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林業工程概論論文范文

        林業工程概論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林業工程概論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林業工程概論論文

        第1篇:林業工程概論論文范文

        開放實驗室是指在時間、空間和內容等方面開放的實驗室。廣義地講是指從事開放性實踐活動的實驗室,把實驗室的資源提供給進行實驗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人們。狹義地講,開放實驗室是指僅對在校學生開放的實驗室,供學生自主做實驗、從事科研活動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林業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是學院重點建設的綜合、開放性實驗室,也是為適應“本科教育質量工程”重點建設的創新實驗室。幾年來在該實驗室的開放與管理方面我們做了一些探索和實踐。

        一、實驗室開放的形式和內容

        由于高校性質不同,表現出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開放實驗室,因此開放實驗室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我院林業分子生物學實驗室是綜合性開放實驗室,為適應教學、科研對實驗室及儀器設備的需求,更好為教學和科研服務,我們對林業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采取了全天開放的形式,即在實驗時間、內容、教學形式等方面對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師和科研人員全天開放。在開放的內容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承擔林學、森林保護等專業本科生“生物技術概論”、“林木遺傳育種學”、“植物病理學”、“昆蟲學”以及研究生“林業生物技術”等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在實驗教學方面,學生除了指定的實驗項目外,學生也可以自選實驗題目,自己安排時間,獨立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

        2.承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本科生“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科技創新課題(項目)和大學生“挑戰杯”科技創新項目的實驗和研究任務。林學院本科生每年申請獲批的我校“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科技創新項目15~20項,大學生“挑戰杯”科技創新項目3~5項,其中大部分實驗研究是在林業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完成的。3.承擔本科生、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實驗研究任務。每年在林業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完成學士學位畢業論文實驗研究的本科生約20~25人,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畢業論文實驗研究的研究生10~15人。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完成學位論文期間實驗室全天開放。

        4.承擔教師及科研人員的科研項目的實驗研究任務。幾年來共承擔國家“863”項目“耐鹽、抗蟲轉基因楊樹新品種的選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菌根真菌對黃土高原植被恢復和生態系統重建的作用機制”、“落葉松-楊柵銹菌DNA多態性及小種SCAR標記”以及省部級課題和校內課題等15項課題的實驗研究任務。

        二、開放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

        1.實驗室建設

        實驗室對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和研究人員全面開放,實驗室的硬件環境必須要有保障。隨著實驗項目和實驗時間的增加,在使儀器設備使用率提高的同時,對儀器設備的需求量(包括種類和數量)也會增加。所以,增加實驗室經費投入,加強實驗室建設是十分必要的。幾年來學校及學院對林業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不斷增加經費投入,先后購置了PTC-200,HybaidPXⅡ基因擴增儀、冷凍高速離心機、凝膠成像系統、電泳系統、細胞融合儀、分子交聯儀、超低溫冰箱、Leica熒光顯微鏡等大型設備30余臺件,實驗室目前有儀器設備90多(臺)件,總價值133.6萬元,可進行基因擴增、基因克隆、分子標記、原生質體融合、分子定位等實驗和研究。除了保證本科生和研究生“生物技術概論”、“林木遺傳育種學”、“植物病理學”、“昆蟲學”、“林業生物技術”等課程的實驗教學外,也為實驗室對博、碩士學位論文以及教師和科研人員科研項目的開放提供了硬件保障。

        2.實驗室管理

        實驗室開放后,進入實驗室的人數增多,實驗項目及內容和實驗時間也不盡相同,這不僅使實驗技術人員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同時也給實驗室的管理帶來一系列列問題,因此開放實驗室能否良好運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開放實驗室的管理方面,先要制定相應規章制度,完善開放實驗室管理體系和考核辦法。我校實驗室管理處對全校實驗教學中心、專業實驗室和科研實驗室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在此基礎上學院又根據林業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開放的情況制定了實驗室開放實施細則等相應的制度,其中一些規章制度直接上墻公示,使進入實驗室的學生或其他人員能夠隨時看到并遵守這些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的建立為開放實驗室的運行奠定基礎,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許多細節問題需要考慮。如實驗室的開放使儀器設備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但同時導致儀器損壞率也相應增高。由于學生對儀器設備不太了解,操作不熟練,造成儀器設備不同程度的損壞。即使是一些教師和研究人員也不一定對所有儀器都能熟練操作,由此導致儀器損壞率增高,增加了維修設備的費用。由于有些大型儀器不能很快修好,會影響實驗的繼續進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編寫了《常用儀器使用手冊》,掛在實驗室墻壁上,并對初進實驗室的學生進行適當的培訓。對于一些貴重儀器則在每臺儀器上都配有詳細的操作使用說明和要求,如《熒光顯微鏡操作規程》、《高速冷凍離心機普通操作規程》、《HybaidPXⅡ基因擴增儀操作規程》等。使用大型儀器要登記,并填寫使用記錄,做到責任到人,使儀器的損壞率明顯降低。

        三、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1.專業實驗隊伍和技術力量不足

        實驗室開放之后,實驗內容增多,除了教學計劃內的實驗外,還有學生自己設計的實驗,以及學生申請到的“基地”科技創新項目和“挑戰杯”科技創新項目,雖然這些項目都有指導教師,但教師不可能隨時跟隨學生進實驗室進行指導,主要是靠學生自己動手、獨立思考,因此隨時會提出各種問題。實驗技術人員不可能對所有的問題都能給予解答或解決。因此要使實驗室做到全方位的開放,就需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包括實驗教師在內實驗技術隊伍。學校各級領導及管理部門應重視實驗隊伍的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在建立專業實驗教師隊伍的同時,鼓勵實驗室工作人員深造,提高學歷層次。并建立相應激勵機制,調動實驗教師及管理人員的積極性。

        2.實驗經費不足

        實驗室開放后,由于實驗內容增多,而且很多實驗是創新性、綜合性實驗,實驗費用遠高于傳統實驗的費用。實驗經費不足,影響了實驗的開出,達不到開放實驗教學的目的。為了保證開放實驗的正常運行,學校應設立開放實驗室專項基金,從源頭解決制約開放實驗室的問題。對科研項目的開放項目,學校或學院應制定相應的政策,如一些儀器設備的有償使用等,以便給實驗室一定經費支撐,保證開放實驗室的正常運轉,使其進入良性循環。

        3.要找到有效的實驗管理方法

        第2篇:林業工程概論論文范文

        關鍵詞:旅游管理 教學 團隊建設

        一、基本情況概述

        北京林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國家林業局共建的“211工程”國家重點大學。該校園林學院是我國建立早、規模大、師資力量強的園林教育基地。園林學院旅游管理系的前身為創始于1994年的森林旅游專業,1999年教育部學科專業調整為旅游管理專業,2002年獲得旅游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成為首批獲得旅游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截至2010年,為國家培養旅游管理本科畢業生600名、碩士40余名,并對全國各地高校和景區的進修教師、管理技術人員進行了專業培訓。圍繞人才培養建議重組旅游師資團隊,突破以往的教育理念與機構設置框架的束縛,整合院內或校內乃至校外各種旅游教育和人才資源優勢,構建面向旅游景區的“六項全能”(滿足食、宿、行、游、購、娛需求)分類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北林大旅游管理專門人才培養特色,提升北林大旅游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檔次。在培養人才的環節上樹立“以教學為基礎,以技能培訓為推動環節,以科研為發展導向”的大旅游教育觀,按照“產— 學—研”一體化的思路,構建教學—實訓—科研一體化的開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養新模式;實行旅游景區與院校結合的管理運作模式,配合旅游景區的運營,成立相應的培訓機構,為旅游人才培養鋪路架橋,保證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達到理論功底深厚、實踐技能熟練的標準;在辦學方式上以合作辦學、聯合培養、教師互訪、學術交流等形式,積極開展和加強國內外橫向聯系,實現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質量向國內高水平看齊、與國際接軌。依托所在的園林學院,面向旅游規劃、旅游景區的管理與建設,培植專業特色。應特別關注生態旅游景區的規劃、管理與建設,如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農村生態景觀、濕地公園、地質公園、郊野公園、世界自然遺產等。

        二、團隊建設任務

        1、完善教學團隊的梯隊建設

        完善教學團隊的梯隊建設,形成教授、副教授和講師的組合模式,重點在學科創新與發展方面下功夫,在整體上提升旅游管理學科的學術統一性,加速本學科的跨越式發展。

        2、平衡教學團隊的專業結構

        現有教師的專業背景集中在風景園林學、地理學、林學、外國語等方面,這與旅游管理學科的跨學科特點還有一定差距,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科體系的完善與發展,影響教學計劃的有效實施與教學改革的力度與廣度。旅游管理學科具有跨學科的特點,其研究多基于地理學、文化學、經濟學、心理學、管理學、環境科學、生態學、倫理學、人類學、美學、風景園林學和林學等多學科。在不斷完善學科專業結構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該學科的優勢力量,打造北京林業大學旅游管理學科特色。

        3、構建教學團隊的教學與科研平臺

        目前學科沒有教學科研載體,學科團隊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之外,鮮有機會參加專業相關課題以及高水平學術交流活動,進一步造成社會影響力與學科知名度與國內同學科相較差距逐漸擴大,使得學科在專業前沿探求等方面機會少、后勁不足,從以往研究生畢業論文可以明顯發現,目前學科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體驗、旅游影響、統計方法等方面,盡管這些研究對于夯實學科發展基礎具有重要作用,但卻較少涉及學科核心的旅游管理技術與方法、旅游規劃技術、生態旅游核心技術等的相關應用性的研究,這與目前碩士研究生培養注重應用研究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由于沒有教學科研載體作為學科團隊交流的平臺,學科師資之間學術交流較少,出現研究方向與課題的重疊,無法更好地發揮學科交叉互初具優勢,研究生導師指導研究生論文課題方向較為集中,也無法體現目前學科所具有的生態旅游、旅游地管理、旅游規劃和旅游文化四個研究方向。

        三、團隊建設途徑

        1、研究與建設

        (1)團隊特色

        ①旅游管理學科團隊由從事旅游專業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的10名教師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5人;擁有博士學位者6人,另有3人博士在讀。此外,多為教師具有在美國、日本、英國、芬蘭等國的海外留學和訪學經歷,為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②團隊教育背景多元,由園林、林學、地理、管理等組成,學術結構交叉性好、互補性強,學科發展比較平衡。

        ③團隊以青年教師為主體,思想活躍、樂于進取,有較強的團隊凝聚力,勇于探索多樣化教學方法和前沿化的科研思路。

        ④注重與教學、科研與實踐緊密結合,團隊教師在旅游規劃、生態旅游等方面均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得到了業界的高度認可。

        ⑤團隊重視學科交流與對外拓展,與學界與業界均建立了廣泛的交流機制,這些交流與合作為學科發展了拓展視野、加速了學科總體水平提升。

        (2)專業特色

        北京林業大學的旅游管理專業是在園林學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學科,旅游管理教學團隊吸收了我校園林教育的經驗、融合了旅游學科的特點,形成了以園林學為背景,融生態旅游、旅游規劃設計、景區管理、旅行社、會展企業等方向于一體的特點鮮明的旅游管理專業特色。

        (3)課程特色

        ①課程門數多,課程體系完備。目前,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和專業選修模塊三種類型,專業基礎模塊包括旅游學概論、旅游地理學、旅游資源學、旅游經濟學、旅游環境解說、旅游調查方法、節事及活動策劃、旅游英語、旅游綜合實習等,專業核心模塊包括旅游規劃、旅游文化、旅游景區管理學、旅游市場營銷學、會展旅游策劃與管理等,專業選修模塊包括生態旅游導論、旅游地學基礎、旅游心理學、旅游目的地管理、世界旅游地理、旅游英語口語、世界遺產概論、旅游社會學等,形成了“金字塔結構”的理論與實踐教學課程體系,體現“寬口徑、厚基礎、重特色”的培養目標。

        ②內容更新快,實踐應用性強。旅游業的高速發展,對旅游管理教學內容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為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表達與溝通能力、實際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協作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實踐環節的教學內容多,與產業活動結合緊密,教學內容緊密與行業特點相適應。

        2、配套建設

        圍繞項目目標開展的教學條件建設、隊伍建設(包括對教學和管理人員的培訓),以及配套教學管理措施落實和制度建設等,簡要論述所在單位為保證項目研究的順利進行而采取的各項措施。

        (1)創新性教學改革措施

        ①在對目前旅游行業發展和旅游教育對策研究基礎上,根據社會發展需要,重新制定了人才培養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分布開展課程體系的改革和建設;

        ②根據不同課程的內容特點,靈活多樣地組織教學,鼓勵雙語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新教學方法的嘗試與探索。

        ③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通過社會實踐、第二課堂和參加教師的科研項目等形式,推行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努力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2)實驗教學或實踐性教學

        ①旅游管理專業實驗、實習課程數量較多,主干專業課程基本上都有與理論教學相配套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實踐環節的加強,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

        ②畢業實習及畢業論文(設計)一般都給工作實習或指導教師的科研和設計實題進行,科研與實踐選題比例大于80%,學生的畢業論文與設計均有較強的實際應用價值。

        (3)教學資源建設

        根據新人才培養模式重實際工作能力和技能培養的特點,完善實踐教學體系。重點強化實踐基地建設,學科與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多家旅行社、飯店、會展公司建立了廣泛的業務聯系,為學生廣泛開展科學研究和實踐性課程奠定了基礎。

