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留學調查報告范文

        留學調查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留學調查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留學調查報告

        第1篇:留學調查報告范文

        [中圖分類號]R51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6(b)-150-02

        重慶市渝中區自1978年實施計劃免疫工作以來,麻疹發病率已明顯降低,麻疹流行也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近幾年來,隨著外來務工流動人口的大量涌入,麻疹發病呈上升趨勢,部分地方時有麻疹暴發。2006年5月4日~6月11日,大坪街道發生一起流動兒童在托幼園所麻疹暴發的疫情。為了加強對麻疹的監控,有效遏制麻疹的發生,我們將本次流行情況報道如下:

        1 基本情況

        1.1 發病情況

        首發病例為小苗苗幼兒園的熊某,女,2歲7月齡,巴南區人,5月4日因發熱出疹不適就診于重慶醫科大學兒童醫院,麻疹IgM陽性。該園5月10日~5月13日又有2例病例相繼出現。在小博士幼兒園5月28日開始有麻疹病例至6月11日共報告4例病例。小太陽幼兒園也于5月27日有1例報告病例。根據國家疫情網絡報告系統資料,我們對未入托的3名兒童也進行了調查,經重慶醫科大學和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診斷,麻疹IgM均為陽性。

        1.2 罹患率

        從5月4日到6月11日共報告11例麻疹病例。小苗苗幼兒園3例,罹患率5.17%;小博士幼兒園4例,罹患率4.21%;小太陽1例,罹患率3.57%。

        1.3 年齡、性別

        11例中,發病最小年齡為7個月,最大年齡23歲,為一在加油站工作的男性。2~3歲發病3例;3~4歲發病4例;4~5歲2例。

        1.4 麻疹IgM檢測

        11例中有8例系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確診。其余3例通過臨床診斷。

        1.5 免疫史和戶籍

        11例中,有確切免疫接種的1例,占9.09%;不詳的6例,占54.54%;無免疫接種史的4例;占36.36%。外地戶籍9例,81.81%;本地戶籍2例,18.18%(1例為7月齡兒童,1例為23歲男性工人)。

        2 處理措施

        2.1 隔離患者

        為了不造成疫情的擴散,我們對患者實行了家庭或者醫院隔離治療。在患者出疹后7 d或憑診治醫院的疾病痊愈證明書方可重新入托。

        2.2 應急接種

        我們對小苗苗、小博士和小太陽的181名兒童和老師全部進行了MV應急接種。考慮到大坪地區流動兒童積聚和流動兒童免疫史不夠確切等客觀因素,對大坪地區的其他20個幼兒園1 351名兒童和相鄰的5個小學的1 907名非轄區戶口的流動兒童也開展了MV的應急接種。

        2.3 其他措施

        在流行期間托幼園所盡量取消公共性活動,減少各班兒童的接觸,教室經常保持開窗通風,強調保育人員、兒童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4 開展宣傳,加強監測

        為了及時發現苗頭病例,我們要求該地區所有的托幼園所和小學加強晨午檢,密切注視疫情,并在2周內實行每日報告。在學校和托幼園所用廣播、宣傳窗、黑板報的形式向學生宣傳麻疹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 這次暴發原因分析

        3.1 這次11例麻疹病例中,小苗苗幼兒園首例熊某為重慶市巴南區人,在4月下旬曾回老家。據調查該兒童家鄉附近在4~5月份有麻疹報告病例。我們認為該園的另外2例麻疹的發生和熊某有直接的關系。

        3.2 小博士發生的4例麻疹,均為區外兒童,免疫史不詳。小太陽的1例麻疹為湖南人,也是于3月份隨其父母來到大坪,我們調查該兒童在原戶口所在地沒有接受過麻疹疫苗的接種。

        3.3 未入托的1例麻疹病例為四川人,亦無MV接種史。本區的1例病例因僅7月齡,按照國家免疫程序,不能接受MV的接種,另1例23歲本地患者,麻疹疫苗免疫史不詳。

        3.4 本次麻疹的流行,幾乎都為沒有接種麻疹疫苗者所引起。警示我們對流動兒童須加大管理力度,對沒有明確接種史的對象,要及時補種,以預防麻疹的發生,遏制局部暴發。

        4 討論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富余人力資源大量進入城市,流動人口不斷增加,根據1995年全國1%人口抽樣資料推算,我國流動人口共有5 349.97萬人[1]。自計劃免疫實施以來,麻疹發病率大為下降,且在發病年齡、流行周期、流行類型等方面都不同于疫苗使用前的流行病學典型特征。麻疹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在GMT的陽轉及免疫持久性方面存在著差距,也使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發生了改變[2]。

        按照免疫程序接種MV疫苗是控制麻疹流行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存在未及時初種、漏種、原發性免疫失敗和未接受復種等因素,易感人群的積聚,造成麻疹發生和流行成為必然。

        流動兒童MV疫苗的接種率基于各種原因,往往低于常住兒童[3]。如何強化對流動兒童的有效管理,實為免疫規劃工作進一步開展落實的關鍵。對新入托、入學的兒童預防接種證的查驗和補種,消除免疫空白尤為必要。同時,可以適時開展麻疹疫苗的強化免疫,以形成免疫屏障,控制疾病,保護兒童。

        本次麻疹流行,歷時較長。沒有在最短的時間里采取應急接種,這是以后工作中應該吸取的教訓。控制麻疹需要建立完整、準確、有效的監測系統。及時發現報告病例,制訂相應的防治策略,及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有關基層預防保健醫生業務素質的提高,法律意識的增強,提高CDC的應急處置能力,都顯得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張為民,李希如,葉禮,等.中國流動人口狀況分析[J].經濟研究參考,1998,51(1):2-18.

