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對航空服務專業的認識范文

        對航空服務專業的認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航空服務專業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對航空服務專業的認識

        第1篇:對航空服務專業的認識范文

        近年來,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服務業逐漸受到關注,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對空中乘務人員及地勤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航空行業的發展,很多院校增設了空中乘務專業,這也是對現有教育體系的完善。空中乘務專業的目標是為航空企業培養適用專業化的綜合性人才,便于為乘客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形象設計這門課程是貫穿整個空乘專業的核心,但是這也是很多高校相關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所忽視的。

        一、空中乘務形象設計課程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高校的空乘專業對課程定位不準確,不重視實訓環節的教學。我國高等教育以短時間培養人才為主,很多空乘專業的教師為了能夠在較短的學時內將空乘專業的形象設計知識傳授給學生,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把握,考試也基本是理論性的考核,對實踐課程設置并不重視,給航空企業的服務質量帶來不好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學生自己人生的職業規劃。

        第二,實訓課程比例不高。形象設計比較重視應變能力,同時知識點比較多也比較瑣碎,知識類型也涉及到很多方面,而很多高校卻沒有設置很多對應的課時,在較短的時間內要求學生既掌握理論知識又要求較高的實踐水平,這是很困難的。

        第三,實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很多高校培養空乘專業的學生,缺乏和航空企業的聯系,不清楚行業發展最新情況,學生厭學情緒比較嚴重。更重要的是,教師對實訓內容的把握并不準確,不能滿足航空業對學生的需要,學生需要在工作崗位重新學習和適應。

        第四,實踐教學方法單一。很多高校的空乘專業形象設計課程在授課時主要進行案例分析或者講演聯系,即使具備條件的院校開設實訓室,也只是進行形體或者體態的訓練,沒有創設真正的工作情境,不具有方針的職業情境模擬,效果不佳。

        二、空乘專業形象設計課程實訓教學改革措施

        第一,科學定位形象設計課程以及合理整合教學內容,設計課程項目任務。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的時候應該重視人才培養的應用型,根據形象設計服務的教學內容,科學定位形象設計課程,合理安排實訓課時,在總課時和實訓課時方面要增加,理論和實訓課程最合理的比例是二比三。高校應該根據自己學校專業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積極加強和航空企業的聯系合作,針對航空企業的需要設置專業性強的實訓內容。教師還可以到附近的航空公司,根據目前航空行業發展情況及戰略目標,和航空企業的相關人員一起研究最先進的形象設計的教學內容。

        第二,提高教學的組織性和教學效率以及改革形象設計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高校應該積極支持空乘專業的形象設計實訓課程,加大投入,根據航空業的客機機艙模擬實訓基地。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每項形象設計動作完成以后可以進行角色的互換。教師要注意觀察各個小組進行的情況,針對學生經常犯的錯誤進行課后說明。教師可以和航空企業聯系,讓學生在學習完成形象設計相關內容后到航空企業相應的崗位進行真實實訓,讓他們早早積累工作經驗,到真實的環境中,鍛煉,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實現零距離就業,形成良好的職業形象設計服務的習慣。

        第三,加強實訓過程監控,完善形象設計課程評價體系以及學生積極參加校外的航空形象設計大賽,提高相關專業的技能水平。高校應該改變傳統的考試觀念,形象設計的學習成績更多的是在實踐中如何使用,教師應該重視過程考核,提高平時實訓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例,實訓項目的考核應該由學生小組成員和教師共同完成,學生可以自我評價,互相評價,使最終的成績更加客觀、準確,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綜合掌握情況。學校可以播放形象設計相關的比賽專題片,學校內部也可以舉辦小范圍的形象設計服務比賽。還可以推薦形象設計優秀的學生到電視臺拍攝形象設計宣傳片,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四,實行混合式教學,在線課堂和實體課堂相結合的方式以及訓練學生的基本文化藝術素養,提高協調能力。目前很多科目的教學都是用翻轉課堂為主體的混合學習模式,空乘專業的教學也可以使用這一教學方式的優勢,指導教師的觀念轉變和行動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提高形象設計知識的運用。空乘專業的教學可以結合目前的網絡、多媒體及CBT等教學軟件,和項目的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學一體化。

        三、結語

        第2篇:對航空服務專業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 新建本科 空中乘務 學科支撐 多學科融合

        1.引言

        空中乘務專業作為服務類專業建設,國家的培養方向主要是專科層次的學生,當前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快速發展,空中乘務專業升級為本科專業已經成為其急切的需求,但是按照教育部專業發展規劃,空中乘務專業本身最高的學歷等級就是大學專科,這樣很多本科院校設立空中乘務專業本科專業就面臨巨大的阻力。本科院校不得不采用曲線救國的策略,開始設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空中乘務方向)、商務英語(國際乘務方向)、航空服務管理等專業培養空中乘務本科學生。自2003年南昌航空工業學院設立第一個空中乘務的本科專業開始,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內蒙古師范大學、沈陽師范大學等學校相繼開設空中乘務本科專業,這些專業既然提升為本科層次,就應該提升其專業培養水平,招聘具有不同學科背景、學緣背景的專業人才,為專業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學科支撐,為培養出具有豐富知識的、專業素養的、嫻熟技能的航空服務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2.問題提出

        對于目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來說,其來源要么是多所學校合并,要么是專科升級為本科學校,此兩類學校都面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空中乘務專業仍舊保留專科的教育模式和維持專科時期保留下來的師資力量,這樣導致本科專業教育和專科專業教育沒有很大的區別。首先,培養模式基本都是按照專科的培養模式,借鑒其他同類型院校的培養模式,亦步亦趨,處于摸索過程,其發展思維還未實現根本性的轉變,未能形成成熟的本科培養模式,歸根究底,培養模式還是根據師資力量和師資水平的現狀制訂相應的計劃、課程、實習實訓等。其次,專科學校轉變為本科院校的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來自師資力量的問題,專科時期教師的教師數量、學歷水平、學科構成等都不足以支撐本科空中乘務專業的發展,空中乘務(本科)的專業建設、學生水平、科研力量、課程設置等都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不能實現充分的發展。

        3.航空服務專業學科建設

        3.1航空服務學科支撐

        空中乘務專業主要是培養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素質,熟練地掌握民航空中服務操作與管理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必要的航空服務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能從事民航運輸服務及航空延伸服務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要求學生掌握民航運輸服務及航空延伸服務行業管理與服務技能,具備從事國內外航空公司的空乘服務、地勤服務及民航商務等工作的能力。

        根據空中乘務專業的培養目標,航空服務技能是空中乘務專業學生必備的技能,接受具有行業從業經驗或者專業航空服務的教師的指導是非常有必要的。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航空服務學科主要開設航空保健與急救、民航客票預定實務、民航客艙服務、國際民航導論、國際民航旅客運輸、民用航空法、空乘面試技巧等多種課程,使學生對航空服務的技巧能夠十分熟練地掌握并應用到操作過程中。

        3.2藝術學學科支撐

        目前國內空中乘務專業招生主要針對藝術類學生招生,對于學生的身高、形象、氣質等都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而且空中乘務的從業本身就有著此類要求,所以專業教育過程中藝術類(舞蹈)學科的支撐是必不可少的,民航職業形體訓練(舞蹈與形體訓練)應該始終貫穿整個大學的教育過程。

        由于藝術類課程的特殊性和專業性,藝術類課程只能小班教學,經常一個行政班級要劃分為好幾個教學班才能滿足教學需求,因此高校的空中乘務專業對于藝術類學科教師的需求缺口是非常大的,形體類老師經常超額完成工作,負荷非常大。空中乘務專業應該著力引進具有專業藝術教育背景的藝術類教師,對于學生的形象、形體、氣質等加以嚴格、專業的訓練,使學生成為形象、專業、素質俱佳的空乘服務人員。

        3.3交通運輸學科支撐

        交通運輸管理專業對于學生更好地認識航空這一重要的運輸業組成成分有著重要的作用,航空不僅涉及客運,還涉及貨運的內容,許多學校開設值機與行李運輸、民航貨物運輸、民航安全檢查技術等課程,需要學生從交通運輸管理的角度學習這些內容。