        (4)網絡教學

        網絡教學建設主要是積極參加學校的網絡教學建設體系,部分課程已進入教學平臺,具有全套教學文件和教學課件,為學生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對照項目任務書中關于在項目執行期間的改革活動規劃,深入總結自項目生效以來圍繞項目目標開展的各項研究與改革,如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以及各類教學研究的初步成果等。重點論述項目研究的整體思想、調研結果、推進情況和初步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第3篇:林業工程概論論文范文

        開放課程環境管理學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開放課程是指在網絡上傳播的國內外優秀大學的視頻課程,又名公開課。開放課程最早起源于英國,如今已有225個國家和地區參與者成為這一計劃的踐行者。開放課程建設使高等學校的職能為社會感知,神圣的象牙塔向社會學習者開了一扇窗,成為科學、文明、理性的學習型社會建設的切入點;使優質教育資源成為國家增進社會福利的公共產品,提高整體國民的社會福利。然而,與網民旺盛的求知欲形成對比的是,國內大學的課程很少。開放課程充分利用互聯網開放、共享、互助的精神,來為整個國民服務,應該成為國內高校課程建設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時還可為節能型社會的建設做出貢獻。

        一、農林類院校《環境管理學》開放課程教學方法與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當前的發展方向是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發展,通過國家開放課程等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和普及共享,服務包括高校學生在內的學習者自主學習。目前,哈佛、耶魯、麻省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學的網絡公開課程已紛紛在網上提供課堂實錄。這些優質教育資源的網絡普及,在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同時,也給傳統課堂教學提出了挑戰。

        不同的農林院校在其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不盡相同。農林院校本科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仍是理學,但兼具農林學性質。其培養計劃有農林特色,因此一般學校都增加一些特色課程。為了適應農林院校環境管理開放課程需要,獲得環境管理學課程的良好教學效果,需要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與探索。

        由于環境管理學是培養“理、工、文、社、管”多位一體復合型環保應用人才的專業基礎課程,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對于具備環境管理專業素養的人才需求量又比較大,所以許多學生比較關注和歡迎該課程。然而,由于涉及學科廣泛、教學內容較多和學科本身具有的邊緣性、綜合性、實踐性強等特點,如何在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網絡時代,具體研究環境管理課程的課堂教學方法,成為當前系統的、規范地加強環境管理學課程建設的重要議題。

        二、農林院校的《環境管理學》課程特色

        高等農林業院校是培養農林業類人才、促進農林業發展的重要機構。一門課程的研究領域、應用領域等方方面面在保持相對穩定性的前提下也將隨之加深和擴展。所以,當今農林類高校開設“環境管理”意義更加深遠,以林業院校為例,鑒于我國目前生態環境保護與森林資源現狀之間的關系,森林對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發揮著重大作用,根據我國目前森林資源短缺和環境形勢嚴峻的現狀,如何應用環境管理學的理論探討相應的解決對策,應成為今后環境管理課要攻克的課題。

        為了調整課程教學目標,適應農林院校畢業生的需求。以東北林業大學為例,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較深厚的化學、生物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系統掌握環境影響評價、環境規劃、環境管理及水、氣、聲固廢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夠從事科研、教學、環境建設和環境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環境管理學課程的開設服務于這一目標,將教學目標調整并確定為:根據林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特點,為環保領域直接輸送中高級應用和管理人才,或是為高校和科研院所培養高級研究人才寬厚基礎的人選,培養他們應對將來可能遇到的環境管理相關問題的能力。需要重新構建課程知識體系和改進教學方法。并且,圍繞著《環境管理學》開展了以可持續發展、環境倫理、生態倫理和綠色能源等為主要著眼點的一系列研究。

        三、開放課程背景下《環境管理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框架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隨著數字電視和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遠距離教學的理念和實踐發生了重大變化。大學教學應該并且能夠更有效率地運用網絡優質教學資源,使其成為傳統課堂有益補充。基于資源共享原則,利用網絡無遠近、交叉串連的功能,在開放大學團隊的主導下,通過電腦虛擬空間營造網絡公開課程。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更快地增長才干,成長為優秀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1.改革目標在于強化創新能力培養

        開放課程要求打破專業局限,開闊學習者的學術視野,培養文化通感和科學精神,要求教師能對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有深入系統的把握,對研究前沿動態有敏銳的眼光,并善于深入淺出地講解,保證課程既有深度又有新意,同時對不同學科學習者有廣泛吸引力和思維啟發性。

        依據環境類專業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基于教師是解惑的角色,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定位,形成開放課程背景下《環境管理學》課程的多樣化教學方法,意在改變以教師為主的單項灌輸方法,通過創設情境,鼓勵和激發學生自己思考,通過學生和教師的思維互動來激勵大學生發展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通過范例教學環節的增加和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提升知識和能力。開放課程背景下《環境管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以行為導向教學理論為基礎,讓學生在網絡教學資源的基礎上,享受師生面對面的傳統課堂空間的樂趣和愉悅,強化創新能力培養,從而為資質、能力和經驗各異的人們提供日后長遠學習所必須的方法和眼界。

        2.構建開放課程背景下《環境管理學》課程多樣化教學方法

        由于環境管理涉及的概念理論多,知識更新迅速,在課堂教學中,只靠單一的教學手段不能讓學生很好地吸收教學內容,必須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形成板書、多媒體、網絡技術等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同時應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分層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啟發引導式教學法、項目驅動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使教學內容更為豐富、教學形式更為生動,提高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感性和直觀的認識,加深他們對理論的理解,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興趣引導為主與任務驅動相結合教學方法

        根據學生對環境管理課程的態度不同將學生分為以下四類:a.對環境管理課程內容有濃厚的興趣,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學習,與教師同步思維,不斷解惑和收獲;b.為實現其既定的目標而學好環境管理課程,這種動力使他們能配合教師理解相應的內容;c.被動上課,但對環境管理課程沒有抵觸;d.為出勤率而上課課程時間與其目標有抵觸,往往專注于做自己的事。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角色定位,給予某一特定任務,只有當他們完成特定知識的消化吸收后,才能較好地完成任務,這樣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對這兩類學生實施分層教學法;對于a、b類學生,多采用啟發引導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項目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這樣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c、d類學生,多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啟發引導式教學法、合作學習法進行教學,這樣既能保證興趣較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照顧其他學生的學習熱情,避免兩極分化。

        (2)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方法

        隨著網絡和信息技術發展,學生學習已進入立體化時代,不僅在課堂、圖書館,在宿舍通過網絡也可以獲取大量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網絡教學能夠突破教師教學內容的框架思考來研究更多的相關問題,而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選擇有用的信息輔助學習。

        《環境管理學》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又有較為突出的實踐性。在環境管理學課程的課堂講授中,如果在環境經濟手段――排污交易、生態補償、押金返還制度、排污許可證制度等學習過程中,將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手段結合,在課堂上通過開放課堂的共享,通過老師的輔助講解,控制課堂進行的速度促進大學的課堂教學從知識教育轉向能力教育,從結論教育轉向方法教育轉變。

        環境管理課程內容多,課程又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保持課堂的輕松學習氣氛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教學中教師應使授課內容層次清晰、簡明扼要。其次,采用生動的素材。主要是通過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多感官刺激,解除他們單器官的疲勞感。最后及時為學生總結學習的收獲,使他們不斷地享受到收獲的喜悅,實踐表明,這是維持學生輕松學習心態的持久動力。

        (3)網絡互動教學方法

        一些學者認為,在環境管理課程的教學方法中應使用團隊項目教學法,使得教學方法逐漸從傳授法向互動法轉移,實現基于互動的傳授。而基于網絡的開放課程,恰恰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使該教學法付諸實施。

        網絡互動教學方法是借助于博客、網站、QQ群等網絡技術與學習者進行交流的學習方法。教師將與環境管理學課程相關的開放課程資料和精品范例更新到自己的微博上,逐步形成一個與課堂教學內容相呼應、與實際教學進度相一致的網上教學資料庫,學生在教師博客上的這個資源庫進行下載學習。課程視頻不僅有授課,學生如果想跟蹤教授布置的作業、課堂筆記,甚至可以擴展到實踐和社會調查等各個方面。還可以點擊該教授的網頁查看,互動性更強,也更有課堂上的真實感。同時進行課程跟蹤評價與交流,形成一個隨著課堂進度而不局限于時空限制的師生互動環境。綜上所述,通過創設情境,鼓勵和激發學生自己思考,通過學生和教師的思維互動,來激勵大學生發展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

        3.構建開放課程背景下《環境管理學》課程的體驗式教學模式

        體驗式教學模式是一種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利用先進的可視、可聽、可感的教學手段有目的地創設教學情景,使學生能夠快樂、主動地進行知識體驗,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

        (1)范例式體驗

        開放課程背景下,范例仍然是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基本教學模式。運用任務驅動法,使網絡的開放課程和網絡資源為環境類課堂教學和范例服務。讓同學們通過課前自主的查詢相關的開放課程資源和相關的前沿發展趨勢,通過自學,提高學生自主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基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通過對范例中一些環境的模擬仿真,學生親自參與構思、巧妙設計;并通過在課堂上的分組練習和小組討論,分別講解自身觀點,其他組進行質疑和補充,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深度和學習興趣深化認識凝練思維。在與學生廣泛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理性的角度分析相關問題,對學生的表現做出正確評價的同時,結合理論知識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和提煉,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使學生養成嚴謹和批判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實干精神和創新能力。

        教學實踐表明,一些經典教學范例比較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并可活躍課堂氣氛。例如,以2005年和2010年發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為范例,分析企業的環境責任,特別是對于化工型企業應該如何開展環境管理。通過分析化工廠選址的合理性、城市水源結構、應急預案、環境風險評價以及跨國環境訴訟、國際環境責任等方面,引導學生如何才能進行有效的環境管理。同時,鼓勵學生站在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的不同角度分析如何做好事前預防、事中處理和事后補救。

        生動的教學范例激勵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不但從學習中得到了創造的樂趣,還加強了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了自身的表達組織能力,為其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基礎。

        (2)社會調查式體驗

        環境管理學課程需要學生與社會接軌,同時,要掌握一定的社會實踐能力。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物盡其用、低碳生活、綠色消費、環境安全等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實踐活動為題目,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利用網絡、調查問卷等形式進行社會調查,多角度地深入社會增加其社會閱歷,進而在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的基礎上,傳播環境文明。當然,作為農林類院校,還應設計一些凸顯農林特色的典型主題,如強調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環境倫理的有效實施,如何有效開展森林、土地、水等資源的環境保護與管理,從而使可再生資源的更新速率大于資源開發速率,為農林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最大的貢獻。

        (3)模擬式體驗

        引入項目式模擬,從而鍛煉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性,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虛擬項目,然后在課堂上展示他們的項目成果,由授課教師和同學一起為其點評。例如,學生可以以哈爾濱的霧霾為背景,設計完成以“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為題的項目。授課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城市的能源結構、北方冬季供暖、周邊村民焚燒秸稈等直接原因到區域生態環境的惡化、大氣的環境容量、環境政策標準間接原因入手,綜合運用環境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探索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具體方案、綜合對策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方案,小組分工協作,以多媒體展示的形式提交項目報告,授課教師要對其成果做出恰當評價。學生在模擬體驗過程中對授課內容進行深入廣泛的研究,通透掌握教學內容,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農林類《環境管理學》展望

        在教育全球化、科技化的背景下,知識共享促進了開放理念的傳播。在高等教育課程建設方面,呈現出了信息時代的特點――科技化、全球化、共享化。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具有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人才,將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社會需要高素質的農林業科技人才,突出東北林業大學的林、理、工辦學特色,不斷提高專業的競爭力,唯一的出路將在于教學改革,不斷調整專業方向,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重組,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訓練,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經驗。通過我們幾代人的努力,教學心得、經驗的凝練、精心設計,一定會為網絡課程的開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農林類《環境管理學》網絡公開課,如何體現特色,也值得思考。課程視頻不僅有授課,學生如果想跟蹤教授布置的作業和課堂筆記,還可以點擊該教授的網頁查看,互動性更強,也更有課堂上的真實感。有專家指出,開放教育和學習資源具有蓬勃發展的潛力和趨勢。隨著技術的發展,公開課資源將不僅僅包含課程本身,而更加關注學習者學習能力的提升。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公開課發展成為社會化的學習平臺,使學習者不僅成為資源的使用者,還成為資源的創造者,實現進一步的社會化學習。除了進行多媒體網絡課程的在線開放外,還同時將與網絡課程學習配套的網上學習資源和管理平臺權限等一并開放。這種“課程、教學、資源、考核和管理”的一體化開放模式,不僅深化了教育資源的深度和廣度,提高資源共享水平,還成為教學計劃的有益補充。可持續農林業是未來農林業的發展方向,重視農林業發展的生態效益,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環境保護與管理科技人員在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農林業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陣地,隨著生物技術、信息產業等新技術的應用,提高高等農林業院校環境管理人才素質,使環境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參考文獻:

        [1]李永峰,陳紅,徐春霞.環境管理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8.

        [2]樊慶鋅,任廣萌,宋玉珍.環境規劃與管理[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12.

        [3]劉琨,李永峰,王璐.環境規劃與管理[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11.

