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音像行業調研報告范文

        音像行業調研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音像行業調研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音像行業調研報告

        第1篇:音像行業調研報告范文

        張澤青(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報刊司副司長):首先,我申明一點,評選“核心期刊”不是政府行為,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核心期刊”評選與政府無關。

        現在很多機構都在評“核心期刊”,這是社會大環境造成的。比如在校的大學生有多少人能達到發研究論文的水平,但現在很多學校不但要求他們寫論文,而且還要他們發表,甚至要發表在核心或權威期刊上,不發就不能獲得學位,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有很多制定人才評價政策的干部連“核心期刊”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就開始折騰了,認為只有在“核心期刊”發了論文,才能算有水平。我覺得媒體應該加大宣傳,應該拎著那些不知道“核心期刊”是怎么回事兒、卻將此設為考核門檻的領導干部的耳朵,讓他們知道什么是“核心期刊”的真正含義。

        記者:如何看待版面費問題?

        張澤青:不僅是學校,現在社會上各個部門、機構、行業,都要求發論文,用發論文的數量作為評職稱甚至畢業的標準,最嚴重的是教育和醫療衛生部門。正因為有這么大的需求,學術期刊才有可能借助這個機會收版面費。

        我們所作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如果要滿足現有的需求,還要在原有的6000多種期刊基礎上再創辦3.5萬種學術刊物。在如此大的需求之下,期刊能不趁機加厚頁碼大賺錢財嗎?

        有一些比較嚴肅的學術期刊也在收版面費,但同時也會對論文的質量嚴格把關,它們收取一定的版面費是為了生存發展。這樣的情況其實已經存在20多年了,有個別部門還曾發文對這種做法給予肯定。

        但市場上有無良的商人,期刊界也有無良的出版單位。一些期刊見有利可圖就不管質量高低,大量刊載,這對管理部門來講是很無奈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這是迎合了社會公眾的需求,根源還是在需求。

        記者:如何看待這種需求?

        張澤青:被逼著年年發論文,不僅對學生不合理,對醫院、機關單位的人也是切膚之痛。袁隆平發過幾篇論文?但沒人否認他是中國最頂級的農業專家,如果按照現在有關部門的要求,袁隆平哪還有時間去種植水稻做試驗?

        現在不合理的政策嚴重影響了一大群人進行正常的科學與學術研究,也導致了學術腐敗等一系列問題,學術期刊收取版面費,也是這種不合理要求結下的惡果,更嚴重的是敗壞了學術風氣,影響了一代人的職業道德。目前我們國家是學術論文大國,數量多,但真正有水平的少,屬于質量弱國,這種情況怎么能談得上讓中國出版走出去?

        記者:如何凈化學術期刊?

        張澤青:對于學術期刊的凈化,目前新聞出版總署所能做的就是打擊沒有刊號的非法期刊,前段時間有學者呼吁:三分之二的出版社和大學辦的學術期刊都可以砍掉,因為發的都是“學術垃圾”。我們也認同。但“學術垃圾”不能從我們管理部門這兒說出來,得找一大批專家來鑒定。而且目前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讓我們遵循來整治版面費。對期刊的學術質量應該有一套評價體系,對學術質量不高的期刊應該有退出機制,但這種評價體系操作起來很難。

        但我們也應看到,如果硬性規定學術期刊不準收版面費,很多期刊都會面臨生存困境。按現在的體制劃分,學術期刊屬于事業單位編制,但其實很多已經企業化了。

        第2篇:音像行業調研報告范文

        根據縣委辦的安排,最近,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縣文體、廣電、教育、工商聯等部門配合,對全縣文化體制現狀和文化產業發展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形成了如下調研報告。一、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現狀我縣現有國辦文化事業單位18個,在職職工105人。即:我縣文化館、我縣圖書館、我縣電影管理站、我縣廣播電視局和14個鄉(鎮)的文化廣電工作站。有文藝表演單位1個,有表演職員50人,即:云南瀾滄江啤酒企業集團職工藝術團。有文化企業2個,有職工36人。即:我縣新華書店、我縣電影公司。國營、集體、股份制和民營個私企業創辦文化經營單位有232個,從業人員達800多人。其中:國營、集體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創辦文化經營單位有4個。即:我縣福利公司創辦的“云福樓歌廳”(茶室),我縣瀾滄江大酒店創辦的“水樂宮歌廳”(茶室),我縣畜牧局、縣農行創辦的“云中云歌廳”(茶室),云南糖業集團幸福分公司創辦的“我縣印刷廠”。民營個私企業創辦的綜合游樂場所、歌舞廳、卡拉OK廳、音樂茶座、電玩室有70個,印刷廠2個,打字復印室16個,音像制品出租、零售65個,書報刊出租、零售12個,藝術攝影15個,藝術培訓3個,工藝美術裝璜16個,電影放映9個,互聯網上網服務20個。這些文化經營項目為豐富和活躍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對促進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擴大就業、涵養稅源、廣開財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存在問題我縣文化市場的經營,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處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級階段,在產業規模、經營水平、運作方式和經濟效益上都無法與其它產業相提并論,也無法與發達地區的文化產業相媲美,更無法參與國際文化市場競爭。我縣文化市場經營單位數量多,但由于起步晚,經濟相對滯后,缺乏具有強大實力的文化企業和文化品牌,很多文化經營單位沒有形成產業化運作,文化產業的發展明顯滯后于我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存在著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文化產業發展缺乏總體戰略和強有力的政策扶持。對文化的產業屬性認識不清,對文化的產業化存在錯誤的認識,對文化的意識形態性過分強調。因此,沒有把文化真正作為一個產業來發展,這種觀念導致文化產業的政策長期處于搖擺之中,而文化產業作為一個受政策影響很大的產業,如果沒有好的政策支持,很難獲得長遠發展。同時,文化市場管理婆婆多,有利益多頭管理,無利益沒人管理,文化法規側重于規范、控制,強調“禁止性”、“懲罰性”,缺乏鼓勵發展文化產業的條款。(二)文化產業缺乏整體規劃,產業布局不合理。到目前為止,我縣還沒有正式規劃的娛樂區域或文化產業區域,市場相對分散零亂,文化產業發展帶有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沒有上規模的綜合性經營場所,絕大部分經營項目規模小,市場整體檔次不高,許多經營者因管理不善、方法不多,經營項目單一,消費者光顧少,導致經營情況差,時開時停,造成了文化資源極大的浪費。(三)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新嚴重滯后,財政投入力度不大,國辦文化沒有起到主導地位。引導民間資本投入的辦法不多,金融政策與資本市場的支持不夠,文化企業形不成規模,文化基礎設施難以適應文化產業的發展。(四)缺乏各類文化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文化產業是高投資、高收益、高風險的產業。文化生產的巨額投資以及文化產品銷售的不確定性,一般經營者很難把握。因此,發展文化產業離不開高素質的經營管理、策劃、營銷等人才。目前我縣文化市場經營從業人員主要來自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個體經營人員,缺乏專業化人才,難以適應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五)文化市場經營秩序還有待于規范。良好的市場環境是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是展示城市精神面貌的一個重要標志。經過幾年的努力,我縣文化市場混亂的狀況已有好轉,但尚未得到根本的改變,表現在:一是演出市場發育不健全,低層次、低質量的演出多,擾亂了演出市場秩序;二是保護知識產權力度不大,盜版書刊、盜版音像制品、盜版軟件屢禁不絕,嚴重沖擊了正版書刊、正版音像制品、正版軟件的經營秩序,扼殺了原創精神;三是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的現象未得到徹底的治理;四是少數文化經營單位違法經營現象突出,娛樂場所超時經營現象嚴重存在,造成了不正當競爭。(六)居民文化消費主導地位尚未確立,社會平均文化消費水平偏低,拉動作用不大,也嚴重制約了我縣文化產業的 發展。(七)廣播電視設備陳舊,網絡混亂,有線電視覆蓋率底,內部體制不合理。三、對策建議文化是人類的精神活動及其產品的總稱,它與經濟、政治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反映著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狀況,并以巨大的作用推動或阻礙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當今世界,文化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我縣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人民群眾生活結構發生了變化,人們的文化消費在整個消費中的比重不斷擴大,人們多樣化的物質文化需求,為我縣發展文化產業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文化產業要發展,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立足現實、順應潮流,以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藝術生產自身規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文化資源的基礎作用,充分發揮我縣民族文化資源優勢,有效整合各類文化資源,以文化娛樂業、新聞出版業、廣播影視業、音像業、美術裝璜業、廣告宣傳、網絡文化及計算機服務、旅游文化為主題或核心行業,著力培育文化產業特色品牌,重點扶持主導文化產業,構建國辦文化為主導,多種結構和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新格局。采取縣辦好文化事業單位文化館、圖書館、電影管理站、廣播電視事業及鄉(鎮)辦好文化站的同時,加大事業單位的投入,按現行編制、現行財政供給經費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自收自支編制,增編后擴大文化經營項目,實行自收自支,逐步實現全縣每個文化事業單位創辦1至2個文化項目。此外吸引社會資金創辦文化企業,把大量的文化經營項目交由社會承擔。通過科學規劃、重點項目帶動、龍頭企業帶動,實現我縣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做到文化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運行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產業規模和競爭力不斷加強,逐步將我縣建設成為文化創新能力強、文化傳播范圍廣、文化產業程度高、文化消費市場活躍,具有鮮明區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重要基地,使文化產業成為我縣國民經濟的支持產業。要實現以上目標,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制訂并落實有利于文化發展的政策,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文化產業在我縣是一個新興產業,又是一個特殊產業,需要依靠法律、行政、經濟等綜合手段來支持它的發展,要盡快制定具體的文化產業政策,包括產業組織政策、投資融資政策、財政稅收政策、分配激勵政策、用地政策和文化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等政策,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規覆蓋文化產業的主要領域。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文化體制的所有制結構,盡快制定鼓勵非文化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和股份制企業創辦文化產業的政策。要明確文化開放領域的市場準入標準,準入程序及管理監督辦法,降低文化產業準入的門檻。(二)加強總體發展戰略、科學規劃、循序漸進。要在保證黨委總攬全局和最后決策的前提下,積極發揮政府部門對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劃、組織、管理、協調、引導等功能。計劃部門要會同文化部門加強對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的協調和領導,要在制定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各個門類的專項發展規劃的基礎上,確定重點發展的行業門類項目,形成文化產業的中長期整體發展綱要和規劃,完成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的整體設計。發展綱要和規劃要具有前瞻性、戰略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包括文化產業的保護以及如何與國際接軌等。(三)加大對文化建設的投入。文化投資的總量和規模是決定文化增長的最基本因素,一個時期文化投入量的多少,不僅決定文化產業發展的速度和機構,而且決定文化對經濟作用的大小,擴大內需,拉動消費肯定包括文化建設,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西部文化產業必然也在開發范圍之中,要拓展投融資金渠道,為文化產業的迅速擴張提供資金支持。資金投入不足,是我縣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在當前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新形式下,應該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積極吸收業外資金和社會資金創辦文化產業,采取支持國有非文化企業興辦文化項目,吸引股份制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文化企業的經營管理等形式,形成文化產業的多元投資,多種經濟成份并存的格局,為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同時還可按照國家法律和政策的規定,充分利用項目合作的形式,積極嘗試在硬件設施建設、技術更新改造等領域引進外資,共同參與文化產業的發展。(四)實施多樣化、多層次的發展戰略。文化產業與任何產業一樣,有一個逐步發展的漸進過程。文化產品也有一個從開發期到上升期到興盛期,然后逐步衰弱的過程。既要研制高品位,高附加值,高文化含量,高科技含量的文化產品,也要培育、開發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品牌。由于文化消費者的經濟狀況、文化素養、審美情趣和文化傳統的不同,發展文化產業也應該多樣化、多層次,以適應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即要實施集團戰略、名牌戰略,又要實施多路出擊,充分占領市場的戰略,當前存在的一個突出現象是鄉(鎮)文化生活貧乏,與縣城反差極大,這也可以稱為一種“文化二元結構”。農村的看戲難、看書難、看電影難,沒有文化娛樂設施等問題,說明農村有一個潛力極大的文化市場,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廣闊空間。所以,應該瞄準這一市場,用適銷對路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贏得巨大的消費群體,把產業做強做大。(五)造就一大批“文化商人”,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構筑人才高地。我縣文化產業能否快速發展,成為我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歸根到底是人才。分析國內外文化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到,文化產業要發展,就必須造就一大批既有開拓能力又有經營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場,善于運作企業的文化經營者。從目前我縣情況看,當務之急是營造一個能使高水平的文化經紀人不斷脫穎而出的環境和機制,盡快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文化經紀人隊伍。(六)加強管理,依法行政,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文化市場管理要借鑒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經驗,加大改革力度,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實現從“辦文化”向“管文化”的轉變,真正實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管辦分離,建立新形勢下保證黨的領導,調控適度,運行有序,促進發展的宏觀管理體制。要以行業管理為主,通過各種經濟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調控市場,引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要利用價格機制、稅收機制、信貸機制和收入機制的調節作用,理順文化市場運作,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要壓縮行政審批項目、簡化審批手續、增強行政審批的透明度。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文化產業行業協會,逐步將一些不適合由政府行使的職能交給行業協會,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機制,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維護行業權益。