        [2]刁連東,徐愛強,馮子健,等.麻疹[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203-205.

        第2篇:留學調查報告范文

        狂犬病又叫恐水癥,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迄今仍無持效療法,一旦發病則百分之百死亡,而且病程短促,幾乎很少超過1周。現將資料較完整的27例狂犬病人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如下。

        1 資料來源

        1.1犬傷、狼傷人數資料:鄉鎮衛生院、縣醫院從2008年2月~2010年1月疫情統計上報犬傷432例,狼傷18例,縣防疫門診狂犬疫苗注射專冊登記的598例。

        1.2狂犬病例個案調查:27例記載資料中,犬發病21例,狼傷發病6例。

        2 調查結果

        2.1致傷動物:27例狂犬病人,其中18例被狂犬咬傷,3例被健康的家犬咬傷、人亡狗鍵在;6例被瘋狼咬傷。

        2.2性別與年齡:男性16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為1.45:1,青少年發病較多。

        2.3季節分布:全年均有發病,以6~9月份發病較多。

        2.4地區分布:狼傷發生在山區丘陵;犬傷多數在平原和壩區。

        2.5狼傷比犬傷發病率高。

        狼傷比犬傷發病率顯著性增高,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

        2.6咬傷頭面部、上肢比咬傷下肢發病率高。

        咬傷部位與發病關系極為密切,其發病率以咬傷頭面毒比上肢高,而咬傷上肢比咬傷下肢高,其差異極為顯著。

        2.7狼傷潛伏期比犬傷潛伏期短。

        狼傷潛伏期最短23天,最長55天,中位數24天;犬傷潛伏期最長152天,中位數55天,狼傷潛伏期明顯較犬傷為短。

        2.8潛伏期與咬傷部位有明顯區別。

        咬傷頭面部潛伏期比咬傷上肢短;咬傷上肢潛伏期比下肢短。

        2.9犬傷接種狂犬疫苗比狼傷接種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好。

        狼傷,犬傷及時使用狂犬疫苗接種,狼傷發病率為31.25%,其中3例全程接種未結束已發病。犬傷發病率為0.17%,顯然,使用狂犬疫苗犬傷比狼傷免疫效果好。X2=151.42,P

        3 討論與小結

        3.1近年來,農村,城鎮戶數,犬數逐年增多,犬傷人數也有明顯增加,致使飼養者為周圍人數均有被咬傷的危險,這與傳統性養狗看家防盜思息相關,本文有3例被“健康”家犬咬傷發病死亡,人亡犬健在。這提示除狂犬,狂狼作為狂犬病傳染源外,而“健康”的家犬也是狂犬病不可忽視的傳染源。

        3.2狂犬病發病率與致傷動物種類及咬傷部位:傷輕重、傷口正確處理,狂犬病疫苗接種及時等關系極為密切。本文狼咬傷發病率高達33.33%,犬咬傷發病率為2.04%;咬傷頭面部的發病率為7.27%,咬傷上肢發病率為5.06%;咬傷下肢的發病率為2.88%。為此,對于頭面部及上肢咬傷者更應重視,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3.3臨床表現與病程:27例狂犬病人,臨床潛伏期最短23天,最長152天,起病時,傷口周圍多數有疼痛發癢或蚊走感,都有怕風,怕水,怕光,怕聲的四怕表現,流涎,狂燥癥狀尤為突出。其中1例起病就有畏寒,發熱,頭痛嘔吐,頸項強直,腦脊液變化明顯,誤診為乙腦病人,但住院2天后,出現典型的狂犬病癥狀而死亡。8例狂犬病人起病時出現頻繁遺精未見報告病例。本報告病例的病程最短3天,最長7天,一般在3天~4天。

        3.4預防措施及經驗教訓:本報告病例狼傷18例,發病死亡6例,其中5例咬傷后的前2天正規應用疫苗注射,均在第4周后發病,潛伏期23天~24天;而犬傷582例,完成全程狂犬疫苗后,僅發病7例,故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后,可使發病率下降,但不能確保不發生狂犬病。因此,對于傷勢重者,應加用抗狂犬病皿清,借以延長潛伏期,給自動免疫創造先決條件,聯合應用有助于降低發病率。有1例朱某雖然傷勢嚴重,加用抗狂犬病血情,至今未發病。

        本報告,犬狼是狂犬病傳染源,而“健康”家犬咬傷后發病占14.29%,應采取預防措施,鑒于農村,城鎮滅犬工作相當大的阻力,必須做好家犬管理,給家犬注射普用狂犬疫苗,以防狂犬病發生和流行。