        學生對于交通運輸管理的相關知識的需求,要求本科院校在教育過程中融入交通運輸管理(乘務、貨運)等相關學科的知識。而且對于空中乘務的學生來說,學習該學科的知識,可為以后的發展和晉升做好準備。空中乘務行業的從業人員不可能長期從事該行業,等到年齡、環境、體力等不足以支撐服務的時候,很多從業人員不得不選擇從事相關專業的管理工作,或者表現優異的空乘人員得以晉升到相關的專業的管理崗位,交通運輸管理專業的知識就能發揮重要的作用,成為空乘人員職業生涯規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4旅游類學科支撐

        旅游業及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使越來越多的商務和度假旅客在交通方式上改變觀念,選擇飛機出行勢必帶動民航業的蓬勃發展。專業立足民航業和服務管理行業的發展需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工學結合為平臺,以校企合作為途徑,以國際合作為特色,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較強崗位實踐能力、崗位專業綜合服務能力及崗位應變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從事客艙服務、民航地面服務、旅游酒店及其他管理服務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交通運輸業和旅游業本就是密不可分的一體,尤其是空中乘務專業,作為培養高端的交通運輸業的服務工作人員,具備基礎的旅游類知識是作為形象和技能的必要補充。

        旅游學科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龐雜的學科,是真正的雜家,其知識面要求廣博而不一定深刻,這種知識面的要求正好符合空中乘務人員的需求,主要包括旅游地理知識(包括航空運輸地理)、旅游出行日常常識、外出旅行的旅游者的心理、航空運輸與旅游行業對接的流程、日常行為禮儀等多個方面的支撐,使學生了解中國的地理常識、出行常識、禮儀常識、游客心理和日常流程等多方面的內容,成為一個全面的人才,為以后的專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3.5語言類學科支撐

        絕大多數的空中乘務專業都要求學生對于語言的掌握能力達到嫻熟的地步,多數院校都開設了普通話訓練、民航廣播與服務語言藝術等課程,以求學生掌握語言運用能力,用最標準的語言、最合適的語言、最有效的語言與乘客(旅客)進行溝通。良好的語言能夠預防和化解矛盾,反之,語言不當則會導致乘客的反感和投訴,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作為語言類學科教育的延伸,掌握一門乃至多門外語,對于空中乘務人員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多數院校都注重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訓練,以求學生能夠運用日常的英語與其他人進行交流,而且個別特色院校能結合地區特色,開發第三語言,如廣西高校設立泰語課程、東北地區高校設立韓語課程、西北地區設立阿拉伯語課程,還有部分院校開設日語、俄語等多種具有地方特色的語言課程,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語言,增強能力。

        4.結語

        新建本科院校要逐漸摒棄專科的培養模式,以多學科、高素質、全面發展的空乘人員為培養目標,形成包括航空類、運輸管理類、藝術類、旅游類、語言類等學科在內的多學支撐的教育體系,培養出多才多藝、能力突出、形象俱佳的高素質空乘服務人員。

        參考文獻:

        [1]劉是今.我國高校空中乘務專業發展現狀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08):81-83.

        [2]周紅雨.高職空中乘務專業建設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2(11):150-151.

        [3]劉是今.對高校開辦空中乘務專業熱潮的反思[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10(06):30-32.

        [4]王杭.高校空中乘務專業發展的瓶頸與對策[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14(01):64-66.

        第3篇:對航空服務專業的認識范文

        1空中乘務專業人文素養的現狀

        航空公司對空乘人員的人文素養要求較高,作為一個服務性崗位,空乘工作面向于世界各國旅客,乘務員與旅客之間彼此有著語言、文化、信仰、習俗等方面的差異。這就要求學生在未來工作中必須具備良好的交際能力、心理承受力、自我管理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等。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不僅要培養其扎實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還應注重人文素質的培養,讓其具備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責任感。目前,空乘專業學生多為90后獨生一代,良好的經濟條件和備受寵愛的成長經歷,讓他們往往個性鮮明,性格開朗,個人意愿強烈,喜歡交際,樂于接受新生事務。但另一方面,遇事缺乏主見,比較情緒化,容易忽略他人感受,獨立能力和應變能力不強。由于空乘專業的特殊性,學生在校期間會經歷航空公司的嚴格篩選和考核面試,部分學生的自卑怯懦、不善溝通,團隊合作意識的缺乏,均與航空企業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本專業學生就業期望值普遍很高,社會對專業教育的評價主要是看就業率的高低,而“上機率”也是學生和家長選擇該專業的重要指標。筆者通過專業調研,發現部分學生對人文素養的基本內涵了解不具體,普遍認同人文素養培育的重要性,但對如何提高的途徑不明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容易過于強調專業技能教育,而在人文素質、社會學科教育上往往不太重視,表現在部分學生在文明行為,文化思潮方面意識淡薄。

        2開展人文素養培育的意義

        目前,我國的空乘專業學歷教育主要以大專為主,在三年的學制中,大一和大二階段主要進行大學基礎課和專業課程的學習,大三時學生就即將進入企業實習,因此在校學習時間較為短暫。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上,往往呈現出兩種狀態:一是認為空乘專業作為一個服務應用型專業,應將專業知識的學習放在第一位,認為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對今后在空乘崗位的實習就業息息相關,因此對人文類課程不太重視,忽視個人人文素養的提高;二是有的學生認為即使自己選擇了就讀空乘專業,但由于該專業在就業面試中的巨大競爭壓力,對自己未來從事的職業具有不確定性,需要依托學校教育的平臺去實現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而不僅僅限于專業課程的學習,這部分學生雖然總體上認識到人文素養的重要性,但對提高人文素養的途徑并不明確。航空運輸企業對空乘專業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不僅強調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也對人文素養等方面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的利用校園環境,對空乘專業學生開展人文素養養成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將人文素養內化為學生人格、氣質和修養,成為學生相對穩定的內在品格。這種內在品格將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意識、規范其文明行為,提升綜合素質。

        3人文素養培育的途徑和措施

        空中乘務專業人文素養的培育需要結合本專業學生的特點和民航企業對乘務員素質的要求,通過學校的一系列系統化、綜合性的學習和實踐活動,為學生適應未來工作崗位和職業發展的打下重要的基礎。

        3.1完善課程設置,加強人文基礎課教育

        空乘專業學生既要具有健康的體魄、美麗的外在形象、扎實的專業技能,又要具備較寬的知識面,厚實的人文素養積淀,這就需要教師在課程設置、資源配置、師資配備等方面保證人文基礎課教學的需要。通過對這幾年教學實踐的開展和畢業生信息調研反饋,學生對開設的如藝術鑒賞、世界歷史及文化、哲學、等人文學科課程接受度較高,特別是本專業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后普遍認為該類課程的開設為其建立較為系統的人文素質奠定了基礎。在人文教育的課程形式上也進行了一些改變,除了課堂教學,還開展了人文大講堂等系列活動,定期邀請人文教育專家、新銳學者開展如“愛拼才會贏———臺灣那些事”、“社會背景下職院大學生的成長”等主題講座,通過獨特的視角讓學生感受寶島文化,剖析當前社會大背景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問題及其成因,如何實現精神突圍,肩負自己的責任,用于擔當。人文大講堂是課堂教學之外的有力補充,使空乘專業人才的培養在傳授給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實現精神引領和人格教化,調動學生了學習的積極性,講授內容的與時俱進、微信的靈活互動,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3.2在專業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

        專業課程作為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往往倍受學生重視,其教學學時也占據了學生課程的大部分比例,如何在專業課程中貫穿和滲透人文教育的精神,是指導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斷思考、改進的過程。學生在一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僅獲得了專業知識與技能,還能收獲思維方式上的改變,樹立職業意識和責任意識,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是教育者的情懷。例如開展了一專業一舞臺的職業技能大賽,在一學期課程結束后,通過職教展示活動的形式,將教學成果進行展現。如本學期的形體舞蹈課程考核,以專業課堂的匯報演出形式呈現,比賽不僅是空乘專業班級之間的競爭,也是空乘專業學生的自我突破。教師利用專業課堂,讓學生接觸到不同類型的舞蹈文化,更將空乘專業的職業特點編入了舞蹈作品中,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溝通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職業氣質和團隊合作意識。