        [4]張勇,趙雯,楊凱.本科“環境管理學”課程加強實證方法教學的實踐與建議[A].大學環境類課程報告論壇論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15-318.

        [5]李永峰,喬麗娜,張洪.可持續發展概論[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3.

        [6]李永峰,張楠,喬麗娜.中國可持續發展概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2.

        [7]李永峰,張楠.可持續發展原理與應用[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4,9.

        [8]李永峰,潘心語.環境倫理學教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2.

        [9]李永峰,張楠.生態倫理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9.

        [10]劉關君,李永峰,陳紅.綠色能源[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11.

        [11]樸金星,楊倩盛輝,喬麗娜,程國玲,李永峰.黑龍江省生態足跡與動態分析[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3,(04):21-24.

        第4篇:林業工程概論論文范文

        探索人才培養模式,促進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校企合作是實現學校、企業和學生三贏的有效途徑。我們不斷完善專業教學計劃,實施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師生互助型人才培養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就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首先是充分利用校內食品試驗室,安排不同年級的學生每個學期進行1~2次生產實習,在季節性的生產旺季進行課程大實習,學生可選擇相應專業的教師為指導教師,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項目,由此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其次是有效利用校外實習基地,每學期安排學生到實訓基地參觀,結合部分專業課程,由任課教師為帶隊教師進行實地專業學習,例如進一步學習食品加工工藝的主要操作流程以及相關的食品質量與管理控制措施等,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再次是根據食品企業的用人需求,安排部分學生到企業進行2~3個月的實習,實習期滿后經過學生和公司雙向選擇達成就業意向,學生返校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直接到公司就業。2.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試驗裝備,提高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學院根據專業發展需求與校情實際,確定了師資隊伍建設思路:以提高教師全面素質為核心,以結構合理為目標,以建立激勵機制為保障,努力建設一支思想道德好、業務能力強和科研水平高的教師隊伍。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師資隊伍建設已初具規模,形成老中青、職稱等結構合理、有專業和學術帶頭人及骨干教師、學術水平較高的梯隊。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完備的教學條件為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了保障。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畢業生受到社會和食品企業的青睞。

        我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課程設計思路

        專業設置應以滿足社會發展和社會需求為原則。“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則為滿足特定時期、特定情況下社會發展和需求。根據現在的現狀及形勢發展需要,“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必須有4種知識體系支持,即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基礎知識;熟悉并具有制定食品有關法規、標準,并能從事實際測試、分析、化驗以及技術管理;具有發現食品質量問題及隱患的能力,能夠預測并控制食品質量和安全;具有一定醫學知識,將食品、健康和免疫結合探討研究相關問題[7~8]。因此我們按照食醫相融的原則,多學科結合進行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課程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本專業學生要求掌握食品理化分析及微生物檢驗的技能,懂得食品生產與食品加工的科學原理,具有從事食品分析檢測、安全評價、質量管理及企業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這些課程包括食品化學、食品分析、儀器分析、有機化學、食品微生物試驗技術、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營養學、食品工藝概論和生物統計。專業主干課程根據專業需要的知識與技能要求,我們在考慮專業課程時包括了食品衛生學、食品安全導論、食品加工中的質量控制、食品毒理學、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食品理化分析、食品風險監測與評估、食品法規與標準和食品原料安全學等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的設置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要體現專業性質和特色,要求有一定數量的課程供學生選擇,選修不低于21.0學分。包括食品原料學、食品生物技術、食品酶學、食品加工與流通安全控制、食品感官評定、功能性食品、食品質量體系與認證、動植物檢驗檢疫學、食品添加劑和市場營銷學等課程。教學實踐體系設置考慮到社會對食品標準化、質量與安全方面人才需求的量大且層次多,為了增強學生就業及畢業后廣泛的適應性,在課程設置時,為了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加大了實踐教學的比重和教學內容。因此我們設計實踐課程包括食品工藝學綜合試驗、食品微生物試驗技術試驗、食品衛生學試驗、食品分析綜合試驗、社會調查、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專業技能強化等,保證實踐時間和實踐效果。總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是一個新專業,可以影響到食品工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如何培養合格的專業人才滿足不斷發展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形勢的需要,是我們高等學校面臨的巨大挑戰。另外不同學校定位不同課程設置也會有差別。我們只有順應時展潮流,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科學規劃專業的課程設置,只有這樣,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才能辦成具有一定特色、顯現良好生機和活力、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

        結語

        第5篇:林業工程概論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通過現代家居中家具三種不同實現模式的分析和比較,指出現代家居中家具完全“個性化”大規模定制方式將變為主要實現模式。

        家具是指人類維持正常生活,從事生產實踐和開展社會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類器具,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家具直接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精神狀態,因此人們越來越注憊家居室內環境的設計。在家居中,家具又占有很大的比重.對室內設計的影響較大。家居中室內空間的設計是千變萬化,豐富多彩,實現手段也是層出不窮,但家具的實現模式卻有限。

        1現代家居中家其實現棋式縱覽國內外家居中家具的實現模式,大致可以分為下面三種主要模式:

        1.1成品家具

        成品家具設計風格可為時尚、現代或古典,制作工藝精湛,細節完美無暇,特別是一些知名品牌的家具,如曲美、大奮等,它們擁有優秀的設計人員,先進的生產設備,精湛的生產工藝,設計制造出大且優秀的,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家具,成為現在家居中家具實現模式的主要方式。

        1.2現場制作家具

        為了實現家居的個性化,體現自我意識,充分利用居室空間,提高消費者的參與程度,許多家居中室內空間設計、裝飾,家具的制作采用現場打制的方式。家具和室內裝飾能充份體現消費者獨特的審美情趣、個人愛好、生活習慣等,形成一個獨具特色的,富于個性化的居室空間。

        1.3工廠定制家具

        家具在家具廠(特別是進行系統生產的家具企業)根據消費者的愛好、審美等要求,由專業的設計師設計出時間與空間動態變化的系列家具,可以滿足空間的充分利用、富于個性化的家具。同時在家具設計和后期空間與功能改變的過程中,給消費者留有一定的參與空間,然后由家具廠采用工業化設備生產,現場進行裝配。

        2現代家居中家其實現核式分析

        2.1成品家具

        成品家具設計風格可為時尚現代或古典,制作工藝精湛,細節完美無暇,安裝方便,家具實現可以節約大皿的時間。同時,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粵好,在家具商場中進行直觀地選擇,自主選擇性比較大。

        成品家具是由家具廠或家具公司自行研制、設計年口生產。家具廠或家具公司擁有實力雄厚的設計人員,完善的生產氣及備,但受到設計人員素質和家具生產氣及備的限制,其家具的被蓋面較窄,家具在造型、材料、顏色、尺寸等已形成固定的模式,形成獨其特色的品牌家具。在家具商場中展示的只能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家具、或最新設計的產品,大部分產品只能以圖片的形式向消費者展示,無形中限制了消費者選擇的空間。

        現在社會的發展節奏非常快,商品房建筑設計變科少曇出不窮,室內布局形式是千變萬化,很難形成固定的模式。家具設計節奏與更新換代與其相比,卻很鄧繃充匕這種節奏,造月掃見有的成品家具的風格、色彩、功能等不能與室內空間環境形成統一。同時成品家具在尺寸、體量方面也很難和空間精確配合,和室內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這些因素制約了成品家具市場的發展。

        2.2現場制作家具

        現場打制家具,制作人員可以根據空間布局和形式,結合消費者的要求,充分發揮設計才能,更大程度的滿足消費者的要求,使家具富于個性化。家具的造型、色彩、材料、尺寸等因素可以與室內空間要素完典配合,風格統一,形成一個宜人的家居環境。但是,現場打制的家具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

        一是設計人員的素質不高。家居中家具的制作人員很多是工人(普通木工).其設計水平不高,或沒有設計能力.家其的造型設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消費者的個人意見和傾向,也滾比是消費者自己根據自己的想象和要求自己設計家其方案.由工人制作。其家具的設計也和消費者的個人素質有很大的關系。制作出來的家具風格、材料、傾色也很難和室內裝修風格一致。

        二是受到機械設備的限制.家具材料的選擇范圍窄,限于木材、人造板、織物等.其中以人造板居多.家其的注匕型以直線型為主,變化少,使家其顯得呆板、單調。

        三是制作質量粗糙。家具制作人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室內裝修人員兼做的,其工藝、技術無法與工廠化相比,家具制作粗糙、手感、質感和視覺效果較差.手工痕跡明顯。許多家具在使用不久產生質,問題,例如噴漆不勻,漆膜開裂,結構松動等,引起徑濟糾紛。四是材料難物盡其用。家具材料預葬比實際制作的要大,剩余材料被扔棄,造成家具制作費用增加。據統計,現場打制的家具費用比購買的家其費用高10左右。這種家具實現模式之所以存在.受傳統思想的彩響七日交大。消費者認為家具的材料是自己買的,制作過程自己親自監督,保證家具“貨真價實”,減少材料的浪費。同時現場制作家具,自己還可以參與到設計中去,家具宮于個性引匕體現“自我意識”。實不知這是一種勞民傷財的形式。

        2.3工廠定制

        家具廠或家具公司,根據廣大消費者的需求,歸納抽取其中的共同點,按照一定的模數設計成可拆、可調、可變的家具。與此同時把消費者也納入了設計系統,在家具的使用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愉要變化家具。這種類型的家具制作精良,形成序列化所有的零鉚明嘴呂變成了一件家具,實現了家具的互動化。

        但是,工廠定制生產的系列化家具,其變化受到造型、材料、結構、連接件等因素的限制,僅限于勸自些種類的家具,如柜類家具。同時.系列化家具的設計周期比較長,節奏比較慢.無法適應現代生活的快節奏。造型模式化,工業化味道較濃,顯得呆板、單調.無法滿足現代人精神愉求。

        3未來家腸中歡具實現模式一一完全

        “個性化”大規橄定制分析現代家居中三種家具實頤兜趁式,完全“個性化”定制將成為家居中家具實現模式的主導形式,實現家居中家具與室內環境的協調統一。這種家具實現模式具有以下優點:

        3.1“個性化”特征突出這種模式完全根據消費者的要求,采用“以人為本”的設訓澳魁念,由家具設計師與消費者進行面對面彭狡老汁,在風格、功能、顏色、材料等方面完全符合消費者的個性要求,風格獨特,“自我意識.味道濃厚,極富個性化,避免了家具在不同家具中重復出現。

        3.2營銷概念的突破——品牌展示家具商場的作用不再是展銷家具,它只是該品牌家具的一個展臺,銷售人員變為專業化的具有詔斤們能力的設計營銷人員。消費者選擇的不再是實在的家具而是家具品牌,家具公司以及他們的制作工藝等。營銷人員上門進行室內空間的實地測量,確定家具的功能尺寸范圍,再把消費者的要求(風格、材料、價格、功能等).通過網絡傳送到公司的設計部門,由專業的設計師進行設計,然后再傳回到展廳,由客戶簽字認可進行生產.讓客戶買到想買的家具。或者是客戶在家具公司的網站公查閱公司現有的家具圖片,輸入自己的各項要求和相關信息.公司設計部門的設計人員把設計好的圖片傳給客戶,并通過網絡簽訂相應的購買合同,完成家具的個性化定制。再者,設計營銷人員現場進行設計.直觀明了.

        3.3消資者主觀能動性體現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比較快,工作壓力增大,人情趨于淡漠,希望回到具有自我設計的溫馨之家后,能夠放松身心,緩解情緒。在工作之余能夠親自動手設計和制作自己想要的家具,心情更加舒暢。個性化定制的家具,在設計和使用中給客戶留有一定的參與空間,使客戶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整或重新規劃自己的家具。例如把辦公案的柜體重新規劃為抽屜或隔梁抽屜內部空間細致劃分,使用更加方便。看粉自己親手改制的家具,心中充滿喜悅,更加喜愛它。

        3.4有利于加速產品開發

        在傳統營銷模式下很多家具企業的設計師閉門造車,只是根據簡單的市場調查進行產品開發,設計出來的家具局限性很大,很難滿足大眾據求。而在“個性化”定制營銷中,設計師有很多機會與消費者面對面溝通,很容易知道消費者的直接要求,進而能開發貼近消費者禱求的產品。

        完全“個性化”定制雖然是今后家居中家具實現模式的最佳方式,但是現在還不是很成熟,還有許多的技術、服務、管理等因素播要考慮,基礎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去探索,但這種歷史潮流是不可以逆轉的.

        參考文獻:

        [1]胡景初.家其設計概論[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2]李丈彬.建筑宜內與家其設計人體工程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3]文嘉.璐新的制三為澳式:“大規模定制”[J].上海:家其,2002一1:42-46.

