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智慧城市建設調研報告范文

        智慧城市建設調研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智慧城市建設調研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智慧城市建設調研報告

        第1篇:智慧城市建設調研報告范文

        【關鍵詞】信息化 智能化 網絡 智慧城市

        一、智慧城市的內涵

        最先提出智慧城市的IBM公司認為,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其管轄范圍內的城市服務、公用事業、和本地產業的各種需求,通過運用信息通信技術,來更好的感測、分析、整合城市核心系統的各種信息,以更好的分析和應對經濟調控;協助政府、醫院、學校等系統使之整合,使得地方資源運用更有效率,讓城市因此變得更高效、智能,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①

        本文認為智慧城市的內涵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從狹義來講,是以互聯網、電信網、物聯網帶等多樣化的網絡技術路線組合為基礎, 綜合城市的各項基礎設施、社會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系統和城市運行系統等各種系統,整合資源,做到信息共享、自動感知、信息應用系統協作、網絡互聯互通以及海量信息智能處理,形成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城市。從廣義來講,智慧城市是一種新型城市發展戰略,是在信息網絡技術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城市各系統智能化的階段,是人們對于今后生活的一種理想和向往,展示了生產和生活方式的綠色、和諧、智能,是一種可持續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

        二、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現狀分析

        (一)信息化建設打下基礎

        “十一五”時期,昆明市光纖到樓的覆蓋率達到了40%,語音固定電話用戶實現118戶,移動語音用戶實現653萬戶,電子數據用戶為388萬戶,另外有限電視在網的用戶為122萬。據統計,在2010年全市的相關電子信息產業企業有116戶,其營業收入實現了100億元,創下了整個云南省電子信息產業收入的94.6%的新高。

        “十二五”時期,在智慧昆明建設目標的指引下,昆明市進一步強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期間,昆明智慧城市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各項信息技術在全市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老百姓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智慧成果。主要表現為:城中的有線電視網絡實現了雙向改造,三網――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實現深度融合,WiFi信號覆蓋全城;寬帶鄉村試點涵蓋了富明縣、晉寧縣、東川區等8縣區共803個行政村。

        (二)“智慧政府”管理水平顯著

        “智慧政府”是指借助于電子信息網絡技術來構建起電子政務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對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的應對能力,實現主動、實時監管,提升相關部門政務的辦事效率。昆明電信公司通過整合信息資源、建設網絡平臺、共享信息來推動政府政務網絡電子化建設,這一措施大大提升了政府行政系統的網絡基礎能力。目前,已構建起電子政務網絡、智慧災害防控系統、城市報警系統與監控系統等“智慧政府”項目,并正式投入使用昆明市政務服務三級聯網聯動信息系統。

        (三)“智慧民生”生活現代化再提速

        民生事業一直以來都是昆明市重點建設的事業項目。早在2012年就圍繞醫療、教育等熱點問題來發展社會事業,來促進經濟社會協同發展。昆明市構建的“智慧民生”公共服務體系,主要有市民一卡通、智慧社區、智慧教育、智慧醫療。通過市民一卡通,不用出門就可以在手機上直接交煤氣費水費電費、話費,甚至彩票、電影票都可以實現。市民一卡通將不斷發展更新,我們只要帶著手機,可以實現手機付賬、乘公交地鐵、超市購物、買機票火車票……將逐步體驗到“智慧”帶來的實惠。“智慧醫療”方面,醫院可實現診療無紙化、病歷病案電子化、專家網上掛號會診、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等方面。這些“智慧醫療”將有效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監管力度,增加醫療信息的透明度,減少群眾醫療負擔。

        (四)“智慧產業”產業競爭力再增強

        “智慧昆明”建設過程中產業建設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產業的智慧競爭力得到增強。隨著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推廣,昆明市以“智慧產業”為載體,用信息化來提升產業聚集與擴散效應,促使產業加速轉型升級。農業方面,相對于傳統農業模式下,種植戶必須到種植基地去,才能了解種植作物的各項生長指標,“智慧農業”智能很多,種植戶只要坐在監控屏幕前,就能通過視頻信息對大棚中農作物的濕度、溫度、光照、土壤等生長環境進行監測,隨時知道農作物的長勢。

        昆明市自然及人文旅游資源豐富,是全國旅游熱點城市之一。旅游業作為昆明市一大優勢產業,結合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目標,來構建“智慧旅游”。昆明通過整合“三化”――感知化、物聯化、智能化相結合的方式,來有效服務于“智慧旅游”的構建。智慧旅游主要圍繞游客體驗和行業管理這兩個方面,用這上述兩條主線把游客的吃、穿、住、行等各要素與單位和人員信息有機聯系起來,實現信息的實時溝通和共享。

        三、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自五華區成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在建設“智慧五華”之初,就提出要通過四年的時間,構建智慧政務、智慧民生、智慧a業三大工程體系,并在16個重點領域進行智慧系統專項建設,建設一個綠色五華云計算中心的目標。②經過幾年的建設,昆明市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時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智慧城市整體平臺建設滯后

        目前昆明市雖然在政府、民生、行業等內部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智慧化”,但是仍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面的智慧程度還不夠成熟,比較滯后。另外,長期以來昆明市各社會部門與市場要素的細分導致城市各職能專門化程度過高,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很難統一利益訴求來共同構建覆蓋全市所有社會要素的一體化服務平臺建設。

        (二)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匱乏

        昆明市位于西南邊陲地區,由于其天然地理條件的限制,該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當地勞動力多數從事手工制造等勞動密集型和低效率低層次的行業,高技能人才流向了中部及東部沿海地區。人才的流失導致該地區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的匱乏,使得新興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動力不足。智慧城市建設涉及的信息技術和互聯網行業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出現了勞動力供給與需求不對稱的問題。

        (三)公共服務建設滯后

        當前存在市民個人服務方面效率低、程度滿意度低,醫療、教育、社保等重點民生領域公共服務發展不足的突出問題。與個人服務情況類似,當前企業服務效率也普遍較低。大部分企業采用傳統的服務模式,沒有有效利用信息化平臺推進企業服務水平的提升。目前,協同公共服務辦公平臺、遠程醫療服務平臺、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人力資源服務平臺、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等公共服務項目尚未建成。相應的智慧服務行政審批平臺、經營納稅平臺、資信認定信息化平臺等企業服務項目數字化建設尚未達成。

        (四)信息資源的綜合利用率不高

        昆明市由于其天然的地理特點,很多地區還比較貧困。比如祿勸縣和尋甸縣,這些地區的信息網絡比較落后,數字城管中心行政級別較低,以及各部門聯動能力不足,政府應急指揮和決策辦公的信息需要得不到滿足,不能做到事前預警、事中及時迅速處理,導致現有的信息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及大量的信息處于浪費狀態。另外,昆明市各政府部門之間尚未建成統一的數據、統一的網絡、同一平臺的數據中心,嚴重影響了政府各個部門的數據信息的互聯互通,資源難以整合利用,影響城市運營效率和成果。

        四、推進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借鑒

        1.智慧東京。日本東京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軌道交通體系,在智能交通建設方面更是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其在智慧城市建設智能軌道交通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

        (1)智慧城市建設目標:主要致力于智慧交通建設,既將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減少50%,消除道路交通擁擠,減少汽車燃氣消耗及尾氣排放,其中二氧化碳減少25%。

        (2)成功舉措:一是建成世界上最發達的地圖網絡體系,使之成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架,其承擔了東京全部客運量的86%。二是先進、安全的機動車。該機動車在進入危險區域的時候,自動的采取安全預防措施,在駕駛人員還沒有遇見時向其發出警告。該舉措使得日本的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率降低了80%。

        東京智慧城市建設取得成功的關鍵原因是日本政府通過法律法規等機制措施來規范、監督軌道交通及環保工作。例如,嚴格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嚴禁氟化物的泄露等。

        2.智慧上海。

        (1)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設的戰略目標

        上海市在“十二五”時期就就明確提出創建“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這一發展戰略,并要求相關部門和企業投入大量勞動力和資金來實施產業信息化領先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成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城市”。

        (2)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措施

        第一,推進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根據城市發展需要,加大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運用先進傳感技術、網絡傳輸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來支持信息化工程項目的實施,推進公共服務信息化和城市管理智能化,提升整個城市的管理服務水平和運行效率,主要有數字城管行動、數字惠民行動、電子政務行動等。

        第二,積極推進信息產業發展,提升信息產業化水平。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產業化,大力推進物聯網、網絡通信、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等產業自主發展,實施“云海計劃“,打造云計算產業鏈。

