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建筑文化范文

        建筑文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建筑文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建筑文化

        第1篇:建筑文化范文

        關鍵詞:中國 古代建筑 外國建筑 色彩 文化

        1、中國古代建筑色彩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色彩文化的起源也非常早。

        中國傳統建筑在傳統建筑色彩的進程很少發生間斷,表現出穩定的傳承性。但每一個朝代的更替都會帶來材料、技術、文化審美的變化,正是這些不同性最終形成了華夏民族絢麗多姿、獨樹一幟的建筑色彩。

        從原始社會初期到舊石器時代后期,人們的居住形態由穴居發展成為了簡單的房屋,建筑色彩以自然的建筑材料的色彩為主,采用了黃土、褐土、紅土、木材和干草之類為基準色調。

        夏朝和商朝時期,開始修建宮室、臺榭。建筑的形式已經初具規模,而且已經在木質雕刻的表面施以顏色。

        兩漢時期的封建經濟比較昌盛,西漢都城長安,修建的大量園林和宮殿,規模宏大,色彩的使用也非常豐富。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文化不斷地滲入我國,所以這一時期主要的建筑表現在寺廟與石窟。顏色以紅土為主調,配以石青、石綠、朱砂、銀朱、黑白等,對比鮮明,效果強烈。

        隋唐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封建社會經濟最繁榮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古代建筑非常成熟,建筑裝飾以及色彩都有著巨大的發展,在唐代柱、枋、上色彩畫主要運用青綠色、黃色,還有藍色。

        宋、遼、金時期,宋朝在建筑色彩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屋頂部分不再使用橙黃色的琉璃瓦,而是大量采用青綠色的琉璃瓦。

        元、明、清時期在建筑方面繼承宋代的建筑傳統,在屋頂上還是大量使用琉璃瓦,但是琉璃瓦的顏色十分豐富。墻面用紅色抹灰,還采用了琉璃磚。這樣從整體來看建筑的外部色彩就回顯得對比鮮明,效果強烈。

        在我國古代,建筑的規模、形式、色彩的使用都有著嚴格的限定,一般而言,皇家使用的色彩,對老百姓而言就是禁忌的顏色。如,北京的故宮和四合院建筑,故宮的色彩富麗堂皇,而民間的四合院卻是以灰色為主。這樣的限定雖然不能讓民間的色彩盡情發揮,但是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卻控制了大環境色彩的整體協調。而且由于建筑材料多數為就地取材,所以色彩地域性特點非常明顯。

        2、 國外建筑色彩現況

        色彩的延續性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古埃及時期天然材料和涂料色彩的使用是源于一種自發的狀態。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現代材料和涂料的種類日益豐富,在材料、技術的標準化進程的影響下,地方特色的材料漸漸退出建筑市場,同時新結構與新建筑形式大量涌現,這些都對原有的城市色彩體系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甚至產生“色彩污染”的問題。

        1800-1850 年間,意大利都靈市政府在當地建筑師協會的建議下,委托該組織負責對全程色彩進行全面規劃與設計。在當年規劃都靈城色彩的規劃過程中,不僅注意了城市建筑與街道、廣場的色彩風格統一,主要街道和廣場的顏色設計也極為細致、豐富。在都靈的舊城復建中,以色彩作為規劃手段的做法給人們以啟發,成為城市色彩規劃的開端。

        1961 年,歐洲興起了清潔建筑運動。這項運動開始于巴黎,由法國文化部部長安德烈馬爾羅發起,對城市建筑的外墻面進行清潔,把它們恢復到石材表面的自然外貌。

        20世紀 70 年代,“國際色彩顧問協會”IACC 主席法蘭克?馬漢克先生在他的《色彩,環境和人的反應》一書中提出“色彩體驗金字塔”的概念,強調“看見”色彩的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視覺過程,而是一個復雜的體驗過程,即對色彩刺激的生理反應潛在無意識有意識的象征和聯想文化影響和獨特風格時尚、潮流和風格的影響個人體驗,從這個由初級到高級的金字塔系列我們可清晰地把握影響人們色彩心理的脈絡,即經過生理反應到心理反應,再到文化影響。

        20 世紀 70 年代,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建設規模不斷擴張,也出現了城市色彩“亂”“俗”,隨心所欲的現象。1970~1972 年期間,日本色彩規劃中心針對城市環境的總體景觀色彩加以研究,同時為日本的城市管理部門制定了“城市色彩實施法令”。

        這些例證表明:國外發達國家己把城市建筑色彩納入整個城市規劃,并把這種可持續性發展方式看成是一種社會責任,導入先進色彩理念,消除城市發展中帶來的色彩污染和色彩趨同現象。

        3、 中外建筑的區別

        首先,從建筑用料上有很大的區別。中國古代建筑多選用木料材質來修葺宮殿,木料的優點是可塑性比較高,但是缺點是易燃易腐蝕不宜長久的使用,所以現如今保存下來的宮殿屈指可數。而西方建筑用料多用石材,所以能夠更好的歷經風雨,至今仍有很多上千年的宮殿保存的很完整。

        其次,從體量造型上看,中國古代建筑由于選用木料,木結構為梁架組合,能夠很好的運用曲線折角等造型形體,如飛檐。而西方古建筑由于用料的限制在建筑造型上多用基礎幾何形體構成。

        在色彩上,中國古代建筑特別是宮廷建筑的色彩往往跟統治者的喜好有著很直接的關聯。以明清時期為例,為了顯示至高無上的皇權建筑色彩絢麗多姿、金碧輝煌,而民間則以灰色為主,以此來凸顯皇家的尊貴。而西方古建筑,用料多為石材,所以很多時候是以石料本身的色彩為主色調只是為了打破這種單調,而采用以幾何線條作為裝飾和點綴。

        4、外國建筑對中國近現代建筑的影響與啟示

        西方列強來入侵中國的同時,也帶來了西方帝國主義的思想文化以及社會意識,在這時期,對我國的建筑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國近現代建筑從技術、思想等多個方面模仿和借鑒同時又結合自身的文化特征,從而掀起了我國近現代建筑的篇章。

        回顧西方建筑思潮對我國近代建筑的影響,我們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啟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文化融合趨勢的推動下,中外建筑必然會朝著統一的方向發展。但是建筑的現代化不但包括科學技術的現代化,還應該包括思想文化的現代化,一些落后的建筑思維束縛著我們的思想,妨礙著建筑的現代化。但建筑的現代化不等于“西化”,“西化”并不會必然地導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來越強調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發展“民族性”和“地方性”,未來文明與傳統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諧共存的。 所以在的環境下,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優秀建筑文化的精髓都會得到更為妥善的保護和傳播。所以我們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應該鼓勵創新,中國建筑需要創新來改變當代建筑藝術的頹勢,只有創新才能使我國建筑更富有生命力。 (作者單位:四川美術學院)

        參考資料:

        [1]張為誠,沐小虎 主編,建筑色彩設計. 同濟大學出版社.

        [2]陳飛虎 主編, 建筑色彩學 .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美] 哈羅德?林頓(HaroldLinton) 著 謝潔,張根林 譯,建筑色彩:建筑室內和城市空間的設計.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4]顧馥保 主編,中國現代建筑100年.中國計劃出版社.

        第2篇:建筑文化范文

        中西方城市與建筑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通過對中西方城市與建筑的發展歷程的比較,反映出混沌與秩序兩種方式對城市與建筑發展不同影響。指出了中西文化中思維的混沌性和秩序性的不同發展過程是導致中西城市與建筑文化差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城市與建筑中現實之美、功能之美、生活之美才是真正的美,實現文化的多元化,展現看似無序實則有序的空間形態。

        關鍵字:

        城市與建筑文化混沌秩序

        城市與建筑是人類生活的物質載體,必然積淀了人類悠久的文化,由于不同民族在歷史淵源、風俗習慣、心理結構、倫理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所以不同民族呈現出不同的文化內涵,但不同文化的總體傾向都可以歸結為兩類――混沌與秩序,只是他們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現出了不同的發展過程。

        在西方,城市的發展與建筑文化呈現出由秩序向混沌而最終達到平衡的發展態勢。在中國則表現出由混沌與秩序的混合狀態。但這里的混沌并不意味著混亂、無序,而是無序中的有序,即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非線性過程的內在隨機性所具有的特殊規律性。它的出現沖破了確定性和隨機性之間不可逾越的傳統觀念,使人們得以以一種新的目光來認識和思考世界。

        西方城市與建筑文化

        從城市發展的過程看,西方城市發展經歷了由秩序理性的狀態向混沌狀態演變的過程。從16世紀的“烏托邦”、18世紀末的“田園城市”、1933年的《雅典》中的“秩序”到雅各布斯在《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亞歷山大的《城市并非樹形》中的反叛、民主、關注人的行為活動、反對精英主義和功能理性主義、注重文化與生活環境再到 “混沌”理論,文脈、場所理論,新城市主義,城市的發展趨于人性、活躍向著健康穩定的狀態發展。