        第6篇:林業工程概論論文范文

        摘要結合實驗室工作的體會,對農藥學課程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包括改革實驗教學理念、提高實驗人員素質、建立開放實驗室、豐富教學手段、學企結合等幾方面,以為培養適應現代化生產技術需要的農藥學人才提供實驗教學改革建議。

        關鍵詞農藥學;實驗教學;改革

        AbstractBased the working experience in laboratory,problems existing in experiment teaching of pesticide science were discussed,including innnovating experiment teaching idea,advancing quality of experiment personnel,establishing open laboratories,enriching teaching means,linking university and corprations.The suggestions about innovating experiment teaching were throwed out to cultivate talents of pesticide science adap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Key wordspesticide science;experiment teaching;innovation

        農藥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屬農業、化學和生物學相結合的交叉學科,主要開設的實驗課程包括《植物化學保護》《農藥合成》《農藥分析》《農藥加工與測定》《農藥學概論》《農藥生物測定》等。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對有關學科專業進行了調整,農藥學上升為植物保護學的二級學科,同時國家在“九五”和“十五”規劃中加大對農藥基礎和應用研究的投入,這對農藥學人才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也說明農藥學在我國現代化農業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斷提高[1]。

        在當前高等農林院校教學工作中,實驗教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一絲不茍的精神和堅韌不撥的工作作風的重要教學環節。因此,提高農藥學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以適應新時期國家對農藥學人才培養的要求,是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1農藥學課程實驗教學現狀

        長期以來,高校實驗教學受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影響較大,雖然經過多年改革,但仍未徹底擺脫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的束縛,即實驗課附屬于理論課[2]。實驗前由實驗人員預先準備好,包括實驗用品和生物試材,實驗時教師把實驗原理、設備儀器的使用、實驗操作步驟、數據處理方法等詳細講授給學生,學生只是按照規定的實驗步驟操作。實驗多為演示性、驗證性,處于理論教學的附屬地位,實驗課時少,要讓學生在有限的實驗課時里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幾乎不可能,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實驗效果較差。實驗課內容跟不上現實形式的發展,這是因為目前培養的畢業生所面對的就業崗位無論是農藥企業、科研單位還是技術服務部門等,都是針對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藥、農藥的理論知識、農藥的具體應用技術、田間藥效及安全性的評價等內容,而目前實驗課內容顯然不能滿足上述要求。

        2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幾項措施

        2.1 更新實驗教學理念,改革實驗教學思路

        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局面,充分發揮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推行互動式教學,使學生從“要我學”的心里轉變為“我要學”的狀態,根據現有的實驗條件逐步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在驗證性實驗中,讓學生提前預習,參與實驗器材的準備、實驗試劑的配制、生物試材的提前培養,帶著問題進行實驗,并在實驗中加以解決,人人動手操作,獨立分析實驗結果,完善實驗報告。在設計性實驗中,由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查找資料自主完成實驗設計,并開展相關實驗。通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設計實驗,培養其嚴謹求實、勇于創新的工作作風,并鍛煉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2建設高素質實驗技術隊伍,提高實驗教學水平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重理論、輕實驗的傳統教學意識影響,我國高等院校教育普遍不夠重視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重使用輕培養,實驗技術隊伍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關注和重視[3]。實驗人員直接參與開設和設計實驗課程的機會較少,實驗技術人員的專業不對口,工作只是機械的進行實驗用品的準備。高等院校對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和培養缺乏有效的機制,給實驗技術隊伍提供培訓和進修的機會少,使得實驗技術人員不能系統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難以實現自身理論和技能水平的提高。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大量新技術、新設備廣泛應用于實驗教學,新的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方法越來越多地被采用,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大量增加,現有的實驗技術隊伍已很難滿足需要。

        高等院校應轉變觀念,重視實驗技術隊伍建設。引進學歷高、動手能力強、熱愛實驗室工作的農藥學優秀畢業生,還可以考慮引進農藥企業的優秀人才,充實擴大實驗技術隊伍,使實驗技術隊伍梯隊結構建設更加合理。加大對實驗技術人員培訓的投入,建立良好的人才開發利用機制,使實驗技術人員能夠及時充電,了解農藥學實驗課程的發展動態,掌握先進的實驗技術和方法,讓實驗人員直接參與實驗的設計和部分實驗項目的教學工作,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實驗室的競爭力,更好地為本科實驗教學服務。充分調動實驗技術人員從事科研創新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力扶持實驗技術人員主持或參與科研創新工作;鼓勵實驗技術人員利用他們豐富的實踐技能融入到科研創新工作中,幫助科研人員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校的科研水平。

        2.3建立開放實驗室,培養學生創造力

        實驗室要根據學生的基礎、開放的目的和自身的條件選擇適當的開放模式,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應該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把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研究精神貫穿其中[4]。實驗室所有設備和實驗項目等對學生完全開放,允許學生自己安排時間,選定實驗項目并以靈活的方式獨立完成實驗過程,學生可以在任意時間到實驗室做自己準備好的實驗項目。這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規程,了解實驗的基本方法和實驗儀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并根據實驗所要達到的目的以及自己對實驗的理解,選擇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步驟[5]。鼓勵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積極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或與教師一起討論實驗方案,準備試驗。在山東農業大學的植物保護學實驗中心,2008學年農藥學開放實驗10項,在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各實驗小組獨立完成實驗設計和操作,并取得實驗結果,撰寫了論文。

        2.4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

        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加大信息量,把農藥相關的實際生產和應用呈現給學生[6]。2008年山東農業大學實驗中心投資10萬元在5個農藥學實驗室安裝多媒體系統,大部分農藥學實驗的授課采用多媒體進行,極大豐富了實驗課的內容。例如,《農藥加工與應用》實驗課室內實驗只能是對配方和原理的簡單模擬,通過多媒體課件能把實際農藥加工企業的操作環境和步驟演示給學生,從而加深學生理解,提高教學效果。再如,可以通過教學片演示農林業生產不同農藥的施用對象和方法,加深認識,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在有限的實驗空間和時間內了解更多的實際生產現狀和問題。

        2.5充分發揮企業在教學中的作用

        知識經濟的到來顯示出人才培養的重要性[7]。一方面是企業急需高素質、創新型的綜合性人才,另一方面是高校在人才培養上與社會需求脫節。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就是實行開放性辦學[1]。農藥學人才的培養尤其要發揮企業在教學中的作用,通過建立校外基地,請基地的技術人員和專家講授實用知識,同時讓學生到基地實習并進行有關實驗,有利于掌握和了解生產實際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和鞏固所學理論知識,使學生畢業后能很快滿足生產實際對人才的需要[8]。多年來,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植保專業、制藥工程專業與濟南綠霸化學品有限公司、山東勝邦綠野化學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單位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為學生建立實習和科研基地,使學生更全面的了解農藥發展的現狀,為以后走上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3結語

        農藥學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一門科學,高校相關專業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同時,沒有重視打牢實驗基礎,在畢業后走向社會和工作崗位,難免會感到所學不能得心應手。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動手能力強且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才是高校培養的目標。在農藥學實驗教學改革提高的過程中,繼承傳統教學好的方面,同時加大實驗室的投入,提高實驗人員自身素質,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手段,搭建多樣化的平臺,讓學生在校能夠充分的施展自己的才能,培養良好的實驗和實踐技能。農林高校實驗教學的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善的,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

        4參考文獻

        [1] 曾鑫年,徐漢虹,胡美英.農藥學教學實踐與改革的探討[J].高等農業教育,2003(1):73-74.

        [2] 郝進鋒,劉海君,才英俊,等.高校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管理觀察,2009(5):117-118.

        [3] 曹永建,劉雁紅,楊美榮.建設高素質實驗技術隊伍提高本科實驗教學水平[J].中國輕工教育,2009(1):31-32.

        [4] 黃煒,王飛.高等農林院校開放式實驗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J].安徽農學通報,2008,14(15):221-223.

        [5] 滕春紅,陶波.農藥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8,6(1):62-63.

        [6] 史永芳,吳小所.強化實驗教學環節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192.

        第7篇:林業工程概論論文范文

        關鍵詞民族院校 信管專業 就業 形勢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1998年7月6日國家教育部把原來的經濟信息管理、信息學、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統、林業信息管理等專業合并為管理學學科門類的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專業代號為110102)。2006年,據因特網“搜狐高考站”上公布的院校專業信息中,辦有這類專業的高校有340多所,發展非常迅速,前景十分看好,有著廣泛的社會需求,特別是2003年國家制定并頒布了《企業信息管理師國家職業標準》。它的出臺標志著我國企業信息管理人才培養開始步入正軌。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作為一個復合型專業,各高校根據不同需求方向制定了不同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設置也各有側重。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和分析該專業的辦學特點和優勢,結合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認真分析民族院校的辦學優勢與特點,制定合理的課程體系,才能促進該專業健康良性發展,提高民族院校信管專業畢業生就業效率。

        1 民族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問題

        2008年6月,通過對本校本專業40名畢業生的問卷調查,發現目前信管專業就業存在以下問題:

        (1)就業專業不對口。在問卷調查中,信管專業畢業生將要從事的工作與信管專業相關程度“非常對口”的只占2.7%,“基本對口”的占10.81%,“有一些關聯”所占比例最大――37.84%,“不相關”的比例也比較大,占18.92%。

        (2)就業滿意度偏低。問卷調查中,問題“你對你找到的工作的滿意程度”中對于工作的滿意程度,同學們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非常滿意”的只占5.41%,“比較滿意”的占27.03%,“一般”的占32.43%,也有2.7%的畢業生表示“不滿意”。

        (3)就業選擇太過自我。對畢業生的就業選擇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很多,通過調查分析得“個人意愿”所占比例最大,占67.57%;“父母朋友意見”的占13.51%;有2.7%的人擇業“受同學擇業的影響”;只有10.81%的擇業受“社會需求”的影響;而調查中沒有通過“學校推薦”就業的畢業生。

        實際學習中,許多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了三四年以后,也不能說清自己到底學習了些什么,仍然不明白自己將來的職業生涯在何處,從而對專業失去信心,對學習失去熱情。我們經常可以在一些學校的論壇上看到信管專業畢業生在抱怨畢業后就業難,他們反映求職時,需要管理人才的單位將他們看作是從事計算機的,而需要計算機人才的單位將他們歸為管理類,使他們處于一個極其尷尬的局面。

        2 民族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產生的原因

        調查表明,雖然教育部專業指導小組規定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主干課程是管理學、經濟學和計算機科學,但各個學校的教學培養計劃各不相同,甚至差異很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教學,如管理學的教師按管理類的特色去講管理學基礎,經濟學的教師按經濟類專業的一套講經濟學基礎,計算機專業的教師按照計算機專業的模式教學,沒有顧及三個專業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前序課程和后續課程的支撐,造成三個主體相互脫節,這樣導致學生什么都學了一點,卻沒有專精于某一領域(“全才約等于庸才”)。目前社會對該專業也是陌生的,在各類招聘資料和招聘會上往往很少提供相應的職位。

        結果造成這樣一種現象:一方面,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信息技術的人才;另一方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畢業生就業壓力很大。這一矛盾現象說明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教育與培養模式與社會的需求發生了偏離,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筆者認為是各個方面的綜合因素所造成的:

        (1)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是一個新興復合型專業,作為新興的專業,學生,教師和社會的認知度都需要逐步提高。作為一個復合型專業,其教學體系、教學方法都在探索、研究與形成過程中,以至專業培養尚不夠成熟。

        (2)在教育部的專業指導意見中,確定了該專業的主干課程,明確確定管理學、經濟學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三大學科的基礎,但是在具體課程的設置上,各個學校由于專業的不同,導致了該專業課程的具體設置、授課內容和授課方法的不同,教師構成成分的不同,具體后果是“拼盤式”的教學,即教師在講授專業課程時、不注意結合本專業的復合型的特殊來講,使得管理學、經濟學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教學互相脫節。

        (3)學生在入學初期沒有得到足夠的專業教育,沒有對專業的知識體系有一個概括清晰的了解,不知道未來四年的學習內容之間的內在相互聯系。所得到的感覺是什么都學了一點,不知道學了有何用,學習沒有目標,因而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

        (4)專業宣傳力度不夠,學校沒有大力突出該專業的復合型特點,宣傳其成功案例,學生沒有明確體會專業的復合型特點,由于大多數不具有復合型人才的實力,故不能理直氣壯地宣傳自己專業的復合型特色。

        3 解決民族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對策

        (1)發展民族地區的信息化。我校畢業生大多為少數民族,因此我校畢業生在民族地區的就業占有很大優勢。但是鑒于我國國情,大多數民族地區發展低于國家平均水平,即信息化水平偏低,對我專業人才需求量偏低。從而不能發揮民族學生的民族優勢,是從另一個角度浪費人才,浪費先天優勢。所以要發展民族地區的信息化,即大力發展民族地區經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信管專業就業難的問題。

        (2)民族院校充分發揮自己的的優勢針對性培養信管人才。從實際情況看,目前不少本科專業點已對其培養目標進行了適當的調整,認為中國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不是“高級專門人才”而是“復合型的應用人才”。國家頒布的《企業信息管理師國家職業標準》將企業信息管理師定義為“從事企業信息化建設,并承擔信息技術應用和信息系統開發、維護、管理以及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復合型人員”。該職業的基本特征是“既懂經營管理又懂信息技術,具備復合型、綜合性的知識和能力”。對于民族類教學型的高校而言,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教育培養目標應該是“復合性應用型人才”。

        鑒于我校是民族類院校,具有強烈的民族色彩,主要為民族地區培養復合型應用人才。因此,為民族地區培養有用人才是辦好該專業的一個基本出發點,筆者認為,民族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培養目標應為:為順應西部大開發和中國加入WTO的形勢需要,面向西部民族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培養較低層次的企事業單位信息管理人員,他們除了應具備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外,還應具有更為扎實的管理學知識和能力,將來在社會上就業主要承擔中初級企業管理師的工作。

