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范文

        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

        第1篇: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范文

        論文關鍵詞:唯物辯證法;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

        電工學是一門集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繼電控制和電力拖動為一體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它的授課對象主要是非電專業的本科二、三年級的學生。其目的是為這類學生傳授電工電子技術的入門知識,使他們對電的知識有所了解,并將其應用到本專業的研究當中去[1-2]。同時,通過對電工學課程的學習,培養同學們嚴謹的思維方式,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求真務實的品德修養,讓同學們學會如何從工程技術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由于授課對象是非電專業的學生,他們電的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尤其是缺乏對電的感覺,缺少實踐的訓練,很多基本概念接受起來比較吃力。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從更高的層面對學生進行循序善誘,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的挑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工電子中心是以技術基礎課教學為主的單位,是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和北京市教學示范中心,有著重視基礎課教學的優良傳統。針對授課學生的特點,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在電工學的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入哲學思想,用唯物辯證法指導教學工作,使學生從宏觀的角度認識事物的發展、變化和內在規律,而不是糾結于一些細節問題,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拓展了學生的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從哲學范疇上講,揭示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有三個,它們是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其中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客觀存在具有的特點,任何事物內部都是矛盾的統一體,矛盾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源泉和動力。量變質變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變化形式上具有的特點,從量變開始,質變是量變的終結。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矛盾運動過程具有的特點,它告訴人們,矛盾運動是生命力的表現,其特點是自我否定、向對立面轉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規律構成了辯證運動的實質。

        一、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具體表現在:

        (一)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科學地解釋了事物發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問題。

        (二)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聯系和發展的根本內容,事物普遍聯系的實質就是事物之間由多方面的對立統一構成的矛盾體系;事物發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揚棄舊事物的過程,它體現著事物內部肯定方面與否定方面的對立統一的關系。

        (三)對立統一是唯物辯證法全部規律和范疇的實質,所以,對立統一規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辯證法其它規律和范疇的鑰匙。

        (四)唯物辯證法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而對立統一規律提供了這一科學方法論最根本的內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對立統一規律,在講解電工學的暫態分析中的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充電與放電是矛盾的兩個方面,構成了矛盾的統一體,它們既有對立性,又有統一性(同一性)。統一性(同一性)表現為充電與放電,即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沒有充電就沒有放電。相反,沒有放電亦沒有充電。對立性(斗爭性)表現為充電與放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過程。充電時,電容器上的電荷不斷增多,電壓不斷加大,儲存的電場能不斷增加。而放電的過程的正好相反,電容器上電荷減少,電壓下降,儲能減少。是同一個事物朝著兩個背道而馳的方向發展。然而事物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以RC電路的完全響應為例,利用一個電壓源US通過電阻R和開關K對電容器C充電。電容器上帶有初始儲能,其初始電壓為Uo。電路換路(K閉合)后將出現三種情況:1、當電源電壓US大于電容器的初始電壓Uo時,電源將對電容器繼續充電,最終使得電容器上的電壓達到US。此時電源發出功率,電容器作為電源的負載而吸收功率;2、當電源電壓US小于電容器的初始電壓Uo時,電容器不但不會充電,相反還要對電源放電,最終使得電容器上的電壓放電到US。此時電容器發出功率,電源作為電容器的負載而吸收功率。與前一種情形相比較,電源與電容器的狀態完全轉換為事物的對立面;3、當電源電壓US等于電容器的初始電壓Uo時,電容器既不充電,也不放電,電路中電流為零,電路沒有暫態過程,換路后直接達到平衡狀態。

        二、質量互變規律

        質量互變規律,又稱量變質變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它揭示了一切事物、現象發展過程中量變和質變的內在聯系及其相互轉化。這一規律表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存在兩種基本形式,即量變和質變,前者表現為事物及其特性在數量上的增加或減少,是一種連續的、不顯著的變化,后者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由一種質的形態向另一種質的形態的突變。在事物內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發展從量變開始,當量變達到一定的界限時,量變就轉化為質變,事物的性質發生了變化,舊質事物就變成了新質事物。這是量變向質變的轉化。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了新的量變。這是質變向量變的轉化。量變引起質變,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循環往復以至無窮,構成了事物無限發展的過程。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兩種基本形式,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它們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量變中有階段性的質變,質變中有量的擴張。

        例如正弦波與方波的關系。在一個電壓放大器的輸入端加上一個標準的正弦波,放大器的輸出端得到一個放大了的正弦波。加大放大器的放大倍數,輸出電壓的幅值隨之增大。繼續加大放大倍數,輸出電壓出現飽和,正弦波的頂部和底部被削平,變成了近似的梯形波。再加大放大倍數,梯形波變得越來越陡峭。當放大倍數接近于無限大時(比如運放開環運行),梯形波就完全變成了方波。也就是說當放大器的放大倍數不斷變大時——量變,輸出波形由標準的正弦波變成了梯形波——質變;再加大放大倍數——新的量變,梯形波變成了方波——新的質變。

        三、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之一。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統一。當肯定方面居于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現有的性質、特征和傾向。當事物內部的否定方面戰勝肯定方面居于矛盾的主導地位時,事物的性質、特征和趨勢就發生變化,舊事物就轉化為新事物。否定是對舊事物的質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對舊事物的簡單拋棄,而是變革和繼承相統一的揚棄。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每一階段,都是對前一階段的否定,同時它自身也被后一階段再否定。經過否定之否定,事物運動就表現為一個周期,在更高的階段上重復舊的階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構成事物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周期性發展過程。

        四、例題、穩定工作點,解決零點漂移問題

        以工作點穩定為例。學過晶體管放大電路的人都知道,要想不失真的放大電壓信號必須設置合適的靜態工作點。對于共發射極放大電路來說,引入發射極電阻RE,可以很好的穩定靜態工作點。然而RE的引入將使電路的放大倍數下降。解決方案是在RE兩端并聯電容器CE。因為CE對于直流的靜態工作點相當于開路,RE起到穩定工作點的作用。而當交流信號到來時,CE相當于短路,起到了旁路的作用,RE的負反饋作用消失,不影響電壓放大倍數,達到了兩全其美的效果。

        然而,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來了。如果被放大的信號本身就是直流,發射極電容CE起不到旁路的作用。這時穩定工作點的最佳方案就是采用“差動放大電路”。它由兩個完全相同的放大電路組成對稱結構。有兩個輸入端、兩個輸出端,放大電路的輸出取自于兩個輸出端的差。盡管每個電路的輸出會有零點漂移,但由于電路是完全對稱的,兩個電路輸出端的變化量相等,其差值為零。這種電路中,當兩個輸入端的電位相等時,輸出為零;輸入相異時,輸出為它們的差乘以電壓放大倍數。即放大的是兩個輸入信號的差,這就是“差動放大電路”一詞的由來。

        到此為止,問題似乎完全解決了。其實不然。差動電路靠電路的對稱性解決零點漂移問題。也就是要求連接成雙端輸出。但有一類負載只能接成單端輸出,這樣一來對稱性的優越性蕩然無存。這時最佳方案就是恒流源電路,其輸出電流IS是恒定的。由于電路對稱,每個電路的電流為IS/2,且不變。溫度變化時,無論是雙端輸出還是單端輸出,其輸出電壓均不變,完全克服了零點漂移的問題,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為了克服溫度的變化對工作點的影響。人們在不斷地提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經歷著從否定到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不斷發展的過程。首先,為了穩定靜態工作點,引入發射極電阻RE。它又帶來了放大倍數下降的問題,否定了RE的作用。引入CE解決了RE的問題。但是直流放大電路中CE不起作用,又否定了CE的旁路作用。引入差動放大電路,依靠對稱性克服零點漂移,又被單端輸出的情形否定。最終找到了最佳的解決方案——恒流源電路,使得問題得以圓滿解決。

        第2篇: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范文

        一、創新的概念和內涵

        “創新”一詞起源于西方文化,韋伯斯特詞典對創新的定義有“引入新東西或新概念(tointroducesomethingasorasifnew)和革新(tomakechanges)”兩種意義。創新最早出現于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的論著中,他認為創新就是“新的或重新組合的或再次發現的知識被引人經濟系統的過程”。創新的本質是實踐,是對客觀世界生生不息的狀態的深刻揭示。《哲學大辭典》中對創新的解釋是“人類的創造性活動”;“人類自覺能動性的集中體現”及“人類固有的本性”。因此,創新是人類有別于動物的本質特征,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根本屬性。

        創新的內涵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創造性。“創,始造之也”(顏師古語),“修舊曰新”(鄭玄語)。顧名思義,創新具有“始創”、“修舊”之意。二是突破性。凡是創新,必然對原有思想、理論、技術、方法等有重大的突破,并提出新的思想、理論、技術、方法等等。“新思潮的優點,就恰恰在于我們不想教條式預料未來,而只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三是創新理由的充分性。任何創新都是建立在充分的根據之上的,具備充足的理由,決不是憑空想象,更不是胡思亂想。

        二、創新認識過程中存在的誤區

        1.片面強調創新的現代性,否認創新的永恒性

        很多人認為,創新是當代才出現的,尤其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才被人們高度重視的問題。這一觀點確有其合理性。然而事實證明,在人類社會的任何一個時期都存在創新問題。馬克思指出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需要。人的需要水平的不斷提高是創新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也就是說,只要有人類社會的存在,只要人們有需求,就有創新的永恒存在。由此可見,創新是人類社會的永恒話題。