        參 考 文 獻

        第3篇:留學調查報告范文

        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正在日趨惡劣,資源也正在急劇減少,好像地球的末日正在一步步逼近我們。我們曾多次呼吁人們節約用水,不知到人們做到沒有,現在我們來調查一下。

        二、調查

        我們隨機就抽水馬桶使用,器具接水洗臉,洗澡不超過25分鐘,廢水利用,不經常大掃除,洗菜淘米水利用等七個方面調查了50人,經過調查和總結,我們統計如下。

        三、調查資料整理

        調查人數:50人

        調查項目: 人數

        抽水馬桶使用者 48

        器具接水洗臉者 43

        洗澡不超過25分鐘者 49

        廢水利用者 50

        不經常大掃除者 50

        洗菜淘米水利用者 17

        四、主要原因

        第一、大家都認識到水資源是有限的。

        第二、很多人都有堅持節約用水習慣。

        五、結論:

        對于以上調查結果,我們基本滿意,有大多數人能節約用水

        六、建議

        1、請盡量使用臉盆洗臉、洗手。

        2、在沒有臉盆、水杯情況下,洗臉、洗手、刷牙時,請控制水龍頭開關大小,并及時關水。

        3、對于有獨立衛生間的寢室和居民樓請盡量二次用水沖廁所。

        4、洗澡時請間斷放水沐浴,搓洗時應及時關水。

        5、請做到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資源。

        6、見到有浪費水資源現象,請及時制止。

        第4篇:留學調查報告范文

        1 材料與方法

        1.1 診斷標準:按照衛生部《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試行版第一版)》中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

        1.2 流行病學調查:參照衛生部辦公廳印發的《甲型H1N1流感監測方案(第一版)》,使用《甲型H1N1流感病例個案調查表》對確診病例進行調查。

        1.3 標本的采集和檢測:采集發熱或上呼吸道病例的咽拭子,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進行甲型H1N1流感核酸檢測。

        1.4 數據分析:采用MicrosoftExcel軟件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計算機錄入,并進行流行學分析。

        2 結果

        2.1 疫情概況:該大學為全日制住宿制學校,在校學生33000余名,設有30個辦學實體和教學單位以及一個本科層次的獨立二級學院,學生于8月29日至30日返校。

        學生宿舍樓分A、B、C三個區,此次疫情主要以B區8棟側樓為主,該宿舍樓共六層,是一棟舊樓,為U型結構,病例主要集中在三、四層,空氣流通較差。

        2.2 流行強度:自9月12日至9月30日,共診斷甲型H1N1流感105例,其中B區8棟側樓81例,罹患率9.59%(81/845)。

        2.3 流行特征。

        2.3.1 時間分布:105例病例發病時間為9月8日1例,9月11日9例,9月12日4例,9月13日16例,9月14日20例,9月15日31例,9月16日16例,9月17日3例,9月18日2例,9月19日2例,20日、21日和28日各1例。

        2.3.2 地點分布:105例病例中81例居住在B區8棟側樓,占77.14 %;另外24例分別居住在其它16棟宿舍樓。

        2.3.3 班級分布:105例病例中06級38例、07級30例、08級16例、09級5例,不詳16例。

        2.3.4 性別年齡分布:105例病例中,94例男性學生,11例女性學生,年齡在16~24歲之間。

        2.4 臨床表現。大部分患者均有發熱,體溫在37.8~40.8℃,伴咳嗽、咽痛等癥狀為主,大部分為輕癥病例,只有個別病例肺部有炎性改變,經住院治療后痊愈,沒有重癥及死亡病例。

        2.5 流行因素調查。發熱病人分別于8月30、31日陸續返校,部分學生從外省市返哈,均否認與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確診病例有過接觸史,感染來源不詳。

        3 防治措施

        3.1 市、區衛生部門聯合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現場指揮部,并下設綜合協調組、疾病控制組、醫療救治組,同時成立現場專家組,指導疫情防控工作。

        3.2 根據衛生部《甲型H1N1流感監測方案》要求,對甲流患者和密切接觸者都嚴格進行了隔離治療和觀察。

        3.3 做好密切接觸者的集中隔離觀察。根據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的相關管理規定,已責成該大學騰空指定公寓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醫學觀察。由該醫院和抽調的專業醫護人員定期進行體溫測量和流感樣癥狀篩查。

        3.4 加強預防控制措施落實。根據《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學校秋季開學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見》及衛生部《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試行)》,經省、市、區衛生行政部門、省教育行政部門與該大學進行會商,決定對該起疫情采取如下控制措施:①學校停止舉辦校內各種大型師生集會和會議等活動;②實施學生停課不離校,在校進行觀察措施。學校要加強放假學生的校內外管理,避免學生集聚活動,并做好被隔離在校師生的生活保障工作;③備用三個隔離場所(輕癥病例的治療場所、發熱待查隔離場所及密切接觸者集中觀察場所),保證場所衛生設施及通風良好;④加強對學生及全校教職員工的晨檢、晚檢工作,對發現的體溫超過37℃的人員做好登記并立即報告校醫院。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組織發熱病例到校醫院就診;⑤校內醫務人員做好個人防護,并隨時做好院內消毒工作;⑥全面開展應急健康教育,當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癥狀時主動到校醫院就診;⑦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面加強宿舍等環境衛生的清理,做好宿舍、教室的通風和消毒(不做空氣消毒);⑧做好全校人員特別是學生的心理疏導和安撫工作。