        [1]

        在百度搜索:*縣文化產業市場發展調查報告

        第3篇:音像行業調研報告范文

        然而,正是這些“榜上有名”的音樂服務網站,如今依然還在為用戶提供免費下載服務,百度音樂和QQ音樂等業界寡頭更是明確表示沒有收到任何相關通知。與事前鋪天蓋地的熱議與報道相比,事后的迅速冷卻不由令人浮想聯翩:這次音樂下載收費風波,到底是子虛烏有?還是確有其事呢?

        音樂下載收費,并非子虛烏有

        此次“音樂下載收費”風波,最早要追溯到著名音樂人高曉松在去年年底透露的一條重磅信息:“2013年7月1日開始,音樂版權將正式走向正版化,網絡音樂下載開始收費,好的音樂人終于可以靠音樂為生了。”自此之后,國內各大媒體便一直對相關信息進行持續關注與報道。

        但真正的爆發點源于2013年6月2日,蝦米音樂網商務合作部總監王小瑋的一段發言:“從6月5日開始,包括蝦米音樂網、百度音樂、QQ音樂、酷狗音樂、多米音樂和酷我音樂等知名音樂網站將試行全面收費。”

        此言一出,四座嘩然。

        可在國內的音樂人看來,這一天來得實在有點晚了。因為從2001年修正的《著作權法》開始,到2006年頒布實施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再到2009年出臺的《侵權責任法》,我國已經為音樂的網絡版權保護構筑了完善的法律條文。既然有法可依,那么依法對擁有版權的音樂進行下載收費,就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了。

        然而,這群亟待通過付費下載盈利的音樂人,至今還是沒有等來期盼中的那一天。

        寡頭態度曖昧,實則進退兩難

        6月5日,除蝦米等有限的幾家網站推出了包月下載服務之外,包括百度音樂、QQ音樂和多米音樂等在內的一眾業界寡頭,不見絲毫動靜,而這些網站上的音樂也依然向用戶提供免費下載。對此現象,業界人士議論紛紛。

        有人認為,此事是各大音樂網站用于試探用戶反應的“檢驗棒”。因為在去年的4月1日,酷狗音樂就曾在其首頁上宣稱:“酷狗音樂自下一版本起將對歌曲下載收費。”但由于用戶反應強烈,酷狗官方只好在第二天追加一份聲明稱“酷狗音樂依然免費,收費只是愚人節玩笑。”

        不過,也有人認為此次音樂下載收費卻有其事,只是時間點有些出入。依據高曉松的爆料,音樂版權走向正版化的時間點是7月1日,“網絡音樂下載開始收費的那天,只能在這個時間點之后。”

        當然,更有陰謀論者懷疑稱,這次風波不過是蝦米為推行自己新產品而散播的“煙霧彈”。

        但實情究竟如何呢?

        據蝦米音樂首席執行官王皓事后透露:此次風波完全是環球、索尼和華納三大唱片公司的壓力使然。長久以來,三大唱片公司都對國內的服務合作模式深感不滿,因此一直試圖在中國推行在國外已經成熟的音樂付費模式。而6月恰逢各大音樂網站和三大唱片公司續約的時間段,因此三大唱片公司便趁機向音樂網站提出了音樂下載收費的要求。

        我們不難想象各大音樂網站此刻的處境:如果拒絕三大唱片公司的要求,那便無法續約。在合同到期后,自己網站上的所有音樂,都將被視為盜版,并因此而引發巨大的法務危機;另一方面,如果強制推行有償下載服務,就會引起用戶的強烈反感,令大批用戶棄用下載服務,又或者促使他們轉投其他音樂網站的懷抱。

        一方面要和唱片公司續約,一方面又要留住自己的用戶。兩難之下,各大寡頭只好選擇保持緘默:百度音樂明確表示不發表言論;而QQ音樂則發了一封官方郵件回應說,“關于音樂網站收費計劃,我們尚未接收到任何政府相關部門的正式通知。”以求將事件的影響力降到最低。

        推動下載付費,源系商業利益

        音樂網站的曖昧態度,讓國內的音樂產業人士跌到了谷底,這也將使得正在萎縮的中國音樂市場再一次承受沉重的打擊—自從進入互聯網時代以來,音樂產業就已經成為了四大娛樂產業中下唯一一個加速下滑的產業。

        曾經一度飽受互聯網沖擊的電影產業如今連續五年保持近30%的年增長率,在2012年年度總票房達到了近170億元。電視劇行業在產量產值上依然成績醒目,游戲產業更是輕松超過500億。

        而差距懸殊的是,根據中國音像協會唱片工作委員會2012年的《中國流行音樂市場調研報告》顯示,2010年實體唱片營收僅為1.8億元。這很難讓人聯想起,在20年前那個以唱片為主、產值高達百億元人民幣的中國音樂市場。

        到底應當如何振興中國的音樂產業呢?國外成熟的付費下載模式,早就為我們上了一課:根據尼爾森報告的數據,2011年,美國音樂市場總銷售額突破16億美元,創出了歷史新高—這其中,數字音樂的銷售額貢獻了足足12.7億美元,比重接近80%。

        正是基于如此龐大的收益期望,三大唱片公司才會聯合起來,向國內音樂網站施壓推動音樂下載的收費模式。而對于國內正青黃不接的音樂產業人士來說,因為能從音樂下載收費獲得不菲的收益,所以他們也選擇了堅定地站在了三大唱片公司這邊。

        如此商業化的動機,或許期望中的國人版權意識覺醒而自發維護音樂版權的局面大相庭徑,但對于正在不斷萎縮的中國音樂市場和從業人士來說,卻是一個絕對的利好消息。

        用戶免費成習,收費依賴創新

        音樂版權的保護要重視,商業的法則法規要遵守,可廣大用戶最為關心的,始終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也正是基于這一點考慮,各大音樂網站才會用“雷聲大雨點小”的做法,將此次事件輕巧地揭了過去。

        不過,我們也可以通過各大唱片公司及音樂業人士的態度看出,網絡音樂走進“收費時代”已是大勢所趨,問題只在于是在什么時間用什么樣的形式進行收費。

        事實上,用戶付費下載版權方獲益營造更優渥的創作條件音樂人創造出更動人的音樂用戶獲得更優質的音樂享受用戶樂于付費下載。這種理想狀態下的良性循環,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局面,而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如何轉變早已習慣了吃免費午餐的用戶們的心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三大唱片公司聯合起來強制推行收費下載模式,但其結果大家想必也都已盡收眼底。

        其實,互聯網時代給我們最大的啟迪,是證明了創新的偉大生產力。既然電影可以從2D到3D,游戲可以從時間收費到道具收費,為什么音樂就不能在收費模式上進行創新呢?

        第4篇:音像行業調研報告范文

        【關鍵詞】數字電視;付費

        一、了解市場需求

        其一,我們必須分析市場,創建有市場需求的專業頻道是數字付費頻道策劃的靈魂。其二,我們必須根據尋找到的“需求”去尋找專業領域的內容資源,即廣電市場上此類節目資源是否豐富,是否能滿足頻道除核心內容產品之外的集成需求。其三,確立將其打造成強勢品牌的目標,專業資訊頻道要做就做行業領域中的排頭兵,占據領導者位置,否則其市場價值將會日趨于零。“三管齊下”,一個專業電視品牌的建立指日可待。做好這三點成功的付費頻道不少。比如河南電視臺的《梨園》頻道是一個戲曲專業頻道,收看的觀眾都是戲曲愛好者;《育嬰寶典》能向育齡婦女提供育兒資訊和知識;《財富天下》頻道能為專業股民提供證券信息服務;《武術世界》頻道是辦給喜歡武術的觀眾看的,不喜歡的人不會訂購這樣的頻道;《游戲競技》能組織觀眾參加全球游戲競技大賽;《中小學同步輔導》能提供小學生課外輔導等等。

        二、內容核心

        這里的核心當然是核心競爭力。內容要想有核心競爭力,就只能在首播、直播和獨家播出上下功夫。CCTV獨家買斷電視劇《京華煙云》的播映權,湖南衛視獨家買斷韓劇《大長今》的全國播映權均屬此策。目前來說可以有以下兩種方法來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一)選購制作精良的節目。如英國天空廣播公司,從1992年獲得英超足球聯賽的獨家播出權后,其內容便成為吸引用戶的最大賣點,用戶逐年增加,經營步入良性循環。

        (二)量身定做節目。這些節目一定是觀眾特別需要的,通過其他渠道也無法獲得的獨有資源。這些節目時具有自主版權,它們應該成為頻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頻道內容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印度的《誰能成為百萬富翁》一經推出,立即帶動了星空傳媒旗下Star Plus頻道收視的飆升,該頻道一舉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印度語娛樂頻道,并徹底改變了整個印度電視收視的格局。小投入沒有產出,大投入才有可能大產出。這一點在付費電視產業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只有集中有限資源,打造核心節目,才能為將來的品牌建設鋪平道路,吸引用戶,啟動消費市場。

        三、營銷策略到位

        和傳統電視媒體盈利手段不同,付費數字電視頻道是通過銷售頻道盈利,它是直接面對觀眾。頻道銷不銷得出去,最終取決于觀眾買不買你的頻道。可以說除了內容這個決定因素外,市場營銷能不能做好也是至關重要。所以付費頻道必須堅持“內容”、“營銷”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也就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強化內容建設的同時,也要抓好頻道市場營銷。

