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標準工作程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制度建設是推動企業向規范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企業制度的質量和水平日趨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為提高企業制度建設工作的效率、質量和穩定性,讓工作程序更加標準、科學和規范,基于PDCA循環理論,結合現代企業管理特點,研究建立了企業制度建設標準工作程序,包括信息收集、制度起草、內部研討、征求意見、反饋共識、制度審定、制度頒布、制度宣貫、診斷評估和修訂完善10個工作階段,提出了各階段工作內容與標準要求,經實踐證明,本研究的標準工作程序更有針對性和更具操作性,在企業制度建設工作方面可參照使用。
[關鍵詞]PDCA;企業制度;標準工作程序;質量管理
1引言
現代企業制度是關于企業組織、運營、管理、保障等一系列行為的規范和模式的總稱[1],是企業管理工作的基礎和核心,是員工辦事的規則、程序、規程和行為準則。企業制度既能夠固化管理方法,實現真正意義的規范管理,又能承載企業文化,保持企業高度協同的發展動力和應變能力[2-3],對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然而,企業制度也存在兩面性,高質量企業制度是促進企業“三高”發展的保障,反之則阻礙企業發展甚至造成重大經營風險。為此,如何建立高質量的企業制度來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科學、規范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標準工作程序尤為重要。PDCA循環理論是質量管理中推動工作、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也是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該理論由于管理層次多樣、程序科學嚴謹,廣泛適用于各項管理工作甚至是管理的各環節[4-5]。本研究嘗試將PDCA循環理論應用于企業制度建設工作中,將PDCA循環理論的4個階段模型拓展形成10個階段的標準工作程序,涵蓋企業制度立項、計劃、起草、審核、審議、、復審及廢止等各具體環節,能夠更有針對性、更深層次的指導企業制度建設工作,提高制度建設工作的效率、質量和穩定性。
2企業制度建設的重要意義
現代企業制度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企業法人制度為主體,以企業基本制度為核心,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條件的新型企業制度[6]。企業制度是企業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協調、規范企業行為和員工行為的重要依據,是企業精神、管理理念、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更是市場成功、項目成功、組織成功、個人成功的有力保障。(1)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企業發展歷經粗放化、初步管理化、全面規范化、流程精細化再到精益化階段,完備的、高質量的制度體系建設不可或缺。(2)是企業戰略管理的依據。企業發展要按照戰略目標所確定的既定方向運行,必須以發展戰略下制定和完善的企業制度作為依據,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偏離目標。(3)是企業運營管理的保障。企業制度能夠完善內部運行機制,整合優化工作流程,改進工作方法,實現科學決策和科學管理,提高企業運營管理水平。(4)是企業風險管控的措施。企業制度建設以國家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地方規定及上級單位管理要求為基礎,識別企業重大風險隱患并制定管理制度及應急預案,從而劃定底線、守住紅線,風險可控。(5)是企業精神文化的沉淀。企業制度有利于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促使各業務以及各程序更加規范,讓所有工作人員在各個崗位、各個過程、各個環節都能對照制度高效率、高質量運作,展現企業精神,鑄就企業文化。
3企業制度建設的標準工作程序
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由戴明采納、宣傳并獲得普及,其本質是通過制訂計劃(Plan)、組織實施(Do)、檢查結果(Check)和問題反饋(Action)來持續循環改進工作和提高管理質量,其核心在于通過持續不斷地循環改進,并及時將經驗成果固化,使管理工作在有效控制的狀態下向預定目標發展[7]。PDCA循環理論將質量管理分為四個階段,各階段主要工作內容如表1所示。PDCA循環理論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適用范圍廣泛,能夠為多種領域質量管理提升做理論指導,并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作為通用模型,它能夠提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完善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但結合具體情況,其應用具有局限性和不可操作性,如果生搬硬套,容易使工作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兩層皮”“夾生飯”的現象發生。企業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基礎是人的管理,如何約束人的行為,凝聚力量來高效率、高質量、低風險的實現組織目標,這需要合法的、合理的、科學的、規范的、有效的企業管理制度,需要完備的、有生命力的制度體系來保障。高質量的企業管理制度在制訂及執行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要充分研讀國家、地方及上級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要緊密結合企業發展戰略,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要充分發揮民主廣泛征求意見,要充分結合業務實際,要平衡管理中的“責”“權”“利”,要銜接各領域間的關聯關系,要嚴格落實制度的執行監督及持續完善等,制度建設如果不經過充分的研究和論證,出臺的制度必然缺乏協調性和操作性,甚至存在重大風險隱患,對企業發展十分不利。因此,企業制度建設工作的質量管理運用PDCA循環理論是非常有必要的,賦予了其較強的理論依據。文章在企業制度建設過程中,為使建設工作順暢、高效、高質量,結合多年質量管理經驗,將PDCA循環理論4個階段擴展為10個階段,建立了企業制度建設標準工作程序,其具體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和各階段留存文檔的要求如表2所示。經過兩年企業制度體系建設工作實踐證明,文章所研究建立的企業制度建設標準工作程序,能夠更深層次地指導企業制度建設工作,其操作性強、標準化程度高、工作效率好,實現了全員參與企業制度及流程建設的情況,企業制度管理理念深入人心,為企業規范化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4實施標準工作程序的保障措施
為了確保企業制度建設標準工作程序的有效運轉,實現企業制度建設工作高效率、高質量開展,以下三點保障措施不可或缺:(1)建立領導機構的組織保障。建立明確的企業制度建設專項組織機構,明確參與職能部門的具體工作職責及接口關系;建立規章制度專題評審機制,提高制度行文效率,避免所有制度均提交總經理辦公會審議。(2)執行工作計劃的管控保障。根據企業制度建設標準工程程序的10個環節編制工作計劃,按月監督制度建設工作開展情況;以每季度為周期各單位制度建設完成情況,以季度例會來協調溝通相關工作。(3)落實績效考核的激勵保障。將制度建設作為專項考核項,列入年度企業組織績效考核中,包括但不限于對制度制/修訂完成情況、制度宣貫情況、制度執行效果、關鍵流程匹配情況等,加強制度執行的監督與檢查,加強員工制度管理意識,讓制度規定入心入腦,固化為行為習慣。
5結論
實踐證明,以PDCA循環理論為基礎,研究建立的包括信息收集、制度起草、內部研討、征求意見、反饋共識、制度審定、制度、制度宣貫、診斷評估和修訂完善10環節的企業制度建設標準工作程序,明確了各階段具體的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和各階段留存文檔,提出了企業實施標準工作程序的保障措施,該程序針對性強、標準化程度高、操作性好,可確保企業所制定的規章制度更科學、更合理、更具生命力,其他企業在制度建設工作中可參照使用。
參考文獻:
[1]高超.現代企業管理基礎知識[M].3版.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
[2]石展.基于企業流程化信息化的制度體系建設[J].現代銷售(經營版),2018(10):153.
[3]何大春.國有企業建設一流企業標準化制度體系的探索[J].中國商貿,2014(14):47-48.
[4]鄧小芳,施侃侃,丁娜,等.PDCA循環工作法在培訓教研室制度建設中的應用實踐[J].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1):26-31.
[5]黃英男.運用PDCA循環改進醫院檔案管理制度和流程[J].蘭臺內外,2018(10):32.
[6]戎光道.關于現代企業制度[J].金山企業管理,2002(4):3-6.
[7]斯欣宇.PDCA循環理論在質量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中國檢驗檢疫,2004(6):35.
作者:趙峰 楊鐵誠 楊濤 單位:航天長征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