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水土保持知識范文

        水土保持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水土保持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水土保持知識

        第1篇:水土保持知識范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以下簡稱《水土保持法》的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對有下列破壞水土資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和個人,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進行檢舉:

        (一)違法毀林或者毀草場開荒,破壞植被的;

        (二)違法開墾荒坡地的;

        (三)向江河、湖泊、水庫和專門存放地以外的溝渠傾倒廢棄沙、石、土或者尾礦廢渣的;

        (四)破壞水土保持設施的;

        (五)有破壞水土資源、造成水土流失的其他行為的。

        第三條水土流失防治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實行水土流失防治目標責任制。

        第四條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設立的水土保持機構,可以行使《水土保持法》和本條例規定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對水土保持工作的職權。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批準的水土保持規劃確定的任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專項資金,組織實施,并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安排水土流失地區的部分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和農業發展基金等資金,用于水土保持。

        第六條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按國家、省、縣三級劃分,具體范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告。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可以分為重點預防保護區、重點監督區和重點治理區。

        第七條水土流失嚴重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水土保持中等專業學校或者在有關院校開設水土保持專業。中小學的有關課程,應當包含水土保持方面的內容。

        第二章預防

        第八條山區、丘陵區、風沙區的地方人民政府,對從事挖藥材、養柞蠶、燒木炭、燒磚瓦等副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根據水土保持的要求,加強管理,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惡化。

        第九條在水土流失嚴重、草場少的地區,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應當采取措施,推行舍飼,改變野外放牧習慣。

        第十條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因地制宜,組織營造薪炭林,發展小水電、風力發電,發展沼氣,利用太陽能,推廣節能灶。

        第十一條《水土保持法》施行前已在禁止開墾的陡坡地上開墾種植農作物的,應當在平地或者緩坡地建設基本農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將已開墾的陡坡耕地逐步退耕,植樹種草;退耕確有困難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限期修成梯田,或者采取其他水土保持措施。

        第十二條依法申請開墾荒坡地的,必須同時提出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報縣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所屬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機構批準。

        第十三條在林區采伐林木的,采伐方案中必須有采伐區水土保持措施。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采伐方案后,應當將采伐方案抄送水行政主管部門,共同監督實施采伐區水土保持措施。

        第十四條在山區、丘陵區、風沙區修建鐵路、公路、水工程,開辦礦山企業、電力企業和其他大中型工業企業,其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必須先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在山區、丘陵區、風沙區依法開辦鄉鎮集體礦山企業和個體申請采礦,必須填寫“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申請辦理采礦批準手續。建設工程中的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應當有水行政主管部門參加并簽署意見。水土保持設施經驗收不合格的,建設工程不得投產使用。水土保持方案的具體報批辦法,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五條《水土保持法》施行前已建或者在建并造成水土流失的生產建設項目,生產建設單位必須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第三章治理

        第十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國有農場、林場、牧場和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及農民,在禁止開墾坡度以下的坡耕地,按照水土保持規劃,修筑水平梯田和蓄水保土工程,整治排水系統,治理水土流失。

        第十七條水土流失地區的集體所有的土地承包給個人使用的,應當將治理水土流失的責任列入承包合同。當地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和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應當監督承包合同的履行。

        第十八條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的水土流失,可以由農民個人、聯戶或者專業隊承包治理,也可以由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個人投資投勞入股治理。實行承包治理的,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簽訂承包治理合同。在承包期內,承包方經發包方同意,可以將承包治理合同轉讓給第三者。

        第十九條企業事業單位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應當負責治理。因技術等原因無力自行治理的,可以交納防治費,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治理。防治費的收取標準和使用管理辦法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主管物價的部門會同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條對水行政主管部門投資營造的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和防風固沙林進行撫育和更新性質的采伐時,所提取的育林基金應當用于營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和防風固沙林。

        第二十一條建成的水土保持設施和種植的林草,應當按照國家技術標準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的,應當建立檔案,設立標志,落實管護責任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或者侵占水土保持設施。企業事業單位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損壞水土保持設施的,應當給予補償。

        第四章監督

        第二十二條《水土保護法》第二十九條所稱水土保持監測網絡,是指全國水土保持監測中心,大江大河流域水土保持中心站,省、自治區、直轄市水土保持監測站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防治區水土保持監測分站。水土保持監測網絡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三條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分別公告水土保持監測情況。公告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水土流失的面積、分布狀況和流失程度;

        (二)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及其發展趨勢;

        (三)水土流失防治情況及其效益。

        第二十四條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務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定期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通報本單位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情況。

        第二十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水土保持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對《水土保持法》和本條例的執行情況實施監督檢查。水土保持監督人員依法執行公務時,應當持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頒發的水土保持監督檢查證件。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六條依照《水土保持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罰款幅度為非法開墾的陡坡地每平方米一元至二元。

        第二十七條依照《水土保持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罰款幅度為擅自開墾的荒坡地每平方米零點五元至一元。

        第二十八條依照《水土保持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罰款幅度為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

        第二十九條依照《水土保持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罰款幅度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積每平方米二元至五元。

        第三十條依照《水土保持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處以罰款的,罰款幅度為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

        第三十一條破壞水土保持設施,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二條依照《水土保持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水行政主管部門處理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糾紛的,應當提出申請報告。申請報告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二)受到水土流失危害的時間、地點、范圍;

        (三)損失清單;

        (四)證據。

        第三十三條由于發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而造成水土流失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水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的種類、程度、時間和已采取的措施等情況,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查實并作出“不能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危害”認定的,免予承擔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2篇:水土保持知識范文

        【關鍵詞】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1.自然概況

        1.1地理位置和行政區劃

        雙遼市地處吉林省西部,屬松遼平原一部分。位于東經″123°20′至124°05′,北緯43°20′至44°05′之間。東與公主嶺接壤,西連內蒙古哲里木盟的科左中、后旗,南接遼寧省昌圖縣和本省梨樹縣,北鄰長嶺縣,地勢由東向西南逐漸低下。全市東西寬62公里,南北長89公里,幅員3121.2平方公里。

        1.2地貌與植被情況

        我市地貌屬堆積地形類型,根據各地質發育歷史為第四系沉積物結構,東部高,西部低,西南隆起,按地表形態分中北部沖積湖積平原區,區內分布連綿起伏的固定半固定沙丘,部分沙丘和堿地互相交錯,大部分地塊為風沙土。

