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任職以來教學總結范文

        任職以來教學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任職以來教學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任職以來教學總結

        第1篇:任職以來教學總結范文

        教師任職以來個人工作總結

        任現職以來,認真學習國家的法律法規,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模范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愛崗敬業,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服從領導,團結同志,關心愛護學生。

        任職以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在管理班級和教育學生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所擔任的班級曾多次被評為“模范班級”“優秀班集體”,所教學科學生成績優異,并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得到了全面發展。

        在教學工作中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備課,努力上好每一節課,關心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關注后進生的轉化,對學生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輔導,在做好本班本學科教學工作的同時,關注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使他們在教學中迅速成長。

        在任職期間,由于本人工作出色,受到了校領導鎮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受到了學生的愛戴和家長的一致好評,2008年3月在全縣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榮獲三等獎。2018年4月在全鎮小學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榮獲三等獎。

        第2篇:任職以來教學總結范文

        關鍵詞 學導式 任職教育 學員主體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A

        學導式教學法是在教員指導下,學員進行自學、自練的一種方法。它能充分發揮學員自身智慧,引導學員通過自主探索、分析,主動獲取知識。而司務長任職教育是以崗位任職能力培養為核心,對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創造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教中,可以結合學員的特點,推廣運用學導式教學法,這也是積極應對部隊人才的新需求,為基層培養出更多知識結構合理、全面素質優良的后勤人才。

        1學導式教學法的優勢

        1.1學導式體現學員的主體地位

        與以往教員主觀灌輸、學員被動跟進的注入式教學法相比,學導式教學法更關注學員的自身學習能力。這種教學方法突出學在導前,先學后教,學員能夠積極進行“自學――解疑――精講――演練”,充分利用“已知、已會、已能”去主動獲取“未知、未能”。事司務長學員獨立自學的潛力是很大的,他們大多經歷過學歷教育,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并且課堂上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教員的悉心指導,更有利于開展。教員運用學導式,學在導前,先掌握學情,才能以學定教,關鍵在于激勵學員肯“學”會“學”,學導結合,給學員發展獨立自學的能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1.2學導式是對啟發式的發展與創新

        啟發式教學法是教員在教學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引導學員自覺掌握知識的教學方法,也一直運用于司務長任職教育實踐中,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啟發式教學總是以教員為中心,學員則一直處于“不啟不發”甚至“啟而不發”的被動地位。學導式突出學員學、教員導的思想,這種教學模式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員,同時也把學好這門課的責任交給了他們,學習過程由學員自己掌握,教員只需相機引導。同時,學導式也有利于形成多方向探討、多層次交流、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師生間相互啟發,達到以導引學、以學促教的效果。

        1.3學導式促進學員的全面發展

        目前部隊需要更多適應現代戰爭需要、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后勤人才,全面培養學員的主動學習、獨立分析的能力非常必要,傳統教學把學員置于被動地位,壓抑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積極性,不利于學員全面素質的提升。學導式強調以學定教、學中求導,突出“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員探索未知的興趣,真正把學習質疑、標新立異的主動權交給學員,同時得到教員恰到好處的誘導啟發,從而獲得學會學習、掌握認知的手段。學員通過這種學習,變得充滿自信,課堂成為他們盡情展示自己學習潛能的舞臺,不僅能夠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綜合能力、優化品行道德,使學員各項素質獲得普遍發展。

        2學導式教學法的實施

        提示:開課時要提出本次課的目的與任務,任務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在閱讀教材和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經過分析探索能得出部分答案,盡量結合學員自身經歷,激發學員學習的積極性。

        自學:結合教員給出的任務,學員開始自學、自練,積極閱讀相關材料,反復練習,掌握教學重點,發現問題及時做好記錄,為后續供依據。

        解疑:由學員提出問題,可采取分組討論、各抒己見,也可由教員進行輔導答疑,這一過程最好發動全員參與,學員既要提出問題,還要思考別人提出的疑問,給出自己的解答,教員適時給予評判和鼓勵。

        精講:通過前面的提問、討論,教員總結出學員疑問較多的知識點和教學重難點,進行專門的講解、示范,確保學員能夠消化吸收。

        演練:重要知識點不僅精講還要多練,在課堂上出一些練習題,引導學員依據所學知識自主練習,課后也要督促學員堅持練習運用,握知識技能。

        小結:知識傳授完畢后,請學員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教員也可對學員進行評價,評價可圍繞知識內容展開,也可就個人疑問提出,解決遺漏問題的同時融洽師生關系,最后提出課后作業和下一次課預習的要求。

        3學導式教學法的誤區

        3.1內容選擇的誤區

        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采用此方法,教員應事先選擇難度適中的內容來實施。司務長任職教育中專業課程偏多,某些較難的知識點用自學的方式不是所有學員都能勝任,教員如果一味地要求所有學員都以自學來完成課堂任務是不合理的。此外,對于課堂自學環境的設計也需要教員多思考,如果僅僅是形式上的自學,而不讓學員參與其中,其實質仍然是傳統教學。

        3.2研究討論的誤區

        很多教員認為只要自學了,解決學員提出的疑問就沒問題了,這只是將課堂參與形式虛設,而沒有產生討論情景的實效性。司務長的崗位指向性很強,教學尤其要注重貼近實際、講求實效,如果僅僅是把“提出自學問題――學員開展自學――進行互相探討――學員匯報知識――教員板書總結”的流程走個過程,看起來好像沒問題,但這一過程中,教員與學員缺乏深入的交流互動,教員的“導”完全沒有體現出來,導致教學只是簡單地為了“討論”而去“討論”,沒有針對疑難問題深入研究探討。

        第3篇:任職以來教學總結范文

        關鍵詞: 士官教學 復雜電磁環境 教學方法

        近年來,隨著無線電技術在軍事裝備上的廣泛應用,以及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的轉變,戰場電磁環境日趨復雜,對戰場復雜電磁環境的研究逐漸成為熱點。目前,復雜電磁環境相關課程已列為院校各層次士官必學必訓必考的內容。這就為切實增強部隊在信息化條件下的戰斗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復雜電磁環境概論》開始作為一門獨立的新課程,出現在多所部隊院校多種專業的士官學員課表中。

        然而,《復雜電磁環境概論》是一門屬于當前理論和技術前沿的課程,其中關于電磁兼容、頻譜管理、空天電一體戰等方面的概念相對于普遍只有專科學歷的士官學員來說較為深奧,將其列入士官教學課表也是最近幾年的事情。無論是從教學理論還是教學實踐上,都存在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為強化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有必要根據該門課程及士官學員的特點,總結提出適合該門課程教學的規律和方法。我多年來從事該課程的士官教學工作,現將幾點關于該課程教學的思考陳列于此,拋磚引玉,以期增強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一、從課程本身尋找亮點

