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論文范文

        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論文

        第1篇: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論文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發展

        新經濟時代,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基于Internet上的電子商務活動,國際貿易也出現了網絡化趨勢。與傳統貿易方式相比,電子商務具有無紙化交易、成本低、快速、便捷等優勢,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一種重要貿易方式。世界各國、WTO和世界其它一些經濟組織對電子商務的發展都極為關注,因此探索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運用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電子商務是新時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從廣義上講,電子商務(ElectronicCommerce簡稱EC)可定義為:電子工具在商務活動中的應用:從狹義上講,電子商務可定義為:在技術、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里,掌握信息技術和商務規則的人,系統化的運用電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從事以上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各種活動的總稱。與傳統的商務活動相比,電子商務優勢在于消除了商務伙伴之間的時空差距,將各個企業獨立存在的信息以最便捷的方式連結在一起,從而真正建立起一種貫穿于企業之間的協作,以此獲取利潤和市場份額的最大化。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有以下幾點:

        一、電子商務促進了國際貿易運行機制的革新

        電子商務創造了一個以信息交換為媒介的網上虛擬市場,形成新的國際貿易運行機制。

        1、電子商務中,產品和服務的表現都是數字信號,有形貿易和無形貿易的界限變得模糊,同時電子商務超越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解除了傳統貿易活動中物質、時間、空間對交易雙方的限制,改變了偏遠地區的公司在傳統國際貿易運行機制下難以克服的區位劣勢和競爭劣勢。

        2、世界市場上的信息充分性進一步增強,因不完全信息或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世界市場壟斷進一步削弱,市場機制將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發揮作用,為世界市場中資源的有效配置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務,促進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動態的資源優化配置;電子商務下快捷的信息流動,減少了國際貿易交易的不確定性,校正世界市場發展的盲目性,為減少國際貿易決策的時滯和失誤創造了條件。

        二、電子商務促進國際貿易方式的轉變

        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電子商務是一種以信息網絡為載體的新的國際貿易運作模式。在國際電子商務中,交易各方以電子方式而不是以通過直接面談方式或當面交換方式來達成和進行國際貿易交易。電子商務采用電子方式進行商務數據交換和開展國際貿易活動,是一種創新的國際貿易方式,它將成為21世紀國際貿易的重要方式之一。

        2、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應用也將進一步促進國際貿易方式創新,實現對以紙質貿易單據的流轉為主體的傳統國際貿易流程和交易方式的改革,形成新的國際貿易方式。與國內貿易相比,國際貿易的單證數量繁多,處理費用高昂。通過電子商務進行國際貿易,既可節省大約90%左右的文件處理費用,又可縮短交單結匯的時間,加快資金周轉,還可節省利息開支,成本優勢十分顯著。紙質文件的處理工作帶來的問題是:錯漏多、效率低、費用大。電子貿易恰好可以克服這一障礙,為企業節省開支。可見,電子商務的確可以幫助國際貿易企業改革國際貿易流程,實現國際貿易管理的數據的電子化、信息的實時化和效益的規模化,提高國際貿易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形成新的國際貿易管理模式,促進國際貿易發展。三、電子商務促進了國際貿易營銷

        電子商務引起市場營銷的巨變,促進國際貿易營銷創新,產生新的市場營銷形式一一網絡營銷。與傳統的國際營銷方式比較,國際貿易網絡營銷的主要特點是:

        1、網絡互動式營銷。電子營銷幫助企業同時考慮客戶需求和企業利潤,尋找能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和滿足客戶需求最大化的營銷決策。網絡互動的特性使客戶真正參與國際貿易營銷過程中來成為可能,客戶在整個國際貿易營銷中的地位得到提高,客戶的參與選擇主動性得到加強。在電子商務中,企業和客戶之間的關系變得非常緊密,甚至牢不可破,這就形成了一對一的營銷關系,這種營銷關系無疑是高效的。

        2、網絡定制營銷。隨著企業和客戶相互了解的增多,銷售信息將變得更加定制。電子營銷的發展趨勢是將大量銷售轉向定制銷售。一些大跨國公司通過建立企業內部網絡提供這一服務,比如戴爾公司的網絡銷售無疑是成功的。

        3、網絡營銷與工業化時代的營銷有顯著區別,傳統營銷中最常用的是兩種促銷手段:傳統廣告與人員推銷。網絡營銷一個根本區別就在于:網絡營銷的主動方是客戶而傳統營銷的主動方是企業。網絡營銷的特征主要體現在遵守“網絡禮儀”的同時通過對網絡利益的巧妙運用從而獲得一種微妙的營銷效果。

        四、電子商務下的國際貿易宏觀管理

        電子商務的發展必將給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對國際貿易的管理帶來新的要求。根據已有實踐,運用電子商務進行的國際貿易管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出口商品配額實行電子招標。實行出口招標,商務部、發展改革委等可在最短的時間里完成對企業投標資格的確定;可以及時檢查、跟蹤、反饋、調整招標商品使用情況,有效提高國際貿易管理效率;可以實行對招標商品配額的動態管理,解決配額使用不高的問題;可以實行網上抽查,取消違規企業投標資,使同等數量的商品的賣價和出口額增加,規范貿易秩序,凈化經營環境。