        2.片面認識傳統觀念,與傳統徹底決裂

        有觀點認為,傳統的東西產生于舊社會,使人的思維受原有思維空間的限制,無法實現創新。因此,就認為傳統是最頑固的保守勢力,阻礙了人們的創新活動,要與之徹底決裂。然而,歷史只有在前人創造的基礎上,才能繼續創新、前進,如果拋棄了這個基礎,便只能倒退。因此,要想成為自覺創造者,就需要善于總結以往的經驗與教訓,而不是與傳統決裂。

        3.片面強調創新與發明的聯系,否認其區別

        有人認為,發明應歸于創新的范疇之內,顯然這是對創新概念的誤解。據我國《辭海》的定義,發明是指“創制新的事物,首創新的制作方法”;《發明示范法》規定:“發明是發明人的一種能在實際中解決技術領域內某一特有問題的技術方案。”由此可見,發明與技術是密不可分的,是技術手段的物質凝結。從時間上看,發明先于創新而產生,創新則是發明的商業化或社會化的結果。因此,可以說創新從發明開始,發明是創新的基礎,創新則是發明的拓展。

        4.片面強調主觀作用,忽視客觀條件對創新的制約

        一些人認為,解決創新的根本問題在于社會的個人。他們認為,當社會中的個體較多地具有了創新觀念,創新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然而他們沒有認識到個體創新形成的外在環境即社會中的各種制度,對個體有著明顯的制約作用。合理利用創新的社會環境氛圍,就會促使創新人才輩出。因此,解決創新問題,不僅要從個體入手,還要更多地為創新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三大規律指導創新唯物辯證法有三個基本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

        研究三大規律,對我們了解創新的方法和揭示創新的本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變化、發展的動力。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是有差異的。事物變化的動力和根本原因是事物內部矛盾雙方的斗爭及力量消長。由對立統一規律,可以得出如下認識:

        第一,創新中的新事物是舊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創新就是抓住矛盾運動的特點和趨勢,加以引導,順利實現矛盾雙方地位的轉化,而不能違背其規律按照主觀喜好去構想、設計創新。

        第二,創新的時機是永恒存在的,只要人們以批判的方法看問題,就能在創新時機來到的時候,抓住時機,實現創新。

        第三,事物的變化發展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因此創新也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它不是現代才有的,而是歷史的,永恒存在的。

        2.質量互變規律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變化發展的過程總是先從量變開始,量變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發生質變。并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新的量變。由質量互變規律,可以得出如下認識:

        第一,創新要遵循事物自身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客觀事物內在的規律性是創新的前提,我們只能在遵循客觀事物內在的規律性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創新,而不能主觀臆造。創新發生質變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解放思想,勇于打破常規。

        第二、創新是個漫長的量變過程。創新過程中既要不斷積累新知識、新技術和成功的經驗,又要借鑒失敗的教訓,促使創新的質變實現。據此,在一切實際工作中,既要有遠大的目標,又要有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務實精神。

        3.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是指事物發展的兩次否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及三個階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規律。這一規律揭示了事物變化、發展的形式。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內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矛盾運動,使事物的發展呈現肯定階段與否定階段及否定之否定階段的周期性變化。人們把事物發展的階段性與連續性相結合的形式,描述為“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的推進”。由否定之否定規律,可以得出如下認識:

        第3篇: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范文

        研究的一個重要趨勢是用符號語言取代自然語言,建立以符號為基礎的數理演算系統。邏輯學實質上是研究關于思維外在形式及其規律的科學。數理邏輯在剔除思維內容研究思維形式的方向上走到了極致,在此影響下許多人把邏輯學稱為形式邏輯。西方邏輯學說在引入中國的過程中,當時相當多的學者不能正確認識形式邏輯和形而上學的關系,因而,從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一些學者對形式邏輯進行了錯誤的批判。1929年許興凱在《“演繹法”、“歸納法”與“辯證法的唯物論”》一文中指出:“演繹和歸納法有一個共同的錯誤,都是靜止的、固定的、孤立的、絕對的方法觀察一切自然和社會的現象……”王特夫在《論理學體系》中指出,演繹邏輯就是“把事物當作孤立的、永久如一的、靜止的東西去思維”。邱瑞五在《形式邏輯與辯證法的邏輯》一文中斷定:“形式邏輯只在事物的靜態中、事物的表象中觀察事物。把一切事物看作不變的、形而上學的隔離著的。”從批判者的言論中不難看出,這場批判的實質是把形式邏輯當成與辯證法相對立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杜國庠并未參加這場對形式邏輯的批判,不過他顯然是贊同上述批判言論的。杜國庠認為,一方面形式邏輯不研究思維的具體內容,只研究思維形式,以孤立的、靜止的觀點看問題,會導致出現僵化、封閉的傾向;另一方面形而上學的認識論往往和唯心主義相聯系,不注重歷史地考察邏輯學和認識論的關系,使二者相割裂。盡管杜國庠認為形式邏輯存在問題,但是他并不因此認為形式邏輯可有可無或一無是處。杜國庠指出:“‘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是離不開比較、判斷、類比以及其他推理等具體的邏輯工作的。這就需要邏輯學的具體知識了。并且,這里不但需要演繹邏輯,而且也需要歸納邏輯。”

        二、邏輯學和認識論統一的基礎

        邏輯學和認識論,從產生時起就是一致的,并在發展過程中相互作用、相互滲透。杜國庠確信客觀世界運動的法則是客觀辯證法,人類的意識反映客觀世界的認識成果也應該是符合辯證法的,意識對客觀世界規律的反映形成了“思維的辯證法”,即“概念的辯證法”。杜國庠認為,意識對客觀辯證法的反映過程同時也是認識的過程,在認識過程中所得到的客觀世界的運動法則,概括起來便成為邏輯的法則。認識的發展規律是對客觀世界發展的最一般規律的反映,邏輯學的范疇體系正好展示了這一發展規律。所以,“由于邏輯與認識論都是實在世界的運動之意識的反映,在實質上是同一的東西。”在杜國庠看來,邏輯學和認識論都來源于“實在世界的運動的意識”———客觀辯證法,換句話說,客觀辯證法是邏輯學和認識論統一的基礎。客觀辯證法存在于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之中。人們在實踐的基礎上認識和把握,并通過認識活動把客觀辯證法轉化為主觀辯證法,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的辯證法來表現思維內容。因此,離開人的認識談邏輯是不現實的。所以杜國庠強調指出,真正的邏輯一定建立在對于實在世界的正確認識的根基之上,沒有對客觀辯證法的認識,就談不上有真正的邏輯思想。

        三、流動的認識,定式化的邏輯

        雖然杜國庠認為邏輯學和認識論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但他認為認識論與邏輯學并不是無差別的完全的同一,而是在表現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區別。杜國庠把人類的認識看作一個不斷流動發展的過程。“認識是一個過程,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實踐產生了認識,同時認識也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證實它是否正確。”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具體的、歷史的,總的來說,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永無止境;同時,在實踐中產生的認識是否正確,也有待于實踐的驗證。人們的實踐水平在具體時空中總是有限的,實踐對認識的檢驗也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個歷史演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認識在實踐檢驗的推動下不斷得到修正和發展,呈現出波浪式前進的圖景。邏輯是人類認識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作為思辨、理性化身的邏輯,其發展體現了人類的認識水平。在杜國庠看來,邏輯是從人類認識成果中提煉出的具有規則性的東西。唯物辯證法包括客觀的辯證法和主觀的辯證法兩個部分。客觀辯證法以一種不可阻擋、必然的方式蘊含在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之中,獨立于人的意識、思維而存在;主觀辯證法則是人類對呈現在思維中的客觀辯證法進行抽象、概括的結果,表現為觀念的、邏輯的形式。邏輯離不開認識的發展,只有在人們思辨能力達到一定程度時才會產生邏輯。人們在實踐的過程中獲得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對認識結果進行反思,從中得到思維的一般規則———邏輯。杜國庠把主觀辯證法稱為“思維的辯證法”,即“概念的辯證法”。杜國庠認為,客觀辯證法和“概念的辯證法”的差異表明,“沒有對于實在世界的正確的認識,便沒有方法建立起真正的邏輯。邏輯的概念、范疇乃至法則等等,事實上無一不是人類認識過程所獲得的結果之被定式化了的東西”。