        近年來,士官任職教育的比重在軍校教育中逐年增加,其目的是使士官適應崗位任職需要。然而從士官個體的角度來看,進入院校學習的動機和學習的主動性仍存在較大差異。很多士官學員本身學歷水平不高,再加上《復雜電磁環境概論》屬于一門概念較多、難以理解的新興課程,無疑將削弱多數學員對這門課的初始興趣。

        因此,要從一開始就突出該課程的亮點,通過各種手段吸引學員的注意力。比如在介紹電磁波相關概念時,就可以從身邊的電子產品說起;在介紹電磁兼容時,可以從家用電器之間的相互干擾入手;在談到復雜電磁環境下的訓練與作戰時,則可利用士官學員經歷豐富的特點,讓學員根據參與過的實際演習戰例談體會。這其中,教員的主導作用至關重要。許多事例證明,學員喜歡不喜歡某門課程,往往并非取決于該門課程的性質,而通常取決于講授該門課程的教員。教員切忌照本宣科,脫離實際,這樣只會拒學員于千里之外,大大降低學員的參與積極性。

        二、辯證采用建構主義教學方法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源于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認識發生論”,這一理論揭示了學習過程的基本規律,闡明了學生如何學習、意義如何建構、概念如何形成及理想的學習環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等。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在我國教育界逐漸盛行,并被引入職業教育中。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及二者的關系上,更強調學生本身的主動性,即思想意識和行為的主動性。而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導向者作用――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他們發現問題,發現者作用――高度重視對學生錯誤的診斷與糾正,中介者作用――在學生與教育方針及知識間架設橋梁,把最新的方法、知識提供給學生,并注意他們全面的素質提高。

        然而也必須看到,建構主義在職業教育中也存在其價值導向方面的缺憾。從教學理論的知識觀分析,建構主義無法很好地說明學生應學習什么樣的知識;從學習觀著眼,建構主義忽視知識系統性的傾向不太符合教學發展的實際;從教學觀上來看,建構主義也很難給教師的教學工作以合理的指導。因此,在《復雜電磁環境概論》這門課的授課課程中,教員必須辯證運用建構主義教學方法,把握好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引導好課堂討論,落實好學員學習的主體性。

        三、多種教學手段并用

        對于這樣一門概述性質的課程,沒有比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更能吸引士官學員的注意力了。充分利用好現代教育手段和工具至關重要。多媒體資料豐富是這門課程的一大特點。在課堂上,美軍的電子戰影像視頻、網絡上的黑客攻擊、閱兵演習中的新式武器,還有新近發生的相關新聞事件都可以成為討論的話題。事實證明,學員參與此類話題討論的熱情遠遠超出想象,因勢利導給出的結論和概念定義更具有說服力。

        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要把握好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所有的方法和手段都是為內容服務的。要做到有放有收,收發自如,切忌因過于發散而導致跑題。而作為一門概述課,教員在不影響基本教學目標的前提下,也可適應性地擴充教學內容,以利于更多具有吸引性的教學手段的介入。

        四、尊重學員已有的知識結構

        士官學員入學前所學的專業各異,入學的動機也千差萬別,有的是機務員,有的是情報員,有些甚至還是警衛員和衛生員,等等。因此,首次授課前的行教聯系工作必須做到位,徹底摸清楚所教對象的基礎知識結構和特點。對于不同基礎的學員,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方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授課過程中,教員應把握好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循序漸進,切勿為了所謂的“系統”講授而不顧學員接受與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始終要注意幾個原則性問題:概念引入是否水到渠成,案例分析是否類比妥當,學員反應是否及時主動,總體效果是否積極良好。

        在《復雜電磁環境概論》課程的考核方式上,可以靈活采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目前較為有效的方法包括筆試、口試、專題演講式、總結報告式等。另外,還要注重平時成績的權重,調動學員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過程中也可以綜合采用以上幾種方法,為該課程做一個完善的總結。

        參考文獻:

        [1]傅全有.世界新軍革的基本內容[M].中國軍事科學,2002,(3):7.

        [2]王勝田.新軍革進程中院校任職教育探析[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5,(2):82-85.

        [3]鐘啟泉.多維視角下的教育理論與思潮[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3.

        第4篇:任職以來教學總結范文

        關鍵詞:課程建設;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啟示

        長期以來,士官職業技術教育的課程建設還沒有完全跳出學科體系的藩籬,還不能完全滿足部隊士官崗位的任職需求,這已經嚴重滯礙了士官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與改革。所以,軍隊士官職業技術教育的課程建設只有廣泛地方借鑒高職高專教育同類課程建設的教學成果和成功經驗,不斷更新理念、優化內容、改進方法、改善管理、追求實效,不斷優化整合資源,才能逐步形成較強的自身特色。同時,緊緊圍繞士官崗位任職能力形成的規律,這也是當前士官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建設工作高效開展的途徑之一。

        1 地方高職教育課程建設的主要做法

        從高職高專的培養目標來看高職高專教育的課程要在已有的條件下,圍繞其培養目標進行設置,要有別于普通學歷教育,突出高職高專的特點,遵循"滿足市場需求、 針對性與適應性相結合、穩定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突出實踐教學"等原則來展開建設。

        (1)跟蹤科技發展完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隨著科技發展與時俱進,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 將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吸收到大綱中, 并堅持傳授知識、提高素質、培養能力相結合的原則[1]。

        (2)加強教材建設突出應用能力。高職高專教育以"求新、求變、求異"為原則, 以"精選內容、淡化推導、加強應用、突出能力"為宗旨加大教材改革的力度, 加快教材建設的步伐。

        (3)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高職高專教育課程建設教學改革方面主要體現在:

        對人才培養要求,注重知識的有機性和融合性,不追求學科的完整性,精選教學內容, 優化課程體系。

        在教學方法上, 將以教師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改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將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改變為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發展能力為主的教學。強化以提高了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為目的的實踐教學, 提高動手能力。

        2 士官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士官職業技術教育由于課程建設自身的復雜性及諸多存在問題的制約, 在課程建設的實踐中, 依然感到阻力很大, 效果也不甚明顯,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

        (1)課程建設的相關理論研究不能與時俱進。學校對課程建設的規律性缺乏認識,造成課程建設理論研究的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課程建設的成效。

        (2)課程體系脫離部隊實戰需求。當前,士官職業技術教育的課程體系僅憑自身教學條件,能教什么設置什么,不能教的課程就不開,嚴重脫離部隊實戰化作戰需求。

        (3)課程設置重專業輕學科。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對課程設置工作仍缺乏應有的重視,把此項工作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由于課程模式受到學歷教育"學科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影響,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在課程結構上也出現了突出各學科的學術性、體現各學科的科學性的要求和問題,卻忽視了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后繼課程之間以"專業和應用為主線"的課程內在要求。而且,在學科內部過分強調知識體系自身的完整性,片面地追求各學科知識的深度與廣度,課程的"平面性"顯而易見。

        3 士官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建設的措施

        (一)轉變觀念,樹立遵循工作過程課程觀

        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的課程觀認為,課程是"跑道",過去強調"道"是一種學習的路徑,現在強調的是"跑",強調的是過程。士官職業技術教育按照工作過程的順序開發課程,按照崗位工作流程來安排課程,是凸顯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建設的突破口。