        2、實行網上申領發放進出口許可證。這將是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使政府行政管理上一個新的檔次,有利于排除人為因素的干擾,增強透明度,減少腐敗。電子商務在進出口許可管理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可以幫助實行全面的進出口許可證核查,這樣可大大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提高效率,節省費用。

        3、海關管理的電子化和企業電子報關。對于我國海關來說,開展電子商務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二是提高進出口企業的辦事效率,給企業提供方便,同時杜絕逃稅現象。

        4、電子商務與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管理。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是國際貿易中某些商品進出口時的必須環節(法檢、廢物進口等),它與外貿經營單位、運輸部門、銀行、保險、出口商品生產企業以及國內外其他檢驗機構有著密切的業務聯系。檢驗檢疫的信息化管理也提高了管理效率,為企業節省了寶貴的通關時間。

        5、實現外貿企業全過程管理的電子化。電子商務的核心內容是信息的互相溝通和交流。國際電子商務的交易前期是交易雙方通過因特網進行交流,洽談確立,交易后期是電子付款和貨物運輸及跟蹤。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些,電子商務的出現已經對國際貿易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可以預見,電子商務將逐漸成為國際貿易業務運作的主要方式。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完善,其在推動世界經濟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大,錯過了電子商務的運用就等于放棄了未來。

        參考文獻:

        【1】李洪心.電子商務概論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第2篇: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論文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數字鴻溝。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商務模式和商務理念,不僅改變了企業本身的生產、經營與管理,而且給傳統國際貿易帶來了重大影響。電子商務促進了貿易效率的提高,降低了貿易成本,簡化了交易過程,但與此同時,電子商務也對國際貿易提出了新的挑戰。

        1對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沖擊。

        1.1對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的沖擊。

        傳統的比較優勢包括自然資源、資本、勞動力和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差異。而在電子商務時代,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流貫穿于電子商務活動的始終,信息是電子商務重要構成要素,信息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和資源,信息比較優勢正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的決定因素之一。信息比較優勢是指國與國之間對信息的生產、傳播、反饋與使用能力上的差異,信息技術因素已經成為企業競爭力和一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構成要素,國家或企業的信息處理效率成為其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和條件,信息基礎設施的發達程度和信息產業的規模比重都極大地影響了一國在國際貿易甚至世界經濟中的競爭實力和競爭地位。這種情況也使發展中國家原來具有的自然資源及廉價勞力的比較優勢和重要性降低,在信息流動的自由貿易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不少好處的同時,機遇與挑戰并存。

        1.2對赫———俄新古典理論的沖擊。

        赫———俄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基本前提是各國的要素豐裕程度不同,從而產生要素價格的差異,結論是一國利用相對較低價格的要素生產產品并進行國際貿易就可以獲得比較利益。該理論主要側重從供給方面分析國際貿易的產生,發展和流向,忽略了分析需求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電子商務的交易迅捷性和網絡互動性使需求成為一種主動創造性的行為,電子商務更加強調企業對客戶需求的滿足,企業的生產成為按需生產,定制生產,即可以根據網絡匯總的需求和市場信息的變化來迅速調整全球范圍內的生產,需求對國際貿易生產和流向起著越來越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為修正傳統國際貿易理論在此方面的不足,以需求出發來分析國際貿易的產生和流向應當是現代國際貿易理論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的需要。

        2數字鴻溝可能加劇國際貿易中的“馬太效應”。

        隨著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日益顯現出來,即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不斷加深的“數字鴻溝”。根據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的文件,“數字鴻溝”是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術在全球的發展和應用,造成或拉大國與國之間以及國家內部群體之間的差距,這種差距尤其表現在掌握、應用信息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以及發展信息產業方面的差距。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收入最高的1/5的發達國家人口擁有全球GDP的86%和因特網用戶的93%,而收入最低的1/5的發展中國家人口擁有全球GDP的1%和因特網用戶的0.2%。從中我們很容易看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信息化領域的差距遠遠大于目前南北經濟總量的差距。

        發達國家經濟實力強大,技術發達,電腦普及率高,企業人員素質高,而且信息化程度高,因此發達國家在電子商務方面具有先入為主的優勢,牢牢占據了信息革命和電子商務的制高點,也必將在國際貿易利益分配中占據有利的地位。而發展中國家目前大多尚處于工業化階段,部分國家處于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型時期,而在新一輪的電子商務競爭中,信息、人才、技術等成為生產函數中極為重要的內生變量,這客觀上弱化了發展中國家原有的普通勞動力、土地和資源優勢,降低了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競爭力,使得發展中國家在新的國際分工中處于相對劣勢的地位。

        不僅如此,發展中國家要發展電子商務,在前期需要對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高投入,背負重債和財政困難的發展中國家無力承擔大規模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因此,發展中國家在與信息秩序和電子商務相關的規則制定中幾乎無發言權和影響力,在發達國家制定的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的“游戲規則”中,發展國家容易被邊緣化,客觀上提高了他們參與國際貿易的門檻。

        這對原本處于劣勢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很可能導致在新一輪的貿易利益分配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差距的拉大,加劇國際貿易中的“馬太效應”,擴大“南北差距”。

        3對有關法律法規的影響。

        當前的有關國際貿易法律、法規大多是在傳統的國際貿易的基礎上制定的,而電子商務大多應用信息技術,以計算機網絡作為交易媒介,突破了傳統的有紙貿易,因此原有的法律法規很多已經與這種貿易方式不合拍,這必然對原有的法律、法規、國際慣例形成挑戰。