        四、三大邏輯傳統中的認識論因素

        杜國庠認為三大邏輯傳統都具有非常豐富的認識論因素,并以此來說明邏輯學與認識論在本質上的“同一”。杜國庠專門論證這個問題的文章有以下三篇:《為什么邏輯學離不開認識論》《墨家的邏輯也沒有和認識論分家》《“因明”沒有脫離認識論的立場》。杜國庠以荀子和墨家學派為例說明先秦邏輯思想富有濃厚的認識論色彩。杜國庠認為先秦邏輯的最大特色表現為其和認識論交織在一起。杜國庠指出,荀子在哲學上主張“明天人之分”,而“物之理”是可知的,人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來認識“理”,從而“制天命而用之”。在“名實”問題上,荀子主張“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此主張說明名的產生離不開人類社會,離不開人們的認識。杜國庠又以墨子的三表法和《墨經》重視實踐為例證明墨家邏輯也沒有離開認識論。杜國庠認為墨子主張的三表法要求人們的一切言行“必須以經驗為根據并以事功作為檢證”,形成了基本符合唯物主義反映論的認識論思想。杜國庠還認為墨子提出的“類”與“故”的概念,是在認識論基礎上對思維形式的進一步發展,使思維從類推走向歸納邏輯。杜國庠看到“因明”同樣具有認識論的因素。唐玄奘的弟子窺基所作《因明入正理論疏》,是國人研究因明的重要典籍。杜國庠指出,其開宗明義的頌文表明:“能立與能破,及似,唯悟他。現量與比量,及似,唯自悟。”論旨破、立的目的是悟他;而要“悟他”、論勝,必須“自悟”。求真以“現量”(對客觀世界的感性認識)和“比量”(對感性認識推理分析得到的理性認識)基礎,而認識“現量”和“比量”,無疑離不開“悟”,離不開人們的認識。同時,在因明中,“宗”能否確證,不僅要看“因”“喻”和“宗”的邏輯關系,還需要考察“因”“喻”和“宗”的現實關系。因此,杜國庠得出結論:“由此可見,因明的宗旨,不僅限于研究思維和辯論的理法,同時也兼重真理的追求;不僅限于研究正確的推理,同時也注重準確的感覺,換句話說,在因明的整個體系里面,邏輯并沒有和認識論分家。”對于西方邏輯和認識論的密切關系,杜國庠沒有專門撰文論述。不過,這并不影響我們了解杜國庠對此問題所持的態度。杜國庠認為,既然“概念的辯證法”是對客觀世界運動規律反映的結果,那么沒有對于客觀世界的正確的認識,就不能建立真正的邏輯。概念、判斷、推理以及邏輯規律,事實上都來自人類認識過程所獲得規律性的知識。所以,在杜國庠看來,盡管三大邏輯源流由于地域、政治、人文等諸多因素的差異,有著自身的特點,但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認識論的因素。西方邏輯當然也不可避免具有認識論的成分。

        五、歷史主義的研究方法

        杜國庠注重從認識論和邏輯學發展的歷史中探究邏輯學與認識論的關系。古代農耕文明生產力低下,人們缺乏先進的生產工具和實驗手段,各學科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學科之間往往缺乏明確的界限,邏輯學和認識論呈現出樸素的結合和統一的狀態。近代工業文明的實踐方式,多借助精密的實驗設備和分析的方法對客觀世界進行細致的考量,最終使形式邏輯和認識論相分離。“隨著人類的實踐活動向更廣闊的領域進軍,向更廣泛、更有效的社會化大工業方式轉變,客觀世界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辯證本性鮮明地呈現在人們面前”,體現邏輯學和認識論相一致的辯證邏輯得以產生。作為一個堅定的者,杜國庠不僅積極主張以歷史主義的研究方法來考察邏輯學和認識論的關系,而且身體力行,用歷史主義的方法來研究先秦邏輯。杜國庠以歷史主義的研究方法,對名實問題、公孫龍和墨家邏輯思想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得到了許多有價值的結論,對后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發展觀,把邏輯思想的演變看作不斷發展、變化而又錯綜復雜的歷史過程。杜國庠強調:“研究邏輯,就應該在認識史的基礎上來研究它。如上所述,邏輯是認識史的概括的、總合的表現,在這意義上,過去的邏輯(及邏輯思想)便成為認識史上的里程碑。”杜國庠主張堅持歷史主義研究方法的三個理由是:有助于正確理解和把握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使邏輯真正成為認識客觀現實性的工具;對歷史正確的理解,能夠幫助人們掌握理論;以歷史主義的觀點看問題,不僅能認識已知(過去和現在),還能達到未知與未來。

        六、結語

        第4篇: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范文

        關鍵詞:物理學;人文文化

        物理學是一門最基本的自然學科,它是探討物質結構和物質基本運動規律的學科,所以人們往往認為物理學只是包含一些枯燥的理論公式,而忽視了物理學中包含的人文因素諸如人文哲學思想、美學、道德等方面。實際上,物理學在產生、形成、發展的過程中,人們不是為了物理學而研究物理學,而是為了有助于人類、社會以及個體人的發展而研究物理學,所有這些都涉及到了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些關系中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文化。

        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曾指出:為了避免出現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危機,當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是消除現代文化中兩種文化,即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間的隔閡,而加強這兩方面的聯系。沒有比大學更加適合的場所了。只有當兩種文化的隔閡在大學園里加以彌合之后,我們才能對世界給出連貫而令人信服的描述。所以我們有必要去討論科學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下面從文化角度去剖析物理學中的人文思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物理學中的唯物辯證法思想

        物理學在古代被稱為自然哲學,物理學作為一門精密的學科進行研究是從1687年牛頓發表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開始的。隨著學科的發展與不斷完善,物理學才從哲學中分化出來,形成獨立的學科,但物理文化中蘊含的哲學思想是不會被分離的。

        1.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物理學是實驗科學,物理實驗既是建立物理理論的基礎又是檢驗物理理論真理性的方法。楊振寧教授說“物理學是以實驗為本的學科”,物理學上很多理論都是通過實驗檢驗論證的結果,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認識論觀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2物質是普遍聯系的

        物理發展史上,很多地方體現了物質是普遍聯系的觀點。比如人們曾經把電和磁孤立起來,物理學家奧斯特接受自然力統一的哲學思想。堅信電和磁之間存在某種潛在聯系,經過多年研究,終于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并由此開創了電磁學的新紀元。把電和磁聯系了起來,這正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特征——物質是普遍聯系的。

        1.3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

        人們對物理現象及其本質的認識是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起來的,每一種理論的建立過程都體現了“實驗(事實)——理論假設——實驗(新的事實)——修正理論”,遵循著辯證唯物主義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比如在整個光學的發展史中對光本質這個問題的認識,先是牛頓的微粒說;再是惠更斯的彈性波動說;接著麥克斯韋提出電磁波動說;到20世紀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說。最終人們認識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人類對光本性的認識就正是遵循著“否定之否定”認識規律的反映。

        1.4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

        物理學中為了方便研究問題,經常抓住物體的主要特征,忽略物體的次要特征,而抽想出一些理想模型。如“質點”這個理想模型保留了實際物體的質量和存在的位置,而忽略了物體本身的大小形狀,體現出辯證唯物主義中的“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之間的辯證關系”。

        1.5運動的相對性和時空的相對性

        近代物理學的一大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涉及的哲學問題很多。最突出的就是相對運動和相對的時空觀念。相對論指出:相對性原理的本質在于運動的相對性這一事實,而不存在絕對運動。相對論否定了絕對運動的存在,就否定了絕對時空的概念。它通過不變的光速把時間和空間聯合為一個整體,由洛倫茲變換建立起各個慣性系之間的時空關系。

        可見,不論是物理文化知識本身,還是物理文化形成、發展的過程都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維方法,對人類的自然觀和哲學思想有重大的影響。2物理學中的美學文化

        2.物理理論的美學特征

        2.1簡單深刻美

        在一個藝術家眼里簡單是一種美。自然現象錯綜復雜,物理學則力求用簡單的方程或定律去概括自然規律,但其反映的內在規律確是非常深刻的。如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反映了各種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轉化,牛頓的三大定律更是概括了宏觀低速條件下各種機械運動的規律,麥克斯韋電磁方程組將復雜的電磁現象統一其中,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基本原理簡單凝練,但其中內涵確是豐富而深刻的。

        2.1.2對稱守恒美

        對稱是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也是人們很樂于接受的一種美學形式,物理學在對自然的表述中處處顯現出了這種對稱的美:引力和斥力,“電生磁”與“磁生電”,粒子與反粒子,物質與反物質、圓孔或單縫衍射圖樣的對稱、無限長直導線周圍磁場的軸對稱等等。物理定律對某種規范變換的不變性、守恒性更是貫穿于整個物理學的一種對稱形式,物理學中有許多守恒定律如: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等等。實際上,對稱性已經成為當代物理學家研究物理理論的一種方法。

        2.1.3統一和諧美

        物理理論的和諧統一美實際上是自然界和諧統一美的理論形態。如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把電學、磁學、光學統一了起來,量子力學把波動性和粒子性統一了起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把時間、空間、物質和運動統一起來,把經典物理學都包容在他的理論框架之內,創造了程度更高范圍更大的和諧統一理論。

        2.2物理學家與美學思想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狄拉克認為:讓一個方程具有美感要比符合實驗更為重要。法國科學家彭加勒曾說:“科學家研究自然,是因為他從中能得到樂趣,他之所以能得到樂趣,是因為她美”。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經說過:“物理學的原理有它的結構,這個結構有它的美跟妙的地方,而各個物理學工作者對于這個結構的不同的美跟妙的地方的感受,有不同的了解,因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一個工作者會發展他自己獨特的研究方向跟研究方法,形成他自己的風格。”

        許多著名的物理學家都有感知美的奇異本領,美學思想在許多物理學家創立與評價物理學理論時起著重大的啟發與指導作用。追溯人類科學源頭,科學美始終被作為一種人文理想而追求,成為科學家們獻身科學、潛心研究的直接動力之一。

        3物理學中的科學道德精神

        3.1對未知的好奇與探索精神

        好奇心是一種情感,是一種人文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科學精神。科學進步的真正動力是許多物理學家對了解未知事物的欲望。牛頓看到蘋果落地,就去想蘋果為什么會從樹上掉下來,從而想到了萬有引力;阿基米德從浴桶洗澡中得到啟示,發現水面上升與他身體侵入部分體積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到了鑒別金質王冠是否摻假的方法,產生阿基米德原理,發現浮力定律等。這種對未知的好奇與探索精神,對物理學的發展與人類的文明有很重要的作用。