        4 討論

        該校9月1日正式開學,8月30、31日學生陸續返校,9月12日前發病14例,到9月16日累計發病97例,5d時間里累計發病近百例,發病人數較集中,說明甲型H1N1流感傳播速度較快,采取隔離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全部患者均以發熱、咳嗽、咽痛等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樣癥狀為主,大部分患者癥狀較輕,未出現重癥及死亡病例。本次疫情確診患者的熱程平均為3d左右,發病至出院時間平均為7d,有合并肺感染的病例最長住院時間也在14d之內,說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的毒力仍比較溫和。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早起發病者8月末至9月初以來沒有明顯的接觸史,感染來源暫不明。由于甲型H1N1流感為呼吸道傳染病,我國也有隱性感染者的報告,所以很有可能是隱性感染者將病毒引入學校所在地區從而引起本起疫情的暴發。

        由于學生和教職員工人數多,在外地市居住的學生較多,如果采取放假措施會造成傳染源擴散,因而只能在校園內小范圍進行封閉式管理。學生吃住活動都不能離開學校,發熱學生首先到校醫院隔離觀察,待確診后輕型病例單獨隔離、高熱不退的患者轉到傳染病醫院治療,待核酸檢測陰性方可出院。疫情自9月12日發生,9月17日發病人數明顯減少,說明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第5篇:留學調查報告范文

        目的調查食物中毒發生的原因,為治療及今后的調查提供依據和經驗。方法:通過開展人群流行病學調查和現場衛生學調查,提出可疑餐次和可疑食品,并有針對性的開展實驗室檢驗,結合三者確定食物中毒原因。結論:此次食物中毒事件為由皂甙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中圖分類號】

        R1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263-01

        2013年6月19日凌晨3點,奎文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濰坊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電話報告,稱接診某公司職工食堂共6例疑似食物中毒患者,患者為該公司職工,一日三餐均在該公司食堂共同就餐。奎文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立即電話報告奎文區衛生局,并派出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員攜帶調查文件、采樣器械趕赴現場開展調查。

        1 基本情況

        某公司位于濰坊市奎文區文化南路,全公司約有40名職工,其中約有一半是本地職工,均回家就餐;其余 20人為外地務工人員,一日三餐均在該公司食堂就餐。2013年6月18日晚餐有20人于7:30至8:30在該公司職工食堂就餐,就餐食品為炒扁豆和饅頭,6月19日凌晨零時至零時三十分,有6名職工出現惡心、嘔吐、頭痛、頭暈等癥狀,遂到濰坊市人民醫院就診。

        2 流行病學調查

        2.1 人群流行病學調查

        2.1.1 病例定義:最初定義為在某公司職工食堂就餐、有惡心、伴嘔吐或伴腹痛、腹瀉臨床表現者,符合病例定義的人數為6人。并根據此病例定義開展了病例搜索,未發現其他病例。

        2.1.2 潛伏期與臨床表現:病人潛伏期以晚餐計,最短潛伏期為3.5小時,最長潛伏期為4.5小時,中位數為4小時。發病人員的臨床表現中惡心6人,嘔吐6人,腹痛2人(均為上腹部疼痛),頭痛2人,頭暈2人。發病人員臨床特征分析見表1。

        表1 臨床特征分析

        病例三間分布:病例中男性2人,女性4人;年齡41-50歲段3人,31-40歲段1人,21-30歲段2人。

        發病率及轉歸:共同就餐人員20人中發病人數為6人,發病率為30%,截止6月19日中午已全部出院。

        2.2 食品衛生學調查: 某公司職工食堂未取得有效的餐飲服務許可證,從業人員均持有效健康證明,未發現從業人員不良衛生習慣,功能間設置、廚房布局、加工流程合理,符合生熟、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流程,加工用水使用市政供水,未發現加工過程使用食品添加劑,但加工食品使用的容器具無明顯生熟標記,內環境衛生情況較差,地面布滿油污,食品儲藏間內存放與食品無關物品,一視野內可見蒼蠅4-5只,天花板有蜘蛛網等污垢,下水道未安裝防鼠網。

        2.3 實驗室檢驗: 現場采樣病人嘔吐物1份、剩余食品3份、食品加工容器具涂抹物4份。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病人臨床表現及當天共同進食菜譜,可疑食品為炒扁豆,實驗室檢驗重點化驗炒扁豆及病人嘔吐物。

        泡沫實驗:各取病人嘔吐物、剩余食品炒扁豆10 g加生理鹽水30 ml,沸水浴中加熱10 分鐘,過濾后取提取液各2m1,加入2支試管中,1管加入50 g/L氫氧化鈉2 m1,另1管加0.6 mol /L鹽酸溶液2 m1,均塞緊,強烈震蕩2 min。靜置后,2管均產生蜂窩狀泡沫而在15 分鐘內不消失,病人嘔吐物及剩余食品中均有皂甙。