        公元前491年,希波丹姆所作的米利都城重建規劃,在西方首次采用正交的街道系統,形成十字格網,各建筑物都布置在格外網內,被公認為是西方城市規劃設計理論的起點,標志著一種新的理論和實用標準的誕生。其后古羅馬城出于政治、軍事的需要也采用類似的格網布局。16世紀摩爾提出“烏托邦”,18世紀傅立葉、歐文提出空想社會主義,18世紀末霍華德的“田園城市”,開始將城市和鄉村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研究。1933年的《雅典》指出城市規劃的目的是解決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的問題。城市應按居住、工作、游憩進行分區及平衡后,再建立三者聯系的交通網。在規劃方法上往往對傳統城市“功能與空間混亂無序”持否定態度,強調功能分區與用途純化,追求統一的視覺空間秩序等等。二戰以后,西方國家的許多城市在上述理論與方法的指導下,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更新運動。但其結果卻給城市帶來較大的破壞,不僅造成建筑上的“千城一面”,也導致了諸如“內城滲漏”、“鐘擺式交通”、“社區瓦解”等一系列城市問題。隨著環境概念的不斷深化,城市設計的評價標準著重于“人、社會、歷史、文化、環境”。雅各布斯在《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中提出“城市多樣性”的觀點,對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的簡單化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她認為,現代城市規劃理論把多樣性看作意外的、無秩序和無規律可循的不良產物而主張摒棄的作法,實際上是反“城市”的。亞歷山大在《城市并非樹形》(1965)一文中,從心理學和行為學角度對城市的復雜性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他認為,城市環境的復雜性反映著復雜的需求,也體現著復雜的文化價值。因此,城市并不是一個直線發展的簡單的樹形結構。而現代“混沌”含義的城市是以系統的方式存在的,它的整體性是一種動態的平衡,系統內各個元素之間總是處于不停的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中。

        就建筑而言,可以概括為幾個發展階段的不同流派:古典主義、現代主義、新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前三者主要表現秩序與理性而后者則表現出了混沌思想模式)。古典主義的三個分支――古典式、哥特式和折衷式,在構件選用合理性的探討中存在著嚴重的分歧但有著共同遵守的原則,即按照新確認材料強度的科學,重新評價全部構件的比例;按照使用者的需要,合乎邏輯地進行規劃與設計;以更靈活的觀點看待古典對稱與整齊的概念。著名的古典主義優秀作品是萬神廟。

        現代主義又被稱為功能主義,現性主義的基本原則有,注重建筑目的邏輯性,將房屋與使用者聯系在一起,試圖通過建筑參與或解決部分社會問題;注重建造過程的邏輯性,系統引進工業技術化、標準化、預制化,提倡建筑形式、結構體系、建造過程如實一致;注重建筑使用的邏輯性,提倡簡潔、清晰、明朗的建筑風格,注重空間,應盡可能地滿足功能要求。柯布西耶、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等被認為是理性主義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新現代主義發端于20世紀60年代的意大利,從兩本有創新意義的著作開始,即A?羅西的《城市建筑》和G?格拉西的《建筑的邏輯結構》,前者強調已經確定的建筑類型在其發展中對城市形式的形態結構所起的作用,后者則試圖為建筑學形成某種必要的組合法則。新理性主義的中心理論體系堪稱類型學的方法論。他們強調城市是集體記憶的中心,和歷史具有密切的聯系,城市更新必須要從歷史中尋找范例,引伸出“類似性城市”的思想。

        后現代主義有人認為是一個大雜燴,一種是新學院派,另一種是逃避一切規律,把互相矛盾的東西揉在一起,讓人難以琢磨。如建筑師該蓋里與艾森曼的作品正是這樣一種混沌的空間觀,表現空間運動過程及其軌跡的設計意圖,也蘊涵著一種混沌的思想。

        中國城市與建筑文化

        中國傳統哲學具有“天人合一”的系統整體運動的時空觀。“道可道非常道”指出了宇宙的混沌本質,揭示了系統的非線;“小宇宙大宇宙”、“小周天大周天”的同構與重無窮自嵌套呈現出一種分形;“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無窮遞歸表征了系統混沌的演化過程和分形產生的動力學機制。而以河洛周易、陰陽五行八卦為基礎的風水理論及其“天地人”三才模式,正是這一哲學思想對古代環境規劃、建筑學領域的實踐活動所做出的一種前科學的理性認識。

        中國古代的城市規劃思想見于《周禮》:“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這種規劃思想一直是后人建造都城所遵循基本模式,并且隨著歷史禮制的強化,皇權一統地位的升高,祭祀的繁復,使得規劃設計必須按主次布置,禮制序列在空間布局趨于復雜,于是形成了與之相應的對稱、規整、軸線等布局手法,一切活動被禁錮在規整的大街小巷分成的內向院落之內中國古城很難擴大。 雖然為了體現皇權與禮制使中國的城市建設變得整齊劃一,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陰陽五行”的 “混沌”思想一直影響著中國城市的發展。

        中國建筑的“混沌”涵義也是豐富的,中國文化是“以理節情”,反映到中國建筑風格是含蓄、溫和,奇詭而不狂烈,艷麗而不糜爛,如觀賞的空間、尺度、序列與功能的空間、尺度、序列一致,不給人雜亂、超常之感。布局、構造、部件等引發的“混沌”情感并非常規、非常人之感應,有個體與層次的限制,色彩、裝飾等的復制、模式弱化了混沌感應,所以,中國建筑內部的“混沌”意象并不突出。相反,中國建筑形態作為文化要素,強化了其生活狀態與人生意義,集體意象占有重要地位,如樓臺、會館、亭閣使中國建筑與環境、行為構合成整體,體現人、自然、神關系的無意識、直覺、情感等混沌思想在行為活動中流淌。

        結論:

        “利希滕貝格:正是,秩序是所有美德的婢女!但是,是什么產生秩序的呢?”城市與建筑的美應為城市與建筑中現實之美、功能之美、生活之美的統一。城市與建筑的現實之美、功能之美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結果,生活之美更離不開人類的主觀感受。作為城市主角與建筑使用者的人類,其要求和愿望是多元的、異質的。只有混沌多元的城市與建筑才是真正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城市,其體現出來的看似無序實則有序的空間形態才是城市與建筑美的真諦所在。

        參考文獻:

        沈玉麟.外國城建史.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9.

        張京祥. 西方城市規劃思想史綱.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許力 李道增 薛恩倫. 后現代主義建筑20講.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金偉. 混沌與秩序――城市規劃理論的困惑. 規劃師2002年第9期第18卷

        袁忠. 理性與非理性的變奏:西方建筑思潮與中國建筑文化.華中建筑2007年第1期第25卷

        作者簡介:李楠(1984.5.3-)男,2007年7月畢業于沈陽建筑大學建筑學專業,現就職于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五設計所,主要從事建筑設計工作。

        李楠 電話 13898150239地址: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三好街18號中潤國際大廈A座16層郵編110004

        第3篇:建筑文化范文

        關鍵詞:當代建筑;傳統建筑文化;創新

        中圖分類號: J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傳統建筑更是獨具一格,是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如果我們能繼承和發展傳統建筑文化,并加以創新,我們就能和我們的祖先一樣,將引進中國的世界文化同化,而向世界提供寶貴的經驗。但傳統建筑的現代化繼承,并不是簡單的重返過去、簡單的復古,而是要研究和認識形式所擁有的設計思想和藝術精神,加以現代體現,以求得當代建筑創新。

        1.傳統文化給當代建筑留下的痕跡

        對傳統民居及其文化的深入研究,不僅在于對傳統建筑的系統歸納和總結,更重要在于吸取傳統建筑的精髓,運用傳統元素應用并服務于現代建筑設計。一般來說,當代建筑常常運用將傳統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局部,如形狀、色調、質感、線條、紋樣等,或尋找傳統建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象征,將其抽象為符號,局部運用于創作中。從官式建筑到皖南民居,用直白的中國式文法,玩足了傳統的功夫。不僅展現出了中國民居潛藏的文化力量,同時在這種精神和氣質的鼓舞下出現了一批對古典文法借用的“中國式”建筑。并且,這些設計并沒有簡單地復古和照搬,而是揚棄式繼承,無論從手法還是心態都比過去更加成熟。

        2.傳統建筑文化在當代建筑中的延續

        一個城市的特色,應該是其地域文化與具體建筑元素完美的結合,使得建筑與人的活動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在對傳統建筑進行現代化解釋的基礎上,在中國傳統建筑文化中汲取推進中國特色建筑創造的思想資源和人文智慧。

        2.1從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內涵的來看

        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具有重情知禮的人本精神。中國建筑空間自然和諧,尺度合理,意境獨特,組合高妙,建筑藝術與功能相統一;符號、色彩、裝飾與構件,是體現傳統建筑文化的主要形式因素,達到功能所要表現的藝術效果和空間意境;中國傳統建筑的肌理具有強烈的程序感和對稱均衡性。這些原則采用了幾千年還在繼續流淌于時間的長河中,成為了一種主要的總平面構圖方式。