        3.2實事求是、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實事求是認知的基礎,而創新則是科學精神的核心。20世紀物理學的革命告訴我們:科學的發展道路上科學家要創立一種新理論的時候,都必須要有敢于向已有的舊理論、舊思想提出質疑的勇氣。例如:伽利略正是因為對亞里士多德“力是產生物體運動的原因”的懷疑,才建立了正確的力和運動的關系。以至于后來的牛頓運動定律的產生。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和李政道正是因為敏銳的覺察到了從未被人懷疑過的宇稱守恒定律的適用范圍,大膽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的論斷,才使物理學理論有了一個突破性的進展。

        3.3合作與寬容精神

        第5篇: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范文

        【關鍵詞】哲學 創新 三大規律創新是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最高表現形式。從哲學的角度來說,創新的過程就是人們運用物質運動的普遍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使事物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

        一、創新的概念和內涵

        “創新”一詞起源于西方文化,韋伯斯特詞典對創新的定義有“引入新東西或新概念(to introduce something as or as if new)和革新(to make changes)”兩種意義。創新最早出現于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的論著中,他認為創新就是“新的或重新組合的或再次發現的知識被引人經濟系統的過程”。創新的本質是實踐,是對客觀世界生生不息的狀態的深刻揭示。《哲學大辭典》中對創新的解釋是“人類的創造性活動”;“人類自覺能動性的集中體現”及“人類固有的本性”。因此,創新是人類有別于動物的本質特征,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根本屬性。

        創新的內涵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創造性。“創,始造之也”(顏師古語),“修舊曰新”(鄭玄語)。顧名思義,創新具有“始創”、“修舊”之意。二是突破性。凡是創新,必然對原有思想、理論、技術、方法等有重大的突破,并提出新的思想、理論、技術、方法等等。“新思潮的優點,就恰恰在于我們不想教條式預料未來,而只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三是創新理由的充分性。任何創新都是建立在充分的根據之上的,具備充足的理由,決不是憑空想象,更不是胡思亂想。

        二、創新認識過程中存在的誤區

        1.片面強調創新的現代性,否認創新的永恒性

        很多人認為,創新是當代才出現的,尤其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才被人們高度重視的問題。這一觀點確有其合理性。然而事實證明,在人類社會的任何一個時期都存在創新問題。馬克思指出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需要。人的需要水平的不斷提高是創新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也就是說,只要有人類社會的存在,只要人們有需求,就有創新的永恒存在。由此可見,創新是人類社會的永恒話題。

        2.片面認識傳統觀念,與傳統徹底決裂

        有觀點認為,傳統的東西產生于舊社會,使人的思維受原有思維空間的限制,無法實現創新。因此,就認為傳統是最頑固的保守勢力,阻礙了人們的創新活動,要與之徹底決裂。然而,歷史只有在前人創造的基礎上,才能繼續創新、前進,如果拋棄了這個基礎,便只能倒退。因此,要想成為自覺創造者,就需要善于總結以往的經驗與教訓,而不是與傳統決裂。

        3.片面強調創新與發明的聯系,否認其區別

        有人認為,發明應歸于創新的范疇之內,顯然這是對創新概念的誤解。據我國《辭海》的定義,發明是指“創制新的事物,首創新的制作方法”;《發明示范法》規定:“發明是發明人的一種能在實際中解決技術領域內某一特有問題的技術方案。”由此可見,發明與技術是密不可分的,是技術手段的物質凝結。從時間上看,發明先于創新而產生,創新則是發明的商業化或社會化的結果。因此,可以說創新從發明開始,發明是創新的基礎,創新則是發明的拓展。

        4.片面強調主觀作用,忽視客觀條件對創新的制約

        一些人認為,解決創新的根本問題在于社會的個人。他們認為,當社會中的個體較多地具有了創新觀念,創新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然而他們沒有認識到個體創新形成的外在環境即社會中的各種制度,對個體有著明顯的制約作用。合理利用創新的社會環境氛圍,就會促使創新人才輩出。因此,解決創新問題,不僅要從個體入手,還要更多地為創新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三大規律指導創新

        唯物辯證法有三個基本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研究三大規律,對我們了解創新的方法和揭示創新的本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變化、發展的動力。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是有差異的。事物變化的動力和根本原因是事物內部矛盾雙方的斗爭及力量消長。由對立統一規律,可以得出如下認識:第一,創新中的新事物是舊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創新就是抓住矛盾運動的特點和趨勢,加以引導,順利實現矛盾雙方地位的轉化,而不能違背其規律按照主觀喜好去構想、設計創新。第二,創新的時機是永恒存在的,只要人們以批判的方法看問題,就能在創新時機來到的時候,抓住時機,實現創新。第三,事物的變化發展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因此創新也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它不是現代才有的,而是歷史的,永恒存在的。

        2.質量互變規律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變化發展的過程總是先從量變開始,量變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發生質變。并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新的量變。由質量互變規律,可以得出如下認識:第一,創新要遵循事物自身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客觀事物內在的規律性是創新的前提,我們只能在遵循客觀事物內在的規律性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創新,而不能主觀臆造。創新發生質變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解放思想,勇于打破常規。第二、創新是個漫長的量變過程。創新過程中既要不斷積累新知識、新技術和成功的經驗,又要借鑒失敗的教訓,促使創新的質變實現。據此,在一切實際工作中,既要有遠大的目標,又要有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務實精神。

        3.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是指事物發展的兩次否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及三個階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規律。這一規律揭示了事物變化、發展的形式。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內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矛盾運動,使事物的發展呈現肯定階段與否定階段及否定之否定階段的周期性變化。人們把事物發展的階段性與連續性相結合的形式,描述為“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的推進”。由否定之否定規律,可以得出如下認識:第一,創新不是全盤否定,而是揚棄。盡管創新是跨越,是新的生成,但是創新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它是對原有舊事物積極因素在批判基礎上的繼承和發展,而不是對舊事物的簡單拋棄。因此,對現存事物進行認真地分析研究;揚長避短,才能實現科學創新。第二、創新的過程具有反復性和曲折性。創新的過程遵循否定之否定規律,不斷的否定和肯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從而完成創新的一個周期。因此,在創新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暫時的困難和停滯,甚至后退。創新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有保持堅定的毅力和信心,才能終將創新進行到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上海市高校《哲學基本原理》編寫組.哲學基本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陳多聞.創新系統化研究[J].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1).

        [4]霍甫安,畢凱鳴.關于創新的理論思考[J].理論探索,2004,(2).

        第6篇: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范文

        關鍵詞 物理教學 德育滲透 人生觀 世界觀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moral penetration in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kong fanbin

        (physics department,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115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ducation reform,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physics teaching. it is great significant for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class, the organic of moral education will be combine physical knowledge.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master and apply knowledge of physics .at the same tim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mainly is to allow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moral character and behavior. let the students learn to care for others in life, caring society, understand the social value of science and set up the correct scientific outlook.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y love the motherland, deeply loves the life, and work hard for their dreams and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ety.

        key words physical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the social value; scientific outlook

        新課標把德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學階段的德育目標是:熱愛祖國,具有報效祖國的精神;有明確的理想志向;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公民的社會責任感;能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憲法、法律;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愛、自立自強、開拓進取、堅毅勇敢等心理品質;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然而把德育放在學校工作的第一位,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更應該是每位教師必須盡到的義務。在不同的學科教學中,為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物理學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其教學目標經歷了幾次演變,形成了新的教育目標體系,具有一定的道德評價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物理知識中本身隱含著很多的德育內容,包括愛國主義教育,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教育,以及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道德品質等方面的教育。它們和現在大力弘揚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也有很多的共通點。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適時適度地滲透德育內容,不僅有助于學生現在的學習、綜合素質的提高,辯證思維能力的增強,而且使他們受益終身。在物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有常見的幾種方法。

        1 教師在教學中的人格魅力

        素質教育推進的過程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自身的形象和教師體現出來的一種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為了實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人格魅力。教師要做到下面幾點,首先,教師要身行。人的行為是一種有目的的實踐活動,作為教師,身負著重大的責任。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和感染著學生。在課堂上,用自己的品德熏陶、感染學生的品德,用自己的人格影響學生的人格,用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用自己的靈魂塑造學生的靈魂。其次,教師要有激情。情感體驗是形成良好品質的內驅力。一個教師的情感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第三,教師要有愛心。教師要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自己的學生。俗話說:師者,人之父母也。總之,作為教師,無論是在課堂內,還是課堂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促使學生在活動、互動中養成良好的素質和品德。

        2 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高中中物理教材中,對于科學家的探索過程中為真理而艱苦奮斗的精神闡述得不多。因此在進行德育滲透時,應該結合教材有關內容,深入發掘,適當拓寬。具體的方法有下面兩種。

        2.1 通過古今物理成就滲透愛國主義教

        物理學的成就就是以自身的成果,促進社會的發展。在講到宇宙三大速度時,可以告訴大家:我國的“導彈之父”錢學深,在建國之初,放棄美國的優厚待遇,歷經磨難回到祖國的懷抱,并致力于“兩彈一星”的研究,使我國在國家最艱難時期先后成功爆破了原子彈、氫彈并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為我國的尖端科技駐足世界前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為“三錢”的另一位偉人,錢偉長同樣值得我們敬仰,他本來中文歷史科目是強項,卻因國恥之故,執意轉學物理,堅定的態度和明確的追求,成就了他的學業,也奠定了畢生的事業基礎。1947年,有人帶來美國有關方面對錢偉長全家赴美工作生活的邀請。在表格最后一欄,要求宣誓一旦中美交戰忠于美方,錢偉長明確填“no”,予以拒絕。這樣的科學家數不勝數,因此教育的機會也就隨時都可以進行,利用科學家這種敬業愛國的情操,激勵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 2.2 通過物理學家的故事及經歷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和人生觀、世界觀教育