        3.3以職教文化周為載體,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

        校園環境的人文氛圍,可以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輕松舒適的教學、學習環境,開展一些具有專業特色的文化活動,是實現高校人文素質教育引導和文化啟迪的重要形式。師生所共有的文化心態和文化生活方式,不僅能活躍校園氣氛,增進師生溝通,是學校校風、學風和教風的外在表現,也可以增強團隊凝聚力和服務意識,對學生具有陶冶情操、塑造自我的潛移默化的作用。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長和時代特點,在旅游職教文化周活動中開放了模擬客艙,邀請小學生們參觀并擔任小旅客,空乘專業學生作為航空公司人員提供一系列旅客運輸服務工作,讓旅客在的專業實訓室感受乘機全過程;還舉辦了參與蛋糕DIY、感受茶文化等活動;在花藝大賽中,學生將自己的插花作品進行展示并參與義賣,通過內容豐富、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的舉辦,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人文氛圍。

        3.4加強職業素質養成教育,打造精品人文活動

        根據空乘專業學生的行為特點,以社會學科、人文科學為基礎,安排了專門的職業素質養成活動,學生形體、禮儀、儀容儀表必須符合職業規范的要求,展現空乘人員氣質高雅、舉止大方、儀態端莊、文明親和的形象特征,通過承擔社會大型活動的禮儀接待、會務服務等工作,不斷強化空乘學生的個人素養。在日常教學管理中,早操、課堂考勤、規范化著裝、文明舉止均納入學生考核內容,同時,職業素質養成訓練有利于學生責任意識、紀律觀念的完善,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不斷增強學生溝通、交際、交往、合作能力。同時,通過空乘技能大賽、禮儀大賽、演講比賽等精品人文活動,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是人文素質養成中最直接、有效的環節,學生在服務實踐中可獲取更多的知識和能力。在常規教育模式外,我們結合實事特點,學生廣泛參與不同主題的教育活動,如愛心捐助、誠信應考、低碳生活等,在活動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內化,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公民意識、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以親身體驗促進人文素養的提升,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3.5開展心理行為訓練,體現人文關懷

        第4篇:對航空服務專業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禮儀 空乘人員 職業素質

        本文主要以空乘人員禮儀修養為中心結合自己在實踐教學中經歷談談禮儀對空乘人員的影響。

        前言:

        空乘服務作為一個特殊而又嚴格的服務性專業,它不同于其他服務性行業(比如酒店,商場等),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特別是高速鐵路的出現,對航空運輸特別是中短程航線的市場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服務質量的高低決定了企業是否能夠生存下去,市場競爭的核心實際上就是服務的競爭。空中乘務員工作是客艙服務,高質量的客艙服務,成為航空公司對外展示公司形象,吸引顧客最好的窗口,在空乘人員服務過程中,基本的禮儀和素養的好壞對航空企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一、禮儀的基本知識

        禮儀的概念:我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于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在中國古代,禮儀是為了適應當時社會需要,從宗族制度、貴賤等級關系中衍生出來,因而帶有產生它的那個時代的特點及局限性。時至今日,現代的禮儀與古代的禮儀已有很大差別,我們必須舍棄那些為剝削階級服務的禮儀規范,著重選取對今天仍有積極、普遍意義的傳統文明禮儀,如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容儀有整等,加以改造與承傳。這對于修養良好個人素質,協調和諧人際關系,塑造文明的社會風氣,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代價值。[1]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代人對文明的要求越來越高,文明、禮貌、主動、熱情、細心成為服務禮儀的代名詞,同時服務企業要求服務更加細化,具體,講究個性化,從而更好地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為企業帶來更高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的社會形象。

        二、禮儀對空乘專業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

        一個身體健康的人不僅要具備良好身體素質而且也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由于空中乘務工作是在飛機上工作的一種特殊服務行業,服務的對象,都是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有著不同的文化、信仰、習俗、性格和語言等背景.這就要求他們應具有廣博的社會知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禮儀修養可培養學生如下心理品質:樂觀而穩定的情緒。在客艙服務和生活中既充滿活力,又心態平靜,言行規范,舉止得體,既能充分認識自己且正確對待自己的得失,又能客觀、公正地評價他人,有較強的事業心和公眾意識,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計劃和步驟較切合實際。意志堅韌,并善于自我克制。人格健全,有鮮明且較完善的個性。豁達寬容,自尊尊人,言行一致。樂于交往,建立并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個人行為同組織行為和公眾利益能協調一致。在復雜變化的工作環境中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三、現代禮儀對空中乘務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的影響

        1.提高了學生審美能力和意識。現代禮儀教育是從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高尚情操出發,教會學生講究儀表美、儀態美和言談舉止美,符合空乘專業未來職業要求,培養學生美的情感意識,提高了學生對儀表美,儀態美,言談舉止美的感受力,鑒賞水平和創造能力。

        2.有助于學生建立團隊合作的意識。這是空乘職業對學生主體品質的一種重要要求。良好的禮儀品質和形體素養,能夠使個人在與別人溝通、合作時得到切實有效的幫助,加速信息傳遞,快捷地進行團隊性合作,獲得社會的認可。比如飛機在空中飛行過程中遇到惡劣天氣或者出現機械故障等原因需要緊急迫降時,這是空乘人員之間的分工協作包括她們和旅客之間的配合特別重要,而且這種合作是確保生命安全的關鍵因素同時也可以盡量避免航空公司的損失。因此,現代禮儀的教育,是空乘專業學生構建自主與合作的精神品質的基礎所在。

        3.禮儀有利于空乘學生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外來文化對我們中國文化日益滲透,對年輕的大學生來說,外來文化更容易被他們接受與認同,他們都比較熱衷于西方文化,更原意去了解它們,比如西方情人節,圣誕節等節日。在國際航空運輸中,空乘經常面對外國人,如果她們了解一些外國文化,她們能夠更好地和國際旅客進行溝通和交流,更好地為他們提供服務,得到他們的認可,同時也提高了她們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2]

        四、禮儀在空中乘務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溝通作用。熱情的問候,友善的目光,親切的微笑,文雅的言談,得體的舉止可以使空乘人員和旅客進行成功的溝通和交流,有助于形成默契的合作關系,促進服務質量的提升。

        2.協調作用。禮儀是社會活動的劑,它對營造一個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新型人際關系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禮儀所表達的意義主要是尊重,尊重可以使旅客在心理需要上感到滿足,愉悅,進而產生好感和信任,有利于空乘人員服務工作的開展。[3]

        3.教育作用。禮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一種高尚美好的行為方式,這一方面潛移默化地感染著人們的心靈,它通過評價,勸阻,示范等教育方式糾正人們不良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使得遵守禮儀的人客觀上起到榜樣的作用,使旅客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凈化心靈,改正缺點,端正品行。

        4.美化作用。禮儀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總結,禮儀講究和諧,重視內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諧統一,使美好的心靈與美麗的外表,優雅舉止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讓空乘人員在服務過程中充分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和美好的風采,讓旅客有種美的享受。[4]

        結語:

        空乘人員的整體素養,不單具有扎實航空基礎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和美麗的外表等,更應該在她們的一言一行中透露著一種優雅的規范的禮儀,同時又為通俗中的內在和外在的綜合氣質涵養的升華。

        空乘學生禮儀的提高在學校要加強模擬情景教學和實踐訓練,比如:在學校模擬艙中完成一次飛行過程全面服務的情景設計,同時還需要家庭,社會相結合教育,才能真正讓禮儀成為空乘學生中的一種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謝蘇,姚虹華 空乘禮儀 國防工業出版社 2010,3(1)

        [2]季正茂.試論空中乘務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知識結構[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04,15(3)

        第5篇:對航空服務專業的認識范文

        論文關鍵詞:工學四合;人才培養;教改

        一、“工學四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出

        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是我國唯一的集航空產業研發,航空人才培養,航空裝備生產及整機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務為一體的國家級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便位于其中,得天獨厚的行業背景和地域優勢,為學院在工學結合高職人才培養模式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創造了重要條件。

        2006年,學院從與國家航空基地關系、與航空企業的聯系、教學領域改革、實訓基地建設,校辦工廠發展五個方面入手,在比較借鑒國內外工學結合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貫穿了哲學思想的高職人才培養新模式—“工學四合”的系統化模式。其中,“工學四合”是指“教育與產業結合、學校與企業結合、教學與生產結合、學習與就業結合”。