        2.2 從當代建筑設計構思整合來看

        在建筑研究的學術領域,統治性的話語不再是宣言式地談論傳統繼承之有無必要或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實現,而是轉向以冷靜理性的態度開展對中國建筑傳統文化的研究,并逐漸取得了許多新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建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市建筑設計要根據城市的自然條件和環境特征,確定其色彩、風格、形式等的主要基調,對建筑做出整體性設計。否則將會使其城市建設失去方向,在建筑的歷史長河中隨波逐流。

        2.3 延續歷史性和創新傳統民居特色

        在全球化的時代,如何做到既保持自己的文化傳統,又能跟上時展的步伐,是中國當代城市建筑文化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中國當代城市建筑文化在繼承傳統建筑文化時,要突破傳統局限,并與現代科技和時代精神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構思上、造型上、藝術上進行突破,反映出現代人的思想感情、使用要求和審美意識,化腐朽為神奇,達到古為今用的目的。而傳統也總是要發展的,過去的傳統發展到現代的傳統是一個不斷變革、不斷增加、不斷減少、斷減少、不斷積累、不斷代謝的過程,這個過程一直要發展到未來。

        3.在傳統建筑文化下,當代建筑應堅持的原則

        過去與現在,建筑師們在建筑創作的繼承與創新過程中曾經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而在未來這些問題仍可能出現,所以,在在傳統建筑文化下,當代建筑應堅持的一些原則。

        3.1 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建筑藝術

        繼承傳統文化并非眷戀過去,而是要繼承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這就意味著傳統文化自身的不斷發展和更新。而傳統文化的更新的過程就是將適宜的傳統文化、生活習俗等等傳統因素與現代的技術手段、現代的新生活特色等現代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并且,在繼承傳統建筑文化這個問題上,除了“形似”還應重視“神似”。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是建筑設計的永恒目標,建筑設計以滿足特定人群的物質和精神文明為目標。

        3.2 解放思想,跨文化交流

        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對文化的源流不應限定,要吸收外來文化,取長補短,融匯貫通。對待外來文化,我們不能閉關自守,盲目排外,拒絕學習國外先進的思想和觀念。當代西方流行的建筑思潮,盡管有其消極的一面,但在某些方面依然具有啟迪作用。在設計中,應立足于本國文化,對其進行認真的學習和研究,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己知彼方能融會貫通。只有把引進來的東西與本國的實際緊密地結合,方可創造出一種既具有活力又富有地域特色的新東西來。

        3.3強調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的建筑理念

        城市與建筑的核心是人,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城市建筑中必須遵守的設計法則。一般來說,與自然山水非常和諧的城市和建筑,其建筑的尺度、空間、功能與周圍環境的和諧呼應都堪稱典范。這些建筑并非是一個建筑師的作品,甚至不是同一時代的產物,但它們源自人的需求,源自當地的條件。當人們不顧國內當地的自然地理氣候等情況,盲目地把西方的建筑形式照搬過來,將會造成更大的能源浪費。建筑的意義,不在于是何種設計,采用何種材料,更重要的是其建筑本身適合當地居民的生活需要,符合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承接當地的歷史脈絡,只有這樣的建筑才算得上是當地的特色建筑,這是值得建筑師們繼承和發揚的建筑設計理念。

        4.結語

        全球化對地域性和民族性文化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面對今天多元化文化環境,建筑創作既要多樣化,又要不滿足于多樣;既要反映各民族的民族形式,又不局限于單個民族。而中國建筑幾千年來的文化積淀,在世界建筑之林獨樹一幟,面對當今建筑文化全球化趨勢的挑戰,中國建筑師理應肩負對國傳統建筑文化現代化的使命。所以,對傳統文化與建筑創新的聯系的深入研究,不僅是對地方傳統文化充分尊重的基礎之上進行建筑創作或建筑創新,它更致力于探索對于建筑的地區性如何進行正確的理解、認識,并且保持和發展,創建出有中國特色的建筑理論。因此在建筑創作中,構建出多元的建筑文化,促進世界建筑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曉都,孟巖,王輝.用“當代性”來思考和制造“中國式”[J]. 時代建筑,2009(3).

        第4篇:建筑文化范文

        論文摘要:建筑不僅僅是人類居住的場所,在社會的發展中經過歷史的積淀,建筑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物質載體。中國建筑不僅具有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也形成丁獨特的建筑文化。本文對于中國的傳統建筑做了簡單的介紹并對傳統建筑文化進行了分析。

        建筑是人們用木材等建筑材料來構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場所。從這個定義上看建筑的范圍包括諸如居住場所、橋梁、公共建筑甚至園林等。在歷史的發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經不僅僅是現實存在的建筑,它已經擁有了深厚的文化內涵,成為人類眾多文化的組成部分,而且以其物質存在的長久性記錄了不同民族、地區國家的發展歷程,成為了人類文明的紀念塔。

        從建筑的文化本質而言建筑是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獨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審美觀念和出世原則。既能夠反映出時代特征又具有濃厚的民族烙印。我們甚至可以認為建筑是一種物質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學。

        中國建筑作為中國文化的物質載體和中華民族物質化存在,必然有著與西方不同的建筑風格和特點,并以其發展中獨特的形質格局,超拔的內容體系而流放異彩為人矚目。從理念上看中國建筑有著濃厚的天人合.的時空又見念和和諧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則有著濃厚的以皇權為中心的到建倫理藥直德觀念。可以說中國的建筑滲透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這一思想,貫穿了中國哲學并影響中華民族的審美觀念,因此在中國的建筑中也帶有濃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諧為一的天人合一意識。李約瑟曾經說過:“中國建筑總是與自然調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這種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識在具體的建筑過程中又和具體的儒釋道文化結合起來。因此,儒釋道具體的天人合一觀念才對中國的建筑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在具體的建筑過程中儒釋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觀念有著具體區別:儒家將自己主導的倫教綱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當中,尤其是在宗廟的建筑中有著嚴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則是將自己的教義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將自己的返璞歸真的自然意識融人到建筑理念當中,在這種思想主導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對于中國建筑最大的影響主要是在園林方面,然而這種思想和今天在郊區建立遠離大都市喧囂的郊區別墅有著很大的相同之處。然而在民間的建筑中又有著自己的主導思想,通俗的講民間建筑有著濃厚的風水意識,用較為專業的術語則是堪輿之術。長期以來我們都把這種思想看做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輿之術里面涵蓋著濃厚的天人合一意識,甚至可以認為堪輿之術的本質就是通過一些行為和建筑來實現天人合一。

        通過這些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審美精神,也就是中國傳統建筑的文化內涵。 在具體的布局中中國建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風格,中國建筑大多是講究中軸對稱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倫理營構,以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展開,形成中華傳統建筑的尚大性格。眾多的建筑聚集在一起,看似凌亂的建筑群體中卻有著嚴格結構布局。占據中心位置的無疑是地位最高影響最大的建筑,其余的建筑圍繞著中心建筑而建。這種理念和中國的儒家思想結合就使得中國的建筑群整體與局部相結合,使得中國的建筑具有強烈的文化意味。當這種布局思想和堪輿之學相結合時,就使得我國的建筑既具有濃厚的使用精神又滲透著中國人的宇宙觀、人生觀和審美理想,充滿了既理性又浪漫的藝術精神,展現了中華古民的無比智慧和獨特風采,也展現了中華傳統建筑的強烈個性和藝術魅力。

        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孕育出了令人驚嘆的文化碩果,我國的建筑文化無疑是其中優秀的一枝,不僅給中華民族留下了優秀的建筑文化,也為世界建筑史創造了奇跡,然而在近代伴隨著西方文明的沖擊,我國的建筑也受到了西方建筑的沖擊,隨之而起的是現代化的建筑傳統建筑正在銷聲匿跡,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向西方學習是必不可免的,因為現代建筑設計方面中國的建筑設計總體水平確實不如西方,學習固然重要,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有所選擇不能一味的照搬,要和中國的文化接軌。其次,在學習的同時還要保存傳統建筑文化的精髓,要使中國的傳統文化要與現代社會相結合。

        我國的傳統建筑不僅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沖擊更受到了現代社會文化的沖擊。當社會向市場化、世俗化轉變之時,建筑從過去更為重視具有恒久價值的審美感受、意識形態的超越性力量、統治者的意志和權威,以及精英階層的文化趣味,轉為重視和強調現實的功利、即時需要、時尚潮流等等。建筑也就從文化和物質的結合體變成了一種商業行為。這種變化更大的體現在城市建筑上面,豐富多彩的傳統城市建筑被磁磚貼面、藍玻璃的現代建筑所取代。建筑在變的世俗化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它形式功能實用性功能受到忽視,城市建筑中的廣場就是最好的代表。然而建筑本身就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和社會、自然相結合,構成了獨特的建筑文化,因此建筑文化從其本質而言也是一種環境文化。在這種建筑理念的指導之下,建筑不僅要具有形式上的功能更要有實用性的功能。因此,伴隨社會世俗化而進行的建筑世俗化在扼殺著建筑的本質,當然也在侵蝕著中國傳統建筑文化。

