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會計準則論文范文

        新會計準則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會計準則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會計準則論文

        第1篇:新會計準則論文范文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公允價值;會計報表

        無論是企業的內部管理,還是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和政府各部門,會計信息都是信息利用者們重要的決策信息之一。會計報表是會計信息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會計信息外部使用者經常所能看到的重要決策依據。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了一套新的會計準則,包括基本準則和38個具體準則。新準則的變化,對會計報表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如何理解會計報表?作者從以下二個方面淺談自己的看法。

        一、新的會計準則下會計報表信息具有以下特點

        1.會計信息易受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影響,也更容易被管理當局人為操縱或控制。會計上強調“實質重于形式”,如融資租入固定資產也作為本企業固定資產核算;但是從法律意義上講,該固定資產并非是屬于本企業所有;從經濟業務的實質上看,由于本企業承擔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因此會計作為本企業固定資產核算。經濟業務的實質需要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不同的會計人員判斷結果可能存在重大的差異。比如,投資性房地產的價值,即使讓專業資產評估師去估價,也很難得到統一的結果;同時房地產市場價格本身也會出現暴漲和暴跌現象(如2006—2008年)。會計人員可能會根據管理當局的要求來靈活選用估價方法,這樣出具的會計報表就會誤導會計信息外部使用者決策。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否具有商業實質,外部人員很難知道,至于公允價值是否公允,外部人員更是難以知曉;由此產生的損益是否真實、公允就令人懷疑。長期資產減值準備提取是否合理、足額和充分,易受管理當局控制;會計人員可能會根據管理當局的要求來人為調節利潤,少提或不提長期資產減值準備。

        2.經營業績的波動性增大,投資者應關注近三年利潤的平均水平及發展趨勢。新準則廣泛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對會計上的經營業績影響很大。比如,新會計準則對原來采用成本法計量的短期投資,現在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在交易性金融資產中核算;2006年初上證股價指數1300點左右;2007年10月上證股價指數6000點以上,到2008年9月降到1800點左右,不到一年的時間,很多股票跌幅高達70%,以公允價值計量會更清楚反映資產的真實情況;而以成本法計量就難以反映這樣的變化。與之相對應的是:資產的價值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利潤水平會出現更大變化,會因此產生巨額的利潤或虧損。這種非主營業務形成的利潤或虧損穩定性較差,僅以此來判斷企業未來收益狀況可靠性較差;投資者應關注最近三年利潤的平均水平及發展趨勢,尤其應當關注主營業務的盈利水平及未來走勢。

        3.凈利潤與現金流量的差額增大,更應關注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會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不能等同于實際的變現金額,使凈利潤與現金流量的差額增大。有些企業凈利潤可能很大,但現金流量可能為負數,不得不采用負債或權益融資(如中國石油2007、2008兩年分別以股票和債券融資)。而能夠用于股利支付的是現金流量,特別是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更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因此,進行財務分析時更應關注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4.會計報表本身的可理解性較差。會計報表的外部使用者更應關注會計報表的附注,并且會計報表附注的內容更加翔實。認真閱讀會計報表附注,將會更準確地把握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如,新會計準則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均以凈值列示,我們無法從報表本身讀到有關資產的期初、期末賬面價值;已計提的折舊或攤銷、資產減值準備等。會計報表附注包括八項內容;其中,報表重要項目說明就有31個小的項目,能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我們通過閱讀報表重要事項說明,可以知道資產的期初、期末的賬面價值,計提減值準備等情況;也可以知道營業收入的構成及本期、上期發生額等信息;還可以了解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減值損失、營業外收支、非貨幣換等的詳細內容。認真閱讀報表及其附注,我們才能更準確把握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二、新準則與統一企業會計制度的差異

        新會計準則變化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增加了投資性房地產、金融資產和應付職工薪酬三項內容。(1)投資性房地產是指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者兩者兼有的房地產。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和已出租的建筑物。對投資性房地產可以選用成本模式或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而統一企業企業會計制度對土地使用權在“無形資產”科目核算,且采用直線法攤銷,直接沖減“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建筑物則在“固定資產”科目核算,一般按使用年限法攤銷。投資性房地產計量有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模式。投資性房地產如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與統一企業企業會計制度核算方法相比,比較相似,均需計提折舊或攤銷,但會計科目發生了變化,新增了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科目,計提折舊或攤銷方法未發生變化;若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與統一企業會計制度核算方法相比,會產生較大的差異。在公允價值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無須計提折舊或攤銷,在資產負債表日按其公允價值調整其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2)金融資產主要包括庫存現金、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貸款、墊款、其他應收款、應收利息、債權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投資、衍生金融資產等。其中變化較大的是原來在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中核算的股票和債券投資,新會計準則在“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三個會計科目核算。新的會計準則保留了長期股權投資,取消了短期投資和長期債權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兩個會計科目均以公允價值進行核算,與統一企業會計制度核算差異較大,新的核算方法更能反映資產的市場價值。(3)應付職工薪酬是將原計入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工會經費、教育經費內容并入其中,對會計報表影響不大。

        2.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的核算范圍發生了變化。原來規定母公司對持有的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按權益法核算,新的會計準則要求母公司對持有的對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在其日常核算及個別財務報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再調整為權益法。將這種調整作為會計政策變更來處理,運用追溯調整法進行調整。

        3.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核算變動較小,主要是企業不得采用后進先出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商品流通企業原計入營業費用的運費保險費等進貨費用也計入存貨的采購成本。固定資產費用化的后續支出,不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的,應在發生時計入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不得采用預提和待攤方式處理。

        4.關于資產減值損失,新準則要求在可能發生減值跡象時進行估計;統一企業會計制度要求年終時預計。新準則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而統一企業會計制度則可以轉回(存貨等的減值不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其減值有可能轉回)。

        5.關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新準則強調是否具有商業實質,具有商業實質的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計量,確認損益;不具有的則以賬面價值計量,不確認損益;統一企業會計制度僅對收到補價部分確認損益,不強調商業實質。

        6.關于債務重組,新準則以公允價值計量,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超過清償債務資產的公允價值部分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統一企業會計制度按賬面價值入賬,差額計入資本公積。新準則下,公司可以通過債務重組獲利,成為利潤的一大來源(為防止上市公司中的ST公司人為調節利潤,證監會制定了一定措施來防止類似的事情發生)。

        7.關于外幣折算,最大的變化就是收到外幣投資時以收到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再使用合同匯率,也不使用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因此外幣投入資本不會產生匯兌差額。

        8.關于會計報表,增加了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資產負債表中取消了待攤費用與預提費用,增加了庫存股和交易性金融負債項目;將投資類業務分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合并了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等進應付職工薪酬,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等均以凈額列示。利潤表中對投資收益重新分類,將所有減值匯集成一個項目,增加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都作為營業利潤的組成部分。合并利潤表中的凈利潤包括少數股東的利潤。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夏冬林,等.新會計準則對財務報表的影響[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7.