        3.經驗與啟示

        (1)智慧城市的建設要有堅實的信息化為支撐。國內外的建設實踐表明,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第一步,只有待信息化水平達到一定高度,智慧城市的建設才真正具備了現實條件。目前,我國除北京、南京、上海少狄幌叱鞘行畔⒒水平已經達到智慧城市建設的需要,昆明、郴州、邯鄲等多數城市的信息基礎都還比較薄弱。這些信息化基礎水平相對薄弱的地區,建設智慧城市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注重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

        (2)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有強大的組織協調機制。智慧城市建設涉及的行業比較多、領域比較廣,加上受到現有體制、機制問題的制約,使得在具體推進過程中困難較大。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設之初,就應成立專門有力的組織機構來決策和協調,統籌當地智慧城市的建設工作。主導部門應充分發揮其組織、協調作用,有效整合參與的資源和力量,明確責任,協調展開工作。

        (3)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契合城市特點。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文化、產業特色,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對城市獨特個性的保存和發揚,不可盲目照搬其他地區的現有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設要緊密結合其城市規劃定位、資源優勢、產業布局等特點來進行實施。

        (二)推進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對策建議

        1.以政府為主導。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項包含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所有發展要素的系統工程,本質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公共管理服務。昆明市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必須堅持政府主導、市場輔導的原則,充分發揮其對市場的監督作用、管理社會的作用和調節經濟的作用。依托物聯網、云計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和平臺,智能地感知、分析和調節城市的環境、安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運行。在此基礎上,實現多個信息網絡的深度融合,進而快捷地掌握和分析城市運行中的各種信息,高效地處理城市管理當中暴露的問題。

        2.引進和培育智慧型人才。智慧城市的建設關鍵在人,特別是“智慧型”的高技能人才更是智慧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要大力建設相關“智慧型”高技能高層次人才培育基地,打造人才高地,為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設奠定人才基礎。一方面通過相關人才引進政策的引導,創造提供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面向其他地區引進智慧城市建設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昆明市大學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優秀科技企業的優勢, 培育一批智慧城市建設所需要的專業人才,特別是技術操作型人才。

        3.推進示范效應。智慧城市中的各項信息技術遍布城市的各行各業,能催生過去無法實現的服務,形成相應的智慧系統。在社會和經濟效益突出傳統領域優先按照智慧城市的建設標準進行改造建設,如在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醫療等領域以此形成示范作用,輻射帶動其他領域,共同實現智慧化。

        4.整合各地資源,推進配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各地區的城市功能地位、自然條件、現有的基礎設施情況,按照智慧城市的要求,加大投人力度,提升和完善現有配套基礎設施功能。一方面,對于各種配套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的五華區、西山區、盤龍區、官渡區,應用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對現有基礎設施交通,如對通信、供水、供氣等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進行升級改造。另一方面,加強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還沒有覆蓋的東川區、倘甸扶貧開發綜合試驗示范區、祿勸縣、尋甸縣等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布局。

        注釋

        ①IBM商業價值研究院.智慧地球[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

        ②葛鵬飛.基于指標體系的昆明市五華區智慧城市建設研究[J].特區經濟,2016(5).

        參考文獻

        [1]王輝,吳越.智慧城市[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李賢毅.智慧城市開啟為了生活―科學規劃與建設[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3]侯紀勇,郭為.中國智慧城市專家[J].中國民營經濟與科技,2011(10).

        [4]辜勝阻,李睿.新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J].中國金融,2013,4:17-19.

        [5]周麗君,帥萍.美國哥倫布市的“智慧城市”建設[J].中國測繪,2013(6):24-27.

        第2篇:智慧城市建設調研報告范文

        水資源研究,樂此不疲

        1984年,懷揣著清華大學水利系畢業證書的蒙古族姑娘張彤,放下書包,穿上工裝,走進了首都水務建設的隊伍當中,開始了水資源的規劃工作。

        俗話說,“現實永遠是理想的挑戰者”。

        光陰似箭,一晃就是近30年。張彤回憶她剛剛參加工作時的情景,時任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的老主任曾語重心長地對她說:“只有具備全面知識,廣泛了解項目,規劃才能高瞻遠矚。”這些話她至今仍然記憶猶新,并把從事的每一項工作,甚至每一次校核都看作是鍛煉自己的過程,虛心向有實踐經驗的同志學習請教,遇到困難不畏縮,面對壓力勇承擔。

        張彤深知,搞水利規劃,一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二要堅持與時俱進,三要具備忘我的敬業精神。以此為信念,她在一次次歷練中成長,基礎越發堅實,技術越發成熟,一個個科技成果因此應運而生。

        1989年,設計院承接了亞洲開發銀行(ADB)和國家科委合作的“北京-天津水資源研究”技術援助項目中最大的子題“北京市水資源研究”,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地表水、地下水和自來水聯合調度模型的研究,其主要成果由中方來完成,任務艱巨,成敗關系重大。

        開題會上,老院長將最難啃的骨頭交給了還不是工程師的張彤,這無疑是對她寄予了最大的信任和鼓勵。她深深感到擔子重、壓力大,一切都要從頭做起。那時編程計算機要到外單位租用,單位離家很遠,她卻要每天第一個走進機房,最晚一個離開單位。

        當時張彤的兒子只有兩歲,她無暇顧及。她自己患有腰椎間盤突出,腰痛難耐時,她怕大家看出她的疼痛,就勒上寬腰帶以此支撐起身體,堅持工作。

        那個時候,困難如座座大山似的壓在了她的頭上。但她堅信:天下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克服一個困難就離成功靠近了一步。她嚴格按照外方專家的工作時間表推進工作,與時間賽跑。在短短5個月的時間里,她完成了模型改編等數十個方案計算分析,與水文地質公司和自來水集團數據整合等工作,提出實現地表水、地下水與自來水廠進行聯合調度的既科學又經濟的技術方案。

        成果表明,通過聯合調度,可使中心區2000年枯水年2.39億立方米的缺水得到滿足。該項目獲得了北京市科委頒發的科技進步一等獎。張彤用她的智慧、勤懇和不斷超越的精神,贏得中外專家的一致好評。通過這次國際合作,也使她在水資源研究方面得到了全面的鍛煉和提高。

        芝麻開花節節高

        張彤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她的潛能被不斷激發,先后多次參加北京市重大的水資源規劃與研究。她在市水利局的重大項目《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提出了為保北京市城市供水安全,需要密云水庫留有11億立方米備用庫容的科學成果,成為目前應對連續干旱的措施之一。

        她主持完成了《缺水型大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管理研究》,該項目是科技部與相關教育機構合作項目,為國家《“十一五”國際科技合作實施綱要》的“能源、資源與環境”重點合作戰略。該項目以北京市作為研究對象,針對缺水型大城市水資源供水安全的難點問題,建立供水網絡智能型調度仿真模型,研究可持續能力和水管理綜合策略。

        作為《南水北調北京市市內配套工程總體規劃》的總負責人和規劃編制人,在規劃之初,張彤就有一個十分明確的指導思想:要用好千里之外的寶貴水資源,必須抓住兩個“機遇”,通過規劃實現兩個“戰略性調整”和三個“提高”。即緊緊抓住南水北調引水入京和城市空間向郊區拓展的難得機遇,實現全市水資源配置和供水系統空間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全面提高外調水與本地水、地表水與地下水、常規水源與應急水源聯合調度能力,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全面提高大型自來水廠雙水源的供水能力和供水質量,完善生活生產供水條件;全面提高水資源的承載能力,遏制地下水超采,改善生態環境。她帶領本單位項目組,與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自來水集團、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等單位團結協作,從宏觀層面提出了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的“26213”的總體布局、投融資方案和各項保障措施。目前該規劃已成為配套工程建設的重要依據。

        她還主持完成了《北京市應急備用水源地管理保護政策研究》《北京市水資源經濟社會評價體系研究》《“十二五”期間北京市水資源保障及建設節水型社會目標、思路及措施研究》等,完成省部級項目50余項。

        為此,張彤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次,其他省部級獎項9次。2001年被授予全國水利系統水資源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002年獲全國水利系統(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稱號,200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榮獲2006-2007年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榮獲南水北調北京段工程優秀建設者銀質獎章……

        政協委員工作盡職盡責

        張彤的本職工作是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兼職工作是政協委員并擔任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北京市政協常委。

        張彤與水結緣,在第十、第十一屆政協期間,張彤利用業余時間挑燈夜戰撰寫的政協提案共計29篇,大部分提案都是結合自己熟悉的專業,例如《盡早建成城市環路供水系統》《建議盡快編制北京市城鄉供水管理條例》《抓緊建立北京水博物館》等。

        2011年,張彤在參與完成了市政協《關于首都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調研報告》的某一天,對我感慨地說:“目前北京市的水資源狀況令人擔憂,不僅犧牲了生態環境,還使保障供給的難度越來越大,承載壓力巨大。解決資源問題必須轉變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強化水危機意識,嚴格水管理,提高水效率,實現量水發展。”

        我說:“是啊。近期的暴雨,再度暴露出北京城市排澇功能的缺陷,以及排澇措施過于簡單的弊端。您作為專家,有什么高見?”