        我市共有林地面積6.7萬公頃,占總土地面積23%,森林覆蓋率為25%。各類草地面積7.5萬公頃,占總土地面積24%,大部分荒草地已開墾為農田或進行林牧業生產,原始植被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使現存林草達到保持水土功能大為削弱。市內植被種類較多,是國家畜牧業基地之一。目前草原上長著羊草、披堿草、堿草、堿茅、蘆葦及人工種植苜蓿草、草木棲等。

        2.水土保持措施基本情況

        2.1水土流失現狀

        我市幅員312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2萬公頃。1949年我市水土流失面積133.194公頃,到2004年水土流失面積為93635公頃,其中風蝕面積84.69公頃,水蝕面積8406公頃,人為因素水土流失面積1160公頃。重點分布在雙遼北部沙坨地區臥虎鎮,玻璃山鎮、服先鎮等。

        2.2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

        人為因素:我市50年代初期,生態環境尚好,北部沙坨地區呈草原生態,南部河套地區灌木叢生,水蝕,風蝕的現象較輕,農業處于良好的“小氣候”環境中,6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增多,農民缺乏對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認識,以及限制墾荒措施不利,加之畜牧養自由散放,破壞了植被,加重了風蝕、水蝕程度。

        自然因素對水土流失的影響:我市屬于風沙干旱地區,水土流失以風蝕為主,由于受季風影響,春季西南風較多,氣象資料表明多年平均發生頻率為19%,平均風速3.7米/秒,最大風速24米秒。年平均大風天數70.1天,3-5月份為33.7天,占全年大風次數的48%。

        危害:由于多年來人為因素及自然因素,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對我市工農業產業極大危害。由其對農業生產,春季3―5月份不僅妨礙農田耕種,而且由于風把播后的農田表土,肥料,種籽刮走,并把發出的幼苗連根剝出,同時草原退化,使畜牧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2.3基本作法

        對于水土流失,我市歷年采取不同措施進行治理。從1973年,建設林網防風固沙,總面積到57547公頃,2000年發展林地84公頃,其它治理耕地60公頃。1983年和1984年在玻璃山鎮建水土保持試驗基地,栽植防風固沙林,農田防護林網,改善了當地的農業環境,對水土流失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效果很好。2002年,雙遼市玻璃山風蝕片水土保持治理面積355公頃。特別是1998年洪水過后,我市對東遼河、西遼河、新開河、張家排干等主要河流及回水堤防進行整修加固、護岸、植樹綠化,對東西遼河險工采取丁壩,軟體沉排護岸進行險工治理,治險固土,對防止河灘地,淘涮兌地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低洼易澇,水蝕堿地改造成水田,有效地抵御了水害侵害。在對我市水土流失治理期間以至今后的更長時期內,我們要加強對水行政執法人員隊伍建設,嚴格執行“一法兩例”,對違反法律、法規的現象進行嚴厲打擊,徹底扭轉一邊治理,一邊破壞的局面發生。

        3.水土流失治理目標

        3.1指導思想

        根據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以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和我市縣城經濟戰略為指導,正確認識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合理利用水土資源,以發展生態環保型效益經濟,以改善農牧業生產條件為宗旨,以恢復和增加植被,改善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為目標,以生態建設為重點,擴大林草面積,增加植被覆蓋率,增強生態防護功能,充分發揮工程措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國民經濟與社會民展,生態環境持續穩定和協調發展的目標。

        3.2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3.2.1農業措施

        東西遼河沿岸鄉鎮耕地80%的耕地是黑土,黑粘土,厚度在20-50cm,此類土壤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農作物所需的養料,深耕、中耕和培土是保土保水簡而易行的耕地措施。

        我市北部土壤多為沙土,風沙土和小部分鹽堿土,是我市重度風蝕區,改良土壤保水保土增加土壤中的團粒結構,采取黑土壓沙土,沙土壓堿土,增加農肥的辦法,可以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質含量,從而改變土壤結構減少風災侵蝕。以上土壤改良措施與林業措施同時進行。

        種草也是保水保良土壤的根本措施。種草蓄水保土,防風固沙,不僅可以減少雨水沖刷,還可以徑流,攔截泥土,固土防沖、改良土壤。基本草場進行改良,沙、堿化草原進行治理,種草采用撒播形式,除新開發草場外,對原有已退化、產量低、品質差天然草場、草地補播,本次規劃種草面積13920公頃,其中恢復已退化草場5000公頃,荒漠沙丘種草8920公頃。

        3.2.2林業措施

        在風蝕較嚴重區內,種植防風固沙林,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采用喬木、灌木或喬灌結合。農田營造防護林網,按一定規格,構成林網減少風災侵蝕。河流堤防栽種護堤護岸林,從而減少水土流失災害。

        規劃防風固沙林24982公頃,沙丘崗地栽樹18271.5公頃,疏林、殘林地補栽6710.5公頃,農田防護林40735公頃,護堤林2098.16公頃,為提高經濟效益,栽植果林面積893公頃。

        3.2.3水利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減少水蝕,防洪除澇工程必不可少,東、西遼河險工險段采取丁壩,軟體沉排護岸、下馬杈、柳石枕等措施,以防止河灘地淘刷兌地。河道堤防進行整個加固,穿堤涵11處,單井柱橋13座,涵管橋158座,土埋涵349處,溝渠950km,村路475km.。

        第3篇:水土保持知識范文

        【關鍵詞】 水土保持 質量 問題 措施

        1 水土保持工程的重要性

        就我國目前的水土現狀來看,我國的很多地區的江河湖泊都出現了上游水土流失嚴重的現象,上游的水土流失使得很多下游的湖泊出現了干涸或者斷流的現象,嚴重影響到了附近的居民的正常生活,影響到了我國的發展。隨著水土保持工程和我國的長治久安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水土保持工程質量對于依托江河發展的地區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國在水土保持工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將這部分資源投入到最合適的地方,進而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就顯得十分關鍵,而重視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過程也是保證資源有效使用的過程,因而需要得到有關部門的有效重視。

        2 水土保持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現階段的水土保持工程的質量問題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形成:第一方面,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技術水平不高,施工人員的素質較低;第二方面,水土保持工程的工程施工設備落后;第三方面,工程質量控制體系不完善。