        付費數字電視在中國發展的這么多年,宣傳一直是其最為薄弱的一個環節。在我們所熟悉的商業活動中,產品的宣傳是占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的。當產品準備或者已經進入市場以后,商家通過各種途徑對自己的商品進行宣傳,以提高企業對產品的知名度,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并通過宣傳確立自己商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以確保自己商品在消費者心目中具有獨特性,便于消費者在產生購買需求時會第一時間明確自己的選擇目標。而付費數字電視在這方面基本沒有。

        四、付費模式改變

        付費數字電視要培養用戶,必須讓觀眾對于付費電視不再抵觸。要為用戶提供多種付費模式,讓付費電視用戶的選擇余地很多,讓用戶在付費時的心理狀態由“被迫”轉為主動。

        五、多元化經營

        實行多元化的經營方向。數字電視付費頻道的多元化經營指除收視費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具體是指明確的相關產業經營思路和方案所產生相對應的收入;而數字付費頻道的專業化經營以頻道銷售和節目內容銷售為主要經營模式,其中頻道收視費為主要收入來源。多元化經營與專業化經營以及通過衍生產品進行盈利在一定時期內都將助力付費頻道的發展。這種多元化經營是一種很好解決數字電視盈利能力不足的方法。

        多元化經營是專業收入的重要來源。迪斯尼可以把節目完全贈送,因為節目外的衍生產品經營才是其主要收入來源。在模擬頻道中也會有多元化經營,但一般集中在內容相關產業,如音像制品和書籍的出版發行。在付費頻道的收入來源中,這部分將繼續保留,但多元化經營的廣度和深度將進一步擴展。因為頻道內容非常專業,就很容易形成一個專業平臺,打造專業品牌,在此基礎上就比較容易開展衍生經營。這已經成為一些專業程度高的付費頻道的經營之道。多元化經營對于開辦初期的付費頻道意義尤為重要,在沒有廣告費收入、收視費收入又比較遙遠的時候,多元化經營會作為頻道重要的收入來源,在較短時間內完成頻道的原始積累。

        六、服務化

        付費數字電視和傳統電視不一樣,它是一個由消費者控制的產業,用戶花錢購買你的頻道,不僅僅是因為你的節目內容,還要看你所提供的服務質量怎么樣。例如,他們不但要求信號穩定清晰,還要求隨時解決數字電視用戶在收看中出現的任何他們不能解決的問題和提前知道精彩節目的播出正確時間。正是這種與數字電視觀眾間的直接關系,要求付費電視運營商要全力為用戶提供更為專業的服務,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客戶的心。我們還以英國天空廣播公司為例,他的客戶服務中心有3500名工作人員,每周要接聽來自用戶或潛在消費者打來的上百萬個電話。正是這些在一線接聽電話的普通工作人員,將英國天空廣播公司和消費者緊密連接在一起。

        參考文獻:

        [1]吳玉玲,鮑立.數字電視節目收視偏好與付費意愿分析―基于北京地區數字電視收視情況的調研報告[J].當代傳播,2010(4)

        [2]李瓊.試析付費電視的運營模式與發展前景中國廣播電視學刊[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9(8)

        [3]朱棟.從天盛看中國付費電視發展的瓶頸[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0(11)

        [4]俞凡.中國數字付費電視發展道路淺析[J].新聞界,2010(1)

        第5篇:音像行業調研報告范文

        1.以共建共享信息服務推動供銷合作社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建設和發展。建立供銷合作社職業教育集團信息交流平臺。龍頭院校依托自身現有的信息交流平臺,與參與合作的各成員單位共建集團信息交流平臺。平臺可以以網站、報刊、廣播電臺等多種形式構建。集團內企業和院校可以在信息交流平臺上充分溝通,為集團內的有關企業單位、職業院校和政府部門等一系列相關人員建立一個管理理念、實戰經驗、技能技術等信息共享的平臺。為供銷合作社職業教育集團成員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務。包括經濟發展趨勢、社會就業需求動態信息,行業改革后的人才培養、企業發展吸納人員取向信息,企業文化、企業高新技術信息,國務院下達的職業教育改革政策,國際前沿的職業教育改革思路信息,職業示范院校精品課程及教材建設信息,新生錄取與畢業生就業信息,師資隊伍資源分配信息,職業資格鑒定信息,職業技能競賽信息,各專業技能培訓與教育信息,技術服務信息等。建立供銷合作社職業教育集團信息快速通道。企業可以通過信息快速通道獲取學校提供的最新科研成果,并將成果用于實踐,提供反饋,這樣學校科研成果的應用和推廣時間能縮到最短,更高效地發揮出科研價值;集團成員通過信息快速通道可以毫無阻隔地對集團的運行軌跡、發展方向甚至是個別領導的工作情況提出建議,集團的領導組織也能把這些建議的處理意見通過快速通道及時回饋給各集團成員。

        2.以共建共享專業資源推動供銷合作社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建設和發展。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的共建共享。學校與企業是集團成員中的兩個重要角色,學校為企業提供場地,企業為學校提供專業設備,通過校企合股的方式將大量資金投入到職業教育中。學校將引進的先進生產設備用于學生的仿真實訓和生產,將學校實訓中心建成“校中廠”和技能型人才量產基地,并申請可用于全社會范圍的技能考核鑒定場所,從而增加實訓中心的經濟效益和增強科研氛圍。校際合作,頂尖教育資源的共享。校際之間各自強勢專業的已有精品課程的互惠互利互享,共同探索職業教育集團化模式下的新型教學管理制度,并與其他兄弟院校教學名師、優秀教師等教學一線的精英合力開發集“傳授、學習、實踐”三者為一體,貫穿工學結合的新教材、新案例、新課程。軟件合作,虛擬職業能力發展系統的開發共享。包括職業能力發展虛擬訓練系統、職業技能虛擬鑒定系統。信息化合作,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共享。把各校現有的優秀數字化媒體教材、知識點脈絡及示范性教學典型案例等教學基本素材進行整合,集中各校精英力量在現有資源庫的基礎上拓展編制以“課堂教學、課后實訓”為基本點,“學、思、做”三位一體為基礎內容,甚至在達到一定水平,具有一定規模后可以申請自主知識產權的共享型優質教學資源庫,使集團內各學校共享的網絡教學資源始終處在行業先進水平,引領職業教育集團化的發展潮流。

        二、以共建共享課程體系推動供銷合作社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建設和發展

        1.以共建共享教學模式改革推動供銷合作社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建設和發展。共建共享項目導向模式。根據企業實際工作過程開展不同類型的單項實訓,將單項實訓與現實工作接軌,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共建共享任務驅動模式。以崗位工作為任務,進行綜合能力訓練,使學生具有一定的職業判斷能力,以及會計崗位的初步體驗。共建共享競賽模式。將課堂變成賽場,改革課程考核模式。共建共享考證模式。以課證深度融合為平臺,以知識夠用為原則,通過學生社團實現教學與職業能力要求“充分對接”。共建共享工學交替模式。暑期社會實踐。通過實踐,撰寫暑期社會實踐報告并對優秀社會實踐報告進行匯編,為論文寫作、專業學習、創新創業、頂崗實習、就業等奠定了基礎,實現工學交替模式。專家進課堂。與紹興通達會計師事務所、紹興中興會計師事務所、廣發證券紹興中興中路營業部等攜手,開展能工巧匠(專家)進課堂活動、專家講座活動,使學生參與面達到所有班級。邀請具有高級職稱或職務的專家,走進《財務會計》等課程的實訓項目課堂進行授課,利用企業實際案例、實際崗位、實際任務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使學生更認同本專業,學習課程更感興趣,學習目標更加清晰,大學職業規劃更加清楚,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快速成長,實現工學交替模式。選派學生赴事務所、企業進行短期教學實踐。根據事務所、企業需要,選派優秀學生進行課程實踐,完成包括編憑證、登賬簿、報報表、開票、地稅、國稅網上申報等事項,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工學交替。共建共享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模式。真賬真做。與作為行業品牌的紹興東方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攜手,開辦多期真賬真做班,由事務所業務精英帶著做真賬,帶著學生真刀真槍地訓練,實現校企無縫對接,突破了會計專業生產性實訓的瓶頸,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達到1.5年-2年的會計工作經驗,用最節約的時間成本快速達到企業對會計求職者工作經驗的職業要求,促使學生快速成才。實現“五個對接”,即專業與產業、企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做到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學生走出校門,課堂交給能工巧匠。帶領學生去企業財務部門及車間、倉庫等部門參觀考察,由單位財務人員講解,了解企業的賬務工作流程、財務制度,以及公司的產品、生產設備、生產流程、銷售模式等,讓學生走進真實的賬務處理環境,做到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

        2.以共建共享專業教學資源庫推動供銷合作社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建設和發展。開展四個中心建設:專業中心、課程中心、應用中心、素材中心建設。共建共享專業中心建設。包括專業調研報告、人才培養方案、會計職業素養、會計職業考證信息、就業支持信息、人才培養質量信息(學生職業資格獲取率、學生畢業雙證書獲取率、畢業生首次就業率、就業對口率、畢業生起薪平均數、用人單位滿意率、就業質量等)。共建共享課程中心建設。包括會計專業核心課程平臺(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企業納稅會計、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核心課程標準)。共建共享應用中心建設。包括虛擬實訓系統建設、能力訓練與測試系統建設、視頻課堂系統建設。共建共享素材中心建設。包括職業標準庫、崗位介紹庫、會計文化庫、政策法規庫、票證賬表庫、操作演示庫、電子教材庫、教學課件庫、音像素材庫、典型案例庫、能力測試庫、從業考證庫、職業道德教育素材庫、行業特色資源庫。

        三、結語

        第6篇:音像行業調研報告范文

        【關鍵詞】 國際旅游島 旅游外語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改革研究

        【中圖分類號】 G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7(b)-0016-03

        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未來10年,中國每年將增加旅游從業人員100萬人,而中國的旅游院校每年僅能提供10萬名畢業生,旅游專業人才緊缺;2010年,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海南省委《關于加快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意見》指出,海南旅游業經過建設將與國際接軌,海南島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島型休閑旅游勝地;《海南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未來10年,為滿足國際旅游島的建設,海南將引進和培養高級旅游人才20,000名,中級旅游人才80,000名;《海南省旅游人才發展狀況調研報告》預測,到2020年,海南旅游人才隊伍總量至少達到47.7萬人,海南旅游行業人才需求缺口超過20萬人。然而,目前海南高職旅游外語教育人才培養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尚未能滿足這一需求,為此,改革高職旅游外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使之更適應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對人才的需求成了海南高職教育急需解決的課題之一。

        1 海南旅游業發展和旅游外語人才需求現狀

        1.1 海南旅游業迅猛發展,呈顯著增長態勢

        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及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保駕護航相關政策的出臺,海南旅游業發展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持續攀升,呈顯著增長態勢。以2011年為例:26國免簽政策、退免稅政策等重要政策順利落地并見成效;全省16個市縣完成了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并獲批復;17個重點旅游景區和度假區的規劃和建設;重點旅游項目如航天主題公園、海洋主題公園取得成效;海內外市場開發成效顯著,先后在海外13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10個重點城市舉辦了30多場次的促銷活動;旅游新興業態不斷發展壯大。以2011年(3-12月份)全省境內外旅游接待和收入情況為例。