        她沒有了往日的靦腆,而是胸有成竹地說:“要解決城市排澇問題、合理利用雨水資源、控制雨水徑流污染、營造良性的城市水文循環和生態環境。”

        我說:“怎樣彌補目前城市排澇功能缺陷?”

        張彤斬釘截鐵地說:“必須牢固樹立三個意識:城市排澇系統應統一規劃,推廣建設綠色雨水基礎設施,先行規劃好地面、地下空間,將雨洪控制利用作為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公共場所強制推行下滲、滯蓄、集雨設施蓄存雨水……”

        在2013年1月21日召開的政協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她除了提出有關生態環境“雨”“水”“雪”的老提案,還提出了關于“養老”和解決法院執行工作的新提案。

        會下,她積極參加市政協組織的關于首都城市發展過程中的若干問題的調研活動。

        第3篇:智慧城市建設調研報告范文

        一、____市司法局數字化平臺簡介

        隨著信息化、數字化水平的不斷發展和日益普及,____市司法局同全市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服務機構、管理對象、業務聯系部門及其他部門信息交流頻繁,日常辦公、視頻會議、普法宣傳、人民調解、安置幫教、社區矯正等各項業務的信息化需求強烈,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全市司法行政系統網絡和數字平臺,才能更好地滿足業務快速發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大局,才能更好地適應“數字城市智慧____”的戰略要求。

        2010年起,____市司法局依據全市司法行政系統信息化建設現狀,提出建設一個安全、先進、靈活,高帶寬、高可靠性的多業務應用的綜合網絡平臺,實現了不同部門、不同業務之間安全高速的數據共享、智能分析、應急預警、遠程協助、辦公協同等功能,盡可能地簡化辦公流程,提高效率,節約成本,充分發揮職能,有力維護社會穩定,助推經濟社會發展。

        ____市司法局數字化平臺建設由應急指揮調度系統、業務信息管理系統、日常辦公應用三部分組成。

        應急指揮調解系統包括:視頻會議系統、內部語音通訊系統;

        業務信息管理系統包括:社會矛盾糾紛動態管理評估系統、特殊人群信息管理系統、法律服務信息管理系統、公證信息管理系統、司法鑒定信息管理系統、法律援助信息系統、安置幫教信息系統;

        日常辦公應用系統包括:OA自動化辦公系統、互聯網協同辦公系統、門戶網站系統。

        經過近三年的建設,____市司法局數字化平臺已初步完成了日常辦公應用、應急指揮和業務管理系統的設計建設和推廣應用。平臺逐步覆蓋市司法局、8個縣(區)司法局、153個司法所、1451個人民調解委員會及全市各級法律服務機構,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形成一個便捷、高效的數字應用平臺,基本實現了不同部門、不同業務的高速共享、傳輸和應用。

        二、主要做法

        在國家電子政務標準化體系的框架下,____市司法局綜合考慮全市司法行政部門和法律服務機構的實際需求,按照相關標準和規范,制定了統一的傳輸交換標準體系,并根據全市司法行政部門現有網絡信息資源的實際情況,以及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業務職能和特點,科學規劃、優化調整,合理改建、擴建,實現了硬、軟件資源的集中、整合、共享,建立起統一的共享網絡,組織研發各類應用軟件平臺,堅持邊建邊用,協調開展數字化平臺建設工作。

        (一)組網建設。

        ____市司法行政系統依托政法三級、四級網實現市、縣(區)司法局、鄉(鎮)司法所、人民調解組織互聯互通。在市司法局建立中心機房,市司法局及8個縣(區)司法局建立視頻會議室。目前已完成市、縣(區)司法局的數據、語音和視頻等綜合業務高速、可靠、安全地傳輸,網絡覆蓋面繼續向鄉鎮司法所、各級各類人民調解組織等深入。

        (二)應急指揮調度系統。

        為提高溝通效率、辦事效率,減少內部辦公會議、業務培訓所產生的會務、食宿、差旅費用,節省人力、物力,實現多部門集中協調指揮調度、視頻會議、遠程業務培訓、考試、雙向會議、案件會商、工作管理、遠程技術支持、應急呼叫、案件實時監控等功能。____市司法局依托政法專網建設政法視頻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目前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建成政法視頻應急指揮室1個,視頻會議室4個,市、縣(區)司法局均開通VOIP內部語音通訊電話。

        (三)業務系統建設。

        全市司法行政機關已全面啟用司法部的“法律援助信息系統”和“安置幫教信息系統”。____市司法局自主研發的“社會矛盾糾紛動態評估管理系統”、“____市特殊人群信息管理系統”、“____市法律服務信息管理系統”、“____市公證管理信息系統”已在全市推廣使用。“____市司法鑒定信息管理系統”正在研發中。目前,____市司法行政各業務工作基本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業務數據體系已初步建立,各類信息數據自動分類、智能分析、自動統計、預警跟蹤,確保了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直觀的效果反映全市司法行政業務工作整體情況,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1.____市社會矛盾糾紛動態管理評估系統。

        2010年,____市司法局立足社會轉型、經濟轉軌、矛盾凸顯、各種利益格局大調整的時代背景,結合政法專網和數字化建設,立足于《人民調解法》的貫徹實施,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明確了社會矛盾糾紛的定義、計量原則和標準,制定了社會矛盾糾紛分類、分級的原則、標準和方法,規范了社會矛盾糾紛受理、評估、化解流程,形成“社會矛盾糾紛動態管理評估機制”,并開發“____市社會矛盾糾紛動態管理評估系統”,利用網絡系統,采用直觀的電子圖示形式,準確記載各種類型矛盾糾紛及其在空間區域、歷史時段上的分布,科學分類、綜合分析評判,刻畫各種矛盾糾紛的演變軌跡,把握社會矛盾糾紛性質及發展變化規律,有效實現社會矛盾糾紛的可預警、可控制,為黨委政府掌控社會矛盾糾紛動態情況提供決策參考。

        系統終端延伸 到鄉鎮(街道)司法所、專業性、行業性糾紛調委會及有條件的村、企業調委會。將所有社會矛盾糾紛納入黨委政府主導的社會矛盾糾紛調解機制中。通過合理的分級分類管控,初步實現了矛盾糾紛化解、管控工作向類別化、差異化轉變,向因人、因事、因地、因時的“源頭預防”轉變,向各種調解機制“橫向聯合、優勢互補”的多元化解轉變。通過及時客觀的收集社會矛盾糾紛并進行深入分析研判,在解決矛盾糾紛統計真實性、實時性方面實現了突破,填補了我國基層社會矛盾糾紛基礎統計評估標準和分析方法的空白。

        目前,該系統在全市所有鄉鎮運行率達到100%;評估機制被入選為四川省2012年第一批軟科學項目;司法部派出調研組來____進行專題調研,并形成了專題調研報告;國家級刊物《人民調解》對評估機制的運行模式、試行情況及取得的成效進行了系統詳實的介紹。河南鄭州市、新鄉市、山東威海市、浙江杭州市、江蘇南京市等及川內部分地區司法行政機關都專程來雅學習考察機制建設。“評估機制”向專業化、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轉變,拓展了人民調解工作領域和工作深度,增強了人民調解工作持續穩步發展的后勁,客觀上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整體態勢。

        2.____市特殊人群信息管理系統。

        此處指的特殊人群是: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和社區矯正對象(包括被判處管制、緩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和剝奪政治權利)兩類人員。針對此類特殊人群重新犯罪的特點、原因加以研究分析,采取科學有效的預防對策,減少和預防特殊人群重新犯罪案件的發生,對于穩定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____市司法局探索建立了“特殊人群社會危險性評估暨重新社會化機制”,研發“特殊人群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對影響特殊人群的眾多社會危險性因素,從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分別歸納抽取出對其重新犯罪具有重要影響的因素,并將這些因素進行量化分析,根據量化結果確定其重新犯罪可能性大小,對其社會危險性強弱作出趨勢性判斷,預測其社會危險性及社會危險性的突出方面,以此為基礎,在實際工作中實施分類處置,從而科學地、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積極引導和干預,促使其及時調整心理、矯正行為,回歸到對正常社會秩序規則的遵守狀態。