        2.1 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技術水平不高,管理人員的素質較低

        由于我國的水土保持工程的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很多施工單位對于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和其他的項目施工之間的差異性認識不夠充分,很多的技術人員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技術方面的教育,僅僅經歷了短暫的培訓或者學習,因而對于施工技術的選擇方面仍然較為欠缺。技術的欠缺直接導致了工程質量的低下。除了技術人員的素質欠缺之外,管理人員的素質同樣存在問題。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對于施工過程的認識不全面,對于施工過程的監督不到位,同時對于自身的責任認識不明確等都使得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被發現,進而造成工程質量的下降。

        2.2 水土保持工程的工程施工設備落后

        對于水土保持工程來說,通常工程具有規模大、施工時間長以及施工條件復雜的特點。因而,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大型的施工設備和專業的質量檢測設備。然而,我國的水土工程施工中很多地區由于種種原因并沒有采用這些先進的設備,而是依靠傳統的手段來進行監測,因而,工程施工過程中人的主觀因素對工程的影響較大,使得工程的質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

        2.3 工程質量控制體系不完善

        質量控制是水土保持工程的重要的內容,由于我國的水土保持工程起步較晚,目前仍然沒有一個完善的工程質量控制體系,對于工程質量的控制更多的還是依靠較為分散的工程驗收環節。并且,由于我國的工程質量控制體系的不完善,很多國家監督部門的權利和責任不能得到有效明確的劃分,因而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了監管部門之間權責部分的現象,進而出現很多問題,影響工程的施工,同時也使得工程質量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3 加強水土保持工程質量的措施

        針對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中出現的問題,為了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的質量,有關部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方面,加強水土保持工程施工隊伍的建設;第二方面,增加對于水土保持工程的資金投入;第三,加強對于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的監管力度完善現有的質量控制體系。

        要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的質量,最根本的就是提高施工水平。因而,培養具有專業的施工技術的施工人員就變得至關重要。有關單位應根據自身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員工進行培養。值得注意的是培養和培訓是不盡相同的,由于我國的施工技術并不完善,因而單位應增加人才培養方面的投入,通過到國外進修、考察等多種方式逐漸掌握先進的施工技術,進而有效的應用于我國的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過程當中。除此之外,有關單位還應加強對于管理人員的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和績效考核機制,從而有效的規范監督管理人員的行為,使他們將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國家在水土保持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是水土保持工程的資金量仍然不夠充足。由于資金的原因,很多先進的設備不能大量的投入使用,使得無論是工期還是質量都不盡如人意。因而,國家要加大在相關方面的投,除了要增加財政投入之外,有關部門應根據區域特點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實際情況在本地區進行有效的融資,通過有效的融資為水土保持工程提供更多先進的施工設備和檢測設備,從而使水土保持工程施工過程中有更多的保證。

        作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實施項目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我國的社會建設和發展密切相關。因而,為了保證我國的水土保持工程的質量,國家有關部門就要完善現有的水土保持工程質量控制體系。通過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使各個監督部門之間的責任得到明確的劃分,進而使各個部門可以更高的履行自己的職責。除此之外,通過完善現有的質量控制體系,將較為分散的質量檢驗和監督環節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從而使監督的作用被充分的發揮出來,進而使工程質量得到保證。

        4 結語

        水土保持工程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高質量的水土保持工程不僅保證沿線居民的生活而且還可以實現對于自然災害的防治。在當今社會,隨著人們思想意識的變化,人們對于水土保持工程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增加,因而,有關部門要認識到現階段我國水土保持工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引進先進的設備,從而提高我國的水土保持工程的質量,進而使我國水土保持中存在的漏洞被徹底解決,使我國的生態建設水平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劉占一.對現階段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措施的思考[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3,9(3)22-23.

        [2]胡光宇.淺析水土保持工程的質量控制措施[J].科技研究,2014,22(12)21-23.

        第4篇:水土保持知識范文

        關鍵詞:小流域 水土保持 綜合治理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在大力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不惜破壞生態環境與水資源,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在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問題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具有極強的優勢,能夠平衡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1.實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重要性

        1.1人為因素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自然生態環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全球自然環境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小流域水土流失現象非常突出。在部分落后地區,經濟條件非常差,人們為了獲得更多的生活來源,不惜破壞森林,使得植被生長環境被破壞,最終引發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不僅如此,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資源利用率非常低,生產方式過于粗放,土地失去肥力后就盲目再開荒,給土壤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在開發與利用水資源的過程中,忽視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導致自然生態環境被破壞。

        1.2自然因素

        在某種情況下,特殊的自然環境也會導致小流域水土流失。我國很多地區沙漠化現象非常嚴重,非常容易受到風雨破壞,還有部分地區降水量非常多,也對小流域水土資源生態環境帶了不利影響。

        2.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實施要求

        2.1及時調整開發模式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在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很多生產建設活動都極其不合理,造成了嚴重的水土資源浪費。在落后農村地區,農業生產十分落后,給土壤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在耕作的過程中,其順坡耕作,陡坡開荒,使得深松面積非常少,土地長時間缺少植被,抗蝕能力非常差。這些落后的開發模式,導致小流域水土流失現象非常嚴重,很多植被都缺乏必要的生長環境,整個生態圈的平衡被打破,造成非常惡劣的后果。所以,在小流域水土保護綜合治理的過程中,人們應積極轉變思想,改變開發模式。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應注重水土資源保護工作,改變以往掠奪資源的模式,積極培育資源,現實水土資源的科學開發與利用,從而逐步恢復水土生態環境。

        2.2與經濟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

        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得到了顯著提高,經濟發展模式開始向生態產業化與商業化融合的結構模式轉變。基于此,在小流域綜合治理的過程中,應和經濟發展緊密聯系的一起。各項具體的治理措施應與經濟建設協調好,不阻礙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應從小流域水土治理的具體狀況出發,兩方面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3.概述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優勢