        第2篇:新會計準則論文范文

        一、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能有效地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為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滿足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和企業管理層等有關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求,新會計準則作了以下主要變革:除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以外引入了公允價值等計量屬性,存貨管理辦法變革,資產減值準備計提變革,債務重組方法變革,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變革,合并報表基本理論變革和金融工具準則變革,這些變革的核心都是為了有效地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新會計準則強調,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正式確定主要的會計計量屬性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以及公允價值,并比較全面地在我國的會計準則體系中導入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如對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確認時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期末按照公允價值對金融資產進行后續計量,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對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將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對于債權人的讓步,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以轉讓非現金資產的方式進行債務重組的,債務重組利得以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來確定的,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資產轉讓損益,計入當期損益。對于套期業務,確認浮動盈虧,并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有關套期合約的公允價值,以幫助投資者更有效地把握公司在套期業務上面臨的風險。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相比,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在確定公允價值的應用范圍時,更充分地考慮了我國的國情,作了審慎的改進。比如投資性房地產,減少了含有較多假設的估值技術的應用,即在一些領域,要求只有在存在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時,才允許相關性的進一步運用。

        新會計準則充分考慮了中國特殊的經濟環境和會計環境,修訂了若干業務核算準則,較多地壓縮了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的選擇項目、限定了企業利潤調節的空間范圍,規范和控制企業對利潤的人為操縱,壘實經營業績,提高利潤質量。如:存貨發出計價,取消“后進先出法”;計提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減值準備,不得轉回,只允許在資產處置時再進行會計處理;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以賬面價值作為會計處理的基礎,放棄使用公允價值,以避免利潤操縱;擴大合并報表范圍,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納入合并報表范圍,而不以股權比例作為衡量標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初始確認和后續計量均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

        新會計準則更加注重經濟實質。如現行規定,只有與購建固定資產相關的專門借款所產生的借款費用,在符合規定的資本化條件的情況下,才可以予以資本化,不直接確認為當期損益。而新準則對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和可以資本化的借款費用方面,向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進一步趨同,允許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生產活動才能達到可銷售狀態的存貨,其所占用的借款資金的相應借款費用也可以予以資本化。另外,可以予以資本化的借款費用,不再限定于由專門借款產生的,一般借款如被用于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也應當資本化。上述借款費用資本化對象和范圍的擴大,更能反映交易的經濟實質。又如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新準則規定商業實質會計處理原則,并規定在確定是否具有商業實質時,企業應當關注交易各方之間是否存在關聯方關系,關聯方關系的存在可能導致發生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再如,新準則規定合并報表范圍的確定以控制的存在為基礎,凡母公司對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納入合并范圍,而不一定考慮股權比例。同時,準則排除了比例合并方法,要求業務與母公司差異較大的子公司也應納入合并范圍;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續經營的,也應納入合并范圍。

        二、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境內外資本市場信息的可比性

        新會計準則,順應了資本市場對會計信息的需求,能夠為全球投資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財務信息,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慣例的趨同。這種制度安排,有利于進一步夯實企業資產質量,充分揭示財務風險,正確衡量經營業績,為實現向投資者、債權人和社會公眾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鑄牢了基礎,在關鍵環節和根本實質上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中國會計準則委員會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理事會此前簽署的“聯合聲明”,對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的事實予以了確認和肯定。因此,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實施,將大大提高A股公司的會計信息與中國香港市場及美國、歐洲等境外市場的可比性,更有利于分析人員進行估值比較。當然,新的會計準則只是反映公司價值的“一面清晰度更高的鏡子”,其本身不會增加公司價值,但能促使投資者去更好地發現公司內在價值。可比性的提高所帶來的影響并不僅僅局限于股票估值這樣一個技術領域,而且還會降低中國投資人了解境外上市公司的成本,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出去”;同時,也會降低境外戰略投資者了解境內上市公司的障礙。因此,會計準則的趨同,能減少相互之間理解會計政策與會計信息的隔閡,必將促進國際間的貿易與投資活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獲得國際認可將有助于促進中國企業在境外融資,降低融資成本,提高市場效率,全面促進中國經濟的進一步市場化和國際化。

        三、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有利于規范我國金融工具會計核算,促進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

        金融工具會計準則一直是國際會計準則中比較復雜的內容。如何有效地對金融工具進行確認和計量,完善金融工具會計準則體系,一直以來是各國政策制訂部門的重要工作。我國在全面借鑒IAS32、IAS39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出臺了《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金融資產轉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報》等金融工具會計準則。這四項準則各有側重、相互關聯、邏輯一致,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其核心是將金融衍生工具納入表內核算并按公允價值計量,相關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或所有者權益。同時規定,企業如開展套期保值業務可以選擇使用套期會計方法,但必須符合嚴格的條件,對公允價值套期、現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經營凈投資套期等區分進行會計處理;企業的會計處理應當根據各單項金融工具的特點及相關信息的性質將其進行適當歸類,以揭示金融工具的潛在風險。因此,新會計準則的建立,標志著我國金融工具會計處理與國際會計準則全面接軌,有利于規范金融工具特別是衍生工具會計預警系統,及時揭示和披露交易決策的相關信息,引導衍生工具的有效運作,提高金融信息可比性和透明度。

        新會計準則解決了衍生金融交易不能進行會計核算的難題,其積極作用非常明顯。由于新準則堅持以公允價值計量,強調運用套期會計,趨向于原則導向,允許會計人員進行專業判斷等,必將對金融會計實務和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產生深遠的歷史影響。因此,必須嚴格金融機構信息披露,全面披露經營業績、財務狀況、風險管理策略及做法、風險管理量化信息、會計政策以及主體業務經營管理與公司治理結構,確保披露信息的全面、及時、可靠、可比;強化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術和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對套期行為的有效性進行持續評價,確保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內確認和計量,嚴格套期會計處理。

        四、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能促進財務信息披露更加透明

        第3篇:新會計準則論文范文

        自財政部于1999年《(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有關會計處理問題補充規定》,要求計提包括壞賬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存貨跌價準備和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在內的四項準備之后,2000年頒布的《企業會計制度》又將計提減值準備的范圍擴大到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和委托貸款。但在2006年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頒布之前,我國還沒有統一的資產減值會計準則,對各項資產減值的規定散見于各個獨立的具體會計準則之中,對于很多具體問題沒有詳細統一的規定。會計實務中存在著企業主觀隨意計提減值準備的現象。有學者對資產減值的計提進行了實證研究,如梅良勇、文豪、汪海粟、湯湘希(2007)的實證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為了使凈資產收益率達到監管部門的要求,可能利用無形資產減值準備進行盈余操縱;劉霞玲、程呈(2006)基于我國服裝行業上市公司的調查,認為企業資產減值準備提取的主觀隨意性大,依然是企業操縱經營業績的有力工具。新企業會計準則包括了資產減值會計準則,即《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對資產減值會計核算有了較為詳細統一的規定,這對抑制企業主觀隨意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有積極的作用。筆者認為,為了保證資產減值會計準則的有效實施,最大程度地抑制企業主觀隨意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根本措施是規范資產減值會計核算所依據的原始憑證。財務會計的基本程序是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而確認和計量的原始資料是原始憑證,若不對資產減值原始憑證進行規范,勢必會造成資產減值確認、計量的無序狀態,最終影響資產減值會計準則的有效實施。