        二、“工學四合”模式的研究和實踐

        (一)“工學四合”模式在示范院校建設中引發的思想觀念的解放

        “工學四合”是一個系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體現的是系統思想、系統方法以及系統原則。在對“學院示范院校建設”認識的變化中,這一思想體現得尤其明顯。按照示范建設方案和“任務書”,學院共設計了七個專業、三大社會服務平臺和工學結合模式創新研究等11個重點建設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由于重點項目有具體的指標要求,大家往往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重點項目上,容易用重點建設項目“代替”整體推進,由此在工作中會產生一些不協調現象。示范院校建設工作中發生的這種偏頗,隨著對工學四合認識的不斷深化,學院都會及時調整并予以糾正,并明確提出了“項目帶動,整體推進,系統實施,協調發展”的原則,堅持統籌兼顧,全面推進,卓有成效地解決了示范建設工作的協調運行問題。

        (二)“工學四合”模式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引發的革故鼎新的改革

        1.在教育教學領域,基于對工學四合的認識,掀起了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課程改革為切入點,系統推動教學改革的浪潮。“工學四合”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學院在辦學過程中必須打開學校大門,實現教育與產業結合,學校與企業,教學與生產,學習與就業的結合。在開放辦學過程中,學院發現內部教學與企業技術進步、生產崗位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教學工作中滯后的、制約的東西很多,許多方面感到了“不適應”,如果不盡快改變現狀,學院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險。因此,盡快轉變觀念,推動教學領域改革,已經成為全院教職工的共識。

        在專業建設上,學院按照工學四合的模式,根據國家航空資源的戰略重組和產業化發展的實際,確定了建設航空機電設備維修、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數控技術、軟件技術、航空服務七個重點專業。并以七個重點專業的發展為基礎,帶動飛機制造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等36個相關專業的整體發展,形成七大專業群的共同發展。

        在課程改革方面,重點以專業建設為基礎,加大了課程改革的力度。如航空機電設備維修專業,《飛機鉚接與裝配技術》課就成為課程改革的首選。為了保證課程改革取得實效,學院成立了由企業科技人員、學院教研人員聯合組成課程開發小組,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方法,結合生產崗位要求進行課程設計。課程具體針對飛機制造廠、修理廠的鉚接裝配和機體修理崗位,組劃了10個項目、18個任務,進行普通鉚接、密封鉚接、干涉配合鉚接、特種鉚接、螺栓鉚接、部件對接等方面的教學,培養飛機裝配、機體修理的高素質技術工人和工藝技術員。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飛機鉚接與裝配技術》被批為國家精品課程,取得了課程改革與建設的重要突破。

        此外,學院還引進國外優質課程,重新構建基于完整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如通過cdio方法,以教學計劃、實施、評估、調控的過程管理為主線,吸納生產技術人員全程介入,落實各個教學環節,完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過程、教學管理體系和教學督導體系,相應推動教學領域以及教學管理領域的改革。

        2.在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學院按照“工學四合”模式,內外兼顧,不斷優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構成了實踐教學基地的多樣化體系。基于“工學四合”思想的影響,學院注重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整個教學基地建設呈現多樣化趨勢。從數量上來說,目前,學院共有校內外實訓基地近80家。從種類上來說,有數控加工、普通機械加工、電工電子多種類型。從運行模式上來說,有學院自主建設管理的,有合作辦學的、共同管理的,也有獨立二級法人單位單獨管理的等多種運行模式。其中現有數控設備不但能夠承辦全國數控大賽,而且還承接了陜西北人印刷機械有限公司的印刷機配套件生產任務。獨立二級法人單位單獨管理的校辦工廠,產品遠銷13個省市,其中為中國重型機械總公司生產的真空抬包產品,出口至塔吉克斯坦。

        3.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院著力完善各級各類教師的培訓、獎勵、考核等制度,促進“工學結合”的師資隊伍建設穩步進行。從產業界、科技界、教育界聘請專家、學者作為客座教授或兼職教師,研究學院發展戰略,提供決策咨詢,開展教學指導,推動教學改革;以校企結合為導向,充分利用航空產業基地航空高技術人才密集的優勢,聘用來自于行業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作為學院的兼職教師講授實踐技能課程。他們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先進的職業理念,他們的加入使學院建成了一支獨具特色的兼職教師資源庫,為專業核心課程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專任老師的培訓力度,改變專任教師的能力結構,提高專任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學院重視抓好各個層級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對于新入校的教師,重視抓好崗前培訓;對于中青年教師,鼓勵帶工資攻讀高一級學歷和學位,報銷學習期間的相關費用;對于專業課教師,每年暑假期間,都有計劃地選派一批骨干教師深入大型企業參加相關專業的生產實踐,提高他們的雙師素質;近兩年內,學院先后組織近50名教師奔赴德國、新加坡、香港等地學習交流,并派100多名教師前往深圳、西安、北京、咸陽機場等地區的企業進行“頂崗”實踐,實習單位涉及交通運輸、航空航天、電子、計算機、管理等諸多行業;通過修訂和完善學院專業教師崗位聘任制度、學習進修管理辦法、分配制度、“三師”(名師、骨干教師、專業帶頭人)評定辦法等各項管理制度,加強對系部教學團隊建設的指導。如航空維修電子設備維修專業的教學團隊共由9名成員組成,其中企業工作經歷超過16年以上者有7人,工程實踐經驗豐富,雙師結構合理,能夠滿足高職教學要求。

        第6篇:對航空服務專業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工程材料學”;航空航天專業;教學改革

        “工程材料學”是航空主機類專業(包括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和機械工程等專業)的學科基礎課程。該課程雖然僅有48學時,但承擔著為未來的航空工程師構建材料知識體系的重任,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本文結合近年的工作實踐,對該課程在教學要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進行研討。

        一、高度重視航空和材料領域發展對“工程材料學”課程教學的影響

        材料學既是基礎科學,也是應用科學。材料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解決了很多工程領域的關鍵問題,有力地推進了相關科學和技術的進步,使得材料科學成為最活躍的科學領域,材料產業也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工程材料學”以物理學、化學等理論為知識基礎,系統介紹材料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著重培養學生把這些知識應用于解決工程實際中提出的對材料結構、性能等方面問題的能力。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基礎課程,“工程材料學”具有較長的開設歷史,在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對工程技術人員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對工程類課程建設的需求更加迫切,有必要以新的形勢為背景反思該課程的教學改革。航空以眾多學科知識、先進研究成果為基礎,已發展成為一個由多個分系統組成的大系統,需要工程技術人員采用系統工程的方法進行綜合設計。現代航空技術一百多年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探索天空,也使得飛行器的工作條件更加惡劣,工作環境更加嚴苛。現代飛行器不僅要具有速度快、航程大、載重多等特點,還要滿足節能低碳等要求。材料科學技術的發展,為解決航空航天領域的諸多難題提供了可能,“一代材料,一代飛機”已成為飛行器發展公認的規律。這對航空航天工程技術人員的材料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飛行器及其主要部件的設計、制造和維護工作中,要全面認識材料的性質和特點,才能挖掘材料的潛能,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滿足工作需要。面對航空航天迅猛的發展形勢,僅了解和掌握已有材料的知識是不夠的。具有創新素質的工程技術人員,要了解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分析材料領域的發展對航空航天領域的影響,同時要認真研究具體工作對新材料、新工藝的要求,明確材料發展的需求。在新型飛行器的研發過程中,要綜合考慮用戶對飛行器總體性能的多種要求,對各項技術參數進行統一的優化。在落實對飛行器性能的要求時可以發現,很多要求是相互矛盾的,比如飛機的航程和機動性就存在著較大的矛盾。為了獲得較好的綜合性能,需要對飛機進行一體化設計,要及時掌握各種設計方案對飛機主要材料和工藝的要求,對飛機整體結構進行綜合優化。在此過程中,各部門工程師都需要和材料系統密切配合,才能實現信息和資源共享,降低全系統的風險,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綜合性能。材料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也對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材料科學與技術是研究材料成分、結構、加工工藝與其性能和應用的學科。在現代科學技術中,材料科學是發展最快速的學科之一,在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強化、材料加工工程等主要方向上的發展日新月異,促使“工程材料學”課程內容的不斷充實。“工程材料學”課程要系統講授材料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使得學生掌握工程材料的合成、制備、結構、性能、應用等方面的知識。早期的航空工程結構以自然材料為主,如在美國萊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飛機上,木材占47%,普通鋼占35%,布占18%。隨后,以德國科學家發明具有時效強化功能的硬鋁為代表,很多優質金屬材料被開發出來,使得大量采用金屬材料制造飛機結構成為可能,也使得研究者們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于金屬材料的探索。相應地,這一時期“工程材料學”課程內容也以金屬材料為主。上世紀70年代以后,復合材料開始在航空領域應用。復合材料具有較高比強度和比剛度的優點使得工程技術人員對其抱有很大的希望。航空工程師首先采用復合材料制造艙門、整流罩、安定面等次承力結構,而現在復合材料已廣泛應用于機翼、機身等部位,向主承力結構過渡。復合材料因其良好的制造性能被大量應用在復雜曲面構件上。復合材料構件共固化、整體成型工藝能夠成型大型整體部件,減少零件、緊固件和模具的數量,降低成本,減少裝配,減輕重量。復合材料的用量已成為先進飛行器的重要標志。相應地,復合材料必然要在“工程材料學”課程中占重要地位。鈦合金的開發和應用使得飛行器具有更好的耐熱能力,提高了發動機、蒙皮等結構的性能,有效解決了防熱問題。“工程材料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應該及時反映材料科學在提高飛行器性能方面的新應用與新進展。與此同時,其他相關學科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使得主機專業教學內容大幅度增加,“工程材料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學時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