        第5篇:建筑文化范文

        拉祜族屬于古氐羌遺裔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普洱市、臨滄市、玉溪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等,2010年全國拉祜族總人口有475023人。云南的拉祜族大部分居住在遠離城鎮海拔較高的崇山峻嶺之中,因此房屋建筑形成了其固有的特點。佐擴村隸屬于西盟佤族自治縣力所拉祜族鄉,是一個佤族、拉祜族混居的行政村,地處力所拉祜族鄉東南邊,距鄉人民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縣城36公里。東鄰勐梭鎮,南鄰翁嘎科鄉,西鄰力所村,北鄰王雅村,轄佐擴、南約等5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南約是佐擴村唯一一個拉祜族自然村,坐落在背山朝陽的山坡上,有80多戶,373口人,其傳統民居建筑因地就勢,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形成了干欄式建筑風格。干欄式民居建筑是一種古老的建筑,“干欄”一詞源于古代南蠻對其住房的自稱,到南北朝時期才在史籍中出現,是人類巢居的延伸,“干欄”又稱“干闌”、“桿欄”、“高欄”、“葛欄”等。“任何建筑,不論是原始的還是現代的,哪怕是一片土墻,一個簡易的茅棚,都是對一定自然空間的人為占有、分割和改造利用。穴居和巢居的出現,作為最早的人為居住形式,確立了一種‘人工造作’的空間秩序。后來的建筑形式無論如何變化,皆是在這一基礎上不斷對空間復制、移植和創造的結果。”據拉祜族老人講,遠古時候,拉祜族先民學鼠類動物安窩,住在穴洞里,后來又學鳥類安窩,安在樹上,但是慢慢地發現,住在樹上雖然很安全,但是活動不方便。由此可以證明,拉祜族先民有過穴居或巢居的歷史。南約寨拉祜族民居建筑文化是典型的拉祜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的結果,其地理位置處于十分邊遠的農村山區,作為研究拉祜族傳統民居建筑文化變遷的調查點最適宜不過。文化變遷是指由于民族社會內部的發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間的接觸,因而引起一個民族的文化的改變。最近二十年來,由于拉祜族自身內部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受外部建筑文化的影響、傳統的建筑樣式發生了急劇的變遷,這種變遷體現在建筑材質、建筑外型及內部結構、功能等方面。同時附在傳統民居建筑上的一些習俗信仰也發生了變化,這些變遷不僅僅是建筑文化的孤立變遷,其中包含著拉祜族核心價值觀在內的整個文化的變遷,因而很值得關注。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對拉祜族傳統民居建筑的研究還不多,許多關于研究拉祜族的書中有寫到,但是很零散,不夠詳細或者只停留在建筑型制的介紹上。本文運用文化解構與重構的方法來試圖闡釋南約寨拉祜族民居由傳統干欄式建筑演變為現在幾何形建筑的過程,這一演變過程是一種解構的過程,也是一種重構的過程,拉祜族人們為滿足自身的需求而發生。文化解構與文化重構興起于上世紀60年代的法國,“解構”是指打破秩序后再創造更為合理的秩序,“重構”是指不改變程序功能的前提下改變其結構。關于文化重構的研究,貴州民族學院教授楊昌儒在《民族文化結構試論》一文中寫到:“民族文化的變遷取決于民族間的交流與互動,民族文化在于外來文化的互動中,所作出的有選擇創新與組合就是文化變遷。具體來說,將其中有用的內容有機地置入固有文化之中,導致了該種文化的結構重組和運作功能的革新,這種文化適應性更替就是我們說的文化重構。”簡言之,文化變遷的過程就是文化重構的過程。

        二、拉祜族傳統民居建筑文化概況

        據當地老人講,很久以前,拉祜族沒有固定的寨子,每過三年搬一次家。后來發現傣族有固定的寨子,就與其爭地盤而發生戰爭,結果旗鼓相當,雙方以兄弟方式談判決定:凡是壩區歸傣族,除壩區外,拉祜族可以在任意地方建寨。于是拉祜族來到山坡上,開始建寨。在拉祜族部落,寨子分為大寨、小寨、上寨、下寨、老寨、新寨等,寨與寨之間相隔不遠,一般有500米至1000米之距。大寨有100戶以上,有700至1000多人;小寨有30戶以上,有70至100多人;一般的寨子有60至70戶以上,有300至500多人。拉祜族寨子設有前門、后門、上門、下門等四道寨門。寨門有專人把守,未經同意,外人不得擅自入寨。傳統拉祜族村寨具體布局為:卡些(頭人)住寨子中間,寨民分別居住在卡些的左右方和寨腳。在寨子的上方設立佛房或神房,搭建飲水槽引進寨子,讓全寨人共享,最后挖寨溝、設立寨門。南約寨傳統拉祜族民居建筑材料主要有竹、木、草等,砍伐竹木的時間一般選在每年的八九月份,據說這一時期天氣變涼采集的竹木料不易滋生蛀蟲。木料主要用來做房柱、房梁、主梁,竹料用來做墻板、壓條、房床和篾條,草料蓋屋頂之用。“干欄式竹樓”是拉祜族傳統民居的基本形式,順地勢建蓋,布局錯落有致。其基本特征是分上、下兩層,上層供人居住,一般由竹笆鋪墊,四周的墻壁皆由竹木編成,具有避暑、防潮、防獸的功能,同時竹木利于通風散熱,非常適宜當地氣候;下層關養家畜,堆放雜物、柴火、農具、舂米工具等,形成人與地面相脫離,“居住不著地”的居住習俗。其結構多采用人字木架,屋頂多為歇山式,利于傾瀉雨水和增加散熱面。這種結構簡單,施工方便,造價低廉的建筑,與亞熱帶的山野叢林環境相融合,風格古樸、粗獷,具有濃郁的原始韻味。拉祜族聚落中永久性居住的房屋,拉祜語稱為“頁”,即意為家,一般有三十二棵柱子,四十多棵橫梁,六十多塊木板,一百多棵竹床,兩百多個壓條,三百多根篾繩和四百多把干草。房屋的大小由家庭人口的多少而定。南約拉祜族除父母忌日忌諱建蓋房屋外,還特別忌諱屬龍、屬豬、屬馬和屬虎日建蓋房屋,若這幾日建蓋房屋,認為會觸犯水神。干欄式建筑的建筑程序大致是:建房前,在選定的地基上用刀柄往同一個地方打三次,打出一個小洞,家里有幾口人,洞內支幾粒米,洞口用樹葉遮擋。次日,如果發現米粒完整無缺,就認為地基好,可以建蓋房屋,反之亦然。然后開始挖地基,挖平的地基上擺放橫梁,以作測量,挖土洞栽種房柱,搭橫梁,鋪木板或竹板。同時設立火塘、并挖土填平。當鋪好木板或竹板以后,就上主梁和房床,用壓條捆緊。用茅草蓋房頂,把茅草捆扎成排狀,排排錯開尺把相疊。圍房墻、做房門和曬臺,曬臺供晾曬谷物和衣服,用木板或竹板隔墻做房間,最后搭睡床和獨樓梯。一般而言,房子長有17.8米,寬8.9米。由于房屋結構簡單,只要有足夠的材料和人力,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建好。茅草易腐壞,所以最多可維持五年。室內分為內外兩半,用竹笆隔之,內里是小孩的臥室;外面是堂屋兼廚房,中間設有火塘,火塘上方吊烤棚,可烘谷禾和臘肉,火塘后方置父母的床。火塘“是世俗家庭生活和宗教活動的地方,……是火神、祖神棲身來往之地,是家庭成員與神靈相互溝通的地方,是人們生活中充滿神秘色彩的中心”。火塘不僅供煮飯取暖照明之用,而且是家庭的象征,維系著個人與家庭的命運,人們為求得平安和興旺,形成了火塘崇拜,從而影響了火塘在房屋內的位置。傳說,拉祜族祖先從燕子銜草做窩中得到啟發后,才開始學會用茅草做屋頂。為了表示對燕子的感謝,所以允許燕子在房梁上做窩,并禁止掏燕子窩,驅趕燕子,更忌諱射殺燕子、吃燕子肉,據說,吃燕子肉的人會變成禿子。

        三、拉祜族傳統民居的功能

        南約寨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炎熱、高溫多雨、濕度較大、植物茂密。其干欄式傳統民居建筑不僅是適應自然環境的產物,也是人與自然相結合的最高形式。干欄式建筑隨處可見,但拉祜族的竹樓具有自己的特色,這種特色不僅表現在建筑形式上的某些不同,還表現在對當地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調適,即人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造就自己安居的樂土。那么,拉祜族傳統民居建筑是如何與自然環境相適應的呢?第一,它可以就地取材,成本較低,其居住地附近森林茂密,植被豐富,竹木草等建筑材料隨處可得。第二,它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自然環境對人的侵害。可以避免毒蛇、猛獸等對人的侵害,更重要的是底層架空,可以避免地面潮濕,有利于健康。第三,以竹笆和木板做墻,有利于通風散熱。第四,村寨建在山坡上,竹樓正好可以修建在山坡上而地表環境不被破壞,并與當地的地理特征相適應。從其房屋的布局來看,分為上下兩層,下層關養家畜,存放雜物,有效的節約了空間,防止了占用更大空間,破壞更多植物的可能。上層是房屋的主體,里面包含有火塘、堂屋、臥室等,火塘是拉祜族的主要生活場所,一般設于門前右側方向,用土填平,呈正方形狀,中間置有鐵三腳架,用于安放燒飯煮菜的鍋具。火塘上方懸掛一長方形烤棚,用來烘烤谷物和臘肉。火塘的面積根據家庭人口的多少來設計。堂屋也是家庭的重心,置于臥室和老人床中間,用竹笆隔之,堂屋內放有竹片編成的神龕,用于燒香,神龕前安放一個兩層的木桌子,擺放蜂蠟、棉線、供水,點蜂蠟等之用。除了節日、遇到辦喜事或辦喪事時每天燒一次香外,平日里可以隔兩三天燒一次,祈求祖先庇佑,確保家人平安,六畜興旺。