        3.1有效地促進經濟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很多偏遠地區的客觀條件非常差,經濟水平非常低。為了獲得更多的生活資源,改變貧困的現狀,人們對水土資源進行了掠奪性的開發,導致土地結構惡化、水土資源浪費、生態環境被破壞,最終致使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出現。所以,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過程中,各地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積極推廣各種典型的綜合治理開發建設經驗,結合自身所在區域的具體狀況,構建起獨特的治理模式與經濟發展模式。各地在發展的過程中應從自身的優勢出發,著重打造特色產業,比方說依托生態化發展模式而形成的水果、蔬菜、畜牧產業。這樣一來,在滿足消費市場的過程中,獲得經濟利益,實現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從而全面提高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發展農村產業經濟的過程中,應不斷引進新的管理技術,健全各項治理措施,優化當地的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3.2加強水土資源的保護力度,提高抵御洪澇災害的能力

        在生態環境中,水土資源為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但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還直接影響到生態環境的整體狀況。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過程中,各項具體措施應能夠加強水土資源的保護力度,提高水土資源的科學利用程度,使得水土資源與社會發展兩方面能夠實現和諧統一。在此過程中,綠化植物的覆蓋面積應不斷擴大,從而減少沙漠化的影響,避免沙漠化面積的持續擴大。我們可以采用層層設防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調控地表徑流和降水量,使得暴雨與洪澇災害產生的不利影響達到最小化。在農牧業發展的過程中,應加強水資源的二次利用,這對于改善土壤結構也具有重要意義。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應引入先進的生產技術,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及時恢復與改善被破壞的土壤,使得土壤結構趨于優良,不但有助于農作物的生長,還能夠為各種綠色植被的生長創造有力的環境,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雙贏。

        3.3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過程中,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水土資源的利用與開發更為科學,水土流失的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農業生產所面對的各項條件有了明顯改觀。在綜合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的過程中,水土資源能夠被合理的利用,以往的坡耕地被改造成梯田就是一項非常有效的措施。在提高農業產值的過程中,梯田的抗災能力與蓄水保土的能力都得到顯著提升,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表現。

        4.結束語

        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的實施是基于我國具體的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狀況而做出的重要舉措。我們各級地方政府應加快轉變思想觀念,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積極學習與總結經驗,規劃出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工作的路線,使得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工作和諧統一,提高當地的經濟水平,改良生態環境,從根本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作為一項艱巨的復雜任務,小流域水土保護綜合治理要求相關部門及時引入先進的技術,妥善處理好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在不阻礙經濟發展的前提下,科學利用水土資源,減少水土流失現象,降低水土流失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第5篇:水土保持知識范文

        關鍵詞:水土保持;補償費;標準

        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具有法律合理性,對保護水土資源、促進當地水土流失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時值水利部和國務院法制辦正在著手我國《水土保持法》的修訂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也在加緊研究和出臺有關生態補償的綜合政策。本文考察了我國現行水土保持“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制度的法律依據、立法現狀、法律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建議,以期對國家立法和政策的完善有所助益。

        1.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收繳的標準

        我們查閱了新疆、黑龍江、天津、北京、廣東、河北等省(市、區)的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收費標準,基本上是一個模式。生物措施補償費。依據自然資源開發、生產建設占地面積及對水土保持設施的損壞面積,一次性繳納補償費每平方米0.5-3元,新疆最低,每平方米0.5元,河北最高,每平方米3元。工程措施補償費。對損毀的固定觀測設施、塘壩、谷坊壩、護坡、梯田等水土保持工程設施,按其恢復同等標準的工程造價征收。從多年的實踐來看,目前的收費標準不科學、存在諸多弊端,對從事開發建設項目企事業單位來講也不合理。比如輸電線路的架設、石油物探等工程,雖然損壞原地貌,但損壞程度低,經過及時治理,馬上可以恢復水土保持設施的功能。而公路、房地產等建設屬于永久性占地,永遠不可能恢復水土保持設施的功能,但所繳納的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是一樣的。如何克服這種弊端?我們認為水土保持功能是持續有效的發揮,應該在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收費標準上考慮時間的因素,區別對待。

        2.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制度問題

        就“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制度而言,地方的相關立法對上位法加以擴張和改進――盡管這些擴張和改進有些游離出上位法的框架,但是很多方面仍然具有相當的合理性,對該制度的落實和效用的發揮具有積極的作用,值得在修改相關法律法規時加以借鑒。地方立法的經驗主要有:擴大補償費的補償對象范圍,將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自然環境客體和生物設施也納入到補償對象的范圍之中。對補償費的征收標準作了較為細致的規定,便于執行。補償費征收所得的用途除了對自然環境客體和水土保持設施(包括工程設施和生物設施)的直接補償以外,還部分地用于水土保持隊伍和機構的能力建設,有利于生態補償的有效和長期實施。執行程序上運用了法院強制執行等措施。

        但是,“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制度在國家立法、國家立法與地方立法的銜接、法律法規的實施方面尚存不足之處。主要問題有:一是國家立法在宏觀上的欠缺。《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沒有為“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制度提供充分的法律前提,“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制度存在地方立法對上位法的突破和超越。我國現行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缺乏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維護性補償和治理性補償的制度設計意圖,尚沒有形成國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統一、相互協調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措施。二是具體制度方面存在不足。“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制度的補償標準沒有因地制宜地有所區別,而是一刀切;各地的費種名稱、含義、征收范圍和征收標準等要素的界定各異;征收的對象有待從建設項目擴大到其他對水土保持產生影響的行業領域;跨省和跨流域開發建設項目的補償費的征收主體不統一、不明確,容易造成重復征收問題;補償費征收使用管理有待規范。

        3.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制度對策

        針對前文的分析,筆者提出完善我國“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制度的對策建議如下:國家立法應當具有設計和規范水土保持生態補償制度的宏觀目的和整體制度設計。應當提出水土保持維護性補償和治理性補償的概念,使其與現行的“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制度和“水土流失防治費”制度相對應。就水土保持維護性補償而言,其對象應當包括具備水土保持功能的水土保持設施(人為的工程或生物設施)、天然的植被和自然地理物態三大類。此三類補償對象,如果課以補償費用支付,則應當制定各自的補償標準,并考慮開發建設所處的水土環境的惡劣程度,附加支付加權系數。至于名稱,總稱為“水土保持功能維護補償費”,子名稱則可分別稱為“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水土保持植被補償費”和“水土保持自然功能維護補償費”。這里的“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是指單位或個人在生產建設活動中,占用或破壞了水土保持部門投資修建的設施及治理成果,而支付的賠償費用,是責任人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水土保持設施及成果是國家及政府為了防治水土流失,通過水土保持部門投資建設的,是國家財產的一部分,侵占或破壞了理應給予賠償。賠償費交予代表國家和政府行使水土保持職能的水土保持部門,由水土保持部門繼續用于水土流失的防治。賠償費的多少應按水土保持部門的實際投入及具有的實際經濟價值來確定。對不主動交納賠償費的,水土保持部門有權責令責任人交納。而“水土保持植被補償費”,則可以與林業、農業、草原領域的植被保護補償費建立制度銜接。具體的立法對策相應為:修訂《水土保持法》,增加水土保持生態補償的規定,建立“水土保持功能維護補償費制度”。修訂《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對“水土保持功能維護補償費制度”和“水土流失治理費制度”加以具體化,確定名稱、征收對象,授權性規定由職能部門制定統一的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的管理辦法。各地應當依照新修訂的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修訂地方的實施辦法。各地應當統一費種的名稱和含義,完善相應制度,并在實踐中嚴格貫徹執行。