        二、認真分析專業教學對“工程材料學”課程的不同要求

        “工程材料學”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基礎課,是基礎課與專業課間的橋梁和紐帶,在航空航天主機類專業培養學生實踐動手和創新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該課程對主機類各專業采用同一標準教學。雖然主機類各專業人才培養有其共性要求,但隨著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專業分工越來越細,差異化特征也越來越明顯,因此“工程材料學”課程應該充分考慮不同專業的具體需求,結合各專業的課程體系安排教學。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和機械工程等主機類專業根據航空領域中的分工培養學生,畢業學生的工作要求有所不同,對知識結構的要求也不一樣。就材料方面知識而言,不同專業學生也會有所區別,應按照專業特點縱向劃分對“工程材料學”課程的要求。不同專業主要服務對象的材料特點是確定課程要求的主要依據。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要全面統籌飛行器產品及各部件的設計和制造,主要從事飛行器總體設計、結構設計、飛機外形設計、飛機性能計算與分析、結構受力與分析、飛機故障診斷及維修等工作,要求了解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發展對現代飛行器設計技術的影響,因此要較全面地掌握主要航空材料的性能、制造等方面的知識,了解輕質高強材料的發展動態和發展趨勢。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要求學生學習飛行器動力裝置或飛行器動力裝置控制系統等方面的知識,主要培養能從事飛行器動力裝置及其他熱動力機械的設計、研究、生產、實驗、運行維護和技術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飛行器動力的重要部件對抗氧化性能和抗熱腐蝕性能要求較高,要求材料和結構具有在高溫下長期工作的組織結構穩定性。因此,材料在高溫下的行為、性能和分析、選擇方法應該是該專業“工程材料學”課程的重點。飛行器制造工程和機械工程等專業要針對現代飛行器工作條件嚴酷、構造復雜的特點,采用先進制造技術,實現設計要求,并為飛行器維護提供便利。該專業要求學生理解飛行器各部件的選材要求,掌握材料的制造工藝。飛行器零部件形狀復雜,所用材料品種繁多,加工方法多樣,工藝要求精細。很多新材料首先在航空航天領域得到應用,其制造技術具有新穎性的特征,設計、材料與制造工藝互相融合、相互促進的特點非常明顯,這就要求學生在“工程材料學”課程中把材料基礎打好,適應工藝和材料不斷發展的要求。雖然各專業對“工程材料學”課程的要求有所不同,但課程基礎一致。該課程名稱為“工程材料學”,即明確其重點在于將材料科學與技術的成果運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把材料基本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工程材料學”是相關專業材料學科的基本課程,學生要通過該課程了解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微觀和宏觀基礎知識,學習材料研究、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材料結構與性能等基礎理論,研究主要材料的制備、加工成型等技術,為更好地學習專業課程創造條件,為將來從事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等打下基礎。由此可見,在明確了各專業對該課程的個性化要求的基礎上,更要明確共性要求。“工程材料學”課程要培養學生材料方面的科學概念,提升材料方面的科學素質,扎實的材料科學與技術知識基礎是學生學習專業課程、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創新能力的必備條件,是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因此,“工程材料學”課程采用“公共知識+方向知識”的模式比較合適,即把教學內容劃分為每個專業均要求了解的材料領域知識和根據各個專業特色需要重點介紹的知識兩部分,既滿足了寬口徑、厚基礎的教學需要,又注重了后續專業課程學習和能力培養的要求,促進了基礎理論和專業應用的融合滲透,較好地滿足了材料、設計、制造、維護一體化發展的需要,增強了跨學科、跨專業認識問題、思考問題和研討問題的能力。

        三、多管齊下建設豐富的教學環境

        作為一門學科基礎課程,“工程材料學”課程要根據學校人才培養創新目標和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標準、方案,結合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的要求,注重與專業課程體系的融合,注重與工程實踐教育的結合,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業能力及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在充分調研與分析專業人才培養對課程教學要求的基礎上,要對課程的教學大綱和內容進行修訂,與相關教學環節有效整合,拓展教學活動的空間,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加強與后續課程及實踐活動的聯系,解決學科基礎課的教學與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的脫節或不銜接等問題。“工程材料學”在第四學期開設,是一門承前啟后的課程。在前期開設的課程中,“大學物理”和“航空航天概論”是兩門直接相關的課程。“大學物理”提供了學習“工程材料學”的科學基礎,認真分析“大學物理”知識點在“工程材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概念。“航空航天概論”以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為主線,介紹飛行器的組成及工作原理。如果在“工程材料學”課程講授之初讓學生重新回到機庫,從材料發展的角度再次審視航空航天的進步,結合材料學的概念研究飛行器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會使得學生對該課程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在相關專業的后續課程中,有好多課程與“工程材料學”密切相關,如“飛行器總體設計”、“發動機原理”、“先進制造技術”等,如果在“工程材料學”中對有關知識點作簡單介紹,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綜合分析相關概念,加深理解。在主機類專業培養方案中,“工程訓練”是集中式的工程能力培養環節,其教學內容與“工程材料學”密切相關。“工程訓練”教學內容以機械制造工藝和方法為主,包括熱處理、鑄造、鍛造、焊接、車削加工、銑削加工、刨削加工、磨削加工、鉗工、數控加工、特種加工、塑性成型等,每一種制造工藝和方法都與工程材料密切相關。在以前的教學工作中,材料是加工對象,對材料的性能等的介紹很簡單,學生的認識較淺。如果在“工程訓練”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加工工藝和方法對材料作較深入的介紹,從應用的角度分析不同材料加工工藝和方法的適應性,可以促進學生把材料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工程實際聯系起來。通過讓學生分析研究實際材料在加工過程中的表現來認識材料的性能,通過感性認識來體會材料變化的規律,把深奧的材料科學理論知識和生動形象的加工過程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強化了工程訓練效果,還能讓學生把材料的知識學活,留下更深刻的影響,更好地發揮學生的潛力。航空航天主機類專業的課程設計是重要的綜合學習環節。課程設計任務一般是完成一項涉及本專業一門或多門主要課程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性的設計工作,通過一系列設計圖紙、技術方案等文件體現工作成果。很多主機類專業的課程設計涉及材料的選用、處理等方面的問題。按照教學計劃,“工程材料學”先行開設。因此,在相關課程設計中,有目的地提出材料問題,引導學生在更廣的范圍里選材,在更加深入的層面上分析材料性能,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自主探究材料科學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把材料知識轉化為初步的工作能力,克服課程知識的碎片化傾向。

        四、結語

        航空航天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集大成者,該領域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材料科學技術的進步。材料學是航空航天工程技術人員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材料學”要按照現代大工程觀的要求組織教學,才能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培養質量。航空航天領域和材料科學技術發展,極大地豐富了“工程材料學”的教學內容。要根據學科領域的發展需要選擇教學內容,按照理論實踐結合、突出工程應用的要求構建知識體系。在教學工作中,應根據不同專業的培養要求,深入研究材料學的基本要求和各專業的發展方向,形成“公共知識+方向知識”的“工程材料學”課程結構,提高教學效率。統籌考慮專業教學與其他課程的聯系,以及課程設計、工程訓練、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以“工程材料學”課程為中心,注重課程的縱向推進和知識的橫向聯系,不斷加深對材料學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多角度研究分析、跨專業交流合作、多學科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汪濤 周克印 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朱張校,姚可夫.工程材料[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周風云.工程材料及應用[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3]王少剛,鄭勇,汪濤.工程材料與成形技術基礎[M].國防科技出版社,2016.