        1.2 海南旅游外語人才與旅游業發展供需不平衡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后,旅游業、酒店管理類等企業發展迅猛,對相關人才的需求節節攀升。然而,旅游外語人才普遍缺乏,致使旅游業對人才的需求陷入“饑渴”狀態。截至目前,全省旅游景點59家,A級旅游景點37家;旅游飯店共有558家,五星級酒店22家。與此同時,在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期間,隨著旅游業國際化進程的深入,國際知名酒店管理品牌紛紛進駐海南及國際游客規模的不斷擴大,旅游外語人才的缺口將進一步拉大。據調查,全省旅行社已出現緊缺局面:全省旅行社共1.69萬人,含導游人員1萬名(包括兼職導游),中文導游占91.8%,外語導游僅占8.2%,外語導游擁有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2%),其中,英語導游占外語導游的比例約60%,其次為日語17.7%和俄語14%,韓語導游8.4%,德語、法語及泰語均為1%左右。以海南省三亞市為例,三亞外語類旅游人才目前只有2500多人,總體上與三亞每年接待約60萬的外國游客的規模極不適應。據三亞市人力資源市場公布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三亞市已連續舉辦50余場招聘會,入場招聘的用人單位952家,提供招聘崗位30325個(其中旅游酒店類的人才需求約占70%),求人倍率(人力資源市場需求人數與求職人數之比)達到了2.18,旅游酒店等服務行業人才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

        2 旅游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2.1 人才目標培養定位不準確,滯后于市場需求

        旅游外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準確,人才培養滯后于市場需求。海南正處于國際旅游島建設特殊形式,旅游市場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的旅游品種如商務旅游、會展旅游、體育旅游等不斷涌現,新的經營方式如電子商務、網絡營銷、資本運營也紛至沓來,游客的結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境外游客到海南旅游,海南旅游市場對旅游人才的數量需求發生了變化對旅游人才的能力和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旅游外語人才,因此,應根據新的形式,調整人才培養模式使之更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2.2 課程體系不完善,缺乏地方特色

        2.2.1 課程設置忽視職業教育特點

        高職旅游外語專業主要培養的是職業型外語實用型人才,培養出來的學生應具備熟練的專業操作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然而,目前大多數高職旅游外語專業的課程體系在一定的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本科院校“學科性、系統性、理論性”,缺乏對本地經濟發展和旅游市場人才需求的特定崗位以及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進行調查研究,進而設置符合本地社會需求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忽略了職業教育的“職業性、技能性、實用性”的特點,從而導致課程體系的定位與人才培養目標相脫節,培養出來的人才不符合旅游業人才的需求。

        2.2.2 課程設置缺少行業專家參加

        優質的課程體系設置應建立在對行業崗位知識、能力、素質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由行業專家和學校教師共同制定。然而,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傳統的高職旅游外語專業課程體系并不能很好地做到這一點。在設置課程時往往是主觀認為旅游外語專業的學生應該學習哪些知識,就羅列、堆砌一些課程,或者照搬其他院校的課程設置,沒有考慮本地區的實際情況,使得課程缺乏針對性和適應性,從而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和實際市場需要脫節。

        2.3 教學模式改革緩慢,尚未形成科學、有效的考評體系

        2.3.1 教學模式改革緩慢

        高職旅游外語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緩慢。課堂教學仍然以教師為主導,師生之間缺乏有主動的信息雙向交流。旅游行業是綜合行業,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較高,既要求專業技能嫻熟、知識面要廣,又要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溝通應變能力強,同時旅游行業實踐性又很強。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真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創新性和實踐性。

        2.3.2 尚未形成科學、有效的考評體系

        目前,高職旅游外語專業考核仍存在舊的應試教育的考核模式,筆試仍是主要的考核形式,這種一張試卷定乾坤的考核方式不但不能正確評價一個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而且為學生提供了錯誤的行為觀念,即死記硬背知識是學習最重要的東西,導致其自身特色的缺失,培養出來的人才與市場的實際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2.4 教材更新緩慢,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

        教材是學生學習知識技能的載體。目前市場上的旅游系列教材繁多,但是教材內容由于更新周期長,普遍存在老化現象,不能及時反映學科新的進展,不能反映旅游業發展的現狀。大部分教材只著重知識介紹,針對性、應用性、崗位性不強,教材編寫者由于缺乏實踐經驗,編寫出來的教材容易脫離職業實踐,不能較好地體現旅游外語的應用性和交際性,忽視了學生實際操作和運用能力的培養。此外,旅游外語教材種類少,配套產品不足。現行的旅游外語教材大部分只包括教科書、教學參考書,而且基本上是紙質印刷的形式,無法再現旅游業的特定工作環境,無法演示工作崗位流程。同時,缺乏電子網絡版本的開發、支撐和拓展,不利于學生知識的擴展與自主學習。

        2.5 與企業合作不夠緊密,實訓基地不足

        目前,高職旅游外語專業實訓、實習基地缺乏,使得教師在教授相關課程的時候,只能用傳統模式來授課,效果如隔靴搔癢,無法真正讓學生有實際感受與實踐經驗。學生沒有實踐的機會,尤其是旅游外語的實際應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學習外語的積極性及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的積極性,造成了教師和學生都難于實質性的提高。

        3 旅游外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議

        3.1 以市場為導向,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旅游外語人才培養應以“市場為導向,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職業能力是高職旅游外語專業人才培養核心,人才能力的培養應從單純的崗位能力培養轉向崗位群能力,從專項能力向綜合職業能力、就業競爭能力向創新創業能力發展。高職旅游外語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人才的培養要能夠適應市場對人才數量、質量、規格的跳躍式發展的需求,不斷地調整、完善培養方案,使得行業能力培養始終動態地跟上地方經濟、行業發展需要,做到“按需培養”,“有的放矢”,并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適應旅游業進一步國際化的需要。

        3.2 以能力培養為中心,以崗位需求為依據,優化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構建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依據,體現高職特色,注重實用性。“市場為導向,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模式要求其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旅游外語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應遵循以職業要求為引領、以旅游為背景、以外語為核心、以實踐為主線的原則,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要求、工作的實際要求及行業標準的“四融通”。

        3.3 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性教學

        3.3.1 教學方法多樣化

        打破傳統的以課堂、教材、教師為中心的做法,以學生為中心,以職業培養為主線,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法、討論法、案例教學、項目導向教學等新的教學方法,采取旅行社和酒店現場教學,模擬導游任務訓練、現場景點講解、酒店大堂服務、客房服務訓練等教學方式,從注重傳授理論知識轉向職業技能訓練、職業生涯設計等的,有效培養學生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3.3.2 教學手段多樣化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實訓室、模擬景區、客房和餐飲室,虛擬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等,為學生提供仿真的教學和訓練,加強對學生綜合技能的訓練。此外,在學生的教學任務設計上應改變傳統做法,如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摒棄過去仿照本科畢業論文的方式,改為項目設計或個人職業規劃、旅游團接待計劃、旅游團隊游覽服務設計、景區管理方案、酒店客房管理和餐廳服務流程設計等,使之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更貼近今后工作崗位,有效實現學生畢業后與工作崗位的“零對接”。

        3.3.3 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體系

        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體系。以培養職業能力為導向,重視能力考核的多元化的考評體系:重視形成性考核,在終結性考核中改變傳統的答卷考試,采取答卷與口試、理論考試與操作考試、答辯和現場測試相結合等多種方式;規范實踐教學的考核,制定詳細的考核標準,加大實訓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將考核與職業資格和技術等級鑒定接軌,將學歷要求和職業資格要求相融通;在技能考核上,結合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的要求,把標準引入課堂,確定專業技能考核內容;在知識和能力考核上,以崗位綜合素質和行業崗位需求為考核內容,實行過程性考核與目標性考核相結合;建立實習管理評價體系,引入社會評價,實現學校評價和企業評價的互動統一。

        3.4 開發具有地方特色教材,推進教材一體化進程

        加強教材建設,推進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一體化進程。立體化教材集影像、圖形、文字、動畫、聲效于一體,圖文并茂,引人人勝,能給學生營造一種動態的學習情境,再現工作崗位與環境,直觀呈現教學內容,示范工作流程和語言使用,多方面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多渠道獲取信息,使學生能熟悉工作環境,盡快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建設立體化旅游外語教材,應完善其配套,不但有常規的印刷教材、音像制品,還應有教學輔導、電子教案、課件、網絡課程、試題庫等教學支撐環境,為教學提供綜合性的教學資源,形成教與學相互支持的平臺,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空間。

        3.5 加強校企合作,建設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

        3.5.1 建立靈活的校內外實訓、實習模式

        高職院校應加強校企合作,本著“雙向參與,互惠互利,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采取校企一體、產學協作的方式與專業對口企業共建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通過任務驅動、項目引導、頂崗實習、“工學結合”等方式,將學生的校內學習、實訓和校外的實習、就業結合起來。與此同時,學生的頂崗實習使許多企業把對其的培訓列入企業員工的培訓計劃中,使學生有機會與企業共同成長,從而實現了學生身份與企業員工身份的有機結合。

        3.5.2 構建實訓、實習管理體系

        建立完善的實訓、實習管理體系。成立由企業、學院、系、教研室組成的管理機構,構建實習管理工作的平臺。制定實訓、實習管理規章制度,實行學生實訓、實習過程管理,制定詳細的實踐課程標準,定計劃、定目標、定時間、定崗位,保證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和達到應有的訓練效果;確定校外實習企業的選擇標準、校企實習管理規章制度、質量測評體系的制定,規范學生實訓、實習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楊群,2004,高職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職教論壇》第15期.

        [2] 田茂松,高職旅游英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黑龍江史志》2008年09期.

        第7篇:音像行業調研報告范文

        關鍵詞:張家界;韓國客源;市場分析

        一、韓國客源市場現狀及問題

        (一)現狀

        張家界是一座以旅游為特征的年輕城市,這里既有以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武陵源為代表的自然景觀資源,又有以普光禪寺、土家風情園、軍聲書院為代表的人文景觀資源。得益于“旅游立市、旅游興市”的旅游發展戰略,近年來張家界入境旅游全面發展。1998年,張家界開始對韓國旅游市場進行統計,當年張家界共接待韓國游客116人次,占外國人比例的2.31%。2002年3月開始,部分韓國旅行社或商務客人“踩線”旅行團到張家界考察,韓國入境旅游步入快速發展期。2005年張家界市共接待韓國入境旅游者116.07萬人次,占外國人比例的95.75%,占全國比例的32.74%,從而形成了中國旅游界獨特的“韓流”現象。2006年,張家界韓國游客達到1030015人次,占外國人比例的93.95%。

        (二)問題

        自1998年開始對韓國入境旅游者人數進行統計以來,隨著張家界旅游業的迅猛發展,韓國旅游人次連年(除2006年外)增長(見圖1),即便是2003“非典”年,張家界也接待了韓國旅游者23.07萬人次,比2002年增長了18.38%,而同期全國韓國入境旅游者接待人數下降了8.42%(見圖2)。但是,近年來韓國入境旅游市場出現了一些問題:

        1、韓國游客“張家界熱”消退。隨著韓國旅游人數的增加和游客旅游經驗的豐富,韓國市場對張家界旅游產生諸多的不滿,諸如產品、價格和服務等。

        2、張家界旅行社對韓國旅游市場重視度降低。因為客源和利潤問題,旅行社對韓國入境旅游市場的開發和招徠,較為消極和被動。

        3、來張家界旅游的韓國客源呈下滑趨勢。2005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28.79萬人次,其中韓國游客為116.07萬人次。2006年分別為127.48萬、103萬人次,分別比2005年下降了1.02%、11.21%。2007年前三季度的統計數據表明,全市各景點累計接待境外游客94萬人次,下降了4%,降幅比上半年擴大了2.2個百分點。