        參考文獻:

        第6篇:水土保持知識范文

        關鍵詞: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對位配置

        中圖分類號:S157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對位配置,屬于自然科學范疇,不是什么高深的學術問題,而是現實的實踐操作內容。加強植被針對性種植養護,改變農耕方式,采取系列水土保持措施,體現的是環保意識。什么是生態位,水土保持中有什么樣的對位配置,具體實施對位配置用什么的研究方法,在南方如何進行植物措施對位配置,是本文要具體研究的問題。

        1 生態位的屬性

        生態位是指個體或種群在群落中的時空位置和功能關系,也就是在區域范圍內,生物本身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所發揮的作用和能量。在一定區域內,隨著生物種類的多元化呈現趨勢的持續發展,每種生物都會在這個生物體系中表現出自己的個性特征,這就是1個生物的1個生態位。生態位是由生物體和其周圍生存環境構成的,研究生態位自然要對生物生存環境進行相關分析,找到生物生育對環境資源的需求以及與環境資源條件之間的發展變化規律,這些相關元素構成生態位的總體框架。

        2 關于水土保持對位配置

        2.1 對位配置

        所謂對位配置,就是指生物主體與生物生存環境資源之間存在的需求關系是不是達成一致與和諧。生物主體要依賴一定的環境進行生長和發展,而生物生存所面臨的環境資源是1個動態的變化過程,2個動態因素相互之間的磨合自然就有一個適宜度的問題。生物主體和其生存資源環境達成較高契合度,生物主體就會表現出更明顯生物特征。相反,如果生物主體生存環境出現不匹配,生物主體就會表現出抗逆,結果當然是兩敗俱傷。所以,對位配置就是要生物主體和生物存在環境資源之間能夠達成高度和諧,提高這個對位配置指數。

        水土保持中的對位配置就是在小流域水土保護中,區域內的各類生物能夠和水土保持環境形成高度契合,讓區域內的生物能夠發揮最大生態效益,為小流域水土保持起到應有的積極的作用,實現區域內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2.2 層次結構

        小流域生態系統是一個多層次的組合體,每個層次的系統又是上一級層系的一個因子。在每個層系中都有眾多的生物主體和生存環境因素構成的對位關系,而且有些層系中的對位關系會表現出特別性,這些特殊的對位匹配往往是關注的重點。因為,每個生態層系水平都是由個體、種群、群落和區域生態景觀等因素決定的,所以,一些干擾因素在不同層系中所產生的制約功能和制衡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正常情況下,低層系上生發的干擾比較快速但能量較小,而高層系上生發的干擾就會顯現出大型和緩慢特點。

        根據水土保持生態位的能級、層系分布,可以將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對位配置分為這樣幾個對位關系:宏觀對位、空間對位、技術對位、管理對位、時序對位。

        宏觀對位自然是指小流域綜合治理總體規劃設計;空間對位是針對小流域空間情況實施對應的時空防治措施,與所需立地條件形成對位配置;技術對位是指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根據不同時空需要采取不同技術措施,像干旱地區抗旱造林技術,就需要有特別的技術支持,才能實現對位配置的良好融合;管理對位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治理過程中所采取的管理措施與施工環境的對位配置;時序對位是指不同時空實施步驟與實施條件形成對位配置。

        3 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對位配置研究方法

        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是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工程,在對位配置研究方面也有相當大的難度。針對環境變量的多維性,優良物種和劣勢物種的共生性,采用多元維統計方法進行相關計算,可以得出相應的匹配指數;或者采用自由利用函數生態位方法,研究出自由利用函數生態為表明生物主體耐受性限度發生的情況,反映生物主體如何作為和如何利用環境資源的。這2種計算方法都比較抽象繁瑣,可操作性也不強。因此,現在大多采用實踐方法,也就是進行實地調查。通過對區域內生物類型與資源環境結果,進行相關分析研究,查明相關適應度,總結出生物主體與資源環境的對位配置適宜度。這也是實現生物體生長需求位于環境資源位對位配置的最有效途徑。

        4 金沙江下游水土保持植物對位配置研究

        4.1 氣候因子和植被對位配置

        金沙江下游區域在四川南部和云南北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特征,降水比較集中,干雨季分明;由于地形原因,呈現垂直氣候變化,氣候類型眾多,對林農業有利。在金沙江下游區域水土保持治理中,生物主體與氣候對位配置被普遍采用,收到比較好的效果。這里的對位配置模式也是多種多樣:

        對位配置模式1:在海拔800m以下的河谷區域,立地坡度在25°以下的,利用金沙江河谷干熱氣候、晝夜溫差大、光照強的特點,集中種植“雷波臍橙”,有利于水果糖分積累。這些果樹的良好生長,大幅減少了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形成良好對位配置。

        對位配置模式2:在海拔800m以上的半山坡,光照較差,選擇適宜度較高的花椒、核桃栽植或者是選擇一些干果,像板栗、桐等,也都獲得不錯的收益。這些高海拔植物,對水土保持起到重要作用,對位配置較好。

        對位配置模式3:在河谷與半山之間的荒坡上,坡度大于25°,選擇核桃和新銀合歡栽植。核桃耐干旱,好管理,新銀合歡有較好的水保護功能,在減少水土流失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而且能夠給農民帶來一些經濟收入。對位配置自然是令人滿意的。

