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社會調查研究報告范文

        社會調查研究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調查研究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社會調查研究報告

        第1篇:社會調查研究報告范文

        1 關于春節的介紹

        1.1春節的起源

        春節指華夏傳統歷法夏歷的元旦(與中國現行的公歷元旦不同),農歷正月初一,又稱農歷新年、大年、歲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度歲、慶新歲。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春節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

        1.2春節的習俗

        掃塵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1.3春節食俗

        蒸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包餃子

        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2 關于大學生對春節的認識了解調查

        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增強同學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在寒假期間,對在校大學生,通過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以了解他們對春節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更好的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10份,收回86份,有效問卷86份,問卷回收率為78.2%,問卷所反映出的問題具體如下:

        2.1中國傳統春節跟西方圣誕節相比,您更喜歡哪一個?

        A春節 B圣誕節

        由圖表可知,94%的同學更喜歡春節,這說明在文化開放交融的今天,當代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可程度還是比較高的,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2.2您了解春節的習俗嗎?

        A非常了解 B了解部分 C不太了解

        由圖表可知,86%的同學對于春節的習俗只是了解部分,并不十分清楚春節的具體習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卻越來越少,必須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提高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

        2.3您知道春節的來歷嗎?

        A非常清楚 B不太清楚 C不知道

        由圖表可知,僅有34%的同學非常了解春節的來歷,而11%的同學不知道春節的來歷,這反映出,當今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太少,缺乏對傳統文化深入了解,不能很好的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2.4您年三十的晚上你都干什么?(單選)

        A看春晚,吃年夜飯 B上網通宵(玩游戲、聊天)

        C出去玩(放鞭炮、煙花)等 D其他

        由圖表可知,71%的同學在年三十晚上還是會進行守歲、吃年夜飯的活動,10%的同學喜歡出門放鞭炮、煙花等,這說明,對于春節中一些常規性的活動,同學們還是比較能傳承的。但是,在當今社會,這些習俗的味道卻越來越淡,所以還需要多一些關注。

        2.5您給親朋好友拜年的主要方式?(多選)

        A手機短信 B打電話 C上網發賀卡以及QQ拜年

        D去家里問候 E不拜年

        由圖表可知,42%的同學選擇打電話拜年,18%的同學選擇通過網絡拜年,15%的同學選擇電話拜年,僅有24%的同學選擇去家里問候拜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交流日益便捷,手機短信,網絡聊天。這些技術在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會面越來越少。與以前挨家挨戶拜年相比,現在的拜年大部分只是走一種形式而已,缺少了年文化的味道,這值得我們去反思。

        3 存在問題

        3.1西方文化的影響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青年們或多或少的會感覺身心疲憊,因而需要機會放松。此外,高新技術的發展,各國文化之間相互交融也十分明顯。中國的傳統節日注重的是一種習俗和紀念,比如清明節、端午節、勞動節、國慶節等,而西方的節日更多的是一種心靈的放松和情感的表達。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青年人逐漸熱衷于西方節日,圣誕節、情人節、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萬圣節,這些節日為廣大青年提供了一個放松自己、張揚個性、表達情感的平臺,同時商家也迎合了這股潮流,捕捉、甚至制造消費熱點。從以前的不為人知,到現在的眾人皆知,商家的炒作和新聞媒體的宣傳都起到了推動的作用。從這方面來說,青年們更加追求一種享受,而逐漸淡化中國的傳統節日。從調查結果來看,雖然大部分同學還是比較喜歡春節的,但春節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更多的是出于一種對中國傳統的崇敬之情。

        西方文化節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不容小覷,我們必須正視各種文化,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3.2缺乏對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年人們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也很少關注傳統文化方面的信息。對于青少年來說,更加注重生活的享受,對傳統文化的起源等便很少了解。總之,現代社會的人們可能只是了解有哪些傳統節日,而真正了解節日起源,深入體會傳統文化的人卻越來越少。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程度逐漸淡化,很多傳統工藝也因此失傳,對于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來說,無形是一重大損失。

        3.3對傳統文化的實踐不充分

        以前,人們對待傳統節日都很期盼,而現在,更多的是一種形式。拿春節來說,以前的人們總是提前幾周開始準備年貨,做新衣服,收拾屋子,做各種春節食物,而現在,由于工作繁忙,人們很少去在意這些事情,多數到了春節前幾天才開始準備。現在的春節,少了很多過年的味道。對于春節的各種習俗,以前人們總是習慣自己寫對聯以表示對新春的祝福,而現在,大街上各種對聯花樣十足,雖是好看,但卻少了好多意義。

        高新技術的發展,給人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使得人與人之間生疏了不少。拿拜年來說,以前人們總會挨家挨戶的拜年,以表新年的祝福,而現在,人們更多的是通過短信、網絡等進行祝福。人與人之間面對面溝通的機會逐漸減少。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親身實踐越來越少,不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

        4 建議與對策

        4.1政府部門

        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傳統節日的關注程度,合理的調整各種傳統節日的休假實踐。一方面,可以讓人們得到身心的放松,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去體味中國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

        政府應該加大對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程度,對于那些即將失傳的傳統藝術,應該給予相應的財政支持,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才能使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政府可以建設相應的組織,以督促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為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更多可行的途徑。

        4.2學校及各工作單位

        學校可以多組織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活動,以提高同學們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比如,可以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進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組織各種文藝演出,優秀文章征稿以及春節對聯等活動。這樣,學生們可以從中收獲很多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從而更好的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此外,學校還要加強教育力度,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要多關注、多實踐,在創新中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4.3媒體部門

        媒體可以加大宣傳的力度,增加各種途徑,拓寬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比如一年一度的春晚,媒體方面應該迎合廣大人們的需求,投其所好,才能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此外還可以增加一些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公益廣告,加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4.4個人

        正確對待西方節日和中國的傳統節日,從自身做起,多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利用空閑時間,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多了解、多思考、多實踐,不斷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要具有責任意識,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比如:自己寫一幅對聯,做一個油燈等等。用實際行動弘揚傳統文化,在實踐中體味傳統文化的內涵。

        同時,我們也應該做好宣傳工作,讓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好的關注中國的傳統文化。

        5參考資料

        第2篇:社會調查研究報告范文

        一、總體設計與內容選取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一門方法性課程,具有社會性、方法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等特點。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將方法論的知識體系轉換為社會實踐能力一直是本門課程教學的難題。為此,課題組針對課程特色,在課程“過程——實踐”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深入推進項目式教學方法。此項目設計主要滿足以下四個主要目標:

        (一)總體目標

        本課程旨在通過社會調查方法的學習和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在社會實踐中的調查研究能力,使學生能夠熟練地獨立地運用各種方法進行社會調查,通過發現社會問題、認識社會問題、分析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增強學生職業崗位適應能力奠定基礎,實現個人的綜合發展。

        (二)能力目標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課程重視實踐性、操作性、應用性,這與職業能力的培養目標相適應。現代社會需要復合型人才,《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課程的內容組織針對此項要求,綜合了多項能力與素質。一是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二是綜合技術應用的能力;三是相關知識和社會閱歷。培養學生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面前,能夠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運用文獻、訪談、抽樣、統計等多種手段和技術獲得信息,通過現代化辦公技術總結出調查報告。

        (三)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社會調查研究的原理、程序、方法和技術,而且能夠把理論取向與研究動態相結合,運用調查研究的具體技術方法,實現定性與定量的混合研究,運用抽樣技術和問卷設計的最新成果,了解電話與在線調查的現狀與發展,清晰民意測驗、市場調查與縱貫研究的主流趨向,明確統計分析、定性分析和理論分析的功能與聯系,撰寫完整的調查報告等諸多方面的知識。

        (四)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具備積極、嚴謹的工作態度,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溝通能力;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基礎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具備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組織協調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針對調查研究活動過程的特點,我們將《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課程的知識體系劃分成五大模塊:“調查選題模塊”、“方案設計模塊”、“經驗資料收集模塊”、“資料的整理與分析模塊”、“報告結果模塊”。