        每位名人的成功沒有一帆風順的,在成功的背后總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決心。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物理學家的故事及經歷,讓學生學習物理學家的科學精神,不怕困難,勇于探索。例如在講解到物理必修3時,通過富蘭克林在雷雨交加時進行風箏實驗這種在科學探究中不畏犧牲生命追求真理的獻身精神、創新的思維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激勵。

        在講解歐姆定律時,首先向學生介紹德國的物理學家歐姆,得到這個結論是不容易的,經歷了10多年的辛勤勞動,做了大量實驗。揭示電流、電壓、電阻三者之間的關系。歐姆為科學作出堅持不懈的努力。教育學生在學習中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3 在知識點的講授時,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辯證唯物主義是研究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自身的思維現象的最根本的方法。物理學作為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發展史充滿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在物理教學中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的辯證法規律只有三個,它們是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

        (1)對立統一的教育。對立統一規律就是矛盾的規律,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本質和核心。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對立統一規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物體的運動與靜止;二,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例如講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時,可以從常見現象著手,坐在火車里的人與站在鐵路邊的人,感覺一下火車和鐵路邊的樹分別處于什么運動狀態?當學生得到兩種相反的結果時,內心就會產生矛盾:車還是那輛車,樹還是那棵樹,到底哪種說法對?而此時,正是進行對立育的好時機。

        (2)量變到質變的教育。質變和量變是事物的兩種基本變化狀態,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發展過程和狀態、發展變化形式上具有的特點,從量變開始,質變是量變的終結,它們的辯證關系就構成了事物變化的實際內容。例如在講物質的三態變化過程中講水的三態變化。

        在講晶體的熔化和液體的沸騰時,溫度必須達到某一程度,才能達到熔化或沸騰的目的,而前面的加熱過程是量的積累過程,這些量如果不能積累到某一程度,將不會有熔化或沸騰的質變。我們的學習也是如此,如果你刻苦學習,點點滴滴地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有質的飛躍,這個積累過程是艱苦的、默默無聞的,但是必不可少的。

        (3)否定之否定的教育。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全過程和總趨勢,它表明事物自身發展的整個過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諸環節構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過程的核心。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統一。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實施德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思想與行動,應該時刻體現在課堂教學和課下與同學的交往中。不能草率從事,更不能走過場,要循序漸進,逐步實施。作為老師不但要教給學生們知識,還應關注他們的心靈,使他們在思想和意識上不斷地提高,使他們本身的素質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白文勝.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j].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4.17(4).

        [2] 富巖,任師兵,王傳杰.物理教學與唯物主義辯證法[j].高等農業教育,2008.1(1).

        [3] 俞建梅.淺談中學歷史教學

        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達成途徑[j].教育革新,2011.13(7).

        第7篇: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范文

        一.否定自然辯證法

        薩特是從否定自然辯證法開始自己的“人學辯證法”的理論建構的。

        薩特認為,關于自然辯證法的理論是一種“把先驗的和沒有得到證明的辯證法說成自然界的根本規律。”[1]在他看來,承認自然界自身存在著普遍的辯證規律是一種完全違背辯證理性的“十足的神學”。他說:“自然辯證法不可能是形而上學之外的任何東西。在實踐中發現辯證理性,然后,把它當作無條件的規律投射到自然界,再回到對社會的研究,聲稱自然的這種難以理解的、非理性規律制約著社會,這一套程序在我們看來是完全的脫軌。”[2]

        所以,薩特認為,承認自然辯證法包含著這樣一種危險:即妨礙人的主觀性和人的自由的發揚。他說,在“現代的者”那里,由于堅持自然辯證法的客觀實在性而“否認思維本身的全部辯證運動,把思維溶化于普遍的辯證法之中,把人分解在世界之中而把它消除”[3]。“這種外在的唯物主義硬使辯證法成為外在性:人的本性脫離了人而寓于一種先驗的規律之中,寓于一個超人的自然中,寓于一種從星云開始的歷史中,對于這種普遍的辯證法來說,……人類史不過是自然史的特殊化而已”[4]

        薩特認為,與“現代的”不同,馬克思本人把辯證法看作是人的實踐的創造物。因為,“如果辯證法作為人的無條件的規律從外面控制人的話,宇宙就變成一個夢。但是,如果我們想象,每個人都隨心所欲,而這些分子的沖突又產生大規模的結果,那我們將發現平均數或統計結果,而不是歷史的一種發展。所以,在一種意義上,人象臣服于一種敵對力量那樣臣服于辯證法,而在另一種意義上,人創造辯證法;如果辯證理性是歷史的理性,這個矛盾其本身就必須歷史地生存下去,這就意味著人在創造辯證法的范圍內被辯證法所控制,又在人被辯證法控制的范圍內創造辯證法。”[5]

        薩特的主張是:“辯證法應當在許多的人同自然界、同種種‘既定條件’的關系之中和人與人的關系之中被探究。在這里,它會找到作為各種計劃彼此沖突的結果的源泉。只有人的計劃的種種特點才能說明,這個結果乃是一種新的、具有其本身的意義的實在性,而并非仍然簡單是一個平均數。”[6]

        因為,在自然界中,各種現象是與自身等同的,它們之間的關系至多也是并列和雜多的關系。所以說自然界是不存在總體的,因而也就沒有辯證法可言了。人的實踐領域完全不同于自然界,在這個領域中存在著總體的觀念。當然,人的實踐領域并非處處洋溢著人的自由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中也到處都會遇到物質必然性。不過,這種必然性是與自然界中的機械必然性有著根本區別的辯證必然性。因為,實踐領域中的總體觀念把物質必然性與人的目的、選擇、自由、計劃、責任等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客觀的和主觀的存在都從屬于一個總體,是在總體中相互聯系著的部分或環節。

        薩特批評黑格爾、恩格斯只知道例舉出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卻未真正理解辯證法。他說,恩格斯“只限于列舉辯證法的規律,如果這些規律的每條都不是作為揭示辯證法總體的一個‘側面’的時候,那么,辯證法的可理解性是不可能出現的。”[7]在他看來,否定之否定規律、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都只能在總體化的意義上來加以理解。比如:否定之否定的問題只有在總體化的范圍內才能提出。因為,作為總體化的人的實踐就是一個否定和揚棄的過程,人不僅通過實踐否定和揚棄對象世界,使對象世界內在化,而且,人同時也通過實踐否定和揚棄著自身,使自己外化和物化到對象世界中去,隨著實踐活動的連續展開和不斷延伸,也就具有了否定之否定的性質。同樣,對立統一規律也只有在總體化的過程中才有意義。因為,人與對象世界、主體與客體、部分與整體等等的對立統一都是發生在人的實踐活動之中的。質變量變是從屬于總體化的運動,從量到質和從質到量的變化所表明的正是總體化的內在結構。

        薩特把辯證法的理論體系與客觀辯證法混為一談,認為辯證法是由于黑格爾和馬克思研究作為人的領域的社會歷史時提出的,是在歷史現實的發展規律和對這些歷史現實的認識的發展規律中總結概括出來的。因此,辯證法的動力就是人們的總體觀念,辯證法的形式也就是人們創造歷史現實的實踐活動。他把到自然界中去尋找辯證法,看成是一種違背了辯證法的基本精神而進行的“錯誤的推廣”。

        二.“人學辯證法”

        薩特所理解的辯證法僅僅是體現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的理性。人在實踐活動中認識自然,從而把辯證法導入自然之中,使自然界表現出辯證法的特征。但從本質上講,辯證法只能是人的知識形態。既使自然科學的某些范例是辯證的,那也只能證明人的理性是辯證的,而不能證明自然本身是辯證的。薩特說:“在辯證法家那里,

        辯證法是建立在既與的現實結構,又與我們的實踐的結構相關的基本主張上的。我們斷言認識過程是辯證的,同時又斷言對象(不論它是什么東西)運動本身也是辯證的,而且這種辯證法是同一個東西。把這兩種命題拉到一起,它們本身就是一種有組織的知識形式,或者換句話說,它們規定著世界的合理性。”[8]

        在歷史領域中,也不存在那種象歷史背后的神的意志力一樣的辯證法,而是歷史認識的結果。薩特說:“如果我們不想把辯證法重新變成一種神的法則和形而上學的宿命,那么,它必須來自一個個的個人,而不是來自我所不知道的什么超個人的集合體。”[9]“辯證法如果存在的話,那就只能是總體化過程中許多的個別性所造成的許多具體的總體化的總匯,這就是我所說的辯證法的一元論。因為辯證法乃是總體化的活動,除了由正在進行的總體化所產生的各項法則之外,再也沒有別的規律。”[10]

        當然,總體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個人被社會所總體化;另一方面是社會被個人所總體化。但整個總體化的基礎是個人的實踐,正是由于個人的實踐才產生和保持了人的總體性。因為,人處于歷史的中心,是人把散漫的社會歷史現象聯結成一個總體的,社會的總體化是以每個個人的總體化為前提的,而個人的總體化又是體現在個人的實踐活動中的。所以,辯證法歸根到底就是產生和保持個人總體的方法,要把握辯證法就只有到以個人實踐為基礎的個人總體化和從個人總體化到社會總體化的進程中去尋找。或者,干脆說辯證法就是實踐,是人改變和創造對象、賦予對象以意義,同時實現著人的總體化的活動。