        二、韓國客源市場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韓國旅游市場、產品單一

        韓國人以孝為先,以讓父母出國旅游為榮。張家界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濃厚的民俗風情,極大地滿足了韓國人旅游口味。所以中老年人構成其主要市場,約占游客總量的80%。但是,張家界旅游業起步晚,在旅游產品開發上,主要是以游山玩水式的自然觀光游為主,即傳統的“黃石寨-金鞭溪-天子山-黃龍洞-寶峰湖-茅巖河”旅游線。各旅行社在休閑度假游、修學旅游、參與型旅游產品上開發不足,產品的單一性使得旅游發展的后勁不足,在取得先期轟動效應之后,開始顯現出種種弊端。

        (二)韓國旅游接待形成“三低”經營

        韓國游客以中老年人為主,消費水平較低。張家界四晚五天游價格大約1200元/人,旅行社在低價低利潤的情況下,只好提供低水平的服務。韓國記者在北京暗訪,對旅游購物中部分假冒偽劣產品現象大肆報道,降低了旅游產品形象,從而形成低價低利潤低服務低價的惡性循環。

        (三)韓國經濟不景氣

        韓國在經歷了上世紀70年代的黃金發展期后,近年經濟發展大幅放慢,社會經濟不景氣,影響了國民收入增長。為贏得下屆總統大選,韓國執政黨迫于在野黨的壓力,呼吁政府拉動內需,鼓勵國民在國內消費,而在出境游政策上,不鼓勵國民出游,大大降低了韓國出境旅游人數。

        (四)周邊景區競爭使客源分流

        經歷多年旅游“韓流”后,韓國旅行社及游客對張家界旅游業的產品、價格和服務,大多已熟悉,韓國旅行社開始在出境游中國旅游目的地上不斷調整。而此時,張家界周邊的九寨溝等風景區,加大了對韓國促銷力度,韓國來華旅游大有將“韓國-張家界”調整為“韓國-九寨溝”之勢。資料表明,在“張家界-九寨溝”直航開通后,來張家界旅游的韓國游客,大多借道張家界直飛九寨溝了。

        三、韓國客源市場開發若干建議

        (一)加大促銷力度,鞏固韓國旅游市場

        張家界市旅游局應加強與韓國觀光公社、旅游協會的交流,積極宣傳張家界。在繼續宣傳舉世罕見的石英砂巖地貌特色的同時,要大力宣傳濃郁的土苗民俗風情,大力宣傳張家界旅游硬件軟件設施的改善,大力宣傳張家界良好的旅游形象。用張家界市旅游局負責人的話講,只要促銷工作能到位,張家界至少能維持10萬人次/年的韓國旅游市場。

        在促銷的目標上,鑒于韓國出境旅游市場的特點,張家界市仍應以中老年為重點促銷對象。但是,市場的單一性會造成旅游價格低、質量下降、競爭加劇、客源緊張和價格更低的惡性循環。因此,除了穩定中老年旅游市場外,應加大對中青年旅游市場、修學旅游市場促銷。

        在促銷的方式上,針對韓國人自尊心強、從眾性強等心理特征,應繼續邀請韓國知名人士、大旅行商、航空公司和主要媒體等前來考察。韓國旅游行業流行“蝗蟲式營銷模式”,張家界旅行社應繼續加強與韓國旅行社合作,強力推薦張家界旅游,延續“韓流”現象。可喜的是,近年來市政府投資近千萬元,建立了張家界國際旅游網站。韓版網站的網頁上展示了各種張家界的音像、圖片和文字資料。網絡由張家界市政府信息中心負責運行,做到了信息隨時更新。

        (二)進一步改善、創新和豐富對韓旅游產品

        當代旅游呼喚的是提升旅游地文化品質和內涵,這種深度旅游追求的是對自然與文化的回歸,而不是一窩蜂式走馬看花、趕集式的觀光旅游。在國外,旅游者更追求鄉野風光、粗獷的格調和多層次的生活變化感。抽樣調查結果表明,今天的韓國游客對張家界新興的坐龍峽、鷂子寨等參與型、探險型旅游線路比較感興趣。因此,張家界旅行社應多開發、經營諸如登山旅游和修學旅游之類的旅游產品。

        (三)整頓和規范旅行社入境旅游經營

        針對韓國旅游市場中老年人為主的特點,旅行社應多研究韓國中老年人旅游需求特點,多提供適銷對路的中老年人旅游產品,多提供專對中老年人的富有人情味的額外服務、超常服務、專項服務和特色服務,提高對韓國游客服務水平,真正做到張家界市旅游局規定的服務目標:不讓一個游客受委屈,讓所有外國游客都滿意。

        針對韓國旅游市場廉價旅游需求,旅行社應一方面降低旅游產品成本,在采購價格,內部管理上下工夫。另一方面,要做好市場營銷文章,多推出包機旅游、長線旅游、散客旅游、“機票加酒店”旅游產品,通過批量優勢、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拓展韓國旅游市場。

        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大對違規經營入境游接待社的整治力度,對低團費、零團費和負團費經營旅行社要加大整頓力度,通過處以罰款、限期整改、取消經營資格等措施,規范旅行社對韓國旅游業務的經營。

        (四)調整入境旅游發展戰略,合理布局入境旅游市場

        根據旅游產品生命周期規律,結合近三年韓國入境旅游數據,目前張家界以中老年為主的韓國旅游產品,已進入成熟期向衰退期過渡的階段。因此,張家界市應積極調整入境旅游發展戰略,合理布局入境旅游市場。

        在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中,除韓國外,日本、俄羅斯、東盟、港澳臺等都是張家界主要客源國和地區。其中,日本是人口、經濟大國,是張家界第二大入境旅游接待國,市場潛力巨大;港澳臺則一直是張家界主要入境旅游市場。

        限于經濟、交通、文化和語言等原因,張家界歐美旅游市場短期內恐怕仍難以得到大的改善,俄羅斯、東盟應該就是張家界市主要的潛在入境旅游市場了。

        因此,張家界在發展入境旅游戰略上,一方面應繼續開拓、穩定韓國旅游市場,如2005年張家界市與韓國河東郡結為友好城市,每年互派公務員學習半年;另一方面,對外加快對日本、俄羅斯和東盟旅游市場培育,不斷拓展客源地;對內進一步規范入境旅游接待,加快張家界機場升級改造,增加國際航班,從而提高入境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

        四、結語

        韓國人喜好山水,張家界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無與倫比的美麗,原生態自然景色和土家人淳樸民風,正是現代都市人理想中渾然天成的山水畫。有調查顯示,來張家界的韓國人年齡層,正在由以前老年人居多逐漸向中青年層轉移。因此,隨著張家界旅游設施的不斷完善和服務質量的不斷提高,在中國大力發展入境背景下,張家界的韓國入境游將會收獲累累碩果。

        參考文獻:

        1、田金松.張家界韓國入境旅游燦爛依然[N].中國旅游報,2007-03-26.

        2、張家界市1~9月經濟運行分析報告[EB/OL].張家界統計信息網.

        第8篇:音像行業調研報告范文

        近幾年來,新聞界資本運營以及社會資金注入新聞媒體,已成為社會各界日益關注的熱點。所謂資本運營,是一種經營手段。從宏觀的角度講,經濟體所擁有的各種社會資源、各種生產要素,都可視為有經營價值的資本,通過流動、兼并、重組、參股、控股、交易、轉讓、租賃等途徑,進行優化配置,實現最大限度的增值。新聞媒體實際上也是各種生產要素構成的具有政治屬性的經濟實體。新聞媒體所擁有的各種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如黨報、國家臺的品牌資本、人才資本等)都可視為資本,通過資本運營的方式實現價值增值。今年2月,國家廣電總局指定的有線電視網絡試點企業、北京市政府批準的唯一一家建設經營管理北京市有線廣電網絡的單位――“歌華有線”的上市,再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我們在2000年對新聞媒體資本運營的基本情況進行調研,并就這一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一、我國新聞媒體資本運營的背景

        1.資本運營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新聞事業發展的需要傳媒業具有高附加值、高收益的特點和良好的社會效益。1998年美國摩根斯坦利全球投資報告對11種產業建立起世界級有競爭力的大企業所需的年限作了統計分析,發現傳媒業所需的年限為8年,遠遠短于醫藥業、日常消費品、銀行、電力、能源和建筑業。據專家估計,目前我國整個新聞傳媒市場的規模可超過1000億元。

        而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新聞媒體屬于事業單位事業管理,所需經費完全由國家財政撥款,沒有競爭,也無需講求經濟效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與事業發展的需要,1978年財政部批準《人民日報》等新聞單位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1979年4月,又發文重申并在全國新聞媒體中推廣“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1988年后,有關規定允許新聞媒體開展多種經營。同時,國家對新聞媒體的投入也從最初的財政包干到逐年遞減,最后發展到新聞媒體成為獨立法人,經濟上獨立自主,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九十年代中期,傳媒業進入“采編和經營兩個輪子一起轉”的發展新階段。

        1985年,國家開始把廣播電視列入第三產業進行統計。1996年把廣播電視和報刊經營管理列入需要加快發展的第三產業行列。同年,總書記視察《人民日報》時明確指出:“過去我們的傳媒只講宣傳,如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聞傳媒既要宣傳,又要經營。”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又強調:“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規范有效的籌資機制,逐漸形成對精神文明建設多渠道投入的體制。”這是對媒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業屬性的認可。這種產業屬性使新聞媒體成為以新聞宣傳為主業,有獨立生存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的特殊“市場實體”。

        雖然近年來,全國新聞媒體廣告收入增長率持續高于國民經濟增長率,使傳媒業被稱為經濟效益顯著的“朝陽行業”。但在調查中發現:

        ⑴激烈的市場競爭,使新聞媒體不得不擴張規模,更新設備,引進人才,進入新的資金投入期。

        ⑵省級以上新聞媒體大多已停止財政撥款,實行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媒體經營收入的75%~95%來源于廣告經營收入,又受制于經濟環境而顯得脆弱。雖然有些省報擁有數家子報子刊,但整個省報收入的80%以上往往又依賴于其中一兩張子報的支撐。全國規模最大的新聞媒體――中央電視臺95%的廣告收入來源于第一套節目的廣告。全國有線廣電網絡建設急需巨額發展資金。就連國家以5.45億重點扶植的五大新聞媒體網站,仍嚴重缺乏發展資金。

        ⑶作為特殊產業的新聞媒體,不但要像其他企業那樣繳納各種稅收,甚至還要承擔當地黨政部門的一些硬性攤派,如贊助文藝團體,購買體育場看臺包廂,參建文化發展基金等。

        ⑷1997年提出的到2000年年底,國家將不再對多數新聞媒體實行稅收的先征后退政策,引起眾多媒體的擔憂。

        正是由于出現以上這些情況,使得新聞媒體普遍面臨著發展資金不足的困難,從而強烈需求有新的資金投入。

        2.資本運營是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國際輿論斗爭、文化競爭的需要

        實際上,國際傳媒集團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已經進入我國專業技術期刊市場。在全球擁有270家專業出版物的國際數據公司IDG,在中國合作出版了12種刊物,其中最有名的是《計算機世界報》。2000年6月,IDG公司董事長麥戈文表示,未來7年里,還將在中國投資10億美元。美國《商業周刊》、《時代》等世界知名雜志通過版權貿易進入中國市場。1999年美國《財富》雜志以在上海舉辦全球論壇為條件,換取了在我國創辦中文版的許可。同時,跨國傳媒集團和國際商業資本還進入了中國傳媒業的市場終端。如德國貝塔斯曼跨國出版集團1995年搶灘上海,建立了龐大高效、面向全國的書友會,直接開展圖書報刊的發行零售業務。還有,不少跨國廣告公司也通過合資方式控制國內大型廣告公司,并進入中國廣告市場。另外,我國上空200多顆直播衛星發射的電視信號中,約有30個中文頻道,現在是靠行政命令禁止收轉,但隨著衛星收視設備的小型化和價格的低廉化,家庭私自收看將無法禁止。而國外廣播如美國之音、BBC、法廣等,也早已在中國落地。香港陽光衛視等也已獲準有限制地在廣東落地。除此之外,更有大量的互聯網信息和國外音像制品源源不斷地涌入中國市場。