        二、項目實施與考核

        (一)項目實施

        總體上,我們在各教學模塊下又設計了不同的項目和任務,這些實踐性非常強的項目和任務的操作練習,重點在于強化學生專業操作技能的培養及訓練。學生通過自主完成這些項目和任務,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提高了專業操作技能和能力,同時通過學習小組的討論和共同完成任務,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

        1.調查選題模塊。此模塊包含的項目為社會調查研究系統與調查選題與課題明確化。教師布置選題任務,要求分小組討論,確定小組調查題目,最后將調查題目明確化。通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選定三個課題,然后集中在課堂進行ppt展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互相學習、激發,拓展思維,鍛煉思考能力。打分標準由教師給定,也可以讓各小組組長參與設定,事先明確標準。

        2.研究設計模塊。此模塊包含的項目為抽樣方案設計與測量與操作化。要求學生就自己的選題明確各自的調查目的、提出研究假設、確定分析單位。就相關內容進行討論: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選題進行抽樣方案設計,并就相關內容進行小組討論;要求學生就自己的選題進行概念的操作化、針對不同的變量選擇恰當的測量尺度,并就相關內容進行小組討論;要求學生就自己的選題進行問卷設計,就相關內容進行小組討論;調查方案設計、演示、討論與解讀。

        3.資料收集模塊。此模塊包含的項目為訪談法與問卷法。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選題確定資料收集方式;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研究設計進行實際調查,并交流調查感受和進行討論;分小組進行實地調查,發現工作中的問題。

        4.資料整理分析模塊。此模塊包含的項目為數據整理與統計分析。要求學生就自己的調查進行編碼、錄入和數據清理;要求學生對自己的調查數據進行簡單的統計分析。

        5.報告結果模塊。此模塊包含的項目為調查報告撰寫。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調查進行研究報告的撰寫;選出有代表性的或比較好的調查報告進行討論與解讀。

        (二)考核評價方式

        課程考核評價堅持重實踐、重操作的考核原則,重視學生學習態度,強化職業能力訓練與培養,弱化純理論知識考核的指導思想,重點檢驗職業技能。

        1.評價途徑。采用“過程性”考核評價方式,具體方法如下:

        總成績由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占總成績30%,即30分(含出勤10分,平時作業10分,課堂表現10分);調研報告占總成績50%,即50分(含調查問卷設計、實際問卷調查、調研數據分析、調查報告撰寫);期末答辯占總成績20%,即20分,期末答辯操作如下:

        (1)學生分組,5—8人一組,一般為課程學習小組;

        (2)教師準備問題,并區分答題類型,分必答題、選答題等;

        (3)學生抽簽,決定小組答題順序;

        (4)教師進行現場提問。首先是必答題環節,對每一小組,由教師抽簽確定3名學生,然后由學生抽取題目,并口頭作答。必答題完成后,各小組派3名代表抽取題目然后作答,如不會回答或答不完全,可允許其他學生予以補充,但僅有1次機會,并且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5)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分別對各小組計分。在全部小組都完成考試后,匯總計算各小組成績。

        2.學生學習評價體系構成。本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兼顧學生的學習態度、知識點掌握情況以及職業技能培養三個方面。三者所占的比例分別是20%、30%、50%,充分反映了重視學生學習態度、強化職業能力訓練與培養、弱化純理論知識考核的思想,符合本課程學生的學情狀況。

        三、結 語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課程通過此次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注重采用兼容高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創新性應用項目教學法和問題教學法以及其他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成為整個教學活動的目的與中心,有效地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綜合運用和開創解決問題思路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使社會調查理論體系能夠通過合適的教學方法應用到實際問題中,解決本課程理論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低、教學效果差的問題,經過兩屆學生的教學實踐,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高職院校文科課程實踐性普遍不如理工科課程顯著,準確定位文科課程的實踐屬性非常關鍵。通過分析課程的目標定位,并從中構建教學模塊和教學項目,以“過程——實踐”模式為藍本,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考核形式,能把學生對知識的被動接受轉化成為主動探求,提高學習興趣和職業能力,最終達成課程設置目標。

        參考文獻:

        第3篇:社會調查研究報告范文

        一、明確實踐教學的任務和目標

        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任務和目標應緊密結合行政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而確立。由于行政管理專業適用面寬,畢業生擇業領域也較廣泛,黨政機關和一般企事業單位都需要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因此,吉林省屬高校行政管理專業應明確自己的人才培養方向,突出人才培養特色,并從管理崗位的實際需要出發,培養該專業學生相應的能力。但無論確立什么樣的人才培養方向,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都應具備政策把握能力、文字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調查研究能力、人際協調能力和外語應用能力,這是明確實踐教學任務和目標、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的前提和基礎。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文、法律、計算機、外語、文秘等專業由于歷史悠久,應用性強,且畢業生專業能力較高,所以這些專業畢業生往往擠占了眾多行政管理崗位。相反,由于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生實踐能力較低,專業技能較弱,所以導致就業困難。因此,結合社會對該專業人才素質與能力的新要求,并以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吉林省屬高校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任務和目標應確立為:通過優化實踐教學課程體系,開展校內模擬實踐(實訓)教學,強化校外實踐(實習)教學環節,同時開展有針對性的社會調查研究,并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全面培養學生的政策把握能力、文字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調查研究能力、人際協調能力和外語應用能力。如果確立了具體的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向,還應結合自身的專業特色和方向定位,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方向性專業技能。

        二、構建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

        (一)優化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課程應涵蓋學生能力培養的各個方面。所以,實踐課程主要應包括“公文寫作與處理”、“文獻檢索”、“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電子政務理論與實踐”、“公務員考試模擬系統”等。帶有實踐性質的課程主要有“社區管理”、“物業管理”、“政務禮儀”等。另外,“大學外語”、“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傳統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人才能力培養的要求,“大學外語”應重點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和翻譯能力,計算機類課程應重點培養學生利用網絡實施管理的能力。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還可安排“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人學教育”、“軍事教育”、“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畢業教育”中也應含有一定的實踐教學環節,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各高校可根據自己的人才培養方向和目標確定所開設的實踐課程,有的實踐課程可作為必修課程,有的可作為選修課程,但實踐課程的安排不能過少,要保障實踐教學的學時和學分。

        (二)開展校內模擬實踐(實訓)教學行政管理專業雖屬文科,但與理科、工科一樣需要建有校內模擬實訓室,如電子政務實訓室、公務員考試模擬實訓室等。在模擬實訓室進行實踐模擬,不僅是對課堂理論教學內容的檢驗和應用,更是對實踐操作能力的訓練與培養,通過實訓,可以增強學生對行政管理基本理論與實踐操作的感性認識。另外,在模擬實踐(實訓)教學中,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可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并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因此,有條件的吉林省屬高校應建設好行政管理專業實訓室,購買相關教學軟件,為學生搭建好校內實踐(實訓)平臺。

        (三)強化校外實踐(實習)教學環節穩定的校外實踐(實習)教學環節應包括課程實習、學年實習、畢業實習,這一環節應安排在校外實踐(實習)教學基地進行。課程實習主要是根據具體課程教學內容和能力培養目標,通過實踐或實習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結合起來,能夠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并在實踐中培養具體操作能力;學年實習主要是結合一學年所學的課程和應具備的能力體系,開展綜合性的實踐或實習活動,通過實踐或實習將所學課程內容進行有機整合,不僅幫助重構知識體系,而且可以重構能力體系。畢業實習是最為關鍵的環節,時間最長、范圍最廣,這一環節不僅是對四年學習效果的一個綜合檢驗,同時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認識社會、提高就業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行政管理專業應合理安排好校外實踐(實習)教學環節,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和具體措施,保證實踐(實習)教學質量。

        (四)開展有針對性的社會調查研究社會調查研究是最能培養學生社會活動能力、研究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的實踐內容,也是促使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途徑。而且,對于行政管理專業學生來說,無論其畢業后從事何種管理崗位的工作,都離不開調查研究,沒有調查研究能力就很難勝任工作。因此,有針對性地開展社會調查研究應成為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不定期開展。如組織學生調查城市居民生活消費結構和水平,調查大學生狀況,調查城鄉文化建設的差距。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給出科學合理的問題解決對策,撰寫研究報告。事實證明,每一次有效的社會調查研究,都會使學生在各方面有更好的成長。