        全市司法行政部門在全面掌握特殊人群底數的基礎上,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建立特殊人群基本信息庫、特殊人群電子臺賬、特殊人群統計數據庫等,既全面掌握轄區內特殊人群總體情況、詳細信息,又能通過系統智能判斷管理對象的社會危險性。對特殊人群實施社會危險性評估后,分別對刑釋解教人員和社區矯正對象提出分類處置意見和幫教或矯治重點方向,每季度對幫教或矯治的效果進行跟蹤掌握,實行動態反饋,并及時調整工作方向和措施。通過該系統,做到分類管控、跟蹤研判、實時反饋、有效監管,從而有效預防和減少特殊人群重新違法犯罪。

        目前,該系統在市、縣、鄉三級司法行政機關全面使用。納入系統管理的特殊人群共2039名,其中:社區矯正人員1071名,三年內刑滿釋放及解除勞動教養人員968名。

        3.____市法律服務信息管理系統。

        為提高全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對法律服務行業的監管,提升律師協會、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協會、基層法律服務所的規范化管理水平,____市司法局組織研發了法律服務信息管理系統。

        該系統實現了法律服務人員及法律服務機構基本信息、證照審批、投訴懲戒、案件登記、跟蹤監控、咨詢服務、報表統計、信息交流、數據共享等功能。通過掌握法律服務機構及人員從事法律服務事務的基本情況、業務進度、投訴案件查處情況等,及時進行業務指導,加強行業監管,促進法律服務行業良好有序發展。同時,根據不同地域,不同時期內案件類型及數量的變化,通過系統智能匯總分析,科學研判,有利于提前發現社會不穩定因素,預判其發展變化趨勢,提供決策參考,為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確保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法律服務。

        系統主要由管理和應用平臺組成,管理平臺由市、縣(區)司法行政機關負責,通過系統對法律服務機構、人員、日常事務、業務報表、統計分析等信息數據進行管理和利用;應用平臺由全市各法律服務機構及法律服務人員負責錄入機構及人員信息、工作動態、日常事務及各類業務報表等數據。基本實現了全市法律服務行業數據信息共享,確保了數據完整統一。對全市法律服務行業規范化建設、提高行政效率、節約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水平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4.____市公證管理信息系統。

        為落實司法部加強公證信息化建設的要求,適應公證工作數字化、網絡化發展的時代需要,____市司法局組織開發了公證信息管理系統,以推進公證業務流程、誠信執業管理和機構內部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事業的發展,公證法律事務逐年增加,公證機關在依法行使國家公證職權,開展公證證明活動過程中,從公證申請、受理、立案、出證的過程中,涉及大量檔案、文書處理,各類檔案、文書的制作、管理、檢索要投入大量人力。為方便當事人,節約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公證檔案文書在錄入、修改、審核、打印、出證、歸檔、分類、統計、檢索等的自動化,____市司法局結合全市公證管理工作實際,開發了“____市公證信息管理系統”,采用三層B/S結構,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通過終端IE瀏覽器進行智能管理。

        公證管理的數字化是促進公證業務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該系統已在全市各公證處推廣應用,公證管理信息系統對提高公證行業規范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公證效率、降低執業風險,推進公證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系統的推廣應用,實現了市、縣(區)司法局對各公證處的辦證情況進行在線監督,及時了解掌握各地辦證類型及數量,實時監督辦證質量。并通過各地辦證情況,發現公證工作中的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領導提供決策參考,合理調整工作部署,有效推進公證事業發展。

        (四)日常辦公應用系統建設。

        隨著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普及,電子化、數據化的辦公方式已進入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____市司法局建立起一套高效、暢通的信息互聯體系,方便司法行政全體干警、司法助理員、法律服務工作者、人民調解員及各級黨政領導,能隨時關注、收集、上報、處理、發送業務數據、文件材料以及各類信息輿情等。

        日常辦公應用系統建設:基于PC終端的綜合辦公應用系統(OA系統);開通固定網絡和 移動網絡的互聯網協同辦公系統;基于政法專網的全省內部語音通信系統;系統內部的移動短號V網服務等。有效實現了單位通訊、會議服務、信息應用、信息服務、文件傳閱、公文處理、工作督辦、計劃安排、信息、移動郵件等多種通信功能的有效集成,進一步提高了內、外溝通交流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實現有效管理、降低成本。

        2011年,____市司法局互聯網門戶網站(yaan

        /)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充分融入“數字城市,智慧____”建設中。____市司法局門戶網站開辟了反映司法行政工作情況的常規版塊,以及三個專題欄目,一是“服務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建設”專欄,及時將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在服務于____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建設中的舉措、成效向社會,讓公眾知曉;二是“‘警民親’服務群眾‘八件實事’活動”專欄,及時展示全市司法行政系統“深入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工作情況及先進典型,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監督;三是“社會矛盾糾紛動態管理評估機制”專欄,將此項由____首創并已由司法部向全國介紹推廣的工作機制運行取得的成效向公眾呈現,積極發揮互聯網平臺作用,切實提升社會形象和影響力。經過一年運行,訪問量已達7萬余人次。

        三、成效與啟示

        建設“數字城市”,構建“智慧____”是一項系統工程,____市司法局結合自身職能,充分調研,與信息化、電子政務建設相結合,合理規劃,整合資源,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開展應用平臺建設,將數字化延伸到日常辦公、業務工作、法律服務、社會管理各個方面,切實提升了決策能力、執行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提升了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

        1.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節約工作成本。在傳統的辦公模式中,由于全市的司法所、人民調解組織以及法律服務組織均未與司法局實現線路互聯和資源共享。市司法局的文件需要各縣(區)司法局打印成紙質文件派送或郵寄到153個司法所、1451個人民調解組織以及近百家法律服務機構,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浪費資源。全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每年要組織全市司法行政系統288名干警、343名司法助理員、17269名人民調解員,230名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公證員、司法鑒定人等法律服務人員,召開各類業務培訓、講座、會議等近30期,會務組織工作、材料印刷、租用會場、安排住宿和餐飲、以及參會人員的交通、食宿等費用,每年合計超過150萬。數字化平臺建設將信息化和電子政務整合,極大的簡化了辦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擴大了政務信息公開范圍,有效地節省了行政資源。

        2.有利于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全市153個司法所和1451個人民調解組織是直接面向群眾開展法制宣傳、提供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糾紛,是與廣人民群眾聯系最緊密的基層組織,他們掌握著最基層的輿情和動態,如遇突發事件、群眾性事件以及自然災害等,必將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為黨委、政府及時、準確了解情況,科學、有效地決策處置提供保障。因此,司法行政系統數字化平臺建設,在當前社會矛盾顯和自然災害頻發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

        第4篇:智慧城市建設調研報告范文

        關鍵詞 DJ公司;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模式;現狀;優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2-0291-02

        Current Situation and Optimizing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commerce Business Model of DJ Company

        WU Ying-li 1,2 ZHAO Guo-song 3 DU Mei-dan 2 LIU Cheng-liang 2 MAO Tian-yu 2 DOU Yi-tu 2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Zhejiang 321017; 2 Center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 Jinhua City;

        3 Zhengjiawu Town People′s Government of Pujiang County)

        Abstract Agricultural product e-commerce provides a more rapid and effective distribution channel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commerce business model of DJ company was described,and also the appeared problems were analyzed.Based on these,some optimiz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DJ Company;agricultural product;e-commerce;business model;current situation;optimizing countermeasure

        農產品生產受地域和季節等因素影響巨大,與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剛性和廣闊性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因此,農產品市場亟需更加快速有效的流通渠道來解決這種矛盾[1-3]。隨著網絡技術和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應運而生,它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理念,加快了整個世界的生產經營和商品流通。2015年中央提出:“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同年《政府工作報告》制定了“互聯網 +”行動計劃,緊接著《“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提出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工作任務。在全球信息經濟大背景下,這些政策、制度的出臺無疑給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為我國“互聯網+農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此后大批企業紛紛投身這片藍海。《2014―2015中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涉農交易類電商約有4 000家,但這些電商中真正能實現盈利的不足1%,持平4%,其余95%均存在不同程度損。鑒于此,本文通過對DJ公司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模式進行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優化對策,以期為實現農產品電子商務又快又好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1 農產品電子商務現狀