        明確了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必將對辦學思路進行思考。新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辦學思路是“重積累、創特色、求突破”。重積累:由于是新開辦專業,我們在學科建設和發展的每一個環節上都需要積累經驗;創特色:依托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學科優勢,力求創造出新的學科優勢與特色,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產學研結合三個方面尋求突破,將該專業建設成為具有市場就業競爭力的專業。考慮到目前該專業存在的關鍵問題集中在“基礎薄,整合不好,實踐不足”三大方面,因此,我們對其提出對癥的解決方案是,要求該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三級數據庫技術或三級網絡技術)考試,鼓勵學生在三、四年級時參加全國助理企業信息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資格考試,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實施過程中,以此為目標進行培養,使學生在計算機應用能力上,比純管理類專業學生技高一籌,在信息管理能力上,比計算機專業學生意識更強。從而達到信息技術與信息管理能力的有機結合,從而形成辦學特色。

        對于在設置課程體系時應著重考慮滿足社會需求的學生知識結構與相關能力的培養。其核心課程除5 校課題組提出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概論、管理學原理、數據結構與數據庫系統原理、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的開發與管理、信息資源的組織與管理外,還應該加進系統工程、IT項目管理、組織戰略與行為學等主干課程。同時,還要開設ERP 原理與應用、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最新的體現現代管理思想的信息化技術課程。

        在專業實習安排上,為拓寬學生校外實踐渠道,民族院校可以積極與民族地區的政府部門、各行業進行聯系,以分散實習與集中實習相結合的方式加強該專業實習及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在畢業論文(設計)安排上,根據學生就業方向及本專業的特點,允許學生選擇做畢業論文,也可以做畢業設計。在社會實踐方面,主要是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到一些企事業單位從事1~2個月的專業實踐活動,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就學生而言,迫切需要在學習的初期便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有一個概要的、整體的、全面的了解,使學生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性質、學習內容、發展方向有一個初步的接觸和認識,使學生明確在將來的學習期間學什么,為何學和怎么學,而這些僅僅靠入學時的專業介紹是完全不夠的,而需要系統的學習。

        學生的自我定位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職業定位。其次是地區定位。客觀上講,中東部地區的就業機會確實很多,但同樣就業的人數也很多。高學歷的人才躋身東部激烈的就業市場,所謂萬軍難過獨木橋。因此我們不妨拓寬自己的眼界,著眼一些其他城市的就業崗位。國家的政策對(下轉第12頁)(上接第5頁)這些工作崗位的扶持也是很大的。

        隨著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信息化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數量不斷增多的同時,對信息化人才的規格也提出新的要求。從信息化建設的全面角度看,所需要的人才可分為兩類:一是信息管理人才,一是信息技術人才。信息管理人才所應具備的素質包括:項目管理能力,IT技術能力,業務流程能力,人際影響能力,邏輯分析能力。信息化管理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是強調扎實而豐富的管理科學知識和戰略的執行能力、較強的溝通能力、系統的規劃和實施能力、不斷的再學習能力和善于變革銳意進取的一種精神。

        參考文獻

        第8篇:林業工程概論論文范文

        根據筆者目前的認識,公元10世紀因第二寒冷期的到來而導致的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是其時經濟格局變遷的初始動因;而草場南移作為氣候變遷的結果又持續擠壓中原地區的農業經濟板塊,顯然這是晚唐以降黨項、契丹、女真等周邊部族與天水一朝爭奪生存空間的經濟動因;在農業經濟板塊向東南方向收縮的同時,由于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惡化和戰亂的壓力。中原士民在晚唐五代和兩宋之際扶老攜幼、持續南移.導致勞動力分布和國家賦稅重心移往長江下游地區;而江南地區特別是東南沿海一帶,隨著人口密度的增加,除向湖海要田(圩田、涂田)之外,日益增多的農業剩余人口轉向工商業領域謀生,江南經濟區于是不僅在量上(人口、耕地、賦役征取),而且在質上(商品貨幣經濟的發達程度)全面超越中原經濟區.我國傳統社會的區域經濟格局于是顯現出嶄新的面貌。至于交通網絡的變化則從一個側面反映經濟格局變遷的脈絡及其具象,亦須攬人視野。本文即挾此認識,將學界關于唐宋之際經濟格局變遷的成果歸納為五個方面,即自然環境的變遷、農牧經濟板塊的錯動、經濟重心的南移、交通網絡的變化以及區域經濟的盛衰,扼要加以介紹.

        一、自然環境變遷研究

        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其變遷必然會對人類社會經濟產生影響。在自然環境諸要素中,與唐宋之際經濟格局變遷關系至為密切的三方面當是氣候變遷、森林植被變遷和水系變遷。

        關于氣候變遷。氣候對人類生存狀況的影響重大而深遠.特別是氣溫升降和干濕狀況的變化對于人類經濟行為的選擇之影響尤為突出.竺可楨《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東方雜志》22:3.1925.2)為研究歷史時期氣溫變遷的較早成果。1972年.竺氏又在《考古學報》第1期發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認為唐宋之際正處于物候時期由第三個溫暖期(公元600年到1000年)向第三個寒冷期(公元1000年到1200年)轉變的階段,年平均氣溫持續下降,致使生物分布亦出現較:丈變化。張家誠等《我國氣候變遷的初步探討》(《科學通報》19:4,1974)、任振球《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的異常期及其天文成因》(《農業考古》1986.1)等文,又做進一步申論.龔高法等《歷史時期我國氣候帶的變遷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歷史地理》第5輯.1987)認為,隋唐溫暖時期,亞熱帶北界位置較之現代北移1個多緯度;而宋代寒冷時期,亞熱帶北界位置較之現在則南移1個緯度以上。

        也有部分學者從區域研究角度對竺氏觀點作局部的修正和補充。張天麟《長江三角洲歷史時期氣候的初步研究》(《華東師大學報》1982.4)認為,長江三角洲在公元500年至850年處于暖期,公元850年至1200年處于冷期。王開發等《根據孢粉組合推斷上海西部三千年來的植被、氣候變化》(《歷史地理》第6輯,1988)認為上海西部在公元550年至1100年期間氣溫處于上升階段。李一蘇《江西唐代以來的冷暖振動》(《農業考古》1990.1)認為,北宋初期的江西繼唐代之后更加溫暖。盛福堯《初探河南省歷史時期的寒暖》(《歷史地理》第7輯,1990)推斷河南省在隋唐時期以暖為主.自9世紀起轉寒;五代至宋初,暖情占優勢,溫度有所回升;11世紀寒情顯著.滿志敏《唐代氣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氣候冷暖特征的研究》、《黃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葉的氣候冷暖狀況》(分見《歷史地理》第8輯,1990;第11輯,1993)指出,唐代氣候以8世紀中葉為界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氣候冷暖的總體特征與現代相近,后期氣候明顯轉寒.氣候帶要比現代南退1個緯度。而在五代北宋之際至元中葉.包括黃淮海平原在內的我國東部地區大部分時間都有偏暖的跡象.陳家其《江蘇近二千年來氣候變化研究》(《地理科學》1998.3)指出唐代中期以前很少有冷冬記載.何業恒《近五千年來華南氣候冷暖的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9.1)認為,唐至北宋,華南氣溫較高,北宋末年氣溫逐漸降低.程遂營《唐宋開封的氣候和自然災害》(《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1)認為,在公元1000年以前,北宋東京仍處于隋唐以來的第三個溫暖期;但到了公元1000年以后,頻繁的雪災預示著寒冷氣候的到來.

        總體說來,竺可楨關于唐宋之際氣候變遷的論斷,迄今仍為學界的主流觀點,并為眾多歷史地理教科書所采納,如王育民《中國歷史地理概論(上、下)》(人民教育,1987;1988),張步天《中國歷史地理(上、下)》(湖南大學.1987;1988),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綱要(上、下)》(山西人民.1991),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1993),張全明、張翼之《中國歷史地理論綱》(華中師范大學.1995)等。

        關于干濕狀況.竺可楨《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前揭)根據對比中國歷代旱災和雨災的統計資料,認為唐代旱災相對較少。徐近之《黃淮平原氣候歷史記載的初步整理》(《地理學報》1955.2)認為長江流域一般較黃河流域濕潤.黃河中游早多于澇。1977年,鄭斯中等《我國東南地區近兩千年氣候濕潤狀況的變化》(《氣候變遷和超長期預報文集》,科學)指出,自公元初以來,我國東部地區存在著水災相對減少而旱災相對增加的趨勢,公元1000年以前早期持續時間短,濕潤期持續時間長.其后則恰恰相反。王鄉、王松梅《近五千年我國中原氣候在降水量方面的變化》(《中國科學》B輯,1987,1)指出,公元630年到834年這200多年是中原地區近3000年來歷時最長的多雨期.張步天《中國歷史地理(下)》(前揭)認為,東部地區的干濕狀況大致與氣溫對應,唐中期至北宋中葉為最長濕期.持續約240年(811年-1050年)。而且淮河以北地區旱多于撈,淮河以南地區則相反.劉俊文《唐代水災史論》(《北大學報》1983.2)根據唐代降水旱情的統計分析,認為氣候特征以溫濕為主。

        關于森林植被。史念海《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河三集·二集》,三聯.1981)認為,唐宋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地區繼續縮小.山地森林受到嚴重破壞,丘陵地區的森林也有變化。宋代的破壞更遠較隋唐時期劇烈,所破壞的地區也更為廣泛。林鴻榮《歷史時期四川森林的變遷(續)》(《農業考古》]985.2)指出,唐宋時期四川森林的變遷進入漸變時期,表現為盆地、丘陵的原始森林基本消失.偏遠山區森林受到一定程度摧殘,部分地區手工業的發展也使林區受到破壞。張靖濤《甘肅森林的歷史變遷》(《農業考古》1986.2)指出.唐宋時期森林采伐的規模很大,時為農耕區的黃土高原上的森林日益遭到嚴重破壞.隴南山地森林覆蓋率仍然較高.李繼華《山東森林的歷史演變》(《農業考古》1987.1)認為唐宋時期山東森林日益減少。朱士光《歷史時期我國東北地區的植被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4)認為唐宋時期該地區森林未受明顯破壞。植被方面。朱士光《歷史時期農業生態環境變遷初探》(《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0.2)認為,黃土高原上植被的嚴重破壞是唐宋以來的事.其后果是助長或促進了鄂爾多斯高原和河套西部的三個沙漠的形成與發展.史念海《歷史時期森林變遷的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3)和《論歷史時期我國植被的分布及其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2)兩文,認為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及東北地區的森林植被的減少大多始于唐宋之際。趙永復《歷史時期黃淮平原南部的地理環境變遷》(《歷史地理研究》第2輯,1991)指出,唐宋以后,隨本地區植被的銳減.湖澤陂塘逐漸淤成一片平陸。水早災害加重.鄒逸麟《前揭書》認為,唐宋之際華北平原的次生草地和灌木叢漸為大片栽培植被替代,黃河中游地區植被破壞嚴重,太行山區森林至北宋已為童山.秦嶺大巴山區森林仍然茂密。林鴻榮《隋唐五代森林述略》(《農業考古》1995.1)指出,唐代北方森林面積進一步縮小,不少林區殘敗,生態后果遠遠高于南方.而南方自然條件優越,生態環境良好.程民生《宋代林業簡論》(《農業考古》1995.1)指出.宋代的天然林帶主要分布于山區.如南方的四川、湖南、江東和兩廣、福建北部,北方則主要集中于秦嶺山脈和京西路的部分地區以及太行山區.

        關于水系和湖泊。唐宋之際東部平原水系變遷較大,而尤以黃河中下游水系和長江中下游水系變遷對經濟格局影響至為明顯。鄭肇經{中國水利史)(商務,1.939)較早涉足水系變遷問題。岑仲勉《黃河變遷史》(人民,1957)為探討黃河變遷的最早專著。譚其驤《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后會出現一個長期安流的局面》(《學術月刊》1962.2)認為.安史亂后,由于生態環境的惡化,黃河下游河患增多.五代以降,河患更是愈演愈烈.史念海《由歷史時期黃河的變遷探討今后治河的方略》(《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1.1)指出.唐代后期黃河中下游河道泥沙大量增多.宋代淤泥更為嚴重,河道頻繁改易.張含英《歷代治河方略探討》(水利.1982)介紹了黃河下游在北宋初至中葉前后的五次改道情況.周魁一《隋唐五代時期黃河的一些情況》(見《黃河史論叢》.復旦大學,1986)認為.唐末下游河道漸趨淤高,曾于河口段改道,五代時期53年內決溢19次,11世紀初又出現了懸河現象。鄒逸麟(前揭)認為至唐末以前黃河下游河道相對穩定.此后黃河下游進入變遷紊亂時期.湖泊方面,鄒逸麟《歷史時期華北大平原湖沼變遷述略》(《歷史地理》第5輯,1987)認為,從6世紀至]o世紀,華北大平原上的湖沼雖有一部分消失或縮小,但整個湖招的布局似無根本性的變化。北宋時期,由于主要河流頻繁改道,華北大平原湖沼逐漸發生了較大的變遷.部分湖泊開始淤廢。

        關于長江中下游水系的變遷.王育民、張步天、鄒逸麟(前揭)在學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別進行了概述。他們認為,唐宋時代云夢澤已淤成平陸;下荊江統一河床形成,河床不斷淤積.逐步深化為河曲,北宋河患始見頻仍;洞庭湖進一步下沉,湖面向西部擴展;鄱陽湖因彭蠡澤迅速向東南方向擴展,迫近鄱陽縣城。太湖平原湖泊廣布,太湖水系中之太湖至北宋復歸淤淺.泛濫時有發生,而吳淞江雖在人宋以后漸淤,但經北宋中葉整治,情形有所改觀.李文瀾《唐代長江中游水患與生態環境諸問題的歷史啟示》(《江漢論壇》1999.1)認為唐代是長江中游水患頻率最低的歷史時期.湖泊方面,張修桂《洞庭湖演變的歷史過程》(《歷史地理》創刊號,1982年)認為,唐宋時期洞庭湖仍處于沉降擴展之中.譚其驤、張修桂《鄱陽湖演變的歷史過程》(《復旦學報》1982.2)指出,唐末五代至北宋初期大體奠定了鄱陽湖未來的范圍和形態.