        四、拉祜族民居建筑的現代變遷

        由于建筑技術水平的提高,拉祜族建筑形式逐漸擺脫了地域環境和自然資源的限制,民居由干欄式建筑發展到今天的幾何型瓦房的過程是一種文化解構與重構的過程。其民居建筑的變遷主要表現在材質、結構和空間三個方面的變遷。從材質上看,現代民居建造材料主要有水泥、粗砂、細砂、鋼筋、石灰、瓦片等,均為市場購買;只有木料、基礎片、石磚等自造。而傳統的建筑材料,無論是木料、茅草、竹料等均就地取材,建筑材料依賴于當地的自然資源,這其實是拉祜族社會經濟和技術還不夠發展的原因所致。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現代交通運輸條件的發達,人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政策的引導,新型的建筑材料如鋼筋、水泥、粗砂、細砂、石灰等的普及,人們逐漸趨向于擺脫當地自然資源、歷史條件的限制,解構出了現代意義上的幾何形建筑。從結構、空間上看,分上、下兩層的干欄式建筑演變成了一層的幾何形建筑,一般建有廚房和客房兩個房子。廚房里設有火塘,擺有神龕,火塘主要用于燒火做飯,神龕用來祭拜祖先和家神;客房一般分為四間,中間的作為客廳,客廳右上方的一般為老人的臥室,客廳左上方和左下方的為小孩的臥室,客廳右下方的為儲藏間。客房開幾間不固定,根據各個家庭的經濟條件和地基面積的大小,也有開三間或五間的。房屋坐向一般靠山,門朝向沒有山或沒有樹阻擋的開闊方向,謀求人丁興旺。現在許多人選擇交通便利的公路旁,其目的是為了運輸方便,發展經濟。

        五、拉祜族傳統民居建筑文化變遷的原因

        南約寨拉祜族傳統民居的演變由各種原因所致。生活的發展對人而言是最根本的,生活轉變了,文化也隨之變化,轉變出來的文化為生活服務,就如宋蜀華、白振生在《民族學理論與方法》一書中所說:“文化是滿足需要的手段”。文化為人而設,就如拉祜族選擇自己的文化或者融合其他的文化都是從自身的發展需要出發的。今日的拉祜族文化,已經不是過去的歷史文獻、書籍中所描繪的那樣,是一種純粹的傳統文化。事實上,任何文化本身都是一個變動的過程,純粹的傳統文化或完全的原生態只存在于人類的過去。文化的變遷是多方面的,民居建筑的變遷也不另外。那么,拉祜族的民居建筑變遷有哪些原因呢?

        (一)社會經濟發展

        拉祜族民居建筑文化發展水平由他們社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來決定,一般來說經濟水平越高文化水平也越高。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其追求的生活水平也需要進一步提高,如追求更安全、更舒適、更干凈整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拉祜族發揮氣候和資源優勢、發展熱帶經濟作物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橡膠的成功種植,使人們的收入迅速增加,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體現在現在幾何形瓦房的種種優點上。一是干凈、衛生,有利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傳統“竹樓”上層住人,下層關養牲畜,牲畜關養的地方,蒼蠅比較多,極不衛生,對人造成了潛在的危害。此外,廚房和臥室在同一個房子內,室內煙熏火燎,煙氣彌漫全室,室內四壁及各種東西都被熏得漆黑,導致光線極差。二是安全性增強。傳統竹樓比起瓦房極不牢固,茅草容易腐蝕。三是住宅使用功能增加,與現代生活的變化相適應。現在廚房和客房是分開的,房間的功能專門化,而傳統的竹樓承載不了現在大量的家用電器,也就是說傳統民居再也無法承載現代生活的多樣性。四是對人們心里需求的滿足,對人的發展的尊重和關照。很多村民認為,住瓦房是現代文明進步的標志,住瓦房使他們的心里得到一種滿足。總之,主要是經濟實力的增長使南約寨拉祜族擺脫當地自然環境和資源的限制,為建造新的住房奠定了物質基礎,提供了對住房形式和風格的可能空間,選擇了今天的民居建筑模式,是一個文化重構的過程。

        (二)政府的扶貧政策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少數民族的扶持力度,綜合扶貧開發進一步促進了拉祜族經濟社會的發展。拉祜族建蓋瓦房的瓦片、鋼筋、水泥,運費需要村民自己支付,但是這些材料的費用由國家補貼一半。另外,橡膠的種植也是國家政策的引導所致,國家免費給村民橡膠苗,讓村民種植,管理橡膠的七八年間,每個月給每戶村民補貼幾百元錢的生活費,到可以割膠時,從膠水里扣除。從這些現象中可以看出,拉祜族的社會得以發展,國家的政策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三)與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加強

        以前,南約寨交通極為不便,人們的出行基本上是步行,所以與世隔絕,與外界交往少,生產力水平低,加之建筑技術等條件限制,拉祜族人們就地取材,利用竹料、木料、茅草等材料建蓋干欄式茅草房是極為可能的。現在相對來說,交通極為便利,與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增多,特別是近十幾年以來,南約拉祜族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然的限制與阻隔逐漸被打破,對外界的了解和交往空前擴大。隨著經濟收入的增長,現代建筑材料,建筑技術等的傳入,拉祜族民居建筑朝現代鋼筋混凝結構轉變。這是拉祜族結合本民族的生活,借鑒其他民族先進的東西,對自己居室功能,室內環境和居住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和完善。

        (四)生態環境的變化

        隨著拉祜族村寨、家庭和人口的增加,可供利用的森林植被不斷減少,人與自然的沖突日益加深。傳統的拉祜族民居建筑為干欄式竹樓,由于經濟、技術、交通等條件的限制,其建筑材料均來源于其賴于生存的地域環境資源,如木料、竹料、草料等都可以就地取材,即使當地沒有這些材料,也可以用人力到離村不遠的地方去取。現在大片的土地被用來種植橡膠,而家庭和人口的增加無疑給自然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當地人告訴筆者,以前他們那個地方有很多森林,房子都是木架茅草頂房,現在由于橡膠的廣泛種植,要建房就沒有那么多的木料了。過去該寨只有40多戶,發展到現在有80多戶。在這種情況下,建造房屋又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建筑材料必須變化,由此,建筑技術和構筑行為也需要隨之變化。因此,對南約拉祜族來說,幾何形建筑的出現是必然的結果。以上四個方面只是南約寨拉祜族傳統民居演變的最主要原因,事實上還有許多其他的影響因素,這里不再累贅。總的來說,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文化現象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如果經濟沒有發展,科技沒有進步,現代工業技術沒有發展,人類仍處于原始的社會狀態,建造瓦房的鋼筋、水泥、磚頭、玻璃等各種建造材料也就不可能生產出來,這樣,所謂的傳統竹樓解構,現代瓦房的重構也就無從談起。從傳統竹樓到現代瓦房的重構,也需要經濟基礎作支撐,建筑材料需要購買,人工服務費需要支付,這些都需要錢。此外,拉祜族文化生態環境資源的解構,既包括自然環境的解構,也包括社會文化環境的解構。自然環境的解構主要是傳統建筑資源的缺乏,比如橡膠的種植,森林植被的減少,木料變得很缺乏。社會文化環境包括政府政策、交通通訊等各種客觀因素,也包括拉祜族價值觀的轉變,如,交通通訊的發展使拉祜族了解到更多外面世界的知識,與各民族之間有更多的經濟與文化互動。總之,拉祜族現代民居建筑習俗,不僅是對自然環境的適應,也是對社會文化環境的適應,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進步,拉祜族民居建筑文化總會在不斷的解構、重構的過程中整合、過濾自己的民族建筑文化特色。

        六、結語

        第6篇:建筑文化范文

        意大利“弱思維”學派認為,傳統乃是一種不斷演化發展的復合體,作為生活世界的物質化和思維性得以實現的基礎,傳統有助于彌補工具理性的不足。傳統是在不斷演化的,并不是靜止不變的。如何融入到現代建筑中,又能回歸到自己的文化?