        1.1 國內農產品電子商務現狀

        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很多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電子商務在農業領域上的應用還處在萌芽階段,還不成熟,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相對比較滯后[4-5]。以電子商務為主的新的流通模式在未來必將對農產品生產、銷售產生巨大的影響,并加速傳統農產品流通的升級和轉變[6-10]。因此,農產品電子商務潛力巨大、前景無限。以農產品電子商務為代表的農村電子信息化必將為現代農業發展出力,為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

        我國農業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進程中,農業面臨著眾多機遇和挑戰,如物流及信息化加速,渠道發展多樣化,產業整合和產業化程度提升等。最初的“農戶+批發商”模式存在嚴重的缺陷和不足,而后來的農超對接模式剛好彌補了這一缺陷,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推廣。農超對接模式由于從農產品的源頭抓起,保證了食品的安全,曾一度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然而,電子商務的發展給該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大批國內外大型連鎖超市紛紛陷入到關店潮中。農產品電子商務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互聯網+農業”的大背景下,許多電商巨頭紛紛開拓農村市場,把農村市場作為重要的爭奪要地。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使農民與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農產品流通更加通暢、農產品市場體系更加完善,促進了農村發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截至2015年3月,全國有24個省(市)31個地(市、縣)相繼在“阿里巴巴”平臺開設了自己的“特設館”;“村淘”更是涵蓋了全國8個市(區),13個縣,295個村;“京東”也推出了“千縣萬村計劃”農村戰略,先后投放巨資籌建縣級運營中心和電商村級服務站。據統計,2010―2014年,阿里平臺農產品銷售額平均每年保持112.15%的增長,2010年銷售額僅37億元,到2014年銷售額突破800億元。2013年,在淘寶網所有品類中,生鮮產品的增速最快,達到194.58%,同年全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突破130億元,同比增長 221%。

        1.2 金華市農產品電子商務現狀

        近年來,金華市把以電子商務為主要特色的網絡經濟作為“一號產業”來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09年以來,金華市先后被評為“中國電子商務創業示范城市”“首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國家智慧城市建設首批試點城市”和“中國十大電子商務城市”等。2013年金華市更是出臺了《關于加快網絡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為金華市網絡經濟的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金華農特產品普遍存在產品知名度不高、資源較分散等特點,導致農業龍頭企業普遍規模偏小、檔次偏低、市場開拓能力偏弱和輻射帶動能力不強,進而嚴重制約了金華市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此外,從農產品供應鏈模式角度分析,當前金華市農特產品主要通過傳統市鑾道在本地進行銷售,僅有少數企業通過自建平臺或者依托阿里巴巴、京東以及DJ公司等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全國范圍的銷售。

        2 DJ公司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模式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層出不窮,發展迅速,出現了平臺電商、“采購+銷售網站+配送”“自有基地+宅配”、獨立銷售網站/平臺入駐商家等模式,涌現出了淘寶天貓、京東商城、順豐優選、多利農莊、天天果園等代表企業或案例[11]。

        DJ公司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成立于2012年,是金華地區最具有影響力的農產品網上交易平臺之一。其宗旨是為廣大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農產品經紀人提供有效的產品營銷與信息服務。DJ公司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交易內容涵蓋土特產交易、農產品批發、蔬菜、海味、糧油、加工食品、調味品、凍品類、堅果、干果、禽畜蛋制品、菇菌、滋補、水果、茶葉、酒類飲品、農資農機、休閑旅游郊游、農家樂等方面。它以“基地+平臺+社區”的運營模式為主,結合了O2O、B2C、B2B 3種電商模式,實現了商家對個人、商家對商家、線上對線下的全方位交易,現有1 600多家農產品企業入駐,其中1 000多家是來自金華本地。

        3 DJ公司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存在的問題

        DJ公司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在平臺方面存在技術保障不到位,供求信息渠道窄、數據少、更新慢,特色不鮮明等問題;盈利方面存在會員規模縮減嚴重,平臺交易量小,傳統的B2C、B2B平臺銷售模式利潤低,線上推廣、線下交易、社區服務投入大,預售新模式資金運轉不力,政府支持有限等問題;商品結構方面存在商品種類少、顧客復購率低、線上與線下產品差異性大等問題;物流配送方面存在物流成本高、冷鏈設施設備不齊全等問題;品牌營銷方面存在農產品品牌化意識不強、公司自身品牌形象塑造不到位、缺少品牌創意與針對性強的有效營銷模式等問題。

        4 DJ公司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運營模式優化對策

        DJ公司要想發展壯大,躋身一線農產品電商行列,必須要加快推進平臺建設,鼓勵并引導涉農企業大量應用其電商平臺;建立相應的品牌策略、運行模式,通過與政府合作,在DJ公司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上同步開展網上農交會,承辦金華市萬人品茶大會,通過組建上海(社區)金華農產品電商服務聯盟,提高DJ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推進線上交易與線下物流配送有機結合,不斷提升DJ公司在農產品銷售市場上的占有率;增加和消費者互動交流的O2O模式,通過與優質農產品鮮果基地合作,開展采摘游、親子游等活動;強化在線品牌拓展,提升服務價值,降低采購成本,增加農產品的線上銷售成功率等。此外,還要加強服務保障,加強物流體系建設,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完善標準化工作等,以此推動DJ公司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快速健康發展。

        5 參考文獻

        [1] 陶忠良,董越勇,王煥森,等.浙江省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運營模式的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12(8):1216-1217.

        [2] 宮敏麗,邵守立.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模式研究與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12):97-98.

        [3] 談海霞,張敏.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J].物流技術,2011(5):121-124.

        [4] 張海佳,鄭回勇,蔡淑芳,等.福建農產品展示與技術交易平臺設計與開發[J].農學學報,2013(10):42-44.

        [5] 孫百鳴,張明明,肖偉民.黑龍江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市場營銷,2012(4):60-61.

        [6] 鐘舜丹,何均琳.福建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對策思考[J].臺灣農業探索,2015(5):43-47.

        [7] 張勝軍,路征,鄧翔.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評價及建議[J].農村經濟,2011(10):103-106.

        [8] 巫鵬程.“互聯網+現代農業”下的農村電商產業:沐陽新河鎮調研報告[J].江蘇通信,2016(2):18-19.

        [9] 洪濤,張傳林.2014-2015年我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報告[J].電子商務,2015(2):44-54.

        第5篇:智慧城市建設調研報告范文

        我校課程改革與創新的原動力來自學校主動適應和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辦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教育的理想追求,也來自我校教師對傳統課程模式日益凸顯的無法適應高素質應用性人才培養要求的清醒認識。學校教師和教學管理、高職教育研究者在深入研究包括學科課程模式、三段式課程模式、雙元制課程模式、CBE課程模式、MES 課程模式和行動導向課程模式等各種職業教育課程模式的基礎上,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放在了課程模式改革和校本課程開發方面,逐步形成了以實踐為導向、以能力為核心的多元課程模式;形成了以地方優秀文化為特色,職業素質與職業關鍵能力培養為特征的文化素質教育校本課程(群)。這些在實踐中形成的課程模式和校本課程,適應了當前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潮流,符合我校人才培養規格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代表性、可實施性和可操作性。

        一、多元課程模式構建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特征

        (一)多元課程模式構建的基本原則

        高職教育課程模式是指在一定高職教育理念和學習理論的基礎上,以某種典型的和簡約的形式表達的課程范式,它們具有特定的課程功能,并且具有與之相適應的課程結構(框架)和實施方案。同時,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性質與功能都由課程模式來具體呈現和直接實現,任何課程模式都必須與職業技術教育的特定環境和條件相適應,并且在一定理論指導下從教師的課程實踐中構建,成功的課程模式來自院校的成功實踐。

        我校課程模式改革和構建的基本出發點和原則為:一是必須突破學科體系束縛,突出以實踐為導向,培養實踐能力強的應用性人才;二是必須改變知識本位觀念,突出以能力為核心,開發新課程模式;三是提倡課程模式多樣性,鼓勵各種旨在改革與創新的新課程模式開發,形成學校課程模式的多元化。

        (二)多元課程模式的基本特征

        課程模式的內涵主要包括:教育教學思想、課程理論基礎、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技術等等,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培養目標決定了課程模式內涵的基本特征,必須以“應用、實踐”為主旨 、能力為核心。

        教學思想特征——理念先進性:行為主義、建構主義和人本主義等學習(課程)理論是多元課程模式構建的理論基礎。新課程模式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關注學生怎樣學習和怎樣思考,這樣的思考是對已有知識的再認識,以及對知識的有目的的應用與實踐。在新課程模式下,學習過程是學習者積極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則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下的幫助者、促進者。同時,新課程模式將教學活動視為人與人之間的情意交流活動,在這種活動之中,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