        面對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和世界媒體巨人的輿論霸權和文化滲透,我國四級辦媒體、條塊分割、壟斷一隅的傳媒業,則顯得非常弱小。1999年我國新聞媒體的廣告總收入為289.85億元人民幣,而美國《紐約時報》一年的廣告額就達6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540億元)。英國《國際電視業務》公布1998年世界100家大電視公司排行榜,我國僅有中央電視臺一家入圍,排在第57位。而排名第20位的意大利媒介設備公司當年的總收入為18.4億美元,差不多是中央電視臺當年總收入4.95億美元的4倍。新華社與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相比,也有不少差距。僅從用戶數上說,新華社有5000多家用戶,其中國外用戶只有100多家,而美聯社、法新社則都有15000余家用戶。作為主流媒體的黨報基本依賴于公費訂閱(約占95%),且發行量逐年下降,其中最有影響的《人民日報》的發行量不過200萬份。目前,互聯網逐步成為人們獲取新聞的重要渠道,而迅速發展起來的商業網站對傳統新聞媒體網站也形成挑戰。雖然國家重點扶植幾個網站,但有限而分散的投入相對于商業網站動輒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美元的國際風險投資,只能說是杯水車薪。

        3.資本運營是中國加入WTO后應對機遇與挑戰的需要

        中國加入WTO日益臨近,“入世”后的各種協定對新聞傳播業有著各種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從美國單方面公布的中美協議內容看,至少有以下兩條將影響新聞業的發展:①中國加入世貿當日起,允許外國電信供應商占有電信服務公司49%的股權,兩年后這一比例可增至50%;②美國公司可以在中國投資互聯網公司,包括目前禁止的ICP內容供應業務。

        雖然我們可以利用發展中國家特別待遇條款,把我國一些弱勢產業、敏感產業例如新聞傳播業列入《免除最惠國義務清單》,但按照WTO規則,這個自我保護、逐步“接軌”的過程一般為5~8年,最長不過10年,凡超過5年以上的免除義務,其間都要接受國際審查,看其免除條件是否仍存在,同時其他成員也會提出對應的限制、保護和補償要求。

        正如中央電視臺臺長趙化勇所說:“一旦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它的《基本電信協議》開放國內電信(廣義)市場,意識形態領域內的滲透侵蝕就會堂而皇之地進行。但從我國的廣播電視業現狀看,一旦境外電子媒體大規模進入,不僅缺乏抵御滲透的能力,一些小的廣播電視臺連生存的能力都有可能成問題,更談不上進入世界舞臺馳騁。中國廣播電視在21世紀將面臨它誕生以來最嚴峻的考驗。”

        4.國內外資本看好我國傳媒業市場

        在國外,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傳媒業早已成為市場規模巨大、利潤回報豐厚的產業之一。但國外傳媒市場經過多年開發,已經相對飽和。而我國傳媒業雖然自90年代以來,廣告收入年平均增長率大大高于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

        以報業的發展為例,近十年間,報業的投資回報率也達17%到50%之間,遠遠高于同期其他產業。但我國現階段日報千人擁有量僅為50份/千人,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70年代中期制定的發展中國家在本世紀末日報的千人擁有量100份/千人的最低標準,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因此,理論上我國報刊在發行市場上存在著10倍以上的潛在空間;在廣告經營方面,一般發達國家傳媒業廣告收入基本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左右,而我國廣告收入還不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

        由此,我國媒體市場被認為是世界上僅剩的少數機會較多、開發價值較高的市場之一,成為國內外資本市場關注的投資方向。

        二、我國新聞媒體資本運營的基本情況

        根據本次調查所了解的情況,我國新聞媒體對開展經營活動的認識和實踐有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從資本運營的角度,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但這三個階段不是互相替代,而是互為補充、融合發展。

        1.我國新聞媒體資本運營的三個階段

        ⑴多種經營階段

        從廣義上講,我國新聞媒體在80年代起步的開發三產,多種經營,可以認為是資本運營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傳媒業經營的范圍從廣告、自辦發行、代印、彩擴、音像制品等擴展到節目制作、信息咨詢、房地產、運輸、旅游、飲食服務等。這種單個新聞媒體的多種經營,增強了我國新聞媒體的市場和經營意識。雖然因缺乏經營管理人才,成功的不多,但第三產業多種經營仍是新聞媒體經營的重要內容。

        ⑵集團經營階段

        90年代中期以來,組建媒體集團客觀上促進了媒體對子報子刊、頻率頻道及區域內報刊、廣電資源進行重新整合,發揮規模優勢,壯大了媒體實力和競爭力。目前新聞出版署已批準成立了一批報業集團、出版集團、發行集團。廣電總局已要求各地在2001年6月底前完成有線臺和無線臺的合并,正在加快組建廣播電視集團和廣播電視有線網絡公司。在經濟和新聞業發達的地區,已有新聞媒體提出要發展成為跨媒介、跨地區、跨行業傳媒集團的構想。《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主要中央新聞媒體也都按照傳媒集團模式發展,并初具雛形。

        ⑶資本經營階段

        新聞媒體發揮自身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優勢,由子公司直接進入資本市場籌資融資,吸納社會資金,可以說是新聞媒體資本運營的高級形態。1994年初,上海廣電局下屬的東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上市,1999年第一支媒體股――電廣實業(后更名為電廣傳媒)在深市掛牌上市,其后又有《人民日報》、《成都商報》間接控股上市公司,是我國新聞媒體嘗試利用資本經營的成功實例。

        2.我國媒體資本運營的四種方式

        目前,我國媒體資本運營主要采取以下4種方式:

        ⑴合作經營

        少數新聞媒體用或明或暗的方式,以國有頻道、頻率、刊號為資本,通過轉讓一定時期的廣告經營權、發行權、甚至頻道、頻率時段、欄目、版面內容的刊播權,來換取社會資金的注入(見附件一)或與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共同經營。

        附件一:近年來陸續搜集到媒體合作經營的一些實例

        ⑴1997年廣東省新聞出版局創辦新聞性的社會文化刊物《新周刊》,三九集團以提供紙張和投入2000萬元資金,獲得《新周刊》的印刷、發行權。1999年三九集團的“三九文化公司”又承擔《深圳商報》的《焦點》月刊、《人生十六七》等雜志的全國發行業務。

        ⑵1998年中國科學院機關報《中國科學報》在聯想集團投入1600萬元后,更名為《科學時報》,并創辦子報刊《網絡報》和《科技新聞周刊》。

        ⑶1999年,《經濟日報》子報《名牌時報》為擺脫困境,與上市公司湖南投資簽訂合作經營協議。湖南投資投入1000萬元,獲得該報10年的獨家發行和廣告經營權。

        ⑷1995年3月,《惠州晚報》虧損40余萬元,惠州市委宣傳部與惠州經緯公司簽訂合作辦報協議,社長總編由公司提名,按組織手續任免,公司協辦參與經營,借給報社90萬元,合同期20年。但報社負債越來越多。1996年2月,公司又找個體戶翟某簽訂合辦協議,個體戶與公司投資比例為6:4,并組成最高決策機構――報管會,由公司的上級公司法人練某做報社法人代表。在《惠州晚報》被二次承包后,1998年經緯公司和其上級公司均被別的公司收購,練某又把報社40%的股份賣給另一個體戶。《惠州晚報》已變成企業和個體戶主管、主辦、承包的私家報紙。2000年9月被撤銷刊號。

        ⑸1995年6月,河南駐馬店地區廣電局與深圳瀚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駐馬店市光纖有線電視綜合信息服務網工程合同書》后,瀚光公司以“有線臺”的名義,創辦了文藝頻道,并在正常節目播出中隨意插播自制的廣告,實際上掌管了播出權。對此,河南省廣電廳多次發文,要求理順建設與管理的關系。但瀚光公司一直拒絕商談修改合同。駐馬店地區廣電局1998年9月訴諸法律。1999年8月,駐馬店地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雙方所簽合同無效。瀚光公司對判決不服,向河南省高法提出上訴,河南省高法于2000年6月作出判決,認為原判事實不清,處理欠妥,撤銷了駐馬店地區中院的一審判決,發回重審。對此事,國家廣電總局于2000年7月專門發文提出嚴肅批評,河南省廣電廳也下文要求駐馬店地區廣電局堅決糾正違規違紀現象。

        以上這種合作方式是最簡單、最普遍的合作方式,但良莠不齊。雖然社會資金投入新聞媒體,是借貸關系,不能改變新聞媒體主管主辦單位和國有投資主體,但在借貸合同期內出現的出讓廣告經營權、報刊發行權、內容刊播權,由社會公司運作,不僅新聞媒體的廣告、發行,甚至刊播的主動權、主導權和控制權受制于人,而且使國家的頻道、頻率、版面資源和輿論陣地變成企業公司追逐商業利潤的市場,削弱或動搖了黨對輿論陣地的控制權和導向權。這類不規范現象必須堅決糾正,嚴格規范。

        后一類合作方式多表現在各地廣電局與上市公司聯手組建股份制公司,合作建設、經營廣電傳輸網絡,已有近30家上市公司在22個省區市投入22億以上的資金。(參見文后附件二)雖然廣電總局尚未認可,并在1999(93)號文件中要求“在國家有關政策出臺之前,暫停審批廣電系統與系統外資金和外資以合股方式融資建設經營有線電視網”。但這種合作解決了各省(城市)廣電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不足,加快了有線網的建設,擴大了有線網覆蓋面,有利于廣電事業的發展,這是無法回避的現實。

        ⑵子公司直接上市

        新聞媒體將優質的經營性資產剝離出來,加以整合重組,注冊成立隸屬于新聞媒體管理部門或新聞媒體的、由國有資產控股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股份制的子公司,然后申請成為上市公司,公開募集資金。如1994年上市的東方明珠、1997年上市的中視股份和1999年上市的電廣傳媒(參見文后附件三)。組建獨立股份制公司上市,按照《證券法》和中國證監會的規定,從完成公司的股份制改造,上報審批,到發行股票最終上市,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很長的周期。雖然相對投資少,風險小,融資量大,但是耗時費力,難度很大。

        ⑶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

        與其他企業一樣,新聞媒體子公司直接上市過程煩瑣漫長,于是一些新聞媒體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證券市場規則,采取通過子公司收購上市公司股票,控股并重組上市公司的辦法,快速進入證券市場,獲得穩定的融資渠道。如1999年《成都商報》下屬博瑞公司控股四川電器、2000年《人民日報》下屬華聞公司控股燃氣股份。(參見附件四)