        1.建構的角度

        錯誤的使用傳統樣式會導致復古建筑的泛濫,過于商業化使得傳統元素只成為一種拼貼符號,單純的模仿致使忽略了構造的意義。不應僅僅停留在傳統樣式的模仿上,因為其存在條件已經改變,而且人們的生活習慣已經和以往大不相同了。對傳統材料的使用不應單純的停留在樣式的模仿,也需要符合這種材料的構造條件。

        從建筑學的角度來看,“建構”應該是“源自建造形式穩定持久的表現力,而這種表現力又無法僅僅以結構和構造的角度來理解,也就是詩意的建造”。我國傳統建筑是十分建構的,承重體系和維護體系有明顯的區分,結構的受力特征十分明顯。斗拱是滿足大屋檐向外懸挑的受力構件,并因此也具有了美學特征。傳遞力的梁柱體系和用于護的磚墻或夯土墻有明顯的區分。在中國傳統的木構建筑中,結構決定了建筑的“立面”。建造特點使中國的傳統建筑形成了獨特的形態和樣式。我們可以以伍重對于《營造法式》的理解和再運用為例。

        這部著作對于伍重的特殊意義是,中國傳統木建筑可以根據一定的法則和標準的構件來搭建,形成了變化多樣的建筑類型。中國的橫梁疊加結構和斗拱的使用,形成了豐富的建筑樣式。標準的構建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可以形成不同的屋面樣式,以適應當地的氣候。伍重在悉尼歌劇院的設計中正是運用了這一原理來解決起拱殼的結構問題。此外中國木構體系還具有內在的抗震性能,屋面和榫頭都能夠很好的化解和吸收地震波。由此可見,中國的傳統建筑是值得我們進行再思考再理解的的,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形式和符號的表面。我們需要對傳統建筑進行新的解讀和理解,將它轉化為我們現代所具有的建筑。

        2.批判的繼承

        傳統在漢斯-格奧爾格•斯達摩爾被稱為“視界融合”的過程中不變轉變自己。對于斯達摩爾來說,批判理性和傳統是解釋學循環中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一種文化遺產中存在偏見必須通過隱藏在“其它”文化傳統中的批判力量不斷加以判斷和認識。盡管批判性文化總是用批判的眼光審視世界,但他還是希望力所能及的彌補世界的“失魅”狀態。通過批判的視角來看待傳統,進行自覺地從新解讀和創造,才會使傳統文化富有新的生命力。傳統建筑的價值在于它距今的時間,表層化的復制只能含混和抹殺時間,無法體現時間也就無法體現其價值了。批判性的繼承,是我們對傳統的尊重。重新解讀、收集、創新使傳統文化在現代建筑中獲得活力。

        3.精神的繼承

        繼承不應僅僅停留在形式表面,也就是說符號。但是,在中國,我們普遍看到的是符號的運用,在梁思成先生的“仁立地毯公司”設計中,斗拱(中國傳統建筑象征)被平面化的作為符號運用在外立面設計上,完全不再具有其本身的力學特征,僅僅成為一種裝飾語言。而其后,也有大量的建筑師及其學者推崇這樣的做法。符號雖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繼承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將新的經驗和見解融入到符號之中。其實,符號也在隨著歷史在不斷變化發展,而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恰恰也是在這變化中。

        在內在精神上繼承,值得一提的應該是建筑師王澍。普利茲克獎官網公布評委辭稱:“王澍在為我們打開全新視野的同時,又引起了場景與回憶之間的共鳴,他的建筑獨具匠心,能夠喚起往昔,卻又不直接使用歷史的元素。”在寧波博物館的設計中,他將傳統城鎮的格局和尺度融入到現代建筑中,把傳統材料的運用同現代技術相結合,并使中國關于“山”“水”與建筑關系的美學進行有深度地重新轉換。他曾說,“這棟建筑的意思出自宋代畫家李唐的‘萬壑松風圖’,但我更在意的是,不只是這么說,而是如何讓人直接在現場體會到。如果說,這種深度的詩意表達多少還是抽象的,博物館在外墻材料上的探索就使抽象的詩意有了具體的物性和質感。”傳統文化通過物質進行深度轉換,傳達給每一位來訪者。這不僅僅是停留在歷史符號上,而是其背后更深層次的文化意境。

        二、結語

        第7篇:建筑文化范文

        [關鍵詞]裝飾紋樣;建筑文化;歷史境遇;成因;功能;手段;象征意義

        建筑裝飾的本質在一定意義上說,藝術的內容就是觀念。建筑裝飾是人類形象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且是一種基本的純化的方式,它以一定的形式構成而反映出一定的觀念。裝飾紋樣的象征意義包含著傳統文化的眾多內容和人文主義精神,它是傳統文化精神的鏡子,是傳統民俗文化的主要內容,包括了人生的各種需要和方方面面。

        1 建筑裝飾的歷史境遇

        建筑裝飾是一個廣泛、普遍的文化藝術現象。建筑中的雕刻、紋飾、色彩、線腳以及構件排列、組合的秩序等等,都成為我們判斷和理解建筑風格、類型和文化內涵的至關重要的信息,人們的社會意識、信念和價值觀通過這種形式而得到顯現。然而,建筑裝飾的歷史遭遇卻隨著社會變革和時尚的變遷,經歷著褒、貶、揚、抑的不同命運。

        自18世紀以來,人們對裝飾的抨擊多于對它的贊揚,象盧斯、拉斯金等人就是激烈的反對者。在20世紀初的抽象派畫家那里,更是把“裝飾”視為最令人討厭的字眼,將它看成是寒酸的行當。這當然有其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裝飾的價值在洛可可時代已日漸式微,在功能主義和工業化生產的沖擊下,裝飾和手工業制品已成為機械化大生產的阻礙,因此,人們要求變革這樣的現實,順應了社會進步的潮流。但是,“裝飾的罪惡”不應歸咎于裝飾本身。我們應當把目的與手段加以區分,裝飾失敗的原因不應當在手段中去尋找,而應當在認識中去尋找,裝飾僅僅是在目的驅使下被選擇和使用的“工具”。19世紀中葉,在伯明翰和謝菲爾德兩地興起的低俗的裝飾之風,完全是由于設計者低級趣味的目標而導致的。在現代建筑近半個世紀的歷史進程中,傳統的裝飾被當作“破爛貨”在人們的意識中清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簡潔、純靜的形式。然而,我們在那些簡潔的形式中依然看到裝飾在頑強地發揮著作用。

        2 建筑裝飾的成因

        2.1 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裝飾。大約公元前7世紀,希臘建筑正處于由木構建筑向石砌建筑過渡時期,當時希臘的制陶業已有了相當高的技術水平,在柱廊的額枋以上部分――檐部,采用陶片貼面。陶片在成坯過程中便于制作裝飾線腳,因此,線腳便被引進到建筑中,同時也把陶器中的彩繪引入了建筑,使檐部覆滿了色彩鮮艷的裝飾。陶片用模具成批預制,為了適應這種生產藝術,就必須有統一的規格尺寸和樣式。這樣就在客觀上促進了建筑構件的定型化和規范化,對希臘建筑藝術中柱式的形成和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埃及的陵墓建筑中,柱子上也有凹圓線腳,與希臘柱式上的幾乎相同,米勒解釋說:“這種柱子是從原來的木樁演變而來的,刻有凹槽的柱子可能是吸取了一種彎刃斧加工松柏木樁的經驗。”

        2.2 由功能構件演化而形成的裝飾。建筑中的某些形式或裝飾在它產生時往往具有實際的功能,并與它的建造手段和結構邏輯緊密相關,但這些功能并不構成對形式的制約,換句話說,功能的改變或消褪,并不影響原有形式作為一種純粹的裝飾語言而在其他的建筑結構中得到保存。例如:阿爾貝蒂設計的馬拉泰斯塔教堂,就套用了君士坦丁凱旋門的形式和裝飾,原來在凱旋門中起承重作用的四個分立柱,在教堂的立面上成了退到墻體中的扶壁柱,柱子原有的物理功能消失了。布拉曼特于1500―1504年設計的羅馬和平圣馬利亞教堂的回廊,對羅馬大斗獸場建筑主題的“套裝”就更加明顯;愛奧尼亞柱式的形式和功能都被減化成一種純粹的形式符號,使這種經典的建筑形式成為真正的裝飾。同樣的情形也反映在米開朗基羅設計的佛羅倫薩――勞倫齊阿納圖書館的立面中,柱子和窗都成了非功能性的裝飾語言。

        2.3 由宗教文化衍生的裝飾。由圖騰崇拜和而產生的裝飾,是這種行為最古老最深遠的原因之一,幾乎所有史前的裝飾藝術都可以追溯到這個源頭。我們從美索不達米亞的考古發現中可以確知建筑裝飾的產生從一開始就滲入了宗教的因素。從古亞述人、烏爾圖人的建筑到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的建筑歷史來看,宗教建筑的發展無論在形式還是規模上都遠遠超越了其他類型建筑的發展,這可以說明宗教文化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一個民族被另一個民族所征服,一種文明被中一種文明所取代,這的確需要群體的意志和力量,而能將此凝聚起來的事物,除了在那個時代聚集起來的之外還能有別的東西嗎?因此,建筑以恰當的形式為體現這種信仰和信仰的傳播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建筑中的裝飾則成了表達這種信仰、標秉君王業績的有力工具。對宗教和神靈的崇拜始終對古埃及的建筑形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并且在上、下埃及的傳統之間徘徊。我們熟悉的金字塔,方尖碑和卡納克阿蒙神廟的柱式都有著確定的宗教含義。