        3.1電子合同的法律規范問題。

        電子商務應用于國際貿易后,貿易合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一是訂立合同的雙方或多方是不見面的;二是表示合同生效的傳統簽字蓋章被數字簽名所代替;三是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的合同,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合同形式的變化,給電子合同成立的時間和地點的確定都出了一個難題,而且容易被改變和偽造。不僅如此,除了修改并完善現有合同法,適應新的國際貿易形式外,世界各國還面臨著制定電子合同法,對電子合同的要約與承諾、電子合同成立的時間與地點、電子合同履行的方式與地點、電子合同履行中的驗收、網上格式合同的法律規范等作出規定。

        3.2電子商務中的管轄權問題。

        管轄權是國家通過立法、司法和行政手段對特定的人、物、事進行管理和處置的權利。在電子商務參與國際貿易后,由于其具有跨地區、跨國界的特性,管轄權的沖突會更加普遍,如果管轄權得不到解決,會極大的影響訴訟效率。

        3.3知識產權問題。

        1994年GATT/WTO簽訂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對與電子商務有關的知識產權問題有所涉及,但不十分完善。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很多新問題隨之出現。(1)版權問題。如何解決網上版權保護問題已經引起WTO的注意。(2)域名和商標的關系問題。(3)出版問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電子商務領域保護知識產權問題上作了不少努力。今后,WTO面臨的政策挑戰主要有:如何修訂TRIPS協議,使之能夠全面陳述電子商務所涉及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如何和WIPO合作,對電子商務所引起的新概念(如域名)、新問題進行統一的界定,并采取一致的、國際通行的準則來保護知識產權。

        3.4其他問題。

        電子貨幣與網上支付的法律問題、電子商務市場的法律規范問題、電子商務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等等都是電子商務應用于國際貿易后不容回避的問題,世界各國必須在這些方面加強立法,才能保證國際貿易的順利開展。

        4電子商務的興起對傳統稅收制度提出了重大挑戰。

        電子商務的興起對傳統稅收制度提出了重大挑戰,現行的稅收在很多方面都無法適應于這種新型的商務模式,尤其是電子商務應用到國際貿易領域之后,使得原本復雜的問題更加煩瑣,引發了現行稅收制度的一系列矛盾。

        4.1稅收管轄權的沖突加劇。

        國家稅收管轄權的問題是國際稅收的核心問題之一,目前世界各國實行的稅收管轄權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大體有按照稅收控制要素即住所、機構、收入來源實行三種或兩種管轄權的,也有實行一種的。但不管實行怎樣的管轄權,大多堅持收入來源地管轄權優先的原則。但電子商務打破了傳統地域的界限,商業交易已經不存在地理界限,即使有也很難確定,大大加劇了跨國家、跨地區交易的發生。但是稅收還是必須由特定的國家主體來征收,而由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實行收入來源地和住所來源稅收,因此會引發一些沖突,例如重復征稅的問題。假設一個中國公民在美國的電子商務網站上訂購貨物,而且要求將貨物發往法國,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該公民將同時得到三個國家的稅單。首先,按照住所稅收管轄權,中國政府將有權向該公民征收所得稅;按照收入來源地管轄權的話,法國政府也有權向其征收流轉稅;而美國政府有可能以交易發生地為依據,也可根據來源地,有權向其征稅。在傳統貿易中,可通過雙邊稅收協定來解決,而在電子商務中,由于來源地及交易者身份都難以判定,從而增加了解決國與國稅收沖突的難度。

        4.2傳統貿易與網上貿易賦稅不公。

        首先,電子商務是虛擬的網絡交易,網絡貿易與服務經營往往比較隱蔽,一般稅務機關很難得到交易信息,因此難以對網上交易進行稽查,導致以有形交易為基礎的現行稅制難以對網上交易征稅,使得從事網絡交易的企業可以輕易避稅。其次,有些國家比如美國等國家為了鼓勵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在線交易免稅或者實行較低的稅率。上述情形導致即使相同性質的交易,由于采用不同的交易方式,最后承擔了輕重不同的賦稅,有悖稅收中性和平等原則。

        4.3電子商務帶來的稅收轉移問題。

        電子商務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進行商務活動的方式,原來由人進行的商業活動更多依賴于軟件、計算機和通信網絡來進行,這樣必然增強了商業的流動性,公司可以利用在免稅國或低稅國的站點輕易避稅,從而大大降低企業稅收負擔。對高稅率的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而言,會促使他們通過互聯網,從低稅率的國家和地區購買商品,此外電子商務加速了跨國公司的一體化,鼠標一點即可將其在高稅收國家和地區的利潤轉到低稅區。綜上,電子商務對不少國家的稅收收入產生了影響,使得不少國家國際貿易稅款流失,電子商務導致的國際貿易中的稅收轉移問題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4.4國家之間尤其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稅收征免方面存在分歧。

        由于電子商務能降低貿易成本,提高效率,電子商務代表著未來國際貿易的發展方向。而且美國等發達國家在信息技術、信息產業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已經在未來的電子商務領域占據了比較有利的位置。