        第7篇:對航空服務專業的認識范文

        航空服務專業群包括空中乘務、空中保安、航空會展等相關專業,是民航類院校的特色專業,肩負著為航空公司輸送從事客艙服務、民航地面服務及民航業安全保衛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面對民航事業發展的良好形勢,只有審慎分析當前航空服務專業群的學生情況,才能制定出更加符合民航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要求的方法。

        1.學生數量增加,文化素質不高,管理頻度增加近幾年,由于嚴酷的競爭、招生指標的壓力和區域的差異,許多高校不得不放低錄取的要求,從而導致航空服務專業學生在數量逐年遞增的情況下呈現出整體生源質量不高的情況。許多學生的文藝特長突出但文化成績偏低,外形靚麗但素質不高,學生日常管理中需要處理的日常事務和突發事件的數量上升,增加了管理的頻度。

        2.學生缺乏對職業素質和行業文化的了解,管理效果欠佳通過對2014屆空乘空保學生在入學初的調查發現,僅有53.33%的學生比較了解職業素質和行業標準,僅有33.33%的學生知道且了解職業素質和行業標準。有的學生甚至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航空服務崗位僅僅是對學生外形條件要求高,其他的職業素質和文化內涵只需要通過短期培訓就可以獲得。這樣的誤區實際上是與當前航空企業更加理性、按需設崗的形勢是不相匹配的,也與航空公司、機場等對航空服務專業畢業生越來越高的素質要求不相符合。這樣的誤區更導致航服專業學生在日常管理中的自覺性和配合度下降,管理效果欠佳。

        3.學生個性突出,紀律意識不強,管理難度增加航空服務專業的學生大多經過高考前的專業面試,外形條件比較突出且大多擁有文藝、體育特長,有些學生家境殷實。所以他們在學校往往能夠迅速成為各類社團、學生組織中的佼佼者,使得其個性化特征更加明顯,容易出現自我膨脹和自我標榜的現象,造成整體紀律性的下降,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二、基于行業標準的崗位專業化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職院校在如何實施和加強素質教育存在著“另起爐灶式”和“嵌入式”兩種路徑選擇。“另起爐灶式”是通過設立專門的素質教育課程或獨立于專業教育外的素質教育體系;“嵌入式”是在專業課教育的過程中融入素質教育的思想,將專業教育和素質教育融合。相較“另起爐灶式”,“嵌入式”路徑能將知識、能力、素質培養有機融合,將做事教育與做人教育有機結合,能考慮到實際的教育條件和資源,更符合教育規律,也更具有可行性。基于行業標準的崗位專業化管理模式采用的就是一種“嵌入式”路徑。它將行業標準與素質養成有機契合,以崗位用人標準、崗位技能要求為依托,是一種按照學校全面建設的需要實行的內部規范化的管理,它比常規管理內涵更豐富,要求更嚴格,影響更深遠。崗位專業化管理共分為目標體系、內容體系、保障體系三大模塊,各個模塊相互支撐,相互作用,共同構成崗位專業化管理的模式

        1.基于行業標準設定目標體系,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高職教育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作為自己的培養目標,高素質的技能人才不僅強調技能高,更強調素質高。結合當前航空公司的用人需求和空勤人員的行業標準,崗位專業化管理結合行業標準和企業文化,制定了“三大素質養成”的目標體系,不僅培養學生如何做事,更培養學生如何做人。

        (1)思想素質養成。《民航乘務員國家職業標準》對乘務員的職業守則做了以下規定,即“遵紀守法,誠信守則;愛崗敬業,忠于職守;保證安全,優質服務;鉆研業務,提高技能;團結友愛,協作配合。”針對行業標準,崗位專業管理制定相關措施不斷加強學生的思想素質的養成,努力培養“品行正、修養好、紀律嚴”的航空服務專業高素質技能人才,逐步把學校教育的發展從單一地幫助學生就業轉移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和社會責任擔當上,從而實現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使其不僅技能突出,而且在核心價值觀的選擇中有所為有所不為,養成知榮知恥的價值取向。

        (2)職業素質養成。民航業是高風險、高技術應用和國際化的行業。航空服務及空中保安的工作任務及其工作特點表明,從事該行業的人員必須具備以下職業素質: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強烈的安全意識,較強的服務意識和專業的服務技能,良好的團隊精神。崗位專業化管理貼近崗位要求和行業標準,從學生的儀表儀態到內涵建設,從學生的著裝要求到團隊活動都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方案。通過不同方式加強學生對行業標準的認同、對職業道德的遵守及對職業前景的規劃,努力促進學生的職業素質養成,實現育“人”與育“才”統一、技術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統一,為學生的精彩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3)身體素質養成。身體素質是思想素質和職業素質的基礎。航空服務不同于一般服務,特別是空中作業的空乘空保崗位更不同于普通的地面作業,對航空服務專業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中國民用航空人員醫學標準和體檢合格證管理規則》(CCAR-67FS)(民航總局第101號令)中明確指出Ⅲb級和Ⅳa級、Ⅳb級體檢合格證是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的,對乘務員、航空安全員等工作人員的體檢要求做了規定,心率、視力、脈搏等不達標者是不能夠從事此行業的。崗位專業化管理結合行業標準,通過制定相關管理辦法和培養方案,努力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和協調能力,使之成為符合航空公司的招聘條件、適合空中作業的高技能人才,同時在身體素質養成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依據目標體系設定內容體系,促進行業標準和素質教育的契合行業標準和素質教育的契合需要知識層面的理論教學、能力層面的文化活動和檢驗效果的頂崗實習。崗位專業化管理在目標體系的指引下,設計了“崗位技能訓練”“校企合作訓練”和“習慣養成訓練”三大模塊。其中既涵蓋了打基礎的理論教學,又涵蓋了謀提升的文化活動,也涵蓋了檢驗成效的頂崗實習,共同構成了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內容體系。

        (1)崗位技能訓練。通過走訪國航、南航、東航等航空公司,反復調研企業需求和企業文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民航乘務員國家職業標準》《航空安全員管理規定》《航空安全員合格審定規則》(CCAR-69)(中國民用航空總局令第184號)等行業標準,我們設計了崗位技能訓練課程。每天早上6:50———7:30,航空服務專業學生按照專業由不同的指導老師帶領訓練,訓練內容主要涵蓋禮儀姿態的站、立、行、走、微笑、引導、問候,體能訓練的立臥撐、單雙杠、跑跳跨立。同時,在技能訓練中融入《民航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實施手冊》和《民航乘務員國家職業標準》《航空安全員管理規定》的理論學習,使師生對基于行業標準的素質教育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不斷內化效率、競爭、團隊意識等職業素質。

        (2)校企合作訓練。校企合作是我國高職教育發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為了增強崗位專業化管理的效果,及時檢驗管理的落實情況,鞏固提升訓練成效,崗位專業化管理采用了“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種校企合作訓練方式。①引進來:通過邀請企業代表、專家學者走進校園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使校企文化有機融合。例如,學院每學期召開崗位專業化管理動員大會,邀請企業代表參加講解企業實際需求;每學期舉辦崗位專業化管理匯報展示和“空乘空保職業技能大賽”等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觀看并給予建議。②走出去:通過學生實習、社會實踐活動參與、校企合作培訓等方式增強學校與企業等社會組織的互動,與企業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形成校企合作互惠互利的長效共贏機制。例如,學生通過校園招聘的途徑在三年級奔赴國航、南航等各大航空公司參與實習,再如選派學生作為禮儀志愿者參與世界廣府人懇親大會、廣州市“一獎兩會”、電商論壇等社會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而且使理論學習和文化活動的效果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為學校擴大了聲譽。