        (五)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為使實踐教學能夠穩定有序并取得實效,應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應包括如下內容:實踐教學大綱是否符合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實踐活動的內容是否具有針對性,每次活動的目標是否明確;實踐主體即學生是否具有較高的積極性;實踐指導教師是否具備指導能力,有無責任意識;實踐教學經費是否有保障,使用是否有效;是否具有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實訓室);實踐教學管理是否科學規范,有無安全防范措施;實踐活動各環節安排是否遵循實踐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實踐教學檔案建設是否完備;實踐結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只有建立起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才能為實踐教學提供有效保證。

        三、建立并完善實踐教學保障機制

        (一)實踐教學經費保障目前,吉林省屬高校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經費普遍不足,嚴重制約了實踐教學的正常開展。而實踐教學是整個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必須具有充足的實踐教學經費作保障。為此,在行政管理專業建設中,應根據實踐教學需要,單列實踐教學經費,確保實踐教學經費逐年增加。而且,對于專項實踐教學經費的使用,要做好合理計劃,保證每一筆實踐教學經費都能用在必需之處,收到好的效果。

        第4篇:社會調查研究報告范文

        社會學學科體系由社會學理論、社會學研究方法和分支社會學(應用社會學)三個部分組成。1999年7月召開的全國高校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暨社會學系主任聯席會議確定了大學本科社會學專業10門專業主干課,它們是: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國外社會學理論、中國社會思想史或中國社會學史、社會統計學、社會工作概論、社區概論、社會心理學、經濟社會學、發展社會學(社會現代化)[4],建立了社會學專業的課程體系。在社會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社會學研究方法系列課程涵括了社會研究方法(筆者所在學校沿用了傳統課程名稱: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兩門專業基礎課。一些高校還圍繞社會學研究方法開設了其他方法課程,如《統計軟件應用》、《質性研究方法》、《學術論文寫作》等,這些課程都可納入社會學研究方法系列課程體系中。本文僅涉及社會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和統計軟件應用三門課程。社會研究方法介紹社會學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程序,從研究方法體系包括方法論、研究方式和具體研究方法及技巧;及社會學研究的完整過程包括選題、研究設計、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和撰寫研究報告五個階段等方面全面系統地介紹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基礎。社會統計學介紹定量數據資料的統計原理和方法,包括單變量與雙變量的統計描述和統計推論方法。統計軟件應用介紹運用統計軟件處理定量數據資料的操作技術,包括統計描述和統計推論方法的具體操作技巧、統計圖表的制作與編輯等技術。這三門課程分別從不同角度和側重點介紹開展社會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課程內容聯系緊密且各有側重。這三門課程是相互關聯,內涵著邏輯關系,是一個課程體系。[5]社會學研究方法系列課程(下稱系列課程)中的社會研究方法和社會統計學是社會學專業的核心課程,統計軟件應用也是社會學專業的專業必修課,這三門課在社會學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社會學恢復的初期,中國社會學界在“打開窗戶學習”的過程中,對西方社會學研究方法的關注和引進成為最主要的方面之一。[6]“在引進、借鑒美國社會學的初期,我們更多地表現出的是方法興趣而非理論興趣”[7]社會學及相關專業的學生要開展社會研究,必須完整地掌握這三門課程所包含的知識和技能,缺一不可。同時,系列課程也是社會學學科體系中應用特色最突出的部分,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邏輯過程,更要求學生通過調查實踐掌握社會研究的綜合技能和具體技巧,如設計合理的調查問卷、成功地實施調查收集資料、熟練并準確地操作統計軟件對調查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及撰寫調查報告,要全面掌握這些方法必須通過社會學研究方法系列課程的系統學習和訓練。

        二、社會學研究方法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現有教學模式存在不足

        作為社會學專業的重要課程,各高校通常對系列課程的重要性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從開課時間的安排到學分及學時的分配等多個環節都會進行充分考慮。但許多高校也由于師資力量、培養經費等因素的影響,對社會學研究方法系列課程的教學安排不盡合理,教學效果不十分盡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學本科學生研究方法綜合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提高,進而影響到社會學專業本科生的培養質量。當前存在的比較普遍的問題有:

        1.系列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還存在諸多不足,如教材選擇、教學大綱編寫、課程考核等諸多環節都是以每門課程為基本單位的,很少考慮系列課程之間的關系及不同課程對教學的特殊要求,缺乏從整體的角度對待系列課程之間的關系和協調,影響到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社會學研究方法的系統知識。盡管每一門課的優化有利于研究方法系列課程整體水平的提高,但要真正提高社會學研究方法系列課程體系的綜合教學質量,必須對現有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從課程整合的角度將三門課程融會貫通,形成體系。

        2.系列課程部分內容存在重復交叉,不僅浪費了教學資源,也容易影響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社會研究方法課程是系列課程的基礎,從選題、研究設計、資料收集、資料分析到撰寫研究報告,比較全面地介紹了社會研究的基本程序,作為一個獨立的課程,社會研究方法教材中通常都包含了對定量資料分析方法的簡單介紹,與社會統計學的教學內容存在重復和交叉。再如抽樣方法是社會研究方法課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而許多社會統計學的教材中也包含了抽樣方法的內容。如果系列課程三門課程是由不同教師分別授課,而教師們備課及授課時不積極溝通和交流,就容易造成多門課程內容交叉、重復講授,不利于系列課程教學效果的優化。

        (二)系列課程的性質要求進行系列課程教學改革

        系列課程包含的三門方法課程之間有非常緊密的聯系,社會研究方法課程是另外兩門課的基礎,只有了解了社會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研究過程之后,才能更深刻理解社會統計學在社會研究中的地位和應用目標。同時只有充分理解了社會統計學的基本方法和主要作用,在學習統計軟件操作課程時才能真正掌握統計軟件的靈活應用,進而認識到統計軟件作為一個分析工具在社會研究中的應用價值和前景。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屢次發現少數學生過分信賴統計軟件的操作便捷和計算速度,而對社會統計學課程重要性認識不足,結果在統計軟件課程學習時困難重重,不是不知如何選擇操作方法就是對計算結果無法正確理解。因此,首先必須正確認識每門課程的性質及教學目標,深刻理解系列課程之間的關聯,在此基礎上著手改變現有的三門課程獨立授課缺少聯系的模式,促進各門課程之間的相互滲透與貫通,實現課程之間的整合優化。

        三、社會學研究方法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

        筆者所在的中南民族大學2001年開始開設社會工作專業、2002年開始開設社會學本科專業,2009年開始以社會學類專業合并招生,社會學研究方法系列課程是社會學類學生的專業必修課,學生進行專業分流前開設社會研究方法和社會統計學課程,進行專業分流后社會學專業和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分別開設統計軟件應用課程。筆者自學校開設社會學研究方法系列課程以來,一直承擔系列課程包含的三門課程的講授任務。在多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逐步認識到系列課程教學安排及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如早期教學安排中社會研究方法課程第二學期開課,社會統計學第四學期開課,而統計軟件則安排在第六甚至第七學科開課,三門課程的開設時間間隔太長,學生對前一門課程內容遺忘快,教師不得不安排大量課時復習前一課程教學重點,即使如此教學效果仍受到影響。經過不斷提出修改建議,學校教務部門幾次修改教學大綱后,目前三門課程的開設時間比較緊湊,比較容易實現三門課程教學內容的順利銜接和鞏固。同時學生較早地全面掌握了社會研究方法后,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更有能力參與或申請各級研究項目的研究工作,對其他課程的學習也有推動作用。由于本校社會學研究方法系列課程由同一教師先后承擔教學任務,為順利實現三門課程之間的整合優化提供了便利。經過不斷摸索與努力,筆者開展了一系列推動研究方法系列課程整合優化的嘗試,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系列課程教學內容整合優化