        (二)突出能力為本位,精心設計課程建設的內容

        在以能力為本課程觀的職業教育觀指導下,士官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內容的選擇符合士官人才培養的崗位指向性要求。按照工學結合、對接崗位的思路,深化課程內容改革,突出基礎課程應用性,增強崗位課程針對性。任職基礎課程以"必須、夠用"為原則,著眼服務于任職崗位的課程而進行教學,突出重點,強化應用,優化整合教學內容。任職崗位課程以"實用、管用"為原則,按照部隊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程序,將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融入具體的工作情景中,加強操作規程、維修保養和組訓方法教學,著力提高學員崗位任職能力。

        (三)強化教員培養,建設過硬的"雙師"型教員隊伍

        培養適應部隊崗位任職需要的高素質士官人才,就必須按照素質優良、專業齊全、結構合理的原則,建設一支滿足部隊需求、適應裝備發展、具有專業特色的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員隊伍。課程建設過程中,針對任職教育的特點和對學員技能培訓教員的要求,既注重教員隊伍的教育理論、教學基本功、專業理論培訓,是能精深授課的好講師,又注重教員隊伍的實踐技能的培訓,是會動手的好技師。

        4 總結

        總之,士官職業技術教育的課程建設和其它教育類型的課程建設一樣,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改進。按照"指導優先和教育優先"的職業教育教學原則,遵循"能力本位和素質教育"的現代教育理論[2],對士官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建設工作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討,這對提升士官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時效性,提高士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部隊建設具有一定的意義。

        參考文獻:

        第5篇:任職以來教學總結范文

        本人于x年x院校畢業后分配到xx醫院工作,x年被調入某院任業務院長,xxxx年xx月xx醫學院衛生管理學專業大專班畢業,xxx年主持全院工作至今。28年來一直從事婦幼保健工作,xx年xx月被聘為主管醫師。現將本人任職以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終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和dxp理論以及江總書記的“三個代表”等重要思想,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主導思想,堅持改革、發展和進步,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水平。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維護領導、團結同志,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工作任勞任怨、嘔心瀝血、多次被評為縣、市、省級先進工作者。在分管業務工作期間,積極圍繞婦幼衛生工作方針,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為前提,以增強理論知識和提高業務技能為基礎,堅持走臨床和社會工作相結合的道路,積極帶領全院職工齊心協力、努力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認識到一個合格的婦產科醫生應具備的素質和條件。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通過訂閱大量業務雜志及書刊,學習有關婦幼衛生知識,寫下了打量的讀書筆記,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經常參加國家及省內外舉辦的學術會議,聆聽著名專家學者的學術講座,并多次去省市及兄弟單位學習新的醫療知識和醫療技術以及管理方法,從而開闊了視野,擴大了知識面。始終堅持用新的理論技術指導業務工作,能熟練掌握婦產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癥的診治技術,能熟練診斷處理產科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羊水栓塞及其他產科并發癥及合并癥,熟練診治婦科各種急癥、重癥,獨立進行婦產科常用手術及各種計劃生育手術。工作中嚴格執行各種工作制度、診療常規和操作規程,一絲不茍的處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誤診誤治。自任現職以來,本人診治的婦產科疾病診斷治療準確率在xx%以上、獨立完成數百例剖宮產及其他婦產科手術,病人都能按時出院,從無差錯事故的發生。注重臨床科研工作,參加了《藥物促排卵聯合人工授精治療不孕癥臨床研究》縣級科研項目,榮獲一等獎。撰寫論文四篇,并先后在省級刊物發表,受到了專家的贊賞和肯定。注重人才的培養,自任職以來,積極指導下一級醫師的工作。在婦幼衛生人員的培訓中,擔負組織和教學任務,由本人具體指導培訓的各級婦幼人員達2千余人次,提高了各級婦幼人員的工作能力,真正發揮了業務骨干作用。

        本人在分管保健工作期間,嚴格按照上級婦幼工作要求,認真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指標和計劃,進一步完善了縣、鄉、村三級保健網,建立了婦女、兒童“四簿四卡”,并定期檢查落實,掌握全縣婦女、兒童的健康狀況。每年為女工健康查體3千余人次,0-7歲兒童健康查體1千余人次,實現了婦女、兒童系統化管理,有力保障了婦女、兒童的身體健康。配合主管領導,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如初級衛生保健、創建“愛嬰醫院”等工作。認真組織學習,培訓業務骨干,深入各鄉鎮,配合各級領導,當好參謀,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積累了大量的實施材料,在省市抽查、評估、驗收時,順利通過。學習、宣傳、落實《母嬰保健法》,整理收集有關材料,書寫版面,組織人員利用宣傳車到各集市、鄉鎮宣傳,散發宣傳材料,帶領同志們辦起宣教室,并幫助指導各鄉鎮辦宣教室或宣傳欄,為《母嬰保健法》的落實打下一定基礎。積極開展婚前查體工作,發放《致新婚夫婦的一封信》,進行新婚保健知識及優生優育知識的宣教,每年舉辦學習班1-2期,提高了孕產婦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了孕產婦及新生兒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為提高我縣的人口素質奠定了基礎。

        第6篇:任職以來教學總結范文

        關鍵詞:契合度理論;任職教育;教員;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一個教學培訓機構的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在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上,而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乃是教員的能力素質,因此,教員的可持續發展是單位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基石。

        教員的可持續發展是指:在組織中,具有勝任當前和未來工作的能力素質,有不斷擴展的專業成長和自我完善的空間,能通過學習、培訓獲得發展和超越的動力,有較強的職業滿足感。

        然而,任職教育顯著的實踐指導性、動態性、綜合性等特征和要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教學隊伍的人才分層。通過對三所軍隊院校和兩個教導大隊的調查發現:在理解組織目標、適應任務需求等方面,任職教育教員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的教員,能夠完全理解組織目標并與之相一致,能主動根據任務要求調整努力方向,重視學習,善于合作,一專多能,有較強的職業滿足感,是任職教育的中堅力量。

        第二層次的教員,能夠理解組織目標并努力趨同,在組織的幫助與培訓下能夠勝任某些任務,愿意學習與合作,在不斷進步中獲得職業滿足感,是需要時間歷練、實踐磨礪的可用之才。

        第三層次的教員,基本不理解組織目標或不能與之相一致,對任職教育的任務特點與要求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教學質量低,不重視學習與實踐,職業滿足感低,是需要組織下大力幫助或者轉崗交流的對象。

        由此可見,作為任職教育質量建設之核心的教員隊伍在與組織和任務的契合上還存在著參差不齊、供給和需要不平衡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阻礙著單位和個人的可持續發展。

        二、契合度理論

        契合度理論又稱為個人-環境契合理論,其研究最初來源于心理學,它指的是個人和環境互相得到供給和需要的平衡。在契合度理論中,有兩個重要的概念,即:個人-組織契合度和個人-工作契合度。