        3 建筑裝飾的功能

        按照人們通常的理解,建筑中的裝飾大多是非功能性的,它的目標是創造審美價值。在現代主義者眼中,裝飾是可有可無的,甚至是多余的東西。因此,他們極力反對在建筑中使用裝飾。事實上,裝飾對建筑而言,從來就不是可有可無的,我們始終沒有擺脫裝飾對建筑的影響,它是無所不在的,只要我們把建筑同美的追求聯系在一起,裝飾的因素就會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作用。所謂“純凈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種抽象形態的裝飾。況且對這種形式的美學價值在今天來看也大大打了折扣。裝飾既有結構上的功能,也有信息傳遞的功能和審美方面的功能。我們對歷史上任何一種類型的建筑之解讀,都不可能將裝飾的因素排除在外,因為裝飾與建筑的空間、構造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主題。裝飾總是和功能聯系在一起的,在某種意義上說,不存在沒有功能的裝飾,也不存在沒有裝飾的功能,步行街上的盲道,既是一種功能,也是一種裝飾,它豐富了鋪裝的表現力。西方古典建筑中的柱式,既提供了構造上的功能,也是一種標準的裝飾語匯。我們對功能的表達不可能是空洞的、抽象的,總要通過具體的材料、結構方式和加工手段使用之成為可見的形式。

        建筑裝飾的功能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審美功能。自從人類的審美意識產生之后,人們使用裝飾的目的首先就是創造審美價值。能夠為人們提供視覺和心靈上的美感和愉悅,這本身就成為一種精神上的功能;

        ②調節功能。裝飾在建筑的構造和形式中,可以起到調整比例、協調局部與整體關系的作用。無論是古典建筑還是現代建筑,我們都充分發揮了裝飾的這種功能,利用線腳、裝飾性的構件調整和劃分建筑的比例關系,并通過這些裝飾,對材料和形式的轉換起到過渡的作用;

        ③突出與強調功能。裝飾由于自身的特點,具有很強的表現性,可以使建筑的主題或某種文化的涵義凸現出來,形成視覺

        上的顯著點,而這些顯著點往往就構成了建筑中的“點睛”之筆,產生深刻的感染力;

        ④符號與標志的功能。建筑中的裝飾常常是歷史和文化信息的主要承載物。人們之所以把建筑稱為用石頭和鋼鐵鑄就的歷史,就在于透過那些建筑和裝飾,人們可以閱讀到一個時代的全部信息――人們的信仰、道德、技術和情感。用符號學的理論來闡釋裝飾的功能是恰當的,因為建筑中的許多裝飾可以被理解為信息代碼,它們包含著大量的歷史信息,人與建筑之間的交流就是通過解讀這些代碼而獲得對建筑含義的把握。按照卡西爾的解釋,符號是人對外界信息的主觀能動的反應,它包含著事件的內在意義。體現裝飾的符號功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紀念性的建筑物,雖然它們在本質上不是一種獨立的裝飾藝術,但在表現形式上卻是裝飾性的,并且它們的功能是純粹精神性的。如古埃及墓地圣區中的方尖碑、古羅馬人的圖拉真紀功柱和凱旋門以及在現代城市環境中人們為紀念某些歷史事件而創作的紀念碑等等。

        4 建筑裝飾的手段

        裝飾是一種造型手段,但是這種手段又有著豐富的實現形式。我們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來闡述“手段”的概念。考察裝飾的歷史,就不能不涉及實現這些裝飾的手段。它們在內容與形式、材料與制作工藝等方面為豐富建筑藝術的表現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4.1 以圖案、紋飾構成的裝飾。這類裝飾多運用在古典建筑中,尤其是在神廟、教堂、陵墓和紀念性建筑中使用的較為普遍,其主題大多數與宗教有關。教堂中的裝飾物從本質上說不是為了滿足教徒們的審美愿望而創作的,它們是對宗教教義的圖示。這類裝飾手段的特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①用浮雕和繪畫的手段來塑造裝飾的主題;②在希臘羅馬建筑文脈中,古典裝飾的表現對象多數是具象的形式;③適形造型,具有較強的程式化、風格化的傾向;④與建筑的構造不直接發生聯系,是對構造外部的裝飾。

        4.2 利用構件、線腳、門、窗等形成裝飾。這類裝飾常常成為某種建筑類型或風格的核心因素,由于它與建筑的構造直接發生聯系,因而,是建筑形式中的基本成分,所謂建筑的“語言”、“詞匯”指的正是這些內容,如以標準手段制做的五種柱式,以標準手法處理的門窗及山墻端部,還有用于這些構件上的標準類型的線腳。這些標準的構件和裝飾可以成為某種建筑類型的符號,無論我們在哪個時代、哪種環境下對其進行“復制”,它們都能準確地傳達出確定的歷史含義。在現代建筑中,人們常常以簡化、抽象或夸張的手法對古典建筑語言加以運用,以此來隱喻它們的歷史性,或是以純粹抽象的手法,采用新的材料和工藝來增強建筑的表現力,許多富有創造性的結構形式本身就構成了優美的裝飾。

        4.3 利用材料的對比形成裝飾效果。建筑裝飾的美感來源有許多不同的因素,其中利用材質的對比形成的藝術效果是人們從古至今不肯放棄的嗜好。粗面石工在文藝復興時期已漸成時尚,與米開朗基羅同時代的建筑師賽利奧在他的《建筑四書》中專門對粗石工的加工和排料形式做過認真的研究;正是由于粗石工表面上的粗礪、厚重和質樸,才使得它帶有了人的勞動痕跡,而這一點恰好被拉斯金認為是藝術中最寶貴的東西――“人的情感的注入”和“生命的跡象”。在現代建筑中,無論是在室內還是在室外,我們到處可以感受到材質的對比所產生的藝術感染力。

        5 建筑裝飾的象征意義

        總體而言,建筑裝飾是文化的產物,是人類藝術意志的體現。因此,任何裝飾都必定會注入設計者的意志和情感。一個成熟的設計師應該在構造上是必要的、形式上必須的地方使用裝飾。裝飾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具有指代的功能,使用一種裝飾就可能會讓觀賞者閱讀出“被指”的意義(如果他使用的手法是恰當的、明確的)。當然,觀賞者解讀到的意義未必就是設計者所要表達的東西,但這并不妨礙它存在著意義,只要人們尊重它的文化背景,正確地領悟到它的含義是可能的。這種功能可以加深人們對建筑主題的認識,使建筑的品格在人們的心靈境界中得到升華。例如:在東西方的宗教建筑中都大量使用了裝飾,這些裝飾的形式和主題對于構成特定的文化語境,增進人們對宗教世界的認識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埃洛。沙里寧設計的麻省理工學院小教堂,是一座典型的現代建筑,但它的主題卻是歷史的、宗教性的。為了表達宗教的神圣,為圣徒的靈魂營造一種靜穆、虛幻的環境之目的,他只在教堂的頂部開了一個天窗(這一手法給人以古羅馬建筑的意象),正對著天窗的下方,是一個與其相呼應的圓形階梯狀的祭壇。在祭壇與天窗之問,他巧妙地使用了一種獨具創造性的裝飾――“無數的金屬片由細若蠶絲的金屬線懸吊在一起,象雪花一般在自然光下發亮。祭壇被這一束光照得如玉石般溫潤,如冰雪般清凌,這就是眾生向往的人生理想彼岸”。

        建筑裝飾的象征意義不僅表明了人對于未來的希望和理想,又以寓意的方式表征著人們改變生存環境的艱苦努力和征服困難的偉大意志以及不屈的力量,它既是理想性的,又是現實性的。即使建筑裝飾在傳統觀念中仍具有神性的一面,它還是具有其現實意義的,那火紅的對聯門箋、五彩絲縷、桃符艾人,其深層的裝飾動機是創造一個吉祥化的世界,表達一種對安定、和諧、康富生活的企盼。

        第8篇:建筑文化范文

        關鍵詞:傳統建筑;現代建筑設計;發展;價值;途徑

        傳統文化作為我國現代建筑設計的不竭動力和創新源泉之一,為現代建筑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一項建筑要體現出建筑的靈魂,一般是通過利用現代科技,融入人文情懷,將建筑文化通過建筑物展現出來。因此,筆者認為傳統建筑文化要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就要加快對現代建筑的創新和發展,以給世人帶來更多的具有審美和獨特魅力價值的建筑,展現我國建筑特色和時代風貌。