        所謂整合,是指按照一定的目標,合并全部資源并集中加以運用,以獲得大于各個別資源所發揮效果之總和的整體效果。所謂優化,也稱最優化、最佳化、最適化,指在資源約束的條件下,采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對資源加以充分和有效的利用,以獲得最理想的效果。[8]在教學實踐中,針對三門課程教學內容存在部分交叉重復的現象,筆者在安排每門課的教學內容時進行了適當的取舍和調整,力爭對三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優化。如在第二學期開設的社會研究方法課程中,筆者只簡要介紹定量分析方法與定性分析方法的不同特點及其在社會研究過程中的作用,定量分析的具體內容則不展開講解。這樣既為第三學期開設的社會統計學課程的學習做了必要鋪墊,也使得這兩門課的重點更為突出。再比如,由于在社會研究方法課程中著重講解了抽樣方法,在社會統計學課程中就不展開講解抽樣具體方法,只在簡要回顧抽樣方法的常用類型后著重從社會統計學角度介紹不同抽樣方法帶來的概率差異及樣本容量的估算,這樣安排較好地銜接了同一主題的內容又避免了教學內容的簡單重復。其次,考慮到案例教學在社會學研究方法系列課程教學中的獨特作用,系列課程教學過程中均采用了大量案例材料。為了更好地推動系列課程教學內容的整合優化,筆者在教學案例的選擇和使用上做了不斷改進和完善。如在社會研究方法課程中講授問卷設計和抽樣方法時,筆者采用了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等許多大型抽樣調查的案例材料,向學生詳細介紹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的抽樣方案及調查問卷設計技巧。在社會統計學課程中講解單變量統計描述等相關方法時,筆者再次引用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后期發表的調查報告數據,使學生將調查問卷的設計與后期資料分析方法緊密結合起來理解。在統計軟件應用課程中,介紹變量編碼時筆者則再次以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問卷為例介紹問卷中不同變量的編碼方法,并從中選擇合適的問題編制成更有針對性的問卷供學生練習使用。通過對相同或相似案例的不同講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些學生會順著這個思路將在前期課程中出現的案例主動與后期開設的方法課程建立聯系),也更好地體現了社會學研究方法系列課程之間內容的邏輯關系和知識體系的連貫性。在此基礎上,筆者開始嘗試通過不斷積累和改進,建立三門課程可共享的系列課程共享案例資源庫。希望系列課程共享案例資源庫建成之后,系列課程教學中可根據各門課程的知識點和課程性質選擇合適的案例穿插在教學中,教學內容也可根據各門課程的學時量和教學大綱的重點合理分布,從而有效避免某些交叉內容和案例的重復講解,使各門課程的重點和特色更突出。

        (二)系列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系列課程的教學內容有緊密聯系,但課程重點和目標卻各有特色。因此在系列課程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除了對三門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優化外,還要采取更適合不同課程性質和目標的教學方法。社會研究方法課程是系列課程的基礎,涉及面廣,內容較多,且既有強調理解和記憶的知識點,如社會研究方法體系、理論與研究的關系等;又有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的具體技巧,如概念的操作化、調查問卷的設計等。因此這門課程要求教師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對于偏重理解和記憶的知識點,筆者主要采用課堂講授、案例分析等方法。對于概念操作化和調查問卷的設計等具體操作技巧等內容,筆者則努力調動學生參與教學及增強互動等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如分組討論、課堂模擬調查、分組開展小型社會調查并進行調查體會交流等。社會統計學課程則側重對基本統計原理的理解和各種統計方法的具體應用,在教學方法上,筆者通過課堂大量例題講解和布置適當課后練習,再進行集中或個別答疑等方法使學生扎實掌握社會統計的基本方法。統計軟件課程則從分別安排理論課和上機課的模式改進為理論和上機緊密結合的上機課模式,課堂上筆者結合知識點和統計軟件的操作特點分時段講解演示操作過程和方法,及時指導學生進行上機練習,環環相扣,步步跟進。結語在社會學回復重建三十多年來,社會學課程體系不斷完善。社會研究方法在這一時期也進一步多樣化、精細化,一些方法類的課程也有所增加,上海大學社會學系增設了質性研究方法、抽樣方法、SPSS操作等課程。南開大學社會學系增設了數據分析技術、市場調查與預測等課程。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增設了數據分析技術、統計指標與社會項目評估、人口統計學、市場調查與預測等課程。

        第5篇:社會調查研究報告范文

        關鍵詞:開放教育; 實踐性教學環節 ; 資源建設

        1 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意義

        堅持搞好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培養社會所歡迎的應用型人才的必經之路,也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必須下大力氣搞好。正如教育部高教司領導多次明確提出:“現代遠程教育試點”的主要對象是在職人員。對于在職人員更多的是業余學習,而不是集中在課堂教學,這些人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理論水平差距還比較大。因此一方面要強化知識的應用,畢竟解決實際總是要在應用上下功夫;另一方面還要有相應的實踐能力。對于有實踐經驗的人必須進行有思想理論指導的、目的明確的實踐活動,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不能代替。要建立注重理論的應用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教育思想,這就對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試點實踐性教學環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試點”中教學實踐環節的設計就要針對培養目標和成人在職業余學習的特點,理論聯系實際,要求明確,可操作性要強,要有配套的教學指導書,要便于學生自主完成。

        2 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內容和要求

        “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試點”各專業的教學都應該按照學科培養目標,大力抓好理論教學的同時,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試點”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包括:課程理論教學過程中的實踐環節,其形式有課程實驗、實習和社會調查等;集中實踐性教學環節其形式有課程設計、社會調查、各類實習、畢業作業(論文)等。實踐環節的教學要求由省電大在教學大綱中分別作出具體規定,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還將提供相應的集中實踐教學訓練大綱,教務處具體組織實施。這些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落實和完成,不僅是全面實施教學計劃的關鍵,乃幫助學生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而且直接關系到“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試點”中人才培養模式以及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因此,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2.1 課程實驗(含模擬實驗)。 課程實驗是不可缺少的實踐環節,要有配套的實驗指導書,還應采用多種媒體(如錄像、計算機課件等)指導實驗操作。課程實驗應在符合教學要求的實驗室進行。課程實驗應具有時間要求,即與該課程的理論學時同步進行,還應按統一要求寫出相應的實驗報告。輔導教師必須全面掌握本課程的基礎理論和實踐知識,負責課程實驗的指導及實驗報告的批改。

        2.2 實習。 實習的目的在于鞏固學生所學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了解專業工作的要求和特點,并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實際工作技能和技巧,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地結合起來。

        各專業應根據省電大的教學要求組織學生進行課程實習和集中實習活動,學生應按統一要求提交實習報告,指導教師負責指導學生實習,批改實習報告,評定實習成績。未完成實習或實習成績不合格者不能取得相應課程學分。

        2.3 社會調查。 社會調查是加強學生對國情、民情、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了解,培養學生認識社會能力、轉變思想認識的重要途徑,各專業學生必須按照教學計劃參加社會調查。

        調查之前應按照所學專業及課程的要求確定調查單位及對象,選擇調查主題,列出主要提綱和做好采訪筆記,事后要寫出調查報告,報告中應有調查內容、調查結果和調查體會。調查報告由指導調查的教師負責評定成績,成績合格都給予相應的學分。調查由各班主任保留備查,評定的成績及時上報。

        2.4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是圍繞所學專業的課程,結合工程設計而進行的綜合訓練。具體應按課程設計教學大綱進行,課程設計未完成或不合格者不能取得相應的學分。

        2.5 畢業設計。 工科學生進行畢業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一般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完成工程技術人員的基礎素質訓練,是學生畢業后能較快的適應專業工作的需要。畢業設計應嚴格按照各專業的畢業設計教學大綱進行,不合格者不能取得學分,也不得畢業。在畢業設計中鼓勵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緊密結合生產實際,有所創新。

        2.6 畢業作業(論文)。 文經科、外語科各專業學生在畢業前應完成畢業作業,畢業作業可以是畢業論文,或是專題研究報告,也可以是模擬綜合練習加小論文。畢業設計應嚴格按照各專業的畢業設計教學大綱進行,不及格者不能取得相應學分,也不得畢業,應鼓勵學生密切聯系工作崗位實際,運用已學的專業知識技能,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切實在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綜合協調發展上有所進步。