        4.2 農耕措施與水土保持對位配置

        根據金沙江下游當地農作制度和市場需要,在區域內大力引進高產作物品種,像玉米、大豆、花生、紅薯,不僅能夠提升產量,讓農民增加收入,而且對治理水土流失有重要作用。這個地區先后引進20個玉米新品種、3個花生品種、6個大豆品種、3個紅薯新品種。在種植模式上,大多推行間作套種的方式,提高了植物覆蓋度。像玉米與大豆套種、玉米與紅薯套種、玉米與花生套種。特別是實行等高種植,對護坡阻住徑流非常有幫助,減少了水土流失,還能改善土壤墑情,提高作物產量。針對區域土層較為淺薄的立地,還大力推行了薄膜覆蓋種植和秸稈覆蓋種植,對水土保持都非常有效。農耕措施與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形成良好對位配置。

        4.3 工程措施與水土保持治理對位配置

        針對區域內山坡耕地較多的特點,在治理過程中,主要采取修建灌排渠、蓄水池等措施,改善立地條件。在海拔800m修建引水渠,在選擇合理位置設置排灌渠、蓄水池,能夠有效攔截徑流和泥沙,不僅解決了農耕水源問題,還減少了水土流失。加上中低產田改造,將山坡地改成梯田,甚至可以栽植水稻等農作物,有效保持了水土流失。這些工程措施與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對位配置高度契合。

        4.4 其他配套措施與水土保持治理對位配置

        水土保持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大力提倡造林綠化,是積極有效的主動防治措施。保護森林資源,禁止亂砍亂伐可以有效保持水土;指導當地農民興建沼氣池,也能夠減少農民砍伐植被的現象;對牲畜進行圈養,減少放牧,對有效保土保水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5 結語

        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對位配置,是以生物手段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舉措。通過用自然植被來改善自然環境,用生物因素對應自然因素,不僅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水土治理手段,更是體現環境保護的理念。提高植物對位配置契合度,就可以針對性實施生物發展戰略,在給農民朋友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實現了水土環境的整治,是多贏的局面。大力推行水土保持植物對位配置治理模式,符合自然發展規律,帶有極高的針對性,代表水土保持治理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張富,余新曉,孫蘭東.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對位配置研究[J].水土保持通報,2007(03).

        [2] 張富,高嶙,趙克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與徑流調控工程對位配置數量化分析[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11(04).

        第7篇:水土保持知識范文

        關鍵詞: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施工;測量;設計

        Abstract: Governance project involving many industries, types of measures, scope of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n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measurement is also high, this typ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ngineering based on common focus, and makes a brief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th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n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easurement; design

        水土保持工程建設是指在水土流失區域實施的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目標的工程、植物和耕作措施。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人工造林種草,建設基本農田,修建水窖、澇池、溝頭防護、谷坊、截排水溝等小型蓄水保土工程,修筑治溝骨干工程、淤地壩、塘壩等溝道工程,以及生態自然修復、水土流失的預防與監督和支持服務系統的建設。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建設項目是國家的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具有實施過程涉及水利、農業、林業、畜牧業等多個行業,措施類型多,實施范圍大等特點。

        一、常見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措施(1)防洪工程。開發建設項目需采取防洪工程措施的,有以下3種情況:

        一是項目區在基建施工或生產運行中產生的棄土、棄石、棄渣等未作妥善處理,沖進河流,淤塞河道,影響行洪安全的,應采取清淤清障措施;二是項目區在溝道下游,或山腳坡下,溝道與山坡洪水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項目區安全的應采取攔洪壩、排洪渠、排洪涵洞等措施,使洪水安全排泄;三是項目區在河流一岸或兩岸,暴雨中河道洪水上漲或河岸坍塌,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及項目建設的應采取堤防工程和護岸護灘措施[1]。包括攔洪壩、護岸護灘工程、堤防工程、排洪排水工程、泥石流排導工程、溝床固定與泥石流攔擋工程、清淤清障(施工過程中的淤積物)工程等。 (2)防風固沙。包括固沙沙障、造林固沙、種草固沙和平整沙丘等 (3)泥石流防治工程。一般開發建設項目,都應力求避開泥石流易發地區。但是有的項目由于其本身特點或地理條件限制(如公路、鐵路、輸油輸氣管道等),項目區的一部分不得不經過泥石流地段,必須采取防治泥石流的工程。有的泥石流只發生在一個坡面,未形成泥石流溝,不需按泥石流的四個區系統地布置治理工程,但其防治原則是一致的,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進行防治。 (4)綠化工程。項目區內道路綠化、項目區內特用林帶、項目區周邊綠化、果園建設、園林化植樹、花卉種植、草坪布設。二、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水土流失預測

        水土流失預測的范圍指水土保持方案中防治責任范圍。即項目建設區和直接影響區。水土流失量預測的基礎是按開發建設項目正常的設計功能,無水土保持工程條件下可能產生的土壤流失量與危害。開發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水土流失量按施工準備期、建設期、自然恢復期三個時段進行預測。預測時段按最不利的情況考慮,超過雨季(風季)長度的按一年計算,不超過雨季(風季)長度的按占雨季(風季)長度的比例計算。

        (1)預測時段:包括施工準備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復期(含設備安裝調試期)。建設生產類項目還應對方案服務期內生產運行期間的棄渣量、容量等進行分析。(2)根據各單元的施工擾動時間,結合產生土壤流失的季節,按最不利條件確定預測時段。超過雨(風)季長度不足一年的按全年計,來超過雨(風)季長度的按占雨(風)季長度的比例計算。(3)自然恢復期指各單元施工擾動結束后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條件下,松散面逐步趨于穩定、植被自然恢復或在干旱、沙漠地區形成地表結皮,土壤侵蝕強度減弱并接近原背景值所需的時間。同一地區,自然恢復期長度應相同,一般取2~3年。各單元自然恢復期的起始時間可不同,施工擾動結束后即進入自然恢復期。

        預測內容、方法和預測參數如下:

        預測方法:

        (1)擾動地表面積預測。主要采用實地調查和圖面直接量測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2)損壞水土保持設施面積和數量。根據水土流失防治費征收管理辦法采用實地調查和統計分析法。