        一、傳統建筑文化的核心價值

        1.實用性。不論是現代建筑還是歷史文化建筑,都要以實用價值為關注點和核心價值體現。我國傳統的建筑文化還沒有將建筑認定為一種具有藝術美感的物品,傳統建筑往往是工匠們通過口口相傳和時代傳播的結果,我國傳統建筑基本上造型和樣式都較為雷同,工匠的關注點還是在于房屋的實用性。實用性是我國傳統建筑的第一考慮要點,建筑的功能性、空間感和尺度是否適宜都會影響到建筑的實用性,而且傳統建筑大多是功能衡量為主,空間和尺度構思組合較為統一,宏觀和微型結合,色彩拼湊感強,可以說我國傳統建筑文化的最核心就是實用性。2.人文性。我國傳統建筑文化另外一個價值特性就是人文性,建筑文化作為一種歷史、社會和文化氣息較強的文化品類。所以,要對其建筑設計處要體現出對“人”的尊重,從建筑中可以看到人文性的特點。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的思想和理念。3.哲學性。我國傳統建筑文化還具有較強的哲學韻味。與現代建筑的舒適與過度人為性相比,我國傳統文化更加注重對自然界的尊重,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傳統建筑的設計與建造一般尊重自然法則,強調自然、人類、建筑和諧統一,并能將這些思想統一整合、融入到特定的建筑風格中,營造出良好的“人法自然”的景象,人與自然和諧交通,而這些無不是我國傳統建筑文化深刻的哲學理念的體現,并且這樣的思想也為我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二、傳統建筑文化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的途徑

        1.合理運用傳統材料。現代建筑設計的設計和開發者要想要展現傳統建筑文化的魅力,借鑒傳統建筑的風格,則應當在傳承和發展傳統建筑的建造和施工方法的基礎上,加強對傳統建筑材料的科學、合理的運用,以此來進一步深化對傳統建筑文化的發揚。作為傳統建筑建設和改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傳統建筑材料也有其獨特的生命力,筆者認為,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加強應當對傳統材料的合理利用,充分挖掘傳統建筑材料的潛在價值和魅力。2.優化設計傳統形制。作為傳統建筑文化中的重要外在特征的展現,形制大多是建筑物的構造和形態特征。一般來講,傳統的形制可以劃分為:居住形制、傳統園林形制和群體形制三種符號群。現代建筑的形制和傳統建筑的形制有很大區別,現代建筑設計大多強調規整度,因此,要想將傳統的、民族的特性融入到現代建筑的建造和設計中,則需要對傳統的建筑形制進行綜合的分析和比較,建立相應的模型,并依照現代化的要求進行拼接和演化,這樣才能形成具有現代感和傳統文化感兼具的創新建筑。只要設計者應當“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層挖掘傳統建筑形制結構及其建筑特點上本質屬性,這樣才能創新出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建筑藝術結晶。3.多元化應用傳統符號。傳統建筑文化可以說是由多種多樣的傳統符號來共同展現的,符號感給人以標志感,一些傳統文化符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現代建筑設計也是如此,符號作為傳統建筑文化中的要素十分重要。作為建筑中較為細小的結構和單元,符號大多是設計和建筑者們經過長期的提煉和高度概括的文化結晶。傳統符號的應用應當注重多樣化,而不是簡單的對古建筑的仿照和符號堆砌。現代建筑應當通過合理手段將傳統符號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展現出來,注重細節與整體的和諧。

        結語

        傳統建筑文化是建筑發展的基礎,是其內涵所在,應當引起相關設計人員的重視,應當從多方面對其進行綜合考慮。只有不斷探索傳統建筑文化發展的最佳方式,才能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在建筑行業中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參考文獻:

        [1]賈棟.傳統元素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2,07:28-33.

        第9篇:建筑文化范文

        關鍵詞:建筑裝飾;設計風格;建筑文化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國的各個方面都在不斷的發展,從而使物質和精神生活也邁入了新的臺階,同時人們對自身居住的環境以及生活品質等多種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對此,就設計創造而言,不僅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而且還有藝術性,可以符合功能標準需要,又可以做到以人為本的理念,合情合理的室內環境,在未來的發展中是設計人員的主要任務。

        1、建筑文化的內涵

        在建筑文化中蘊含著深刻的內涵,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所積累下來的歷史,以及地域方面的特征。這是一種傳統的文化,蘊涵著最本質的東西。與其相對應的是外緣文化,外緣文化屬于新型文化中的一種,并不是通過長期的積累所獲得的文化,因此外緣文化還處于比較年輕的階段。在對建筑文化進行研究時,我們可以發現,內核文化是具有長久生命力的一種文化,自身具備了一脈相承的特征。以建筑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為例,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廣用量最大的一種建筑材料,它所體現出來的建筑文化特征是凝重,因為這種材料是以石材為主的,通過混凝土所體現出來的造型就具備了混凝土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在建筑工程中,不單單是應用混凝土這一種材料,在應用其他材料的過程中,將其有機的組合在一起,采用現代化的表現手段,可以實現文化以及技術之間的關系,從而展現出文化的特征。

        2、對建筑外飾設計風格與建筑文化關系的探討

        2.1現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多層次性

        在現代建筑中具有多元性以及多層次性的特點。從建筑文化中,人們可以看到建筑所體現出來的物質財富以及精神財富,這是人類建筑活動過程中,活動方式與建筑產品的結合。在建筑文化中屬于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具有一定的內涵。在建筑文化的本質中可以發現,建筑文化主要可以分為四個主要的層面,分別是環境文化、社會文化、歷史文化以及生存文化。按照由內到外的方式進行劃分,也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在第一個層次中,主要以物化的形態為主,所展現出來是一種表面化的現象,比如建筑材料的合理應用以及地理環境等,都可以反映出這種表層文化。在第二個層次中,主要是將形態以及物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是屬于精神層面上的內容,在第三個層次中,主要是挖掘更深層的形態表現,也就是建筑文化中所蘊含的精神,是經過思考以及探索之后才能了解到的。在建筑文化中,外層的文化是比較容易發生改變的,而內層的文化不會輕易的就發生改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發展,多元性是當前的一個主要特征,在建筑設計中,需要滿足人們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具有多元化的發展特點,單一的建筑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了,所以應該讓建筑類型方面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形式以及功能,因此現代建筑中的文化也就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以居住建筑以及工業建筑為主,主要是以經濟適用為主的,精神層面上表現更多的則是公共性建筑。在工業革命之后,現代建筑在全球范圍內出現,但是東西方在社會形態方面是不一樣的,在生活習慣以及習俗等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體現出了不同的建筑文化,這也是多元化發展特點的一個主要表現形式。

        在社會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在建立公共建筑物時,應該充分考慮到當地的社會文化,這樣才能在人們的心中獲得肯定,并且當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愈發密切,在文明方面也獲得了極大的沖擊,建筑世界也是如此,每年的世界建筑師協會的建筑師年會,各種各樣的建筑展覽、講座、討論會等等,建筑思想、建筑文化的交流頻頻,增強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優秀的建筑思想,建筑文化得到交流,發展。現代建筑在二戰后出現了若干思潮,主要有對“理性主義”的充實和提高,講求技術精美的傾向,“粗野主義”、“典雅主義”,注重高度工業技術、講究“人情化”與地方主義傾向、講究“個性”與“象征”等等,充分體現了現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這些傾向在全球各地都有體現,相關人員設計的建筑體現該國家的地方性與民族性。現代建筑文化是全球性的,它的影響達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雖然沖突不少,但它基本適應了各種社會形態和社會風俗習慣。

        2.2現代建筑文化的發展趨勢

        現代建筑文化有著很強的包容性,并且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它是符合當前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科學技術在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也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將人們的文化水平以及思維模式得以提升,從而促進現代化的發展模式,相關領域的文化功能是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建筑文化的不斷發展,這同時也是存在革命性的力量。它可以將人們的思維模式改變,促進人們價值觀、審美觀等方面的改變,這是深層次的發展力量。新型的思維模式逐漸的形成了新的建筑理論和其他有關的哲學,繼而致使建筑文化發生的變化。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逐漸的出現了很多的建筑材料,不同種類的建筑設備也在應運而生,采取科學的結構形式、相應的輔助設備。再加之建筑設計管理具有一定的系統化,幾乎會使相關人員可以進行隨意的創作。

        人們在進行現代建筑的實踐中,必然也將把科學技術向建筑的規劃、管理、法規、創作理論等方面滲透。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必然會希望建筑的物質屬性更符合其基本需要,更富有人情味,更有文化氣息。于是有了行為學、心理學、人體工程學、格式塔理論等的發展。使建筑師們研究探索了這些新的需求,從而出現了建筑環境學,建筑心理學等新的學科理論和更科學更合理的建筑設計規范,設計出更具有時代精神,更為人們欣賞和接納的現代化建筑。

        3、結語

        通過以上內容的論述,可以看出:建筑設計風格和建筑文化之間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有著密切聯系。當前,愈來愈多的建筑設計中都引入了多種類型的藝術文化,從而逐漸的形成了不同種類的建筑風格,使建筑物看上去更加的充分時尚的氣息,對我國建筑事業以及藝術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此,相關人員在對建筑進行設計的時候,應當將建設設計和藝術文化之間有效的結合起來,最大程度挑選節能環保類型的材料,進而達到環境和諧的效果,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琮.城市建筑設計中體現生態理念的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2016(2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每日更新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日韩精品女同在线播放 | 欧洲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 五月天婷婷在线亚洲综合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