        二,農牧業經濟板塊錯動研究

        在自然環境諸要素中,氣候變遷是影響我國北部農牧業經濟板塊發生錯動的重要原因之一。張家誠《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生產影響的初探》(《地理學報》1982.2)認為,若其他條件不變,年均氣溫下降1℃,糧食單位產量即會較常年下降10%;年均降水量下降100毫米,糧食產量也會下降10%。程洪《新史學一一來自自然科學的挑戰》(《晉陽學刊》1982.6)認為,若其他因素不變,某地區平均氣溫降低1℃,相當于將該地區向高緯度推進200到300公里;若年降水量減少100毫米.我國北方農業區則將向南退縮100到500公里。龔高法等《氣候寒暖變化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紀念科學家竺可楨論文集》,科學普及,1982)認為,唐五代溫暖濕潤期農作物的生長期比現在長10天以上.翁經方等《中國歷史上民族遷徙的氣候背景》(《華東師大學報》1987.4)認為,如果年平均氣溫下降2℃,生物的分布區域就要向南移緯度2‘至40C,反之亦然.倪根全《論氣候變遷對中國古代北方農業經濟的影響》(《農業考古》1988.1)認為,歷史時期氣候變冷變干造成我國北方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由北向南退縮,農業地區隨之不斷南退。

        關于唐宋之際的農牧業分布,史念海《黃土高原及其農林牧分布地區的變遷》(《歷史地理》創刊號,1982)指出.隴東、陜北和晉西北地區,從隋唐開始逐漸由牧區轉變為農區,農牧區之間的界限則處在變動之中。趙永復《歷史時期河西走廊的農牧業變遷》(《歷史地理》第4輯.1986)認為,河西走廊自唐安史亂后至北宋,處于畜牧業生產占優勢的歷史時期。史念海《隋唐時期黃河上中游的農牧業地區》(《唐史論叢》第2輯,陜西人民,1987)指出,唐初牧馬地原在隴右,鄂爾多斯高原也在唐初開始成為游牧區.河隴各地在吐蕃占領時,也均為牧場.唐后期馬政漸趨廢弛,原牧馬區仍為半農半牧區。史念海《唐代河北道北部農牧地區的分布》(《唐史論叢》第3輯,陜西人民.1987)說,“燕山以南,在唐代已經都成為農耕地區,司馬遷所規定的碣石龍門間的農牧地區分界線,這時應北移到燕山之上”。“燕山北的桑干河中游和玄水、白狼河流域。就是當時的媯州和營州。仍當是半農半牧地區”。韓茂莉《唐宋牧馬業地理分布論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987.2)和《宋代農業地理》(山西古籍,1993)指出,唐后期牧馬區由前期的集中于隴右、關內、河東三道,轉向河淮一帶分散。而且牧馬區域穩定程度漸差.人宋以來,河牧監內移,良田被占,河北路農耕地僅為該地區總土地面積的十分之四.河東路山區及澤、潞、遼等州軍,農牧混雜。陜西路地處農耕區西界,西、北兩面均為半農半牧區.程民生《宋代畜牧業略述》(《河北學刊》1990.4)指出,因失去北方及西北牧場.宋代畜牧業總量較唐代為小,但在其他地域畜牧業的發展卻超過唐代。杜瑜《甘肅、寧夏黃土高原歷史時期農牧業發展研究》(《黃河流域地理環境演變與水沙運行規律研究文集》第五集,海洋,1993)認為,自唐宋時期開始,該地區由以往的半農半牧狀態向農業地區轉化。雍際春《宋代以前隴中黃土高原農牧業的分布及其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2)認為.中唐以后,隴中牧業衰退,農業也呈不平衡發展。唐代后期肇始的濫墾之風更使草原牧場加速退化。張澤咸認為,西域在吐蕃占領期間,畜牧業有顯著振興,農業亦未見衰落;歸義軍時代河西農業仍稱發達(分見《漢唐間西域地區的農牧生產述略》。《唐研究》四,1998;《漢唐間河西走廊地區農牧生產述略》,《中國史研究》1998.1).史念海《隋唐時期農牧地區的變遷及其對王朝盛衰的影響》(見《唐代歷史地理研究》,中國社科.1999)認為,唐代農牧業界線為農耕區與半農半牧區的界線.較漢代有所北移.東段北移到燕山山脈以上,西南端達至隴山之西,東北端伸向遼水下游.而半農半牧區的界線則由陰山山脈西達居延海,東達燕山山脈.葛金芳《中國經濟通史(第五卷)》(湖南人民,2002)指出.宋遼夏金時期的農牧分界線由從外長城(即秦漢所建長城)退縮到內長城(即明代長城)一線,即從位于東北方向的碣石向西南蜿蜒伸到龍門一線.此線以西以北,大片農田化為牧地,除燕云一帶的部分地區外,多以畜牧業為主。就是此線以東以南的農耕區中.草場牧監也為數不少.

        研究唐宋之際北部中國的農牧業分布情況.尚須關注遼和西夏轄區。契丹(遼朝)南境之南京道(治今北京)、西京道(治今山西大同)地處今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屬華北大平原的北半部。陳述《契丹社會經濟史稿》(三聯,1963)認為。契丹北境草原以牧業居多,分布著“插花田”;而毗鄰漢區的南部地帶定居放牧的成分也逐漸增加,燕山以南則是傳統農耕區.鄒逸麟《遼代西遼河流域的農業開發》(《遼金史論集》第2輯.書目文獻,1987)認為.自10世紀始.西遼河流域分布著墨點農家村莊.遼代以后.該地成為半農半牧區,或稱農牧交錯區。林榮貴《遼朝經營與開發北疆》(中國社科.1988)指出,北部、西北地區和潢河(西拉木倫河)流域一帶為傳統畜牧業區;潢河與土河(老哈河)匯流處及其周圍地區.分布著零星的墾殖點;在上京道的東部、南部和中部還分布著一些草原式的“插花田”.由于在草原地區開辟農業區,又在農業地區開辟牧場或放牧點.故遼代農牧業的總體發展方向是,農業生產向北拓展,畜牧業生產向南推進。顏亞玉《契丹統治下的燕云農業經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9.3)指出,唐末至五代初該地區農業經濟堪稱發達,其后又有起伏,但仍以增長為主。鄭川水等《歷史時期遼河流域的開發與地理環境關系》(《歷史地理》第10輯.1992)認為.在10世紀初遼河中下游平原重新出現點線分布的農田與居民點。漆俠、喬幼梅《遼夏金經濟史》(河北大學,1994)指出,契丹人所在的草原地區以畜牧業為主,穿插一點農業;大定府以南奚人居住的部分草原和燕山山區.畜牧業與農業相間.燕山以南至白溝以北.西達東北.東至遼東.則以農業為主,雜以部分畜牧業和果樹業。鄧輝《遼代燕北地區農牧業的空間分布特點》(《歷史地理》第14輯.1998)認為.遼代燕山以北到大興安嶺東南麓.是一個非常寬闊的農牧交錯地帶,農業集中于赤峰市以南的中京地區,赤峰以北的上京地區則以游牧為主.農業區的北界大約位于隆化縣北到赤峰市一帶,再向東穿過奈曼、庫倫二旗南部的黃土臺地北緣。韓茂莉《遼金農業地理》(中國社科,1999)指出契丹立國之前以畜牧業為主,還未形成固定的農業墾殖區,漢城主要分布于西拉木倫河、大凌河、灤河流域。遼建立后,主要農業區分布于西拉木倫河流域、醫巫閶山北端以及中京周圍,遼東、燕云地區亦以農業生產為主,畜牧業區以北疆和東北疆最為廣泛,半農半牧區的典型區域為河東、代北一帶。

        西夏轄區在今甘肅、寧夏一帶。江一鳴《歷史時期寧夏地區農林牧分布及其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988.3)研究了寧夏地區或農或牧的變遷過程。漆俠、喬幼梅(前揭)認為,除夏州一帶的毛烏素沙漠地區外,西夏境內皆適宜畜牧業.農業區集中于靈州、橫山天都山一帶的片段土地.以及河西走廊。韓茂莉《西夏農業區域的形成及其發展》(《歷史地理》第l0輯.1992)指出,西夏農耕業最為成熟與穩固的地區是銀川平原及宋、夏交界處的丘陵山地,河西走廊附近的農業亦有一定發展,但不占重要地位。杜建錄《西夏經濟史》(中國社科,2002)認為,西夏的農業區為興靈平原和內蒙古河套平原,荒漠與半荒漠牧區由鄂爾多斯與阿拉善兩大高原組成,農牧相間的半農半牧生態區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與宋夏沿邊山界.

        三、經濟重心南移研究

        唐宋經濟重心南移問題的提出。始見于張家駒《中國社會中心的轉移》(《食貨》2:11,1935),其后張氏又相繼發表《宋室南渡前夕的中國南方社會》(《食貨》4:1,1936)和《宋代社會中心南遷史(上)》(商務,1942)重申自己的觀點。半個多世紀以來.學術界就此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焦點主要集中于對經濟重心的理解、南移完成的時間、南移的判定標準,以及南移的具體內容等方面.

        在對經濟重心的理解上,韓國磐《隋唐五代史綱》(人民.1977)提出安史亂后唐代財賦重心在江南的說法.冀胡鼎《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利事業的發展》(中國社科,1981)提出基本經濟區的概念,認為隋唐時期,長江流域取代黃河流域.已取得了基本經濟區的地位。袁莢光、李曉路《唐代財政重心的南移與兩稅法的產生》(《北京師院學報》1985.3)提出財政重心的說法,但認為唐代后期財政重心的南移并不等同于經濟重心的南移。鄭學檬《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若干問題探討》(《光明日報》1988.6.15;《農業考古》1991.3)贊同.財賦重心”的提法.趙德馨《我們想寫一部怎樣的<中國經濟通史<》(《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7.3),則區分了.經濟重心地區”與.經濟中心地區”的不同,認為.經濟重心地區”是指經濟較其他地區發達、財富較其他地區多的地區,是經濟發展、財富分布不平衡的結果。

        在南移時間的看法上.學界存有較大分歧。依各家意見提出的先后次序而盲,第一種是“南宋說”.張家駒(前揭文)認為,中唐以后.南方社會的發達已漸漸超過北方。及至宋代.東南已完全成為國家根本。而南宋時代更為中國社會經濟中心轉變的最大關鍵.其所撰《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1957)再次強調,宋王朝的南渡標志著南方經濟的空前發展.這一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經濟重心完成南移行程的時代。鄭學檬《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岳麓,1996)認為.經濟重心南移至北宋后期已接近完成.至南宋則全面實現。第二種是.隋代說”。全漢升《唐宋帝國與運河》(重慶商務,1944)認為,中古之經濟重心在隋代業已南移.第三種是“晚唐五代說.,韓國磐《五代時南中國的經濟發展及其限度》(《廈門大學學報》1956.1)認為,五代時南中國的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均較北方發達.曹爾琴《唐代經濟重心的轉移》(《歷史地理》第2輯,1982)認為.唐代后期經濟重心從我國北方轉向南方。童超《東晉南朝時期的移民浪潮與土地開發》(《歷史研究》1987.4)認為。經濟重心南移始于東晉南朝,終于唐五代。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大學,1992)認為,安史亂后.經濟重心加速向南方傾斜.終南移于長江流域。翁俊雄《唐代區域經濟研究》(首都師大,2001)認為唐代后期經濟的總體水平大大超過唐前期。尤其是長江流域。寧可主編《隋唐五代經濟卷》(經濟日報,2000)指出。大體上從安史亂后,南方經濟發展的水平超過北方,全國的經濟重心轉移到南方。第四種是“宋代說”,李劍農《宋元明經濟史稿》(三聯,1957)說,“宋以后之經濟重心遂移于東南”。漆俠《宋代經濟史(上、下)》(上海人民.1987,1988)認為宋代經濟水平整體上是“北不如南.西不如東”。葛金芳《宋遼夏金經濟研析》(武漢,1991年)根據《元豐九域志》的統計數據,認為北宋熙豐年間(1068年-1085年)耕地和勞動力資源重心的南移過程已經完成.近在《中國經濟通史(第五卷)》(前揭)中又重申了這個觀點.但程民生《宋代北方經濟及其地位新探》(《中國經濟史研究》1987.3)認為,北宋時我國的經濟重心似仍在北方。程撰《宋代糧食生產的地域差異》(《歷史研究》1991.2)中甚至認為宋代“北方地位比南方有過之而無不及”。稍后又在專著《宋代地域經濟》(河南大學,1992)中說,”宋代南北經濟各有特色。經濟重心從發展趨勢上看正在南移,但從歷史現狀上看還未完成..五是“六朝說..羅宗真《六朝時期全國經濟重心的南移》(《江海學刊》1984.3)為其代表。