        紅細胞凝集實驗中,病人嘔吐物及剩余炒扁豆均為陰性;病人嘔吐物、剩余食品、食品加工容器具涂抹物均未檢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3 討論

        因為發病人員在食堂集體就餐,有共同就餐史,臨床表現以上消化道癥狀為主伴有頭痛、頭暈(6例病例中,惡心、嘔吐癥狀的比例為100%),首例病例發病時間在晚餐后4小時左右,根據《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指南》[1]中上消化道癥狀食物中毒的潛伏期臨床癥狀,判斷中毒餐次為6月18日晚餐,可疑食品為炒扁豆,且根據實驗室檢驗,病人嘔吐物和剩余食品中含有皂甙。因此確定中毒原因是在炒扁豆過程中加熱不均勻、不徹底,導致部分扁豆存留皂甙等成分,從而引起食物中毒。

        第6篇:留學調查報告范文

        【摘要】 目的 進一步認識與研究靜脈注射與艾滋病迅速傳播的關系,為政府有關部門采取干預措施提供科學的依據。方法 對2495例海洛因濫用者進行HIV血清抗體檢測,并采用自行設計的《海洛因濫用情況登記表》及《艾滋病、性病知識調查表》進行問卷。結果 HIV血清學檢測抗體陽性反應36例,全部為靜脈注射濫用者,并有經常共用注射器具史,所有病例對引發艾滋病傳播的途徑缺乏認識。結論 靜脈注射已成為我國目前艾滋病傳播的最主要途徑,吸毒群體已成為潛在的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提出加強對高危人群預防艾滋病的宣傳、教育,進行對高危行為的干預,將有利于控制艾滋病的傳播;對吸毒人員進行常規的HIV抗體檢測,以監控HIV流行趨勢變化和發展。

        關鍵詞 藥物濫用 HIV檢測 流行病學調查

        當前,隨著吸毒行為的惡性蔓延,藥物濫用與傳播艾滋病的關系已日顯突出和復雜,靜脈注射已成為我國目前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徑。本文對2495例藥物濫用者作HIV血清學檢測并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0年1月~2002年12月期間收治的廣東粵西地區2495例藥物濫用者。所有病例符合DSM?Ⅲ?R關于阿片類物質依賴診斷標準,尿液嗎啡檢測陽性。所有藥物濫用者濫用的均為海洛因,個別人有多藥濫用史。

        1.2 問卷調查 采用自行設計的《艾滋病知識調查表》及《性病知識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并作記錄和臨床分析。采用自行設計的《海洛因濫用情況登記表》對成癮者逐項進行登記、診斷、記錄,并將資料進行統計與處理。

        1.3 HIV血清學檢測 采集血液標本進行抗-HIV檢查:(1)PA明膠顆粒凝集試驗:試劑由日本Fujirebio公司生產。(2)金標試驗:試劑由美國ABI公司生產(ABI Sure Step TM HIV1/2BLOOD TEST)。采用以上兩種方法首先對2495例檢測者進行抗-HIV初篩試驗。初篩檢查雙項陽性者再重新抽取血液標本送廣東省防疫站艾滋病檢測中心作WB蛋白印跡試驗確認。

        2 結果

        2.1 調查對象一般資料 社會人口學特征:調查登記共2495例藥物濫用者,全部為男性。年齡18~51歲,平均年齡為(28.35±56.5)歲。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40歲以下、司機

        、個體戶、無業人員、未婚者為主要藥物濫用人群(其他人口學特征見表1)。

        2.2 藥物濫用史 2495例藥物濫用者,均濫用海洛因,個別同時或間歇使用甲基苯丙胺、可卡因、大麻及三唑侖等苯二氮類鎮靜劑。濫用時間:1年以內者582例,占23.3%,1~2年以下573例,占23.0%,2~3年以下877例,占35.2%,3~4年以下345例,占13.8%,4年以上122例,占4.9%。濫用方式:摻入香煙吸食者462例,占18.5%,燙吸823例,占32.9%,肌肉注射(肌肉注射)232例,占9.3%;靜脈注射(靜脈注射)978例,占39.2%;靜脈注射濫用者中84.5%有共用注射器具史。每日吸食量0.5~4.0g,平均(0.65±1.25)g。

        2.3 HIV抗體檢測情況及感染者社會人口學特征 (1)對2495例藥物濫用者HIV血清學檢測,HIV抗體陽性反應36例,陽性檢出率為1.44%。(2)陽性感染者的藥物濫用情況。36例陽性感染者,濫用時間平均(4.7±0.9)年;36例均有經常共用注射器具史,靜脈注射前未作皮膚消毒或偶爾消毒。濫用種類:主要是海洛因,個別有多藥濫用現象。濫用量:每日1~4.5g,平均(2.0±0.65)g,全部以靜脈注射方式吸毒,每天3~4次。(3)抗-HIV陽性感染者社會人口學特征。36例陽性感染者全部為男性,38%的濫用者吸毒前或吸毒初始有婚前或婚外。平均年齡(32.2±5.5)年;民族:漢族33例,壯族3例;職業分布:司機19例,個體11例,待業6例;文化程度:高中3例,初中15例,小學17例;婚姻:已婚6例,離異13例,未婚17例。(4)歷年檢測情況分析:2000年以來逐年對海洛因濫用者常規作HIV血清學檢測,發現艾滋病感染者在逐年增加:2000、2001、2002年,檢測人數分別為869、801、825例;抗-HIV陽性感染人數分別為7、13、17例;HIV感染率分別在0.81%、1.62%、2%。