        (一)個人-組織契合度

        個人-組織契合度自20世紀50年代提出以來,就一直受到學者們的極大關注。它是指個人人格特性、信仰、目標、價值觀與組織文化、策略性需求、組織規范、組織目標及組織價值觀的一致性程度。研究表明:個人-組織契合度與員工的績效、組織認同、工作滿意度、缺席率、參與度顯著相關。

        Kristof (1996) 認為個人-組織契合度可劃分為如下四類:(1)個人與組織文化價值觀契合度;(2)個人與組織目標契合度;(3)個人需求與組織結構契合度;(4)個人人格特質與組織文化的一致性。以上對比的相符合程度越高,個人與組織的契合度就越高。

        1.個人與組織價值觀契合

        朱青松等將員工價值、組織價值進行組合,得到個人價值與組織價值契合的四種類型,當前者與后者契合度高時,個人滿意度和績效較高,組織績效和組織發展較好。

        其它研究揭示:當員工與組織具有相符合的價值觀時,可以降低員工的角色模糊與角色沖突,使其更加投入地工作。

        2.個人與組織目標契合

        Schneider(1987)認為員工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間相似程度愈高,個人與組織的契合程度就愈高,這有助于組織達成預定的目標,而員工也可實現個人目標,獲得組織與員工的雙贏。這樣,不僅組織績效提高了,員工也得到了成長。

        3.個人需求與組織結構契合

        員工提供其工作能力以換取組織所提供的報酬或福利,而與之相對的組織也提供各種生理或心理上的工作條件以吸引員工為組織作貢獻。當彼此間越能符合對方的要求,雙方就越契合,越能激發員工內在的動力,支配他為組織的發展作出額外的努力。

        (二)個人-工作契合度

        個人-工作契合度是指個人與其工作的匹配程度。它是個人的特質與工作的特性比較后得到的結果,反映了二者之間的相容性和一致性。

        個人-工作契合度可以分為三種:供給-需要契合(Supply-Value Fit,即:S-V)、要求-能力契合(Demand-Abilities Fit,即:D-A)和自我概念-工作契合(Self Concept-Job Fit,即:SC-J)。

        S-V是當組織能滿足個人需要、欲望或喜好時產生的契合,組織的供給如財務資源,成長機會等。D-A是當個人能力達到組織的需求時的契合,員工的供給如經驗,對組織的承諾,努力等。SC-J是指個體的自我知覺和工作任務的特點及必須的工作行為之間的一致性程度。前兩者屬于互補性契合(Complementary Fit),是一種外在契合;后者屬于一致性契合(Supplementary Fit),是一種內在契合,它解決的是“工作是否讓我成了我想成為的那種人”的問題。

        美國學者Kristof強調組織和工作與個體特征之間復雜的交互契合作用才是個體態度和行為的深層次影響因素。根據Hertzberg的理論,工作特征也可分為外在特征與內在特征兩大類。外在特征包括有合適的實體工作環境、恰當的薪資水準等;內在特征包括別人的肯定、自我的成長等。

        此外,國內外有學者對員工需要及激勵問題的研究顯示:員工對自尊、自我實現的需求都十分強烈。根據工作特質和馬斯洛的激勵理論,自我概念-工作契合度,這種深層次的內存契合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員工的敬業度。

        三、契合度理論視角下,任職教育單位促進教員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舉措

        任職教育是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應用層面教育,任職崗位、學員成分與任務要求的多樣性造成了學歷教育時期的許多學科不再適用,導致了新興學科的出現和學科間不斷的交叉與融合,這就需要教員積極探索任職教育的特點與規律,主動提高多方面的能力素質與之相匹配,在為組織創造高績效的同時獲得廣闊的個人成長空間。

        然而,理解組織目標、適應新型教學工作并非一蹴而就,時間、實踐、學習缺一不可。這既需要教員善于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更需要單位從多方面給予支持和引導,促進教員的可持續發展。

        在提高個人-組織契合度方面,首先,要增強和深化任職教育新理念。對于絕大多數部隊教育工作者而言,自穿上軍裝的那一天起,便以軍人核心價值觀引領著自身的思想和行為,在宏觀的價值觀方面與組織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微觀方面,還存在著如何理解組織文化的問題。各個任職教育單位不僅需要打造特色鮮明、推動發展的組織文化,更需要將任職教育的新理念融入到文化觀中,并通過反復宣傳、細化分解、環境營造等手段使之深入人心;讓每個教員自愿認可組織文化并成為其中能動的一員,主動去研究任職教育特點,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在動態的任務需求中將角色模糊與沖突降到最低,盡快進入新的工作角色。

        其次,要強化頂層設計,合理制定組織目標。任職教育單位要對當前及未來的承訓能力進行科學分析,統籌規劃任務結構和教學人力資源,公開明確單位所承擔的及可能承擔的培訓任務對教員在學科專業、知識結構、綜合技能等方面的要求和期望,在充分結合教員個體及群體職業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制定組織目標。這樣,組織目標既為廣大教員所知曉和認同,又可使教員將個人的可持續發展與單位的中長期發展有機融合,有效避免教員在確定自身發展方向時出現定位盲目和方向錯誤的問題,從而提升敬業度和職業滿足感。

        在提高個人-工作契合度方面,主要是通過對個體因素和工作特征施加影響,采取與個體和工作相關的措施來激發和滿足教員的內在成就欲望,進一步提升組織績效。

        第一,提供多渠道的學習和培訓。單位應鼓勵教員以服務任務需求為中心,通過在職自學、外送培訓、換崗實踐、交流代職等方式,拓寬自己的專業范圍,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開辟新的任職教育領域;同時,創造條件引導教員向“一專多能”發展。堅持每年選送優秀教員攻讀碩士或博士,不斷提高教員的專業素質和文化素養。充分發揮老教員、優秀教員的傳、幫、帶作用,對年輕教員制定和落實培養計劃,使其盡快適應任職教育的需要,以保證教員整體業務水平的穩步提升。

        第二,營造課題研究和學術交流的良好環境。任職教育單位應堅持“教研并舉”,引導教員在致力于教的同時,要善于思考和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課題研究能力、教學改革能力、論文撰寫和成果應用轉化能力。可抽出專門經費支持教研課題的開發,經常組織教員參加部隊內外的技術交流、學術年會和科技講座等活動,鼓勵他們積極撰寫學術論文、申報教學成果,使其在多方面找到與工作的契合點,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量與自信。

        第三,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任職教育單位應本著以人為本、注重激勵的思想,強化督導功能,不斷激發教員的內在活力。對那些積極承擔教學任務,教學課時多、教學質量高、完成情況好的教員,應從行政和經濟等方面進行獎勵。同時,將教員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情況與教學津貼的發放掛鉤,將教員的業務素質、學術能力、研究成果與年終的評功、評獎掛鉤;每年開展評選優秀教員和創先爭優標兵活動。在單位內形成向先進看齊、你追我趕的良好局面。