        (3)棄土、石、渣量。采取查閱項目技術資料、現場勘測、實測調查方法結合,采用棄渣流失量計算公式進行。有些項目應對主體工程提供的數據進行復核、增補。

        (4)水土流失量及新增水土流失量預測。水土流失量預測采取林草恢復期侵蝕模數法進行計算。林草恢復期侵蝕模數依據類似工程的有關監測數據確定。林草恢復期治理前、后侵蝕模數類比工程水土保持監測成果,同時也結合項目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確定。

        (5)水土流失危害預測。預測的主要內容為項目工程可能加劇周邊地區洪澇災害、造成生態環境失調、誘發不良地質災害、占壓農田、影響農民耕作等方面。水土流失危害預測應按水土保持分區,分區進行預測,要有針對性[2]。可能造咸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主要從地表擾動特點,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棄渣堆棄方式、氣象條件等方面進行水土流失影響分析。有條件的可以利用水土保持研究所、試驗站針對項目區或相同類型區的觀測資料或者研究成果,依據降水、地形、植被、地面物質組成、管理措施等因子按數學模型進行預測。通過對已建、在建項目實地調查或現測,經必要修正后,得出不同預測單元和時段的土壤侵蝕模數,采用公式計算土壤流失量。擾動前土壤侵蝕模數應根據自然條件、當地水文手冊、土壤侵蝕模數等值線圖、相關試驗研究等資料合理確定,并作為水土流失預測分析的基礎。

        三、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設計和施工

        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初步設計是在已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基礎上,按有關規程、規范進行編制。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初步設計報告要以小流域為單元進行編制。將各項治理工程落實到具體地塊,并進行工程設計。設計應符合國家有關的水土保持標準,涉及的其他工程按有關的行業標準執行。水土保持生態工程初步設計的主要內容為:(1)基本情況;(2)建設目標、規模和工程總體布局;(3)工程設計;(4)施工組織設計和分年實施計劃;(5)投資概算:(6)效益分析;(7)項目組織管理。

        工程施工要首先做好施工準備,最重要的是在施工過程中做好目標控制。施工準備是建設單位為保證工程開工建設所必須完成的工作。其主要內容包括:施工現場的土地征用、拆遷;施工所需的水、電、通信、路和場地;必須的生產、生活臨時建筑;組織招標設計、咨詢、設備和物資等;組織建設監理和工程施工的招標投標,確定工程監理單位和工程施工隊伍。進行施工準備必須滿足的條件是:初步沒計已批準;建設單位已經建立;項目已列入投資計劃或籌資方案已經確定;有關土地征用權已經批準,已辦理項目報建手續。

        建設實施是指項目主體工程的施工建設,建設單位按照批準的建設文件,組織工程建設,保證建設目標的實現。項目在施工建設中,建設單位要為施工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同時充分授權監理工程師,使之能夠獨立負責項目的建設進度、質量、投資的控制和現場施工的組織協調。建設實施中應按照“政府監督、項目法人或項目責任主體負責、社會監理、企業保證”的要求,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

        (1)施工階段質量目標控制為了達到工程項目投資的目的,確保工程質量至關重要必須對工程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工程質量控制主要對承包人人員、材料設備、施工過程、隱蔽工程和工程的隱蔽部位等實施嚴格的監督與管理。

        (2)施工階段進度目標控制施工進度的合理安排,對保證工程項目的工期、質量和成本有直接的影響,是全面實現工程預期目標的關鍵環節。科學而符合合同要求的施工進度,有利于控制工程成本和工程質量;倉促趕工或自流拖拉,往往伴隨著工程成本的失控,即給承包人造成重大虧損,亦將影響工程質量。

        (3)施工階段投資目標控制施工階段投資控制是主要控制目標之一,其核心任務是做好計量和支付工作。計量是指根據合同規定,對承包人已完成工程及進場材料等所進行的核查和測量,并對工程記錄和圖紙等作檢查;支付是指發包人根據監理人簽字認可的付款證書向承包人給付應支的款項。參考文獻:

        第8篇:水土保持知識范文

        [關鍵詞]定邊縣;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定邊縣位于陜西省西北角,地處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過渡地帶,總土地面積6920km。,居住人口3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8萬人。境內土地遼闊,地貌復雜,分兩大類型,北部為風沙灘區,面積為2734km;南部為白于山區,面積4186km,占全縣總面積61%。南部白于山區溝壑縱橫,生態環境惡劣,水土流失嚴重,主要是水力侵蝕,重力侵蝕次之。區內年平均降水量316.9mm,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現。根據我縣白于山區水土流失的特點,必須有針對性地采取工程、生物、家業耕作以及封山禁牧為主態修復和預防保護等多種綜合治理措施進行治理。

        一、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推進綜合治理

        我縣白于山區主要是無定河、涇河、洛河的源頭。按照流域劃分,進行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充分合理的利用注流域土地資源,促進小流域、農、林、牧各業協調發展,做到植物措施、工程措施與保土耕作措施相結合,發揮整體效益。近年來隨著國家治理投入加大,確立以小流域為單元,集中規模治理,建立示范區域,推動整體治理。

        二、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復

        我縣白于山區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在以小流域為單元綜合治理的同時要尊重自然規律,通過封山禁牧、退耕還林還草等生枋修復措施進行生態自我修復,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復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種新理念、新舉措,其核心是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概念為指導,充分發揮生態自然修復的力量,建立良好的生態防護體系。

        三、堅持以效益為中心推動綜合治理

        實行封山禁牧、退耕還林等措施,關鍵在于能否解決好當地群眾的生活問題、收入部問題和經濟發展問題。要以農民增收、土地增綠、農業增效等綜合效益為中心進行水土保持治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要加大國家投入力度,合理開發水土資源,將小流域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當地群眾持久地參與水土防治,得到利益。