        在經濟重心南移完成的判斷標準上.學界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多數學者是從人口分布人手,易曼暉《唐代的人口》(《食貨》3:6.1936)指出,天寶以后,北方南徙人口大抵集中于江南道.黃盛璋《唐代的戶口與分布》(《歷史研究》1980.6)認為,安史亂后人口比重發生變化,黃河中下游讓位于長江中下游,汴河兩岸讓位于漢江襄鄂等州,沿海港市戶口猛增.林立平《唐后期的人口南遷及其影響》(《江漢論壇》1983.9)認為,經過安史之亂的人口南遷.江南人口密度已居各道之冠.我國古代的人口分布重心也由此基本上從黃河流域轉向了江南.胡煥庸《中國人口地理(上)》(華東師大,1984)指出,安史亂后.人口分布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南方遠遠超過北方。胡道修《開皇天寶之間人口的分布與變遷》(《中國史研究》1984.4)亦認為安史之亂是南北人口升降的主要轉折點.費省《論唐代的人口分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2)認為.元和時期的淮河以南及江南地區為大面積的人口密集區.人口占全國三分之一。凍國棟《唐代人口問題研究》(武大,1993)指出,安史亂后人口南遷與經濟重心南移同時發生,黃河中下游地區失去了傳統的人口重心地位。翁俊雄《唐后期政區與人口》(首都師大,1999)指出,安史亂后,長江流域民戶日趨增多.宋史領域,胡道修《宋代人口的分布與變遷》(《宋遼金史論叢》第2輯,中華,1991)認為宋初人口分布的最大特點為北方人口的減少和南方人口的增加。人口增加之區主要分布在東南、江淮一帶,這是南方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表現。吳松弟《中國人口史(第三卷)》(復旦大學,2000)指出,遼宋初期無疑是南北人口分布的一個轉折點,此前北方人口占優,此后南方人口逐漸確立了絕對優勢,并一直維持到明清時期。

        后來漸涉農田水利、蠶絲紡織、自然生產力和城市分布等諸多方面。論者們普遍認為,南方水利事業在中唐以后的大規模興修,是促使南方經濟趕超北方經濟的重要原因之一.鄒逸麟《從唐代水利建設看與當時社會經濟有關的兩個問題》(《歷史教學問題》1959.3)指出.在唐前期138興修的163項水利建設中,北方五道有101項,占全數三分之二.唐后期101項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項,以江南道為最多,竟占49項.因此安史亂后,是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局面的初步形成期,至于其鞏固與發展.則在10世紀以后的宋代。闡明同一主旨的成果極多.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有:李燦文《唐代水利事業與南北經濟重心的轉移》(《新亞書院歷史系系刊》4.1978).黃耀能《隋唐時代農業水利事業經營的歷史意義》(《中山學術文化集刊》30.1983).周魁一《中國古代的農田水利(續)》(《農業考古》1986.2),楊蔭樓《秦漢隋唐間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趨勢與經濟區域重心的轉移》(《中國農史》1989.2),鈕海燕《唐代水利發展的因素及其影響》(《歷史地理》第10輯.1992),屈弓《關于唐代水利工程的統計》(《西南師大學報》1994.1)等.

        紡織業方面,孫運郅從絲織業角度考察,認為絲織業中心的南移完成于唐宋之交(《絲綢之路和我國絲織業中心的遷移》。《華東師大學報》1981.1).黃世瑞《我國歷史上蠶業中心南移問題的探討》(《農業考古》]985.2;1986.1)認為我國蠶業中心的南移開始于唐末五代.完成于南宋.陶緒《論宋代私營絲織業的生產形態及地理分布》(《中國經擠史研究》1990.2)認為宋代南方私營絲織業的發展速度高于北方.邢鐵《我國古代絲織業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國經濟史研究》1991.2)認為,在兩宋三百年間絲織業的生產重心尚未轉移.鄒逸麟亦指出,唐宋以后我國絲織業南盛北衰的局面逐漸形成(《有關我國歷史上蠶桑業的幾個歷史地理問題》,《選堂文史論苑》,上海古籍.1994).

        董咸明從自然生產力角度探討,認為唐代北方自然災害遠較南方頻繁.對經濟的破壞程度遠遠大于南方(《唐代自然生產力與經濟重心南移》,《云南社會科學》1985.6)。鄭學檬、陳衍德《略論唐宋時期自然環境的變化對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廈門大學學報》1991.4)認為南方經濟超過北方是自然環境的優劣互為逆轉的結果。

        林立平從城市分布角度加以闡述.認為唐宋之際的中國都城已由長安而洛陽而開封地向東遷徙,中國城市分布重心也從黃河流域移到了長江下游的江淮及太湖區域,也表明全國的經濟重心已移到長江下游地區(《試論唐宋之際城市分布重心的南移》,《暨南學報》1989.2).近有鄭學檬(前揭)將經濟重心完成南移的判斷標準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經濟重心所在地區生產發展的廣度和深度超過其它地區.表現為人口眾多.勞力充足;主要生產部門的產量與質量名列前茅;商品經濟發達。第二,經濟重心所在地區生產發展具有持久性和穩定性.不只是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居優勢地位.而是有持續占優勢的趨勢.就是其優勢為后世所繼承。第三,新的經濟中心取代了舊的經濟中心后.封建政府在經濟上倚重新的經濟中心,并在政治上有所反映。

        四,交通網絡變遷研究

        唐宋交通網絡由國內陸路、水路和通向域外路線三方面組成.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著述.仍是嚴耕望《唐代的交通與都市》(《大陸雜志》8:4,1954)、《隋唐五代人文地理(上、下)》(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唐代交通圖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3,1985.1986),和青山定雄《唐宋朝代的交通和地志圖研究》(吉川弘文館,1963),兩人對復原唐代、宋代的交通路線貢獻尤巨.日野開三郎對《五代時期南北中國的陸上交通道路》(《日野開三郎東洋史學論集》12.三一書房.1989)作過研究.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叢考》(中華,1997)中也有六篇關于唐宋交通道路的考證文章.

        先看陸路。白壽彝《中國交通史》(商務,1937)列舉出唐代以長安為中心向四周展開的六條陸路交通干線.在所開鑿的新道中.又以大庾嶺山路為最重要。宋代陸路干線改以開封為中心。陳偉明《唐五代嶺南道交通路線述略》、《宋代嶺南交通路線變化考略》(分見《學術研究》1987.1;1989.3)認為,唐代以廣州為中心向四方延伸的各條交通路線中.北路較南路發達,西路較東路發達。宋代嶺南交通基本格局除沿襲唐代,但其功能開始由唐代的政治型、軍事型向經濟型轉變,嶺南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動脈.李孝聰《公元十一十二世紀華北平原北部亞區交通與城市地理的研究》(《歷史地理》第9輯,1990)認為.宋遼驛道的開辟,使得大名府、澄州、澶州為代表的一批地方中心城市地位的上升.宋遼邊界形成了一條新的城市帶。蔡良軍《唐宋嶺南聯系內地交通線路的變遷與該地區經濟重心的轉移》(《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2.3)敘述了唐宋時期嶺南以廣州為中心聯系內地的三條道路,即桂州路、郴州路和大庾嶺路,認為自唐代完成對大庾新路的開鑿后,該路成為人嶺南的最佳線路,嶺南交通重心亦因此東移至郴州路和大庾嶺路.韓茂莉《宋代嶺南地區農業地理初探》(《歷史地理》第l1輯,1993)指出,宋代由內地進入兩廣的道路自西向東主要有三條.湘桂道(水路)、騎田道、大庾道,而以后者路途較為通暢。張澤咸《唐代工商業》(中國社科,1995)指出,安史亂后西線中的荊襄段因汴水通航受阻而變得格外重要。曹家齊《唐宋時期南方地區交通研究》(《宋史研究通訊》2002.2)指出,唐代南北交通干線主要有兩條.一為長安東南行至嶺南道;一為洛陽東南行至汴州.經運河至福建、嶺南道.宋代人閩路進一步開辟,幾條南北干線之間聯系進一步加強,杭州與淮西地區聯系進一步密切。

        再看水路。白壽彝(前揭)指出唐代的運河較江河等水道所居地位要高,唐代中葉后大運河南段地位更見重要.北宋汴河(通濟渠)在交通上居于睥睨一切的地位。而在唐宋之際,所開浚的河渠中作用較大的還有嘉陵江、新源水、蔡河、廣濟河、金水河、荊南漕河、深州新河等.但地位均無法與運河相比。全漢升《唐宋帝國與運河》(前揭)認為.運河聯結著北方的軍事政治重心和南方的經濟重心。導致唐宋帝國的經濟地理發生劇烈變動.李劍農指出,安史亂后.除江淮汴道地位見重外.由湘、贛二水人江,溝通江以南與嶺表,又顧流人揚州.經汴淮以達于河,由湘出者至鄂州人漢、漢沔經陸路至長安。此亦有唐一代內河南北交通之要道.就沿海航線而言,唐代海舶,由交廣北航經泉州.北以江都為終點;揚子江口以北至白河口之線.幾無定泊之港。然在宋時,已由交廣閩浙江淮擴至密州(《魏晉南北朝隋唐經濟史稿》,《宋元明經濟史稿》,前揭)。《長江水利史略》(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長江水利史略》編寫組,水利電力,1979)指出.北宋時期,與長江干流密切相關的運河有三個系統:其一為江北運河,聯系黃河、長江的汴運潁運等;其二為江南運河,聯系江浙;其三為荊襄運河,聯系長江、漢水。馮漢鏞《宋代國內海道考》(《文史》26.1986),對宋代沿海各地,包括長江口外、錢塘江口外、閩江口、珠江口外、黃淮以北的海道,進行了詳細考察.王興淮《我國歷史上的江漢運河》(《中國水運史研究》專刊一,1987)指出,北宋是江漢運河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的歷史時期之一.王力平《唐肅、代、德時期的南路運輸》(見《古代長江中游的經濟開發》,武漢,1988)認為,中晚唐水陸交通中。穿過秦嶺.經漢、沔水系,溝通關中地區與江漢流域以及整個東南地區水陸聯系的南路,肅、代、德時期運輸非常活躍.承平之際即告蕭條.王力平《唐后期淮潁(蔡)水運的利用與影響》(《河北學刊》1991.2)說,“北宋的惠民河與唐時的淮穎(蔡)水運相比,已不再是臨時性、替代性的運道,而成為了固定運輸線.”張澤咸(前揭)認為,有唐一代,珠江、長江、淮河、黃河等都有商船通行,沿海自南海至渤海的海上交通亦有發展.

        域外交通又分陸、海兩路。白壽彝(前揭)較早據《新唐書·地理志》列舉唐代通四夷的七條重要道路,除登州海行人高麗渤道、廣州通海夷道外,其余五條為陸路,自唐天寶亂后,西域交通漸形衰落,雖北宋盛時也不能完全恢復。烏廷玉《隋唐時期的國際貿易》(《歷史教學》1957.2)、陳守忠《北宋通西域四條道路的探索》(《西北師院學報》1988.1)分別考察了隋唐和北宋的通西域道路。藍勇《唐宋南方陸上“絲綢之路.的轉輸貿易》(《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4)認為,南方陸路主要有川滇道、邕州道、滇緬印道.