        為了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一直堅決主張電子商務免稅。而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免稅區存有戒心,因為這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意味著稅基的大幅縮小,稅收流失增加,財政實力大為削弱,從而南北經濟實力差距將進一步拉大。

        5電子商務的安全性問題是國際貿易必須面對的新問題。

        隨著Internet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它所面臨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點。尤其是近年來,在國際國內有關非法侵入計算機網絡的事件層出不窮,給各國的經濟造成了重大損失。在Internet上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要解決商務活動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任何電子商務系統必須在安全策略的指導下建立一個完整的綜合保障體系,來規避信息傳輸風險、信用風險、管理風險和法律風險,滿足開展電子商務所需的機密性、認證性、完整性、可訪問性、防御性、不可否認性和合法性等安全性要求。

        只要能滿足這些條件,電子商務活動才能順利開展,與此相關的貿易活動才得以順利展開,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周升起等著:《國際電子商務》[M].中國對外貿易出版社2002年版。

        [2]婁策群,王偉軍著:《電子商務政策法規導論》[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劉剛著:《網上支付與電子銀行》[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齊玲:《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及國際貿易立法的影響》[J].《江漢論壇》2000年第12期。

        [5]王有剛,龔應梅:《論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帶來的影響》[J].《商業研究》2004年第18期。

        第3篇: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論文范文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數字鴻溝。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商務模式和商務理念,不僅改變了企業本身的生產、經營與管理,而且給傳統國際貿易帶來了重大影響。電子商務促進了貿易效率的提高,降低了貿易成本,簡化了交易過程,但與此同時,電子商務也對國際貿易提出了新的挑戰。

        1對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沖擊。

        1.1對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的沖擊。

        傳統的比較優勢包括自然資源、資本、勞動力和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差異。而在電子商務時代,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流貫穿于電子商務活動的始終,信息是電子商務重要構成要素,信息已經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和資源,信息比較優勢正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的決定因素之一。信息比較優勢是指國與國之間對信息的生產、傳播、反饋與使用能力上的差異,信息技術因素已經成為企業競爭力和一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構成要素,國家或企業的信息處理效率成為其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和條件,信息基礎設施的發達程度和信息產業的規模比重都極大地影響了一國在國際貿易甚至世界經濟中的競爭實力和競爭地位。這種情況也使發展中國家原來具有的自然資源及廉價勞力的比較優勢和重要性降低,在信息流動的自由貿易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不少好處的同時,機遇與挑戰并存。

        1.2對赫———俄新古典理論的沖擊。

        赫———俄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的基本前提是各國的要素豐裕程度不同,從而產生要素價格的差異,結論是一國利用相對較低價格的要素生產產品并進行國際貿易就可以獲得比較利益。該理論主要側重從供給方面分析國際貿易的產生,發展和流向,忽略了分析需求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電子商務的交易迅捷性和網絡互動性使需求成為一種主動創造性的行為,電子商務更加強調企業對客戶需求的滿足,企業的生產成為按需生產,定制生產,即可以根據網絡匯總的需求和市場信息的變化來迅速調整全球范圍內的生產,需求對國際貿易生產和流向起著越來越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為修正傳統國際貿易理論在此方面的不足,以需求出發來分析國際貿易的產生和流向應當是現代國際貿易理論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的需要。

        2數字鴻溝可能加劇國際貿易中的“馬太效應”。

        隨著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日益顯現出來,即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不斷加深的“數字鴻溝”。根據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的文件,“數字鴻溝”是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術在全球的發展和應用,造成或拉大國與國之間以及國家內部群體之間的差距,這種差距尤其表現在掌握、應用信息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以及發展信息產業方面的差距。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收入最高的1/5的發達國家人口擁有全球GDP的86%和因特網用戶的93%,而收入最低的1/5的發展中國家人口擁有全球GDP的1%和因特網用戶的0.2%。從中我們很容易看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信息化領域的差距遠遠大于目前南北經濟總量的差距。

        發達國家經濟實力強大,技術發達,電腦普及率高,企業人員素質高,而且信息化程度高,因此發達國家在電子商務方面具有先入為主的優勢,牢牢占據了信息革命和電子商務的制高點,也必將在國際貿易利益分配中占據有利的地位。而發展中國家目前大多尚處于工業化階段,部分國家處于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型時期,而在新一輪的電子商務競爭中,信息、人才、技術等成為生產函數中極為重要的內生變量,這客觀上弱化了發展中國家原有的普通勞動力、土地和資源優勢,降低了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競爭力,使得發展中國家在新的國際分工中處于相對劣勢的地位。

        不僅如此,發展中國家要發展電子商務,在前期需要對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高投入,背負重債和財政困難的發展中國家無力承擔大規模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因此,發展中國家在與信息秩序和電子商務相關的規則制定中幾乎無發言權和影響力,在發達國家制定的電子商務和國際貿易的“游戲規則”中,發展國家容易被邊緣化,客觀上提高了他們參與國際貿易的門檻。

        這對原本處于劣勢的發展中國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很可能導致在新一輪的貿易利益分配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差距的拉大,加劇國際貿易中的“馬太效應”,擴大“南北差距”。

        3對有關法律法規的影響。

        當前的有關國際貿易法律、法規大多是在傳統的國際貿易的基礎上制定的,而電子商務大多應用信息技術,以計算機網絡作為交易媒介,突破了傳統的有紙貿易,因此原有的法律法規很多已經與這種貿易方式不合拍,這必然對原有的法律、法規、國際慣例形成挑戰。