        二、資產減值會計核算對原始憑證的要求

        (一)表明資產可能發生減值的證據《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列示了表明資產可能發生減值的跡象,需要的證據有:(1)資產的市價當期大幅度下跌的證據。(2)企業經營所處的經濟、技術或者法律等環境在當期或者將在近期發生重大變化的證據;資產所處的市場在當期或者將在近期發生重大變化的證據;這些變化會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的分析性證據。(3)市場利率或者其他市場投資報酬率在當期已經提高的證據(市場利率或者其他市場投資報酬率影響企業計算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折現率)。(4)資產實體已經損壞的證據和表明資產已經陳舊過時的證據。(5)資產已經或者將被閑置、終止使用或者計劃提前處置的證據。(6)表明資產的經濟績效已經低于或者將低于預期的企業內部報告。(7)其他表明資產可能已經發生減值的證據。

        (二)計量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證據《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規定,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

        一是資產公允價值的證據。資產的公允價值首先應當根據公平交易中銷售協議價格確定;不存在銷售協議但存在資產活躍市場的,應當按照該資產的市場價格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在不存在銷售協議和資產活躍市場的情況下,應當以可獲取的最佳信息為基礎,估計資產的公允價值,可以參考同行業類似資產的最近交易價格或者結果。可見,確定資產公允價值需要的證據包括公平交易的銷售協議、資產市場價格的證據、同行業類似資產的最近交易價格或者結果的證據。

        二是處置費用的證據。處置費用包括與資產處置有關的法律費用、相關稅費、搬運費以及為使資產達到可銷售狀態所發生的直接費用等。預計資產處置費用需要的證據包括資產處置方案、法律顧問或律師意見書、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企業的相關歷史數據等。

        三是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證據。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應當綜合考慮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使用壽命和折現率等因素。(1)預計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應當以經企業管理層批準的最近財務預算或者預測數據,以及該預算或者預測期之后年份穩定的或者遞減的增長率為基礎。企業管理層如能證明遞增的增長率是合理的,可以遞增的增長率為基礎。在對預算或者預測期之后年份的現金流量進行預計時,所使用的增長率除了企業能夠證明更高的增長率是合理的之外,不應當超過企業經營的產品、市場、所處的行業或者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的長期平均增長率,或者該資產所處市場的長期平均增長率。這需要企業最近財務預算或者預測數據作為證據,需要企業經營的產品、市場、所處的行業或者所在國家或地區的長期平均增長率,或者該資產所處市場的長期平均增長率的證據。(2)確定資產使用壽命需要相應的依據。(3)折現率的確定通常應當以該資產的市場利率為依據;無法從市場獲得的,可以使用替代利率估計折現率,替代利率可以根據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增量借款利率或者其他相關市場借款利率作適當調整后確定。這需要資產的市場利率或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增量借款利率或者其他相關市場借款利率的證據。

        (三)認定資產組的證據資產組的認定應當以資產組產生的主要現金流入是否獨立于其他資產或者資產組的現金流人為依據,同時,在認定資產組時,應當考慮企業管理層管理生產經營活動的方式和對資產的持續使用或者處置的決策方式等。這需要企業的內部報告作為證據。三、規范資產減值原始憑證的設想

        (一)修改原始憑證的定義原始憑證又稱原始單據,是在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時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記錄、證明經濟業務已經發生或完成的原始依據,是進行會計核算的原始資料。原始憑證按其形成可以分為外來原始憑證和自制原始憑證兩類。外來原始憑證是在經濟業務活動發生或完成時,從其他單位或個人直接取得的原始憑證,如購貨時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付出現金時收到的收據,出差時取得的飛機票等。自制原始憑證是指由本單位內部經辦業務的部門和經辦人員,在執行或完成某項經濟業務時填制的,僅供

        本單位內部使用的原始憑證,如收料單、產品出庫單、折舊計算表等。無論是外來原始憑證還是自制原始憑證,都是對已發生的經濟業務的記錄。但從上述列舉的資產減值原始憑證可以看出,這些原始憑證并不是“在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時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記錄、證明經濟業務已經發生或完成的原始依據”,因為資產減值的會計核算并沒有與之對應的實際發生的諸如購貨、領用等經濟業務。即按照目前原始憑證的定義,新會計準則所要求的資產減值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不能稱之為“原始憑證”,雖然其具備原始憑證的本質特征,即會計核算的原始資料。除資產減值會計核算外,新企業會計準則中有很多會計核算事項都沒有與之對應的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如滿足條件的投資性房地產、生物資產和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預計負債、股份支付的核算等,這些會計核算所依據的原始資料自然也不符合原始憑證的定義。這說明在新會計準則下,原始憑證的定義已不恰當了。因此,首先有必要修改原始憑證的定義,以便將資產減值等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作為原始憑證包括進來;其次,對這些原始依據按照原始憑證來進行規范管理。

        (二)進一步規范資產減值原始憑證《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對原始憑證的要素、取得或填制、傳遞和保管做出了相應規范。由于資產減值原始憑證與傳統原始憑證有著重大區別,對資產減值原始憑證必須加以特殊規范。

        相對于傳統原始憑證,憑證要素需有所增減。《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要求原始憑證必須具備齊全的要素:憑證的名稱;填制憑證的日期;填制憑證單位名稱或者填制人姓名;經辦人員的簽名或者蓋章;接受憑證單位名稱;經濟業務內容;數量、單價和金額。對這些要素的增減包括:(1)經辦人員的簽名或者蓋章可以刪掉,因為沒有對應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2)經濟業務內容改為經濟事項內容,同樣因為沒有對應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3)增加“審核人的簽名或蓋章”。《會計法》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要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鑒于資產減值原始憑證的重要性及復雜性,所有原始憑證都要經過會計主管審核并簽名或蓋章。(4)對企業內部部門或內部單位填制的原始憑證,除要有填制人的簽名或蓋章之外,還要有內部部門或內部單位負責人的簽名或蓋章。如預計資產的處置費用時,資產處置方案等相關技術資料應由相關工程技術部門負責人簽名或蓋章;財務預算或預測數據應由財務部門負責人簽名或蓋章,而財務預算或預測數據所依據的業務預算應由業務部門負責人簽名或蓋章;公平交易的銷售協議用來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時,應由銷售部門負責人簽名或蓋章。這樣可明確責任,由內部填制人員和內部部門、單位負責人對自制原始憑證的真實性負責。