        四、契合度理論視角下,任職教育教員得以持續發展的努力方向

        首先,充分理解組織目標,使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與之相一致。組織目標不是空泛的大話、套話,更不是與己無關的東西,它是每個任職教育教員發展方向的引領和指南。對于組織宏觀的目標,教員應該認同和把握其精髓;對于微觀的目標,教員應當清楚其細節并把它作為對自身的要求。通過對照組織目標與個人現狀,客觀分析自己的優勢、劣勢、奮斗的方向和成長途徑,制定出既符合自身特點又與單位發展相一致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這就不僅能滿足單位需要,又能滿足個體內在需求。

        其次,堅持學習,持續提高任職教育的能力素質。任職教育學時少、周期短、崗位指向性明顯,要求教員在知識整合、對前沿知識的把握和對崗位任職能力的認知方面始終走在學員前面。而要滿足此需求,教員必須重視和堅持學習。只有學習,才能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才能傳授理念、觸動思維、引領求索,才能厚積薄發,實現教員個體的可持續發展。

        教員要有自主學習的思想,自主承擔學習責任并主動為自己的學習創造機會。要奉行多元取向策略,學習廣博的自然、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系統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和全面的教育科學知識,善于總結和反思。要有合作學習的意識,將個體所擁有的知識與智慧通過學習與交流的方式實現集體共享和優勢互補,產生“1+1>2”的效應。

        第三,重視校本研究,不斷拓展專業成長空間。校本研究不僅滿足組織對教員能力深層次的需求,也有助于促進教員由經驗型向研究型、學者型、專家型轉變,是教員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要培養問題意識。教員要善于發現那些制約和阻礙任職教育的因素,就此展開課題研究。再以研究結果指導實踐,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提升教學質量和系統思考能力。

        要增強團隊協作。任職教育中所出現問題的新穎性、多樣性和復雜性特征決定了教學研究課題的綜合性,需要教員從孤島式的獨立研究走向合作。通過團隊協作,不同教學能力和知識結構的教員可以實現優勢互補,有效激活差異性個體的創造性思維,形成對教學與學術的獨特見解和認識,促使高質量成果的產生。同時,在協作研究的團隊中,每一個智慧閃光都可以得到其他教員的肯定與贊賞,每一次研究過程和結果都可以促進教員個體的能力躍升,這便事半功倍地增強了教員與組織、與工作的契合度,為教員的可持續發展拓寬了道路,拓展了空間。

        五、結束語

        總之,在任職教育條件下,教員的可持續發展決定了軍隊院校和培訓機構的走向和興衰。要使教員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量與動力,就必須不斷提高其與組織、與工作的契合度。任職教育單位要在合理的頂層設計框架下,提供良性的政策引導和外部條件支持。教員個體要根據組織目標規劃自身發展方向,堅持學習與創新,善于研究與合作,實現自我完善與超越,不斷增強職業滿足感,實現個人與單位的雙贏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Kristof A.L. 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 [J].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6. 49 (1).

        [2]陳久明,趙濱.論任職培訓條件下的教導大隊教學管理體系建設[J].繼續教育,2010,(5).

        [3]李傲,李紅勛.基于契合度的企業員工敬業度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6).

        第7篇:任職以來教學總結范文

        關鍵詞:航天試驗;集成訓練;模擬訓練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識碼:A

        我國軍事航天指揮技術人才培養需要針對目前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法,提升軍事任職教育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

        一、航天試驗集成訓練需求分析

        (一)新型作戰力量建設對軍事航天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

        外層空間是國家的高邊疆,是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必須搶占的戰略制高點。軍事航天力量是我軍戰斗力新的增長點、需要重點發展的新型作戰力量。航天發射試驗是軍事航天力量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航天信息應用的重要支撐。航天試驗部隊的任務正從科學試驗向承擔更多軍事任務的趨勢拓展,軍事航天新型人才需求不斷增強。聯合作戰以及“萬人一桿槍”的航天任務特點要求航天試驗人才培養必須實施高水平的集成訓練。

        (二)信息化試驗指揮對指技復合型人才培養提出了高要求

        航天試驗系統是技術密集、高度信息化的開放復雜巨系統,信息化建設正在快速發展。這對基于信息系統的航天試驗組織指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試驗指揮與技術人才必須是指技融合的復合型人才,航天試驗人才培養必須依托信息化、網絡化的模擬訓練系統開展集成訓練,全面提高信息化條件下航天試驗任務的組織指揮能力與協同能力。

        (三)高密度任務對航天試驗人才的素質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近年來,我國航天試驗任務密度顯著增加,航天發射模式呈現出零窗口發射、連續多窗口發射、快速密集發射、一箭多星發射、應急快速發射等趨勢,航天測控將重點發展天基測控、深空探測、與國外資源共享、軍事航天測控等新任務。航天試驗任務組織、技術總體、新裝備操作、新領域開發等崗位人才的素質需求、數量需求激增,將呈現人員兼崗、多任務并行情況。因此,迫切需要實施集成訓練,提高航天試驗人才的素質能力。

        二、航天試驗集成訓練模式

        (一)統一訓練模式,創新集成訓練方法

        航天試驗集成訓練理論研究包括基本定位、主體對象、主要內容、方法步驟等。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定位于提高受訓學員的航天試驗任務遂行能力,受訓主體對象包括航天試驗指揮團級指揮、營級指揮、參謀業務和生長干部任職培訓學員,訓練的主要內容包括航天試驗指揮想定作業、綜合研討和綜合演練。據此,確立了“以航天試驗任務為背景,以指揮綜合演練為核心,以想定作業和綜合研討為支撐,各專業方向各層次學員集成訓練”的訓練思路,明確了“想定引導、實裝接入、仿真系統支撐、多級指揮機構協同演練”的集成訓練模式。

        (二)緊貼試驗任務,著眼崗位能力培訓

        開展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必須緊貼航天試驗任務實際,依照航天試驗任務編成確定訓練編組,將訓練對象融合為有機整體。航天試驗集成訓練按照“總部基地部站”三級分別設立總部指揮控制中心、基地指揮所(含發射基地與測控基地)和站指揮所(發射站、測控站、通信站)等11個指揮所,分“規劃論證任務實施總結評估”三個階段進行,突出航天試驗任務的指揮、協調和應急事件處置等訓練內容,著重訓練學員組織計劃、指揮協調和應急決策等崗位任職能力。

        (三)堅持指技融合,突出任務集成訓練

        開展高水平的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必須堅持指揮與技術融合。航天試驗工程技術密集,技術狀態決定任務進程。充分發揮試驗信息的匯集與處理、指揮信息的生成與決策能力,促進各種試驗力量、試驗裝備的有機融合,是提高試驗部隊整體試驗能力的重要因素。航天試驗集成訓練的實質,就是依照航天試驗任務目標與流程、技術與指揮崗位職能,充分發揮信息系統的信息資源支持與實裝設備信息接入功能,由多級“參試”人員參與,完成一個完整的任務過程演練,學員得到崗位體驗和崗位鍛煉,使指揮與技術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充分融合,提高在一定技術條件下的任務組織指揮能力。