        3.1電子合同的法律規范問題。

        電子商務應用于國際貿易后,貿易合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一是訂立合同的雙方或多方是不見面的;二是表示合同生效的傳統簽字蓋章被數字簽名所代替;三是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的合同,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合同形式的變化,給電子合同成立的時間和地點的確定都出了一個難題,而且容易被改變和偽造。不僅如此,除了修改并完善現有合同法,適應新的國際貿易形式外,世界各國還面臨著制定電子合同法,對電子合同的要約與承諾、電子合同成立的時間與地點、電子合同履行的方式與地點、電子合同履行中的驗收、網上格式合同的法律規范等作出規定。

        3.2電子商務中的管轄權問題。

        管轄權是國家通過立法、司法和行政手段對特定的人、物、事進行管理和處置的權利。在電子商務參與國際貿易后,由于其具有跨地區、跨國界的特性,管轄權的沖突會更加普遍,如果管轄權得不到解決,會極大的影響訴訟效率。

        3.3知識產權問題。

        1994年GATT/WTO簽訂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對與電子商務有關的知識產權問題有所涉及,但不十分完善。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很多新問題隨之出現。(1)版權問題。如何解決網上版權保護問題已經引起WTO的注意。(2)域名和商標的關系問題。(3)出版問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電子商務領域保護知識產權問題上作了不少努力。今后,WTO面臨的政策挑戰主要有:如何修訂TRIPS協議,使之能夠全面陳述電子商務所涉及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如何和WIPO合作,對電子商務所引起的新概念(如域名)、新問題進行統一的界定,并采取一致的、國際通行的準則來保護知識產權。

        3.4其他問題。

        電子貨幣與網上支付的法律問題、電子商務市場的法律規范問題、電子商務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等等都是電子商務應用于國際貿易后不容回避的問題,世界各國必須在這些方面加強立法,才能保證國際貿易的順利開展。

        4電子商務的興起對傳統稅收制度提出了重大挑戰。

        電子商務的興起對傳統稅收制度提出了重大挑戰,現行的稅收在很多方面都無法適應于這種新型的商務模式,尤其是電子商務應用到國際貿易領域之后,使得原本復雜的問題更加煩瑣,引發了現行稅收制度的一系列矛盾。

        4.1稅收管轄權的沖突加劇。

        國家稅收管轄權的問題是國際稅收的核心問題之一,目前世界各國實行的稅收管轄權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大體有按照稅收控制要素即住所、機構、收入來源實行三種或兩種管轄權的,也有實行一種的。但不管實行怎樣的管轄權,大多堅持收入來源地管轄權優先的原則。但電子商務打破了傳統地域的界限,商業交易已經不存在地理界限,即使有也很難確定,大大加劇了跨國家、跨地區交易的發生。但是稅收還是必須由特定的國家主體來征收,而由于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實行收入來源地和住所來源稅收,因此會引發一些沖突,例如重復征稅的問題。假設一個中國公民在美國的電子商務網站上訂購貨物,而且要求將貨物發往法國,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該公民將同時得到三個國家的稅單。首先,按照住所稅收管轄權,中國政府將有權向該公民征收所得稅;按照收入來源地管轄權的話,法國政府也有權向其征收流轉稅;而美國政府有可能以交易發生地為依據,也可根據來源地,有權向其征稅。在傳統貿易中,可通過雙邊稅收協定來解決,而在電子商務中,由于來源地及交易者身份都難以判定,從而增加了解決國與國稅收沖突的難度。

        4.2傳統貿易與網上貿易賦稅不公。

        首先,電子商務是虛擬的網絡交易,網絡貿易與服務經營往往比較隱蔽,一般稅務機關很難得到交易信息,因此難以對網上交易進行稽查,導致以有形交易為基礎的現行稅制難以對網上交易征稅,使得從事網絡交易的企業可以輕易避稅。其次,有些國家比如美國等國家為了鼓勵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在線交易免稅或者實行較低的稅率。上述情形導致即使相同性質的交易,由于采用不同的交易方式,最后承擔了輕重不同的賦稅,有悖稅收中性和平等原則。

        4.3電子商務帶來的稅收轉移問題。

        電子商務從根本上改變了企業進行商務活動的方式,原來由人進行的商業活動更多依賴于軟件、計算機和通信網絡來進行,這樣必然增強了商業的流動性,公司可以利用在免稅國或低稅國的站點輕易避稅,從而大大降低企業稅收負擔。對高稅率的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而言,會促使他們通過互聯網,從低稅率的國家和地區購買商品,此外電子商務加速了跨國公司的一體化,鼠標一點即可將其在高稅收國家和地區的利潤轉到低稅區。綜上,電子商務對不少國家的稅收收入產生了影響,使得不少國家國際貿易稅款流失,電子商務導致的國際貿易中的稅收轉移問題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4.4國家之間尤其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稅收征免方面存在分歧。

        由于電子商務能降低貿易成本,提高效率,電子商務代表著未來國際貿易的發展方向。而且美國等發達國家在信息技術、信息產業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已經在未來的電子商務領域占據了比較有利的位置。