        關于填制單位名稱,有些資產減值原始憑證需要從企業外部取得,如資產市價的證據、市場利率或者其他市場投資報酬率的證據、企業經營的產品、市場、所處的行業或者所在國家或地區的長期平均增長率的證據、同行業類似資產的最近交易價格或者結果的證據、法律顧問或律師意見書等。為保證這些外來原始憑證的權威性和真實性,對填制單位必須有所要求。如企業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證券資產的市價證據,應由證券經營機構作為填制單位蓋章;房地產的市價證據,應由房地產管理部門作為填制單位蓋章;企業經營的產品、市場、所處的行業或者所在國家或地區的長期平均增長率的證據應由統計部門作為填制單位蓋章等。這樣既可保證外來原始憑證的權威性,又可做到責任明確,由外部填制單位對外來原始憑證的真實性負責。

        第4篇:新會計準則論文范文

        新會計準則自2007年開始執行到今年,已經8年了,在各類企業執行的過程提出了很多問題,準則也在不斷修訂、完善,可理解性增強了,可操作性難度降低了,降低了鐵路運輸企業執行新準則的難度。同時,很多企業在執行新準則的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鐵路運輸企業借鑒,實現由企業會計制度向會計準則的順利過渡。

        2鐵路運輸企業執行新準則面臨的問題

        2.1對執行新準則的認識不到位

        鐵路運輸企業開始執行新會計準則,對會計人員來講,是一件大事,但對于一些業務部門看來,這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與各自的業務不相關,這與鐵路運輸企業的經營管理觀念有關。一直以來,鐵路運輸企業都存在重生產、輕管理的思想,一切都得為安全生產讓路,對財務管理工作沒有足夠的理解、配合和支持,認為財務人員就是報銷、發工資,沒有生產部門重要。這種觀念無形中對執行新準則形成障礙,增加了執行的難度。再者部分基層會計人員認為執行新準則是上級財務部門的事,在思想上不積極、不主動。

        2.2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不足

        新會計準則引入了新的會計理念,會計核算方法也與現行鐵路運輸企業會計核算方法大相徑庭,這對鐵路運輸企業的會計人員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新準則要求會計人員要在準確理解準則的基礎上,擁有更強大職業判斷能力,而鐵路運輸企業實行三級管理模式,從總公司、各鐵路局到基層站段,會計人員眾多。在年齡結構上,有50后的老會計,也有90后的小會計;在專業知識結構上,有財會博士也有財會中專生,專業素質參差不齊。而且現有的會計人員已經習慣了規定詳細的會計制度,形成了固有的思維模式,很少有自由空間,對新事物缺乏新準則要求具備的專業判斷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和新準則的執行效果。

        2.3執行新準所需的信息缺乏有效的平臺和系統支持

        新會計準則中的經濟事項的計量很多使用公允價值,準則中闡述公允價值是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在現實中,我們知道股票當日的收盤價是其公允價值,但不是所有的資產或負債具有股票這樣容易獲得的公允價值的信息平臺,如何確定其公允價值?在目前情況下,還沒有一個專門的信息平臺和系統能象證券交易系統,可以提供會計計量所需的公允價值信息,這給企業的核算帶來困難,增加了操作難度。

        2.4會計工作難度加大,工作量加大

        新會計準則更為復雜,工作量也更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原有的會計科目體系,按照新準則的規定重新建立新的會計科目體系,增加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第二,按照新準則的規定,在首次執行日,企業應當對所有的資產、負債和所有這權益進行重新分類、確認和計量,并編制初期資產負債表。在編制初期資產負債表時,要對長期股權投資、解除與職工勞動關系的預計負債、資產負債的帳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形成的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以及對持有的金融資產重新劃分而進行追溯調整。首份年度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上年度按照企業會計準列報的比較信息,財務報表項目的列報發生變更的,應當對上年度比較數據按照新準則的列報要求進行調整。對鐵路運輸企業來說,該項工作的工作量相當大。第三,新會計準則中的很多事項要求設置備查簿,這也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

        3解決問題的對策

        3.1轉變觀念,完善執行新準則的各項配套工作

        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是生產經營管理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在現代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中地位極其重要。鐵路運輸企業的管理者應該轉變觀念,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號召全員參與,明確分工,加強協作,支持配合財務部門的工作,順利執行新會計準則,確保財務工作正常、有序運轉。

        3.2加強會計人員執業培訓,提高專業水準

        第5篇:新會計準則論文范文

        一、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能有效地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為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滿足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和企業管理層等有關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求,新會計準則作了以下主要變革:除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以外引入了公允價值等計量屬性,存貨管理辦法變革,資產減值準備計提變革,債務重組方法變革,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變革,合并報表基本理論變革和金融工具準則變革,這些變革的核心都是為了有效地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新會計準則強調,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正式確定主要的會計計量屬性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以及公允價值,并比較全面地在我國的會計準則體系中導入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如對于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確認時按照公允價值計量,期末按照公允價值對金融資產進行后續計量,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對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將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對于債權人的讓步,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以轉讓非現金資產的方式進行債務重組的,債務重組利得以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來確定的,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資產轉讓損益,計入當期損益。對于套期業務,確認浮動盈虧,并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有關套期合約的公允價值,以幫助投資者更有效地把握公司在套期業務上面臨的風險。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相比,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在確定公允價值的應用范圍時,更充分地考慮了我國的國情,作了審慎的改進。比如投資性房地產,減少了含有較多假設的估值技術的應用,即在一些領域,要求只有在存在一定程度的可靠性時,才允許相關性的進一步運用。

        新會計準則充分考慮了中國特殊的經濟環境和會計環境,修訂了若干業務核算準則,較多地壓縮了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的選擇項目、限定了企業利潤調節的空間范圍,規范和控制企業對利潤的人為操縱,壘實經營業績,提高利潤質量。如:存貨發出計價,取消“后進先出法”;計提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減值準備,不得轉回,只允許在資產處置時再進行會計處理;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以賬面價值作為會計處理的基礎,放棄使用公允價值,以避免利潤操縱;擴大合并報表范圍,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納入合并報表范圍,而不以股權比例作為衡量標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初始確認和后續計量均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

        新會計準則更加注重經濟實質。如現行規定,只有與購建固定資產相關的專門借款所產生的借款費用,在符合規定的資本化條件的情況下,才可以予以資本化,不直接確認為當期損益。而新準則對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和可以資本化的借款費用方面,向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進一步趨同,允許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生產活動才能達到可銷售狀態的存貨,其所占用的借款資金的相應借款費用也可以予以資本化。另外,可以予以資本化的借款費用,不再限定于由專門借款產生的,一般借款如被用于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也應當資本化。上述借款費用資本化對象和范圍的擴大,更能反映交易的經濟實質。又如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處理,新準則規定商業實質會計處理原則,并規定在確定是否具有商業實質時,企業應當關注交易各方之間是否存在關聯方關系,關聯方關系的存在可能導致發生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再如,新準則規定合并報表范圍的確定以控制的存在為基礎,凡母公司對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納入合并范圍,而不一定考慮股權比例。同時,準則排除了比例合并方法,要求業務與母公司差異較大的子公司也應納入合并范圍;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續經營的,也應納入合并范圍。