        我們知道,薩特終生致力于建構一種“人學”,這種局限于個人視野中的人學自然要把人的內心世界夸大為整個世界。因而,他是不相信人的內心世界之外還會有其他的存在的。

        到了寫作《辯證理性批判》的時候,由于接觸而發現了實踐范疇,從而找到了個人超越自己的內心世界的途徑。這時薩特本可以告別個人的內心體驗走上認識客觀世界的道路,如果這樣的話,那么他就能在對自然和社會歷史的深入研究中取得積極的成就。遺撼的是薩特沒有這樣做,而是依然囿于個人的目力所能達到的世界范圍,站在個人這個圓點上來理解通過實踐構成的人與自然、社會的關系世界。這樣一來,薩特并沒有因為從哲學中汲取了實踐概念而使他的存在主義有什么長進。因為他的結論還是原來的結論,即只相信人所涉及的世界的真實性,純粹客觀的世界則被劃入烏有之鄉或者說被劃進了假定的領域。

        所以,薩特要否認客觀的自然辯證法,把辯證法嚴格地限制在個人的實踐活動以及個人的實踐活動所能涉足其中的領域里,認為只有在這個領域中,辯證法及其規律才是真實的。

        由于在人的世界中來考察辯證法,辯證法的全部內容就成了個體的人的自我發展、社會、人的物質界、作為人的自我發展的環境和中介的關系。辯證法的這些內容就是“總體化”,總體化就是辯證法。辯證法是一切總體化所普遍具有的形式,而總體化則是辯證法的普遍法則。要理解辯證法的規律就必須立足于總體化的觀點上。薩特認為,一切辯證法的動力都存在于總體觀念中,因為只有把各種現象理解成不是孤立地、單純地出現的,而是在總體的綜合統一之中的,辯證法才是可能的。

        薩特認為,如果假定人及其對象之外存在著辯證法,那么必然會使辯證法變成不可理解的。相反,以人的總體化為根據,辯證法就獲得了可理解性。因此,個人實踐的領域就是辯證法的限度,個人的總體化是辯證法可理解性的唯一基礎。社會歷史是人的客觀性領域,但是,由于社會歷史是人的總體化的總匯,因而是辯證的。在社會歷史中,一切事物現象的辯證性質都取決于它們是否是人的實踐活動的結果,即是否包含著個體的總體化的作用。所以,人的總體化又是辯證法的最高原則。無論辯證法研究什么問題,其中心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在一切歷史現象中認識人的總體化。這樣一來,薩特的辯證法就是總體化的辯證法,是對個人總體化的記錄和描述。辯證法的學說作為一系列命題的抽象體系,來源于個體的總體化,是對個體的人及其關系世界的整體與部分的多樣性的把握,是對個體的人的總體化進程以及個體的人的實踐所造成的歷史總體化的進程的把握。反過來,辯證法的命題體系又對個體的總體化提供指導,幫助個體的總體化與歷史總體化的融合。

        薩特承認,把歷史作為一個總體加以考察是馬克思的最偉大功績。在馬克思之前,歷史學家們看不到歷史的總體性質,而是陷入到對個別歷史事件的分析之中,把歷史看作無數個偶然產生和消滅的個別事件的集合。馬克思從生產關系出發,發現了歷史是建立在生產關系的基礎上和隨生產關系的演變而發生變化的總體,從而揭示了歷史的總體性。因此,總體范疇是關于歷史存在的思維的基本范疇。

        應當指出,薩特關于馬克思發現了建立在生產關系基礎上的歷史總體的認識是正確的。但是,問題在于薩特對生產關系的理解卻不同于馬克思,他不是把生產關系理解成人們的具體的物質聯系,而是把生產關系看作是個人在個人的實踐活動中結成的聯系。因此,在薩特所理解的生產關系范疇中,我們看不到在特定的生產方式中作為階級的歷史實踐主體,而只能發現作為個人的實踐主體。薩特在歷史中所看到的唯一積極因素就是個體的總體化,而歷史本身則是被動的。盡管他把歷史理解成使一切個別事件和過程結合成總體的運動,但歷史總體卻是被構成的總體。因此,歷史辯證法也由于沾染上了惰性因素而成為“反辯證法”的領域。所以,辯證法的源泉只存在于作為個體總體化的個人實踐之中。也就是說,實踐是辯證法的真正王國,而個人的實踐則是辯證法的原初的經驗。

        三.推衍“歷史辯證法”

        認為,個人實踐活動的現實性是根源于一定的社會環境和物質環境的,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的。在社會關系中,與社會經濟制度的發展相聯系的是歷史的必然性,歷史進程是不依賴于個人的意志和愿望而進行的。同樣,個人的實踐活動任何時候都是處于既與的物質環境中的。比如,人的實踐活動賴以進行的“技術”、“工具”、“機器”等物質條件,都是先前世代人的物化,是作為客觀實在擺在人們面前的。面對著這些物化了的客觀實在,人的實踐活動又不得不一再地重復著物化,即在每一次實踐活動中使自己物化。每一個體的總體化都不可能從零開始,人只有在既與的歷史總體中才能實現趨向于總體化的努力。

        然而,薩特反對強調歷史的客觀性,認為歷史中的人是獨一無二的“原子”,歷史的必然性恰恰是通過人的自覺活動來實現的。人是歷史的主體、創造者。因為,人的實踐不僅是對象性的活動,而且是創造對象的活動。在實踐活動中,人依據一定的社會條件實現自己個人的計劃,創造性地參與勞動過程,使自己存在和創造自己的生活。人的物化所表明的也正是人把對象世界創造性地納入人的生活,使之成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

        人在創造自己的生活的同時創造了歷史辯證法。歷史是作為人的創造活動的辯證結果而出現的,是作為個人在自己的實踐活動中發生聯系的個人之間的結構的演進。所以說,歷史的客觀性、必然性,即歷史的辯證法只不過是個體總體化的規律,它盡管表現出了與個體總體化的矛盾,但卻是從屬于個體總體化的,或者說是個體總體化的副產品。

        人的實踐的社會結構的辯證性、人的總體化的歷史規律等等宏觀視野中的辯證法,都根源于個人的實踐。人的實踐活動在物質世界中展開,在物質對象中具體化。易言之,人借助于實踐活動在物質中使自我客體化,這種客體化一方面是人對自己的舍棄,另一方面又使人所追求的事業在世界上出現,從而在客觀世界中重新發現自己。用哲學術語來表述,就是“異化”和“總體化”。薩特認為,實踐既是人的異化活動又是人的總體化過程。實踐的這種二重性和二重化的運動表明實踐本身就是辯證法的原型,社會辯證法、歷史辯證法都只不過是實踐辯證法的展開。

        總體化是客體的主體化。薩特認為,主體的客體化使實踐獲得惰性,而客體的主體化則使實踐的主動性、創造性增強了。因此,實踐所具有的客觀性成分的多少也就意味著這一實踐所具有的惰性的多少。根據這個思路,個人實踐是惰性因素最少的實踐,因為在個人實踐中,人能夠充分地意識到他自己的主體性,他的實踐活動的每一個步驟都早已在他的謀劃中預演過了,他是從未來的角度認識他從事實踐的環境、條件的,他是根據他所掌握的現實的可能性來設計他自身的總體化道路的。

        與個人實踐相反,社會實踐則由于自身的客觀性而是具有不同程度的惰性因素的惰性實踐。因為社會實踐的主體是以多數人為核心的實踐集合體,這個主體本身就是針對個人而言的客觀化了的主體。在這個主體中,共同意志使個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縮減甚至完全褪化。因此,雖然實踐活動也具有個人實踐的那種從計劃、目的,到手段的選擇和目的的實現等等有機模型,但是,它作為集合體的活動卻是個人的被動領域,所以說社會實踐是惰性實踐。

        根據薩特的理解,惰性就是實踐的消極性,是反映在物質必然性和其他人的意志等等之中的人的主體性的否定因素。因而,惰性因素也是對辯證法的否定。本來,實踐是辯證法的源泉,由于實踐中包含著惰性因素,實踐這個唯一的辯證法王國卻包含和孕育著反辯證法的因素,實踐的規模和性質直接關系著反辯證法因素的多寡強弱。

        在個人實踐這個惰性因素最少的領域中,“思維的存在”和“存在的思維”是直接統一的,因而這種實踐直接地就是辯證法,或者說是一切辯證法的原型和構成因素,其他的辯證法都是從這種辯證法發展而來和由這種辯證法構成的。因此,薩特把個人實踐的辯證法稱作“構成的辯證法”。在作為辯證法的最原初的構成因素的“構成的辯證法”之中,物質必然性是從屬的因素,是被自由地克服了的因素,是不被人作為“擺脫不了的命運”而加以承受的因素。因而,反辯證法的因素是以隱蔽的形式深埋在辯證法的形式之中的。

        在社會實踐領域中,由于客觀性因素的增強,惰性因素便偷偷地滲入到個人的自由活動中去,腐蝕著實踐的創造精神并使其枯萎。客觀必然性以外部規律的面目“吞食了全部有計劃、有目的的結構”。這種實踐作為人們的活動是一種由外部控制的活動,其特征是“積極的被動性”。與那種體現了人的天賦自發的活動的個人實踐相比,這種實踐是一種“變了形的”、“被歪曲了的”實踐。因此,社會實踐雖然也處在辯證法的疆域之中,但卻是一種“外在的辯證法”或者說是一種被構成的辯證法。在社會實踐中,“反辯證法性”和“反實踐性”的因素明顯化起來,辯證法的王國成了反辯證法的王國。