        三、航天試驗集成訓練方法

        (一)統一規劃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內容

        以復雜環境條件下典型航天試驗任務為背景,以航天試驗任務流程與指揮程序為主線,著眼司、政、后、裝、技各類型崗位任職需求,整體規劃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內容,編寫集成訓練企圖立案、基本想定、補充想定等,為實施想定作業、綜合研討、綜合演練、指揮所研討提供依據和指導。

        (二)分層次開展想定作業與綜合研討

        任職培訓學員在完成專題學習后,按照航天發射、航天測控兩大專業方向,區分航天團級指揮、營級指揮、連級指揮、參謀層次,依據系列想定開展航天試驗指揮想定作業,圍繞航天試驗任務中的故障、突發事件處置等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綜合研討。

        (三)基于模擬系統實施綜合演練

        實施綜合演練時,按照總部、基地、團站三個層次設置全航區指揮機構,根據任務實際設置各指揮所編組,明確每名學員的崗位與職責。基于研發的模擬靶場,在導演部的導調下,各指揮所實施航天試驗任務的組織指揮與突發事件處置。

        (四)按指揮機構開展跨專業綜合研討

        綜合演練結束后,各指揮所結合演練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與演練結果,開展跨層次的綜合研討,總結理論學習、集成訓練的收獲,剖析自己崗位任職能力水平與不足,提出航天試驗部隊建設發展的對策建議等。

        四、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平臺建設

        (一)以任職教育需求為牽引,科學確定項目建設目標

        為實現航天試驗集成訓練,組成跨專業專家組成的專門論證小組,深入基地調研,組織受訓學員座談會,整合學院軍事航天學科專業資源,研制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平臺,組建航天試驗訓練中心,確定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平臺的建設目標:從實際出發,按照實驗室中心化、集約化建設思想,以人才培養需求為牽引,綜合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仿真技術、系統集成技術等先進技術,建設一個集航天試驗指揮、測試發射、測量控制和試驗通信系統于一體的半實物分布式模擬靶場,作為軍事航天學科群的教學科研基地,以滿足多專業、多層次教育訓練和科學研究的需要。

        (二)結合實際優化頂層設計,集智攻關設計總體方案

        平臺建設的關鍵是抓好頂層設計。航天試驗訓練中心總體組提出了總體建設思路,確定“中心化、集約化”的建設原則。經過綜合論證分析,確定航天試驗集成訓練系統主要由試驗指揮、測試發射、測量控制、試驗通信、遠程教育訓練、系統管理等6個分系統共計33個子系統組成,并擬制了總體技術方案和6個分系統技術方案、建設實施方案等(如圖1所示)。

        (三)強化項目管理,嚴把質量關,組織精兵強將實施建設

        為保證集成訓練目標的實現,召開航天試驗訓練中心工作會議,成立航天試驗訓練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總體組、項目辦公室和6個分系統建設小組等組織機構,共有5個單位的50余人參與了研究建設。為保證航天試驗訓練中心建設質量,項目實施工程化管理和文檔資料配置項管理,并嚴格按照《總裝備部軟件工程技術規范》進行軟件方案設計、模型設計、詳細設計、測試和評審,實裝設備按照主流試驗裝備構建。參建人員結合專業,立足指揮,深入調研,不斷深化對航天試驗任務的認識,主動了解部隊任職崗位需求,積極探索院校開展航天試驗集成訓練的方式方法。

        (四)注重理論、技術、方法創新,建設功能完善模擬靶場

        高度重視理論、技術與方法創新,圍繞集成訓練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積極采用信息化、網絡化手段,基于HLA技術,建成了集航天試驗指揮、測試發射、測量控制和試驗通信于一體的半實物分布式模擬靶場。其中,測試發射分系統主要建成了飛行器控制半實物仿真實驗室、CZ-3B控制系統模擬器、航天測試發射全數字仿真系統;測量控制分系統研發了測控指揮一體化訓練平臺、飛行器動態模擬器、遙測中頻信號記錄設備,引進了新型USB設備終端;試驗通信分系統改造了SP30程控交換系統,購置了SDH光纖傳輸系統、時統服務器、指揮調度系統,研制了航天通信模擬訓練系統;試驗指揮分系統建成了航天試驗指揮專業教室,研制了總部、發射基地和測控基地三個指揮所的航天試驗指揮模擬訓練系統;系統管理分系統研制了訓練任務管理與導調、運載火箭模擬、衛星模擬、基礎信息庫等15個軟件,實現了航天試驗集成訓練的集中控制與管理功能。中心建設集成了200余臺套測發、測控、通信專用設備和700余臺套通用設備,實現了互聯、互通,形成了功能完善、性能先進的模擬靶場(如圖2所示)。共設置了訓練崗位5類91個,可同時容納91人開展訓練,能夠用于設備級、子系統、分系統和全任務集成訓練。

        五、航天試驗集成訓練實踐

        (一)同步開展教學改革,精心設計訓練內容

        為了高效建設航天試驗訓練中心,提高航天試驗人才的培養質量,同時開展教學改革,精心設計實踐教學內容,先后編寫《航天發射演練方案》、《航天測控演練方案》、《航天試驗通信演練方案》、《航天試驗指揮演練方案》、《航天試驗訓練導調方案》及20余個想定,有效支撐了航天試驗集成訓練。

        (二)編寫配套系列教材,制定集成訓練方案

        同步編寫了《航天發射指揮專題研究》、《航天發射指揮專題研究想定作業》、《航天測控指揮專題研究》、《航天測控指揮想定作業》、《運載火箭測試發射實驗室崗位訓練》等13本配套教材。另外,根據具體演練題目先后編寫了《航天試驗訓練中心綜合演練方案》、《學院聯合裝備指揮綜合演練-航天發射方向綜合演練方案》、《聯合作戰裝備指揮綜合演練航天發射方向綜合演練方案》、《聯合作戰航天發射指揮演練手冊》等。

        (三)依托模擬靶場環境,開展指揮集成訓練

        第8篇:任職以來教學總結范文

        關鍵詞:軍隊 士官院校 教育

        軍隊院校的士官教育是一種面向國防的職業教育,是一種面向崗位的專才教育,是一種面向職責的能力教育,是一種面向需求的隨機教育,具有突出的針對性。搞好士官院校教學,首先要解決當前士官教育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推進士官人才隊伍的創新發展。

        一、軍隊士官院校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方法相對單一

        近年來,隨著部隊院校信息化設施設備的建設,各類軍事院校的信息化條件逐漸形成并發展。譬如多媒體教室的建成,促使許多院校的教學模式發生著質的變化,紛紛從傳統的教學模式向現代化教學模式轉變。部分教員轉變時,在教學方法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

