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現代文學的藝術特點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們都知道,文學與藝術是“不分家”的。文學就是一種語言文字的藝術。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更,賦予了文學“現代化”的氣息。現代文學的藝術特點,正是現代文學有別于普通語言的關鍵所在。文學語言源自于生活,又強化了生活語言,使得讀者進入文學藝術所描繪的世界,字里行間,表現的都是作者的心理狀態與情感。本文淺要論述了現代文學的藝術特點。
關鍵詞:現代文學;普通語言;藝術特點
文學就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整體來說,文學所具有的構成系統主要包括了文學的“意”和文學的“形式”[1]。傳統文學過多強調了文學的“意”,認為文學的形式是次要的,以意為主。現代文學則注重于文學的內容與形式之間的關系。正是傳統文學與現代文學的對抗與統一,促進了文學的和諧發展。
一、現代文學
現代文明在進步,人們的思想隨著文化的車輪不斷向前,有了更加豐富、細膩的發展。思維的優化塑造了更加富有藝術特點的現代文學。從明朝末期“西學東進”到“白話文的嘗試”,再到,使得白話文定型成為文學主流。現代文學的發展經歷了無數次分歧、爭論、交鋒。細微到每一個社會的微小變動中,魯迅、胡適等人為現代文學立下了“汗馬功勞”,于堅、賈平凹等人實現了現代文學的繼承與開拓。
二、現代文學的藝術特點
文學作品體現了人們的情緒和情感,從這一層面來說,它就類似于一副生動的圖畫。畫中集中體現了人們的審美意識形態。作者以文學語言這只畫筆,天馬行空的進行想象,甚至不需要與現實生活相關,單純的表達作者的某種感受或者感情就可以了。現代文學的藝術特點也就是它區別于生活、區別于科學的獨有特點[2]。
1、形象性
現代文學總的藝術特點即——形象性。現代文學的這一點主要是將其與科學著作相區別的。我們都知道,科學著作講究的是高度的思辨性,這一特性賦予科學語言抽象的特點。而現代文學則主要是通過感性、形象的描繪來“繪聲繪色”的傳達作者的情感和情緒。另外,科學著作所采用的科學語言是極富邏輯性的,賦予了科學語言嚴謹的特點。而現代文學所傳達的信息會隨著不同的讀者感受不同而變化,它帶給讀者的更多的是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的體驗。
2、情感性
老舍先生曾經說過:“一篇作品有一篇作品的情調”[3]。文學,就是配合作品的情調而生的,例如,對于作者想要表達的悲哀的情調,在選擇語言的時候,就會去選擇哀傷、低沉的字,增加悲壯氛圍的句子。而讀者在閱讀這種文章的時候,語速就要緩慢,使得“悲情”呼之欲出。文學的情感性不僅僅局限于文章內,我們應當去體會文章的“言外之意”,捕捉作者的情感脈絡,進而得到作者想表達的“意”。
3、音樂性
現代文學的音樂性和形象性、情感性是息息相關的。現代文學的音樂性主要體現在它的語言形式特征方面,例如行文和諧的節奏和韻律,豐富的情感境界等。這些語言形式特征能夠幫助作者塑造更加貼切、真實的情感,使得讀者在閱讀的時候獲得更加強烈的感官體驗。例如,戴望舒的《雨巷》中,多數壓“ang”韻,且交替、反復出現“ang”、“ou”,巧妙的運用了音樂中的練聲方式,體現了現代文學的音樂性。此外,《雨巷》作為一首詩歌,長短句的交錯具有節奏美感,長句富有深情,短句增添了節奏感,使得整首詩歌揚抑有序、朗朗上口、余韻無窮。
4、個性色彩
人物語言是文學作品的重要方面之一,文學作品塑造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現代文學作品重點強調了環境與人物的典型化。筆者此處以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為例,作品中塑造的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等各自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讓人印象深刻。而文學史上,更是留下了眾多個性化的人物形象,例如普希金、葛朗臺等。而作家創作的文學風格格式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例如嚴謹細膩的矛盾、浪漫奔放的郭沫若、沉郁含蓄的魯迅等,常常聞其文就能夠識其人了。
5、朦朧美
如前文所述,文學作品就是傳達作者情感、思想的載體。從這個角度來講,它與音樂、繪畫等藝術作品具有相似的特點,讀者通過閱讀作者塑造的文字,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聯想,來體驗作品中想要表達的藝術形象。然而,由于不同的讀者生活閱歷和想象能力的不同,產生的情感體驗也不盡相同,對于相同的作品勢必會產生不同的見解,這也正是現代文學所追求的,讓讀者“似曾相識”,卻又如同“霧里開花”,現代文學的朦朧美增加了讀者的探索精神和閱讀興趣。
結束語
現代文學是文學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即具有現代意識和現代的復雜特性,又具有文學藝術的美感和魅力。作為傳遞作者情感體驗的載體,現代文學與音樂、繪畫等藝術形式相似,通過形象的塑造人物、語言、背景等因素,使得現代文學作品富有音樂性、個性色彩、朦朧美以及情感性等藝術特點,帶給讀者豐富的情感體驗,并通過文章的“言外之意”,讀起來耐人尋味,讓人深思。
參考文獻:
[1]吳永強.現代文學理論與現代藝術實踐的互文性考察[J].當代文壇,2017(1).
[2]臧文靜.中國現代文學作品封面的圖像藝術——以魯迅作品為例[J].青年文學家,2016(24).
[3]王秋秋.后現代主義文學藝術從多元化到多樣性漸變的社會根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6(3)
作者:王譽璇 單位:山東省濰坊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