        可見,薩特關于辯證法的思路是把實踐設定為一個圓,個人處在這個圓的中心,個人的實踐活動包含著辯證法的強力,一旦從緊緊圍繞著圓心的個人實踐向外層擴展的話,那么距圓心越遠辯證法就越稀薄,如果在社會實踐中隨著辯證法的越來越稀薄而出現了辯證法的否定形態的話那么一旦越出社會歷史走到實踐領域這個圓之外的自然界,就根本不存在什么辯證法了。所以在薩特那里,否定自然辯證法是順理成章的。

        薩特認為,反辯證法作為辯證法的否定形態,依然是自由的個人活動的無機形式,即與個人活動密不可分的。其實,在個人的實踐中反辯證法的因素就貫穿于辯證法的模型之中,但為什么在進入社會實踐中之后,反辯證法的因素才演化為惰性因素并損害著社會實踐呢?在薩特看來,根本原因是進入社會實踐之后,實踐活動的各個因素和各個環節都缺乏了對于個人的可把握性和可理解性。由此可見,在薩特那里辯證法一詞無非是表示實踐的主體性和對于主體的可把握性。哪里能夠彰明主體性,哪里就有辯證法;無論哪里,一旦彰明主體性的途徑稍有澀滯,辯證法就遭受著惰性的破壞。

        薩特把“反辯證法”看作是辯證法名目下的反題。因為,無論是個人實踐還是社會實踐都無法擺脫物質必然性的惰性因素,相反實踐的現實性正是建立在這種必然性之上的,所以,“反辯證法”存在于辯證法內部,是辯證法的環節。在人的總體化過程中,反辯證法的因素是貫穿于始終的,但在每一次實踐或每一個階段的總體化中,反辯證法有一個從隱到顯的過程。因此,我們可以在一次次實踐中看到,從辯證法到辯證法的反題即反辯證法。這時,辯證法的行程僅僅走了一半,所以必須有新的一次實踐出現,作為辯證法與反辯證法的合題。人的總體化就是在這樣的否定之否定中不斷展開的。

        可見,薩特對社會實踐充滿著懷疑,他根本不愿意去發現社會實踐與歷史發展之間的聯系,而是從個人實踐的角度去理解歷史的發展。所以當薩特去探討歷史辯證法時,就陷入了所謂“反辯證法”、“構成的辯證法”、“被構成的辯證法”“外在的辯證法”、“惰性的實踐”、“反實踐性”等等概念的詭辯之中。他引入的概念越多,思想變得也就越加混亂,以至于搞不清什么是歷史辯證法。

        注:

        [1][2][3][4][5][7][8][9][10]薩特:《辯證理性批判》倫敦1976年英文版,

        第8篇: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范文

        關鍵詞:選修課;課程開發;教師專業發展

        現代課程理論的重要奠基者、美國著名教育專家、課程理論專家拉爾夫?泰勒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指出,開發任何課程和教學計劃都必須回答四個基本問題:(1)學校試圖達到什么教育目標?(2)提供什么教育經驗最有可能達到這些目標?

        (3)怎樣有效地組織這些經驗?(4)我們如何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以實現?這四個基本問題可以進一步歸納為確定教育目標、選擇教育經驗、組織教育經驗、評價教育計劃,即泰勒原理。教育目標是課程開發的出發點與歸宿,是課程開發的核心。為保證教育目標的達成,一門成熟的選修課在課程開發時必須具有科學性、互補性、文化性、立體性、適切性等特性。因此,選修課程的開發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教師也通過選修課程的開發促進了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

        一、課程開發的科學性要求促進物理教師科學精神的提高

        我國數學家周海中說:“科學精神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對知識和真理的追求,就是要堅持實事求是。通過對課程開發過程中相關知識的查閱、確認和理解,發展、豐富自己,提高不斷超越自我的學科追求意識;提謹、細致、邏輯、簡潔和睿智的學科鉆研態度。20世紀物理學的革命告訴我們:在科學的發展道路上,科學家要創立一種新理論的時候,都必須要有敢于質疑的勇氣和堅持不懈的追求。例如,伽利略正是因為對亞里士多德“力是產生物體運動的原因”的懷疑,才建立了正確的力和運動的關系,以至于后來牛頓運動定律的產生。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和李政道正是因為敏銳地覺察到了從未被人懷疑過的宇稱守恒定律的適用范圍,大膽提出了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的論斷,才使物理學理論有了一個突破性的進展。因此,在選修課開發的過程中,每次對內容的質疑與查證,都可以不斷強化教師的科學精神并使之內化。

        二、選修課與必修課的互補性促進物理教師學術素養的提高

        選修課的內容在選擇上應該與必修課程內容有所不同,或延伸或補充,這樣就能促進教師不斷地學習高考要求之外的知識,增加學科知識儲備。物理教師的知識構成是多元的,除了物理學科知識之外,還有課程知識、教學法知識以及關于學生的知識等(如圖1)。這些知識并非截然割裂,而是相互關聯的,它們的交集就構成了一種教師所特有的知識,即學科教學知識。按照美國教育研究專家舒爾曼的觀點,PCK是關于教師如何針對特定的學科主題及學生的不同興趣與能力,將學科知識組織、調整與呈現,以進行有效教學的知識。研究與實踐表明,PCK是教師專業知識中最核心的知識。發展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可提高教師對學科知識體系、知識間的內在關聯、學科的思想方法及學科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的認識;提高教師邏輯思維能力和鉆研探究的品質。在物理與現代生活選修課航空母艦的彈射器部分內容編寫過程中,通過查閱資料,航空母艦的彈射器有彈簧復力彈射器、勢能彈射器、燃氣彈射器、蒸汽彈射器、火箭助推彈射器、電磁彈射器等,并對每種彈射器的原理和優缺點進行學習;在開發打印機噴墨打印內容編寫時,對圖2所示內容的研究等等,使教師對學科教學知識得以補充和提高。

        三、課程開發的文化性原則促進物理教師物理與人文的融合

        1.在教材開發過程中對物理知識的梳理會更加深刻地理解唯物辯證關系

        物理學是一門最基本的自然學科,它是探討物質結構和物質基本運動規律的學科,而人們往往認為物理學只是包含一些枯燥的理論公式。人們不是為了物理學而研究物理學,而是為了有助于人類、社會以及個體的發展而研究物理學,所有這些都涉及到了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些關系中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文化。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曾指出:“為了避免出現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危機,當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是消除現代文化中的兩種文化,即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間的隔閡。”楊振寧教授說:“物理學是以實驗為本的學科”,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認識論觀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物理學家奧斯特接受自然力統一的哲學思想,堅信電和磁之間存在某種潛在聯系,經過多年研究,終于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并由此開創了電磁學的新紀元,這正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特征――物質是普遍聯系的。對光本質這個問題的認識,先是牛頓的微粒說;再是惠更斯的彈性波動說;接著麥克斯韋提出電磁波動說;到20世紀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說,最終人們認識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每一種理論的建立過程都體現了“實驗(事實)―理論假設―實驗(新的事實)―修正理論”,遵循了辯證唯物主義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質點”“點電荷”“光滑”等理想模型體現出辯證唯物主義中的“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之間的辯證關系”。如此等等,教師在開發課程的過程中通過對許多物理問題的整理和思考可以認識到不論是物理文化知識本身,還是物理文化形成、發展的過程都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維方法,對人類的自然觀和哲學思想有重大的影響,從而促進教師更加深刻地認識、理解物理規律與社會哲學。

        2.在教材開發過程中對物理思想的梳理會更加深刻地認識物理理論的美學特征

        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說:“科學的探索者們最初往往是在美的光輝照耀下,去認識和發現真理。自然現象錯綜復雜,物理學則力求用簡單的方程或定律去概括自然規律,但其反映的內在規律卻是非常深刻的。”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真實的世界在邏輯上總是簡單的。”如,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反映了各種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轉化,牛頓的三大定律更是概括了宏觀低速條件下各種機械運動的規律,麥克斯韋電磁方程組將復雜的電磁現象統一其中,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基本原理簡單凝練,無不體現了簡單深刻之美。例如,引力和斥力,“電生磁”與“磁生電”,粒子與反粒子,物質與反物質,圓孔或單縫衍射圖樣的對稱,無限長直導線周圍磁場的軸對稱等等。物理定律對某種規范變換的不變性、守恒性更是貫穿于整個物理學的一種對稱形式,物理學中有許多守恒定律,如,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等等,無不體現對稱守恒美。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把電學、磁學、光學統一起來,量子力學把波動性和粒子性統一起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把時間、空間、物質和運動統一起來,這些均能體現統一和諧之美與整個物質世界中的和諧之美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課程開發的立體性原則提高物理教師實踐和駕馭信息技術的能力

        教學方法和手段應該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而靈活多樣,因材施教。而學校教育的宗旨應該是開發多種智能并幫助學生發現適合其智能特點的職業和業余愛好,讓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的同時,發現自己至少有一個方面的長處,從而熱切地追求自身內在的興趣。在多元智能理念指導下的課程開發可以通過有效組織“聽―說―看―做”等不同方法進行課程設計,幫助學生學習。課程立體化原則是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媒介靈活多樣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和課外學習活動,更好地把課內和課外學習聯系起來滿足不同學習風格學生的需求。現今比較流行的教學媒介有:(1)印刷材料,如書、雜志、小冊子等;(2)圖示媒介,包括圖表、地圖、公告牌顯示和投影器;(3)照片媒介,如照片、幻燈片、電影等;(4)電子媒介,包括網絡、錄音和錄像設備。隨著教育改革以及有效教學的深入,信息技術將更加深入地融入課堂,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可使教學內容直觀、容易理解、活躍思維、增加科學信息,而教師在開發的過程中制作電子課件、多媒體的視頻等促進了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提高,同時,教師通過制作印刷材料、模型等提高了實踐能力。