        四、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

        合理配置各項水土保持措施是提高治理效果的關鍵環節。在治理方略上,堅持“防治結合,保護優先,強化治理”的思路,不僅要加大工程、林草、耕作、自然修復四大治理措施的力度,還要注重預防監督、監測預報等管理措施的深化和提高,不斷強化管理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中的作用。近年來,黃土高原中的水土保持調整了治理方略,堅持以預防為主,充分發揮大自然的生態自我修復功能,采取封山禁牧育林、禁牧輪牧和舍飼養畜等措施,實施綜合治理和重點防護工程,不斷強化預防監督、監測預報管理,為大面積植被的自我修復提供了有效途徑,加快了治理進度,提高了治理效果。在措施布局上,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分區施治;堅持坡溝兼治、綜合治理;工程、生物、耕作、自然修復緊密結合、協調發展、互相促進。一方面既突出了淤地壩為主的溝道壩系建設,另一方面又全面兼顧治溝與治坡的結合,實現了由單一治理向綜合、規模、集中治理的轉變,有力地促進了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向標準高、質量好、規模大、效益佳的方向發展,加快了治理步伐。在措施安排上,要以小流域為單元,按照規劃,突出重點,因地、因時制宜,科學、合理地確定各項措施的建設時序和內容,形成有機聯系、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的水土保持綜合防治體系,使各措施發揮最大的效益。特別要突出抓好小流域溝道壩系建設的實施安排,全面、系統、合理地確定壩系建設中各項治溝骨干工程和中、小型淤地壩的建設時序。

        五、強化管理

        第9篇:水土保持知識范文

        關鍵詞:水土保持;小流域; 山洪災害; 防治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the Loess Plateau Gully Region Selection Tian Jingchuan County Ditch as pilot watershed, put small watershe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o explore the ways of preventing mountain flood disasters in disaster area.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way of mountain flood disaster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aster area, the main measures are also small rivers and mountain torrent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rivers.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mall watershed; flood disaster; prevention

        中圖分類號:S157.2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1-0020-02

        山洪災害是由強降雨引起的一種自然災害,主要形成于坡降大,治理程度差、匯流速度快,洪水陡漲陡落的流域。主要特點是多發生在汛期,季節性強,而且洪水形成快(迅)過程的陡漲陡落(猛),具有歷時短、突發性強的特點。黃土高原溝壑區小流域地貌類型一般由塬、坡、溝三部分組成,大部分流域地形破碎,坡降大,治理程度差,每年汛期是山洪災害的高發期,一遇暴雨形成山洪災害除了自身造成的危害外,常常誘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引起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及道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嚴重毀壞的事件時有發生,從而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甘肅省易災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規劃》,甘肅省黃河流域山洪泥石流易發和潛在危害大的溝道1299條,其中隴東黃土高原溝壑區454條,占35%。本文選擇黃土高原溝壑區涇川縣田家溝作為示范流域,以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為突破口,探索易災地區小流域山洪災害防治的途徑,對該區域山洪災害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1.田家溝流域基本概況

        1.1地理位置

        田家溝流域位于甘肅省涇川縣北部,屬涇河水系一級支流,地處東經107°15′—107°23′,北緯35°21′—35°27′之間,流域總面積56.30km2,整個流域形狀呈柳葉狀,海拔高度1027.9—1374.1m,相對高差346.2m。轄三個鄉(鎮)的15個村7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802人,人口密度316人/km2。

        1.2氣象水文

        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多年平均氣溫10℃,年日照時數達2315.4小時,≥10℃有效年積溫3320℃,無霜期17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553.4mm,最大年降水量792.2mm,最小年降水量252.9mm,降水60—70%集中于7—9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現,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1523萬m3,年均徑流深60mm~90mm。

        1.3地質地貌

        田家溝流域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地質結構受賀蘭山褶皺帶與六盤山旋回褶皺帶復合的影響,形成了各種不同類型的地層、地質構造,東北部為中、新生代盆地,上層為第四紀黃土所覆蓋。由于長期土壤侵蝕,地貌被分割成梁峁、梁坡、溝谷。塬面地勢較平坦,塬邊破碎、塬間溝壑縱橫,溝壑面積占總面積的74.1%,溝壑密度1.64km/km2,“V”字型沖溝十分發育,溝邊陡峭,溯源侵蝕強烈,溝谷下切較深,干溝長度17.3km,主溝道平均比降為2%。

        1.4水土流失及山洪災害

        流域內土壤侵蝕類型以水力侵蝕為主,并伴有因水力侵蝕而誘發的重力侵蝕。在塬面以層狀面蝕和細溝狀面蝕為主,侵蝕程度為輕度侵蝕,分布于塬邊的重力侵蝕主要表現形式為懸崖、陡坡溝頭、溝邊溝道等地貌,其發展形勢以溝頭前進、溝岸擴張為主,是徑流的主要策源地;塬坡以溝蝕和溯源侵蝕為主,把坡面侵蝕成細溝,進而蠶食耕地,是主要的產沙區,侵蝕程度為中度侵蝕、強度侵蝕和劇烈侵蝕;溝道以溝頭溯源、溝底下切、溝岸擴張為主的重力侵蝕和溯源侵蝕頻繁發生,是主要的產沙區,侵蝕程度為劇烈侵蝕。流域內總面積5630hm2,水土流失面積5630hm2,其中輕度侵蝕面積2205.03hm2,占水土流失面積的39.17%;中度侵蝕面積1703.62hm2,占水土流失面積的30.26%;強度侵蝕面積1106.77hm2,占水土流失面積的19.66%,極強度侵蝕面積614.58hm2,占水土流失面積的10.92%,流域多年平均侵蝕模數為6000t/km2·a。

        山洪災害是和水土流失伴生的,從田家溝的自然條件與社會因素分析,田家溝流域內無天然林地,人工林地樹種單一,結構簡單,水土流失嚴重,溝頭溯源侵蝕嚴重,溝道下切厲害,使大面積塬面良田逐步演變成溝壑,匯流歷時短,行洪安全存在隱患。降水集中是誘發山洪地質災害的直接因素,地形陡峭、溝道比降大成為發生山洪災害的潛在因素,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加劇了水土流失,使山洪災害的危害加劇。田家溝歷史上是一條害溝,山洪頻發,滑坡泥流嚴重,嚴重危害著流域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2.水土保持防治體系建設

        從1992年開始,涇川縣就針對田家溝流域水土流失嚴重、山洪災害頻繁的實際,通過全面規劃,多方面籌集資金,全方位的開始了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采取修建坡改梯、水平溝、水窖、坡面水系、谷坊、治溝骨干工程等工程措施,喬冠草相結合的植物措施,將流域作為一個整體,實施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對位配置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從塬面到坡腳、從溝頭到溝口、從支溝到干溝、從上游到下游,建成了完整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防治體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欧美久久久 | 在线国内精品自线视频 |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乱码 |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中文 | 在线观看亚洲一级影视 | 日本欧美大码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