        二、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境內外資本市場信息的可比性

        新會計準則,順應了資本市場對會計信息的需求,能夠為全球投資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財務信息,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慣例的趨同。這種制度安排,有利于進一步夯實企業資產質量,充分揭示財務風險,正確衡量經營業績,為實現向投資者、債權人和社會公眾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鑄牢了基礎,在關鍵環節和根本實質上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中國會計準則委員會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理事會此前簽署的“聯合聲明”,對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的事實予以了確認和肯定。因此,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實施,將大大提高A股公司的會計信息與中國香港市場及美國、歐洲等境外市場的可比性,更有利于分析人員進行估值比較。當然,新的會計準則只是反映公司價值的“一面清晰度更高的鏡子”,其本身不會增加公司價值,但能促使投資者去更好地發現公司內在價值。可比性的提高所帶來的影響并不僅僅局限于股票估值這樣一個技術領域,而且還會降低中國投資人了解境外上市公司的成本,有利于中國企業“走出去”;同時,也會降低境外戰略投資者了解境內上市公司的障礙。因此,會計準則的趨同,能減少相互之間理解會計政策與會計信息的隔閡,必將促進國際間的貿易與投資活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獲得國際認可將有助于促進中國企業在境外融資,降低融資成本,提高市場效率,全面促進中國經濟的進一步市場化和國際化。

        三、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有利于規范我國金融工具會計核算,促進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

        金融工具會計準則一直是國際會計準則中比較復雜的內容。如何有效地對金融工具進行確認和計量,完善金融工具會計準則體系,一直以來是各國政策制訂部門的重要工作。我國在全面借鑒IAS32、IAS39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出臺了《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金融資產轉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報》等金融工具會計準則。這四項準則各有側重、相互關聯、邏輯一致,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其核心是將金融衍生工具納入表內核算并按公允價值計量,相關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或所有者權益。同時規定,企業如開展套期保值業務可以選擇使用套期會計方法,但必須符合嚴格的條件,對公允價值套期、現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經營凈投資套期等區分進行會計處理;企業的會計處理應當根據各單項金融工具的特點及相關信息的性質將其進行適當歸類,以揭示金融工具的潛在風險。因此,新會計準則的建立,標志著我國金融工具會計處理與國際會計準則全面接軌,有利于規范金融工具特別是衍生工具會計預警系統,及時揭示和披露交易決策的相關信息,引導衍生工具的有效運作,提高金融信息可比性和透明度。

        新會計準則解決了衍生金融交易不能進行會計核算的難題,其積極作用非常明顯。由于新準則堅持以公允價值計量,強調運用套期會計,趨向于原則導向,允許會計人員進行專業判斷等,必將對金融會計實務和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產生深遠的歷史影響。因此,必須嚴格金融機構信息披露,全面披露經營業績、財務狀況、風險管理策略及做法、風險管理量化信息、會計政策以及主體業務經營管理與公司治理結構,確保披露信息的全面、及時、可靠、可比;強化金融機構風險管理,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術和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對套期行為的有效性進行持續評價,確保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內確認和計量,嚴格套期會計處理。

        四、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能促進財務信息披露更加透明

        第6篇:新會計準則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會計準則 新會計準則 新會計準則體系 會計職業

        [論文摘要]隨著改革進一步深化,要求企業會計核算法規要順應市場經濟對會計信息的需求,能為全球投資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財務信息。特別是加入WTO后,會計準則國際化趨同需要也日益迫切,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新會計準則體系呼聲越來越高。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國際趨同,向世界發出了清晰的信號,那就是中國的會計職業界致力于提高透明度和執行高水準的執業準則,這不僅有利于會計職業,更為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國民眾和整個中國經濟。

        一、擁有較多投資房產的上市公司受益匪淺

        《企業會計準則第3號 投資性房地產》中為企業的投資性房地產提供了成本模式與公允價值模式兩種可選擇的計量模式。在成本模式下,投資性房地產將比照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準則計提折舊或攤銷,并在期末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在確認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取得的情況下,企業也可以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折舊、減值或土地使用權攤銷價值直接反映在公允價值變動中,并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中反映。因此,對企業利潤產生的影響。不再單獨計提折舊和減值準備。但新準則又明確規定投資性房地產是指能夠單獨計量和出售的,企業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而持有房地產,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或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等。這樣,在當前房價持續上漲的大背景下,擁有較多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或持有待升值的土地使用權的商業、房地產類企業,將會從中受益。投資性房地產新會計準則的頒布有可能成為股價表現的催化劑。當然,由于投資性房地產不再計提折舊和減值準備,所以在增加企業利潤的同時,在嚴格的稅收制度下,相應也會增加企業實際交納的所得稅,導致投資性房地產現金流下降,從而降低公司價值。

        二、無形資產準則帶來的經濟后果

        在新頒布的無形資產準則中,將企業的研發與開發支出區別對待,允許將開發支出予以資本化。準則將無形資產的開發劃分為兩個階段: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計人當期損益,即費用化;而開發費用如果能夠滿足相關條款規定時,可以進行資本化處理計人無形資產。

        研發費用資本化有利于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科技及創新企業的業績,減輕經營者在開發階段的利潤指標壓力,并且提高這些企業在研發投入上的熱情。因此,研發經費的資本化具有明顯的后效性。

        由于研發支出的特殊性,與之相關的經濟后果可以用以下例子進行說明,國資委對中央企業考核指標是利潤總額和凈資產收益率。國資委作為國有資產的管理者,非常重視對企業利潤和凈資產的管理,凡是導致企業利潤下降的行為都是消極的行為,由于研發費用從支出到收益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往往超過管理當局的任期,很容易產生“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的效果,這就會導致管理當局減少研發支出等,這對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極為不利。如果能夠將研發費用予以資本化,對促進企業投資研發是有積極作用的,企業可以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身產品的質量,使得企業的產品更加具有競爭力。

        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盡管目前我國GDP增長很快,但我國企業做的更多的是“世界加工廠”,我國企業自主的品牌、自有專利、自主開發的技術很少,研發的投入與國外相比也是少得可憐,研發費用資本化的會計政策對使我們的社會成為創新型的社會,增強我國企業整體的競爭力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三、新準則對價值計量基礎運用謹慎,即非主導性和較為苛刻的限制條件

        盡管我國新會計準則中已較為廣泛地運用了這些價值計量基礎,但這種運用又是有條件的、謹慎的。我國新會計基本準則明確規定:“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采用歷史成本”。這實際上是在強調歷史成本計量基礎在我國會計計量中占主導地位,即在堅持以歷史成本計量為基礎的前提下,引入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計量基礎。在具體準則中,幾乎所有用到價值計量基礎的地方都一般規定要以歷史成本進行計量,在滿足一定的條件時才可以用價值計量基礎進行計量。另一方面,我國新會計準則對價值計量基礎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用,設定了較為苛刻的限制條件。例如,《企業會計準則第3號 投資性房地產》明確規定:企業應在資產負債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但如果有確鑿證據表明其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地取得,應當運用公允價值計量基礎;并且規定運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應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必須有活躍的房地產交易市場;二是企業能夠從房地產交易市場上取得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及其他相關信息。