        附件四:博瑞投資公司與華聞公司控股上市公司的概況

        一、1999年6月,由《成都商報》絕對控股的子公司成都博瑞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1997年,注冊資本1.23億元,目前總資產6億多元,至2000年4月已經投資控股了10個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廣告、發行、房地產、印刷、網絡等多個領域。)受讓成都市國有資產管理局持有的上市公司四川電器2000萬股國有股,一舉成為四川電器的第一大股東,占27.65%股權。隨后,四川電器又將價值1200萬元的地產和房產有償轉讓給《成都商報》。

        四川電器1995年1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主營高低壓電器開關,效益平平。在公司改組后的新董事會9名成員中,有5名是博瑞人,《成都商報》副社長、博瑞總經理孫旭軍出任董事長。《成都商報》間接控股上市公司,在傳媒界和證券界引起轟動,帶動四川電器股價從18元最高漲至30元,飚升67%。博瑞還把成都商報發行投遞公司93%的股權轉讓給四川電器,因此,有人稱四川電器為“報業第一股”。

        2000年3月,四川電器更名為成都博瑞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也改為“博瑞傳播”。公司將逐步介入傳播業,涉足廣告、印務、出版發行、信息網絡、電子商務等領域。2000年8月,博瑞傳播以51%股與《四川廣播電視報》合作組建四川博瑞廣播電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經營《四川廣播電視報》的廣告、發行及相關經營性業務。同期,第一大股東博瑞投資在受讓深圳天俊投資發展公司234萬股法人股后,共持有博瑞傳播總股本的2..5%。2000年9月,博瑞傳播通過增資擴股,成為成都博瑞印務有限公司和成都博瑞廣告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分別擁有這兩家公司50%和41%的股權。

        據悉,成都博瑞印務有限公司是《成都商報》的獨家承印商,擁有穩定的印務市場;成都博瑞廣告有限公司是四川地區經營規模最大的專業化綜合性廣告公司之一。而《成都商報》用1個多億的資產控制了博瑞投資公司6億多的資產,使得報社有更多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用于采編設備的更新、采編人才的引進,真正實現采編部門與經營部門、采編人員與經營人員“兩分開”,也提高了辦報質量,達到日發行量56萬份左右,1999年廣告收入達1.7億元。

        二、2000年4月8日,《人民日報》創辦的全資子公司中國華聞實業發展總公司協議收購上市公司燃氣股份除第一股東外其余7家股東6502.1982萬股法人股,占25.6%股權,從而成為第一大股東。燃氣股份1997年7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主營業務為城市管道燃氣的開發、設計、施工等,是國內首家燃氣行業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易主本不是新鮮事,但因為股權受讓方華聞公司是《人民日報》全資創辦的公司而備受關注。華聞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人民日報社全資創辦的全民所有制企業,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截止到1999年底,公司凈資產6.95億元,總資產11.43億元。其主營范圍為:有關經濟、文化、科技方面的信息開發、咨詢服務;組織文化交流。其所屬企業有“CHINABYTE”中文站點、“PRCdaily”網站及華聞旭通國際廣告公司等。

        這種運作方式是進入證券市場融資的“捷徑”,但是比子公司直接上市風險要大,它不僅要求新聞媒體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有專業的經營人才,還要選好上市公司(最好是有配股權的公司),并得到上市公司原控股股東的支持。否則容易出現股權糾紛。據了解,南方日報報業集團、羊城晚報報業集團、四川日報報業集團也都提出,如果有機會,將通過收購上市公司的方式,進一步壯大報業經營實力。

        上述兩種上市方式,無論是子公司直接上市,還是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其實質都是新聞媒體通過自己絕對控股的子公司進入資本市場,達到“間接”上市融資的目的。既不違反現行關于新聞媒體管理政策,又符合資本市場規則。據1999年報統計表明,滬深兩市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204元,凈資產收益率為8.22%,比1998年增長10.48%;而上述東方明珠、中視股份、電廣傳媒、博瑞傳播等媒體板塊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為0.29元,比滬深兩市平均水平高出42.16%,凈資產收益率為11.55%,比1998年增長12.59%。可見經濟效益是非常不錯的。

        ⑷新聞媒體網站以商業模式吸納社會資金

        這是2000年新聞媒體網站在相對獨立運作之后采取的新方式。

        在與商業網站的競爭中,不少傳統新聞媒體網站突破“網絡版”概念,興起改版、獨立、商業運營的熱潮,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網絡發展規律,借鑒商業網站經驗,轉變機制,從股市和社會上吸收發展資金。如《人民日報》的子報《證券時報》與上市公司振華科技合作建立了全景網站,《羊城晚報》與上市公司“廣東高速公路網絡有限公司”合組了“羊城晚報高速網絡有限公司”。由新華社參股的中華網以及含有外資的商業網站如新浪等先后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使國內網絡業對上市融資寄予希望(參見附件五)。一些中央級和地方新聞單位還引入風險投資。2000年5月,《中國青年報》先與香港上市公司中策集團合資創辦北京中青在線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青報占40%股份,中策集團占60%股份),后又與中青在線技術公司合作將原中青報網絡版改組為首家市場化獨立運作的中央新聞媒體網站。中青報全權負責網站新聞頻道內容的采編、制作與,港資方不得介入,中青在線技術公司負責經營和其他除新聞以外頻道的內容策劃、制作與。

        附件五:中華網簡況及上市情況

        1999年7月13日,中華網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首日以每股20美元開盤并一路攀升至每股67美元,創造了“中國網絡概念股”的神話,成功地募集了9600萬美元,成為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網絡公司。2000年1月21日,中華網在納斯達克第二次發行股票,融資2.82億美元。3月19日,中華網附屬公司香港網成功在香港創業版上市,籌資1.72億美元。

        中華網全稱是中華網國際傳訊有限公司,1997年6月在開曼群島注冊,主要從事門戶網站及相關業務,是新華社在香港的企業金鼎集團控股的中國國際網絡傳訊有限公司(CIC)的全資子公司。后來中華網公司把CIC有價值的資產都買了過來,兩個公司之間現在已沒有資產紐帶的關系。CIC還存在,但只是剩了一個殼。隨著上市前的股權安排和置換,中華網的主要股東新華社在公司的股份已稀釋到13%左右,在股東中居第三位。美國在線公司持股為10%,并承諾在公募完成后再行購入15%的股份,倘如此,中華網的第一大股東就是美國在線了。其他主要股東還有香港新世界基建,升陽科技、24/7互動傳媒網絡等企業。在公司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12人中,僅有中華網公司中國首席執行總裁周順敖一人來自新華社。

        中華網旗下共有中華網()、國中網()、香港網()、臺灣網()4家網站。其消息來源主要是新華社、法新社、路透社等世界知名的新聞機構。其24/7網絡互動廣告聯盟,是目前中國內地最大的網絡廣告公司之一。從1999年下半年開始,中華網加強了在香港及內地的市場宣傳活動,先是和美國在線在香港宣布,將聯手建設香港網站。又陸續在內地建立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南京等12個辦事處。截至2000年5月,中華網收購、持股的網絡企業已經達到15家以上,其中國內的企業不下10家。該公司有關負責人稱,未來兩三年內,中華網將在國內投資兩到三億美元用于電子商務。

        中華網2000年4月入門網站每日頁面瀏覽次數達到1600萬,登記用戶達到450萬。該公司行政總裁葉克勇稱,中華網2001年有望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家能夠盈利的互聯網公司,并成為2000年中國第一家年銷售收入達到1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

        背靠傳統媒體優勢發展起來的新聞媒體網站,需要巨額運行經費(如千龍網每年需要8000萬元),而傳統媒體和政府均難以解決巨額資金缺口。因此新聞媒體網站向相對獨立的股份制網絡媒體轉化,實行公司化運作,引入市場機制和社會資金是一種創新模式。東方網大股東東方明珠負責人明確表示,東方網也將尋求上市。對于傳統新聞媒體網站或明或暗接受融資的問題,國務院新聞辦網絡局負責人曾表態,“對此,我們既不提倡,也不反對。” (未完待續) 附件二:參股有線電視網絡建設上市公司一覽表 序號 代碼

        公司名稱 投資金額(萬元) 主要投資項目 01

        0693

        聚友網絡 17100

        建設成都光纖有線電視網絡 02

        600899 信聯股份 25300

        長春有線網49%,湖北有線網49% 03

        0839

        中信國安 超過4億

        沈陽、承德、荊州有線網,河北有

        線網,武漢有線網40%,唐山有線

        網49%,鶴崗有線網30% 04

        600704 中大股份 4900

        浙江有線網49% 05

        600089 特變電工 9350

        山西有線網49%,新疆有線網20% 06

        0739

        青島東方 7200

        青島有線網絡45.5% 07

        0917

        電廣傳媒 6609

        長沙有線網 08

        0548

        湖南投資 5100

        株洲廣播電視塔公司(株洲有線網)

        51% 09

        0899

        贛能股份 4900

        江西有線網49% 10

        600832 東方明珠 11600

        上海有線網29% 11

        0733

        振華科技 3000

        貴陽有線網 12

        0813

        天山紡織 3000

        烏魯木齊有線網25% 13

        600778 友好集團 2000

        烏魯木齊有線網16.67% 14

        0755

        山西三維 1912.5

        北京中網數據有限公司51%,從事

        有線網增值服務;投資云南有線網 15

        600881 長春亞泰 3620

        長春有線網20% 16

        600797 浙江天然 8100

        紹興有線網45%,徐州有線網44% 17

        0040

        深鴻基

        32521.6

        福建有線網60% 18

        0806

        北海銀河 4500

        南寧有線網絡49% 19

        600101 明星電力 4800

        大西南有線網絡有限責任公司50%,

        建設成都周邊地區有線網 20

        600105 永鼎光纜 5000

        建設江蘇、安徽、河北、江西、山

        西等省干線網 21

        0909

        數源科技 3855

        安徽有線網51%,銅陵有線網43.5% 22

        600657 青鳥天橋 3200

        四川省廣電網25% 23

        600076 華光科技

        山東省廣電網 24

        600157 魯潤股份 14700

        浙江廣聯信息網絡有限公司49%,

        建設11個地市的有線網 25

        600098 廣州控股 2520

        廣州寬帶信息網絡有限公司28%,

        建設城域主干網 26

        0690

        寶麗華

        梅州有線網 27

        第9篇:音像行業調研報告范文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IC;Information Commons;信息空間;中國;日本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11.020

        〔中圖分類號〕G25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3)11-0086-05

        信息共享空間(Information Commons,IC)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初的美國,自從2005年被吳建中教授首次將其概念引入中國后,作為近年來圖書館探索的一個新型的物理空間和服務模式,正在成為大學圖書館的發展方向之一,近幾年這個概念不僅在國內高校圖書館被廣泛使用也被越來越多的高校付諸實踐。2006年,(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信息共享空間正式開放,這是國內第一所將信息共享空間理念付諸實踐的學校。目前我國已有數十家圖書館對構建信息共享空間進行了嘗試,并取得了初步成功,還有多家圖書館已經有了建設信息共享空間的構想。可以說,信息共享空間的構建已經成為大學圖書館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日本在高校圖書館建設IC空間要遠遠早于中國,在90年代初北美剛剛興起之時日本就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目前已有近80家高校圖書館設置有信息共享空間,相對于中國高校圖書館來說發展相對成熟,因此中日高校圖書館的共享空間的比較研究對中國高校圖書館的建設有一定參考價值。

        1 研究背景

        2010年7~8月,來自日本筑波大學的Saori Donkai等人在日本國內做了有關日本高校圖書館的調查研究,這個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755家日本高校圖書館進行研究,共收到524家高校的有效問卷。