        五、課程開發的適切性原則促進物理教師對教育對象的研究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學習――內在的財富》中寫到“事實上,尊重每一個人的多樣性和特性是一個根本原則,這一原則應摒棄任何標準化的教學形式。”課程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而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習者具有的認知、情感、社會等特征都將對學習的信息加工過程產生影響。因此,課程設計是否與學習者的特征相匹配,是決定教學系統設計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高中學生大多在15~18歲,按瑞士著名發展心理學家皮亞杰所提出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11歲以上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為形式運演階段,這一階段的兒童或青少年已完全具備假設―演繹思維的能力,即不僅可以在邏輯上考慮現實的情境,而且能夠根據可能的情境進行思維;抽象思維,即能運用符號進行思維;系統思維,即在解決問題時能夠在心理上控制若干變量,同時還能考慮其他幾個變量。在此階段,認知趨于成熟的兒童逐漸擺脫了實際經驗的支柱,能夠理解并使用相互關聯的抽象概念。課程開發教師應清楚這一階段學生的特點,并按照這些特點開發課程,提高課程教育目標的達成度。

        選修課的開發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一大趨勢,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手段,作為一名教育者理應積極參與其中,把選修課開發作為促進自己專業發展的推動劑,通過選修課程開發推動教師學習。馬卡連柯告訴我們:教師的技巧,并不是一門需要天才的藝術,但它是一門需要學習才能掌握的專業。因為開發物理選修課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就是教師自身專業素養提高的過程。

        第9篇: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范文

        一、營銷傳播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論

        方法論是關于方法的理論和學說。對任何實踐活動的理論研究來說,研究方法本身的科學與否,正確與否,直接決定研究活動的成敗,換句話說,研究方法是研究成敗的關鍵因素。所謂方法論,就是在研究過程中各種方法組成的方法體系,以及對這一方法體系進行的理論說明。一般地說,方法論有兩個層面的內容:一個方面是方法論的基本原則或叫一般原理,它構成了方法體系的理論基礎,對所有方法的適用發揮這總體導向功能;另一個方面是進行研究的具體方法,它是方法體系的主干部分,在解決具體問題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我們舉例說明。這兩天筆者去自己居住的徐匯區某派出所辦理上海世博會期間機動車輛的通行證,主要是世博的184天出上海和進上海時候審查通行使用的。那么從這一政府行為來說,這其實是廣義的法律方法的具體應用,來規范人們的行為,特別是機動車輛的運動行為。那么,這個具體法律或者說行政法規的出臺,背后起決定導向作用的原則和一般原理,則是最普遍和最根本的基礎理論原理,包括法與自由、法與秩序、法與價值、法與效率等綜合基本命題的關系。我們進行一個基本的分析,就是為了世博會的安全和秩序考慮,則必須要強化保安審查程序和制度,而這一價值直接沖突了世博會期間公民的自由和社會運行的效率,如何既要保證安全和秩序,又要最大程度的減少對公民自由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沖突?弄個通行證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兼顧了方方面面的價值和利益,統籌了秩序和效率。前兩天為了實現手頭所操作的一個項目的爆炸式效益增長,潛心研究了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有所啟發,并能把社會規范的一般原理和技術能與營銷市場傳播的一般原理和技術結合起來。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揭示了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五大范疇和三大基本觀點(參考:張京宏、沈宗南 《自然辯證法分析和營銷實踐應用》,2010,上海世新)。三大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五大范疇是內容和形式、現象和本質、原因和結果、可能和現實、偶然和必然。三大基本觀點是聯系觀點、一分為二觀點、矛盾觀點。在自然辯證法里,我們學到了第一個營銷傳播學的基本方法,就是利益分析法(過去叫階級分析法)。另外還有兩個基本方法,叫價值分析法和實證分析法。

        我們寫到這里,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就是營銷傳播學的一般原理是什么。筆者曾經潛心學習過復旦大學張國良教授的《傳播學原理》和翁秀琪老師的《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也親自上過臺灣世新大學林富美教授的碩士班傳播學課程,現場課堂聽講學習。綜上學習,筆者可以給營銷傳播學確立一個基本原則,或者說叫一般原理,就是:以營銷為目的,進行以媒體渠道為載體、以動機明確的資訊為內容的信息運動。這里有幾個關系需要明確:

        一是傳播和信息資訊內容的關系。世界上沒有不承載信息資訊內容的傳播,廣義上也沒有不進行傳播的資訊信息。只要不傳播,不說出來,那就不是信息或資訊。爛在肚子里的叫秘密。只要說出來了,就是信息資訊,只要說出來給任何一個人聽,那就是傳播了。所以信息資訊和傳播的關系,就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二是傳播的信息資訊的對等性和可接受性。魯迅所說,北京撿煤碴的老太太,不會養蘭花;賈府里的焦大,也不會愛林妹妹。存在這么一個問題,特別是搞市場營銷策劃的人,你的廣告內容要寫給誰,目標客戶習慣怎么樣的語法邏輯,十分關鍵。如果你給北京撿煤渣的老太太寫一個DM,內容講怎么養蘭花,可能她沒興趣;如果講如何在更短時間里、在什么具體地方能撿到更多更好的煤渣,老太太一準會看。雖然是個比喻,但道理很清楚。這里使用的分析方法,就是利益分析法。

        我們接著說說方法論中的其他兩個方法。先說價值分析法。營銷策劃學和營銷傳播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問,它是應用科學而決不是哲學。哲學的任務,是用不同的方式來解釋世界,解釋市場,解釋銷售。而問題在于,如何擴大市場?如何提升銷售業績?那么,接著提出來的問題就是:人們為什么要擴大市場又應當如何擴大市場?人們為什么要提升銷售業績又如何提升銷售業績?這個問題一旦被提出,就立即來到了價值判斷的領域。價值分析方法之所以重要,價值判斷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其揭示了人類市場實踐活動的動機和目的。在人們的社會實踐和市場實踐活動中,市場和營銷與人們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存在和被感知的關系,同時還是人們的主觀目的所指向和所要改造的對象,與人們建立了新的價值關系,簡單說人們的第一目的就是要通過營銷活動和市場活動獲得利益價值首先是利潤。當人們進行企業策劃決策的時候,本質上去是運用價值準則在沖突的利益中作出最基本的選擇。筆者的一個業界實踐的導師,經常給筆者說,在企業市場和營銷實踐中,許多決策往往是最基本的,決不是最完美的。而最基本的決策的核心依據,就是企業的基本價值準則。

        再說說實證分析法。我們在市場實踐中和營銷實踐中,經常使用的就是實證分析法。比如說企業要開發或或引進一個新產品,到底合適不合適?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實踐一下,試驗運營一段實踐,進行一些基本價值利益的評估,比如是否可落地的核心標準之一為是否有凈利潤產生、風險大小、成本利潤率等。在實證分析法里,調查法,比較法和邏輯分析法比較經常地被應用。邏輯分析法中,具體形式中比較實用的有歸納與演繹、分析和綜合、比較與分類、科學抽象法、數學建模法等。

        二、營銷傳播學的一般具體技術應用

        筆者今天下午去了上海普陀區的118廣場,去考察在一線終端的營銷傳播具體技術的應用情況。因為筆者相信,智慧就在民眾之中,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在一家面包店門口,筆者看到了一個BOARD的廣告,內容是這么寫的:“**面包,可能是最好吃的面包”。很簡單的一句話。我們來分析:

        傳播目的:是為了銷售面包,取得銷售業績,獲得利潤。

        傳播渠道:廣告板方式

        傳播資訊:可能是最好吃的面包

        傳播動機:誘導客戶進行消費

        我們再來具體分析其內容的語言文字。其實還有個方法叫語言分析法,就是分析文字的內容和邏輯。如果上面的廣告直接寫“最好吃的面包”,是違反廣告法的,工商會來查的,包括網站上也不能隨便寫。但加上“可能”兩字,既有傾向性和誘導性,又沒有表達得出格,這就是具體技術細節方面的學問。

        在具體的傳播技術應用中,無法回避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營銷傳播的價值問題和價值判斷問題,因為如果要改善擴大市場,改善銷售業績,就不得不分析動機和目的,而分析動機和目的,則一定要回到價值判斷和價值評估問題上,價值評估是決策的基本依據,而所有的動機的形成,都是決策的結果和體現;另一個是營銷傳播本身的價值問題,也是一個本體論的問題。在本體論方面,筆者建議從目的性、價值性和利益性三個緯度進行分析即可。

        同樣是今天去的118廣場,筆者看到了一家特色店,叫*木匠,它對自己的傳播用了四個字:“我善治木”。我們來進行一個分析:

        傳播目的:是為了銷售木制產品,取得銷售業績,獲得利潤。

        傳播渠道:廣告板方式

        傳播資訊:我善治木

        傳播動機:使客戶通過聯想,提升產品質量感覺,以引導消費

        三、小結

        本文主要研究了營銷傳播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框架,并說明了具體的幾種主要方法,也給出了實踐中的案例加以說明。希望能對相關人員有所啟發和參考。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最新久久免费网址 | 久久五月丁香激情综合 | 夜夜久久国产精品亚州AV | 日本无遮真人祼交视频 |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日本 | 一本大道中文日本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