        他們僅僅是把黑板上的文字搬到顯示屏上,把教材上的內容輸入到幻燈片上,現代化的設施設備在他們的課堂上產生不出情境化的教學效果。之所心出現這樣的問題,一是部分教員還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的教學方法;二是部分教員剛參加工作,經驗較少,對教學內容沒有完全吃透。由于這種教學方法缺少語言溝通和情感交流,課堂氣氛不能很好的活躍,學員在學習的時候就很被動,有的甚至出現抵觸情緒而不愿意學。

        (二)培訓課程內容繁多

        許多學員在院校培訓時,都會有學習時間緊、任務重、內容多的感覺。學的東西太多,勢必會迫使他們養成“走馬觀花”式的學習習慣。學員在課堂上很多時候不是為學而學,而是為完成任務而學,一學期下來真正學透、學精的東西很少。在專修課、必修課、選修課的安排設計上,出現內容重復、定位不準、重點不突出等問題。實際教學過程中,同一個教學內容,因為課程名稱不同而被兩個教員在同一個學員隊上了兩次。這就造成各種教學資源的浪費。有的時候選修課的課時數差不多和專修課的課時數大至相等,中心課程不突出,致使教員不知道該怎么教,教些什么,學員也搞不清哪些課程該重點去學。

        (三)理論聯系實際不強

        一些教員在參加工作以后很少或者沒有到部隊調研過,對基層部隊的了解僅限于書本或口傳。課堂上所講授的教學案例多是過去基層建設的發展狀況,與當前部隊的發展形勢相距甚遠,學員在聽的過程中會產生不符合實際和知識陳舊的感覺。

        (四)學員基礎整體較差

        一般而言,士官院校招收的學員底子薄,整體素質偏差。對任職教育的教學效果起著很大的制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員的學歷層次較多,以小學、初中和高中學歷占多數,其間參雜著為數很少的大學學歷學員,造成入校學員智力結構的多樣化,使得教員在教學的過程中眾口難調的情況經常發生。二是學員的文化基礎較為薄弱,大部分學員來自基層連隊,平時主要以訓練為主,能夠學習的時間很少,導致他們入校以后學習起來力不從心。三是學員的社會經驗存在差異性,有的學員入伍前是學生,閱歷少,適應能力弱,有的學員則在入伍前已經踏入社會,扮演過不同的社會角色,接收能力強,參差不齊的社會經驗給院校的教學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

        二、解決的途徑

        (一)建立適合士官崗位和技能所需的教材體系、課程內容

        首先,士官院校的教材體系應該是與士官崗位、技能緊密相聯系的。院校通過加強與部隊的交流、合作,從而加強自身的教育培訓能力。這種培訓能力首先體現在教員隊伍上,但終將體現在教材體系的建立上。教員課堂講授用到的教材、案例、材料應取自部隊,緊貼士官崗位和技能的所需。其次,優化課程內容。按照“打牢共同基礎、精通本職專業、增強實踐能力”的要求,圍繞滿足士官的第一任職需要,對院校現行課程和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并根據教學任務的需要,增設新的課程,合并重復的課程,優化經典的課程,以此來確保學科專業的系統性和教學的實效性。再次,鑒于招收學員層次的差異性,院校需以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精選課程內容。依據部隊訓練新大綱的要求來安排教學內容,按照教學對象的接受能力,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

        (二)提高教員隊伍的綜合素質

        一是加強優秀教員人才的引進。部隊和地方不乏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這些人通常在專業上建樹頗豐,理論上創新突出,學術上成就卓著。院校要慧眼識才,作好這些優秀人才的引進工作。二是確保原有人才的穩定。部分教員在同等任職崗位上能夠做到出類拔萃且有一技之長,院校需為其打造有用武之地的教學平臺,使他們高飛享有雙翅,崗位享有競爭,貢獻享有待遇。三是加強崗前培訓。對擔負任職教育的新教員要做到先培訓,后上崗。根據他們任職崗位的特點,認真組織有經驗的老教員與其交流,傳授知識,以老帶新。

        此外,分批次有計劃地安排教員或到部隊代職,或去其它院校去進修、培訓。讓他們通過在部隊的實踐、調研和在院校的學習、培訓來開闊自己的視野,鍛煉自己的能力。對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教員、學科帶頭人,要多給他們交任務、壓擔子,促其早日成材,讓有建樹的專家、教授到部隊和兄弟院校講學交流,擴大他們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三)有計劃、有步驟的改變教學模式

        逐步改填鴨式、灌輸式教學為啟發式、互動式、案例式教學,變革傳統的“教員講學員聽,教員教學員做”刻板教條課堂,發散的學員思維空間。第一,普及啟發式教學。與灌輸式相反,教員循循善誘,通過科學、民主的教學方式,“話到嘴邊留半句”,故意設“障”布“疑”,進而激發學員思考的興趣,探索的精神,使其掌握自我攝取知識的方法。第二,深化互動式教學。它采用教員提問――學員自學――學員提問――集體討論,最后由教員和學員共同歸納、總結的雙向協作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既發揮了教員的主導作用,又充分調動了學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精選案例式教學。案例式教學是一種以教學案例為基礎,以學員在課堂內外對真實事件和情境和分析、思辨為重點,以提升學員應用理論創新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學組織、材料和手段等方面的集成創新,模擬一種親歷環境,使學員能夠系統地將知識、理論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提高學員的分析能力和溝通技巧。

        (四)適當提升院校招收士官的學歷層次

        教員在授課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同一個知識點,有的學員容易理解,有的學員則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除了個體智力差異因素外,與學員的學歷層次也有很大的關聯。因此,人才的選擇至關重要,是整個任職教育培訓的根基所在。

        士官院校可以試著從高中、職校、技校,甚至是大學中招收學員,拓寬生源渠道。一方面,可以提高在校學員的學歷層次和整體質量;另一方面,能夠幫助緩解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就業壓力。對士官院校的教育者而言,高中、職校、技校以及大學的學生具備更為扎實的基礎知識。盡管他們也有其自身的特點與不足之處,但在學習培訓中,如果管理有效、訓練得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潛力,展示他們扎實的學習能力,并相互補足,達到提升整體學員素質的目的。

        三、結語

        自15次全軍院校會議提出實現學歷教育與專業訓練適度分離、分別施訓,相應院校、相應培訓階段被賦予任職教育任務以來,任職教育的革新之路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作為軍隊五個隊伍之一,士官隊伍任職教育的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有著特殊的矛盾。因此,深刻理解士官任職教育,明確自身辦學思路,并在不懈的改革探索中解決矛盾,實現院校的成功轉型,是士官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這需要士官院校對轉型中出現的問題,存在的不足,進行大膽的改革,找準對策,改進方式,從而為培養具有創新素質和能力的新型軍事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第9篇:任職以來教學總結范文