        為了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一直堅決主張電子商務免稅。而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免稅區存有戒心,因為這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意味著稅基的大幅縮小,稅收流失增加,財政實力大為削弱,從而南北經濟實力差距將進一步拉大。超級秘書網

        5電子商務的安全性問題是國際貿易必須面對的新問題。

        隨著Internet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它所面臨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點。尤其是近年來,在國際國內有關非法侵入計算機網絡的事件層出不窮,給各國的經濟造成了重大損失。在Internet上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要解決商務活動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任何電子商務系統必須在安全策略的指導下建立一個完整的綜合保障體系,來規避信息傳輸風險、信用風險、管理風險和法律風險,滿足開展電子商務所需的機密性、認證性、完整性、可訪問性、防御性、不可否認性和合法性等安全性要求。

        只要能滿足這些條件,電子商務活動才能順利開展,與此相關的貿易活動才得以順利展開,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周升起等著:《國際電子商務》[M].中國對外貿易出版社2002年版。

        [2]婁策群,王偉軍著:《電子商務政策法規導論》[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劉剛著:《網上支付與電子銀行》[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齊玲:《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及國際貿易立法的影響》[J].《江漢論壇》2000年第12期。

        [5]王有剛,龔應梅:《論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帶來的影響》[J].《商業研究》2004年第18期。

        第4篇: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論文范文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情況 

        跨境電商也叫外貿電商,是指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運用電子商務將傳統外貿的信息、展示、洽談、成交等環節電子化,并運用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實現交易的一種國際商務活動。跨境電子商務主要有兩種形式,即跨境進口電子商務和跨境出口電子商務。按交易形式區分,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包括以下三類:外貿企業間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B2B)、外貿企業對個人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B2C)、消費者之間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C2C),其中B2C和C2C我們一般稱其為跨境網絡零售或者小額跨境電子商務。 

        根據國家統計局、商務部等政府部門和艾瑞咨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顯示,跨境電子商務持續迅速發展,在我國進出口貿易份額越來越高,詳細如表1所示。根據商務部數據,到2014年底,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已超過5000家,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超過20萬家。 

        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狀況 

        (一)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基本情況 

        2015年5月30日,《廣東外經貿藍皮書廣東對外經濟貿易發展研究報告(2014-2015)》,該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廣東跨境電商交易額突破2萬億元,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列全國第一,占全國份額的70%,廣州、深圳名列全國首批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之列。 

        (二)廣東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優勢 

        1.廣東對外貿易發達。廣東是我國外向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1985年以來廣東外貿總額已經連續29年居全國首位,近年來外貿總額占據全國外貿總額的四分之一左右,詳細情況如表2所示。廣東省政府部門和企業熟悉外貿業務流程和市場規則,對海外貿易伙伴和市場狀況了如指掌,積累了豐富的外貿工作經驗,為廣東省內企業和個人開展跨境電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條件。 

        2.廣東省電子商務基礎好。廣東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水平較高的省份之一,電商交易額和發展質量都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是我國電子商務的橋頭堡。根據商務部數據,2014年廣東省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為2.63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0%;2014年廣東省網上零售額增長70.7%,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5%;2014年廣貨在全國網購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比第二名的的浙江高出30%;2014年廣東省的網絡購物訂單量超過8億單,全國排名第一;根據支付寶十周年賬單數據,廣東省十年總支付金額占全國15.5%,全國排名第一;根據阿里巴巴的數據,2014年“雙11”購物狂歡節,天貓交易額為571億元,廣東省以61.01億元交易額全國排名第一;根據廣東省郵政物流局數據統計,2014年廣東省快遞總數為33.6億件,人均快遞32件,同比增長59%。 

        3.廣東省產業基礎好,優質貨源豐富。廣東省經濟實力雄厚,經濟總量常年保持全國第一,廣東所在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區是我國三大經濟區之一,廣東省工業門類齊全,電子信息、電器機械、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筑材料六大支柱產業在全國優勢明顯。廣東發達的工業基礎為電子商務提供了品類豐富、各顯特色、質優價廉的網貨產品,廣東是全國最大的電子商務貨源地,廣州、深圳、東莞位列全國電子商務十大貨源中心之列,為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提供了貨源保障。 

        4.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廣東毗鄰香港澳門,香港是全球著名的自由貿易港,粵港澳經濟關聯度高、產業互補性強,CEPA及其補充協議的簽訂和廣東自貿區的獲批使得粵港澳三地聯系更為緊密。近年來,粵港澳三地的合作正由制造業、服務業過渡到電子商務業,香港跨境電子商務協會與深圳前海保稅港區管理局正在商討成立 “港人賣港貨”的電商平臺;在深圳等地已經出現多家陸港合作的電子商務企業,在淘寶、天貓等平臺銷售產品,2014年“雙11”,一港資電商9分鐘銷售過100萬元;廣東自貿區成立之后,粵港澳協同建立一個跨境的綜合平臺已經納入三地政府議事日程。廣東可以憑借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借鑒港澳地區電子商務成功經驗,與港澳地區協同開展跨境電子商務。 