        實踐性教學環節中,無論是課程設計、畢業作業,還是畢業設計,如有抄襲現象,均作不及格處理。

        3 明確實踐教學環節資源的內容,實施好集中實踐教學環節

        3.1 實踐教學環節資源的主要內容。

        (1)配套的教學計劃和指導性材料。包括實踐教學環節中的實踐教學的大綱和計劃、指導說明與要求、管理與檢查措施、考核與評定標準等。 (2)組織與管理方面的人力資源。一是實踐教學環節的領導機構;二是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教學組織管理工作人員。 (3)學員方面。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對象是學員,在學員方面,要充分分析他們的特點,包括其現有理論基礎知識和技能操作水平等。 (4)其他方面的資源。我們的實驗、實習條件與場所;完成教學所需的經費;教學信息資源的收集與整理等。

        3.2 集中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

        (1)了解教學大綱的要求,對集中實踐環節的內容、形式、操作和考核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數; (2)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好選題。一個好的選題,對于實現集中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目標是非常有利的。在確定選題時,學生需要做充分的調查研究,接受教師的指導,并充分聽取同學以及單位領導和同事的意見。 (3)選題確定后,可讓學生編寫工作提綱,明確工作目標和步驟,考慮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做好各方面的準備。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容的應付可能的意外情況,及時的調整工作計劃和策略。 (4)擬訂一個時間計劃表,并嚴格按照時間表開展工作,掌握進度,保證其工作按時完成。 (5)成果形成。最后我們應寫成報告、論文或設計,并向同學和教師展示學生自己的成果。這是我們集中實踐環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一方面便于我們教師對其進行成績評價,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生自己的展示和教師、同學的評判,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這也是同學們相互交流、提高的一種形式。畢業答辯是我們學生自己展示成果的一種好的形式,可讓學生把其報告、論文或設計,通過多媒體文件表現出來,這也是我們學習能力和成果的良好體現。

        4 對實踐教學環節資源建設的思考

        4.1 積極改善實踐性教學的條件。 為了使各實踐性教學環節得到加強和完善,各試點學校必須考慮人員、經費和場所等方面,需主要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4.1.1 加速實驗和實習基地的建設。根據中央電大和省電大對各專業的實驗和實習基地的統一要求,盡快建立符合條件的實驗和實習基礎。要建好計算機專業、水利工程施工專業、工程測量專業等急需的專業實驗室。另外,尤其要注意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多媒體教學的實驗,加快實踐性教學的課件制作,進行網上模擬實驗室的嘗試。

        4.1.2 要充分發揮電大開放辦學的優勢,綜合利用社會資源,建設相對固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要在相互磋商的前提下,簽訂協議、完備手續,并由所在單位提供師資和專業人員協助實踐教學任務的完成。

        4.1.3 增加實踐性教學的經費投入。增加實踐性教學所需要的經費,以保證校內外實驗、實踐基地的建設和實踐性教學的必要開支。

        其次,抓緊實踐性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實踐性教學的指導者和組織者,其素質如何直接影響到實踐性教學質量的高低。學校要建立一支穩定的、結構合理的、能夠正常進行實踐性教學的專兼職、“雙師”型的教師隊伍。他們應熟悉電大實踐性教學的內容和要求,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從事畢業設計和畢業作業(論文)指導及畢業答辯的老師都應具有所指導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1)指導教師資格。 具有本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或專業工作者。凡承擔過本專業教學工作五年以上,應是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員。指導教師資格由各試點學校指導小組確認,并報省校審批備案。指導教師應指導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畢業作業,不得跨專業指導。每位指導教師每次指導學生數不得超過10名。

        (2)指導教師職責。 指導學生正確選題并對學生選題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剖析,向學生推薦必要的參考資料和文獻,指導和審定提綱。

        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審閱社會調查和畢業作業初稿,寫出修改意見。對定稿寫出評語,幫助學生做好答辯準備。

        指導教師一般對每位學生指導五次左右,指導課時不低于10課時。每次都要有簡要的記錄備查。

        第三,建立和健全管理機構。

        為了加強對“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試點”各專業集中實踐環節教學工作的領導,我校將成立集中實踐環節教學指導小組,專門負責組織指導、審查和評估等工作。

        教務部門應負責按教學計劃進行全面落實,協調該項工作的開展,適時進行督促檢查。

        1、實踐性教學環節成績的管理

        (1)畢業答辯及成績:畢業設計、畢業作業(論文)的答辯,是檢驗學生實踐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我省電大系統長期以來持之以恒的辦學特色之一,必須堅持進行。答辯人員應有較高的專業水平,指導教師不能主持本人指導的學生答辯。答辯成績應由答辯小組共同評定。

        (2)課程實驗的成績管理:課程實驗的成績由各教學班班主任記載在“學生課程實驗成績登記表”中,并在期末考試前兩周逐級上報至省校教學教務科。課程實驗不合格者不能取得相應課程的學分。

        (3)集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成績管理:社會調查、各類實習及畢業設計、畢業作業(論文)等集中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成績由學生科記載在“集中實踐性教學換機成績登記表”上,并在學生畢業前兩個月逐級上報至省校開放教育科。集中實踐性教學環節未完成或不合格者不能取得相應學分,不能畢業。

        (4)原始材料的管理:有關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所有原始材料均應保留至學生畢業一年后,以備上級電大和有關部門核查。

        2、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審核、驗收

        (1)學校畢業工作指導小組審查畢業設計、畢業作業(論文)指導教師的指導資格,并上報省電大備案。

        (2)各試點學校要認真做好畢業設計、畢業作業(論文)的課題審查和驗收工作。

        (3)學校教務部門應嚴格把關,認真審核各教學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成績,匯總畢業生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完成情況,并在學生畢業前一個月將匯總表上報。

        5 在開放教育實踐性教學環節資源建設方面,我站積極開展了 “建立實習基地,加強校企合作”。

        以水利水電工程與管理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資源建設為例,我站借助我校正進行示范校建設這一良好契機,充分利用現有條件規劃并逐步實施了水工實驗車間、校園測量控制網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資源建設工作。

        6 結束語

        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工作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中,近幾年的工作開展,對其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認識、管理、實施和建設等方面,尚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通過該課題的研究分析,我們要提高對開放教育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思想認識,把握好其實施過程,進行有針對性的建設開放教育實踐性教學環節資源,為開放教育人才的培養、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為造就高技能型專業人才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任興武,胡艷紅.《開放教育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6)

        [2] 屠立紅,周立波.《吳嘉暉開放教育實踐教學管理研究》,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31(1)

        [3] 王莉艷,張浩波,等.《論加強遠程開放教育的實踐教學環節》,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3)

        第6篇:社會調查研究報告范文

        關鍵詞: 思想政治理論課 實踐教學 管理流程

        當前,全國各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教育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上都下了很大工夫,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從更高標準的角度來看,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尤其要設計出一套科學、合理、有效的管理流程,以為增強整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總結階段,三個階段在教學管理上有著不同的要求,它們一起構成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的管理流程。

        一、準備階段的管理

        (一)實踐教學目標的確定

        實踐教學的目標是保障實踐教學環節沿著預期方向正常進展的控制要素。確定實踐教學的目標是整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過程的第一步。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過程的初始環節,實踐教學目標的確立首先應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之理論教學的目標保持一致,即要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總目標而設立,并根據實踐教學自身的特點和相應規律,確定教育者和教育對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分別要達到的要求。在實踐教學所要達到的各種目標之中,培養大學生將思想政治理論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實踐能力是根本性的,也是最為重要的,其他目標都要圍繞這一根本目標而確定。

        (二)實踐教學計劃的制定

        有了宏觀指導性的教學目標,實踐教學還不能進入實施環節,實踐教學實施之前還需要通過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而使教學目標分解為明確的任務,師生在接受了明確的任務之后才能開始實踐教學的具體操作,因而在這個意義上,實踐教學計劃是實踐教學目標的具體化,確定教學目標的下一步就是制訂教學計劃。制訂有效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證教學計劃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實踐教學計劃的內容大致包括教學大綱的設計,教學任務的分解,學分學時的安排,時間地點的明確,人員構成的安排,考核評價的規定,獎勵表彰的辦法,等等。