        (3)習慣養成訓練。行為習慣也是職業素養的外顯和外化,這一點也決定了學校在日常管理中必須注重對學生的行為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此我們制定了《內務評分標準》和《制服日著裝要求》,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每月由學生代表和素質導師組成的內務管理大隊不定期的抽查,結果及時整理反饋學生,要求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整改。同時還制定了一周考評制度和儀容風紀規定,進一步完善崗位化管理方案。

        3.基于契合的可行性設定保障體系,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行業標準和高職素質教育在內涵上有著相通的意蘊,在歷史上有著相同的源流,在操作中有著相融的環境,這些都為兩者的契合提供了可行性。為有效保障崗位專業化管理的順利進行,學院巧抓行業標準與素質教育的契合點,從環境營造、師資培養、管理方法等方面加強了對崗位專業化管理的實施保障。

        (1)環境營造。學院通過在學生中征集標語的方式選擇了師生評價較好的文化標語,例如“優秀是一種習慣”“秉承民航精神,放飛藍天夢想”“于云端綻放花樣年華———我的夢里不是夢”。通過將這些標語懸掛營造良好的環境,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為了增強航服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場感覺,促進學生對民航行業規范和文化的認同,學院還設定了每周二、周五為空乘空保制服日,要求學生按照標準統一著裝,同時制定了《制服日著裝標準》,對學生從頭花領帶佩戴到制服穿著都進行統一規定,并提出在制加強學生的日常習慣養成,增強學生的職業行為規范。

        (2)師資培養。崗位專業化管理實行以輔導員和專業教師雙向管理的模式,同時聘請社會、企業的勞模、優秀管理人才、技術能手、優秀校友等為兼職職業素質養成培訓教師,建立由學院領導、素質導師、專業教師、兼職培訓教師組成的師資團隊。定期舉辦各類培訓,增強對素質教育、行業標準的學習,選派優秀教師參與企業培訓,學習了解民航文化,建立民航強國的共同愿景。

        (3)管理方法。通過高年級擔任低年級訓練導師的“梯隊式管理”、在各年級設立訓練中隊長、小隊長擔任學生助理的“自我式管理”,轉變學生“要我學”的意識,逐步在航空服務專業形成“我要學”的共識。同時引入企業的績效考核制度,對全員實行“日考勤,月匯報,學期總結”的考核方法,對學生助理實行“德能勤績”的考核。加強與企業的聯系,根據各大航空公司招聘的要求提供學生考勤情況,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競爭意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三、基于行業標準的崗位專業化管理模式的實施效果

        基于行業標準的崗位專業化管理模式自2011年10月實施以來,經過182名2014屆航空服務專業學生和2015屆468名航空服務專業學生的實踐,成效明顯。

        1.職業教育特征得到彰顯,更加符合學生需求崗位專業化管理是一種以民航院校的大背景為前提所提出的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它更加貼近民航行業標準、貼近學生就業需求,改變了過去教師單一管理的傳統方法,將校企合作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管理和習慣養成中,使學生更加容易產生對管理方式的信服度,提升了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

        2.學校管理效果提升,更加符合行業要求探究人才的核心能力培養如何與行業企業的崗位要求相對接,保證人才培養對于人才培養目標的適切性和對行業的適應性,是行業高職院校的首要任務。崗位專業化管理貼近行業、貼近學生,在學生、學校與企業之間搭建了一個橋梁,使行業院校更加清晰企業需求,從而在人才培養中融入了企業元素。

        第8篇:對航空服務專業的認識范文

        一、準確理解職場模擬教學的內涵,對教學措施準確定義

        簡單解釋職場模擬教學模式,是指對傳統理論授課形式的延伸和豐富,加之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的教學情景,實現學生的自我學習和練習,嘗試在場景中獲得真實的職業體驗,也充分鍛煉所需要的職業能力,更能讓學生明確自己的“長短”,對后期的學習提供更有意義的精確指導。所以在職場模擬中,職業場景是關鍵,構造地越是真實,就越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更加真實的職場感受,更利于鍛煉其職業化的能力。

        雖然都有“情景”二字,但是應該與情景教學區分開來,職場模擬應該更具有真實性,構建的是真實的職場情景,很可能或是經常在日后的工作中遇到的,甚至是直接進入實習的職業場景中,比構造的情景要真實很多。再者學生除了要利用專業知識之外,還要提高自己的“情商”,這對空乘服務專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職場模擬中要注意增加這方面的訓練,突發事件也是職場模擬的重點。所以發生在情景中的教學方式,都是可行的,是具有時代性的,切忌從教材中照搬場景,是必須要與現實結合的,有具體而實際的線索,才能夠體現職場的真實性。

        二、構建真實的職業化場景,利用網絡提供模擬實踐平臺

        針對職場模擬設計,教師需要制定更切職場環境的情境,并根據教學目的加入強烈的職業色彩,或是模擬業務流程等。隨著網絡的普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新手段,提供虛擬的實踐平臺,借助軟件來不斷熟悉流程,仿佛自己可以置身于服務場景中。再者,為了更好地聯系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教師要將職業化場景建立在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根據空乘服務專業的課程內容來設置具體職業化的場景,并且穿插多個與理論知識相關的實踐項目,學習知識與實踐鞏固相結合,這與學生后期的工作節奏是類似的。出現問題及時解決,解決不了的則要重新學習,隨后再次實踐。這樣的方式可以節約教學資源,將整個學習過程變為職場練習操作的過程。職業化的場景可以從教材中選取,根據現實加以處理,使之更加符合空乘服務的工作“邏輯”。如重視空乘服務的基本程序,從航前預備準備階段、航前直接準備階段,到空中飛行實施階段,到航空后講評階段等,每個階段的工作任務和性質重點不同,對空乘服務人員的要求也就不同,且各個階段發生緊急事件的處理方案也不相同。對各個內容進行模塊性的演練,然后再穿插或是整體訓練,提高職場模擬的模塊性和整體性。再者,針對“服務”二字,提出確切的服務要求,練習如禮儀服務、引導服務、安全服務、救助服務等等服務項目,練習不同的技巧和落實方案,采用專業的航空用于,靈活應對突發事件,進行空乘服務補救等。教師可以將這些服務性質的內容穿插在模塊講解中,結合具體場景進行練習和分析。當然這些應急措施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否則就無法“應急”,還需要具體事件具體分析。這給空乘服務專業帶來了挑戰,因為沒有絕對性的模板,必須從自身的意識和能力入手,開發創新精神。

        真實的學習平臺更容易獲得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爭取與校外實習基地的合作,如合作的航空公司等,作為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一來輸出人才,二來有助于培養人才,同時真實的訓練場景也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習感受。為了更好地保證教學質量,學校還需要邀請合作航空公司的專業人員到校進行指導,對教學現狀和實踐能力等給予指導。及時向學生傳遞他們期望獲得的訊息,了解更多行業動態,加強你來我往的專業性合作,有利于雙方的提升。利用網絡這個虛擬平臺,還可以補充更多的原始數據,對相關行業的信息進行動態調查,了解行業的信息變化。同時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推動踏入職業崗位后的專業發展。