        5.有良好的政策環境。廣東省各級政府一直非常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為電子商務發展保駕護航。2012年開始廣東省啟動了“廣貨網上行”活動,大力推進廣東制造內銷,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三年,成效顯著;2013年2月,廣東省政府辦公廳了《關于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意見》,為電子商務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如放寬電子商務企業市場準入條件、允許企業在登記注冊時冠“電子商務”行業名稱、給予電子商務企業稅收優惠、引進知名電商總部政府給予獎勵等;2015年,廣東省政府出臺了《廣東省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和轉型升級若干措施》,在該措施中明確提出全面推廣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業務,鼓勵各地和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進口業務試點,從2015年5月15日起,海關實行“全年無休日、貨到海關監管場所24小時內辦結海關手續”。

        (三)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1.物流是跨境電商的瓶頸之一。跨境B2B電商業務需要單證,清關時間較慢,交易時效性要求一般較低,依賴傳統國際物流即可滿足需求。跨境零售業務主要通過國際小包和快遞、海外倉儲以及聚集后規模化運輸等物流方式,對于大多跨境電商企業而言,國際快遞及海外倉等成本很高,以海外物流送往我國的商品為例,每公斤的成本價至少在百元以上,從澳大利亞、英國等地到我國的物流費更高,國際快遞及海外倉未成為主流渠道;國際小包經濟實惠且覆蓋面廣,占據跨境電商60%以上的物流量,但存在著時間周期較長,普遍需要14天以上的時間,物流信息系統還不完善,客戶難以查詢貨物的物流信息,配送時貨物損壞、丟包等狀況出現頻率較高,而且涉及環節多、國家多,理賠非常困難。因此,目前物流還難以滿足跨境電子商務的需求,是制約廣東省跨境電商發展的瓶頸之一。 

        2.監管滯后,通關效率低下。原有監管機制主要針對傳統貿易,傳統貿易主要以B2B形式出現,是一般的貨物貿易,是大批量、周期長、頻次低的貿易,而跨境電子商務大多是小批量、周期短、頻次高的交易,而且是直接面對消費者。按照傳統的通關方式報檢的話,會出現大量的問題:一是通關效率將會非常低下,以俄羅斯為例,俄羅斯海關按照常規進出關貨量來配置人員和海關基礎設施,面對大量境外小包裹,造成通關時間較長、大量包裹積壓在海關,大部分通關時間長達40-80天,2014年下半年俄羅斯郵政甚至拒絕接收境外小包;二是由于傳統通關難以享受稅收優惠、通關周期過長等原因,電商無法正常結匯,無法退稅,相當數量銷售貨款和商品通過灰色渠道出入境,這既有風險,也有違現行法規;三是通關周期過長,部分商品可能變質變壞,甚至出現貨物丟失的狀況。 

        3.稅收問題。跨境電子商務可以適用行郵稅政策,行郵稅是各國海關普遍對本國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征收的進口稅,稅負水平普遍低于一般貿易進口稅收的30%左右,這樣就使得許多第三方網站和個人賣家通過網購郵寄的方式,化整為零大批量進口貨物,偷逃稅款,在造成政府稅源損失的同時,也擾亂了正常市場秩序。 

        4.人才缺乏。電子商務在我國大發展也是最近十年的事情,電子商務涉及商務、計算機、管理、物流等方面的知識,對人才的要求較高,電子商務人才本就缺乏,而跨境電子商務要求從業人員在熟悉電子商務的基礎上,還必須掌握外貿知識,需要一定的外語能力,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了解國際商務規則、法律、各國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等,因此,跨境電子商務人才要求更高、培養周期更長,面對較為稀缺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廣東省內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人才爭奪較為激烈。 

        5.跨境支付難以滿易需求。支付是跨境電商的核心環節,可目前跨境支付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跨境支付體系還未完全建立,雖在廣東省內有一些企業拿到了跨境支付牌照,但由于跨境支付收費、退單都有一些問題,因此真正運作起來的非常少;二是跨境電商面向的國家較多,各個國家的金融電子化發展水平、電子支付應用程度存在較大差異,各國居民的支付習慣也存在較大差異,也使得跨境支付現實操作具有較大難度,以俄羅斯為例,俄羅斯仍然是一個現金主導的經濟體,對在線支付不信任,信用卡的普及率較低,少數愿意開通在線支付的用戶,還得面對銀行的復雜安全認證流程,廣東跨境電商在俄羅斯目市場同當地物流公司合作,由當地公司貨、代收貨款,然后再把資金劃過來,跨境電商企業回款時間長達兩三個月。 

        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戰略 

        (一)充分發揮自貿區優勢,打造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 

        廣東自貿區已經正式掛牌,廣東自貿區包括廣州南沙自貿區、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珠海橫琴自貿區三個片區,總面積116.2平方公里。廣東自貿區報告明確提出,積極發展跨境電商,完善海關、檢驗檢疫、退稅、支付、物流等支撐體系,推進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廣東自貿區獲批之后,自貿區能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通關服務,通過保稅區等形式享受更多稅收優惠、降低物流成本,眾多質優價廉的海外產品包括港澳地區產品可以利用自貿區平臺更加便捷地進入國內市場,必將吸引大量國內和港澳企業進駐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發展跨境電商,也將吸引眾多物流、報關、信息技術等領域的企業進駐,廣東省可統籌規劃在三個片區分別設立功能互補、各有特色的跨境電商園區,建設國際一流的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區。 

