生進行史學知識的鋪墊,但是,僅僅注重經濟通史的講授是完全不夠的,經濟史的課程教學模式應遵循以史實為主體、以經濟理論為主線,最終能夠理解和解釋特定的經濟現象和歷史規律。通過把經濟理論作為課題教學的核心線索,真正實現經濟史課程的教學意義,能夠使學生真切感受到“經濟史乃是經濟學之源”的深刻含義,認識到任何經濟理論的發展都是在不斷地接受歷史和現實的證偽過程中演化前進的。同時,我們要注意,以經濟理論作為核心線索,并非忽略歷史的客觀事實,用現代的經濟學理論生硬地套在歷史現象上,而是要凸顯經濟分析的科學性和經濟分析的價值所在。

        4.采取研討式教學模式

        傳統的經濟史課題教學過程中,往往采取教師一言堂的方式,學生被動參與,積極思考和積極參與的程度遠遠不夠。單純的講授式教學,往往難以使學生有深入了解和深刻體會。可以選取一定的問題讓學生來進行討論,如:重農抑商的政策是否是我國歷史上長期實行的經濟政策?我國貨幣制度的演變歷史有何規律?為什么某些朝代政府為實行自由主義的經濟思想,而一些朝代卻秉承強烈的政府干預的思想?如果僅局限于講授式教學,學生往往只會有短暫的思考,通過研討式教學,學生經歷了擴散思維、查找資料、整理資料、組織語言、討論爭辯的過程,對特定時期的歷史背景和歷史史料有更多的拓展,對特定問題也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歷史考究,從而具備自我思考和自我創新的能力。其次,在對命題的選擇上,可以進行古今對比,選取學生較為熟悉的經濟學命題,或者從當前的經濟熱點和現實經濟問題出發,讓學生認識到經濟規律和經濟現象發展演變的軌跡,也真正踐行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達到歷史與現實、歷史與理論的緊密結合。

        參考文獻:

        [1]嚴鵬.歷史學專業本科生中國近代經濟史教學問題初探[J].教師教育論壇,2015(9).

        第9篇:復雜經濟學理論范文

        由于計量經濟學課程非常重要,并且學習難度大,因此很多文獻對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改進辦法等進行了積極探討。李均立、許海平歸納了該門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從教學內容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教研教改建議。馬成文、金露、魏文華強調案例教學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作用,并指出了案例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張檸認為在教學中應該加大實驗教學力度,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提高學習效果。項后軍、隗力從模仿性案例和綜合性案例教學兩個角度對計量經濟學案例教學進行改革,以提高教學質量。劉曉平結合教學實踐,闡述計量經濟學探索性實驗教學模式設計教學改革。董美雙認為應該從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實驗課教學及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改革。柯健提出了“寫作前引導學生重視、寫作中精心指導、寫作后嚴格驗收”的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教學模式。范曉男、戴明華,孫曉程探討了計量經濟學課程引入PBL教學方法的必要性、PBL教學方法的組織與實施及效果。已有文獻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但是通過對有關文獻仔細地梳理后發現,現有文獻存在如下特點:其一,關于計量經濟學的教研論文大部分將實驗教學、案例教學作為提高計量經濟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強調弱化甚至取消課程中公式的證明推導過程。其二,將焦點聚焦在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困難上。其三,雖然沒有指出,但是已有研究主要探討如何搞好課堂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上述文獻既存在合理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偏見,為此,本文將首先介紹計量經濟學的本科教學目的,然后從教學目的出發,引出教學中的困難、如何合理進行課堂教學、布置課外作業以及考核。

        2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目的

        本科計量經濟學的教學目的一般包含:學習并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研究方法,并能運用計量經濟學這一工具,針對實際經濟問題,建立簡單的計量經濟學模型,對經濟現象進行定量分析。例如斯坦福大學指出,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計劃的目標之一是教會學生將數學作為經濟分析的一個基本工具去思考和描述經濟問題和政策。但是計量經濟學發展很快,大量新理論的出現使得所建立的模型更能反映實際情況,因此本科計量經濟學的另一個目的是夯實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使學生具有進一步學習與應用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與模型的基礎與能力。