        港口與海上交通.開創者當屬桑原騭藏《蒲壽庚考》(陳裕青譯.中華.1929)和《唐宋貿易港研究》(楊煉譯,商務.1935).兩書據伊本.胡爾達茲比《道程及郡國志》記載,指出交州、廣州、泉州、揚州為唐宋四大貿易港.此外潮州、福州、溫州、明州、松江亦為沿海貿易港。白壽彝(前揭)指出,隋唐宋時代的域外交通,較前為特別進展并歷時最久的,是南海上的交通。烏廷玉(前揭文)認為.唐代從廣州出發可至大食波斯及南洋諸國;對日本的商路則有兩條,一為北路,即由登州出海;一為南路.從明州出發.兩宋海外貿易路線經馮承鈞(《諸蕃志校注》,中華.1956)、蘇繼頃(《島夷志略校釋》.中華,1981)和章巽(《我國古代的海上交通》.商務.1986)等諸多先生的持續努力,現已清楚有四條航線。東海起航線是從明、杭等州出發東渡高麗、日本;南海起航線是從廣、泉等州出發.有三條.一是經三佛齊(今蘇門答臘)轉航閹婆(今爪哇)、渤泥(今加里曼丹)、麻逸(今菲律賓群島)等地.二是經蘭無里(今印尼亞齊)再橫渡印度洋去阿拉伯半島上的大食諸國.三是從蘭無里出發橫渡細蘭海到故臨(今印度奎隆).在此換乘小船,沿近海西北向駛入波斯港、亞丁灣。與此同時,也有更多的沿海港口被發掘出來。陳高華、吳泰《宋元時期的海外貿易》(天津人民.1981)指出,宋代東海航路中有登州、密州、明州、杭州、華亭、溫州等港;南海航路中的廣州、雷州、徐聞、瓊州等港;介于東海和南海航路間的有泉州、福州、漳州等港。章巽(前揭)指出,北宋時期,長江口以北的通、楚、海諸州.以及長江口以南的越、臺、福、漳、潮、雷、瓊諸州,也都是通航的海港。沿渤海灣的登州、萊州、滄州、平州、都里鎮諸地,亦有海舶往來.關履權《宋代廣州的海外貿易》(廣東人民.1987)認為,廣州是唐代最為繁榮的貿易港,宋代與之通商的海外國家較唐代為多.海外貿易也超過了唐代.蔣致潔《唐宋之際絲路貿易與海路貿易的消長變化》(《社會科學戰線》1993.5)認為,自唐宋以降,在中國古代對外貿易中.陸路(絲路貿易)地位日趨下降。海路貿易逐漸占據優勢.基本上處于主導、支配地位。陸韌《宋代廣西海外貿易興起初探》(《海交史研究》1997.1)認為,宋代廣西海港得到了極好的發展機遇。一躍成為西南地區貿易重地和出海門戶。黃純艷《宋代海外貿易》(社會科學文獻,2003)認為,宋代貿易港較唐代有明顯增長,北自京東路.南至海南島.港口以十數.形成多層次結構,大致可分為廣南、福建、兩浙三個相對而言自成體系的區域.

        五、區域經濟研究

        此項研究源起于20世紀30年代的《食貨》雜志.進入80年代后,關注者益多。漆俠對兩宋區域經濟的研究堪稱詳盡具體.他認為從整體看是“北不如南.西不如東”(《宋代經濟史(下)》.上海人民。1988)。葛金芳在《中國經濟通史(第五卷)》(前揭)中.從動態角度將其發展趨勢概括為“東強西弱.南升北降”,并將各區域經濟的特色歸納為:中原經濟頑強發展、一波三折,東南經濟蓬勃興起、后來居上.西川經濟不平衡發展,中南經濟困頓停滯,廣南經濟地曠人稀、起點過低。

        中原經濟區。該區位于黃河中下游地區,唐代大體包括關內、河東、河北、河南四道,以及山南道北部地區.宋代則為京畿、河北、京東、河東、陜西、京西北路六路.學界普遍認為,關中地區自唐中葉后經濟發展遭受重創,人宋以后漸次恢復。楊德泉《北宋關中社會經濟試探》(《宋史研究論文集》,浙江人民.1987)指出,從農業和手工業看,較之唐代.宋代陜西經濟地位明顯低落。韓茂莉《北宋黃河中下游地區農業生產的地域特征》(《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1)認為,中原地區以河南的經濟發展水平為高;陜西則次之.雖本地農業區僅限于關中,但仍能達到較高水平;河東略有余糧;唯河北一路糧食最為短缺。程民生《論宋代河北路經濟》(《河北大學學報》]990.3)認為.宋代河北路經濟仍然發達,實力雄厚.邢鐵《宋代河北的絲織業》(《河北學刊》1990.5)認為河北的絲織業仍較發達,絲織業的重心似仍在北方.程民生《論宋代陜西路經濟》(《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4.1)認為宋代陜西的經濟發展屈從于國防利益,但手工業門類齊全.商業也異常活躍.

        東南經濟區。該區泛指長江下游地區,尤其以太湖流域為重心.在唐代大致為淮南、江南道東部地區.宋代大致為淮南東西路、江南東西路和福建沿海地區。該區在兩宋時期發展迅速,故成果較多.陶希圣《五代的都市與商業》(《食貨》1:10,1935)指出,五代時,各地商業繁榮.都市繁盛。尤以淮河以南最足稱道.楊章宏《歷史時期寧紹地區的土地開發及利用》(《歷史地理》第3輯.1983)認為,唐后期,該地區已成為全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至宋代,更成為全國的糧食基地之一。方如金分析了《北宋兩浙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其原因》(《漸江師范學院學報》1984.1).彭友良《兩宋時代福建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考古》1985.1)指出兩宋時代福楚農業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表現為土地的墾辟,耕地迅速增加;水利的開發和興修;各種物產豐富;對外貿易的崛起。梁加龍《宋代江西蠶業發展初探》(《農業考古》1985.2).文士丹、吳旭霞《試論北宋時期江西農業經濟發展》(《農業考古》1988.1)和吳旭霞《宋代江西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江西社會科學》1990.6)等.分別從不同角度探討了江西的經濟發展。謝元魯《論“揚一益二”》(《唐史論叢》第3輯.陜西人民,1987年)認為.揚州在唐以后的衰落不過是東南地區內部中心城市轉移的一種表現.杜瑜《歷史地理變遷與揚州城市興盛的關系》(《平準學刊》第4輯上.光明日報.1989)指出.唐代后期江淮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為揚州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揚州亦因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很快發展為全國最大經濟都市。楊希義《唐代絲綢織染業述論》(《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l990.3)指出江南地區的絲織業到唐代后期已超過北方.林汀水《兩宋期間福建的礦冶業》(《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2.1)認為福建的礦冶業初興于唐代.至宋極盛.成為全國重要的礦區之一,出產金、銀、鋼、鐵、水銀、錫和礬等礦。方亞光《論唐代江蘇地區的經濟實力》(《中國史研究》1993.1)認為,唐代中葉以后,從生產工具水平、手工業技術、商品經濟發展程度而盲,該地區均處于全國領先地位.韓茂莉論述了《宋代東南丘陵地區的農業開發》(《農業考古》1993.3)。方健《唐宋茶產地和產量考》(《中國經濟史研究》1993.2)認為,若從唐宋茶的產量而言,江南路居首位,次則四川,荊湖第三,兩浙第四,淮南13山場至北宋盛極,福建茶產量雖遜于以上各路.但以品質優良著稱.兩廣產量甚微.周生春《論宋代太湖地區農業的發展》(《中國史研究》1993.3)認為北宋崇寧以后太湖地區農業發展達到北宋后期最高水平.龍登高《宋代東南市場研究》(云南大學,1994年)通過分析和比較,認為宋代的經濟與市場發展程度最高的地區在東南的兩浙、福建、江東、江西四路。鄭學檬《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前揭)指出.太湖地區自晚唐五代以來,農業經濟的發展最為突出;手工業以制茶、制鹽、紡織、竹編、葦編、瓷器、釀酒、造紙、藥材等為主.水平較高。江西經濟開發自五代始大大加速,有特色的產品主要是稻米、豬、牛、禽、魚等副食品資源、木材、礦產、蔬果、烏血等經濟林等等;手工業品則以瓷器最出名。宋代福建農業發展最快的地區是沿海平原,在許多方面與兩浙有共同之處,它也代表當時中國農業經濟的水平。而從總體來看,五代時期南北方農業經濟發展不平衡.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農業經濟無論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超過了北方,但本地區內部亦不平衡。方健《兩宋蘇州經濟考略》(《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8.4)一文,認為宋代蘇州經濟居當時全國的領先地位,與中唐以來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相一致.周懷宇《論隋唐五代淮河流域城市的發展》(《安徽大學學報》2001.3)認為,隋唐五代是淮河流域城市發展史上的一個快速成長期,揚州、開封為兩大龍頭城市,而沿運河相繼涌現出的新城市中較為突出的有宋、楚、泗、壽、潁、濠、宿、廬等州.陳國燦《宋代江南城市研究》(中華,2002)認為.北宋時期,兩浙路的城鎮發展最為顯著,已達到乃至超過了北方發達地區的水平;江南東路次之.接近北方發達地區的水平;江南西路雖較宋代以前有顯著的發展,但由于起點較低,直到北宋中后期,仍與兩浙、江東地區有相當大的差距.葛金芳《兩宋東南沿海地區海洋發展路向論略》(《湖北大學學報》2003.3)認為,人宋以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海外貿易的興盛,促使東南沿海地區開放型市場崛起,進而在本地區出現海洋發展路向,其具體表征有五:其一.東南沿海眾多外貿港口,從南到北連成一片;其二,海外貿易范圍大為擴展,構成當日世界性貿易圈的兩大軸心之一;其三.進出口商品中,分別以初級產品和工業制成品為主;其四,中外商人隊伍壯大,出海經商風氣盛行;其五,對域外世界的認識遠較漢唐豐寓詳贍。此前,也有專文討論福建地區的海外貿易問?,如林汀水《略談泉州港興衰的主要原因》(《廈門大學學報》1984.1),韓振華《五代福建對外貿易》(《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3).胡滄澤《宋代福建海外貿易的興起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5.1).廖大珂《唐代福州的對外交通和貿易》(《海交史研究》1994.2)等.

        西川經濟區。該區大致指唐代的劍南道,北宋的成都府和梓州、利州、羹州這四路.關于唐宋時期四川經濟的發展.先后有兩部專著予以討論,賈大泉《宋代四川經濟述論》(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5)認為,自10世紀后期至北宋中葉,本地經濟發展迅猛,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李敬洵《唐代四川經濟》(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8)指出中唐以后四川成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兩個地區之一。賈大泉《宋代四川的紡織業》、《宋代農村商品生產》、《宋代四川城市經濟的發展》(分見《宋史研究論文集》1982年年會會刊.河南人民,1984;《西南師范學院學報》1985.1;《四川師范大學學報》1986.2)認為,宋代本地的紡織業在前代的基礎上又有長足發展,農村地區的商品化生產的專業分工現象極為普遍.在蠶桑紡織業、茶葉種植業、甘蔗種植業和制糖業、藥材種植業、釀酒業、井鹽業、水果生產方面均有體現,從而促進了本地區商品經濟的日趨活躍。城市經濟的發展貌似繁榮。但在封建勢力的干擾和戰爭的沖擊下,很難持續.謝元魯《宋代成都經濟特點試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3.3)、《論“揚一益二”》(前揭)認為,宋代成都的經濟十分繁榮.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韓茂莉《宋代川峽地區農業生產述論》(《中國史研究》1992.4)認為.川峽四路的農業生產發展很不平街,川西成都平原是全國農業生產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川東地區卻仍然較為落后.林文勛《宋代四川與中原內地的貿易》(《宋代經濟史研究》,云南大學.1994)認為.時至宋代,四川地區已發展成為我國西部區域的經濟中心區.

        中南經濟區.該區大致措庸代山甫道南部和江南道西部一帶,宋代的京西南路和荊湖南北路。鄭學檬《試論唐五代長江中游經濟發晨的動向》(見《古代長江中游的經濟開發》,武漢。1988)指出,唐五代長江中游(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地區經濟發展加速.使地區聯系日趨緊密,由此江南經濟正在向超過北方的方向發展。韓茂莉《宋代荊湖地區農業生產述論》(《歷史地理》第12輯.1995)認為,宋代荊湖南、北路尚未得到全面開發.尚未處于粗放經營階段。楊果《宋代兩湖平原地理研究》(湖北人民,2001)認為.兩宋時期是兩湖平原市鎮在空間上迅速擴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其中值得特別注意的又是縣以下鎮、市的擴展.

        廣南經擠區.該區大致指唐代的嶺南道,北宋的廣南東西二路.徐俊鳴《古代廣州及其附近地區的手工業》(《歷史地理》創刊號,1982)認為,唐宋時期本地區手工業較為發達.諸如造船、紡織、食品加工、陶瓷、制紙、礦冶等均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陳偉明《宋代嶺南主棱與經濟作物的生產經營》(《中國農史》1990.1)認為宋代嶺南地區初步形成了獨立的農業生產區。關履權《宋代廣東歷史發晨趨向與農業商品化》(《廣東社會科學》1991.1)認為工商業和海外貿易對廣東歷史發展起了催化劑作用.韓茂莉《宋代嶺南地區農業地理初探》(《歷史地理》第11輯.1993)分析了宋代嶺南地區的人口構成及其分布,認為蠻人集中分布的廣西和海南島生產方式還很落后.指出宋代內地移民是嶺南地區重要的農業生產勞動力。內地移民集中的南嶺南坡地帶,以及珠江三角洲,是嶺南農業開發程度較高的地區.也是嶺南最重要的農業經濟區.但與內地相比.嶺南大多地區的生產方式仍很落后.

        筆者自知,對于學界在長達近一個世紀的時段中所做的有關唐宋經濟格局研究的成果,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此文中一一盡述的.因取舍眼光和目的所限.即使部分較為重要的成果,間或亦有遺漏.在對經濟格局的研究成果進行了上述梳理后.筆者認為要使此課題的研究進一步走向深入,還須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確立貫遇研究的思路,打破朝代分野.即以唐宋變革期學說為指導.改變過去以朝代為中心的敘述模式,將晚唐至宋的經濟格局變動視作整體予以考察,關注趨勢的演變特征,以期反映出其時經濟格局變動的總體面貌。

        第二,明確經濟格局變遷的內涵,切實把握其所涉及到的各個方面.經濟格局當以自然環境、農牧業經濟、經濟重心、交通網絡和區域經濟為主體構成部分.這也理應成為學界探討此課題的側重點.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激情小视频在线看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日韩在线欧美专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四区 | 亚洲综合国产欧美在线 | 亚洲第一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