        表1 藥物濫用者的社會人口學特征(略)

        2.4 注射濫用者逐年增加情況分析 注射濫用者有逐年增加趨勢。2000、2001、2002年統計,靜脈注射人數分別為229、323、431例;肌肉注射人數分別為60、82、86例。

        2.5 艾滋病知識認知情況 通過問卷調查,91.4%吸毒者不知道艾滋病病原體及傳播途徑,或者十分模糊,96.3%吸毒者不清楚共用注射器靜脈注射可相互傳播艾滋病病 毒,對艾滋病的治療無特效療法更知道的不多,很少或從未接受預防艾滋病的宣傳教育,對艾滋病病毒的傳播普遍缺乏防范的意識。

        3 討論

        我們對廣東粵西地區2495例藥物濫用者的HIV血清學檢測,已檢出的HIV陽性者36例,全部為注射濫用者,表明靜脈注射濫用,是造成血源性HIV感染的一個重要因素。調查還表明吸毒群體已成為潛在的HIV感染的高危人群。

        靜脈注射與艾滋病傳播已成正性相關,本文檢測結果表明,靜脈注射濫用者感染HIV的逐年增加與我國歷年的檢查結果大致相同,說明感染了HIV的靜脈注射濫用者必然又能通過血行傳播,迅速增加新的HIV感染人數 [1] 。提示目前HIV在我國主要以靜脈注射途徑傳播。

        濫用者為追求欣或減少戒斷癥狀的出現,吸毒形式由香煙吸食、燙吸轉換為靜脈注射濫用方式。由于靜脈注射濫用人數在不斷增加,以及共用針頭等不良行為是造成HIV感染率明顯增加的主要原因,減少不良行為、降低危害和進行強制性的行為干預,是一種行之有效而且必要的手段。

        當前性亂行為和性病的大幅度上升,也為HIV進一步傳播流行提供了有利條件 [2] 。本文調查的部分吸毒者早期吸毒的原因為增強,在婚前或婚外的有被感染HIV的可能,靜脈注射則使其傳染他人并在吸毒群體中迅速傳播。

        艾滋病、性病知識問卷調查表明,吸毒群體中大部分人對艾滋病知識知之甚微,吸毒者中以青少年為主體,他們文化層次低、社會教養差、心理不成熟、缺乏認知能力是易感的高危群體。加強對他們進行預防艾滋病的宣傳和教育,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有利于控制艾滋病的傳播。

        靜脈注射是造成HIV傳播的危險因素,加強對吸毒人群特別是注射濫用群體的疫情監測,并在戒毒機構進行常規的血液HIV抗體檢測是十分必要的,以作為HIV流行病學監測及掌握HIV流行趨勢變化和發展的客觀科學依據,也可為有關部門采取政策行為的干預提供必要的依據。

        調查表明HIV感染在靜脈注射濫用群體中有逐年增加之勢,建議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強禁毒工作,全社會共同實施以健康教育為主的社會綜合治理措施,建立全社會的預防體系和防范工程,由政府采取強制干預及組織更大力量的防治措施,以遏制蔓延及防止艾滋病病毒在吸毒者中的傳播,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并將收到顯著的成效。

        參考文獻

        第7篇:留學調查報告范文

        【關鍵詞】牛肉湯;亞硝酸鹽;食物中毒

        【中圖分類號】R42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3-0140-01

        2010年8月12日晚11時30分,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區衛生局通知,稱有疑似食物中毒患者,正在某醫院急診室治療。接報后,我中心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迅速趕赴醫院和事發現場進行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1 事發經過

        患者孫某某,男,45歲;患者仵某某,男,40歲左右。2人于2010年8月12日下午一同乘車到南陽,約20時左右,2人一同在車站路杏樹莊前街劉記牛肉湯菜館喝牛肉湯,后先后出現呼吸困難、頭暈、惡心等癥狀,當時飯店老板建議打120急救電話,但2人認為可能是中暑,就到附近診所診治,在診所內服用幾粒霍香正氣膠囊,但診所醫生覺得2人病情不像是中暑,建議到醫院診治,并立即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后某醫院120急救車趕到,但當時2人不愿去,后來大約在21時15分左右,2人又自行到該院急診室治療。

        2 流行病學調查情況

        2.1 患者調查情況。

        2.1.1 就餐情況:患者孫某某和仵某某2人當晚就餐食物均為10元熟牛肉(大約150g)和一碗牛肉湯(500g左右),并共同喝不到2瓶果啤。其中仵某某吃的比較快,沒過幾分鐘,就說感覺不舒服,頭暈,身體站不起來;等到孫某某把自己的牛肉湯喝完后,大概有10分鐘左右,也感覺不舒服,頭暈,惡心,并在飯店外吐了2次。食用當餐牛肉湯者還有多位(店主提供不出人數),沒有類似病例報告。