        四、分析盈利構成,重點關注主營業務利潤

        主營業務利潤是公司基本經營活動的成果,也是其一定期間獲得利潤中最主要、最穩定的來源。具有穩定性和持續性。主營業務利潤在凈利潤中占領先地位,說明盈利質量穩定,反之,則說明盈利構成不合理,盈利質量不穩定。新準則中的一些規定,如債務重組的損益化。雖然會影響到凈利潤的大小。但并不會影響主營業務利潤的大小。公司的盈利操縱行為也不影響主營業務利潤。此時,要排除債務重組損益化等對盈利質量的不利影響。就必須認真分析盈利構成。盡量不用凈利潤而用主營業務利潤指標來衡量盈利質量。盡可能運用現金流量分析法 FASB在其備忘錄中曾經提到,盈利轉化為現金的程度是衡量盈利質量好壞的重要依據。現金流量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計算出現金流入和流出的差額,與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計算出的會計利潤存在應計項目調整差異。一般來說,運用應計項目分期處理的不同方式操縱盈利的手段只能改變賬面的盈利。并不能改變現金流量。因此,現金流量指標比利潤指標更客觀和真實。投資者應盡可能運用現金流量分析法。即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現金凈流量,分別與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凈利潤進行比較分析,以判斷上市公司的盈利的真實性和持續性。

        五、總結

        新的會計準則實現了與國際權威會計準則的“實質性趨同”。它作為進一步完善中國資本市場的配套法規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著很大的約束作用,對于規范我國上市公司市場,保護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利益有著重要意義。當然,新會計準則還有許多有待成熟與改善的地方,這一方面要求不斷引入西方先進理念,進一步完善我國會計準則體系;另一方面更要充分結合我國實際,制定出適宜我國市場環境的會計準則體系。

        參考文獻

        [2]周文濤、方曉彤,淺析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的影響[J]. 財會研究 , 2006,(11)

        [3]任秀梅、趙曉華、任亮,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響研究[J].理論觀察,2006,(05)

        [4]孫瑩,基于新會計準則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改進探討[J]. 時代經貿(下旬刊),2007,(07)

        [5]丁恒花、李恒,芻議新會計準則對信息披露的影響[J]. 科教文匯(上半月), 2006,(11)

        [6]蔡曼曼, 新會計準則:將重組進行到底[J]. 浙江金融, 2001,(03)

        第7篇:新會計準則論文范文

        關鍵詞:投資后產生的累計凈利潤;清算股利;投資成本

        2006年新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第7條規定: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僅限于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后產生的累計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超過上述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

        在《2006年企業會計準側講解――資產分冊》中(以下簡稱《分冊》),把這種以成本法計算的,投資企業收到的不能作為投資收益的而只能作為投資成本收回的股利稱為清算股利,并對清算股利的計算作了如下的規定:

        投資企業投資年度應享有的投資收益=投資當年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投資企業持股的比例×當年投資持有的月份/全年月份(12)。由此,提出了在當前年度和在以后年度兩個計算清算股利(即投資企業應沖減初始成本的金額)的公式:

        清算股利=被投資單位非配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企業持股的比例-投資企業投資年度應享有的投資收益。①

        在談到如何運用上述公式時,《分冊》闡述如下:若前者(被投資單位非配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企業持股的比例)大于后者(投資企業投資年度應享有的投資收益),應按上述公式計算的結果沖減投資成本;若前者小于后者,這不應沖減投資成本,應按分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確認投資收益。

        在談到以后年度時,《分冊》又說:在以后年度,投資企業從所獲得的利潤或現金股利中確認投資收益或清算股利可按以下公式計算:

        清算股利=(投資后至本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后至上年末止投資單位累計實現的凈利潤)×投資企業的持股比例-投資企業已沖減投資成本的清算股利。②

        對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這里所說的清算股利,無外乎是指投資企業收到了被投資單位在接收該投資前的利潤,比如說:甲公司在2007年9月1日以50萬元投資到乙公司并占其10%的股股權。而乙公司在2007年實現利潤1120萬元,決定用120萬元來分紅。所以甲公司在2007年末就能得到12萬元的現金股利。但甲公司按2006年新會計準則,是不能把所得的12萬元全部作為當年的投資收益,因為甲公司在2007年9月1日才投資,而乙公司是把2007年全年利潤中的120萬拿來分紅的。也就是說,乙公司在賺取這1120萬元時,是從2007年1月1日起到2007年12月31日賺取的利潤,而從2007年1月1日到2007年8月31日止這段時間中,并沒有收到甲公司的投資,而甲公司卻得到了全年的分紅,所以甲公司要把收到的12萬元分解為投資前利潤和投資后的利潤,其收到投資前的利潤就叫做清算利潤,而只能把收到的投資后的利潤當成當期的投資收益。但實際上,這樣的分解在會計實務中只憑現有的已知條件是無法進行的。要分解這個數據必須還要有下面兩個條件:

        第一,乙公司要分清當年在甲公司投資前的利潤和投資后的利潤。

        第二,乙公司要分清當年利潤分配額120萬元中有多少來自甲公司投資前的利潤,又有多少來自甲公司投資后的利潤。

        上述兩個條件中,第一個條件很容易查清,只要搞清當甲公司投資時,乙公司的利潤即可。以后的到年底的利潤增長額就是甲公司投資后的利潤。但要搞清第二個條件,就很困難了。而且乙公司本身也搞不清。

        沒有上述兩個條件,任何分解方法都是錯誤的。所以,《分冊》中99頁的公式也是錯誤的。

        在后來的許多教科書中,有學者提出了用月份數來分解:這就是上述公式①的理論基礎。即將甲公司所得到的12萬元按當年投資前和投資后時間所占月份數的大小分解為兩個數:12×8/12=8萬元和12×4/12=4萬元,把12萬分解為8萬和4萬元,8萬元是投資前的,也就是清算股利。而4萬元才是甲公司的當年投資收益。但要像這樣處理,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乙公司在賺取這1120萬元時,每月賺的利潤是相等的。沒有這個條件,我們是不能這樣來處理的。如果乙公司在賺取這1120萬元時,從2007年1月1日起到2007年8月31日賺了1100萬元,而從2007年9月1日到12月31日賺了20萬元,這樣甲公司就不能按投資前和投資后的月份比例把所得的12萬元分解為兩部分,而一定要搞清楚,乙公司分紅的120萬元中,有多少來自于從2007年1月1日起到2007年8月31日賺的1100萬元,有多少來自于從2007年9月1日到12月31日賺的20萬元。來自于1100萬元的分紅再乘以持股比例10%才是真正的“清算股利”,而來自于20萬元的分紅乘以持股比例10%才是甲公司當年真正的投資收益。這就是公式①的錯誤所在。很遺憾,我們在使用這個按月份分解所得利潤的時候[公式①],并沒有強調這個條件。