        2011年10月-2012年1月,筆者與來自京都大學的川崎良孝、筑波大學的Saori Donkai等人合作完成了中國高校圖書館的學習支持服務調查,由于受訪問成本、地域限制等因素影響,僅完成上海21家高校圖書館的調查研究。

        盡管調查樣本差距很大,但考慮到中國擁有信息共享空間的高校數量遠遠少于日本高校,而上海又是建設信息共享空間的早期開拓者,也是信息共享空間建設相對比較集中的城市,因此本文將盡量從建設初衷、命名特征、服務模式、未來發展等主觀問題角度進行對比研究,而盡量少地觸及數量、硬件等客觀分布數據,以達到探索高校圖書館未來發展方向的目的。

        表1 日本、上海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調查背景

        2 中國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發展概覽

        中國關于信息共享空間的研究晚于國外。國外有關IC的研究始于1992年,至今已有十多年時間,理論研究成果頗多,形式不僅包括論文,還有各種調研報告和專著,而實踐發展方面則更為迅速。中國對信息共享空間的研究和實踐可分為港澳臺地區和大陸地區兩個層面。中國香港地區于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引入信息共享空間的服務模式,中國臺灣地區和中國澳門地區不少圖書館目前也開展了信息共享空間服務,但研究性文章不多。中國大陸地區對信息共享空間的關注與研究只是近幾年的事,無論理論研究還是實際構建方面都還處于新興階段,可喜的是許多圖書館已經開始實踐活動,比如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家圖書館等。

        從建設基礎、表現形式和服務上可以將中國的信息共享空間大致分為3種類型:一種是基于原有的電子閱覽室有一些本地化的改進,總體的資源組織和服務項目設置是類似的,都是通過重新設計物理空間布局、整合信息資源、為用戶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務,如(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師范大學等,這兩所高校的信息共享空間都是整合了互聯網、計算機硬件設施及各種類型的文獻和多媒體資源,服務形式包括電子教室、小組討論室、演示教學區、休閑區等;第二種是以多媒體服務為主,但融入了信息共享空間的共有、分享的理念,這種類型以北大和清華最為典型,清華大學IC包括一個討論學習區和一個音像視聽區,北京大學稱之為“MC(Media Commons)”包括一個多媒體學習中心和一個多媒體研討室;第三種是完全將信息共享空間理念融入新建圖書館,以復旦大學江灣校區、上海交大和暨南大學圖書館新館為代表,都是在建設之初就融入了信息共享空間的服務模式,推行大開放、大服務格局,圖書館服務實現“藏、查、借、閱、參”五位一體的有機服務機制,目標是將整個大樓建成信息共享空間和學習共享空間,如復旦大學江灣圖書館的IC物理空間設置并非單獨放置在一個層面或一個獨立的空間里,而是被融合于圖書館的傳統的空間布局之中,即將圖書館傳統的紙本圖書閱覽室、報刊閱覽室等空間與IC空間交錯設置。

        3 上海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發展現狀及與日本的比較研究 上海作為中國信息共享空間的早期開拓者,也是信息共享空間建設相對比較集中的城市,因此本文將盡量從建設初衷、命名特征、服務模式、未來發展等主觀問題角度進行對比研究,為高校圖書館未來發展提供參考。

        3.1 設置理由

        在被訪的21家上海高校中,有12家大學已經設置共享空間,僅1所高校對此概念依然不清楚。這12家高校中有6家為擁有藏書量在300萬冊以上的大型大學圖書館。被訪高校設置共享空間的理由中,91.7%的大學是由于“圖書館建議”,“因為新建或改建圖書館”而設置信息共享空間的比例也很高,達到58.3%。大學圖書館的共享空間名稱叫“研討室”或“信息共享空間”的較多,也有些叫“圖書館書吧”,或者根據專業性取名,也有將其融入傳統功能性部門的。

        前在被調查的日本高校圖書館中有78家圖書館設置了共享空間,大約60%以上是在2005年及以后建成的,這說明日本進入了共享空間的高速建設時期。在名稱的選擇上也是五花八門,被提及的名稱有“學習區域”、“學生空間”、“交流實驗室”、“學習小組室”、“多媒體空間”等。與國內圖書館由圖書館建議設置信息共享空間的初衷不同的是,51.4%設置有信息共享空間的日本高校圖書館是由于新建或改建了圖書館,填選“其他”理由的被調查圖書館提及的原因有:改建閱讀空間、獲取補助、教員的需求等。

        3.2 服務項目

        在被訪高校中,擁有共享空間的12家大學圖書館能提供的“學習共享空間”項目包括“針對學生提供服務”(83.3%)、“明確學習共享空間的目的和使命”(83.3%)、“一站式提供學習支持服務”(83.3%)。除此之外,“和授課合作開展”(66.7%)、“把握學生需求(進行問卷和訪談調查)”(66.7%)、“可以聊天”(50%)也有超過半數的大學能夠提供。

        通過對比中日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的服務項目,我們發現在日本高校信息共享空間所提供服務中,“可以聊天”、“針對學生提供服務”和“設置幫助臺”排在前三的服務項目。而這3項除了“針對學生提供服務”與中國高校圖書館提及率前三相同外,排在最前面的“可以聊天”在中國高校信息共享空間的普及率卻只有一半。有趣的是,在中國“明確學習共享空間的目的和使命”被當作與“針對學生提供服務”同等重要的,提及率達到83.3%,而這個項目的提及率在日本僅為9%。這個正好與上海高校圖書館的設置理由首選項為“由圖書館建議”相互印證。可以說,相對于日本高校圖書館更多時候是需求驅動型不同,中國高校圖書館更多時候扮演著主動探索者的角色。表2 日本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的服務項目

        3.3 未來發展需求

        在關于“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服務的必要性”上,上海高校圖書館認為最有必要提供的項目為“明確學習共享空間的目的和使命”(95.2%)、“把握學生需求(進行問卷和訪談調查)”(95.2%)、“一站式提供學習支持服務”(90.5%)、“針對學生提供服務”(85.7%)。而在關于這些項目的反對聲音主要集中在“可以飲食”(38.5%認為沒必要)、“可以聊天”(14.3%)、“設置幫助臺”(4.8%)、“對老師提供教材支持服務”(4.8%)。

        關于未來發展上,盡管排名靠前的需求項目與日本高校基本一致,但日本高校與上海也存在不同的見解,比如日本高校圖書館認為除了“可以飲食”外,其他選項的需求上都是覺得“有必要”的被訪者居多。而中國高校圖書館的多數受訪者在“可以飲食”和“可以聊天”上的支持率卻遠遠低于日本。筆者認為得出這樣的調查結果是由于日本高校的信息共享空間建立初衷多是需求導向型,因而在這種環境中對于協作學習的認知度更高。在中國高校圖書館建立信息共享空間時是通過模仿國外的運營模式而進行的一種探索式實踐,中國高校的教育模式也決定了學生尚未習慣以討論組的形式協同學習,因此對于協同學習等所需要配置的空間需求相對較少。圖4 上海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服務的必要性資料來源:筆者2011.10-2012.01調查

        4 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建設的建議

        本研究的調查范圍選取在上海除了受成本因素限制外,也與共享空間在上海高校中應用較多有關。共享空間首先出現在華東地區高校并非偶然,除了對IC先進理念接受因素外,經濟力量占了很大比重。上海地區高校由于經費充足,且近年來由于大學城的興起改擴建較多,因此有更多的高校在信息共享空間的建設和管理上有一定的實踐空間。但總體來說,中國在共享空間的實踐上尚處于探索階段。

        根據被訪高校關于“大學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的開放式提問以及筆者對相關高校的走訪和對日本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了解,建議中國高校在資源分配、空間布局、服務對象以及人員配備等方面有所加強。

        4.1 資源分配更多元化

        目前,中國高校圖書館存在共享空間與虛擬空間的關系問題不明確,建議“學習共享空間”能夠跟進學校的教育與科研。尤其是隨著師生電子閱讀器的普遍使用,“學習共享空間”應更注重無線網絡設施的配備。

        4.2 空間使用上更貼切讀者

        中國一些新建的大學圖書館,學習室有很多間,但大多數時間緊閉,沒有合理或者有效利用。這與中國的學習協作氛圍尚未形成有很大關系,筆者了解到目前高校的學習小組室很多時候變成了學生會或學生團體進行業務討論的會議室,真正用作協同學習的功能很少。上海高校圖書館關于學習室的預約也不是特別便捷,建議學習暨南大學圖書館等對“學習共享空間”先進行網上預約然后圖書館員通過授權讀者憑借書證就可以自主進入的預約模式。

        4.3 空間布局更合理

        目前筆者走訪的一些上海高校信息共享空間,雖然對空間的功能劃分各有不同,但單獨區域多數以小組討論室為主,建議高校可以結合學校實際及館舍情況,更為合理地設計“學習共享空間”,比如安靜區和喧鬧區從更廣闊的空間布局上分開以滿足不同需求。

        4.4 服務對象更廣泛

        中國高校的共享空間目前多數是為提供學生服務,建議應當同時提供老師和學生、教師和教師的共享空間。這在日本就較為通用,日本的高校圖書館常常為教師提供教材制作、電子素材準備等服務,可以說圖書館不僅是學生的第二課堂,也是教師的左膀右臂。

        4.5 對人員配備提出更高要求

        圖書館學習支持服務對圖書館館員的要求比較高,需要有相應知識或經驗的館員來提供服務。“學習共享空間”,不能光流于名稱或形式,需要圖書館員、參考咨詢館員,更多地介入,提供咨詢、參考與推薦。在學生圖書館員的使用上,中國高校往往對他們分配以清潔、排架等簡單工作,這時候也許可以借鑒日本的做法,讓學生在圖書館擔當課程補習、輔助外語角練習、幫老師買書等,更多地參與到圖書館的服務中去。

        信息共享空間與圖書館的傳統服務不同,加強與用戶的互動,關注用戶學習和研究中現實的和潛在的需求,將原本分散的各類資源整合在一個空間內,為用戶提供的是集信息資源獲取、信息技術支持、信息素養提高、推動學習研究和交流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從而充分發揮圖書館在場所、信息資源、專業人員等方面的優勢。高校圖書館共享空間服務,是適應當代大學教育革新中協作式學習的需要,共享空間服務的確大大提升了圖書館的吸引力,體現出圖書館主動、開放、創新,它將成為拓展圖書館服務內容的新模式和新理念。

        參考文獻

        [1]王婉,王萍.從IC到AC:國外大學圖書館學術共享空間的發展與啟示[J].圖書館學研究,2011,(8):82-85,89.

        [2]杜慧平,劉曉霞.高校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的實踐與思考——以上海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雜志,2009,(3):52-55.

        [3]崔紅雁.謹慎看待大學圖書館信息共享空間(IC)建設熱[J].現代情報,2010,(9):128-130.

        [4]Saori Donkai*,etc.Academic libraries as learning spaces in Japan: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commons[J].Th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 Library Review,2011,43:215-220.

        [5]川崎良孝,等.中國の大學囝書館における學習支援に閿する調查報告[M].京都圖書館情報學研究會(發行),2012.7.

        精選范文推薦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字幕在线综合亚洲 | 亚洲综合婷婷六月日韩 | 日本青青青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无遮挡在线 | 亚洲乱码中文字字幕 | 蜜月aⅴ国产一区二区 |