        課程目標特征——知識實踐性:應用性人才就是將科學原理和技術(技術理論知識和技術實踐知識)應用于實踐,從而轉化為工程、產品等物質或非物質形態的人才,是直接為社會創造利益的人才。因此,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具備這樣的實踐能力,而不是簡單地驗證理論或認識性地了解技術。同時,課程目標必須服從教育目標,所有課程的知識(技術的或人文的)必須踐行當代和未來的價值取向,即職業教育必須培養“一個負責任的人及公民”和培養“能勝任具體職業崗位工作的勞動者”。

        課程內容特征——職業適應性: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是以某一技術領域或職業崗位(崗位群)的能力培養為主線,其課程內容的確定,一是要滿足就業導向的崗位技術或技術領域需要,二是要有助于學生在整個職業生涯中謀求個性發展所需的態度、能力和知識,三是要符合人的認識規律和教學規律的課程教學內容(環節)的銜接與配合。因此,實踐教學的課程內容必須滿足就業時職業適應性的能力培養,同時還要提供適應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能力的培養和素質教育。從內容體系的組織上,將技術理論知識和技術實踐知識有效整合,實現完整意義下的知識建構。

        教學形式特征——情境真實性:建構主義、情境主義學習理論認為,能力訓練與學習情境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無論是專業技術能力還是職業關鍵能力的形成,都需要學習者置身于知識產生和能力顯現的特定的真實物理和文化情境之中。因此,教學情境創設是實踐教學模式中教學解決方案最重要的內容,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教學情境必須是真實的。

        教學技術特征——手段先進性:當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教育技術得到極大的提高,先進的教學技術對教學模式的改革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交互式網絡系統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和學習途徑;多媒體技術的普及使虛擬儀器、仿真訓練等更多地應用于實踐教學;更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使學生的技能、技術訓練更接近生產實際。總之,現代教學技術為實踐教學的情境創設提供了物質保證。

        二、多元課程模式的開發和應用

        (一)以實踐為導向,培養創新能力的研究性課程模式

        1.研究性課程描述

        研究性課程是我校面向二年級以上學生開設的以培養創新能力為核心的校本課程采用的課程模式。該課程模式的特征表現為:以實踐為導向,實現“教學做合一”的課程創新;以行動為核心,培養綜合行動能力;以任務為驅動,創設成功學習情境;以合作為前提,實現師生共同發展;以過程為重點,實施發展性多元評價。研究性課程“教學做合一”的特性有利于發展學生綜合的行為愿望和行動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技術能力。

        研究性課程團隊組成以項目為核心,在同一專業類(也可以跨專業類)中,由教師與學生相互選擇組成課程學習團隊。課程的教學活動是以具體的應用性技術項目或研究性課題為載體,圍繞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務和解決未知的問題展開,并使教學成果物化為具有實際技術價值或思想文化價值的成果——“作品”。在課程項目的開發中,注重項目的職業教育價值和社會價值;注重項目、課題的社會、工程、管理、經濟活動背景的真實性;注重學生的個人興趣和專業發展要求。

        研究性課程教學是以學生自我管理為核心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的學習。在課程學習中,課程組成員共同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制定項目(課題)解決方案,完成“作品”。課程團隊每一位成員明確各自在小組中的角色和責任;相互分享經驗、知識和技能,相互提供信息、幫助和建議;共同承擔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挫折;共同體驗項目(課題)的成功,分享成果。教師充分重視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促使學生靈活運用在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實踐實訓環節中所學到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同時結合項目的具體要求,融合社會、經濟、法律、技術、環境、心理等教育視野,綜合運用已有知識,獲取新的知識和經驗,發展包括決策能力、計劃能力、執行能力、評價能力、溝通能力、制作能力、信息能力、文案能力等行為要素在內的綜合行動能力。

        2.研究性課程的教學解決方案

        為了規范研究性課程的教學,學校特別制定了相應的教學指南,對研究性課程的教學解決方案作出了一般性的規定。

        (1)教學目標 按照研究性課程教學的要求,制定課程項目的基本教學目標,同時將專業和職業核心能力要求滲透到課程教學的過程與細節中。

        (2)課程項目選擇 根據研究性課程的教學目標,合理選擇具有真實工程(管理)和社會應用背景的模擬(或真實的)項目,項目可以是生產性的、設計性的、解析性的或綜合性的。項目的大小和教學要求可以根據實際條件(時間、硬件等)確定。

        (3)課程項目組織 教師在確定項目后,要梳理相關理論知識,預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供參考資料和信息的獲取渠道,準備必要的技術實施的硬件和軟件。建立相應的課程學習小組,具體可實行一個項目多個小組,或一個項目一個小組。

        (4)課程實施 讓學生了解并理解項目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要完成的任務,了解課程項目對象(設備、產品、商業活動、管理系統等)。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依據項目目標,查閱資料,提出技術路線、解決方案。確定小組負責人和成員的任務分工與合作要求。

        (5)課程情境創設 課程情境創設包括:企業現場選擇或校內實訓基地(工程中心);項目工程(經濟或管理活動)背景;模擬或創建、流動、記錄與展示真實的信息(數據);討論與決策、角色與責任的實現;課程團隊中的相互支持與承擔、鼓勵與贊揚。

        (6)學習中的討論 小組討論本身成為項目教學要求的一部分,目的是培養學生評論性的思考能力,能綜合各方面的信息,利用他人的智慧來增進學習,拓展思維,而不局限于個人的經歷,對于目標的完成情況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教師要提供能激發討論的主題,主題分解,學生預先準備問題,提供問題,以便“解釋、應用、比較、評估、問題解決、分析”。內容:項目中的技術細節;技術解決方案及其優化;項目的社會責任(環保等),等等。

        (7)課程學習中的合作 有意識地引導課程團隊的每一位成員,從競爭轉向合作,從個人的期望變為集體的期望,從獨立轉向相互依賴,從個人的權限轉向擴展(共享)的權限。在引導合作的過程中要適時作出問題的反饋、建議的改進、任務的協調、執行的有效。

        (8)課程項目報告 項目組總報告及個人分報告。項目描述、項目任務與目標、項目實施過程的工作、實際完成工作、存在問題、理論的再認識、工程建議,等等。

        (9)課程項目實施文件 包括項目任務書、項目報告書、項目數據、文獻資料、教師評價,等等。

        (10)課程績效評價 教師在課程團隊組成后向學生明確課程考核的要求,將教師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相結合,任務達標性評價與工作創新性評價相結合,終結性考核與過程性(態度、文件、記錄)考核相結合,個體考核與團隊考核相結合,書面考核與答辯相結合。

        3.研究性課程的教學實施程序

        研究性課程教學實施一般包括準備工作和立項、計劃、實施、展示、結項五個階段。

        圖1 研究性課程教學實施的各個階段

        4.研究性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2006年批準的33個研究性課程教學項目中的31個教學項目已完成,2個教學項目仍在進行中。從教師和學生對研究性課程的評價中可以看出,作為校本課程,我校對研究性課程的研究和開發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性課程成為我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亮點和廣大師生關注的熱點;通過參與研究性課程教學,教師的課程改革意識和課程開發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

        (二)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的文化課程模式

        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的文化課程模式是我校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模式的獨特嘗試。該模式改變了傳統素質教育課程的“課堂—課本”模式,通過建立文化展示平臺,將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元素用多種介質表現,通過隱性的內化教育作用,達到有效提升顯性課程學習效果的目的。

        1.基于“吳文化園”平臺的吳文化課程

        “吳文化園”是建立在我校的教育部“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該基地占地面積近千平方米,內部分設教育、技術、戲曲、城市建設、園林等反映蘇州地區歷史文化特色的展示板塊。吳文化課程則是依托地方優秀文化所開發的文化素質教育校本課程,將“吳文化園”作為吳文化課程(群)的有形教學資源和課程教學情景,對提高吳文化課程教學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準確地說,“吳文化園”是一個超出校園的更為廣闊的吳地,“吳文化”課程的教學活動就是在有著2500多年歷史,擁有眾多古跡資源的山山水水之間,在浸潤著古老文化的小巷深處、古道之旁,我們的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親臨其境,感受吳地優秀文化的魅力,打量歷史遺存給后人留下的現代思考。正如《吳文化園記》中所說的:“園為聚徒授業之教學場所,遵先賢塾舍書院之精義,講道于其間;園亦為坐而論道之場所,或論策、或爭辯,一杯清茶間,山色湖光都歸一覽,學風正氣并艷千秋;園又為莘莘學子之學習場所,或涂抹揮毫、指斥方遒,或切磋靜思、修身養性,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心靈手敏,智圓行方。他日為國家之棟材,寒薄暑焮,正于此目極湖山外,心遠天地寬而陶冶性情耳。”這種將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求知欲,這樣的課程也深受學生的喜愛。