        一、課程簡介

        “天氣學基礎”是軍事氣象水文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是氣象觀測士官的一門專業基礎核心課程。它是綜合應用熱力學、流體力學、大氣探測學、大氣物理學、動力氣象學理論,論述大氣中天氣系統和重要天氣現象的分布、演變規律及其分析和預報方法的一門學科。該課程所涉及內容是從事軍事氣象保障、開展軍事氣象科研的重要理論和技術基礎。通過本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最終培養學員敏銳發現問題,從全局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課程實踐性很強,具有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特點。因此,教員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學有機地融于課程教學之中。學員要應用所學理論來指導實踐,并用實際案例實踐來印證理論。

        二、教學對象特點及教學改革的目的和意義

        很久以來,我們大學對本科層次教學改革探索實踐較多,也積累了很多豐富實用的經驗,但對士官層次的教學缺乏系統的研究。隨著我校士官學員數量的逐年增加,如何搞好軍校士官學員的教學這個問題日顯突出。士官學員在基層部隊已經有了一定的崗位任職認識,但是他們的學習基礎相對薄弱且學員層次參差不齊,學制也比較短。因此,相對于本科生學員來說,他們對于系統的理論學習比較吃力,如果不因材施教會導致某些學員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對學習懷有逆反心理。當前正在進行士官改革,教員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積極引導,以便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解決動力不足的矛盾,并能揚長避短顯得尤為重要。

        以往“天氣學基礎”課程的教學更加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雖也有實習課,但似乎成了“畫圖課”,只需要將線條畫到天氣圖上就算完成任務了,殊不知實習課的真正目的是要學會“分析”,利用學到的理論知識來分析實際的天氣變化情況,而畫圖只是我們實現“分析”的一種手段。因此,強化綜合性實習在實踐環節中的重要地位,提升實踐環節對理論知識的反哺,拓展和創新實習實踐平臺,充分發揮實習實踐環節的作用是實習課教改的方向和目標,對于學員畢業后能盡快融入工作崗位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針對以上現狀,就“天氣學基礎”實習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三、士官學員實習課教學的具體改革實踐

        (一)精選教學內容

        眾所周知,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教學目標的合作過程,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和諧統一,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基本內容、課程教學資源的確定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是相對固定和可控的。因此,如何根據具體的教學對象精選教學內容?如何根據本課程實踐性與應用性較強的特點,同時結合部隊實際,將課程內容設置與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聯系起來?我們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做法如下。

        1.課表任務下達后,在開課之前與相關教過該期班的教員進行交流、調研,以便對學員狀況有基本的了解,同時通過學員隊組織的教學聯系會進一步和學員面對面交流,更加細致具體地了解學員各方面情況。進一步深入分析學員崗位任職需求,以崗位任職需要為牽引,突出軍事特色,強化學員綜合素養的培養,以增強學員畢業后的第一崗位任職能力及發展后勁。

        2.根據本課程應用實踐較強的特點,為了充分提高實習實踐環節在人才培養中的促進作用,我們以大學制定的人才培養目標為指導,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按照“扎實鞏固基礎性實踐內容,適當加強綜合性實踐內容”的設計模式,優化兩個層次實踐內容的比例,并加強實踐內容與崗位任職需求的結合力度,做到在教學課時減少的情況下能夠盡可能夯實學員的專業基礎知識,適當加入綜合分析內容,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將理論知識點自然滲透到分析實習實踐中。

        3.通過學期初、學期中、學期末三次對學員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員學習狀況,對本課程的認識理解,內心訴求,以便教員及時調整課堂策略,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也為下個期班的教學積累經驗。

        (二)創新教學模式

        采用“導學式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所謂“導學式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學習單位,采用合作學習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教師的主導性,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集教師的“導學”和學生的“小組合作”為一體,促進學生學習,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強調在學習的過程中生生合作、師生合作,以及團隊精神的培養。

        本次實習課班級總人數為65人,對于實習實踐課來說人數是比較多的,如何進行分組非常關鍵:采用好生和學困生搭配,男生和女生搭配,每組選出一名組長負責本組工作,這樣可以起到互助幫帶作用,同時也為更好地進行組內合作、組間合作提供可能。教員在復習講解相關的理論之后,布置相應的實習內容,學員分工合作完成相應任務。每次課教員指定兩名組長收集本組成員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疑惑進行匯報交流,接受其他學員的提問和補充回答,最后教員根據批改作業的情況,將錯誤較多的實習圖拍照上傳做成課件,進行進一步的補充和講評,再次加深了學員的印象,使學員的疑惑及時得到了解決,學員真正明白了“為什么”,這樣,疑惑越來越少,規范牢記心中,基礎一步步更扎實,學員的學習興趣被點燃了,同時課堂氛圍更活躍了,學習效率也提高了。另外,由于是實習實踐課,有時實習任務無法在課堂內按時完成,延用以往成功的經驗,課外可以建立微信群,這樣既拉近了與學員的距離,又可以隨時進行在線答疑,消化在課堂上未完成的內容。

        (三)改進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教學研究永恒的主題,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大學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沒有哪一種單一的教學方法會在一定范圍內都適用,應將不同的教學方法在不同的情景下結合起來綜合運用,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本課程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對象特點,結合課程實際,將問題驅動式、實踐式、案例式教學法相結合運用到課堂中。一方面通過教師巧妙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興趣,利用問題形成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熟悉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緊緊跟著教師的思路思考,提高學生課堂思考的積極性。同時通過眼神交流,達到互動的目的。另一方面引入實例(實際天氣過程),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不僅不覺得枯燥無味,反而覺得自己所學的理論如此貼近生活,可以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再次,在教學過程中將學員每次實習實踐中出現的錯誤,以案例形式展示出來,與學員進行討論交流,也可以叫學員上臺演示交流,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又提高了學員的學習興趣,并增強了學員的自信心。

        (四)改革評價方式

        考試是保證學習質量的重要手段。我軍院校的課程成績評價,一般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作業、課堂表現等,通常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占70%左右。作業及課堂表現所占比例一般不超過30%,且作業一般是課后習題,內容相對簡單,多數可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這也是我們傳統的課程考核評價模式。這種考核評價模式,對教師評分是有利的,簡單、工作量少、責任小,但不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是把精力用于最后考試的突擊上。導致有些學生上課不好好聽講、動腦筋,甚至有些學生無故曠課,最終臨近期末考試時,通過查看優秀學生的課堂筆記,大量背誦記憶,也許也能獲得比較高的分數,這樣有失公平性,也打擊了一部分學員的學習積極性。

        本課程的考核評價采用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結合,由“作業”、“課堂表現”、“測驗”、“小組合作表現”及“考試成績”等綜合決定,將平時課堂表現作為考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樣就注重了評價的過程性和多元性,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成績,使學員學習動力更足,課堂氣氛更活躍,減少了上課打瞌睡的現象。雖然給教師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這恰恰體現了課程成績的目的。

        四、總結與思考

        通過對士官學員“天氣學基礎”實習課的教學改革實踐,我們總結如下。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午夜福利蜜桃 | 麻豆精选在线播放网站 | 亚洲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免费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