        (二)深化粵港澳合作,協同推進跨境電商發展 

        粵港澳三地構成的珠三角區域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三地各具特色、產業具有較強的互補性。隨著國家政策的松綁,港澳服務提供商在粵電商持股比例上限擴大至55%,香港企業或資本已經進入廣東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在良好的機遇面前,粵港澳三地可錯位分工,充分發揮香港澳門的國際化視野、全球金融中心、全球物流中心等優勢,結合廣東地區的產品優勢,利用跨境電子商務實現將更多的廣東產品賣向世界,將更多的優質港澳和國外產品賣向國內市場;另外,建議三地政府盡快著手建立統一接口的粵港澳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粵港澳跨境電子商務報關、支付、物流、檢驗檢疫等環節的電子化、便利化、協同化。 

        (三)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運用跨境電子商務開拓沿線國家市場 

        根據《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廣東省被賦予“一帶一路”尤其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的重任。自古以來,廣州一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貿易中心之一,廣東在開展與海上絲綢之路國家的貿易方面具有得天獨厚優勢和底蘊。根據廣東省商務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的數據,在2014年,在廣東省對外貿易總量同比下降的背景下,廣東對海上絲綢之路國家貿易總額超過1.1萬億元,同比增幅達15.5%。建議廣東應將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作為外貿轉型升級的抓手,重點開拓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市場,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合作,大力推動沿線國家的企業、海關、檢驗檢疫與已經開通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跨境電商平臺的對接,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打造成為連接粵港澳、東盟直到歐洲的國際一流電子商務平臺。

        (四)統籌規劃,完善廣東跨境電商生態體系 

        跨境電商生態體系包括政策和法律環境、市場監管和誠信體系、跨境電子商務從業人員、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跨境支付、跨境物流、交易產品等構成要素,是保證跨境電子商務順利開展的生態鏈。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近年雖然發展迅速,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野蠻成長”,整個生態體系還需逐步完善。 

        1.發揚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為跨境電商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廣東省要發揮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為跨境電商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政府要加大對跨境電子商務的資金、技術等扶持力度,引導企業積極運用跨境電子商務開展外貿業務,增強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動力;成立省級跨境電子商務領導機構,科學規劃,加強對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指導;成立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加強行業間的溝通交流、抱團發展。 

        2.根據跨境電子商務需求,建立和完善市場監管和征信體系。廣東省應結合廣東實際制定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監管體系,加強廣東企業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規范化建設,逐步優化跨境電子商務監管體系,提高通關效率,形成與跨境電子商務要求相匹配的監管體系,打擊假冒偽劣、侵權等違法行為。 

        加強征信體系建設。盡早建立和完善廣東省信用征信平臺,推動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和信貸征信信息系統在跨境電子商務應用,形成跨境電子商務可信交易環境。 

        3.打開渠道,培育跨境電商服務企業發展。目前廣東省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技術力量薄弱、人才匱乏,跨境電子商務應用程度偏低,因此廣東省有必要培育一批專著于為傳統企業服務的專業化的跨境電子商務服務企業,尤其要特別注重大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跨境支付、跨境物流、網絡服務等跨境電商服務企業的培育,以專業化的運作幫助企業完成在線交易、跨境支付、物流等一系列跨境電商業務,幫助廣東省內眾多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實現傳統產業、互聯網技術、對外貿易的融合,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 

        4.培育優勢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電商平臺廣泛合作。廣東省要注重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培育,要在全省范圍內選擇跨境電商有一定基礎、開展效果較好的企業重點培育,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打造標桿企業,吸引更多企業開展跨境電商;廣東要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電商平臺的合作,如天貓國際、敦煌網、阿里巴巴、E-Bay等跨境電商平臺有著數量龐大的客戶群、支付物流體系較為完善,可鼓勵企業與相關平臺合作,借助優勢平臺占領國際市場,實現廣東制造更多更好的走向全球。 

        5.加大廣東名企的品牌打造,夯實產品基礎。跨境電子商務的最終標的物是產品,產品本身的優劣、價格、知名度等是跨境電商企業之間競爭的決定性因素,廣東需培育更多的國際知名品牌和優勢產品,為跨境電商開展打下牢固基礎。 

        6.培養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為企業提供優質人才儲備。針對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匱乏的窘境,廣東要下功夫培養跨境電商人才。一要依托省內高校加強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在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商務英語等專業領域開設跨境電子商務專業方向,保證企業對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基本的需求;二是依托高校和電子商務企業面向在職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開展培訓,培育中高端人才;三是在國內外引進跨境電子商務優秀人才,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和補貼。 

        綜上所述,雖然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具有對外經貿發達、電子商務產業發達、貨源豐富、政策環境較好、毗鄰港澳等一系列優勢,但也存在著監管落后、支付不暢、人才匱乏、物流效率和質量低下等一系列問題。有鑒于此,建議廣東省從以下方面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充分發揮自貿區優勢,打造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深化粵港澳合作,協同推進跨境電商發展;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運用跨境電子商務開拓沿線國家市場;完善廣東省內包括政策環境、市場監管和誠信體系、跨境電子商務從業人員、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跨境支付、跨境物流、交易產品的跨境電商生態體系。 

        參考文獻: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 | 午夜国产精品小蝌蚪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自拍高清在线观看 | 日韩国际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婷婷久久夜夜亚洲最大 | 亚洲色婷婷踪合久久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