        三、規范化職場模擬內容,保證模擬教學模式的實施質量

        空乘服務專業,簡單來說只是一項服務類的職業,但是具有很強的行業特殊性,甚至關乎服務對象以及整個航班的安全。所以規范化職業模擬內容非常重要,關注教學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保證職場模擬不是“兒戲”。職場模擬的教學內容設計要以空乘工作任務為載體,向學生全面展示空乘工作的主要任務內容,并加以任務要求,將任務“事無巨細”得展示。具體的教學環節安排,為了更加貼近空乘的工作實際,可以按照其工作順序展開,以實際工作步驟為標準,逐步落實和變化教學實踐內容。結合理論教學,將知識做合理分解,鑲嵌到職場模擬的教學之中。但是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在職場模擬中的主體性,杜絕“一言堂”,要實現雙主體,既保證教師指導的絕對性地位,又要突出學生個性化操作的自主地位。強調教師在職場模擬中的指導性,從一旁引導學生,對任務完成起到導向和輔助作用。并且教師要注意理論和實踐指導的結合,轉換理論教學指導和實踐指導的方式,通過語言、動作等進行示意,在實踐指導中更要簡化語言,多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模擬任務;另一方面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在該情境下對理論知識求知,并通過專業知識的落實進行實踐鍛煉。模擬內容和方式要確保學生可以理解,具有形象化的特?c,并且能夠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要求保證職場模擬的教學質量,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進行理解和練習,如果和學生的基本能力脫離較大,那么模擬的意義會降低。為了保證職場模擬的質量,珍惜每次模擬機會,教師要提前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判斷”,做好定性和定量工作,然后按照“最近發展區”的具體應用理念來確定模擬的場景和任務,有重點地對學生能力進行訓練,以保證教學質量。

        四、選擇恰當時機進行模擬,有助于提升模擬效果

        教學時機很重要,在錯誤的時機即使適用正確科學的教學方法也難以達到教學目的,發揮高效教學的作用。職場模擬教學模式也是如此,是選擇課堂開始,還是課堂中間,又或是課堂結束,其效果都是不一樣的。如果“粗暴”地適用職場模擬來打斷課堂,有時是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的。特別是對于空乘服務這樣具有一定工作邏輯的專業來說,更要求教師做到適時引入。課前比較適合短小的情境模擬,以職場為背景,提出一些突況,通過學生和教師提供的處理意見,來引出具體的理論要求,從而引出新課。另一時機,就是在學習理論知識時,學生感覺到難以理解,或是一個知識點告一段落,可以加入職場模擬的方式,讓學生置身于空乘服務的職業環境中,體驗角色的責任和工作要求,并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加入到具體的問題解決當中,這樣學生可以一邊學習一邊實踐理解,效果最佳。對于特別困難的專業知識,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體會,或是先有部分已經掌握的學生進行演示,通過直觀的學習來帶動集體氛圍。當然在職場模擬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收集學生的學習反饋,并將其結合到后續的教學任務之中,對教學準備作出恰當的調整,從而保證教學的科學性。除了在理論教學中穿插實踐模擬之外,還要在實踐模擬中加入理論指導。在實習過程中,安排理論學習時間,將理論知識合理地穿插到實踐技能中去,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因材施教,更努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理論層面思考問題,鞏固對實踐技能。

        五、安排定期的專業實習,師生共同參與學習

        第9篇:對航空服務專業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空乘;英語;教學;課堂

        一、引言

        我國正處于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的轉變過程中。目前,中國航空運輸業在全球的排名已躍升至世界第三位。民航業在中國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屬于極有潛力的行業。同時,民航業的高速發展也帶動了對民航專業服務與管理人才的需求量。空乘作為專業的服務人員,其發展前景也非常良好。據權威部門提供數據顯示:2011年至今,我國注冊運輸飛機比2009年年底增加了143架。而每增加一架飛機,必然就會增加相應的空乘人員。從事航空服務工作,具有工作環境好,收入高等優勢。

        二、現狀

        目前,我國高校空乘專業的主要培養模式是讓學生通過在校學習與進公司實習,熟練的掌握專業技能,精通航空服務理論基礎,具備較高的外語水平,從而為乘客提供優質的服務,成為符合民航需求與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從這一點來看,空乘被賦予了新的涵義,它不再是往日簡單意義上的服務人員,而應該集安全、醫護、導游、服務于一體,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根據現階段國內外民航及旅游業的整體發展現狀,空乘專業在培養學生時應著重于他們的職業能力,特別是語言應用能力。在為旅客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溝通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語言作為溝通的基礎,這也就使得英語水平成為了空乘人員不可或缺的硬件。隨著我國的對外交流的全面擴大,英語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空乘人員作為對外交流的直接參與者,是外國人到訪中國了解中國的第一張名片,英語對于他們來說更是一門必須掌握的重要工具。所以筆者認為現階段培養出來的空乘人員應該具有堅實的英語基礎,同時還要突出英語應用能力。因為空乘人員在航班上會遇到來自全球各國的旅客,能否與這些乘客順利溝通決定了他們能否為客人提供細致、周到、專業化的服務。因此,英語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他們的服務質量,同時也會影響其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從目前航空公司的招聘要求來看,對空乘人員英語交流能力的標準日漸提高,有的航空公司甚至把“英語口語流利”列為招乘的首要指標。這就要求在校階段,必須著重培養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切實提高他們的口語水平。

        三、教學方法

        作為一名空乘專業的綜合英語教師,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一系列方式方法來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水平。首先,大專學生英語基礎不是很好,且學習自覺性較低。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不應局限于課堂上的授課式教育,更主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對學科以及教學內容的興趣。學生由于基礎差,短時間內很難取得明顯的效果,從而致使其學習的積極性降低。而語言的學習正是一個緩慢積累的過程,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鞏固基礎,降低他們對英語的畏懼心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其次,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具有主導性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大部分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機會。在這種模式下,教師多數強調語言的形式性和準確性,學生的語言能力雖然能夠增強,但這種方法枯燥繁瑣,易導致基礎差的學生產生負面情緒。總之,被動式的學習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也易忽略語言學習中的實踐環節。因而,改變的傳統教學模式,實現以學生為課堂中心,讓學生主動學習英語語言知識。

        學生學習語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夠與人順利溝通。在掌握了基本的語言知識后,學生要與客人進行簡單交流并不難,但是要了解客人的潛在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加體貼和人性化的服務就要求學生了解掌握乘客的文化背景。文化與語言不可分割,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們傳統的觀念中,僅僅只是把母語為英語的國家,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所使用的英語定義為我們的目標語。如今隨著全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英語作為一門工具,使用范圍不再僅僅局限于英美國家,它已經成為了一種國際語言,因此也就涵蓋了非英語國家所使用的英語,如印度、香港、馬來西亞以及一些非洲國家。在當今全球化背景下,我們運用英語去進行交流溝通時,不僅僅只是和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進行溝通,還要考慮到英語非母語的國家和地區。這一趨勢,不僅僅是對學生的考驗,也意味著老師自身需要充電去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只有在充分了解全球各地的文化之后,才能在課堂上有的放矢的向學生傳授。

        同時,在空乘專業也應著重強調ESP教學,把英語與專業課程教學結合起來。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衡量綜合英語教學成功的標準不能僅著眼于語法、單詞量和考試分數。如果我們的英語課程僅僅只是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不能服務于學生的專業,不能讓學生借助英語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那么我們的教學便不算成功。因此,我們要突破基礎課與專業課完全脫節的現象,讓基礎課真正成為其他專業課的基礎。事實證明,只有以能力為本位的綜合英語教學才能有效提高綜合英語的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結論

        綜上所述,要提高空乘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首先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語言掌握狀況,結合學生的水平來開展教學。其次,要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他們由被動接受發展成主動學習。同時,文化作為和語言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教師也應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充分了解英語及其背后的文化知識。最后,還要在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基礎上,把語言和其他科目結合起來,幫助學生通過英語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增強自己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葉峰,許彤.高職空乘專業公共英語教學專業化的實踐[M].讀與寫雜志.2011,8(10):29,38

        [2]楊建道.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語文化教學[J].齊齊哈爾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9,6:120-122

        [3]路榮.淺談我校空乘專業的發展思路[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7(6):39-41

        [4]胡成富.高職空乘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與實踐[J].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09,1:37-40

        [5]張鑫.職業能力導向的空乘專業英語口語課程設置初探[M].成功(教育)2010,1:146

        [6]張小麗.大學英語教學專業化的探索與實踐――以空中乘務專業英語課程群建設為[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13):132-133,137

        [7]楊寶釵.民航乘務專業英語教學的探索[M].北方文學.2012,12:205

        [8]胡曉棠.大專英語閱讀課程教學研究[M].成功(教育).2012,2:12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在线不卡中文字幕资源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动态图 | 亚洲中文在线精品国产 | 日本免费高清中文网 | 亚洲欧美唯美国产伦综合 | 在线观看免费h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