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光伏發電項目金融投資風險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分析我國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的主要來源,光伏產業分布特征帶來的投資風險。闡述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的管控對策。
關鍵詞:光伏發電;投資風險;項目管理。
1引言
光伏發電的施工項目較為復雜,施工技術也比較復雜、資金額度較大,使得項目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1-4]。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我國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的主要來源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風險管控對策。
2我國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的主要來源
(1)光伏產業分布特征帶來的投資風險。我國的光伏產業主要使用的是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主要有系統集成企業、光伏組件封裝企業、系統平衡部件制造企業、太陽能電池片制造企業、太陽能多晶硅材料制造企業五大企業;而專用設備制造企業、薄膜太陽能制造企業、系統平衡部件制造企業等都和主產業鏈有關。從我國整體局勢來看,光伏產業鏈的發展呈現金字塔趨勢,下游的企業門檻低、數量較多,規模不夠大,而上游的企業生產規模大,企業投資規模也比較大。而我國光伏產業還不能實現自主研發,還需要進口一些部件,存在技術不密集的問題,從而影響投資管理。(2)政府角色定位偏差帶來的投資風險。從我國形式來看,我國政府管理問題的角色定位存在問題,在進行投資管理時,政府不能將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從而在組織光伏電站投資項目時不能公平公正的對待。政府的首要職責就是發揮其職能,對組建融資平臺的事宜進行探究,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實現現代化治理框架的構建,將分散的城市規劃建設和財政資金集中起來,從而促進城市建設收益模式的完善。就太陽能研發工作而言,政府需要采取特許經營的融資模式。通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帶來的政府補貼收益、特許經營權產生的衍生收益、特許經營產生的經營性收益這三種收益確保光伏電站建設項目的現金流平穩,確保收益的合理性。該融資模式在為光伏電站建設項目融資提供良好環境的同時,還可以利用好社會資源,實現光伏電站的可持續發展。(3)監督管理體系缺失帶來的投資風險。我國光伏發現者投資模式管理方式和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樣,地方的政府部門對光伏發電站都有一定的監管權,就會出現“九龍治水”的情況,導致光伏發電投資項目的風險管理工作不能落實,從而出現風險分擔不合理的情況。(4)相關法律不完善帶來的投資風險。一旦光伏發電投資利益分配不均勻,責任不明確,這就在建設經營過程中出現各種風險;其中,一部分風險來自法律,由于我國光伏發電的法律體系還不夠完善,就會導致項目出現困難,如在項目初期,可能是法律所允許的,但是到生產運維時法律就會禁止。這樣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就會使得項目的開展沒有規范,從而使得各個部門的風險、責任都無法確定,不能實現對風險的控制和管理。(5)風險控制意識缺乏帶來的投資風險。我國政府在建設光伏電站項目方面是全力以赴的,但光伏發電站的建設存在資金需求大、建設周期長的特點,就會使得政府會在其他地方引言投資。而政府部門沒有風險控制意識,單純認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而實際上,光伏發電項目存在的風險還是會存在,且還會由于沒有風險控制意識導致更多風險的發生。
3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的管控對策
(1)加強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的監控。①強化風險管理意識,對于光伏發電項目的投資方而言,必須強化風險管理意識,確保光伏發電投資項目的每一個環節潛藏的風險因素都被及時識別出來,同時落實分析評價并及時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確保投資項目的正常落實。②建立健全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起步較晚,存在構架體系不健全且不成熟的問題,大多數法律法規都與光伏發電投資項目的風險管理不匹配,同時光伏發電投資項目保險有關的規章制度缺失。基于此,各投資方需要結合實際狀況,建立健全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③構建合理的投資項目風險管理責任體系;構建合理的投資項目風險管理責任體系能夠切實提升投資方抵抗風險的能力。投資方應當及時確定關鍵的風險控制點,規避投資風險。(2)預防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風險預防的關鍵性作用在于能夠最大限度降低光伏發電項目各類投資風險出現的概率;所以投資方應當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控措施。這就要求投資方需要充分研究與分析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風險,并制定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①高度重視因自然因素帶來的投資風險問題,在光伏發電投資項目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對施工現場的氣候狀況、光照強度與時間等各方面自然因素實施系統性的研究與分析。②在設計施工方案的時候,相關人員需要對施工單位的資質、運行狀況以及人力資源狀況等實施嚴格的審核。③對施工單位實際運營狀況,包括資產負債率、收益率以及近年的利潤率等重要因素進行全面分析與調查。(3)風險規避。風險規避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對可能出現或者即將出現的各種投資風險實施提前預測,并以此為依據,制定針對性的防控解決措施。如此這樣,就可以避免投資風險帶來的經濟財產損失。基于此,各投資方在對光伏發電項目進行投資的過程中,需要最大限度規避各類政策風險,尤其是部分大型地面光伏發電項目,更需要格外注意對項目合作主體債務以及土地政策向抵觸的風險,因此,需要對投資項目的選址與合作方式進行適當調整。舉例來看,針對屋頂分布式的光伏發電項目而言,投資方需要對新建屋頂資源的各個關鍵方面進行嚴格審核,包括開工許可證、規劃許可證、土地證以及房屋產權證等四證保證齊全。這樣就能夠確保屋頂的租賃權在整個光伏發電項目全生命周期內不會出現變動,從而帶來投資風險。(4)風險控制。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的控制工作主要分為兩大塊進行:①預防與控制投資風險。②制定與之對應的應急處理方案。具體來看,因為光伏發電項目存在較多誘因引發投資風險。在實際防控期間需要結合投資項目的實際要求,針對各種風險因素實施有效的控制。這就要求投資方的風險管理人員需要全面、深入研究與分析各類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的誘發因素。同時制定出切實可行且合理的解決措施,及時將投資風險消滅在“搖籃中”。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風險管理人員需要高度重視光伏發電項目的選址、地理方位、交通運輸、地質與地形、太陽能資源、電網的實際距離等多個關鍵因素進行全面分析。除此之外,在制定風險控制方案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入投資風險的預警與預防措施,從而將投資風險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5)風險轉移。風險轉移顧名思義,就是將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轉移到第三方,通常都是借助合同的方式進行轉移。因此,風險管理人員需要在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制定一定的建設保險與財產保險。同時,在已經建成的項目中加入光伏項目財產保險一切險與光伏項目公眾責任險等各類有效的保險體系,避免投資項目的運維風險,確保項目投資的收益率,保障投資方的合法權益。
4結語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光伏發電項目正面臨著資金補貼不斷下調,政策不斷變化,系統運維分散以及并網接入難度大等各種問題,使得項目投資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風險。因此,為了實現光伏發電項目與電力市場進行良性對接,提高項目的投資效益。相關管理人員需要結合實際狀況,從多個角度入手,強化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的管控,從而提高項目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王立.A企業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分析與評價[D].江蘇:東南大學,2018.
[2]張濤,張鳳娜.光伏發電項目的投資風險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14):387.
[3]李建周,張天文,劉杰斌,虞巧玲,陸川.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分析[J].中國高新科技,2018(06):71-73.
[4]李建周,張天文,劉杰斌,虞巧玲,陸川.基于AHP層次分析法的光伏發電項目風險管理[J].中國高新科技,2018(05):76-78.
作者:白學凱 李淑君 單位: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非洲能源項目工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