        如果事情再往以后發展,以上的公式②也無效了:若2008年乙公司又賺的利潤500萬元,而且用360萬元來分紅。這樣:甲公司就可以得到36萬元。但是這36萬元中有沒有清算股利呢?那就很難確定了。若乙公司用來分紅的360萬元,全部是來自于乙公司2008年賺的500萬元,那末,甲公司得到的36萬元中就沒有清算股利。若乙公司用來分紅的360萬元中有一部分是來自于2007年的未分配利潤,那又要分兩種情況來分析:

        若來自于2007年9月1日以后的未分配利潤,那末,甲公司的2008年所得的36萬元中也沒有清算股利。

        只有當乙公司用來分紅的360萬元有來自于2007年1月1日到2007年8月31日所賺取的利潤時,甲公司的2008年所得的36萬元中才有清算股利。而這時的清算股利用上述公式是計算不出來的。假如:乙公司在2008年用于分派紅利的360萬元中有240萬元是來自于2007年的未分配利潤,而且假設2007年乙公司每月賺的利潤是相等的,那么,乙公司在2008年用于分派紅利的360萬元中就有160萬元是來自于2007年1月1日到2007年8月31日所賺取的利潤,這時,甲公司2008年所得的36萬元中就有16萬元是清算股利(16=160×10%)

        現在我們來計算甲公司2008年所得的36萬元中得清算股利:

        數據(1):投資后至本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120萬+360萬=480萬

        數據(2):投資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資單位累計實現的凈利潤(這個數據只能按上面的假設:每月實現的利潤相,1120×4/12=373.33萬)

        數據(3):投資企業的持股比例=10%

        數據(4):投資企業已沖減投資成本的清算股利8萬(假定2007年每月賺的利潤是相等的)

        公式②:清算股利=[數據(1)-數據(2)]×數據(3)-數據(4)=(480-373.33)×10%-8=2.667

        可以看出這個結論和上述的分析不一致。但不能否認甲公司2008年所得的36萬元中有16萬元是清算股利。

        若再往下發展:2009年乙公司賺了800萬元的利潤,且用480萬元來分紅,則甲公司就得到48萬元。那么,這48萬元中有沒有清算股利呢?經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只要乙公司用來分紅的480萬元中有來自于2007年1月1日到2007年8月31日乙公司所賺取的利潤時,甲公司的2009年所得的48萬元中就有清算股利。現在我們有假定2007年每月賺的利潤是相等的,而且2009年乙公司用于分紅的480萬元中有240萬元是來自于2007年。那末,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推算出2009年甲公司所得的48萬元中就有16萬元是清算股利。(16=240×8/12×10%)然而若我們用公式②來計算,結論就不相同了:

        數據(1):投資后至本年度末止被投資單位累積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120萬+360萬+480萬=960萬

        數據(2):投資后至上年末止投資單位累計實現的凈利潤(373.33萬+500萬=873.33萬)

        數據(3):投資企業的持股比例=10%

        數據(4):投資企業已沖減投資成本的清算股利8萬+16萬=24萬

        公式②:清算股利=[數據(1)-數據(2)]×數據(3)-數據(4)=(960-873.33)×10%-24=-15.33

        通過上述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在計算清算股利時:若用公式①,必須要有每月賺的利潤是相等的這個假設。沒有這個假設,公式①是站不住腳的。若用公式②就更沒有道理了。在此,我僅對此作個推論。最后的結論還需權威人士來下。

        有些人認為,精確計算清算股利不重要,按照重要性原則可以不必計較清算股利的精確性。但事實上由于在2008年以前的稅法中,若能把收到的分紅能計為清算股利的話,只要投資方和被投資方是存在稅率差異,計為清算股利的分紅是不須記入投資收益的而納稅的,從而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當然,2008年以后的國內一些企業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因為在2008年的新稅法中,這樣的投資收益若滿足了一定的條件,都可以免稅的。但如果是以股票形式取得的投資,或者到國外投資的話,只要有稅率差,只要我國還沒有和被投資國簽訂稅收雙邊協議,利用清算股利避稅的問題還是存在的。所以我認為,清算股利的精確計算不是不重要,清算股利是否計算精確,在上述條件下,直接關系到是否可以利用清算股利沖減投資成本的規定來合理避稅。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2006年《企業會計準則》[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第8篇:新會計準則論文范文

        關鍵詞:資產減值準則會計信息系統資產減值會計

        2006年2月15日,我國正式公布了新會計準則,并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正式實施。在這場會計準則的歷史性變革中,資產減值準備變革成為了理論界備受關注的焦點。資產減值準則明確了所有資產減值處理的一般適用原則,并對其具體規范的范圍作了進一步界定。

        一、新資產減值會計準則對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影響

        1.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我國當前的情況是,資產減值早已成為一些企業操縱損益的主要手段,嚴重損害了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新資產減值會計準則實施以后,將會使企業喪失通過減值準備的轉回而立即改善財務狀況的機會,使得企業在對外報告會計信息時采用更加謹慎的態度。新準則規定除特殊規定以外的資產減值不得在以后的會計期間轉回,雖然有助于阻止企業利用資產減值操縱利潤的行為,但也有可能會損害會計信息的有效性。

        2.對企業當期利潤的影響。新準則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轉回”,這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有重大影響。隨著2007年新準則將首先開始在上市公司中推行,那些已經利用大幅減值準備“隱藏利潤”的公司,特別是一些已經被特殊處理的企業,鋼鐵、房地產和煤炭等行業的上市公司,2006年是它們利用“秘密儲備”爭取扭虧為盈的最后機會。因此,新準則將使企業有強烈的動機趕在2007年1月1日之前將減值準備沖回,從而對于2006年的凈利潤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事實也證明在2006年12月31日,很多上市公司都采取了資產減值準備的沖回手段。

        3.對首次執行期的利潤的影響。這主要是由于對合并形成的商譽減值處理造成的,新會計準則規定對商譽每年至少減值測試一次。因此對那些因企業重組而有大量企業合并所形成的商譽的企業,首次實行新準則時將對損益造成一定的影響,但今后繼續使用中產生的影響會比較少。如果企業資產優良,商譽的減值損失小于以前按直線法攤銷的金額,當期的利潤將增加;對于企業存在不良資產的,商譽的減值損失大于以前按直線法攤銷的金額,將會減少當期的利潤。