        與此同時,校吳文化研究所的文化研究與吳文化課程教學相結合,使吳文化課程的教學模式從單純知識敘述發展到研究性教學,體現了學校改變文化素質教育的單向灌輸模式的努力,使文化素質教育成為學生的內在的文化渴求和自覺實踐性學習活動。學生通過文化采風、歷史追尋、古今對話,把單純的文化課程學習提升為研究性學習。現在,學生已經充分得益于吳文化課程的研究性學習,他們的研究性課程項目“吳地學者顧野王及其遺址修復問題的探究”,已獲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立項。

        “吳文化園”還是新生入學教育和學生文化活動的場所。學生身處“吳文化園”,可以遙想歷史的輝煌,體會到歷史的厚重與生動,感受到吳文化持久的魅力與生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使命感與奮發向上的動力。學校借助這一平臺,面向全體師生舉辦校園內樓名、路名、橋名及吳文化園楹聯征集活動,無形中為學生提供了進一步熟悉、親近吳文化的機緣,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對地域先進文化的了解,潛移默化中涵養了學生的人文素質,實實在在地發揮了文化素質教育的隱性課程作用。

        我校“吳文化園”集教學、科研、學生素質教育“第二課堂”于一身的獨特的教育實踐,構成了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的文化課程模式,為文化育人開辟了一條新路。

        2.基于企業5S管理的職業素質養成教育

        校內實訓基地既是實踐教學的課堂,也是生產作業場所,它作為實踐教學和技術培訓的物質平臺,是教師和學生直接從事實踐活動、訓練操作技能、學習工藝知識、創造價值的場所,同時也是展示教師和學生的精神面貌、職業道德、工作作風的地方。如何讓生活、學習在大學文化環境下的大學生,能夠了解、體驗現代企業的管理文化,并對未來就業后必須具備的職業態度能在學校階段就開始養成,以先進的企業管理文化教育人也是極其必要的。為此,學校在機電工程系實訓基地——“工程訓練中心”首先引入了5S管理。

        引入企業5S管理,既是作為校內實訓基地管理平臺,更重要的是創設了職業素質教育的企業環境。在5S管理的環境中,學生可以體驗企業的管理模式,養成嚴格執行企業各種規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各項作業標準的良好習慣和作風,讓每一個學生從點滴做起,從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學生實訓、培訓的第一堂課,就是“5S”管理和安全教育;每天實訓結束前,要用15分鐘時間進行清理和整理工作,并由指導教師總結全天實訓工作。

        讓學生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體驗企業管理,減輕學生就業后由于管理文化的差異而產生的心理不適應,以求實現必要的文化“無縫對接”。5S管理是為學生專業課程學習創設的一種企業化的課程情境,這樣的課程環境本身就是一種隱性課程,當專業課程教學與現代企業文化情境相融的時候,所起到的作用就不僅僅是技術能力的培養,更是一種優秀企業文化環境育人和職業素質的內化教育。

        (三)基于案例和項目的三維整合課程模式

        “基于案例和項目的三維整合課程模式” 是成功應用于我校計算機工程系的課程模式,該模式依托于實踐基礎上的案例和項目教學,從實現知識有效建構的基本思路出發,從技術基礎理論維、技術基礎實踐維和綜合應用能力維這三個維度來設計課程結構的基本框架。該課程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1.從三個維度搭建立體化的課程體系

        技術基礎理論維中的課程主要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文化課,技術基礎實踐維中的課程主要包括對核心技術能力的強化訓練課程,如課程設計和實訓環節等,綜合應用能力維中的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綜合課程,是以來自IT企業一線的真實項目為平臺,對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整合而形成的課程。

        2.三個維度的課程對人才培養的貢獻呈“非線性”

        三個維度的課程并不是各自獨立的,而是互為依存、互為補充。由于本課程(體系)的案例來自企業一線,內容跟蹤新技術、新工藝而隨時變化,形成非“常數”的知識(經驗知識)學習。同時,由于技術基礎知識維和技術基礎實踐維互為依存,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和技能的不斷提高,通過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的綜合案例和項目的學習,使學生的基礎技術理論與基本技術能力(技能)有機融合,達到綜合應用與實踐能力的“非線性”增長。

        圖 2和表 1是以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為例的課程體系示意圖。

        圖2 計算機軟件技術基于案例和項目的三維整合課程模式

        表1 與三個維度課程相對應的教學案例和項目

        案例與項目

        數據結構

        數據庫概論

        計算機網絡基礎

        電子商務基礎

        計算機專業英語

        操作系統基礎

        計算機應用基礎

        計算機語言JAVA

        計算機語言C#

        SQLServer程序設計

        軟件測試

        Windows2003管理

        XML基礎

        INTERNET網頁制作

        Web應用程序設計

        SQL Server數據庫管理

        Oracle數據庫管理與編程

        現代軟件工程

        軟件測試流程管理實踐

        ERP系統開發

        軟件質量保證

        (四)就業導向、個性化服務的菜單式課程模式

        對一些就業面較寬泛的專業,為使學生在具備了基本專業能力后適應多行業(企業)就業選擇,我校在會計(校品牌專業建設點)、計算機應用技術(省特色專業)等專業中推出了個性化服務的菜單式課程。該課程模式為學生消除了有效就業和職業生涯發展之間可能存在的不一致性,提供了較為有效的課程途徑,也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選擇以及提高就業質量創造了有利條件。

        1.會計專業面向行業群的動態鏈式課程結構體系

        面向行業群的動態鏈式課程是就業導向、個性化服務的菜單式課程模式之一。針對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后可能到物流企業、金融企業、商品流通企業等不同類型行業(企業)就業的情況,在確定職業群共同的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開設針對各類企業會計崗位的專門化課程。該課程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1)增強就業彈性和崗位適應性

        面向行業群的鏈式動態課程適宜多重選擇的職業準備教育,使學生在職業群共同的知識與技能學習階段習得職業群集通用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綜合能力,從而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奠定更加堅實而寬廣的專業基礎。為學生提供了在“多能”基礎上獲得“一專”的深度學習機會,從而增強學生就業的彈性和崗位的適應性。具體課程體系結構為:前兩年是會計職業崗位群共性化的知識與技能課程,第三年是可選擇的實務性菜單式課程,分別面向物流企業、金融企業、商品流通企業、建筑企業、餐旅服務業等。該菜單式課程是基于“商務情景鏈式、動態訓練平臺”的課程結構體系。

        表2 會計專業面向行業的菜單式課程

        “商務情景鏈式、動態訓練平臺”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工作場景,為實施“萊單式課程”教學提供實訓平臺。“鏈式訓練”是將實踐教學課程嵌入可選擇行業的上、中、下游典型關聯企業的業務,實現技能訓練在會計業務鏈之間的流轉。“動態訓練”是指在“萊單式課程”教學中可根據所學課程在實訓平臺上可選擇的分行業進行訓練。選擇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典型關聯企業(可設置為不同行業的上、中下游關聯企業(動態))為模擬實戰對象,設置與其業務相關的銀行、稅務實訓環節,形成一個完整的商務情景實戰系統。如學生選修“房地產企業會計”課程,可使用“供應商—房地產開發企業—售樓處”房地產行業中關聯企業業務進行訓練。

        商務情景鏈式、動態訓練平臺結構圖。在該平臺上,學生同時可以在不同行業、不同業務領域選擇實訓課程項目。教師按照業務模塊組織若干個實訓主體,讓學生有選擇地分別承擔不同角色(三類企業、銀行、稅務機關),按照事先確定的相應的實訓要求開展業務訓練,并且可以進行不同角色輪換。通過實訓讓學生能夠掌握不同行業、部門會計核算業務(即外貿企業、制造型企業、商品流通業、金融企業等),熟練掌握與銀行、稅務部門的業務流轉。

        (2)“三層雙軌遞進式”目標型技能訓練體系

        為了實現上述“多能”加“一專”的培養目標,會計專業采用“三層雙軌遞進式”的技能訓練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有著明確就業崗位(技術證書)目標的課程體系。其中“三層”是指專業基礎技能、專業技能和職業綜合技能;“雙軌”是指會計手工處理能力訓練和會計電算化處理能力訓練;“遞進式”是指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培養分層次、分階段達成課程預期目標。通過“會計循環實訓---財務會計單項實訓—成本會計實訓—會計綜合實訓—財務軟件操作實訓—納稅業務實訓—審計實訓—ERP沙盤模擬實訓—商務情景實戰訓練—頂崗實習”等十個系列的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學生會計實務操作技能。這種按不同課程目標要求分層次、分階段設置的實踐教學環節,促進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相互配套、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相互融合。