        二、實施過程中的管理

        (一)四種基本實踐教學形式

        經過前期的理論研究及長期的實踐經驗,我們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大致分為社會調查、比賽活動、公益活動和教育基地等四種基本形式,這幾個形式有著不同的特點,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有著不同的要求。各種形式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環節如下:其一,在社會調研這種形式的實施過程中授課教師的任務是組織分組,提供選題,確定調研題目,講解調查問卷設計的方法,調查研究的操作程序,以及掌控調研的進展、定期收取小組活動原始材料和階段性成果、最終成果,等等;學生的任務是進行選題、討論、設計問卷、開展調查、撰寫報告,等等。其二,比賽活動形式的實施過程大致包括由每個班級推選出一名代表組成活動籌備小組,對比賽進行宣傳、動員和協調,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門則要負責聘請評委、組織評審和評優表彰。其三,公益活動形式的實施過程中大致分為選定主題、開展活動、進行總結等步驟。要特別注意提醒學生在活動結束后上交活動原始材料(活動的照片、車票、所在單位領導的意見等),撰寫活動感想并進行經費報銷;創作性的公益活動組還要進行作品創作、組織排練,任課教師組織不同班級的交流匯演及評優評獎,等等。其四,教育基地形式的實施過程大致是,任課教師負責前期聯系、經費落實、時間安排、分組并指定負責人、提出參觀要求,等等;學生負責人負責后期聯系,根據經費選擇交通工具,組織本小組進行參觀活動;活動參加成員應遵守活動要求,撰寫觀后感并上交。

        (二)實踐小組的組建和監督

        實踐小組是大學生參與各種實踐教學最為基本的組織形式,如何更有效地發揮實踐小組的功能和作用,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效性的關鍵要素,我們對此進行了單獨分析。其一,實踐小組的組建。參加實踐教學環節的學生,應以自愿為原則或者由老師編排,按小于10人的規模來組織小組,并由小組自己推舉組長1人。實踐教學小組原則上不跨學院組織。其二,活動主題選擇和活動計劃制訂。實踐教學活動主題的選擇,以實踐小組為單位按照教師規定的基本命題和要求進行申請。申請前小組成員應就擬申請的課題進行研討,分析從事該題目研究的優勢和不足,形成針對性的工作計劃和分工,聯名書面提出申請。每種實踐教學形式之中同一活動主題原則上接收不超過2個實踐小組,且這2個實踐小組的側重點應有所區別,指導教師從各小組提交的申請材料中擇優選擇,保留合理的選題,去除不合理的選題,這樣就保證了實踐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其三,集中輔導、過程指導和小組研究。任課教師在實踐教學任務開始之初就要詳細介紹好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程序性規定及可能出現的其他情形,并在任務進展期間靈活安排集中輔導,聽取實踐小組有關工作匯報,進一步落實工作計劃安排和小組分工,還要與各小組一起研究實施中遇到的問題,提供有關建議或思考,并記錄在案。實踐小組原則上應由組長參加指導教師組織的集中輔導,并由組長在小組活動中傳達。其四,實踐小組的集中活動。實踐小組可以采取成員分頭活動的做法,但仍要保持一定數量的集中活動,例如,可以規定每一小組集中討論或研究的次數不得少于4次等,在小組集中活動中成員輪流擔任討論記錄工作。在進行討論或研究時,成員應事先準備書面發言內容或發言提綱。其五,實踐小組總結和交流。小組總結或研究報告應通過小組內的討論,適當加以任務分解,由各成員分別完成,并由一人加以統稿。在提交小組研究報告前,應通過小組總結的方式,系統審閱擬提交的報告,同時形成小組成員自評分并分別簽字確認。小組總結或研究報告提交后,指導教師應盡快審閱并進行講評。

        (三)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的進度控制

        在實踐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時間控制和進度安排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有了科學的進度安排及合理的時間控制,才能確保實踐教學實施過程的順暢并最終完成任務。根據我們的經驗,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的進度控制可以按照如下步驟進行:其一,在教學第一、二周,教師向學生布置實踐教學任務,講解相關流程和注意事項,組建學生的實踐小組,進行初步的活動內容和主題的選擇。其二,在教學第三周,各實踐小組最終確定活動內容和主題選擇。其三,第四、五周各實踐小組確定本小組的實踐計劃,教師在此過程中至少要集中指導兩次,各實踐小組至少要集中活動一次。其四,第五周至第十周是實踐教學的實施過程,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集中指導,讓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并要注意保留活動的信息或紀律,各實踐小組在實施過程中至少要集中活動兩次。其五,第十一、十二周,學生進行總結匯報,教師評定成績,開展總結表彰等。其六,第十三周、十四周,教學管理部門和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門進行實踐教學的評估總結等收尾工作。

        三、總結階段的管理

        (一)考核評價的基本流程

        一般來說,課堂中的理論教學看重的是期末考試成績,與之不同,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更側重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整體表現的認定。每門實踐教學課都應成立實踐教學考核小組,組長由各門課教研室主任擔任,考核小組對每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活動都應制定相應的考核表,不同的實踐教學形式考核側重點有所不同。例如,社會調研形式主要對小組成員進行態度和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任課教師可從調研報告的分工和日常考核記錄之中考察各組成員的表現;對于調研報告本身的考核評價也同樣重要,考核小組要對所有報告進行總體檢查,對擬評優的報告還要進行專門檢查,以為最終評優評獎和表彰活動做準備。公益活動形式側重對學生參與活動的態度和各種能力的考核,這可以以教師本人在帶領學生參與公益活動中的觀察為依據,也可以學生參加完活動的口頭總結匯報作為依據,還可以把接受公益的人或家庭的評價作為依據,而紙面的活動總結一般來說只是一個參考。總的來說,對學生的考評要堅持實踐課程實施的過程與結果、學生的認知與行為、動態評價和靜態評價、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相結合的原則,建立規范、合理、客觀、系統、多元的實踐教學考評體系,促使教師認真教學,學生認真參與,確保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深入開展和實際成效。

        (二)實踐教學的評估環節

        第7篇:社會調查研究報告范文

        如果你所選擇的題目是有關社會工作理論分析方面的題目,我們希望你能夠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地分析探討,以提升自己的思維深度與科學素養。

        二、論文的具體要求:

        根據社會工作的培養目標我們對06級社會工作專業本科生的論文提出如下要求

        1、論文內容必須與專業發展方向密切相關,論文不能偏離專業方向

        2、論文必須要反映學生自己的專業水平,以調查研究報告為主要形式

        3、以來理論分析為重要內容的文章,必須體現撰寫者的實際理論水平,堅決杜絕網上拼湊與抄襲他人的文章

        4、論文字數要求在8000字以上,以10000左右字為宜;

        5、一些題目的范圍較大,撰寫文章和與指導教師溝通的過程中,盡量把題目具體化。避免過分空洞與小馬拉大車的現象的出現。

        1. 個案管理在社區矯正中的運用

        2. 社會工作在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

        3. 校園學生文化現狀調查與學校社會工作的介入

        4. 大學學校社會工作需求的實證研究

        5. 大學教育本質研究:社會工作學的視角

        6. 網絡技術在社會工作中的運用:方法革新的

        7. 社會工作在學生社區管理與服務工作中的價值與應用

        8. 司法工作者與社會工作者在社區矯正中的職責與分工

        9. 二本院校社會工作教育模式之思考:學生視角

        10. 上海地區學校社會工作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11. 上海農民工子弟學校社會工作現狀調查