        二、完善資產減值會計的建議

        1.提高資產減值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盡管有關法規中已明確要求,上市公司變更會計政策對本年度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有重要影響的應予說明,但幾乎所有上市公司對大額計提或大額轉回資產減值準備的原因均未作詳細披露。因此筆者建議監管部門對于信息披露不足的公司,責令其在年報中詳細披露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對利潤所造成的影響,包括當年計提或沖回減值準備之前的利潤數,及計提或沖回減值準備之后的利潤數。同時應要求企業結合自身情況詳細披露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依據、方法和程序,增強會計政策選擇正確與否的可驗證性。此外,還應要求企業披露近幾個年度計提或沖回資產減值準備的比較資料,使投資者能夠更加清晰地分析出資產減值對企業利潤的影響及作用。從而判斷該企業是否有在各年度之間調控業績之嫌。對于違規的企業,應加大處罰力度,并應盡快與國際慣例接軌,引入民事賠償機制和相應的民事訴訟機制。這樣,既可以使蒙受損失的投資者得到補償,又能讓造假者承擔實在的經濟壓力,從而抑制造假行為。

        2.建立健全信息市場與價格市場。由于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均以公允價值為基礎,所以進一步完善資產信息和價格體系十分必要。國家應逐步建立各行業市場價格信息系統,建立有實際指導意義的市場報價系統,通過互聯網定期公布有關資產的信息資料,真正使評估值接近公允價值,以減少資產減值會計中的主觀因素,縮小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空間。同時應出臺相應的指導性法規,使信息市場規范化,使企業的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有章可循,提高資產減值會計的可操作性,增強資產減值信息的公允性和客觀性,從而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質量。

        3.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設置合理的考核評價指標。我國《公司法》規定,企業“連續兩年虧損將ST處理,三年連續虧損將暫停上市及退市”。一些虧損公司便充分甚至過度利用這一政策,在虧損一年后的第二年,往往會不提或少提資產減值準備,以爭取盈利避免ST處理;另一些三年連續虧損的公司則在最后一年大幅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希望借助這種做法,博取公司最終盈利的可能和恢復上市的機會。這一政策的最大缺陷在于“連續”二字,因此有必要對此類條款加以修改完善。此外,應設置合理的考核評價指標,以營業利潤作為考核公司盈利能力和經營成果的主要指標,切斷資產減值準備與公司考核評價指標之間的聯系,這樣不僅可以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調控利潤,還可以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資產重組等方式操縱盈余。

        4.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資產減值準則不僅包含的內容較多,而且比較抽象。無論是現金流量的預算,還是資產組的劃分和商譽的減值測試,都需要會計人員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判斷能力。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職業判斷能力,才能充分認識和估計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為正確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打下良好的基礎。

        新資產減值會計準則的變化充分體現了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趨同的特點。它在保留原有核算方法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改變和規范了某些具體的會計實務操作。這些變革有利于進一步夯實企業資產質量,充分揭示財務風險,正確衡量經營業績,為實現向投資者、債權人和社會公眾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奠定了基礎,在關鍵環節實現了與國際準則接軌。

        參考文獻:

        第9篇:新會計準則論文范文

        一、引言 基于我國經濟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良好的經濟體制是保障其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自2007年起,為滿足經濟建設不斷發展的需求,我國財政部門開始實施新會計準則。新會計準則的有效實施,這標志著我國的會計標準和世界接軌,同基于良好的會計準則,我國的經濟體制得到有效的優化,尤其是對于企業的稅收影響,以及有效地稅收籌劃

        二、新會計準則在內容上的主要特點和變化

        基于我國經濟建設的需求,新會計準則在內容上有了較大的變化,諸多的領域有了較大的改善。尤其是新會計準則中的計量方式越來越多元化、多樣化與高標準化,進一步優化了我國的財政管理體制。

        1.會計的處理方式更加地多元化。基于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企業的業務范圍逐漸的增多,進而需要選擇多元化的會計方式,以便更好地處理不同的經濟事故。而且,基于多樣化的會計政策,對企業的稅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2.企業的會計計量模式更加地多樣化。新準則下的計量模式更加地全面,側重于企業的公允價值、成本、現值的計量。尤其對于公允價值而言,其是新會計準則中的一大亮點,其可以有效的放映出企業的資金和負載的情況,但其又會對企業的稅收造成一定的影響。

        3.新會計準則的會計法標準化。基于我國經濟市場的不斷開放,企業的稅收體制需要逐漸的國際化。進而新會計準則中,特別采用國際通用的債務法來優化我國的會計體制。也就是說,基于新會計準則,我國的會計計量方式與國際接軌,以及我國企業的發展更加地開放化

        三、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稅收的影響

        基于新會計準則在內容上的較大變化,其在一定的程度上對企業的稅收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計量方式和政策的變化,對企業的稅收而言,是一場重要的稅收體制改革。

        1.基于會計計量方式的改革,企業的稅收體制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新會計準則中,關于計量方式的改變,使得企業的會計制度與新的準則存在一定的沖突。尤其是對于存貨計量方式的改革,使得企業的會計制度由傳統的“先進先出”的方式轉變為“先進后出”,進而從一定程度上,規范了當今企業的納稅,減少了企業在納稅的過程中,出現嚴重的逃稅問題。

        2.基于股權投資方式的改變,企業的稅收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在新會計準則下,企業的投資模式的分類更加的清晰,進而對企業的股權投資造成了較大的改變。同時,基于新會計準則,企業成本效益的核算方式更加地多元化,而且把成本的核算的范圍有效地擴大,尤其是把控制型的經濟效益歸納為成本核算的范圍,可以為企業節省大量的稅收支出。

        3.基于公允價值的稅收介入,企業的經濟效益計量出現一定的波動。新會計準則中,關于公允價值的計量方式,很好地把企業的賬目通過公允價值的方式進行反應,進而使得企業的經濟效益計量出現較大地

        波動。同時,基于公允價值,有效地把計量中的效益差也納入計量的范疇,進而很好地提高企業的效益水平。也就是說,在公允價值的計量方式下,企業的稅收更加地全面。

        四、新會計準則下的稅收籌劃

        基于新會計準則對企業稅收的影響,企業需要進行有效地稅收籌劃,以更好地保障企業的經濟發展。

        1.關于股權投資的稅收籌劃工作。基于新會計準則的計量方式改變,其在成本的核算范圍上更加地廣闊。因而,企業要迎合好新會計準則下的制度改變,首先需要做好股權投資的稅收籌劃,尤其是投資資金的份額確定,可以更加明確企業的經濟效益,那么這無疑對企業的稅收具有重要的影響。

        2.關于存貨價的稅收籌劃工作。新會計準則為企業的稅收計價,提供了諸多的計價方式,而且企業的計價方式是自由的,但是計價的方式一經確定,就不能隨意的變更,因而企業在對于存貨價的籌劃時,需要基于企業的發展模式,選擇合理的計價方式,進而為企業贏取最大的經濟利益。

        3.關于企業的債務稅收籌劃工作。新會計準則要求企業在債務重組的過程中,無論是盈利亦或者是虧損,其債務的金額都將納入稅收的范疇之內。因而,企業在稅收的籌劃中,注重債務重組的籌劃,可以有效地減少稅收的支出。

        五、結語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 综合国产激情久久 | 久久人人爽爽人人爽人人片AV | 又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 色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青草热在线精品视频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