        2.1.2 患者臨床癥狀和潛伏期:孫某某伴有惡心、嘔吐、頭暈、呼吸困難、口唇青紫、腹痛等癥狀。仵某某伴有頭暈、腹痛、胸悶、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等癥狀,并暈厥一次。兩人首發癥狀均為食用牛肉湯后10分鐘左右。

        2.1.3 治療及用藥情況:醫生對2名患者的初步臨床診斷為:“呼吸困難、青紫待查,亞硝酸鹽?”。對患者仵某某首先進行了洗胃處理,隨后用藥物亞甲藍和維C進行治療;對患者孫某某進行導瀉,并用藥物亞甲藍和維C進行治療。經治療,2名患者病情穩定,未出現嚴重后果。

        2.2 樣品采集情況:我中心受區衛生監督所委托,采集到該牛肉湯菜館當餐熟牛肉、牛肉湯各1份;醫院醫生提供2名患者的嘔吐物各1份,其中仵某某采集的是洗胃洗出的內容物。結合患者臨床癥狀、醫生的初步診斷和特效治療效果,報驗亞硝酸鹽項目。

        3 實驗室檢驗結果

        采集的2份樣品中,熟牛肉中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下同)檢測結果為10mg/kg;牛肉湯中亞硝酸鹽檢測結果為300mg/kg;仵某某的嘔吐物中亞硝酸鹽檢測結果為1mg/kg;由于孫某某的嘔吐物太少,無法進行檢驗。

        4 初步分析

        亞硝酸鹽是一種常見的物質,是廣泛用于食品加工業中的發色劑和防腐劑,可使腌制肉、魚呈肉紅色。如亞硝酸鹽加入數量過多,或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可引起中毒[1]。大劑量的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氧化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為高鐵血紅蛋白,導致組織缺氧,引起腸原性青紫癥,人體攝入0.2~0.5g即可引起中毒,3g即可致死[2]。結合流行病學調查情況、患者的臨床癥狀、治療用藥和治療效果以及實驗室檢驗結果,傾向于認為這是一起由亞硝酸鹽引起的食物中毒。但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按照《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規定,亞硝酸鈉或亞硝酸鉀做作為護色劑和防腐劑,加工醬鹵肉制品,以亞硝酸鈉計殘留量不得超過30mg/kg。本次采集患者食用的熟牛肉樣品中亞硝酸鹽殘留量為10mg/kg,不超標;牛肉湯樣品中亞硝酸鹽殘留量為300 mg/kg,雖無明確衛生標準,但作為直接入口鹵制肉湯類食品,認為可以參照醬鹵肉制品亞硝酸鹽殘留量衛生標準判定,屬于嚴重超標。

        根據資料顯示,亞硝酸鹽中毒劑量為0.2 g ~0.5g。患者食用牛肉湯約500 g,則食入亞硝酸鹽約150 mg;食用熟牛肉約150 g,則食入亞硝酸鹽約1.5mg。患者總共食入亞硝酸鹽量約為151.5mg,尚達不到中毒劑量。

        二是患者在醫院診治期間,均未做血液高鐵血紅蛋白測定,缺乏實驗室診斷依據。

        但筆者認為,任何食物中毒都存在個體差異,即使達到中毒劑量也未必同食者都會發病。因此,無論是根據中毒癥狀,還是臨床治療,傾向認定為亞硝酸鹽中毒不無道理。提示我們,在食物中毒判定實踐中,不能僅靠有無共餐者群體發病而妄下結論,必須結合中毒者個體差異、臨床特點、治療效果、實驗室檢驗等做出綜合判定。

        參考文獻

        [1]楊本興,張玉超,梅振華.食品營養衛生與管理.鄭州: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2001:140-141

        第8篇:留學調查報告范文

        【關鍵詞】

        食品衛生;結核病;調查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地直食品衛生、環境衛生從業人員。

        1.2 方法 凡受檢查者一律在左手前臂掌側中央皮內注射PPD0.1 mml(系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生產,批號為:93-9),72 h檢查反應。判斷標準:局部硬結直徑小于5 mm為陰性;大于或等于5 mm為陽性;大于或等于20 mm或不足,但局部有水泡、壞死、雙圈、淋巴管炎之一者為強陽性。陰性反應者接種卡介苗。受檢者均做胸部X線透視,可疑者攝全胸正位片,必要時加攝側位片。胸片可疑者收集連續連天晨痰作痰厚涂片檢查。

        2 調查結果

        調查食品衛生、環境衛生從業人員應檢1192例,實檢1145例,實檢率96.1%。其中食品衛生從業人員應檢769例,實檢742例,實檢率96.9%;環境衛生從業人員應檢423例,實檢403例,實檢率95.3%。

        2.1 結核自然感染率 凡無卡痕又無卡介苗接種史者,即被認為未接種過卡介苗,其中結素陽性反應者,作為結核自然感染。在檢查的1145例種均無卡介苗接種史和卡痕,PPD陽性反應1075例,結核自然感染率為93.88%。其中,強陽性反應424例,強陽性率為37.03%。食品衛生、環境衛生從業人員結核自然感染率見表1。