        12. 社會工作課程對學生自我成長的價值與影響:一種質性研究

        13. 大學生就業困惑與學校社會工作的介入

        14. 上海地區社會工作者生存現狀調查

        15. 藝術教育在社會工作中的價值與應用

        16. 上海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運行現狀及其問題研究

        17. 上海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運行現狀及其問題研究

        18. 上海市外來人員綜合保險制度運行現狀及其問題研究

        19. 農民工養老保險研究

        20.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

        21. 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問題研究

        22. 生育保險問題研究

        23. 工傷保險問題研究

        24. 社區教育與新市民轉換研究

        25. 社區教育與提升市民生活質量的研究

        26. 社區教育與外來人口生活適應性研究

        27. 社區教育與外來人口生活融入研究

        28. 80后婚戀觀調查

        29. 社會工作在家庭問題中的介入

        30. 社會變遷與家庭生活-----以本人家庭為例

        31. 老年婚姻問題調查與研究

        32. 老齡化與養老問題研究

        33. 空巢家庭狀況與研究

        34. 老年社會工作案例研究

        35. 養老機構狀況調查 36. 社會工作價值觀、沖突與對策研究

        37. 社會工作方法在社區矯正中的運用

        38. 社會工作價值觀在戒毒工作中的經驗與分析

        39. 醫療社會工作的個案研究

        40. 我國醫療社會工作的發展、問題與對策

        41. 中外醫療社會工作比較研究

        42. 城市老年人社區福利服務調查與路徑研究

        43. 勞動爭議的問題與社會工作介入

        44. 社會工作行政方法與企業管理影響機制研究

        45. 社會工作職業化發展的基本要素與困境分析研究

        46. 社區資源對城市養老方式的影響

        47. 職業化背景下的社會工作教育的回應

        48. 上海社區建設研究

        49. 上海社區服務發展研究

        50. 上海外來流動人口基本養老保險模式研究

        51. 上海外來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研究

        52. 上海征地農民保障問題研究

        53. 上海養老機構發展研究

        54. 上海養老設施發展研究

        55. 上海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狀況調查

        56. 外來民工子弟享受上海義務教育情況調查

        57. 在校大學生專業意識與轉換專業的困境調查

        58. 上海外來移民史個案調查

        59. 我國高校貧困大學生的資助體系建設及其存在的問題

        60. 改革以來城市鄰里關系的變化

        61. 城市家庭代際之間的沖突與一致

        62. 城市市民社會發展公平感調查

        63. 上海城市青年世博會參與研究

        64. 上海市民世博會態度研究

        65. 上海市民對外來農民工態度認知研究

        66. 上海市民對釣魚事件的認知研究

        67. 市民對子女教育的認知研究

        68. 上海市民養老方式的選擇

        69. 上海市民對房價認知研究

        70. 上海市民與社區關系研究

        71. 社會(群眾)組織研究——以**組織為案例

        72. 房產改革對上海市民生活影響調查

        73. 社區鄰里關系調查

        74. 互聯網與社區生活

        75. 社區建設與市民生活(社區建設對上海市民生活影響調查)

        76. 居民委員會與市民生活

        77. 居民委員會選舉調查

        78. 業主委員會與市民生活

        79. 業主委員會選舉調查

        80. 市民維權行動調查

        81. 世博會對上海市城市文化資本的影響

        82. “月光族”的住房消費模式研究

        83. “啃老族”的住房消費模式研究

        84. 90后大學生的就業觀研究

        85. 90后大學生的消費觀研究

        86. ? 上海市80后大學生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87. 上海市80后大學生移民的城市認同研究

        88. 上海市持居住證的外來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第8篇:社會調查研究報告范文

        “沒有富豪,沒有貧民,而是絕大多數默默生活工作的普通人,就是生活中我們最熟悉的那些人。”李秀萍是主持此次調查的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專家何建新對準的調查對象,“具體來說,就是生活在城市、年齡在25歲到50歲之間、擁有自住房的飲食男女,八成以上都是本地居民。”

        《報告》覆蓋了全國一、二、三、四線共計20個城市,調研收集超過2000份樣本量,最后結果顯示:在各省市幸福感排名中,遼寧省居民生活最幸福,其次是天津市及山東省。“遼寧省居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及社會保險能夠帶來的保障力度相較其他地區更有信心;而天津居民不論老少,均感覺生活幸福,是幸福感最無年齡差異的城市。”《報告》同時顯示,北京居民在居住成本、物價水平、就業、社會發展預期和社會保障力度方面的評價很低,成為我國“幸福感洼地”。此外,上海市最“與眾不同”:男性的幸福感普遍高于女性。

        在城市排名中,如煙臺、丹東等體量不是很大的中小城市排在幸福感前列;性別上,女性相比男性感覺更幸福;普通人的收入與幸福感成正比,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強;而年齡上,45歲以下的幸福感高于年長者,“中年人要承擔更多贍養老人與撫育孩子的壓力,這個結果同國際趨勢是一致的。”何建新分析。

        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幸福感的一面是人的生存狀態,另一面則是對社會價值的認知,或者說是一種心態。

        究竟哪些因素影響了幸福感?哪些因素會拿走或增加幸福的砝碼?調查顯示,中國人增加幸福感的砝碼非常一致,如“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長”、“良好的人際關系”等;而最不增加幸福感的則是“幫助他人”。

        著名社會學家曾說,中國人不是以個體方式存在,而是生活在家庭和人際之中的。“多少年過去,這種狀況沒有太大變化,家庭仍是中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和社會最基本的單元”。何建新認為,這種特征反映在生活里是中國人表現出的非常矛盾的價值取向,“對待他人中國人顯得有些冷漠:不能扶老人,不愿募捐;但同時對親人和朋友又非常充滿溫情。”

        “一些文明和教育程度更高的國家,選擇做義工,幫助他人是許多人一生都要從事的職業。在他們的觀念里,他人都是自己,關心他人就是關心自己。”何建新表示,每個社會階段都有不同的特征,隨著社會的開放與進步,中國人會慢慢通過全球化融合,逐步學習和補充這些元素,學會幫助他人。

        雖然20個城市居民幸福感受具有明顯的區域特點,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自身健康和未來的風險持擔憂態度。從幸福感來源的評價來看,中國城市居民在財務及社會環境方面的幸福感偏低,說明中國城市居民有保障性依賴的傾向,有一定的不安全感來自社會環境的變化。更有高達七成的被訪者認為贍養老人的資金開支較大,近八成被訪者認為目前子女教育的費用很高。

        “正是由于對城市生活環境、個人發展預期、家庭財務收支等方面表現出更多焦慮,一線城市處于幸福感的低谷。”何建新分析,二、三、四線城市生活得相對更坦然,也與這些城市正處于發展的上升期有關,比如人們在收入不斷增加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到較低的通脹水平、相對合適的城市擁擠度等,都會讓人心生滿足感。“目前已經開始出現逃離一線城市的傾向,二、三、四線城市成為更多人的選擇,是一個很好的跡象。”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城市居民在普遍享受著國家經濟增長帶來福祉上升的同時,也在普遍承受著社會發展與“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給自身的相對壓力。

        “幸福是人類與生俱來思考的問題,所以關于幸福感的討論并不陌生。但是最近幾年開始不一樣,對幸福的研究開始從哲學層面落實到國家具體行動的層面。”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立平說。

        曾經,GDP數字的高低,一直被視為衡量經濟績效和社會進步的唯一標準。但是,隨著GDP代表的社會經濟進步與個人的生活感受之間產生反差,人們開始反思,是不是GDP這一衡量標準出了問題?

        為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2008年2月,當時的法國總統薩科奇決定設立經濟績效與社會進步評估委員會,由國際三大知名經濟學家擔綱研究社會發展的衡量標準。最后出臺的報告從GDP標準的缺陷、生活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三方面,建議主要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調整GDP的算法,用“國民幸福總值”(GNH)取代“國民生產總值”(GDP),糾正GDP社會發展的誤導。

        類似的反思和行動國內也在進行中。去年開始,廣東、山東、河南等地相繼把提升人民幸福感寫入“十二五”規劃,納入干部考核體系。

        “在中國,關注幸福感,提升幸福感是一種社會進步。多少年我們的經濟生活中沒有這個理念,只有一個發展的理念。”在孫立平看來,發展主要是數量的概念,如果僅追求數量的增長,社會缺乏良好的理念、價值和方向,發展就會出現偏頗。“現在已經到了提出幸福感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幸福感與經濟發展、科學技術的關系非常微妙,一般說來,相對封閉、生活安逸的社會幸福感更強,但是在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提升生活質量的同時,也意味著把人類的欲望伸向了更廣闊的空間。“傳統的幸福感與現代化是矛盾的。現代人面臨著在發展科學技術背景下,如何追求幸福的困惑。”孫立平說,既要發展經濟,提高生活質量,又要追求心靈的滿足與幸福,這是現代人對生活中平衡二者矛盾提出的新要求。