        3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計量經濟學教學效果差,不僅體現在教師不知道怎么教、教什么方面,而且體現在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學生應該怎么學、計量經濟學怎么考核等問題。一是學生的學習基礎差。計量經濟學覆蓋三門學科:統計學、數學、經濟學,而其基礎理論為統計學和數學,其研究對象主要涉及經濟學知識,當然現在其研究對象已經推廣到其他各門學科。一般而言,本科生尤其是文科類本科生的數學基礎薄弱,并且在概率論的教學中,受課時限制,教師通常側重于概率論的講授,而對數理統計學的相關知識,特別是在計量經濟學學習中大量遇到的假設檢查和區間估計等知識點則一帶而過,課程安排在第五、六學期,而相當一部分學習差的學生對大一、大二學過的數學知識已經遺忘,這使得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的基礎更差,加大了學習的難度。而對于理科生,由于經濟學知識的缺乏,使得學生缺乏對計量經濟學研究的了解,學生不知道學習計量經濟學是為了什么,進而缺乏學習熱情。二是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毫無疑問,明確的學習目標有助于學生認識到計量經濟學這門課程的重要性,進而提高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動力。但是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由于部分學生缺乏長遠眼光,急功近利,不斷詢問老師計量經濟學中公式的推導有什么用、是不是考試內容。而且一些學生自學能力差,繼續沿襲過去依賴老師的學習模式,存在惰性,不能獨立完成作業。三是教師授課內容設置不合理。在教學中存在兩種極端。一種是純粹按照西方高等院校教授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從具體經濟、金融案例出發,強調利用計量經濟學工具去解決實際經濟、金融問題,較少涉及數學和數理統計學的知識,而對數學公式更少進行推導,一些老師甚至不講公式的推導,只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從表面上看,經濟、金融案例方面的教學有助于改善計量經濟學的枯燥性,使得學生入門比較容易,大量的案例分析應該能夠提高學生運用計量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由于缺乏計量經濟學的理論支撐,不少學生根本不知道為什么采用這樣一些統計量進行檢驗、為什么模型的建立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等等。同時,在沒有理清數學邏輯的前提下,對公式死記硬背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運用計量經濟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而且本科是最佳的學習階段,在思維可塑性最強的本科階段跳過數理推導,而將其推遲到思維模式基本固定的研究生階段,根本是一種逃避行為,其教學效果不可能很好。事實上,中國研究生在學術論文中存在計量工具濫用、錯用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和本科階段計量經濟學理論基礎差有關。這種教學模式更不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與應用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與模型的基礎與能力。另一種極端是僅僅關注計量公式的推導,而對如何利用計量經濟學知識、設定模型、改進模型等方面的內容關注不夠,盡管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增強計量經濟學教學的邏輯性,但是大量枯燥的計量公式的推導不足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提高利用計量經濟學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四是考核與教學脫節。從培養目標來看,本科計量經濟學教育應該從理論學習與運用計量經濟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兩個角度進行考核,但現實情況是,大多數學校這門課程的考核重點放在一些計量經濟學理論結果方面,而對教學中這些結果是如何得到的、怎么運用這些結論去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很少涉及。這使得學生認為,即使不學習,靠投機也可得到較高分數,這使得考核成為學生學習的推動力這一效果未能實現。

        4教學方法改革

        基于該課程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認為,要提高課程教學效果,很有必要從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兩個角度入手改革課程教學。

        4.1課堂教學改革

        計量經濟學是數理統計學的一個分支,其理論部分仍然沿襲數理統計的數理理論邏輯。從相當大程度上講,計量經濟學原理的講授就是向學生傳授經濟變量之間的非確定性關系思想以及如何建立、估計它們之間的非確定性關系,幫助學生從以前的確定性關系分析、定性分析向非確定性關系分析、定量分析轉型,進而初步建立現實和理論之間的聯系。因此,計量經濟學課程主要是為學生打下定性分析、非確定性分析基礎,幫助學生建立起非確定性分析思維,而不是要學生精通計量經濟學理論,并能熟練、正確運用復雜的計量經濟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要達到后面的效果,需要長期的實踐訓練,而不是短短的課堂講授能達得到的。計量經濟學的講授,主要基于計量經濟學原理的講授,盡可能讓學生知道諸如t統計量、OLS估計量是怎么構造出來的、起什么作用,只有當學生掌握了基本原理,才能夠正確使用這一工具,準確地分析經濟現象,避免計量工具的濫用、錯用現象。盡管計量經濟學是數理統計學的一個分支,但又和數理統計存在較大區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注重點不同。數理統計更多的是涉及變量的非確定性關系———如概率分布,較少涉及變量與變量之間的非確定性關系;計量經濟學注重在一定假定條件下精確估計解釋變量和被解釋之間非確定性關系,以及一些假定條件不滿足時如何進行修正。其二,數理統計應更注重理論傳授,計量經濟學教學更應該注重變量之間不確定性關系思想的傳授。其三,數理統計課后一般有一些與理論配套的習題可供學生訓練,以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計量經濟學理論具有一定的封閉性、連貫性,其課后習題基本上是如何運用計量經濟學原理解決實際問題,與計量經濟學原理論證、推導聯系不大。計量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工具,其最終目的是用來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因此,在課堂授課過程中很有必要引入一些與學生專業知識相符的經濟案例。一方面通過計量經濟學工具,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建立起所學理論知識和實際問題之間的聯系橋梁,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計量經濟學課程的興趣,另一方面為學生利用計量經濟學解決實際經濟問題做示范,起到“師傅領進門”的目的。由于授課時間的限制,案例教學不可能占較大的比例,應該壓縮在合理的范圍內。

        4.2課外教學改革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合免费观看 | 一区二区性爱视频大全 | 天堂mv亚洲mv在线播放 | 最新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