        2.2 肺結核感染率 本次檢查,胸部透視1145例,發現肺部可疑96例,均攝全胸正位片,結核臨床表現確診為肺結核35例(PPD反應均未陽性),患病率為3056.77/10萬,35例病例均進行痰厚涂片檢查,查出抗酸桿菌1例,涂陽性患病率為87.34/10萬。食品衛生、環境衛生從業人員肺結核患病情況見表2。

        3 討論

        本次調查食品衛生、環境衛生從業人員結核自然感染率為93.88%,肺結核患病率為3056.77/10萬,肺結核患病率是我區1990年第三次肺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497.2/10萬的6倍多,表明我區食品衛生、環境衛生從業人員結核病疫情嚴重。這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①從業人員(本次檢查1145例,來自農村1102例,占96.24%)絕大部分例口密度小,居住分散的農村涌入例口密密集,居住集中的城市,感染機會增多。②本次檢查的從業人員均未接種過卡介苗,機構內缺乏對結核病的免疫力。③我區結防工作開展不深入,活動性肺結核病例處于放任自流,大量傳染源存在于例群中。④畢節

        作者單位:551700畢節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第9篇:留學調查報告范文

        “現在正是出國留學抄底的時候,我們都忙不過來了。”北京一家留學咨詢公司的負責人老楊告訴《成功營銷》記者。

        說這句話的時候,老楊笑得十分燦爛。自金融危機以來,他的公司與眾多留學咨詢公司一樣,前來咨詢的客戶增長了40%以上。

        這些公司似乎成了這場危機中的異類――就在其他行業一片慘淡的時候,他們正在享受著危機的恩賜。老楊表示,他正在加大推廣上的投入,尤其是搜索引擎,把握這個機會,進一步擴大戰果。

        經濟向下 留學向上

        近日,百度了一個關于《2009中國中小企業生存現狀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竟然有0.8%的企業表示“沒受到影響,或反受益”,這部分企業主要來自留學、培訓等行業。可見,留學培訓確實已經成為金融風暴中難得一見的“金飯碗”。

        有經濟學家預測,2009年就業環境欠佳和留學成本的降低這兩個巨大的“推手”

        使得留學增值的“機會成本”空前地低,將進一步令留學市場“升溫”。

        在留學這個“反受益”行業中,一些企業通過搜索引擎營銷獲得逆勢上揚。根據網絡調查發現,網絡是最方便、最經濟的尋找留學資訊并達到留學目的的途徑。

        (36%);其次是朋友和親戚,中國人的傳統思想還是相信“出門靠朋友”(34%)。而傳統媒體“報紙”被人們認為不是很方便快捷的途徑(3%)。與此同時,根據艾瑞網調查數據顯示,搜索引擎是網絡渠道中價值最高的,達到36.4%,超過垂直媒體網站(21.6%)和門戶網站(17.1%)。

        成立于2004年的A咨詢有限公司,擁有多年留學咨詢辦理經驗,在業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們2006年開始接觸搜索引擎營銷,2007年開始加大推廣力度,在遭遇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的幾個月中,公司不但沒有降低搜索引擎投入,反而更加充分利用了搜索引擎的優勢,為來年業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8年臨近年底,A公司恰到好處地把握了金融危機的推廣預算,在部分行業低迷的情況下異軍突起,保持了網站的流量,為獲得訂單奠定了堅實基礎。

        留學行業推廣建議

        根據百度2008年留學行業的檢索趨勢圖可以看出,3月、6月、9月和12月網民的檢索趨勢上升明顯。

        在近期留學行業點擊Top200的關鍵詞中,帶留學目的國的關鍵詞占比例最大,達到了74.5%,行業通用型關鍵詞占到了12.5%,留學機構類關鍵詞占7%,其他關鍵詞占6%。在所有包含目的國的關鍵詞中,北美(美國、加拿大)是最熱門的地區,所占比例達到28.86%;其次是歐洲地區,所占比例為25.5%;澳洲(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亞洲分別占比22.82%和21.48%。在第二熱門歐洲地區中,包含英國的關鍵詞占比最多,達到36.84%;包含法國的關鍵詞占比達到15.79%,排名第二;包含德國的關鍵詞占比為10.53%,為歐洲第三熱門國家。

        不同機構還可以根據自己地區的拳頭產品、留學項目再進行拓展,在最可能銷售的地區集中宣傳,取得市場優勢后再逐步擴大到其他地區。

        具體關鍵詞舉例

        A、通用類詞匯,如:留學、杭州留學等;

        B、不同留學地區類:地名+留學;

        C、不同時期的留學推廣活動:教育展名稱等;

        D、公司知名度提高:品牌+機構名稱等;

        E、學生源角度拓展:小學生+留學,大學生留學等;

        F、公司名稱的拓展:中介、留學機構、中介+留學等。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 日本特黄高清免费大片 | 亚洲色久悠悠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精品99 | 在线a视频网站 | 一本大道香蕉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福利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