        轉貼于

        2.計算機類專業就業導向的個性化課程結構

        蘇州地區的經濟特點是信息產業發展態勢較好,企業e化程度高,但同時IT企業規模不一,外資IT企業數量偏多、本地IT企業規模偏小,企業主流業務變動頻繁、業務對象分散,側重于IT周邊增值服務的提供。面對這一情況,計算機工程系推出了個性化課程結構模式,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特長和興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確定自己的職業定位,分析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依此定制相對個性化的IT培養計劃,以培養其專業核心技能。該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1)技術領域共性化與就業崗位個性化相結合

        對一年級學生實施共性化教育,二年級分專業實行個性化培養,三年級結合市場需求和企業的實際要求,同時針對學生的個體特征進行個性化強化訓練。這種個性化培養方式一方面符合各中小型企業對崗位的多樣化需求,另一方面結合了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專業目標,提高自己的專業實力,充分發揮學生在特定專業方向上的優勢。

        (2)就業導向的菜單式擇業課程

        以崗位技能需求培養和員工潛力需求培養為落腳點,在原有專業方向的基礎上,在畢業前,參考專業發展方向和企業需求,向學生提供菜單式擇業課程。具體執行時,針對業界最新崗位需求和企業實際人力資源需求,結合學生自身學習情況和就業興趣,通過專業選修課程、專業證書課程、新技術講座(畢業前由企業技術專家提供)和與崗位需求緊密結合的實訓等形式,使其就業崗位目標定位更貼近企業崗位要求。

        (3)個性化的技術證書認證課程

        就業導向的菜單式擇業課程引導并幫助學生通過與自己職業生涯計劃相適應的職業技能認證。其中除了國家信息產業部軟件設計師/軟件程序員系列、微軟認證MCP開發專家系列、SUN認證JAVA程序員系列等IT主流職業技能證書之外, 還包括IBM數據庫管理員、思科網絡管理員、銳捷網絡安全工程師等個性化IT服務技能證書,以及電子商務、質量審核、物流、報關、藝術賞鑒等多項IT交叉領域的技能認證。計算機工程系開展的國家信產部程序員軟考系列認證培訓已有近十年歷史,近年來,程序員級別的考試通過率始終保持在60%以上,大大高于其平均通過率。為蘇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開發面向高職院校和社會開放的網絡編輯師/多媒體編輯師高級工資格認證系統。個性化多證制職業教育,培養并提高了學生職業素養,得到了學生和企業的一致認可。

        (五)教學情境化、案例模塊化、評價綜合化的“學以致用”實踐教學課程模式

        “學以致用”實踐教學課程模式主要在我校管理、商科、語言類專業中運用。該模式以職業活動為平臺,以能力情境訓練為主線,以活動為中心,是實現學生學習活動的全體參與、職業活動的全面實踐,能力、態度的全方位展示和持續提高的課程模式。

        1.秘書專業(省特色專業)

        (1)實訓內容的案例化、模塊化結構

        根據秘書專業的培養目標,在“學以致用,以用促學,以用帶學” 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實訓教學內容劃分為秘書寫作技能、秘書實務技能、秘書禮儀技巧、檔案管理實務、企業管理實務、秘書綜合技能六大模塊,每個模塊中包含若干可獨立進行的實訓項目,實訓內容選自現代企業的真實案例,或者具有真實企業背景的虛擬案例,有些內容還與國家規定的秘書職業資格等級考試相結合,從而形成了一個目標明確、層次分明且具有連續性、階梯式提高的、單項技能與綜合技能相結合的實訓模塊體系。在上述課程模式下形成的“學以致用的實訓教學模式”等教改成果獲得省教改成果二等獎。

        為配合模塊化實訓教學,由管理系教師編寫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國家級規劃教材《秘書實訓》,于2003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突破了傳統教材的體例,精心編寫了68 個緊貼現實的具有典型性的案例。為便于操作,編寫精煉的實訓“知識點”、具體明確的“實訓要求”、清晰細致的“實訓說明”和切實到位的“實訓提示”,為案例操作指點迷津。每一模塊技能實訓的最后,還附有技能實訓的考核辦法及評分標準。該教材出版后廣受好評。

        (2)仿真環境下的情境化實訓教學

        依托校企合作建立了模擬外企環境的校內秘書實訓基地,并取名為“朝陽公司”。包括一間總經理辦公室、十六個部門工作間、一個接待處,現代辦公自動化設備俱全,以情景模擬、案例操作為主要教學形式開展職業技能實訓。在高度仿真的現代化企業“朝陽公司”這個實訓環境中,要求學生身著職業裝,接受各項專業職業技能和綜合能力的實訓。根據實際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方式方法具體做事,在情景模擬、案例操作過程中完成辦文、辦會、辦事等一系列秘書工作流程,使學生學會從頭緒紛繁的事務中理清思路,充分發揮潛能,解決實際問題,鍛煉和培養秘書職業所需要的綜合職業技能。

        頗具特色的實訓基地建設在為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創造良好條件的同時,也贏得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贊賞,成為蘇州市秘書職業資格鑒定考核培訓基地。

        (3)全方位的綜合能力考核與評價

        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為導向,采用多種形式評價考核學生的學習質量,實施“全面考核”。其一,改變一次性的期末算總賬的終結性考核方法,注重階段性考核,每一門實訓課程都注重平時成績與基本技能考核,分段進行過程控制考核,及時鞏固、檢查。其二,借鑒英國C&G的秘書證書考核辦法,采用機考、面試、仿真、現場模擬等靈活多樣的考核方法進行秘書職業資格鑒定。考核內容由注重考核秘書理論知識轉變為考核秘書職業能力。考核內容不僅包括技能分,還包括態度分、形象分、團隊分、創新分等。根據不同案例的實訓要求,采取學生和教師共同評分的方式。其三,秘書綜合技能實訓考核與秘書國家職業資格鑒定考核掛鉤,以取得資格證書作為實訓課程的考核結果。同時,我們在秘書國家職業資格鑒定考試題型的基礎上,對情景錄像題作了重大改革,改變為情景模擬題。我們還邀請企業專家(企業人事經理)做考官,對學生的全方位表現給出評價。

        由于秘書專業實踐教學課程模式改革的成功實踐,使學生具備了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綜合職業素質,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近五年學生全部參加秘書職業資格考證,一次通過率達到95%,近五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5%。該課程模式改革還獲得了省教改成果二等獎。

        2.商務日語(省特色專業)——JBA(Japanese Business Activity)模式

        JBA課程模式是以日語語言能力訓練為主線,以商務職業活動為平臺,以活動為中心的課程模式,實現學生學習活動的全體性參與,職業活動的全面性實踐,能力、態度的全方位展示和持續提高,培養具有國際交流能力和商務活動能力的國際化、復合化的高素質應用性人才。

        (1)以商務職業活動為平臺,強化日語應用能力

        商務職業活動平臺就是創設真實的商務活動情境,具體內容包括:①采用國際先進情景教學教材,并和外教聯合編寫《日語實訓教程》等情景教材,使學生熟悉并適應日語語言文化環境,著重訓練日語基本語言技能(詞匯、句型、會話等)、語言重組和語言在商務活動中的應用能力。②本土化文化情景:把授課環境設立在超市、學校、園林、企業等,學生跟隨老師熟悉其流程并完成各訓練項目。③仿真國際商務情景:以企業、外貿公司等真實商務活動為背景,采用校內的仿真模擬訓練和校外實習基地實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圖4 商務日語專業課程體系

        (2)以商務活動項目為載體的語言綜合能力展示與評價模式

        畢業實踐以設計制定商務計劃代替以往的論文形式,通過用日文和中文同時撰寫商務計劃,并同時用中文和日文進行口頭和書面答辯。商務計劃以小組團隊形式完成,內容包括產品開發計劃、產品推廣、公司大型活動、商務談判、市場調研報告,等等。計劃書充分體現了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包括語言能力、外貿商務能力以及計算機應用能力。該畢業綜合實訓模式的改革與探索被評為2005年度校級優秀教改成果二等獎。

        三、結語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精品 | 日本国产欧美大码A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 天天cao在线视频不卡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 午夜色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