        第9篇:社會調查研究報告范文

        21世紀終身學習已呈現全球化發展的趨勢,終身學習將成為每個社會成員共有的一種生活方式,將成為每一個社會成員生存發展最基本權利,社會將盡其所能為其全體成員提供學習機會和條件。總書記在第三次全教會上指出:“終身學習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次性的學校教育已經不能滿足人們不斷更新知識的需求。我們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終身學習的教育制度”。最近,他在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能力建設高峰會上明確提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創建學習型社會”,為新世紀教育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方向。

        1.社區教育正在成為我國成人教育新的增長點

        社區是學習型社會的基礎。社區教育的提出和實施,回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建立學習型社會,滿足人們終身學習需求的必然結果。2000年,教育部確定了北京等八個大中城市的城區作為社區教育實驗區,啟動了社區教育的改革實驗。改革實驗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區教育以成人教育為重點,成人教育深入社區,正在從補償性教育轉變為發展性教育,溝通教育與社區的聯系,以滿足社區成員多樣化學習需求。“九五”期間,社區教育理論研究已經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學術質量的成果。厲以賢的《社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葉忠海的《社區教育學基礎》、黃云龍的《社區教育的管理與評價》、馬叔平等的《論社區教育發展模式》都從基本理論、戰略規劃、宏觀管理等方面,概括了當前我國社區教育的新經驗、新觀點,并使之條理化、系統化。

        “九五”課題《面向21世紀中國社區中的終身學習的調查與研究》,運用社區發展和終身學習的理論,從未來社會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從未來社會人的生活基本單位——社區建設出發,以問卷調查為基礎,分析社區經濟發展、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變動對終身學習的影響,探索實現終身學習目標的途徑。

        相比之下,社區教育在中、微觀教學領域的研究略顯滯后,與社區成員與日俱增的學習需求和積極性形成明顯反差。如何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如何整合社區成人學習過程中內外各種因素,如何組織教學,設計課程,開發教材,都面臨諸多挑戰和困惑。因此,尤為迫切地需要深入實際,在社區教育情境中進行問題研究,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回答社區成人終身學習的“應然”與“實然”。

        2.成人學習心理研究是我國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處

        國際上心理學在人類動機研究領域頗為活躍,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動機模型、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韋納的成就歸因理論等,無疑為學習動機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國外對成人學習開展系統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相繼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論觀點。我國臺灣地區重視成人學習心理的實證研究并有豐厚的積累。國內則是進入80年代后才逐漸加以認識的,近年成人學習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層面,但對許多問題的探索偏重于理論思辨,比如葉忠海主編的《職工教育心理學教程》,探討職工學習心理基礎和準備,以及職工教育中學與教的心理學問題。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學》中,按照人的成年期發展,闡釋成人學習的心理特點和一般規律。還有《青年學習心理學》、《成人學習理論》等都主要從基本理論和知識概念方面進行闡述和論證,這些有代表性的文獻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學習的理論精華,對于學科建設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學習者的復雜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鮮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來多元統計方法的發展及計算機技術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學性,但涉及成人學習者,針對群體學習心理的實證分析為數不多,幾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針對成人學校的學員(比如電大、成職校),或以年齡、職業進行群體劃分,且樣本量一般比較小,在科學解釋和理論推導上,略顯分量不足。

        有關研究表明,成人學習者具有獨特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特性,有豐富且個性化的學習經驗。他們對參與社區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為什么學習,他們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會不會學習,這些問題都有待于多維度進行綜合實證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從研究成人學習者獨特的經歷和體驗入手,了解、掌握他們學習的意識、學習的觀念、學習的態度、學習的準備、學習的基礎以及學習的行為,對成人學習心理進行科學研究,有助于深化認識,克服社區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隨意性。

        社區教育實驗本身是新生事物,盡管我們要學習國外的經驗和理論,但中國社區教育的問題和規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實踐,去探索,才能獲得真知灼見,才能有效掌握和解決。

        本課題是一個有理論價值的應用課題,其創新意義表現為:

        1、本課題選擇社區教育、社區文化、成人學習心理多視角探討成人學習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區成人學習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關因素,提升經驗,闡釋理論,研究選題角度較獨特。

        2、究竟應該如何評價社區成人學習,目前國內尚無成熟的理論和現成的方法,本課題將在總結提升實踐經驗基礎上,在評價方面作嘗試性探索。

        3、本課題將涉及成人終身學習多方面的內外關系,也將涉及成人學習一系列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在研究過程中,力求從整體性、系統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創新。

        二、研究內容與目標

        本課題作為社區教育的基礎環節和前提條件之一,著眼于跨學科的綜合實證研究。主要借鑒國內外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和成人學習理論及動機評價方法等研究成果作為理論基礎,從調查研究入手,通過實地抽樣,開展社區成人終身學習現狀調查,重點了解社區成人學習的需求、動機、態度和行為特征,探討社區成人學習的優勢和資源,建立適應多樣化需求的成人學習模式,為規劃社區教育,推進學習型社區的發展提供依據,并對社區成人教育課程設置和教材開發提出積極建議。

        課題重點研究的六個專題

        1.社區成人學習心理特點及其理論研究

        2.社區成人學習需求及動力的調查與評價

        3.成人參與社區教育的動機取向及其相關因素分析

        4.建立社區成人學習的激勵機制和終身學習的模式

        5.以居住小區為單元的學習型社區發展思路與實驗研究

        6.社區終身學習發展趨勢與構建學習型社區

        課題確定的四個研究目標:

        1.運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對社區成人終身學習現狀進行描述,提供一個實證研究的統計分析結果和專題研究報告。

        2.通過一定規模的社會調查,了解社區成員的教育需求和動機取向,對規劃社區教育,設計課程和培訓項目,編寫教材提出研究建議。

        3.結合實際,編訂成人終身學習評價量表。

        4.總結經驗,從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討各種學習動力的培養和激發,并提出具體有效的途徑和措施,建立社區成人終身學習模式和激勵機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社區成人學習問題研究是一個介于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之間的課題,既涉及社區發展和社會學習組織的建構,又關注個體的成長和發展。

        本課題研究設計打破以職業或年齡劃分成人群體,概括群體學習一般特征的研究模式,從社區發展、社區文化(文化特質和心理歸屬)切入,探討對成人學習理念、態度、需求的影響,旨在促進個人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的持續改變,同時對社區發展的精神動力作出深入解釋和理解,以期促進構建學習型社區的進一步研究。

        本課題為應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獻法、調查法、問卷法、統計法和比較法進行。在開展一定規模的社會問卷調查的同時,采用座談和個別訪談,進行個案的質的研究,使調查真實、生動、豐富,提高研究結果的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強調理論探索與實證分析有機結合,調查研究和文獻研究有機結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機結合,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互動,理論問題在

        互動中發展完善,實踐問題在互動中得到解決。

        調查設計

        本課題重點選擇北京、天津、上海及江蘇省的社區教育實驗區作為調查研究基地,選擇典型社區成人教學項目學員為對象,同時兼顧社區成員中的一些邊緣、弱勢群體(包括流動人群、失業人群、老年和婦女人群),開展調查研究。

        (一)調查工具

        (二)根據課題研究的目的,共編制了三類工具:

        1.社區居民終身學習需求及現狀調查問卷(居民/學員卷)

        內容主要包括:

        u個人基本情況

        v社區教育的意識與認同

        w社區教育的參與與行動

        x社區教育的評價

        2.社區居民終身學習需求及現狀調查問卷(干部/教師卷)

        內容主要包括:

        u個人基本情況

        v社區教育的意識與認同

        w社區教育的職業經歷與態度

        x社區教育的評價

        3.社區教育基本情況調查表

        u社區人口狀況

        v社區經濟發展狀況

        w社區文化狀況

        x社區教育狀況

        y開展社區教育基本情況

        z社區居民家庭學習情況

        (二)調查方案

        調查項目調查對象(樣本)調查方式

        社區居民調查非隨機選擇2000個居民做問卷目的性抽樣問卷調查開放式訪談

        社區教育工作者調查非隨機選擇200個社區教育工作者做問卷問卷調查座談調查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 亚洲欧美在线网址 | 亚洲精选91福利在线观看 |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久久综合色_综合色88 | 五月天丁香开心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